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5:0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返乡创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返乡创业论文

篇1

从金融业的角度,以社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采用调查问卷以及网络所搜的方式,来分析返乡农民在返乡的时间,空间以及动机上的种种情形。以此来了解到农民工在现代建设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也以此作为借鉴,以一方带动多方,以其较强的代表性来推动全国各地区对于农民工返乡问题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农民工切身问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先如今已成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又一大问题。随着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用工的日益饱和,农民工的去留问题变得日益尖锐。在目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农民工的返乡创业也已成为大势所趋。这样一支新的生力军给当地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生产力转移过程所带来的农民收入变化以及社会安定问题都是值得调查与探究的。

2012下半年至2013年年初,我组针对这一问题,从金融角度,主要对如东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有关调查情况如下:

一、如东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我组调查得到的信息,随着去年下半年经济转暖,截止2012年末,如东县实际创业人数1247人,其中返乡农民工642人。文峰财富广场、掘港镇泉榕产业园、岔河镇银河农民创业基地等10家创业孵化基地作为我县居民创业的基础平台,在推进创业促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从2006年开始,如东县逐年降低小额担保贷款门槛,不断简化反担保手续,到2009年小额担保贷款对象已全面向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放开,个人贷款额度也从原先5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2万元,2012年合伙企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60万元,迄今为止,如东县累计发放393笔小额担保贷款,共3638万元。

如东县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做法与经验,改善农民工金融服务初见成效。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创新金融服务,拓展对农民工的金融支持渠道。

(二)调整信贷政策,加大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信贷扶持。

(三)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增强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能力,使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

(四)加强农村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支付结算服务。

(五)各金融机构积极做好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相关工作。

二、如东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访问,目前如东农民工返乡创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创业与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困难。除去专业技术不强,受教育程度偏低等众所周知的原因不予以详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基层尤其是乡镇金融网点被大量裁撤,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近年来,商业银行实施集约化战略,撤销了大量网点,农村信用社也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对其机构网点进行了整合,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农民获得的金融服务相应减少。虽然目前我县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基本能满足广大农民、农业企业、农村正常的金融服务需求,但服务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只能提供储蓄和结算服务,农村融资服务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而且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于“三农”需求针对性不强,没有将城市成熟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农村。农村现有服务手段落后,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和中间业务在农村还没有全面推广。

(二)金融宣传忽视农村,农民工金融知识比较缺乏。

目前金融机构业务宣传重城市轻农村,对农民工的金融知识宣传明显不足,一般只在特点时间和地点举办金融知识宣传和咨询活动,很少主动到农民工集中的企业、乡村开展宣传活动。据调查,返乡农民工希望获取更多的金融知识,能更好地选择和享受金融服务。

(三)适合农民工的金融服务产品少。

由于农村服务金融机构较少,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够,造成服务和产品创新动力缺乏。特别是贷款业务主要垄断集中在农村信用社,使得农村信用社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很容易造成“三农”贷款的门槛过高、手续繁锁以及少数信贷人员的服务态度差,甚至有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导致社会信誉下降,危及信贷资产安全。另外,受收入不稳定、流动性强、资信证明难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民工所能享受的金融服务,大多是对金融机构没有风险的存取款、汇兑等传统金融产品。

(四)金融机构对农民工存在“惧贷”现象。

据商业银行反映,农民工流动性较强,大部分收入较低,信用意识淡薄,普遍缺乏有效的担保物,还款没有保障,风险较大,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民工贷款积极性不高。

三、关于进一步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一)统一认识,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重视返乡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

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社会稳定。各金融机构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返乡农民工金融服务,为返乡农民工“量身定做”出特色金融产品。

(二)创新服务手段和品种,努力改善农民工金融服务环境。

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开办适合农民工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民工多样化金融需求;要加大信贷投放,简化贷款手续,大力支持返乡农民工创办中小企业或从事农产品“种养加”。要继续加大对返乡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的金融服务力度,并积极实施“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提高商业性助学贷款和创业贷款。

(三)加强对农民工的金融知识宣传和咨询力度,提高农民工金融知识水平。

要根据农民工的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浅显易懂的金融知识培训和金融信息咨询活动,帮助农民工解决使用金融服务产品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推动农民工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意识的提高。

篇2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问题,农民工,全球化

起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爆发两周年,国内外各种有关研究和反思这场危机的著作和文章铺天盖地般不断涌现。从中国的角度考察,这场金融危机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下降曾带来农民工大规模失业返乡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沿海地区某些出口行业的产业结构偏低和工资待遇偏低又使得很多企业出现了“民工荒”和“招工难”的问题。

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非常多,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最后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千差万别。当今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共同体,从国际经济政治大背景演变的角度来研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并找出应对之策,应成为今后我们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农民工返乡和“民工荒”现象都是“开倒车”

20世纪的几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都是西方国家金融政策的失误和金融市场管制的失灵,而发达国家总是试图把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而言,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后果就是欧美国家消费中国产品的能力锐减,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外贸出口。金融危机发生后,南方许多出口加工型企业大量减少员工雇佣数量。据农业部的统计测算,全国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约为1.3亿人,2008年,其中约有15.3%的农民工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人数达2000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致使大批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农民工不得不从沿海地区返乡。这种农民工返乡的“倒流”现象是极不正常的,将大大减缓我国正在迅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大大减缓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而且我们知道,我国政府出台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农村地区开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使留在农村的农民能够迅速富裕起来,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农民工返乡的新情况,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数量重新扩大,使未来的农业规模经营变得很困难。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农业的发展,将给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带来巨大的阻力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理方式,这种“开倒车”的形势在短期内将得不到扭转,将给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出口形势出现复苏增长的较好局面,然而又出现了新的“民工荒”问题,东南沿海很多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以用工大省浙江省为例,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2009年7月的供求报告显示,企业需求总人数为60.3万人,求职总人数为35.4 万人,用工缺口达25万人!用工需求无法满足使出口企业不得不放弃大量海外订单,企业生产设备大量闲置。“民工荒”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沿海地区原来的很多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附加价值很低,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非常慢,以致工人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越来越小。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减少,加上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民工荒”问题可能会愈演愈烈,并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从宏观经济层面考察,我国现阶段在农村人口比例依然较高的背景下就过早出现了“民工荒”问题,实际上减缓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开倒车”,应引起国家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资本和劳动力要结合起来“走出去”

当前,随着我国企业资金实力的逐步增强,“走出去”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对外投资的总量和投资的产业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企业本身属于赢利性组织,其投资决策的目标主要还是在国际市场上追逐更高的利润率,因而有可能忽略国内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最终的情况可能是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将打造更多的中国跨国企业财团,使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同时却又导致大量的工作机会流失到海外,而我国国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居高不下。

资本和劳动力在经济学上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两大生产要素。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出现了资本过剩和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一方面,国内的过剩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大量涌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有可能造成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国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依然较高,“民工荒”现象反映出的不是我国就业机会过多,而是能够提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预期工资水平的就业机会严重不足,并且使得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的国际投资战略,也应该紧密结合当前的国内就业问题,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必须以对外投资为依托,在国内就业市场的基础上去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就业市场,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就业市场,为农民工出国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将国内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国际就业市场。

三、在“全球化”视野下解决国内就业问题的若干政策建议

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采取的若干应对措施来看,主要侧重于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如果从国内层面分析,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我国的出口行业也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但我们有必要打开视野,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探讨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球就业问题,让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走出去”变得切实可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通过海外直接投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创造机会

当前,我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和外汇储备资金主要都是通过国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主权财富基金操作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中司对美国黑石基金的投资,但投资的效果并没有我们设想的明显,投资的风险却又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我国庞大的政府外汇储备主要投资美国国债,虽然能避免较高的投资风险,但这种投资的收益率又比较低。在西方国家资本市场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轻工业、矿产资源开采、服务业等方面的直接投资,这种海外直接投资不仅能够开辟外汇储备对外投资的新渠道,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我国国内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国际就业市场。

在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中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必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很大的国际压力。坚持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将有利于降低我国海外投资面临的种种国际政治阻力。例如,我国很多省份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农垦系统,都是由政府部门具体管理,可以考虑将这些机构逐步改制为大型的农业公司或农业投资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来优化资本结构并同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然后重点考虑对海外地区进行农业投资,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业技术合作,承租大片的可耕种土地,再招聘国内的农民工去发展规模农业,进而带动我国农民工出国打工、种地、定居、创业。这种投资以市场化为导向,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可以很好地解决深层次的经济体制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国际政治阻力,顺利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帮助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海外就业。而且,这种对农业技术项目的投资,有利于吸引广大农民工在海外长期扎根工作,可避免以往海外工程建设项目劳务输出中普遍存在的用工短期化、不稳定、临时性等问题。

