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审计范文

时间:2023-03-25 04:2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跟踪审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跟踪审计

篇1

实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跟踪审计是一个新的尝试,它有利于实现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动态监督和有效管理,对其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极为必要。本文结合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运行流程,从债务资金的举借、配置、使用以及偿还等环节,分析了实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跟踪审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就各环节实施跟踪审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以期推动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跟踪审计的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跟踪审计;债务管理

一、引言

审计署2013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地方政府背负的债务已达17.89万亿元,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为全面加强地方债管理,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下文简称“地方债)风险隐患,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和财政部《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部署各地清理存量债务、甄别政府债务,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及时将政府存量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对地方债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的配套办法,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地方债实行限额管理,建立地方债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学术界也提出了一些缓解地方债风险的建议。然而,地方债的增速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据新华社2015年8月29日报道,截至2014年底,地方债总规模为24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15.4万亿元,相比2013年6月末的累计债务规模增长了41.3%。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有的学者尝试从审计角度就如何提高地方债管理水平进行研究,[2][3]这些研究大多是从事后审计的角度探讨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由于事后审计往往存在“即使发现问题,但已木已成舟”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而在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的跟踪审计,通过事中与事后的有机结合,能及时反馈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利于防患于未然,审计效果显著。那么,跟踪审计能否参与地方债管理?基于此,我们尝试将跟踪审计引入到地方债管理工作中,深入研究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问题。将地方债管理与跟踪审计相结合进行探讨,不仅丰富了地方债管理和跟踪审计两方面的学术文献,而且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模式和风险评价体系,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和监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有利于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同时,国家审计是治理地方政府债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的研究既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理论研究,又为国家审计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审计监督和治理提供了借鉴,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促进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发挥。

二、跟踪审计的含义、特点、作用及实践探索

(一)跟踪审计的含义及特点跟踪审计通常是指审计事项发生后,审计机关依法对财政资金或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的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的持续性审计,其对象是政府投资资金使用者从事的经济活动。[4]跟踪审计是跟随被审计事项的发展过程持续进行的一种审计方式,具有过程性突出、时效性强、效益性明显等特点。白日玲(2009)根据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点,将跟踪审计分为全程介入式、适时介入式和重点介入式等三种模式。[5]谭劲松等(2013)在分析跟踪审计含义的基础上,借鉴人体免疫系统的思想,提出跟踪审计具有三道“免疫防线”特征。[6]

(二)跟踪审计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跟踪审计能及时发现、反馈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发表审计意见和建议,是一种动态监督活动。[7]跟踪审计是跟随被审计事项同步进行的一种审计方式,其优势主要表现为及时发现问题、揭示风险,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审计机关能利用自身专业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管理上可能存在的漏洞早发现、早预防,从根本上解决过去事后监督时滞性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全面促进和提高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或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开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跟踪审计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推动政策措施落实是跟踪审计的又一实践创新。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工作方案》,要求全国审计机关自2014年8月起,持续开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相关部门贯彻落实政策措施情况的跟踪审计。总之,跟踪审计在及时发现与披露问题、揭示风险、推动政策措施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宋常(2011)认为,跟踪审计的成本通常会高于传统的事后审计,成本的提高往往会抵消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那些金额高、性质特殊的项目才适合采用跟踪审计。[8]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曾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已经实施并完成了汶川灾后重建、玉树和舟曲灾后重建、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等跟踪审计项目。学者们也对跟踪审计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王中信(2009)以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款物全过程跟踪审计为例,对如何开展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进行了探讨。[9]自2009年起,美国审计署对一系列重振制造业政策的执行和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审计报告12篇。[10]美国审计署还针对页岩油气开发进行跟踪审计,监督政策落实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先后出具了89篇报告。[11]

(三)跟踪审计用于地方债管理的创新审计署《关于2015年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审计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持续跟踪审计地方政府性债务,注意反映和揭示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的贯彻落实”。地方债管理的目标是控制规模与防范风险,跟踪审计的目的是将监督关口前移以提高监督效果,两者的着力点或关注的对象实质上都是财政资金或财政性资源。在实践中,财政资金或财政性资源已经将地方债与跟踪审计连结起来,比如有关地方债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实质上就是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的体现。然而,现有的理论研究并未能较好地将跟踪审计与地方债管理结合起来,对地方政府债务如何进行跟踪审计,学术界并未提供较好的答案。尽管对如何加强地方债管理已有了一些探讨,但从审计视角的研究较少。王世成和李袁婕(2013)认为应制定《地方政府债务法》,在法律层面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全方位立体监督体系,实现依法治债,从而使地方政府举债能够有法可依,有序运行。[12]李燕和同生辉(2014)则提出只有事前控制和执行控制相结合、主动管理和风险监控相结合,才能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落到实处。[13]Liu(2014)认为,导致中国地方债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预算软约束和非市场化的要素分配,而缓解地方债风险的措施则包括强化预算约束和改革地方政府的投融资体制。[14]Br觟thaler等(2015)发现,对市政债券进行限额管理能有效降低地方债规模及波动性。[15]马轶群(2015)通过模型推理发现,国家审计的揭示、抵御和预防功能可以对地方政府债务租值耗散进行治理,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是目前治理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手段。[16]从上述文献可知,学者们普遍认可对地方债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型的管理方式。我们认为跟踪审计体现的监督关口前移、时效性强、全程监督等特点,正好契合了这些需求。因此,地方政府债务跟踪审计既是地方债管理方式的创新,又是跟踪审计范围的拓展。

三、实施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地方债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跟踪审计从地方债资金举借环节就参与到地方债资金使用的监督之中,一方面能及时发现地方债资金举借、配置、使用、偿还等环节中的舞弊、违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能就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各方揭示,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地方债管理工作,及时堵塞内部控制和管理过程中的漏洞,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相关违法违规,从而进一步完善地方债资金监督管理体制。而原有的事后审计只是事后反馈存在的问题,发挥的监督作用相对有限。

(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地方债管理水平的提升从审计署2013年审计结果看,近87%的地方债资金投向了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工程,并且这些工程一般周期长、业务复杂。对地方债资金运行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事后审计只能是批评与处罚。跟踪审计由于能更早地发现、反馈地方债资金运行中的浪费现象,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后续资金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项目后续过程中资金运行低效或无效行为,有利于节约地方债资金,提高其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地方债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如前所述,地方债资金主要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中,大多属于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资金来源。执行地方债跟踪审计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总结和反映好的做法和经验,促进政策落地生根及不断完善。通过开展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可以连续监控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实施过程,并如实反映与客观评价有关政策执行情况,推动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地方债审计的效率和效果的提高跟踪审计的优势之一是提高了审计信息的及时性。跟踪审计将监督关口前移,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而且通过信息的及时反馈,有效地降低地方政府与资金使用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抑制或降低道德风险进而提高地方债资金的使用效果。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从而缓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抵触情绪,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另外,地方债资金从举借、配置、使用到最终偿还需要在很多部门之间流转,如果每一个环节都各自开展审计工作,必然造成衔接困难、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而跟踪审计则能自始至终围绕地方债的某一笔资金,有效减少流程中的重复环节,优化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总之,传统的地方债审计主要审计地方债的规模、结构及期限,很少涉及资金举借、配置、使用及偿还等方面的内容。如果采用地方债跟踪审计,则可以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对地方债资金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与反馈,促进纠正,进而起到亡羊补牢甚或未雨绸缪的作用。因此,在地方债资金管理中实施跟踪审计,对促进地方债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地方债管理水平的提升、地方债政策措施的落实及地方债审计效率和效果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施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的有利条件

(一)已有的跟踪审计实践经验可资借鉴199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首次提出“各级审计部门应对国家拨款的基建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和专项审计”。2001年8月,《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或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的国家建设项目,政府审计机关可以对其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强调,“对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审计机关持续开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执行政策落实措施情况的跟踪审计”。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也提出,“要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密切关注财政、金融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区域性金融稳定等情况,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刘家义审计长在2014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审计署会加大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在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和基于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的客观需要,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成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监督手段。在实践中,国家审计机关已经成功实施了汶川大地震救灾款物和灾后重建项目、玉树地震救灾物资项目、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积累了较丰富的跟踪审计实践经验,为开展地方债跟踪审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相关思路与经验。

(二)国家审计的相关理论予以指导国家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经济监督,其初始目标是检查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评价政府部门利用公共资源的效率和效果、增强财政收支的透明度等。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环境的变迁,国家审计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刘家义审计长(2012)提出,“国家审计的实质是国家依法使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本质是国家治理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7]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再局限于对经济行为的监督和经济后果的评价,而应更加强调事中控制和积极预防,进一步发挥“预防、揭示、修补”功能,即预防潜在威胁、及早发出预警信息,揭示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修补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真正担当起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角色。与事后审计方式相比,跟踪审计突出过程监督,有效克服了事后审计即使发现问题,但纠偏成本很高或木已成舟而于事无补的局限,具有时效性较强、过程性突出、预防性明显、效益性显著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本质(宋常等,2014)。[18]其实,加大审计参与地方债资金管理力度的呼声一直不断。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曾要求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总理指出:审计是我们国家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政策落实的“督查员”和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因此,有必要扩大审计对地方债资金的监督范围,将地方债资金的举借、配置、使用及偿还等环节纳入其中,即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

