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基金范文
时间:2023-03-17 08:3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信基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建信基金旗下公募基金整体业绩斐然,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基金年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28.63%和22.43%,分别位居近70家可比基金公司的前30%和前26%。Wind资讯数据显示,建信转债增强债券基金凭借97.24%的年净值增长率,位居全市场可转债基金、开放式债基首位,即使放眼到全市场开放式基金,建信转债增强债券基金业绩也位居第2位,同时建信基金旗下还涌现出了一批业绩位居前10的明星基金。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跻身前十
截至2014年年底,建信基金旗下共管理公募基金46只,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216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13年增加486亿元,增幅为67%,超越基金行业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排名位居业内第9位,较2013年提升了5个位次。
跻身大型基金公司行列
2014年,建信基金首度跻身前十名,进入大型基金公司行列。全方位的营销体系、出色的资产管理能力等多因素是建信基金成立9年多来得以快速成长的法宝。
一直以来,建信基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基金理财服务,先后设立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四个分公司和华东、西北两个营销中心,大力开拓银行渠道、券商渠道、机构直销渠道和互联网渠道,构建了全方位的营销体系。日益完善的营销服务能力,与全面的基金产品线和优秀的投资业绩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合力。一方面,业绩优秀的老基金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以建信转债增强为例,作为同类基金的年度业绩冠军,2014年规模翻了3倍。另一方面,老基金的成功也为新产品的发行“背书”。2014年建信基金推出了8只公募基金,首募规模近150亿元,单只新基金的平均首募规模到达18亿元,较行业平均水平高63%,全市场同期新基金首募平均规模仅为11.73亿元。
投资业绩全面领先,综合实力排名第一
2014年,无论是权益类还是固定收益类产品,无论是当年业绩还是长期业绩,建信基金的平均收益均全面领先于同业。
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绝对收益排行榜显示,2014年建信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的平均年净值增长率为28.63%,最近3年的平均累计净值增长率更是高达51.01%。固定收益类产品在2014年的表现同样出彩,平均年净值增长率高达22.43%,最近3年和最近5年的平均累计净值增长率则分别达到了32.64%和44.47%。这一系列数据全面领先于同业平均水平,处于全市场前1/3的位置,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最近5年的平均累计净值增长率在55家可比基金公司中位入第8位。建信基金权益类、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情况见图1、图2。
2014年11月,晨星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公募基金公司综合量化评估报告》中,将建信基金列为综合实力评分第1的基金公司,其中股票型、配置型基金投资管理能力分别列为行业的第6位和第5位。
公司整体业绩的突出表现,获得了行业的普遍赞誉。2010年和2011年,建信基金蝉联“债券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2012年和2013年,建信基金蝉联“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奖和“三年持续回报明星基金公司奖”,成为自2010年基金评奖业务规范以来首家蝉联上述奖项的银行系基金公司。金牛奖评选由《中国证券报》主办,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被誉为基金业的“奥斯卡”。
明星基金集体亮相,建信转债获得年度债基冠军
9年来,建信基金的投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2014年,建信基金旗下所有投资国内市场运作满1年的基金产品全部获得正收益。建信基金旗下数只基金,例如建信核心精选股票型基金、建信稳定增利债券型基金多次获得金牛基金奖等最高奖项。
2014年,建信基金又涌现出一批明星基金。建信恒稳价值、建信优化配置混合基金分别凭借43.82%、28.76%的年度净值涨幅跻身混合型基金业绩前10,建信稳定增利基金以24.10%的年度净值涨幅位居债券型类基金前10。建信上证社会责任ETF联接基金以60.59%的年度净值增长率,位居指数型基金第6位。
最为耀眼的是建信转债增强基金,成为2014年全市场债券基金中当之无愧的“明星”。Wind资讯数据显示,该基金以97.24%净值增长率位居全市场开放式债基业绩首位,即使与股票基金较量,也毫不示弱,其净值增长位居全市场开放式基金第2位。
建信基金依托完善的投资决策体系,实现了投研一体化,积累了一批运作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2014年,基金行业处于离职高峰年,而建信基金保证了基金经理等核心团队的稳定,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户业务跨越式增长
除大力发展公募业务外,建信基金在专户业务领域同样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截至2014年年底,公司专户业务规模同样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为了给专户客户提供更好的资产管理服务,建信基金迅速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推出多样化、创新型理财产品,公司研发出一系列创新型产品,满足了客户个性化的投资需求。此外,规模增长的背后还需要业绩的支撑。卓越的业绩是企业最好的“背书”,是为客户提供优质资产管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在握紧业绩这张王牌的同时,建信基金专户业务不断加强与信托、券商、其他银行等机构的密切合作,并勤练内功,积极整合自身的销售资源,完善销售团队的架构,加大对一线员工的业务培训力度,使专户业务能够进一步借助公司公募业务现有的销售平台,以实现渠道建设与客户资源开拓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建信基金是唯一一家受中国人寿委托管理股票型产品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中国人寿股份股票型产品和中国人寿集团股票型产品分别由公司副总经理王新艳和公司专户投资部总监袁蓓亲自掌管,投资收益领先于同类产品。
建信资本完成靓丽首航
建信资本成立于2013年6月,由建信基金和建银国际共同组建,其中建信基金的持股比例为51%。成立伊始,建信资本确立了“服务实体经济、建设财富生活”的公司使命,充分发挥自身的牌照优势,协同建信基金,共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2014年是建信资本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而在当年建信资本即实现盈利。这一年里,建信资本取得了通道类业务的规模突破,具体业务形态涵盖股权投资产品、债权投资产品、收益权投资产品、私募有限合伙基金产品、私募契约型基金产品等。在落地项目规模实现突破的基础上,建信资本还致力于储备项目的开拓,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建信资本同样注重积极开拓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目前建信资本已在多家银行实现机构准入。此外,建信资本还加强了对创新类业务的储备和研究,深入探索并购基金业务,研究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方式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积极筹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篇2
