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舞蹈范文
时间:2023-03-16 04:3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舞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舞蹈艺术作全面、系统、历史的研究的一门科学。舞蹈学包括舞蹈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鉴赏 3个主要部分。
舞蹈理论 重点研究舞蹈艺术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舞蹈艺术的特征、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等问题。舞蹈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的不同。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工具是人的身体,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的舞蹈动作。舞蹈是一种以人体的动态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起源于对生产劳动、战斗、社会生活动作的模拟再现,图腾崇拜和表现、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在冲动。从简单的模拟再现,到复杂的概括表现,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进程。从群众自娱性、社交性、礼仪性的抒发单一情绪的生活舞蹈,到表现繁复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形成多种舞蹈形式和体裁的艺术舞蹈,是舞蹈艺术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在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中,舞蹈家们为了扩大表现生活题材的范围和丰富舞蹈艺术的表现能力,不断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中汲取滋养,逐步形成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舞蹈源于生活,又对生活予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舞蹈艺术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交谊、健身等功能和作用。
舞蹈理论的研究又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主要门类。舞蹈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和生活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特性、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舞蹈的种类和体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舞蹈应用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创作理论(或称舞蹈编导理论)、舞蹈表演理论和舞蹈教育理论等。舞蹈创作理论主要研究舞蹈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创作各类体裁舞蹈的特殊规律、舞蹈创作的过程、舞蹈的创作方法,以及舞蹈编导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巧。舞蹈表演理论主要研究舞蹈演员如何以自己身体为工具和手段,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深刻地反映和表现广阔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以使观众在舞蹈的审美活动中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鼓舞、情感上受到陶冶和净化;以及舞蹈演员所应具备的条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力。舞蹈教育理论主要研究训练和培养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各种专业舞蹈人才的方法,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制定的原则等,通过对各种舞蹈人才的培养,以期达到在继承、保存、创造、发展、提高和普及舞蹈文化方面保持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由于舞蹈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由于各人研究方法和侧重面的不同,舞蹈理论的研究必然要向多方面发展,产生各种不同的新科目。如从社会学(包括民俗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来对舞蹈进行研究,就形成和发展起舞蹈社会学、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解剖生理学等一些新的学科。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有些舞蹈理论家已经开始从事这些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了一些学术论着,目前仍处于开创建设阶段。
舞蹈历史 这门学科既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又是舞蹈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发展规律,并对历史上促进舞蹈艺术前进和发展的一些着名舞蹈家和舞蹈作品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任何时代的舞蹈艺术的存在和发展都受其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还受其社会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意识、文化艺术思潮等的影响。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舞蹈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发展和当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以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文化的交流活动,对促进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也是舞蹈历史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舞蹈历史,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就要从舞蹈的历史现象出发,理出舞蹈的历史发展线索,展示出舞蹈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舞蹈学的角度来研究,就要求通过舞蹈历史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探索舞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其作出理论的说明,从而达到历史的研究和逻辑的研究相结合。