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竞争市场范文

时间:2023-04-11 23:2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完全竞争市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完全竞争市场

篇1

(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而且这些生产者规模都很小,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能够影响市场价格,每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

(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

(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篇2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加快探索资产证券化道路的步伐,并进行了一些试点,主要是采用准证券化、离岸证券化的方式。2005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取得较大进展,由证券业主导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银行业主导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ABS、MBS)成功发行和交易,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在2006年年末问世。但从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看,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资产证券化产品二级市场交易情况并不乐观,流动性不高成为主要症结。应该说,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才刚刚起步,和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市场环境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先于理论的探索。最早的资产证券化实践是从1992年三亚地产投资券开始的,后来又进行了珠海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以及中远集团的应收账款离岸证券化的实践,以及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工商银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等,这些实践是在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市场信用制度、人才、税收、风险监管等综合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创新实践。其后,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分业监管的格局,又形成了由央行、银监会主导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由证监会主导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种格局。

投资者需求

首先,国内金融体系开放度低,各种金融市场不发达,特别是证券市场不发达,过分依赖间接融资,影响证券化产品的培育与发展。通过多年的金融改革,我国货币市场的发育过大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截至2006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占GDP比例高达113%,与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不大;但债券余额占GDP的比例为44%,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为42%,与发达国家超过200%的水平相比,落后程度均较大,而且公司债和资产证券化债券才开始起步。

其次,是市场投资者问题。截至2006 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市场参与者6439家,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等,但缺少个人投资者的参与。与证券大宗交易系统的投资者相比,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缺少保险资金和商业银行这两大机构投资者的参与。

第三,产品收益问题。由于中国没有成熟的债券市场,无法形成类似于美国债券市场的收益曲线,自然会为资产证券化产品定价带来困难。从2006年投资产品如固定收益市场、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看,固定收益市场1年期、2年期及10年期平均收益率,国债分别为2.68%、2.88%和3.24%,金融债分别为2.8%、2.87%和3.17%,企业债分别为3.36%、3.51%和3.59%;2006年集合信托产品平均信托期限为2年,平均年收益率4.71%;银行理财产品六个月期、1年期以及2年期的预计平均最高年收益率分别为2.92%、3.2%和4.6%。相比之下,已经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短期限的年收益率略高于国债,低于企业债;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1年期预期收益率约在2.8%~3.0%之间,5年期预期收益率不超过4%,但两者的平均收益率都比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低。另外,2006年以来股指连创新高,股票收益率大增,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推广的难度也逐步增大。

第四,信用评级问题。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滞后,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评级体系不健全、没有一个统一的评级标准,直接影响到了评级结果的公正性。

发行人动机

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不仅有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风险,改善短存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盈利能力,改善银行收入来源,分散风险。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影响了发行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的动机和积极性。

首先,近年来由于我国出口贸易顺差和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加上外资不断流入,出现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截至2006年末,金融机构存贷差达11万亿元,呈继续扩大趋势,导致资金大量涌向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使市场利率不断走低,甚至出现利差倒挂现象。因此,在流动性过剩的现实下,商业银行并非真的需要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加强流动性、分散风险。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提高。截至2006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7.1%,较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

第三,各大商业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提高自身的资本充足率。近年来商业银行分别通过国家财政注资、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IPO、配股、增发)、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等方式增加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其中,国有银行如工行、中行、建行、交行先后获得汇金公司注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在香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使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0%以上;股份制银行普遍发行金融债、混合资本债、长期次级债后,还通过发行可转债(民生银行)、增发新股(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发行H股(招商银行)等方式提高附属资本金和核心资本金,大幅提高资本充足率;而对于一些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市银行,较多地利用了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这一形式来扩充资本金。

因此,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不良资产下降、提高资本充足率路径较为通畅的情况下,加上资产证券化产品实行审批制,大部分银行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内在动力并不强,也不愿意将自己最优质的资产拿出来与其他投资者分享,其更多的是关注打通资产证券化这个通道,积累经验,以期未来以投行身份为中小银行设计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

而对于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企业虽然愿意以比市场上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但由于证券公司以客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进行的产品模式需要不断优化,各项制度建设需要完善,目前处于暂停审批的阶段。

市场培育与政策建议

从试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和交易冷清的情况看,究其原因,除了受利率环境变化和机构资金运用渠道拓宽影响外,主要原因还是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环境不成熟,在法律体系、监管体系、会计和税收制度、服务体系、市场交易平台、投资者群体等环境方面还有待提高、完善和发展。

继续完善和制订完备的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各国实践表明,法律在支持和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纳入统一的监管和规划,建立统一的“资产证券化法”或专门的条例,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覆盖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转移、SPV的设立和定位、证券的发行和上市交易以及信用增强等资产证券化各个环节中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全面规范金融机构或企业等各个领域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建立完备的资产证券化会计、税收制度。与美、日等国的会计制度相比,目前我国在资产证券化各个阶段的会计处理规定还比较粗浅,应制定完备的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同时,还应完善相应税收的规定,降低证券化成本。