多次配合华鑫信托参与高价定增
今年以来,建信基金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产品的方式,多次参与高价定增项目,而且定增价格都高于当时二级市场的股价,建信基金的专户从认购那一刻开始,就注定难逃亏损的厄运。
今年3月,建信基金参与梅花集团定增,以6.27元的价格认购1.4353亿股股份,而该股最低跌至3.6元,截至12月2日的收盘股价仅为5.71元,至今仍亏损9%。
今年11月,建信基金参与刚泰控股定增,以13.72元的价格认购6253.64万股,而该股当前价格已经跌至11.69元,不到一个月时间亏损15%。
同样在今年11月,建信基金参与云煤能源定增,以9.5元的价格认购7578.94万股,而该股当前价格已经跌至8.62元,亏损近1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个定增项目,建信基金都是通过与华鑫信托合作发行信托产品的方式投资的。其中,参与梅花集团的定增专户名为建信基金公司-慧智投资8号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参与刚泰控股的定增专户名为建信基金-民生银行-华鑫信托-东源9-12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参与云煤能源定增的专户名为建信基金-民生银行-华鑫信托-慧智投资29-32号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为什么这些资金明知亏损还要参与定增呢?我们注意到,这三个定增参与的机构寥寥,多是在定增快要到期之前快速成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定增的实施,其背后很可能是与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存在某种关系的资金。
此外,建信基金与华鑫信托存在如此密切的合作也引起了记者的关注。资料显示,建信基金股东除了建设银行作为第一大股东持有65%股权外,信安金融服务公司、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25%和10%的股权。而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由此可见,华鑫信托与建信基金分别是华电集团控股和参股的金融机构。二者产生较多的业务联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损基金公司品牌与声誉
此前,已经有媒体注意到建信基金专户在运煤能源定增投资中的巨大浮亏。然而,建信基金对此仅仅是轻描淡写称,“参与云煤能源定增的专户就是通道业务”。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明知亏损还要参与定增的“敢死队”行为,显然是某些关联资金为了确保定增能够顺利实施而假借基金公司专户的“外衣”。即使基金公司只是充当通道,不承担亏损,但毕竟在公开信息中是以基金公司专户的名义投资的,在流通股东中显示为基金公司容易误导流通股东和广大投资者,同时对基金公司的品牌和声誉也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理性与负责任的基金公司是不应该为了赚取微薄的通道费用而损害自身品牌。建信基金此举实在值得商榷。
篇3
覆巢之下无完卵
市场大幅回档的背景下,偏股基金无一幸免,唯一的差别只是跌多跌少
从基金的表现来看,除货币型基金能独善其身全部是正收益外,偏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全盘皆墨;债券型基金里股票仓位相对较高的基金,净值出现负增长,整体上处于正增长,表现好于1季度,其原因在于在前期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债券型基金逐步回归债券投资本色,规避了股票市场下跌带来的损失(指数及各个板块的基金表现,见表一)。
股票型基金跌幅要远远超过其它类型的基金,189只股票型基金(4月1日之前成立),有120只基金跌破面值,有43只净值处于0.7元之下,虽然各个基金跌破面值的原因不一,但基金市场的惨烈显露无疑。
指数型基金在下跌中首当其冲,损失惨重,如5只ETF基金中易方达深证100ETF下跌28.65%,是股票型基金中净值下跌幅度最大的基金,5只ETF平均下跌22.97%,大于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跌幅。由于市场处于震荡下行行情中,为一些择时择股能力强的基金提供了操作机会,加剧了股票型基金内部的分化,如净值下跌最小的3只基金下跌幅度在10%左右,富兰克林国海弹性市值下跌9.18%,工银瑞信红利下跌10.09%,交银施罗德精选下跌10.16%,而净值下跌幅度最大的3只主动管理型基金,跌幅超过25%,南方高增长下跌26.87%,鹏华动力增长下跌26.80%,长信金利趋势下跌26.17%。
新基金发行一路探“底”
新基金首发额度随股指一起逐月走低,有基金业资深人士感慨“三四年前的熊市,基金下功夫还能卖出去。现在连那时都不如――想买的人没钱,有钱的人不买。”
今年以来共有50多只新基金获批,2008年成立的新基金共有36只,股票型基金有17只,其中有4只下跌幅度超过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跌幅,有13只跌幅要小于同时期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跌幅(见表二)。
今年2月1日至6月1日,共有33只基金发行成立,其中偏股型基金有21只,平均发行时间为32.89天,最长的发行时间为47天,去年同期共有26只基金同时发行,平均每只发行的时间为7.29天,其中有11只基金一日售完。今年发行基金比去年多近3倍的时间。今年新发基金募集困难除了基础市场行情不好外,也和基金集中发行有关。去年基金的发行渠道主要是银行,我们看到今年银行有时同时好几只新基金在发,对渠道的压力增大,例如在5月份,建设银行同时有十几只基金在发。另外一点,就是基金产品设计不具新意,特色不明显。
新基金熊市中渐显投资机会
在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状况允许的前提下,保有和酌情买进基金依然值得坚持。基于以下四点优势,在市场低迷时新基金贴地发行或构成投资机会。
股市不好,基金卖不出去亦顺理成章。普通投资者想的总是低风险高回报,牛市赚最多的钱熊市一分不亏。但现实是即便最聪明的经济学家和基金经理也无法准确判断市场的底和顶。在市场高涨风险积累阶段进入股市,在市场低迷风险释放阶段又远离股市,如此投资怎能不亏损?因此在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状况允许的前提下,保有和酌情买进基金依然值得坚持。基于以下四点优势,在市场低迷时新基金贴地发行或构成投资机会。
1、建仓期进可攻退可守
绝大多数基金都会在基金合同中有这样的陈述:本基金将会在基金合同生效之后的六个月内使基金的资产配置比例符合规定的标准,只有极少数基金约定为三个月。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基金会根据对市场的判断灵活调整,绝大多数都会在三个月内建好仓。在过去的牛市行情中,个别风格激进的基金甚至有在一周之内就完成建仓的壮举。而在今年下跌的行情中,基金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手中保留足够的现金头寸,避免市场下跌给基金净值带来损失。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成立时间越短,建仓速度越慢,相对于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跌幅越小。老基金特别是股票型基金一般要求股票的仓位要保持在60%以上,在市场单边下跌时,留给基金经理操作的空间不如新基金宽广。
当然,这也是在考验基金经理及其身后研究团队的实力,对后市看法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基金建仓的速度。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诺安灵活配置、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富国天成红利灵活配置等,对后市的看法偏谨慎,较好的把握了这一段时间的市场行情。而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建信优势动力、天治创新先锋对后市的看法较乐观,建仓速度过于迅速,随着A股市场的下跌,导致净值损失较大。
2、市场下跌,安全边际增大
