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0:0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硕士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硕士论文

篇1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1.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

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

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期限为五个月左右,2017年1月开题,2017年5月结题。研究进度分为查阅指导教师指定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资料整理、最后成文四个阶段。

20xx年1月 查阅文献资料阶段。

20xx年2月 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阶段。

20xx年3月—4月 资料整理阶段。

20xx年5月 最后成文阶段。

1.选题的理论意义:经过文献检索选择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并能有预期成果的课题。总之所选课题须具有前沿性、开拓性、使论文符合理论创新的要求。

篇2

关键词 化学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 论文答辩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并于1997年开始招生试点工作,经过5批试点,招生单位由最初的16所院校,发展到2011年的57所学校。化学教育硕士学位也是最早设立的学科教学专业学位之一,攻读化学教育硕士学位的学员,除了需要系统地学习化学学科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政治理论、教育技术和外语基础知识以外,2~3年的学习期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学位论文的选题、论证、撰写、答辩。作者作为某高校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多次参加了该校的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论证及论文答辩,每次参与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等相关活动,总有一些新的发现,并引发一些思考。现以某高校2008级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答辩情况为典型案例,发表一下作者的简单思考。

1 论文选题及答辩中的问题分析

某高校2008级化学教育硕士共有20位学员,另有上一届答辩未通过学员4位,24位学员分成A、B两组参加了论文集中答辩。每一答辩组设答辩主席1人、答辩委员4人,答辩专家主要由全国知名化学学科教学法教授、本校教师和中学化学教学及教研一线特级教师组成。24位学员的24篇论文涉及到中学化学教学与教研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及化学教学法研究3个方面,24位学员的论文选题及答辩结果见表1。

无论是学员论文的答辩过程,还是学员的论文选题及撰写,都还是让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论文的答辩结果有直接的关联。现以“基本合格”和“不合格”2种等次的5篇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情况为例,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

《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激励策略研究》是24篇学位论文中唯一的基本合格的论文,答辩主席宣布这篇论文基本合格,也就意味着这篇论文必须经过学员的补充、修改、完善,并再次通过专家答辩委员会审查,学员才能拿到学位证书。显然,从论文的选题可以看出,这篇论文需要在充分调研和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困成因进行分析梳理,根据有关理论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困的具体办法。然而,这篇论文却缺少大量而真实的调查,大量地引用有关理论,更多地根据想象去设计方法与策略,直接导致了论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给人的感觉是基于想象中的学困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

《诺贝尔科学精神在高中课程标准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多媒体化学生态课堂构建研究》、《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研究》等是被答辩专家定为不合格等次的4篇学位论文,这就意味着这4篇学位论文必须在选题、开题、撰写、送审、答辩等环节上,一切从零开始,并在下一年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经过重新答辩获得合格以上等次,否则学员将不可能取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4篇不合格论文基本上都是在选题环节出现了问题。《诺贝尔科学精神在高中课程标准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从论题的语法结构上就存在重大缺陷,从研究内容来看,该论文是运用诺贝尔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论题的关键词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却被挂上了诺贝尔科学精神和高中新课程的名头,同时,诺贝尔科学精神是什么?诺贝尔科学精神与学生创新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从论题的结构上来看,《多媒体化学生态课堂构建研究》显然是由多媒体的应用和化学生态课堂2个命题组合而成的,在论文的文本中,不仅可以明显地看到2个命题相互粘贴的痕迹,而且还让我们感觉到,只要把“化学”替换为其他学科,并添加一些相关的学科元素,就可以成为各个学科都普适的论文。《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是一个十分热门的选题,很多人做过相关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中以“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95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不包括一些学位论文,所检索到文献大部分发表在20世纪90年代。由此可见选择这样一个论题来进行研究,没有独到的视角与研究思路,是很难写出原创性学位论文来的。《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研究》选择安徽省高考的一类主观题型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论题,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高考的命题思路与特点研究,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沉重及敏感的话题,更何况把一类题型作为研究对象,不仅研究的着眼点选择不当,而且撰写出的论文一点学术价值都没有。

同时,我们也看到3篇优秀论文之所以优秀的3个方面的共性:(1)选题新颖,3篇论文的选题都非常新,都是从独到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相关领域的问题。(2)论文质量高,3篇论文的质量都非常高,折射出3位作者的科学精神、研究态度,以及科研水平。(3)答辩流畅,3位学员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的流畅的语言、机智的应变能力、缜密的思维都得到了答辩专家的一致肯定。

综上可见,当前化学教育硕士在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显而已见的,如果不能有效而及时地解决相关问题,不仅可能会影响到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而且还可能会对以后的教育硕士的学风与研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关于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必须要引起学位管理部门及教育硕士培养部门及攻读教育硕士的广大学员们的高度重视。

2 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相关问题的思考

通过仔细研究24位学员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必然会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一是如何选题,并进行充分的论证,从最为原始的阶段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与学术价值;二是如何加强对学员撰写论文过程的监管与指导,避免步入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导师指导模式;三是如何有准备地答辩,通过最为科学、直观的方式来呈现学员学位论文的全貌及研究成果。

2.1论文选题的取向问题

很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或机构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往往为普通化学硕士与化学教育硕士所提供的是同一份学位论文选题参考“菜单”,从而忽视了化学教育硕士身份特殊所决定的学位论文选题的取向性问题,也即化学教育硕士是基于学科理论、文献研究的学位论文选题,还是基于学科实践、行动研究的学位论文选题。作为不同于一般普通化学硕士的化学教育硕士,因入学门槛相对较低、来自于教学一线、集中学习时间短、科研条件有限等特点,决定了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也应该有其特殊的一面,在选题时应尽可能取向于:(1)化学教学实践探索研究及教学改革行动研究;(2)化学教学及教育科学理论的应用模式及创新研究;(3)化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模式及困惑、对策研究等。作为学员的推送单位最期待的选题是基于学科问题解决模式及基于学科实践探索模式的研究,都希望学员带着平时教学实践中所遭遇的困惑和所发现的问题入学,经过2~3年的系统理论学习,并以所在学校班级或学生为教学实践的实验样本,再带着通过以学位论文形式所呈现的问题解决模式、思路和方法等回到学校。当然,学员在选题时还要考虑到学员自身所占有的学科资源,以及所具有的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及科研条件等。

2.2论文撰写的规范问题

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是书写规范问题。目前,我们在答辩过程中所发现的学位论文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1)论文格式不规范,如,有些学员不按培养单位关于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去撰写,而是自行其事。(2)文字表述不规范,如,论文中使用的图、表及量与单位符号不规范,英文摘要与写作不规范,存在语法错误。当然,也存在极个别学员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标点符号错用的问题。(3)文献采用或引用不规范。如,引用参考文献格式不符合科技文献格式要求,根据参考文献找不到论文引用的文章,个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在章、节标题上等。

2.3论文的开题论证问题

开题论证是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甚至比论文答辩过程还要重要。论文开题论证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选题的科学性、学员的撰写思路及学位论文的质量。如果忽视了开题论证这一环节,无论在论文送审时发现了问题,还是在论文答辩时发现了问题,都是难以补救的。因此,当学员选定论题及导师以后,一定要参加有关单位组织的开题论证会议,汇报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预期的成果与突破,广泛听取导师及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培养单位,这个环节绝不能省,必须做实做到位,作为学员,这一关必须认真过,早发现问题,早补救!

2.4论文的送审答辩问题

我们知道,学位论文的答辩必然涉及到2个环节,一是论文送审环节,二是现场答辩环节。学位论文在正式答辩之前,往往都要经过答辩专家的盲审,给出初步评审结果,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教育硕士论文的答辩往往都采取会议集中答辩的形式,如何在10分钟内把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学位论文概貌直观、生动地呈现给答辩专家,还要能够接受答辩专家的质询,是每一位学员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我们在答辩过程中遗憾地看到,一些学员可能因为工作太忙,也可能是因为态度马虎,不仅不能流畅地介绍论文内容,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论文答辩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学员必须认真汲取盲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写好论文答辩报告,还要对专家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预期,并精心地加以准备。

篇3

论文摘要:从分析阴阳学说的具体内涵,及其在中国传统养生学中运动锻炼的实际运用入手,阐发阴阳学说对体育健身理论的启示,如神与形、动与静、性与命等阴阳对立面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对体育健身理论建设的启迪,进而提出遵循阴阳中和原理应是体育健身理论建设的必由之路.

1阴阳学说概述

阴阳学说是古代人们认识与解释宇宙一切事物的一种宇宙观与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它建立在朴素唯物论的基础上,内含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产生于阴阳二气,世界万事万物均是在它的作用下滋生、发展、变化.古代思想家从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长久观察中发现,一切事物存在着相互对立的正反两方面,就用阴和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正如《易经》所说:“一阴一阳谓之道。

同时,古人认为,原始浑沌之气是有形和气两个方面,万物生于气而成于形,形散而复在于气.万物终始生灭,循环往复,演化无穷,无不在于形和气的变化.古人用阴和阳表述形气之间的演化关系,阐明宇宙间万物运动变化的最高规范便是阴阳两极转化的太极原理,阴阳矛盾运动成为宇宙间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形式.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按照阴阳学说,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凡属静的、有形的、内在的、向下的、寒冷的、晦暗的、衰退的均属于阴;凡属动的、无形的、外在的、向上的、温暖的、明亮的、亢进的均属于阳.正常情况下,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对立、互为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消长.当阴阳双方动态协调平衡,则万物有序生生化化,在人体则表现为阴平阳秘,身体健康.反之,当阴阳失衡,则表现为逆乱和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一旦阴阳失衡无法逆转,则阴阳离决,出现死亡.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无限可分性.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和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体中是无穷无尽的.阴阳的对立统一,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

2阴阳学说在传统体育健身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体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如何指导人们进行体育健身、养生方面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可贵的探索,这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体育健身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概括地来讲,阴阳学说在传统体育健身中的运用主要从以下几个原则来体现:

2.1既要养形,更要养神

从阴阳学说来看,形神兼养才是科学的,从人体生理机能来看,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人体健康起的作用更大.《太上御览》中指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神是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思维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体身心状态的外在综合表现.神为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把养神作为形神这一对阴阳矛盾的主要方面,才是真正把握实现健康的关键.现代体育健身理论主要侧重在形体运动锻炼方面,并形成了自身的一整套完整的体系,通过增进运动器官机能和内脏器官功能,虽也能有效地改善人的神经过程和心理品质,即“身体健全,情感斯正”,但其对人的神,也即精神世界、心理品质等的作用毕竟有限,只能是副产品.而养生学把神经系统功能调节作为养生之要旨,有“首要养神,其次养形”之说,并创编出许多相应的锻炼理论和方法,如反省、放松、宁静、心斋坐忘、养神法、修心养性、仁者寿等.重视养神也是对现代体育衍生的各种流弊的纠偏途径.

