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星范文
时间:2023-03-27 16:5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之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放弃,不抛弃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 08设计(2)班 谭 川
指导老师: 张 廉
创业并不只是指干番大事业,获得了社会地位,才叫创业。一个人爱岗敬业,默默为公司创造良好的业绩,不断提升公司形象,那同样也是创业,只不过那是创心中的业。
--题记
有这么一位师姐,她叫黄爱香,是我们学校1998年外事英语与现代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现任利奥集团之雅图仕责任有限公司的经理。对于她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我十分好奇,难道她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当我按约定好的时间来到雅图仕印刷责任有限公司绿茵花园时,不一会儿从办公室里走出一位举止端庄,穿着得体大方的人。我想她一定就是我今天的主角--黄爱香师姐。
雏 鹰 初 飞
与其说是我在采访,还不如说是聊天,一切就在轻快的气氛中开始了。黄爱香师姐告诉我,她是前两年才调来雅图仕责任有限公司做部门经理的。当年毕业时,一心想成为白领丽人的她是分配在利奥集团的总部造袋科做基层员工的。刚开始到利奥集团造袋科实习的时候,也是不适应、不习惯。因为一下子就从一个学生的角色转变为一名企业员工的角色,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在学校做什么都有依赖性,遇到难题就问同学、问老师,从来不知道要靠自己来解决。有些事情做不对了、不妥了,有老师、家长来纠正你。可是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人会告诉你做得好不好,也没有人会告诉你遇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记得那是刚进利奥集团有一段时间,由于有的产品订单数目大,所以利奥集团就要求所有造袋科的员工连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都做同一样的产品,还是站着做事,那时站得每个员工脚都肿了,做得不好还要被督导骂,那时有些工友因承受不了工作的压力偷偷的走了,有的连工都没辞,但黄爱香师姐并没有这样做,那时她也曾有过逃走的念头,在空空的宿舍里,黄爱香想起了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时候,父母曾告诉她:自己选择的道路要自己坚定的走下去,“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想到了父辈的希望和自己的理想,她就有了战胜压力的勇气,所以她挺过来了。当年的她就是以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坚持着。
当别人下班的时候,她还在将今天没有做到位的事情,一遍两遍重复。遇到不懂的问题,她就虚心求教,久而久之,她悟出了一个道理:世上没有什么真正的困难,只要你用心克服,什么都不是问题。
慢慢她适应了岗位,也从中学到许多学校里没有的知识。作为一名基层员工,每天都会与不同的上级打交道,不免就会有一些工作上的小矛盾。遇到挑剔的上级,或是脾气不好的领导,受怨气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她明白,在基层员工里上级永远是对的。于是,她微笑着向领导解释,有时还要有礼节的道歉,领导的一些要求,尽管有点不合情理但她想方设法应对。爱香师姐说“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穿上了这身工作服,就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就是这样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感、工作进取心,让她的业务水平突飞猛进,不断提高,单位领导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
蓝 天 翱 翔蓝
很快,黄爱香师姐被提升为领班,有了自己的小团队之后,她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带动整个团队共同进步,她时常耐心讲解着员工困惑的地方,碰到需要加班的时候,她总是留下来与员工一起熬到深夜,甚至是最后走的一个。而当个别员工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她也总是热心帮助,多方面去关心她们。大家一起闲聊时,黄爱香师姐总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她们之间没有距离,没有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严肃,有的只是像一家人的温暖。爱香师姐认为,做领导并不是要做给谁看,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团队带领好,为公司、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才是一个企业、一个公司真正需要的吧!
飞 得 更 高
黄爱香师姐的业务能力是与日俱增,不久就被调到了利奥集团旗下的雅图仕责任有限公司,任职于造袋科部门经理,她很高兴自己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但是面对前方的路,她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又沉重了一些。不过,有挑战,有压力,才能不断产生动力,不断使人进步。
到了雅图仕责任有限公司,她要带领多个领班工作,这就是一个大团队。现在的她,已经游刃有余,无论她处理什么样的问题,都是那么得心应手。当然新的岗位,就会产生新的问题,造袋科是个涉及很广的部门,它需要与其他部门多多沟通、协调解决。例如有一次造袋科赶货,如果只靠造袋科的同事做是绝对做不出的,那时公司的领导正在国外参观商展,不能来现场指挥,于是公司的领导告诉黄爱香说我相信你可以出色的完成这次任务,听领导这样一说黄爱香很有信心能完成这次任务,决不会让领导丢脸,于是她就去与工艺科的经理沟通,请工艺科的经理借一些人来赶货,经过黄爱香诚恳的沟通,工艺科的经理愿意借三十人给黄爱香,工艺科的同事来到造袋科之后,由于没有接触过造袋,所以做得慢,于是黄爱香亲自带领几个有经验的造袋科督导来教工艺科的同事造袋,最后在黄爱香和她的同事们共同努力下终于如期的把货赶了出来,可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与其他部门沟通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的是因为交流不到位;有的是事先没安排好;有的是考虑角度不同。虽然有时问题并不出自自己部门,但黄爱香师姐主动与客人沟通,诚恳向客人道歉,想尽方法先安排好客人的需求。事后再和其他部门沟通,总结反思。就是这样一次次的经历,使得她在处理一些突发问题上,越发熟练周到。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客户与领导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企业员工。她的部门也多次登上了企业光荣榜。说到这里,黄爱香师姐腼腆的笑了……
篇2
一、参选对象
年龄在18周岁至45周岁之间,在*的非公有制企业创办人或主要负责人,或*籍在外创业青年。
二、参选条件
1、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积极带领职工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较大贡献。
2、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遵纪守法,照章纳税,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突出,在本行业有一定影响的青年企业家。
3、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具有强烈的改革和创新意识,大力推进企业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企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4、企业诚信状况好,社会信誉好,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防治环境污染、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方面成绩显著,并且连续多年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违法违纪案件。
5、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关心职工生活,密切联系群众,企业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6、注重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社会声誉。
三、推荐办法
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接到本通知后,要重视做好宣传发动、人选推报工作。每个县(市、区)限推报1-2名,市直共推报3-5名。上报材料包括候选人申报表、事迹材料(3000字以内),同时提供相应软盘备份。申报表和事迹材料须经本人签字,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团委,税务、工商、公安部门联合复核盖章方为有效。请各地将有关材料(一式四份)于5月10日前报送团市委青农部,联系人:*,电话:*,邮箱:*
四、有关要求
