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文

时间:2023-03-26 05:5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1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⑴表现:

通过公有资产的优势来反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资产的优势是量与质的统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公有资产有量的要求,且要水平高、素质高,同时要把住命脉。

量的优势:全国范围的国有资产,集体资产,混合资产(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量可以有所差别)

质的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确保了我国经济以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

⑵实现的形式多样化:

①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股份制是主要的实现形式,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⑴要性:国有经济直接关系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经济性质)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⑵表现:

①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有支配地位。

②国有经济必须提高整体竞争力和质量,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3.非公有制经济

⑴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必要性:生产力水平决定;市场经济平等性要求。

⑶作用:①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生活各方面需求 ②增加就业

③优化经济结构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

⑷政策:引导、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

二.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⑴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结果

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价值规律 ,优化资源配置。

只有承认生产要素带来收益,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最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必须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保证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调节,防止两极分化

三.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

条件(根本):能够开展充分的竞争,保持灵活的价格。

⑵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①.平等性

含义: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由什么决定: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

要求:

参与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平等性是竞争性的前提,在市场交换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

②.竞争性

含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存在广泛的竞争

必要性: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作用 :

使供求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优化资源配置的实现。竞争激励经营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体现价值规律的作用)

负面影响:竞争会导致垄断,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盲目的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自发性、盲目性)。竞争的动力源于对利益的追求竞争性易产生不规范行为要求市场具有法制性

要求:公平竞争,正当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必须严格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开展公平竞争,正当竞争。

竞争形式多种多样:价格竞争、技术竞争、质量竞争、信誉竞争

③. 法制性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易产生不规范的行为)

含义:健全的完善的法律基础、经济活动要依法执行.

作用:法制性是公平竞争的保障。调节竞争中个体利益活动的矛盾,保护公平竞争,从而达到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也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④. 开放性

含义: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必要性:

开放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客观要求。社会化的分工与协作要求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承认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带来利益。

作用: 优势互补;激励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 通过这两方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要求:

反对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反对垄断,形成统一的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的四个特征以竞争为核心。平等性是竞争性的前提,法制性是竞争性的保障,开放性是竞争性的要求。

四.宏观调控

⑴任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保持物价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⑵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经济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因此,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⑶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经济手段:财政、货币、税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供需)

法律手段:立法、执法

行政手段:要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必要行政措施来规范。

道德手段:建立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以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

篇2

一、两种属性的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按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来界定,可以概括为财政属性职能和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两类。

1.财政属性职能。财政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政治和社会,以政治统治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内在作用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财政属性职能的范围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凡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直接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财政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财政属性职能反映了财政属性的分配关系。(1)国家政务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同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各行政部门之间的资金安排比例关系;(2)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社会管理部门和社会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社会事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三,财政属性职能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直接性的特点。(1)强制性。指财政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参与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是强制的,它不以任何经济组织、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其是否愿意,都必须受这种影响力的制约;(2)公共性。指用于政权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支出所产生的作用是公共的和普遍的,这类支出的目的在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社会进步,其所带来的政治利益、社会利益为全社会所共享;(3)直接性。指财政属性职能对社会成员和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分配有直接的影响,从而起到引导和制约其发展的作用。2.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宏观经济管理权,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的范围,是经济建设领域和总体经济领域。凡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总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这一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这一职能反映了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分配关系。

(1)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各经济组织、社会成员的国民收入使用权分配关系,国家同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2)积累同消费的比例关系,财政收支总量的平衡关系,财政收支总量与社会供求总量平衡之间的关系。

第三,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按依据的权力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一,依据生产资料所有权而产生的职能,具有结构性和有偿性的特点。(1)结构性。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而组织的分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如,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信誉而组织的公债的发行对认购企业来说影响其投资结构;对认购个人来说影响其消费结构;财政经济建设投资、公债的运用、国有企业资产转移、财政性贷款、投资收益取得后的再投资等,主要用于重点建设、支持工交、高新技术和农业的发展,即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2)有偿性。指财政运用公债形式筹集资金和运用财政性贷款、周转金等形式使用资金,都是国民收入使用权的转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前者要按期返还本金和利息,后者要按其收回并获取收益。其二,依据宏观经济管理权而产生的职能,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广义经济属性分配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反循环性的特点。

(1)综合性。指把财政的两种属性分配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国民经济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综合的制约引导作用。(2)反循环性。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平衡关系的变化,对经济波动具有抑制作用,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起调节控制作用,对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的形成起制约引导作用。

二、四个领域的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按其作用的领域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四类。1.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影响其占有国民收入的份额,对各所有制经济形式产生影响,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建设提供财务保证和物质基础,安排行政管理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比例关系,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2.社会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社会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各经济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调节,避免社会分配不公;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促进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财政在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职能,是财政属性的职能。3.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影响(例如,运用公债筹集资金产生的影响),对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的影响,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的促进作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和巩固国有经济所起的作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收入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4.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在宏观经济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局部与国民经济全局之间关系的影响,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分配关系的影响,对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平衡关系的影响,以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引导投资与消费、稳定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广义上的经济属性财政职能。

三、五种形式的财政职能按财政职能的表现形式划分,财政具有五种形式的职能。即:筹集资金职能、配置资金职能、调节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和稳定职能。“财政的职能是以国家的职能为依据,既要反映国家组织领导经济的职能,必须同再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也要反映国家社会政治活动(包括人民民主的职能),必须同国家组织领导政治和社会事业各方面的职能结合起来研究。”①因此,财政的上述五种形式的职能,既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的客观反映,同时,又是国家各种职能的客观反映。

