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范文

时间:2023-03-23 22:1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依法治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依法治校

篇1

依法治教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工程之一, 是新时期的领导思想、领导方式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12月,在第一次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上,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强调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发展与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一、依法治校的概念理解

从法律概念上讲,依法治校必然体现一种教育法律关系,即依法治校必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大要素构成。把“依法治校”当作一个学理概念来理解,须从多视角把握其本质含义。

1.依法治校的主体界定

从教育法律关系上看,因主体和对象不同,对依法治校有不同的理解。从国家机关以学校为对象进行管理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还包括其他行政机关对学校各项具体事务的依法管理;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是以学校的各项内部事务为对象,依法管理学校。所以,作为一个学理概念,依法治校,从教育行政法学角度界定,是指政府及教育等各职能部门依法治理学校;从学校管理学的角度而言,是指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本文探讨的是后者。

2.什么是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所谓“依”,是指依据和根据;所谓“法”,是指学校管理之法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不仅包括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教育法》、《教师法》等,还应包括《宪法》中有关学校教育之内容,同时其他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狭义上主要是专指有关学校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治校所依之法,宜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所谓“治”,是指管理,而非管制,是管理和服务的统一;所谓“校”,依学校的层次类型不同,依法治校的具体内容各具特点。

3.对依法治校概念的两种曲解辨析

(1)“依法治校”和“以法治校”辨析

“依法治校”和“以法治校”一字之差,涵义却有天壤之别。“以法治校”侧重把法律作为工具和手段来治理学校和办一切事情,是消极地运用法律来管治学校;“依法治校”则是把法律作为管理学校的依据和最高权威,即作为管理者要体现一种法治精神,表现在学校管理中能动地开展依法育人、依法管理,惟此才能将“依法治校”与“以德立校”更有机地在实践中融合起来。

(2)“依法治校”和“以罚治校”辨析

把依法治校理解为“以罚治校”,则片面夸大了法律的惩戒功能,法律除了具有惩罚、警戒、预防违法行为的功能,还有评价、指引、预测人们行为、保护、奖励合法行为以及思想教育等基本功能。实施依法治校,不能仅仅注重法律的惩罚功能,而忽视法律的其他功能。从“以罚治校”或“以罚代管”的认识出发来理解依法治校,则是对依法治校的曲解,会给依法治校工作造成误导,应当予以纠正。

二、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校”?

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必然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式特点,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在发展建设上,要走出传统封闭式管理体制,建立起法制管理模式。传统的领导权变理论有它积极的一面,然而经验表明,也有其缺陷:一是具有不确定性,二是具有经验性,科学性、稳定性差。我们不能否认领导者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但从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上讲,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强调领导者的作用,就更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依法治校,小而言之,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建设有重要意义。学校管理者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势必推进学校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即从封闭的集权式管理向开放式的民主化管理转化,从而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并有利于营造学校教育的法制氛围,积极推动全社会依法维护学校合法利益、依法支持学校建设,同时,有利于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利益,对教师依法从教和学生遵守法纪也有积极作用。

大而言之,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起推动作用。学校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受经济发展、现实国情所限,继续教育尚不发达,终身教育概念才刚刚引入,国民教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依法治校的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依法治校的内容

1.学校管理的具体内容不同,依法治校可以细化为学校各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在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实行依法管理。这项任务可以在校长的宏观管理下将其具体化,如在教学方面,应按《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及教育部有关教学方面的计划和规定去执行,引导监督教师全面贯彻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在管理方面,应贯彻执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治安处罚条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在服务方面,后勤等教辅序列应依法履行对学校育人工作的支持职责,提供充分、有效、适当的物资和服务,如学校食堂应贯彻执行《食品 卫生法》。

2.根据管理空间不同,按有形空间可分为校园内管理和学校周边环境管理,按无形空间可分为对教职工、学生的管理和对家长、社会其他相关对象的管理。校内管理如何依法进行在前边已经论及,而对学校周边环境、学生家长及社会其他相关对象的管理,已经成为依法治校的难点所在。为治理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我国在1999年出台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中,明令规定电子游戏厅不得开在学校周围,除节假日以外,游戏厅不得容留中小学生玩电子游戏,否则公安机关对经营者有权予以行政处罚。此项规定是对校园外其他社会主体行为的一种规范和约束。《义务教育法》则对学生家长保证子女就学的责任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些都从空间上体现了依法治校的范围已经超越了校园。实践证明,这种超越是必要的,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支持,如果教育管理者只注重校园内的依法管理,而忽视校园外某些事项的依法管理,虽然抓住了主要矛盾,但毕竟是片面的,也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3.依学校管理范围的不同,学校事务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关于学校内部事务管理前面已有论及,它主要是指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等方面具体事务。但围绕学校改革与建设,学校必然涉及对外交往与合作事宜,包括国内外的交往与合作,在这方面学校管理者同样要依法办事。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性的增强,教育的产业化实践的快速发展以及学校办学途径的多样化,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不断增多,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作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各项交往中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运用《教育法》、《民法》、《行政法》等国家法律维护好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尽到其应有的责任。

四、推进依法治校的具体措施

1.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应树立依法治校观念

学校管理者能否树立明确的法制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学校管理者应该把依法治校上升到依法治国的高度,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在实施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目前我国有关教育发展、学校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广大师生员工知法懂法,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在宣传教育工程中,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学法,使校园内从管理者到广大教师和学生都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为管理者依法实施学校管理、教师依法从教奠定基础。

3.正确处理法与国家政策、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关系

在实施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应消除一种非此即彼的错误认识,即不能简单地认为依法治校就排斥学校管理中的政策性规范及领导者发挥工作主动性制定的各项具体措施。实践证明,国家政策只要和法律相一致,就要贯彻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只要和法律不矛盾,也要继续遵守,而且它们对国家法律是一种有效支持,会对学校管理产生推动作用,是绝对不可偏废的。学校对教师、学生等方面进行管理时,可把法律法规延伸,制订规章制度,把依法管理能动地与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依法治校体现的是一种法治精神,强调的是依法办事,并不排除学校管理中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及其他手段。

五、##中学实施“依法治校”的思考

1.依法治校的工作总结

##中学在历年工作基础上,总结了以学校教育为球心,以家庭教育为半径、以社会教育为球体的多角度、多维度工作思路。

以学校教育为球心,营造良好的校风。针对在校学生及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的特点,以正面引导为主,通过建立“小小法律通模拟法庭”、税法普教基地、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品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提高了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的兴趣和自觉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学校近十年来学生无违法犯罪现象。

以家庭教育为桥梁,构筑学校法制教育半径。 为了沟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庭走访、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与学生家长互通信息,商讨教育大计,正确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以社会教育为球体,优化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学不仅要构建##地区的精神文明平台,还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以学校为辐射源,同时又参与社区,吸纳和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打造良好的周边法制环境。

2.依法治校中的问题分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实施科教兴国的要求来衡量,从总体上看,依法治校还不够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纯以行政手段管理教育的惯性依然很大,对依法治教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形成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调处纠纷、维护权益的观念与习惯。部分师生的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治教的意识亟待提高。

3.依法治校的具体措施

(1)继续学习,强化法制意识;

(2)认真宣传,优化法制氛围;

(3)积极改进,健全法制机制;