篇3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团队;知识共享;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C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096-02
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运行的理念、运作方式以及创业效果有决定性影响。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创业教育体系正在完善。知识共享,是指组织的员工或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应。创业教育不仅能提高创业者的技能,还能提高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知识共享有效性,是提高创业效率的必由之路。促进知识的有效共享,要求完善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内部信任机制和沟通机制,构建团队知识共享的快速通道和团队知识应用能力,塑造一致的团队文化和企业愿景,形成有效的激励方式和绩效考核方式。这些将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生创业团队在知识共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创业团队在知识共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对温州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了调查。本调查以抽样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大学两所高校的创业大学生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回收126份,有效回收率为84%。调查显示,关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能否满足创业的需求,只有4.76%的人表示满足,10.32%的人认为基本满足,20.6%的人不清楚,64.3%的人觉得不满足。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创业过程中要利用内外部有利的因素,吸收补充自己的创业知识和技能。89%的学生认同知识共享对团队绩效提升的正面促进作用,71.42%的学生认为自己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的水平较差。影响知识共享的障碍是多方面的。
1.知识共享的态度。大多数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来自不同高校或同一高校不同专业,他们基于“血缘、地缘、趣缘”关系组建团队,团队存在的时间不确定。同时,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结构的可变性带来的创业理念分歧,使得团队愿景和个人目标有时会发生冲突,团队成员对某些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隐性知识会有所保留。在调查中,37.3%的人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经验和知识,46.03%的没注意,16.67%不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经验和知识。此外,绝大部分创业项目负责人都是创业新手,他们缺乏社会网络关系和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于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存量比较一致,难以形成横向的有效指导。
2.知识共享的方式。受资金、场地的限制,大学生创业团队常常跨越时间和地理边界分散工作,相互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比较有限,团队成员需要依赖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手段实现相互沟通。根据调查,61.9%的人用QQ、电子邮件和论坛等网络沟通方式进行经验交流,7.94%的人面对面交流,30.16%的人用电话沟通。现代信息技术对于知识共享过程中显性知识的传播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专利技术等隐性知识的共享却帮助不大。
3.知识共享的激励。对于积极共享经验知识的成员有无给予奖励和表扬这个问题,91.27%的人都选择没有。团队内部缺少直接的物质刺激导致知识共享的动力不足。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特殊性使得他们非常强调领导权共享、风险责任共担,有些团队甚至没有具体的头衔。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大大削弱了传统组织管理权威的作用。大学生创业团队绩效考核常常面临针对团队整体或是成员个体的两难选择,由于过分平均化导致激励考核无效的问题。同时,由于缺少知识共享平台的外部组织支持,知识共享的溢出效应很低。
二、高校创业教育影响知识共享因素模型初步设计思路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典型的知识共享平台。借鉴Nona-ka(1995)的SECI模型,笔者提出高校创业教育影响知识共享因素模型的初步设计思路(见图1)。
知识转移包括社会化、外化、内化和综合化等四个过程。社会化指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外化指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内化指通过学习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的过程;综合化指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更新系统的一个过程。从调研情况的分析可知,影响大学生创业团队知识共享有效性的因素是多维的,包括团队成员对知识共享的态度、知识共享的方式、知识共享的内外部激励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涉及创业者本身的能力与素质,创业团队运作的方式、绩效考核以及创业团队的外部支持。每个成员必须通过信息和经验的积累、共享和创新来协调完成各项工作,使大学生创业团队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创业教育作为贯穿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个人因素、团队因素和组织因素等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拓展,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当前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活动特点和学习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拓展创业教育,促进创业团队知识共享有效性的建议
1.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相结合,实施知识共享规范。结合团队成员在组织中的不同角色和各自特点,可将团队成员分为建议者、协助者、执行者、调和者等四种角色。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可根据角色或业务种类或时间等不同标准来制定团队成员自身的知识共享规范和条例,每个成员必须执行信息、资源以及工作支持方面的知识共享流程,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要相结合。团队领导要大力倡导企业共同愿景和个人目标的结合,并通过集体学习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与经验的共享,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注重创业文化的培育。在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中要加强创业课程的学习,创业课程的知识要素体系应从三个方面予以强化:一是以经济管理、财务、营销、法律和税收、企业设立程序等知识为主线的公共知识体系;二是以专业知识和学科原理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三是涉及创业能力培养的社会知识基础等。其中,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营性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篇4
武汉市农业学校培训中心是湖北省武汉市农口培训系统公认的“黄埔军校”, 2006年以来累计培训农村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户等5万人次,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创业致富典型。其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得到了武汉市委、市政府和受训学员的高度评价。
武汉市农业学校农民创业培训以农民为主体,以创业培训为主线,实现惠农政策对接、专业技术对接、农业专家对接、创业明星对接,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学员选拔、精选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规范培训管理、定期跟踪指导、强化师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初步形成了具有农民创业培训特色的“武汉模式”。