(三)跟踪审计对象与地方债资金投向的交叉融合目前,地方债资金的投向与审计署实施的跟踪审计项目已有部分交集。财政部《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项目安排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主要安排用于中央投资地方配套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及其他难以吸引社会投资的公益性建设项目。据审计署2013年12月30日公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大部分省市的地方债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主要投向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土地收储和教科文卫及保障性住房。强化审计监督要做到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可以说,无论是对重大项目还是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其根本落脚点还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效率与效果)。围绕财政资金使用,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监督是跟踪审计的应有之义。因此,财政资金是连接地方债与跟踪审计的纽带,如图1所示。地方债资金投入的项目大多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其资金使用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有关政策的落实,对这些项目加强跟踪审计十分必要。其实,国家审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查核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而且是为了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存在的问题,改善经营管理,堵塞各种漏洞,进而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应该体现为审计发现的问题都能够及时导向制度上的缺陷及其改进,减少“屡审屡犯”和“屡犯屡审”的现象。目前的地方债事后审计模式显然达不到这样的预期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2014年)规定,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审计署关于2015年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审计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持续跟踪审计地方政府债务,注意反映和揭示新情况和新问题,促进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意见的贯彻落实。据此,更多的地方债资金项目将纳入审计全覆盖的范围,与跟踪审计的交集也会越来越多。由此可见,对地方债资金实施跟踪审计是可行的,既有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实践经验可资借鉴,又有国家审计的相关理论予以指导,更重要的是审计机关当前正在实施的部分跟踪审计项目所关注的对象就是地方债资金。因此,无论是从提高地方债资金使用效益,还是从控制地方债风险来看,地方债管理工作都需要跟踪审计的积极参与。

五、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的目标与重点

地方债资金运行涉及举借、配置、使用、偿还等多个环节。针对我国地方债资金运行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明确各个环节跟踪审计的目标与内容,并确定相应的审计重点。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的流程、目标及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流程设计应按照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将跟踪审计的重点放在能有效降低地方债风险的关键环节,促进地方政府将有限的地方债资金投入到可以产生更多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活动中去,以提高地方债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一)地方债资金举借环节审计目标与重点———依法适度地方债举借环节是地方债资金运行的起点。新《预算法》规定,从2015年起地方债全部纳入地方政府预算管理。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适度举借债务,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举借。然而,地方政府举债的规模、期限、利率等信息并未完全公开。针对举债环节的审计应重点关注地方债举债主体、举债方式、举债规模、举债程序等内容。该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地方政府未遵循新《预算法》的规定,委托非政府机构代为举债,比如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举债、地方政府仍存在债券以外的融资方式、举借规模超出预算规模、举债不按规定程序等。针对当前地方债举借环节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依法适度是该环节审计的目标与重点。第一,明确举债主体,即地方债的举债主体是否符合新《预算法》的相关要求,是否仍然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这类举债主体举债;第二,规范举债方式,即除发行债券外,融资方式是否有其他形式;第三,控制举债规模,即核算地方债规模是否超出了地方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偿债峰值是否超过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第四,严格举债程序,即核查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是否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根据地方债举借环节的审计重点,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宜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性分析指标主要有举债主体合法性、举债方式市场化、举借规模合理化以及举债流程规范化;定量评价指标主要有债务率(债务余额/政府可支配财力)、新增债务率(新增债务/债务余额)、债务负担率(债务余额/GDP)、利息负担率(当年债务利息/政府可支配财力)和财政收入增长率等。

(二)地方债资金配置环节审计目标与重点———有理有据地方债资金的配置主要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分配地方债资金的问题。在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财政资金要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到市、县、乡(镇)进行层层拨付,导致地方债资金的分配环节过多、时间过长等问题突出,甚至有些资金始终没有拨付。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总理2015年先后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部署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地方债资金配置环节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省、市、县之间的资金配置缺乏分配依据,比如未考虑各级政府的财力及偿债能力而进行几乎平均的分配;未遵循项目确定、预算安排、人大审批等程序;分配不及时,存在资金滞留、挤占或挪用等现象。鉴于此,地方债资金配置环节的审计重点应关注省、市、县之间如何合理分配地方债资金,是否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财力及偿债能力,是否及时分配、及时拨付,是否存在资金滞留、挤占或挪用等现象,决策过程是否公开透明等。在地方债资金配置环节,也宜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性分析指标主要有地方债资金配置是否存在分配标准,是否真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执行,资金分配是否进行了公示;定量评价指标主要有资金分配到位时间和资金及时到位率(及时拨付金额/应拨付金额)等。

(三)地方债资金使用环节审计目标与重点———效益导向地方债资金不仅仅是其规模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其使用效率与效果问题。地方债资金的使用既涉及风险水平,又涉及社会效益,是地方债管理的关键环节。《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规定,地方债资金只能用于中央投资配套、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然而,地方政府如果将地方债资金完全投向公益事业,其社会效益明显而经济效益不足,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的动力不足。地方债资金使用环节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金使用部门改变地方债资金既定用途和范围,将地方债资金投向非公益性项目,甚至存在贪污、挪用、截留、浪费等现象;地方债资金使用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地方债资金使用环节的审计重点应关注资金的投向,比如地方债投资项目名称、项目工期、项目负责人等信息是否进行了公示,资金使用单位是否按申报时的用途合法合规使用资金;还应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及预期效果,如是否存在资金沉淀现象、已使用资金是否与项目进度相吻合等。在地方债资金的使用环节,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性分析指标主要有资金使用的目标性(如是否专款专用)和项目目标的可行性(如有无可行性报告);定量评价指标主要有资金到位率、施工进度完成率、项目净现值以及项目回收期等。

(四)地方债偿还环节审计目标与重点———足额及时偿还环节是地方债资金运行的终点。在此环节,落实还款来源、优化还款方式是关键。该环节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偿债责任不清、偿债意识不强、偿债机制不健全,以及偿债计划缺失,地方政府无相对固定的偿债资金来源,还款资金来源渠道少。地方债偿还环节的审计重点应关注偿债资金的及时到位及规模,即偿债资金到位的及时性及稳定性,偿债资金是否有预算安排;地方政府是否建立了债务监控体系,是否有系统的偿债约束机制,是否实行了债务报告制度,债务相关信息是否透明。地方债偿还环节的审计评价,也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性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是否设立了偿债制度、是否有完整的偿债计划、财政金融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当年可支配财力、偿债资金规模等。

六、改进和加强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加强地方债跟踪审计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债跟踪审计理论研究,有利于审计人员把握其发展规律,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然而,我国目前的跟踪审计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跟踪审计理论也比较薄弱。有关地方债跟踪审计的含义特点、功能作用、内容目标、方式机制以及技术运用等问题亟需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以便指导和促进地方债跟踪审计的实践。现阶段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紧密结合已有跟踪审计实践,加强调查研究,了解跟踪审计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借鉴其他项目跟踪审计有益做法,不断总结地方债跟踪审计实践经验,探索其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形成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理论成果。第二,充分借鉴已有审计理论成果,拓展跟踪审计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三,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审计机关立足审计实践,是审计理论的实践者和应用者,掌握着大量的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但在审计实践经验的凝集和升华上可以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理论研究。

(二)进一步充实地方债跟踪审计人员队伍审计人员是提升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时间跨度大,情况复杂,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法律、会计、财务、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深刻理解地方债资金投放与使用的制度背景及政策意图,并作出科学、合理的职业判断和专业评价。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审计人员加强培训,增强其跟踪审计业务的能力,打造一支能有效开展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工作的人才队伍。在整合内部审计资源的同时,还应该拓宽思路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随着跟踪审计范围的逐渐扩大,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领域,可以在《审计署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管理办法》允许的范围内,引进或聘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这既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也有利于增强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及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度。

(三)尽快制定地方债跟踪审计相关规制完善的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规制,是依法开展地方债审计工作的依据。我国跟踪审计实践的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不是很多,目前还缺乏用来规范跟踪审计的有关规制。因此,需要在不断实践并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与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有关的具体规制、指导性意见或业务指南,使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目前,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地方债跟踪审计范围,跟踪审计不是大包大揽,不能越位参与地方债资金项目的管理;第二,要考虑审计风险,准确把握跟踪审计的介入深度和关键控制点;第三,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地方债跟踪审计的质量;第四,要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

(四)进一步创新地方债跟踪审计方式方法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挖掘大数据的价值以期望其在本行业带来巨大变革,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审计将在信息获取渠道、抽样方法、审计范围、审计模式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在思维及理念上,应借助“互联网+”,尽快创新审计技术及方式方法,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一方面,在审计技术方法上,地方债跟踪审计应致力于审计信息化建设,尽快适应科技创新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在线审计,加快构建地方债跟踪审计应用系统,实施信息化审计;另一方面,在审计方式上,伴随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高度融合,各类型审计常常相互重合和支撑,财政资金流转于企业、税务、金融等领域,涵盖多方面、多方式、多专业的综合审计将逐步成为一种主要的审计方式。因此,应尝试将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与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财政资金审计项目结合,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结语

