美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3-04-10 04:1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学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学原理

篇1

关键词:植物配置美学原理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X1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园林景观主要一些美学原理

1.1线条的植物的轮廓

1.1.1线条应运的一般规律

a.曲线:植物地被线条要求弧度饱满,线条流畅,主要控制视线收放。通常做法即为在园路与园路或广场交叉相接处增加绿量,以使视线不通透。

b直线:通常用于小区入口、广场等处,以强调开阔大气的景观效果,因此,通常近道路处留出适当草坪,使得空间看起来更为广阔。

1.1.2线条的视觉感受

曲线:风格简洁、明快;平行线:有力量;方形:规则、严谨;斜角;大胆而有力。

1.2空间感——植物群落的围合

1.2.1空间感应应用的一般规律

园林设计讲究疏密结合、主次分明,强调节点。在绿化中,通常以疏林草地、密林、阳光草坪等形式出现。由于现景观设计多为小区,所以需将大空间中应有的元素进行提炼,安排到小空间场地中,制作出精致、富有变化的景观。

1.2.2塑造空间感的方式:

开放性空间:垂直和水平方向无视线遮挡;半开放半封闭空间:单测水平I安遮挡;封闭空间:水平空间完全遮挡。

1.2.3河道空间

a.人工制造的水系,与远处天然成型的河道在视觉上给人延伸的感觉。在绿化设计上考虑打开视线。

紫鹃,远处搭配构骨、海桐球等与杨梅花果色彩呼应的品种,形式自然又不杂乱。池底卵石清晰可见配以岸上植物的倒影俨然是大自然制造出的一副水墨画,充满野趣和视觉上的享受。

b.利用苗木密植的手法,将水系围合,形成相对闭合空间,收拢隔外界空间。

1.3质感——植物外观的细致、普通与粗糙

1.3.1质感应用的一般规律

太多不同质感混合会让人感觉杂乱,而单一质感又太单调,最好集中一群质感相似的植物,再与另一种完全不同质感的植物形成对比,让人感觉舒适。

1.3.2质感应用的技术要点

a.植物与硬质构建物的质感以求平衡;茂密、大叶粗糙的植物看起来重量感强;枝叶疏密、叶片细致光滑的植物看起来比较轻盈。

b.应用质感和重量感可以制造错觉。小空间适合种植细致的植物让空间变大;大空间若在远处种植粗糙的植物,看起来不会太空旷。

1.4颜色——植物色彩的视觉冲击

1.4.1色彩应用的一般规律

太同色花大片种植,大胆表现色彩,重复一种颜色可以统一视觉,引导视线于视线的焦点。

1.4.2色彩应用的技术要点

色叶植物搭配的处理需格外谨慎,更要把握各个花期的搭配,更要把握各个花期的色彩搭配。相同品种的花卉种植面积不要小于一平方米,如此才能产生一定的视觉效果。

1.5风格——造型、布局决定庭院风格

1.5.1风格应用的一般规律

强调对称的轴线布局,以及植物几何形态的修剪造型,多是欧洲古典的明显标志。非对称布局,简洁明快的线条感。多是现代园林的风格体现。寻求自然,强调植物原生自然形态的配置,也是现代生态园林的特色。

1.5.2风格分类

a.中式: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情趣与文化精神相汇融,艺术表现与物质相结合其特征的园林体系。中式园林追求诗情与含意相融合的情境。但是,古典园林的部分艺术效果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品味,于是,新中式园林应运而生。

b.法式:法国园林属于平面图案园林。法国园林善于利用宽阔的园路形成贯通的透视线。法国园林在平面构图上采用了轴线对称的手法。构图上,花园的规划服从于建筑。花园本身的构图也体现出等级制度。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的特点。

种植上,树篱和丛林的应用十分广泛,常以树篱作为花坛与丛林的分界线。模纹花坛和的应用也是法式园林的重要特征。

c.东南亚:在东南亚地区,常见棕榈科及阔叶类树木。景观的设计上,并不特别要求花样缤纷的效果,而是以直立大的树木及阔叶型花木取胜。就地取材的热带花木,能表现出东南亚的热情风格。在东南亚风的庭院中,泰国景观一般面积较大,植物较浓密,精致度高,强调绿化,整体表现出皇宫的气势。而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景观面积则较小,宗教味较浓厚,植物较自然,设计感强,因此变化较多,其中茅草屋又是一大设计亮点。

2、植物配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园林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游人开辟的游览、休息、度假的开放式场所,而园中植物是唯一能体现大自然的美,只有将这种自然美与人工艺术的美有机结合,才能使人与自然能和谐统一,能激发人们更加热爱和向往大自然,从而使环境经营者获得双赢。然而我们却发现,一些园林绿化场所并没有注重创建与自然的和谐美,植物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失调,常常影响游览者的情绪,从而降低了某环境本应具有的魅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1园林植物配置的意识淡薄,重建筑、轻植物个别部门的决策者往往把项目的开发和基本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而忽视了园林的规划主题和主导思想,把园林植物配置放于次要的地位,导致植物造景偏离了正确的指导方向,认为在园林中只要任意栽上几棵树,铺上一些草,做到黄土不露天,便无伤大雅。因此,出现了呆板的一块块纯草坪和机械式或点播式的种植,完全失去了自然美的特征。

2.2缺乏园林植物配置的设计人才

很多园林设计单位引进的园林专业的人才由于在植物学、生态学、景观学、植物造景等方面研究和实践较少,以致无法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设计,往往把园林绿化工程做成植树造林工程,降低了艺术性。而有的单位在人才再培养方面重视不够,缩减了员工调查、学习、交流、实践的机会,无法使员工从优秀的植物配置中吸取营养。

2.3园林植物配置模式化,景观缺乏特色

受到城市绿化模式的影响,一些园林盲目采纳时尚树种和几何图形造景设计方案,过多地运用规则式配置,结果在树木种类、色彩和整体效果上难以与整个园林景观相融合。

3、园林植物配置的若干意见

园林植物配置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我们在满足生态原理的同时,更应该结合美学原理,创造出具有“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园林景观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园林植物配置还需要结合其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3.1注重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应用

城市园林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的高度干扰,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重视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乡土树种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乡土树种还具有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特色景观。因此,乡土树种应成为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当前,部分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甚至避而不用乡土树种,转而追求一些不适宜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这给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

3.2大量应用耐旱植物

耐旱植物包括旱生植物、中生植物的耐旱种类,以及通过培育而成的耐旱园艺品种。耐旱植物的应用,不仅能节约大量水分,还能营造独特的景观。

3.3优化园林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应该以乔、灌木为主体,以复层植物群落结构为主导,强调绿量和生态效益。实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 ㎡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与50 ㎡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必须坚持以树木为主体,努力提倡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杜绝“以草代树”现象。

3.4创新植物配置、提倡多元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园林植物设计与其他设计一样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虽然创新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但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作为设计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能使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3.5提倡园林植物配置要有导游员的讲解

人们经常去园林游玩,也感到园林美,但你要问他美在哪里?有时候人们却很难回答,他们只停留在朴素的美感上,如果能深入到园林的思想内容中去,那么他们的美感升华了。所以,在有些园林中应该有导游兼讲解员是十分必要的。景是美的物体,美是事情,即通常所说的美景,美事。不论美景、美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令人悦目赏心,感觉和情绪都具有愉悦性。其中美景偏悦目,美事偏于赏心,园林植物景观可以理解为乐于观赏的美景,美景有自然的,也有人造的,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园林中最能体现美景的一个重要环节。

篇2

关键词:色阶运用;光影效应;几何设计;建筑内涵

建筑学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含义是"巨大的工艺",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内涵,包括空间、形体、比例、色彩等因素,正是这些共同的因素才构成了建筑艺术美学的造型美。建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建筑背后蕴藏的众多的规律包括一些美学规律,却少有人能够深入剖析。

