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范文
时间:2023-04-01 08:0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金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更好地融通各单位自主运用,暂时闲置的资金,保证资金安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经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中国工商银行北京信托投资公司____________区(县)代办处(乙方),协商订立协议如下:
一、甲方愿将____________资金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万元做为委托贷款基金存入乙方,并委托乙方按甲方指定对象、内容代为发放。
二、甲方将上述款项存入乙方(一次或分次存入均可)后,才能发放贷款,未发放部分,甲方可以提取。
三、乙方对甲方存入的资金,未发放部分比照专业银行单位活期存款利率及计息方法,每季计付利息一次,直接存入甲方委托贷款基金帐户内,视同甲方委托贷款基金。
四、甲方一次批给。用款单位分次使用时,乙方即按批准发放金额一次由委托贷款基金帐户中支出,另行保管,甲方不得安排使用。
五、根据甲方与用款单位协议规定的利率,乙方每季计收利息后,直接存入甲方委托贷款基金帐户内,视同甲方委托贷款基金。
六、乙方按每月末实际贷款余额的______向甲方(用款单位)计收手续费。
七、委托贷款到期,由用款单位主动归还,并由乙方将收回的贷款本息,直接存入甲方委托贷款基金帐户。到期不还,乙方有权主动从用款单位的结算帐户中扣收,逾期加计罚息20%,归乙方收入。
八、甲方提取委托贷款基金,必须直接划入甲方在____________银行____________分理处开立__________________帐户内,不得转划他户和支取现金。
九、乙方只承担甲方与用款单位所签协议中的有关条款的执行、监督,督促还款的责任。
十、本协议一式______份,甲方______份,乙方______份,有效期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直至委托存、放项本息全部结清日止。
甲方:(公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意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公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
中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39项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其中包括第10号准则――《企业年金基金准则》(以下简称“年金准则”)。对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而言,这是一项全新的准则。我国的年金准则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IAS26中的相关规定,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设定受益计划上,因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然而,借鉴IAS26并不表示我国年金准则缺乏应有的个性.恰恰相反,笔者认为我国年金准则在一些方面甚至更具创新精神。我国准则的特性还体现在披露方面比IAS26更为详细,在会计处理上更具可操作性。
企业年金基金:国际准则与我国准则之比较
1.关于准则范围与基本定义
IAS26中的退休福利计划是指企业对雇员在其终止服务时或终止服务后,向其提供退休福利的安排(或按年支付或一次付清),该退休福利或雇主为此提供的金额,应在雇员退休之前,根据有关文件的条款或企业的惯例加以确定或估算。IAS26主要规范退休后福利计划的投资计价和财务报表列报。退休后福利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与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是指根据基金的提存额及其投资收益确定退休福利支付金额的退休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通常以职工收入和(或)供职年限为基础,确定退休福利支付金额的退休福利计划。
IAS26第9款和第10款指明了两种特殊情况下准则适用的问题。第1种情况是指那些没有正式的协议为依据的退休福利计划,准则认为非正式的退休福利计划也适用于与正式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基础。对这一做法的原因,准则解释道:虽然有些退休福利计划是非正式的,但由于雇主的既定惯例,已承担一定程度上的义务。 尽管有些退休福利计划允许雇主限制自己对计划的责任,然而,雇主若要留用雇员,往往很难取消退休福利计划。第2种情况是指除雇主外还有其他资助者的退休福利计划,IAS26也适用于这种福利计划财务报表的编制。
与国际准则提供的两种退休福利计划方案相比,我国退休福利计划中只有设定提存计划。2004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陆续《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号令)、《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23号令)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24号令)等法规,将企业年金确定为惟一的补充养老保险形式,且均为设定提存计划。由此可见,我国将准则的名称定为“企业年金”是与我国退休福利计划中只有设定提存计划这一实际情况相一致的。
在“受托人”涵义方面,IAS26与我国年金准则也存在差异。许多退休福利计划规定设立单独的基金,将提存金投入该基金,并从中支付退休福利。这类基金可以由单独的基金资产管理机构经营。在有的国家,这类基金资产管理机构被称为“受托人”。在IAS26的受托人概念中,不论是否构成信托关系,都可以称之为受托人,范围显然要宽泛许多。而我国的受托人概念必须是一种信托关系。我国财政部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明确指出:企业和职工作为委托人将企业年金基金委托给受托人管理运作是一种信托行为。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一种信托财产,必须存入企业年金专户。《解释》还明确了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等概念。按照规定,获得年金基金管理服务主体资格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证。
2005年8月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受托人的首批认证情况为:法人受托机构为5家,包括华宝信托、中信信托、中诚信托、平安养老和太平养老;同时批准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为包括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在内的首批15家;批准企业年金基金的托管人首批为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在内的6家;批准账户管理人首批为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在内的11家。
2.关于准则的会计处理
IAS26侧重于对财务报表列报的规范,很少规定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IAS26规定退休后福利计划所持投资应以公允价值计价。如果是有价证券,公允价值就是市场价值。当对计划所持有的投资难以估计公允价值时,应说明不采用公允价值的理由。那些具有固定赎回价值的证券,可以按到期前固定回报率确定的最终赎回价值的金额列示。当难以估计计划所持有投资的公允价值时,例如在完全拥有一家企业时,应说明不采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对按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以外的金额列示的投资,一般还应揭示公允价值。基金营运所用的资产,应根据适用的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核算。
与IAS26相比,我国年金准则对企业年金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的会计处理均进行了具体规范,同样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并对公允价值的确定作了相应规范。我国年金准则规定:基金的投资在初始和后续计量时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在初始日进行投资时,以交易日支付的成交价款作为公允价值;估值日对投资进行估值时,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调整原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投资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报价作为公允价值;投资不存在活跃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认公允价值。这与IAS26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也反映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3.关于企业年金的财务报表列报