(二)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鼓励国内企业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走出去”

从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发展路径来看,来自大型企业的国际投资是主体。目前我们要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同时对于大型国有控股企业而言,其资本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然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解决我国国内就业问题方面。因而,在指导思想上,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目标定位之一应是为国内失去就业机会的农民工开辟一条全球性的就业道路,将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有强烈的海外投资意愿,但在海外投资实施方面又存在种种顾虑,包括不熟悉海外的经济法律制度、缺乏国际投资经验、担心海外投资中遭遇政治障碍等等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法律法规制度、金融资本支持、外交外事服务、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和支持。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的对外投资应以企业为独立主体,以市场化运营为基本手段,以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为背景,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动我国的商品、资本、劳动力等同步走向世界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这其中,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全球化尤其要关注考虑,为国内出现的农民工返乡问题提供一条新的解决方式。

(三)提供培训、外交协调、护照办理等系列服务,切实帮助农民工“走出去”

由于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局限,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国际经济政治知识缺乏了解,在出国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国内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好信息支持、技术、语言培训等方面的保障工作,为中国劳动力进入世界就业市场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要在海外使馆设立专门的部门,协助解决我国农民工在海外遇到的种种困难,帮助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能“出得去”,出去后能“站得稳”,并尽快在海外取得较高的预期经济收入。

由于中国现在具有比较充沛的外汇储备、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但这一趋势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愿意看到的。现在西方国家在宣传“人权高于主权”等意识形态的同时,又同时利用签证护照等国家行为限制中国人走向世界,这些都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农民工顺利走向国际劳务市场。为此,国内外交部门应尽量协调解决农民工去非洲、拉美等国家的签证问题,争取更多的非洲、拉美国家给予中国“免签证”政策或“落地签”政策,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也应尽量配合简化农民工的护照办理手续和其他出国手续。

(四)提供贷款资金支持与保险保障服务,切实支持农民工“走出去”

目前一个农民工要出国就业,办理包括体检、培训、签证、机票等各项手续的费用,至少要花费1-2万元,高的甚至可达3-5万,这笔钱对许多农村劳务工人来说,无疑是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我们建议,为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走出去”,自筹资金不足的出国打工农民工,可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由政府财政予以全额贴息,将小额信贷作为出国务工的启动资金,鼓励返乡农民工借助贷款方式“走出去”。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项鼓励政策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同时在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走出去”的同时,还必须向农民工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结合海外劳务输出现状,开发在海外推广适用的保险产品,为外出农民工提供包括意外险、医疗险等在内的综合保险服务。保险服务的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建议采取“政府资助引导、商业保险运作”的方式,由政府对出国务工农民购买保险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让农民工以更少的保费支出获得更高程度的保障,引导农民工积极购买保险,为农民工“走出去”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同时还应鼓励出国务工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对于出国务工期间按时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农民工,返乡后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

既然西方国家把金融危机的影响带到了中国,那我们也应该在全球视野下考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减缓我国国内因为农民工返乡问题带来的压力,确保我国国内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不被中断,解决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的矛盾,我们必须统筹安排,从战略角度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考察国内剩余劳动力走向国际就业市场的问题,扎扎实实做好“走出去”战略的引导工作,将国际投资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结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国际市场服务,确保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要“走出去”,在“全球化”视野下解决国内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婧、纪志耿.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民工荒”问题探析——基于小农“生存伦理”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0,(2).

[2]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蒯鹏州.后金融危机下的“民工荒”问题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篇3

论文摘 要:我国县制历史久远,由于县域的历史、文化、地理和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各县域间形成了迥异的经济环境、不平衡的发展水平和各具特色的发展类型。对于河南省这个人口大省来说,其县域经济发展更是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实现中部崛起和全面建设富裕与和谐的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其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对区域经济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 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为主要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县城和专业化城镇为中心和增长极,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性、不平衡性和相对开放性的区域经济系统。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2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包括20个县级市、88个县。108个县(市)合计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0.5%,县域人口8029.83万人,占全省的82.0%。2007年河南国内产总值达到15058.07亿元,其中县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6%。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的基础。?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考察,河南省县域经济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竞争力,相对于全国经济强县仍比较落户,并且存在不少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且产业化程度低。河南省大部分县以农业为基础,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积累作为工业化 初期的推动资金和需求拉动力量。但由于多数欠发达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和农业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这种推进和拉动力量十分弱小,同时造成地方财政拮据。工业比重太小,同时产业层次也很低,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相当薄弱。第三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层次很低,不足以支持整体经济的发展。?

3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

3.1 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1)工业化。首先是城市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包括在农村设厂,将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简单装配环节放在农村城镇。这样既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又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

其次是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延伸,一方面是在农村就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和加工业之间形成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将与城市消费者接近的生产环节直接设在城市,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高,近距离批发、零售有利于降低交通和交易成本。?

(2)城镇化。在城镇发展和建设中,首先,要有大城市建设目标,增加城镇人口,建设中心城镇,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其次,对县级市实施扩张性建设,吸纳农村人口;再次,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借助中心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使各县走上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

3.2 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一、二、三产业及其内部的组合方式及其比例的调整与优化。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但目前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从总体上分析,仍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工业比重小,层次低,科技含量小;第三产业滞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

因此调整和优化方向是:首先,由于第一产业仍然是县域的支柱产业,并且农业现代化亦是县域经济的基本任务,所以第一产业仍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次,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以本地资源为条件的加工业;再次,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科技为主导,加快发展新兴行业,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综合配套、相互促进的第三产业体系。?

在规划和引导县域经济发展时,应注重产业的关联性,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主要发展方向之间,营造互相协调和互动的发展格局,并作为河南省县域经济较长时期内的基本发展战略。?

3.3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亮点,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因此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劳务经济不是简单的劳务输出,更不是无序的“民工流”。劳务经济的内涵是:输出劳务,引回人才。因此要建立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引导返乡人员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民工到城镇创业。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就业总量,为富裕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一些外出人员完成资本积累后,迫切寻找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实施“民工回归工程”,鼓励返乡就业,把输出和引回结合起来,构建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回流机制,形成劳务输出与回流创业的共振效应。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将每年大规模精壮劳动力到各地打工带回的资金、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为繁荣本地经济作出贡献。?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工回乡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降低民工创业的门槛,积极为其解决创业问题。同时,制作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

3.4 发展特色经济,做强支柱产业?

河南省人口众多,地域特色资源丰富 ,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地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是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省各个县域的支柱产业是各不相同的,但农业总是各县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结构调整也要调强其主导产品,粮、畜、果、蔬、水产品等。要提高品质并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有二、三产业中的一些项目。县域第三产业中的通路、通电、通信等由于当地及中央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已有长足的发展,各县之间的差距相对小一点。因此决定县域经济强弱的主要是第二产业,要根据本县特色有目标、有重点地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带动力强、加工能力大、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等方面要大力扶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提供便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连接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积极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5 改善发展环境 ?

(1)创新用人机制。要把县域经济发展紧缺人才的引进纳入统一计划,切实营造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突出强化重德才、重政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认真选拔县、乡党政正职,优化县、乡领导结构,提高政府中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例,激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强化县直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交流,切实提高县乡干部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重和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化软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要进行市政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镇供水、排水、供电、道路、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基础条件,不断强化对城镇建设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备,使县城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引来更多的投资者。?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广开就业、再就业渠道。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功能,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重点安排特困人员上岗就业,使特困人员的就业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提高低保对象的低保水平,进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完善工资统一发放制度,严格审核程序,确保不拖欠在岗职工工资,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提高全民素质。要注重人口质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重点地培养和储备一批人才。加强青年技工的培训,迅速提高在岗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艺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经济,能够适应和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掌握农产品信息,提高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加速培养一支适应新世纪农村发展要求,懂科技会经营,能带领农民走科技致富道路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队伍,为推动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

4 结论与展望?

县域经济的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越来越丰富。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以来,县域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劳动力有序转移、农产品加工、增加农民增收、和谐乡村等更加紧密结合。前文已经分析了河南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和主要的思路。突破河南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就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全局,实现河南省省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举措,是河南省实现率先崛起的全新思维,是河南省历史性的选择。

?

参考文献?

[1]?隆少秋.县域经济发展及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 教育创新 顶层设计 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质量监控与评价

Th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course to practice the educational model innovation to explore and to practice――Take northwest farming and fore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as example

Niu Hongtai

Abstract: Constructs the higher education powerful nation under the Chinese popularity educational background,must first from promotio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obtaining.But promotes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to have to rely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reform.Northwest farming and fore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inherits and develops glorious produces study grinds the close union the outstanding schoo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tradition,from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obtaining,went out a new tim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new pathway.