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审计方式,具有关口前移、时效性强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审计机关的大力推广,已彰显出其优越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动态监督和有效管理,而且有利于国家审计发挥其参与国家治理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研究并未能较好地将跟踪审计与地方债管理结合起来,相关可用的理论成果尚付阙如。本文基于地方债管理和跟踪审计的现有文献及地方债管理和跟踪审计的对象都是财政资金的客观事实,探讨了地方债资金的跟踪审计问题,分析了实施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的有利条件,初步探讨了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的目标与重点(含实践路径),并对改进和加强地方债资金跟踪审计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这将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模式和风险评价体系,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提供可借鉴性的路径,进而达到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17]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2]曾康霖、吕劲松:《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审计思考》,《审计研究》2014年第1期。

[3][16]马轶群:《地方政府债务的租值耗散及国家审计治理———以融资平台为例》,《财经科学》2015年第2期。

[4][18]宋常、田莹莹、张羽瑶:《关于国家审计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当代财经》2014年第1期。

[5]白日玲:《审计机关强化跟踪审计的若干思考———基于大连市审计机关开展跟踪审计的实践》,《审计研究》2009年第6期。

[6]谭劲松、赵黎鸣、宋顺林:《跟踪审计的“免疫防线”:体系构建与案例分析》,《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7]宋常、黄文炳:《基于国家治理新动向的国家审计若干思考》,《审计研究》2015年第2期。

[8]宋常:《探索跟踪审计》,《首席财务官》2011年第1期。

[9]王中信:《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探讨》,《审计研究》2009年第6期。

[10]王长友、张强:《美国审计署对重振制造业政策执行情况审计及其借鉴》,《国外审计动态》2014年第11期。

[11]刘誉泽、崔孟修:《美国审计署页岩油气开发跟踪审计情况与启示》,《国外审计动态》2015年第6期。

[12]王世成、李袁婕:《基于审计结果的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审计研究》2013年第5期。

篇2

【关键词】跟踪审计;合理建议;控制造价;真实合理

【中图分类号】TU8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117-01

全过程跟踪审计要求从前期就介入,它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体现在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这是一项政策性、经济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工作, 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都把工程造价作为一门专业来加以建设。它是建筑经济、技术与管理高度结合的专业,需要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理论跟实践经验。下面就结合自己跟踪审计的项目讲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关于招投标阶段审计的问题

这个阶段主要注意招标文件与国家政策法规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排斥潜在投标人的行为,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是否合理。

招标文件的内容不能与国家政策法规相抵触,公开招标不能为特定的企业设置门槛,不能将符合工程条件的潜在投标人排斥在外,在审计过程中如发现此类问题要求改正。工程量清单的审查也很重要,笔者实施的一个跟踪审计项目,是一个教学楼抗震加固工程,编标单位在编制清单时按照08清单规范编制,措施项目费用按照09费用全部计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比如赶工措施费列在里面,那实际定额工期是多少,有没有经过造价处核定,是否存在赶工工期,这些不弄清楚是不可以计取赶工措施费的,再比如夜间施工措施费,此工程为抗震加固工程,不存在大型的砼浇捣,基本不存在夜间施工的可能性,再加之该教学楼与居民区仅一墙之隔,夜间施工也是不可行的,通过与编标单位的沟通,编标单位接收了我们的建议,取消了不应该计取的措施项目费用。

其实这些也并不是什么复杂、困难的事情,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用心,有没有到现场去考察,只有做到心里有底才能有的放矢。

二、关于施工阶段审计的问题

施工阶段主要审查施工合同的签订、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签证、施工单位有没有根据图纸施工等等,关键还要根据施工经验、施工工艺等提出合理化建议,省掉一些不必要的施工程序,从而起到有效控制造价的目的。

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要面对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几家单位,还要主要协调各方关系,方能使工作有利进行下去。前面提到的抗震加固工程,在图纸设计交底时,我们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抗震加固定额编制的说明,提出35mm厚钢筋网粉刷已经包含抹面、养护在里面,上面就不再需要粉刷。设计单位一开始比较抵触,认为我们这是在挑他们的毛病,不同意取消粉刷,我们首先解释我们的工作性质是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其次肯定他们的设计没有错误,我们是根据实际经验及定额相关规定提出的建议,两者并不矛盾,经过解释,设计院的同志认可了我们的建议,同意取消墙体粉刷层,仅这一项就为建设单位节约了近10万元。

对于设计上的建议,我们一定要有实际的施工经验,还要对定额包含的内容吃透,一定要有理有据,否则就会处于被动,一旦被动,处处被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就不再理会你的建议,认为你知识肤浅,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在工程相关的各方主体中,我们造价人员是受建设单位委托控制造价的,而监理单位则是对工程质量、安全等负责任,他们可能更关心的是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图纸施工,对于我们针对设计提出的建议也是不感兴趣甚至反对的,建设单位虽然希望省钱,但是对于建筑他们并不了解,要他们当面肯定我们的建议也是不可能的,施工单位当然更是强烈反对,在这种孤军作战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把相关单位都逼到自己对立面,首先要强调我们是接收建设单位的委托控制造价的,取得建设单位的认可,其次针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要从技术层次上去说服他们,只有这样针对不同的主体才能各个击破,取得工作的圆满完成。

施工过程中关键的部位、隐蔽部位都要及时留下影像资料,以免施工完毕后发生扯皮现象。笔者跟踪过一个学校的钢结构工程,该工程不大,主要功能是连接两幢学生宿舍楼之间的交通。工程一开始,我几乎每隔一天去一次,有些人很不理解,认为这一点工程还去那么勤完全没有必要。但我不认为,因为该工程按实结算,也没有完整的与现场实际相吻合的施工图纸。所以从施工单位进原材料到施工制作我都做了详细的记载,拍了照片。到最后竣工结算,施工单位送了结算书,总造价34.7万,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我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所以不需要再去现场看,直接进行审核,核减了10万多,核减比例30%。通知施工单位的预算员过来核对,那位预算员一看核减数就立马吵了起来,质问我有没有到过现场,有没有实际施工经验,懂不懂市场行情,我微笑着听她发完火,让她一条一条看核减内容,她每提出一个问题,我都能找到照片、找到记录给她看,到最后那位预算员无话可说,心服口服的在审定单上签了字。事后建设单位的负责人说你怎么核减到那么多的,我笑笑说,这就是跟踪审计的好处。

施工阶段还要防止施工单位低价中标后千方百计的寻求签证等增加造价。有些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就压低造价,在中标后再寻找机会增加签证或设计变更。我跟踪审计的一幢学校教学楼,施工单位提出施工现场狭小,土方无法堆放,所有开挖土方只能外运,根据他们自己的测算,外运运距起码10公里以外,因为有地下室,所以土方量很大,总共八千多方土,再加上回填运输土方,整个土方运输报价近30万元,建设单位接到施工单位的联系单后认为事实确实如此,施工现场无法堆土,而周围近距离内也没有可供堆土的地方,于是把联系单转给我们,要求我们核实造价,基本认可外运这回事。我接过单子后心中就有些怀疑,这么大的土方量为什么编标时没有注意外运,施工单位投标时也应该到现场踏勘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查看了个施工单位的投标书,土方运输仅计算了一公里内的报价,再仔细看清单的描述,写了土方运距自定,这么一来可以看出施工单位是把这一块让利让掉了。我当即答复了施工单位,土方运输不可以再计取。施工单位不甘心就此放过,又找出该工程的标底,标底里也仅算了1公里内的土方运输,要求计算超出部分的运距,我当即提出招投标过程中有核对标底的过程,为何当时没有提出,如果提出应该有相关记录,或者在投标书内提出,而施工单位根本拿不出相关记录,土方外运在投标报价时让利让掉了,所以针对此项报价一点也不好计取,施工单位在事实面前只能放弃。

要想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造价,关键一点要做到勤跑、勤记,只要你留下第一手资料再加上对定额的理解吃透,任凭施工单位怎么高估冒算也逃不出你的火眼金睛。

三、关于结算阶段审计的问题

竣工结算阶段主要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结合平时施工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变更、签证等手续,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最终的审计。这就要我们对整个施工过程了如指掌,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样才不会重复计算或漏算,作为审计人员既要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也要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通俗讲就是一碗水要端平,做到公平公正,不该施工单位计取的费用一分也不能给,应该给的也不能强行扣除,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真实合理的反映工程造价。

以上是本人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点粗浅见解,我认为,做好跟踪审计关键在于用心,勤跑、勤记,理论结合实际。

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 工程建设 跟踪审计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跟踪审计作为审计机关加大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力度、探索投资绩效审计的一种有效方式,审计部门及相关单位已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如何规范和完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很多现实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需要做出理论上的探索与解答。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概念和意义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将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确定若干重点建设事项,由审计人员随着建设进程, 及时对各阶段的审计对象或确定的重点事项进行审计并作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供被审计单位纠正存在的问题, 改进、完善建设工作,使其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 取得尽可能好的效益。相对于传统的事后审计,跟踪审计可以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较好地弥补了结算审计的不足,有利于国家审计对建设项目的提前介入和过程监督,充分发挥控制建设成本、促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的作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主要具有以下四点重要意义。

(一)前移审计关口,有利于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成本。

从全国范围来看,项目建设前期决策准备不足、工程实施不规范、工程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仍十分普遍,造成政府投资损失浪费的现象仍有发生。审计关口前移,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使审计工作更好的发挥促进投资控制的作用,减少损失浪费。

(二)跟随建设过程,有利于规范建设项目工程管理。

相对于其他被审计对象,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规模大、造价组成复杂等特点,跟踪审计人员的工作场所可以设在施工现场,对工程的施工过程、形象进度等做到眼见心明,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建议或整改要求,促进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建设和完善,规范工程管理,有效防止有关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三)监督关键环节,有利于防止建设项目的腐败行为。