1.筹集资金职能。财政筹集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履行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而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资金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运用税收手段为国家政权建设筹集资金,为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治活动、处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2)运用税收手段为社会管理、社会全面发展筹集资金,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等的发展,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3)运用公债、利润、公共行政预算结余等形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为国有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经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4)综合运用税收、公债、利润等形式,为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筹集资金。

2.配置资金职能。财政配置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运用资金,主动进行宏观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

主要体现在:(1)对不能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行政管理、国防事业、通过无偿投资、经费拨款,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2)对市场机制作用迟缓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通过无偿投资、全额经费拨款,差额预算补助、大量生产性财政补贴等形式,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和财务支持;(3)对市场机制不便作用的风险大、投资数额巨大、微利或无利的项目、国家为了增强调控能力必须控制的战略性产业、天然具有垄断性必胯由国家经营的产业,运用政府经济建设投资、投资入股、提供周转金、财政性贷款等形式,通过经济建设预算予以资金安排,具体表现为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活动;(4)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好或无力作用、完全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会导致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引发经济波动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综合运用社会救济、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等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再分配手段,作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的安排,例如,增加或缩减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等。

3.调节经济职能。财政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通过财政筹集和配置资金,对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任务的实现。

(1)调节各阶级、阶层和个人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调节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巩固人民民主国家政权;(2)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调节社会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例如,社会普及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基本的医疗保健以及享受基本的社会服务等),实现社会分配公平;(3)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产业结构的形成,调节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中的骨干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4.监督职能。财政的监督职能是指财政在资金筹集和配置全过程,通过审核,检查和财政制裁等形式,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分配活动的全过程(1)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对有交纳义务的地方、部门、单位和公民,监督其是否履行交纳义务,对征收税款单位、监督其是否依法行使征收权力;(2)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同时对各地方、部门、单位的管理和使用资金进行监督;(3)在实施财经分配政策和法律法规过程中,利用财政监督,支持经济发展,对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斗争和制裁。

财政监督按内容划分,主要包括预算监督、税务监督、财务监督、国有资产监督、会计监督,等等。财政监督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财经法律制约关系的体现,裨是规范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

5.稳定职能。财政的稳定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筹集资金、配置资金,调节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实行有效的财政监督等,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的稳定作用。

主要体现在:(1)稳定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规模,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是国家从事政治活动、管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所必须的开支,行政管理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则是国家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稳定的财务保证,但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果它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大,则会影响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延缓经济建设速度。因此,财政在保持国家行政管理费供应,使其占国民收入一定比例的分配过程中,对于国家的政治活动有稳固的财源保证,起着重要的作用。

(2)公平社会分配,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公平社会分配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公平,即避铭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悬殊;二是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平等,即保证社会成员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就业机会;三是享受社会利益的权利平等,即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权利享受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公健、福利、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公平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社会物吕和劳务,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

财政通过筹集资金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通过配置资金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3)优化资源配置,稳定最佳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比例协调地发展。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作用,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需要财政通过筹集、配置资金来调节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保持产业结构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即保持社会再生产经常处于比例协调状态,是财政稳定职能的重要内容。(4)稳定市场运行,稳定国民经济。

篇3

1.(2012·浙江文综卷·26)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尤其是一批龙头企业从2011年开始集体发力参与国际并购,有的还把工厂开设到欧美国家。浙江民营企业上述举措的意义在于

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③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意义。材料中参与国际并购、到欧美国家办厂,这是我国企业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主动“走出去”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既有利于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也有利于防范国际风险。故本题选①②组合。解答本题主要围绕经济全球化、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意义进行选择,还要注意不能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混为一谈。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这些都与我国实施的“引进来”战略有关。另外,材料与产业转移无关。故③④不选。

2.(2012·安徽文综卷·1)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

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别,以及经济手段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行政手段是国家采用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是国家通过计划调节经济的表现,故A符合题意。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运用的是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不是行政手段,故B不选。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一般与税收有关;而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等方面的政策,一般与银行有关。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这与货币有关,故属于货币政策而非财政政策,故C不选。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这属于财政政策,故D不选。

3.(2011·广东文综卷·26)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附近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的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

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

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

解析: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表现。但在市场竞争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主体有时会做出违法违规、道德缺失、损害社会利益的事,造成资源浪费,故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材料反映的就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企业行为进行调节。故本题选C。解答本题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①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是计划和市场。故A不选。②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显然污染不是公共物品,应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治理。故B不选。③区别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滞后性。简单讲,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而做坏事;滞后性是指市场调节是事后调节,因此市场主体可能会做错事,但不是做坏事。材料体现的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而非滞后性,故D不选。

4.[2012·山东文综卷·30(1)]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2001年为17.5%,2011年为28.9%。

材料二 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采取的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解析:解答图表题,主要是通过数字的比较得出相关结论,一般是通过纵比看成绩,通过横比看不足。对本题中的图表主要是通过纵比看成绩。注意,有几个比较的项目,答案一般就有几点。解答第二个问题,首先要审清设问,设问的立足点是“经济措施”,设问的类型是“意义类”;然后阅读材料,找出经济措施,最关键的是能结合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进行解读;最后运用“意义类”试题的答题方法组织答案,通常使用“有利于”的表述方法。

参考答案:与2001年相比,2011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明显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劳动

党的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生产劳动领域更是呈献出一派纷繁复杂的局面。这也就要求我们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观点和方法,适时地对各种劳动进行正确分析,确定哪些劳动是生产劳动,哪些劳动是非生产劳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崭新的市场经济形式,它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在这一点上,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区别,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的同时,它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改变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纯粹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生产方式,裸的、自私自利的金钱关系,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又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内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就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在分配制度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既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又可以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从而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的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运行。

