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19 10:2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置房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置房建设

篇1

安置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10月下旬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专门组织了由部分常委会委员、工委委员和人大代表参加的调查组,在常委会分管主任的带领下,分别在涉及安置房建设的四个街道和慈城镇以及区住建局、农水局、公建中心等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座谈等形式,对全区安置房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召开了由区发改、规划、国土、审计等十个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通过各种形式征求了人大代表、安置群众对我区安置房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我区安置房建设的管理情况。从2011年开始,区政府明确了区住建局为区级层面拆迁安置房建设管理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年度计划的编制、统计、督查以及提供行业指导,并协调各方的关系。街道层面的安置房由各涉农街道和慈城镇各自负责,主要采取二次代建的形式,第一次是出资人(拆迁人)委托属地街道(镇)代建,街道(镇)再招标确定代建单位(房产商)或bt融资投资人。2013年,区政府又明确了区国土储备中心储备地块的安置房由区公建中心统一承建。

(二)我区安置房建设的建设类型。我区安置房项目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拆迁安置房项目、农村住房制度改革项目、村民联建房项目。其中,拆迁安置房项目又可分为五种类型:城中村改造项目、土地收储项目、大型线型工程拆迁项目、区域开发项目以及街道(镇)旧村改造和零星线型拆迁项目。安置房项目的建设方式一般分为三种:代建制、bt融资模式和自建模式。

(三)我区安置房建设总体情况。近年来,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围绕工作目标,不断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要素保障,完善配套政策,全区安置房建设工作推进较快。截止到2012年底,全区共竣工交付安置房项目20个,总建筑面积152.8万平方米,套数12708套,总投资约40亿元。

**年,全区共有安置房续建项目20个,建筑面积286.6万平方米,年度计划投资21.98亿元,其中竣工交付项目7个,完成综合验收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4个,建筑面积57.74万平方米;前期项目10个,建筑面积132.6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齐全。区政府始终把安置房建设及安置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实事工程来抓,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安置(保障)房建设领导小组,在区住建局设立区安置房管理中心作为安置房建设管理的牵头单位,各涉农街道(镇)设立安置房建设管理办公室,并落实相应的人员编制,形成了较完善的三级管理体系。同时,把安置房建设任务作为各街道(镇)、部门的个性化考核指标,为更好地开展安置房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块抓条保,合力推进。为使我区安置房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区政府落实块抓条保的工作机制,以各安置房属地街道(镇)负责建设为主,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征地、拆迁、审批、配套等各个环节,以及各类要素的保障上,给予全力配合和支持,确保安置房每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区政府还多次专门召开相关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具体难题,为安置房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区住建局能充分发挥其在安置房建设与管理中的牵头作用,不断加强组织、协调、服务、保障以及行业规范、项目监管等方面的力度,为我区安置房建设的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精心设计,以人为本。区政府及安置房的相关建设单位,坚持以人为本,把拆迁安置群众的利益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完善规划的引领作用,使安置房的项目选址更加科学、合理。并充分考虑安置群众的现实需求,科学设计安置房户型结构,完善功能配套,优化建设标准,提升了安置房的整体品质。如湾头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采用人性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等一系列节能、低碳、环保措施,并因此成为国内保障房类首个获得国家住建部颁发的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

(四)加强监管,保证质量。为规范全区安置房的建设,区政府及时出台了《安置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并实施了安置房阳光建设工程,推出项目建设公示制度,邀请安置群众全程参与工程的招标、建设、管理等。同时,通过每月通报、每季检查、重大项目巡查、列入区重大决策执行监察平台督查等形式,加强对全区安置房项目的监查力度,实现对安置房建设项目的全面监管,确保了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五)周密布置,确保安置。安置好群众、让群众有一个安心、舒适的家,是安置房建设的最终目的。为了做好这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各街道(镇)精心策划安置方案,积极做好有关预案,认真周密布置,公开公正操作,使拆迁群众得到了较好的安置,没有产生大的矛盾。如白沙街道在安置大庆新村群众时,动员了全街道的力量,精心安排好每个环节的工作,特别是在抽签环节,邀请了人大代表参与监督,公正员现场公正,全程进行摄像,使整个安置工作紧张有序,群众满意度较高。

三、存在问题

就目前安置房建设推进情况看,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匮乏、出资主体多、审批验收环节多、建设管理人才少且经验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全区安置房建设及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拆迁安置供需不平衡,部分资产闲置。据了解,我区现行法规和政策允许调产安置与货币安置可以任由安置户选择,实际上选择调产安置的比例一般在70%以上。而从全区现状来看,一方面,安置房建设的整体速度在部分地区还相对比较滞后,拆和建在总量和速度上不相匹配,导致部分拆迁户不能得到及时安置;而另一方面,部分安置房产处于长期闲置的状态,包括部分安置小区的店面房、车库、管理用房等,导致国有资产闲置。如慈湖人家等安置小区有闲置的大套型房产600余套。

二是现行建设体制与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区安置房建设出资主体多、实施主体多,且多数是二次代建制,由属地街道和代建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前期审批工作,完成后交由建设施工单位实施。这种建设体制,一方面由于街道(镇)人才少且精力不足,代建管理单位责任性不够强,容易造成审批周期长且与建设两者相互脱节,造成了个别项目审批承诺的内容与实际建设的情况不相符合,给后期验收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每个涉及安置房建设的街道(镇)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精力在项目的审批上,不但造成人力的浪费,而且运动员与裁判员的双重身份也不利于保护干部、不利于处理好基层干群关系,且增加了建设的成本。此外,调研中还反映,个别安置房项目未能较好地执行《**区安置房建设标准指南》,在绿化、装修等标准上存在不一致,导致若统一建造后,难以把握标准,群众会有异议;项目由区评审中心评审,虽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工期难以保证、评审与审计分离等问题;部分安置房地块确定后,周边道路尤其是电和排污管道等市政设施的规划、实施主体不明确,建设滞后,造成个别安置房项目竣工后可能难以及时用于安置。