篇2

(一)依法治校是现代法治主义的要求

学校对受教育者享有处于法律豁免状态的自主管理权,这是近代法治主义中“特别权力关系不受法律调整”观点的集中体现。学校对学生享有无限制的自主处分权,不论该权力行使的程序是否公正、实体结果是否正义,都完全处于司法审查的豁免状态,这种观点有利于保障学校办学的自治权和自,但却忽略了一个简单的现代法治原则“任何不受控制的权力都将导致专制的高度可能性甚至是必然性”[1]。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学校在教育管理中滥用自由裁量权等现象普遍存在,对受教育者造成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因此,现代法治主义认为“自由裁量是根据合理和公正的原则而不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做事;自由裁量权不应是专断、含糊不清的权力,而是法定的、有一定法律约束的权力”[2]。由此可见,特别权力理论已经为现代法治主义普遍抛弃,任何权力都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

(二)依法治校能够实现现代人类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它更成为公民享有其它权利的基础。受教育权的缺失将导致劳动权的被限制与被剥夺,进而影响公民其它财产权的实现;受教育权的缺乏将影响人们运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交流,从而导致公民言论自由权得不到完整的实现;受教育权的缺陷还将降低受教育者的社会评价,从而对公民的名誉权、荣誉权造成负面影响。可见受教育权对于公民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学校教育管理对公民的影响可谓终身而深远,将其纳入法治的范畴是现代法治主义的应有之义。

(三)依法治校是WTO基本规则的反映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化的法治主义也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WTO的重要法治理念“司法最终救济原则”已经为我国的立法所接受。该原则要求权利受侵害后要穷尽所有的救济方法应当以司法救济作为最终的保障。可见学校教育管理已不是孤立的、不受约束的活动,而应当以法治为基础,将依法治校作为溶入国际大家庭的必要途径。

二、依法治校的现实可能性

上文已经从3个方面论述了学校教育管理纳入法治范畴实施依法治校的必要性,但它是否具备现实可操作性呢?笔者认为依法治校已经具备相应的法律理论基础。上文所述的我国宪法中“依法治国”的规定和WTO的“司法最终救济”原则都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享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高教法》第53条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学位条例》第2条规定,公民可以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第15-38条规定,学校可以依法规定对学生进行各种学籍处理。第62条规定,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从以上法律、法规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校的教育管理权不是自然产生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法律授权或赋予的法定权力,它既不可能是一种绝对自由裁量权,也不可能享有法律豁免的特权。由此可见,依法治校是有充分的法学思想、现代法治基本精神、法律原则作为其存在的基础,是法治主义中必不可缺的。

任何组织、个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它必将与其它法律主体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置于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之中。因此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将成为我们依法治校的基石。在“湖南外语外贸学校非法同居案”和“怀孕女生被开除案”中,法院在审理时均适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在中小学教育中还涉及到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规定;另外学校教育还可能涉及到婚姻、家庭、选举、契约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可见依法治校决不仅仅是依某部法或某几部法来治校,而应当建立以行政法为核心、教育法为指导、其它法律、法规为补充的综合法治体系,真正实现依法治校的要求。

三、依法治校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程序公正

现代法治主义追求的是公正,其中“程序公正是最大的公正”这一观点已经为大多数法治国家所接受。法律的任务是用公正的程序推导出法律真实,并用这一法律真实对客观事实作出法律上的判断,因此不公正的程序必将导致不公正的实体结果。西方国家很早就认可了这个观念,在“狄克逊诉亚拉巴马州高等教育委员会案”、“戈斯诉洛伯兹案”、“佩蒂诉伦敦大学案”中,教育机构均因为程序失当而败诉。然而我国传统法律观念却认为实体结果的公正才是最重要的,为了所谓“公正”的实体结果可以违反某些法定程序,例如某学者公开宣称“真实的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即使是通过刑讯逼供获得的,也应当为法院所采信”。这充分说明了时至今日尚有人仍然忽视程序公正的重要性。这一点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尤为明显,也因此产生了诸多纠纷。在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中发生的多起因学籍、学位处分所引起的诉讼中,学校败诉的理由无一不是程序不当。这些实例应当引起学校管理者的警觉,充分重视程序公正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应当重视以下一些程序,才能尽可能保证其公正性。

1.充分说明理由的程序。它要求学校在作出任何管理决定时应当附加说明该决定的充分理由,这是依法治校的一项基本要求。英国学者韦德强调,某个行政决定没有说明理由,行政机关将很难使这样的决定正当化[3]。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也认为,没有说明理由的行政决定意味着违背正义的要求,说明理由是良好行政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一项宪法性要求[4]。综合中西方法律观点,说明理由至少具备以下意义:它表明在形式上决定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决定合理性的信任;它对那些不满决定而准备申诉的当事人可以使他们考虑申诉的理由;它能够体现程序公开的价值,体现对当事人人格与尊严的尊重;它对于裁判者意味着在作出决定时必须排除肆意、专断、偏私等因素。可见说明理由是程序体现公正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说明理由的决定总是与任性、专横、滥用权力相联系,人们将不可避免地对该决定的公正性丧失信心[5]。

2.预先申辩的程序。它要求学校在进行教育管理活动尤其在作出处分决定时,应当在作出决定之前给予受处分者至少一次的申辩机会。申辩是任何法律行为的必备程序之一,因为受处分的当事人不是某种法律关系的客体,而是可以进行理性思考的平等主体。裁判者不应当对受处分者有任何偏见或先入为主,应当提供机会让受处分者进行申辩并采纳其合理的解释。有些学校规定对学生的纪律处分应当在24小时内决定,这显然是剥夺了受教育者的申辩权利。

3.以充分有效的实质性证据支持决定。法治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以合法的证据推导法律真实,任何真实均应建立在有效证据之上。它要求学校在作出任何决定时应当掌握充分的实质证据,切不可仅仅接纳传闻或道听途说的证据,也不可接纳正在接受审查的证据。仅仅以传闻作为证据的任何教育管理活动都会被法院的,例如仅仅因为学生在考试时东张西望即认定考场舞弊,或仅仅因为某人的口头反映就作出纪律处分都是不负责任的决定,若因此引起的诉讼作为学校只有一种结果——败诉。因此,这一程序还要求学校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将相关的事实证据记录在案,建立完整的案卷制度,并且仅能根据记录在案的事实和理由作出决定。

(二)教育优先

法律所具备的六大功能中,教育功能与惩罚功能是相互对应的两大重要功能,这二者相比较,教育功能应当优于惩罚功能。本着“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指导方针,在法治主义中应当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尤其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要求学校在其教育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奖励和惩戒都只能作为教育的手段而已。因此它要求学校在作出决定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标准:(1)从轻标准。即在可处分可不处分时应不处分,处分可轻可重时应给予较轻的处分;反之在可奖励可不奖励时应给予奖励,奖励可轻可重时应给予较重的奖励。这是法治中从轻兼从新原则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2)综合考虑标准。即学校所作出的奖励或处分决定应当与学生的行为性质、目的、后果相联系,并综合考虑其一贯的表现,不能畸轻、畸重。这是现代法治主义中适当性原则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