研究过去舞蹈艺术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就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今天舞蹈发展的现状,并从舞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中,预示出未来舞蹈艺术发展的方向。舞蹈艺术是人类极为丰富多样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研究它的历史,必须分类来进行。如以国家和地区来划分,就有国家、地区和整个世界的舞蹈史。例如中国舞蹈史、欧洲舞蹈史;世界舞蹈史等。如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和体裁来划分,就有中国舞剧史、中国民间舞蹈史、世界芭蕾史、欧美现代派舞蹈史等。如以时代来划分,就有舞蹈通史、舞蹈断代史;中国舞蹈史则可分为中国舞蹈通史、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等;再细分,中国古代舞蹈史还可分为唐代舞蹈史、宋代舞蹈史等。
舞蹈鉴赏 是舞蹈学中最活跃、最有群众性和社会性的一个方面,是研究舞蹈欣赏、舞蹈评论和舞蹈作品如何取得和加强其社会效果的一门科学,它和舞蹈编导、舞蹈演员的创作、表演以及广大群众舞蹈审美艺术实践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舞蹈欣赏主要研究舞蹈欣赏的性质和作用,舞蹈欣赏和舞蹈创作、舞蹈评论的关系,舞蹈欣赏活动所应具备的主客观条件,舞蹈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以及心理特征等。舞蹈评论是对具体的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演出的评价活动。它的研究对象虽然应当以当代舞蹈艺术实践为重点,但同时也要对过去的舞蹈艺术给予历史的评价,总结它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给以理论上的说明。每个时代的舞蹈评论,都受那个时代人们的舞蹈历史观和舞蹈审美趣味的制约,因此舞蹈评论活动必然以一定的舞蹈理论和舞蹈历史观为基础,同时舞蹈评论又反过来影响舞蹈理论和舞蹈历史观的发展。舞蹈评论的主要任务是对具体的舞蹈作品(某个作品、几个性质相同或近似的作品、某个舞蹈家创作和表演的作品等)进行思想和艺术分析,作出客观的评价,指出成就与不足,从而影响观众,提高观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同时又反映出观众的要求和呼声,使舞蹈编导和演员了解观众的爱憎、好恶、重视客观的社会效果,对以后的舞蹈艺术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舞蹈评论是舞蹈工作者和广大观众之间的桥梁,是发展和繁荣舞蹈创作重要的一环。
篇2
我4月份开始参加舞蹈班,我很感谢下关区教研员吴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对舞蹈有了更深一层的接触,舞蹈赋予孩子们快乐生活。
每个星期五和星期六上课,我周一和周四下午带孩子们练习,这样可以使孩子们提高舞蹈动作的协调并巩固舞蹈动作。
通过对舞蹈的接触,我认为肢体是舞蹈的主体,离开肢体就脱离了舞蹈的真正含义。在舞蹈训练中我们作为中介者,起主导作用中不可无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恰当的指导孩子们利用肢体动作去表达感情。“跳自己的舞,不等于自己在跳舞”要引导孩子们走进多彩的旋律中,自信的表现自我。
根据老师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舞蹈艺术在小学阶段的优点:
一,小学阶段开设舞蹈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沃尔特。特里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模仿能力,培养正确的基本姿态。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跳舞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显然还要精神集中。如果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一定要提高警觉,训练有素敏捷过人。"沃尔特。特里从人的身体素质,情感,注意力三方面高度概括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而众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因为接受舞蹈教育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思想活跃,动作敏捷,成绩优良。
(一),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注意力。
老师在示范舞蹈动作,学生们必须记住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拍,内在情感,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一个成品舞蹈,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奏情感是多变的,客观上就要求学生们高度注意,常年累月的这种训练使学生们养成了高度注意的习惯。
(二),舞蹈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学生们在学习舞蹈动作时不仅要记住音乐形象与音乐节拍,还要记住舞蹈动作与舞蹈律动,记住每一舞句所表现的情感。没有良好的记忆力是无法完成一个舞蹈,而一堂舞蹈课与一堂文化课相比,舞蹈课所需的记忆远远大于文化课。因为音乐的节拍,舞蹈的动作,情感是变化的,你必须记住它的变化过程,记住那些瞬间的定格,如果我们的大脑能够储存复杂的信息,并经常去丰富它,运用它,我们还会那么迟钝吗?
(三),舞蹈教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舞蹈老师要教孩子们表演小鸭舞,他问孩子们小鸭子是怎么叫的? 孩子们回答:嗄,嗄,嗄,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 孩子们立即用蹒跚的步子学鸭走,而此时教室里根本就没有鸭子,孩子们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老师的提问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身体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是孩子们运用思维的过程。它是一次高度思维的过程。一个长年坚持上舞蹈课的孩子,要学会很多舞蹈,从各民族的舞蹈到表现各种生活情趣,小动物的舞蹈。当他不能表现老师的创意时,老师则用生活的经验对他进行启发,此时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开启,他们顺着老师所指的路子联想,回忆,理解,表现,最后用形体体现出来,这时他已超越了自我,用自己的身体开始塑造角色。这种早期的开发与锻炼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智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舞蹈教学使学生的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加舞蹈学习的学生性格各异,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在学习中有一些双人配合的动作,还有因队形变形而产生的个人与集体的配合,从而使学生改变自己来适应相互配合的环境,学生从此变得会笑,爱笑而且开朗活泼。