IAS26要求无论是设定收益计划还是设定提存计划的财务报表,都应当包括三方面内容:可用于福利的净资产变动表、重要会计政策的概述、对计划及其当期变动影响的说明。我国年金准则要求编制企业年金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和附注,与IAS26的规定是一致的。鉴于企业年金是独立的会计主体,其报表格式及内容不同于企业报表,为了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我国年金准则还在附录中规定了资产负债表和净资产变动表的格式(作为准则的附录)。
IAS26区分设定收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对财务报表的内容分别作了要求。设定提存计划的报告目标是定期提供有关退休福利计划及其投资业绩的信息。在设定提存计划下,提供的财务报表应包括一份可用于福利的净资产的报表和一份有关注资政策的说明。通常提供的报表应当包含以下内容:一是本期重要活动、与计划相关的变动影响以及该计划成员、条款和状况的说明;二是报告本期交易、投资业绩和退休福利计划期末财务状况的报表;三是有关投资政策的说明。
IAS26对披露作了详细规范.例如,针对可用于福利的净资产表,IAS26要求应当披露资产的估价基础、超过可用于福利的净资产5%或超过某一类别或类型证券金额5%的单项投资的详细信息。我国年金准则第20条列示了附注中应披露的信息:企业年金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化;投资种类、金额及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各类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例;可能使投资价值受到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除此之外,在《解释》中又增加了应当披露的内容:(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主要包括: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计量所运用的计量基础;(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的说明;(3)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包括:货币资金、买入返售证券、债券投资、基金投资、股票投资、其他投资、其他资产、卖出回购证券款、支出受益人待遇、受托人管理费、托管人管理费、投资管理人管理费、其他应付款等;(4)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5)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市场风险等。由此可见,我国年金准则所要求的披露规范不仅比IAS26更为详细和具体,且有创新之处,例如,规定附注中披露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体现我国对年金基金运营风险和安全的重视。这也是我国准则考虑到报表相关利益者(尤其是年金基金委托方、相关参加年金的员工等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体现。
我国准则与IAS26的未来发展
1.关于年金准则在未来几年修订的趋势
在未来,随着我国年金的蓬勃发展会不会产生设定受益计划与设定提存计划并存的局面呢?
设定受益计划与设定提存计划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的投资风险和物价变动风险等由企业承担,而后者由员工个人承担。设定提存计划事先确定每期的缴费金额或比例,职工对个人账户拥有投资决策权,并承担由此导致的投资风险。投资回报计入个人账户,退休金水平取决于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的缴费金额及其投资收益,因此退休金并不确定。这种设定提存计划下,个人能随时清楚地了解到自己退休金账户中金额的数量而不是像设定受益计划那样含糊不清,同时企业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所以,设定提存计划成为各国年金计划采用的主流模式.美国的401(K)和香港特区的强积金计划都是设定提存计划。我国未来年金运作方式可能继续采用类似于设定提存计划的方式,因此年金准则在未来几年增加对设定受益计划规范的可能性不大。
我国年金准则除了存在对设定受益计划规范的问题外,还有一个是现行准则释》对相关问题阐述的不明确。一是资产负债表中报表编制单位如何添列的问题。按照《解释》规定:托管人向委托人和受托人提交的年度企业年金基金财务会计报告均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这样的规定是否意味着同一份年度财务报告要经两次审计?如果是两次审计过程,受托人向委托人提交财务报告的时间限制是每季度终了15日内和年度结束45日内,而托管人向受托人提交财务报告的时限是每季终了10日内和年度终了30日内,这样算来,如果托管人按照要求以最迟日期在第30日向受托人提交报告,那么受托人只剩下15天时间向委托人提交报告。在短短15天内再次经过审计是否仓促。或者准则的本意是同一张报告只经一次审计就足够了,而在《解释》中却没有明确说明。
2.IAS26未来的修订趋势
我国的年金准则可能将保持相对稳定,不过,IAS26却可能被改进。2006年7月,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简称IASB)的议程中又增加了雇员退休福利方面的议题。这个议题也是 IASB 和FASB(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达成的谅解备忘录计划之内的部分。这个具有路标意义的备忘录旨在指明IFRS和美国的 GAAP之间在2006至2008年之间趋同的方向与步骤。议题包括对退休福利计划会计所有方面进行基本的评论。未来4年里,将考虑设定提存和设定受益计划的概念、现金余额计划会计处理以及信息的表达与披露等方面的问题。目标是在2010年前一个能显著改进养老金会计的过渡性准则。但是,委员会同时指出:为了不影响其他方面的工作,该部分的议题将是非持续性的。由于FASB已经发起了对养老金会计的全面考察,IASB将对FASB的活动进行追踪。IASB还乐观地预见FASB同IASB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一个能够两者“趋同”的准则。
截至2006年11月,负责准则的解释公告的IASB下属机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所列示的\不会被列入IFRIC议程的准则名单中就有IAS26。对于这样做的原因,IFRIC对外公布的解释指出,IAS26现存的论题并不具有优先考虑地位。之所以这样解释,是因为IFRIC认为IAS26存在的矛盾是外在的和形式上的。这种外在矛盾是指IAS26第9款和第8款对准则适用范围表述的不一致。IAS26第9款规定:有些退休福利计划还有除雇主以外的其他资助者,本准则也适用于这类退休福利计划的财务报表。也就是说准则试图涵盖各种类型的福利计划。然而,IAS26第8款将退休福利计划定义为:“主体在雇员退休时或退休后,向雇员提供退休福利的安排”,也就是说第8款定义的范围要小。IFRIC认为,虽然如此,但IAS26所要表达之意义却是清晰的,因此,只需在适当时间进行文字表述和编辑上的处理即可。
篇3
关键词: 职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DC模式
2008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方案中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作为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形式。2014年初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亦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作为社保建设一项重要内容。由此,继面向企业人员的企业年金制度之后,我国又将构建的一项针对公职人员补充养老保险。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年金的界定
虽然“职业年金”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文件中,但事实上职业年金并非是专指针对公职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而是为针对不同职业群体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称,从外延来看,它包括企业人员建立的企业年金,也包括为公职人员和其他职业群体建立的制度。
(二)机关事业单位的界定
机关事业单位是我国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其中,机关单位是指从事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正式工作人员即为公务员。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社会服务组织,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特殊产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国外也被称为公职人员或公共雇员,本文针对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就是针对这两个群体建立。
二、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养老“双轨制”已成为近年社会保障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养老金并轨的呼声越来越越高。但自2008年起就已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进展缓慢、收效甚微、阻力巨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将使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大福下降。面对维护社会公平与顺利推进改革的两难选择,唯有通过建立“第二支柱”――职业年金制度,才能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公平统一的基础上,兼顾改革对象的退休金水平。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能否顺利从试点到整体推进,乃至后续难度更大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能否跟上,建立与之相配套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已成为突破当前瓶颈的关键。