2.2动静兼修

动与静是体育健身手段两个大的方面,只有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是不科学的、不完整的.现代体育运动强调和追求的只是“生命在于运动”,都是利用形体的运动锻炼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养生学强调动、静结合,以静为主,主要是以安静调养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为主要途径来保养生命,延年益寿.如老庄主张清静无为和《黄帝内经》认为:“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善养生者养内”;陶弘景认为:“静者寿,躁者夭”.唐代孙思邀主张“少思、少念”以静神,明代《养生四要》提出“慎动”的养生观.传统养生学有一条主线就是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在传统养生学中是处于从属地位,主要是适宜的劳动、导引运、按跷和仿生运动、武术、太极拳、动功等.动以养形特别强调适度,《黄帝内经》强调“形劳而不倦”、“不妄作劳”;华陀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这都说明健身锻炼的运动量要适当,避免过大的运动负荷对机体的损害.这与现代西方体育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有较大的区别.动与静对健康与延年益寿的作用的争论历来没有平息过,两者都有许多实际的例子作支持,从阴阳学说来看,动与静的选用不可偏废,应结合个人的身心特点和年龄、时间、环境、现实条件来合理选择健身方法.

2.3性命双修才是好的健身方法

性是指人的性格、精神、心理等意识活动的基础和本原.命是指人的体质、体格、血肉物质等机能活动的基础和本原.性与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生命,故性命又可理解为生命.性属阴,命属阳;性乃神,命乃精;从身心而论,性乃心,命乃身.好的健身方法应是性命双修,既能修心养性,也能强健体魄,增进健康.阴阳可以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修心养性和运动锻炼都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现实世界也各有支持的例子,但运动锻炼并不必然地提高人的心性修养,体魄强健的人,也并不一定是修养很好的人,粗浅、鄙陋大有人在.只有对性与命都给予同样的关注,即对人的品德、修养和强身健体给予同样重视,才能做到阴阳平衡,去掉偏颇的流弊.修性以炼神为主,特别是意识的锻炼和控制,重在精神;修命以炼精、炼气为主,特别是体液的锻炼和调节,重在身体素质的锻炼.性命双修就是使精神意识状态与躯体生理机能均达到最佳境界,遵循的是阴阳平衡、形神合一、心身一体的生命整体观,这对体育健身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遵循阴阳中和原理应是体育健身理论建设的必由之路

主席说过:“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只讲一点论”.从人类为了追求健康与延年益寿来看,有养生学和现代体育等诸多理论学科和方法体系.从阴阳学说在人体方面运用来看,动属阳静属阴;命为阳性为阴;形为阴神为阳;脏为阴腑为阳;血为阴气为阳等等.现代体育理论和方法更多的是从动、命、形等方面来研究,是基于西方医学和西方哲学与文化所产生发展的一门学科.强调“生命在于运动”,主张机体的运动锻炼和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与中国的传统养生学有较大的区别,从阴阳学说所论证道理来看,这是不全面,有失偏颇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而养生学却正好弥补这方面的缺憾.人的身心是一体的,既要有形体的运动锻炼,也应有精神、心理的静养修炼,这样的体育健身理论才是全面的、合理的、科学的.目前我国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正在蓬勃兴起,体育健身思想和理论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创新,新的体育健身理论正在形成中.

阴阳学说对阴阳矛盾斗争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较为彻底,同时也对阴阳的和谐统一加以探索和阐明.阴阳和谐既是矛盾运动规律,又是生命之原理,还是事物稳定性的保证.《易经·乾·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乾道变化即天道变化.天道规律的变化,也就是一阴一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变化,也因此才使万物各得其生命和属性,万物各得其生命和属性乃是阴阳对立面正而不偏“大和”的结果.也唯有保持阴阳正而不偏的这种合和,才会使其自身能继续存在而不夭折.所以程颐解释说:“‘保’谓常存,‘合’谓常合”,所谓“大和”,就是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胜,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事物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故日“乃利贞”.阴阳不相同的对立面却能“和”在一起达到“以相济”,起着互补的作用.矛盾双立均衡而互补,具有同一性,才能发挥生之功能.矛盾双方的这种“大和”状态又叫作“中”,所以“大和”又称作“中和”.《黄帝内经》不拘于阴阳某一方,不偏动不偏静、不偏命与性,而是追求和,也即阴阳的平衡,和谐统一。

尚中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行为准则,中即正,正即中,尚中就是要求恰如其分地掌握宇宙的法则和规范,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与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是恰如其分,切中其理,和是阴阳协调,和谐制化.中与和皆是天地万物的本性,而中为理,和为表;中为因,和为果;中为质,和为文.事物合于中正,方可能和调制化;从阴阳学说看来,大和和中正是事物的理想状态,如果阴阳双方能够保持中和,则事物即可长久.

篇4

摘 要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2012年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研究高频词之间的结构关系,探究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内容及其不同的特点,分析热点的形成原因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北京体育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热点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词频统计法与共词聚类分析法。词频统计法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法。共词聚类分析法是一种内容分析方法,通过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片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以此为基础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反映出词与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研究结构。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

(一)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

本文利用《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搜索出2003―2012年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共73篇,以73篇学位论文中的关键词为调研对象,通过共词分析法中的聚类分析探索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归纳出北京体育大学体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以及各个不同研究方向的亲疏性。本研究利用Excel对前期检索出的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共得到硕士学位论文关键词283个,平均每篇硕士学位论文含关键词3.9个。然后对统计结果进行以下处理:去除对反应主题没有积极意义的词,如“展望”、“问题”等,对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如“高职院校”、“职业技术院校”、“职技高校”等标准化为“高职院校”,“高等院校”、“高等学校”、“高校”、“大学”等标准化为“高校”。

经过多次比较,最终选择词频大于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从而确定个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高频关键词(表1)。这个关键词总的出现频次为65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36.3%。从高频关键词分布可以看出,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集中在“体育教育专业”、“分析”、“普通高校”、“竞技体操”、“北京市”、“教学理念”、“现状”、“发展对策”等。

表1 硕士学位论文高频关键词表

序号 关键词 词频

1 体育教育专业 12

2 分析 10

3 普通高校 8

4 竞技体操 8

5 北京市 7

6 教学理念 7

7 现状 7

8 发展对策 6

(二)构造词篇矩阵、相似矩阵

对于高频关键词共现频次的统计,本研究利用SPSS17.0,以每篇学位论文为一条记录,记录的内容为高频关键词是否在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出现(出现为1,否则为0),构造出词篇矩阵。以词篇矩阵为基础,在SPSS软件中进行相关分析,数据类型选择“binary”二元变量,相似系数选择“Ochiai”系数,构造出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见表2)。相似矩阵中的数字为相似数据,数字的大小则表明词与词之间的距离远近,数值越大则表明词与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好;反之,数值越小,表明词与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似度越差。相似矩阵对角线的数据为1,表明某高频关键词自身相关度。

表2 硕士学位论文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部分)

体育教育专业 分析 普通高校 竞技体操 北京市 教学理念 现状 发展对策

体育教育专业 1.000 0.060 0.286 0.004 0.192 0.321 0.334 0.215

分析 0.060 1.000 0.030 0.121 0.018 0.006 0.076 0.023

普通高校 0.028 0.030 1.000 0.150 0.030 0.068 0.119 0.029

竞技体操 0.004 0.121 0.150 1.000 0.008 0.192 0.043 0.020

北京市 0.192 0.018 0.030 0.008 1.000 0.192 0.035 0.078

教学理念 0.321 0.006 0.068 0.192 0.192 1.000 0.087 0.186

现状 0.334 0.076 0.119 0.043 0.035 0.087 1.000 0.100

发展对策 0.215 0.023 0.029 0.020 0.078 0.186 0.100 1.000

(三)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1.竞技体操的发展对策。包括关键词:竞技体操、发展对策、后备人才。

2.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理念。包括关键词: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理念。

3.体育教育专业与教学能力。包括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

三、研究热点的特点分析

(一)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比较宽泛,选取对象比较广泛,包括普通高校、体育院校、竞技体操、体操普修课、教学理念等。

(二)硕士学位论文注重对教学理念及竞技体操发展状况的研究,旨在通过现状研究,探寻发展的脉络与经验。

(三)硕士学位论文注重对基本理论研究,研究内容宽泛。在理论分析上显得薄弱、创新能力欠缺。

参考文献:

[1] 高宝立,刘小强.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两个维度、四项指标――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为例[J].教育研究.2008(09).

[2] 迟景明,吴琳.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9):20-24.

[3] 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5(02).

篇5

体育专业硕士相较于其他硕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近几年体育专业硕士论文的整体质量出发,认为想要写好体育专业硕士论文,三点需把握:

第一,体育专业硕士,课题要有深度。

很多硕士生在进行毕业的写作中,文中提及的调查研究仅停留在百分比的对比上,不具有普遍意义。在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者因果关系不够详细,显不出深度。比如,很少有实验采用交互作用设计,很少有调查采用多元统训一分析。原因很简单:提出的研究问题过于表浅。

第二,体育专业硕士,课题要从细节入手

在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时,不要太注重宏大的课题,如果都是用对策、措施、发展等堆砌的文字,反而让读者产生空泛化的感觉。举个例子,把体育专业硕士当作是划龙舟,9个人都在掌舵(做所谓的理论研究、发展研究、对策研究),1个人划船(做实证研究),这样的现状,专业领域的发展怎能前进呢?

