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舞蹈范文
时间:2023-04-11 03:2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形体舞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戏曲源于百戏,它的特征就是歌舞演故事。歌就是戏曲的唱。舞便是戏曲的形体动作。戏曲历来是载歌载舞演绎各种故事,因此而受到大众的青睐,经久不衰。随着戏曲声腔的不断衍变,特别是戏曲唱词之格“放流"即“滚唱”的形式出现,使戏曲的唱与舞的结合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去那种唱时必舞的形式由于有了“滚唱”这种大段的叙事性强的唱词的插入而增强了唱词的叙述性,而抒情的咏叹性相对地有了很大的削弱。因此,咏叹时常伴以的形体舞蹈动作逐渐地被简单明了的手示或动作幅度不大的身段所替代。这样一来,演唱与舞蹈被逐渐分离开来,并被广大的观众所认同和接受。
但是,作为戏曲表演艺术手段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并没有被人们丢弃或遗忘,相反,它作为戏曲表演手段之一,经过与唱腔音乐的分裂后得到了更加自由的发展,且使之更趋完美。戏曲的形体经变化发展,它逐渐地更加独立,更加完善。例如戏曲中的“趟马”、“走边”、“起霸”及至后来的诸如“扇组合”、“水袖组合”等等,都是在戏曲形体动作这一基础上依据所表现的具体内容而变得更加细化,肢体语言个性更加强烈,也更具舞蹈的艺术性了。所以说,由于舞蹈与唱的分离,使戏曲艺术中的舞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力更强了,手段更加完善了。
然而,世间事物是有着双重性的,戏曲形体动作的日趋完善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日趋成熟,但从某个角度而言,它也为戏曲造成了一种客观上的羁绊。当然,这个问题也在于人们如何去认识,或怎样去对待了。此间提出这一问题并非空穴来风,下面可以一些现象来说明。由于戏曲形体动作的超独立,并以其鲜明的风格个性而自成一系,并被人们接受认可,而恰巧这种认可,这种对于艺术风格的定位,便成为了人们衡量其是否为戏曲的标准。并且成了唯一的标准。正因为这种唯一,人们就认为戏曲中若使用舞蹈就只有这么一个风格标准,采用其它任何元素都被视为旁门左道,所以说在客观上就成为了一种向前发展的羁绊。众所周知,随着戏曲艺术对生活的更加贴近,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就更需要去表现近代、现代,要表现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一来,单靠过去的“趟马”、“走边”,是远远不够了。人们便会从现实生活中去提炼,去创造新的形体动作、新的舞蹈样式,甚至会将一些现代人所熟悉的舞蹈语汇搬到我们的戏曲中,用来表现我们熟知的现代生活。按理说这是合情合理的,应该是容易被人们理解的。可惜在过去一段时日中,凡戏曲舞蹈上某个戏中出现了以舞蹈为表演主体的章节或片段时,就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其原因无非就是说戏不是舞,舞不要抢戏等等。且不说戏不是舞这个幼稚的说法怎么不对,至少要问上一句戏为何不能舞呢?中国的戏曲就是以歌舞演故事而闻名于世的,这种硬性地将舞蹈与戏曲分开的说法实在是一种无知。舞蹈与戏曲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又何必将其人为地对立起来呢?
当然,要将现时的各种舞蹈搬入戏曲之中也并非一种易事。戏曲虽以歌舞演故事,但这种歌舞已经有了早被人们认可的风格和衡量的标准。经过歌唱与舞蹈的分离,戏曲的舞蹈有了自己的风格和个性,这种风格和个性成为了戏曲的一种标志。当我们在一个戏中运用舞蹈这一手段时,必然在风格上首先考虑到它与整个戏在风格上的融合性,在整体创意上更要注意到它与整个戏在表现手法上的一致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去创作、去使用舞蹈则不会形成舞抢了戏或者舞不是戏的局面。我认为,当使用的舞蹈在风格上与戏相左,或整体上游离于戏外,当然是不会被人们认同的。
篇2
众所周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音乐被称作是“声音的美妙组合”,也是我们能够容易理解的表述,然而在舞蹈中能够“驾驭音乐而不成为音乐的奴隶”,这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啊。那么如何来理解音乐就成为打开我们“音乐瓶颈”的唯一方法,因为只有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才能彰显摩登舞之魅力,否则只能是鹦鹉学舌般的滑稽之舞了。
谈起音乐,首先不能不讨论什么是“音”?音既是声音的总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振动,并向四周传播,形成了一系列的波,这些波引起我们耳膜的震动,使我们才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
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声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一系列有固定频率或固定音高的音,这一系列的音称为音列,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发展中形成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音就低。一般人耳能够听到的音频范围约为30-17000赫兹。音的长短是由于振动的延续时间决定的,振动延续时间长音就长,振动延续时间短音就短。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即物体振动范围的幅度大小决定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音色”是由发音物体所产生的“谐波”决定的,发音物体的性质、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谐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旋律是什么?简单地说,不同的音高和不同时值的“单音”的连续进行就构成“旋律”,严格地说,“旋律”是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旋律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这里指的是调式、音高、节奏节拍、强弱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要分的统一体。
旋律是连续不断地引导听者,自始至终听完一首乐曲的一根线索,作为舞者在听音乐时必须紧紧捉住这根线索,特别是舞曲音乐的前奏部分,更是我们要加以关注的。然而大多数舞蹈音乐的旋律,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一些精心设计的次要素材用以烘托意境,不要让音乐的旋律被伴随它的次要素材所淹没,要在头脑中把旋律从环绕的一切素材中分出来,必须能够听到旋律。
什么是形体训练? 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 ( 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 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 . 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 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 ( 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 ,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 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舞蹈感受,使形体美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实践证明,形体舞蹈训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节奏感和力量等形体素质。
而要真正使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使训练有素的形体把内在的心理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形体的姿态美、气质美。在每周只有 2 课时又拥有那么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教学的实施是非常具有难度的。
所以,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中,发现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模仿训练到外部形态的形成,如果没有对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舞蹈作品的直观感受,没有点燃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就不会有探索欲,也不能把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那我们的教学培养也是不成功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是某项专业的技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职业人才。我们的教学要伴随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
在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类的美兼容身体健美,精神丰富和道德的纯洁。其中健美的身体是美的表现的主要载体。