市场下跌后,估值压力下降,系统性风险得到释放。在2007年1月1日上证综指整体的市盈率(TTM)为31.04倍,在市场达到最高点6124点(2007年10月16日)时,整体市盈率为45.75倍,经过2008年上半年的调整,至2008年6月17日,上证综指的整体市盈率仅为20.93倍,不到市场最高点时的一半,甚至比2007年年初水平低近1/3。从行业来看,沪深300部分行业指数的市盈率也大幅下降,全部低于2008年年初的水平,也大大低于市场最高时的水平;与2007年初相比,仅有能源成份股指数和材料成份股指数略高,其它指数市盈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些行业例如沪深300金融成份指数2008年6月17日的市盈率仅18.63倍,接近于2007年年初的一半(见表三)。对于老基金而言,新基金无疑具有相对的建仓成本优势。
3、基金难发亦有优势
在市场向好,赚钱效应的示范下,基金受到追捧,如2007年基金屡演一日售罄的热烈场面;当市场向下时,由于赔钱现象的警示,基金出现销售困难,致使新基金募集的份额都较小,如今年4月份开始发行成立的偏股型基金,最大资产规模仅18.11亿元,与去年动辄百亿的规模相比,“个头”小了很多(见表四)。
基金规模小,有利于基金经理发挥主动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小基金灵活的特点。在震荡行情中,小基金船小好调头,易追逐热点,为基金赢取超额收益;即使在市场行情好时,小基金相比大基金冲击成本更小,能随市场的热点配置资产。从2006年到2007年牛市的历史来看,小规模基金业绩也不俗,例如2007年回报率最高的股票型基金华夏大盘从2007年1月暂停申购,规模长期保持在50亿以下,去年第二名、第三名中邮核心优选和博时主题行情虽然在年末规模都在百亿以上,但是他们在2007年1季度也仅为几十亿,而正是在前三季度为他们的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另一只业绩较好的基金东方精选,在2季度持续营销之前,其资产管理规模也不到30亿元。
4、市场低迷期成立基金日后表现好
历史表明,处于低位建仓的基金历史业绩比较好。2004年上证综指在4月7日创出全年最高点1783点之后,调头向下,在2005年6月探底至998点,随后展开了近两年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期间大盘一路震荡下行,基金销售也渐入低谷。
对于基金,与股指的走势基本一致,在2004年5月份之后,由于市场低迷,基金销售进入困难时期,6月份以来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大部分募集的金额在30亿以下。从基金此后运作的业绩来看,6-8月份成立的基金业绩普遍要好于其它月份成立的基金(见表五),除了基金管理者有较强的投研实力外,和低成本建仓不无关系,6-8月成立的基金,正好能利用其建仓期来规避市场的下跌,同时也捡到更多便宜的筹码。
新基投资细细看
基金过去的表现是不能用来预测未来回报的,分析过往业绩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基金公司的风险管控及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与新基金相比,老基金的优势在于有过往业绩可以参考。基金过去的表现是不能用来预测未来回报的,分析过往业绩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基金公司的风险管控及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冠军基金排名大幅滑落以及明星经理跌下神坛的事例屡见不鲜。在选择新基金时,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依然是最重要的标准。下面以近期在发基金为例,带读者看看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情况。
对于新基金,选择结构灵活,投研能力强的管理公司旗下基金是一个稳妥的选择。目前在发的基金中,如果不提前结束募集的话,有4只基金将会延续到7月份(见表六)。
1、广发核心精选
该基金是一只股票型基金,其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债券其它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40%,权证投资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0-3%,短期金融工具不低于5%。该基金应用“核心―卫星”投资策略,投资于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股票,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基金经理是许雪梅,9年证券从业经历,曾任广发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1999年7月至2002年8月),先后任广发基金公司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和总经理(2003年8月至2008年1月),现兼任任广发稳健增长基金经理(2008年2月起)。该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历史较短。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3日,目前资产管理规模1129亿元,旗下包括6只权益类基金和2只固定收益类基金。该基金公司历史业绩优秀,今年以来,旗下所有股票型基金维持牛市贯性思维特征,对市场的下跌预计不足,保持高仓位,今年以来净值损失较重,业绩排名下滑明显,在同类188只股票型基金中均排到了100名之外。
投资建议:谨慎观望。
2、汇添富蓝筹稳健
该基金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30-80%,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60%,权证投资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0-3%,短期金融工具不低于5%。其投资目标是通过投资于价值相对低估的蓝筹公司股票,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产品设计灵活,在震荡行情中具有优势。
基金经理苏竞,上海海事大学经济学硕士,六年证券从业经验。他具有卖方和买方研究员的经历,曾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高级行业研究员、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行业研究员,2006年9月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高级行业分析师、汇添富优势精选基金经理助理,现仍兼任汇添富优势精选基金经理(2007年10月9日起),汇添富均衡增长基金经理(2007年12月19日起)。
该公司旗下一共只有5只基金,投资人员有20人,涉及行业门类齐全,配备完整。投研人员在证券行业平均工作年限为7.5年,其中最少的工作年限为4年,投研人员经验丰富,成立以来,团队人员流失率较小,具备一定实力。
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90-01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校里学生完成许多有目的的活动,并与周围环境及人群如教师、同学、学校职工等发声练习,并受到影响。学校的教学环境、校风、班风、教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团队活动、教师的业务及思想素质等,对学生心理及心理健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
1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已开始对人生问题产生浓烈的兴趣,如饥似渴地向书本、成人、社会各方求教,怀着强烈的愿望去探索人生的奥秘。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形成对人生的正确态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培养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培养学生的公民美德,使他们具有责任感,有礼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确立崇高的生活目标,从而保证心理反应的适度, 防止各种心理偏差的发生。
2 创设愉快而有秩序的学习环境
集体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气氛及校风、班风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直接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一个稳定而愉快的学习环境,造成一种好学上进、互助互爱、讲究文明的集体气氛。在这样的集体里,大家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和支持,没有猜疑和敌意,既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又有个人显示创造力的充分机会。这样的集体和气氛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归属感,而且能给他们带来自豪感和安全感,这些无疑对发展学生发乐观、进取、开朗、宽容的个性大有裨益。