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有着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的特殊含义,这也为我们提出了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性质提出了必要性。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中哪些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哪些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我们可沿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分析的方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进行分析,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既要分析劳动发展中呈献出的不阶段性,又要分析劳动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的特殊性质。

首先,我们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人们对生产劳动的认识。人们的认识总是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生产劳动也就有不同的认识,因此人们对生产劳动的范围、含义的反映也是不同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劳动的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在自然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认为农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劳动,是当时整个国民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的一定发展,农业劳动者生产的农产品超过自身消费的数量,决定着社会有多少自由人手从事其他行业,并决定着这些行业中的剩余价值量,这也正如重农主义者所表达的一样。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大农业也已发展起来,但在那时,服务业还远没有发展起来,还只是极少数的纳入生产体系,因此,在这一时期,生产劳动的主要形式就是指工业和农业构成的物质生产体系。在现阶段,社会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急剧细化导致生产劳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劳动过程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广义的生产劳动过程。服务劳动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过程中去,这些行业构成了不同于工业和农业生产的一种新的产业——第三产业。目前,第三产业在许多地区的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占所有的就业人员已高达70%左右,第三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现阶段,生产劳动的含义已不能再局限在过去人们对生产劳动的认识即“物化在商品中,物化在物质财富中”的创造有形的产品或商品的物质性生产劳动,而是要把生产劳动的范围扩展整个生产过程中去,应当而且必须、也应当把各种创造有形或无形商品的服务劳动像包括教师、科技工作者等劳动在内的绝大多数的第三产业的劳动纳入到生产劳动的范围中去。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这样一个经济时代,工业、农业和广大的第三产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劳动的范围不仅应当包括工业、农业的物质生产领域,也应当包括以服务业为核心的广大第三产业的劳动。

其次,我们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一方面来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即从特定的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生产劳动,认识哪些是生产劳动、哪些是非生产劳动。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分析可以看出:劳动是生产的还是非生产的应从社会生产目的角度来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站在资本增殖的角度,认为凡是能带来剩余价值或带来利润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化和文化需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的各个公司、企业是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虽然不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像创造剩余价值一样的价值实体的剩余劳动,否则,它们本身就无以为继,更谈不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满足和提高,也就更不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有制公司、企业中,只要为公司、企业,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就是社会主义市场对经济中的生产劳动。广大的为物质生产劳动服务和为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而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不仅促进了物质生产劳动领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剩余劳动,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它们的劳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劳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限制,虽然其是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但只要它们能够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也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的重要补充,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劳动也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劳动。我们应该摒弃改革开放前人们对生产劳动劳动认识的狭隘思想——只认为在物质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篇5

【关键词】 马克思 平均利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 利益均衡

目前,我国行业之间利润相差悬殊,部门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已经成为激化和加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抛开资本主义的外壳,从市场经济的视角重温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或许能为我们从理论上揭开迷雾,从实践上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问题的科学论述

马克思对平均利润问题的研究,是从分析成本价格开始的。他详细地阐释了成本价格、利润、竞争、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重要概念和范畴,揭示了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由此,也第一次从理论上揭开了资本在竞争性逐利过程中所隐含的三个转化:一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二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三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平均利润理论。

1、成本价格与利润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出来的商品,其价值由三个部分构成: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用公式可以表示为W=C+V+M。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C只是单纯转移价值,V则可以创造剩余价值;但资本家却认为C+V就是自己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并消耗的资本,是生产商品的实际费用,“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可见,成本价格只不过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转化形式而已,但它的形成却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讲,商品的成本价格必然表现为商品本身的实际费用,虽然与资本价值增殖无关,但却是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边界。

当C+V转化为成本价格(K)以后,商品的价值公式W=C+V+M,就转化为W=K+M,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于是,作为可变资本产物的剩余价值,就表现为成本价格,即生产中耗费掉的资本价值的增加额――利润(P)。就这样,“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如此一来,W=K+M,又转化为W=K+P,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与此同时,剩余价值率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利润率,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说,获取利润的程度并不取决于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而是取决于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做利润率。”从本质上来说,利润率其实就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但这一转化并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资本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必须借助的一种手段。

2、竞争与平均利润

成本价格形成后,利润就直接表现为商品价值中补偿成本价格之后的价值增加额,因此各个行业的资本家都把追逐利润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一方面,由于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技术水平、市场条件、人员素质也不一样,因而利润也有高有低,各不相同;另一方面,资本的现实运动与发展趋势却又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两者之间必然出现矛盾。怎么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马克思认为,“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所有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按照这个一般利润率归于一定量资本(不管它的有机构成如何)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因此,“不管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多么不同,成本价格对投在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来说总是一样的。成本价格的这种等同性,形成各个投资竞争基础,而平均利润就是通过这种竞争确定的。”可见,平均利润是在成本价格的基础上,通过部门竞争而形成的,是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为追逐利润而进行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总是不断地将资本从利润低的部门转向利润高的部门,从而引起并加剧各部门之间的竞争。这样,就会有大量的资本涌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致使该部门的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最终导致部门利润率下降;而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由于投资减少,产品开始供不应求,价格也会跟风上涨,部门利润率自然会随之上升。“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