篇3
【关键词】幼儿舞蹈;舞蹈教学;兴趣
幼儿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要从幼儿教育开始抓起。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舞蹈教学能够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启迪与教育,还能够提升幼儿的智力,激发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幼儿舞蹈教学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受到传统舞蹈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太注重舞蹈形式的教育,而在本质上忽略了对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保证所谓的“高品质”教学,背离了幼儿的兴趣所向。笔者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十余年,认为幼儿舞蹈教学工作者应该在舞蹈教育过程中积极主动了解幼儿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幼儿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欢快的舞蹈世界里得到快乐的教育。
一、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作用及当前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开发幼儿的智力。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意志力至关重要,幼儿舞蹈教学能够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并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力,还可以通过舞蹈学习明白许多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幼儿在学习舞蹈《十一点半》时,通过在舞蹈中练习排队洗手、排队吃饭等动作,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吃饭之前要洗手,还要排队,在吃饭的过程中不挑食,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然而,在幼儿练习舞蹈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喜欢刻意给幼儿教授比较难的舞蹈动作。一直以来,教师为了拿奖、为了争第一,尽可能给孩子编排高难度的动作,难道每个小舞蹈演员都是奥运赛场上的夺金选手吗?且挑选的舞蹈配乐深奥、晦涩、难懂,大多是“高大上”的世界经典名曲,孩子们不知所谓,再加上一成不变的道具、刻板的灯光……真不知我们是在跳舞,还是在练杂技,亦或是排练世界级舞剧?跳舞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快乐而简单的事,我们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的心动起来,随着音乐起舞,用孩子喜欢的音乐、用孩子喜欢的情景、用孩子喜欢的服装、用孩子喜欢的小道具,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喜欢上舞蹈,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在自由的舞蹈环境中开发智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兴趣的策略
(一)选用合适的舞蹈教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教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应该选用合适的音乐来作为舞蹈教学的模板。在选用音乐时,最好是选用幼儿熟悉并喜爱、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特征的歌曲,只有歌曲充满趣味性,才能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兴趣。如今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选用一些流行的网络音乐,例如《小苹果》这类歌曲,这类歌曲并不是说不好,而是幼儿年龄还太小,对歌词中表达的含义还不能够完全理解,所以选用舞蹈音乐时还是儿童歌曲比较适用。在幼儿的心理与生理还不完全成熟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音乐选择,通过对幼儿舞蹈学习的正确引导,帮助幼儿建立一个完整的舞蹈学习氛围。在选择舞蹈教学的教材时,要选用能让幼儿通俗易懂的音乐,例如,原创舞蹈《欢乐的北部湾》里有大量的幼儿即兴动作创编:可爱的小海豚不再用蒙脸表示羞涩,而是调皮地左右摇摆呆萌萌地笑着;小海龟用摔跤来表达亲昵;一群美人鱼吐着五彩泡泡围绕在奏着独弦琴的京族小姑娘身旁;银白色的沙滩上,灯光不断地翻滚,打造了一个极具动漫风格的“海底总动员”。教师选用这首幼儿喜爱的歌曲,可以让幼儿在舞蹈中尽情地放飞自己。又如,在舞蹈《小猪》中,孩子们认为小猪最大的特点除了肥以外,就是懒,在如何表现“懒”这一“猪性”上,孩子们可谓兴奋到了极点,七嘴八舌地讨论:“它睡觉应该会打呼噜。”“它应该会梦游吃西瓜。”“它还会流口水。”“猪八戒是小猪的祖爷爷。”“小猪为什么一定是男的呢?”最后,孩子们在舞蹈表演中向人们展现了一群带着小猪八戒面具、扛着钉钯、穿着天鹅裙的“猪公主”。另外,在舞蹈《茶壶精灵》中,十几个肚子大大、嘴儿长长、戴着一顶瓜皮小帽、围着火堆睡觉的小茶壶因为妈妈不在家,就要“大闹天宫”了。这些充满童趣的舞蹈音乐,激发了幼儿在舞蹈练习过程中的兴趣,舞蹈因为有了幼儿的想象和创新而具有了生命力。因为“乐趣多多”,孩子们不再惧怕基本功训练的疼痛和枯燥,为了更好地表现舞蹈的张力,孩子们付出了成人难以想象的刻苦。所以,教师选用合适的舞蹈教材,激发孩子的舞蹈兴趣,才能让这些可爱的孩子在浴火重生般的训练中坚持下来,找到舞蹈的快乐。(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因为年龄不相同,所以舞蹈学习能力也不相同,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编制适合的舞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教师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这样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才不会觉得枯燥。