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园范文

时间:2023-04-06 06:3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业园

篇1

一、农民创业园基本情况

作为县内重要的产业平台建设载体,县委、县政府将此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启动项目前期工作。整个项目分三期开发,首期1453亩现已初步划定开发利用红线,对涉及的人口、建筑及土地的分类和面积进行了初步摸底。相关的各类编制报告、规划方案等基本就绪,预计6月底前可全部完成报批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项目工作机构未建立,缺乏统一领导。

农民创业园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实施时间长,工作难度大,专业性强,涉及征地、移民,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工作。由于当前县里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织机构,前期项目包装主要由相关职能部门分块进行,虽开发区和乡政府作了大量的初步调查摸底工作,但由于没有建立正式的组织机构,随着进度的推进,各部门单位工作难以协调,势必影响工作合力的发挥和整体工作进度。

2、宣传造势工作未发力,氛围不够浓厚。

该区块自2012年提出开发以来,期间曾中断,现在重新提出开发。由于对此未开展强有力的宣传造势,当地群众并不清楚到底是建还是不建,以及什么时候建,建设范围多广,政策处理标准如何,对生活生产影响多大等。如当前许多群众正犹豫要不要下种农林作物。同时,一些部门和干部,也只是处于农民创业园要开发,但开发怎么样的园区、进展定位如何、怎样配合开展工作等不清楚,合力扶持的氛围还难以形成,思想认识上还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统一。

3、政策处理标准未出台,群众心中无底。

该工程政策处理涉及房屋、厂房、坟墓等搬迁,林木、青苗、耕地、山地补偿等工作。当前,这些政策处理的标准主要依据县政府10号令,但从相关部门和群众的反馈来看,普遍感到10号令的有些标准与企业主、村民的要求比较相对偏低。特别是青苗费的补偿,其标准从政府7号令出台以来,就没有提高过。虽然当前政策处理工作还处于前期,但村民的抵触情绪较大,要求提高标准的呼声较高。如果具体工作按10号令处理,恐政策处理工作难度较大。

4、配套工程建设未先行,制约整体推进。

根据一般园区建设的要求和规律来看,一些配套的工程都必须走在主体工程之前。目前,该工程对涉及到的移民安置点建设、生态公墓选址等配套工程尚未敲定方案;饮用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也没有明确规划。特别是移民安置点、生态公墓等工作不先行启动,整个创业园的建设工作就难以有实质性推进。

5、前期基础工作未完成,影响决策部署。

由于当前农户、人口、房屋、企业、土地的分类等都还处于初步摸底阶段,没有汇总成较为精确、权威的基础数据,不利于准确的决策和部署。同时,多个报告、规划、施工图纸设计等尚处于报批阶段,影响了招投标进程,这都对6月份开工的要求带来了困难。

二、五点建议

1、尽快组建项目工作机构,领导项目实施。

要使农民创业园建设工作高效、有力推进,关键要马上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项目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建议该组织机构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参照外舍防护工程指挥部模式,组成以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乡党委、政府为主,抽调有滩坑移民工作经验,农村工作经历,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精干队伍,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形成组织合力,强力推进各项工作。

2、全面开展宣传造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把农民创业园工作进展、规划方案、红线范围等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尽量提高工作透明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对规划区内是否允许播种、建设、户口迁移等要尽快明确,并广而告之。对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要通过下发文件、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明确其工作职责、纪律要求,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

3、及时出台政策处理标准,消除群众疑虑。

依据政府10号令,结合农民创业园建设实际,建议专门出台相应的拆迁、赔偿等各项政策处理标准。如对青苗费等部分政策处理标准相对较低问题,建议参考周边县市的政策处理标准,并考虑到一些水干果树苗经济效益产出实际,在政府10号令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部分政策处理补偿标准,以减少工作阻力,加快工作进度。

4、提前统筹实施配套工程,确保整体推进。

在现有基础上,综合考虑园区吃、住、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配套规划,抓紧编制控制性详规和配套的专业规划,为实施项目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依据。当前,要尽早明确下山移民点、生态公墓的选址规划及企业动迁安置问题,并细化方案。同时,饮用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争取明确方案,以便相关部门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确保衔接落实。

篇2

地区:江苏 南京市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万安西路59号

租金:2元以下/平米/天

行业:新材料

成立时间:2013年

可提供的孵化面积:200平米以上

区位优势

1、 广泛的资源优势

博特公司建有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平台,董事长缪昌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正在承担2项国家“973”项目,这些都为公司在材料领域积聚了相当的人脉和项目资源。同时,公司在材料领域已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等12所高校院所保持着长期合作,与美国普度大学、丹麦科技大学等国外9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上为专业孵化器的项目招商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突出的人才优势

博特公司现有员工6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200余名,研究员级高工、高工20余人,博士或硕士7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7人,2人荣获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已经涌现出一批懂专业、会经营、与企业有感情的骨干人才,为孵化器项目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

其中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创新创业人才)、刘加平(省创新创业人才、南京紫金科技创业卓越人物)、何锦华(博睿光电公司董事长)等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将聘请为新材料专业孵化器的“创业导师”,为入孵企业和企业家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咨询。

