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范文
时间:2023-04-05 08:4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生态市场经济
生态这一概念最初主要用以表述自然界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则反映了人类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导关注并利用生态的思想,生态市场经济融合了二者的概念特征,除了兼具市场经济特征之外,还兼具生态这一概念中对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目前我们所提到的生态市场经济主要关注人类利用自然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生态需要过程中的一切活动。生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本身同样带有市场经济协调、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但是其更注重这一过程中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倡导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生态环境的保护性开发,谋求人文关怀、生态关怀、市场发展相统一。生态市场经济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是一种约束市场主体生态行为目标的经济行为规范,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本身具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平衡、关爱人与自然等观念,并在经济活动中以此为准则约束并指导自身行为。生态市场经济模式下资源的配置模式与市场经济存在差别,除了价格、价值、利润导向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生态价值、生态关怀为重点导向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确保其符合生态文明行为目标,实现市场模式下经济主体经济活动与行为的合理化、生态化。生态市场经济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的统一,虽然本质上仍旧以市场经济机制为主要运行基础,但是内在已经发生新的改变,更加注重长远、和谐且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市场经济向生态市场经济的蜕变
世界经济由市场经济向生态市场经济蜕变是时代变革的重要标志之一,生态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正是积极推动世界变革的过程,对于世界发展的影响遍及各个方面。比如生态市场经济中典型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环境保护产业、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开发产业、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广泛回响,每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都会对各国市场经济政策、发展战略、工农业产业布局等产生重大影响,生态市场经济通过应用社会政治经济的各类实际行动实现对市场中具体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正是市场经济服务发展的最大价值之一,生态市场经济也遵循着这一发展模式来实现自己的生态文明目标。市场经济向生态市场经济的蜕变目前在发达国家中最为典型,其次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人文权益、环境保护的关注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培养、工业产品的生产与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以环境保护为共同行为准则的社会规范将生态经济文明的影响力拓展至方方面面,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及,但是确实在多个方面同发达国家有同样的经济影响力与表现。生态市场经济对生态文明目标的追求通过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得以实现,并在大多生产环节中得到体现,以价值规范、市场需求、价格标准等市场元素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筛选与淘汰,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承担起生态文明责任、践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理念。
生态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在当前追求人与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协调的背景下,生态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机遇,诸多相关发展制度的设计、法律的出台为其提供了保障与支持。比如“以人为本”、“中国梦”等理念的提出,都是立足于人文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尝试在新时期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作为世界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腾飞的新动力,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环境荷载过重、资源瓶颈桎梏、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错位,人本经济取代物本经济已成为必然,引导经济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促进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无疑是生态市场经济中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这对于新时期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享受发展成果的公平性与普惠性有重要价值,也是“人的发展经济学”在当代的实践,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探索生态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构建全新的生态经济学体系,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以生态经济为目标,构建全新的经济学框架,落脚于共同富裕,将生态经济、人本经济为发展主线并贯穿于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分配过程、消费过程。
3.积极推进我国生态市场经济发展建设
由市场经济向生态市场经济的蜕变是当前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同发达国家相比,生态经济方面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是庞大的经济体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与多样化的资源环境都为探索生态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帮助与支持。近几年我国积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无论是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制度还是新兴产业发展园区等,都被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尝试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及市场化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市场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比如循环经济,生态市场经济中,循环经济作为最典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要积极探索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探索循环经济空间布局,以体现生态和经济规律为指导加强国内发展规划。国内不少地区循环经济的空间规划,积极尝试邀请权威机构或组织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以便为产业链延伸创造条件,虽然规划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问题,无法真正像生态系统那样形成共生关系,但是确实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有益的经济实践成果。循环经济的发展,既要遵从自然生态规律效仿自然,更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新的联系和工作方法,以避免我国已存在的“有循环、不经济”的窘境。国内在循环经济发展上有区域、城市、园区等尺度考量,不同尺度的循环经济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规划循环经济空间布局,既要考虑发展基础,也要考虑未来趋势,应有适度的多样性,要效仿食物链延伸产业链,拓展到对生态规律的超越,将循环经济的空间布局和生态产业园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探索生态循环经济的新发展。
篇2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篇3
关键词 市场 政府 国家干预
中图分类号:F0451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市场、政府各自的作用和界限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市场是通过自发交易协调商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组织。市场是通过协调人们追求自利的活动来提高社会经济福利的组织。从亚当・斯密和英国古典学派到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的正统观念指出,自由市场上的竞争会导致社会上最优的资源配置。他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简明地表明了这一机制:……每个人必须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宁愿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只是出于他自己的安全;他按哪种方式管理产业使产量达到最大的价值,也只是出于他自己的利益。在这个场合同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Smith, [1776]1937, 第423页)。