人的身体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活体,健美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发展,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美好追求与创造,是推动社会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更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特点。所以在舞蹈训练课中除 “外塑形”的形体训练还应结合 “内塑雅”的舞蹈鉴赏课教育。
这不是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融理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因此,舞蹈课教学不单是承担着外形条件的训练,他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 是全面掌握形体训练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个性和能力;是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综合型课程。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需要学生多重欣赏能力,富有除技术工作以外的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多元民族的了解等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形体训练或舞蹈欣赏课程不单只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服务,而应广泛传播。在学校形成校园文化的传承使命,让学生从中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及审美能力。
深化舞蹈教育的对策
1.注重实际、实用、实践。“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舞蹈技能技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基本功,还要通晓各种与舞蹈类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以教研室为单位严密制订符合学校发展的高职舞蹈教育的教学大纲。秉承着这一培养目标,舞蹈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系统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构成舞蹈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综合,对整体进行规划安排。
作为选手,当我们步入舞池或进入赛场,能够让我们的心境平和下来的关键是理解音乐,倘若您对华尔兹音乐没有很好的理解,对其不同意境的乐曲没有把握的心境下,您的心态必然会随之紧张或波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都会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因此理解音乐、把握音乐、诠释音乐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工作,也是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刻意的加以训练的内容。学习英文需要练习听力,学习舞蹈也是如此,若不能很好的理解舞蹈的音乐,就不可能很好的把握音乐,更谈不上诠释音乐了。
我们知道了舞蹈音乐是由“节拍”、“节奏”、“旋律”组成的,其“旋律”决定了音乐的主题思想,也是舞者需要用心的去理解和诠释的主题,更是舞者与音乐能否完美融合的关键所在,“节奏”决定了舞曲的“品格”与“快、慢”,“节拍”告诉了我们此音乐的“轻重缓急”。以上种种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那就是听懂音乐、理解音乐、把握音乐、诠释音乐,只有这样的选手才会在舞蹈中得以达到艺术的升华,而不会成为“音乐的奴隶”,更不会在音乐节拍的引领下“慌慌张张”、“匆匆忙忙”。
纵观世界大师的比赛以及表演,不难看出其对音乐的把握,以及在技法的处理上都有着鲜明的特点,由此诠释出的舞蹈意境各有特色,这就是舞者的风格。是舞者对音乐的理解与感知的意境不同,造就出了许许多多的经典,让人赞叹不已真可谓“顶礼膜拜”,这不但是来自音乐的魅力,更是舞者的身心与音乐完美融合的结果。
篇3
【关键词】:体育舞蹈;形体;练习;形象
现如今青少年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许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身体,长期以往形成驼背、O型腿等不良的身体形态,对此我选择体育舞蹈进行研究。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种肌肉关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形体,表现出各自情感与技艺,可以愉悦身心增强体质培养良好体形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舞蹈不仅能帮助青少年培养出蓬勃向上的气质而且能在参与中建立友谊,陶冶情操。体育舞蹈由恰恰、牛仔、斗牛、华尔兹等十种舞步组成,练习这几种舞蹈可以使青少年具有运动员风度、气质,又可以具有舞蹈者的神、形、情,原丽英学者在《浅谈体育舞蹈的锻炼价值》一文中描述道,体育舞蹈它不是叙事舞蹈却让人领略到浪漫飘逸的气息,它不是健美操、自由体操、艺术体操,让人在惊险难中感受到运动的美,而是让运动随着肢体的舒展,腰、髋部有节律的摆动中去体验一种特殊的美感,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对形体的影响深远。
体育舞蹈是一项将体育运动和艺术融为一体的高雅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将强身健体和身形塑造有机结合,同时完美地融合了舞蹈、音乐、服饰、风度,深受大家的喜爱。参与体育舞蹈的过程是一种美的气氛的营造过程,许多研究者不断对体育舞蹈进行深入地研究,尝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剖析和审视体育舞蹈与形体美的塑造的具体作用.体育舞蹈基本描述:华尔兹,其舞姿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动作如行云流水;探戈,洒脱,奔放,动作刚柔相济,快速有序,左顾右盼,前后闪头的头部动作使舞蹈更显有棱有角;狐步舞大方,悠闲,步法严谨而轻松,步态优雅而流畅;快步舞轻快、活泼,舞态飘逸稳定;伦巴缠绵委婉,柔美抒情,舞蹈情感的表达非常细腻。由于每首舞曲音乐主题基调不同,所以情感的抒发也不同,有的欢悦而旖旎,有的深沉而纯情;恰恰恰欢快风趣,诙谐花俏,极富节奏的打击乐使舞蹈动作形成一种滞动有节的“脆”劲,给人俏皮利落感;桑巴狂热,极富弹性的舞步注重音乐切分;牛仔粗犷,斗牛勇敢、激奋。
一、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形体影响的分析
体型是指对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的总体描述和评定。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尚未完全定型,柔韧性适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练习体育舞蹈时需要练习者挺胸收腹可以使青少年的勾胸驼背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使得脖子看上去更长、挺拔;坚持一段时间的压肩和手臂伸展的动作练习,可以矫正青少年耸肩,看上去更有气质;长期的绷脚尖、腿部肌肉收紧、膝盖向里收的动作可以使腿部线条的动作更加优美;跳舞时八字脚站位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0”型腿。不论跳探戈、伦巴、华尔兹何种形式,都必须挺胸收腹,头、颈、背、臂、腰、胯、腿、脚各部位联合协调运动,使动作挺而不僵,柔而不懈,实而不松,从而达到美的统一。
体格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在观赏者看来很流畅很轻盈的动作,其实每一个都需要表演者挤压肌肉全身用力,看起来轻松时则需要表演者既要有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又要有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青少年在做不同的动作时,为了保持平衡、更好发挥,需要不断改变动作,这些都需要各个肌群相互作用来实现,所以力量素质可以得到加强;耐力素质:体育舞蹈持续时间比较长、运动量比较大,节奏动作变换明显,人易感疲劳,因此对青少年的有氧耐力有一定要求;柔韧素质:柔韧素质得到发展才能使动作更加舒展,每节课前都会进行压腿、压肩等练习,有利于柔韧素质的提升;灵敏素质:体育舞蹈节奏变化快,需要各器官协调配合完成,青少年练习者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对灵敏素质有提高作用。体育舞蹈通过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从而达到一定的体格提升目的。
二、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姿态的影响
姿态包含站姿、坐姿、走姿。青少年期间养成良好的姿态效果尤为显著,坚持联席会受益终身,练习要求练习者挺胸收腹、两腿用力绷直、两肩向下沉,长此以往练习者的站姿、坐姿会有很大改善。体育舞蹈中的每个动作都是由不同的步伐组成,如倫巴走步,华尔兹步等,这些优美的步伐会对走姿产生积极影响,走姿变得轻盈,是青少年看上去更有活力、蓬勃有朝气。
体育舞蹈对青少年整体形象的影响,它是一项集娱乐、健身、艺术于一体的体育性质的舞蹈,它既不像竞技体育运动那样的激烈,又不像舞蹈那么的柔和。长期坚持体育舞蹈对练习者的体型、体格、姿态三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练习者形体更加均匀协调,不良的身体姿势得到纠正,男生看上去更加玉树临风,女生更加亭亭玉立。故在每节体育舞蹈课开始都是形体训练,而这些训练对青少年正确身体姿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对青少年的不良姿态有显著效果,它们大致分为三种:基本姿态训练、柔韧训练、组合套路训练。
三、小结