3、生产价格与利润率平均化

随着平均利润的出现,商品的价值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变为“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而“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就是生产价格,所以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与此相适应,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原来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变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毫无疑问,生产价格能够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是关键,或者说平均利润率是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因为没有平均利润率就没有平均利润,没有平均利润当然就没有生产价格。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则需要通过竞争使不同部门的、高低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均衡化、平均化。事实上,也只有通过利润率平均化,才能满足社会资本对“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诉求,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问题。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其实也是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而生产价格的形成,也会进一步倒逼利润率的平均化。所以,利润率平均化并不仅仅只是现实资本运动的强烈诉求,而实在是维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

4、平均利润的实现条件

(1)物质基础: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马克思这里所说的“高度”,就是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就是指资本主义已经跨过了商品经济的初级阶段而进入到高级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市场经济越发达,资本的逐利目标和部门利润高低不等之间的矛盾就越尖锐,“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的诉求也越迫切,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需要。

(2)直接推手:市场竞争。“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但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这后一过程同前一过程相比,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更高的发展。”从竞争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更高的发展”,应该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要进一步消除妨碍竞争的因素,为竞争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公平的环境。

(3)必要前提: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下述两个条件会使平均利润的形成进行得更快:“一是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二是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可见,竞争的开展、平均利润的形成,首先要求资本和各种生产要素能够不受地区和行业的封锁,不受各种垄断的限制,实现自由流动。

至此,我们可以对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尽管不同的产业部门有着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利润率也各不相同,但部门之间的激烈竞争最终会使所有产业部门的利润率大体上趋于均衡化、平均化。于是,各个产业部门的资本都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以平均利润率为标准来分割社会总利润,从而获得平均利润,而商品则按照生产价格去出售。

二、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因为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是以资本主义作为研究对象,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也是在剖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发现的,所以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也存在平均利润,或者说利润率平均化规律是否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较大争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及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断后,人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理解也更全面、更深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正在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即利润率平均化是价值规律和资本逐利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恐怕也不能例外。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那么,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呢?首先,要有动力机制,简单地说,就是要有一股力量去激发资源流动的活力。这股力量就是资本逐利规律,也就是说,资本的天性就是追逐利润,总是由利润较低的部门流向利润较高的部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次,要有调节机制,也就是说,要有明确的信号为资本流动指示方向。这个信号就是价值规律,它通过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导资本的流向,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最后,要有平衡机制,也就是说,不能放任资本盲目流动,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投在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本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个平衡点就是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它通过“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方式,使得投在不同部门的资本都能获得大体相同的利润,没有哪个部门能长期无限制地获取高利润,也没有哪个部门会长期处于低利润率状态。这个时候,社会资源的配置才会相对最优,各个产业部门才会相对协调,整个经济体系才会显得健康有序。

可见,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资本逐利规律、价值规律与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相互补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保持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方面,作用尤为突出,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需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备利润率平均化的基本经济条件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现代市场经济,不同部门之间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因而利润率也各不相同;同时各个经济主体也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强烈冲动,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要求也很迫切,利润率平均化的主、客观条件都已具备。其次,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生活的绝大多数领域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信息的传播、获取也更加透明、便捷,撬动利润率平均化的支点―竞争,已经取代计划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开始展现威力。最后,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正在发育完善、形成体系,资本的快速自由流动、各种生产资料在部门间的自由转移,除了极个别领域,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利润率平均化的前提条件也基本成熟。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发挥作用的空间

(1)资源优化功能。通过利润率平均化引导资本和各种资源均衡地、积极地进入各个领域,能够尽量减少由于部门之间利润悬殊而引起的资本和资源的大规模流动和转移,避免由此而产生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其他损失,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结构调整功能。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产业利润的不均衡:利润低的产业,资本不愿进入;利润高的产业,资本蜂拥而至,从而导致衰者愈衰,兴者愈兴,长期以往,失衡的产业结构就有可能被固化下来。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种深层次的调整,它通过竞争、通过资源的流动转移,能够比较准确地反应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的供求状况,把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用市场的手段对失衡的产业结构予以纠正。

(3)利益均衡功能。经济问题,归根结蒂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可谓千差万别、错综复杂,如何协调?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利益分配功能,用市场化的理念、市场化的手段使大家的利益均衡化。

三、完善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机制

根据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社会各部门之间应该存在着一个平均利润率,投在不同部门的资本最终都会按照这个平均利润率,获得基本相等的利润。但在现实中,部门、行业之间的利润率仍有较大差距,人们看到的似乎不是平均利润率,而是利润率不平均,甚至有些时候是极不平均。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又该如何看待呢?

从理论上讲,平均利润率只是市场经济中推动各部门利润率趋于均衡化、平均化的一股内在力量、一种客观趋势,而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均,更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首先,部门间的利润率差别是客观事实,也属正常现象,因为只要这个差别不是太大,或者说在各方都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各部门获得的利润基本上就是平衡的,投在不同部门的资本也会相对保持稳定;反之,如果差别太大,各方不能接受,那么资本和各种资源就会根据利润率的指向,在部门间迅速流动转移,直到利润率的差别重新回到大家能够接受的范围为止。其次,平均利润率的存在,并不排斥个别部门、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比如一些新兴产业,由于技术先进、成长迅速、市场容量大、竞争对手少,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远远高于其他部门的超额利润;再如个别企业,由于管理、技术、人员等核心生产要素优于其他企业,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低、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因而获得的利润也比一般企业要高得多。最后,平均利润率不是一个一次性形成的静态数字,而是一个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动态的调整过程。也就是说,平均利润率总是在竞争中形成,又在竞争中被打破,随时反映部门间利润率的变化情况,在无形中调节着资本和各种资源的流动方向,在不断的变化中使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都能获得大体相等的平均利润。