根据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 North)所说的传统,市场可以被视为一种制度机制(即行为规则的相互作用的制度),在这种机制内,参与者交换其权利和义务。一些机构(如:物权、合同法律及银行)能够使市场运作的更有效。
国家是一种拥有合法的强制力量的垄断组织。国家使用这种强制力量和由它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来协调人们的活动。国家可以不顾个人意愿,强行征募资源,如课税和征兵,同时对提供诸如国防、法院、警察和道路这样的无法由市场供给的公共品承担责任。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
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使人们的依赖性加强,人们交换各自产品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强烈,社会分工越细,市场经济就越发达,市场经济的范围和容量就越大。
二是生产资料私有化。在一个物权明确、法律规章可以对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的权益预予以保障的情况下,市场运行的最好。当物权不明确时,人们就会过于谨慎而不会却承担风险也不会进行长期投资,当规章制度过多时,资源就会浪费在“寻租”行为上。当代经济学这门学科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并且认为市场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工具,所有成功的大规模的为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促进市场的形成,建立有利于市场作用发挥的机制。
从外部性问题到社会公平问题,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方式不是值得信任的。政府之所以要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足。我们认为,政府的九种职能如下:建设基础设施(为了促进资源、产品和信息的流动性,足够的交通运输设施和通讯设施是必需的)、影响态度、确定经济制度、影响资源使用、影响收入分配、控制货币数量、控制波动、保证充分就业和影响投资水平。
政府的一个关键作用是创造市场可以有效运行所需要的条件。竞争需要一系列强制执行的规定来管理合同和财产权,而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这些规定方面居于最佳地位。政府必须通过与合同和产权有关的法律制度。我们这个时代最卓越的经济史学家道格斯?诺思(Douglass C.North)认为,如果没有对产权的保护以使发明家和创新者相信他们能够在引进改进技术后获得好处,工业革命就不可能实现。政府必须强制执行规定并解决由此所引起的争论。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展,市场变得越来越客观,同样程度的压力已经变得不能管理日常的交易。如果规定没有被强制执行,交易中就会出现某种程序的不安全感,人们就不大愿意将资源投资在生产和创新活动中。
由于发展中国家独特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国家应该干预发展过程。其理由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不完善;私人资本主义发育不良和广泛存在自然经济;资金、技术和人才严重缺乏;严重的国内贫困和失业问题以及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等等。他们主张,国家要制定经济计划,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经济自立程度;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达国家应该在贸易等领域作出一定的让步,应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以改善它们的处境。
发展中国家似乎对国有企业有着特殊的偏好,然而,国有企业的效率通常是不高的,部分原因就是政府赋予这些企业市场的垄断控制权。有了垄断控制权,它们就能够将价格定得足以抵消它们的高成本并且能够出售质量较差的商品。这些企业的经理们,将会把他们的大部分精力用在对政府进行游说,以维持这种保护,而不是学习如何面对竞争。
尽管一些国家在长期采取抵制进口策略的同时,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并且许多大国(如印度、巴西、中国)采取这种策略的意愿也相当的强,但是因为大规模的政府干预及保护的存在使得国内生产效率低下。发展中国家试图主导经济发展的过程但结果往往是不成功的,有的甚至对经济增长与发展造成了伤害。
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把政府看做资源积累与配置的合理机制。这种观点已经被那种政府的政策应该极力创造一个运行良好的市场的观点所代替。因此只要建成了竞争性市场,市场就应该成为配置资源的第一作用力。如果存在市场失灵,那么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政府就应该在经济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可以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但是应越少越好。除了我们所提到的领域,各级政府还应保持宏观经济水平上的稳定。制定一种对经济活动无负面影响的有效的税收体系,坚持一种既可保持物价稳定又能够促进就业的政府信贷与支出政策。在鼓励国际竞争的同时不使本国的弱势产业及金融业因受到国外商品与资本的竞争而受到损害。
尽管市场和国家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正好相反,但市场和国家有着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性。市场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是清楚地界定商品的服务的产权。保护产权和实施合同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制定的法律,这是由法院和警察局这样的国家组织执行的。另一方面,国家组织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异反映的是国家和市场结合方式上的差异,即哪部分经济活动由国家负责,哪部分经济活动留给市场,国家的行政组织即政府对市场活动进行多强和多宽的控制,这通常是个程度问题。
改革就是要试着将竞争引到那些限制竞争或缺乏竞争的市场中去!
(作者:贵州财经学院学院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经济理论)
参考文献:
[1][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美]查尔斯・I・琼斯.经济增长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德怀特・H・波金斯, 斯蒂芬・拉德勒,唐纳德・R・斯诺德格拉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美]迈克尔P.托达罗、(美)斯蒂芬C.史密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税收制度税收中性税收调控公平与效率
一、21世纪中国经济体制的基本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日臻完善
1.20世纪末市场化程度已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建立
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双重体制格局还没有彻底改变。不过,即使仍然沿用“双重体制”,也是非国有经济这一新的体制成分以及与之相关的市场机制开始占据优势,国有经济的份额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传统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这样,当前的体制格局实际上可以概括为: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初步形成,新体制已从“边缘”向“中心”靠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制格局变动基本上是沿着“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迹运行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可以概括为市场化进程,因而市场化程度指标可以用来表示体制改革所能达到的水平。
2.21世纪的上半叶,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全可能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过20年的改革,中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由总体市场化程度近乎零到50%左右,这种变化是相当深刻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历史性的。对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经济总体的市场化程度并不理想,距离目标模式尚有不小的空间。特别是要素市场化程度(36.57%)和政府行为适应市场化需要的程度(36.6%)过低,充分暴露了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即使是市场化程度超过50%的产品市场领域(61.71%)和企业改革领域(51%),其内部结构也存在诸多矛盾,离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还有不小的距离。不过,总体来讲,从衡量市场化程度的五个方面(产品市场化程度、要素市场化程度、企业市场化程度、政府行为适应市场化程度以及经济国际化程度)都可以看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素已经初步形成。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总体市场化程度从近乎零到50%左右。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纪,尽管我们要更多地触及市场化改革中的“硬骨头”,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如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的改制、要素市场的发育和政府职能的转换等,但我们毕竟积累了20多年的改革经验,现在的经济环境也比较宽松,政府驾御复杂的市场经济运行的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因此,只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就一定会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按照20世纪最后20年的改革步伐推算,到2010年我国的市场化水平将有显著的提高,总体市场化水平达到70%是完全可能的。在此基础上,再经过20年,即到2030年使中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达到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基本实现。