例如,在对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进行编排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最基本的动作教起,可以先向孩子们教授采蘑菇最基本的手指动作,再给孩子们亲身示范采蘑菇的整个过程,展示采蘑菇的整个场景,便于孩子们学习。教师的亲身示范可以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舞蹈动作有实际全面的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幼儿接受,更好地培养幼儿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幼儿学习舞蹈可能有千万种理由,但是能让他们真正投入其中的原因,一定是因为热爱,所以教师需要找到幼儿身上的这把钥匙,为他们打开“热爱”的大门,培养幼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的兴趣。(三)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幼儿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却忽略了幼儿对舞蹈动作的理解。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该让幼儿多理解舞蹈动作的含义,给予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笔者给孩子编排舞蹈《十一点半》的过程中,其中有一段是吃饭的情景,因为吃饭是一个自由性较强的动作,而且每个孩子吃饭的姿势和表情都不一样,所以在这点上笔者没有刻意编排舞蹈动作,而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进行发挥,虽然每个孩子的舞蹈动作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按照舞蹈的要求做,在舞蹈过程中表演非常投入。所以,我们在为幼儿编排舞蹈动作时,不一定非要刻意安排每一个动作,而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练习舞蹈,把舞蹈还给孩子,让孩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舞蹈学习,以此培养孩子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篇4
无论是小说、戏剧、音乐、舞蹈,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备三个步骤,开始———发展———结尾。舞蹈的容量是很小的,要想在几分钟的时间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任何一个步骤的构思,都要精心琢磨,巧妙设计,才能引人入胜,获得成功。
(一)舞蹈的开头
舞蹈有一个好的开始,就好比是一个龙头。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观众对整个舞蹈的观赏兴趣。通常舞蹈的开始,是构思时需要精心设计的重要环节。演员怎样上场,怎样调度,而后进入怎样的画面,是先造型后分散再流动起来,还是分几部分依次出现,只需找准一个亮点,就能够引领观众继续欣赏。少儿舞蹈《小小足球迷》的开场就十分抓人,舞台中间是一条横幅“中国队加油”,在哨声人声喧闹声中,从横幅后面窜出一大群孩子,各个瞪大了眼睛左顾右盼。接着,横幅撤下,人群散开,开始了一场生动活泼、趣味十足的看球场面。一个简单巧妙的处理,把观者迅速带进耐看的场景之中。
(二)舞蹈的发展
如果说从开始到结尾是一副骨架的话,那么发展部分就应该是它的血肉,也就是舞蹈的核心。在舞蹈的发展部分,就应该把鲜活的形象、美丽的画面、动人的情景完完全全地呈现给观众,使观众畅快淋漓地享受愉悦之感。来自宁夏地区的儿童舞蹈《下雨啦》,它的核心部分———那一声来自所有人心底的呐喊,就处理得非常令人震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身披黄斗篷的孩子们仿佛在干枯的黄土地上摸爬,一双双向上托起的小手,一对对望向天空的眼睛把久旱盼雨的急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声霹雳,倾盆雨下,孩子们奔跑着,跳跃着,狂舞着。黄斗篷翻转过去,露出里面嫩绿的衣衫,仿佛田野里的禾苗,在痛痛快快地喝饱,长大!从这里不难看出,这段倾心设计、颇具意义的“内核”成为极大的亮点,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空间。
(三)舞蹈的结尾
舞蹈的构思创作,应牢记“龙头凤尾”,好的开始固然重要,舞蹈的结尾更应该浓墨重彩,巧妙设计。好的结尾,应该是舞蹈发展过后的水到渠成,形象的升华,对意境的延伸。少儿舞蹈《石榴花》,在对服装、道具等能够为观者带来形象联想的设计基础上,着重在结尾处着力雕琢,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颤。尾声部分,孩子们手牵手退至台后一个画架下,大家围堆成一个圆形,头上各戴上一个亮晶晶的透视晃动。远远望去,原来那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大石榴,更令人惊叹的是,“石榴”突然裂开,从里面滚出一个舞蹈着的女孩———一个活生生的“石榴仔”。观众的情绪刹那间被调动起来,随着舞蹈进入。这样的一笔画龙点睛,胜过千言万语,不仅点题,更会使舞蹈的境界上升一个新台阶。
二、抓住要点,巧妙设计
学生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体验情感,活跃思维。总体来说,构思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舞蹈有两怕:一怕不知所云,二怕对生活的简单罗列。只看得见动作一个接一个,技巧眼花缭乱,却看不到所要传达的情绪,更感受不到它带给人的心灵震颤,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失败的,因为我们看不到它的主题。舞蹈不等于生活,他们之间的距离又近又很远。之所以我们需要舞蹈,是因为舞蹈里表现了更美好、更理想的生活。
(二)构思需巧妙
每个作品都需要编导选择独特的视角以创造熟悉的陌生。同样是表现儿童假日生活的《郊游》,比起前面的《夏令营一日》,其舞蹈构思就独辟蹊径。它的舞就是“走”。利用一块块大积木搭成各种形状,“走出”一个个小桥、山洞、小溪、山道。这些东西都没在舞台上出现,但人们仿佛就是看到了它们的形象,令人兴趣盎然、回味无穷。既满足了人们联想的期冀,又感受了艺术的美好,而这种效果正是编舞者在构思阶段就酝酿好了的。
(三)手段宜新奇
篇5
我在小班的时候就开始学舞蹈,很快我就对舞蹈充满了兴趣。 怎么学呢?就是从基础开始练,慢慢提升难度,比如说从双手翻跟斗,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费力,就在我一年级的时候,老师教了一个新动作,名叫“前桥”,每次我看别人做都会吓得脸部发白。 回想到以前一进门就哇哇直哭的我,到现在已经非常的勇敢了,就算做再难的动作,对我来说也是轻而易举,轻轻松松了,就算是对我难度最高的连翻,我都能成为班级的第一名。
老师的水平很好,经常去参加各地演出,那些选手能做出各种你难以想象的动作,想想都厉害呢! 舞蹈室的条件不用说,非常的好,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多,还很吵闹,有的哭,有的跟前台工作人员因鞋子大小问题而吵架,还有的在聊天,像个大集市般热闹,让人不能好好安静一下。
学舞蹈的经历在我眼里非常快乐,我已经爱上学舞蹈了,并且我已经参加过无数的舞蹈表演了,在台上,我就是一个舞蹈小明星了!