近些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腐败行为防而不止,堵而不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对项目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未能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体制。审计机关是重要的监督部门,实行跟踪审计,形成权力制衡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跟踪审计中审计机关介入建设过程,对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工程签证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和遏制暗箱操作和幕后交易。

(四)实施动态监督,有利于降低事后审计风险。

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有极大地避免了对工程成本的检查风险。审计人员经常深入到工程现场,能够观察到物资进出、设备安装、建设施工的具体过程,及时对设计变更事项的合法合理性进行审计,对材料设备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对签证单、验收单、进货单及相关事项包括隐蔽工程等进行审计,从而减少审计人员因不了解实际情况所带来的检查风险。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实问题

(一)跟踪审计定位与参与深度。

目前,许多审计机关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实现了“关口前移”,涉及工程建设阶段。正因为此,一些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把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遏制工程建设出现重大问题的责任寄托在审计身上,希望通过审计全程把关来预防这些问题。对于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建设单位决定并承担责任的问题,他们往往先要等跟踪审计人员表态后,才签署相应意见,在以后时间内就以此为依据,来推动建设进程。实际上,审计部门肩负的职责应当是重点检查建设项目操作程序是否到位,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是否规范,监督建设项目过程中的每项工作是否存在明确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相关单位是否切实履行职责,而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不应由审计部门来决策,并承担责任。上述行为和观点说明,大家对跟踪审计期望过高,对跟踪审计定位、职责等问题的认识仍然不清楚、不明确。

(二)跟踪审计介入时间。

现阶段,跟踪审计介入时间没有一个明确规定,全国各地审计机关的做法不一,跟踪审计所关注的内容和做法也有着较大差别。有的地方几个月集中一次到现场进行审计,关注的主要是建设资金的使用、工程程序的合规合法性;有的对建设项目各个重点节点进行连续审核,对工程结算进行全面审查;有的则全过程地参与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业务把关,包括对所有合同内容的审查、所有工程变更的审核、所有隐蔽工程的现场查验、大宗材料的价格及质量把关、工程结算价格的审定等;有的甚至对工程设计方案、概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审核意见。不同阶段介入进行实时跟踪,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

在目前投资审计人员相对紧缺、建设项目情况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跟踪审计工作需要确定在什么时间节点介入,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关注什么内容。

(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不完善。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形成了许多好的跟踪审计操作方法,虽然部分地区及时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但从全国范围看,尚未就跟踪审计的一般流程、工作重点、介入方式、职责定位、社会中介机构的责任及风险监控、跟踪审计的成果形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提炼,并上升为规范性文件,以进一步推进全国各地的跟踪审计工作。

(四)跟踪审计风险。

当前,审计人力资源紧张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另外,投资审计专业性强,现阶段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全面掌握工程施工、设计、审价等多方面知识的投资审计人员不多,投资审计人员的配置要求与投资审计人员的现有知识结构存在一定差距。随着跟踪审计深度的不断拓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践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跟踪审计人员少、综合素质不高与跟踪审计任务重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不及导致的审计风险必然增大。

近年来,为解决审计人员紧张、素质不能满足跟踪审计要求的矛盾,许多审计机关采取了聘请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人员的方式,实施跟踪审计建设项目,提高了跟踪审计工作效率,扩大跟踪审计覆盖面。也应当看到,在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人员参与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况:一是审计机关与社会中介机构签订的委托合同,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要求、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等方面上,往往只做了一些原则规定,双方的权力、职责不明确,不具备操作性;二是一些社会中介机构虽然专业资质高,但部分专业人员侧重对施工单位的检查,注重工程计量计价等技术性工作,对如何进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没有太多从业经验,不太关注决策程序的合法合规性、管理过程中的隐患和问题;三是一些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存在不愿坚持原则、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况,加上审计机关没有完全做到主导跟踪审计全过程,大大影响到跟踪审计工作权威性和效果;四是现阶段国家审计机关对社会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监控,大都是在社会中介机构工作结果出来后实施的,呈现出随意性、滞后性等特点,没有对社会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进行全过程、实时的监督和检查,难以保证建设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效果。这些情况的存在,说明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参与的跟踪审计工作存在着一定隐患,可能形成审计风险。

三、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现实工作的改进方法

(一)完善相关规范制度。

要通过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明确跟踪审计的范围和深度、跟踪审计的管理要求和方式方法,以达到规范跟踪审计行为、指导审计实践的目的。要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跟踪审计模式进行制度层面上的规范,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跟踪审计操作办法,为审计人员提供具体指导。

(二)协调审计机关与项目各行为主体单位的关系。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行为主体主要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机构等。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主体之间的职责分工、理顺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渠道是审计机关顺利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关键之一。

(三)提升跟踪审计人员素质。

一是改进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术、工作能力;二是更新跟踪审计人员知识信息;三是提升跟踪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政策水平的提升;四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五是监控社会中介参与跟踪审计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跟踪审计;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结算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和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中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以便有效控制和如实反映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一、跟踪审计的特点与作用

1、跟踪审计的特点

与传统工程结算审计相比,跟踪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跟踪审计实现了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从材料采购招标、材料设备合同签订、工程合同管理、索赔与反索赔、预决算审核、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核等方面进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服务,可以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建设投资在实施的阶段管理中得到控制,提高了投资控制的主动性。

其次,从时间看,跟踪审计将传统的事后算账变为事前、事中审计,提高了投资控制的时效性。工程结算审计在工程结束后进行,其依据是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的结算资料,对于工程建设中大量的隐蔽工程以及众多的设计和施工变更无法准确把握,造成工程造价的潜在水分。在跟踪审计中对隐蔽工程、非实体费用等均可提前计量、记录和取证,这样,就避免了事后发生争议,并可以大大减少审计后期工作量。

其三,跟踪审计具有咨询性和服务。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后,专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主管部门的需要,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可以对盲目扩资、超计划投资、超预算施工等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2、跟踪审计的作用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既体现在对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和投资决策的控制质量和水平,又对到设计施工及竣工交付前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全过程起到积极作用。目前的投资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中,往往是建设、监理、审计、施工脱节,尤其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实施过程的监管显得被动和滞后,许多可以避免的损失,只能通过秋后算帐来“亡羊补牢”。

近年来,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造价控制的一种新理论、新方法还可应用到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中,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使整个工程实施处于受控状态,能有效克服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在促进相关管理单位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和效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跟踪审计在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1、投资估算阶段

工程建设前期对投资方向、规模等进行决策性审计,重点是保证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防止决策失误,使建设工程造价全面、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所需的投资额,为建设单位的正确投资提供可靠的技术经济指标。这一阶段的审计要素是把握前瞻性,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整体造价是否齐全合理、设计标准和当时当地的造价水平是否选择得当,工程造价是否符合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或设计任务书)等的要求,其中预备费有无偏高、偏低等情况。

2、设计概算阶段

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环节。它既要满足项目建设的先进性、经济性等,又要保证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完整性和综合性,保证工程建设的竞争力。因此,加强此阶段监督管理工作对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意义。这一阶段的审计工作要着眼于下述方面:

(1)审查编制依据的合法性、时效性、适用范围;

(2)采用的各种编制依据必须是经过国家和授权机关批准的,未经批准的不能采用;

(3)审查概算编制内容的深度、建设标准、规模及费用的完整性和造价的合理性等。

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是工程建设的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招标文件不仅决定工程建设设计、设备和施工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构成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招投标阶段的审计有利于招投标过程的公开、透明及日后建设的顺利实施。主要要审查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是否准确、真实,相对完整,施工企业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有无缺项、漏项;一个单项工程内的土建、水、暖、电等各项单位工程是否齐全;费用是否齐全;报价文件是否依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调整、换算的内容是否到位和符合规定。

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工程费用的实际发生时段,跟踪审计对加强施工管理,提高设计与设备工作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这一阶段的审点在于每个单位工程的详细计算、定额选用的合理性以及各项费用计算标准的审查。近期在我们审计过的项目中,施工单位存在很多错套、高套定额的现象,例如:管道刷漆的费用已含在管道安装的综合单价中,施工单位往往会另套此部分的定额以牟取利润。我们做过统计,仅刷漆一项错套定额部分占去近百万元金额,这对于庞大的工业项目而言无疑是应该值得注意的。再比如安装定额中小型金属构件制作安装这条子目,有3kg以内、5kg以内、10kg以内等,施工单位往往选择中小型金属构件制作安装3kg以内这条定额,经测算,3kg以内定额综合单价高出5kg以内近5%,高出10kg以内近8%,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实际对类似问题进行审计。

5、工程结算阶段

工程结算阶段的审计又称为“事后控制”。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注重工程结算与合同内容的一致性,对在实施执行过程中发生与合同内容不一致的各类问题,审计人员都要认真分析,根据全程跟踪审计掌握的具体情况,开展结算审计工作。

三、跟踪审计的方法

1、应在建设项目正式立项时,即将其纳入审计视野,关注其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审计组应在项目现场设立办公场所,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参加被审计单位的重要例会,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有关情况,提出审计意见,并且作好会议记录。

3、重视做好审计宣传,使被审计单位了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要求,自觉接受审计。