二、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建立与完善的税收制度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重视宏观调控对市场缺陷的弥补作用,具体到税制的设计上,就是要处理好税收中性和税收调控的关系
税收是一种分配方式,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国家征税是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在这个转移过程中,除了会给纳税人造成相当于纳税税款的负担以外,还可能对纳税人或社会带来超额负担。所谓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税收的中性就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税收中性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在税制建设上,税收中性的要求是:税制结构应科学、合理,有利于平等的市场竞争,如税制应该统一,税负应当公平,避免重复征税;税制应当简化,方便纳税;扩大税基,合理制定税率;税收征管制度应健全有效率,征纳成本低。
税收中性是相对的。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并且仍将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市场并非万能,也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市场对某些经济现象亦常常显得无能为力,需要由市场以外的力量加以弥补或矫正。税收调控就是有效的外部力量之一。税收的操作主体是国家,因而税收政策的制定及其运用体现着国家的宏观目标与偏好,从而国家运用税收引导经济发展,调节经济运行时,有着其他各种经济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调控力,直接有效,强制规范,成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一般认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调节经济周期,实现经济稳定;二是促进经济增长;三是公平收入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在税制建设上,税收调控的要求是:及时、足额、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掌握必要的财力、物力,在我国当前突出的表现应该是提高整个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调节供求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和防范通货紧缩,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矫正收入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包括缩小地区间差距。
举世瞩目的1994年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制体系。新税制运行两年来,保证了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新税制是成功的。如果从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关系分析,94税改正确把握了两者的关系,在税改主要内容上体现了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辩证统一。
从流转税改革来看,取消工商统一税,实行内外资企业统一的流转税制: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扩大到整个工业生产和流通领域,税率趋向统一,这都体现了税收中性的一面;在普遍开征增值税的同时,对烟酒等11种消费品和石油、天然气等7种矿产品分别开征了消费税和资源税,并实行差别较大的税率,这又体现了税收对特种消费品高额收益和自然资源级差收益的非中性的特殊调节。就增值税本身来说,规定了基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以及减免税优惠规定,这又体现了它非中性的一面。再就绝大多数产品适用同一基本税率这一中性特征来看,由于各种产品的供求弹性不同,必然会影响税负转嫁的程度,从而影响产品的相对价格和生产者消费者的抉择,其税制运行结果又会是非中性的。这反过来说明,绝对的中性税收是没有的,税收中性与非中性、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是辩证统一的。从所得税改革来看,通过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行税利分流,取消税前还贷,取消国有大中型企业调节税,取消企业税后征集“两金”,取消奖金税等一系列措施,使所得税向中性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同时仍存在非中性的问题,就企业所得税而言,一是内外资企业仍实行两套税制,税负不平;二是税率上内资企业仍实行33%、28%、17%三档税率;三是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保留了大量的减免税优惠。从所得税改革的整体来看,既通过税收的中性化为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创造了必要条件,又通过税收的非中性措施体现了对小企业、特殊行业企业(如残疾人企业)的照顾,在这里体现了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辩证统一。
与此同时,新税制还通过统一税政,集中税权,理顺分配关系,取消困难性减免,严格控制偷漏税,强化税收征管等方式,在有效地保障了财政收入的同时,也体现了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辩证统一。
在进一步完善新税制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正确处理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关系,例如,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建立统一的法人或公司所得税制,体现税收中性的要求。但即便是实行统一税率,现存的内外资企业的大量减免优惠规定也很难取消或统一,有些规定甚至是很必要的,这在事实上表现为一定的非中性。再如,流转税中的增值税被公认为是具有中性优势的税种,但仍在税率(三档)、进项税额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征税办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非中性。即使今后通过改进完善有关规定也难以完全避免。因此,对待税收中性原则,应坚持相对论,防止绝对化。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辩证关系,也才能建立起既与国际惯例相符、又符合中国国情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2.顺应市场经济体制兼顾公平与效率并优先考虑效率的要求,适时转换税制结构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税制结构实行的是流转税类为主体的模式,1994年税制改革后,这一状况更趋强化,仅增值税和消费税两个税种,其税收收入就占全部税收的五成左右,如加上营业税、关税等其他流转税种,其比重高达80%左右。可以说,我国税制结构的这一现状,从历史上看,与生产力水平较低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密切关系。然而,上述两个重要条件在现阶段已有根本性改变。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税制结构符合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社会原则,要求税制结构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实现,而所得税制则有利于这些原则和目标的实现。人们通常说积极财税政策下的减税手段,则是在所得税占主导地位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因为,减税即减少所得税收,使厂商的利润和个人的收入增加,由此达到刺激消费和鼓励投资的功效。为此,我国的积极财税政策要想获取更大的效用,必须及早转换税制结构模式,从流转税为主体模式先转向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模式,再转向所得税为主体模式。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为第一步的模式转换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国外经验看,一国税制结构从流转税为主体模式转向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模式,其经济条件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0美元左右。如日本转换时的水平为789美元,美国815美元、英国717美元、原西德647美元。我国目前的人均GDP已达700美元左右,这还是根据市场汇率计算出来的,如果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我国的经济实力远超出该水平。所以,我国税制结构模式的转换,不仅具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过剩下需求不足这一重大难题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模式转换的经济条件。
3.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因而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有三种最基本的形式,即: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而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来看,公司制是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所采取的一种主要企业组织形式,也是产权制度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其共同特点都是公司资产的股份化。这便于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也有利于公司产权的转让和流动,促进存量资产的合理重组,实现资产的最佳使用效益。税收作为对微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果进行课征的一种分配活动,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和产权制度的不断创新,其有关政策和制度也必须作进一步完善,以更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实现彻底的政企分开。但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分税制仍以行政隶属关系来划分所得税的归属,把中央企业所得税划归国家税务局,地方企业所得税划归地方税务局,这容易造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用行政手段干预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的局面。因此,为使政府与企业行为彻底分开,分税制对所得税的划分不应以企业行政隶属为依据,而应象增值税那样,以税收收入分割为标准,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所得税收入。