体育舞蹈是一种中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人体在有氧供能条件下完成的中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有氧练习,能够提高呼吸系统的换氧供能、增加肺的容量和通气量,提高肺的功能。体育舞蹈能缓解和排除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困扰,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容易引起情绪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如:失眠、心烦、容易激动等,另外,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妇女更年期生理和心理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要排除和缓解妇女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先要使其身心平衡。科学证明,运动负荷适度的体育舞蹈锻炼能使人体释放体重多肽物质-咖啡呐,它能使人产生欣快和镇静,从而促进心理平衡。
在跳舞过程中,需要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配合,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所以肌肉感觉也特别敏感,引发舒服的生理感觉,有了生理感觉,再加上积极愉快,稳定的情绪,以及良好的情绪体验。
参考文献:
[1]何跃春.1994—2013年我国对体育舞蹈科研论文的统计[J].2014,(14).
[2]赵军.论形体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2009,30(10):104-105.
[3]陈芳.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形体美的塑造的作用分析[J].2014,(10):337.
[4]贾琳.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2010,07(043):109-110.
[5]杜艳伟.体育舞蹈队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12月
[6]葛聪颖,杨泽鸿.体育舞蹈损伤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体育论坛,2014(04),65-68.
篇4
摘 要:形体舞蹈课程是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站姿、坐姿和走资。通过形体舞蹈训练不仅可以将外在的肢体活动与内在的审美结合起来,达到训练的目的,而且更能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和人格魅力及对美的感受力。
关键词:高师院校;形体舞蹈;教学
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作为我国师资力量的储备军,她们不仅要能够上好音乐课,更应该胜任各种活动,这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形体,给人呈现出美感。经过科学的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塑造优美的体态,培养出优雅的气质,还能将生活中错误的习惯和不良的姿态一一改变,是我们音乐专业同学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一、形体舞蹈训练的主要内容
形体舞蹈主要涉及三种要素,即体态、体形和体态语。体形主要指人的身体的基本形体特点和体格类型,是人天生和自然的一种体格形态。体态主要指人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形体姿态,如站立、行走、坐立等动作表现出的基本状态。体态语主要是指认得肢体语言,即人们利用自己的体态、体形已经动作、表情等所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体态语是人类不断进化和个人在长期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一种独特能力,对于我们日常的有声语言是一种很有益的强化、补充和丰富。事实上,形体舞蹈不仅非常有利于人民大众和普通舞蹈爱好者的身心健康,即使在专业舞蹈教育中,形体舞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舞蹈形体训练的方式不断培养和加强舞蹈专业学员的舞蹈形体美和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如此才能在舞台上释放舞蹈的魅力,跳出完美的舞蹈。
在形体舞蹈教学中融入了许多芭蕾基训在其中,芭蕾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不仅在于舞蹈本身的独特魅力,更在于它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要,这种审美被全世界人们所认同。因此,在形体舞蹈中运用芭蕾训练是十分利于学员对四肢的开合度以及柔韧度的训练,进而提高训练者的气质和形体美。
形体舞蹈教学是对学习者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首先要对受训者进行兴趣培养和美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其次,通过训练达到形体美、形象美、造型美等特征,从而使学习者感受到美,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感情等诸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形体舞蹈教学现状
首先,高师院校音乐类专业的学生,有相当一大部分同学在进到学校前是没有进行过形体舞蹈学习的,有一少部分虽有接触过,但也不够科学和系统,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进校时没有良好的形体姿态,弯腰驼背,松垮外八字等这样的形体常常能看到。其次,在一些高师院校中,音乐专业的学生对待形体舞蹈课程不够重视,很多学生都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专业课程,加上各个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程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学校是开设半学年,有的是开设一学年,使得有的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程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态度,造成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的被动现象。再次,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对形体舞蹈课程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教学内容都有老师自己制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有的学校形体舞蹈课内容繁杂,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经常变化,使学生刚刚掌握一点基本的知识就进入到另外的内容里学习了,这也是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程不够重视的原因,缺乏教材,没有计划,内容不够清晰,训练目的不够明确等都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
三、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形体舞蹈训练的改进方法
1、加强基本功柔韧性训练
在任何体能训练中,柔软性的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习形体舞蹈的基本入门,拥有好的柔韧性不仅会使你的动作更为协调、优美、灵活与轻松自如,还能防止在训练过程中肌肉与韧带的拉伤,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热身与放松运动,柔韧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肢柔韧、腰部柔韧、下肢柔韧和全身柔韧。如压腿,开胯,拉腰等训练。
2、注重把杆辅助训练
把杆训练是形体训练的基础,可为以后完成各种徒手动作及组合做好良好的准备。扶把杆练习主要内容包括有:首先是5个脚位上的站位、其次是脚的基本组合练习,如擦地、半蹲、小踢腿、小弹退、大弹退、压腿、控制等。再次是基本舞姿与重心练习。如、移重心、平衡与控制等练习。在训练当中主要借助把杆,稳固重心,有效地开发身体各部位的韧性、力量和平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因此把杆练习是芭蕾形体训练的基础练习,只有掌握了这些训练的技术方法,才能准确的科学的达到训练的目的。
3、强调基本形态控制训练
基本形态控制练习是对练习者身体形态进行系统训练的专门练习,是提高和改善人体形态控制能力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态控制训练通过徒手、扶把、双人姿态等大量动作的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系统动作的灵活度。
4、形体舞蹈组合训练
形体组合训练是指对训练者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训练内容。如:基本手位组合、基本步法组合、基本舞姿组合、三拍子舞步组合等的练习,可以使肢体各个方面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受到锻炼,这些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提升了训练者们的内在气质又帮助她们纠正了自身形体的不足,如驼背、含胸等不良的姿态。
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艺术教育 舞蹈形体 舞蹈鉴赏