(二)有利于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完善
由世界银行最先倡导的 “多支柱”保障理念已经成为各国改革的主流方向,我国通过企业近20年的的不断改革与探索,已经为未来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搭建起了基本框架:第一层次是以税收为保障、公平为目标的国民养老金,第二层次是以强制储蓄为特征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第三层次是体现权利与义务对应的职业养老金,最后包括商业保险、自愿储蓄等多种形式的自愿养老金。基于政府责任的第一、第二层次仅保证基本养老需求,作为第三层次的职业养老金将起到提高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除了企业年金制度外,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就成为了在该体系中落实职业养老金层次的另一制度基础。[HJ]
(三)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与正常流动
近年的“公务员热”“事业单位热”实际反映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与其他行业的利益失衡,这既不利于健全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也不利于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优胜劣汰和正常流动。为了实现有进有出、能上能下的管理体制,除了人事制度改革外,还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与其他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必须接轨。其中,能够与现有的企业年金制度对接正是亟待建立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它可以解除公职人员转换到企业岗位时养老保险待遇受影响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增强养老金的既得收益权的流动性。随着未来企业年金的覆盖面的日益扩大,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也将更加突出。
四)有利于建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机制
作为一种典型的延期支付手段,职业年金也能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由于职业年金在设计上的具有一定灵活性,使得不同单位能够利用差别化的设计对不同岗位实施有效激励,形成要提高养老待遇就要努力工作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政府和事业单位中的某些特殊岗位和技术岗位,也可能面临人才的流失问题,职业年金制度在分配激励机制和保险福利补偿机制中都能更好的发挥长效作用,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为公共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构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整合推行原则
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看,受复杂国情的限制,“分部推行,逐步整合”成为了实现“全民养老”目标的不得已选择,但由此带来的制度“碎片化”问题已经成为一大隐患,即使在相对成熟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内部,也因为建立初期统筹层次过低,面临地区间的收支差距、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难题,三大基本养老制度从衔接到逐步统一更是面临重重困难。因此,虽然目前仅仅是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试点,同时也只正式提出建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但从长远看,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也势在必行,如果时机成熟后能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更能起到示范作用。两类人群改革前分配制度和退休制度相似、改革目标基本一致、面临同样的改革阻力,建立职业年金制度都是必然的选择,与其建立不同的两个制度,将来再合并,不如一步到位,整合推行。如果考虑到改革初期的统筹层次问题,这种整合就更显得十分必要,以免再次重蹈“碎片化”覆辙。
(二)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JP3]
制度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公平的制度环境。公平体现在:第一,要减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养老金过大差距,建立不同职业群体间公平的就业条件;第二,要处理好与企业年金制度间的关系,不能为了公平又制造新的不公平;第三,要处理好“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利益问题。
制度的长远发展也离不开有效率的运行。效率体现在:第一,要考虑各级财政的负担,选择合理的缴费水平和缴费方式;第二,制度管理应公开透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施专业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第三,基金应有必要的保障增值渠道;第四,监管机制必须到位。
(三)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原则
作为一项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而不是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在收支环节中应该体现更为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对应关系,充分体现出“多劳多缴,多缴多得”的基本原则。制度设计中也应该适度体现个人责任,如个人强制或自愿性缴费。
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设计构想
(一)建立模式
1覆盖“新人”。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提出的改革思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渡方式与先前的企业改革类似,即:“老人”的养老金不变,“中人”会用“过渡性养老金”来对改革前后待遇落差进行补偿,因此,职业年金制度的覆盖范围主要是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进一步保障和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尽管“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也可以通过补偿性职业年金的形式实现,但考虑操作的复杂性,可能使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初期运行压力过大。
2强制实施:从国外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方式看,有自愿型和强制型两种基本模式。考虑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及社会经济制度尚不完善,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采取了自愿性原则,但可以预见,待制度发展成熟、覆盖面扩大后,逐步过渡为强制型更有利于为劳动者提供完善的保障。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他们的职业年金制度不可能重复“从自愿到强制”的道路,只能强制实施,一步到位,否则公职人员作为政治强制群体,如果不对其利益进行补偿必然对改革造成巨大的阻力。
(二)筹资机制
1筹资模式。同基本养老保险相同,职业年金可以采用的筹资模式包括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机关事业单位原有的退休金制度就是典型的现收现付制,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受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将造成未来巨大的支付压力,这也是迫切改革的又一重要原因。因此,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在筹资模式的选择上无疑应该采用完全积累制,这同企业年金制度的设计思路一致,同时也符合长远利益。