放松管制,鼓励创新,促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有良好的制度体系、对市场管制较少的国家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较好。相比之下,我国金融管制较为严格,不利于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因此,一方面,应放松管制,结束多部门监管割据的格局,放宽对证券化标的资产、发起人、投资人和交易方式等方面的限制,缩短审批周期,鼓励证券、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培育资产证券化市场,改善我国金融环境;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各项资产的证券化,增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包括信托机构、评级机构及律师事务所等市场中介的作用,其作用应以法律的形式在合同中确认;妥善处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风险防范问题,保证证券化运作的整体安全,并最大程度地维护投资者权益;在发展之初就完善对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3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3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3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1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1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3种可以归纳为1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1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0;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1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1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1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3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2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1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1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2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3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1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1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致,2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2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4,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1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篇4

[论文摘要]完全竞争市场的一项重要行为结果是厂商以及行业之间都获得均等的零利润,而现实中任何偏离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条件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利润的差异。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评价利润差异时需要判断时完全竞争哪些假设的偏离是合理并有效率的,那么由这种原因所导致的利润差异也即是合理并可以接受的。而那些不合理的偏离原因所带来的利润差异则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的。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下,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能够使一个经济体获得良好的绩效,完全竞争市场的一项重要的行为结果就是,厂商以及行业之间都获得均等利润。完全竞争依赖于非常严格的假设前提,在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存在的,现实中任何偏离完全竞争假设条件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利润的差异(行业间以及行业内部)。然而,是否只有完全竞争以及均等的利润才意味着经济运行的效率呢?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及众多竞争概念的提出给分析者提供了更多的评价效率的标准。

一、完全竞争与马歇尔困境

1.完全竞争的理论内容。完全竞争具有帕累托效率的结论依赖于非常严格的假设前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所有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没有进入或退出的壁垒,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完全信息,不引起任何交易成本,并且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没有外部性。其中,厂商具有如下行为特征:(1)厂商可以实现有效生产规模(即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生产,规模报酬不变);(2)实现边际成本定价;(3)厂商获得零利润。完全竞争的理论假设要求大量的(小)厂商的存在,当产业中由于规模经济而不存在大量厂商时,就无法实现完全竞争的效率。

2.马歇尔困境的提出。马歇尔(1890)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通过对规模经济的系统分析认识到,产量的增加会引起企业规模扩大,而扩大企业规模则会增加内部和外部经济,因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马歇尔也认识到,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垄断,而垄断使价格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并扼杀了自由竞争,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这就是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的矛盾,即著名的“马歇尔冲突”。概括来讲,“马歇尔冲突”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效率要求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但是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即存在规模经济)时,按效率定价将给生产该商品的厂商带来损失。这是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实现效率的一个基本障碍。

二、有效竞争与可竞争性市场——两个现实参照点

1.有效竞争市场。“有效竞争”(workable com-petition)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M.Clark,1940)针对完全竞争概念的非现实性而提出来的。克拉克认为,虽然完全竞争被经济学家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和精心阐述,但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且从来没有存在过,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竞争的多样性。克拉克给出了两个大类的市场竞争类型:(1)纯粹或严格的竞争;(2)修改的、中性的或混合竞争,如垄断性竞争。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竞争”的观点,启发人们对各个产业竞争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评价。爱德华·梅森(Edward Mason)将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基准”及“市场效果基准”。在梅森之后,史蒂芬·索斯尼克(Stephen Sosnick,1958)评论了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的所有文献,并依据标准的结构一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来概括有效竞争的标准。根据索斯尼克的概括,有效竞争的结构标准包括:(1)不存在进入和流动的资源限制;(2)存在对上市产品质量差异的价格敏感性;(3)交易者的数量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行为标准包括:(1)厂商间不相互勾结;(2)厂商不使用排外的、掠夺性的或高压性的手段;(3)在推销时不搞欺诈行为;(4)不存在有害的价格歧视;(5)竞争者对于其对手是否会追随其价格调整没有完全的信息。绩效标准包括:(1)利润水平刚好足够酬报创新、效率和投资;(2)产品质量和产量随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3)厂商努力引入技术上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流程;(4)不存在“过度”的销售开支;(5)每个厂商的生产过程都是有效率的;(6)最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卖者得到最多的报酬;(7)价格变化不会加剧经济周期的不稳定。

2.可竞争性市场概述。在完全竞争理论中,大数目厂商假定造就了厂商的竞争行为。然而,由于潜在竞争的作用,产业中的厂商行为并不惟一地取决于现有厂商的多少。对此,Baumol Panzar andWilling(1982)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the Theoryof Contestable Markets)。他们认为,决定市场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因素仅是沉淀成本(sunk cost)的大小,只要沉淀成本为零,就能够实现竞争均衡。换言之,只要企业进退自由,即使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也能实现竞争均衡。可竞争市场即使在寡占甚至垄断条件下,也可以实现最佳福利目标。在这里,正是潜在进入者的潜在竞争,而不是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把完全可竞争市场均衡推向了福利最优化。可竞争性理论通过强调潜在竞争对现有厂商行为的约束,较好地解决了一直困扰微观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马歇尔冲突”。这一理论有效地将完全竞争的结论推广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修正了对“看不见的手”应用范围的传统看法。

三、偏离完全竞争产生利润差异的几种因素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任何偏离都可能导致厂商之间的利润差异。从现实的层次来研究具体的市场及其绩效的话,可以将完全竞争作为评价的基准,其假设条件的非现实性就给出了决定市场竞争程度的主要因素。以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绩效的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是以企业数目和规模分布为特征的市场集中、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笔者依据贝恩的这种划分,将偏离完全竞争的因素归纳如下三点。