第三,体育专业硕士,不能以偏概全

这是很多人学者都会忽略的问题。在体育专业硕士论文中,存在不少研究生将专项研究等同于专业将某一运动专项当作运动训练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等专业看待,不能区分专项和专业的差异。

认为,以上三点把握好,体育专业硕士一定不会太差,也希望所写的能帮助到大家,如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登录查找和咨询。

 

 

 

篇6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录像统计、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目前世界前十名的女双选手相互之间的50场比赛录像进行分析,归纳出新赛制实施后这些世界优秀女双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特征,并对这些技战术特征做出系统的、定量的分析,从而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其内在规律,以期为我国女双项目提高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成绩提高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羽毛球运动的书籍和科研论文,从中国知网上检索有关羽毛球女双和技战术的文章,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归纳,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大量理论依据。

(二)数理统计法

应用“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对比赛录像进行代码输入、解码、数据输出与分析。《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是由体育训练学博士蒋家珍、导师钟秉枢开发,采用数字编码技术,以数字形式将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场上技术运用的主要信息输入软件,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三)专家访谈法

对羽毛球业内专业人士进行访谈。

(四)录像统计法

对近年来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

三、研究结果

(一)女子双打比赛过程发接发技战术运用特征研究

统计结果表明,女双比赛发球基本还是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其中1号区比例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发1号区距离短,时间快,利于第三拍的抢攻;接发球以平推与拨球为主,其次为放网前球,其中,接发球采用平推技术的比例占30.9%,拨球为25.7%,搓球比例为21.3%,挑球和扑球的比例为19.3%,勾对角为11.6%。

(二)女子双打比赛前场击球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女双比赛争夺的重点主要在中前场,而且通过统计不难发现,最后一球得分主要是靠前场得分,21分制的实施使得前场下压进攻性技术使用比例上升,其中,推球和拨半场球的使用率最高,分别是28.8%和23.6%,然后是前场搓放网前球和扑球,比例为18.1%和15.3%,挑球运用比例为13.8%。

(三)女子双打比赛中场击球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在中场技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抽球,占51.2%,其次为接杀球,其中,接杀反抽的比例为18.1%,接杀放网前球的比例为15.2%,接杀挑球的比例为11.8%。

(四)女子双打比赛后场击球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新赛制的实施使得比赛节奏明显加快,所以,运动员后场以杀球为主,比例为43.9%,但是相比起男双运动员,女运动员力量和耐力方面的不足使得杀球比例低于男双运动员的后场杀球比例,女运动员的吊球等轻技术运用要多余男运动员,统计结果现实,吊球和高球分别是31.2%和28.9%。

(五)女子双打比赛过程拍数频数特征研究

统计发现,女双比赛节奏明显加快,拍数减少,每分球的回合拍数集中到8-12拍,占总拍数的65.2%。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女双技术男性化是女双项目的发展趋势。每球得分的实行加快了女双打法男性化的趋势。使得凶猛的进攻、平抽挡技术、积极的抢网等技术的运用在女双比赛中显得更加重要了;

2.在发接发技术的使用上,运动员更加注重推后场和扑球的技术来积极抢网,争取前三拍的主动;

3.前场技术运用上,推球、扑球等进攻性技术运用比例较大,挑球运用比例明显下降,这充分说明了运动员以进攻打法为主。

4.中场技术运用上,抽球使用率最高,接杀挑球使用率最低,接杀反抽的使用率较高,说明运动员即使在被动状态下也会努力争取尽快转守为攻;

5.后场技术运用上,杀球尤其是连续杀球的比例最高,高球比例较低;

6.每分球的拍数集中在8-12拍,拍数增多了,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提高了。

(二)建议

1.女双打法男性化的发展趋势,要求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更加重视速度、爆发力和无氧代谢供能水平的提高;

2.技术训练中要强调动作的一致性、选择性,意识训练中注重每拍之间的衔接,使得场上速度不断加快,进攻更加积极,尤其是发接发和前场的抢网意识一定要增强;

3.平时训练中加强抽球落点的变化以及被动状态下接杀反抽的质量;

4.要避开进攻时杀球力量和速度较差的弱点,发挥其柔韧性好、身体移动重心低、耐力好的特点,树立提高杀球落点质量并积极上网防守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 赵丰超.羽毛球比赛竞技节律现象解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倪洽亚.我国隔网对抗优势项目制胜因素分析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3] 何年平.羽毛球女双高水平运动员失球的一般规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3.12(17):10-12.

[4] 张辉,戴金彪.隔网对抗(持拍类)项目技战术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7(31):65-69.

篇7

【关键词】田径;体育生;体能训练

在平时的体能训练中,田径体育生能否根据自身素质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直接决定训练的效果及成绩的进退,科学适度的训练方式能让运动员竞技水平得到更快的提升,而根据自身的基本条件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分别进行探讨。

一、田径体育生科学体能训练方式

(一)适当加强力量训练

力量上的训练主要是为了能够将运动员的体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并通过训练增加负重。最佳的力量训练方式要将负重控制在个人的体能承受范围之内,超过自身承受负荷的训练对身体有害无益,不仅不会带来成绩上的提高,甚至会造成身体的损害,田径体育生在做力量训练时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条件,选择在科学适当的重量训练才能达到力量训练的目的。

增强力量的训练方式有多种,体育生要在掌握了基本的训练技能后有目的练习,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训练目的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体重控制训练时可以选择单腿跳或者立定跳远等方式,这些训练方式强度相对较轻,可选择多次重复进行增加训练效果。当训练要求是增加负重时可以选择借助器械锻炼,杠铃、哑铃、铅球等都可以用来为自己负重的增强提供辅助作用,例如选择杠铃负重半蹲跳、深蹲等都能够带来很好的效果,在训练场地这些训练器材经常用到也容易取得,所以能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方便,保证力量训练的及时进行,力量的取得是需要时间的,在训练时候要循序渐进进行,通过多种方式的训练在力量方面都能取得较大的进步。

(二)坚持加强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主要是锻炼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毅力,提高田径体育生的耐力需要科学合理的锻炼方式,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素质条件及训练的目的进行选择,耐力训练主要包括普通耐力训练与专项耐力训练两个方面,适合不同条件的体育生选择。

具体的耐力锻炼方式有长跑、负重等,学校操场及公路是最好的训练场地,沿着道路长跑是训练耐力的最好最简单的方式,只要有路的地方都可以进行训练,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地是运动员的自我坚持,也可以进行俯卧撑练习,场地更不受限制,只要长时间坚持练习,对自己的耐力的加强有很大的提升。

(三)重点加强速度训练

田径体育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进行速度训练,速度训练项目中的反应、动作和移动要在科学合理的制定计划后分步骤练习,保证训练的快速有效,在速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训练速度中的反应速度时采取随时听各种信号后自我训练的效果很好,在听到有声信号后迅速跑动或紧急停止的方式进行训练,接力跑训练对田径体育生的移动速度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快速抬腿或者原地踏步等都可以对体育生的动作速度起到训练作用,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可以做到训练不受场地限制,对自己的各种速度的提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及时加强柔韧性的训练

田径体育生要考虑到自身素质的特点,利用比较容易的拉伸法进行身体柔韧性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重要的是方法的科学适当,过强的拉伸对自己是一种伤害,过弱的拉伸起不到效果,在拉伸力度上要有合适的把握。

具体的拉伸训练操作时,最重要的在于要能够使身体的各部位都能得到伸展,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训练有机的配合在一起能够达到很好的目的,在有规律的拉伸手臂结束后可适当的进行座位体前屈,保证身体的各部位都得到有效伸展,从而使身体柔韧性得到锻炼。

二、自身素质的提升

在体育训练当中各个项目及负荷量都是因人而异,各田径体育生自身素质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在训练过程采取的训练方式的多样。在平时的训练当中,运动员要考虑到自己的素质水平高低,对自己各方面有清醒的认识,包括在年龄、身材、身体条件等方面都要有足够的了解,在锻炼时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项目进行训练,针对自己的弱项有目的性的训练,同时保证训练过程中接受的训练量的足够及训练负荷的适当,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符合对自身的水平不会有提高,反而会带来一定的损害,锻炼过程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缓慢增加训练强度及负荷,同时保证能够做到劳逸结合,身体过分紧绷与过分松弛会让自己的训练成为徒劳。同时田径体育生要认识到任何运动员成绩的取得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得来的,只有经过长久的坚持不懈的训练,最后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在训练的实施方略上要能够认清训练目的,同时统筹兼顾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训练上可以选择一般训练同专项训练协同的方式进行,通过两者的有机配合,更有效的提高田径体育生的训练效果。

总之, 实现成绩的突破和水平的提高是每个运动员追求的目标,坚持体能训练才能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多可能。而体能训练效果的呈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田径体育生要根据自身素质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就能为自己带来最快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迎春,茅洁.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韩立军.德育环境的变迁与现代高校德育体系构建思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篇8

摘 要: 探讨景区内中老年健身的特征。研究发现:景区内中老年人健身持续时间和周健身次 数较高,主要是散步、慢跑、太极木兰类和舞蹈四种形式;景区内健身团体组织对中老年人 的健身起着至关重要的组织作用;恶劣气候、体质影响、家务工作繁忙、缺乏指导、经济 因素、场地器械等是影响健身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政府行政上的管理和扶持,加强社会体 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的培训,加大宣传中老年人健身的科学方法,景区管理部门需改善中老 年人健身场所。

关键词:景区;中老年人;健身;健身团体

中图分类号:G81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2-0054-03

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 of Middle and AdvancedAged People'sExercise in Scenic Resorts

YANG Ming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characteristic of middle and advancedaged peo ple's exercise in scenic resorts. It is found that the exercise durance and freq uency in a week are more than other places, and the main exercise content includ es walk, slow running, shadowboxing and dancing; the exercise teams in the resor 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ir exercise; bad weather, physical conditions,busy housework, lack of instruction, economic factors and facilities are main in 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exercise.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strengthen support a nd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social sport counselor and train exerci se leaders, and promote the propaganda of scientific exercise ways. The scenic a dministrations should improve the exercise circumstance.