加强组织领导,“一班一张职责表”。明确市农业局科教处、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责任人及班主任、跟踪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学员选拔、集中培训、市场考察、实践学习、创业计划书编写、创业发展、学员管理及资料收集等各环节工作顺利完成。
强化学员选拔,“一人一张登记表”。从学员是否有创业意愿,是否创办过企业或合作社,以及规模、收入和带动农户情况等几个方面,对所有经村镇推荐的学员逐一审核,选准、选对、选好参训学员,保证学员质量和人数。
突出创业培训的专业特色,“一期一专业”。率先把创业培训主体与创业培训专业有机结合,按培训主体的专业分期培训,在创业共性知识中融入专业技术知识,按种植(蔬菜)、林果、畜牧、水产、农机、农村能源等分专业开班。
突出创业培训的行业特色,“一人一套实用书”。创造性地吸收了劳动部门syb创业十步的精髓,在创业能力评价、创业项目选择、创业市场解析、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资金筹措、财务管理等各创业环节中突出农业创业的特点,在全国率先开发了校本教材《现代农业创业指南》和各涉农专业的实用技术教材。
进行分层教学、模块教学,“一期三小班、一课一目标”。根据学员的知识储备、创业方向等因素,分小班教学,让培训师走下讲台,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形式进行互动启发式教学,按创业理念与创业政策、创业管理、专业技术、创业设计等四个模块构建课堂培训体系,每一模块中分为若干个目标知识点,把目标落实到每一堂课上。
规范培训管理,“一人一岗位”。根据省市农民创业培训要求,及时制定农民创业培训实施方案,成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有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下设办公室,分教学组织、班级管理、资料管理、财务管理、宣传报道、生活服务等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明确了具体工作职责、责任人和工作人员,负责培训日常管理。
发挥典型学员的示范作用,“一班一区一典型”。在对培训学员定期进行全员跟踪指导的同时,每期每班选出一名创业典型学员。自开办农民创业培训班以来,从各期学员中涌现出了姚文清、赵礼强、闵耀世、曾思来等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民创业明星。在“明星创业谈”培训课上通过创业明星示范引导、现身说法,宣传了创业典型,激励了农民参加创业培训的愿望,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培训氛围,激发农民创业,并搭建一个学员与农民创业明星对接的互动平台。
篇5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课程体系与非课程体系,需要学校参与和社会介入,需要进行理论性学习与实践性操作.为了解决当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需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培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传授创业理论知识并培养创业技能、营造创业氛围与创业环境.其中第二方面是整个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核心.三个方面相互影响、有机结合.
1培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心理品质包括创业动机、兴趣和意志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需要学校将创业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来抓,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将创业课程内化于日常教学之中.各专业授课教师应在平时授课中融入创业教育,开展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创业启发与引导;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鼓励与支持学生的创业思想,组织以创业为主题的班会课等活动,将创业教育与学校及班级的集体活动相结合起来.
2)成立创业兴趣小组,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小组活动.可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产品,进行产品营销策划、提高企业知名度等模拟工作尝试,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心,培养协作能力与抗挫折的意志品格.
3)定期组织创业经验交流活动.可邀请社会知名特别是本校毕业的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作报告,也可安排学生搜集整理贴近生活的创业励志片并择优播放.
传授创业理论知识
1改革课程内容
当前创业教育面向的群体为全体大学生,课程内容较为宽泛.为解决专业教学局限性与创业教育复合性之间的矛盾,在课程设置中,除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课程外,还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增加具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以高职院校为例,应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就业指导课内容.第一学期,结合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意识培养,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切入点,学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传播创业观念,弘扬创业精神.第二学期,重点放在对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授创业和就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可组织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参加全校创业大赛,获胜者入驻学校创业园,并配备专人指导创业过程.另外应将创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体系,结合创业主题,开设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等课程.第三四学期,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创业教育,将相近专业有创业兴趣的学生进行组合,综合相关学者和行业创业者的建议,增设实用性强的课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进行创业.第五六学期,重点进行实践安排并开展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宣传.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的传授,是一种单向学习的模式.Brian和Norma认为创业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与传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应注重学习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动学习,并且以教育质量的提高为目标.当前,许多创业教育者缺乏实际的创业经验,教学中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有鉴于此,高校应积极拓宽思路,理论与实践结合,多种教育模式并行,不断提升创业教育品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并为其学习实践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发挥自身优势,挖掘专业的可能性,并充分结合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应予以重点培养.可采取聘请创业教育专家或创业成功人士开展创业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创业教育培训机会、派专任教师参与高校及政府组织的创业交流会、开展各项创业技能培训、为教师提供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鼓励教师开办以实践为主的校办经营实体、支持教师进行创业研究等措施,不断提升创业教育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其次,借助社会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可通过国际合作引进短期海外教师,实施跨校互聘教师,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工作经验丰富且理论修养较高的人员担任兼职讲师,或请他们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创业课程.另外,还可利用网络平台等外部资源学习国内外高校创业导师的公共课程,进行跨校园的课程传授等.