1.市场集中。“市场由大量厂商构成,且厂商规模小,是价格的接受者”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假设,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市场上只存在少数的厂商,这样的市场结构自然导致了厂商行为偏离完全竞争。Chamberlain(1933)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根据垄断程度的强弱,对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作了分类,并构建了代表性消费者模型,说明不管产品是否存在差别,垄断竞争均衡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一般来说不是社会最优的,厂商可以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法国学者Cournot(1838)提出了第一个非合作寡占模型,最早建立了市场容量确定、产品同质及非合谋的双寡头垄断模型。古诺模型考虑的是厂商选择产出而不是价格,伯特兰提出,如果厂商不设定价格,就难以弄清在寡占市场上是谁制定了价格;Betrand模型(1883)依据强烈的假设条件,得出与社会最优均衡一致的均衡结果;Stakerberg模型(1934)描述了厂商设定产量,并且其中一个厂商先于其他厂商行动的情况。

2.产品差异。产品的同质性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但明显的是,现实生活中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是有差异的。产品差异化是指同类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存在着不完全替代性。由于产品的差异程度不同,生产同种产品的厂商也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贝恩(Bain,1956)认为,信息差异可以构成市场进入壁垒,因为消费者倾向于忠诚早先创立的品牌。Schmalensee(1978)在一个正式模型中肯定了贝恩的观点,认为一个已有的高质量品牌可以怎样获得超额利润,而又不会鼓励新的甚至是高质量的市场进入者。

3.进入壁垒。“进入壁垒”的概念首先是由贝恩所提出,其含义为“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根据贝恩的归纳,在位厂商的优势通常来自必要资本壁垒、绝对成本壁垒、产品差异以及规模经济性。后来,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勒从成本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进入壁垒可定义为必须由一个寻求进入某产业的企业而不是由已经在该产业内的企业承担的(在一些或每个产量水平上的)生产成本”。这就将进入壁垒限定在影响潜在进入企业的需求和供给条件上,从而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篇5

关键词:粮食经济市场结构粮食流通体制

Abstract:Thereformofthegraincirculationsystemscore,isabolishes“thetwotracksystem”,raisesenterpriseseffectivenessofoperation,realizeswiththemarketabilitymethodtothefoodproductionsupportandthesafeguardwhichexpendstothegrain.Inaspectsandsoonmarketmainbody,marketsystem,marketmechanism,marketrule,enterprisestrategy,governmentfunctioncarryoninstitutionalandthemachinabilityreform,establishestheenterprisecompletemarketmanagement,thegovernmentsuitableregulationmovementsystem;Theestablishmentoperatesindependently,selfrestraintstateownedgrainenterpriseoperatingmechanism;Andnecessaryestablishmentmarketabilityfarmerbenefitprotectionmechanism,foodsecuritysafeguardmechanism;Grainindustrialproductionguidancemechanismandgrainenterprisestateassetinflationproofingandappreciationmechanism.Ourcountrygrainmarketchoicecompetescompletelythemarketmechanismmaynottake,isalsonotrealistic,thegrainmarketmechanismsrealitychoiceshouldbemonopolizesthecompetitivemarket,themonopolycompetitivemarketbyefficiency,betweenissituatedbetweencompetescompletelywithmonopolizespurely,maydisplaycompetesandmonopolizestwoaspectsthesuperiority.

Keywords:GraineconomyMarketmechanismGraincirculationsystem

粮食走向市场化,用市场解决市场中的问题,实质就是要提高粮食经济发展的效率。粮食经济的市场化首先应实现粮食经济制度的市场化。

粮食流通问题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对粮食消费的保障。在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市场规则、企业战略、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体制性和机制性的改革,建立企业完全市场经营,政府适当调控的运行体制;建立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粮食产业化引导机制和粮食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是粮食市场的结构设计的重点。

1.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价格弹性小

εP=需求变动%/价格变动%=ΔQ/ΔP·P/Q=LimΔQ/ΔP·P/Q=dQ/dP·P/QΔPo

粮食如果涨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量不会减少很多,如果降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也不会增加多少。粮食的价格比较低,即使上涨一倍,人们对需求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因为这笔支出在人们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涨价不会影响个人总的经济状况。粮食保护价格在一定时期可以促进粮食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使用这个政策也起到了作用,但它只能是一种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

粮食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比重比较小,价格弹性就小。粮食作为商品,从长期看,其价格弹性就大;如果是短期,价格弹性就小。粮食涨价,短期看,人们会注意节约粮食,但不会节约得太多,从长期看,这种节约对粮食需求量可以进一步减少。时间长,消费者就有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他们的爱好和技术条件去使用替代品,其价格弹性就大。反之其价格弹性就小。

2.粮食定价时必须考虑产品的价格弹性

不能把价格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如果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就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这个时候应当提高价格,提价不仅不能增加总收入,还能因产量减少总成本支出,从而使企业的支出相对稳定。粮价连百价,粮食价格每涨0.01元,全社会商品价格涨0.20~0.26元,导致粮食经济的马太效应。