Key words: scenic resort; middle and advancedaged; exercise; exerciseteam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占我国社会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 老人健身也成为当前群众体育活动中的热点。老年人是城市社区人群中的一个主要部分。随 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口将成为今后社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社区服务的主 要目标群体。 浙江省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 ℃,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地理位置和气候非常适合健身。本文以杭 州的景区为代表,研究景区内中老年人健身的特征,探讨如何利用景区的优势,优化中老年 人的健身,这既是解决目前老龄化问题的迫切需要,又是时展的趋势。因而本研究无论 对中老年人的健身还是对景区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杭州景区早、晚健身的中老年居民 为研究对象,人数为1 0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维普期刊网等广泛查阅搜集相关文献和书 籍,参考与本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体育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问卷的设计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在参考与本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出问卷初稿,并征询导师和相关 专家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而成。

1.2.2.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检验:采用小范围“重测法”,间隔时间为15 d,由两次调查所得的数据经相关分析和 显著性检验,得到问卷的相关系数r=0.8 544(P<0.01),可见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

效度检验: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问卷发放前对问卷的有效性征询了11位相关专家的意见, 采取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两方面对问卷表进行效度检验。对问卷表的结构效度检验,主要采 用专家评定法请专家们对问卷表的各个条目进行分析评判,尽量做到求同舍异。内容效度上 ,采取专家评定法,请有关专家逐一审核,保留多数专家共同认可的条目,删除有争议或无 把握的条目。

1.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采用实地调查并发放和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956份,回收率为95.6%;其中 有效问卷924份,有效率96.7%。其中男性中老年392人,女性中老年532人。

1.2.3 访谈法 访谈相关专家及部分健身人员,咨询本研究的 相关信息。

1.2.4 数理统计法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在计算机上用Excel和SPSS 11.5统计软件完成相应的统计工 作。

1.2.5 逻辑推理法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性别中老年人周健身次数的统计 结果见表1。

人体 机能活动规律,人体活动时间在30~60 min为比较合理的时长(表2)。景区内中老年 人健身的时间较长,健身次数较多,有以下原因:首先,景区风景秀丽,视野开阔,空气清 新,含氧量高,景区内健身与休闲融入为一体,健身同时也在欣赏风景,人的精神易处于兴 奋状态,不易疲劳;其次,景区周边有些中老年居民,不仅晨锻炼,而且晚饭后也有散步的 习惯,即健身每天不止一次;再次景区内中老年人健身行为已成规模,组织等形式已经比较 成熟,健身不单单是一种行为,而成了中老年人的一种习惯和精神寄托。

城市(表3) 。

表3 部分城市中老年人健身时间和周健身次数 %

2.3 中老年人健身的形式参加有健身锻炼排在首位,充分证明了景区中老年人各种健身组织已经趋于成熟化 (表4)。有组织有领导的锻炼集体其特点是提高锻炼的科学性、计划性,使锻炼持之以恒, 逐步提 高,有纪律要求,并能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参加集体健身,也体现出中老年人健身的一个 动机,即通过健身组织,不仅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健身过程中能广交朋友,体现自 我,满足精神需求。

人健身内容主要呈现这四种形式是因为:景点作为健身环境,场地面积很大, 几乎景区的空旷地都可以作为健身的场地,如苏堤、断桥均是散步慢跑的绝佳场所。因为跑 步类的体育活动不受场地限制,花费少,简便易行,且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锻炼效果好 ,因而倍受老年人的青睐。国外有研究证明,步行是最好的健身方法,瑞典的Fraedin等研 究显示,70岁以上老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 min者,在男性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上楼能力 , 在女性对肌力和上楼速度上都有明显好处。从本调查结果推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步 行、跑步仍是我国老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图1)。

图1 中老年人健身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集音乐、动作为一体的各种健身保健操,吸引着广大老年人的积极参与,显示 老年人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不断提高,思想品味也在不断升华,随着 社会的进步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参与。

但是景区的规划是为了旅游,为不影响整体的布局和保持交通的畅通,景区管理部门没有在 景区内设置健身的器械或专门的运动场地,因而,一些中老年人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比如 说门球等难以开展。但是由于景区内空旷处比较多,非常适合开展舞蹈、太极和木兰等运动 项目。太极拳、太极剑及气功等运动项目,由于强调的是神形兼备、内外俱练、动静结合、 刚柔相济,而所需运动负荷不高,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又有独到的预防和减缓作用,因 而该健身方式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2.5 景区健身团体景区内健身居民大都来自周边的居民社区,单一的社区难以组织这一群体的娱乐、健身以及 比赛等活动,这促使景区内成立了许多健身团体。对景区内健身团体的调查发现,目前景区 内有几十个健身团体,有些健身团体刚成立没多久,有些健身团体已经存在5 a以上(表5)。 这些 团体对景区内中老年人的健身起着至关重要的组织作用,但统计数据也表明,健身团体也存 在着一些问题。

或被动参加锻炼者更是如此。表 6是参加体育锻炼对中老年身体健康有否改善的调查表,表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中老年认为 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有效果,有好处,但效果大小程度不同。45~60岁年龄段中老年认为锻 炼对他们身体健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是其他两项锻炼比例两倍还要多。有20%左右中老年 认为有效果,但不太明显或较明显,这与他们科学掌握锻炼方法,或锻炼的持续性、规律性 都 密切相关。我们还知道经常锻炼的人对自己身体衰退的感觉非常敏感。表6中可以看出,有7 0%以上的中老年认为锻炼后对自我身体衰退的感觉非常明显,也就是说经常锻炼的人对肌肉 力量大小的敏感度,身体承受力,协调能力即体力的敏感性非常敏锐和有分寸,掌握了这个 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从事其他方面的学习和工作,做到量力而行。表中显示还有少部分人锻炼 后自我体力衰退感觉不太明显,这里可能由于锻炼时间持续不长或锻炼的力度不大,每次锻 炼没有达到效果,这与表6有少部分人锻炼后效果不大基本一致。

来看,影响中老年健身的主要因素居前7位的分别是:恶劣气候、体质影 响、家 务工作繁忙、缺乏指导、经济因素、场地器械和其他因素。其中恶劣气候是影响中老年人健 身的最高因素,由此也可见中老年人健身的热情;体质、工作繁忙和缺乏指导素影响比例相 差不大;经济因素、场地器械和其他因素影响比较低。图2可以更明了的看出中间的差别。

图2 影响中老年健身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景区中老年人健身活动,健身持续时间和周健身次数高于以往其他地区的统计,从数据上看 似乎有些中老年人健身过量,但从健身效果来看良好,说明景区的环境有利于健身时间和次 数的增加;景区中老年人健身的形式中,参加集体有组织的健身行为比例最高,其次是与亲 属朋友一起健身,独自健身的比例最低;景区中老年人的健身内容,以散步、慢跑、太极木 兰和舞蹈这四种主要形式;景区内中老年人健身缺乏专业的健身指导;景区内有几十个健身 团体,这些团体对景区内中老年人的健身起着至关重要的组织作用。景区内健身团体都是非 盈利组织,人数在20~60人的健身团体比较多,周活动次数6次以上的居多;有专业的健身 指导的团体较少,团体间交流不是很多,经常组织参加比赛的团体也比较少;影响中老年健 身的主要因素居前七位的分别是:恶劣气候、体质影响、家务工作繁忙、缺乏指导、经济因 素、场地器械和其他因素。其中恶劣气候是影响中老年人健身的最高因素,由此也可 见中老年人健身的热情;体质、工作繁忙和缺乏指导素影响比例相差不大;经济因素、场地 器械和其他因素影响比较低。

3.2 建议1) 加强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扶持,“官”、“民”结合,加强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景区 管理部门与健身团体的沟通交流。主动为群众性健身团体之间提供和搭建一个直接交流互动 的平台。群众性健身团体可通过这一平台,在双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不同规模的、多 层次的定期群众体育活动交流机制。定期交流制度可考虑在原有个别交流的基础上,逐步扩 大自身交流范围,相互沟通活动信息,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健身活动或具有地域 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健身活动。

2) 借助各种新闻媒体,运用各种宣传形式,积极开展社区体育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 大群众的体育意识,逐步树立“终生体育”观念,让体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3)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的培训。培养更多的体育活动骨干,带动更多的人参 加健身锻炼,面对社会的广泛需求。有关部门应在搞好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一、二、三级人 员培训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大众体育活动人才的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 掌握体育健身的科学锻炼方法和手段。为景区各个健身团体配备一些经过专门培训的大众体 育活动人才,定期为群众进行运动处方咨询和健身指导,加强体育锻炼的科学指导。

4) 加大宣传中老年人健身的科学方法。

5) 景区管理部门需改善中老年人健身场所。景区管理部门可考虑改进中老年固定的健身 场所,健身地面要求平整、防滑,并适当考虑安装室外健身器械。老年人健身设施结构要符 合老年人人体生理上舒适的效能,从而满足心理上的愉悦观感。节省体力、放松情绪、消除 疲劳、有益身心健康、耐用安全是健身设施品质的基本要求,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样既能提高中老年的健身质量,又体现了景区的人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高昌英.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 6,9(5):34-36.

[2] 江波.安徽省老年妇女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3] 王一妮.长春市社区居民开展传统保健体育的现状调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 论文,2007.

[4] 蒲世红.南充市城市中老年人体育生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体育学 院硕士论文,2007.

[5] 王岗.对山西中型城市不同年龄群体体育锻炼状况研究[J].体育科学,2001,1(5) :19-23.

[6] 周新新.杭州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19(6 ):142-144.

[7] 辛利,周毅.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2 001,37(3).

[8] 谢莫华.城市老年人室外健身设施的设计分析与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

篇9

关键词:教科书;使用取向;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2-0023-13

一、引言:教科书的使用

近年,各国相继推行课程改革,以切合世界发展的需要。然而,教科书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仍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教科书都是教学和学习的最重要素材 (McCutcheon,2002;Westbury,1985;黄显华、霍秉坤,2005;叶兴华,2009)。一般估计,教科书的形式可能会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改变,但仍是难以取代的工具(Foster & Nicholls,2008;陈月茹,2009)。因此,教科书研究一直备受重视(如石鸥,2013;教育研究院,2012)

1992年,Weinbrenner (1992)讨论教科书研究时,认为当时教科书研究有三类缺失:1)理论上的缺失s直至现在为止,缺乏详尽而公认的“教科书理论”。教科书的教导和方法上的功能仍未能充分了解。2)经验上的缺失s对师生在课堂上或课外应用教科书的情况所知甚少。3)方法上的缺失s在教科书研究的领域中,仍未能设计出一套可信的探究方法和工具,亦未能发展出一套必要的分类方法。有关教科书之课题复杂,牵涉层面极广,教科书的研究仍有待继续开发。然而,经过20年,教科书研究已有一定进展,包括理论上的研究(如范印哲,2003;Pingel,2009;Mikk,2000;蓝德顺,2006)、实证上的研究(如叶兴华,2009;杨国扬,2013;王世伟,2008)、方法上的探讨(Nicholls,2003;王玄雅,2005;张芬芬,2012)。