3、 设备、平台优势

母公司博特公司拥有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水性高分子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功能性聚醚工程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100余套,价值3000余万元。同时,公司与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实验检测仪器、图书资料等资源共享。另外,公司在江宁的产业基地建有专门的中试车间,可以对外提供服务。

4、 一定的资金优势

博特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额近17亿元,利润总额达1.44亿元。同时,公司与多家银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2年银行贷款授信额度超过7亿元。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母公司,拥有总资产16.6亿元,流动资金3.3亿元的财务资源,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另外,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初期将设立1000万元的专项孵化资金(一事一议),为入孵企业提供创业投资服务,形成“创业导师指导+专业孵化支撑+创业投资支持”的全新孵化模式。

5、 庞大的销售网络

博特公司拥有500人数的庞大销售队伍,销售点分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且每位销售人员学历均在本科以上,拥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与素养,专业性强、水平高、能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博特公司骄人的销售业绩离不开这支精湛能干的队伍。

所有入孵企业中试成功后,进入生产阶段,若没有自己固定的销售团队,博特公司的销售队伍愿助你一臂之力,将您的产品最大程度的进行推广,以期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6、 拎包入住式办公环境

由于新材料创业园由博特公司的研发中心改造而成,其原有的办公装修都比较完善且崭新,空调、办公桌椅、水、电、网络等一应俱全,实现真正的拎包入住。

孵化器特色

江苏博特新材科技创业园位于87省道和104国道交界处,万安西路59号,交通便利,临近龙眠大道地铁站,距高铁江宁站仅5分钟车程,南京南15分钟车程。紧邻地铁17号线(规划)。户型齐全,精装修办公室和舒适办公用具,入住即刻办公。场地内电力、通信、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公共餐厅、会议室、展示厅、等服务功能齐全。同时建有中心机房、可容纳数百人的报告厅、会议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等贴心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孵化、投资融资等科技企业孵化服务。24小时安保保证您的财产和知识产权安全,篮球场、网球场以及运动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停车位充足。

篇3

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在完善创业环境、提升孵化能力、培育创业企业、探索孵化器发展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创业企业。2000年8月,清华创业园被批准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2001、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先后评为“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服务机构”和“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05年被北京市人事局首批认定为“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

提出“跨洋创业”理念聚集优质留创企业

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是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也是跟踪世界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为积极吸引众多清华大学海外校友归国创业,清华科技园提出了“跨洋创业”的理念,得到了海外留学生的热烈响应。

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由孵化器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在总结清华创业园成功经验基础上,孵化器公司提出“建设精品园区、孵化精品项目”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园宗旨。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优势及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积累的经验,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孵化体系的完善,重点吸引、发掘、培育一批创业团队完备、跨洋研发能力出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产业化潜力巨大、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的高质量留学人员创业企业。

深化孵化服务引入风险投资

由于入园企业都是科技型创业企业,同大型企业相比,在资金、品牌、市场开拓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创业园利用自身的网络资源,建立机制、策划方案、寻找机会帮助园内的创业企业发展,并采用“孵化器+风险投资”的经营模式,以孵化器的日常运营服务为基础,对在孵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考察,并对其中具有高成长性,优良素质的在孵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并适时进行种子期投资。这种运营模式,不但搭建起创业企业通向资本市场的桥梁,促进了园内优秀企业的快速成长,而且方便了对投资进行监管,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的良性运转。目前孵化器累计投资2500余万元,吸引跟进投资超过1.6亿元。

完善孵化功能建设专业技术支撑平台

2004年3月,创业园与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共同建立“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清华科技园公共测试平台”。以小投入撬动大资源,避免了重复购买、资源重置,降低了社会知识成本。借助这一平台,中小企业通过科技条件资源共享的方式得到了专业化的技术服务,降低了研发成本,提升了创新能力;借助这一平台,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得到提高,科研方向更加贴近市场;借助这一平台,创业园进一步拓展了园区服务职能、提升了技术孵化能力。

2005年,清华创业园与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强强联合建立了微电子科技条件平台。通过在创业园设立专线,设立设计室、提供技术培训,使创业园的“芯”片设计企业与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的“芯”环境有机的集合起来。平台的建立,有效地降低了园区内芯片设计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使得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的EDA平台使用率得到提高,降低了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的运营成本。

篇4

落户锡山

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在近日举行的投资推介会上提出,这里要建设成为具有“台湾特征、无锡特色、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构建两岸农业合作平台发展成为台湾资本聚集区和台湾农民再创业的模范基地。

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是今年2月27日由农业部和国台办批准,在江苏无锡锡山、福建漳平永福、广东珠海金湾、湖北武汉黄陂新设立四个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是江苏省成立的首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7平方公里,辐射区规划面积49.6平方公里,整个园区以无锡现代农业试验区为基础,将重点建设“三中心、六园区”,即农业科研培训中心、优良种苗引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名优花卉品种生产示范区、特色时尚蔬菜生产示范区、特色水果生产示范区、稻作文化博览园暨台湾特色大米生产示范区、台湾乡村风情及休闲观光区、农产品加工区。而创业园的主要功能定位是: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典型示范。