恩格尔系数的研究告诉我们:当社会人均达到2000美元时,人们对粮食和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变化,已趋近等于零,粮食和食品的支出相对稳定。

粮食行业的社会特征和垄断方式,决定了完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的弊端:高价格。完全竞争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完全垄断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产量不足。完全竞争的企业,它的产量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来说,是最优的,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产量未达到最优,企业产量不足,再增加产量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生产效率低。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并不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规模经济未被充分利用,缺乏竞争,缺乏技术创新和强化企业管理,资源浪费。

粮食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一是行业中的企业数量比较多;二是进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长期看,企业的经济利润会趋于消失;三是各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

3.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

市场结构是影响粮食流通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市场结构,是指由于市场主体(在微观经济学中称为厂商)数量的多寡和行为的差异而导致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类型。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由于需求曲线的差异,市场供求均衡点与价格的决定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按照竞争程度这一标准,从厂商数量、产品差异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等方面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完全竞争、纯粹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我们假定厂商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独立生产或经营单位。厂商对自己的决策承担风险和享有利润。我们将会发现,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和市场均衡点是不同的。

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

强控制价格的能力弱

少卖者的数量多

大产品差异程度小

大进入市场的障碍小

3.1完全竞争市场。现代经济学规定,具有以下特征的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他们单个的交易量在供求总量中占很小的比重,因而任何单个的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只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②任何厂商都可以自由地并且非常容易地进入市场;③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是同质的,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④生产和经营某种商品的所有资源都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3.2纯粹垄断市场。微观经济学将垄断定义为一个厂商控制一个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市场下,不存在产品相近的代替品的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又没有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对手在纯粹垄断市场结构下,厂商与行业(或市场)是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行业中唯一的厂商就是垄断企业,这个垄断企业也就构成了一个行业或市场。

3.3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是所谓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又叫不完全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微观经济学对垄断竞争市场有如下的假设: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卖者和买者,以致于某一卖者(或买者)可以忽视其他卖者(或买者)的行为对自己利益的影响;②卖者(厂商)的产品存在着差异,但同属一类产品,相互间有着密切的技术替代关系(指它们都满足同样的需求)和经济替代关系(指它们有类似的价格);③一个生产集团中各个厂商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④厂商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或退出市场(生产集团)。

当垄断竞争厂商和其生产集团在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时,除了原来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外,新厂商也会进入市场。竞争的结果使价格下降。价格从短期内大于平均成本下降到长期内等于平均成本。同们当厂商在短期内出现亏损时,价格会因为厂商缩减生产规模或退出市场而提高,一直到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为止。

4.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认为,不同市场结构,经济效率是不同的。这种经济效率上的差别,源于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竞争程度越低,经济效率也就越低。因此经济效率最高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其次是垄断竞争市场,再次是寡头市场,效率最低的是垄断市场。

一个行业到底适合何种市场结构,取决于对如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行业对社会化程度的要求。有些产业或行业,如钢铁、汽车工业等,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高。在这些行业,保持一定的产量规模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一些达不到社会平均规模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或兼并,而新企业的进入往往因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约束而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这些行业适合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相反,对另外一些行业(如服装、食品加工业等)来讲,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低,社会需求变化较快且呈现多样性特征,企业进入的障碍较少,因此适合于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结构。二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不同最终体现为产权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分配关系的差异。显然,在一个倡导公平与效率兼顾或共同富裕的社会里,不会允许垄断者对大部分行业的支配。而在一个单纯强调效率及允许收分配差距无限扩大的社会里,垄断者对经济生活的支配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国粮食市场选择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首先,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纯粹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频繁而剧烈的市场波动。粮食生产周期较长以及粮食消费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无法容忍粮食市场过于剧烈的波动。其次,市场交换关系在我国粮食流通中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粮食市场的发育尚处在较低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放任市场对粮食流通的调节,必然会引发过度的市场投机行为,其结果是少数人从中渔利,而广大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则深受其害。1993年粮食经营和价格放开后粮食市场出现的混乱局面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第三,完全竞争市场对经营者(厂商)行为和市场信息的传播等方面有极其严格的假设和要求。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市场的效率将大打折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要求现在达不到,恐怕将来也达不到。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也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

粮食市场选择纯粹垄断结构也是不可取的。首先,垄断必然会导致低效率。垄断者的供求均衡点往往较大幅度地偏离最佳交易规模,从而无法协调粮食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目前我国国有粮食企业主宰粮食市场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垄断市场结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粮食企业很难灵敏地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无法使粮食市场达到平衡状态。其次,垄断者会通过调整垄断价格,占有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获得高额利润,从而侵犯消费者利益。我国粮食的消费者价格与生产者价格之间差额(即购销差价)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了一般的商业利润。近年来在粮食定购价上升的同时,销价上升幅度更大,农民认为“吃亏”,消费者感到“不划算”,而财政负担过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垄断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流通不畅和低效率。