(三)尊重既往判例与习惯

既往的判例与习惯应当成为人们今后所模仿的对象,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受教育者总会根据以往同类事件学校所作出的决定来作为自身行为选择的依据。法的预测功能也告诉我们前例与后循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既往的判例与习惯不被尊重,裁判者根据个人喜好对同一情形作出不同决定,必然导致人们对既有规则的尊严性、权威性、严肃性产生怀疑[6]。这一点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是有惨痛教训的,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重视。这也就要求学校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应当根据以往同类事件的判例,根据教育活动中公认的良好习惯,对现今的事件作出正确、合理的决定。“大胆创新”是必要的,但“萧规曹随”也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既往的规则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当既往的判例与习惯和现今的情况发生冲突时,学校应当首先修改既有规则,再根据修订后的规则作出决定。因为规则必须受到尊重,这也是“法不朔及既往”原则的体现。

(四)异议导致执行停止

在行政法中,为了保障一般行政行为的连续性,通常规定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已作出的行政决定的执行[7]。但是学校对受教育者的教育管理活动并非一般的行政行为。如上文所述,受教育权涉及公民的诸多权利,并广泛牵涉国家、社会的利益,同时该行为具有阶段性和时间性,错误的教育管理活动不立即停止,即使今后得到纠正,也将给受教育者造成终生无法弥补的损失。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管理活动应当属于《行政诉讼法》第4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的不停止执行的例外情况,在受教育者对该行为提出任何异议的同时应当立即停止执行该决定。

四、依法治校应当遵循教育规律

我们强调法律必须介入学校教育管理领域,强调必须实行依法治校,但并不等于说可以不顾教育规律,简单粗暴地干涉学校的自治权、自。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它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模式,任何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法院不是一个教育机构,法官也不是教育专家,它们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认识水平肯定不及教育当局,因此一味强调法治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全面介入而忽视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司法机构对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干涉和审查应当坚持普通行为不干涉和有限范围审查原则。法律是用于追求公平和正义的,但并非实现所有公平的有效途径,因为司法审查和干涉是需要成本的,对于那些影响甚微的教育管理行为提供司法保护,无疑是对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笔者强调,一方面,依法治校主要应当依靠学校自身转变观念,依照法治原则主动、积极地采取措施,完善现存的治校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依法治校还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校教育管理的自治权、自,保障学校依法制定校内规章制度和依法进行教育管理的权力。这2方面的有效结合要求只有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严重损害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明显与现代法治思想相背离时,我们才可以动用司法这一最终救济手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遵循客观规律,尊重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有效实现依法治校。

[参考文献]

[1]王锡锌.行政程序理性原则论要[J].法商研究,2000,18-24.

[2]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373-374.

[3]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153-154.

[4]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56-57.

[5]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6-1173.

[6]胡.论学校纪律处分的司法审查[J].法商研究,2001,34-38.

篇3

[论文摘要]依法治校是现代法治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我国《宪法》规定的依法治国原则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体现。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依照行政法的要求对该活动进行程序上和实体上的限制,以实现该活动的理性化、正当化、合理化要求。

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1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法律也开始介入学校这个特殊的领域,依法治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应该成为每个学校、每个教育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近10多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多部法律、法规。10年前某学生因非法同居受到开除学籍的处分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今天学校却因此面临被诉的风险;10年前学校不授予某学生学位可以被视为行使自主管理权,可是今天司法机关已经开始介入此类纠纷之中。这一切都说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当今的法治思想之间产生了诸多的矛盾: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受教育者基本上不愿意也缺乏法律手段就其所受到的不合理的管理向法院提讼,使得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司法保护;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法律条文的缺失,非教育专家的法官主动大规模地介入学校教育领域,从而对学校的自主管理权构成了严重挑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笔者认为,当前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应当主动适应现代法治的要求,遵循法治的原则与思想进行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将依法治校真正落到实处。

一、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一)依法治校是现代法治主义的要求

学校对受教育者享有处于法律豁免状态的自主管理权,这是近代法治主义中“特别权力关系不受法律调整”观点的集中体现。学校对学生享有无限制的自主处分权,不论该权力行使的程序是否公正、实体结果是否正义,都完全处于司法审查的豁免状态,这种观点有利于保障学校办学的自治权和自,但却忽略了一个简单的现代法治原则“任何不受控制的权力都将导致专制的高度可能性甚至是必然性”[1]。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学校在教育管理中滥用自由裁量权等现象普遍存在,对受教育者造成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因此,现代法治主义认为“自由裁量是根据合理和公正的原则而不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做事;自由裁量权不应是专断、含糊不清的权力,而是法定的、有一定法律约束的权力”[2]。由此可见,特别权力理论已经为现代法治主义普遍抛弃,任何权力都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

(二)依法治校能够实现现代人类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它更成为公民享有其它权利的基础。受教育权的缺失将导致劳动权的被限制与被剥夺,进而影响公民其它财产权的实现;受教育权的缺乏将影响人们运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交流,从而导致公民言论自由权得不到完整的实现;受教育权的缺陷还将降低受教育者的社会评价,从而对公民的名誉权、荣誉权造成负面影响。可见受教育权对于公民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学校教育管理对公民的影响可谓终身而深远,将其纳入法治的范畴是现代法治主义的应有之义。

(三)依法治校是WTO基本规则的反映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化的法治主义也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WTO的重要法治理念“司法最终救济原则”已经为我国的立法所接受。该原则要求权利受侵害后要穷尽所有的救济方法应当以司法救济作为最终的保障。可见学校教育管理已不是孤立的、不受约束的活动,而应当以法治为基础,将依法治校作为溶入国际大家庭的必要途径。

二、依法治校的现实可能性

上文已经从3个方面论述了学校教育管理纳入法治范畴实施依法治校的必要性,但它是否具备现实可操作性呢?笔者认为依法治校已经具备相应的法律理论基础。上文所述的我国宪法中“依法治国”的规定和WTO的“司法最终救济”原则都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享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高教法》第53条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学位条例》第2条规定,公民可以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第15-38条规定,学校可以依法规定对学生进行各种学籍处理。第62条规定,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从以上法律、法规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校的教育管理权不是自然产生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法律授权或赋予的法定权力,它既不可能是一种绝对自由裁量权,也不可能享有法律豁免的特权。由此可见,依法治校是有充分的法学思想、现代法治基本精神、法律原则作为其存在的基础,是法治主义中必不可缺的。

任何组织、个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它必将与其它法律主体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置于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之中。因此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将成

为我们依法治校的基石。在“湖南外语外贸学校非法同居案”和“怀孕女生被开除案”中,法院在审理时均适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在中小学教育中还涉及到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规定;另外学校教育还可能涉及到婚姻、家庭、选举、契约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可见依法治校决不仅仅是依某部法或某几部法来治校,而应当建立以行政法为核心、教育法为指导、其它法律、法规为补充的综合法治体系,真正实现依法治校的要求。

三、依法治校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程序公正

现代法治主义追求的是公正,其中“程序公正是最大的公正”这一观点已经为大多数法治国家所接受。法律的任务是用公正的程序推导出法律真实,并用这一法律真实对客观事实作出法律上的判断,因此不公正的程序必将导致不公正的实体结果。西方国家很早就认可了这个观念,在“狄克逊诉亚拉巴马州高等教育委员会案”、“戈斯诉洛伯兹案”、“佩蒂诉伦敦大学案”中,教育机构均因为程序失当而败诉。然而我国传统法律观念却认为实体结果的公正才是最重要的,为了所谓“公正”的实体结果可以违反某些法定程序,例如某学者公开宣称“真实的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即使是通过刑讯逼供获得的,也应当为法院所采信”。这充分说明了时至今日尚有人仍然忽视程序公正的重要性。这一点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尤为明显,也因此产生了诸多纠纷。在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中发生的多起因学籍、学位处分所引起的诉讼中,学校败诉的理由无一不是程序不当。这些实例应当引起学校管理者的警觉,充分重视程序公正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应当重视以下一些程序,才能尽可能保证其公正性。