其次,随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进展,公司的产权主体会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一个由国有法人股、国家股、外资股、个人股组成的公司制企业里,所有制性质已显得非常淡薄。所以,以单一产权主体的企业为对象所建立的企业所得税制必须向以多元化产权为主体的公司为对象的公司法人所得税制发展。这就要求:第一,尽快统一以所有制性质划分的内外两套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公司法人所得税。第二,规范目前股份制企业所得税,特别是股份上市公司的企业所得税。无论是从公司公平竞争角度还是从税法严肃性角度来看,对股份制企业都要求实行统一的税制。但股份制企业实际执行的所得税却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这表现在:(1)实行新税制后,已批准在香港上市的九家公司继续执行15%的所得税,以后到香港新上市则执行统一的33%法定税率。(2)各省市在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除了少数执行统一的33%法定税率外,许多省市出于地方本位利益考虑,为增强地方企业在股市的竞争力,经省市政府批推,所得税率有按15%执行的,也有按24%执行的,既不统一,又不公平。(3)特区企业与内地企业在所得税上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内地股份制公司的竞争力。所以,为建立统一的公司法人所得税制,必须明确规定所有公司,无论是海外上市公司还是国内上市公司;无论是特区公司还是内地公司;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应执行统一的33%法定公司税率。只有这样才能严肃税法,进而促进股市的正常发展和公司间的公平竞争。第三,制定集团公司的所得税规范。企业公司制改造,必然会产生大量的集团型公司,目前全国已有上百家企业集团正在进行公司制改造的试点。所以,为适应公司发展的集团化趋势,对集团公司的所得税必须制定专门的条款予以明确。在国外,税法对集团公司的所得税都有专门的规定,因为集团公司的所得税涉及到股息抵免、纳税方式的选择、公司综合所得的界定、合并纳税报表的编制等比较复杂的事项。而我国对集团公司税收问题只规定股息、红利收入比照联营企业收入处理,核心企业对紧密层企业资产控股为100%的,可由控股成员企业选择由核心企业统一合并纳税等几条比较笼统的规定,缺乏详细的可操作性规定。第四,明确特殊问题所得税处理规范。产权流动有利于盘活国有企业资产存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收购与兼并是产权流动与重组的重要方式,对收购与兼并过程中产生的所得税问题如何处理,目前我国税法还没有明确规定,对此,统一后的公司所得税法必须尽快予以明确。
4.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而社会保障税制又是健全与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性条件,所以在新的世纪要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安全网”。但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不仅缺乏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法,还没有将保障资金列入预算内管理,而且由于保障基金的筹集实行“按地区、分行业、定单位”的办法,各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障项目多少不一,基金筹集标准高低不同,资金管理分散,筹集成本高,调剂面窄,对资金的使用缺乏有力的监督,普遍存在资金浪费、挪用问题,无法专款专用,难以满足保障支出的需要。较现实的解决办法就是参照国际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制定社会保障法,开征社会保障税。具体实施方案是:(1)在保障项目上,设立退休、失业和医疗三个必缴税目,对工伤和生育等保障项目,暂时仍由企业或家庭自我保障。(2)结合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为雇主(公司)、雇员和个体经营者的现实情况和我国国情,我国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原则上也应该是所有支付工薪的单位、工薪收入者和个体经营者。(3)按照国际惯例,社会保障税的计税依据为雇员的工薪收入(不包括资本利得、利息、股息所得等)、个体经营者的纯收益额或营业利润;在税率上一般按比例税率征收,并且对税基的最高额有限定,当然限征额要根据物价指数适时调整。(4)社会保障税可作为共享税,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在分享比例上,目前可将税款的大部分划归地方收入,少部分划归中央,供中央在全国范围内调剂。(5)社会保障税应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税款入库后再拨付给社会保障部门使用支配,为此必须改变目前多头分散管理的局面,在地方机构改革中成立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5.加大费税改革的力度,为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提供宽松环境
篇5
一、市场经济视域下市场营销中的几个关系
如果想在新的市场经济视域下做好市场营销的定位,就需要正确处理好市场营销与企业其他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1.市场营销同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战略是为企业的总体方向做细致的规划,是每一个企业的纲领性文件,而在制定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确定市场营销的中心位置,通过市场营销的角度去制定企业的战略,以市场作为战略的导向,营销为战略的中心,同时还要重视网络的基础地位。换言之就是用营销的观点来具体论述企业的战略思想,让效益、服务和新业务三者协同发展。从企业的战略角度来看,效益代表这企业内部成本与企业的收入之间的关系,也是企业的营销目标;服务则决定了企业在用户心中的地位,是市场营销中的新观念,作为市场营销的次级作用,代表企业的软实力;新业务则在表了企业的未来,是一个企业创新的观念。我们需要让这三者之间形成“三足鼎立”的关系,才算处理好了市场营销同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2.市场营销与企业资本经营间的关系在确定了企业战略基础上,企业需要确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处理效益、服务以及新业务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运作。资本经营就是从企业的自身出发,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保证产品数量达到市场营销的目标。通过找资金纽带将三者牢牢联系在一起,让生产的资源得到最佳的效果来获得资本的增加,简而言之就是吧财务与资本当成经营管理的核心。要想更好实现企业的资本经营,企业就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做好产权的清晰、责任划分以及最重要的科学管理进行企业的改造,形成一个合要求的市场主体。从我国还在发展阶段的市场经济出发来实现资本的经营归根到底还需要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资本的合理配置,资本的增值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够实现。所以资本的经营是市场营销的新阶段,在确定市场营销定位的过程中需要逐步来创造和推进资本的经营,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以及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投资的方向,进而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确定资本的增值。3.市场营销同企业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在市场营销定位过程中,人力资源是企业宝贵的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实现了人才利用的最大化,才能达到市场营销的人才经营。将人才经营加入到市场营销定位的考虑范围内是企业市场营销的又一次大的飞跃。同企业的资本一样,人才也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资源,我们需要运用市场的观念,在市场中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管理体制,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统筹规划来综合管理,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使用、培训和考核的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培养出具有高素质、懂得现代企业管理和有着市场观念、创新思维的营销人才,才能让企业的市场营销有一个最准确的定位。4.市场营销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现代的市场经济是千变万化的,营销的定位需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说,创新是市场营销的中心,营销通过创新将变革变为事实,贯穿在“三足鼎立”之间,不断通过创新让市场营销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创新从实际出发,具体而论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不论市场营销如何创新变化,观念的变化是首当其冲的。学会创新思维,打破常规的营销线路,做到在面对变化时敢于去想,同时通过敏锐的调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适时地进行一点反向思维。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冒险,接受新鲜事物。(2)其次,创新还表现在营销组织机构的创新。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是亘古不变的原则,而我们如何搞好市场关系就需要从客户入手来决定营销团队的组织结构。在这方面,很多企业都因为有太多犹豫,机构的改变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这无形中就让企业失去了很宝贵的市场先机。机构的改革首先需要让生产简洁化,同时讲究联合,适当发展委托机构。(3)最后,创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技术和开发业务中的创新。长期依靠一两个产品来支撑企业的生存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所以企业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技术,开发新的业务让营销的范围更加广阔。市场营销部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各类环境以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提出新业务开发和推广。