(编辑:丹丹)
篇6
从现阶段来谈,舞台舞蹈武功技巧在教学中有了一定的适应性发展和改革,教学思路上体现了明显的时代要求,更多的围绕舞蹈艺术表演而进行实施性教学。
舞蹈是以纯肢体作为创作表演的一门舞台艺术,武功技巧作为基础课程,是训练身体协调素质能力和渲染舞蹈表演情节的一种艺术手段。随着舞蹈艺术不断的发展,表演中武功技巧出现了新走向,即以新和变为发展点,这样在教学中除要遵循舞蹈所要求的开、绷、直外,还需要借鉴体操的科学训练方法,优美的起始姿态,运动中技巧姿态,运动规律的体现。同时,又必须立足于舞台表演,综合戏曲艺术的训练方法,吸取其各类小技巧、双人技巧、大技巧,予以合理组合改编。根据舞蹈的特性,揉合到武功技巧教学中,更好实现舞台武功技巧训练新要求的"高、飘、美、新"几字的训练要求,紧密围绕舞蹈来进行训练。五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慢慢地认识了舞蹈武功技巧。尤其是通过观摩学习和参加全国舞蹈武功技巧教师的培训,我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例:双腿前软翻(双腿前桥)预备式以前平举手五指张开,翘手腕前,点左脚尖,直立身体,行走时下压上身双臂、曲膝、双手撑地时撑臂顶肩,蹬摆右脚前踢,空中左脚迅速跟上并拢,成钩状(塌腰顶)绷脚尖、直膝、抬头挺胸重心前移,以脚前掌落地曲膝蹬腿顶髋、推手挑腰(大腰)夹双臂回原预备式,这是原有的教学模式,从姿态上来讲,它不符合舞蹈所要求的开、绷、直,运动中姿态要求不严,易出现勾脚曲膝,手臂伸展开扩不够,没有体现出肢体美的标准,只注重了技巧的完成,没注重美的体现,技巧和姿态没有揉合到舞蹈中,形成单一性,而现行教学结合舞蹈开、绷、直肢体美感和体操中肢体美感要求,从手姿开始、以兰花手为准,手势,以直举手、平举手为准,行走技巧预备式以兰花手姿直举手式、或横平举手,前偏点脚尖、收胯、立腰、梗头,以直线向上延伸站立,技巧行至空中右脚往上引立,左脚跟并,撑地顶肩立直腰背,以脚尖为延伸点成一条延伸感直线(直立顶),回落时从脚尖、膝关节、髋关节、大腰、中腰、胸腰循环起力,推手夹臂立直成预备式。
又例:“趋步连接挺身前空翻”(前挺)。预备式,前点左脚,直立站,跑三至五步起低趋步、压上身,曲蹬腿提双手,迅速向前蹬摆右脚左脚向前翻转,空中抬头挺胸、立腰、提胯、绷脚尖、直膝、开叉,双手直手或曲手,右前脚掌落地踩后跟,蹬腿顶胯、立腰、摆压左腿挺身站立。原有的教学中没注重连接时行进中动作的姿态,手姿手式要求,空中姿态、脚尖、膝关节、手臂要求不严,同样没为绕舞蹈“开、绷、直”进行规范教学,技巧完成后也没要求一个“稳”字,而现行教学中规定要求:前点左脚收胯直立横行举手站立,以舞蹈小垫步连接,跑三至五步,拉双臂起高趋步,接挺身前空翻,空中开叉、直膝、绷脚尖、以脚尖为线向外延伸,重心迅速移动,蹬、提、立、甩、送、双手提臂、横平举、兰花手姿、右脚尖落地踩脚后跟,膝、髋、大腰、中腰、胸腰依次循环发力,摆压左脚站立,前点左脚、提臂立胸腰站稳。整体动作的完成流畅、优美、轻巧、肢体开扩、有韵律感,揉合了运动力学、体操、舞蹈姿态、舞台的要求,使学生领会到舞蹈中所表现的技巧,与舞蹈相和谐的,它不是单一性体现,而是综合素质和舞蹈表演渲染情节的一种艺术欣赏力、表现力,是为舞者烘托剧情的一种手段,帮助舞者更好地创造角色。
现行的教学要求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这给老师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除具备自身专业知识外,还需加强文化素养,学习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法规等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体现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教学中既要按规定的课程教学,又必须注重学生个人素质条件,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克服困难的信心,不能完成训练时可以从补充辅助训练入手,帮助他们提高信心及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训练中讲解要领清晰、准确,严格规范要求,指出不足,言语中多以表扬肯定为主,不应用偏激或不当的语言刺激学生,打击他们自信心,使之产生逆反、厌学情绪,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爱好和兴趣,做到教和学的良好循环。这就要求教师懂得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同时在教学中根据舞蹈特性、时代要求、发展趋势等情况,在原有的技巧中求变,求更新和组合,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能力,集众人之长,齐心努力,才能更好的抓住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为舞台艺术服务。
篇7
要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作为创作对象,并非易事。众所周知,这一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人既有别于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儿童,这一区别就决定了中学生的舞蹈同少儿舞蹈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
要抓住个性进行创作,首先需要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加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了解他们充满热情、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同时又经受着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的心理;了解他们渴望友谊、追求独立、反抗权威的心理。围绕这些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选材创作,才能真正创作出贴近他们心灵、吐露他们心声的舞蹈作品。在这次比赛中,由嘉定区聋哑辅读学校表演的舞蹈《心鼓》就是一个较好的反映中学生心理的作品。先不说这些孩子们的表演、教师的投入如何让人感动,单是编者运用敲鼓的方式叩响孩子们心灵的创作意图,就令人赞赏。另外主题动作的选择也应以这些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既不能过于儿童化又不能太成人化,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时刻关注着他们的神情举止,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动作元素。举一个很好的例子《红扇》,编者很好地将现代舞的动作语汇融入到中学生的形态当中,用大幅度的跳跃、收放以及扇花的飞舞将中学生年轻、奔放、跳荡的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因此只有选用准确的、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和形象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的表现主题。
其次,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舞蹈可以和认知教育结合起来进行创作。早在1943年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就创作并表演了《化学舞》,此舞用拟人化的手法,对学生进行形象的化学基本知识教育。舞蹈采用寓言式的表现方法,由化学女神出题,每个学生扮演一种化学元素,然后通过找朋友的舞蹈表演形式,表现出各种元素相互组合后成为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物质。这个舞蹈别开生面,情趣盎然,是寓教于乐的典型作品。还记得在1999年湖北省黄鹤美育节舞蹈比赛上,一个根据朱自清《荷塘月色》改编的舞蹈作品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编者利用语文课本提供的文学背景,将书中所描绘的那一池荷花极好的运用舞蹈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舞蹈也为文字提供了一幅可视的美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月色、那池水和那满眼的荷花散发着的淡淡清香。此刻文字和舞蹈在美的平台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可见这种课本剧的创作既具有审美性又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尝试的。