空间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而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的空间来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更是成为日常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问题。因此如果掌握了光的物理性能还有光影的表现力,则能运用光的特性来更好的服务于空间,为空间带来生命力。而如何更为巧妙地处理空间,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美学的表现力更是建筑师所面临的重要难题。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眼在天然光下比在人工光下具有更好的视觉功效,而太阳光则是人类目前能够取用的做直接便利并且成本低的清洁能源,因此通过光影效应来达到对光线最大限度的择取在建筑环境设计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和效果。

一般传统建筑的采光会通过三个渠道:天井,门,窗户。在古代建筑当中,天井是取得自然采光的重要构件,而随着现代建筑风格的迭代,天井逐渐为现代人所淘汰,自然而然,门和天窗便成了现代人对于家装采光的重要渠道。一般而言,从构造,造价和采光效果综合考虑,侧窗通常做成长方形,长方形的窗户在对于实现光影采集这一块是天然的屏障体,而光源的采集最主要还是对长方形采光口的位置、大小要求较为高,竖长方形在房间进深方向较均匀,方形窗居中,综合而言,窄而深的房间宜用竖长方形窗,宽而浅的房间宜用横长方形。

这样一来,被建筑师称为空间克星的光影效应便为人们所妙用,并且有了更为专业的应对措施。此外,由于光线存在着光照强度和太阳光照角度等不可控自然因素,也造成了人们对于光线采集的障碍,鉴于此,现代建筑中多采用白玻璃等扩散透光材料,这种材质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房间深度的照度,有益于房间光线采集,此外同功效的材料还有U型玻璃、玻璃砖。然而到了后期,随着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再追求光线的数量而是更倾向于质量,而诸如窗洞喇叭口的设计这类现代家装的创新,则可以有效的减少遮挡,增加采光。

众所周知,人类是一种感官动物,同样,人们对于建筑物的第一感官直觉都来源整个建筑的外形建筑。当我们去欣赏一座建筑并且真正去了解它的时候,会发现原来这些宏大的建筑珍品当中隐藏着许多数学的原来。其实自古罗马时代以来,便有诸多著名的思想家提出关于阐述数学几何原理的思想,较为出名的有毕达哥斯"万物皆数"、比拉图立体以及欧式几何,这三大理论对于几何学在建筑学中的运用当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艺复兴期间,建筑学逐渐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在文艺复新时期的建筑物里,常常都能都见到类似象心形、圆形、穹顶都是教堂架构常见的元素,而这本身就包含了古罗马建筑对于几何元素的狂热。

通过比例的造型作用来达到体现宇宙万物的和谐,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建筑物外观和谐的标杆,而古人对于几何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理论阐述对于现代建筑依旧存在着深远的影响。就拿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建筑物,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来说,就是几何体中圆柱与球体的结合。三个竖直的圆柱形通天巨柱,与一个球体的完美结合在人的视觉上便带来一种强有力的冲击感,东方明珠电视塔利用几何体球体与圆柱的巧妙结合,将几何原理完美地融入了现代建筑的外观设计在当中,同时也将几何设计的严谨与建筑艺术的浪漫融为一体,创造了建筑史上的一枚璀璨明珠。

其实,在建筑美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数字叫0.618,人们的习惯用语是将之称为"黄金分割点",这个数字在众多建筑领域中都有涉及,例如巍然屹立的古代希腊帕特农神庙,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依然不减神庙当年的丰姿。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其各个部分的建筑尺寸比例中,有很多都是符合黄金比的,这也使得帕特农神庙的外观更为协调美观。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同样也是如此。利用最简洁的几何形状来达到高层建筑外观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这或许就是建筑美学当中将几何理论运用到极致的最佳诠释了。

"建筑美学"这个概念虽然是在20世纪才出现,然而对于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研究早就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同样,伴随着建筑美学出现的新概念名词还有我们的色彩学,色彩学起源较为晚,关于色彩学知识的运用,目前为大众所熟知的为色彩心理学。同样,色彩在建筑中也起着划分、表示和强化的作用。它可以传达出多种信息,区分功能结构,表明用途,划分空间,引导视线甚至是左右人们的情绪,比如为人们所熟知的冷暖色,抑或是颜色的轻重感,不同的色阶在不同建筑物身上的运用都会对人类的情绪产生不一样的反应,因此,色彩学在建筑美学中的运用也同样广泛。

多样化的色彩能够在人们脑海里形成明显的标识,因而拥有个性化色彩的建筑物,能够使人们第一时间准确辨认建筑,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拿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来说,比如宗教建筑物,透过不同宗派的宗教建筑物,我们不难看出,色彩所体现的宗教观念。古罗马的建筑物擅长利用不同色阶的巨大落差来营造出其建筑装饰奢华、用色亮丽耀眼的特点,而中世纪的建筑受到宗教文化的巨大影响,因而更偏向选用沉稳的颜色,这个时期的宗教建筑物故而显得更为庄严神秘。此外,通过色阶对比度的运用,建筑物还能够达到与环境相融合的效果。把视线转向中国,我国的佛教庙宇大多呈红色,隐现于山间林海,与佛教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相符合。而西方哥特时期的教堂,大量运用五彩玻璃,透过阳光的照耀,表现出来的却又是迥异于佛教的宗教精神。

此外,在现代建筑当中,正确的运用色彩,对表现建筑物的功能,反映建筑特征同样至关重要。例如学校这类学术性建筑体,总体要求是色调简洁明快,采光充足,才最容易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餐厅建筑的对于色彩环境的要求则更为高,对于色阶的择取以及色调的搭配应该以利于增进顾客食欲为准等等等,诸如此类在现代建筑中随处可见的色阶运用,都充分表明着色彩搭配在反映建筑特征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称之为一门美学,其涵盖的学术知识之广之深更是人们所无法穷尽的,建筑使用者在实用过程中获得美感并得到享受,对于建筑物加以不同视角的审美判断,或许这就是建筑美学的终极追求,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感受。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学中的各种美学得到了更为系统的发展,但百变不离其宗,美学在建筑中的运用,都旨在于服务建筑,更是服务于人类,致力于给人类提供更为合理、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乐嘉.色眼识人.2006 (08)

【2】 车俊涛. 光影学的空间运用.[J]建筑物采光与艺术.2010 (09)