要创设一个愉快而有秩序的学习环境,学校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合理的作息制度,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的规律性,学会科学用脑、避免强烈的刺激和过度的精神压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发展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避免学校生活的过分单调。
3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安全感和友谊,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合作精神。因此,它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必要的环境因素。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交往问题,鼓励学生主动真诚地与人交往,尊重别人的人格、习惯、隐私,“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损于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它他们出于爱别人和被人爱的环境中。特别对于那些人缘不好的学生,要善于为他们在班集体或周围环境中创造信任和受欢迎的心理气氛,吸引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加他们与同学友好交往的机会,并坚决制止对他们进行嘲笑、挖苦、讽刺等不良行为。同时,要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场所,使他们的才能和特长有表现和施展的机会,以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师生关系也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一般都非常重视教师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将其看作是一种评价,当她们感受到教师喜爱、信任自己时,他们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肯定、重视,并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其上进的力量和信心。
4 制定合理要求,以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观
所谓合理的要求,是指与学生能力水平、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要求。如果要求过低,会因为缺乏挑战而失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但要求过高,学生会因为频频失败而退却,并会导致自闭的自我观。研究表明,青少年所表现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学习方面的艰难和挫折经验和间接后果。学习上的失败和由此招致的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同学的歧视,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产生痛苦、失意、沮丧、焦虑、无聊等多种消极情感,这种情感会迅速迁移扩散,使学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失去信心和勇气,造成各种适应不良症。因此,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要培养学生具有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必须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认真组织每一次测评,同时明确提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和该达到的水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满足。有了这种体验,学生就不会再因为学习上的失败而表现出情绪上的干扰,这样,既帮助他们建立了学习上的自信,又能使他们在与教师、家长、同学以及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取得良好的适应。
然而,学生如果一贯地成功,也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因此,应该让他们适当地经历些挫折和失败,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以及处理失败的能力,养成戒骄戒操、谦虚敬慎的学习、生活作风。
5 提高教师教育修养,力求做到褒贬有度
实践证明,教师如果经常使用一些违反心理规律和触犯学生个性的教育手段,如恐吓、训斥、强制、谩骂、羞辱、体罚等,会严重影响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种种心理上的紊乱和障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反之,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溺爱、偏袒、纵容等行为,不仅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骄横、固执、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等不良心态。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我教育修养,讲究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性,做到“严而有度,爱而不溺”,让学生感受教师的谆谆教导,产生积极的心态。
6 指导学生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改进;建议
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可以推动事业单位本身的发展,还能够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工作原则和理念等进行明确,然后对管理制度和规范进行完善,最终落实到具体的会计工作当中。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会计行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会计信息化虽然是一种普遍的趋势,但是人们的认识程度还明显不够。工作人员仅仅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归结为提高工作效率,事实上,会计信息化是可以将财务工作和业务活动相融合的重要环节。由于人们认识的缺失导致很多会计工作问题的出现。会计信息化可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与外部管理的衔接,同时促进单位管理的信息化。2.管理制度不科学会计信息化相关制度虽然有,但是健全程度还不够。由于信息化起步较晚,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系统还处于一种传统的原始状态,很多方面出现落后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以科学的制度为保障,这样才能促进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快速进行。3.管理手段滞后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管理还停留在信息技术引进之前所采用的方式,没有选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手段。会计信息化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会计工作形式,如果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必然会导致会计工作的落后不前,最终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4.