2负担方式。公职人员职业年金的负担方式有财政单方负担、财政和个人双方负担及财政、单位和个人三方负担三种。本文认为我国应选择“财政+单位及个人”的方式。首先明确的是个人应负担部分的缴费责任,这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对应关系。其次,针对事业单位的具体负担应在有效分类基础上进行,全额拨款的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财政+个人”模式,差额拨款的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采用“财政+单位+个人”模式,财政给予部分补贴,单位和个人缴纳其余的职业年金。而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应逐步转为企业,纳入企业年金制度范畴。
3筹资水平。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筹资水平应以20%―30%养老金替代率目标确定。缴费上限应与企业年金制度相同。这样体现了公私部门职业群体的公平性,也便于税收优惠政策的统一,而未来两项制度的筹资水平可以根据养老保障体系的需要统筹调整。财政缴费总体上可以按照单位总工资额固定比例拨付,既体现财政对职业年金的支持,又避免改革给财政带来的压力,但在在具体分配上可根据职工在岗贡献优势差别,从而发挥职业年金的激励作用。
(三)给付机制
1给付模式。职业年金给付模式可以分:给付确定型简称DB型)和缴费确定型简称DC型)两类。两种方式虽各有优劣,但就我国现状和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应当采用以个人账户为特征的DC模式,便于企业年金接轨,有利于人力资源在不同的单位之间进行合理地流动,同时制度承担的风险和压力也较轻。
2支付方式。具体申领条件需符合基本养老金申领条件,具体支付方式可以有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转为年金保险等。为了避免短视行为,对一次性支付的额度可以有所限制;选择分期支付时,应根据当年退休职工的预期寿命,合理确定领取年限;而随着商业保险中年金产品的成熟,可以成为未来更灵活的选择。除此之外,作为一项带有储蓄性质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还可设定一些临时性的支付或贷款条件,以应付在职时的因重大疾病、购房等特殊资金需求,从而使该制度的功能更加多元化。
四)投资管理
发挥完全积累制职业年金计划的作用,必须进行有效的职业年金基金治理。从我国国情看,一步到位进行全国统筹管理的可行性不高,但分散的多元化管理又不利于监管。因此在制度建立过程中,首先可以选择以省级统筹起步,参照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运作模式以及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经验,职业年金基金运作模式应采用信托制,由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代表、专业人员等组成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联合理事会或法人受托机构作为受托人,建立信托关系,受托人委托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及中介机构对职业年金基金进行管理、投资运营和分配发放,这样将基金的管理运营分散到独立于政府的专业机构中,能使政府专注于监督者角色,在确保社保基金充分监督的情况下,提高基金管理和运营效率。在制度建立初期,各省在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尚不成熟时,也可效仿广东省做法将基金委托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运营,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在投资对象选择上,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仍然应当对股票等高风险投资的比例加以限制,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具体内容可以沿用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限制。此外,从长期看,职业年金还可增加股权投资的部分,尤其可以集中于国有资源类、能源类和垄断性的国有企业,除了利润稳定,养老基金持有国有大型公司的股权使国有资产的经营收益也应由全体居民所分享,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五)监管机制
虽然因性质和管理方式类似,可以沿用企业年金制度的监管机制,但职业年金的监管体系还可进一步健全。首先,应当加快立法,使监管工作建立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其次,要同步建立职业年金的监管机构,改变企业年金制度中因跨产品、跨行业、跨部门监管模式下带来的决策链条过长、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力度不够、市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可以参照香港特别行政区专门成立的“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统筹履行监管职责。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监控,实行更加严格的准入和退出制度,相关信息的披露更加真实规范。
六)配套制度
1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职业年金的建立的前提都是要先实现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虽然改革思路明确长期以来,大多数省市和地区进行了改革尝试,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政策标准以及事业单位本身的复杂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
2退休年龄调整。退休年龄是养老制度中影响收支最敏感的因素。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对职工的学历要求相对更高,其参加工作的平均年龄也相对更大,在保持当前退休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其工作年限更短,因此对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更具有可行性和迫切性。虽然已是大势所趋,但这项改革在我国同样面临因牵扯不同人群的利益而阻力重重,截至目前仍然并没有出台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具体政策和方案。
3税收政策。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多年来,总体发展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税收优惠政策不明确,没有起到应有的引导与激励作用。虽然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采取强制建立的原则,
但并不表示不需要税收优惠政策,适当的税收优惠同样可以调动积极性,减小制度建设阻力。EET的征税模式虽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实际操作仍然还是ETT,而且各地优惠幅度不一,更缺少享受优惠的配套性要求,必须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税收方案作为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ZK#]翟磊、高连欢建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关键环节及对策建议――基于各国经验的比较研究[J]第一资源20134)
[2] 杨攀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的12条建议[J]重庆社会科学20124)
[3] 陈淑君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运行模式探析[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8)
[4] 刘水杏、王国军论我国职业年金制度的构建与整合[J]时代金融20138)
篇4
【关键字】金融危机 演进 冲击
一、文献综述
金融危机作为对实体经济具有严重破坏力的经济活动,长期为政府部门、实业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IMF(1998)根据金融危机的根源、影响范围与程度,将金融危机划分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四个类别。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出现了第一代至第四代金融危机理论和模型。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主要是针对墨西哥、阿根廷货币危机等的分析。第一代危机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危机的演进是政府政策失败的结果。强调的是制度性缺陷与政策不协调性导致货币金融危机,尤其是市场投机中的制度性缺陷(Flood,1984)。
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货币危机,尤其是英镑和意大利里拉危机和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危机。Obstfeld (1994、1996)扩展了Gordon(1983)的规范性政策选择模型,讨论了开放经济体中的货币政策选择问题。
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及其模型,通过兼顾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分析,尤其是以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的金融危机模型将微观变量(金融中介)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可以较好地解释金融危机。