培养创业技能
大学生创业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创业技能为基础.创业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操作性技能,属于创业的物质技能;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营性技能,属于创业的社会技能.高职院校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提升学生创业技能:
1)安排创业模拟实践.通过模拟性创业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创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来培养创业技能.可采取组织学生参加创业竞赛活动、联系企业和政府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
2)建立创业实践基地.高职院校应将创业培训与实训引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创业教育与实训基地,帮助学生进入校园创业实体体验园(包括实体店面、校园创业角、小型公司企业与设计工作室、对外服务机构等),并鼓励学生网上创业,以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创业.我校建立了凯达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创业竞赛筛选学生入驻并配备指导老师.如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于2010年成立了“指间秀手工工作室”,于2011年通过就业指导处的选拔成功入驻创业园.工作室根据实际需要召集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的人才组成创业团队,包括设计、营销与财会等专业的同学.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手工包的设计、制作,并通过淘宝网与实体店面进行销售.创业全程以学生为主体,同时配备创业导师进行监督指导.通过创业实践,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经营技能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3)建立创业导师制.为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根据其创业过程各阶段的特点,聘请相关专家(创业导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创业导师包括政府部门或企业工作人员,以及教学与生产实践一线的工作者.学校提供导师和创业学生的相关信息,让他们在双向选择、自愿搭配的原则下自由组织.
4)建立学生创业实践社团.学生社团是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可将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创业社团,以班级或系部为主体组织各种活动,如开展创业调研活动、创业辩论会或创业研讨会,组织创业大赛等;还可建立创业网站,为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们提供相互帮助、交流经验的平台.同时学校应对学生社团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如对成员招募和相关活动进行监督,对活动成果进行必要考核,对优秀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等.
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1改革学校的管理制度
在教学管理方面为了让完成学习任务后仍有余力的学生及时抓住时机进行创业,学校应推行弹性学分制,允许确有能力并希望创业的学生,只要在规定年限内修满学分则可提前或延迟毕业.在学生管理方面,应改革以往单向管教型的管理方式,鼓励学生创新求变、积极进取,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业积极性.另外,应建立专门的创业管理机构,为创业教育提供物质及政策支持并监督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确立多元化的创业教育评价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创业并对优秀创业个人或团体进行奖励.
2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首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手段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教育教学氛围.其次,组织好学生的第二课堂,如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另外,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业活动,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定期介绍创业政策、创业模式与成功的创业案例;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电视等平台宣传创业信息;还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创业企业,让学生“走出去”与创业人士面对面交流.
3营造社会创业教育环境
学校在创业教育与学生创业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应及时与政府和社会各界进行沟通,以得到更快、更有效地解决,同时也为政府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提供积极的参考与建议.通过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包括建立配套改革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全国性创业教育组织和相应的工作网络、为大学生创业活动建立各种服务机构等.
结语
篇6
第一类 齐头并进
流行指数:
此类型的代表当属三株集团的吴炳新、吴思伟父子。1989年10月的一天,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带着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来到安徽淮南,注册了一家公司――淮南大陆供销公司,生物制品851的销售。这个中年人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三株公司董事长吴炳新,而那个大学刚毕业没多久的小伙子就是吴炳新的儿子吴思伟。就在这一年的年底,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松江县五里塘乡工业公司合作推出的昂立一号口服液问世,吴炳新便主动与之联系,并成功地承担了该产品的宣传、推广和销售的任务。1990年,吴炳新父子自认为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父子俩决定实现战略转移――离开安徽。吴炳新北上来到山东济南,吴思伟则转战江苏南京。昂立一号口服液在山东和江苏的推广过程中,吴氏父子完全熟悉了口服液之类保健品的市场运作。尤其是吴思伟,创办了南京克立科工贸公司,业绩显赫。到1992年,昂立一号口服液在江苏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第二年则猛增到1个亿。随后,父子俩创立三株公司,3、4年间销售额就达到了80亿元。尽管发生在5年前的“常德事件”使三株公司从此一蹶不振,但这个纪录至今也没有人打破。