目前,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已经吸引了平安蔬菜(无锡)有限公司、台湾鼎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天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台商企业入驻。推介会上,来自台湾的200多名各界嘉宾及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代表汇聚一堂,台湾农业专家及台商代表相继共同为推进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建言献策。

基础良好

作为首批入驻创业园的台商企业,无锡天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力仁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之前他在青岛等地也投资了农业,这次所以选择了无锡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因为“位于江南的无锡靠近太湖,自然条件良好,经济也比较发达,生活舒适。”

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锡山区,地处长三角洲腹地,是江苏省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示范区。近年来,锡山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以江苏省无锡现代农业开发试验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优化发展和转型提升。目前,锡上区形成了花卉苗木、时尚蔬菜、名优茶果、特色水产、优质水稻等五大特色产业。并且,锡山区还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加工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凤梨花卉生产基地、国内唯一的高钙功能保健大米生产基地和江苏省最大的农产品博览展示中心。

作为无锡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板块,锡山已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高效农业面积占近一半,农业效益最高亩产已达100多万元。

在5月24日举办的2008中国无锡现代农业博览会在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揭牌仪式。

在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展示区,新鲜的蔬菜、色泽诱人的水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天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品种除了无公害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确,展台中的散叶生菜、四季豆、紫甘蓝等,看起来赏心悦目。

而台湾鼎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公司培育的花卉色彩鲜艳,目前公司的花卉种苗已经销售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销售量大约占到市场全部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谈起了对于农业的前景,陈力仁强调,随着种植业的经济化和产业化,效益会逐步地往上升。目前他正在计划年底把生产规模扩大,发展成为集生产、采摘、观光等于一体的园区。

台资高地

专程来参加这次推介会的王品安徽农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良铭告诉记者,他经营着2600亩的果园,由于物价上涨和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最近的生意不是很好。张良铭此次就是来了解一下无锡的农业生产环境,无锡是台商聚集地方,如果条件可以的话他会考虑转移,此外他还表示除了自然条件外,比较关心的是无锡锡上区给予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提起优惠政策,在此次推介会上,据锡山区委副书记华炳泉介绍,锡山区将落实惠农政策,加大对园区的财政投入,加快农业发展,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对于当地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到无锡创业10年有余的无锡台商协会会长孙佳钧感触颇深:“当地对于企业很支持,承诺的条件都会落实。”

陈力仁表示,如果单打独斗,可能没有优势,如今依托园区,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而且锡山区的台商比较多,在这个地方创业有一定的优势。

确实,行走在锡山区,整齐的街道,目不暇接的现代公司企业给人一种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感觉。

篇5

在校园内选择符合企业经营要求的地点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将其建成“实训+实战+实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必须具备以下主要功能:一是孵化微型企业,免费为创业学生提供经营场地、项目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按照“引导—孵化—高飞”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雏鹰计划”三大步骤,指导学生创办企业并进行企业管理及市场开拓;二是接纳学生进行实训实践,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开展经营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实战平台;三是以创业带就业,利用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接纳大学生就业;四是以大学生创业园为桥梁,建立与校外企业的合作通道,使校企合作从校内向校外更广范围和领域拓展与延伸。

(二)促进二个融合———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教学活动与商务活动融合

1.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确定“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商务型应用人才的特点及要求,将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必备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商务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了解社会行业创业形势,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创业本领。设置“商务能力课程+创业教育课程+素质养成课程”的课程体系。商务能力课程包括企业管理、税务会计、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课程,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创业实务、营销策划等课程,素质养成课程包括讲座、企业见习、社团活动、创业技能竞赛等隐性课程。

2.教学活动与商务活动融合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资源,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设计“见习+实训+实践+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活动与企业商务活动融合在一起。一是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职业见习项目,要求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调研,撰写调查报告;二是把实训课安排到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进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专项训练职业技能;三是把大学生创业园企业的工作任务(项目)交给学生完成,如网页设计、营销方案、物流配送等,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四是学生到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担任企业员工,参与经营活动。

(三)构建三个系统———能力培养系统、素质养成系统、实践保障系统

1.能力培养系统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突出能力本位,必须通过构建能力培养系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建“双能融通(技能+智能),双证结合(毕业证+资格证)”的课程体系。商务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基本的岗位工作操作技能外,更要具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的工作智能。因此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充分考虑一线工作岗位技能、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提升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设置技能与智能并重、毕业证与资格证并举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应包括职业基础素质学习领域、职业通用能力学习领域、专业核心能力学习领域、专业拓展能力学习领域、专业综合能力学习领域、职业拓展素质学习领域。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依托入园企业,以职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广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大学生创业园的营销活动为平台,组织学生现场实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练结合,工学交替,实现教学课堂与工作环境的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的零距离、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的融合。建立“能力本位,多元评价,形式灵活”的考评模式。一是从注重终端性考评向注重过程性考评转化,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二是加大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减少理论知识的考核;三是开展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的改革;四是推广以完成项目、设计作品等形式代替笔试;五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企业参与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六是改革毕业考核形式,取消毕业论文,用市场调研报告、项目论证报告、创业企划书等形式进行考核。