Keywords: The practice educational model Education innovation Top layer design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system Quality monitors and appraises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01-05

1.农林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近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依靠合并、升级和扩招等措施的推动,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通过有效制度和机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进行建设和监控,确保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此,教育部于2001、2004年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主旨是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作用已日益彰显。2009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并在该校听了五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纵观全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现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1 实践教学普遍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一则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二则由于中国的基础教育设施普遍不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多数没有动手或很少动手做过实验或参与实践,基本上是“出了学校门,再进学校门”、在书桌上面度过的。

1.2 新入校的大学生和部分年轻教师,受中国教育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对新时期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创造、创业“三创型”人才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环节长期得不到各有关方面的足够关注。

1.3 校内实践环节多具封闭性、延后性和被动性。中国大学的校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是成熟的实践内容,且多为验证性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加之社会需要的前沿技术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体系封闭,新知识内容想要成为成熟案例,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整理,造成信息延后。更有一些大学实践教学内容多年一成不变,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训练,长期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1.4 校外实践环节效率普遍比较低下。大学校外实践环节的设置本身即出于校内实践长期保持之不足,如果校外实践环节能充分而完整地实施,就能够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本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反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尤为明显。而且学生就业压力大,实践教学教师数量有限,造成校外实践质量下滑,效率偏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培养目标。

1.5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成本高。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与完成,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而长期以来由于各大学实践教学经费普遍不足,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致使实践教学开支不断增大,造成实验室和校内实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理想甚至难联系,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稳定保障与提升。

1.6 未能构建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原有的实践教学各环节大多围绕理论教学设置,成为理论教学的简单验证或重复,加之实践教学安排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

1.7 实践教学基地难以保证。一是一些实践教学接受单位鉴于技术和管理的保密性,担心学生会教学使其商业或技术秘密泄露,不愿接受;二是高校安排的实践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与接受单位所要求的时间较长形成矛盾;三是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受单位正常的工作进程。四是安全隐患的存在和责任分担不明确,导致实践教学接受单位产生无形压力。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何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快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中国各高等院校需要认真面对和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以来,连续设立专门研究项目,资助必要的研究经费,开展此项研究探索与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2.农林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探索

2.1 改革探索的总体思路。

面对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认识到新世纪要求高校培养的本科人才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培养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与实践的着眼点是从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入手,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 改革探索的基本内容。

2.2.1 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发挥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作用的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构建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四大模块(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十大环节(军事训练、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且成龙配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既遵循了教育要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又涵盖了从课程到专业进而开展综合实践的全面实践能力的培养。

2.2.2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①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课程教学实习,形成生物学综合实习。

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意识以及适应现代化工程制造、研发为目标,全面开展“工程训练”实习。

③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3 加大投入,统筹规划,搭建满足各层次各类专业需求的“三类”实践教学平台。

“三类”实践教学平台是,以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基础实践平台;以满足学生专业基础与初步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以加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综合生产实践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具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学校在选址上充分利用杨凌 “三级”环境优势,形成了旱地―半干旱地―水地三类实践教学区分布,立足于西北干旱地区开展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建立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以及水地农业实验站,充分满足了各类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随着学校多学科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当今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该校近年来又根据不同学科提出了“以生命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优势农科专业”、“以现代工程技术提升传统工科专业”以及“以社会科学定位观测加强经管文法等专业”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基础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资源重新配置,提出了“立足校内、联系区域、拓宽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

2.3.1 立足校内、以满足学生基础实践为目标,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系统整合各类实验室,建立了语言、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遗传工程、电工电子、测绘、微生物等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38个院级教学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平台。

② 在校内新建或改建农业与生命科学教学实验园区、动物生产教学实验园区、林学与园林教学实验园区、工程训练中心、新天地设施农业科技园、博览园、社会科学定位观测站等,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认知实践教学和部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2.3.2 联系区域,以满足专业实践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化实践教学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充分学利用学校位于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加强与杨凌示范区的合作,为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搭建了平台。各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与对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就近进入工厂、企业了解生产实际,参与企业生产等全过程。目前在本区域内共建立了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1个。如该校机电学院与杨凌天工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工工业设计研究所”,该校动科学院与陕西省饲料厂、杨凌本香集团、绿方生物公司等13家企业共建了动物科学与医学实践基地,该校园艺学院与鼎天济农公司、绿嘉农业商贸有限公司、新绿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2.3.3 拓宽校外,以满足综合生产实践为目标,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在学校所在地杨凌区以外分层次、分区域,按专业特点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目前已在全国16个省(市)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0个。该校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充足、学科专业覆盖面广的优势,把学生的创业创新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接触生产一线,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就业渠道,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长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训练真正落到了实处。

2.4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为使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目标,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至关重要。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过程监控”,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农林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初步效果

3.1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3.1.1 按照办学指导思想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和改革。调整实践课程学时、学分的对应关系,将实践教学课程学时与学分对应关系由原来的18∶1调整到32∶1,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课程实验学时在32学时以上的单独设课;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上,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不得低于30%,其中综合性实践不得低于20%。集中进行的综合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科研训练等,1周记1学分。实验学时达到80% 的课程,按照实验技能课程对待。并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应占开设实验课程总数的90%以上。与此同时,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从2004级本科生试点、2005级全面推行本科生修够创新与技能8学分方可毕业。

3.1.2 形成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四个模块、十大环节、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

3.1.2.1 按照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四个模块,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进行整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大类课程之一,独立设置了课程模块,从而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实处。

3.1.2.2 将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生产实践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与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合理匹配。基础实践层次主要结合学生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安排,以课程实验为主,重点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主要在1-2年级完成。专业实践层次主要结合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安排,进行教学实习和技能训练,强化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在2-3年级完成。综合生产实践层次主要结合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安排,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在3-4年级完成。

3.1.2.3 通过将军事训练、生产劳动、专业劳动、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十大环节作为培养方案的大类课程之一,从而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实处。

3.1.3 系统整合课程教学实习,实施综合化教学实习。将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期与暑假定为“实践教学周”,各专业一至三年级在实践教学周至少安排1-4周综合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周数不得少于10周。

3.2 创新“模块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必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适应市场为原则,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建立“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基本要求指导下,建立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等四个实践教学模块。

3.2.1 课程实验模块按照实验内容、性质及目标,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重点对基础科学各类课程中的重要定理、现象、过程进行验证性和事实说明性实践,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理科专业课程教学中,都安排了大量的基础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重点对基础科学、专业技术科学各类课程中涉及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安排综合性实验。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农学类、动物科学类专业生产课程教学实验进行全面整合,开设了植物生产学和动物生产学综合实验,同时将生命科学类、食品科学类专业的专业生产课程教学实验整合为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设计创新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方案、过程、结果分析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根据近年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计划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生物技术类专业积极开展了设计创新性实验。

3.2.2 教学实习模块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以更新实习内容为核心,积极探索各类专业实习教学模式。

3.2.2.1 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基础课程教学实习,实施生物学综合实习。

增设综合性强的生物学课程教学实习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该校将植物学、生态学、气象学、土壤学以及动物学野外教学实习进行总体调整,实习内容由单纯的植物学课程实习改为以植物学实习为主,包括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形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实习。这样既丰富了课程实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应用综合性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节约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这一改革从2005年起步试行,2006年全面实施。2008年,该校共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植保、制药工程、园艺、设施、环境科学、水土保持、资环、草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林学、园林共17个专业56个班级1661人进行了这一生物学综合实习。通过对这一改革进行跟踪调查,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效果很好。

3.2.2.2 全面开展“工程训练”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意识。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以培养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制造、研发为主和以培养非工科类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主的工程训练实习,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在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中迈出的一大步。根据专业学科不同,该校对所有本科专业增加不同层次的工程训练实习项目,并纳入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记1学分。将工程训练分为甲(4周)、乙(2周)、丙(1周)三个层次,其中甲层次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机械工程类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制造、研发能力为主;乙层次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非机械类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工程操作和一些工程制造能力为主;丙层次主要面向非工科专业进行认知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主。

3.2.2.3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培养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得到有效延展和深化,逐步扭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该校的实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大规模的假期主题式返乡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要求紧贴社会现实生活和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以研究和服务“三农”为核心,充分利用寒、暑假这两个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的返乡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深入调查、参观访问,从事各种服务和生产劳动。为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该校在培养方案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独立设课,设为3个学分,同时形成了“社会实践以学校为主导,校园实践以学院为主导,课程实践以教师为主导”的工作机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撰写报告等不同环节,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国情意识和人文素质。