很多学者(Krugman,1999)引入了国家资产负债分析,强调一个经济体(包括企业、部门、国家等)所面临的内外失衡、期限错配、货币错配、资产结构错配和偿付能力问题等在金融风险累积和金融危机爆发蔓延中的作用,从而建立起相应的金融风险和危机分析框架,这就是第四代金融危机模型。
二、金融危机的演进
金融危机通常被认为是对经济体系中不健全的部分进行的“自残式”的自我矫正,尤其是对市场和制度失灵的“清算”,触发金融危机的因素有内部、外部和内外结合之别。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全部或者部分金融指标(比如短期利率、资产价格、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都发生了急剧的恶化甚至造成整个金融行业的困顿,并对经济基本面产生巨大的冲击(IMF,1998)。
第一,金融危C孕育阶段。很多研究认为,政府政策过失和制度缺陷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土壤。在Minsky和金德尔伯格看来,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错位”,包括政策与制度之间的错位、政府与市场的错位等。Valencia (2008)通过分析1970~2007年共计42次系统性银行危机得出结论,金融危机往往是不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比如巨额的贸易逆差、债务)、过度的信用扩张和外部冲击等的产物。金融危机的爆发一般都是和经济萧条之后的扩张相联系的,与经济扩张相伴随的信用扩张一般是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银行危机,大部分与信用过度扩张直接相关。Mendoza (2008)对1960~2006年49次信用扩张(工业化国家27次,新兴经济体22次)的研究表明,经济扩张过程中信用急剧扩张带来了公司、银行业和整体经济的潜在脆弱性,总之大部分金融危机都和信用扩张紧密相关。
第二,金融危机引发阶段(这个阶段被Minsky称为“财务困难”阶段)。随着投机性繁荣的继续,利率、货币流通速度和资产价格等都大幅上升,整个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大大增加。此时市场预期已经发生变化,大幅上升的资产价格使得市场预期未来资产的价格将更高,市场预期和信用扩张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从而产生泡沫,危机的爆发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第三,金融危机爆发阶段。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如果金融机构是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那么市场下跌仅仅会影响到机构自身。但金融中介超乎“中介”的职能,而成为一个市场投资者,往往以高杠杆率举债投资,且具有内在传染性。传染性使得财务困难并不是问题的终结,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短缺,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发生逆转,市场开始出现巨量的恐慌性卖出,资产价格急剧下挫,投资者纷纷溃逃,大量金融机构破产,最后演化为金融危机。
第四,金融危机深化阶段。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资产价格大幅下挫,金融机构大量破产,金融市场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功能受到重创,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部门开始产生重大影响,即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深化的另一个表现是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由于金融机构的多国经营造成不同市场的溢出效应(IMF,1998)、蝴蝶效应和羊群效应,通过贸易和金融等渠道的金融危机可能在区域(如东亚金融危机)甚至全球范围内(如美国次贷危机)传导,进而对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三、金融危机的冲击
政府失败的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各种“理性”行为可能导致整体的非理性,即出现所谓的“囚徒困境”, 实际上是丧失了对现实的理性感觉,甚至是某种近似于集体的歇斯底里或疯狂(金德尔伯格,2007)。这些崩溃性的金融动荡,不仅导致资产价格下挫、金融机构破产和金融行业危机,而且冲击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甚至破坏全球经济的基本面。
金融危机还可能引发经济衰退。银行危机爆发之后,对挤兑的担忧导致存款人大规模提前提取存款,各国金融危机主管机构不得不因此提高准备金率,银行也必须增加流动性强的资产(Aricciaetal,2005)。
金融危机爆发还将影响金融稳定性。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化和高杠杆操作,容易使得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被数倍放大或缩小。总体上看,金融危机使得货币供应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中央银行的控制,越来越多地受制于经济体系内部因素的支配(比如货币乘数的变化),从而严重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程度。
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还表现在破坏了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1930~1933年是美国历史上金融体系最艰难、最混沌的时期。1933年3月,银行破产达到,银行体系瘫痪,违约和破产程度严重,影响了除联邦政府之外的几乎所有借款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基本上丧失了再融资功能,使得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大幅萎缩(即信用骤停),进而产生流动性危机。
参考文献:
[1]恩格尔曼等(2008):《剑桥美国经济史》(中译本,第三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
社。
篇5
>> 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关于医院药学与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综述 关于存中药学人才培养巾加强创新能力教育的思考 高等医学院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浅析化学教学在中药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综合型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在药剂实验课中的初探 前沿实验课程在综合型药学人才培养中的初探 关于食品科学人才培养的分析 论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药学人才培养的关系 以“能力本位”为核心构建独立学院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适应畜牧业发展 提高动物药学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药学人才培养 青年演员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芭蕾舞剧青年演员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浅谈汽车钣金人才培养方法 日本的商学人才培养及其启示 医学人才培养中的英语学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06-06.
[2] 左晓利,李振兴.完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战略的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17-22.
[3] 国家自然基金委网站.2012年度国家自然基金申请指南[OL]. ,2011-11-22.
[4]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资料(2007年度)[M].北京: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编,2007:9-40.
[5]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资料(2008年度)[M].北京: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编,2008:49-105.
[6]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资料(2009年度)[M].北京: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编,2009:46-101.
[7]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资料(2010年度)[M].北京: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编,2010:52-111.