吴炳新和吴思伟是“父子兵”创业的典型。如果不是后来的“常德事件”,吴氏父子应该可以继续创造出更大的神话,但话说回来,“常德事件”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吴氏父子在营销、管理等方面存在某些“盲点”的必然表现,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不管怎么说,父子即战友的创业模式,因其难得,是很容易便被传为佳话的。
第二类 分工协作
流行指数:
天通股份是中国第一家自然人控股的上市企业,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父子创业的家族企业。在这个企业里,天通电子董事长潘广通、总经理潘建清父子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总数超过了发行后总股本的21%,股东性质均为“发起人个人股”。以2003年2月份的市值计,潘广通持股市值为3.2亿元,在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持股市值中排名第二。儿子潘建清说过,天通最大的成功是只有父子俩拍板企业的事。儿子的业绩主要体现在使天通公司发展成国内软磁行业的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以上。而只有高中学历的父亲则在小小的郭店镇默默运筹天通公司的制度安排,根据环境变化,改造企业。
1984年,潘氏父子创建天通电子的前身――海宁电子元件厂,80万元的注册资本全由创业者筹集。企业成立以后,业务主要由小潘负责。因为父亲插手少,潘建清可以不受干扰地一心搞经营,几年下来,业务突飞猛进。与此同时,父亲潘广通也没闲着。1991年,潘广通在企业内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在天通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老潘的“老谋深算”对父子俩日后成为上市公司最大股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993年,潘广通主动找到郭店镇政府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当年8月,海宁电子元件厂进行产权界定,改制为天通电子有限公司,在郭店镇政府镇集体股、镇水利农机管理站法人股以及本公司企业集体股3块之外,潘广通等304名职工个人出资110万元入股,仅占总股本的9.28%。以让出大头股本为代价,老潘为自己和一批创业者开辟出了一块在企业股份中可以名正言顺立足的自留地,同时使日后的股权交易可以预期。不过,这件事还是让周围的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老潘太傻,因此此事在天通电子发展史上被称为“九三”。4年后,海宁市计经委、体改委、乡企局联合同意天通电子有限公司进一步股份规范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将企业集体股全部转让给职工,将原有的优先股转为普通股,原公司个人股中潘广通等10名自然人直接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由此10名自然人持股数量一跃逼近50%。
天通电子的这一番运作,让人感叹父子创业的绝佳配合。试想,如果没有小潘东挡西杀,天通电子要想做大应属不易;而如果没有老潘的运筹帷幄,小潘忙了半天很可能要“为他人作嫁衣裳”了。潘氏父子的这种“儿主外,爹主内”的模式,当为后人所效仿。
第三类 青出于蓝
流行指数:
乡镇企业素有“富不过三五载”之说,而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茅理翔、总经理茅忠群父子两人却使一个经营了15年的乡镇企业至今仍然保持着100%的年增长率。父亲茅理翔,人称“世界点火枪大王”,14年前,在政府没拨一分钱的情况下,他白手起家,找项目,跑市场,把一个8个月没发工资的乡办小厂发展成为名噪一方的飞翔集团。而就在企业渐渐步入正轨,点火枪生意在全世界铺开之时,市场竞争引发的价格大战却扼住飞翔集团的咽喉。要发展,只有转变思路,二次创业。在这个岔路口,父亲想到了刚刚获得上海交大硕士学位、正准备赴美留学的儿子茅忠群。
没过多久,在确定了发展吸油烟机的大方向之后,茅理翔便把企业交给儿子管理了。茅理翔说儿子学历高,在品牌意识、精品意识等方面要超过他。而茅忠群缺少实际管理经验,所以也经常到父亲那里取经,一老一少形成互补。小茅初到公司时,很多职工只把他看作是初出校门的大学生,但在二次创业选择项目时,老茅的观点是上微波炉,茅忠群却认为抽油烟机更合适,市场调查结果证明,茅忠群的观点更正确。此外,茅忠群还主持策划了“方太”品牌,一举取得成功。开始时“方太”这个名字有90%的人反对,但他还是定下了这个名字。其实单是这两招,职工们就已经对茅忠群刮目相看,认为这位大学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财产问题一直是家族制企业里最敏感和最尖锐的焦点。老茅把他的家族产权观念总结为“口袋论”,就是说要把利益放在一个口袋里,同一个口袋的人可以一起经营,他们会有同样的利益。即使在兄弟之间,分家后利益不同,家族矛盾也会上升为管理矛盾,给企业埋下定时炸弹,最后导致家族和企业分崩离析。他提出夫人和儿子与自己属同一个“口袋”,不会与自己争利益,不存在遗产归属问题。为了防止公司成为家族冲突的牺牲品,老茅给女儿单独制作了一个口袋。与方太公司相邻的菱克塑料厂的老板,就是茅理翔的女儿。女儿的厂子也是老茅投资,现在是方太公司的外协厂。虽然加工的是方太公司的产品,但方太公司将之与其它外协厂一样对待。
第四类 承袭余荫
流行指数:
李嘉诚在儿子李泽钜、李泽楷很小的时候,就在开董事会时为他们俩设了专门的小座位,让两个儿子从小就接受训练。无独有偶,2001年6月初,以CEO头衔接过格兰仕经营权杖的“小梁总”梁昭贤,就是早在格兰仕还远未成气候时,“老梁总”梁庆德就刻意培养的“太子”了。小梁总上任后,很快就为格兰仕赢得了“价格屠夫”的“美誉”。时年39岁、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管理系的梁昭贤,在外貌上与其父颇为相像,由于跟随父亲打了十几年天下,在个性上小梁秉承了父亲严谨踏实的作风。“与其它‘名牌’企业相比,格兰仕一直强调的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因此即使是高层变动,也不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太大的影响。”对自己身份的变化,重任在肩的“小梁总”这样轻描淡写道。老梁总很早就提出格兰仕要“做名牌企业,不做名人企业”,并身体力行。他自己从来很低调,他的儿子小梁总此前已经事实上主政8年了。
格兰仕创业之初是个乡镇企业,到了1993年底改制时,才开始向家族控股企业转变。正是在这种变革中,格兰仕的创始人梁庆德成为格兰仕最大的股东。当初,公司第一次改制、镇政府准备退出格兰仕时,格兰仕的主业还不集中,还看不到赚钱的方向,当时一些副总包括总工程师都认为风险太大,不愿意出钱购买格兰仕的股份,而身为格兰仕老板的梁庆德却毅然承担了最大的风险,贷款买下其他员工不愿意买的股份。但是,当格兰仕呈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时,梁庆德又将当时自己买的股份拿出一部分来分给大家。有风险自己扛着,有利益大家共享,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愿意为老梁“卖命”的原因。现在的格兰仕,全部骨干所拥有的股份达20%多。虽然梁庆德将儿子梁昭贤定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他强调,只要有更好的人选,他的班也可以由别人来接。在盛行让资本说话的时代,格兰仕却反其道而行之,让经理们放手去做。这便是梁氏父子的高明之处。