3.3 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训练、生产实习、专业劳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科技创新等教学活动的安排,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通过教师专门指导、参与教师的科研、推广、社会服务活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科研与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几年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中,在确定一名主要指导教师的同时,配备了一名科研指导教师,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参与教师科研或推广活动的比例由原来的不足20%达到了目前的70%。

该校还将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创新与技能8学分”制,即学生必须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科技竞赛、发明创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活动修满8个学分方可顺利毕业。

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热情,该校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从2007年开始,该校每年设立科技创新基金100万元,资助500个校内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007-2008年该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80项,获批教育部资助经费60万元,学校配套资助100万元,参与项目的学生人数为160人。2001-2006年期间共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651项,资助金额210万元;2003-2006年设立校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397项,资助经费总额为54.9万元。这一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5年以来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科技研究论文700多篇。

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初步取得良好效果。如该校最近几年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保送、考取中科院系统和综合性大学的比例稳步上升。2008年生物技术专业(不含基地班)45名学生具有保送研究生资格,创历史新高,占2005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总数(不含基地班)的34%;占该校生命科学学院保送学生总数的49.5%,占全校农理科保送生的9.6%,居农理科专业首位。2008年生物技术专业有2名学生被保送到浙江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5名学生保送到中科院系统。生物技术保外学生占生命学院保外学生总数的63.6%,占全校农理科保外学生总数的43.8%,位居该校农理科专业第一。2008年生技052班考研率为90%,上研率为72.7%,其中985、211院校和重点科研单位占到91.6%。2006年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27篇,占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总数的55.1%。其中张军林同学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4篇,合作发表研究论文4篇。2007和2008年生物技术专业主持和参与“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占生命学院主持和参与学生总数的56%;主持项目数占生命学院主持项目的55.6%;系统的理论与实验体系和扎实的实验素质与技能使中科院及许多综合型大学的同行们感到难以置信,积极认可了该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使该校学生在名校学生云集的复试过程中脱颖而出。马庆林同学报考南开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初试排名十一,扎实的实验技能使其复试排名跃居第一。毕引歌同学报考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组织再生专业,初试排名第五,复试过程中她针对导师的提问对答如流,复试排名位居第一。李驰同学报考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免疫学专业,初试排名第六,由于她出色的表现,最终复试排名第二。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提供条件。各专业均建立了创新实验室,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带项目进行科学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定了《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开放的内容和范围,按照协作、共享的原则,对全校各类教学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开放范围覆盖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各实验室在不影响正常实验教学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场地、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实验技术支持、安全防护措施等,同时配备了一批业务素质高的实验队伍。实验室实行定时开放和预约开放,学生可根据实验内容自行确定时间并进行预约。同时,学校要求有条件的科研实验室也实行开放式管理,允许学生带项目、课题进入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实验室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

3.4 有效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模块是一种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模块。通过设置针对性、操作行性极强的创业设计、企业运营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的契机,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同时,利用该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及科研和科技产业优势,聘请创业指导教师,加强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将企业项目纳入人才培养过程,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现学习与创业结合,积极推动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和创业活动。

3.5 构建“专家指导学生,学生指导农民”的新型实践教学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第一所由教学和科研单位合并的学校,学校具有独特的科研、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传统和资源优势,建立有白水苹果、闫良甜瓜、秦岭北麓(眉县)猕猴桃、西乡茶叶、安康水产、清涧红枣、山阳核桃板栗等9个科技推广试验示范站、50多个科技示范基地和36个专家科技推广大院。学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和特色,探索出了一条“专家指导学生、学生指导农民”的实践教学机制。通过积极与学校推广处、科研处合作,组织学生深入科研推广站、基地、大院,参与科研推广活动,使学生的实践教学与科研、科技推广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充分参与生产实际,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然后通过自己的实践再去指导农民和相关企业等。目前我校农科类专业的学生基本都能与学校的科研推广基地形成对口关系,形成了学生从知识、理论到实践再到生产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3.6 建立了实践教学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长效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篇5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日益繁荣的商帮经济及其反哺现象,分析了商帮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反哺机理,指出地方政府应以开放的思维发展商帮经济,并就如何发展商帮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商帮经济的发展繁荣

我国商帮历史悠久,曾经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甬商、鲁商、潮商等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帮经济又开始出现并日益繁荣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新型商帮文化。如浙商著名的“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勤奋吃苦精神;徽商多儒商,诚信仁义;晋商俭约自律、诚信不欺;上海商人精明、谨慎;苏商主张实业为主,商贸为副,强调信誉为本,精细作业;温州商人喜欢外出经营找市场,做生意先从小处入手,善于推销;鲁商务实、精明、忠心、谨慎;豫商出自商业发源地,热情、忠厚、诚信;闽商眼界开阔,富于冒险进取;粤商市场敏感性强、接纳和包容性强、讲求实效和稳健、注重实干和苦干等等。

2006年5月,首届中国商帮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浙商大会、徽商大会、闽商大会、潮商大会、豫商大会等各大商会组织的大会接连召开,逐渐赢得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获得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地位。学者们也开始探索各自地域人文因素对于商人品格的形成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当今商帮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不局限于原有的地域而遍布天下,其发展对于其发源的地域经济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在学术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

商帮经济的反哺现象

当今,许多商人在异地发展起来后,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回报家乡。据调查显示,浙江省在外从事商贸流通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产品70%以上产自浙江,估计年营业额在2500-3000亿元,约占省内相关产业产出的30%,而原料、货源出自浙江或产品返销浙江的比例也相当高。同时,浙商“反哺”浙江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在中原,也树起了豫商的大旗,河南省有关政府部门专门成立了豫商联合会,与海内外各地豫商联系紧密,每年定期在河南各地市轮流召开豫商大会,加强各地市和省内外豫商的联系,以各种优惠政策和高效的办事作风吸引海内外豫商集聚中原,参会人数逐届增多,签约项目数量大幅增加。

商帮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反哺机理分析

伴随外地商帮反哺现象的增多,反映出纯粹地域概念的“经济”正在向基于网络的“人经济”转化,这种变化反映出新的商业价值观对狭隘的地域概念的突破,营造出新的开放动力机制。地域概念是静态的、稳定的,而“人”是动态的、发展的,众多的本土籍商人走出去参与外部经济循环,其流动性带来了本地商业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异地复制,获得了成功后又通过反哺而创造更为广泛的商业网络,促进本土经济的发展。

从古至今,“乡情”都是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结。首先,本土商人走出家门,艰苦创业,在思想上带着文化的烙印,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其聪明才智,展示家乡的形象,并可带出去一批创业者,为更多的家乡人就业提供机会。根据浙江省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的调查统计,目前浙江在外省(区、市)创业人员约400万人,创办各类企业9万余家,累计投资额5320多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即浙商每年在省外创造的财富,已经相当于浙江省2005年全年的GDP。其次,本土商人走出去,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土产品的输出,一方面可以把外地的信息、技术、管理经验传递回家乡,促进本地企业的进步与升级,甚至直接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最后,本土商人走出去可以作为重要的联系平台,为本土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和更多本土企业到外地投资发展牵线搭桥。因此,“人经济”的发展,对于本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政府发展商帮经济的对策建议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合作共赢已成为竞争的新趋势,联盟成为新的战略价值取向。由上述分析可知,“经济”的立足点在地域,而“人经济”的立足点在“人”,“人经济”突破了传统地域经济所依靠的个人关系网络资本的封闭性,这会实现商帮经济与本土经济的双赢。因此,政府应本着发展“人经济”的开放新思维,鼓励资金、技术、人才大胆“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要“引进来”,引入更多的资本、项目和合作的商机,以人的发展促进地域的发展。

政府发展商帮经济的主要方式是一方面鼓励省内的企业走出去,创造效益,塑造品牌。一方面通过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及优良投资环境的构建,促使已经外迁的企业通过回迁、开办子公司、项目输入等方式回报家乡,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建立企业家数据库。政府应搜集省内外本籍商界人士的具体情况,包括企业的产品和市场情况、所属行业类别、企业家的创业历程等,分析其所属产业结构及特点,建立数据库,为资金、项目、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奠定信息基础。

第二,促进省内的企业走出去。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省外乃至国外进行投资、贸易和其他经济合作,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创造效益。帮助其解决融资、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发展障碍,加大推介和宣传力度,强力塑造商业品牌。尤其是对具有本省特色的产业集群进行品牌塑造,树立形象。

参考文献:

1.向荣.浙商反哺浙江:现状、理性认识与引导政策建议[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就业影响 对策研究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闻名世界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全部成为历史,美国股市暴跌40%以上,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产能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金融危机的冲击,直接反映在就业上。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中的总需求减少降低了总产出,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性失业。就业问题成为我国长期的,头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难题。

一、辨证看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积极意义

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负面与正面的双重性。人们较多地关注于此次金融危机的风险与挑战,而对其正面意义认识不足。两千年前老子曾经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可能是一个发展壮大的极好机遇,要变危机为机遇,就业问题同样如此。

1.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转型,以就业为中心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一般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即以经济增长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其他目标均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增长;第二种是以就业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将扩大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其他目标均服从和服务于就业增长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把经济增长放在最重要位置,并以此衡量政府业绩,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经济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状况,而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加剧了就业矛盾。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提出和贯彻落实,以及《就业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我国必将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确立就业优先的原则。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局势的冲击,加剧了就业矛盾,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转型,促进了尽快确立以就业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2.金融危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带动更多就业机会

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许多产业的产业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传统产业开始萎缩,雇佣的职工人数也出现了大量减少的状况。在均衡的工业化过程中,就业的主要增长部门是服务业,但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制造业对它的带动。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当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市场和技术因素失去发展势头后,没有及时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来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开拓新的就业空间,致使总就业增长趋缓。

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拓展就业领域,在某种程度上说,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因此,我们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带动就业的持续增长,这是我们促进就业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3.金融危机导致就业矛盾深化,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大学扩招只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表面原因,高等教育中研究型培养模式所占比例过大,职业教育不够完善,导致毕业生职业能力不强才是矛盾的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首要的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实用型的人才。教育部门显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基础上,教育部从2009年起,对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2010年继续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办学规模将持续扩大,但主要不是扩大精英教育,而是应当大大增加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数量。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心――本科培养层面,还应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而这一点,应该成为下一步教育改革的重点,只有解决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错位,将教育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4.农民工返乡,减少空巢现象,有利于弥补农村社会保障的残缺

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诸多问题日益凸现。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大量农民的生活,也会影响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改善这些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已经成为越来越沉重的课题。同时,留守儿童也成为空巢老人的沉重负担。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一方面,“隔代教育”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正常成长,使其极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另一方面,也给老人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使其失去很多休闲的时间和空间。

中国有2.2亿农民工,大都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加深,中小企业倒闭,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而选择提前返乡,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悲观论调,但从农民工个人家庭角度而言,返乡农民工家庭可以有效解决空巢现象,老人和孩子能得到更多的照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社保不够完善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空巢问题,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这些返乡农民工投入建设新农村,对于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加快农村发展的速度都是一件大好事。

二、金融危机形势下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宏观思路与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我国就业工作也从“计划分配”转向了“市场主导”,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所带来的出口锐减、通货膨胀压力、隐性失业显性化和经济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矛盾,使得就业问题益发严峻。从科学发展观的长远角度看,政府的职能不在于直接安排就业,而主要是进行制度建设。良好的、有效的就业制度,是建立规范、有序市场经济的坚实基础,也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

1.确立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短期内通过刺激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就业压力更大。因此,我国政府更应当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十六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切实解决就业这个关系到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从以经济增长为主逐渐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主。经济增长与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影响就业的最直接因素,它构成了我国就业的基本经济环境,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就业之母。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在面对金融危机冲击的特殊时期,国内需求明显不足,就业岗位大大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对外贸易关系,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就成为带动就业问题解决的必然选择。

2.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就业与效率这对尖锐矛盾,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用牺牲效率与效益来扩大就业机会,将使我国丧失国家竞争力,长期处于落后境地;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则将使更多的人进入失业行业。面对金融危机形势下已经很严峻的就业形势,最好选择兼顾效率与就业的策略,那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以此来增加就业。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提供大量的劳动需求,是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具有明显的赶超特征,形成了重工业过重的产业结构,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得到缓解,但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工业过重、服务业滞后的基本特征。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经超过60%,而我国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处于30%左右,由此可见,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增加就业的潜力十分巨大。事实上,从全世界经济变动格局来看,第三产业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

政府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永远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政府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降低创业门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扩大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良好的投资环境下,企业容易生存和扩张,企业就需要更多的员工,就业状况得到改善;而投资环境不好,企业就会缩小生产规模甚至破产,企业就会解雇员工,就业状况就会恶化。

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和落实市场准入、税费减免、担保贷款、职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制度障碍,简化立项、审批和办理手续,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创造出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气候和土壤。这时,各门各类的企业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完善的投资环境,还有助于那些具有创业才能的人从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主或老板。每多一个老板就会少一个求职者,劳动力当中如果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成为企业主或老板时,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再加上外资企业的加入,就有可能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就业这一世纪难题。

4.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稳定既有的就业成果

劳动关系和谐是稳定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金融危机使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加剧,裁员、减薪、欠缴社保费甚至拖欠职工工资等现象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对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鸣起2009年3月9日在北京表示,《劳动合同法》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张鸣起说,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大概有2000万农民工解除了劳动关系,这么大的量没有引起什么震动,这得益于《劳动合同法》对裁员、对解除合同作了一些程序上的规定。例如《劳动合同法》规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企业要与工会进行平等协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只有坚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才能在企业内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才能增加就业岗位,更好的扩大就业。

5.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力度,促进再就业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至关重要,即使在经济发展比较理想,就业较为充分的情况下,自然失业率也仍然是存在的,这个时候,政府必须采取事后的办法,通过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来解决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为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实施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有效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减震器”作用,完善就业基本保障和社会救助,解决最贫困人口的基本生计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实现社会公平的职能。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就业导向”功能,防止“懒汉”现象滋生,要把失业保障与促进再就业结合起来,尽量拉开失业补助与最低生活保障金之间的差距,从而“激活”失业者,促使他们积极地重返人力资源市场,以工作代替福利,从消极地保护失业者转变为积极地促进再就业。

参考文献:

[1]付伯颖: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郜风涛: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3]赵军山: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就业增长战略[J].日本研究.2002.(3).

[4]关于农村空巢现象的调查报告[EB/OL]人民网.[2009-9-30]. shidi.省略.

篇7

关键词:就业工作,企业用工,排忧解难

 

近年来,随着山东省沂水县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前来落户,为该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据调查,全县招商引资企业用工缺口较大,69个5000元以上项目缺工4049人,平均每户缺工59人,其中一户企业缺工1000人,企业招工难问题进一步显现。作为就业服务的主要部门,开好头、起好步,积极做好招商引资企业用工服务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服务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全方位、多渠道地解决招商引资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稳定就业局势,为全年就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1.强化服务,明确责任,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

沂水县总面积2434平方公里,辖19处乡镇,1040个行政村,33万户,110.88万人口。目前,全县农村总人口数为992724人,劳动力人数633265,在校生人数47229人;已经从事非农业人198609,其中市内转移就业91564人,市外转移就业107045人,目前需就业人数为12987人。

1.1 建立企业用工服务责任制度

凡是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要优先保障用工问题,劳动保障部门是负责全县就业的主管部门,作为就业服务工作牵头单位,经贸、教育、人事、财政、工会等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配合劳动保障部门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

1.2 建立招商引资企业用工服务联席会议制度

县就业工作联席会议要在正常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每月召开一次企业用工专题联席会议,交流工作经验,议定工作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用工中出现的问题。

1.3 建立农民工就地就业绿色通道

要引导农民工转变外出就业的观念,对在县内企业就业的要在职业介绍、免费培训、社会保险、合同鉴证等实行上门“一条龙服务”。同时,在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窗口,为进城务工的农民解决子女入学、户口迁入等优惠政策,有关部门凭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签发的《山东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相关手续。

2.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城乡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城乡失业人员就业能力比较差,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应技能和就业指导,要建立健全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的创业培训体系,扩大培训范围,逐步将有培训需求,创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失业人员城乡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纳入培训范围。

2.1落实免费培训政策,加强培训体系建设

整合培训资源,搭建政府免费职业培训平台。大力宣传免费培训政策,整合全县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设备,统一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培训基地,以满足广大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培训与用工的互动机制。

2.2大力倡导订单、定向培训

全县所有公办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培训机构每年都要承担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用工任务,积极开展就业前的岗前培训、以稳定职工为目的的在岗提升培训,对企业新招聘的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厂纪厂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素质培训,提高员工爱岗敬业、诚实为企业服务的素质。提升招工用工质量。