篇8
首先,我将实习期间的工作收获总结如下:
一、政治理论认识得到提高
为提高全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局领导组织全局进行时事政治学习,特别是十七大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使我知道文艺骨干是最积极和最具影响力、凝聚力的组织者和示范者,我们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加快文化产业建设,创造出更多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使人们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进一步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
保护和利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XX年年年初“张北大鼓”成功申报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上,局里人员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再接再厉、加班加点,组织人员进一步整理、完善“张北大鼓”的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象、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地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纪录,并建立了相关档案和数据库。现已将有关资料上报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站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突出工作重点、明确任务,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效,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质量,完成好普查和保护的历史重任。
三、丰富了民间艺术知识理论
实习期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除了认真完成局里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额外的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流传已久的社火活动、二人台等民间艺术。初步了解了民间举行社火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形式,简单掌握了二人台的节奏动律、舞蹈动作特点和风格特性,弥补了自己在民间艺术知识方面的不足。
四、舞蹈教学方面的收获
做老师容易,做好老师难,除了备课、上课,其余都是琐屑小事。有人说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儿,我看有道理,做教师不需太大的办事能力,却是极其精细的话,就像艺术家对于他的作品一样要想自己的作品趋于完美,的确得花一番工夫。
通过实习期间的舞蹈授课,我发现在教授新舞蹈时,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讲解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和要领,制定有效的练习步骤。按照由简至繁的教学原则,首先让学生熟悉音乐节奏,随后是动作练习,最后才是情绪表达。在动作练习中,将组合动作分解成单一动作,难度较大的单一动作还分解成局部动作(上肢或下肢动作)。如教授第三套健身秧歌第一段《叫技》时,我先让学生熟悉音乐,准确把握节奏,然后将舞蹈动作分解成单一动作,先教下肢脚的动作,后教上肢扇子和手绢的动作,再结合起来学习,并在这两个基础上加以表情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运动量和动作幅度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适度训练。
五、其他方面收获:
为营造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跟随文化馆工作人员精心组织了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并有幸成为文化馆辅导小组的一员。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是每年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证活动顺利完成,我们成立了系列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加强辅导部人员力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系列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各部室,责任到人。由于组织保障措施得力,年春节系列活动共举办包括,迎新春美术书法摄影展、送春联下乡、春节文艺晚会暨团拜会、第十七届花灯展、正月十五焰火晚会等五项大型活动。满足并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使全县人民过上了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新春佳节。
两个月的磨刀练阵,按理说,自己到底是宝刀还是锈铁应该可以从这些日子的点滴表现中露出应有的光泽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却对自己这些许的光泽没有信心,因为我欠缺的东西还很多,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此,我将工作上最大的不足总结如下:
(一)办公方面:
1、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2、对实习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从而影响到相关公文写作的进行;
3、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二)教学方面:
篇9
【摘 要】舞蹈文化本身就是我们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长时间的生产劳动过程中,认识到人们会顺其自然的选择自身作为情感抒发的载体。由此可见,舞蹈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一种载体,它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而进行发展和传承。在对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是对舞蹈的进行教授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舞蹈文化;舞蹈教学;重要性