2.素质养成系统实行素质教育学分制,将商务素质养成纳入教学计划。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实行素质教育学分制,将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创业活动、职业技能竞赛、公益服务等统一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必须修满相应学分才能毕业。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学分制,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重共育,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交互结合,教学训练与养成熏陶并举推进,为构建商务应用人才素质养成系统奠定坚实基础。开展商务实战活动,积累学生商务经验。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园召开创业点子收集和论证会,筛选出一批创业前景好、可操作性强的创业点子与项目,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供学生参考和选择,为学生开展创业实战出谋划策。经常举办交易会、展销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商务实战机会,通过经营活动,增长学生阅历,积累商务工作经验。举办多种讲座培训班,提高学生商务认识。大学生创业园可通过举办创业培训及SYB培训班、创业讲座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引导学生成功开展创业商务活动。组织商务活动竞赛,提高学生商务技能。组织各种商务技能竞赛活动,如:“商务礼仪比赛”“商务谈判比赛”“创业实践大赛”“商务活动策划方案比赛”等,模拟商务活动过程,训练学生商务工作能力。多渠道开展宣传,养成学生的商务意识。通过广播、墙报、校报、网站等多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举办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形成浓厚的培养商务应用人才氛围。

3.实践保障系统设置大学生创业管理组织,为经商实践提供组织保障。设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负责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项目支持、开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设立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创业教学,指导创业实践;成立学生社团大学生创业协会,由教师负责指导,开展形式各样的创业商务实践活动,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良好实践平台。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为创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除了学校的专任教师外,要从企业、工商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邀请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组成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的教学队伍。完善管理制度,为商务实践提供规范标准。为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园资源平台,使其发挥在专业建设改革方面的独特作用,更好地为培养商务应用人才服务,学校要制订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实践教学的规定等,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出台校企互惠政策,为合作共赢提供驱动力。为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自主创业、开展商务实践,学校要出台有关制度,为入园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如免费提供经营、办公场地,免收一切园区管理费、水电费,免费提供项目论证、企业办证、经营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全面的自主创业服务体系。

(四)实现四个对接———教学系部与入校企业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对接、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1.教学系部与入校企业对接学校各系部要与大学生创业园入园企业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建立相关度高、渗透性强的校企合作机制,形成紧密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双方资源,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共同合作育人。

2.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对接建立专业建设与企业建设融合机制,将人才培养过程融入企业经营过程。一是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二是安排学生到入园企业进行实训实习,参与入园企业的经营活动,教学课堂就是经营场所,教学过程就是经营过程;三是将企业经营业务交由学生完成,经营任务就是教学任务;四是企业参与学生实训实习考核,经营业绩就是实训成绩。通过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的无缝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3.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对接人力资源对接。一方面,“教师—经理”对接,学校派教师到入园企业担任管理人员或是指导顾问,入园企业的老总或高管担任学校专业课教师或者实训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学生—员工”对接,学生到入园企业实习实训,成为企业的员工,企业的员工又接受学校的培训,成为学校的学生。技术资源对接。学校对入园企业进行创业办证、项目论证、经营指导等一条龙的技术服务,入园企业以真实的经营案例指导学生实践,并以讲座的形式将成功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环境资源对接。大学生创业园既是专业教学的教室,也是企业经营的场所。设备资源对接。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免费提供给入园企业使用,入园企业的设备仪器也免费提供给实习生使用。

篇6

近年来,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全面落实国台办、发改委关于印发31条惠台措施、福建省惠台66台措施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福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用好用足政策,优化服务引导,悉心为台农台商营造优质的创业投资环境。同时,依托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平台,积极推动“五新”引进和经营理念创新,充分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示范效应,实现台商、园区和本地农业的共同发展。

一、主要发展成效

(1)园区建设:全园规划面积30万亩(其中山地面积12万亩、浅海滩涂面积13万亩、耕地面积5万亩),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通过核心区和三华园区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全面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共同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核心区主要依托洪宽台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洪宽工业村,是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雏形和起步区,规划面积3600亩,2018年融侨集团计划投资100多亿元在核心区规划开发田园科创小镇,发展现代农业、福清特色农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拓展区已覆盖全市12个镇街,截止2018年6月,共有台资独资、融台合资、融台合作农业企业44家,其中台资独资、融台合资22家,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观光等行业,总投资达18.86亿元,其中利用台资4958万美元。为了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提升融台农业合作水平,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继续拓展开发三华园区。园区位于福清市海口镇,规划总面积10950亩,已建成4380亩(其中:农产品种植基地2280亩、水产养殖基地2100亩)。三华园区将立足于作为融台农业合作的示范园区,优化农业发展规划,开展对台农业招商,逐步形成优质台湾农产品种植养殖、台湾特色的休闲观光与精致农业共同发展的特色园区,更好地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

