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法范文
时间:2023-03-17 20:5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的理论基础
企业按职能设置组织机构是企业经营及其组织管理体系的客观要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同时又是一开放性的系统,提供社会所需的商品和劳务,向社会采购所需的生产资料,向政府交纳税金,并为满足财富最大化目标向社会投资、融资,进行资本化经营。
职能部门根据企业类型、规模、经营特点设置,体现了分工原则,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按职能设置组织机构也有其缺点: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界限”,相互之间沟通有一定困难,很难做到协调配合;重视本部门的利益和目标,对企业的整体利益和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会计部门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即通过会计核算,提供经济信息。会计核算程序的特点,决定了会计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主要来源于其他职能部门,它更加需要和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
虽然会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经济信息,但在企业内部,经济信息还可从其他职能部门获得,且董事会或企业管理层往往更注重从其他部门获得所需经济信息,这是因为其他职能部门提供的信息更专业、更原始、更可靠,而经过会计加工的信息可靠性相对较弱。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顺应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从会计核算的前道工序,即经济信息的源头上开始,得到第一手的、更加真实和完整的经济信息,并通过和会计报表相互核对、纠偏,获得可信的经济信息。
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账户入手审计法和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审计法一样,都有其理论基础。账户入手审计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相信财会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敬业精神、会计记录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审计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内部控制主体有能力且诚信的基础上;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的理论基础是相信企业设置的职能部门,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相信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职能部门的人员由专业人员或有经验的人员组成,企业经济核算要求职能部门必须提供经济信息的基础资料(即有关经济业务预测、实施、记录等资料)。这些资料是最原始的资料,专业性更强,证据上更为可靠。
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能够有效发现故意舞弊行为,因为故意舞弊的参与人越多,作弊就越困难,而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则正是利用多个部门的业务记录,来验证会计报表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从而充分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二、账簿基础审计法和制度基础审计法局限性
(-)账簿基础审计法的主要目标是会计报表的真实性,难以实现会计报表的完整性审计目标
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会计报表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会计报表审计要达到的审计目标。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上所列示的必须是会计主体确实已经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的反映。会计报表的完整性是指会计主体事实上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按照客观性原则,必须全面地在会计报表上进行反映。
账簿基础审计法,是以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会计资料为基础,规划和实施审计的方法。它具体运用这种审计方法团依据的是原始凭证,评价的是会计报表,审计过程基本上没有脱离财务会计部门,只要原始凭证、会计处理方法无误,即可作出会计报表是真实的结论。而对那些已经发生的、没有进行会计核算、没有会计记录的经济业务,则无法进行审计,因而对会计报表是否完整就无法判断。
会计报表不完整,不仅造成小金库泛滥,国家税收流失,并且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潜在着很大的审计风险,仅从账簿入手的审计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审计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会计报表真实、完整,但调查、测试、评价过程复杂,需有一定的职业判断
企业设置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和审计目的有一定的差异。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是企业管理系统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客体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因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与企业管理的目的有一致性,主要是维护企业财产的完全、完整,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为董事会及管理部门完全可以从财会部门以外的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获得更专业的、更可靠的信息,而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董事会及管理部门并不看重,而这一目标恰是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外部投资人、债权人、税务部门的需要。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这一目标有时是和董事会、管理部门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取决于董事会和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态度和意识,取决于职能部门人员的能力、诚信和道德,取决于组织机构的协调及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并被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本和效益所困:建立组织机构是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如果为了前者而牺牲后者的话,控制的成本将会大得无法承受。
内部控制制度人手的审计方法,主要目的是减少审计工作量。但实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并且存在这样的情况:前期做了大量的符合性测试工作,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制度不可依赖,浪费人力物力,加大审计成本。而正常运营且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如果要作弊,仅仅几笔账务处理即可满足其需要,这同企业整个浩繁的大量的会计记录比较,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见通过符合性测试判断内部控制制度可依赖性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三、职能部门入手的步骤及要求
一般来说,职能部门双方或多方的业务记录与会计报表项目核对一致,即认为会计报表反映真实、完整;若核对不一致,分析并查明原因,如对企业的销售收入审计,可将销售部门的销售业务记录(如销售台账、销售合同执行情况登记簿等资料),按照会计核算口径进行分类汇总,用此结果和财会部门“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科目核对,若核对一致,即可判定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会计核算正确;若有差额,审计人员应同企业销售部门和财会部门的经办人员核对,分析原因,查找具体差错数额,并进行认证。
(一)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的步骤
第一步,取得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图,了解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职能及经济业务活动;
第二,对有经济业务活动的职能部门,详细了解内部人员分工,了解经济业务活动的记录情况,并取得职能部门有关经济业务活动记录;
第三,了解财会部门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对相关经济业务如何分类反映,并和从业务部门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核对;
第四,若双方数据核对一致,即可确定账簿记录正确,若双方数据核对不一致,对与该项业务其他关联部门的记录继续核对,查不一致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差额;
第五,对核对出的差额进行调整,确定审计结果。
(二)运用职能部门审计法的要求
1.索取职能部门的业务记录应与索取财务部门的会计资料同时进行,若先索取会计资料,在审查账簿过程中再索取职能部门的业务记录,将会造成被审计单位财会部门的误会,给索取职能部门的资料造成困难。
2.由于职能部门和会计部门双方经办人员对各自的业务比较熟悉,核对过程一般要求由双方经办人员共同参与,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便于对结果的认可,纠正错误的记录。
篇2
根据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人大财经工委组织市政府法制办、市财政局、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的执法检查组,于5月14日—5月22日就全市贯彻实施《审计法》情况,到市审计局、财政局、民政局、教育局等单位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先后取了审计局和上述被检单位的工作汇报,并抽查了部分审计档案。现将有关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实施《审计法》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市政府及审计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审计法,依法开展审计工作,对规范会计核算,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审计法宣传活动,提高了全社会的审计法律意识。为扩大审计工作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审计工作,市政府及审计部门在审计法的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在电视台开辟了《审计法》的宣传专栏,播放了市政府市长发表的电视讲话及《审计法》全文,并在市区各主要街道张挂宣传标语横幅。二是成立了专门的业务辅导组,组织各单位财务、内审人员进行认真学习培训,以会代训班参加学习培训人员达300多人。三是充分利用审计进点会,向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宣传审计法律知识。四是邀请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审计工作会议,争取主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支持。通过多层次的宣传,有力地推动了审计法贯彻实施。
2、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审计工作任务。近两年来,市审计局较好履行了法律规定的职责,对依法应该审计的事项都有计划地进行审计,审计监督覆盖面越来越大。依法按规定开展了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开展了对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四个基层信用社等金融单位的审计;开展了对我市住房公积金、民政救灾款物、疾病控制体系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开展了107国道改造工程、三湾工业园前期投资、团湾水库工程、水利局防汛大楼、通乡公路建设等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审计;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先后对85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了任中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据统计,*5年完成审计项目56个,*6年完成审计项目58个。