4、审计组成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展、变更等真实情况,了解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有关技术问题,熟悉工程计量规则及有关费用的测算办法,并且作好相关记录。

(1)在项目施工中,某些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对工程质量、投资及施工安全有较大影响,事后又无法审计取证的,应把其施工过程确定为审计重点。

(2)对主要的施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目的是便于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并在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程序的情况下,对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审计。

(3)设置施工停审点。它设定于工程施工的连续两道工序之间,即在某项工序完成,各项检验、验收手续已经履行,下道工序开始之前。设置施工停审点的主要目的是对建设管理、监理等工程建设有关各方的职能发挥和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抽查审计,同时也可解决一些事后审计的难点和疑点问题。

四、结束语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方式,已经在大中型建设项目审计中采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益和直接经济成果。只要我们在审计过程中注重工程公司与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工作密切配合,以内部控制审计为重点,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跟踪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质量保证体系,跟踪审计就会逐步完善并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使其在改进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建设项目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篇5

关键字高速公路 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高速公路中的跟踪审计,它主要是高速公路管理的监督行为,它主要是高速公路从建设,到完工,再到运行全过程的监督。这样才能发挥审计的作用,在我国以及很多发达国家都采用了高速公路全过程的审计,这样它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主要有:首先在高速公路建设期的跟踪审计,它可以对工程管理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可以发挥审计的监督效用,审计人员不局限于内部审计,他还有外部审计及政府审计;其次,跟踪审计在高速公路中的建设工程中可以对工程起到一定的决策与监督的作用,这样,高速公路的质量总体会上升,而且审计的意见还可以作为施工与投资者的参考意见;再次在跟踪设计进行监督时,很多现象都可以有所改善,特别是预算费用,它可以使预算费用真正的为高速公路建设起到作用。最后跟踪审计可以降低高速公路在建设与运行方面的各种问题。

1高速公路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法

1.1选择正确的审计时间

首先审计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高速公路中该项目的发生情况进行审计,这样才能使审计方案更早的确定模板,这样才能更好对高速公路建设进行审计,一般审计有开工前的审计与建设阶段的审计,其中建设阶段的审计是主要的审计,它主要是审计建设的进度与施工的特点,在建设阶段,审计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对建设资金以及建设中的施工要求。在高速公路中它的财务审计主要是在次年的年初,这样更好的对全年的建设资金完成以投资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有利于对高速公路全面的进行审计,进而发挥监督的作用。在高速公路的完工阶段,需要进行决算的审计,一般是在投入运行前,如果已经运营,可以在试运营期结束后进行决算审计。

1.2选择高速公路跟踪审计的重点

在高速公路跟踪审计中,需要提高审计的质量,进而才能使审计更好的运用在高速公路中,在提高审计质量的时候才能降低审计存在的问题,只有掌握审计的重点,才能使审计中确定相应的点,找到这个点的时候,就可以更好的完成高速公路的跟踪审计工作,其中审计确定的点,是在高速公路中重点审查的项目,这些项目中,需要发挥各个领域的工作人员和专家,从而提高高速公路建筑与运行的质量。

1.3例行管理监督法

在审计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事先做好的审计方案,做出相应的对策,首先,可以对那些不需要直接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部门进行考察,进行监督,从而达到管理内部中的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实施效果,审计的作用还发挥在可以有效的找出建筑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然后根据审计意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进行整改,这种在管理制度上的监督,还需要设置制度,举报制度,更好的监督,也确保审计人员可以收获到更真实更民众的意见。

1.4投资管理过程参与法

在高速公路跟踪审计中,它在投资控制的经济措施方面,审计还需要参与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投资控制目标。对工程项目造价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在进行工程计量控制管理方面也需要做好审计工作;在协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审核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支出做好分析和预测,经常或定期提交项目投资控制时做好审计工作。在工程的复核阶段进行付款账单,签发付款证书。

2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2.1 研究项目可行性阶段

在进行研究之前对所包括的内容、要求以及所涉及的范围都需要就行系统的了解通过查阅书籍、浏览网页或者是深入调查的方式,将高速公路建设的相关意见及具体的实施方式都要以一种重要的方式体现出来;对可行性报告的内容细致的审查,其中几项重点的内容需要考虑比如对市场的调研以及走向,技术、财务、操作等各方案,同时要重视经济、社会、风险等各评价进行相关的专业诊断,根据诊断的结果提出一些审查的意见;备齐个项目的审查审批文件;审查投资的投资方法遵循科学、适用性;审查投资的费用安排遵循费用的真实性;审查投资估算编制本着正确、时效的原则。

2.2 项目设计阶段

首先要审核该投资项目的合理性与利益创造性;对设计好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优化的部分需细致化,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广如道路方面、隧道方面以及与该道路相关联的环境、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方案和审查的结果等;审查在设计中需出示的证件,其中包括施工许可证、环境消防证件、项目设计的合理性的相关批准证,同时重要的是用地的准许证等相关证件;收集对施工、设计、预算等方面的审查意见,这对于改进方案有着重要的作用。

2.3 项目的招标与投标阶段

首先就是对招标文件内容的审核是不是符合主题与要求然后就是对招标合同的审核这个关系着以后的合作所以非常重要不仅要看合同的完善性,是否存在漏洞之处;相关部门应审核各招标商的招标程序是否合理、合法和有时效性;运用相关部门的专业知识按步骤审核项目资金是否充足资金的索取是否合理合法,同时储存方面也是需要专户储存,项目资金量能否满足该项目的实施知道完工,尤其重视使用国债进行的项目建设,因为国债存在着特殊性;最后就是对相关部门签订合同的合理性,招标与投标文件的匹配性。

3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

首先项目的正式成立需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对建设项目的审计,对前期的工作是否完善性进行审计,同时需要审计单位建立专属的制度,也要求参加合作审计单位的会议,主要就是为了了解审计方面的情况能够做到未雨绸缪的完善性,及时处理会议精神的实施。

其次对于参加审计的工作人员应要求其跟进现场,通过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设计方案,不仅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好机会同时也能够及时的更新自己对审计情况的进一步认识,能够全面的了解到在一个项目中所涉及的范围,做好预算工作。当处于项目的施工阶段时,尤其重视在施工过程中的盲点,包括对施工工程、投资、施工对象、施工操作、施工环境等的影响因素。审计的范围要广包括对施工管理的审计,对该项的审计主要是为了掌握整体的施工环境与施工情况,该项审计主要是针对施工工程的验收、图纸的审核、现场管理以及每天施工完后的总结会议和出现突发事件后的处理、设备的验收管理等各方面的审计。对施工停申点的确定,施工停申点一般确定在变更、隐蔽工程的两道工序之间,对审计程序的审计尤其重视。

最后在项目和例会中大力宣传审计的重要性,让个部门物条件的配合审计工作的进行,保证审计的完善性。

4结语

在高速公路跟踪审计中,审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高速公路进行监督和控制效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高速跟踪中审计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在以后类似的建筑中,要广泛的开展审计工作,更好的完善监督体制。

参考文献

篇6

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涉及的单位和人员众多,加强跟踪审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1)可以规范建设行为。通过跟踪审计,可以促进建设市场、招投标市场运行机制公开、公平,保障建设市场的良性运转;可以规范施工行为、节约建设资金、保障工程质量,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同时可以促进政府加强建设市场的规范管理,从源头上预防不正之风,促使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制度,减少个人权利空间,杜绝“一个项目建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的现象,提高国家投资效益。

2)可以更好的发挥审计的职能。将审计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事先评估风险,更好地为工程造价控制服务。建设方的基建、财务与审计相关管理部门发挥各自作用,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可以更好的化解各种风险。

3)可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改变传统审计模式的同时,也扩展了视野,拓宽了审计领域,将审计延伸到全寿命过程的其他阶段,着眼决策、管理、经济、财务、技术不同方面,既强化了行政监督,又能对资金使用,造价构成及技术措施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分阶段审计监督。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1)正确把握好审计与项目建设的关系。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建设进度、工程质量、付款等较为复杂的关系,作为国家审计机关,应做到“到位不越位、缺位不补位”,把监督职责放在首位,既不以审计的身份代替管理者,又不以专业人员的能力代替监理服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通过跟踪审计意见单的形式让建设各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步整改,一些重大问题也可通过信息专报形式向相关部门及时反馈。

2)处理好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的关系。跟踪审计要参与全过程,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全部审计,必须分阶段抓重点,进行针对性跟踪审计。在设计、招标、合同签订阶段,要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招标评标、合同条款把关、工程量清单审核等方面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审计机关应重点分析对影响工程价款和质量的工程材料、工艺选择及工程变更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为建设方提供决策依据;在工程建设后期,工作重点应放在资料的完善性检查、竣工验收的合规性等方面,给建设单位提供比较全面的建议。

3)妥善处理审计帮促和“审计保险”心理。审计部门是扮演着监督与服务的双重角色,是为了帮助建设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增加投资效益,但在跟踪审计开展后,有相当一部分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存在“审计保险”心理,认为只要有审计人员参加跟踪监督,便是高枕无忧,甚至出了一些问题也把责任推脱到审计人员身上。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必须及时做好取证工作,分清建设单位责任和审计责任,切实减少审计风险。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1)建立健全跟踪审计的法规制度。为了确保跟踪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结合《建筑法》、《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等相关法规和制度,建立一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为跟踪审计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况下,审计监督都不能替代项目管理,跟踪审计人员不能成为“万金油”、“挡箭牌”,审计人员要同建设、监理、质监等项目管理人员分清职责,切忌审管不分。比如有些建设单位会将职责范围内的一些具体事情请审计“拍板”等,对这些已超出了审计职责范围的事情,审计人员不宜答应或发表意见。