形体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新兴项目,由于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不仅是一项具有运动功能和竞技性的项目,而且具有文化娱乐、社会交际、艺术观赏等特性的。因此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充实和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推动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的现状
什么是形体训练? 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 ( 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 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 . 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 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
( 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 ,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 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舞蹈感受,使形体美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实践证明,形体舞蹈训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节奏感和力量等形体素质。而要真正使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使训练有素的形体把内在的心理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形体的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作品审75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美及鉴赏力。在每周只有 2 课时又拥有那么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教学的实施是非常具有难度的。
所以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中,发现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模仿训练到外部形态的形成,如果没有对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舞蹈作品的直观感受,没有点燃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就不会有探索欲,也不能把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那我们的教学培养也是不成功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是某项专业的技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职业人才。我们的教学要伴随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同时我们不应再是应试培养的教学模式,而是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使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的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观念上的更新,从而达到 “外塑形,内塑雅”这一线路展开教学改革。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
在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类的美兼容身体健美,精神丰富和道德的纯洁。其中健美的身体是美的表现的主要载体。 [1]
人的身体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活体,健美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发展,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美好追求与创造,是推动社会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更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特点。所以在舞蹈训练课中除 “外塑形”的形体训练还应结合 “内塑雅”的舞蹈鉴赏课教育。 [2]
这不是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融理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
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因此,舞蹈课教学不单是承担着外形条件的训练,他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 是全面掌握形体训练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个性和能力;是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综合型课程。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需要学生多重欣赏能力,富有除技术工作以外的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多元民族的了解等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形体训练或舞蹈欣赏课程不单只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服务,而应广泛传播。在学校形成校园文化的传承使命,让学生从中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及审美能力。
深化舞蹈教育的对策
1. 注重实际、实用、实践。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舞蹈技能技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基本功,还要通晓各种与舞蹈类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以教研室为单位严密制订符合学校发展的高职舞蹈教育的教学大纲。秉承着这一培养目标,舞蹈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系统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构成舞蹈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综合,对整体进行规划安排。
2. 运用现代化设备,联系生活,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声图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表现手段多样的优势,具有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给学生以直观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把握舞蹈风格特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并通过模仿、创编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鼓励,让青年学生丰富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通过对生活、季节、情绪、事件、食物、动物、音乐等等的感受,通过各种动作的表现,充分激发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对舞蹈学以致用的能力。
76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3. 创设校园文化、激发学习兴趣。舞蹈基训是非常单调、乏味、枯燥的工作。不断重复着肢体的软度训练、能力训练、甚至单一的舞蹈动作训练都会重复上百次、上千次来训练达到健美的体形及舞蹈感受力。舞蹈形体教育课程中不仅是单一的训练,也要注意兴趣教学的实施。如在每学期中都会出现形体的完整性组合练习及集体舞等,可以通过学校的早操、午间活动、校园的主题活动等扩展为学校群体艺术活动展演,给校园增添文化的气息,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借以激发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舞蹈训练中,形体的训练是更好的使学生具有健美的外形,舞蹈欣赏是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及修养的提炼,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为只有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的感触才会越深,才能更好更生动的理解作品将内在的心里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也能更好的诠释舞蹈作品。
这门课程也必将进一步走向成熟与完善,也有力促进高校学生在这运动美中开拓舞蹈艺术创作思维、陶冶性情、和谐身心、完善人格、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向智星主编 . 形体训练[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朱珂苇 . 谈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刊) ,2009( 3) .