粮食市场结构的现实选择应该是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从效率上讲,介于完全竞争与纯粹垄断之间,可以发挥竞争和垄断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通过适度的竞争,可以使粮食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市场上数量有限的粮食经营者以及对进入粮食市场设置一定的条件或障碍,可以避免市场过于剧烈的起伏动荡和过度投机。垄断竞争市场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经营者数量的多少以及政府对进入粮食市场的管制程度。政府往往需要根据一定时期的粮食安全形势和市场发育状况在效率与公平或稳定之间做出某种权衡。但从改革的方向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市场稳定”应该成为确定市场结构的基本原则。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并充分考虑到垄断竞争市场的运行特点和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的特点我们认为,作为改革取向的中国粮食市场结构的雏形,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市场上存在较多的经营者,且经营者之间公平竞争。但为避免过度竞争和垄断,经营的数量和每个经营者的规模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每个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都对自己的盈亏负责。政府对每个经营者实行同样的待遇和政策,经营者效率的高低唯一地取决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三是价格唯一地由市场决定,政府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对市场的干预而不是通过直接的价格管制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冯志强.《中国粮食经济问题研究》[M]香港:世界文明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2(11)

[2]冯志强.《中国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0)

[3]李晖、李林《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J]武汉:现代商贸工业,2008(02)

[4]郑士贵.《论中国粮食市场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管理科学文摘,1998(11)

[5]陆文聪.《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农业结构变动效应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7)

[6]黄伟俊.《我国现阶段粮食市场的流通渠道结构和功能分析》[J]北京:商业研究,2000(07)

篇6

[关键词]公平价格;价格机制;交易势力

[中图分类号]F1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080-04

毕占天(1986-),女,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资源经济;杨群(1967-),男,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深圳市中金岭南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经济学。(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江西有色金属企业跨国并购研究”(项目编号:YCl0A067)及“国际矿产品价格波动对江西矿产品贸易影响研究”(项目编号:YCl0A065)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公平价格机制理论支点

价格理论的核心为马歇尔的均衡市场价格,在这个均衡点上的价格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时点公平价格,它是缩小现实市场与完美市场之间差距的参照和标准。

在马歇尔的理论框架下,均衡价格即为市场公平价格。在现实经济中,马歇尔的完美均衡,趋近于马歇尔均衡公平价格一定区间内的价格都往往并不能实现要以被看作是现实意义上的公平价格,可以被称作次优公平价格。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出一种能够调节资源产品价格,使其趋近于均衡价格,马歇尔均衡价格仅仅为供需平衡的一个时点价格,只体现了结果的公平,公平价格应当还包括起点和过程的公平,即在前提条件公平的基础上,在各项条件得到满足的过程中最终达到结果的公平。对某个非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公平价格机制的形成、运行以及管理,主要通过交易平台制度公平、交易标的价值补偿以及交易主体行为公平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交易平台制度公平

交易平台制度公平是指在交易活动中对交易方的交易行为进行约束规范,以达到保护交易主体正当合理利益的目的,是交易活动合理进行的制度保障,体现的是交易基本框架制度的公平。在本文的研究中,贸易交易平台的公平性主要通过交易制度及保障措施的公平度来考察,即制度的公平性。世界贸易组织交易平台关于制度公平的保障,具体体现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公平贸易基本原则、贸易保障规则、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及例外措施的规定中。

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国际贸易交易的管理机构,对于交易主体行为的约束具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既有市场准入方面的规定,又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第20条一般例外的规定:“出于公共道德、生命健康、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保护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目的,成员国可以采用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贸易规制。”世界贸易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成员国对耗竭性的资源产品采取限制性的保护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交易平台,其体系设置能够保证交易起点的公平。交易平台的起点公平主要体现于基本原则、具体的贸易领域以及贸易救济三个层面对交易主体的交易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交易平台的公平为基础条件,才能进一步探讨交易标的内在价值以及交易主体的公平性,进而达到三者的相对公平,形成比较公平的价格机制,最终获得交易标的的公平价格。

(二)交易标的价值补偿公平

交易标的的价值补偿公平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交易标的的显性成本都能够合理地被市场补偿。一般来说,交易物品的生产成本都能在交易过程中得到相对合理的补偿,但是生产之外的隐性成本(如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成本或者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等),由于准确核算的难度较大,未必能够被合理地包含在交易标的的价格之中。交易标的价值公平补偿的研究主要以资源价值补偿理论以及物质流理论为基础。

非再生性资源价值补偿即以货币形式抵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修复、弥补或者替换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费用,并获得资源产出的剩余价值的过程。本文关于资源内在价值公平补偿的研究,主要基于效用论的国际资源物质流理论的思想,对资源内外部成本按照生产过程及对自然界的影响进行核算。物质流分析的基本观点为,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都遵循拉瓦锡的质量守恒定理,即所有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是不变的。在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是在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因此也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三)交易主体行为公平

交易主体是指参与交易活动过程的人或组织,国际贸易层面的交易主体主要为贸易参与国或经济组织及贸易行为的执行者,具体来说就是国家、经济组织及产业组织中的企业。交易主体的公平,是指交易双方的产业组织及国际政策交易势力是相对平衡的,不存在一方国家或产业组织势力过大,并且不会导致交易标的的价格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即交易标的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其内在价值得到公平合理的衡量的情况下,产业组织及国家政策交易势力能够较为公平地作用于交易标的的供求机制,进而获得较为公平的交易价格。

篇7

完全的汇率传递是以世界市场的完全竟争为前提,而现实中大多数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和克鲁格曼等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及产业组织角度来分析解释汇率的不完全传递问题。