(2)招商引资:实施“以侨引台”、“以台引台”,发挥两岸民间社团的作用,主动为融台农业企业牵线搭桥、热情服务,促成一批台湾农民来融创业发展。同时利用省内的“5.18”、“6.18”、“9.8”、“海峡论坛”等重大招商平台,6月5日在厦门举办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促进“双新双创”发展对接会,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共有4对项目现场对接签约,总投资12630万元。积极开展“引进来”、“走出去” “台湾青年创业农民中华农耕文化福建行”活动,邀请了13名台湾对接企业代表、台湾农业专家、台湾创业青年(含首来族4人)赴实地参访交流,促进两岸农业交流深入开展。2018年园内预计新增企业数5家,总投资达1.13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2家,总投资达8500万元。下半年力争新增3家企业目前正在落实。

(3)宣传推介: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各级相应出台了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有力政策措施,管委会的职责就是及时有效的落实惠台政策,将惠台惠农政策措施宣传、惠及到园区企业,让政策措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提升台创园的整体形象,于4月20日组织园内2家台资农业企业参加四川成都新津举办第五届川台农业合作论坛暨两岸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展区上展示了园区企业生产的22种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形象和品牌,扩大与同行企业的交流;同时管委会年初委托福清云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三华园区设计制作文化景观墙建设和福清闽鳟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宣传标语和各种展板设计制作。并通过各类媒体(如记者走支部栏目、聚焦三农、网站、海峡农业杂志等)对园区企业进行宣传报道。截至目前,对园内企业的新闻宣传报道达50多条,播放纪录片达100多次,分发画册达5000多册,有效的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品牌。

(4)合作交流:近年来融台合作持续升温,来融考察交流的台湾农民日益增多,管委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两岸交流平台,推动融台两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上半年共接待30位台农台商来融创业就业。其中稻香村农业、屏东农林、玉山文创、闽鳟农业等企业还与台湾农业技术人员或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交流合作关系,同时福清市玉山文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办多期真柏制作培训班,主要邀请来自宝岛台湾盆景大师李仲鸿老师来园对真柏的种植、制作等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授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种植推广台湾新品种新技术7.8万亩。

(5)资金扶持: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融台农业优势互补和合作双赢,在用好市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项目资金的扶持。上半年安排本级财政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补助园内5家涉台农业企业的设备和种苗引进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共扶持8个建设项目,扶持企业引进4种新品种、3台新设备,建设面积达1230亩,引导企业配套投资502.41万元,每年可新增产值近千万元,对企业升级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还先后帮助3家企业争取贷款贴息95.04万元,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1)连片土地流转难度大:(1)农业企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大,需用连片的土地面积要达百亩以上,由于规划等方面原因,成片可流转的土地稀缺。(2)农业投资者希望土地租赁期限要达15年以上,而村民又不愿意土地流转期限太长,导致一些台商出现“想投资、无处去”的困境。

(2)台资企业融资难:目前园内企业只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两权”明析,而农业种植、养殖、农业休闲观光等企业无抵押物,同时又限于台资企业担保及两岸企业信誉共享问题无法突破,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产业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

(一)抓招商引资。重点实施“以侨引台”、“以台引台”,发挥侨台属在招商中的桥梁纽带和两岸民间社团的作用,利用“5.18”、“6.18”、“9. 8”等省内重大招商平台,组织开展对台农业招商,主动为融台农业企业牵线搭桥、提供平台,促成一批台湾农民来融创业发展。

   (二)抓企业提升。将服务保障作为管委会职责的最重要内容,不定期深入园内企业,对主要企业产前、产中及产后都进行了较有深度的走访,并与来融创业台商台农建立良好的工作感情,了解企业的成长情况和未来构想,对于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给予帮助、协调、沟通,保持良好通畅的联系渠道。同时继续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在产企业水平。大力扶持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好的涉农台资企业,引进台湾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全面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筹划和推进电商平台工作,主要设想是建议由政府统一设立电商平台,将园内产品集中投放电商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将大大提升企业产品宣传和降低产品成本。

   (三)抓交流活动。积极准备园内企业参加农业部及农业厅举办的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等活动的筹备工作。组织开展两岸农业专家、学者交流会活动。进一步拓展“走出去”与“引进来”活动内容,促进两岸农业交流深入开展。继续跟综和落实台湾高校学生农业教学实践基地相关事宜,管委会于2017年11月已将关于申报台湾高校学生农业教学实践基地的请示报告上报省、市有关部门批复。

篇7

(一)创业园设立背景

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是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就业办公室管理,以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创业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学生、贡献社会、携手共进”为理念,为学校创业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提供实践环境,为大学生试创业提供指导与帮助。广西艺术学院创业园前身是2013年6月建立的“广西艺术学院创意产业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2015获得自治区教育厅授予的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称号。2016年我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被列入广西高等学校强基计划项目,获得项目建设资金100万元,为大学生创业园升级版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新装修的大学生创业园总面积达600多平米,基本形成集创业示范基地、创客中心、创意展厅、会务中心四大功能区为一体,以创业导师团队为支撑,创业团队进驻运行的完整校园生态创业链。