篇3

一、形式美学的规律

形式美学是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流,对于现代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在美学现象、美学实践中的重点就是“形式”。美的本质是同一的、抽象的难题,而形式美则是多样的、具体的事物存在的普遍状态。形式美学一般可划分为构成形式美学的感性质料和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两部分,感性质感就是人类可感知的自然的形状、色彩、线条等,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即形式美的一般法则,如比例、和谐、关系等。对于设计作品来说,形式美学通常是以视觉特点和装饰风格为对象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于视觉符号的形成与研究。在包装设计的具体审美要求中,必须从美学原理角度去把握它。在包装设计中,美学的艺术规律包含在各个细节当中。艺术化的设计效果是当今包装设计的重要特点,是一件作品成功的关键点。在设计中,整体的大效果与局部的小效果是映衬作品的着力点。在包装设计中,整体的设计效果包含色彩、符号、标识等一系列元素的组合。在一件艺术作品中,变化与统一被运用广泛,也是创意的具体特点,主要形成于整个作品的色彩变化,造型变化,以及色彩统一与造型统一中。在包装设计中,变化中的色彩与统一,以及图案中的变化与统一会成为包装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同类产品的亮点。对于当今的产品包装设计风格多样化的情况下,变化中的产品是时代的重要特点,也是包装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比例大小和尺度的选择,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点。比例和尺度的规定,一方面要考虑艺术品的实际需要以及美学的规律,另一方面要考虑作品的欣赏者所要求的范围。在包装设计中,包装自身的比例和尺度由产品自身的大小所要求。在整个包装的符号化设计中要注重大小与造型之间的匹配,在美学中进行规划和排列。在艺术作品中,对称与均衡的形成是由于艺术的形式化中有此种效果。对于欣赏者来说,对称的艺术设计是会给人规律性。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对称式的包装设计给人安全感和踏实感。在众多的产品包装设计中,对称式的设计运用在色彩,造型以及商标的使用上,加强设计效果的规律性和顺序感。对于艺术作品中的对比和调和,大多是指色彩、造型之间艺术化结合。色彩包含红、黄、蓝等基本的色彩。在一个包装设计中,所选用的色彩之间要有对比,如红与绿的对比、黄与蓝的对比、紫与黄的对比等等。色彩之间的对比度是影响整个设计的外在效果的重要一方面。色彩与色彩之间除了对比,还要有调和,调和是为处理色彩之间强烈对比度后的整体总结。对于包装造型中的对比与调和是与同类产品之间及产品的功能之间的对比。好的音乐总是有自己的一个节奏和韵律特点。在艺术设计中,所有的艺术活动也要符合美学原理的的节奏和韵律。节奏是指产品包装设计中造型、图案、色彩给予的艺术效果。在包装设计中,设计的节奏和韵律要保持在消费者和产品本身所能接受程度,将艺术化的效果运用到产品包装的设计当中。

二、形式美学的设计价值

由于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当中产品的造型设计以及包装的特点和风格,形式美学逐渐运用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形式美学包括:造型、色彩、设计符号。造型在包装设计中要遵守产品的功能要求,消费人群、产品的品牌文化等特点来确定设计方案。艺术美学是人类最初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观察逐渐形成的美学规则,也由于人们鉴赏水平的提高逐渐得到应用。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文明的发展。设计方案的确定,是设计师根据产品的特点及产品的功能通过美学的定律完成的。一个产品的包装设计要在产品的品牌文化的基础之上,遵循美学原理。美的东西首先是给人美好的感觉,让人们能联想到美好的事物,注重色彩之间的搭配,图案造型之间的结合以及造型是否符合人们使用的习惯。在经济市场下,包装设计要遵循社会需求的特点,满足社会的文化特性,以个性、特色为设计目标,对包装进行归类设计。创意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是设计的灵魂。在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创意支撑着整个设计的文化底蕴。创意来自生活的启迪,来自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对事务的一个定义。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意,首先要符合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突出产品的特点;其次要满足艺术美学的设计规律,从包装中的色彩、造型找特点,要突出产品的品牌文化。

三、结语

篇4

关键字: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古根海姆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对“陌生化”的理解

“陌生化”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最初针对于文学领域。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 沈冠东. 设计艺术中的陌生化思维[J]. 艺术探索,2012(2).]]强调打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在内容以及形式上违背人们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事情、世界,但同时又要求在艺术上能够超越以往。由于人们对日常事物、事理过分熟悉或是习惯成自然,以至于对其缺乏新鲜感或是形成思维惯性,进而使得我们的动作习惯、思维活动退到无意识的、自动的层面,称之为“自动化”。而“陌生化”的中心原则便是要冲破这种自动化的障碍,摆脱惯常化的制约,采用独特新鲜的语言,对现实事物进行重新定义或是再思考,从而不断给人们带来新奇、新鲜的感受,使人们从已被日常生活状态中振奋起来。

二、陌生化美学原理在毕堡古根海姆博物馆中的运用

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最早运用了陌生化原理进行创作,这在萨尔瓦多・达利和马塞尔・杜尚的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而我们对“陌生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还是比较陌生的。

毕堡古根海姆博物馆落成于1997年,由美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从建成之日起,古根海姆博物馆便以材料、结构和造型等方面的疯狂、迷离、超现实的特性使其成为全世界目光的焦点。在设计手法上,盖里大量运用了陌生化的设计思维来进行创作,是陌生化美学原理运用在建筑设计上的最佳代表。

1、结构形式方面

建筑发展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现代主义将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之后,“五个面”似乎是人们对建筑的整体印象,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出现颠覆了人们的一贯想法。

面对古根海姆博物馆,你可能会感到混乱、模糊、抽象、不知所云。其实这正体现了盖里的设计思维,抛弃经典建筑中规整,具有清晰边界的建筑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混乱杂糅、边界模糊的外形;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整个结构中,观者甚至找不到建筑的中心点,也没有任何清晰的方向可言,这是与经典建筑美学观念相违背的去中心化、无向度性。而在结合了周围环境之后,似乎感觉建筑又有了某些具体的象征意义,仿佛内维隆河的波浪,又仿佛河上的游艇。令人咋舌的建筑外观,肆无忌惮的背离经典建筑美学,游离的象征意义,这些都给观者带来了认知上的难度和广度,但是却给观者制造了新鲜感,激发了观者的兴趣,进而加强了观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作品的参与度。这些设计手法正是陌生化原则所强调的,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其方法便是提高作品的感受难度。

2、建筑材料方面

古根海姆博物馆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面向南面老城区的规则石建筑,外墙材料利用西班牙当地传统的石灰石,代表着盖里将保守与固执留给过去的设计理念;二是面向北面新城区的疯狂的玻璃墙弧形体,利用钛金属板、玻璃和钢材作为外墙材料,极具时代感和现代感,代表盖里将新奇与幻想拥抱现在的设计理念。两种相互矛盾对立的材料连同它们各自的建筑形式一起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进而引发观者的思考。而毫无疑问的是,那些闪耀着光芒的钛金属板最能夺人眼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好似旁边内维隆河波光粼粼的水面,令观者首先是对材料感到惊讶、新奇,进而是享受这幅看似对比却相互和谐的画面,最后是对设计师由衷的叹服。参与性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正暗合了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等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感觉到事物的存在才是艺术的真正目的,重要的是“感觉”而不是仅仅的“知道”。

3、内部视觉空间方面

传统博物馆视觉空间内部,展品依次排列在规整纯净的展墙或是展台上,若非展品有极强的观赏价值或是观者有强烈的观赏欲望,一般的展品是不会提起普通观者的兴趣的,甚至有可能令观者的情绪产生疲劳或是忽略展品。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内部视觉空间的设计中,设计者一反常规,采用“杂乱”作为其设计特色。当然,“杂乱”也不是无的放矢、随意堆放,而是取舍有度、经过精心设计的“乱而不乱”:这些“乱”的构件主要放置在博物馆的中厅和一些建筑造型之类的人与博物馆内部本体交流频繁的地方,在人们观赏展品的视域范围内,并不会出现这些杂乱的构件,它们只是位于展示空间的上方位置,当观者将视线从放置展品的规整纯净的空间转而投向展厅的整体空间的时候,这些荒诞梦幻、新奇无比的构件才会映入眼帘,开始展现自身特有的魅力。从规整平淡到新奇梦幻的这种感官上的转换体验,代表着将观者从日常生活麻木冷漠,思维已成惯性的状态中拉出来,并进入充满新鲜体验、浪漫梦幻、独特神秘气息的情境,同时也是陌生化原则的成熟运用。

博物馆的成功为毕尔巴鄂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大幅地提升了城市的形象,由此而诞生的“毕堡效应”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成功模式,被各国城市争相学习。

结语

通过毕堡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成功,可以看到陌生化美学原则对于建筑设计最大的启示在于:打破思维惯性,违背习见的常情常理,但并不与之完全隔离,因为观者新鲜感的获得需要之前的生活阅历作为积累,而是运用创造性的手段振奋观者已经麻木的情绪。另外,陌生化设计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需要在材料、形式、功能以及各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中找到与建筑艺术作品之间的同构关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点或视角。

参考文献

[1] 许康,周遵,马利亚. 解读弗兰克・盖里的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J].艺术理论,2009(4)178-179.