[3]于占东 . 舞蹈鉴赏在舞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 民族艺术研究,2000( 4) .
篇6
关键词:体育舞蹈;青少年;体态形状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1一、形体美是人的身体所展现出的形体结构
体育舞蹈的美的展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是舞者的动作的美和舞者形态的美,动作和形态的完美结合这才是体育舞蹈美之所在。体态形状美包括人的身体美和姿态美两个方面。人的身体美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外部展现出来的线条、比例、色彩的美,如美的身材、外貌,是一种静态的美;姿态美是指人的身体各部分在空间活动所构成的各种姿态和行为举止的美,是一种造型的动态的美。二、对青少年进行形体美塑造的必要性及特点
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造成形体的不正,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遗传因素的作用。如耸肩、含胸、背部弯曲等。但是经过一定的校正还是能够改变过来的。
体育舞蹈是一种伴随着音乐舞动四肢的大众娱乐项目,它需要舞者有着较强的动作展现。活动时人的身体上面肢体,下面肢体,腰部,头颈的肌肉,关节,骨骼,韧带都参与了活动,对提高人的身体协调,灵活性,有着显著的作用。参加体育舞蹈锻炼时优美动听的音乐,开朗欢快的气氛。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心理、肢体、智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其将来的发展。这段期间的人多为青少年,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在这一阶段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接近成人水平,神经系统发育特别是脑皮层的结构与机能的发育已基本完成兴奋进程和抑制进程趋于平衡和稳定,动作更加协调。所以通过青少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情况采取针对的形体练习,那么就能够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体育舞蹈对青少年体态形状美塑造的作用
一般体育舞蹈的初学者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先学习一些基本的姿势,这样才能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形体姿势。通过课堂教学,让青少年感受到纠正不良形态的重要性及掌握使自己的形体更加完美的方法,如男同学抬头挺胸显得挺拔又有男人的气质,女同学显得更加具有魅力。进行体育舞蹈训练,可以对一些不好的形态进行改正,如"一"位脚的站立训练可以纠正圆圈退;长时间坚持挺胸收腹的贴墙训练可以纠正含胸、弯腰等不良站姿;压腿、踢腿、绷脚尖可以改善腿部的线条;压肩、扩胸可以纠正耸肩含胸;姿态控制练习可增强身体的平衡感和控制力,使身体造型更加优美。综上所述,通过体育舞蹈课的学习和训练,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学到了新的动作技能,锻炼其协调性和灵敏性。同时体育舞蹈的训练还能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形体姿势,从而有利于其整体气质的培养。四、体育舞蹈对青少年体态形状美塑造的途径
4.1 一些基本姿态的训练
体态形状美的塑造关键在于一些基本姿态的训练,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姿态训练能够让青少年受益终身。为了突出其训练结果及趣味性,和体育舞蹈结合会很好地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可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引入以下几个方面的形体训练内容。人的形体除了受遗传影响,还主要受后天的营养、生活习惯以及体育锻炼、形体改善等影响,如现在很多刚出生的孩子早期发现有圆圈退、扁平足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按摩进行改善。现在青少年由于缺乏形体练习导致他们中有些人存在不好的形体特点,如耸肩、含胸、背部弯曲、两个肩膀不平、头颈歪斜、X形腿、圆圈退、斜跨八字步、脚尖内扣等。即使有些青少年已经形成了上面的一些形体特点,但是经过一定的校正还是能够改变过来的
4.2 加强青少年对音乐节奏的领悟
体育舞蹈美的展现离不开体育舞蹈,音乐既能够将舞者迅速的进入到体育舞蹈情境中,还能够帮助其进行美的展现。音乐不仅助于习舞者体会和感受动作节奏、风格、速度及强度等变化,还能使习舞者合理调节活动时的强度变化,培养其乐感和节奏感,并有助于激发练习者的体态形状美的意识,提高练习兴趣性,发展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展现力。作为健与美结合的体育舞蹈,要求男女以精湛的体育舞蹈技艺、默契的配合、精心的编排去展现体育舞蹈的华贵艺术,需要音乐。
4.3 注意理论和动作的结合教学,培养青少年审美意识
篇7
【关键词】形体训练;公共体育舞蹈课;艺术修养
一、前言
形体训练作为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公共体育舞蹈教学效果,满足舞蹈学生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形体训练与公共体育舞蹈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从不同方面对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能够为日后提升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应用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研究意义。
二、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主要是指人们通过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措施,展开对自身身体的锻炼,以实现对体形的维持和保持。形体训练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加以阐述。广义的形体训练主要是指,只要包含形体在内的动作,各种样式的动作均可以称为形体训练,例如服务行业中的送菜、迎宾等动作,都属于广义形体训练中的一种方式。狭义的形体训练主要是指形体美的训练,通过不同的形体动作,实现对身体形态美的保持训练。社会对于形体训练的理解,一般采用狭义的形体美训练,该狭义的形体训练主旨更能够符合多数训练者的意愿。多数的训练者都是以能够实现对身体形态美的塑造为主。
三、形体与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关系
(一)形体训练是公共体育舞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体训练在发展进程中,与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形体训练是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体育舞蹈是近年来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新兴的一种健身方式。公共体育舞蹈开展过程中,将舞蹈、音乐以及形体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属于一种人体运动艺术,将艺术、教育以及体育三者结为一体。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在开展过程中,致力于将肢体语言和人体的舞姿充分展现出来,凸显出特有的艺术风格,此为公共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下的美特征。
通常情况下,在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过程中,无论是舞蹈教师、舞蹈设备还是学生,都具备了相应的舞蹈课开设的基础条件,但是受理论教材内容匮乏的影响,公共体育舞蹈课的开展仍存在相应的问题,理论教材内容中有关形体训练部分的知识相对较少。通过对形体训练相关内容的增设,并以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为指导,能够充分实现对学生形体与姿态的塑造,为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公共舞蹈课是开展形体训练的重要依据
形体训练与公共舞蹈课程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形体训练是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在其是开展形体训练的重要依据。形体训练通过对训练者姿态、形体的演示和训练,能够使训练者的气质与形体逐渐形成完美的统一,使其在训练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形体魅力,从而促进训练者形体的发展。形体训练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具有专业的舞蹈训练课程,而是在公共舞蹈课程开展基础上,容纳于公共舞蹈课程之内的一项锻炼内容。
通常情况下,掌握公共体育舞蹈技术和技巧的重要手段,便能展开对形体的基本训练。通过形体训练,充分改善自身的身体形态,使训练者的身体更加具有柔软性和控制性,从而为体育舞蹈技巧的训练和展现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形体训练是公共舞蹈课程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公共舞蹈课程则是开展形体训练的重要依据。