3)要敢于发表审计意见。跟踪审计人员要掌握并及时了解材料价格、建筑施工、招投标等方面的知识,要能把握建设过程各个环节上的审计重点,敢于发表审计意见,履行监督职能,不能放任明显不符合法律、法规、规范或有争议的做法。

4)积极探索跟踪审计新内容,逐步向绩效审计转化。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技术手段上,应随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积极应用各种审计软件,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技术含量;在审计内容上,应积极与投资绩效审计相结合,综合评价投资行为经济性、环保性、社会性,保证投资效益最大化,促进科学决策,改善资源管理,逐步使跟踪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化。

结语

篇7

关键词:投资;审计;实务;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98-03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跟踪效益审计的简称,是审计人员随着项目建设进程,对建设项目资源使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审计,其目的在于促进提高项目建设经济效益。跟踪审计形式为在建设项目审计中实施效益审计内容创造了可能,使之成为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良好载体。它不仅在原来竣工决算审计基础上大大拓宽了审计范围,而且将造价审计进一步加以深化,即深入到原先审计没有涉及的造价内容(如隐蔽工程等),因而可以将其称之为跟踪效益审计。2005年中国审计学会在深入实地调研后明确,将跟踪审计认定为中国当前绩效审计的四种模式之一。

根据目前各地探索的通行做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主要有十一个方面:基建程序执行情况审计、设计审计、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材料和设备采购审计、工程合同审计、隐蔽工程审计、额外工程审计、工程进度审计、拆迁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以下列举一些在实践中积累的真实案例,分析如何开展好跟踪效益审计,有效促进加强建设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设计审计

关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尤其要注重对设计变更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的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该项审计有利于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从源头上防止因设计不合理而带来的资源损失与浪费。

某大楼工程墙体材料原设计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后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变更为蒸压轻质混凝土(ALC)板材隔墙。由于隔墙材料变更,墙体粉刷方案也将作相应调整。工程内墙粉刷建设单位的拟定做法为:18mm厚石膏砂浆,施工单位报价为24.77元/平方米。按工程内粉刷面积10万平方米计算,仅内粉刷一项,预计造价就达247.7万元。

根据工程墙体材料的构造特点以及内粉刷应达到的实际效果,审计组在查询相关技术资料并听取有关专家意见后认为,如果适当优化本工程内粉刷的施工方案,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审计组发出跟踪审计意见单,陈述了优化施工方案的理由:

(1)本工程中使用的是ALC板材墙体,其整体平整精度高于其他材质墙面,在此基础上的找平工艺应该可以适当简化,如果仍用15mm厚石膏砂浆进行基底找平,显然意义不大。(2)根据《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板构造图集》(苏J01―2002),ALC板材墙面基层无须做粉刷层,可直接涂密封液、腻子打底后做涂料或乳胶漆。当然,作为特例,图集中也有使用抹灰浆饰面的做法,但灰浆涂抹厚度仅需5mm~8mm。(3)经市场调研,同为ALC板材的已建工程中,亦有用ALC板材专用腻子打底,不做粉刷层的先例,无论是施工工艺和实际使用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据了解,ALC板材专用腻子施工价格为8元~10元/平方米,较之石膏砂浆粉刷,一般可节约15元/平方米左右。结合本工程,如用ALC板材专用腻子打底取代石膏砂浆粉刷,仅内粉刷这一项就可节约造价约150万元。(4)综上所述,审计组认为,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实际效果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本工程内粉刷的施工方案,既可以简化施工工艺、缩短建设工期;也可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同时,由于减少了粉刷层的厚度,可以达到增加室内使用面积的目的。

审计建议引起了建设单位的重视,在拟定石膏砂浆粉刷方案时建设单位并未对方案的性价比进行考证和测算,通过审计意见单的陈述、分析和比较,他们开始重新考虑拟定方案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并组织了专业人员进行了方案论证。论证结果认为审计建议的方案相对拟定方案来说,界面装饰工序简便,且能满足施工和使用要求,比拟定方案更合理、经济。

最终,建设单位采纳了审计建议,节约投资100多万元。

二、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

该项审计有利于提高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防止工程量清单出现错项、漏项并由此影响到工程质量与招投标价格。

对某幕墙工程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的审计中,发现存在重大偏差和错漏,其中误差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就有四项。

审计组将工程量清单及标底审计意见直接与建设单位和招标机构沟通,被审计单位按审计意见及时对工程量清单及标底进行了修改和调整,避免了因工程量清单及标底中的错误而导致相应的损失和相关的扯皮因素。

三、工程招标投标审计

包括招标文件和招标程序审计,审计开标、评标、定标过程,维护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该项审计有利于防范招标文件缺陷的风险,有助于优选工程承建者,并由此提高工程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

某打桩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打桩单位。根据评标办法,工程实行最低价中标。建设单位提供的标底价分别为:锤击桩351.13元/立方米,静压桩362.21元/立方米。

招标过程中,A施工公司的报价分别为158.8元/立方米和166元/立方米,此报价均为参投单位中的最低价。但评委认为,A施工单位的报价明显低于标底价,存在恶意低价倾向,难以确保施工,建议废标。

审计组在对打桩工程招标程序审计后发现,A施工公司的报价完全响应了招标文件的要求,其报价在打桩市场有过先例,评委认为其恶意低价竞标的依据不充分。为此,审计认为应按有效标进行评定。

经进一步论证,评委最终采纳了审计意见。经综合评定,A施工公司中标。

四、材料和设备采购审计

在对建设项目设备和材料采购进行审计时,首先审查采购的方式是否合理、合法、合规,是否进行招投标或比价采购,价格是否符合市场情况;其次审查设备、材料采购的规格、型号、数量与合同要求是否一致,审计时要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材料采购计划进行核对。尤应关注特殊规格材料、非标设备的采购情况。

在某工程施工中,因房屋建筑发生移位,导致基础工程发生变更。为加快施工进度,设计方案提出使用预应力管桩,这种材料在当时属新型材料的。施工单位事前进行了价格申报,管桩规格为管径300mm,管壁厚90mm,申报的价格为168元/米。

由于预应力管桩为新型材料,审计组在以往的审计中尚未碰到过,对其价格心中无数。审计人员便通过互联网查阅、了解该材料的技术参数、优缺点等基本情况,并通过电话向数家生产厂家进行咨询。审计人员在基本掌握该材料市场价格并进行合理测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建议:

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组织三家以上的生产厂家进行比价,确定该材料的价格。

施工单位找来两家单位,报价为170元/米。由于审计组事前对该产品价格有所了解和掌握,便提出报价不尽合理、要求降价的建议。此后,建设单位的有关人员会同审计人员又开展了必要的市场调查,最后确定该材料的结算价为110元/米,比报价低了58元/米,由此促进节约建设成本45万元。

五、工程合同和隐蔽工程审计

包括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核把关和合同执行审计。该项审计有利于防范合同本身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有利于合同的严格执行,防止工程隐蔽环节的偷工减料及高估冒算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在某公用建筑的项目审计中多次发现施工单位在隐蔽工程施工中,不按图纸或施工方案施工、偷工减料的行为。

例如,在内装饰幕墙的跟踪中发现,施工单位擅自改变施工方案中幕墙龙骨间距,减少次龙骨数量;在室外管道工程的跟踪中发现,施工单位未按设计要求做管道垫层,将管道直接敷设在素土上;在广告牌钢骨架的跟踪中发现,施工单位到场的钢骨架型材壁厚达不到施工方案要求。

审计人员与建设单位进行了沟通,起初建设单位还存在麻痹思想,认为“上述问题不足以影响到结构安全,审计发现了就按现场施工的工作量进行计量,扣除图纸或施工方案中施工单位未实施的部分即可。” 对此,审计组出具了跟踪审计意见单,要求建设单位高度重视施工质量,简单地扣除造价不可取,消除安全隐患、建设优质建筑产品是最根本的。对不符合设计要求、偷工减料的施工产品,应坚决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整改。同时,要求建设单位责成监理单位切实履行起其质量控制职能,严格按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审计意见得到了建设单位的重视,建设单位建立了由建设、监理、内审组成的督查组,每周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施工项目,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审计意见对建设单位加强工程质量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

六、额外工程审计

对于合同外工程(包括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工程变更、额外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申报,并书面说明变更原因,提交实施方案的同时,申报变更价款,经监理、建设方审核后,报审计组审计。

在对某住宅小区配套河道工程的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因工程代建单位管理疏忽,使标内分部分项子目“挖淤泥”的现场施工工程量大大高出清单工程量,且投标单价明显高于合理单价,仅该子目一项就发生额外费用42.81万元。

审计组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分部分项工程量进行了计量,在对照合同和投标书进行计价后发现了下面的问题:

(1)清单编制质量不高,挖淤泥子目清单工程量的测算与施工图和现场情况存在明显误差。“挖淤泥”子目招投标清单工程量为300m3,而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为11 122.41 m3,超出10 822.41 m3。(2)由于清单工程量误差,给施工单位提供了不平衡报价的空间,大大增加了工程成本。该子目按计价表测算综合单价应为18.13元/ m3,而投标综合单价为38.49元/ m3,投标价高出一倍多。按实际发生工程量计算,发生不合理的额外费用22.65万元,该金额占该工程投资的15%。(3)代建方疏于管理,对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性未进行审核,并且对异常的额外工作量未及时予以更正。

针对上述情况,审计人员对合同和相关计价规定进行周密的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关于分部分项单项工程量增加的调整办法,合同中未予明确,应适用苏建定(2004)290号文第五章第2条规定,即:如合同中未明确规定,分部分项单项工程量变更超过15%,并且该项分部分项工程费超过总分部分项工程费的1%的,综合单价可作适当调整。

根据该规定,审计组提出该子目综合单价应作调整。调整方法按文件规定为:清单工程量300 m3 及其15%范围内执行投标单价;其余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即10 777.41 m3,根据工程施工合同专用条款约定“按有关规定协商解决”。

审计组与代甲方、施工单位多次交涉,并与工程投资方沟通。最终,合同双方协商确定了合理的单价,节约工程投资20多万元,合理地控制了造价,保护了投资方利益。

七、拆迁审计

在项目拆迁阶段,应重点关注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补偿安置费用确认程序的合法性。根据土地性质,按照现行有关拆迁补偿办法,对评估单位出具的评估结果进行全面或抽样审核。同时,应对拆迁实施单位及相关单位的账目及时审查,通过走访、调查被拆迁户等方法,抽查拆迁实施单位是否按照拆迁安置协议进行补偿,有无弄虚作假,截留、侵占、挪用拆迁资金,并及时提出审计建议。

某工程需征用乡镇一村委800亩土地,共涉及四个自然村。需拆迁162户住户,建筑面积为5.3万m2,拆迁安置补偿费约4 000万元。针对项目拆迁的特点,审计组派了6名审计人员对拆迁工程进行跟踪审计。

审计人员在了解、熟悉拆迁现场情况后,分成三个小组工作。在拆迁公司与被拆迁户签订拆签协议前,对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评估报告、安置补偿方法及标准等进行审查。对有疑问的,进行现场调查、询问,及时处理。

在拆迁跟踪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拆迁公司上报的四个村委的拆迁户资料中,均有部分拆迁户房屋属于红线范围外的现象。

审计人员多次实地察看、查证后发现,有19户拆迁户(4户集体土地、15户国有土地)不在征地范围中,总建筑面积达6 440 m2,涉及拆迁资金574.45万元。其中:有4户在集体土地上,面积1 206 m2,拆迁补偿款为47.92万元;有15户在国有土地上,面积5 233 m2,拆迁补偿款为526.53万元。

审计组及时向建设单位及拆迁公司反映情况,建设单位召集拆迁公司、各村委负责人等召开现场工作会议,通报了情况和问题。在事实面前,拆迁公司承认这19户确实不在红线范围内,原本只是想“搭车拆迁”。

由于审计人员跟踪及时,建议到位,避免了拆迁资金574.45万元的流失。

八、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该项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保障工程质量,防止损失浪费,提高投资效益。

审计组在对某小区工程土建结算的审计过程发现,甲供材料超(欠)供结算异常。例如,小区三标段中不应该欠供的材料发生了欠供,如外墙面砖;有些欠供的材料,领用数量与实际消耗量之间差距很大,如钢材欠领200吨。

审计人员发现该问题后,重新复核了工程结算,确认材料定额用量准确无误。审计人员认为,问题出在甲供材领用数量上。于是对建设单位甲供材领用的工程材料账、财务账及其相关的内控制度进行了重点审核。经查,甲供材材料账与财务结账数量、金额明显不一致。审计组要求建设单位立即对甲供材数量及金额进行全面审查,找出不一致的原因,确定准确的材料领用量。同时要求建设单位建立健全甲供材领用收发制度和材料、财务及时对账制度。

建设单位接受了审计提出的建议,全面进行账账、账物核对、调整。调整后,甲供材施工单位领用量与财务结账数量相符,材料现场领用数量正确。其中小区三标段的外墙面砖由欠供改为超供,钢筋由欠供200吨改为欠供21.723吨,甲供材结算核减61.79万元。

审计建议准确地计量了甲供材现场领用量,同时,建设单位也吸取了教训,立即规范了甲供材领用、签收、对账程序,完善了内控制度,避免施工单位占用建设资金。

采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构建权力制衡机制、遏止高估冒算、监督工程质量以及促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等方面具有事后一次性审计所难以体现的优势。跟踪审计形式不仅解决了审计在项目建设环节的缺位问题,从幕后走向了台前,而且正是由于在这些环节的积极参与所取得的更加丰富多彩的和可以直观计量的效益审计成果,使建设项目得以实现规范、高效、优质、低价、廉政等目标,才赢得了领导、建设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从而显著提高了审计自身的地位。

篇8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效益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也随之逐渐增多,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京沪高铁等等。同时,随着国家审计理论和实践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概念和特点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是现代效益审计的一部分,是指审计机构根据国家一定时期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运用现代审计理论和方法,以政府投入的资金为主线,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的动态、全面的监督行为。

与传统竣工决算审计相比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广泛性、全面性和过程性三个特点。具体体现在:

(1)审计时间和次数不同

跟踪审计模式把投资项目建设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或若干个重点建设内容采用分阶段分内容的形式进行适时的全面审计。审计次数相较于竣工结算审计大大增加,同时审计介入时间也由原来的项目竣工后提前到项目准备阶段。

(2)审计方式和内容不同

竣工结算审计一般是在项目竣工后再获取项目资料,在审计部门办公室进行审计,其审计内容多是对竣工结算资料的检查校对。跟踪审计则较多体现为现场审计,根据项目施工的先后顺序分别进行审计,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资源浪费,其审计内容贯穿投资项目施工的各个方面。

(3)审计作用和目标不同

传统竣工结算审计主要是对投资项目的合规性审计,主要是审核工程支出是否合理。而跟踪审计则跟注重效益审计,其目的是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基础上,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

(4)审计依据和处理不同

传统竣工结算审计的依据主要是法律和规章,其处理方式主要是采用强制性的审计决定方式。而跟踪审计除了依据法律规章等还加入了经济效益标准、社会效益标准等非强制性依据,其审计结果的处理也主要是采用审计建议方式。

2.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2.1投资建设项目准备阶段跟踪审计

(1)项目审批程序完整性审计,即审核项目立项程序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和顺序完成了所有的审批环节,手续是否完备合法等。

(2)项目审批文件合规性审计,即项目建设开工前所需的项目建议书、项目选址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概预算批复、环境评估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文件的合法、合规性审计;

(3)项目财务评价的可行性审计,即在财务数据估算的基础上,从投资人和项目的角度出发,根据现行财务制度,对项目财务可行性(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所进行的分析和评价是都客观、真实。

2.2投资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跟踪审计

(1)项目招投标审计。包括招标条件的可行性和完备性审查、招标内容范围和方式的审核、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审核、开标评标定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审核等。

(2)项目合同审计。包括合同订立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分包转包情况审查以及合同履行情况审查等。

(3)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包括是否建立健全并执行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内控制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4)项目工程物资采购审计。包括审计建设单位和供应商或生产厂家签订的工程物资采购合同是否合规;建设单位实际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是否与订货合同相符等。

(5)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包括审计单位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是否符合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的要求;预算投资是否控制在概算之内;设计变更、调整的合理性以及调整概算的合理性等。

2.3投资建设项目竣工阶段跟踪审计

竣工决算阶段审计包括审核是否按照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约定办理竣工结算;工程量是否真实、准确,结算项目是否与图纸相符,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与中标项目是否重复;工程取费的计算基数是否正确;材料规格、品种、价格实际是否与结算相符等。

3.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1)政府审计监督与其他专业审计监督相结合

政府投资项目处于社会大环境中,对其的监督不仅要依靠国家审计内部的力量,还应加强外部监督的力量,把内外部监督结合起来,组成以国家审计内部监督为主体,多部门多方位监督相结合的多维立体监督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对国家建设资金的监督,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以使社会各界更全面的了解国家资金的去向,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便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2)准确把握审计介入时间,提高成本效益意识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是全过程动态审计,合理的审计介入时间可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益。跟踪审计把投资项目建设期间划分为若干阶段或若干重点内容,审计时应根据投资建设项目的规模、重要程度、审计成本和审计人员情况等多方面内容综合考虑确定审计介入时间,抓住建设项目的重点环节,在尽可能适当的时间,以尽量最小的成本,达到合理审计的目的。

(3)加强审计独立性意识,合理定位角色

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独立性是审计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政府跟踪审计中,处理好审计单位与被审各方的关系,理清审计职责和管理层职责至关重要。审计人员要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介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保持自身独立性。此外,审计人员还要理解审计与监理职能的区分,跟踪审计的重点在于对工程量和造价的控制,而监理的重点在于工程质量,两者之间有一定的交叉,其结果可以相互参考,有效利用资源,但也应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合理定位各自角色。

(4)注意控制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伴随着审计活动的进行而广泛存在且不可消除只能控制。在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审计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和控制:一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程序,依法审计,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二是加大审计人员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准确定位,理解其职责,在审计工作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三是加强审计、监督、监理单位之间的合作,同时引进外部审计力量,进行多维立体监督模式。

4.结语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在我国仍然是一种新兴的审计方式,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但是随着我国审计实践的不论深入,跟踪审计理论的逐渐完善,跟踪审计在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中必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政府职能的发挥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切实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姜玉玺,盛爱军.浅谈“免疫系统”论下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1,(4):24-25.