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当中,各族的舞蹈都是在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舞蹈文化中融入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智慧的结晶。舞蹈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被不断的传承,直到现在各个民族舞蹈还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在当下舞蹈教学中,加大学生对舞蹈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舞蹈教学现状分析和舞蹈文化对舞蹈教学重要性的体现两个方面来对舞蹈文化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探析。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舞蹈文化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在对舞蹈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其与其他各类艺术之间进行了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主要是以表演者的舞蹈为主,一些音乐、道具为辅的表演形式。舞蹈具有精彩绝伦、音乐动听感人、舞美神奇变幻、道具造型逼真、剧情扣人心弦、内涵丰富雅致等特点,这些特征完全符合当代人们对美的追求。
1. 我国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现在大多数的人其中包括一些高校的领导在内都普遍的认为舞蹈只是音乐的一种衬托,是一种歌伴舞的形式。如果没有了音乐,那么舞蹈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此外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是带着身体律动的都认为是舞蹈,比如说简单易学的广播体操。这中错误的观念体现出了人们对舞蹈艺术的概念与舞蹈艺术的本质存在着一些偏差,这对我国舞蹈教学的普及带来极大的难度。
舞蹈教学质量的优劣关键的因素在于师资力量的建设,老师作为教学事业的指导者,公共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由舞蹈教师的质量和数量来决定。学校领导大都不能够认识到舞蹈的普及在学生们生活中的重大意义,目前大部分的地方师范学院的舞蹈教师的数量较少,因此,舞蹈教师们的压力较大。对于这个问题,学校的领导应该多关注舞蹈的教学,提高舞蹈教师的数量来减轻现有教师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地方院校的舞蹈教师并没有机会去进行舞蹈的培训和理论知识的深造。这样舞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与现代流行的舞蹈和理论知识结合,不利于学生们舞蹈素质的发展。对于以上问题,地方师范院校的领导们应该利用放假的时间来对舞蹈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培训,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2. 舞蹈文化对舞蹈教学重要性的体现 将舞蹈文化融入到舞蹈教学环节中是舞蹈教学文化性的集中体现。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针对某种舞蹈的肢体形态来让学生进行模仿,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舞蹈文化的认识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当学生学习不同的民族舞蹈时只是简单的进行肢体上的模仿,在内心感情的表达以及意境的表达还存在极大的不足。笔者认为舞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舞蹈文化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所在,通过舞蹈文化的教学来促进学生内心感情的表达,只有这样学生在表演不同的民族舞蹈时才能更加生动的体现出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情感。总而言之,舞蹈教学是以舞蹈文化为基础的教学。
舞蹈是通过身体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舞蹈表演者通过一系列肢体的动作来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以及意境的表达等等,这一系列的肢体动作就是舞蹈的语言。随着肢体动作逐步的丰富多样,舞蹈表现出了极强的表达能力。从传统意义上分析,作为舞蹈艺术的主要表达着即舞蹈表演者,其要具有美丽的面孔和苗条的身材,从另一方面来讲,舞蹈表演者本身就是一种美。舞蹈的一系列动作是人体的一种表现,有一种特殊的形态美感以及艺术形式。通过舞蹈来对某些文学作品和事件进行表演之后,能够更加清楚的表现出其艺术效果。通过舞蹈的表演可以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表演。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将舞蹈文化引入到舞蹈的课堂教学环节中,这对学生对各个民族舞蹈的风格以及动作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舞蹈教学效率。
如果学生没有对某种民族的舞蹈文化有足够的认识,当在跟随教师学生民族舞蹈时只是机械的去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当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动作上的问题时,并不能及时的发展和解决,长时间下去学生对舞蹈的基本文化形态认识更加模糊,进而失去了民族舞蹈本身的意义所在。所以,当教师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要先让学生了解所要学习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舞蹈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对朝鲜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舞蹈心态表现部分的教学是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朝鲜舞蹈具有沉稳、含蓄的特点,是通过心理的感觉来表达出舞蹈。而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朝鲜舞蹈心理表现认识并不深,在对朝鲜舞蹈进行表演时只是简单的模仿其动作,而表演者的内心境界与朝鲜居民具有极大的差距,通过舞蹈并不能充分体现出朝鲜人们那种坚韧含蓄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对朝鲜舞蹈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充分了解和体会朝鲜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是十分必要的。朝鲜人们具有团结奋进、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挑战的民族精神。只有让学生对朝鲜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充分的认识之后,在进行朝鲜舞蹈的学习时才能更加有效的把握住朝鲜舞蹈的心理特征,在进行舞蹈表演时才能更加生动的体现出朝鲜族人民那种坚韧、不屈不挠的性格特点。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舞蹈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大学生对舞蹈文化和环境的认识力度。
在课堂内容方面,可以将舞蹈教学分为舞蹈理论教学和舞蹈技能教学两个部分。在舞蹈理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拓展学生们的舞蹈知识层面。例如:讲解中西方舞蹈的差异和历史、舞蹈的概念、对舞蹈的赏析等,这些都对学生们学习舞蹈的理论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舞蹈技能方面,老师要从基础的体形训练开始力求让每个学生的舞蹈基本功都非常的扎实。为以后能够自然舒展的做一些复杂的舞蹈动作打好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学校还应该根据学生们自己的爱好和自身的特点来开设一些现代舞、街舞、机械舞和民族舞的课程,让学生们对舞蹈有全面的了解。