“企业家世袭的做法不利于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形成。”这是通常的看法。事实果真如此吗?格兰仕掌舵人梁氏父子与职业经理人其乐融融的气氛,足以抹杀这种观点。
父子创业风险研究
篇7
关键词 腋臭 肿胀刮吸术 大汗腺
切除或激光烧灼治疗, 术后出现感染、瘢痕挛缩等问题对医生和患者来讲都是一大难题。为了解决以上手术方法的不足, 2011 年7月―2014 年7月本科采用腋下小切口肿胀刮吸术治疗腋臭患者78例, 取得满意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组共78例, 均为双侧腋臭患者, 男26 例, 女52例, 年龄15-45 岁, 均为双侧中、重度腋臭, 其中9 例是经激光、电灼等治疗后复发或无效者,有家族遗传史者66 例。
2、手术方法
(1)术前准备及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 双侧上肢外展, 屈肘,抱头, 剔除腋毛充分暴露腋部。沿腋毛分布区边缘用甲紫溶液画线确定抽吸范围, 腋窝中央皱褶线为手术切口线, 长约2-3 cm。碘伏消毒, 铺无菌巾单。0. 25%利多卡因溶液每100ml 加1:1000 肾上腺素溶液0.2ml 制成肿胀液, 每侧60-80 ml术区皮下浸润行肿胀麻醉。
(2)手术 沿标记的切口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于皮下组织浅层用手术刀或组织剪锐性分离达标记范围。此时形成一个腔隙, 底为腋窝浅筋膜, 顶为吸刮皮瓣。以特制的刮吸器连接负压吸引器紧贴皮瓣下组织逐步刮吸, 以破坏皮肤真皮深层汗腺及毛囊, 可见有脂肪颗粒及腋毛残渣刮吸出。至皮瓣呈淡紫红色即可,此时皮瓣厚度均匀, 不含脂肪球及毛。术毕检查切口内无活动性出血后, 6- 0 丝线间断缝线4-5 针,皮瓣区无菌棉垫敷料加压固定, 弹力绷带绕于肩后8 字包扎固定。
(3)术后处理 弹力绷带术后24 h 除去, 术后3 d拆除打包包扎和打包缝线, 视检皮肤缝合切口, 更换敷料。常规口服抗生素治疗3-5 d 预防感染, 1 周内限制双上肢上举及外展活动, 10-12 d 拆线。
二、结果
76例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 2例单侧出现皮下血肿, 经及时清理血肿后, 切口二期愈合, 皮瓣出现水泡; 无皮瓣坏死、感染等发生。患者随访3~15 个月,平均8 个月, 发现切口瘢痕轻微, 均无明显增生, 腋部异味全部消除; 腋窝毛发稀疏或无毛发生长, 外观良好; 双上肢活动无障碍, 无续发畸形, 疗效满意率达100% 。
三、讨论
腋臭是由大汗腺分泌过多引起, 而大汗腺主要分布于皮下组织浅层, 去除大汗腺即能治愈腋臭。据此目前治疗腋臭有很多方法, 基本上分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如药物外用、局部注射、冷冻、电灼、激光、脂肪抽吸等, 常常不能根治腋臭, 手术采用多/ Z0 或单/ Z0成形术, 传统的菱形切除术式等, 因能最大程度去除大汗腺组织, 疗效肯定, 但术后瘢痕较大, 影响美观甚至因瘢痕痉挛影响关节功能, 并发症高。本组采用腋下小切口肿胀刮吸治疗, 通过负压方法吸除腋毛分布区皮瓣内附着的大汗腺、毛、脂肪球 , 根除了腋臭形成的原因, 效果良好。与其它手术疗法相比, 小切口肿胀刮吸治疗有以下特点:(1) 切口设计于腋窝中央皱褶, 切口小, 瘢痕不显, 符合美学要求; ( 2) 肿胀麻醉效果好, 组织间隙增大, 利于彻底去除汗腺及毛囊, 损伤小, 出血少; (3) 刮吸术使整个皮瓣厚薄均匀, 有效保存皮瓣真皮层的毛细血管网, 利于皮瓣成活; ( 4) 切口愈合后瘢痕细小, 腋毛稀疏或无生长, 异味消失, 临床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 值得推广的腋臭手术治疗方法。但手术同时要注意: 肿胀麻醉量要足、浸润层次宜浅、分离范围要到位、刮吸要充分、术毕止血要彻底、术后检查要及时。如有血肿发生, 要及时清除, 并加压包扎。
参考文献:
篇8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当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育目标功利化、教学模式单一和课程标准缺失等发展瓶颈问题。通过对陶行知职教思想中的职教观、教学观和课程观的分析,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陶行知;启示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得意门生,继承了杜威的教育实用主义思想。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回国后,在《教育与职业》杂志上发表文章《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开启了对近代中国教育理念重构的探索,其职教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过程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缩影,反映了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2010年教育部发文明确要求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正式拉开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
1 陶行知的职教观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陶行知提出以生利为目的的职教观是对职业教育的实用主义解读。陶行知认为职业教育目的是生利,“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通过掌握职业技能丰富物质生活以及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陶行知强调,生利主义不是狭隘的衣食主义,要用辩证的角度理解,生活富足不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职业并非等于生活的全部内容,生利主义的实质是在乐业利群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要突显高职教育实用主义的类型特征,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通过高质量就业实现“生利”的教育目标。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以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为落脚点,必须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反观部分高职院校,以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为教育目标,组织专业老师召集少数表现突出的学生,由老师提供参赛作品的核心思路,按照老师的想法复制作品参赛,以期能获得较好的比赛成绩换来学校声誉的提升,还有些学校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企业家速成训练,在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办淘宝网店创业,并以网店的营业额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甚至还出现网店等级折算学分、冲抵不及格课程的情况。诸如此类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实则是对职教本源的误读,正如陶行知所说:欲职业教育之有利无弊,非革除衣食主义不为功。