在上述三方面的教科书探讨中,实证上的研究特别受关注。近二十多年来,实证研究大致可分两方面:一是教科书的内涵,它包含多样而繁杂的内容、无数富有争论的议题、各式各样的设计;二是教科书的使用方式,尤其是教师如何使用教科书和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因素(如Sosniak & Stodolsky,1993;Brown & Edelson,2003;Remillard & Bryans,2004;Stein et al.,2007;Llyod,2008;Tarr,2008;洪若烈,2003;叶兴华,2009,2012)。关于教科书使用,引起众多问题。一方面,它被视为是教学的重要的资源;另一面,教师因过度依赖教学指引或教师手册引发教学和学习的问题。洪若烈(2003,P177-178)认为,依赖教科书从事教学并不足够,因为没有教科书可以提供学生学习所需的一切材料,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必须认真探讨教科书使用的问题。

本文聚焦探讨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情况及问题。首先,本文介绍过去20年教科书使用的研究成果;其次,从上述研究成果中分析教师使用教科书所展现的问题,结症在于教师过度倚赖教科书;最后,分析解决问题的取向,建议必须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作者认为,针对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的问题,需分析教科书、教师、学生、学习等因素之关系,从而理顺解决的取向。

二、教科书使用研究综述

如上所述,中外学者对于教师使用教科书之研究,近年如雨后春笋,数量甚多。研究题目包括教科书使用之情况、教科书之使用模式、影响教师如何教教科书之因素等。本文作者于ERIC、台湾及香港{1},检索“textbook usage”(“教科书使用”)一词的相关论文,简单以表列出(参江恬仪,2009;叶兴华,2012;杨国扬,2013;Son,2008)(见表1)。

上表(见表1)已展示近年教科书研究的焦点,学者不仅重视教科书内容分析,而且渐趋重视教科书使用的研究。综合上述学者的看法,教科书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分三类使用教科书的取向;另一种是分两类使用的取向。分三类取向的包括:一是按教科书施教;二是主要按教科书施教,但加入其他教学材料;三是主要按自行编制的教学材料,以教科书辅助。这三类取向的划分,与钟启泉、崔允t(2003,P90)归纳教师使用教材的三种模式相近:1)“教”教材:属传统观点,认为教材就是学科内容;教师侧重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所提供的系统化知识。2)利用教材“教”:教师按自身的实践与研究,探讨学科课程与教材,利用教材作教学资源。3)不使用教材:以教师或教师群体自主编制教材。

另一种教科书使用取向的分为两类:一是完全依照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或唯一资源;二者是参照教科书――调整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只是一种而非全部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师并未完全依照课本,而视需要选择、重新组织以及增加教材内容。对于这两类教科书使用者,洪若烈(2003,P180)详细分析两类使用教科书取向的特点。首先,他认为若教师完全依照教科书,会把教科书视作课程,会完全依照教科书教学,大致遵循下列步骤:1)概览教科书单元和课次,决定各单元和课次的教学时间;2)掌握教师手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组织;3)运用教师手册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和评量;4)使用教师手册提供的内容和活动,进行教学;5)按教师手册评量学习效果。按这种教学取向,教师是权威,掌控课堂的教学活动:教师教学内容主要按教科书,学生依教科书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备受限制,通常是阅读课本与回答问题。课堂内,教师为教学的中心,教科书则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述和问答。受依赖教科书决定教学内容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讲述、问答、知识,保证完成教科书的内容,学生较少批判或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若教师只视教科书为参考工具,会认为教科书的内涵不一定全部重要或有用,会视教科书为教学的有效工具,因而选择或调整。教师参照教科书的教学形式,多采取下列步骤:1)检视教科书和教师手册,选择列入课堂教学的主题和单元;2)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能力,删减或增加单元的内容;3)决定主题和单元的教学次序和时间;4)使用教师手册或教学指引提供的活动,自行设计教学活动;5)使用其他图片、影片、幻灯片、录音带、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洪若烈,2003,P181)。

此外,研究显示教师使用教科书,仍偏重依赖教科书;教科书仍是教师教学最为重要的工具,一般教师仍高度依赖这种教学工具。相对而言,一些国外研究指出,教师并非全部全依教科书教学(如:Stodolsky,1989;Sosniak & Stodolsky,1993)。

三、教科书使用所衍生的问题

一直以来,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甚至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全部(洪若烈,2003)。教科书是教师最重视的教学材料,这情况于华人地区更为明显(Lam & Lidstone,2001)。林智中、余玉珍(2013,P112-113)提及,内地地理科教师更把教完教科书内容视为教学的目标和专业责任。美国Educatioinal Products Information Exchange (1977)曾进行大型研究,调查12 000位教师的意见,显示课堂教学活动近90%与教科书有关。该研究发现:1)在课堂中,平均62.5%的教学时间与教科书的架构和序列相近,而且,不同校区也出现相类情形;2)54%教师曾接受使用教科书的培训,其中25%由出版社提供,15%由学区教育顾问提供,以及14%由其他机构提供;3)教师很少使用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只有30%使用本地发展的课业和测验等教材。Yager(1992)的研究也发现,美国90%以上的老师在90%的教学时间中,都使用教科书教学。可见,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工具。NCES(2003)研究七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时,发现各国教师普遍都使用教科书或相关习作纸,如澳洲:91%;捷克:100%;香港:99%;日本:92%;荷兰:100%;瑞士:95%;美国:98%(NCES,2003,p.114)。杨国扬(2013,P43)研究分析高中教师实际使用审定本教科书之比重,发现考试科目及艺能科目的教师皆在中高依赖度上呈现较高的比例 (见表2)。教科书明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然而,教师依赖教师书则引发连串教学问题,以下分述之。

1. 教科书之习写与背诵

一般而言,教科书指最有代表性的官方读本,根据学校课程编写。因此,学生只要熟读教科书,便可应付考试。亚洲地区学生较重视考试,容易更注意标准答案。教师于教学时依赖教科书,使学生和教师都重视知识,讲求记忆,以应付考试要求。因此,偏重使用教科书课本内容,易于造成习写和背诵的学习取向。台湾一项研究显示,小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型态,主要是依据课本进行教学活动和习写习作(柯华葳、幸曼玲、林秀地,1996,P14-17)。叶兴华(2011,P64-65)对这种现象分析甚详:“……教师之所以如此重视教科书内容的习写与背诵,恐与我国公民中小学长期以来仰赖纸笔测验有关。为了追求纸笔测验评分的公平性,测验题目多以封闭且固定式的答案为主。在此种评量形态下,为了让学生获取高分,要求学生背诵教科书内容,习写习作或不断练习测验卷。”虽然,习写和背诵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方法,但着重运用相类方法,则容易使学习流于表面而缺乏理解。

2. 照本宣科

教师偏重使用教科书教学,容易偏好使用讲述,甚至照本宣科。叶兴华(2009,P294)针对台湾五位小学教师进行研究,深入了解他们使用教科书的情况。结果显示,教师最常使用教科书的方法是讲述教科书、针对教科书内容设计问答。柯华葳、幸曼玲、林秀地(1996,P18)也有相类研究结果。他们对小学教师教学深入研究,发现小学课室教学多采讲课传递教科书内容,提问也主要是复述教科书内容的答案。周祝瑛、陈威任(1996,P20-21)的研究也有相类发现,教师主要以讲述教科书为教授课程内容。他们进一步分析讲述与考试的关系,认为它直接传输内容,有助学生应付考试。然而,这种教学法在高层次思考学习、学习保留、提升学习动机等,均较其他方法逊色(陈健生,2004)。

3. 教科书未能照顾学习差异

教科书为教师、学生、学习提供重要的教学内容;经政府当局审定后,能提供一般教师教学需要。然而,这类教科书难于有多种版本,难于照顾不同学生的需要。林智中、余玉珍(2013,P112-113)曾分析:“……在教科书编写时,作者和编辑需作出取舍,他们定必以人数最多的中游能力学生组群为编写对象;故教科书在理念设计上就根本未有顾及最好和最差学生的学习需要。”这种情况使教科书未能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再者,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依赖教科书,更强化了个别学生未受照顾的现象。近年,各地均推行普及教育,不同程度、不同能力、不同性向的学生均聚首于同一课室之中,更容易突显个别学生的需要。教师依赖教科书,更难于照顾学生的差异。

4. 教科书未能切合教师需要

除教科书学生用书外,教科书还包括教学指引、教师手册、备课用书、教师专门用书等,这些都有助教师教授课程内容而设计。对于初任教师、不熟悉课本内容的教师等,这些资料能协助教师教学。而且,教学参考资料不仅提供有效教学方法、学习经验设计、学生学习评估等有详尽分析,可以协助教师教学前掌握教学的可能情况(叶兴华,2011,P64-65)。这种情况,在学生数目较多的课堂,尤为明显{3}。然而,教学指引建议有时过于理想,不切合课堂内使用(周祝瑛、陈威任,1996,P21;叶兴华,2011,P65)。台湾一项研究显示,因某些实作型、课程涵盖众多专业领域的科目课程(如家政、生活科技、艺术生活、信息科技概论、美术、体育)未依据学科特性作设计,教科书设计无法切合教师教学需要,便会减少教师使用教科书(杨国扬,2013,P77)。

四、教师转化教科书

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视教科书为唯一的教材,会使教科书成为专擅的工具(tyranny of the textbook)(Jobrack,2012),引发弊端甚多。黄政杰(2003)颇全面地描述这些弊端,包括:教科书成为意识形态灌输的工具;忽视其他多元的教材;教育沦为知识的记忆;忽略知识的分析、应用和评鉴;忽略实践在教育上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流于讲述;评鉴限于狭隘的知识内容;教科书成为教育标竿和教育成就的衡量标准。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是关键的人物。诚如Sosniak & Stodolsky (1993,P272)所言:“课程改革遭遇的问题,责任不在教科书;教科书也不必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是教学的经理人,透过传递教科书内容,掌握学生进展。可见,教师如何使用教科书,影响课程改革的成败。”教科书属“书面课程”,必须经过教师转化为运作课程,才能提供学习机会,以成为学生的经验课程。