3、审计工作成果显著,依法查处了部分单位财务收支方面的违纪违规行为。通过查看审计档案,我市在财政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市财政违规列收列支的数额大,财政周转资金难收回,市、乡两级隐形赤字负债多;②侵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情况多,数额大;③自立项目收费多,数额较大;④收入不入帐,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依然存在;⑤超标准列支业务招待费等。对查出的这些问题,审计机关基本上作了处理。据统计,*6年共完成审计项目58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3290万元,责成追回被挤占挪用专项资金1167万元,处理上缴财政88万元,提出合理化建议142条,向纪检、监察、检察移送6起。*5年共完成审计项目56个,共查出违纪违规金额4000万元,责成追回被挤占挪用专项资金1355万元,处理应上缴财政76万元,提出合理化建议42条,向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移送3起。同时,市审计局还将审计情况及时向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为政府宏观调控,为人大加强对财经工作的监督提供了参谋决策依据,从而对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审计法规定的审计程序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审计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轨道。市审计部门为规范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先后制订了《现场审计工作纪律》、《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审计组廉政责任的若干规定》等制度,并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审计工作能严格按法定程序办事,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等文书均严格按法定要求送达和报送有关单位和领导。审计档案管理规范,档案资料收集比较齐全。审计人员能够严格执法,对查出的违纪违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均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与处罚,并注意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执行审计决定。近年来所有被审计单位没有对审计局执法提出过行政复议。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执法力度不够大。一是审计层面不够宽。审计局在审计项目安排上存在人为选择,审计层面较窄,因受重收缴、轻监督的利益驱动,对有处罚承受能力的执收部门和经济部门审计较为频繁,甚至“年年审的现地方”,而对权力部门和经济状况差的事业单位和亏损、破产企业,则从没审计过,使一些违纪违规单位得不到及时查处。二是处罚力度不到位。一方面对查出的违纪金额,没有按政策和法规进行处罚,大多数处罚都是协商处罚。例如*5年至*6年共查出违纪金额7290万元,而收缴市财政的只有164万元。另一方面对大要案查处不力,对发现的一些严重违纪线索查得不深不透。三是执法手段不强硬。在违纪问题处理和收缴罚款上,很少使用“向社会通报审计结果、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冻结存款、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审计应有的处罚手段,使处罚对象认为违纪罚点钱就完事了,影响了审计权威性。如市教育局违规收费的问题,是年年查、年年有,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二)审计监督质量不够高。首先,审计结果不够客观。一些审计报告结论不够真实准确,甚至不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调查反映,审计人员在被审单位查出的部分违纪问题和金额,没有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出来,审计执法带有人情味出现偏差。其次,审议建议不够恰当。一些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分析问题不够深透和准确,所提建议套话、空话多,没有实质内容和可操作性。再次是为政府经济工作参谋不力。目前我市审计机关依然是“就审计论审计”的思想框框,没有更多的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分析决策的背景,从机制、体制和制度上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导致审计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三)审计工作人员和经费不足。市审计局现有干部职工22人,内设股室7个,其中行政领导8人,有的股室仅有一个人。为完成法律规定的经常性审计项目和上级安排的各项审计任务,审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审计质量有时就得不到保证,如有的审计笔录和审计文书上存在草率涂改的现象。由于没有学习时间,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难以提高,目前,审计机关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的业务人员不多,以至对那些使用电脑管理财务收支单位的审计难以开展。同时人员和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了审计执法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有的审计项目反停留在查帐这个层面上,只触及皮毛,未触及实质,难以发现大要案线。致使审计监督等同于一般的经济检查。
三、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审计监督水平。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全方位、高质量地做好审计监督工作。一是要把重点审计和全面审计结合起来。要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抓住带有全局性影响的热点敏感问题不放,突出对财政收支、专项资金、重大投资项目和金融机构及国有民营企业的审计。同时,要把所有使用国家资金、占用国有资产的单位纳入审计工作的视野,拓展面上审计,消除审计死角,规范经济秩序,遏制违纪违法和腐败行为。二是要把审计数量与审计质量统一起来。既要保证审计项目任务地完成,提高审计覆盖率,更要注重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益,确保审计结果准确无误,公正客观。三是要把审计执法与审计服务联系起来。一方面要严格依法审计,加强审计监督,不搞关系审计和人情审计。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以处罚收缴为目的,而要重点在监督服务。对被审计单位违规及管理上的漏洞要帮助查找原因,采取积极的规范管理措施,进行跟踪防患服务,增强审计监督实效。
篇3
我国不同阶段审计法规对审计对象规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审计对象所涉及到的单位来看,“暂行规定”里面表述的是指同国家财政有关的单位;“审计条例”所表述的是有国家资产的单位;“审计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单位比上述两方面都广,包括了同国家财政无关以及也不占有国家资产的有关单位(如管理社会捐赠基金的单位)。第二,从审计对象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来看,“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比前面两个法规的规定要详尽得多,特别明确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要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还明确规定了要对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捐赠基金进行审计。第三,从审计对象所涉及到的层次来看,“暂行规定”只提出对财务计划、信贷计划的执行及其结果,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条例”则规定对财政预算的执行和财政决算。信贷计划的执行及其结果,进行审计监督。但是,都没有明确规定对中央预算和中央银行的审计问题。“审计法”则明确规定,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并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在本级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使审计监督的层次得以明确,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上述情况的考察。就政府审计对象的确定,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政府审计对象的确定,受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走向,决定政府审计对象的基本内容、第二,政府审计对象的确定,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权力机关特定政治、经济目的的需要。政府审计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特定的政治、经济目的。第三,审计对象的确定要靠立法给予保证。法规的权威性及其规定的详尽程度,决定着实际能够接受审计的单位的层次和审计的具体内容。法律的保障是有效执行审计的前提。第四,政府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第五,政府审计监督对象层次的高低及其作用的发挥,还受审计机关隶属关系的影响。当审计机关隶属于最高权力部门时,审计监督的对象及其作用的发挥最有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创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所面临的突出任务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等。在新形势下,需要认真研究如何使政府审计部门的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政府审计对象的确定来看,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考虑:
(一)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高层次及监督的效力问题。各级审计机关均隶属于本级政府,其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实质上是一种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如何保证,值得研究。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实行财政同级审很难行得通。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只有实行实质上的外部审计,才有可能达到满意的结果。
(二)审计机关对企业的审计监督问题。“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并对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进行审计监督。但是,对那些占有国有资产,而国有资产又不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审计机关能否进行审计,也值得研究。特别是今后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对国有企业的出售问题如何审计,也需要研究解决。在新形势下,审计机关对企业的审计问题,除“审计法”的规定之外,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国有资产不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根据需要(比如当国有资产的权益受到损害,而有关方面又不能妥善处理时),审计机关可以介入其审计工作,但无论何时都不能由审计机关包办其审计工作。第二,对出售国有企业的全过程,审计机关应进行必要的审计监督,以防止在出售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保证国有资产出售给适当的经营者。第三,对要出售给民间经营的特定国有企业,为保证企业出售后的有效经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在出售时国家可以和有关购买者之间签订特别协议,授权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第四,对纯粹民营性企业,只要这些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公众利益、对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防事业等方面具有特别意义,法律也可以授权审计机关对其进行审计。
(三)政府审计向社会责任审计领域的延伸问题。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主要局限在经济领域内,对经济领域以外的,目前又急需要进行监督检查的一些问题,能否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经济监督。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对经济领域以外的,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越来越重视,也就相应地扩大了政府的受托责任,要求政府对有关问题进行监管。有政府活动的地方,就应该有政府审计。政府审计向非经济领域延伸,开展对有关社会责任问题的审计,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审计机关的重视。我国政府审计部门应当考虑把社会责任审计问题(比如环境审计、社会公益事业审计等)纳入审计范围。