二、结语
总之,市场经济视域下的市场营销定位是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客户的需求变化以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来制定的。企业在对市场营销定位分析过程中一定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结合企业内部的创新和处理好各种内部关系,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
作者:汪芸倩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篇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哪些相异和相同呢?要明确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把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来分清。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不明确他们基础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也就不能明确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由此可见,明确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也就是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相异和相同的首要问题。
二、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的相异和相同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异和相同呢?
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母腹之内。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有产者剥削,无产者贫穷,生产盲目和经济危机等。但所有这些都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以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剥削,消灭贫穷,消灭生产的盲目和经济危机等等,也就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容。同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的区别,首先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私有;其次就是有无剥削,有无贫穷,有无生产的盲目和经济危机等等。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呢?首先在于他们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其次就是无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一个阶段都是由一个一个活着的人来组成的。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要生活,生活着的人都要活动,每一个人的活动虽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面向富裕,背对贫穷。富裕使人安定,贫穷使人不宁。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的相同。
三、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
那么他们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异和相同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他们在内容上的私有和公有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所决定。所谓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公有生产资料,只有私有生产资料。所有生产资料都为个人和国家所占有,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生产资料可使用。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第一,没有生产资料的人,迫于生活,不得不去出卖自已的劳动力,这就给私有生产资料者的剥削造成了条件。由此可见,私有生产资料者的剥削,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一种形式。
第二,任何产品都有更新换代或不再为社会需要的可能。因此,减产或停产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减产或停产后的工人,由于自已没有生产资料,所以也就不能不失业和贫穷。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二种形式。
第三,为了消灭贫困,资本主义社会采取了社会保险。可是社会保险却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又一种形式的剥削。正如美国总统克林顿所指出的“社会保险总是依赖于年轻一代人的纳税,一般退休人员在不到六年的时间内就能收回他或她所支付的所有保险税。但是,此后,他还要继续领取这笔保险金。那么现金从何而来?实际上政府一直靠借贷为社会保险制度提供资金,而把债务转嫁给纳税人。”由此可见,社会保险的剥削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三种形式。
第四,对失业者劳动力的浪费,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四种形式。
通过上述四种形式,我们可以看见,剥削、失业和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以美国为例,号称富甲天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美国,现在就有“1200万户人家为柴米发愁”。设每户有人三口,为柴米发愁的人就是3600万,这在美国两亿四千九百五十一万人口中,要占13%左右。这就是剥削、失业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在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失业和贫困的条件下,由于剥削和被剥削的对立,富有和贫穷的不同,失业者的生活没有保障。这就使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进行科学组织的可能。正因如此,所以社会的负面现象,如:民族纠纷、宗教矛盾、贸易摩擦、资源分配、生态平衡、财政赤字、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伪劣假冒产品等等,都如影随行,成了不可避免的事。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和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形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形式,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决定的。所谓公有,也就是说,这些生产资料是用于为每一个人平均分配的。正因如此,所以社会中也就没有了没有生产资料的人,从而也就没有了有人迫于生活去出卖自已的劳动力。这样私有生产资料的剥削也就可以得到了避免,失业和贫困的现象也就可以不再发生。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话虽如此,可是要把公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产资料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河流、湖泊、海洋等等;一类是“劳动生产”的生产资料,如: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在这两类生产资料中,前一类是可以为每一个人平均分配的。后一类则不能。因为式样繁多,用途不同。每一个人需要的也不一样。所以是不能为每一个人平均去分配的。这该怎么办呢?方法是:用“公有生产资金”去代替对这类生产资料的公有。为每一个人分配一定数量的公有生产资料的“贷权”,让每一个人自已去购买这类生产资料去使用。这样,这类生产资料也就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去使用了。
在每一个人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公有生产资金“贷权”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也就可以进行科学的组织了。
首先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培养和教育。在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公有生产资金“贷权”的条件下,他们也就有了储存自已养老基金的能力。这时国家也就可以把他们储存的养老基金转变为每一个儿童生活和学习的贷款,从而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培养和教育。
在这个方法下,设每一个人的儿童期为19年(包括胎儿期),偿还儿时贷款期为12年,那么每一个人一生的贷、还、存、取过程就会是这样的:从被孕育的时候起,到18岁成年的时候止(19年),每年从银行(或专设机构)贷取一定数量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从19岁起,到30岁止(12年),每年向银行偿还一定数量的儿时贷款;从31岁起,到49岁止(19年),每年向银行储存一定数量的养老基金;从50岁起,到61岁止(12年),每年从银行取回一定数量的养老基金。
具体实施方法是这样的:
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单位,设某单位有儿童(胎儿-18岁)1000名,有壮年男女(31-49岁)2000名,儿童基本平均每人需要生活和学习费用1200元,那么每一个壮年男女本年平均各向银行储存养老基金600元供儿童来贷用。
青年人(19-30岁)本年各向银行偿还一定数量的儿时贷款;老年人(50-61岁)本年各从银行取回一定数量的养老基金,年年如是。
在这个方法下,社会也就可以组成这样三个组织和系统:
1.抚幼组织和系统
包括计划生育、产院、孕妇、乳母、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技和职中,是生育,养育和教育儿童的组织和系统。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中为孕妇、乳母、保育员和教师职工支付劳动报酬。把年满18岁的儿童转入青壮年男女的劳动组织和系统。
2.青壮年男女的劳动组织和系统
接收抚幼组织转来的男女青年,为每一个人平均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和贷权,让每一个人自主去劳动。组织青壮年人的进修,培训和生产;监督他们偿还儿时的贷款和储存养老基金;回收老年人的土地和贷权,把老年人转入老年人的组织和系统。
3.老年人的组织和系统
接收青壮年组织转来的老年人,为老人年提供保护和服务。
接收死亡者的遗产,用遗产为夭亡和残疾者偿还不能和无力偿还的儿时和公有生产资金的贷款。保证每一个人储存的养老基金和公有生产资金的放贷得以如数回收。把所剩遗产转入公有生产资金之中。
随着公有生产资金的增加,每一个人对公有生产资金的贷权也就可以扩大到生活费用之中,如住房和家庭用具等等。从而让每一个青壮年男女都有条件组成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使他们得以愉快生活,安心劳动。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组织情形。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组织下,由于抚幼组织从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中支付了教育经费;劳动组织为每一个青壮年男女分配了土地和贷权。使他们不被剥削、失业和贫困;老年组织用老年人自己的养老基金保护和服务了老年人,所以国家财政开支中的教育经费和社会保险费用也就不再需用。这对节约国家财政开支,精简国家管理机构,消除民族纠纷、宗教矛盾、贸易摩擦、资源分配、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生态平衡、财政赤子、老年生活、儿童教育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走向统一,都是十分重要的事。
不但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三大组织下,由于每一个人从被孕育的时候起,到生命结束的时候止,都生活在三大组织的关怀之中,接受三大组织的管理,所以,他们的言语和行动自然也就会高尚和文明。正因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现象,如诈骗抢劫、恐怖暴力、贪污盗窃、赌毒妓等等,在这里也就不会发生。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产生的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形式。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呢?
第一,生产资料私有的相同。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是私有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把公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去使用之后,这是的生产资料也是私有的。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私有生产资料上相同。
第二,私有生产资料的作用相同。私有生产资料有保持和发挥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生产资料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的私有生产资料也是这样。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生产资料在作用上完全相同。
第三,总体来说,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是这样一种情形,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公有。它的作用是让每一个人都有生产资料可使用,消灭私有生产资料的剥削、失业和贫穷,使社会得以科学地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现象不再发生。换句话说,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和公平。第二层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之后的私有。它的作用在于保持和发挥每一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
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权”则不同。它只有生产资料的私有,没有生产资料公有一这层。所以,它只能保持和发挥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不能消灭剥削、失业、贫穷和社会和负面现象。换句话说,它不能保证社会的平等和公平。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相异和相同的根本情形。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见,社会主义社会较资本主义社会前进了一个时代。它前进的标志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诞生。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
在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下,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剥削、失业、贫困和社会负面的现象的不可避免,所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就难于顺利发展和运行。
第一,由于生产者不知道社会对产品所需要的数量,反之,消费者也不知道社会中有什么产品可供自己计划来使用,这就使社会中产品的过剩和短缺都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换句话说,盲目生产和盲目消费所产生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社会产品过剩时,物价下滑,生产者受损;短缺时物价上涨,消费者负担加重,加上投机倒把,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垄断操纵,从而使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就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时常都处于惶惑不安的生活之中,精神压力沉重。这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以新奇刺激消费,以炫耀购买使用,这不仅浪费社会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使不能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这就给人类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亮起了红灯。这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三个特征。
通过上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特征,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已失去了存在的可能。
在社会主义社会形式下,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三大组织系统中人员的年龄和需要基本相同,所以各系统也就可以统计本系统人员的需要,然后报请国家招标定购生产来供应。这样不但每个人的需要都可以得到了满足,而且盲目生产,盲目消费,换句话说,社会产品过剩和短缺的经济危机也就可以不再发生。与此同时,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所以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买空卖空、垄断资源以及伪劣假冒产品等等,也就没有了产生的可能,这就使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现象也可以不再发生。在招标生产中,国家还可以把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条件列入中标条件之中,从而使环境得到保护,资源得到节约,生态得到平衡。不但如此,由于夺标的竞争,还会使物价合理,市场稳定,人民生活康乐安宁。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
1.都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要遵守价值规律的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也是这样的。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消灭剥削,这与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的内容不能相容。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遵守价值规律性上是相同。
2.市场中运行的都是私有资金
资本主义市场中运行的是私有资金,社会主义市场中运行的也是私有资金!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生产资金的作用在于为每一个人平均去分配,以便消灭剥削、消除失业、消除贫穷。使社会得以科学的组织,社会的负面现象不再发生。保证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平等和公开。所以不会直接进入市场中去运行。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把公有生产资金平均分贷给每一个成年人去使用之后,这时的公有生产资金也就成了私有生产资金。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中运行的也只能是私有资金。而不能是公有资金。这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中运行的都是私有资金的原因。
篇7
作为一名观察者,我一直被市场这种情绪化的反应感到无奈。官方说只是个传言,我也希望这确实只是个传言,不然就实在太可怕了。但一个传言就能引起这么大反响,更让人不得不反思。是什么造成商家集体理性恐慌的?为什么大家相信政府真会去这么离谱地查他罚他?