2.3做好初、高中毕业生培训

由教育部门提供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人员名单、通讯地址等,由劳动保障部门提供企业缺工岗位和用工条件、工作待遇等,上述两部门每年联合举办企业专题培训和招工洽谈会,更加有效地服务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就地参加培训、就地就业。形成培训机构与招商引资企业的有效对接。

3.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实行企业用工申报和岗位空缺报告制度,县内企业用工统一纳入人力资源市场进行,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资源配置服务。

3.1建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搞好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以宣传贯彻《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和市就业办《关于加强职业中介机构管理的通知》为契机,组织各有关人员参加的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尽快纳入县人力资源市场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实行就业服务全覆盖。论文参考。加强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建设,搞好劳务信息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基层劳动保障队伍的劳动保障业务水平素质,为本地劳动力转移提供零距离服务。

3.2做好用工信息的

搞好就业网站建设,专人维护,及时、更新信息。电视、电台、报纸等政府举办的新闻媒体也要定期向社会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对由政府组织开展的大型服务企业用工活动,实行免费宣传。通过多种途径搭建用工就业桥梁,畅通招工用工信息渠道。

3.3搞好用工跟踪服务

县级职业介绍机构和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要建立用工跟踪服务网络,帮助企业转变用工观念,建议企业降低招聘人员门槛,同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实行规范用工,招聘员工一律在人力资源市场进行。同时对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对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加以统计、分析,协助企业制定招工措施,帮助企业进行招工,确保及时解决企业的阶段性缺工问题,为企业发展服务。通过企业精神的塑造、团队精神的培养、职工精神文化的需要,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做到用待遇吸引人、用感情留住人。

3.4落实好税费减免政策

认真落实各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较多的企业,实行阶段性降低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有序健康的发展,稳定就业岗位。

4.开展就业主题活动,以优质服务应对新挑战

“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是全年就业工作的目标,要积极搭建平台,提供精细服务,应对新挑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和形式,改善服务手段,力争全年就业率再创新高。

4.1继续开展好“春风行动”

出台行动方案,制定宣传计划,延长活动时间,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乡的时机,做好用工信息宣传,开展好“三送”活动,做好宣传,将企业用工信息送到群众家门口。

4.2开展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网络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求职者提供民营企业用工信息,在此基础上,召开专场招聘会,积极组织更多的用人单位参加招聘周活动,促进就业。论文参考。要通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促进再就业政策的落实,使民营企业的空岗信息与求职者的就业愿望实现有效匹配,搭建民营企业和劳动者对接平台。

4.3开展好就业伙伴行动

充实就业伙伴联系单位,与企业结对帮扶,按照责任分工与企业联系,签订《就业伙伴行动协议书》,督促他们每月走访一次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向企业宣传帮扶政策,指导企业开展培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行动成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4.4开展好再就业援助月活动

组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共同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集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落实困难人员扶持政策和残疾人扶持政策,实施进家入户专项就业帮扶,促进其实现就业再就业。

4.5开展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同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通过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为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对登记失业、家庭或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

4.6实行定期招聘

劳动、人事、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要安排好各类招聘服务活动的时间、场次,形成制度性的定期招聘。要举办好各类特定专业、工种或服务对象的专场招聘活动,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便利的平台。同时倡导“以工带工”。论文参考。引导企业利用现有职工资源,动员本企业员工利用亲缘、地缘、学缘、友缘等社会关系,为企业介绍职工,最大限度地解决企业招工难,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篇8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回报;问题;原因;对策

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还寄托了普通家庭和学子改变命运的殷切期望。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家庭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家庭对待高等教育的态度,事关我国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等重大问题。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回报率从经济学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的专项研究尚属空白;学界对高等教育回报侧重于物质回报研究,对感情回报、创业回报研究较少;缺乏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因此,厘清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回报存在的矛盾,探索矛盾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选择了会宁县河畔镇与新庄乡作为调研地点。会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中的特困县,也是被誉为“状元县”的西北教育名县;新庄被誉为“状元县”的“状元乡”,30年考出大中专学生2000余人;河畔镇已向全国各大专院校输送学生7000多人,两地是会宁教育的一个缩影。以会宁为例研究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问题,极具抽样典型性。期望通过该研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一定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一、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间的主要矛盾

(一)高物质投入率与低物质回报率之间的矛盾

经调查,当地供养一个大学生一年所需要的总费用,1万元以下的占37.7%;1万元到1.5万的占55.1%;1.5万到2万元的占4.3%;2万元以上的占2.9%。费用主要来源于贷款、父母务农收入以及打工所得。供子女上大学生后,有47.5%的家庭经济状况比以前更困难;有6.6%的家庭出现因供养大学生迫使其他子女辍学的情况。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1],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2];会宁县2007和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675元和1805元[3];2007年和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1元和15781元[4]。可见,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物质投入率非常之大。

通过问卷调查和家庭访谈得知,大学生每年给家里的物质回报2000-4000元的占45.7%;4001-6000元的占10.9%;6001-8000元的占4.3%;8000元以上的占6.5%;没有任何物质回报的占32.6%。

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大学生实际的经济回报很有限。因培养子女接受了高等教育而后富裕起来的家庭只有约7%。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每年给予原家庭的物质回报在3000元左右,当地年人均收入约2900元,因此,大学生并不比非大学生对家庭的物质回报多。

(二)高人力资本回报期望与人力资本回报缺失错位之间的矛盾

人力资本回报是指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是智力回流的一种有效形式。既能给家庭带来收益,又能推动农村发展,也有利于物质回报与感情回报的有效实现。

调查显示,46.5%的受访者支持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76.3%的受访者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做村官。但实际情况是,64.7%的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留在了城市;23.6%的大学生没找到工作仍困守城市;8.8%的大学生因未能在城市找到工作只好回乡就业;2.9%的大学生主动回乡就业、创业。大学生对家庭与农村的人力资本回报非常有限。一方面,农村学生高等教育的成本由所在家庭承担,而收益者却主要是城市和大学生本人,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之间存在严重错位问题。

(三)父母感情投入诚挚深沉与子女感情回报简单单一之间的矛盾

感情投入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感情投入包括家庭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所有投入,包括学费投入、心理支持、照顾饮食起居、智力投资、人力资本投入等多方面内容,因为无论何种投入形式,都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体现,都寄予了父母深厚的爱,因此都可算作感情投入。狭义的感情投入是指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心理支持和情感鼓励。问卷中“您对孩子的高等教育投入最主要侧重于哪个方面?”,94%的家庭选择了感情投入(狭义)。调查显示,父母对高等教育投入意愿强烈。91.1%的家庭认为“孩子的最佳受教育程度”是大学本科及以上;5.3%的家庭认为是大专;选择高中、中专的占3.6%;没有家庭选择初中及小学。96.2%的家庭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就供养;2.8%的家庭只供养男孩子,1.0%的家庭不供养孩子上大学,没有家庭选择不供养女孩子。访谈时,发现当地陪读现象比较普遍。离学校较远住在塬上的家庭(约占学生总数的60%),会在学校附近租赁房子,由母亲专门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让孩子一门心思学习。较普遍的陪读现象从一个侧面也鲜明地凸显了父母诚挚深沉的感情投入。

另一方面,父母最希望孩子给予家庭的回报形式,其中感情回报占63.2%,而绝大多数大学生感情回报非常简单和单一――电话联系。每月与家里联系8次以上的占了6.8%,6-8次的占45.5%,3-5次的占43.2%,两次以下的有4.5%。“逢年过节或父母生日时”,一定回家探望的大学生有12.8%,一定打电话问候的有56.3%,记得就打电话问候的有24.5%,根本不记得的有6.4%。至于经常回家探望、毕业后接父母同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让父母生活得快乐、安心、自得的等比较少见。

通过访谈,发现有大学生的家庭中,双亲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寂寞、空虚等问题,尤其是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不习惯城市生活方式的老迈父母往往沦为“空巢老人”,他们对感情回报有着强烈需求,简单的电话联系难以满足情感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子女必须深化并多样化感情回报方式。

二、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一)根本原因:农村社会经济落后

当地农村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900元,不仅远远低于城市,也远远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而大部分大学生一年所需的总费用在8000-15000元之间,意味着父母双方年收入的总和也抵不上孩子一年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而城市相对于农村而言,总体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高、发展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因此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也成为必然,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因肩负着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重任,更希望留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以便实现高等教育投入对自身和家庭回报的最大化。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环境不好、发展机会少。究其根源还是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落后所致。

(二)制度性原因: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壁垒

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壁垒森严的户籍制度成为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巨大屏障;城乡收入、环境与福利差异,使得城市户口对农村人口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考上大学转为城市户口,意味着挣脱了身份枷锁,若大学生毕业后将户籍由城市返迁农村,回乡就业,便意味着把已经获得的城市“利益”主动丢掉,从心理上极其抵触,相当多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困顿中仍坚守城市而成为“蚁族”,由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使得对家庭物质回报、感情回报、人力资本回报等方面出现系列问题。