企业改制是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一项重要措施。加强政府审计部门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审计工作十分必要。根据企业改制的不同形式,政府审计部门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审计工作就有所不同。在审计对象的确定上,应当明确,任何一个国有企业的改制(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必须经过必要的审计,这一点应当作出强制性规定。对其规模或影响较大国有企业的改制,应当由审计机关直接介入其审计工作,审计结果由审计机关直接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对其规模或影响较小的国有企业的改制,可以由审计机关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或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其审计结果经审计机关核实后,由审计机关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审计机关参与企业改制过程的审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改制前的审计、改制中的审计和改制后的审计。就整个改制过程来看,审计机关审计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审查企业改制过轻的合法性。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的方式和方法是否按照有关部门的授权进行;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则和程序能否保证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改制的程序和所采取的步骤是否符合法律和规章的要求;企业改制过程的透明度如何.是否贯彻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在出售企业(资产)之前,是否及时地通知所有潜在的购买者,所有有关方面在获得有关资产出售方面的信息时机会是否均等;企业改制过程是否按照经批准的规则和程序进行;等等。
(二)审查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事项处理的合规性。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前对资产的评估情况如何,有关资产评估机构的技术胜任能力如何;会计处理和资产评估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合规,方法的应用前后是否一致;企业所有的资产和负债是否都重新进行了评估,是否以确定的资产负债表日的资产价值为依据,谈定出售企业(资产)的条件;企业改制协议规定的程序与有关部门的规定是否一致,公共利益的保障程度如何;收购企业(资产)时有关购买和付款条件是否合理,这些条件的确认是否经过了专家的评价;等等。
篇4
一、提高法制意识,强化审计法制基础建设
近年来,我国审计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依法审计,依法行政已成为大多数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但仍有部分审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注重审计专业知识,忽视法律知识。因而,要培养和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制意识,强化法制基础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专职法制机构,配备专职法制人员,以落实审计法制工作,检查督促依法审计情况。要求法制人员业务素质高,知识全面,不仅要精通审计知识,而且要具有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加强审计法制制度建设,推进法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法制工作水平。建立健全法制机构职责、审计复核制度、审计质量岗位责任制、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审计执法追究制、审计执法检查等法制工作规范,使法制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促进法制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二、提高服务意识,强化审计法制监督
开展审计法制工作要与开展审计业务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审计法制工作服务审计整体,把法制工作的重点放在当前审计业务急需解决的问题上,找准位置,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使法制工作深入到每个业务机构,落实到每个审计环节。第一,坚持制约监督。法制机构是审计机关的内部监督机构,是审计质量的重要把关者,因而必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把住审计工作的这一生命线。对不依法审计,不执行审计准则、规范的行为,坚决要求整改,决不姑息迁就。第二,坚持“管、帮、促”,既要严格把关,履行职能,又要把监督过程变为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使审计人员能及时认识问题,纠正问题,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第三,树立服务意识。法制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审计常用的法律法规及时搜集整理,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要及时学习研究,为审计业务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使审计人员能随时找到所需法规,及时了解最新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另外,法制人员要认真研究审计规范,并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各种审计文书格式,如审计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促进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三、坚持以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准则为中心开展审计法制工作
篇5
关键词:验资;验资报告;法律责任
随着震惊注册师行业的原野、长城、海南新华三大诉讼案爆发后,又有越来越多的律师、法官、债权人不断把注册会计师推上被告席。验资诉讼使注册会计师的生存受到极大挑战,面对来势汹涌的验资诉讼浪潮,不少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停办验资业务,甚至有人呼吁会计师事务所联合起来抵制验资业务。针对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负担过重的情况,怎样在强化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同时,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本文拟通过剖析验资诉讼,以引起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了解,取得立法、执法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支持,并有效地保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
一、关于验资和验资报告的相关
(一)出具验资报告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审计业务
验资,即验证资本,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实收资本(股本)及其相关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验。验资一般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两种类型。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实施了必要的验资程序,取得充分、适当的验资证据,分析、评价验资结论后,形成验资意见,出具验资报告。验资报告是注册会计师验资工作的最终产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审计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办理设立登记或注册资本变更登记,应当由验资机构出具验资报告,证明其注册资本已经到位,企业有可以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社会公众应走出对验资报告认识上的误区
注册会计师制度在我国恢复与重建已有多年的,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了解,对验资报告的作用存在误解。
首先,验资报告是企业获准办理工商登记的要件之一。验资报告证明的是验资当日出资人的出资是否已经实际投入,而不是对被验资单位日后的偿债能力和资信证明作出保证,也就是说,一份验资报告起到的资信证明在公司创始时可能是恰当的,有效的。但是,不能把验资报告看作是企业今后生产经营获利的一种保证,也不是若干年后企业资信和偿债能力的一种担保。
其次,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验资能力期望不切实际。社会期望注册会计师做的与其所能做的存在差距。事实上,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成本效益原则,抽样风险等,使验资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特别是审计的假设前提是建立在没有串通舞弊的基础上的,一旦出现串通舞弊,则现代审计的很多与程序就会失灵。所以,任何审计也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重大错误都会被发现,最高明的注册会计师也无法绝对排除审计风险,而只能通过规范审计程序,运用恰当的方法,取得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审计经验,尽可能减少或降低审计风险。因此,社会公众应当走出认识误区,给注册会计师一个客观的评价。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屡遭验资诉讼浪潮侵袭的原因
(一)法律责任界定不准确
会计学界普遍认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界定的依据应当是《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而法律界和公众等非专业人士认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是一种行业规范,不能将其作为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依据。独立审计准则是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公众利益而制定的一套专业标准,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和官方效力。如果说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严格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反之因审计结论与客观实际不符,就被判为虚假、不真实,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话,显然有失合理,缺乏公正。因为现有的专业标准只不过是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的程序,并非绝对保证。对于那些内外勾结,精心伪造的舞弊,注册会计师是无能为力的。例如,对于银行出虚假验资证明的虚假投资,注册会计师就难以认定。
但社会公众和法律界等非专业人士很难理解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特殊性,只要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与实际不符就会被认为不真实,具有虚假性。在司法实践中也常以此来判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函[1996]56号复函”规定,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无论有无特殊注明,只要对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就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现有的许多判例中,在认定是虚假验资报告时,法院一般都是以实收资本是否实际到位为标准,而不管注册会计师是否遵循了当时的专业标准。如果遵循了专业标准仍然存在被判定为违法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势必会陷入有法律约束却无法律保障的困境。
(二)责任与权利不对称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具有相当的赔偿能力,当其他部门对工作要求方面的法律约束处于空白,或者其广度和力度不及注册会计师行业时,往往出现对注册会计师判罚过重的倾向。在有的案件中,注册会计师作为连带责任人成为第三、第四甚至第十七被告,而其判罚甚至比直接责任人还要重;还有,对于一些“皮包公司”的注册追究责任时,除了为其验资的注册会计师以外,为其出具资金证明的银行和办理登记的工商部门应不应承担必要的责任?一些公司的改制和并购是在有关部门的授意下进行的,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则成为简单地履行手续,在追究报告失实责任时,谁又应该负责呢?