2 陶行知的教学观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陶行知对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定义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是教育人从生活中学会生存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倘若一个人没有能力,则此人必分大家的利,而造成社会的恐慌了” [1]363,他认为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掌握技能的教育,可以独立生活、立足于世。“生活教育”最重要的理论精髓是“教学做合一”,主张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和“做”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是“教”的核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职教思想的教学观,阐明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突显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的显性学习为主,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获取、典型案例的分析等认知层面,忽视实践训练的隐性学习,要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将会非常困难。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内化,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能力的内化是通过获得性的理论知识与经验性的情境知识经由反思性思维形成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即“获得―实践―内化―获得”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素质。基于此观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要以“教学做合一”为教学模式,把能力内化的过程作为主线,按照“知识―技能―知识”的行动导向实施教学。陶行知认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所以,知识加技能的行动导向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观的教育学解读。
美国和德国是世界上成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典范,两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说明,知识加技能是被广泛认可的教学模式。美国社区学院采用案例分析、经验引领模式开展教学,通过创业理论学习、企业见习和创业大赛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德国职业学院以岗位工作为导向,把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实操相融合,在职业活动的情境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实现能力提升。审视国内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并不多,极易出现以理论传授为主或局限于实践层面这两种极端。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但不排斥还极度依赖于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因此,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效,关键的问题在于课程标准,即学习内容和实践项目的选取与序化。
3 陶行知的课程观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标准
陶行知的课程观源于对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和与之相应的考试制度弊端的深刻批判,认为当时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过于重视与生活没有联系的书本,《会考指南》是修订教科书的纲领,导致学校和师生与社会隔绝,课程严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陶行知于1939年创办古圣寺育才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对课程观进行了系统的探索革新,推崇科学发展的课程观,具体分为目标观、资源观、方法观和评价观,并划时代的提出课程效果评价的三个能力标准,即技能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反思国内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从表面上看是符合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本质上还是沿用本科教育的思路和招数。本科教育是依照学科体系进行课程开发,其创新创业课程是基于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按照结构逻辑组成,而高职教育是依据职业体系进行课程建设开发,所以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别,反映在两者的创新创业课程也必须有较大的差别,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课程模块,而将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不同教育类型内的同一个课程模块的观点是错误的。
陶行知认为,不能教人做事的教科书不是好书本。所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要能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就高职院校而言,密切联系行业、产业的发展实际,与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充分互动,才能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取决于课程,要科学的开发和开展课程建设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教育大辞典》的定义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类型属性,要结合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针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以职业工作情境为导向构建课程标准,在培养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融入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 夏小华.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鸡西大学学报,2014(6).