从现实来看,总有一些因素会妨碍竞争、阻碍资本流动,进而影响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其中,最主要的或者说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垄断,二是资本流动的机会成本。首先是垄断。不管它以何种方式形成,也不管它以什么面目出现,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排斥部门竞争,限制外部资本向本部门转移流动,阻止利润率的平均化,极力维护业已形成的垄断暴利。对于垄断者来说,居于垄断地位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的利润被他人所平均,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制定垄断价格去占有他人的利润;可对于社会来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垄断不仅破坏了竞争的公平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也严重干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甚至使其扭曲变形。其次是资本流动的机会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和各种要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流动的机会成本难以把握,资本流动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比如现代生产对技术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生产一般都要求有不同的生产技术条件与之配套,所以资本的流动必须先以技术条件的转变为前提。可是,技术条件的转变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一定数量的专门人才,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资本流动的机会成本,加大了资本转移流动的难度。

可见,社会平均利润率,反映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利润,相对于整个社会生产所形成的社会总利润的均衡程度。它是部门竞争的结果,也是资本逐利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各部门利润相对平均的一种状态;它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竞争能力与竞争水平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各部门协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和主要标志之一。

事实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方面的制约,我国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并没有客观地反映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真实水平,也没有准确地反映整个社会的竞争能力、竞争水平与竞争状况,需要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其形成机制。

1、扭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冷”、“热”不均的状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即实体经济经营环境恶化,投资回报率低,发展遇冷;而虚拟经济则趁势而起,火热异常,利润率节节攀升。“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处境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提供的数据显示,实体经济的利润率确实很低:工业为6.4%,其中纺织业仅为4.7%;而资本利润率为22%,房地产更是高达28%。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2005年至2010年,我国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均在6%~7%徘徊,而证券行业2007年至2011年的平均利润率高达40%,最低的一年也有28.9%。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利润率如此失衡,其实是对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严重扭曲,不仅使平均利润率规律难以发挥作用,而且还会发出错误的信号,导致资本和资源的错配。一方面,虚拟经济的高利润,加大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和经营成本,恶化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资本逐利的本性使得大量资金脱离实体经济而进入虚拟经济,不但会放大虚拟经济的泡沫,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而且也会严重侵蚀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导致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衰退。

2、治理垄断行业普遍存在的垄断暴利

所谓垄断暴利,主要是指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其在某一领域所享有的垄断经营权,通过排斥市场竞争、独占市场份额、抬高产品价格等方式所获得的远远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收益。与国外的垄断行业相比,我国垄断行业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行政色彩更浓,因而也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首先,我国的垄断行业不是沿着垄断形成的一般途径“竞争―生产集中―垄断”而形成的,而是由政府授权或特许某一部门独享某一领域的经营权而形成的。其次,我国的垄断行业一般都与政府部门结合得非常紧密,甚至就是由政府的某一个部门转化而来,比如电信、石油、电力、烟草等。所以,这些行业往往不是依靠经营形成垄断,而是依靠行政权力维持垄断。再次,我国的垄断行业一般都高度集中,一个行业只有很少的几个企业,甚至只有一个企业,即便有外部企业进入,也不是来参与竞争的,而是来享受垄断利润的。最后,我国的垄断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坐享垄断暴利,抗拒社会变革,极力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和垄断特权。

显然,我国垄断行业的暴利,主要不是通过竞争,而是依靠行政垄断或者说行政权力的保护而获得的,并且有进一步固化的趋势。这不仅是对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严重扭曲,更是对社会平均利润率形成机制的破坏,因为促使社会平均利润率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竞争与资本的自由流动,在它面前都失去了作用。于是,垄断企业的高利润,员工的高工资、高福利,其实并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实际上是在激化、加剧目前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3、警惕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弥补市场失灵,范围应该限定在民间资本不愿投资的非盈利领域,目的是为公共利益服务;通常情况下,不应过多投资于盈利性领域,否则,就会使民间资本投资获利的机会和空间部分丧失,进而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一般来说,企业投资以市场为导向,是一种全方位的投资,可以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政府投资即使进入盈利性领域,也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投资,结果也只是让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受益,反而会加大行业、部门间的利润率差别,破坏原有的利润平衡机制,加剧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扭曲程度。比如,2008年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受益的主要是房地产、水泥、钢铁、能源等极少数行业,其利润率也明显偏高;而其他行业,鲜有受益,利润率则明显偏低。

总之,平均利润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发现并揭示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则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例外。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机制和特点,创造条件使其功能得以充分释放,对维护社会公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协调社会各部门均衡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邱春高: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与现实资本流动障碍[J].福建高等商业专科学校学报,2006(2).

[5] 郭丽君:实体经济不能“空心化”[N].光明日报,2012-03-09.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劳动平等;国企;市场秩序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实现劳动平等

劳动平等的权利关系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商品交换中,不同生产者的劳动被看作等一的人类劳动而取得了商品价值的外在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是平等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劳动平等的理论基础。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每个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力有着自由的支配权、对生产资料有着平等的使用权。在社会主义理想状态下,劳动平等程度与生产力水平成正相关,在相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理想状态的劳动平等程度要高于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现实状态下,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及西方国家,我国的劳动平等程度相比较而言始终处在较低的水平,但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未来的某一节点,我国的劳动平等程度会赶上并超过西方国家。