一般学者都认为,教师使用教科书是教学中重要课题。教师必须善加运用教科书,但亦应懂转化教科书内容,以切合学生学习需要。周仪(2002)强调,教师善于解读和运用教科书,才展示教师从“教材的传递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以至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杨国扬(2013)亦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是教科书内容忠实的传递者,还是把教科书透过教学转化成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研究者必须深入探讨。换言之,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科书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摆脱课程、教科书束缚,从而恢复教师专业自主。目前,内地、台湾、香港的学校教室中,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导者,教科书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最主要的资源;自然而然地,教师如何转化教科书内容,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谈及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关键角色,不少学者着力甚多。Silver(2009,P29)探讨数学教学时,认为教师在教材与学生学习之间,经过两个重要步骤:教师拟定课业(tasks)、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使用的课业(见图1)。他强调教师在这两个步骤中,扮演关键的角色。Remillard(1999,2005)特别强调教师与课程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四项:教师与课程以及教科书之间的关系;脉络对教师计划课程(planned curriculum)的影响;课堂中课程受教师本身、学生和脉络的影响而形成的运作课程(enacted curriculum)。因此,Remillard(2005)建立的基本架构包括教师、课程、教师与课程间的参与关系、计划课程和运行课程等四个部分,同时突显脉络和学生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见图2)。Remillard(2005)认为,教师在设计“计划课程”时会展示其调适的能力,又在施行“运作课程”时展示其转化的能力{4}。

按上述学者的分析,教师于教科书与学生学习之间扮演重要角色,教师把课程计划及教科书内容加以转化,以不同方式呈现教学目标或内容,从而协助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对教科书的观念极为重要。陈柏华(2007)曾整理教师的教材观,以说明教师具不同观念会衍生不同使用教科书之模式(见表3)。若教师认为教科书即教学内容,其运用模式会倾向照本宣科;若教师认为教科书是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思考和建构知识,则运用模式会倾向探究和学生自主。

五、建议:回归教师专业

毋庸置疑,教科书在学校教学中占着无可取代的地位{5},诚如石鸥(2011,P362)所言:“除了教科书,人们很难找到其他开启民智、了解公共信息的途径。外在世界被熟悉与认知,主要是通过教科书。教科书为当时的学生和民众同外部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纽带,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了对于世界的认识。教科书一课一课,一页一页地把这世界从不同角度(历史、地理、文学等)展示出来。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就是手捧着这些课本成长起来的。”然而,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便会形成未能照顾学生需要、照本宣科、只鼓励记忆背诵的学习方法等现象。本文作者认为,要解决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的问题,必须从教师专业入手,加强他们转化的能力。

1. 教学要素之论述

本文作者认为,针对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的问题,需分析教科书、教师、学生、学习等因素之关系,从而理顺解决的取向。

(1)教科书与教师教学 要提升教科书的作用,除教科书内容和审定机制外,教科书的应用仍扮演最重要的角色。然而,一直以来,师生在课堂上应用教科书的研究甚少(黄显华,2005,P187;Weinbrenner,1992),近年逐渐增加,且已取得一定成果(参:杨国扬,2013;教育研究院,2012)。要处理教师使用教科书问题,应先探讨教师和教科书之关系。教师群中对教科书有三类意见(Grant,1987,P7):

教师甲:我不会用教科书。我准备所有教材,因为我比任何教科书编者更了解我学生的需要。

教师乙:我教学时不能没有教科书。我视它作处方;若一页接一页地教授,准不会出错。

教师丙:我觉得教科书很有用,我教学时经常使用它,但并非所有时间都用。

Ben-Peretz (1990,p.57)在《教师和课程的相遇:把教师从教科书的专横统治解放出来》一书中指出,教师处理课程材料时有三种角色。本文作者加以修订并列述:

1)教师是传递课程内概念的人:教材是课程设计者传递课程概念的工具,是防范教师(teacher-proof)教学偏离课程的材料。教师的角色只是按本子办事,照本宣科;教师能否合法地调适,备受争议。

2)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动者:教师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具影响力;因此,课程设计者应采用工作坊(workshop)和培训把教科书的精神转给教师,然后让他们发挥。

3)教师是课程设计者的伙伴:选取和转化教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因此,无一套预设的特定教材,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因时制宜地阐释和调适教材。

Ben-Peretz(1990,P57)强调,她探讨教师与课程关系时采第三种角色的视角。黄显华、霍秉坤(2005,P191)把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模式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型教师:他们由课程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概念和技巧,利用教科书和学生一起探讨,为学生提供学习经验。他们虽然不是学科专家,但以专业知识调适教科书的材料。第二类是依赖型教师:他们不重视学生的兴趣、疑问和困难;他们最关心学生完成教材的速度,只以学生能记忆教本的内容为评估学生成绩的方法,很少评估他们能否理解概念、这些概念和其他学习范畴(包括学生生活面对的问题)的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只关心教科书中一页、一章、一册的安排。第一类教师是教科书的主人,第二类则是教科书的奴隶。

Woodward & Elliot(1990)探讨教科书应用和教师专业发展时指出:“虽然不是所有教师都依赖教科书,事实上是所有学校内很多教师都有不同程度地采用教科书。”他随即警告:“教科书的使用或过分使用对教师专业发展不利!”近年,越来越多地区采一纲多本的教科书政策(如内地、台湾),而且加入大量支持教学的资源。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材料不限于教科书,也可选择参考书、测验卷、多媒体教材、挂画、地图、简报等教学辅助资源。然而,教师如何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材料,仍视乎他们的转化能力。

除转化教学内容外,教师宜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法,以增加教科书的效用。比方说,结合讲述与讨论,藉问题提升学生的记忆力,也可激发学生达致更高层次的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Sternberg & Williams,2010)。Sternberg & Williams(2010)提出七种师生互动层次:1)拒绝问题;2)重复问题当做回应;3)承认不知道或直接回应;4)鼓励学生寻求权威型的答案;5)考虑其他选择的解释;6)除解释外,考虑评估解释的方法;7)除解释外,考虑评估解释方法及后续评估行动。他们认为,教师运用的层次越高,越能鼓励学生发展认知技能。相类的教学技巧,都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使用教科书。

整体而言,教师应视教科书为一种而非唯一的教学资源,增加补充教材;按个人认知转化教学内容;并结合讲述、问答、讨论、问题探究等方法,以协助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从事批判思考等高层次的学习。

(2)教科书与学生学习 Ben-Peretz,M. 在《教师和课程的相处:把教师从教科书的专横统治下解放出来》一书中,设计一套课程分析模型。模型由四个基本度向(dimensions)组成:教材、学习者、脉络、教师。对“学习者”的说明和各个子度向如下:

1)对学习者的观念:学习者是否有机会参与主动发现学习?学习者期望从教科书中获得知识。

2)学习者可获得发展的机会:教材提供认知能力的发展机会;教材提供情意能力的机会;教材提供心理肌动发展机会。

3)计划的教学重点:每个学习者是有特殊兴趣和需要的个体;学习者被视为一群体的一分子,有共同兴趣和需要。

4)风格:学习者被视为可以在不同的学习环境,无论是结构性或非结构性的环境下学习;学习者被视为需要高度结构性的环境下学习。

Armbruster & Anderson(1991)提出认知理论认为,影响教科书学习成绩的因素包括:

1)教科书的特性;

2)学习者所采取的认知策略:学习者用以把课本内的内容放置在脑袋里的方法。这些信息处理的策略不只是指初期所需的注意力和把信息概念化(encoding),而是学习者如何意识和控制自己的思考和学习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

3)在课文中安插一些有关问题,可有效增加注意力和学习时间。引导学习者在阅读时自行提出有关问题可加强学习效果;

4)选择性地注意和处理自课本内结构所界定的重要信息。教导学习者找出和应用课本中的内在结构可提高学习效果。

Lonka,Liudflom-Ylanne & Maury(1994)建议此类培训不应只注重学习策略的表面行为,而应重视引导他们对各种不同学习策略的效果在概念层次上加以理解。Weinstein & Mayer(1985)提出van Dijk & Kintsch(1983)模型和Mayer(1984)模型都可提供此类培训的概念工具,可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元认知(meta-cognitive)意识。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让学生面对多种不同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在需要时修订其学习策略。

(3)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除教师和教科书的关系外,另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下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三种教学风格(Grant,1987):

教师甲:学生是接受安排的;我是教师,是最有学识的。我有责任去决定最佳的教学方法,学生需按指示去学习。

教师乙:我根据教科书和课程纲要所列出的方法教导学生。

教师丙:我尝试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方法,且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在这种教学风格下,我的工作包括:1)估计学生的目的、学习风格、爱好和厌恶、强项和弱项;2)在课程纲要所列目的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教法和教材;3)决定如何采用、修订、取代和不采用教科书提供的方法和内容(黄显华、霍秉坤,2005,P189-190)。

Barker(1992,P38)认为如能协助学生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则能够提高学习成果。这一策略包括下列程序:

1)阅读前期:引导学生考察出版时间、目录、图、表、字汇表和附录,教师亦应和学生一起探究书本内容可能出现的偏见。

2)阅读期:迅速阅读内容一次,对全书的格式、写作风格和整体面貌有所了解。在正式阅读时,理解、聆听、反应和其他指导的提供都可以诱发学生去理解探究学问的方向。换言之,引导他建构一套思考的框架。

3)阅读后期:反省性讨论,应用性活动,词汇和概念的建立和发展,与相关的课题作有机的联系,都有助于课本的理解。

Armbruster & Anderson(1991)指出,大量研究显示:

1)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以阐释和记忆教科书的内容;

2)鼓励学生利用语意建构(semantic mapping)技巧和列写大纲,建立课本内容间有意义的关系;

3)学生应了解在某时、某地、某原因和方法,应用何种学习教科书的策略。

除培养学生自行掌握学习策略及教学内容外,亦应强调学生相关的经验。鲁洁(2003,P9)曾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教材所给出的话题是不是能调动起儿童已有的经验和体验,使他们感到这是一个对他们有意义而不是漠不相关的话题,怎样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发现问题,怎样激起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和需要?”本文作者认为,这是所有老师使用教科书时,必须替学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 教师专业能力

毋庸置疑,教师使用教科书的转化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因此,学者提出改变教师对教科书的观念及提升他们的转化能力。洪若烈(2003)认为教师宜建立使用教科书的正确观念。教科书不是圣经亦非教学的唯一资源。他认为教师必须摒弃只教授教科书内容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林智中、余玉珍(2013,P117-118)强调提升教师选用教材的能力十分重要,而且更需按学生情况调适教材。他们列举教师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动机和习惯;

2)能分析和掌握课程的精神、目标以及评核要求;

3)具丰富的教学内容知识,理解学生在学习某些内容、概念或技能中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教学;

4)掌握丰富的教学知识,能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以达致课程所要求的目标;

5)能按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调适教学目标及要求;

6)能洞察和好好规划一整个的学期,以致一整个学年的课程,从而按部就班地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7)能利用评估资料改善教学,促进学习(林智中、余玉珍,2013,P117-118)。