篇6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陕西上上下下正在多方发力,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高科技、文化旅游、绿色资源等优势产业,试图借金融危机下东部产业加速西进之机,实现陕西大开发的新突破。
产业西进潮涌陕西
2009新年伊始,中国北车集团便气势轩昂,高举西进陕西之大旗。1月8日上午, 北车集团与西安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原有10亿元投资的基础上,再追加60亿元。
中国北车集团自2000年进入西安,已先后累计投资10亿元,今年的扩大规模再次入驻,充分证明了西安良好的工业基础,也显示了在金融危机下,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西进的巨大优势。
根据这项计划,此笔共计60亿元的投资,将在未来6年内分步实施,到2015年,规划建设的两期工程将会全部完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到那时,西安将是国内最大的现代化轨道交通和风电装备的研制基地。
在当前金融风暴弥漫的情形下,作为我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北车集团,在西安的这次大手笔,无疑成为西安市政府牛年初始的一件喜事。为了与中国北车集团建立长效沟通机制,西安市政府已经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了“中国北车西安产业基地发展领导小组”。
随着西安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西安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北车集团的牛年西进之举,只是陕西承接东部省份产业转移的一个典型例子。而2008年12月2日在深圳举行的陕深企业合作座谈会上,西安市签约了8个项目,迎接东部投资总额达88.33亿元。
据陕西商务厅数据,在此之前还有南京联创投资40亿元,在西安高新区建设软件外包基地和城市信息化项目;中兴新通讯携手美国莱姆纳投资15亿元建设环保设备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深圳华为投资18亿元建设全球交换技术支持中心及软件工厂;神州数码投资10亿元建设国内最大的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中兴通讯投资建设国内最大通信产品研发及生产基地等。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在陕投资规模都在逐年扩大。其中,广东、江苏、福建到位资金排名前列;而从产业结构来看,机械制造、能源产业、商贸、房地产、建筑建材、电子通信等产业已成为在陕的投资热点;此外,龙头产业、集约型大项目及产业链项目也相对增多。
“当经济比较发达地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时,一些产业转移就必然出现,而西部地区无疑是最好的承接地。”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赵守国教授如此解释。
在金融危机下,受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及国家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东部发达地区资本向外扩张的需求必然会更强烈,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大批产业加速西进成为必然。
承接西进,陕西要有所选择
“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大量吸纳各种生产要素,才能真正实现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曾这样强调。
作为西部桥头堡,陕西拥有资源优势、科技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同时还具有地域优势,这为承接东部产业西进和产业扩散,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事实也一再证明,陕西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高科技等几个支柱产业,都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和重点。比如装备制造业因为国有企业比较多,汽车零部件、机床、高压输变电、鼓风机等等都比较占优势。而电子及连接器企业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能源化工则具有后发优势,陕南的茶叶、蚕丝、药材等农产品有利于绿色食品和中药材的开发和加工,这些都可以形成一些优势的产业园区。
但另外一些专家对此却不甚乐观。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璋勇教授就说:“陕西的发展速度并不尽如人意,尽管单从静态因素来看,陕西的竞争力能够排在第二、三位。但衡量一个地区产业转移情况的要素,基本上有三个:第一就是投资额,包括本地投资和外地投资;第二就是企业数量,主要是每年新增的情况;第三就是项目的规模。这三个因素是观察一个地区产业转移形式最为直观的因素。”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正在编制《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该报告从农村、特色产业、金融、环保、企业、科教和对外开放程度等进行分析,对西部地区各省、区、直辖市的竞争力情况,建立起一本完整的“档案”。
而根据这些竞争力要素指标显示,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内蒙古、四川、重庆等地的竞争力较强,而陕西在其次。无独有偶,在此问题的研究方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联合完成的《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显示,无论是综合竞争力,还是人才本体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商务环境、公共部门等等分项指标,作为陕西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会西安,没有一项进入前十名。
可喜的是,陕西政府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2008年8月,拿出了规划,出台了第88号文件。这个文件对于应对金融危机、迎接产业西进是比较及时而准确的。
陕西2008年第88号文件要求,各地区要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经过3~5年努力,全省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达到5000个,引进省外资金突破3000亿元,初步形成20个工业产业集群,100个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协作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这项规划明确提出,陕西关中地区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吸引外资,促进发展;陕北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打造能源重化工基地,加快推进与陶氏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合资开发项目;陕南绿色资源得天独厚,重点在中医药、绿色植物等方面吸引外资,建设绿色产业基地;渭北高原以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重点吸引外商投资于农业种植及农产品加工业。
如此,陕西在产业优势获得政府明确的这一重要步骤完成后,从2009年开始真正精心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西进的一批产业园区,目标就是“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的加快落户。
而在金融危机期间,国家相关部委都在出台各项支持产业西进的相关政策,也给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增加了足够的信心。
同时,陕西省除了要加强硬件基础建设外,未来几年的主要工作还是要加强软环境建设,计划将用两年时间,努力打造出有吸引力的各具特色的引资格局。
正像赵守国教授所认为的那样,针对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陕西如何更好地承接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西进,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东部工厂和东部市场的迁移;对欠发达的西部省份陕西来说,对产业西进的承接,不仅仅只是为了要提高扩大投资额,而要对一些新入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必须挑挑拣拣;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吸收新的生产力,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产业关联转移,聚集发展,建成更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这样才能更有利于陕西未来的长效发展。
迎接产业西进切忌“错位”