(二)创业园管理体制

为加强对创业园的管理,学校设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管委会职责为:研究和帮助解决入驻创业园企业创业过程的困难;帮助协调入驻企业与地方工商财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审核创业园的发展规划,指导创业服务工作和入驻企业的创业活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职责为:负责创业园的接待工作及文秘和档案管理;负责对外宣传,制定创业园发展规划,办理入驻企业审批,专利申请;跟踪入驻企业的经营管理;对入驻企业进行年度核算;负责创业园固定资产的登记与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负责创业园的财务管理;组织各类培训、开展咨询服务;协助入驻企业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负责创业园的物业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组织入驻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种交流活动;协调办理入驻企业高新技术及新产品认定、科技成果鉴定等手续,推荐并协助入驻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创新基金。

(三)创业园运作机制

为保证创业园的正常运作,学校先后制定了《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入驻流程》、《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同时,针对入园企业实行入园申请答辩筛选机制,根据学生提供的《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入驻项目申报表》、《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公司入驻申请表》、《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入驻承诺书》以及《商业计划书》、法定代表人简历及身份证明复印件、已注册的企业需提供注册登记有关证明等材料,组织导师团队对材料进行评审,并开展入园企业项目演练,完成对入园企业的筛选。

(四)创业园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校大学生创业园已孵化创业团队19个,在园入驻团队9个。创业园作为高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实践平台,为学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促进着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以及大学生自我发展。学校将继续推进园区建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特点及创业园特色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特点

1.具备创业条件和优势

艺术院校大学生大部分处于家庭经济较好,条件富裕的家庭。家里大多从事经商活动,具备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艺术院校大学生往往都有一技之长,在创业过程中不缺乏资金和技术。在艺术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可划分几类创业方向:音乐类、舞蹈类和美术类专业多以培训班形式创业;设计类专业多以工作室接设计单形式创业;播音类、舞台类和摄影类多以婚庆公司或者活动策划公司形式创业等。可以看出艺术类大学生结合专业特长以及社会需求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创业,这也是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先天条件和优势。

2.创业认识不足

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于如何创业、什么是创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对艺术院校大学生而言,将创业想得过于简单,认为摆地摊、开网店等简单的接单形式就是创业,更多的是以工作室或者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经不起市场诸多因素的考验。熟不知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系统项目,不仅是解决自己的收入,也能给其他人提供就业机会。根据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人群中大部分都没有完成过《商业计划书》或者《创业计划书》。

3.创业准备不足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多为追求自由,不受拘束,喜欢宽松自由的环境。这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相对比较困难,创业者要敢为人先,披荆斩棘。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这和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体系有很大的关系,艺术院校在系统的创业中,涉及到的类似营销、管理、金融等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少,以致于艺术院校大学生无法获得此类相关知识,在面临挫折和困惑时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加上艺术院校大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好,吃苦少,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缺乏良好的应对问题能力,成为了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绊脚石。

(二)艺术院校创业园的特色

艺术院校创业园与其他高校往往有着独特的地方,它承载着艺术大学生创业的艺术氛围与形式,艺术院校创业园主要由创作工坊、创客中心、创意展厅、会务中心四大部分组成。

1.创作工坊

艺术类院校创业园要紧密结合艺术专业特点,打造专业创作工作坊,提供专业制作所需要的物资,如雕塑的塑泥工作间、扎染用到的染缸、锻铜需要的打磨室、皮具制作的车间等,这些都是促使专业创新创业必备的工坊,各院校应当结合本校实际,酌情建设相应的工坊。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结合专业创业的能力。

2.创意展厅

创意展厅是艺术院校创业园的特色之一。与其他综合院校相比,创意展厅能充分展示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成果展示。我校现建成创意展厅170平米,展厅展示创业学生的作品并可以实现买卖运作模式。展厅内分为两部分,一是以格子铺展柜的形式展出创业学生在创作工坊制作的纯手工作品,二是以画展的形式针对书法、美术等专业创业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创意展厅增强了创业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关系,提供了学生创业作品展示的平台,形成了产销结合模式,帮助创业学生产生市场运动的观念。

3.创客中心

创客中心是我校创业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创客中心给入园团队免费提供了办公使用的桌椅、水电,并将创客们集中在一起。在这里创客们能互相合作,交换想法,相互学习进而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创客中心为创客们设置了会议室、演练室等,创业路上创客们思想相互碰撞融合,产生更多的创业想法。

4.会务中心

会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了接洽商谈平台,入园团队可充分利用公共区域与合作伙伴完成每一次合作项目的商谈。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一)创业园建设要有完善的服务支持

对于每一个创业者而言,他们不仅需要创业想法、创业场地以及创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产品落地并形成销量。在创业园的建设中,必须要有工商、税务、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所以引进工商、税务、金融等服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些服务让创业者明确工商注册的重要性,税务的缴交政策以及如何实现项目的融资等。

(二)注重创业导师的体制建设

艺术大学生创业更多的是立足专业实现创业,他们的指导老师大多都是所学专业的专业任课老师,他们在上课之余能指导学生的时间有限,同时一些行政老师也给了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帮扶。但是创业指导老师做的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指导创业者创业,从学校的层面并没有给这些老师提供认可,以致于创业指导老师的付出得不到收获。