1.充分说明理由的程序。它要求学校在作出任何管理决定时应当附加说明该决定的充分理由,这是依法治校的一项基本要求。英国学者韦德强调,某个行政决定没有说明理由,行政机关将很难使这样的决定正当化[3]。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也认为,没有说明理由的行政决定意味着违背正义的要求,说明理由是良好行政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一项宪法性要求[4]。综合中西方法律观点,说明理由至少具备以下意义:它表明在形式上决定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决定合理性的信任;它对那些不满决定而准备申诉的当事人可以使他们考虑申诉的理由;它能够体现程序公开的价值,体现对当事人人格与尊严的尊重;它对于裁判者意味着在作出决定时必须排除肆意、专断、偏私等因素。可见说明理由是程序体现公正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说明理由的决定总是与任性、专横、滥用权力相联系,人们将不可避免地对该决定的公正性丧失信心[5]。

2.预先申辩的程序。它要求学校在进行教育管理活动尤其在作出处分决定时,应当在作出决定之前给予受处分者至少一次的申辩机会。申辩是任何法律行为的必备程序之一,因为受处分的当事人不是某种法律关系的客体,而是可以进行理性思考的平等主体。裁判者不应当对受处分者有任何偏见或先入为主,应当提供机会让受处分者进行申辩并采纳其合理的解释。有些学校规定对学生的纪律处分应当在24小时内决定,这显然是剥夺了受教育者的申辩权利。

3.以充分有效的实质性证据支持决定。法治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以合法的证据推导法律真实,任何真实均应建立在有效证据之上。它要求学校在作出任何决定时应当掌握充分的实质证据,切不可仅仅接纳传闻或道听途说的证据,也不可接纳正在接受审查的证据。仅仅以传闻作为证据的任何教育管理活动都会被法院的,例如仅仅因为学生在考试时东张西望即认定考场舞弊,或仅仅因为某人的口头反映就作出纪律处分都是不负责任的决定,若因此引起的诉讼作为学校只有一种结果——败诉。因此,这一程序还要求学校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将相关的事实证据记录在案,建立完整的案卷制度,并且仅能根据记录在案的事实和理由作出决定。

(二)教育优先

法律所具备的六大功能中,教育功能与惩罚功能是相互对应的两大重要功能,这二者相比较,教育功能应当优于惩罚功能。本着“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指导方针,在法治主义中应当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尤其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要求学校在其教育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奖励和惩戒都只能作为教育的手段而已。因此它要求学校在作出决定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标准:(1)从轻标准。即在可处分可不处分时应不处分,处分可轻可重时应给予较轻的处分;反之在可奖励可不奖励时应给予奖励,奖励可轻可重时应给予较重的奖励。这是法治中从轻兼从新原则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2)综合考虑标准。即学校所作出的奖励或处分决定应当与学生的行为性质、目的、后果相联系,并综合考虑其一贯的表现,不能畸轻、畸重。这是现代法治主义中适当性原则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

(三)尊重既往判例与习惯

既往的判例与习惯应当成为人们今后所模仿的对象,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受教育者总会根据以往同类事件学校所作出的

决定来作为自身行为选择的依据。法的预测功能也告诉我们前例与后循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既往的判例与习惯不被尊重,裁判者根据个人喜好对同一情形作出不同决定,必然导致人们对既有规则的尊严性、权威性、严肃性产生怀疑[6]。这一点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是有惨痛教训的,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重视。这也就要求学校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应当根据以往同类事件的判例,根据教育活动中公认的良好习惯,对现今的事件作出正确、合理的决定。“大胆创新”是必要的,但“萧规曹随”也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既往的规则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当既往的判例与习惯和现今的情况发生冲突时,学校应当首先修改既有规则,再根据修订后的规则作出决定。因为规则必须受到尊重,这也是“法不朔及既往”原则的体现。

(四)异议导致执行停止

在行政法中,为了保障一般行政行为的连续性,通常规定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已作出的行政决定的执行[7]。但是学校对受教育者的教育管理活动并非一般的行政行为。如上文所述,受教育权涉及公民的诸多权利,并广泛牵涉国家、社会的利益,同时该行为具有阶段性和时间性,错误的教育管理活动不立即停止,即使今后得到纠正,也将给受教育者造成终生无法弥补的损失。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管理活动应当属于《行政诉讼法》第4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的不停止执行的例外情况,在受教育者对该行为提出任何异议的同时应当立即停止执行该决定。

四、依法治校应当遵循教育规律

我们强调法律必须介入学校教育管理领域,强调必须实行依法治校,但并不等于说可以不顾教育规律,简单粗暴地干涉学校的自治权、自。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它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模式,任何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法院不是一个教育机构,法官也不是教育专家,它们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认识水平肯定不及教育当局,因此一味强调法治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全面介入而忽视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司法机构对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干涉和审查应当坚持普通行为不干涉和有限范围审查原则。法律是用于追求公平和正义的,但并非实现所有公平的有效途径,因为司法审查和干涉是需要成本的,对于那些影响甚微的教育管理行为提供司法保护,无疑是对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笔者强调,一方面,依法治校主要应当依靠学校自身转变观念,依照法治原则主动、积极地采取措施,完善现存的治校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依法治校还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校教育管理的自治权、自,保障学校依法制定校内规章制度和依法进行教育管理的权力。这2方面的有效结合要求只有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严重损害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明显与现代法治思想相背离时,我们才可以动用司法这一最终救济手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遵循客观规律,尊重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有效实现依法治校。

[参考文献]

[1]王锡锌.行政程序理性原则论要[J].法商研究,2000,18-24.

[2]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373-374.

[3]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153-154.

[4]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56-57.

[5]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6-1173.

篇4

【关键词】高校 依法治校 意义 措施

1 引言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地,其法治建设环境和具体的落实水平极大地影响我国法治理念的传输和贯彻。近年来,推进高校建设的法治文明建设,依法治校,革除传统治校手段中存在的各项弊端,为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保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实施到位等重要领域的目标达成,关键是处理好学校和学生、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法律关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育队伍和良好的教育环境,高校的依法治校实施刻不容缓,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成败得失,关乎我国教育的未来。

2 依法治校的意义

依法治校是高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方针,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依法治校是高校改革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面向素质化,高等教育中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校要推进素质化教育和创新建设,必须对高校传统领域进行革新,如人事任命制度、学科建设体系、创新鼓励机制、分配制度等,而这些改革项目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稳定的法治环境当中,即需要依法治校为前提,才能保证高校改革在稳定、有序的道路上推进。

2.2依法治校是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市场化和行政化两方面的特点,行政化的教育和市场化教育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在面对招生、收费和就业分配等内容时,而行政教育为主的理念会制约教育的深化进程,当今世界的教育以面向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趋势为主,教育要将师生、学校、职工纳入到法律的主体地位,逐渐减少行政干预,而加强依法治校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需要,更多的是将高校的各成员以民事主体为参考,而要减少行政主体的地位。