四、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作用研究
(一)形体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控制力
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其能够充分提升学生身体的控制力。通常情况下,体育舞蹈课程在开展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舞蹈动作的步伐、肢体动作的准确性与和谐性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公共舞蹈课程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训练者要具备一定的身体控制能力。姿态的控制能力极大程度上决定训练者的动作是否优美。因此训练者要从不同方面提升其自身对身体和姿态的控制能力。比如,在华尔兹公共体育舞蹈练习中,若一人在舞蹈中出现耸肩膀的现象,而另一人在舞蹈中则以沉肩的形式出现,二者给人不同的感觉,后者的优势明显更强些。由此能够看出,对于姿态优美与否的评判,主要表现为其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而对训练者展开形体训练,能够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实现对其自身身体的控制。比如在形体训练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实现身体及躯干的平衡,加强对学生腿部的控制能力,并依据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指导学生对舞蹈姿态进行规范,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的控制力。
(二)形体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应用,体现为其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一般而言,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实际上就是将体育向舞蹈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音乐和舞蹈修养是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艺术化的具体表现。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不仅是要从公共体育舞蹈角度上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主要是由于形体训练能够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并使其形体保持一定的美感,从侧面突出学生形体的气质,凸显出其文艺性的艺术修养。
音乐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中,不仅是公共体育舞蹈的灵魂,同时也是形体训练的灵魂。音乐传达出的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在开展形体训练时,将其情感融入训练中,并以形体舞蹈的形式再现出来,具有一定的表现性艺术气质。与此同时,通过形体训练,学生能够实现对情感的深刻表达,提升鉴赏能力,为其艺术修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形体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柔韧性
柔韧性是公共体育舞蹈课学生练习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只有身体具有足够的柔韧性,才能够在舞蹈训练过程中,随心所欲地通过舞蹈抒发自己的情感。公共体育舞蹈开展过程中,要求舞蹈的动作幅度要相对较大,给人以舒展和大方的感觉,而舞蹈动作幅度的大小与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具有极大的关系。
柔韧性不仅是提高学生舞体姿态的基础,同时也是在舞蹈中增加其他幅度动作的前提。对学生开展形体训练,能够从不同程度上提升学生身体的柔韧性。比如在对学生开展形体训练时,根据学生当前的身体柔韧程度,适当对学生的劈叉动作、压肩动作以及拉肩动作等进行指导。按时定期开展形体训练,能够通过长期性的形体训练,使学生的形体逐渐活动,充分提高学生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在增强学生肌肉力量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大动作的幅度性和稳定性。此外,长期的形体练习也能够提升学生肌肉的协调能力,使其舞蹈动作更加规范,柔韧性更好。
(四)形体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表现力
从某种角度而言,公共体育舞蹈是一项具有观赏性的项目,其在艺术表现中主要是针对公共体育舞者的个人表现能力的体现。因此,公共体育舞蹈要求学生在训练时要具有比较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表现力,才能够充分带动整个形体训练的运动过程。
公共w育舞蹈的表现力,主要是依据舞者舞蹈动作完成的优美性程度,因此应在公共体育舞蹈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形体训练。对学生开展定期的形体训练,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具有一定的平衡控制能力,提升学生的身体柔韧性,使学生能够在舞蹈过程中发挥出多姿多样的舞蹈姿态,将内在的美丽和外在的气质充分结合到一起。教师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舞蹈艺术氛围中,有效培养自身的优雅气质,从而为其表现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公共体育舞蹈训练中加入相应的形体训练,能够使学生发挥优雅气质的同时,充分将体育舞蹈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凸显出来,从而促进公共体育舞蹈的发展。由此可见,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中的作用也体现为能够提升学生的表现力。
五、结语
就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而言,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发展,对提升舞者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艺术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但受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导致诸多的民众对于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形体训练认知能力较低,限制了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形体训练和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然后从身体控制力、艺术修养、身体柔韧性以及表现力等方面展开对形体训练重要性的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日后提升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应用能力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形体与舞蹈教学;学生;身心发展
《形体与舞蹈》课程是一门新型基础学科,从1995年起各中等专业学校已进行了该课程的实验,至2003年各中等专业学校和高职院校已得到普遍的推广。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体形、训练仪态、陶冶情操的一门塑造人体美的科学,深受社会的公认和人们的喜爱。它把音乐、舞蹈、体育融为一体,不但能塑造形体,还能陶冶情操,同时又能进行艺术创造;既健身又健心的综合训练,最终达到美的效果。因此,在学校开设《形体与舞蹈》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改善身体结构,提高身体机能
形体与舞蹈的教学,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发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进行形体与舞蹈的练习可使肌纤维变粗而且坚韧有力,使其中所含蛋白质及糖元等储量增加,血管变丰富,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变,使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骨质更加坚固,从而提高骨骼系统抗折断、弯曲、压拉、扭转的能力,加强了关节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使身体变得强壮有力,改变心脏本身的循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增加皮肤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从而加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姿态、礼仪、柔韧、形体操、矫正操等都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形、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使他们动作优美、体态矫健,使畸形不良和不正确姿态得以纠正,塑造自己理想的健美形体。