追根溯源,还是权力不受限制让公众没有可靠预期。商家对政府有了可靠的预期,就会扎扎实实地在你这投资兴业,这样你当地的经济繁荣才有了扎实根基。反之,因为没有可靠预期,恐慌到一定程度,就会集体弃市了。
市场经济是按规则运作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又是讲信用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又是德治经济。统而言之,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在这里,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规则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市场经济框架,但是,规则和信用还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出现破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建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直至个别契约的正式制度。它是保证市场有效运作的基本原则,它决定着市场内部的结构和安排是否适当,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是否协调,从而保证社会分工、合作不断发展和扩大,使市场经济制度得以正常运转。
没有一个好的市场规则,市场就难以发挥它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同时,市场经济的基石和先决条件是要有可靠的产权。有了可靠的产权,市场经济自然而然就发展起来了,经济繁荣也就随之而至。没有了可靠的产权,市场经济就像是被釜底抽薪了一般,很快熄火下来,交易成本会大到让大家不得不放弃交易。沈阳这次的风波就说明我们的市场基石还是很不牢靠的,一夜退到改革前不是没可能的。
市场的传言今后还会有,市场经济永远不不会风平浪静。在改革进入关键的时刻,政府应进一步坚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法制,更得管住自己,尤其是在市场本身弱不禁风的时候,更得管住自己的手。
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 统一 建设 发展
一、统一市场的内涵及其特征
统一市场,下意识是一个与市场分割相对应得空间上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是指一个高级的市场经济形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主体平等活跃,市场客体融通发达,市场介体成熟健全;二是地区与行业部门间贸易流通壁垒,商品要素自由流动,信息透明完全,竞争公正有序,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的功能;三是中央宏观管理与调控政策统一实施,较少干预与管制,市场规则与制度完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衔接。市场的统一性是现代化市场体系的核心与灵魂。表现为市场规则的一致性、市场的自由流动性、统一市场价格的均衡性、不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联性等。中国市场化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走向市场统一的过程,就是要实现即内部市场统一又对外开放并与外部市场有机衔接的现代市场经济形态,即努力建设成为开放性经济。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学术界曾针对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过建立国内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统一的市场必须是一个完备的市场体系,它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二是要统一的市场必须在区域合理分工和消除地区、部门障碍的基础上,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生产者之间的平等竞争。前一项的内容是针对计划经济单一的商品市场格局提出要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框架。因此,本质上是在原有的尽管不完善的商品市场基础上,扩大市场类型,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问题。而后一项的内容是针对计划体制中的各种制度规则,在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的过程中,要转变资源配置的方式,特别是要由双重资源配置的方式并存的格局转向统一市场资源配置的格局。
我国统一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性。统一市场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体系。统一性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主体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分散活动的条件下,必须有权威机构能从总体上利用各种市场调节工具区弥补市场机制本身功能的缺陷。
竞争性。在统一市场中,商品流通和要素流动必须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进行才能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竞争本身排斥对市场的垄断干预、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
有序性。在统一市场中,商品的流通、资源的流动以及公平竞争,要求有序地运行。有序的进行意味着市场要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维系市场活动的秩序,保证资源、商品流动和公平竞争。二,建设国内统一市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建设国内统一市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现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的基本要求。它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1 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性要求我国现阶段必须建立国内统一市场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性阶段可以看到,市场经济从初始状态发展到现代状态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实现这一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市场的发育过程。从一般意义讲,市场的发育程度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才会逐步发达起来。当前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打破原来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统一市场,可以说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另一方面看,目前的国际市场已经具有发达的市场体系,并日益朝全球统一化方向发展,从而与国际市场接轨。
2 建立统一市场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
市场经济即是以市场作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简而言之,社会生产所需资源主要由市场来安排和配置,就是市场经济。从统一市场的内涵来看,市场之所以要建成国内统一市场。其目的在于打破国内市场的任何空间限制和人为阻隔,使各市场主体彼此之间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自由的开展交换活动。所以统一市场的建立首先需要创造更规范的市场主体,并使这规范的市场主体在国内企业普通化。
3 建立统一市场是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市场体系形成的关键。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及其变动来引导和实现的。经过二十几年的价格改革,我国的价格体系巳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未完全形成,尤其是资金、劳动力、土地的市场价格更是如此,这就限制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调整或放开而带来的价格信号的变化,而这样一种市场机制未能形成的原因又在于目前整个市场体系中各类不同市场发育的不协调。因此,加快统一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是深化价格改革的迫切需要。
4 建立完善的统一市场是宏观管理方式专柜的迫切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把经济活动主体从政府转到企业。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实体。多年来在深化企业改革方面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有了很大的的改变,但是深化改革仍面临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因此,只有建立起统一市场,才能实现国家间接宏观调控体系与方式的形成,促进市场运作的有序进行。
三、中国市场统一市场的建设进程
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多年的发展证明,市场统一与现代化是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是发达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的市场化建设经过“渐进式”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但要走向统一、走向现代化,估计还要较长的时问。实现市场统一与现代化,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即统一市场建设的渐进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行政性分权改革与市场发育(1978-1992)
(2)“双元共存”的市场成长阶段(1992-1997)
(3)“双轨过渡”中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1997至今)四,统一市场建设与规范化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各类市场上交易主体的总称。它是社会主义国内统一市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如果没有多元化、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的存在,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运行机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作用的发挥,实质上就是依靠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价格机制是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它是一种引导要素配置的信号,而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准确传导这个信号,从而引导要素的配置和流向。
市场
主体的规范化即是市场经营中的主要角色,它处于市场经营活动参与者和支配着的地位。从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要形成社会主义国内统一市场,必须构建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并要使其具有普通性品格。这是我国国内市场形成的内在要求。
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有明确的产权,(2)市场主体必须是独立自主的经济法人实体,(3)市场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篇9
【关键字】电力市场营销价格