2.3依法治校是高校法治管理的必须要素。我国高校的管理中以政府的行政主导为主,但政府行政权力过于“官僚化”,缺乏应有的监督力量,往往高校管理根据领导的个人意愿来执行,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依法治校是法治管理的必须要素,其意义集中在几个方面:其一,形成法律框架内的行政管理,减少行政浪费和好大喜功的表面文章;其二,高校的管理决策在法治环境中科学合理,避免随意性;其三,接受学校师生职工的监督,并引入社会监督成员,保障机制的法治运行基础。

3 我国依法治校的现状

3.1内部管理存在制度缺陷。高校的内部管理应该是在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下进行,但我国高校的管理中由于地方行政法规、学校自身的制定的管理条例等文件衔接时有出入,不能形成有机的统一,难以做到管理的系统化,这就导致依法治校时的依据有很大的跳动,随意性大,尺度把握不到位,导致依法治校成了形式。此外,我国的高校法制相关的文件、规章也并不完善,如《高等教育法》细化工作不够,过于笼统,都是内部法治管理的缺陷所在。

3.2依法治校意识淡薄。尤其是长期的行政化主导地位,导致“官本位”的思想固化,“人治”色彩浓烈,给高校的法治化进程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日常工作中必须依法办理的项目往往会被领导的个人意愿所左右,削弱了管理人员依法治校的意识,带来负面影响。

4 依法治校的研究措施

4.1加强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高校中的师生员工法律素质的培养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广大的师生通过学习增强法律知识的积累和法律意识的养成,管理者和师生是高校法治的践行者,只有他们的法律素养得到加强,才能确保高校法治工作的推进,为落实依法治校的思想理念铺平道路,师生员工的依法治校的广泛参与可以促进法治化的进程。

4.2依法治校的机制。依法治校的机制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民主机制、监督机制、审查机制等相互结合,组成一个系统,才能保证法治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抵消“人治”色彩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法治机制主要概述如下:

4.2.1 民主机制:民主机制是现代法律的基本要求,只有确保师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民主机制是依法治校的支撑性条件,其对于保障法治工作的公开、透明、公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加强民主机制建设至关重要。

4.2.2 监督机制:任何权力都要在阳光下运行,尤其是当今我国高校行政色彩浓厚,决策管理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学校要设立各种监督机构,如纪律检查部门、师生联合监察组、社会观察员等,将高校的运行完全纳入法律的轨道,防止腐败和不作为的行为。

4.2.3 审查制度:司法作为公平正义的屏障,尤其是我国高校人为干扰因素多,行政弊端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不科学的决策行为造成的损失大,并且伴随腐败现象,因而,以司法审查为手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法律为准绳界定依法治校的准则。

5 结束语

我国的高校改革深化进程影响国家的未来,面对当今诸多弊端,依法治校的理念和制度实施刻不容缓,关乎高校教育的整体质量,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欣.论大学校规的完善与依法治校 [J].社会科学战线,2010(1):278-279.

[2]蒲昌伟.高校在依法治校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的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70-72.

[3]杨玉洁.法治视野下的大学章程研究 [D].安徽大学,2010.

[4]孙杨.试论我国高等院校依法治校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大科技, 2010(1):104-106.

篇5

关键词:高校;依法治校;制度建设

一、依法治校的提出

1999年12月,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上就依法治校作了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开创21世纪教育振兴的新局面》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2003年7月17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行依法治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因此进入人们的视野。事实上,“依法治校”源自“依法治国”的理念,又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高校重要的办学理念。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确立高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略,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依法治校的内容

(一)依法治校的主体

高校“依法治校”,就是要求高校管理者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高校的具体事务进行管理,体现出法治精神。就“依法治校”的主体——即高校的管理者而言,一般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宏观层面,国家机关以高校为对象,从外部依法管理和规范学校行为的角度而言。主要是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包括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微观层面,从高校自身的管理角度而言,高校管理者依法从内部对学校的各项具体事务进行管理。

“依法治校”所“依”之“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主要指专门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包括高校依据《高等教育法》、《教育法》等上位法制定的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广义的“法”不仅包括狭义的“法”的范畴,还应该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等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高校“依法治校”既应依据专门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又应依据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一般法律。

(二)依法治校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的若干意见》及其他有关文件,高校依法治校的目标是:依法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提高高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现高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这些目标细化开来,高校依法治校包含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第二,建立健全高校规章制度,理顺涉及高校的法律关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规范化。促使高校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第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法律素质:第四,健全救济机制,建立完善的救济渠道,依法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第五,高校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

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第六,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

三、依法治校视角下的高校制度建设

(一)高校制度

制度并不只是限于经济领域,而且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是人们行为的普遍准则,如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法律:法规等都在制度的范畴之内。“制度”就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结合现代制度经济学家诺思对于“制度”的理解,我们认为“制度”是一种规则或规则体系,人们依靠它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事务。在此基础上。高校的规章制度,就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求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法规、规章和章程,以及按一定程序办事的各项规定。

制度与法律有着内生的相关关系:人们普遍认可的。由国家立法机关将之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制度,就是法律。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这是区别于一般制度的根本所在。但是,另一方面,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依据是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高校的规章制度也不能例外。高校制定规章制度必须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其内容和执行程序等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不能随意创设,并且都应该纳入到法制建设的轨道上来。

(二)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就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高校内部的制度建设水平和机制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从大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大学发展的每一次质的飞跃和突破性进展。无一不是以大学制度的局部或者整体性变革为前提。现代大学的滥觞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展,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大学制度结构的变迁。那些举世闻名的大学之所以能够大师云集、学术精进、英才辈出、长盛不衰,无不得益于积极的制度建设和合理的机制创新。

在依法治校的总体环境下,高校管理者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建立与健全高等学校的制度体系。使学校的每项事务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办理或处理,真正做到正确配置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通过法律的形式彰显大学的本质和理念,从而达到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声誉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 转贴于

目前,许多大学的规章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各种类型的规章制度之间缺乏内在的统一性。或者在内容上互相矛盾,或者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相应的程序规定来保障实施。二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的规章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相矛盾、相抵触的地方。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严重违背了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同时也阻碍了高校管理的效能。因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了。高等学校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高度的重视。扎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第一,高校管理者应当更新观念,提高对于高校依法治校和制度建设的认识:

依法治校是我们高校进行管理的一个理念,而制度建设是在这个理念倡导之下的具体实践。作为高校管理重要依据的各项规章和制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制定程序上,都应体现这一理念。高校的管理者对于加强制度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当都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必须从高校发展的战略意义上予以认真对待,

第二,制度的制定程序要规范、合法:

规范的高校制度制定过程一般包括起草、审查、审议与决定以及公布等诸多环节,一般都是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起草,法制工作部门负责审查,经校长(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最后由学校公布施行。

首先,起草工作决定着规章制度草案的质量,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规章制度草案起草工作开始前,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对拟起草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同时按期编制计划。经过深入地调研和论证,只有那些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的规章制度项目,才可以给予批准并列入计划,之后才能开始起草工作。立项程序中。职能部门还应当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其他有关部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对于涉及教职员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职能部门就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其次,在规章制度草案的审查阶段,审查标准应当明确并不断完善。当涉及重大或疑难问题时,还应当邀请有关法律专家给予咨询论证。再次,在规章制度草案的审议和决定阶段,草案必须经校长(院长)办公会议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议。经审议通过的规章制度必须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