二、改善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与脊髓组成,而周围神经系统则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形体与舞蹈教学是外环境对肌体的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具有连续、协调、速度、力量的特点,使肌体处于一种运动状态。这种状态下中枢神经将随时动员各器官及系统使之协调、配合肌体的工作。经常练习,就能使神经活动得到相应的提高。此外,形体训练还要求动作要迅速、准确;而迅速、准确的动作又要在大脑的指挥下来完成。脑是中枢神经的高级部位。形体训练时,脑和脊髓及周围神经要建立迅速而准确的应答式反应,而脑又要随时纠正错误动作,储存精细动作的信息。经过经常、反复不断的刺激,提高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使大脑更加聪明。所以说,经常参加形体训练,可以加强肌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大脑的工作能力,使之更加健康和聪明。
三、增强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根据我国目前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学生走向社会后将面临着种种压力,这就需要学校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谐的个性。而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歌表演”、“集体舞”、“健美操”等可以通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结合生活、情感的体验,用自己的肢体作为语言来抒感,宣泄情绪。这些教学活动给青少年提供了在学习、生活中充满限制、紧张等情绪得到宣泄的一个时机,减缓压抑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效剂”。有实践证明当肌体处于音乐情绪状态时,生理唤醒水平会逐渐下降,肌体的紧张状态能得到缓解。当人们听到平稳、柔美的音乐时它能调节人的心律和呼吸,使人消除精神紧张,起到松弛和催眠的作用。所以,情绪平衡就是心理的平衡,情绪的健全能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
四、引导正确交往,树立协作意识
青少年时期是交友的高峰期,是一生中参与群体的全盛期。这时期他们与群体的联系还较成人为多,接触方式也极为丰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形体训练、礼仪练习、集体舞的学习等这其中有大部分练习是由男女组合完成,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通过舞蹈、音乐等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倡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通过课堂教学的交际活动和倡导从审美角度以多样化形式促进同学间友谊,帮助学生友谊中的相互接纳,彼此意识的沟通,感情的交流,使他们有一个良好交往环境,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愉快。在交往中每个人的个性总是为对方所接触,所了解,相互了解的不仅是对方,自身也在考虑对方怎样理解自己,也常把理解对方的内容投射到自己身上,从对方得到有关自己的反馈,包括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加深对自己和对方的理解。
五、加强审美认识,提高文化修养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过程中,审美活动是促进青少年各种审美要素发展的根本途径。它对于个体审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审美经验的积累和提升。要使青少年吸收审美文化的营养,从而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人格素质,必须通过他们身心投入其中的审美经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青少年的情感表现成为可能,而且使他们在具体的审美感受中,接受全人类优秀的审美成果。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它是通过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从而促使心理结构和人格素质逐渐变化发展而实现的。
形体与舞蹈的教学是审美活动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形体训练、舞蹈表演、欣赏活动。其中,形体训练和舞蹈表演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手和身体以及整个心灵去观察世界,美化生活,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肢体语言表现、体现学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体现大自然的风、雨、日、月,学生喜、怒、哀、乐。也有根据主题内容,通过认识、理解选择适应时代的特征,进行自己组织编排歌舞表演,激发学生审美的创造兴趣和热情。在欣赏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组织用中外著名的音乐、舞蹈、文化历史知识进行赏析活动,帮助他们理解作品内涵,满足学生渴望追求美的欲望,表现内心情感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崔秀珍.舞蹈与形体训练[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2]范晓清.大众健美操与舞蹈健身[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
[3]黄宽柔.形体健美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 小学 舞蹈形体课 建议 经验
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级阶段正规教育的启蒙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形体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不可或缺。
一、小学开展舞蹈形体课的重要意义
首先,舞蹈形体课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各种动作的转换,队形的编排,成员的合作等,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挖掘自己的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其次,舞蹈形体课具有提高身体素质的价值。国内外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测验资料都表明,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的灵巧、敏捷素质,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的遗传,而主要是在后天的日常生活中培养的,并受本人运动爱好的影响。经常进行舞蹈练习可以促进改善和提高儿童的灵巧、敏捷和协调性等素质。第三,舞蹈形体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舞蹈是结合音乐的艺术,不呆板,灵活,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舞蹈课,可以促进学生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最后小学形体课旨在发展少年儿童的健康体魄,培养健美匀称的形体。在落实素质教育、发展个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健身方法,培养较高的综合素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二、小学开展舞蹈形体课的经验
首先,注重音乐性。音乐和舞蹈是分不开的姊妹艺术,教学工作中应该将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要注意舞蹈伴奏,舞蹈训练中的伴奏是学生音乐素养和舞蹈技术的催发剂,并且通过视觉、听觉和动觉的连觉感受以及内心体验开发学生心灵的力量,挖掘学生的舞蹈能量,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增强艺术表现力。因而,小学形体舞蹈教师需要重视伴奏音乐,尽快转变教学理念。其次,重视试听资源。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舞蹈文化的日益繁荣,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资源,例如VCD、DVD、电视以及网络视频资料,教师应利用DV拍摄和记录课堂考试、教学、表演以及创作的作品,发挥电子设备的示范带动作用。
其次,注重实践型,小学教师舞蹈与形体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重视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舞蹈与形体教学除了以课堂教学为,应该将艺术实践融入到教学中来,两者有机结合,实现舞蹈教学的过程也是艺术实践的过程。艺术实践不仅仅局限于舞台表演,更多的是表现在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
三、小学开展舞蹈形体课的建议
(一)把舞蹈形体课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起来。