作者简介

杨艺林(1990.6~),男,籍贯:山东滕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规划与设计

篇5

1料与方法

回顾1973年以来,应用第二足趾移植、扩大足趾移植、大足趾移植、大足趾包裹皮瓣移植、部分足趾移植等,进行拇指及手指再造390例,其中拇指再造318例。

1.1足趾移植拇指再造的美学原理

足趾移植拇指再造的美学标准是:再造的拇指的静态或动态形态与正常的拇指相似。包括再造拇指的长短、粗细、节段数量、外形、位置及动态三维过程形态,接近正常拇指。为此,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根据拇指缺损的类型,选择手术方法;(2)选择良好的供区;(3)对供移植足趾进行外科美学拇指,手指化雕塑;(4)设计新的肌腱和骨吻接方法,便于早期功能训练。

1.2拇指缺损的分类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良好的拇指缺损的分类是美学拇指再造手术方法选择的基础。采用“型、级”的分类体系,依据缺损的部位、程度、缺损的解剖成分,及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为原则,以作者的“六型分类法”(1983)为基础叭拇指缺损分类为6型12级。

1.2.1第i型拇指缺损

完全性第I型拇指缺损,是拇指在末节指骨中部或指甲根部离断。不完全性第I型栂指缺损又分为四级:

I-R型拇指缺损:拇指末节远端挠侧半缺损;

I-U型拇指缺损:拇指末节远端尺侧半缺损;

I-V型拇指缺损:拇指末节远端指肚缺损;

I-D型拇指缺损:拇指指甲或拇指末节远端指背缺损。

1.2.2第ii型拇指缺损

完全性第n型拇指缺损,是在拇指指间关节处离断。不完全性第n型拇指缺损又分为四级:h-r型拇指缺损:末节拇指挠侧缺损;n-u型拇指缺损:末节拇指尺侧缺损;n-v型拇指缺损:末节拇指肚缺损;n-D型拇指缺损:末节拇指指背缺损。

1.2.3第iii型拇指缺损

属次全性拇指缺损,在指近节指骨中段离断。不完全性第三型拇指缺损又分为四级:

m-R型拇指缺损:近节拇指远端挠侧缺损;m-u型拇指缺损:近节拇指远端尺侧缺损;in-v型拇指缺损:近节拇指远端腹侧缺损;in-D型拇指缺损:近节拇指远端指背缺损。

     1.2.4第IV型拇指缺损

属完全性拇指缺损,是拇指在掌指关节处离断。

     1.2.5第V型拇指缺损

属完全性拇指缺损伴掌骨部分缺损,拇指在掌骨中段或近段处离断。

1.2.6第VI型拇指缺损

属完全性拇指缺损伴掌骨缺损,拇指在掌腕关节处离断,或在挠腕关节处离断。

1.2.7撕脱脱套型拇指缺损的分型也可参照上述分类实行,但应记录两项:记录皮肤缺损平面,及指骨或掌骨缺损的平面。

1.3移植第二足趾的外科美学雕塑技巧

选择第二足趾移植是以健侧拇指参数为对照,测量拇指缺损的长度,指、掌骨缺损长度;肌腱、神经、血管缺损长度;皮肤损伤的范围。确定再造拇指的直径、形态。除了需要移植足趾的血管、神经条件良好外,同时选择有足够长度及粗细的第二足趾供移植,如果太小或太细长,则采用其他手术方法。

1.3.1第二足趾与再造拇指的形态结构差异

选择足够大小的第二足趾移植进行拇指再造,不但再造的拇指外形功能良好,而且对足部的功能损害较小。移植的第二足趾与正常拇指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必须经过外科手术雕塑矫正,其差异有下列几方面:⑴第二足趾末节呈鼓锤样如球形,而拇指末节为半坡形,象道士帽样;(2)第二足趾为三节,近节和远节趾间关节休息位时屈曲20°?30°,而拇指指间关节休息位时,是伸直位或微屈5°;⑶移植的第二足趾跖趾关节区呈葫芦球形,而拇指掌指关节与虎口之间形成流线形半坡形。(4)第二足趾跖趾关节休息位时,呈过伸15°?20°,而拇指掌指关节休息位时,呈微屈10。~15。。

1.3.2移植第二足趾的美学拇指手指形象化雕塑

⑴第二足趾末节呈鼓锤样球形的矫正:在第二足趾趾腹两侧各设计梭形切口,切除梭形皮肤,及部分皮下组织,使再造的拇指末节由鼓锤球形矫正象道士帽样成半坡形。切口用5-0~6-0的线缝合。(2)移植第二足趾跖趾关节葫芦球形的矫正:在足趾解剖完成后,没有切断血管蒂之前进行修正,在手术放大镜下,掀起移植足趾跖趾关节腹侧三角形皮瓣,切除三角皮瓣与趾屈肌腱腱鞘之间的皮下结缔组织,保护三角形皮瓣下的真皮下血管网;再在跖趾关节两侧,切除形成葫芦球形的皮下结缔组织,仅保留两侧的趾血管、神经蒂。这样的足趾移植后,能形成拇指掌指关节与虎口之间流线形半坡形。(3)移植第二足趾趾间关节屈曲的矫正:是通过肌腱缝合的张力来调整。即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缝合的张力要大一些,相对的拇长屈肌腱和趾长屈肌腱的缝合张力要小一些,使移植的足趾趾间关节由屈曲位变成伸直位。⑷移植足趾跖址关节过伸的矫正:这种结构的修正,适应于第m型拇指缺损第一掌骨头完整的拇指再造病例。即移植足趾的跖趾关节囊与掌指关节囊缝合时,腹侧关节囊缝合紧一些,背侧松一些,以矫正跖趾关节过伸。如果是第IV型拇指缺损或第型拇指缺损,必要时进行跖趾关节囊腹侧修整,使腹侧关节囊折叠缝合。

1.4再造拇指动态三维形态的重建

再造的拇指不仅要求静态时和正常拇指相似,而且在活动时,也和正常拇指相似,足趾移植手术后的早期活动是建立再造拇指动态三维形态的重要措施,本组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手术后活动良好的病例与早期活动有关。手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再造拇指的主动活动,这要求再造的拇指的肌腱吻合及骨关节固定能承受拇指早期活动的张力及压力。

1.4.1牢固的肌腱吻合

牢固的肌腱吻合是拇指再造手术后早期活动的先决条件之一,第n、m、iv型拇指缺损拇指再造的肌腱吻合包含拇长屈肌腱及拇长伸肌腱,作者设计了双向编织肌腱吻合法?,是将趾长屈肌腱与拇长屈肌腱及趾长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的编织吻合。

1.4.2骨和关节牢固修复和吻接

骨和关节牢固修复和吻接是拇指再造手术后早期活动的先决条件之二。由于拇指缺损的类型不一样,骨和关节的修复和吻接的方法也有区别,本组骨和关节吻接的方法是:采用骨钉加骨楔状吻接,加两个方向的克氏针固定,或在吻接骨上钻孔,四方位钢丝结扎固定,目前可应用钛板螺钉或可吸收板钉固定。所有的吻接尽可能不要穿过关节。遇有第m型拇指缺损,进行跖趾关节囊和掌指关节囊吻接时,需要在关节的尺、挠、腹、背侧,均进行良好的缝合。

1.4.3再造拇指的早期活动

在医师指导下,手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作拇指指间关节主动屈曲、伸展活动,以及掌指关节的主动屈曲、伸展、内收、外展活动,但避免负重性活动。手术后一周时减少活动,这阶段主动活动容易造成吻合肌腱断裂,间隔1周左右,再继续进行功能训练[8]。