叶兴华(2011)与林智中、余玉珍(2013)有相近的看法,认为要求教师跳脱教科书自行设计课程,耗费时间,且无必要。然而,教师必须在使用教科书时,除适度增删外,尚应有效转化教科书内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经验。他强调要使教师有效使用教科书,更有效的方法应为:培养教师教科书使用的能力,能以课程纲要为基准,学生学习为依归,增删、转化教科书的内容(叶兴华,2013,P66)。叶兴华v2009,P291-297)曾以课堂观察研究五位小学教师,发现许多优秀的教师,在掌握教学参考资料后,会结合教科书内容、个人教学经验、进修所得,从而设计帮助学生学习的运作课程。

在这方面,外国研究可提供更多启发。不少研究显示,虽然外国教师仍参考教科书施教,但并非全部教师将教科书视为权威而完全照本宣科。Stodolsky(1989)观察39个班级的五年级社会科与数学教学,发现教师并非受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控制。Sosniak & Stodolsky(1993)观察四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情形,发展教师并非完全依赖课本,而是选择、重新组织、补充教材内容。有些教师更根据个人判断,将他们认为成绩稍逊学生单独抽离出来,以较简单的课业或阅读材料代替教科书。Baumann和Heubach(1996)调查研究小学教师使用基本的阅读教材,发现教师采用部分教师手册建议的教学活动,同时补充其他教材,以完善教学材料的内容。Grossman & Stodolsky(1995)的研究发现,数学、外语、科学、英文、社会等学科的教师对教学及教材之应用,略有不同。整体而言,数学科老师最遵守课程要求及教科书内容,他们最依知识的序列,最愿意与其他老师共同拟定考试题目,最赞成按学生能力差异分组v见表4)。这显示美国教师自主度较高,也具专业能力自行决定。

六、结 语

本文探讨教师专业在教科书转化的重要性。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显示教师专业成长仍有待加强。本文作者认为,针对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的问题,仍需分析教科书、教师、学生、学习等因素之关系。然而,教科书的问题仍应以两条脚走路,一为改善教科书的质素,一为改善教师使用教科书之能力。诚如张侨平、陈叶祥、黄毅英v2013,P129)强调:“一方面,我们需要课程的设计者v包括教科书的编者)能对学科的发展采取尊重的态度,且能给学科很大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要具备能力搭建起学习内容和过程能力之间的桥梁。”唐淑华v2010)更直接地谈及两方面缺一不可:“因此除了一方面要求老师在课堂中应进行有意义的教学转化之外,教科书编辑者与审定者也应各自发挥其专业角色,使得由上至下的各层级转化皆可以得以实现。”

注 释:

{1} 国内论文繁多,且本会议主办者提及期望更多不同地区之论文,故针对西方、台湾及香港之论文。

{2} 下述研究回顾,仅为简述,且只提“教科书使用”相关的结果。

{3} 亚洲地区的班人数较高;一般使用教科书更方便,但亦较难使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4} 应用Remillard(1999,2005)架构的研究很多,如Chau(2014),Brown(2002),Remillard(1999),Remillard & Bryan(2004).

{5} 教科书在学校教育扮演重要角色,这情况于重视考试的东方社会尤为显著。本文强调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必须具备专业能力,以转化教科书内容,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本文作者认为教科书的素质仍是重要的课题,只是本文不加探讨而已。

参考文献:

[1]Alverman,D.E.. Teacher-student mediation of content area texts[J].Theory into Practice,1989,(2):142-147.

[2]Armbruster,B.B. and T.H. Anderson. ‘Textbook Analysis,’ in Lewy[C]//A.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ergamon,1991.

[3]Bagley,W. C.. The textbook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In G. M. Whipple (Ed.),The textbook in American Education (30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in the Study of Education,Part II)(pp.7-26)[M].Blooming,II:Public School Publishing,1931.

[4]Barker,R. P.. The frequency and extent of textbook usage among Arizona high school social studies teachers[M].Michigan:UMI Dissertation Services,1992.

[5]Ba?拶er,N.. A case study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s teachers’ views of their and students’ textbook usage and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characteristics[D].Graduate School of Sciences of 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2012.

[6]Baumann,J. F.,& Heubach,K. M. . Do basal readers deskill teachers?:A national survey of educators’ use and opinions of basals[J].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96,(5):511-526.

[7]Ben-Peretz,Miriam. The teacher-curriculum encounter:freeing teachers from the tyranny of texts[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8]Brown,M. W.. Teaching by design: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 practice and the design of curricular innovation[D].,Evanston,IL: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2002.

[9]Brown,M.,& Edelson,D.. Teaching as design:can we better understand the ways in which teachers use materials so we can better design materials to support their changes in practice. Evanston[M].IL:The Center for Learning Technologies in Urban Schools,2003.

[10]Chall,J.S.,& Conard,S. S.. Should textbooks challenge students? The case for easier or harder textbooks[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1991.

[11]Chau,Y. L. . Teachers’ use of senior secondary Geography textbooks in Hong Kong:Implications for meaningful learning[D].Hong Kong:University of Hong Kong,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2014.

[12]Educational Products Information Exchange Institute (EPIE). Report on a national study of the nature and quality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most used by teachers and learners[Z].no. 76 (NY),1977.

[13]Foster,S. & Nicholls,J.. Textbook. In G. H.,McCulloch,& D. Crook (Eds.),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pp.598-599)[M].New York:Routledge,2008.

[14]Freeman,D. J.,& Porter,A. C.. Do textbooks dictate the content of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89,(3):403-421.

[15]Grant,N.. 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M].London:Longman,1987.

[16]Jobrack,B.. Tyranny of the textbook:An insider exposes how educational materials undermine reforms[M].New York: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12.

[17]Kon,J. H.. The thud at the classroom door:Teachers,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n response to a new textbook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D].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1993.

[18]Lam,C. C.,& Lidstone,J..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 syllabus:Case studies from Brisbane secondary schools[J].Education Journal,2003,(2):61-83.

[19]Lloyd,G. M..Curriculum use while learning to teach:One student teacher’s appropriation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aterials[J].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8,(1):63-94.

[20]Lonka,K.,Lindblom-Ylanne,S.,& Maury,S.. The effect of study strategies on learning from text[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1994,(3):253-271.

[21]McCutcheon,G..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solo and group deliberation[M].New York:Educator’s International Press,Inc,2002.

[22]Mikk,J.. Textbook:Research and writing[M].NY:Peter Lang,2000.

[23]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NCES).Teaching mathematics in seven countries results from the TIMSS 1999 video study[M].Washington,D.C.: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3.

[24]Nicholls,J.. Mtehods in school textbook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storical Learning,Teaching and Research,2003,(2):11-26.

[25]Nicol,C. C.,& Crespo,S. M.. Learning to teach with mathematics textbooks:how preservice teachers interpret and use curriculum materials[J].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2006,(62):331-355.

[26]Parker,W. C.,& McDaniel,J. C.. Bricolage:Teachers do it daily. In E.W. Ross (Ed.),Teacher personal theorizing:Connecting curriculum practice,theory,and research (pp. 97-114)[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27]Reints,A. & Lagerweij,N. . 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aterials[M].Tiburg:Zwijsen,1989.

[28]Remillard J. T.. Examining key concepts in research on teachers’ use of mathematics curricula[J].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2005,(2):211-246.

[29]Remillard J. T.,Bryans M. B..Teachers’ orientations towar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aterials: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learning[J].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4,(5):352-388.

[30]Remillard,J. T. & Bryans,M. B..Teachers’ orientations towar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aterials: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learning[J].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4,(35):352-388.

[31]Remillard,J. T.. Curriculum material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form:A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teachers’ curriculum development[J].Curriculum Inquiry,1999,(3):315C342.

[32]Remillard,J. T.. Examining key concepts in research on teachers’ use of mathematics curricula[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5,(2):211-246.

[33]Sherin,M. G.,& Drake,C.. Curriculum strategy framework:Investigating patterns in teachers' use of a reform-based elementary mathematics curriculum[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009,(4):467-500.

[34]Silver,E.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aterials:what might we learn?[J].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9,(41):827-832.

[35]Son,J. W.. Elementary teachers’ mathematics textbook use in terms of cognitive demand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a mixed method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M].East Lansing,Michiga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2008.

[36]Sosniak,L. A.,& Stodolsky,S. S.. Teachers and textbooks:Materials use in four fourth-grade classrooms[J].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93,(3):249C275.

[37]Stein M. K.,Remillard J. T.,& Smith M. S..How curriculum influences student learning. In Frank K. Lester,Jr. (Ed.),Secon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319-369)[M].Gweenwich,CT:Information Age,2007.

[38]Sternberg,R. J.,& Williams,W. M..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2nd ed.)[M].Merrill:Pearson Education,2010.

[39]Stodolsky,S.. Is teaching really by the book? In P. W. Jackson and S. Haroutunian-Gordon (Eds.),From Socrates to software (88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pt.1)(pp.159-184)[M].Chicago: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1989.

[40]Tarr,J. E.,& Papick,I. J.. Collaborative efforts to improve the mathematical preparation of middle grades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T. Watanabe & D. R. Thompson (Eds.),The work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ors:Exchanging ideas for effective practice,AMTE Monograph 1 (pp. 19-34)[M].San Diego:AMTE,2004.

[41]Weinbrenner,P.. Methodologies of textbook analysis used to date. In H. Bourdillon (Ed.),History and social studies- Methodologies of textbook analysis (pp.21-34)[M].Amsterdam:Swets & Zeitlinger B.V.,1992.

[42]Weinstein,C. E.,& Mayer,R. E..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M. C. Wittrock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Vol. 3,pp. 315C327)[M].New York,NY:Macmillan,1986.

[43]Westbury,I..Textbook selection:pedagogical consideration. In T. Husen (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pp.5231-5233)[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5.

[44]Woodward,A.,& Elliot,D. L.. Textbook use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In D. L. Elliot & W. Arthur (Eds.),Textbooks and schoo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pp. 178-193)[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45]Yager,R. E.. What we did not learn from the 60s about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992,(8):905-910.

[46]王世伟.小学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08.

[47]王雅玄.社会领域教科书的批判论述分析:方法论的重建[J].教育研究集刊,2005,(2):67-97.

[48]石 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科书启蒙之研究[C]//“教科书百年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教育研究院,2011.

[49]石 鸥.教科书评论・2013[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0]江恬仪.小学教师数学教科书的使用情形及影响因素之个案研究[D].屏东:屏东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9.