(三)主观原因:传统高等教育就业观念的影响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了不同于以往的成本分担制度。10年来大学学费翻了几番,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随之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农村家庭对待高等教育就业的认识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认为子女接受了高等教育就会“鲤鱼跳龙门”,必然“学而优则仕”,大学毕业后应该而且能够在条件优越的城市分配到工作。因此片面追求子女接受高学历教育,看轻甚至抵触职业教育,未能适时调整观念,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理性教育投资。

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时注重从自身利益出发,缺乏奉献社会、服务农村的意识。据调查,大学生就业考虑最多的因素是:晋升机会、工作兴趣、薪酬福利。六成以上大学生毕业后留恋大城市,不愿意返乡就业;在返乡就业的大学生中,有七成希望重返城市择业。因此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的实际效果,更多是为城市和发达地区培养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造成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严重错位。

(四)客观原因:西部地区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

由于高校扩招、金融危机影响等原因,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普遍的社会问题。2007年我国有495万的大学毕业生,但是还有100万人没有就业,2008年有560万大学毕业生,还有150万人没有就业。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610万,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目标,力争就业率达到70%,专家估计可能有200万大学生不能如期就业。[5]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6]2009年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2009年底,将有150万大学生难以就业;失业率达到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7]而农村家庭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一没背景和关系,二没家庭的经济支持,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不少找不到工作的农村大学生,有些长期处于打零工的状态,有些加入考研大军,还有一些长期待业在家,有的甚至加入农民工队伍干简单繁重的体力活,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直接造成家庭回报缺失等系列问题出现。

(五)重要原因: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会宁县深处我国西北内陆,经济落后,是国家级贫困县中的特困县。新庄乡属于旱塬地区,水源严重缺乏,自然环境恶劣,只有一条破旧的公路与外界连通,且每天只能通一趟车,与外界联系非常少。电视机在当地是稀罕物,更谈不上互联网等交流方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河畔镇情况稍好,但了解外部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电视和广播。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家庭在获取外部信息方面的情况与调研地大同小异。由于无法及时准确掌握高等教育新信息,跟不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因此进行盲目教育投资在所难免。

根据国务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全体公民节假日为:新年、劳动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各放假1天;春节和国庆节各放假3天。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假日数量较少,时间较短。同时,由于交通运输网络不够完善,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甚至还未通车;节假日是客流高峰期,一票难求。许多大学生因此放弃了回家探望父母的打算,使得感情回报出现问题。

三、解决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间矛盾的对策建议

(一)国家层面

1.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投入与回报间的矛盾问题。主要措施是: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实行倾斜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帮助农民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业收入;鼓励开展多种经营,优势互补,改变产业结构,多种渠道增加收入;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村发展。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多措施促进人才自由流动

户籍流动有助于淡化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的观念,既可一定程度上改变就业难的现状,又可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人力资源,进而为物质回报与感情回报特别是人力资源回报创造有力条件。否则,因户籍身份问题会使更多大学生选择留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东西二元差距还会因此进一步扩大,陷入恶性循环。

3.完善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农村高等教育是农村教育的最高层次,它是以服务农村为目的,统筹利用城乡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多种信息媒体,主要对农村人口实施的中等教育后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等。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为农村脱贫致富尽心竭力的高、中级人才,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家庭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回报错位甚至缺失问题。

完善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一要强化国家在农村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治义务;加强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在农村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和投入;以农村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结合为基础,逐步建立具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功能的,由地、县、镇、村四级网络构成的农村高等教育体系;我国政府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农业推广制度和建立乡村社区学院的经验,在实施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五教”统筹的基础上,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与倾斜,鼓励县(市)通过有效的方式,从本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出发,创办有地方特色的县级社区学院等。

4.强化基层政府服务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职能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制订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有效减轻家长供养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负担,遏制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家庭“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二是政府担保,为因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导致缺乏发展生产资金的农村家庭筹集资金,为家庭致富创造条件;三是为供养大学生的家庭建立档案给予情感关照、技术和人力资源培训等其它支持。如此既可以缓解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负担,也有助于减轻家庭对子女的经济和情感依赖等。

5.加强对大学生回乡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支持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支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创业工作的宣传、表彰、奖励制度化、规范化、实践化、常态化,营造良好基层创业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加快创业“孵化园区”和创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创业毕业提供创业基地;各级政府可通过财政拨款和社会资助两条渠道,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提供一定贷款担保等。

健全创业服务机制,优化回乡创业软环境。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创业服务组织,承担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管理、服务职责。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覆盖市、镇(街办)、村(社区)三级的创业服务网络,积极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便利。在市县劳动就业管理局设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安排专业人士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跟踪扶持等事务。把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创业培训补贴范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办企业的,对其研究与开发的科技项目优先给予研发经费支持;提供项目论证、开业指导、法律咨询等服务,协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建设,建立由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财政、科技等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和创业明星、企业成功人士以及专业人士等组成的创业专家指导组,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专业化和针结。

(二)家庭层面

1.转变教育观念,理性地教育投资

在农村,上什么大学,学习什么专业父母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对待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理性地进行教育投资关键在父母。调查中,95.8%的家庭认为就读全国重点大学对家庭的回报更大。而现实情况并不是学历高就业就好,不少地区出现学历和就业率“倒置”现象,如山西、吉林两省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就业率,浙江的本科生就业率也低于专科生[8];再如四川省教育厅的统计显示,四川省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1.46%,专科生为81.78%,专科的初次就业率高于本科[9]。因此,家庭要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受教育层次。

2.转变就业观念,支持毕业子女回乡就业、创业

调查发现,大部分家庭都支持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但当问及“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回乡就业、创业吗?”时只有小部分表示支持。可见,农村家庭在对待大学生回乡问题上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农村发展、家庭赋予确实需要大学生的智力支持;一方面,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发展前途考虑,又不希望他们回乡就业创业。这也是阻碍大学生智力回流的重要障碍。因此,父母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农村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支持、鼓励孩子做出回乡就业、创业的决定。

(三)大学生层面

1.多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根据教育经济学理论,大学本科成本核算,需要考虑下属成本函数:成本函数=f(学杂费等培养成本、生活费用、校外培训成本、求职成本、人情成本、投入教育成本的利息损失、机会成本损失等),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应参照以上的成本函数,努力减少受教育成本。如朴实勤俭的生活作风可减少生活费用;学有余力时充分勤工助学;锻造优良素质减少求职成本等。

2.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利用一切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自己具备职场取胜的核心竞争力,为回报家庭和社会奠定基础。

3.转变就业观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要转变精英教育阶段“等待国家分配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就业观念,强化就业竞争意识。二要转变精英教育阶段就业应在发达地区、大城市、环境好、待遇高的理想化要求,根据就业形势、社会需求、所学专业、自身素质等多方面情况合理就业。

参考文献:

[1]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EB/OL].,2010-06-13.

[2] 中国社科院.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

[3] CNKI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

[4] 统计局称中国去年物价下降 未出现通货膨胀[EB/OL].,2010-07-06.

[8] 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在下降[EB/OL].,2010-03-2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EB/OL].,2007-06-21

[15] 金融界.甘肃会宁:再穷不能穷教育[EB/OL].,2006-09-26.

[16] 田磊.谁来改变乡村教育[J].南风窗,2007,(21).

[17] 张刚,等.乡村教育困境中的失衡与断裂[J].南风窗,2007,(22).

[18] 狄多华.贫困大学毕业生 困惑中坚守城市[N].中国青年报,2007-08-20.

[19] 姚先国,张海峰.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城乡差异分析[J].财经论丛,2004,(6).

[20] 干勤,等.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负担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8).

[21] 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4).

[22] 高梦滔.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估算[J].统计研究,2007,(9).