以上内容分析的是社会主义能实现劳动平等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实现劳动平等还具备了以下现实条件:一是从宏观层面看,完善的市场秩序提供了劳动计量的基础性条件:在现行的市场秩序下,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无论是具体劳动还是抽象劳动,都可以公平的计量;二是从微观层面看,企业内部科学的激励机制符合"能力+努力"的分配原则:在企业的分配原则中"能力+努力"被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两个因素之外的其他不公平因素如家庭背景、性别等被限制,这最大程度保证了劳动平等的实现;三是公有制为主体限制了生产资料占有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下生产资料为全体国民共同占有,劳动者拥有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和平等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利,这种权利限制了因生产资料占有差异对劳动平等权利的影响;四是社会主义再分配政策缩小市场机制导致的二级分化:市场机制作用下劳动者优胜劣汰,这种机制会导致劳动者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和二级分化,但社会主义在再分配原则中兼顾公平,这种公平会缩小二级分化;五是完善的福利制度保证所有人劳动能力发展机会的均等:如城乡教育资源的尽可能平等,保证所有人基础的完善以具有均等的劳动能力去获得平等劳动。

二、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了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自身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行业垄断、经济效率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时至今日,国有企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之后在许多方面有了显著地进步。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改革方法以及产权结构等方面的争论一直存在。

首先,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争论:第一种观点是将国有企业"改没";第二种观点是将国有企业"改好"。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依据表面现象得出的结论显然是片面的。要把握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深刻认识国有企业的诞生背景以及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自身弊端的不可避免,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国有企业的现状妄言国有经济乃至一切公有制经济都与市场经济不相兼容。仅从技术效率的差距来看,国企改革后的技术效率慢慢超过了其他非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力和公司内部组织等方面国有企业也有了长足进步。而从现阶段的特征来看,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形式的结构比例已经接近提高经济体制整体效率的均衡点,国有企业的大规模调整改革已经结束,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进入了一个相互促进、交替进退的过程。

其次,从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法来看,很多人坚持用"让利放权"的基本思想去指导改革的路径。但这种路径实质是:通过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在国家委托人和国有企业内部人人之间的分享,实现对企业内部人的激励,以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往往在"收"与"放"的度上把握不好,导致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现象的出现。因此,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一定要结合实际,掌握好方法,走渐进式调整的路子。

最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难点。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高效率,虽然仅仅改革产权不一定能提高效率,但产权的改革无疑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但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其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产权不明晰,谁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二是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对财产权的限制;三是产权本身的问题。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效、合理的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如何构建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

拥有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是绝大部分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心声。在过去,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市场准入、融资成本等方面得到政府很多的支持,非公经济生存环境恶劣。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市场秩序已逐渐完善。但在以下三个方面,政府仍需努力去构建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

一是市场准入。现行的主体市场准入制度存在多种不同的标准,形成了事实上的多重差别待遇。第一,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差别待遇明显。第二,不同组织形式的主体之间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差别待遇。如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发票的发放以营业额为准,而一般非公司制的私营企业增值税发票的发放以注册资本金为准,对个体工商户则一律不予发放增值税发票。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所以政府应减少对交易对象准入的不必要限制,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调控。

二是垄断领域改革。要加快建立富有活力的、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对这些行政垄断性的领域加以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造。但这种改革的目标不是私有化,向私有经济打开大门并不等于承诺国有经济从这些领域的大规模退出。

三是融资问题。非公经济成分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在社会上早已形成一致的看法并为各国所重视。然而实施赶超战略以及过度追求规模经济使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其中中小企业所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最为人们所垢病。总的来说,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为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但从中小企业的实力来看这两种渠道都很困难;第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基本属于低准入门槛的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银行的贷款,银行便会根据中小企业的盈利情况和风险情况适当上浮贷款利率,从实际情况看,规模稍大的中小企业利率也要上浮20%-30%,部分微小企业利率甚至要上浮70%-80%;第三,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金额小、期限短。因此,政府应该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使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可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融资。

参考文献:

[1] 荣兆梓.劳动平等与按劳分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2] 荣兆梓.国有企业改革:成就与问题[J].经济学家,2012(04).

[3] 罗仲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方法论和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9(1):1.

[4] 荣兆梓,陈文府.国有企业改革与制度演化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05(9).

篇7

从计划经济时期对市场经济的完全否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可以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为了不断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潮流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市场作为一种调节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不再被资本主义等社会形态所占有,而是逐渐融入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中,并在推动我国现阶段社会化大生产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之所以要来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研究背景,是因为它一方面能有效规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的私人占有这一根本矛盾而带来的社会效率与公平难以均衡兼顾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既能利用市场经济的灵活性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高效率的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又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极大作用,应对市场失灵,促进社会的公平竞争与分配。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使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又为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二、效率与公平的内在逻辑统一性

从本质上来说,效率与公平并不冲突。两者在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一共同目标时,不但不矛盾,甚至是相互促进的、互补的关系。例如: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又或者是自动化水平、工艺水平等的提高,这些新生产要素的投入会使得社会化大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促使社会财富激增,从而能够在更高的物质水平基础之上实现公平分配。同时,多种生产要素又会参与到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去,这种分配形式上的多元化促使各个独立经济体之间的公平竞争与分配,这样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又能激励人们改进生产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无论是从效率到更高层次的公平,还是从公过来促进效率,最终必然会使整个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社会效益趋向最大化,进而逐步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性及相应对策