3. 结语 总而言之,舞蹈文化对舞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舞蹈文化的教学是舞蹈教学的一部分。部分教师忽视了舞蹈文化在对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是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进而导致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时不能表达出舞蹈的内涵。因此,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相关舞蹈文化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和体会该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进而提高舞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宗华,林璐.浅谈文化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民族艺术研究,2007,(05)
[2]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编.论中国民间舞艺术[J].山东友谊出版社,2010,(01)
篇10
关键词:高等院校;客家民间舞蹈;舞蹈教学;重要意义
在我国古代时期,岭南隶属于中国五岭之南。如今,更多的是泛指广东地区。岭南多年以来孕育了众多民间舞蹈,在此之中广东河源地区的客家民间舞蹈最独特,其良好的传承了岭南的文化特色,又同时反映了客家的民俗风情。通过将其融入高等院校舞蹈教学中,可以使舞蹈教学资源更具特色,更加丰富多彩,并为民间舞蹈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现实比较。
1诠释客家民间舞蹈的背景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当前,在客家文艺表演形式、内容新意不断,呈现出可喜一面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客家文化传承的担忧。客家文化就社会整体而言虽深入人心,但实际上让年轻一代客家人真正领略客家文化的魅力,才是客家文化传承的根本。与大多数民间文化的发展轨迹类似,客家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就是客家文艺表演,其在保留“原味”的同时不断创新,为客家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客家民间舞蹈中以广东河源地区的舞蹈最为盛名,充满着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表演。其不仅突出了传统艺术,也弘扬了地方特色。代表作有《舞春牛》《桃花水母》《天落水》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完美地展示了客家文化和客家元素,并通过结合演员本身的特质,诠释了客家人淳朴、勤劳、善良的品质,成为了河源客家民间舞蹈的一大亮点。
2客家文化融入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广东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根据办学特色,将广东客家地区的民间舞蹈资源融入到了舞蹈创作中,并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华南师范大学的《酒娘》、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涯家有女初长成》等优秀的舞蹈作品正是将客家文化的“黄酒”和“客家童谣”进行整理和研究,融入到了舞蹈教学资源中。但是,当前各大高等院校对客家民间舞蹈研究缺乏系统性,相对于其客家民间舞蹈的资源,还显得不够。所以,笔者认为,客家民间舞蹈可以作为今后舞蹈专业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其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将客家民间舞蹈领进课堂,才能更好地传承客家民间舞蹈文化,而且对舞蹈专业的教学提升也有现实的意义。
2.1有效地传承客家民间舞蹈文化
客家民间舞蹈文化是岭南文化的延续,更是客家人民多年舞蹈文化的创作精华,凝聚了客家民众的艺术创作智慧。客家山歌、欢快的舞步,演绎了客家乡村的春耕生活,是充满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表演。将客家民间舞蹈文化融入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学中,是对客家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效传承,既突出了传统艺术,也弘扬了地方特色。同时,通过将民间原生态的客家舞蹈文化与如今的舞蹈元素有效的结合,也达到了保护和传承地方民间舞蹈文化的功效。
2.2加强对客家舞蹈的创新提升
客家民间舞蹈内容新颖,独具特色,艺术形式上丰富多彩,直接体现了客家人的性格特点。研究客家民间舞蹈,能更好地深度发掘客家精神。将客家民间舞蹈元素融入高等院校舞蹈教学中,是对客家舞蹈文化的继承。通过对客家舞蹈的提炼和加工,既保留了客家民间舞蹈的特色和形态,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舞蹈元素,也就是在原有风格基础上再变异创新,做到推陈出新。这样的客家民间舞蹈既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要求,又继承发扬了客家人的朴实、流畅、大方、自然的基本舞蹈动律。
2.3提高学生对客家民间舞蹈教学的学习兴趣
客家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体现了客家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客家民间舞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所以,将客家民间舞蹈元素融入高等院校舞蹈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舞蹈教学的内容,使舞蹈教学更具民间文化特色,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客家民间舞蹈文化的兴趣,从而调动起学生对民间舞蹈发掘的重视程度,提高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学水平。
2.4促进客家地区的文化繁荣
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将客家民间舞蹈元素融入舞蹈教学中是对客家民间文化的弘扬。通过舞蹈教学加入现代元素的新客家舞蹈,既有利于客家人对自身文化的追忆及族群认同感,还弘扬了客家精神,促进了民族团结。游客可以通过客家民间歌舞的形式来了解客家民间文化,这样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之旅,还给地方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文化的双丰收。
3结语
河源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集中心。河源客家文化传承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特色,其客家民间舞蹈充分地反映了客家民俗风情、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及老百姓的生活趣事。客家文化能融入舞蹈教学中既是对客家民间舞蹈特色的传承,更是对客家精神的一种深度发掘。客家文化加强了高等院校舞蹈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从舞蹈中读出了客家人的品格情操、乡土风情,也品味出了客家人历尽艰辛的迁徙历史,还能更好地促进高等院校舞蹈教学水平的提升。
作者:林颖 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眭美琳.试论广东客家民间舞蹈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J].艺海,2012(05).
[2]黄钰婷.弘扬当地音乐文化创新民族特色音乐教学[J].艺术教育,2014(08).
[3]尹红,张友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探索[J].中国音乐,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