积极迎接产业西进,是陕西参与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促消费的新一轮发展的大角逐。同时,万不可忽视的是,就目前陕西承接产业西进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陕西期望的产业和东部欲转移的产业,目前还存在有‘错位’现象。”赵守国教授认为,东部地区目前转移到西部地区的多是对环保要求低、生产成本高、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技术含量又不高的产业;西部地区在承接过程中,东部项目主要是依靠西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满足资方降低成本的目的。
因而,针对西部有些地方政府引资的一个“法宝”,依然是土地价格和税收优惠,更有不少“为规划而规划”的引资项目。赵守国指出,按照“搞规划―建工厂―引进设备―等待市场”的模式,承接产业西进,发展西部,这恰恰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后果是很危险的。
“现在土地多,以后土地没有了怎么办?现在资源多,以后资源开采完了怎么办?”此种情况不能不让人忧虑,这是许多经济学家纷纷向政府呼吁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东部进行产业西进的过程中,一些被东部淘汰或政府强行关停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也会在这次转移中随之而来。在这一点上,陕西一些地方政府以前的‘县域经济已经很落后了,不应该设置过多的框框,只要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都能纳入招商引资之列’的观念,一定要坚决铲除。”赵守国教授对此强调。
曾经的“环境污染没有关系,先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上去后再拿钱治理污染也划得来。”这样的言语,以前经常可以在陕西各地方政府招商局官员口中听到。正因为这样的环保意识,西北地区曾经重要的“煤都”铜川,曾兴起一大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工艺技术落后的“小煤矿、小电石、小造纸、小炼铁、小石灰”企业,造成铜川市区粉尘污染严重,一度成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
对此“有切肤之痛”的铜川市委书记吴前进曾表示,“宁可发展慢一些,也不能随随便便给污染开口子”。据了解,为了确保铜川环境不再陷入以往的恶化局面,吴前进曾经拒绝过一个4.6亿的污染项目的引进。
但在陕西其他一些地区,却还缺乏这样的教训。陕西宝鸡一官员曾诉苦说,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当然愿意承接那些具有无污染又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技术产业;但问题在于,东部地区那些能够产生高税收的产业又不愿意放开转移到西部来,为了加快发展西部经济,无奈接受这样的项目也是有的。因此,宝鸡某地方,早几年也出现了承接东部一些污染企业的实例,他们的“后悔药”以后会慢慢吃的。
同时,资金投入不足也成为产业西进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西部大开发,但是这些资金主要是用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投资仅占总投资的14%左右,如果要改造陕西传统制造业,进行设备和技术更新,就需要大量资金,这几乎是西部各省份承接产业西进、进行产业升级的共同难题。
篇7
“这样的活动我们愿意参加”
4月22日,通州地税举行了一场“税务稽查开放日”活动,为区内一些A级诚信纳税企业、重点纳税企业代表、特约监督员和大学生村官税收宣传志愿者解析了一些稽查案例。
北京××建筑公司已与建设方签订了建设施工合同,由项目部进行施工,在项目部收取了8085万元工程款后,竟浑然不知。“这是建筑业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建筑安装企业对其下属项目部管理上的混乱,造成项目部隐匿收入,并承担法律责任,同时也给企业资金上带来损失。”通州地税稽查局检查二科刘威解析案件后建议说,建筑安装企业应该加大对项目部的监管力度,实时掌握工程进度、收入结算等事项,避免此类行为的发生。
“回去以后我们确实要加强项目部的管理,没想到这儿还存在这么大的风险。”北京三元建筑有限公司某分公司财务总监杨云鹏听完案例解析,不知是幸运还是后怕。“财务人员以前总是觉得,税务检查对我们很不利,现在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接受检查以后,他们是在真正帮助我们。”杨云鹏感触很深地说,一个大企业,防范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企业在不断发展,也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希望税务局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对我们进行培训,既可以让我们防范风险,又促进我们企业规范管理,避免企业受损失。”
“我们就是想通过开放日,通过一些案件让纳税人了解税法。同时,让纳税人全面了解税务稽查工作评估、约谈、立案、检查等各个环节和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等处罚依据,将税务稽查工作全方位向纳税人、社会各界开放。”张孟松介绍说,“检查、打击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
“严格执法不是过头执法”
就像张孟松所说,税务稽查不仅仅给予违法者以威慑,严格执法的同时,他们更让每个纳税人都“得利于”税法。
张孟松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案例。经北京市通州区地方税务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决定,依法认定北京××家具有限公司采取在账簿少列收入,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少缴城建税、房产税及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为偷税。初步决定对该公司城建税偷税3万多元拟处以1倍罚款,房产税及企业所得税拟分别处以2.5倍罚款,总计30多万元。
该家具企业以对处罚金额有疑义为由向北京市通州区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提出听证申请。“因此我们召开了通州地税局建局以来第一次税务行政处罚听证会。”听证会后,申请人对稽查局查处案件所依据的违法事实、法律法规和拟处理意见无异议,但提出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受经济危机影响企业亏损严重及法人家属出现交通事故等原因,缴纳高额罚款比较困难。“我们调查企业实际情况后,又开三级审理会,认为房产税定性确实有些重,就将偷税改为少缴税。”
篇8
>> 为何经济学无法预测金融危机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金融危机之因的重新审视:马克思经济学的视角 马克思经济学视域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探索 基于试验经济学的金融危机模型研究综述 国际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后演化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 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的经济学透析 库恩“范式”理论的批判与借鉴: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 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剖析 对当代国际金融危机本质的经济学解读 后金融危机时代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 经济学的危机 危机的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危机 虚拟经济及其引发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政治经济学分析 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wtp=tt.
〔11〕〔15〕〔24〕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自由市场的坠落〔M〕.李俊青,杨玲玲,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27,213-216,230.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卷〔M〕.人民出版社,1973.181.
〔13〕〔17〕〔18〕〔21〕〔22〕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重新发现凯恩斯〔M〕.秦一琼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7,45,45,4,146.
〔14〕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理论也正在“自由落体”〔DB/OL〕.http:///20100408/n271378976.shtml.
〔16〕全球经济危机的“女王难题”〔DB/OL〕.http:///20090917/n266795778.shtml.
〔19〕保罗・克鲁格曼.经济学家们怎么如此离谱〔DB/OL〕.http:///publicforum/content/ develop/1/397594.shtml.
〔23〕胡祖六.凯恩斯从来没有消失过〔N〕.南方周末,2008-10-16.