他们认为传统的汇率传递理论是以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的,即进出口厂商是贸易产品进出口价格的接受者,无法左右进出口价格,在这种前提下,当汇率变动时则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同等变动。然而事实上,世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大部分产品是差别产品,出口商有决定价格和产量的权力。在升值的情况下,出口商一般会通过降低成本等方式来抑制因货币升值而造成的价格上涨压力,从而导致不完全汇率传递。通常,市场集中程度越高、进口商品用国内货币标价的范围越大,汇率的传递系数越低;而产品的同质和替代程度提高、国外厂商相对于国内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扩大,汇率的传递系数就越高。

多恩布什认为一些产业组织因素也会影响汇率的传递,这些因素包括:市场集中程度、产品的同质性和替代程度等。一般说来,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厂商的垄断势力也越强,所以汇率的传递系数就越低:产品越具相似性,产品间的替代程度越强,则厂商的垄断势力越小,汇率的传递系数就越大。

2、沉淀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迪克希特和克鲁格曼从供给角度分析了汇率传递不完全的原因,他们同时也建立了汇率传递的沉淀成本模型[’61。该模型的思想是:在产品存在差异的情况的情形下,出口厂商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确定合理的价格,还必须投入一部分资源用于开发市场,建立分销网络,针对外国人的需求进行研发以使产品适应外国市场等。这些投入成本是为进入外国市场而支出的,然而这些成本一旦支出就可以被看作沉淀了,因为厂商不能轻而易举地廉价出售它的资产,无论是无形资产还是有形资产。由于沉淀成本的不可逆转性,以只有当厂商预期能够弥补沉淀成本时,他才会进入一个市场,一旦成本己经沉淀,即使厂商只能弥补可变成本,它也仍然会留在市场中不会退出。

事实上,当存在沉淀成本时,厂商会对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与当前利润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决策,而不会一直因为有了沉淀成本而不进入市场。因此该模型有一定的缺陷。

3、市场份额

美国经济学家弗路特与克兰帕尔从分析厂商的市场份额角度研究了汇率传递问题。他们认为如果垄断厂商以其市场份额作为经营目标,那么对未来汇率的预期会影响厂商目前的定价策略与市场份额[47l。

篇8

自从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山东等一些地区率先采用了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农户实行有机联合,形成“风险共当,利益共享”的经营方式以来,农业产业一体化逐渐在全国各地被采用、推广和普及。同时农业产业一体化理论和应用研究也引起了众多的理论工作者和各方面人士的热心关注。出现在报刊、杂志上成果尤如雨后春笋。这些研究成果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理论研

究和案例研究两类,后者主要关心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实例,而对于前者则众说纷纭,即使农业产业一体化内涵问题至今尚未达成共识。(1) (2)

目前为止我国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宏观、微观和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三种方向。宏观研究是以国家改造农业生产的现状,提高农业部门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为出发点。微观研究是以农业部门(包括食品加工、流通、机械等相关部门)内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主要目标。第三种方向是把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宏观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3)

我国农业产业一体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三种方向。其实,在市场经济中,龙头企业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方式与否,是企业自身选择经营方式和经营组织形式的问题,优先考虑企业本身能否从中获得利益,即经营理论中的企业利润最大化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在不断提高,因此把农产业一体化的研究同企业的行为结合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4)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至今还未出现代表性学派和理论学说。

本文拟从经营理论出发研究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内涵,应用前提,作用和局限性,并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的养鸡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实例来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农业产业一体化理论。

二、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内涵

农业产业一体化作为龙头企业的经营方式、战略手段具有名词的和动词的两种含义,名词的含义是指龙头企业采用的经营组织形式,即在一个或数个产品连续的生产和流通阶段上,龙头企业同时从事连续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阶段的生产和流通活动。动词的含义是指龙头企业采取的经营手段,即在一个或数个产品连续的生产和流通阶段上,龙头企业利用兼并或者增添新的设备介入其他阶段生产或流通活动。如果龙头企业介入生产投入要素,原材料的生产、流通阶段,称为“前向型”(Forward)的农业产业一体化,反之,参与产品后道加工或流通阶段,称为“后向型”(Backward)的农业产业一体化。

动词性农业产一体业化属于龙头企业的合并或兼并活动,在英语中称为“Integration”,日语中被称为“统合”。这种活动是同社会分工相对立。社会分工是指在生产的连续阶段上,企业仅仅担任单一生产或流通机能;而农业产业一体化是把作为分工的结果,由市场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调整的,属于企业外部活动的生产、流通内部化,由企业的计划生产、分配来取代。可以说农业产一体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然而,不可忽视的前提是市场行为规范确立和企业内部管理能力提高。采用农业产一体业化主要目的是通过节约产品在生产和流通阶段中的交易费用(The cost of transaction)来降低成本,增加一体化内部各方利益。(5)以下我们拟从市场构造的角度说明农业产一体业化通过什么方式降低产品交易费用的。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市场可以分为三类,(1)完全竞争市场,(2)垄断市场和(3)不完全竞争市场。一般来说,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购买农产品或生产资料的费用比完全竞争市场要高,而出售农产品或生产资料的利润又比完全竞争市场要低,原因是:

(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厂商)不能够获得交易商品的市场价格,品质和特性有关的全部信息。因此必须经过市场调查,质量测试以后才能获得这些信息,由此增加费用。