[2]张晓红,兰海霞.如何防范跟踪审计风险[J].审计研究,2011,(8):83-84.

[3]高兰.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关键环节与质量控制[J].财务与审计,2011,(8):116.

篇9

关键词:跟踪 审计。

中图分类号:E2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需要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1、以往工程项目的“审计”,是事后总结的做法,无法客观、有效监督施工生产全过程,对隐蔽工程,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地基基础等很难再现有利的“审计证据”。同时,因为生产过程不光是施工,还包括设计、招投标、项目管理决策、竣工结(决)算和其他阶段,因而事后“审计”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2、有些较大项目因甲方投资规模大,管理环节多,设计跟不上,却急于要求建设。施工方对招投标文件、预算资料、预审资料等信息掌握量有限,担心项目流失,急于开工,造成项目策划考虑不周,也就是事前“审计”不到位。

3、过程中仅以例会纪要,变更签证,施工合同、检查等为主,缺少主动性和现场的动态管理,往往的等待结算时刻,缺乏事中“审计”。

二、跟踪“审计”重点关注的内容

1、项目前期资料。招投标文件,资格预审资料,招投标过程记录,评审记录,构成“审计”的基本资料。是否实行招投标,有无骗标,预算定额套用是否正确,取费是否合理,预审是否真实,这些情况必须搞清楚。

2、工程工期、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及相关标准要求和规定。

3、材料采购、设备采购、设计变更等是否及时、准确,符合合同规定,各项验收行为有无违规。

4、工程变更、签证、会议记录是否收集及时、明确、同步、齐全、清晰、详尽。

5、工程结算量与结算时间是否执行合同规定,结算申请与审批结果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备案登记。

6、工程进度款是否按合同要求按规定支付和专款专用。

三、建立跟踪“审计”规章制度

1、成立“审计专业小组”, 建立规章制度,自觉规范和监督所需要“审计”的施工过程,让事实用“审计证据”说话。

2、按照工程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情况,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工程竣工阶段进行跟踪“审计”,并由各职能部门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汇总。

3、施工阶段工作:

⑴、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将符合跟踪“审计”的工程内容,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计专业小组”等进行通报。提供分管该项工作的人员名单、职务和联系方式,及时报送有关项目批文、预算、计划等有关资料。根据施工计划,组织“审计”力量,配合有关单位和部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

⑵、施工阶段:向“审计专业小组”提供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交底纪要,工程变更资料和隐蔽工程签证等资料。“审计专业小组人员”、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对工程质量、变更、现场签证情况进行检查和复核。实施隐蔽工程封闭时,跟踪“审计”人员须参与验收,并及时通报需要整改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限期落实。

篇10

    内容摘要:绩效审计是对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的审计,论文通过公共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与竣工决算审计对比,从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对跟踪审计的审计目标、实施审计程序、审计内容等方面论述了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所具有的绩效审计特征。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将公共工程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由审计人员跟随工程项目的进程不断地对工程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反馈审计情况,促进改进工作。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具有绩效审计特征的审计模式。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目的、效果及方法

    审计目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以绩效为目的的审计,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有明显的效率性特征。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只能对公共工程的效益性作出评价、鉴定,起点亡羊补牢的作用,而不能真正实现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只有在跟踪审计模式下,才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只是苗头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审计效果。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成果是“核减额”,使用的审计依据主要是有关规范性条文。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除了“核减额”外,还有许多增加效益的成果,审计建议主要是涉及改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属于财务方面的很少。建议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健全管理、堵塞支出漏洞、提高效益方面的,而不是财务收支合规合法性方面的。与此相适应,其使用的审计依据除了有关规范性条文外,还有许多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包括根据项目特点临时确定的标准。例如:百分比,定额、预算、计划,经济指标(包括行业平均指标,全国、各行业、本企业先进指标),盈亏平衡点,平均利息率,市场公允价格等。这些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大多缺乏强制性,有的还要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确定,与规范性条文有很大的区别,体现了鲜明的绩效审计效果性特征。

    审计方法。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在运用审计方法时有着不同于合法性审计的特点。在运用常规审计方法时,除了要使用检查、盘点、查询等方法外,还要经常使用分析性复核、观察、利用其他人工作等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这在合法性审计中一般是用不上的。除此之外,还要运用与审计内容、目标相关的其他审计方法,包括:          

    价格确定方法,主要用于对建筑项目的材料、设备采购价格合理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有询问、提供证据、限价、测算等方法。项目评估方法,包括财务评价法和国民经济评价法。财务评价法又包括年财务净收入、单位工程年支出、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经济预测方法,用于对公共工程预测数据复算、验证等,这些体现了绩效审计常用的方法,以及绩效评价的内容。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实施的审计程序具有明显的绩效特征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实施主要审计程序,体现了事前、事中审计和现场审计的特点,体现了审计的建设性职能,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具有明显的绩效审计特征:

    确定项目计划。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确定项目计划依据的公共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在公共工程立项时就将其纳入审计视野。上年度已列入计划,建设期及跟踪审计期跨年度的项目,作为“续审”项目,一并列入当年跟踪审计项目计划,而不是根据即将竣工的公共工程来确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确定上具有明显的超前性,是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职能作用的合理安排。

    编制审计方案。在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实施方案是依据对公共工程开工前情况及资料掌握情况制订的。这些资料包括:公共工程的基本情况、可行性报告、概(预)算文件、年度预算安排情况、建设资金筹措计划、有关工程核算管理制度等;审计方案的内容主要在于如何发现工程运行中的增收节支途径。与根据公共工程竣工结算资料、以查问题为主的审计实施方案有明显的差别,充分体现绩效审计的效率性特征。

    实施审计。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组的操作方式如下:审计组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立办公室,定期参加被审计单位组织的工程例会以及与项目有关的方案认证、设计变更等会议;审计组成员不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进程、变化情况;对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抽查(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对变更工程、额外工程以及有关材料设备采购进行审核把关;对涉及付款的已完工工程量及拆迁工作等进行定期审计,把可以提前审计的事项尽可能地安排在平时审完。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跟随着工程进度,随时收集测量、变更、签证等资料,及时对工程的量、价、费进行审核取证。做到项目竣工,审计基本结束,归档基本到位。

    审计处理。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处理是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进行的。即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定期或不定期)提出意见和建议,出具书面的分期报告和终结报告,促进问题的及时纠正,具有明显绩效审计特点。

    对分期进行的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在每次审计结束后还需及时出具《工程项目造价审定书》,告知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在最后一次审计结束后出具《公共工程审计结果汇总表》,告知总共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交被审计单位,据以调整工程结算,并与建设单位结算资金往来。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内容

    (一)涉及经济性相关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公共工程的经济性审计包括节约(减少)工程成本和控制工程质量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是节约工程成本。跟踪审计中的绝大多数审计内容都与减少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有关。

    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促进减少损失浪费和工程成本,有助于控制决策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有助于促进提高公共工程的技术可行性。设计概算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总投资的控制,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项目质量。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计,关系到建筑物的经济合理性,影响到清单计价和工程成本的确定,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把好质量关。

    工程招标投标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关系到工程量清单确定的准确性,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防止工程量清单出现错项、漏项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防止损失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有助于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的规定,促进控制工程成本,并且该项审计还包括了对工程质量的审计内容,也有利于促进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该项审计有利于直接控制物资采购成本,防止购入低质、劣质材料及设备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物资核算、管理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物资成本,防止物资“跑冒滴漏”。待摊投资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直接控制投资成本。基建收入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防止公共工程收益流失。监理履职情况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通过监督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质量。公共工程(分期)投资支出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

    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该项审计包括了对设计变更、调整合理性的审计,也有助于防止因设计变更、调整的盲目性而影响工程质量。工程量清单决算审计,有助于控制总造价。结余资金、尾工工程和交付资产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造价,防止资产流失,也有助于控制交付资产的质量。公共工程总投资审计,通过实施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公共工程总投资。

    (二)涉及效率性相关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有关的审计内容中,有许多项目也与提高效率性相关,包括: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助于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失误,促进提高效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助于促进提高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设计概算审计,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将建筑设计技术与控制投资有效结合,提高效率。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来促进提高效率。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可以防止清单出现错项、漏项,避免工程争议、减少索赔损失。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质量,提高效率。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有助于通过对工程量清单内、外工程结算、措施费、索赔事项的审计,促进提高工程效率。工程物资采购审计,可以促进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从而提高采购效率。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投资支出。

    (三)涉及效果性相关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相关的审计内容,有些项目同样与效果性相关,包括: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利于公共工程决策、立项的科学、有效,从根本上防止项目失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利于促进公共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防止立项失误。设计概算审计,包括概算编制审计和概算执行审计,涉及到公共工程效果依据的确定和考核评价。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利于促进将工程质量、建设周期、投资控制和经济效果有机结合,防止立项失误。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来承建工程,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豆腐渣”以及其他失败工程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从制度上加强质量控制,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包括对工程质量的审计,有利于防止“豆腐渣”工程。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能够避免购入低质、劣质材料、设备,防止“豆腐渣”工程。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质量,防止“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