篇9

关键词:外来务工;就业;收入

重庆市是农民工大市,目前全市农民工总量将近800万人,不仅农村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明显上升,而且很多其他省份的农民工也纷纷来到重庆发展。重庆统计年鉴中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2008年市外外来人口数是84.50万人次[1],2012年已经增加到135.50万人次[2],市外外来人口数连年上涨,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在重庆已经占很大一部分,这也更说明了对外来务工人员这个特殊群体进行调查的重要性[3]。

一、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特征

我们通过走访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询问的方式,走访调查了100名外来务工人员,区域涉及重庆市南岸区、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等,涉及的行业有住宿和餐饮行业、建筑行业、加工制造行业,以及其他行业。其中建筑行业有28人;加工制造行业有25人;住宿和餐饮行业的有22人;其他行业的有25人。

1.男女比例。从调查结果来看,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性别差异不大,男性约占49.00%,而女性略多于男性,约占51.00%,这正与女性外出就业机会大于男性的规律相一致。

2.文化程度。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大都集中在初中,约占60.00%;而小学及以下的仅占15.00%;高中及中专学历的也比较少,约占21.00%;而大专及以上的更只有4.00%的比例,所以总体来看,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3.年龄构成。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年龄基本都在18岁以上,各个年龄段也比较均衡,其中21-25岁的人数最多,约占28.00%,这与受教育程度大都集中在初中是相对应的;26-30岁、30-40岁的人数次之,分别约占25.00%、24.00%;而18-20岁、40岁以上的人数偏少,分别占10.00%、13.00%。

4.对法律的认识。由于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比较分散,所以他们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也不一样。51.00%的人认为法律重要但不运用,他们虽然知道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当他们遇到侵犯自己权益的事情时,却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权。甚至有20.00%的人认为法律可有可无,与自己无关;仅有18.00%的人认为法律重要且以此维权,所以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整体比较淡薄,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教育。

5.参加保险情况。由问卷调查得知:参加保险的人极少,约有55.00%的人没有参加任何保险;约有10.00%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这也许与其从事与建筑相关的职业有关;其次,鉴于社会保险的普及率较

高,有20.00%的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险;而关注度极高的医疗保险的比例却相对较少,仅有10.00%;参加了综合保险的更是只有5.00%,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还有待提高。

二、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就业情况分析

1.打工年限。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打工年限在2年以下的约占25.00%;2-3年、3-4年的人数相差无几;而5年及以上的最多,占比达到了54.00%。而这其中又以建筑业的居多,并且建筑业打工年限在5年以及以上的大部分都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

2.获取就业方式。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获取就业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亲戚和朋友的介绍,这两种获取就业方式的占比达到了63.00%。剩下的则是通过中介介绍和人才市场寻找,分别约占16.00%、21.00%。

3.工作时长。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平均每天工作的时长集中于10-12个小时,占比为46%,平均每天工作时长在8-10小时的次之,约占44.00%;平均每天工作时长在12小时以上的只占小部分,约有10.00%;平均每天工作时长在8小时以下的则没有。我国法定的工作时间是每天8小时,而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平均每天工作的时间位于10-12小时,远超出8小时的规定。

4.居住地点。约有51.00%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工作地提供的住宿;在外租房或住亲戚家的分别占23.00%、21.00%;剩下一小部分则是自住购房和其他。在调查中,我们给出了“政府廉租房”这一选项,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居住于政府廉租房,这表明我们的政府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大关注力度与投入。

三、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收入情况分析

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平均月收入集中于2000-5000元,占比达到了88%。其中2000-3000的约占43%,3000-5000的约占45%。另外有4.00%的人的月收入达到了5000以上,而这部分人所在的行业都是建筑行业。月收入在3000-5000的人中,建筑行业和加工制造行业也占了绝大部分。而住宿与餐饮和其他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平均月收入则多处于2000-3000这个档次。但是仍有6.00%的人,月工资在1000-2000;甚至有2.00%的人的月工资在1000以下。这表明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薪资水平并不是很高。

四、关于进一步推进和保障农民工就业的建议

1.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4],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统筹规划、分工负责;根据企业和农民工的实际培训需要,整合培训资源、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农民工培训资金。与此同时,要加大政府培训投入,增强培训能力,使得经过培训的农民工都能够掌握一项使用技能,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

2.扩大就业信息的流动。加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联系。企业可以联合重庆工会举办专场农民工就业招聘会,从而将就业信息最大程度的传递给农民工,现场进行交流服务,帮助意向性农民工就业;同时还可以下乡送岗活动的推介会。开创专门的网站和电视频道对市场的走向和利润较为丰富的行业进行相关的报道;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关方面的联系方式,从而最大程度上的加大推广的有用性。

3.提高法律的宣传和培养。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关于农民工自身最基本利益的法律要进行重点的培训,让他们在了解法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同时可以向农民工进行免费的法律援助和咨询。

4.进行良好就业观念宣传,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自主创业。政府要加大宣传,让市内人民树立平等的就业观,合理看待不同岗位上工作的人,同时要尊重不同岗位上的人[5]。通过国家的强制性手段打击损害农民工利益的中介和一些信息平台的提供者。利用不同的形式为农民工创造创业机会,与此同时提供相应的政策、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还可以提供技术、土地及劳动力的支持和引导。(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结题成果。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篇10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一、引言

沈阳经济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是沈阳经济区的核心,沈阳市辖9个市区、3个县(康平县、法库县、辽中县)、1个县级市(新民市)。县域面积占沈阳土地面积的73%,县域总人口为204.2万人,占沈阳总人口的28%。

2013年,沈阳经济总量的19%、第一产业增加值的68%、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8%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9%是由县域经济创造的。从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出,县域经济在沈阳经济发展中占有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县域经济在沈阳经济中具有不可忽视作用,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沈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沈阳下辖的康平、法库、辽中、新民四个县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发展模式、发展路径都各不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与沈阳市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各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要想缩短县域经济与沈阳的差距,必须了解其发展模式,了解各县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沈阳各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分析

从县域主导产业视角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农业主导模式、工业主导模式、服务业主导模式、混合型发展模式四种类型。农业主导模式强调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农业较强的前向产业关联效应,以带动县域整体经济发展;工业主导模式是指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无论从产值还是就业比重都已占主导地位, 并将这种模式分为三种情况:大城市依托型工业化、内生型工业化及开放型工业化;突出服务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的模式,可以称之为“服务业主导模式”。有两个以上主导产业的属于混合型发展模式。

县域主导产业一般通过区位商的计算得出。县域区位商理论计算公式如下:

县域某个产业的区位商=■

根据区位商计算结果可以将县域产业划分成3个等级:区位商值小于1表示该产业在这些县域中不具备优势;大于1小于2表示该产业在这些县域中具有优势;区位商值大于2则说明该产业在这些县域中具有显著优势。

沈阳县域主导产业选择可以参考区位商和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两项指标.具体如下:我们这里取“县域该产业产值占全沈阳该产业产值比重的均值为参考: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16.97%: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4.6%: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2.32%。根据这一标准,将沈阳4个县域作如下划分为。(如表)

从计算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区位商都小于1,即四个县域经济都不是服务业主导模式。

表1 县域各产业区位商及该产业产值占全沈阳该产业产值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2013沈阳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结合区位商和比重数据我们看一下四个县市第一产业发展情况,辽中、康平、法库、新民四个县市的第一产业的区位商都在3.7以上。充分说明沈阳县域经济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第一产业地位突出,典型的经济特征明显。而辽中和新民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沈阳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于均值,康平和法库这一数值要低于均值,即辽中和新民第一产业发展状况好于康平和法库。虽然康平和法库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沈阳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均值,但是可以从其自身三次产业的比较优势、产业内细化和地理特色出发确定其主导产业,我们仍然认为康平和法库是农业主导发展模式。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区位商同样都在1以上,而只有辽中和新民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沈阳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于四个县(市)均值,康平和法库这一数值要低于均值,即辽中和新民第二产业发展状况好于康平和法库。

辽中和新民的第一第二产业区位商均大于1,且比重均大于均值,因此辽中和新民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均具有优势的县域,属于混合型的发展模式。辽中和新民宜第一二产业并重发展。

县域主导产业能够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起引导推动作用,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于优势产业的发展。因此,集中力量挖掘、培育和促进沈阳县域优势产业的成长和壮大,对于沈阳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市)应在判断识别地方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三、沈阳各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体系,探索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组织模式,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康平、法库是第一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立足于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康平、法库是传统的农业县,区域内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可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以特色农产品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依托,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发展设施农业,逐步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挖掘民间创富热情,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通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加快县域工业化,形成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工业集群

各县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不仅重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还要改善本地居民的创业条件和创业环境,激发他们的创业愿望,提高民营经济水平。

(三)以沈阳经济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为契机,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将县域经济发展纳入到区域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

考虑沈阳经济区建设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大背景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考虑利用沈阳及周边大中型城市的辐射作用,发展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兴辉,王丽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9,2:123-125.

[2]周健,贾晓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J].环渤海经济嘹望,2010,3:25-28.

[3]王晓玲.辽宁县域经济发展阻滞因素及对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10,11:70-73.

[4]辜胜阻,李华,易善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新思路[J].经济纵横・2010,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