第三,作为规章制度的制定者。高校还应当对规章制度的解释和适用范围进行规范,保障规章制度真正得以实施:

一般而言,制定出来的制度的文本形式本身已经确定了适用范围。但是随着高教事业的发展,高校在具体管理事务中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给这些新情况明确适用依据和作补充规定时,应当由学校负责解释。另外。高校在对规章制度进行解释和规范适用范围时,应当明确规章制度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对一些特殊的适用范围也应当给予规范:新的规章制度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的规定等等。

第四,高校还应加强规章制度的清理工作,以保持规章制度的生命力。

加强规章制度的清理工作,对于保证高校规章制度体系与法律体系的统一性,与客观实际的一致性,及其本身的协调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就是修改或者撤销那些内容不适当,已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或者是那些不符合制定时候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规章制度:废止那些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规范对象消失,或者超过适用期,或者主要内容与后来施行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不符的规章制度。

篇6

一、完善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

一所学校健康平稳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初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制定学校的章程,并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分配、物资采购、基建、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完善,且遵循民主、合法、公正、透明的原则,然后,汇编成册,统一发放到师生手中,利用政治学习、班会、周会等时间认真学习,反复研讨,使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校内管理体制完善

××初中实行的是春来教育集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和权利,并接受教代会的监督,每期由教代会对校长的工作进行评估,并有组织地提出批评建议。

校内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对每一位教职员工定编定岗,职责分明,并层层签订岗位责任书;对教育教学、安全、卫生、环保、就餐、就寝、送车等都有明确分工,做到"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通力协作,构建和谐互通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布置、落实,有监督检查及反馈,有评比总结,奖罚分明。

三、依法规范办公活动

××初中开学初便对每一位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强化"高标意识、竞争意识、和谐意识、规则意识、服务意识",依法实施自己的教学活动。

××初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位前来求学的学生在学习好文化课的同时,利用校内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文学社等形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体育、卫生、绘画、歌咏、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竞赛,并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火车站、汽车站进行义务劳动,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

××初中有着一支思想过硬、技能精湛的教师队伍,他们遵循情感教育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视学生为子女,对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了如指掌。因此,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形成"校风正,班风浓"的良好局面;师生之间和睦相处,互通有无。因此,在教职工、学生中无严重违纪和刑事案件发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机制健全的民主管理

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民主的决策,大家的智慧才是最科学合理的。××初中健全了教职工大会制度和工会组织,对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都交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以认可,教代会和工会确实有效地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在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又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初中实行校务公开,首先从领导班子自身做起,开学初学校便把班子成员的任期目标,工作责任,发展规划向社会公布,其次,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竞争上岗,按岗位定报酬,不论资排位,且向全体教师公布,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为了能更好的取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初中健全了家长联系制度,定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学校的听评、监考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五、教师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初中严把教师"入口关",教师一经选聘,学校就要对他们的毕业证、教师资格证、健康证严格把关,并根据《教师法》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签订用人协议,然后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上岗,学校利用业务学习,政治学习的时间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同时,加强校本教研,鼓励教师在岗学习,参加进修学习,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促使他们尽快地由"教员型"向"专家型"转变。教师在校期间,协议中的权益会得到合法的保障,否则,教师可通过工会等组织进行申诉,使他们的权益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六、学生的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初中视学生为"子女",学生一踏入××初中的校园,就如同走进温馨的港湾,他们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生活和学习,并有计划地安排他们的文体活动。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利用班会、周会对他们进行安全、国防等方面的教育,一旦发生意外事件,由学校政教处组成的应急小组会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有效地解决,做到程序合理,处理恰当。多年来,××初中严格按照国家物价部门制订的收费标准收费,无乱收费现象,无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收费进行投诉,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七、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抽调专门人员负责学校的"五五"普法工作,健全了制度,制订了计划,利用广播、板块、板报、文艺汇演、邀请派出所、司法所专职人员做法制报告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普法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增开了法制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足课时,配备师资,选好普法教材,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学校形成了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八、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健全

篇7

这个征求意见稿对于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目标和总体要求、学校自主管理等内部制度体系建设、教育行政对于学校的依法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内容全面,用心良苦。公布之后,一些媒体结合公众的关注进行了解读。从公众关注的视角不难看出,公众最关心的还是那些现实针对性强、实施中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必须正视的是,在依法治校这一正确的方向决定之后,公众需要的不是原则的一再重申,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步骤。比如说,学校对于老师和学生的处罚权如何界定,是一个很敏感和实际的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章程及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则,符合理性与常识,不得超越法定权限和教育需要增加义务,不得设定罚款,或者其他可能侵犯师生基本权利的处罚事由和惩戒办法。”这就明确地给学校对师生的罚款、处罚事由和惩戒划出一条不得超越的红线,既便于学校内部遵守,也有利于社会监督。

依法治校和现代学校制度的精义之一就是教育的民主化,这也得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稳步推进。比如说,在民主监督这个部分,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学校实施采购校服、订购教辅材料、组织活动、代收费用等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做出决定。”这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把家长民主监督的权力具体化了。如果学校不折不扣地执行,对于治理教辅过滥过多、学校乱收费、校服争议等顽症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步快走,应是目前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在多元化利益格局已经形成的今天,任何一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都可能引起不同阶层的不同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干脆裹步不前不足取。正确态度则是抓住各种有利时机,不断推出虽然看似不大,却实实在在的步骤,就能够不断解决公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并为进行更大更艰巨的改革积聚人气和力量。

篇8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 D917.6 [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侵权现象举偶

高校在行使自己的管理职权时,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高校学生管理中对学生的侵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达到一定年龄并具有可接受教育的智力的公民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物质帮助,进入各种学校 或其他教育设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权利。[1]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宪法》第四十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近一段时间以来,发生在我国高校的学生诉学校案例,如武某诉广州暨南大学案,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穆某诉福建大学案。上述案例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或是学生不服学校做出的退学、开除学籍等处分而,或是因学校未授予其学位而,但共同点是学校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都有不同形式作为违法或不作为违法行为,学生的合法权益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侵犯。

2. 侵犯学生的名誉权

所谓名誉权是指由民事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所享有的获得和维持对其名誉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一种人格权。[2]学生名誉权是学生依法享有的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学生名誉关系到其在学校的地位、人格尊严以及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赖程度,法律保护学生的名誉权。但是,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将学生考试成绩公布于众,将对学生的处分决定与学生的检讨公开张贴,则构成了对学生名誉权的侵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宜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3. 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所谓财产权是指以实现财产利益的自由为内容,直接体现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利。[3]学生对其财产享有独立的所有权,只要不违法,学校无权没收其财产,也不能以学校的名义对学生处以财产处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其财产应该得到学校的管理和保护。当学校没有尽到保护职责致使其财产受到侵害时,学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另外,学生有使用学校公有财产的权利。学校有为学生提供其完成学业所必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义务。目前,有的学校盲目扩招,导致学校图书馆、教室、宿舍、体育场所等必要的教育资源不足,使学生上缴了高额学费却得不到相应的教育,也可以认为是对学生财产权的侵犯。

4. 侵犯学生的公正评价权

所谓公正评价权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品行进行公正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完成相应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证明、学业、学位证书的权利。刘燕文就北京大学不授予其博士学位两次提讼就是学生为获得学校公正评价权的案件。[4]