(2)市场交易数量的不确定性。交易数量的不确定性是指企业有可能买不到计划中的生产资料,或卖不出自己的产品。如果企业不能购买计划中的生产资料,就会造成开工不足,使设备搁置和人工费浪费。反之,企业为了确保生产不会受生产投入要素的影响,囤积生产资料,又必须增加库房费用和银行利息。

(3)商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原材料的质量同产品的品质、企业声誉和利润有密切的联系。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在各家企业(厂商)生产的同类产品中同质的不多,即使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产品也有质量差异。生产企业往往会由于换用另一家厂商的原材料,而影响产品质量,减少经济效益。

(4)技术开发困难。生产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有时需要采用新型的原材料,因此必须要求生产原材料的企业也同时从事技术革新,产品开发和增添新的生产设备。可是原材料生产企业在确定新产品有稳定销路之前,有可能拒绝合作。

(5)欺骗性,由于市场道德没有完全确立、法制还没有健全,有些企业或个人从短期目标出发,以次充优,缺斤少量。甚至有些企业内部的经办人员为了贪图私利而在对外交易中损害企业的利益。(6)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取得原材料的交易费用,同样,在企业出售产品的时候也由于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和交易费用,减少收益。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前向性和后向性产业一体化来生产自家使用的原材料,或者对自家的产品进一步深加工,销售(包括契约生产和销售),从而避免由于市场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龙头企业从经营的角度来考虑和采用产业一体化的主要原因。(7)

三、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类型

从经营的角度来考察农业产业一体化类型就是研究它内部的组织结构,即研究龙头企业同被一体化企业或农户之间人事、物资、资金和信息联系方式(质)和紧密程度(量)。具体的是农业产业一体化中,龙头企业对被一体化企业或农户的人事支配力量、生产控制力量、资金占有份额、信息掌握量和技术指导力量。

根据这四个方面,我们把农业产业一体化分为“内部组织”,“中间组织”和“内部市场”的三种类型。

“内部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是指龙头企业全所有制形式,即龙头企业通过增添新的生产设备、流通设施,或50%以上参股的方式来参与原材料部门(前方)和产品加工部门(后方)的生产或流通活动。在内部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中、龙头企业拥有全部或大部分的资本,掌握了企业的管理权、技术指导权和内部信息。特征是龙头企业拥有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在内的整个系统。有些内部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掌握了复数农产品的产供销活动。这种经营组织形式的优点是龙头企业采用多角型经营战略,各部门利润的平均化可以减少企业的风险。但也面临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递减的问题。

“中间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是指龙头企业部分所有制形式。龙头企业虽然没有直接地从事其它阶段的生产和流通活动,但是它也掌握被产业一体化企业或农户的一部分资金,也在拥有一部分人事权,共享企业内部的信息和情报,共同参加新产品的技术开发活动。中间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特征是龙头企业通过掌握被一体化企业的少量的股份,参与这些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使龙头企业和被产业化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半内部化性质的农业产业一体化可以使龙头企业和被产业化企业(包括农户)之间保持长期稳定和持续协作,使得企业或农户能够安心的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

“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一体化”是指龙头企业通过和被一体化企业或农户缔结长期或短期的契约合同,来确保生产资料的定期、定量、定质需求和供给的经营方式。特点是龙头企业通过契约的约束来建立一种半计划性的,有一定控制权力的原材料和产品供求的内部市场。同从外部市场购买和销售原材料和产品相比,龙头企业可以避免市场变化、商品质量不确定以及欺骗性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被一体化企业和农户在卖方市场中可以确保产品的相对稳定的需求。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优点是有较大的灵活性,缺点是参加双方共担风险的机制薄弱。

内部组织、中间组织和内部市场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区别在于龙头企业对被一体化企业或农户生产、流通的控制程度不同。应该看到,企业采取的经营组织形式只有在同外部市场构造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取得经济成效。内部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适用高度成熟市场,中间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适合于中等发达市场,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一体化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由于市场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对称的性质,这三种微观农业产业化形式有可能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上并存。(8)

四、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局限性

农业产业一体化除了上述的积极作用以外,还具有各种局限性。首先必须注意到“企业规模效率递减”问题。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结果是龙头企业的管理范围扩大。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形式,提高管理阶层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内部同外部的信息传递、处理能力,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相反还有可能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以下试图用模型来说明企业规模和管理效益二者间的关系。设:

篇9

从产品内容上看,可以把国际贸易分成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国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国际贸易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另外一种被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也就是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way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trade),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参加贸易。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内容

传统贸易理论都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或技术、生产率优势,或假定生产率相同前提下的自然禀赋优势)是构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原则分工,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则双方的福利都将上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不同国家间的国际贸易中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假设前提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以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过去的贸易理论的前提大多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即消费者需求。

二、电影产业国际贸易特点

(一)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异化可以缓和价格竞争,电影作为信息产品,同样具备信息产业的特点:消费信息产品就是在消费信息本身。信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源于价格差异带来的竞争优势,而是信息产品自身的新创意。

1.电影是核心创意产业。制作环节的创意开发是电影产业价值创造的驱动者,作为信息产品,电影产品的差别性源于电影内容的原始创意基因,创意的差异性为创意多重开发奠定基础,为电影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提供可能。创意产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并不是制作成本的高低,而是创意是否具备市场。