虽然从理论角度已经论证了效率与公平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但是这一对范畴在现实中往往给人一种此消彼长,背道而驰的感觉。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并将长期处于生产力水平尚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交叉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等主客观因素,导致“经济人”参与决策时首先追求利己性,其次才会考虑将利己与利他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经济人”从利己角度出发,也会促使社会财富和效益得到增加,但这种受利益驱使的自发性市场行为往往会出现独立经济体之间的互损,或者说至少达不到最优的社会效率与最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鉴于效率与公平在协调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我国已经着手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缓解矛盾。比如:让更多的独立经济体参与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浪潮中。一方面引进市场公平竞争机制,深化分工与合作,提高社会效率;另一方面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分享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红利,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并且国有企业应更加注重其公益性和社会责任。一方面积极引导市场,投资那些资金需求大、周期长、利润低但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建设;另一方面将企业红利按比例划拨财政或者补充到社会保障基金中去,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中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模式

效率与公平的模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种。1、公平为先,效率为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绝对平均主义”就是其典型的模式,历史实践也证明了这种吃“大锅饭”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2、效率为先,注重公平,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我国为适应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而提出的创举,它既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具体措施是在初次分配中重视效率,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再分配时侧重公平,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我国当前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就是这种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也并非完美,比如:在现阶段,这种模式下衍生的“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未能很好的落到实处,从而不利于控制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3、效率与公平并重。这并非是过于理想化的想法,我认为这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模式的合理修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效率与公平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过程中的融合点在哪里,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并非是不可认知的。

篇8

摘 要 如今,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的受到全球化浪潮的洗礼。传统的政府经济职能在如今逐渐市场化的今天,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并且甚至还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简要的讨论了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职能,为更好的转变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学有效的政府经济职能体系而服务。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政府经济职能 转变 科学有效

一直以来,政府该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因为政府经济职能的范围界定合理、作用力度适当、实施方式恰当,就能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此学者们在各个时期,都在不断的探索着,从亚当・斯密主张政府对经济自由放任的思想,到20世纪30年代主张政府对经济积极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再到70年代“看不见的手”范式的回归,学者们一直都在试图找到一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完美模式。我国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引进市场机制,发展商品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渐占主导地位。而与此同时,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的经济职能不断地与经济运行发生碰撞甚至冲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如何清晰地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完成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一、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

要探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首先需要了解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需要了解现如今我国的政府经济职能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具体职能,方能从根本上对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变。

众所周知,我国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地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和功能。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具体内容为:(1)政府收入分配职能。(2)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3)政府资源配置职能。(4)市场管制职能。

二、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经济职能

从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由于我国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对许多行业管的很多也很死,并且对一些行业还实行了垄断,这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所以为了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方法。

1.实现政企分开,各行其道

要打造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政府经济职能,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实现政企分开,让他们各行其道。长期以来,始终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就是由于我国实行以政府主导经营国有资产,没能实现政企分开,这种传统的计划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大的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市场经济改革带来了许多的困难,所以实现政企分开,是规范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环节,也是最根本的转变方法。

2.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职能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应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的职能,先让市场对资源进行资源配置,市场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了,政府再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3.推行电子政务,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率

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时期,科技进步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推行电子政务,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效率呢,对此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从而让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更明确更具体,在人们的监督和督促下,也变的越来越民主且人性化。

三、总结

总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除了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还需要政府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真正转变观念,具体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密切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府经济职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孙亚忠.论我国政府职能界阀和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南京社会科学.2007(7).

篇9

一、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政企不分,集权审批,市场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管理就是审批”、“重权力轻责任”的观念一直在很多部门单位同志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习惯、留恋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出现问题,就要求加大审批力度,增加审批事项,甚至越俎代疱,把本该由市场、企业和社会调节管理的事统统包揽过来。同时还存在着审批事项法律依据不充分,审批条件不公开,审批程序不健全,“暗箱操作”;审批责任不明确,审批监督机制不健全,审批与收费挂钩等问题。由于政府机构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过滥,不仅造成部门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更直接影响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干扰企业自主经营,有的已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2 市场取向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首先,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市场取向的改革任务远未完成。虽然,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必然快速开放,这就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各地市场带来短期的巨大冲击,因而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市场,F放过程中统筹规划,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顺利完成市场开放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地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精简机构和转变职能,改革与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的职能仍然未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展,政府职能的转变明显滞后于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进程。

3 执法不严,特权干预,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难以彻底根治。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行政管理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维护社会公正、保障经济秩序、实行公平竞争上。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能足当好社会、市场赛场上的“裁判员”。现实情况是,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直接插手经济事务过多过细,从市场准入到资源配置,部门对企业的干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转轨,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不够规范,监督约束机制不够有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益的驱动,出现种种明显有悖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影响社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最终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 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职能转变未能适应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首先,政府职能问题即政府的职能定位问题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虽然,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职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进展。但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至今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至今也未能真正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还没有很好理顺,中央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远远未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特殊的国情要求我国的各级政府必须适应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及时转变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这种职能转变,既要求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要求,又要兼顾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要求。

二、着力创新,逐步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新途径,

1 要建立责任型政府。各级政府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变化都会对一国经济产生影响,这就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维护经济安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加强对于金融风险和冲击的防范和抵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的扩大要求政府相关的管理权限和管理方式要相应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传递效应也要求政府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因此,政府要致力于经济发展,准确运用其对公共权力的垄断地位,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扬弃,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政策,确定经济增长的切入点,促进本国发展战略的完成。