典型病例:病例1,男性。1974年住院,右拇指完全性外伤性缺损,为第IV型拇指缺损,选择对侧第二足趾移植,进行第二足趾末节呈鼓锤样球形的矫正;址跖趾关节葫芦球形的矫正;除了常规神经血管吻合以外,移植足趾跖趾关节囊与掌指关节囊缝合时,腹侧关节囊缝合紧一些,背侧松一些。通过肌腱缝合的张力来调整第二足趾趾间关节屈曲状况,使移植的足趾趾间关节由屈曲位变成伸直位,肌腱进行编织吻合。手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作再造拇指的主动活动,手术后形态功能良好(图1)。

病例2,右拇指完全性外伤性缺损,手术方法同上(图2)。

2.手指缺损和复杂性拇指,手指缺损端的修复和再造

对于多手指缺损和复杂性拇指、手指缺损的修复和再造的美学效果同样很重要,要使多手指缺损和复杂性拇指、手指缺损修复的功能和外形良好,采用笔者1974年设计应用的“第二足趾合并跖趾关节第二跖骨足背皮瓣移植作复杂拇指缺损再造”?,以及后来命名它为扩大第二足趾移植这类手术的美学设计,更需要手术者对于缺损拇指和手指以及手掌缺损状况进行精密的测量,除了要进行移植足趾的塑形外,十分重要的是选择适当大小的移植足趾;有掌指关节缺损者,需要同时进行跖趾关节移植;伴有掌骨缺损者,为保证再造的手指或拇指有足够的长度,还需要同时进行第二跖骨合并移植;为保证移植的跖趾关节第二跖骨有皮肤覆盖,再造手术设计中需要同时移植足背皮瓣。

病例3,女性,18岁。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完全缺损,伴有第一、二、三掌骨部分缺损,是手掌次全缺损。选择对侧扩大第二足趾游离移植,进行具有对掌功能的拇指再造,因此同时完成第一掌指关节和部分第一掌骨再造是必须的,为使再造的第一掌指关节和部分第一掌骨有良好的皮肤覆盖,同时移植相应大小的足背皮瓣,手术后外形和功能良好(图3)。

对于多手指缺损,可进行多足趾和扩大足趾同时移植,再造拇指和其他手指,见病例4(图4)。

部分拇指缺损的美学再造是选择适当部位的部分足趾移植,手术后外形功能良好。这类移植手术,要求手术者有较高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熟悉足部供区的血管神经解剖,才能保证移植手术的成功。见病例5、6,拇指部分缺损,进行部分大足趾移植,手术后形态功能良好(图5、6)。

3.讨论

3.1 拇指缺损的6型,12级分型方法

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分类方法,是原5型分类方法的继续。

3.2 第二足趾移植是拇指再造的主要方法

拇指缺损拇指再造的手术方法很多,但第二足趾移植是拇指再造是优先选择的方法之一。选择足够大小的第二足趾供移植。在本组近400例足趾移植拇指再造中,采用完全性大足趾移植拇指再造的约百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经过改造的第二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手术后形态和功能良好,手术后供足无论是形态或是功能均良好,如果手术者又注意供足切除足趾后供足的再整形,皮肤用3-0或5-0的缝线缝合,供足的损害可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术后数月后,有的病例能自由行走百里。

3.3美学拇指再造是外科医师和患者的共同要求。

在我们的病例中,有的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手术后,手术是成功的,但患者总是把手放在口袋里,不愿意应用再造拇指的手。其主要原因是再造拇指形态不良,或三维活动形态不良。因此,再造的拇指如果没有良好的形态,不能说是成功的拇指再造。只有形态和功能良好的拇指再造才是成功的拇指再造。

篇6

关键词:死亡美学;歌曲;演唱;风格

死亡和爱情是缠绕艺术宫殿和闪烁于文学夜空的星辰,文学艺术将它一直纳入自己神秘的心灵。死亡是人生最强烈最灼痛最悲哀最激愤昂扬的诗意印象,无论在情感深处荡漾对死亡的恐怖,还是本能的死亡冲动的波澜侵袭心灵,它们都构成艺术创作的动因和源泉。

一、死亡之美

死亡是生命的最高虚无,虚无又是精神的最高的悬浮状态,是接近宗教和诗歌境界的,因此死亡代表了一种精神的美和灵魂的升华。在某些艺术家的思维逻辑里,死亡代表了一种精神的诗意的存在方式。

在意大利风景秀丽,阳光明媚的那波里有一首流传甚广的著名民谣《你的窗户暗无光》。该曲虽盛传于美丽的拿波里,但旋律晦暗、风格凄楚。生动的塑造了尼娜这个任人千呼万唤,永无回应,“硬着心肠”撒手人寰,长眠不醒,永别于世的典型艺术形象。蒙特威尔第的第二部歌剧《阿丽安娜》中的《让我死亡》。舒伯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死神与少女》用音乐形象的描述了一个少女与死神的尖锐对峙,但终究还是摆脱不了死神为少女设下的死亡陷阱。古希腊表现视死如归精神的雕塑《垂死的高卢人》和《高卢人和他的妻子》,表现死亡可怖性的《拉奥孔》以及中世纪描绘基督受难上绞架的众多绘画作品。挪威现代画家蒙克(Edvard Munch)早期的油画《母亲之死》、《在心灵旁》。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和《朝鲜的屠杀》,都强烈表达了死亡所包含的强烈而神秘的美,我们都可以把它们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美、一种艺术的生产来看待。

二、伟大的作曲家

《让我死亡》这首悲歌出自17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音乐家和杰出的歌剧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创作的的第二部歌剧《阿丽安娜》(谱例请参阅尚家骧编译《意大利歌曲集》第3页,1955年版)。

在17世纪意大利音乐史上,蒙特威尔第占着重要的地位。他是第一个使歌剧戏剧化的作曲家,他把歌剧中的音乐形式定型化了。在他的创作中,一切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手法无不服从于戏剧的需要。蒙特威尔第在当时的作曲家中,是最善于总结前人经验的,他掌握了极丰富的表现手法,他不但学习前人的歌剧创作经验,而且掌握了复调音乐的传统,使之为新的表现目的服务。他对当时的音乐语言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蒙特威尔第(1567――1643)的一生经历了漫长的创作道路。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音乐家。他擅长提琴、风琴和声乐,并深谙古典文学。很早就显示出演奏和创作方面的才能,很早就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声乐名曲,即许多歌谣曲、牧歌、经文歌以及歌剧。仅在芒阿图任宫廷乐师期间,他就创作了五卷牧歌和两部歌剧。

《让我死亡》这首声乐小品不过是他丰富的声乐作品创作生涯中一簇小小的艺术点缀。与作曲家辉煌伟大的一生相比,他虽是那么短暂、渺小,随不经意,但三个多世纪以后,它却仍然那般独具特色与魅力。并被各国音乐院校声乐界漫长的教学实践反复检验证明,被充分肯定为极具声乐价值的教学经典作品之一。由此而堂而黄之地登上世界艺术宫殿的大雅之堂,进入千千万万个音乐院校声乐教学课堂中发挥它那永不衰竭的历史作用。