总的来说,当诉讼案件有共同过失责任时,由于法律的不对称性和不均衡性,导致对其他过失人和责任人的判罚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司法部门只能采用“理性无限连带责任”的判例原则,即谁有能力承担经济责任谁就承担责任,这就是所谓“深口袋原理”。这一的贯彻,表面上起到平衡社会机制的作用,但实际上,由于责任与权利不相匹配,注册会计师经常成为法律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这也变向鼓励了一些不承担经济责任或承担能力较差的部门和个人出具假报告、假证明,而把责任转移给注册会计师。因此,制定相关的法规,明确相关部门的法律责任,是我国今后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
三、构建独立审计法律责任的合理框架
(一)明确利害关系人损失的最终承担者
利害关系人,是指与企业存在利益牵制的单位和个人。企业一经登记成立,往往会涉及到其他人的利益,比如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如税务、工商、财政等),他们都是企业的利害关系人。
利害关系人与企业在进行沟通过程中,将借助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经过沟通后,利害关系人将与企业进行一系列的交易,比如提供贷款、提供劳务、赊销商品等。在交易过后,利害关系人可能因此在经济上受损失。仔细不难发现,造成这一损失的主要责任不在交易本身,也不在于沟通过程中利用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而主要在于其他方面如:企业法人经营失败,它是利害关系人受到损失的直接原因;企业所有者虚假或抽逃出资,它将导致企业法人资金和最后补偿不足两个方面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企业经营者贪污等方面。
企业法人、企业所有者和有贪污行为的经营者在承担了各自补偿不足责任之后,对于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补偿责任就得依法免除。顾名思义,这个损失的承担者就是利害关系人自身了。利害关系人在与企业进行沟通过程中,应当从多个角度来获取有关企业的相关信息,然后对企业法人的综合实力独立作出评价,最后决定是否与企业进行交易。这是利害关系人的责任,也称有效决策责任。利害关系人与企业进行交易,目的在于获取相关利益,而不在于寻求损失。为了获取利益而受到损失,那么其损失的最终承担者也就是其自身,没有他人可以替代。
(二)独立审计法律责任应坚持过错责任原则
审计界人士普遍认为,注册会计师严格遵循审计准则与验资规则出具的验资报告为真实的验资报告,即使其验证的注册资金额与实际不符亦不影响其验资报告的真实性,依《注册会计师法》第21条、42条,会计师事务所对之不承担责任。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或没有严格遵循独立审计准则与验资规则,未尽应有职业谨慎与关注义务,主观上故意或过失地出具了与实际不符的验资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责任。
因此,在处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时,应坚持过错责任。只要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恪守了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出具了报告,即不应承担民事责任。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已得到浙江省司法权威部门的认同。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给浙江省财政厅、审计厅的“浙法经字[1996]120号函”中指出“各级法院认定验资机构的民事责任,必须以验资机构确实存在过错为前提”。可见,上述处理精神比较符合实际,有助于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
(三)明确判断执业过程中有无过错的标准
注册师承担责任的前提是执业过程中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那么判断有无过错的标准是什么呢?《注册会计师法》第21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必须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财政部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既具有部门规章性质,又是行业内的权威标准,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必须遵照执行。如果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不符合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应认定其具有过错;反之,如果验资机构按照执业规范要求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既不存在与客户串通舞弊故意提供虚验资报告的情况,又不存在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则认定不存在过错,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应该明确一点,审计并不是对100%的会计记录做测试,也无法对公司未来的繁荣作出保证。注册会计师即使严格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出具报告,但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审计风险,仍不能保证验资报告的绝对正确。如在对被审验单位的货币出资进行验证时,按验资规则的要求,应在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及银行对账单的基础上审验,而实际上,被审验单位有可能与银行工作人员串通舞弊,提供虚假的收款凭证和对账单,导致验资报告失实。因此必须明确执业过程中有无过错的标准,才能在执法中体现法律的公正与正义。
(四)因果关系是承担独立审计法律责任的必备条件
根据前述,利害关系人损失的原因有多种,同时也明确了利害关系人损失的最终承担者。那么注册会计师被卷入诉讼纠纷,是否有合理的解释呢?即利害关系人的损失是否是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验资)报告与事实不符造成的。如果此种说法成立,那么任何经营者因经营不善导致损失,都可对事务所提起诉讼。因为如果事务所不出具验资报告,那么也不会注册成立;如果不出具审计报告,那么企业也不会继续经营,因而也谈不上经营损失。此种因果关系是完全不合理的。因此,执法机构在受理验资诉讼时应详细利害关系人的损失是否与会计师事务所的验资业务存在因果关系,才有利于公平执法。
(五)明确独立审计法律责任的时效
鉴于资本的流动性和市场固有的风险性,经注册会计师验资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会发生资本的增减变动,这就使注册会计师不得不对其出具验资报告的法律责任的时效性提出质疑。经注册会计师验资的企业在经营若干年后,出现经营失败,那么企业的“利害关系人”仍凭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来确定客户的资信情况,显然是草率的。根据我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年检办法》的规定,企业法人只有经工商年检合格,才被认为保持了相当于注册资本的可承担民事责任额。企业能持续经营,说明年检合格,注册资本是经重新确认的,“利害关系人”凭注册资本而与之发生业务往来,所依据的不再是企业设立之初的注册资本,而是重新核准后的注册资本,与设立时验资的事务所无关,更不应追究它的法律责任。
(六)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是补充责任,而非连带责任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违反执业准则的要求,出具了虚假的或者有重大遗漏的审计、验资报告,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根据过错程度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但是某些地院不顾案件的实际情况,判决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责任,值得商榷。
以设立验资为例,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是工商部门进行企业登记时核准注册资本的重要依据,而不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的资金担保,验资责任应轻于保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方式分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要合同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据此,如果经审理查明会计师事务所所需承担民事责任,也应在被审验单位与利害关系人的经济纠纷已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之后。毕竟,被审验单位是造成“其他利害关系人”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人,会计师事务所与其他利害关系人之间既不存在合同关系,又不存在与被审验单位共同侵权的情况。验资行为与“其他利害关系人”受损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它的责任是间接的、次要的。如果分清了被告之间的主次责任,那么既保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使注册会计师合理承担法律责任。正如司法解释[1998]13号指出“应当先由债务人负责清偿,不足部分再由会计师事务所在其证明金额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可持续,还在于强化行业自律,而不在于追究本不应有的赔偿责任。过度的追究赔偿责任,恰恰就削弱了行业自律的力度,忽视了行业自律的重要性。我们要强化行业自律,要让每一位注册会计师在行业自律下兢兢业业地和工作,使他们依法执业,高质量执业。
:
[1]张龙平。注册会计师审计控制系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2]谭宏。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六大误区[J].湖北审计,2000,(2)。
篇6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与法律关联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解析
在法治经济社会中,市场主体的经济交往活动应该与法律规定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了违反有关经济法律规定的情况,其中的参与主体就会受到法律惩处和否定性评价,也会让当事主体承担对自身不利的法律后果。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其审计责任与法律责任等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只有与法律规定保持一致,才能在法律保护的框架下进行审计工作,审计结果也会得到社会认可。从这个角度讲,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这一群体在承办审计业务时,不但要履行应有的法律职责,还要为工作的失误(主动的和被动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需要分辨的是,从审计责任的定义角度讲,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不仅和会计责任存在一定差异,也与企业经营责任等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这是因为,企业会计主要任务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正确制作企业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财务水平进行集中、客观的反应。对注册会计师来说,他们虽然不参与制作企业财务报表工作,但是会对会计报表、财务报表发表意见。由此看来,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在于依据事先签订的业务约定书和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完成相关任务。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对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注册会计师会为决策者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关联
法律关系指的是法律在处理人们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在审计主体和被审计对象之间形成的“权利一义务”关系,这一关系以法律的明确规定为存在前提。从这一定义出发,能够得知审计法律关系指的是在审计工作特征的要求下存在的特殊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在审计法律关系中,主体、客体和内容是最为重要的组成要素。其中,审计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一个综合体,通常涉及到以下方面:审计主体,指的是对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进行审计的参与人员,通常为会计师事务所,也包括注册会计师以及其他审计机构等;而对被审计主体而言,指的大多为审计对象,即审计主体根据相关审计任务或者上级委托,通过审计主体进行审计的对象,比如企业或者一些社会其他组织等;此外,审计的委托人也是审计主体的一种,在与审计主体构成审计法律关系中,是主要的审计关系人。
(三)注册会计师法律审计责任的构成要件
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承担法律责任通常要具备以下构成要件:一是过错。过错指的是注册会计师由于主观故意或者过失,使受害人受到了损失。二是过失。过失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由于主观上的疏忽,或者缺少必要的职业素养,使受害人的利益受到侵害。三是致害行为。这一要件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以及资产评估报告等,向外界提供了不实信息,或者出现了错报、漏报的行为。四是损害事实。作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要构成要件,损害事实涉及到财产方面的损害事实和名誉上的损害事实两个方面,而以财产方面的损害事实为主。