信息不对称对于主管部门来说,其管理工作能够科学有效进行的主要依据就是信息。只有信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才能保证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达到标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技术平台上的信息出现不对称的现象,直接影响到主管部门对信息质量的监控。5.信息化开发应用落后事业单位的财务软件需要得到开发和应用,但是从软件开发的现状上看,其功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财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还处于一个相对水平较低的程度。很多会计工作都是以会计的电算化为主,所有的核算工作和信息采集工作都没有实现信息化。6.会计档案保存问题仍然存在现如今,会计档案的保存已经逐渐由原来的纸质文本朝着电子文件过度。但是,从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现状上看,还采用人工记账和保存的方式。存档也是将打印好的档案信息进行保存。一些电子文件也没有用单独的光盘或者是u盘等形式保存,没有进行备份存档。可见,在会计档案保存这一方面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7.工作人员的素养有待提升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要紧跟时展的需求。但是,从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中可以看出,由于很少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他们的思想意识相对浅薄,竞争意识不强。从工作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素质上看,他们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等技能,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改进建议分析
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虽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通过采取科学高效的措施,必然能够促进其高效、快速发展,具体来说还需要从人员的认识程度、制度建设、管理方式以及人才培养几个方面来进行。1.工作人员提升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信息化是时代的进步,也反映了会计工作的发展水平。信息化无论对于技术还是人才都十分需求,会计信息化管理方式要做到科学,为了加快信息化的进程,会计工作者的认识水平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只有对会计信息化的工作状态以及其发展趋势都进行了解,才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到全面、科学。2.加强制度建设工作力度制度建设要与信息化管理方式相结合,原有的会计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以会计工作发展的情况而进行调整和完善。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制度层面主要是以软件部分为主,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才能够借助技术平台来保证信息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切实贴近会计工作本身,将信息化内容融入到制度建设当中去,提升会计工作的有效性。3.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手段管理手段也需要符合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会计系统要想做到科学、合理,需要以充足而科学的信息为前提,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必然会无法轻而易举地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可见,对会计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4.会计信息化管理力度要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最基本的是以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状况为依据,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整体规划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方式逐渐改进和完善,信息化的标准逐步走向统一。事业单位要实现与政府系统、银行系统等互通有无,借助相对安全的平台来进行信息的交换,最终让信息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数据的共享,促进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5.会计信息保存工作方式要转变传统的信息保存是将相关的内容打印到纸张上来进行保存,但是随着信息数量的不断增加,这种保存方式必然会浪费很多人力和物力,而且还容易出现保存不完善的问题。随着信息的发展和应用,所有的会计信息都可以放置到电脑当中,以电子的形式进行保存。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云盘、专门的会计保存系统或者是磁卡存储的方式。总之,会计信息化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信息存储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些存储方式不仅便于管理,而且查找方便,不易出现错误。只有事业单位能够适当地摒弃原有的保存方式,才能够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6.注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在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当中,一切操作者都是人。如果工作人员的素质较高,技术能力较强,则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就会越来越完善。相反,工作人员的素养较低,必然会影响信息化的进程。可见,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在人才方面进行投资是一种高回报的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会计工作相关人员要接受定期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水平高、素质高、专业强的全能型人才。人才素质的提升过程就是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只有工作人员敢于创新,敢于探索,才能在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有所贡献。
三、总结
总而言之,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之风,信息成为当下社会的标志。信息化已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当中,会计信息是时代的产物。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也需要实现信息化,顺应时展的趋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过程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因为传统的会计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现如今的会计信息化需要对已有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本文中提到的几点改进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杜江.浅谈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才智,2013,(15).