(三)引进社会资源,利用校企合作让创业者

“走出去”创业者需要创业实践才能真正的知道创业过程遇到的挫折和解决困难的方法。学校应搭建校企合作模式,引进创业型企业资源,带领创业者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体验并实践创业。再通过创业型企业家在实战中给予指导,帮助创业者规避不必要的弯路。

(四)搭建创业市场平台,保障创业项目孵化落地

篇8

  到目前为止,台创园区累计投资6. 08亿元建成覆盖规划区较为完备的水、电、路、绿化、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大棚10 hmz,绿化面积260 hmz,推广喷滴灌面积191. 33 hmz。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带动了园区内交通、通讯、建筑、流通、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程度改变了农村村容村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农业综合体建设提供了条件。 

(一)形成招商引资聚集洼地  

  台创园组建园区投资服务中心,招商人驻项目46个,其中台资企业8家、亿元以上项目9家。调查结果显示巧家企业的总资产为9. 0亿元,注册资本金2. 1亿元,企业总资产和注册资本金最多的分别为3. 2亿元和9 200万元、最少的分别为80万元和40万元,总资产上亿元和注册资本金1 000万元以上的均为4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7 %。抽样调查的15家人园企业,有7家私营企业,2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中1家为外资,1家为合资),有8家股份制企业,1家香资企业redlw.com。

  台创园形成以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生物技术等为主导产业互促发展的新格局,开发出爱生行微藻生物产品、锦苑鲜切花、万家欢精品水果等产品,形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初步形成昆明农业综合体的发展模式。   

 (二)实现资源要素优化整合  

  通过园区整合了土地、资金、科技、劳动力资源,增强了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在调查的巧家企业中,有8家企业涉及休闲农业,占38% ;  6家企业涉及生态农业,占29 %;3家企业涉及互联网+农业,占14% ; 2家企业涉及医药农业,占9% ,  1家企业涉及生物质能产业,占5%;1家涉及其它新业态。   

 在调查的巧家企业中,与企业合作的对象主要是其他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其中8家企业与高校合作,占35 %,占比最高;6家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占26%,另有6家企业与其它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合作,说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作用。对台创园服务人驻企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对园区服务满意度达到100% ,其中非常满意的比例超过一半,满意的比例为40%,7%为基本满意redlw.com。    

调查结果显示,台创园企业业态以农业要素为本,融合了生物质能、医药、旅游休闲和互联网+等相关产业及其衍生产业,为农业综合体发展提供相应要素。

二、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综合体效益分析  

篇9

一、招商引智迎难而上。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招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内外资投资意愿和能力明显下降。面对不利形势,我中心努力拓展渠道,主动出击,调整明确招商思路和重点,先后组织招商小组赴上海、杭州等地开展针对性招商,大力引进高科技项目、留学生项目以及软件信息服务业项目。1-6月份,共引进企业12家,其中,软件信息服务业项目11个,包括宁波焦点房地产网、奇特电子、航艺软件、锦虹软件、阔达企业管理咨询等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和较强成长性的项目。

二、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上半年,园区有6家企业申报大学生创业项目,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企业申报一般创业资金,2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初创期小企业创新基金,园区5家企业获得国家及市级科技项目补助,累计补助金额达200万元人民币,国家、省市级项目申报呈现良好势头。

今年6月,科技部和财政部公布20__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第一批立项项目,旨在鼓励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企业,园区共有5家企业获此殊荣,共获补助资金200万。其中讯强电子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无偿资助80万元人民币,是园区历年来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最高资助额度的企业。

中国花木交易网跃居国内交易量最大的花木网站;欧龙感应设备公司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新技术研究信息平台,达到美国最先进技术水平;搜搜街网络公司成功研发“消费行为数据分析系统”,上半年收到了来自法国30万卷标的试订单;金语资讯公司成功策划组织魔术天王刘谦亚洲巡演宁波站新闻会及网友见面会,引起媒体高度关注。

三、企业服务不断优化。结合“创建服务型机关,促进企业发展”活动,把服务作为推动园区持续强劲发展的主动力,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内容,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完善企业服务联系人制度。对园区现有企业,按行业分类确定联系人,每月至少走访一次联系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同时,建立挂职服务制度,中心每人挂职联系一家企业,每周到企业现场办公一次,月底召开例会互通企业情况,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计划,为企业及时协调解决了厂房装修、人员招聘、产品推广、外协配套、子女就学等各类问题。

二是帮助企业觅商机拓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商贸活动,为企业拓展市场搭建桥梁。上半年,共组织各类讲座、展会等对接活动7次,涉及企业15家次。其中,邀请澳大利亚安德鲁罗杰斯工业设计公司首席设计师举办面向园区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工业设计讲座;组织企业参加3g时代通信服务业发展座谈会、上海“拯救危机--20__多渠道项目融资大会”、第四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大会、首届网商交易会等活动;促进盛大投资部、天堂硅谷等知名创业投资公司与园区企业进行对接洽谈。