〔25〕杰弗里・M・霍奇逊.经济学家是如何忘记历史的〔M〕.高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篇9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采集根据文献综述,笔者首先将经济增长率和市场利率视为影响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的重要因素。其次,考虑到经济活动可能存在着时滞效应,笔者在模型当中加入企业年金业务、经济增长率和市场利率等变量的滞后项。第三,由于笔者侧重研究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的受托管理与投资管理,所以计量模型包含两个方程。第四,为了剔除季节因素和通货膨胀因素的干扰,不仅各个变量均使用同比增长率指标(除了利率之外),而且所有名义指标也都要扣减通货膨胀率。如式1与式2所示,Ut和Vt分别代表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和投资资产的实际同比增长率。Yt代表实际GDP同比增长率。收集和整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其中,笔者借用同比CPI计算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等于1年期SHIBOR的月末数值减去通货膨胀率。由于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投资管理资产和GDP只有季度统计数据,需要使用EViews6.0提供的三次条样插值法将季度数据转变为月度数据。经过处理之后,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统一用小数形式表达。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由于研究样本为月度数据,各个变量的最大滞后阶数通常选择12的整数倍数,例如12、24和36等等。在此,笔者令最大滞后阶数m、n、p、q、r、s都等于12。同时,笔者借助“后退逐步回归法”(step-wise-backwardsregression)估计模型参数。当显著性水平α设定为0.05时,回归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
回归结果表明,不仅时滞效应是显著的,而且至少还可以反映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两个回归方程当中,变量U、V滞后项的反应系数都是随着滞后阶数的增大而振荡衰减,如图2和图3所示。②这说明,无论是委托管理业务还是投资管理业务,以往发生的业务总是能够对当期业务产生显著地冲击,而且越是近期发生的业务,其影响力也就越大。从侧面反映出,目标客户在决定是否授权养老保险公司管理企业年金时比较看重其近期的市场表现。其次,变量Y及其滞后项对V的冲击表现为从强到弱的振荡衰减趋势,而与此不同的是,变量Y及其滞后项对U的冲击呈现出先增强然后衰退的态势,尤其前6~10个月的宏观经济波动对当前的企业年金委托管理业务的影响力最强,如图4和图5所示。更加重要的是,委托管理业务对Y滞后项的反应系数相当大。例如,Ut对Yt-7和Yt-9的反应系数分别等于-26.2和27.8。宏观经济增长率对委托管理业务的冲击有时候会比它对投资管理业务的冲击大几倍甚至十几倍。换句话说,不仅以往的经济繁荣(萧条)极有可能是当前委托管理业务扩张(收缩)加剧的原因,而且委托管理业务的这种波动会比投资管理业务的波动更加剧烈。因此,在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时候,养老保险公司需要至少提前2~3个季度做好烫平未来委托管理业务波动的准备。密切关注并且科学预测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对于养老保险公司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从变化趋势上看,利率波动对委托管理业务的冲击(I—>U)与其对投资管理业务的冲击(I—>V)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从振幅上看,前者的冲击力则相对更大一些,如图6所示。委托管理业务对利率的反应系数仅仅经过2期(即从滞后4期到滞后6期)就从最小值-2.79提升到最大值2.78,变化幅度达到5.57。而投资管理业务对利率的反应系数则需要经过6期(即从滞后3期到滞后9期)才能完成从最大值1.24下降到最小值-2.09的变化,变化幅度是3.33。简言之,利率滞后项能够对委托管理业务产生较为急剧的冲击,然而利率对投资管理业务的冲击则相对较缓和。所以,在货币市场不稳定、利率变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时,养老保险公司应该重视未来可能出现的业务波动,尤其是未来委托管理业务的急剧变动。
二、结论与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无论是养老保险公司委托管理业务还是投资管理业务,除了受到自身滞后因素的影响之外,也都会受到经济增长率、市场利率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冲击,而且主要的冲击来源于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的滞后项。一方面,越是近期发生的业务对当前业务影响也就越大。这暗示,目标客户在决定是否授权养老保险公司管理企业年金时比较看重其近期的市场表现。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养老保险公司需要密切注意宏观经济形势及市场利率波动,做好烫平未来业务波动的预案。由于委托管理业务受到经济增长率和利率滞后因素的影响最大,所以旨在平滑委托管理业务波动的预案将会是养老保险公司未来如何抵御宏观经济冲击的研究重点。为此,笔者提出如下三点对策建议:
第一,目标客户比较看重养老保险公司的近期表现,对保险公司长期以来业务发展的注意力相对不足,说明公众或者目标客户的决策过程并非完全理性,他们极有可能是依照“拇指规则”(ruleofthumb),判断短期的业务增长(衰减)是否能够持续下去,从而过分乐观(悲观)地估计养老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所以,养老保险公司应该加强营销宣传工作,要向公众或目标客户强调养老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和发展理念,弱化短期印象对公众或目标客户的影响。
第二,旨在烫平业务波动的全部预案都必须建立在对经济增长率、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分析与科学研判的基础之上。因此,养老保险公司应该努力提高数据挖掘与经济预测能力。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宏观经济变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特定背景下,经济预测工作对于业务规划和发展而言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篇10
——题记
学着自我鼓励,无疑是给胜利增加筹码。
很久以前,张三、李四相约穿越沙漠。当他们吃完最后一口干粮,喝完了最后一滴水时,张三绝望了,他痴痴地坐在那儿渴望奇迹出现;而李四不断鼓励自己,给自己信心,给自己力量,生存在引诱着他,他不气馁地寻求着出路,拼命给自己加油呐喊……最后,张三死在了沙漠,李四找到了一片绿洲,走出了沙漠。
学着为自己鼓劲,就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任何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正因如此,当他给予贝多芬天才的音乐才华后便让他失聪了。然而贝多芬不断鼓励自己,终成一代奇才。
曾经,我是一只丑小鸭。平凡的外表、平凡的才智、不算好的学习成绩。所以,老师的注意力不在我身上,同学的妒忌不是对我,亲戚的表扬不属于我。
外表,是先天的,我无法改变。我只有努力,使自己变得聪明,成绩变好。
数年的磨练将我从铁变成了钢。这些年来,我读完一本又一本砖头似的书,使自己知识渊博;一次次黑夜的灯火,使成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
终于,丑小鸭成了白天鹅——老师给我赞许的眼神,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亲戚拍起鼓励的掌声。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金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