随着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将面临新的挑战。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电力企业要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这对供电企业来说更为重要。市场是电力营销的基础,电力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围绕市场来进行,“电力市场需要营销”的观点已经逐渐为大家所接受。多年来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传统的供电模式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电力市场的问题及矛盾,同时,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任何行业的垄断格局都将被打破,电力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电力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在新的形势下供电企业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实现供电企业从旧的供电模式向新的电力市场营销模式的转变。面临新形势,处于深化改革中的供电企业,如何开拓市场、做好电力市场营销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电力市场营销队伍
由于供电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职工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传统的观念使我们总是被动地与客户打交道,把自己置于客户之上,从而忽视了电力市场营销观念。要转变思想观念,摆正与客户的关系,树立客户至上的思想。要树立竞争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在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主动进攻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进一步夯实营销安全基础,切实提高营销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努力做到本质安全和无危而安。在强化营销人员安全意识、提高营销系统安全文化的同时,实现营销全年安全工作目标。使“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他们不断推进教育培训体制改革,规范和加强教育培训管理,增强职工专业素质,为全面提高营销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水平提供有力保障,树立整体营销和全员营销的意识。电力市场营销贯穿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市场机构和以客户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优质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营销技能全面,适应市场开发的营销队伍。搞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实行服务承诺制,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办事透明度,及时解决客户用电故障,让客户了解电价政策,对供电电压、供电频率和供电可靠性做出承诺。
2、开拓新兴市场,增加售电量
目前,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深化,全国电力需求平稳增长,用电增速减缓,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供电行业呈现买方市场。但供过于求是相对的、暂时的,电力市场有许多时空上的空档,进行市场创新,可以增加售电量。市场创新的要点应该是:抓住国有大中型企业用电大市场;紧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用电增长点,对一些科技含量高、有市场发展前景、适销对路、有赢利的企业加以扶持,参与其投资、管理,帮助其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设备等级,以获得更大的能源利用率;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工程的实施。通过市场创新,力求在买方市场总格局下,挖掘局部性的卖方市场,开拓区域性的卖方市场,营造阶段性的卖方市场。
农村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要用发展的眼光密切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关注农村住宅、道路、通讯、家电及小城镇化的发展进程。要抓住机遇,刺激和引导广大农民能用上电、用好电,支持农业排灌和农副产品加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供电可靠性,让农民放心使用进入家庭的电视、电炊具等家用电器,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将电力营销的主攻方向放在第三产业用电、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市场上。根据预测今后相当长时间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将呈最旺盛的上升势头,它将成为今后电力销售最亮的增长点。2012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2.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3%和27.4%,分别高出上年同期10.4和15.2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
3、建立有竞争力的价格营销体系
电力企业在保证客户与公司双向收益的原则下,应该重视国家规定的企业定价范围,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灵活的调价机制而随时改变价格策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对不同客户不同地域可结合具体的时间和空间,采用不同的价格营销手段,促进本地区电力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确保电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以一些用电量比较大的客户,要制定相应的优惠制度,比如启动“一厂一价,一厂一策”的促销手段,用政策的优惠将企业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工业用户的用电量属于第一大用户,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将这一块阵地守护好,通过对客户的利润最大化的倾斜和扶持,让这些用户在用电上有一个可靠的依附基础,比如针对这样的大企业可以进行超基数优惠电价的原则,在丰水期利用季节折扣的方式对电价进行优惠。对蓄热电锅炉、冰蓄冷空调及其它蓄能设备要进行分段电价,谷峰电价比控制在1:3之间,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推动电力企业电能优化配置推广。对不同用电性质的客户采取用途差价战术,如可停电电价、实时电价、节假日电价、负荷率电价、预付电费优惠电价等。供电所还充分发挥社区经理的优势,将营销系统升级的信息第一时间告知辖区内卡表用电客户,使他们能提前准备,预先购电,储足卡内电量,避免了因系统升级等原因而影响到客户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
篇10
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发挥的。然而,如果只有自由竞争机制,“市场失灵”就可能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市场竞争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差距的悬殊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更应通过建立健全和谐机制,使全体劳动者在自主劳动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走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基本要求;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须以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受到社会和谐机制的约束,同时也受到共同富裕与协调发展目标和相应政策的引导;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是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各经济主体在和谐的环境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实现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充分的竞争不断地激发着经济主体的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出现了竞争无序和失范等不和谐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规范经济主体责任、协调多方利益、均衡各方发展的和谐机制。近年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具有根本指导意义。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继续强化竞争机制作用的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开始形成和谐的共识,在政策操作层面开始形成和谐的导向,和谐运行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竞争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利益动力,和谐机制则为市场活动提供协调的力量和环境以及利益均衡的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只有这两种机制相互支撑、相互制约,才能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所以,一个和谐运行的经济机制首先必须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劳动者权益的实现。正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加强法制建设。在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分散竞争格局下,必然需要一系列法律界定各自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经济活动在“利己不损人”的规则框架下展开,引导经济主体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解决所遇到的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朝着“帕累托最优”的目标和谐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不能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要通过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企业在不断改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引导企业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推动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好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和裁判员,解决好市场公平问题和其他矛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纯粹自由的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而“弱者”和“眼泪”又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如果说竞争机制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那么,和谐机制就应通过社会保障发挥雪中送炭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