出现以上情况,受害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受害情况和法律责任的归属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倘若受害人认定注册会计师为了达到自身目的而主观上做了虚假陈述,需要确定其损失和报告中的错误、遗漏等存在直接关联,只有这样,才能要求注册会计师依法作出赔偿。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界定与原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分析
注册会计师需要面对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其审计行为要对群体和组织负责。所以,注册会计师除了具有“理性人”的特征,还应具有“社会人”的表现。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比如,在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的吸引下,注册会计师们未能控制住自己的私欲,为了获得较高的薪金报酬,参与到腐败和造假行为当中。这样一来,注册会计师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实际上,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限制,一些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都与社会公众的期望相去甚远,无法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也就只能完成一部分,在实际操作中甚至难以发现错误和疏漏,审计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较大差距。此时,如果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极有可能出现重大审计失误,给被审计单位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我国审计委托制度对审计委托关系作出了明确规定,其目的在于防范管理者操纵审计意见,或者防范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之间进行合谋,共同欺骗社会公众。在这一审计委托模式下,所有者利益被认为是保持一致的,任何主体或者参与者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从虚假审计信息中获利,注册会计师也不存在破坏审计独立性的动机。但是,实际情况与此存在较大出入,注册会计师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进行审计造假就是典型的表现。
(二)外部原因分析
在一些社会公众看来,注册会计师由于其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不断提升,在审计行业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因此,在审查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其他财务状况时,就应该绝对正确,不允许出现任何疏漏,对注册会计师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经验”过分估计。在实际操作中,即便出现的错误或者失误并非注册会计师的主观故意,即便在诸多复杂因素中审计结果无法完全正确表达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比如,由于审计体制的局限性而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社会公众还是会将其完全归罪于注册会计师群体,使之卷入到无休无止的诉讼关系中。尤其在当前时期,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审计工作、审计步骤、审计结果的认识不断深化,出现在经济金融市场中的复杂事件会被一些社会公众过分解读。而当金融衍生工具的优化改变了传统交易模式,市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际上,身处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注册会计师在履行审计工作时,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对其审计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造成了严重冲击。一些注册会计师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做出违背审计原则的行为,并为此承担法律责任。此外,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审计工作的相关规范亟待完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法律界对审计结果的关注超过了审计过程,倘若审计结果不合法,则审计过程不合法。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差异,使得法律的不适用性不断增强,在界定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时便显得十分模糊。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追究与评估
(一)坚持“重要性原则”
经验表明,注册会计师在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时,由于要保证审计执行具有一致性,在符合性测试时会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当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谋或者串通舞弊时,注册会计师也难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即便借助了标准的审计程序,也无法完全知晓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事实。甚至对某些注册会计师来说,会对其产生坚定的信赖,作出错误的审计结论也就理所当然了。因此,在审计实践中,应该坚持“重要性原则”,社会公众只能期望注册会计师能够审查出被审计单位的一些错报和疏漏,对于那些在会计报表中存在但未能查出的错报和漏报,并不能就此认定注册会计师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构建对致害注册会计师的追偿制度
为了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进行追究,需要构建对致害注册会计师的追偿制度。但是,考虑到会计师事务所行使追偿权要求其要向受害人实际支付赔偿金,在行使追偿权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以实现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保护:第一,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有条件在适当的时间行使抗辩权,使赔偿责任降到最低,但是却由于自身原因未能行使,已经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的,注册会计师应该主张免责,要求不承担被迫偿的法律责任。第二,会计师事务所如果能够依据法律对注册会计师行使追偿权,也应该考虑到致害注册会计师的支付能力或者赔偿能力。如果致害注册会计师难以支付被追偿的资金费用,会计师事务所应考虑放弃追偿。第三,如果注册会计师完全遵守事务所的决定进行了审计行为,由此产生的致害行为和对委托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害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放弃对注册会计师的追偿,而应由事务所支付赔偿金。
(三)正确区分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
为了正确追究与评价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需要正确认识与区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其中,会计报表通过被审计单位进行编制,所以应由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对此负责。也就是说,被审计单位的管理部门要在所有重大问题上,公允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以及相关履行情况,最大限度地做到对会计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应用,全面保持会计处理方式的一贯性。此外,还应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的,要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比如,通过评价看其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和体现公允性,与会计处理方式之间是否保持一致性等,以便确定和解除被审计单位应负的受托经济责任。
篇7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 独立审计 经济法责任
注册会计师审计也称为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或者独立审计,本文使用的“独立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同义词。在我国,自独立审计制度恢复以来,长期以追究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为主,近年来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责任的案件日益增多,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理论研究一度成为热点,但是,由于民事责任理论的局限性,使立法和司法实践举步维艰。
一、关于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学说
传统的民法理论对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委托人的责任,一类是对第三人的责任。由于提供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一般与委托人有明确的合同关系,其民事责任的性质基本没有争议,但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属于什么性质,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学说:契约责任说,侵权责任说和独立责任说。
(一)契约责任说
在大陆法系国家,普遍将律师、注册会计师、建筑师等专家的责任定位于契约责任,法国、意大利等国甚至将医疗过失引发的诉讼,直接以合同关系来追究医师的责任。大陆法系民法理论一般认为,专家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其法律责任自然应当是契约责任。专家与第三人虽然没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行为,但是可以基于一定的事实认定他们之间存在“事实的合同关系”,纳入合同责任的范围。也有学者绕开法律关系,通过比较追究专家契约责任和侵权责任难易程度,来寻求支持契约责任说的理由。如日本学者下森定认为:在追究专家的责任也可采侵权责任构成的情形,契约关系上的诸事实,作为判断的材料,在债务的内容、注意义务的程度、故意过失及不完全履行的判定、其主张和举证责任以及损害赔偿额的算定等方面,采契约责任构成可作更精细、合理的处理,予以说明也要容易些。[1]
(二)侵权责任说
在英美法系,专家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主要是侵权责任,其责任制度是通过判例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大陆法系的许多学者也支持侵权责任说,他们认为,如果将专家对委托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视为契约责任还说的过去,因为他们之间毕竟存在委托合同关系,至于具体责任承担上可以有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来弥补契约责任说的不足。但是,很多专家责任是因侵害委托人以外的第三人引发的,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他提供的审计信息更多的是第三人采用,其责任更多是针对第三人的责任。把注册会计师与第三人的关系认定为契约关系过于牵强,理论上是有害的,只能模糊契约关系与侵权关系的界线;实践中是行不通的,牵强的理论完全脱离现实,无法指导对纠纷的裁判。所以,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不是契约责任,只能是侵权责任。
(三)独立责任说
侵权责任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契约责任的诟病,但自身也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困境。侵权责任是一种对世责任,无论受害人是谁,只要侵权行为满足构成要件,就必须对相对人承担责任。而现实中,注册会计师对公众公司公布的会计信息提供鉴证服务实质上是为证券市场提供公共信息,该审计信息的失真,对整个证券市场及其广大投资者都会产生影响,如果按照侵权责任理论,注册会计师的不法行为应当对所有受损者承担责任。然而,循着这种理论逻辑,势必加重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对这项职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制度障碍,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不幸,更是社会发展的不幸。于是学者纷纷寻找其他的出路,提出了独立责任说。
独立责任说认为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民事责任是一种信赖责任,[2] 所谓信赖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应当对信赖信息的第三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信赖信息的第三人首先要是信赖并采用审计信息的人,其次要是注册会计师事先已经预知或者可以预知的人。因此,此说对第三人分为三类:已知的使用人(known user)、已预见的使用人(Foreseen User) 和可预见的使用人(Foreseeable User)。
二、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学说的理论缺陷