5. 侵犯学生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

所谓权利救济就是指国家(或行政主体)必须提供一种途径(或管道),使得所有权利或法律上利益受侵害者均可获得权利保障,使用国家所提供的权利救济途径,以实现的权利。《教育法》第42条第4款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讼。”当前学校侵犯学生行使权利救济的权利,主要包括侵犯提起申诉、控告的权利和受到侵害后的国家赔偿及补偿的请求权。

二、侵权的主要原因分析

1.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学校管理者所制定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应当是学校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是在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通常只有学校的主管部门参加规章制度的起草,由校长办公会议通过。学校规章制订过程中的所有参加人员几乎没有专门的法律工作者或教育法的专家参加,虽然他们对有关的法规有所了解,但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所制定的规定难免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2.学生管理规范概念不清、用词不规范

学校管理法规的一些条款含义模糊,在对学生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时难于掌握,极易产生争议。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三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第五款“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第六款“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何种情况属于“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严重后果”并没有清楚的界定,对学生的处理难免失当。

3.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不完善

近年来,学生管理工作在总结传承、内容拓展、方法更新、机制转换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学分制的推行、学生生活的社会化、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学生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的不断推进等情况,高校学生管理在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在法律上,就是双方法律关系的不对等和法律地位的不平等。学校一方面在强调自身管理职能的同时,常常忽视尊重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对学生则片面要求其遵守规章制度的义务,而漠视了学生应当享有的权利。在这种体制下,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化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4. 学校管理工作者法治观念比较淡薄

学校管理者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主要在:一是人治高于法治,权力大于权利。近年来,一些教育者对“依法治校”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有些人将“依法治校”简单化,认为只要制定法律、法规就是依法治校了,就是用法律来治理学校,就是要加强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权威,严厉制裁学生。与法律虚无主义相比,法律工具主义肯定了法律的功能与作用,但仅仅将法律理解为一种工具性手段,这仍然是对法治的误解,是对法治的功能、价值目标、社会定位的严重误读。

高校对学生侵权行为,己经渗透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多个环节,究其原因,既有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制度设计方面的原因,因此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己经迫在眉睫。

三、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路径探寻

所谓学生管理法治化,即在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应当努力创造和保持那些维护基于学生个人尊严的条件,及其完善人格的形成所必须的各种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文化的条件。学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在其实施程序性法律原则上应有以下八项特征:(1)所有的校纪校规都应公布于众,且不应溯及既往;(2)校规应保持相对稳定;(3)具体校规的制定应当遵循公开、稳定、清晰和普遍的原则;(4)必须确保学校实施法律法规的独立;(5)自然公正等原则必须得到遵守;(6)校内申诉应当易行;(7)学校实施的自由裁量权不得超越上位法的授权;(8)校内规章间不相互矛盾。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途径主要以下一些:

1. 提高学生管理者的素质,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

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水平,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以人为本,使学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高校的学生管理人员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就能正确理解法的本质,正确认识法律、制度的作用,在具体的工作中就能最大限度的把法律、制度适用于具体人、具体事,提高和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把全部的管理工作纳入法治程序;就能够真正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激发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选择空间。

2. 加强高校的法治教育,创建良好的法治氛围

高校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课堂上的教诲,还有赖于高校自身依法治校的实践和氛围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如果学校与学生之间能够清楚地界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并能认真履行;如果学校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平等的民事主体,注意尊重、维护学生的权利;如果学校身体力行维护法制的尊严,严格依法办事,追求公平正义,那么,体现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精神,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乃至成长发展,所起到的将是说教难以达到的深层次的熏陶作用。

3. 完善法律及规章制度,建立合法的管理程序

高校管理程序一方面可以限制高校管理行为的随意性,减少学校管理权侵犯个体合法权益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又保留一定的选择自由,以保证学校管理权的活力,它是开放的结论和紧缩的过程的统一。具体来就,我们可以采取和实施下列几项基本的措施:一是聘请法律顾问,建立顾问制度。二是逐步拓宽民主渠道。三是建立合理的救济渠道。合理的救济渠道应包括四种方式:申诉、行政复议(包括听证)、民事或行政诉讼、国家赔偿。

(1)申诉

申诉是指受教育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教育法》及其他法律规定,向主管部门陈述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按照接受申诉的主管部门不同可将其分为学校内部的主管部门、学校的主管部门。对向学校内部主管部门申诉的救济行为应当由高等学校内部相对独立的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其组成人员应包括校党政领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代表、学生代表和法律顾问。并且严格执行“自然公正”的原则,既自己不担任自己的法官的原则,同时申诉要遵循一定的时间和程序规定。一般要求申诉人首先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诉并提供证据,然后等待受理审查,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听取对申诉的处理结果。

(2)行政复议

对于我国高等院校与在校学生的法律关系,理论界与实务界都深受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影响,但我国没有直接引用这一概念的名称,而被称为“内部行政关系”[5],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高等院校与“管理相对人之间不存在平等的民事关系,而是特殊的行政管理关系,他们之间因管理关系而发生的争议,不是民事诉讼,而是行政诉讼。”[6]当管理相对人与高校因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的复议范围内的行政行为发生争议时,管理相对人可以向教育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3)提讼

高校学生对学校管理过程中对其做出的决定或纪律处分不服,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具体来说,对于学校侵犯其人身权(包括人格权与身份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学生可提起民事诉讼;对于高校对学生做出处分涉及学生的受教育权等事宜(包括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学位授予、证书发放等等)可提起行政诉讼。相应程序可依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执行。

(4)国家赔偿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的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高等院校如果与管理相对人(即学生)之间因勒令退学、开除学籍、不颁发毕业证不授予学位等严重影响受教育权、财产权的行政诉讼而败诉,管理相对人完全可以向所在高校提出国家赔偿的申请。

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一)依法治校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程度是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我们认为,和谐校园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的基石和依靠不是别的,恰恰是法律!只有有了法律并严格执行法律,我们的校园才能实现稳定和谐,才能保证教育的井然、实现生活的有序,师生舒心的局面。依法治校能够促进和保护校园的稳定与和谐;而校园的稳定与和谐也能够更好地发扬民主,使法律、法规更加完善。

(二)法治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的相互关系在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项单向性工作,而是一个通过内驱力将社会要求和期望的思想品德转化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有机整合系统。它由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两课”建设等子系统组成,并形成全方位的育人过程。而大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则作为规范化的管理子系统发挥着独特作用。

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健全的制度能帮助学生树立法治信仰,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块重要内容。依法管理学生能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形成“法律至上”的氛围。

(三)法治与高校自主管理权的关系

作为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场所,高校最重要的职能是在于为国家和社会保存、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培养高级人才。高校除了进行日常的教学外,还必须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力来管理学校事务,维护日常教学秩序,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方针,行使教育管理职能。学校自主管理权涉及范围较广,大体上包括依法制定内部规章权、学生日常行为指导规范权、招生权、颁发证书权、施教权、奖惩权、财产管理使用权、教师聘任权等。高校自主管理权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合法设定高校自主管理权的基础上,权力的行使应以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的,应当依法行使。这是因为,首先,这种权利来源于法律的授权或教育行政部门的依法授权,其次,这种权利的行使不得超越法律的界限,学校在行使这种权利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法治日渐昌明和走向权利的时代,必然要求高校的管理行为符合法治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海坤.宪法学基本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132.

[2] 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9.