[51]吴心怡.小学教师教科用书使用情形之个案研究[D].台北:台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2.

[52]吴莉蓉.台中市小学艺术与人文教师对艺术与人文教科书之使用现况与意见调查研究[D].新竹:新竹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4.

[53]周仪.小学教师解读教科书的方式[J].台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5):115-138.

[54]周祝瑛,陈威任.中学日常教学活动之生态研究(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委托专题研究成果报告)[D].台北:台湾地区行政主管部门,1996.

[55]林智中,余玉珍.教科书的局限与改善方法:香港的经验.[C]//石 鸥.教科书评论・201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5]柯华葳,幸曼玲,林秀地.小学日常教学活动之生态研究(台湾地区行政主管部门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委托专题研究成果报告)[D].台北:台湾地区行政主管部门,1995.

[56]洪若烈.小学教师之教科书使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之探讨[J].国教学报,2003,(15):175-192.

[57]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8]唐淑华.一国两“制”?从“一纲多本”与“一纲一本”论争探讨台美教师对课程发展与教材设计的不同解读教科书研究[J].教科书研究,2010,(2):63-92.

[59]徐伟民.小学数学教科书使用之初探[J].科学教育学刊,2013,(1),25-48.

[60]教育研究院.开卷有益:教科书回顾与前瞻[M].台北:教育研究院,2012.

[61]张松圳.云林县小学教师对自然与生活科技教科书评选与使用满意度之研究[D].嘉义: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13.

[62]张芬芬.本文分析方法论及其对教科书分析研究的启示[C]//教育研究院.开卷有益:教科书回顾与前瞻.台北:教育研究院,2012.

[63]张侨平,陈叶祥,黄毅英.从教科书分析带出教学启示:以小学数学的一个课题为例[C]//石 鸥.教科书评论・201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4]陈月茹.中小学教科书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65]陈明耀.台北市小学体育科教科书使用现况与教师意见之调查研究[D].桃园:体育学院硕士论文,1999.

[66]陈明耀.台北市小学体育科教科书使用现况[J].公民体育季刊,2000,(3):34-41.

[67]陈柏华.小学教师教材观比较[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68]陈健生.讲述教学法[C]//霍秉坤,余慧明,陈健生,李伟成,陈锦荣,林德成.教学:方法与设计.香港:商务印书馆,2004.

[69]陈淑蕙.屏东县小学闽南语乡土语言教科书使用现况之调查研究[D].屏东:屏东师范学院公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10.

[70]陈雅美.台北市小学音乐教师教科书使用之研究[D].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12.

[71]陈嘉鸿.南台湾高中英文教师对高中新英文教材之意见及使用现况之研究[D].高雄:高雄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9.

[72]陈庆升.台北市小学教师对小学英语教材之意见及使用现况之研究[D].高雄:高雄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73]黄千玳.公民中学表演艺术教师教科书使用现况与意见调查研究[D].台北:台北艺术大学硕士论文,2008.

[74]黄良微.南台湾高职英文教师对英文教科书的看法及使用现况[D].高雄:高雄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75]黄政杰.重建教科书的概念与实务[J].课程与教学,2003,(1):1-12.

[76]黄儒杰.公民小学教科书选用方式及其合理性之研究:以台北县市为例之初步调查[D].台北:台北师范学院公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77]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8]黄靖如.台北县小学教师国语教科书定位与使用之研究[D].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学,2009.

[79]杨国扬.高中审定本教科书使用现况及影响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院教科书发展中心计划成果报告)[EB/OL].http://naer.edu.tw/ezfiles/0/1000/img/49/78-NAER-10 1-10-G-2-01-00-1-01.pdf,2014-11-3.

[80]叶芳慈.教师教学风格与教科书使用方式之研究[D].台北:台北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9.

[81]叶兴华.台北小学教师之教科书选用之研究[J].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学报,2009,(2):33-72.

[82]叶兴华.我国中学小学教科书使用问题及促进未来教科书使用之道[J].教师天地,2011,(174):62-68.

[83]叶兴华.五位小学教师教科书使用之分析[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9.

[84]叶兴华.现行编审制度下公民中小学教师教科书使用之研究――16位教师的访谈分析[C]//教育研究院.开卷有益:教科书回顾与前瞻.台北:教育研究院,2012.

[85]廖靖绮.中学英语科教师教科书使用与教学法运用两者互动之研究[D].台南:成功大学硕士论文,1998.

[86]管晓真.桃园县中学综合活动学习领域教师教科书使用行为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87]刘昭宏.教科书在中学理化教学中的应用之个案研究[D].彰化:彰化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3.

[88]潘业丰.屏东县中学数学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形之探讨[D].屏东:屏东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9.

[89]鲁 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的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2-8.

[90]钟启泉,崔允t.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1]简彤纭.台北市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知能与艺术与人文教科书使用之研究[D].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7.

篇10

关键词:攻鼓子;现状调查;理论思考

攻鼓子的产生、发展与西凉乐舞的历史同步。在古代西凉乐舞中,鼓是最重要的乐器,也是古代河西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中最常用的乐器。据此,可判定攻鼓子亦为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孙等某个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据有关专家考证,它已有近2000多年历史,并上书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成为定伦。

笔者出生于武威,本着探索与求知的心态,对河西走廊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沉淀的民间鼓乐舞“攻鼓子”舞进行挖掘、整理和深入研究。

一、攻鼓子的研究现状调查

通过近些年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对攻鼓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一)攻鼓子艺术源流的研究

张永星的凉州攻鼓子的调查与研究[1]一文中对攻鼓子的源流以及形成和发展进行探究。文中还详细的阐述了影响攻鼓子发展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而在王怀虎的甘肃鼓文化渊源考及其体育文化价值研究[2]中,作者通过攻鼓子名称的传说对其发展脉络进行考辨。

通过上述两篇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攻鼓子源流的研究分析,诠释了攻鼓子名字的内涵并且说明了攻鼓子曾经的历史文化渊源,作者张永星也对史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初步了解攻鼓子奠定了基础。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查证研究笔者发现文献中的史料仅仅说明了凉州地处丝绸之路,结合了中西文化,关于攻鼓子的内容却没有。由此上面所说的史料依据单薄,难以服人。

(二)对攻鼓子的艺术特征的研究

通过搜集整理笔者发现关于攻鼓子艺术特征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文献。

其中有报纸类型的文献。张兆栋、范武平的辉煌灿烂武威文化[3]通过简单描述攻鼓子与其他鼓种的差异,说明了其包含有的独特性。而在陈菊、秦娜的展“非遗”魅力 亮陇上风采[4]一文中简单介绍了攻鼓子表演形式及其主要特征。杨门元的鼓魂显凉州人本色[5]一文中介绍了攻鼓子艺术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这些文章大多是对攻鼓子进行简单介绍或是对某一方面的单独探讨,没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还有一种是由各界的学者通过研究所发表的期刊和硕士论文,其中福建师范大学王玉寿的丝路古韵 凉州遗风――凉州区音乐文化研究[6]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攻鼓子的表演机制、服装、阵法和特点,阐述了攻鼓子乐舞中的秧歌词特点和攻鼓子乐舞中的“乐”,而且还分析了凉州贤孝与攻鼓子乐舞的音乐共性。周邦春的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征分析[7]从艺术特性还有精神文化等几个方面分别展开了分析。而石瑾的河西走廊上的西部“鼓魂”[8]还有李琦的论攻鼓子中的西凉乐舞遗存[9],都通过介绍凉州的独特地域由此产生了具有鲜明的古代乐舞特点的攻鼓子。这些期刊和硕士论文与报刊文献比起来就比较详细了,从各个方面对攻鼓子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三)对攻鼓子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在张永星的凉州攻鼓子调查与研究中,文中主要介绍了攻鼓子在保存和发展凉州民间传统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客观描述了在当代社会,攻鼓子在传承中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在罗旭的在根上浇水[10]中作者通过传承人的事例说明了攻鼓子的现状,并对攻鼓子保护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纵观研究文献,有关攻鼓子传承研究的文章很少,而且上述的文献大多是对兰州太平鼓进行简单介绍或是对某一方面的单独探讨,比较片面,没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对于保护机制和发展传承几乎未做讨论。

二、思考

通过对搜集文献的整理研究,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

在对攻鼓子源流的研究中,笔者所搜集的文献中对其从历史文化渊源及名称的由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在文献中也引用了少数的史料,但是经过对文献中的史料查证后发现,文献中的史料内容和攻鼓子没有多大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证明了凉州地处古丝绸之路受到本土和西方的双向影响。但是笔者认为对某一历史现象的分析断足必须要通过有一足价值的实物或又献的考证才有说服力的,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应该进行田野调查或者是艺人访谈,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让人更加信服。

在对攻鼓子艺术特征的分析中,笔者发现它们大都是概述。尽管各篇详略不同,文字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大同小异,几无例外。通过搜集查阅西部地区的鼓舞文献发现,在西部地区还有其它几种比较出名的鼓舞,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它们的就比攻鼓子的要多很多。这使我们对凉州攻鼓子在当地的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由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不同地区的鼓舞区别来探究凉州攻鼓子的发展,他们都处在古丝绸的必经之路上,由此可以发现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通过比较发现相同点和差异后,才能对攻鼓子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比对攻鼓子源流和艺术特征的分析,攻鼓子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特别少,而且它们大都是粗略的一笔带过。尽管各篇详略不同,文字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大同小异,几无例外。另一方面缺少对攻鼓子音乐文化以及传承的探索。笔者认为对攻鼓子传承研究应从思想传承、民间传承、专业团体传承、学校传承、作品创作的传承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永星.凉州攻鼓子调查与研究[J].大舞台,2011(02):125-126.

[2]王怀虎.甘肃鼓文化渊源考及其体育文化价值研究[J].天水师范学报,2011.3.25

[3]张兆栋,范武平.辉煌灿烂武威文化[N].武威日报,2007(07)-2

[4]陈菊,秦娜.展“非遗”魅力 亮陇上风采[N].甘肃日报,2010(11)-12(07).

[5]杨门元.鼓魂显凉州人本色[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

[6]王玉寿.丝路古韵 凉州遗风――凉州区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7]周邦春.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征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06).

[8]石瑾.河西走廊上的西部“鼓魂”[J].大众文艺,2011(09):198-199.

[9]李琦.论威武攻鼓子中的西凉乐舞遗存[D].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