三是加强企业人才服务。针对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难问题,及时收集企业人才需求,定期统一组织企业参加专场招聘会。同时,与市人才中心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首期专场招聘费用由中心全额承担,后期招聘会组织费用由中心予以适当补助,这一举措受到了企业的高度欢迎和积极响应。中心还开展了《09年软件产业政策专题辅导》,召集信息服务类企业学习培训,邀请区劳动仲裁院开设《劳动

合同法》讲座,全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四是做好园区物业管理服务。以调查函形式向企业广泛征集对物业后勤工作的意见建议,督促物业公司对园区的卫生、安保、厂房零星维修、绿化、职工食堂、车辆停放等事项落实整改措施,针对近期园区企业连续发生多起偷盗事件,中心一方面积极联系公安部门加强破案力度,责令物业公司加强安保管理。另一方面及时查漏补缺,重点对红外报警系统等设施进行修复,并按每家企业500元的补助鼓励企业自行安装电子防盗系统,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发展层次全面提升。去年底,园区厚积薄发,从全国多个园区中脱颖而出,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园区的整体品牌形象跃上新台阶,对外影响力和认知度进一步扩大。上半年,我中心以园区成功晋级国家级为新的起点,以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大力整合优惠政策和服务资源,明确发展定位。1-6月份,园区新认定服务外包企业4家,累计达26家, 上半年完成服务外包收入4955万元,优于去年同期。

五、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按照区委部署,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战斗力的保障,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重点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

一是结合学习理思路。根据区委、区府、开发区管委会对园区的发展定位及财政体制调整方案,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服务外包、数字娱乐、电子商务、嵌入式软件作为园区工作重点,着力引进龙头型、成长型、税源型企业,既重引资总量积累,更重项目质量的提升。

二是结合学习促作风。切实抓好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认真部署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全体同志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历次全会、区第六次党代会、区委历次全会等精神,紧密联系园区实际,切实突出薄弱环节,开展思想大讨论,查问题、找不足、求突破。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与“创建服务型机关、促进企业发展”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健全中心内部管理各项制度,完善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是结合学习保廉政。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中心党组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国内外考察、财务管理等规定,按要求及时开展清理“小金库”等工作,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中心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确保干净干事。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园区面对宏观形势剧变、管理体制调整等诸多挑战,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与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发展定位和科创园区作为全区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基地的定位相比较,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引进项目的质量档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龙头项目的引进尚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园区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仍显不足;园区不少企业还面临土地、资金、人才方面等的制约,发展后劲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根据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针对存在的不足,我中心下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智力度。计划赴西安、成都等地开展针对性招商,想方设法引进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项目,重点是具有产业带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型企业、适合在本地扎根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企业、服务外包企业等。

二、全力做好园区创业企业的服务辅导工作。对在孵企业按规模、分门类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促进创业者尽快成长和创业企业发展壮大。动员园区企业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专利成果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三、抓好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在宣传、形象打造方面下功夫,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理清创业园和软件园的发展方向,明确园区的定位,重点加强对园区形象的塑造,打响“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浙江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宁波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三块牌子,实现园区的跨越式发展。

篇10

学院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推进综合改革的突破口。2014年2月,在全区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创业教育学院,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创新创业工作。同时,学校专门腾出一栋临街实验楼改造为大学生创业园,并为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投入首批资金,做到了“机构、场地、人员、经费”的四到位。创业教育学院的成立,从组织模式上更好地整合了校内外资源,有效地形成了系统协同效应,快速推动了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报名参加创新创业培训的学生不断增加,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热情不断高涨,申报的创新创业项目也迅速增多,逐步形成了集“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创业研究”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学院积极开展毕业生SYB创业培训。结合区情、校情,特别是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愿望、需求,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授课,采用SYB+X模式(即syb+素质能力拓展培训、syb+特色项目培训、syb+企业考察、syb+创业大赛活动)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完成培训人数3988人,是自治区高校中培训人数较多的学校。同时,承办了“2015年全区创业培训工作教学示范汇报会”,为提高我校创业培训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院还积极构建了社会、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四级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一是学校先后与地方政府、社会各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有稳定的110个实习实践基地。同时与包头市青山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大学生创业园、北京市宏福孵化基地等地达成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社会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逐步形成了“一园多基地”的格局。二是将学校4000平米的临街实验楼改造为大学生创业园,投入资金近300万元。设有企业孵化室、培训室、实训室、接待室、洽谈室、办公室等,是自治区高校中创业孵化项目最多的大学生创业园。三是调动校内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先后在物理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四是在班级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各兴趣小组邀请创业教育专家、校友企业家等来校作报告,开展创新创业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院努力为大学生创业者做好“一条龙”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更好地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按照“无门槛、零投入”的思路,在入驻条件上,不分性别、不分户籍、不分学位、不分专业,均能享受到优越的扶持政策。园区为每个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套办公桌椅,5-1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创业的大学生享受到“经营场地零成本”、“自主创业零收费”的优越创业条件,使大学生创业者“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同时,学院建立了校友企业家联盟,用校友成功创业经历激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的企业入驻,协调办理工商、税务手续,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实训。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和就业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息的创业资金。截至目前,为大学生争取到65万元的无息贷款。免费提供项目论证、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专利、物业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大学生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形成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