三、悲剧性的演唱

这首声乐小品,其魅力所在是它那撼人心魄的深刻的悲剧性力量。

这首古典意大利歌曲,单纯朴实,深刻感人,尽管只有十九小节,音域也不宽(只有一个八度),却能充分的刻划出主人公悲痛绝望的心情,很富戏剧性,这一点在这首咏叹调的开始就表现出来了:乐曲一开始就以悲戚、哀婉的悲剧风格基调作以铺垫。曲作家在此巧妙地用一个下行四度音程进行旋法写作技巧,进一步深刻揭示其低,凄楚的音乐主题。随后,连续三个增音程的急速出现,将音乐陡然推向悲剧。第一到第三小节中减五度范围内的下行进行的动机(从降D到G)以及第四、第五小节连续上行的半音音调,而且从和声上更是大胆地运用了不协和弦。从节奏上来看,单个音上长拍子的反复出现以及一句音乐之后四分休止的恰当运用,无不刻画出主人公阿丽安娜那悲痛欲绝、欲哭无泪的惨痛心理。

在此,浓墨重彩地渲染和加强了其悲剧性的氛围,手法简洁而洗炼,乐句处理得干净、利落、迅捷而精到。真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乐句可谓是全曲的难点,重点乐句,又是全曲的乐句。它高度集中概括了全曲的主要乐思。所以在练唱此句时需要用高超的歌唱技巧和丰富的艺术修养来结合演唱,才能唱出作品的灵魂与精髓所在。

在演唱第二乐句时,难度、力度都显然增大了。从前一乐句伤感、低、哀婉的弱者心里陡转至幽怨,悲愤、近乎于痛苦呐喊般的强烈悲号。此时,一个关键的四分休止符有效地刹住了这一大放悲号的戏剧性艺术处理,又回到了如泣如诉,顾影自怜、万般无奈、万念俱灰的悲剧性弱者艺术形象中去。短短三个乐句就形象地表现了一个频临死亡者寻死觅活心理情绪的急剧起伏变化。在练唱出这种高难度乐句时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好歌唱器官:口咽腔和喉咽腔开张状态以及呼吸能量。在唱凄婉、伤感乐句时需要用半打哈欠状的口咽腔歌唱状态,柔和、舒缓的呼吸方法,含蓄而深沉的歌唱风格,而在唱第二乐句时,体现强烈悲剧乐句时,则需渐开渐大的口咽腔开张状态;渐强、渐壮的呼吸气量和歌唱音量;渐怨渐愤的歌唱艺术风格将作品迅速推向。紧接着,又轮回到全曲的悲弱的主题音乐中抒情、悲苦、流畅地进行下述乐句的练唱,直至到曲末。悲剧才又重复出现,最后以颇具戏剧性的艺术处理结束全曲。

从第九小节至音乐的倒数第二小节,每句音乐都是都是由弱到强的进行,也似乎使我们感受到阿丽安娜独自一人在孤岛上对着茫茫的大海和莽莽的苍穹呐喊着内心极度的悲愤和命运的不公,以至于反复咏叹出不如让她死去的话来,音乐最后出现的PP和渐慢渐弱,预示着阿丽安娜在遭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之后的不幸结局一言语已尽,泪已流干……整个音乐的结构出现了ABA三段式的雏形。由此看出,蒙特威尔第不同于佩里和卡契尼,他是那一类富于色彩的作曲家。他并不把音乐视为一种技巧性的艺术,也不是感官上的娱乐,而是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最有力的手段。在他看来,人的欲念、惧怕、愿望、幸福、失望和愤慨等,才是最值得表现的内容严因而,他并不追求在每一细节上都使音乐和诗词相协和,也不在意说话时声调的抑扬顿挫,但却十分重视通过歌曲来表现内心的激烈活动和深刻感情。所以这首曲目是足以反映出威尼斯乐派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典型的音乐创作凤格―从各个方面努力“表现激情最重要的特质和本性”的。

全曲是用充满阴暗色彩的g和声小调写成,用带再现因素的乐段体曲式结构及大多用非功能序进的不协和和声进行以造成紧张、凄厉、恐怖、悲苦、绝望之音响气氛。

演唱该作品时需用抒情、细腻、清纯、凄婉的声音色彩,非常小心,精细的声音高位置安放技巧,徐徐舒缓的软激起轻机能歌唱方法,如泣如诉、伤感、幽怨地表现地表现作品悲剧主人翁性心路历程与作品艺术处理手段等等,都需要用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丰富的艺术修养和各方面的知识积累,才能顺利完成该类作品的成功演唱。

参考文献:

[1]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

[2]殷梅.世界声乐艺术珍品博览[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篇7

【关键词】阿恩海姆;简化;张力;表现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美学流派之一,也是西方现代派抽象艺术的理论依据之一。是一些理论家运用完形心理学的观点研究审美心理领域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心理美学形态。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在德文中,它是“形式”或“形状”的同义词。实际上是说心理现象具有一种超出于部分之外的、特殊的“整体性”,即所谓“格式塔性”。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于1912年的德国,它是由德国的麦克斯·韦尔特海梅尔(Max Wertheimer)、沃尔夫冈·克勒(Wolfgang Kohler)和库尔特·科夫卡(Kurt Koffka)提出并发展起来的。鲁道夫·阿恩海姆,于1904年生于德国柏林,因不满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于1940年迁居美国,曾担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他是惠尔泰墨的学生,曾从事过由笔迹来辨认个性的实验研究,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最杰出的代表。1954年出版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1974年修订再版。1966年出版了《艺术心理学论集》。《艺术与视知觉》不仅把格式塔心理美学系统化了,而且也把西方审美心理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广度,它标志着20世纪西方审美心理研究的最高成果。阿恩海姆在对完形心理学美学系统化后,提出了自己的美学原则,并对之做了独特而又新颖的探讨。

一、视知觉“简化”的美学原则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是建立在知觉的规律之上,而知觉有事无处不在的。象其他完形心理学家一样,阿恩海姆也把知觉、尤其是视知觉看做艺术创作和鉴赏中的最基本的规律。但阿恩海姆并不仅仅去研究某些与艺术相关的知觉原理,他相信知觉已审核了一种支配着艺术家创作的知觉结构。

阿恩海姆反对联想主义的审美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明确指出:“在本书中,我对这种联想主义的理解一直是持反对态度的。我认为,对于艺术家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说,那种纯粹由学问和知识把握到的意义,充其量不过是第二流的东西。”他认为,这种联想主义审美观的根本缺陷在于仅仅将审美知觉作为从记忆仓库中唤起情感的导火线从而否定了它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反,他从完形心理学出发,认为知觉不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一结构之中。①在《视觉思维》一书中,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史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知觉结构的分析是对艺术分析的基础。他认为“概念”也是知觉的,在视觉艺术中就更是如此。人类的心灵具有各种不同的把概念和知觉活动联系起来的能力,因此他认为吧知觉和概念分开是有害的。即使把一个简单的东西看作是一个形,那也需要概念的介入。所以他把这称之为“知觉的概念”。

阿恩海姆的简化原则是与他的“知觉概念”分不开的。在《艺术与视知觉》中,他阿恩海姆认为一些复杂的刺激模式在观察着那里都会趋向简化。当我们注视月亮,看到一个圆形时,我们不是在依靠一种“粗糙的感觉”在看,而是看到了一个呗高度组织过了的形式,它建立在一个“圆”的概念的基础上。对阿恩海姆来说,在审美体验中,大脑的确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完形组织作用。他认为,在审美知觉中,大脑不是对于对象被动的复制,而是对于其整体的积极的把握。他把在大脑指挥下所进行的积极的知觉活动比喻成人的灵活无比的“手指”,对事物进行发现、触动,捕捉、扫描和组织的活动。这种组织活动是按照著名的惠尔泰墨组织原则进行的。这些组织原则即是相似原则、相近原则、方向原则和闭合原则等。按照这些原则将知觉刺激转变成有组织的整体。阿恩海姆认为,在这些组织原则中“相似原则”是“更为基本的原理,”其他原则都是总的相似性原则的特殊表现。大脑根据形状、大小、位置、色彩的相似性加以组合,形成整体。在阿恩海姆看来,在这样的意义下,所有艺术形象都是原型的一种“简化”。因此,艺术即使不再再现自然的对象,它也能够继续完成它的使命。抽象艺术只是在用它自己的方式去做艺术所应该做的事情而已。所以,他认为简化的美学原则对视知觉艺术很重要。