2.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每部电影都是手工制作的信息产品,它的生命周期非常短,一部电影的观影过程就是该电影的生命周期,电影产业也很少有机会依靠在制作环节重复使用已有的创意并取得理想收益,信息产品的规模经济效应蕴含在该产品的消费过程中,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好莱坞大片选择全球同步上映的原因。

(二)明显规模经济效应

对于R&D费用等成本支出较大的产业来说,规模经济更显得重要。国际贸易可以获得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R&D费用是一种固定的成本费用,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如果这种产品仅局限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则由于产量有限,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较高,因而平均成本较高,厂商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甚至无法收回投入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如果允许国际贸易,使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产量就会增加,厂商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下的生产。电影产业具备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

1.从制作成本来看:与庞大的母版制作费用(信息产品的R&D费用)相比,电影拷贝的复制成本极低。单个拷贝分摊的制作成本与拷贝的投放量成反比,电影产业的规模经济可以取得成本优势,美国六大公司共同构建了一个个遍布全世界的发行网络,其他国家没有这样强大的世界性发行系统。

2.从国内市场规模来看:国内观影市场的规模是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依靠国内市场回收电影制作成本,降低投资风险,以较低价格向国际电影市场出售版权从而以明显价格优势占据国际市场。美国的本土市场电影消费成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为电影产品的国际贸易提供了回收成本的竞争优势。巨大的本土市场成为美国电影横扫世界市场的坚实基础,美国电影企业敢于投入较高资金制作高成本大片,以低价向国际电影市场倾销。

(三)消费者偏好相似(或重叠)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认为需求偏好相似导致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才能够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国的产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电影国际贸易本身具有文化折扣、文化贴现等特殊性。电影贸易中的文化折扣反映了文化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在消费需求上有很大差异性,好莱坞电影占据加拿大90%的电影市场份额与美国和加拿大对彼此有着极高的文化认同密切相关。美国的多元移民文化(包括文化的载体之一英语)在世界文化中的强势地位使得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上遭遇更少的文化折扣。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在兼顾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经济回报时所面临的电影跨界接受度的考量。

1.在题材方面。美国是移民国家,其3亿人口中的1/3为少数族裔人口,观众的多民族移民构成为美国电影锻造了适合跨文化观众口味的,能够满足观众市场价值观念要求的电影文化内涵。在美国自由的文化观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美国电影以娱乐产业定位,形成了具有很强观众俘获力的娱乐传统。

2.英语是世界性语言。许多曾经是英语国家殖民地的国家,其观众的英语程度普遍比较高,而且,英语文化是强势文化,所以美国电影在非英语国家的传播所遇到的障碍比其他语种的电影要小,这都为美国电影的世界传播减少了很多障碍。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一个持续多年的格局是美国市场一家独大,称霸全球。在北美电影市场,从市场份额来看,2009年美国电影占据了91.8%的份额,加拿大占据了0.8%,其他电影则为7.4%;北美票房收入中,六大公司的票房收入占到北美市场80.5%的份额,六大公司以外的独立电影公司中,排名前六名的公司要占据15.7%的市场份额,这12家公司之外的众多更小的公司只能去争夺剩下的3.8%的份额。从表1的数据整体来看,美国电影产业处于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的状态,好莱坞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六大公司,他们都是实行了制片、发行和放映垂直整合的垄断企业,其突出竞争优势是具有强大的发行能力,所以被称为六大发行商。在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上,国家之间即使不存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差异或者差异很小,也完全可以因为需求偏好、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化而从事产业内贸易。这也为国家进行贸易干预提供了理由,在不完全市场上,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从而使本国的垄断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垄断利润。美国政府会动用包括贸易政策在内的多种政治经济手段不遗余力地支持其电影的世界性传播。

篇10

论文关键词:适度规模,农民收入,国内需求,城镇化

一、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农业从合作社到的体制转变后,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到目前这一体制转变对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推功作用已基本上没了潜力,尽管农业有少许发展,那也是靠科技技术进步拉动的。目前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而把老弱幼小放在家里,也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了,在外地睁了钱,就在老家农村盖上一个大院子,说是为了小孩子结婚用的,而刚刚结婚的年轻人就在新房里住不到一个月也出去打工了,留下了一个用了全家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心血挣来的钱盖的一个大院子没人住,又去到外地居住在那种很差的出租房里,不仅浪费了新房,而且占用了好多土地,老的小的在家少人照顾,家里人思念打工在外的人,在外打工的人担心、思念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付出了感情上的巨大代价,这与以人为本的国策明显违背,到头来农民还是收入最低的,而农民收入低又不能促进消费,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及提高生产总值也是有阻碍作用,尽管国家也在尽力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取消农业税、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等。

二、农业发展落后,农民依靠种地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农产品一般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四种市场类型比较

 

市场类型

厂商数量

产品差别程度

对价格控制的程度

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接近的市场

完全竞争

很多

完全无差别

没有

很容易

一些农产品市场

垄断竞争

很多

有差别

有一些

比较容易

一些轻工产品、零售业

寡头垄断

几个

有差别或者无差别

相当程度

比较困难

钢铁、汽车、石油

完全垄断

唯一

唯一的产品,并没有相近的替代品

很大程度,但是经常受到管理

很困难,几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