[2]董艳梅.关于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0).
[3]赵金凤.试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3,(05).
篇6
(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新趋势。首先,加大金融机构管理力度。对金融风险进行系统性监管、扩大了经营监管范围,实现了跨部门之间合作,制定出合理的金融监管标准。将保险公司和冲基金全部纳入到美联储的监管范围内,使美联储成为金融改革后的系统风险监管者。为了提升金融机构监管效果,制定出了严格的资本金监管制度,对关联企业设置了更好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银行监管机构。其次,实施全方位的监管。监管内容主要包括创设和发行方、增加市场透明度、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管理,对场内外市场实施全面的管理和覆盖,并赋予美联储清算、结算及支付权利。最后,构建完善的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机制。有效防止了消费者和投资者受不当金融行为的影响,避免消费者受不公平金融系统的影响,确保了金融产品的公平性、合理性和透明性。(二)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新趋势。首先,英国为了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加强与资本国家的国际合作和提高资本的充足率,在2009年3月19日,提出了《特纳报告》,构建了完善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目标主要包括:对一切对金融系统不利的风险进行控制、使金融监管体系具备平滑的经济周期能力、提升全球银行系统的资本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转移金融风险。其次,为了确保金融业的稳定,对金融风险进行监控。英国在2009年7月8日,了《改革金融市场》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主要采用加强监管和市场利率、制定出合理的倒闭风险预案、改革金融衍生品市场架构和改善证券化形式,来实现对大型金融机构的全面监控。(三)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新趋势。欧盟在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中建立了金融监管机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体现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控,能够识别宏观经济发展中继金融体系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金融稳定风险问题。其二,体现在微观层面上。有助于调节成员国之间的纠纷,对紧急事件的处理具有协调性作用,系统内部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角色,需要确保各监控系统标准的一致性。
二、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大度全面监管改革的应用力度。由于对金融的监管不到位,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应该充分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的“盲区”,在我国的金融改革实施全面监管。近年来,金融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具有综合性特点,在金融监管上会形成缺失或重叠现象,给金融机构的稳定造成较大的威胁。(二)构建完善的监管机构协调机制。要想更好的进行系统性风险监控,需要确保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机制协调,构建统一的监管标准。银行与保险公司运用网络方式进行银证合作,运用保险基金帮助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进入到证券市场,与证券公司和社保基金投资证券市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三)与发达国家开展监管的国际合作。对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进行保护,为金融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源泉,加强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力度,避免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失去动力,构建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促进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资本市场发展建设作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核心理念,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力度,提升资本市场的法制化水平。
三、结束语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金融监管机制的创新,许多国家的金融监管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想充分发挥我国金融监管机制对推动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作用,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国启示,中国需要清醒的意识到我国在金融格局和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应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对我国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进行改革,构建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以便能够适应我国金融监管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7
1、新基金成立时间段,没有过往业绩作为参考。我们选基金的时候,首先看的是基金标的物的情况,其次就是分析基金的过往业绩,虽然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但是根据过往业绩,可以了解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
2、首发的新基金封闭期长。一般而言,很多首发基金封闭期都有三个月,封闭期间很多基金并没有什么收益,甚至还会亏损,因此如果一定要买,最好等到开放期之后再买。
3、新成立的基金申购费很高,基金公司以及基金销售机构主要收入就来源于投资者支付的申购赎回费,因此很多首发基金手续费高。
4、和老基金相比,首发基金流动性相对较差,因此风险也比老基金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1. 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有资料显示,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更甚。据调查,有近五成教师认为“工作太累”,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8小时;86.7%的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工作是备课、上课、应付检查、对付考试。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加剧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趋于恶化。这些数字触目惊心,令人不得不去深思:为什么广大教师如此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心理治疗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同时,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多方位的角色转换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大精深,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正因为教师职业自身的高要求性,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
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据调查,相当数量的教师患有明显的强迫症,表现出求全求美、思前顾后、谨小慎微、苛求自己等症状。原因何在?原来,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有敢破敢立的胆略,勇于创新,能大胆地搞些创新教研课题,进行教改实验。每个创新的、寻求个性与新路子的人,就犹如瞎子摸着石头过河一般,失败是在所难免的。然而,教师面对的是每一批不同的教育对象,担负着整个家庭、社会的期望,失败之后的代价远不只是涉及教师个人前景的问题,它还包括一批教育对象的问题。因此,教师教学创新在无形中陷入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误区中。这种新旧认知结构的尖锐矛盾及寻求转轨时期的新出路,给教师施加了无形的压力,这也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大因素。
正因为做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难度大、要求高,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重与压力,势必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一般人群要严重。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报道:在教师中有37.5%的人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社会适应不良,有情绪问题;有20%的教师需要心理医生特别关心;另有30%不易与人相处,无疑,这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有关。教师不仅工作繁重、压力过大,而且承受各种压力的“自我强度”不够,心理素质欠佳。据调查,教师抗教育焦虑的能力普遍较差,遇事容易紧张、神经过敏,产生恐惧心理,不少教师时时担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表现出许多躯体症状;相当数量教师强迫症状明显,常常出现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冲动行为,尤其是由于社会的偏见,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常常被现实所挫伤,所以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着消极的自我意象,扮演“红烛”角色:照亮别人,牺牲自己,没有自我,不要索取,只有无私奉献,久而久之,必然严重地损害自身的心理健康。
2. 心理健康促进策略心理问题就如同常见病“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教师也不例外。 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现在这种痛苦已经在教师和其他群体中体现出来了,但解决还仅仅才开始。那么,如何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呢?