二、视知觉“张力”的美学原则

阿恩海姆认为,“一切知觉对象都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力的结构。”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曾在一幅垂直长方形的作品中画了九个大小不等的小圆点,他认为这些不同位置的点似乎都有它自己的向心或离心方向,并显示出一定的方向前进或后退的一种充满活动的空间活动。阿恩海姆则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方向性张力”(directed tensions)。这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理力及由此引起的运动,而是人们在知觉某种特定对象时所感知到的“力”。这种“力”具有“扩张和收缩、冲突和一致、上升和降落、前进和后退等等”基本性质,但人们观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出一种运动的幻觉,而这种“不动之动”感也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重要特征。阿恩海姆强调了绘画里的静止中的运动的重要性。他用“方向性张力”这个概论去解释似动现象,认为绘画中这种似动现象和舞蹈、电影中所呈现的运动时完全不同的,它既不是物质的运动,也不是运动的幻觉。他认为只有在力的基本模式中,才会在审美知觉中造成运动的幻觉,这种“不动之动”是源于艺术作品结构形式上的张力。

阿恩海姆认为,这种张力在本质上是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他说,张力“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在他看来,任何知觉都是动力学意义上的知觉,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具体表现为,知觉对象对主体形成一种较强的刺激,主体的大脑皮层对外部刺激进行完形的组织加工,这就是生理力与外部作用力的斗争过程,最后将对象改造成某种知觉式样。在他看来,所谓的“运动”就是指某物所处的空间部分发生了变化。那样的一种运动,它既可以在一个物体上被直接加以观察,也可以被间接加以观察。在看不见物体的地方也可以看见运动。例如在一个黑暗的房子里,由于眼部肌肉的紧张所致,一点微弱的光束看上去就会象在一种不规则的舞蹈。据此,他认为一件静止的艺术作品可以使人产生出一种动的感觉。就像埃利奥特所说的那样,一个中国花瓶可以“不断地在静止中运动。”这样,“运动”一词就可以被用在完全不同的意义上,这种似动现象尤其对造型艺术具有巨大的重要性。他引用达·芬奇的话说:如果一幅绘画缺乏这种运动特质,它就会“双倍的死板,因为它不仅是件本来就是无生命的虚构的事物,而且当它表示出它既无心灵的跳动,又无躯体的运动时,它还得再死一次”。由此可见,张力的美学原则对视觉艺术至关重要。

那么艺术作品怎么样才可以具有“不动之动”的运动感呢?阿恩海姆认为,传统绘画理论,只有那些楔形的、方向倾斜的或模糊的视觉形象才能够给人以运动感,而这种看法不仅忽略了动觉和知觉之间的区别,而且也忽略了“方向性张力”的作用。所有的知觉都是动力学意义上的知觉。他认为把视觉经验描述为静止特质的呈现是不适当的,因为这些静止的特质要由距离、角度、波长等来加以规定。他还把知觉看作为是一种外部力量对机体的入侵,由于了神经系统的平衡, 从而引起了生理场的对抗倾向的一种结果。①因此,只有“力的基本结构模式”才能够在审美知觉中造成包括似动感觉在内的种种幻觉。这样,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格式塔学的基本立场,画面的运动或张力说到底任然是艺术作品与观赏者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完形的产物。

三、视知觉“表现”的美学原则

阿恩海姆对“表现”一词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解释,说所有的艺术都必须表现某些东西,艺术作品的内容必须超过由个别形象组成的外观。在他看来,“表现性乃是知觉式样本身的一种固有性质。”阿恩海姆举例说道,一株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它象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它的知觉结构(指其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一根神庙中的立柱之所以看上去挺拔向上似乎承担着屋顶的压力,并不在于观看者设身处地地站在了立柱的位置之上,而在于立柱本身的知觉结构,它的位置、比例和形状之中就包含了这种表现性。他反对传统观念,认为任何对象所具有的表现性是它的结构本身所有具有的。视知觉形式动力是艺术的内在表现。一般认为 ,所谓的内在表现就是视觉对象本身所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阿恩海姆认为 ,一棵树或者一座塔 ,看上去总是在往上伸展 ,斧子之类的楔形物体 ,使人感觉到有一种向着成锐角状的两侧边行进的动力。这些动力性质是知觉的原初成分 ,而且常常造成比形状本身还要直接的影响。因此 ,所谓的艺术内在表现 ,表面看来是视觉对象本身所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 ,实际上是视知觉与视觉刺激物相互作用而生成的视知觉形式动力。

阿恩海姆认为也不能够把艺术作品的表现看做是种象征。例如一些荷兰风俗画就不是象征的。有的绘画虽然具有象征性,例如,当丢勒画了一个手持酒杯 ,漂游天际的戴翼女神,就能够使我们确信这种穿云驾雾的神秘场面是为了要传达某种象征概念而被想象出来的。我们还可以再宗教艺术的隐喻中,发现这类绘画的象征主义准则。但是,象征的意义只能以我们的理性和知识所能理解的为界。过分复杂的象征就会出现谜一样的东西。阿恩海姆认为,一些伟大艺术作品中,象征的深刻含义是通过构图形式的特征,以强有力的直接知觉传达于观察者的视觉的。他以米开朗基罗在意大利西斯庭教堂所画的《亚当的创造》为例,指出:凡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的这一个故事,在这副绘画中以某种方式被修改了,目的是为了使它更加容易更为人所理解,并能够对视觉造成更深刻的印象。这里,上帝的形象不再像圣经中所说的那样,吹一口气,就把一个生命的灵魂吹进了亚当的用泥做成的身体中去,因为这种文学性的描述是不易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来表达的。所以,在绘画中它不得不有所有改变。阿恩海姆说:“这一幅画,绘画构图的结构能够揭示出这一圣经故事的动力学上的形式。一种主动力量和被动力量的对比,被动对象则通过它所接受的活力而获得了生命……。”因此艺术的表现性存在于形体结构之中,艺术家就应该善于发现事物的表现特征来造成结构变形,从而来唤起人们身心结构的类似反应。

阿恩海姆的完形心理学还从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发展了“异质同构”原则,为现代心理审美学作出了杰出贡献。阿恩海姆的完形心理学美学,可以说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最高成就,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美学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它为现在的美学提供了十分开阔的审美心理学依据。

注释:

①曾繁仁.阿恩海姆与完形心理学美学. http:///getNewsDetail.site?newsId=48c5bdbf-8b7e-4e1a-b640-66b666822eea

【参考文献】

[1]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人们出版社,1996.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艺术[M].四川人民出版社版,1998.