注册会计师责任的研究,囿于民事责任的形式,提出了三种学说,实质上这三种学说都不同程度地突破了传统民法的理论体系,不但破坏了民法理论的完整性,而且在理论上仍然对现实无法给予圆满的解释。民事责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契约责任,另一种是侵权责任。契约责任是契约当事人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并因此使另一方遭受损害时,法律认可此种损害的赔偿而产生的责任。侵权责任则是法律认可契约不执行以外的所有损害赔偿所产生的责任。[3] 在责任产生的原因、责任能力、责任范围、归责原则、免责事由和诉讼时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但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违反义务的性质和责任的目的两个方面。为了行文简洁,我们只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说明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既不同于违约责任也不同于侵权责任。
(一)民事义务与独立审计义务的异质性
契约是当事人自由缔结的“法律”,契约的强制力来自意思自治。契约义务是依据契约当事人的意思产生的,只能由交易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创立。也就是说,契约责任是当事人违反了意定的义务所应当承担的在法律上的不利后果,这个意定的义务只要不是违反国家强制法,无论是什么,当事人都应当遵守。而且这个意定的义务仅仅对同意契约的当事人有拘束力,任何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都不必受此义务约束。与此相对,侵权义务则是由法律强加的义务,对所有人都普遍适用,与人们的意思无关。正如温菲尔德(Winfield)所说:“人们之所以可以对契约和侵权加以区别,是因为,在侵权中义务主要由法律规定,而在契约中义务是由当事人自己确定”[4] 侵权义务是对整个世界所承担的义务,而契约义务则是仅对另一方契约当事人所承担的义务;侵权义务是由法律强加的义务,而契约义务则是由当事人确定的义务。
以上关于契约义务和侵权义务的描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义务针对的主体,也就是与义务相对的权利主体,二是义务的来源。就权利主体而言,在契约关系中,是指特定的契约相对人,任何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既不能从中获益也不应受损。在侵权关系中,任何受害人都可以就自己的损失对加害人主张权利,只要受害人受到的侵害与加害人的不法行为有因果关系,加害人有过错。就义务的来源而言,契约义务只能是意定的,侵权义务只能是法定的。下面我们来考察独立审计义务是否满足民事义务性质的这两方面的内容。
前已述及,独立审计的义务是一种注意义务,注意义务概念起源于英国,通过英国判例的应用逐步得到完善。注意义务的一般原则是在1932年的Donoghue v. Stevenson案[5] 中形成的,也就是后人所称的“邻居规则”(neighbor principle),所谓邻居规则指的是一个人应当对邻居尽到合理的爱护。“邻居”实质上是对注意义务的相对人所作的一种限制,指义务人的行为可以直接或密切影响到的人。后人将邻居规则具体化,确定了判断注意义务的三阶段标准:(1)对损害的预见性(foresee ability);(2)当事人之间关系的接近性(proximity);(3)在满足上述两点的前提下,还应注意判断是否正当与合理(just and reasonable)。[6] 从这三阶段标准来看,注意义务的确定是非常模糊的,无法通过法律规定下来,只能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把握。
从上述注意义务的产生来看,注意义务不是由契约规定的,“对邻居尽到合理的爱护”并不需要与“邻居”达成民法意义上的契约。当然,随着契约法的现代化,也产生了“附随义务”的概念,现代契约法中注意义务是附随义务的一种,但独立审计的注意义务是主义务,与契约法中所称的注意义务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在独立审计中,虽然存在委托人与注册会计师签订委托协议,而实质上,委托人是广大利益相关者的人,委托协议可以视作为利益相关者与注册会计师达成的契约。但是,注意义务并不能通过这种契约来约定,它相当程度上是由职业属性决定的,其内核反映在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职业准则之中,因此,独立审计义务不是民法意义上的契约义务。同样,注意义务的模糊性,决定了它不能由法律明确规定,因此,独立审计义务也不是侵权义务。
从独立审计委托合同的主体来看,独立审计契约义务的相对人为审计委托人,如果仅有委托人才能追究审计失败的赔偿责任,那么审计责任就失之过窄,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正当权益。虽然我们可以将企业利益相关者视作是契约的当事人,但这是基于社会化契约理念产生的概念,完全背离了传统民法契约的本质特征。因此,证券市场独立审计损害赔偿责任不能归于传统契约责任的范围。从侵权关系上看,在有证券市场以来,可以主张受审计失败侵害的主体从来不是所有的利益受侵害的人。在证券市场独立审计中,独立审计信息的使用人是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使用失真的审计信息后都可以寻求救济。在美国,1931年以前,证券市场上受审计失败侵害的第三者是得不到法律救济的。1931年的Ultramares Corporation v. Touche 案开创了已知的第三者(Known User)受审计失败侵害后可以要求注册会计师赔偿的先河;后来美国《侵权法重述》把第三者的范围扩大到已预见的第三者(Foreseen User);1983年Rosenblum v. Adler 案再次把获得救济的第三者扩大到所有可预见的第三者(Foreseeable User)。[7] 其间,对第三者救济的范围也有反复,这主要是法官们结合经济发展的情势、证券市场的稳定程度等社会公共因素,使自由裁量权的结果。从上可知,证券市场的审计失败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受害人承担责任,而且这个范围并不是固定的,它的边界十分模糊,这与对“整个世界”承担责任的侵权理论很难吻合,因此,独立审计责任也不是侵权责任。
(二)民事责任与独立审计责任的殊途性
传统民事责任理论通说认为,民事责任的目的是为了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即所谓无损失即无责任。所谓损失应当包括不该减少的利益减少和应该增加的利益增加。契约责任是为了保护契约权利人对契约义务人所作允诺享有的期待利益,而侵权责任是保护期待利益以外的利益。侵权法保护的具体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对有形物享有的利益和各种无形利益。而就审计的法律责任而言,后面我们会具体说到,它保护的是一种信赖利益,这种信赖利益与其说是信息使用人对具体审计信息的信赖,或者是对提供审计信息的特定的注册会计师的信赖,不如说是信息使用人对审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的信赖。因为,绝大多数的审计信息使用人根本不了解审计信息提供人实际的状况,也不必了解他们的状况。前面我们已经详细论证过,设立证券市场独立审计制度就是要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收益率,[8] 如果要求信息使用人在使用审计信息之前,先去考察提供审计信息的注册会计师的资信状况,必然大大增加利益相关者的成本,从而大大增加社会总成本,有悖设立审计制度的初衷。因此,利益相关者的信赖利益是建立在信赖社会的基础上,审计失败损害的利益本质上是社会利益,在注册会计师的财产责任方面,注册会计师形式上是对具体的利益相关者个体承担责任,实质上是对整个社会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审计责任是一种社会责任,形式上是给予具体的利益相关者适当的经济补偿,实质上是对整个社会多支出的成本进行补偿。虽然其形式与民事责任相似,但本质是不同的。至少,民事责任主张对受害者的合理损失都应补偿,而注册会计师的财产责任可能只对部分受害者进行全部或者部分补偿,其补偿的大小取决于社会成本受损的程度。
(三)信赖利益:对民事责任的超越
独立责任说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是一种信赖责任,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富勒的信赖理论。信赖理论发端于自由市场向垄断发展的时代,大家知道,古典契约法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它为自由市场的经济行为提供自由的保障,其核心原则是意思自治或者说是合同自由。但是随着经济的现代化,统帅古典契约法的这个原则遭受越来越严重的冲击,理论家们忙着寻求新的解释。在这样的背景下,1936-37年,美国法学家富勒(Fuller)与他的学生帕迪(Perdue)合作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提出了信赖理论,[9] 20年后,引发了契约法领域乃至整个法学的地震。
富勒把契约看作是人们自觉地通过事先的约定来约束自己将来的行为的法律,当事人在缔约时为自己制定了“罚则”,即违约时要承受约定损害赔偿的不利后果。富勒以损害赔偿的范围为基础把契约利益分为三类:期待利益、信赖利益和返还利益。所谓期待利益,是指合同约定的利益,如果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相对人一般可以得到相当于预期利益的赔偿,这种保护相当于合同得到适当履行的状态。可见,富勒的期待利益基本等同于大陆法所称的履行利益。所谓信赖利益,指合同当事人因对约定的信赖而作的付出,违约人对受害人的这部分损失也应当赔偿。所谓返还利益,是指违约人应当返还受害人因约定而支付给违约人的利益。这两种保护相当于回复到合同约定以前的状态。
保护期待利益是传统契约责任损害赔偿的一般原则,但富勒对为什么契约责任以保护期待利益为原则产生了疑问。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正义的基准来看,对返还利益和信赖利益的干预是为了恢复原状,属“矫正的正义”,而对期待利益的干预是促使新的状况发生,是“分配的正义”,相比较而言,后者更不应受到干预,为什么契约责任反倒把干预期待利益作为一般原则,而把干预返还利益和信赖利益作为例外呢?富勒通过论证指出:“期待利益的保护原则实际上以信赖利益的保护为目的。” [10]
于是,信赖理论在富勒那里就成为契约责任的一般原则,它在理论上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使事实上的契约关系成为可能。不仅如此,富勒的继承者麦克尼尔把信赖利益从契约关系扩展到整个社会关系,建立起必将对法学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的关系契约说,完全突破了传统民法的理论基础,进入了新的法学领域。
三、独立审计的非财产责任不是行政责任
我们说独立审计责任是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形式不但应当有财产责任,而且应当有非财产责任。这种非财产责任我们定名为“教育、惩戒责任”,简称“惩诫责任”。惩诫是指行业自律组织对注册会计师违反行业准则的行为进行处罚的一种行业内部制度,包括警告、停业学习、暂停执业、不予注册和撤销注册等方式。行业协会作为社会团体,代表会员整体的利益,某一特定的会员因违反行业的技术准则和职业道德规则,必然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因此行业协会有义务追究违规者的责任。虽然这种责任起初是行规责任,不是法律责任,但是,国家在确立独立审计制度时,把这种责任作了法律化,使行业协会追究责任成为法律责任。惩诫的目的是保证行业较高的声誉,维护审计信息使用者的信赖,提高审计的质量和净化审计市场。
行业自律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之一,这种制度安排最大的优势是使国家的经济职能与政治职能准确地分离成为可能。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国家的经济职能是一种职能,的是社会公众的财产权利,这种权利自洛克的理论起就是公众不可让渡的权利,[11] 但政治职能不同,它是人们让渡的那部分权利形成的,直接体现为国家的强制力。如果国家的经济职能与政治职能不能很好的分离的话,国家通过强制力就有可能侵蚀社会公众的财产权利和自由,形成人侵害现象。所以,现代国家行使经济职能时,并不直接行使的权,而是通过法律设立“第三部门”代为行使,使国家既履行了作为人的经济职能,又避免了对公民权利的侵害。于是,行业组织自律管理成为现代经济普遍采用的方式。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统包统管的方式正在向行业自律的方式转化,国家追究注册会计师行政责任的合理性和法理基础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是,对于证券市场而言,行政管理并不能完全退出。由于证券市场的人为化和复杂化,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上还需要政府介入进行行政管理,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行政管理通常称为证券监管,证券监管的存在决定了证券的行政责任的存在。[12] 国家证券监督管理部门通过追究违法人的行政责任保障监管的效力,如我国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在对公众公司的审计中严重失误或者故意欺诈,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对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可以作出处分或处罚。但行政责任与行业自律组织的惩诫有很大不同,对注册会计师追究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授权组织,我国证券市场上具体为证监会,而对注册会计师的惩诫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协会;行政责任的性质是对注册会计师违反行政法律或其他法律的行为进行制裁,而惩诫主要是对会员违反了行业准则的行为进行制裁;行政处罚一事不再罚,而惩诫不能代替行政处罚,也不能代替对有索取权的受害人承担经济赔偿;行政责任的直接目的是保证监管关系稳定,保障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而惩诫的目的是保护行业的声誉,保证审计职业的价值;另外惩诫的方式与行政责任的方式也多有不同。
从责任目的上考察,独立审计责任既不同于民事责任,也不同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主要目的是对个人损失的补偿,而独立审计责任形式上是对个人损失进行部分补偿,而实质是对社会成本损失作弥补,注册会计师不可能也不应该给予每一个受损者完全补偿;行政责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管理秩序,而独立审计责任主要目的是为了维行业地位和价值。因此,独立审计责任既不是民事责任,也不是行政责任,而是一种新的责任形式,即经济法责任。
注释:
[1] [日]下森定:《论专家的民事责任的法律构成与证明》,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 参见陈春山:《证券交易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08页。