教师自己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学会宣泄与转移压力,以便随时调节自己的心态,时常看一看自己有无情绪反应不正常的现象,如果有反应过于敏感、情绪过于焦虑等现象,就应该考虑适当多休息一下,或者听听轻音乐,或者唱一唱欢快的歌曲;所谓宣泄就是要倾诉,找知心朋友把自己的遭遇、想法说出来;而转移就是要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多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如郊游、打球、听音乐或者到旷野中去散散步,喊上几嗓子。随时排解自己紧张的情绪。还要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并结合实践来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如果真的感觉问题严重的话就要积极的找心理医生。另外,教师还要学会自我心理健康的调适,比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清醒自我意识、正确评价自我;充满自信乐观豁达,调适心理坐标期望值;乐于交往、融洽关系,要乐于奉献;学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等。
篇9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司法公信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司法公信力是检察权的天然品质。在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新时期、新阶段,检察机关要把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作为衡量检察工作成效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自觉用其指导办案实践,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1、要准确理解司法公信力建设的内涵。检察机关的司法公信力,是指通过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回应和满足社会的司法需求,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它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的主观评价、心理反映及价值判断,是衡量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满意程度、信赖程度、认同程度的重要标尺。
2、要充分认识司法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饥关。这一宪法定位体现了检察机关的国家性、公权性和法律监督属性,必然要求检察机关的司法执行活动要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使法律监督及各项执法行为和结果得到普遍的尊重、认可和信任。
二、转变办案方式,完善科学合理的检察工作机制
转变办案方式不仅有利于实现检察机关执法方式的现代化,也有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要通过“三个注重”、“三个突出”、“三个强化”,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1、要通过“三个注重”,构建和完善科学化检察办案机制。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做到三个注重。
要注重加强办案场所建设。加快建设会见询问室、听证宣告室、心理疏导室、谈话讯问室等适应修改后民诉法、刑诉法要求的司法办案场所。
要注重推进办案组织改革。继续深化检察宫办案责任制,积极探索符合基层检察机关特点的办案组织,逐步建立主诉、主办检察官管理下的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促进对检察官的专业化,分工和扁平化管理。
要注重加强案件管理。完善“用严格制度保障办案规范,用督导督查引导办案规范,用流程管理监控办案规范,用评估考核促进办案规范”的规范执法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检察业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司法办案工作区科学管理和功能的有效利用。
2、通过“三个突出”,构建和完善高效化矛盾化解机制。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高度重合带来的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检察机关要通过“三个突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突出源头治理。检察机关要通过与纪委、法院、公安等单位联动及部门内部联动,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实行涉检分级预警,切实增强涉检风险防控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检风险。
要突出宽严相济。―方面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另―方面深入探索和规范刑事和解、量刑建议、简易程序、羁押必要性审查、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轻罪刑事记录封存等力办案模式,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消除社会矛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要突出制度建设。建立键全涉检积案化解机制,积极应对涉检涉诉工作改革,针对涉法涉诉从普通分离的情况,探索导入司法程序的方式,完善落实检调对接、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等制度,将可能发生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3、通过“三个强化”,构建和完善多样化管理刨新机制。准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形式和具体途径,通过“三个强化”,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法治保障作用。
要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服务实力乐清、魅力乐清、和谐乐清建设,服务我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到执法想到稳定、办案考虑发展、监督促进和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要强化办案效果。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新问题,通过情况反映、检察建议等形式,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对策建议,帮助相关单位堵漏建制,从源头上减少乃至杜绝同类问题反复出现。
要强化监督职能。认真贯彻修改后刑诉法,加强对侦查、审判、执行环节的法律监督,注重对新增监督职责的实践探索,认真开展对非法取证、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监督,以及对判决前财产没收、强制医疗等特殊程序的监督。
三、树立检察形象,彰显司法公信力建设的社会效果
检察机关在深入开展司法公信力建设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善于用群众信眼的方式执法力、案,做到为民服务、为民执法、取信于民。
1、要树立严格执法的公正形象。提高执法公信力,必须坚持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理念。具体在司法实践中怎样判断执法是否公正,有三个标准:一是证据标准,即依法认定的案件事实,要有合法、客观、有效并足够的证据来支撑。二是法律标准,即所办理的案件既要符合实体法的要求,又要符合程序法的要求,要符合法治的精神,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三是社会标准,即依法公正对待群众诉求,使人民群众在睑察机关力理的每―个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义,要力争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群众满意,促进和谐。三个标准中,证据标准是基础,法律标准是根本,社会标准是目标,三者相辅相成,缺―不可。
2、要树立服务群众的亲和形象。检察干警要不断探索、总结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用群众能够理解的语言,群众能够接受的方法,群众能够感受到的亲情,群众能够体察到的意愿,群众能够体谅到的实情,来做群众工作。通过执法办案,把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和各项富民惠民政策落实到群众身上,解决好社会矛盾、协调好利益关系、保护好群众利益。
3、要树立接受监督的清廉形象。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思想,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要围绕执法办案抓好廉洁从检,认真执行高检院“六个严禁”的要求,切实做到公正执法、廉洁办案。
篇10