形体舞蹈课的开设在少儿时期是极其关键的,低年级的孩子的个性、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处于有待开发的状态,就像一颗刚播下的种子,等着丰富的营养来滋润它的成长,如果缺乏营养或护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畸形发展。那么在小学开设舞蹈形体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上,应立足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及综合素质。例如在形体课堂中,教师应从两个重点进行教学:一方面是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拘泥于某方面的专业学习,而是从整体上强调专业的综合应用,发展创新,鼓励他们求新求异,敢于冲破常规的思想意识,这将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是教师运用启发式的才艺教学法,注重上课的过程,启发式的学习,将儿童即兴表演与启发过程结合在一起。
(二)把舞蹈形体课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结合起来。
低年级的孩子大多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初学舞蹈时,孩子只知一味的模仿,几周一过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就要从多方面启发、开导,从新生第一天走进舞蹈室时,就要让学生知道这不仅是练功房,更是舞蹈宫殿。要在形体美上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能力,如芭蕾手位的延伸就是一种美,这就要求学生带有一种希望追求的情感在做,感觉自己的眼前多么宽阔,耳朵里听着动人的音符,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审美意识素质,使学生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的进行形体训练,唤起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三)把舞蹈形体课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结合起来。
教师在开展小学舞蹈形体课时要将少儿舞蹈形象化,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将形体课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形体课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从两方面进行教学。一是传统学习方式,即模仿式,在儿童6至7岁的时候,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尤其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听音乐、作动作、思考问题,这对他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个节拍、一个动作及要领的详细讲解和示范,增强他们对动作的感性认识,从而引发儿童跟教师学、跟我跳,在一定时间内听节奏、想动作,促进小脑和大脑的同时启动,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等方面都有个新的飞跃;二是儿童即兴动作的培养,当今的孩子们的确需要多发挥、多创造,来平衡智能与身心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上要逐步引导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杨静.形体与健美.[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篇10
一、形体舞蹈训练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形体舞蹈的训练包括学生的集体舞蹈训练、形体的塑身为一体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同于传统思想教育模式。它通过合理的训练方式,增加优美的音乐,最终可以增强学生的形体美和气质美,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量艺术修养。通过形体舞蹈的训练可以缓解压抑、焦虑。形体舞蹈这种轻松愉悦的训练模式,可以明显降低学生的焦虑现状,增强彼此间的沟通,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二、形体舞蹈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第一、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形体舞蹈训练对于学生而言,不同于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是一种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形体舞蹈训练,形体训练可以塑造优美体型,同时还可以对情绪和精神进行很好的宣泄和享受。学生对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导致了对情感的发展的不完善,而在进入学校后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它们则需要一个释放品,并为他们宣泄的情感打开合理的出口,使失落的情感得以释放。形体舞蹈训练满足了大学生的此种情感需要。使得学生适应外界的环境还可以调控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大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
第二、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形体舞蹈训练运用多种灵活的教育方法,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的情绪得以很好的宣泄。首先,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体舞蹈训练包含了优雅的音乐、怡人的教学训练环境、协调的舞蹈动作,它与平时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热情。学生可以由开始的不自信,表现为:动作的僵硬,胆怯在别人面前做动作训练,到可以逐步放松,直到敢于富有表现能力用肢体语言展现自己的动作美和形体美。形体舞蹈训练的实践表明,坚持运用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力和心理承受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其次,形体舞蹈训练能够缓解压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之间通过互相观查和互相帮助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间尊重、信任的品德作风,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形成团结间的合作意识,为今后打下基础。
三、从心理健康角度对形体舞蹈训练进行探索
第一、从大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形体舞蹈训练。形体舞蹈的教师可以从大学生的心理出发,依以人为本的精神,真正的去了解学生的需要,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柔韧性训练中,下叉、抱后腿等,看似简单的舞蹈动作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经过专业基础训练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在学校中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如果没有柔韧性对于跳舞蹈是有一定影响的,让给学生无法塑造优美体型。对于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形体舞蹈训练课,学生看重的是其自身的体形态气质训练,学生们希望通过训练和学习,得到自身形体和气质的变化。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并且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觉到自身体形的变化,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形体舞蹈训练的兴趣,并且达到好的效果。
第二、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形态美,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在集体练习中,可以将学生中动作好与动作稍差的混合在一起,避免了少数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自由组合练习,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运用艺术去交流,体验舞蹈形体课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激发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锻炼了学生舞蹈方面的训练。高校中舞蹈教学训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也比较明显。通过舞蹈教学训练的实践可以使大学生个体身心得到培养,同时课堂的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能、智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