篇8

雪枫公园是宿迁着名的公园。公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这些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我最喜欢冬天的雪枫公园。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这时的雪枫公园是最美的。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周围的树木都被雾笼罩着,朦朦胧胧的。河面上也有一团一团的雾气,想一个顽皮的孩子,用手遮住了游人的脸。仔细一瞧,树叶上覆盖着一层白白的东西,凉凉的,似雪非雪,似雾非雾。升起的太阳像一个害羞的孩童,笑脸微微泛红,把周围的雾也映得通红,世间的事物被霞光笼罩着,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如同身处于仙境一般。

下午,天空湛蓝湛蓝的,像被水洗过的蓝色丝绸,十分明朗。各种树木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腰挺得笔直,显得精神抖擞。蜡梅花开的正盛,像一个香水瓶子,到处喷洒着香水,使得空中弥漫着浓郁的腊梅花香。这时,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可爱的鱼儿在愉快的嬉戏。站在桥头,水面上荡起一道道涟漪,好像桥变成了船,正在向前方行使。

傍晚,太阳快要下山了。他用他的光芒染红了周围的云彩,把花草都变成了金红色。光芒应在水面上,晃晃悠悠的,很是有趣。

我爱这冬天的雪枫公园。五年级:甜心小屋

篇9

真题的使用真题很值得研究,应该是人手一份的,因为美院出题“中规中矩”,每年的题型大致不变,有小部分重题,甚至有规律可循,更关键的是真题可以为我们指明复习方向,避免跑偏。建议各位考生看书前就买真题看,这样对考试形式和容易考的地方有一些感觉,这样不至于对真题有陌生感。究竟有哪些“规律”呢?首先,题型每年差不多,那么我们就要看分值了。中美史判断题是个难点,经常是4分。一个对号叉号下去就相当于4个填空做错了。判断题可能在年代、作者名字、作品名称上设点,这是仁慈的,在年号、名号、时间、数字上设题真是不好办啊。填空基本都是从书中摘出的句子,喜欢出“最xxxx的”之类的,有难有易,无法捉摸。大题很明显啊,喜欢考“题材”,不赘述。

从真题中还可以看出外美史的考试范围比较小,大多都是著名的作品。大家可以亲自做一下外美和概论的论述题,很明显,里面有出现过重题。第二,中美史的复习中国美术史的考试特点就一个字:细。细到只有想不到没有考不到,所以单独说一下。因此中美史复习说简单就是无所不看,说难就是看的太多记不住。另外大家不能把重点放在绘画部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民间美术、书法各方面都要照顾到。今年的论述题是“请结合美术作品…………”,而不是“结合绘画作品……”。近两年绘画部分的考点比往年逐渐缩小。近代部分大家也不能忽视,近三年每年都有一个近代人物的名词解释,基础题中还会涉及到两个左右。就像上文提到的,美术史一定要要融会贯通,任意出一个角度自己都可以穿成一条线,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记忆以后也可以尝试自己提出一些角度总结,目的就是加强记忆,加强理解,触类旁通。

名词解释和大题的答题方法名词解释是很好的题啊!把名词解释背过了连起来就差不多是大题了。答的时候无非就是那些,什么人(作品),什么时候,做了什么(画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有何影响。我认为“为什么会这样”很重要,也就是社会背景。是什么社会状况导致艺术家形成了某种思想或风格,艺术家和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意义是重要的。大量堆砌华丽辞藻不可取,我们不比谁的文笔最好。“有何影响”可以说对社会的影响、对艺术界、对后辈、对画派的影响等等。写大题时要有“发散的思维”。一般考题材,可能要列举好几件作品。不同年代的、不同门类的都可以列举。这就需要脑子里有清晰地线路,同上所说。也要求我们熟悉每幅画画的是什么。思路要打得开,想得多、想的全。比如一副《文姬归汉图》可以是女性题材、可以是战争题材、可以是边塞题材、也可以是家的题材……还是的,社会背景是关键。同一个题材在不同年代出现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为什么会这样?不同时期的社会有何不同?人们如何评价?这些都可以写,也不至于写不够字数。说到字数,名词解释得三五百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一、生活常识类课型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可以用,而我们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将许多数学的常识性问题忽略了。而数学活动课则是学生了解常识性数学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上完小数乘除法内容后,我组织“数学在学校餐厅中的应用”活动课,引导学生分组调查用餐学生对学校餐厅一周菜谱的评价:分好、一般、不好三个等次,整理成统计表,再征求学生的口味,自主确定学校的一周新菜单,再到市场上了解各菜原料的价格。我根据学生数确定原料的数量,再加上作料和人工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然后对新菜单进行修改,尽量做到既经济又实惠,最后向学校餐厅提出新菜单的可行性报告。这一活动,增强了学生参与食堂管理的意识,同时也促使餐厅菜肴质量不断提高。

除此我们还可以开展“发票上的学问”、“米尺上的秘密”、“小小气象员”等生活常识性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感受到小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项目设计类课型

设计不是工程师的专利,在生活中,有许多项目设计只需要用到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技就能完成。可惜我们总是低估学生的设计能力,认为学生不能做项目设计。而事实上,只要我们通过开展数学活动课,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同样也能做成出色的项目设计。这种活动潜在的发展价值要远大于活动成果的本身价值。

例如《上旅游费用的预算》内容时,我组织了“常州两日游线路设计大赛”的活动课,首先由我提供常州旅游地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介绍常州几个典型的景点:如恐龙园、红梅公园、茅山、天目湖,我进行补充和总结各景点的特色,再提供点对点的路程、车票、门票、宾馆价格。进而提出“经济实惠、体力分配均匀,全面兼顾,重点突出”的总体的线路设计要求。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研究进行线路设计,成本核算;上网查资料,撰写导游解说词。我再进行分组指导,最后进行成果汇报,模拟解说,进行成功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家乡的旅游资源,增强了热爱家乡的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项目设计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更深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魅力所在。

其实项目设计类的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诸如“校园环境设计”、“人民公园设计”等,只要我们留意,就一定能找到。

三、经济、理财类课型

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经济头脑”的人才。人的“经济头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熏陶和培养出来的。师必须有这种“面向市场搞教育”的新理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找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重视在数学活动课中渗透“经济、理财”理念――这可能让学生一生都能受益。

例如上到《百分数应用中的打折》内容时,我借助各大商场进行的打折和促销活动,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技能进行研究,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气息,真正为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社会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常州新世纪商城和商业大厦都在进行促俏活动。新世纪商城的促俏手段是购300元商品送50元购物券,而商业大厦的促俏手段是本场商品全打9折。我创设如下情景:如果你想买一件裙子(两商场原价都是250元)和一只书包(两商场原价都是60元),你觉得到哪一家更划算?

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计算研讨。学生各抒己见,思维发生了碰撞。有的小组汇报:到新世纪划算,因为250+60=310元,已满300元,送50元,实际只花了260元。而到商业大厦不划算:(250+60)×90%=279元。而有的小组汇报:我们觉得商业大厦合算,因为新世纪送的是购物券,又不是现钱,你们正好是中了新世纪的促俏圈套,买了还得再买。还是商业大厦现场打折干脆、实惠。而有的小组则汇报:两家都没有什么实惠可言,只要你去买,商场都是赢家,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参与促销,直接在柜台上还价打8折最实惠,因为现在商场都可以直接还价。

我通过这个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了生活中打折等常见的优惠措施,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与策略。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开展诸如“购单人价和团体票哪样更划算”、“冷饮单买和批发哪样更划算”、“跳蚤市场”、“今天我当家”、“储蓄小专家”等经济理财类数学活动课,只要教师想得到,组织得好,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统计分析类课型

小学阶段,教给学生一些统计的方法,并用统计的方法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进行统计,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分析,并引导学生从中明白一些规律和道理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是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创设合理、科学的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这样才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上统计中的《条形复式统计图》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全班学生对各个电视台的节目进行全班收视率的统计,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介绍各个频道的特色,分析收视率高低的原因,最后向电视台发出整改建议书;或者统计繁华十字路口的各种车辆的流量,分析该地段的交通拥挤状况和造成拥挤的原因,最后向交管部门提出诸如“哪路、哪种车辆可绕道而行”等建议。

五、几何测量类课型

几何和测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我们的目标不是仅仅让学生认识几个形体、掌握几个公式,而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形体知识和公式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使其从中体味到数学应用的乐趣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例如我在教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公式后,设计了这样的数学活动课情境:爸爸妈妈买了一套新房要装修。你能否设计出一套装饰方案和成本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