2 转变思想,从增长型理念向协调型理念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业绩,“以GDP为中心”,注重经济规模和效益,忽视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导致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贯彻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地方政府必须树立协调理念,必须从增长型理念向协调型理念转变,政府能否在经济的持续增长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关键看能否妥善解决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会信用和社会秩序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好,社会各个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地协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能得以实现,经济发展就有了可靠的社会环境;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增长就会有困难。因此,从增长型理念向协调型理念的转变,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3 政府的职能和企业的职权分开,并和业自主经营职能分开。首先,凡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属于企业行使的十四项职权,各级政府都不要干预。下放给企业的权利,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都不得截留。在明确划定企业职权的基础上,政府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从而使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管理、调控政策,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篇10

[关键词]商品生产;公有制;生产无政府状态;国家消亡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60-02

1个人利益差别决定论的逻辑缺陷与实践危害

自20世纪90年代,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个人利益差别决定”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里的主流认识。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和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的历史条件下,个人的能力差别导致个人利益要求的差别;进而导致不同生产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利益要求的差别;这种利益差别要求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产品交换必须是等价交换,即以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作为交换的标准,这种等价交换的唯一方式就是商品买卖。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逻辑缺陷,在实践上极其有害。

第一,这种理论忽视了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必然有一部分生产者的个人利益不能得到完全实现,甚至完全不能得到实现的事实。在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里,商品生产者“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他的个人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收回成本,到底是否能卖出去”。一旦生产者的产品部不能卖出去,生产者的个人劳动便不能转化为丝毫的社会劳动,其个人物质利益要求得不到实现。这就意味着商品买卖只能直接实现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那一部分生产者的个人利益,在竞争中失败者的个人物质利益将被竞争中的优胜者所掠夺。因此,不同劳动能力的个人物质利益要求完全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保证每个生产者的产品都是社会所需要的、都能够卖出去,即整个社会的生产是有组织的。这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由个人利益差别决定论,实际上是个人利益的弱肉强食论。

第二,这种理论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有计划产品经济理论”,歪曲为以个人劳动时间作为交换和分配标准的“鼓励懒汉”的理论。“个人利益差别决定论”将商品买卖作为实现等价交换的唯一途径,是因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阐述的“个人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就是直接以个人劳动时间作为交换和分配的价值标准,这就完全抹杀了因劳动能力不同所导致的个人利益要求的差别。这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严重歪曲。恩格斯讲得很明确:“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那时,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日常的经验就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 因此,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是强调每个人的个人劳动,总能包含有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而不是以个人劳动时间作为分配的依据。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个人利益差别决定理论,是一种严重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

第三,这种理论是现实改革实践中要求全盘私有化的主要理论基础。当前关于如何深化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激烈争论中,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利益差别决定论,已经成为了私分国有经济、排除一切行政干预等论调的主要依据。这在实质上是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源于现实社会主义以民族国家作为存在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论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但他们关于商品生产的起源的理论思想,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提供了现成的理论钥匙。马克思在分析商品生产的起源时指出:“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他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由此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的历史条件下,商品经济不可能在一个或几个国家的范围内被消除;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无论其生产力水平发达与否,都不可能长期地独立或被孤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因此,无论社会主义革命在多少国家取得了胜利,只要社会主义制度还是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首先是国家之间的产品交换只能以商品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进而决定其国内的生产也必须是商品生产。否则,由于无论政府还是生产企业在不能确切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究竟需要多少等的情况下,企图实现有计划的社会生产并消除商品生产,必然造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我们由此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必然性根源于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以民族国家作为存在方式,或者说是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根本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国家或所有者的状况。由此还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不要求“全盘私有化”。商品经济不能在一个或几个国家里率先被消除,意味着即便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公有制,生产企业也必须以商品生产者的身份存在,这直接表明私有制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的所有制基础。我国当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在于适应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结构,以及对外开放需要等。

第二,完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否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一方面,在企业之间的国际经贸往来,首先是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适当的行政干预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另一方面,只有恰当的政府干预才能既保证公有制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又保证其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主要生产目的。

现实中存在的国有企业凭借其行政垄断地位与民争利等问题,是行政性干预是否得当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践要求是不断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是取消政府的行政干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商品经济理论的历史一致性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完全的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设想,是以社会主义主义革命在全世界的胜利、阶级和国家的完全消亡为历史出发点或前提的,他们的理论设想不否认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要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强调“工人阶级不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他们从来没有认为他们关于阶级和国家的消亡、消除商品经济、完全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等的设想,能够在一个或几个国家的范围内首先实现。由此,我们赞同这样的看法: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预见是科学的逻辑结论,其历史出发点是工人阶级的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完全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设想,是以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阶级和国家的完全消亡为历史前提的。现实社会主义是以民族国家作为存在形式的社会主义。正如关于国家和阶级消亡的理论,不否认无产阶级的历史必要性,他们关于国家消亡之后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生产形式的理论,根本不否认商品经济在以民族国家作为存在形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历史必要性。

第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明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对立性质,依然存在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要性,不否认商品经济将被完全的计划经济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商品经济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依据和理论逻辑是: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商品生产固有的属性,这种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与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要消灭经济危机,必须消除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以整个社会生产的完全的有组织、有计划性,代替企业自己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商品经济。赋予生产企业以一定的生产经营自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这决定了当下我国的商品生产者,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他的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等。这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多的生产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就是这种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存在着产能过剩现象和进一步引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并同样以经济危机等形式表现出其对生产资源的浪费,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所阐明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对立性质依然存在。对于这种对立性质,辩证唯物主义者应有认识是:事物之间的对立性质,不否认二者结合的可能性或必要性,只是表明旧事物必将为新事物所代替。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明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对立性质,不否认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也不否认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明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对立性质的存在,更不否认市场经济将被更高级的计划经济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国家作为存在形式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的经济体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计划经济理论则是国家完全消亡之后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必然的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