一、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1.金融管制严,金融创新缺乏内在动力。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因主要是为了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利润最大化,强调市场主体的内在激励。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的金融管制已大大放松,但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严格的金融管制限制了金融创新的空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还远远没有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约束,优胜劣汰的机制尚未形成,其结果是中国的金融创新以自上而下的强制式推动为主,这使得各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2.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我国负债类业务创新是以四大国有银行为导向和主体,有较浓的计划特征,推出的产品主要以满足国有企业融资需求为主。资产类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证券市场出现以后,也主要停留在股票市场,没有形成多元化产品。
3.金融工具品种少,投资不方便。目前表现为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以往我国金融机构推出的业务创新大部分集中于负债类领域,这与金融机构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竞争相对激烈是一致的。他们竞相推出创新工具,拓展创新业务,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在贷款领域由于是卖方市场,竞争相对较弱,各金融机构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创新相对较少。据统计目前我国金融工具构成中各种存款占到近80%,直接融资和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十分缺乏。金融工具单一、融资渠道狭窄,从而造成企业负债率过高和银行的压力过大。
4.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金融创新主要是吸引、模仿和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和市场模式,主要表现为市场制度的建立和基础金融产品的开发。这种创新惟一能够确定的好处是速度快,而且能够起到诱发新的创新的作用。吸收式创新的最大优点是创新成本低,主要是将国外的创新移植到中国市场。
5.金融技术创新有限。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技术保障和关键。我国现有的金融创新多为规避管制型创新,技术型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创新的薄弱环节,由于金融机构的科技水平有限,造成所创新的金融工具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
6.金融创新的监管不完善。目前,对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监管还不到位,不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的许多方面还不规范,自我约束性不强,经常出现违规行为。我国金融法规仍不健全,金融创新的监管手段仍很落后,还没有将金融创新活动纳入正常轨道,所以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加强金融监管的创新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金融创新应以金融产品创新为突破口
一般认为,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监管创新。这几种创新是一个整体,对完善提高金融体系的综合效能缺一不可。但在当前情况下,国内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应以金融产品的创新为突破口,具体理由如下:
1.金融产品创新能够推动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在金融领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当金融产品大量创新并迅速进入市场的时候,必然触及甚至突破金融秩序,金融监管、金融机构设置等现行制度条例和法律法规,促使当局在发展经济和有效监管的双重压力下,推动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的创新和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是渐进的,但这个推动力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纵观世界各国金融制度的变革无一不是从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发端的,在金融业最活跃最强大的美国尤其如此。
2.金融产品创新能够推动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是金融产品交易的场所,只有交易量不断增涨、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者越来越多的市场,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可以看到没有国际金融资金清算工具就没有离岸金融市场;没有大额可转让存单、承兑汇票和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就没有蓬勃发展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事实正是如此,当大额可转让存单于1961年在美国开始出现并日益成为银行的一种主要资金来源渠道,美国的货币市场才日趋完善。
3.金融产品创新能够推动监管制度创新。众所周知,中央银行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主要是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稳定,维护行业的公平竞争和保障存贷款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控制就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金融机构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趋利性十分强烈。金融产品创新除了分散转移风险的一面外,规避监管追求利润是主要目的。如果创新的金融产品危及金融秩序稳定或政府经济政策不能按预定目标实施时,中央银行要么强化管制,要么创新监管方法和手段以消除其负作用;如果创新的金融产品在运行中能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中央银行必然放宽这方面的监管或创新监管制度以促进其有利因素的发挥而限制其不安全因素的萌生。
4.个性化服务是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金融机构是通过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要进行利润空间的扩张,提高收益率,可以用为客户提供特殊的个性化服务的方法获得。客户愿意出高价格购买的当然是商业银行的功能,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特殊功能,是金融机构获取竞争优势和高额利润的源泉。
三、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路径
1.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坚持以原创性为主
由于我国市场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吸纳型创新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单纯走吸纳型创新的道路,在外资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前提下,随着外资机构涌入,我国金融机构将面临一场灾难。因此,中国金融创新必须从本国市场环境出发,必须坚持原创性。
2.大力发展金融技术创新。把电子计算机引入支付清算系统是当代最成功的金融创新。各种现金支付、存款透支、自动查询、报表提供、信息传递、消费信贷等新的业务和新的服务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进行识别和处理,这大大地提高了结算和支付的速度和效率,还可以节省流通费用的开支,满足经济发展和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快自动转账、信用卡、网上银行等高科技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以赶上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水平。
3.完善金融法规的建设,更新监管理念。创新与监管是一对双胞胎,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金融业的规范发展,完善金融法规体系,切实解决当前的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问题,立法重点应当从以化解金融风险为主转向促进金融发展为主,强调市场约束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有安全保障的法律环境。金融监管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中央银行宏观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机构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按照国际惯例,从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以降低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种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