[3] 张伯兴.陶行知的课程观及其现代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指标体系
大学生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尽快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该意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再次推向新的高度,也再次促进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当前,社会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高校大学生不能只是学习好,更要能学以致用,产生实际的效益,这才是社会乃至国家对高校培育人才的期望和要求。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不但有助于培育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同时从高校的中长期发展来看,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也会更好地反哺母校。对学生而言,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素质,也能提高综合能力和水平,可以在今后的就业选择中更加多元化,更有利于施展抱负。因此,探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其创新创业的能力,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分析与研究,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改革高校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概述
本文所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主要指创新型创业。所谓创新型创业是指创业者建立新的市场和顾客群,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引导新市场的开发和形成。它通过培育市场来营造商机、不断满足顾客的现有需求及开发其潜在需求,逐步建立起顾客的忠诚度和对企业的依赖,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提供巨大原动力的一类创业模式。据此,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定义为: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所从事的创新型创业行为的总称。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概念,由于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故可借助素质模型的相关理论来对其做如下定义: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是指大学生个体所具备的能够使其胜任并完成创新创业过程,且取得一定成功的内在的稳定特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构建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很多,包括理论知识基础、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点,结合当前的新形势,通过问卷、专家意见等形式,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选择相关指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更为科学的乘积标度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1.模型的构建
综合问卷及专家意见,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二级三层评价结构:第一层为目标层,用A表示;第二层为要素层,用B1、B2表示;第三层为指标层,分别用C1、C2、C3、C4、C5、C6、C7、C8、C9表示。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详见表1。
2.指标权重的确定
AHP是当前常用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但其在使用中有局限性。当递阶层次结构复杂、每一层次中指标元素过多(如超过8个)时,就会给两两判断矩阵带来困难,甚至判断无效。基于此,本文采用乘积标度法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评价中的指标层指标权重计算,该方法已在实践中被验证可很好地规避上述AHP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乘积标度法只设2个等级,即两两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为“相同”或“稍微大”,然后在此基础上递进乘积分析。两两相同的权重认为是1∶1,对“稍微大”的权重认为是1.354∶1。创新素质B1包括:创新精神C1、创新意识C2、创新能力C3共3项指标。一般认为:“创新精神”是反映创新素质最为常用和直接的指标,“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应予以重视,赋予较大的权重,“创新意识”是反映创新素质的一般性指标。即:
ωc1 ∶ωc2= 1.354∶1 (1)
ωc3 ∶ωc1= 1.354∶1 (2)
则有:
ωc1∶ωc2∶ωc3= 1.833∶1.354∶1 (3)
则B1下的3个评价指标的标度权重经归一化处理后为:
(ωc1,ωc2,ωc3) =(0.438,0.323,0.239) (4)
同理,可得创业素质B2下6项指标权重为:
ωc4∶ωc5∶ωc6∶ωc7∶ωc8∶ωc9= 1∶ 2.482∶1.833∶3.361∶1.833∶1.354 (5)
则B2下的6个评价指标的标度权重经归一化处理后为:
(ωc4,ωc5,ωc6,ωc7,ωc8,ωc9) =(0.084,0.209,0.155,0.283,0.155,0.114) (6)
对于要素层的指标权重确定,由于该层只有两个指标因素,故仍可采用AHP中的1~9标度法建立两两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即可得到要素层指标的权重。
三、结语
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科学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研究的有益尝试。该模型对于评价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不过由于当前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评价尚缺乏相关的定量分析与研究,因此仍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创新创业型;物流;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38
前言:创新创业活动有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工商组织的涌现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各级社会组织都对创新创新都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但是,对于创新创业者而言,不仅需要有好的行业或领域的切入点,而且必须具备高素质和高能力。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等的推动下,物流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为社会创新创业提供了诸多成功的机会。所以,我国应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为人才培养奠定有力的基础,从而加快物流类创新创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促进物流相关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为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生产与生活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创新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的作用
创新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加强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能够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近年来,我国社会就业形势相对较为严峻,因而对创业有着更多的需求。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物流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因而对创业型物流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人才培养机制是教育机构培养和提高创业型物流类人才的重要依据,因而创新该机制十分重要。其次,加强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才储备,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最后,加强该机制的创新,能够培养和提升人才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
二、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
(一)更新人才培养体制的思想观念
在传统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的影响下,相关人才培养思想观念相对较为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赋予人才以新的内涵,因而对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有效调整尤为重要。首先,教育者必须先树立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具有引导和指导创新创业的相应能力,以带动学生更为深入的学习物流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为其更好开展创业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确立与时俱进的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创业意识等。基于此,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积极作用。
(二)创新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物流类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有必要创新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对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实现专业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创业能力培训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帮助学生树立物流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其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各类课程的整合和互融。一方面,主抓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物流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项目,另一方面,使学生针对物流创新创业树立整体观念,将各项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为创新创业奠定有利条件。
(三)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注重对人才培养方式的改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物流创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首先,对物流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调整,不断更新相关理论,使学生能够接受最新的理论教育,对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注重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教育者积极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而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如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2]。
(四)增强人才培养的实践
物流类专业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而且创新创业之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面临许多艰难险阻,这就要求具有坚实的实践经验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对此,在创新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创新过程中,相关人员有必要在该体制中加强实践环节,使相关教育者能够重视物流实践的重要性。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缺陷:除了一些行业背景较深或者资源较丰富的高校,大多的高校难以与企业建立起一个基于人才培养有效且密切的互补合作关系。因此,在政府部门的倡导下,有必要建立以高校为首的包含企业的多个利益相关者的互补合作机制,共同营造从学校到公司知识与技术共同开发与利用的氛围,实现互利共赢。例如: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中设置一系列竞赛项目,素材来源企业实际,使物流类专业学生能够针对物流创业而进行合理的规划,并积极参与活动和积累相关经验。基于此,学生之间能够对物流创业思路进行有效沟通,为学生提高物流创新创业成功的几率。
(五)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在创新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时,相关部门有必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贯彻和落实提供机会。首先,针对创业型物流类学生而开展专门的创业讲座,既能促进学生对物流创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又有助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创业素养。其次,教育者指导物流创业专业学生对创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为学生后期开展物流创业活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
结论: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对物流类人才有着更多的需求。目前,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下,相关部门不仅注重培养和提升人才的知识素养能力,而且重视对人才创业潜力的挖掘,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创业能力,对推动社会物流行业l展和带动社会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此,有关人员有必要对创业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体制进行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5,0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