[3] 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4] Winfield, Province of the Law of Torts, p.40. 转引自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5] Donoghue v. Stevenson [1932] A.C. 562, 580 (HL)。 See Robert J. Shoop, Identifying a Standard of Care
[6] 参见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7] 参见周志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中国海峡两岸案例比较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8页。
[8] 参见肖义方:《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中)》。
篇8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法律责任;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法规
注册会计师职业是一个被人们寄予高度信任且责任重大的职业。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资本市场信息的评价。因此,注册会计师是否遵守着严格的执业准则,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对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维护资本市场有序运行至关重要。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在研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时必须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这两个看似相同实在大不同的概念。会计责任是被审计单位负有的应当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和数据的责任;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所应负的责任。只有区别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才能廓清基于审计责任造成的责任承担与基于会计责任造成的责任承担是截然不同的。
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内容上主要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类型,三种责任可以同时追究,也可以单独追究。
1.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注册会计师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对由于自己违反了合同或发生民事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注册会计师是以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基础开展执业活动的,与委托人订立合同后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合同的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履行过程中如果因为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出现不履行义务或不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其委托人承担违约责任。在被审计单位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资料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据此提供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审计,导致公众或其他使用者因信赖不实审计报告而作出错误决策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实质是一种经济赔偿责任,包括其对委托客户和第三人的民事责任。
2. 行政责任。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可以被界定为,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注册会计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能遵守国家关于注册会计师管理的行政法律法规条款、政府规章或者其他相关行政管理规范,则需要对其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由法律进行规定,并由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其法律责任的种类可以分为:行政处罚(人身处罚和罚款等)、行政措施强制执行,根据行政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社会影响与危害性、性质影响是否恶劣等因素,选择给予没收违法收入所得、上交罚款、取消其会计注册师资格证有效性和从业资质,禁止其继续行使注册会计相关职能权力,给予一定期限内的禁止从事会计相关事务处罚等等。如果行政法律责任承担的主体是会计事务所,其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范围包括上述规定,并且还可以给予事务所资质取消和会计事务所停止营业的处罚。
3.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可以被界定为,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注册会计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法了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则应当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刑事法律责任,其具体刑事律法责任的处罚方式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等财产性惩罚和处以拘役、判处刑期、剥夺权利等人身性处罚。
二、 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承担相关规定中的缺陷
1.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管理体系,各级法律法规管理上存在矛盾。出具财务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公司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的账目明细、会计资料、财务会计核算等工作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关于会计制度规定的重要判断和说明,是对企业财务内部管理控制机制是否完善的分析,是对资金成本控制、费用支出、现金流管理等财务活动的是否合理的科学审查与综合评价。因此,财务审计报告应当真实、合法,客观反映出审查公司企业的财务运作与管理情况,相反如果会计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出具了虚假、不真实的财务审计报告,则需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从业准则与国家刑法之间对虚假审计报告的标准和要求不一致,导致了注册会计师在从事企业财务审计报告的过程中,有了两个标准:按照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从业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报告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财务审计程序,在标准审计程序指导下得出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结果是真实有效的。但是按照我国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报告的过程中,还应当对审查企业提交的财务文件、账目内容是否真实进行审查与证明,如果审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使用了虚假的会计账目和其他财务资料,那么无论审计过程是否合法,其得到的审计结果仍然是虚假的,需要承担相应的违法法律责任。刑法的这项规定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承担的风险。
2.当会计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共同承担法律责任的时候,二者之间责任分担模糊。根据我国刑法相关条文规定,仅仅说明了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需要共同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但对如何在二者之间清晰划分各自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大小,则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举例说明,我国最高法在其颁布的07年司法解释中,对注册会计事务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进行了具体解释,但对该事务所内具体实施该职责的会计师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笔者认为,当注册会计事务所已经承担并交付相应的民事赔偿之后,应当根据注册会计师行为人在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程度,来具体确定会计事务所向其追偿的权利。
3. 注册会计师违法刑法、构成犯罪主观上的判断标准模糊。我国刑法和注册会计师从业守则都对注册会计师的主观犯罪构成要件进行了规定,但规定的内容较为笼统。
三、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承担的几点意见
1.参考注册会计师职业守则的相关规定,重新确定虚假审计报告的定义。从国内先阶段的注册会计师对对企业公司的财务审计报告出具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财务审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审查企业公司提供的财务账目、报表等文件是否真实体现了其经营状况;其次是对通过对企业公司账目的审查,发现其中的财务虚假申报、假账等问题,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已经严格按照法律有关审计程序和相关规范进行,也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则不应当承担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相关法律责任。
2.清楚划分会计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法律责任承担。当会计事务所已经承担了有关民事责任,并履行了赔偿数额之后,可以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继续向注册会计师责任人进行后期的追偿。
3.应当增加注册会计师在法律责任承担中的免责事项。我国法律除了应当严格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之外,还要注重对行为人主体权利的维护。具体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应当看到注册会计师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正确开展审计程序之后,仍然有主观上不能预见、不能避免的错误审计结果发生的可能。因此,可以参照我国民法、刑法有关免责事项的规定,允许注册会计师在法律程序中将免责事项作为自己的抗辩理由。(作者单位: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帆.“中天勤”审计失败与独立审计准则[J].现代商业.2011(15)
[2] 段宏竹.论注册会计师验资业务中民事法律责任的变化[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
[3] 郭丹.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审计法律责任的扩张与收缩[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05)
篇9
1、执法目的偏化。
保障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是审计执法的目的。在“真实、合法、效益”三者的关系上,既有各自独立的一面,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效益”处于中心地位。也就是说,审计机关通过监督检查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从而实现促进管理,规范运作,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个别审计机关中的少数审计人员偏重于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检查,片面强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而忽视了“效益性”这一中心和目的,把三者割裂开来,从而影响了审计执法职能的全面发挥。
2、执法手段弱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尚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同样,《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权限还远不能满足实现审计目的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审计取证缺乏强制性。当审计发现问题需要当事人认定时,当事人积极配合尚可,若不配合,审计机关不能“奈其何”。而若当事人出具伪证,则形成的审计风险只有审计机关“自负”。二是审计处罚缺乏直接性。行政执法与处罚相分离无疑是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审计法》及有关法规规定了审计机关对违纪事项的处理处罚权,即审计机关只向被审计单位作出处理处罚决定,要求其落实执行。但因审计机关没有扣缴、划转的强制措施,而一旦被审计单位拒绝执行,则只能依靠有关部门配合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如果在这些部门出现梗阻,审计决定就变为一纸空文,从而影响审计执法力度。
3、执法程序简化。