[3] 王利民.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

[4] 刘燕文诉北大案”的法律思考[N].法制日报.2000.01.16.

篇9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职学生权益保护形势更加严峻。学校暴力问题依然存在,教师体罚学生仍然屡禁不止,学生的人格尊严被侵犯现象长期存在,致使学生暴力不断发生。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意外伤害和人身损害事故频发。学校管理中其他学生权益保护问题成为新挑战,如学生的参与权、财产全、隐私权、荣誉权与学校管理权的矛盾纠纷得不到公正的处理,使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履行对学生相关的安全保护职责,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紧急预案缺失,安全驾驭缺乏。教师与学校矛盾伴随着我国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激化。教师的人事制度和聘任制度的推行与实施,使教师跟学校之间教育法律纠纷和教育民事纠纷、教育行政纠纷、教育特别权纠纷不断发生。这种状况虽然有法规、政策、体制变革、财政分配不到位原因,也有教师和学校领导观念、思想上认识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学校管理机制严重缺乏法律依据和具体措施。

二、依法治校是中职教育通向可行未来的关键

法治体现了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最为美好的价值理念与人文追求,教育的现代化要伴随着现代教育的法治化,在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上站在当今国际社会的高度,重点强调了法治对国际和谐社会发展所起到的规范和维护作用,并全方位展示了法治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依法治国”“科教兴国”的伟大时代,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强调了推进实施“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中职教育中的体现与实践,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改革,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正合理地把中职学校各种教育管理科学而严谨的纳入法制轨道,最终形成安全管理中的一道最坚固的防线,实现学校利益得以合理调整及各种矛盾的纷争得以文明有序的解决,成为中职学校管理永久的“创新性”探索和实践性发展趋向。

三、以依法治校促进中职学校安全问题的防范和治理

近年来,中职学校迫于就业的压力一贯实施“重技能,轻管理”“重专业,轻人文”“重学科,轻管理”的教育策略,使校园各种风险和危机导致的“民生法治”矛盾日益突出,它涉及法律范围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教育管理与社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权利问题。依法治校不单是要求学校表面上遵守法律条文,强调一所学校全方位的制度建设要遵守规则,并依照正当程序彰显公平理念,从管理制度与方法中体现出法治精神,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将法治精神渗透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中,并作为处理学校内部事务的主要依据,有效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纠纷,使依法治校这一重要治国方略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得以充分体现。

四、以依法治校完善和创新中职学校教育管理机制

1.创建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用法治文化建设创造学校的灵魂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具有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它能让校园的每一个成员凝聚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最终形成伟大的向心力。如果一所学校缺少文化,学生的心灵成长就会滞留在一个枯燥偏远荒芜的区域。因为充实和丰盈的法治文化能启蒙人们的心智,愉悦人们的身心,引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通过校园传统法治文化建设,加深师生对“依法治校”内涵的理解,诠释中职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体现法治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性的关怀,使法律通过公平公正的司法过程在校园生活中发挥作用,为中职教育输入新元素和新知识,培养中职学生多元化的群体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使得法律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从了解法律、熟悉法律、信任法律最后信仰法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拓宽依法治校的教育渠道,改进创新法制教育的方法

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是自我封闭的体系,它和家庭、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协助是创建校园平安管理的基础。所以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改进管理和教学方法,拓展教育管理的思路和视野,借助外力,让拥有法制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论专业人士走进来,形成合力全面推进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管理模式,打造高效的法制教育基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网络资料,寻找迎合中职学生心理特征与感知能力的法制教育模式。注重法治内容向其他学科渗透,真正做到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学习效果,全面提升中职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兴趣。打破中职学校的法律课程以理论为主导,内容比较落后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多做实际案件分析,使法制教育具有适用性、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活动,提升法制教育的参与率,抓住法治教育的关节点和法律知识普及和教育的黄金时期,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拥有最核心基础,有效解决中职学校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隐患。

3.以依法治校改进办学理念,突出中职办学特色

先进的教育理念能使学校发展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参与社会竞争,实现走强校之路的梦想。学校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法治在学校发展中的保障与推动作用。学校的办学特色是表现为学科专业特色、校园建设特色、师资队伍特色等显性特色,还是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风学风等隐性特色,并且探索怎样把显性特色与隐性特色和谐地统一起来,有效形成中职学校自身独特办学特色。那么以“依法治校”作为中职学校的一种办学理念,无疑是治校方案中显性特色与隐性特色的最佳结合体。依法治校是从隐性的角度剖析中职学校管理与相关法律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为中职学校的良性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完善的法律机制,有利于调动师生员工对教学管理实施的可行性与主动性,营造“安全、规范、健康、有序”的育人环境。

4.以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安全问题治理与防范机制

篇10

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处于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亟需落实各项决策和举措,不断推进依法治校,大力拓展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新境界,从而提升申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一、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主要议题是总结“十二五”经验,展望“十三五”发展,讨论并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全会上特别强调,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教育上要注重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改革是我们现在社会的宏大叙事――关系民族振兴、国家发展和千秋万代的育人系统工程。目前,我们教育事业已纳入社会事业的范畴,教育改革也已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标志我们教育改革已进入关键期与深水区。

中小学要以十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完善新时期教育治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二、不断增强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力度

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明确落实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从而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全面实施教育领域的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实施,有力推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学校炔抗芾硖逯频母母锎葱拢并在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从而加快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

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大力提升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服务、支撑和引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我们应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系统梳理职责权限,划定行为边界,减少审批及各种变相审批,把本该属于学校和社会的权力还回去,促使行政行为都于法有据: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原则,把该管的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好,该协调的协调好。同时,要加快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完善依法治教的法律制度,推进教育行政执法和执纪的体制机制改革,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综合检查。

教育部门要依法行政,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学校要坚持依法办学。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完善炔恐卫斫峁梗努力做到面向社会依法和自主办学,同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干部和师生尊法、学法、守法与用法的自觉性。

当前中小学要遵循“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之间的关系、依照“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根本要求,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突出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从而将学校治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建设置于法治的发展轨道,学校章程是依法治校的基石,我们要不断推进中小学章程建设及其试点工作,增强以章程为基础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力度,同时要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且还要在中小学开设法治知识课程。

三、大力拓展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新境界

2010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新课程建设阶段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制度建设阶段致力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学校管理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教育治理能力建设阶段致力于深化教育系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正处于第三个重要的阶段,即教育治理能力建设阶段,已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些体制性和制度亟待“破冰”,人民群众关切的一些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亟待“破解”,需要大力拓展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新境界。从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高端品读

教育改革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现在整个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已经被严重扭曲了。

我们的教育在学校层面上并不是真正公平地面向所有的学生,更不是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而是把教育资源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孩子集聚,这种倾斜对孩子心理伤害极大。我们呼唤公平,却从小就让这些孩子看到不公。

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应试教育的这种困境,中国的教育是走不出来的,是没有未来的。当教育的非理性和反科学精神大行其道的时候,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或者说,德智体关劳各方面的教育,必然是被边缘化的。而很多孩子正是因为学习的单调而倒下,因为教育的不公而寒心。

我们的教育给未来社会发展留下了太多的隐患。如此下去,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未来公民有多大的出息,我并不乐观。

――张志勇(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教师传授知识,是给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一致,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所谓“减负”绝不是简单地少布置作业或减少课时,其实质应该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减少教育中师生的无效劳动,增加学生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