《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应当自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三个月内,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不能完全按照规定规范运作,随意简化审计程序的问题偶有发生,往往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实施审计阶段,而忽视后续审计,认为作出审计决定就算审计终结,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不再过问,从而形成违纪问题年年查年年犯,影响审计执法力度。
4、执法效果淡化。
执法效果综合反映执法水平和执法力度。审计执法效果好,从宏观上说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从微观上说,可以纠正违纪行为,保障国家、集体经济利益不受损失。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审计机关的执法效果还远远未达到效果要求,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力度不大、效果不好,违纪单位有增无减,违纪资金逐年上升。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现行管理体制与独立履行审计职能不适应。一是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的人事、经费由地方政府管理,使审计执法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地方各方面的制约。二是依据现行的审计法律、法规规定,审计监督范围实行属地管理,地方审计机关不能对不属于同级政府管辖的部门进行监督,而有监督权的上级审计机关又“鞭长莫及”,从而使其成为监督“盲区”。三是地方审计机关隶属地方政府,使得上级审计机关授权的审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内部消化’,不能进行全面有效地披露和严肃认真处理,从而难以得到客观、真实的审计结果。
二《审计法》宣传贯彻不到位与营造良好审计执法环境不适应。一是《审计法》规定了审计工作在地方行政首长直接领导下工作,审计经费由地方同级政府予以保证,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能做到前者。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县级审计机关,工作任务繁重,审计经费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二是由于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多是出于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因此对审计监督工作大多存有抵触情绪,不是对违纪问题进行“层层包装”,千方百计逃避审计监督,就是对存在问题千言狡辩,百般抵赖,更有甚者对审计工作设置重重障碍,阻碍审计工作正常开展。三是有关部门配合不甚密切。要加大审计执法力度,只有组织纪检、财政等部门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利用各自手段,形成多主体的监督格局,才能得到理想的预期效果,但由于受各部门的工作任务、人员、经费等影响,在工作的配合上确有一定的难度。
三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与严格执法不适应。审计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是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审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是否过硬,是影响审计执法力度和职能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政治素质不过硬,就会因物质利益的诱惑、人际关系的影响等,不能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依法处理,甚至“贪污”发现的违纪问题。业务素质不过硬,就不能全面有效地发现违纪违规问题,从而使审计监督流于形式,更不能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三、加强审计执法力度的对策
1、完善管理体制,明确执法思路。在管理体制上,审计机关应参照工商、技监等部门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使审计机关的人事、经费等与地方政府脱钩,实现审计管理体制和审计职能的真正独立。在执法目的和执法思路上,要做到坚持“三原则”,把握“四重点”。坚持“三原则”,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依法审计,规范运作的原则。把握“四重点”,即选准出发点围绕发展、改革、稳定的大局开展工作,找准切人点围绕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开展工作,立足落脚点利用监督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抓住关键点强化素质建设,狠抓大案要案。
篇10
一、审计一般程序
1、送达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法》第三十七条、《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条)。
审计文书直接送达的,以被审计单位在回执上注明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这里指的审计文书包括审计通知书,也包括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审计复议决定书等)。
2、审计报告征求意见被审计单位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审计法》第三十九条、《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三十一条)。
3、提交审计报告审计组实施审计结束后,应及时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提出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十日(《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三十二条,旧准则规定时间是十五天,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适当延长)。
4、审计复核复核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应当自收到复核材料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遇有补正情形时,补正材料的时间不包括在复核时间内。(《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第九条,旧规定是审计报告复核五日内完成,最长不得超过十天;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复核三日内完成,最长不得超过五天)。
5、审计处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从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审计机关不再给予审计处罚。(《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第十六条)。
6、出具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审计机关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将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审计法》第四十条、《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
7、审计决定生效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审计法》第四十条、《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
8、审计决定执行审计决定一般应于九十日内执行完毕,特殊情况下经审计机关批准可适当延长。(《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1997年施行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被审计单位或者协助执行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自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将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审计机关)
9、审计决定检查和强制执行审计机关应当自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三个月内,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被审计单位未按规定期限和要求执行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执行;仍不执行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
审计机关应当自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送达之日起九十日内,了解审计意见的采纳情况,监督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如发现被审计单位超过九十日未执行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报告人民政府或者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作出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
二、审计听证程序
1、审计听证权利告知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处以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金额百分之五以上且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罚款,或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有关责任人员处以二千元以上罚款,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在三日内要求举行听证;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审计听证告知书之日起三日内,向审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逾期不提出听证要求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三十八条、《审计机关审计听证的规定》第三条、第六条)。
2、审计听证通知审计机关应当在举行审计听证会七日前向当事人送达审计听证会通知书,告知当事人举行审计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审计机关审计听证的规定》第八条)。
3、审计听证回避当事人申请听证主持人回避应当在审计听证会举行之前提出;申请书记员回避可以在审计听证会举行时提出。(《审计机关审计听证的规定》第十二条)
4、审计听证举行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参加审计听证会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审计机关审计听证的规定》第十五条)
5、审计听证延期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未到场,需要通知新的当事人到场,或者有新的事实需要重新调查、核实等情形,可延期举行听证。(《审计机关审计听证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三、审计复议程序
1、提出复议的时间被审计单位可以自知道该审计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审计复议申请。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第五条,原规定时间是十五天)。
2、提出复议的先后顺序被审计单位对地方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但对地方审计机关办理地方政府授权交办的事项和依照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办理的审计事项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该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第十二条)。
3、复议申请受理审计复议机关收到审计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决定受理的,以法制机构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即为受理。(《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第十五条)
审计复议机构应当自复议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审计复议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出复议答辩书,并提交作出审计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第十九条)
4、作出复议决定审计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审计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审计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审计复议决定的,经审计复议机构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第二十四条,1997年施行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
5、复议决定生效审计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效力。(《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6、审计行政诉讼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先依法申请审计行政复议。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第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