三是资金、土地以及人才等要素缺乏保障。我区在建安置房项目较多,需投入的资金总量较大,加上近年来建设标准的提高和原材料的上涨,以及因拆迁安置过渡期所定时间短,后期过渡费双倍发放等因素,建设资金压力非常大,融资较难。由于涉及一个街道的出资人主体多,且一些项目出资人资金难以及时到位,导致各个街道往往疲于讨债与融资。土地方面,部分街道(镇)拆迁后安置房难落地,如慈城安置房缺口15~20万------平方米,现批而未用可供地1200亩,但多数为工业用地,安置房用地难落实,即使落实资金也不能平衡。此外,由于我区安置房建设主体过多,项目管理较为分散,专业技术力量难以有效整合,且部分街道(镇)并未将区编办新批的三名编制用于新招专业人才,因此造成现有的专业技术力量与所承担的建设任务量不相匹配,工作缺少人才的支撑。

四是农村住房改革项目推进举步维艰。我区共有四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村住房改革项目,从目前推进总体情况看,慈城镇国庆村较为顺利,庄桥街道的灵山、西卫桥、东邵三个村,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进一步推进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按照目前的推进形式,资金势必难以平衡,如果不及时调整建设思路,甚至可能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少建设单位还反映,市政府出台的农房两改(包括拆迁安置房)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由于部分事业单位、中介组织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导致部分优惠条款难以落实。此外,安置政策上还存在不一致,拆迁政策群众普遍欢迎,而宅基地政策较难落实。

四、几点建议

安置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涉及到群众切身重大利益的民心工程,需要区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各部门齐心协力,协调配合,合力推进。针对调研中掌握的相关情况,提出以下几方面工作建议。

(一)充分提高安置房建设的认识,加强政策的宣传与引导。区政府及各地、各部门要树立长远意识、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到安置房建设,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美丽品质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各种有力举措,上下左右团结一心,全力推进我区安置房建设取得稳步进展。不断加强拆迁及安置房建设的宣传引导,做好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解释和群众的思想工作,拆迁及补偿标准、安置方案以及农房两改政策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及时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公示,提高安置工作透明度,取得安置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我区安置房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推进全区安置房建设的合力。要充分发挥好区安置房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不断加大对全区安置房建设的组织协调力度,及时协调处理好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完善定期汇报、督查考核等一系列工作推进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加大指导、协调和服务的力度,及时通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在建筑领域有关建筑要求、收费标准等方面调整的文件和信息。在具体事情处理上既要指出问题,更要注重如何帮助解决问题,切实发挥好条保的作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还要加强与市级规划、住建、国土、供电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寻求配合,争取支持,及时研究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促进全区安置房建设进度不断加快。

(三)探索有效安置方式,努力破解安置房建设各种制约因素。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拆迁群众选择货币安置方式,以利加速农民真正转变为居民,减少今后同村同地居住可能带来的不稳定隐患。在确定拆迁任务的同时,要足额落实好安置用地,尽可能减少过渡费的支出。积极拓宽安置房建设的各种融资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解决安置房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难题,缓解财政资金压力。切实落实有关税费补助政策,对于市级事业单位税费减免不到位的情况,区相关部门要积极向上反映,争取实行先按规定交费,后按政策予以补助的办法。要高度重视慈城地区安置房建设落地难的问题,按照就近安置的原则,做好与慈开公司的沟通协调工作,把因慈开公司开发建设而带来的被拆农户安置在新城内,或采取市场价补地价的办法,以解决当前安置房缺口大和资金平衡难的问题,也有利于慈城新城的早日开发和人气集聚。

(四)积极探索安置房建设的体制机制,提高建设效率。进一步改革当前的安置房项目建设模式,逐步由分散建设转为集中代建,相关街道、镇应由现在的直接参与逐步转为间接参与市场化运作。适当集中全区的建设人才,加强区安置房管理单位和统一建设单位的力量,明确区级管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街道(镇)的各自职责,切实发挥专业部门的专业化优势。具体建设模式上,可探索限地价、定标准、定工期、竞房价,按建设进度预拨款,通过公开招拍、择优选择信誉好的房产公司或公建中心建设的市场化模式。对代建管理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其职责,做到人员到位,并加大对其考核奖惩的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区安置房竣工验收综合服务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各专业验收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提前介入,加快安置房竣工验收协调推进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建设的效率。

(五)统一有关建设标准,严格把好安置房建设质量关。针对当前安置房建设主体多、建设标准不尽统一的情况,区政府要完善相关指导性文件,对全区范围内的安置房,要相对统一绿化、装修等建设标准,并强化标准执行落实的力度。要抓好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使安置小区及住房符合城市化发展要求,与现代化新城区的格局相协调。同时,应做到安置房建设与周边市政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责任主体和资金同步落实,确保与安置房建设同步竣工。在建设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工程的跟踪审计,评审中心在履行现行职责的同时,应履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职责,做到评审、审计两者基本合一,并确定操作规程、规范其行为。

篇2

一、全区安置房建设及安置总体情况

据初步统计,至20*年底,我区拆迁安置房累计开工1*8万㎡,累计竣工678万㎡,累计安置拆迁户21518户,3*15套,327万㎡。其中*年开工102万㎡,竣工91万㎡,安置2365户,35万㎡,全过渡户2710户﹔*年开工181万㎡,竣工99万㎡,安置3645户,52万㎡,全过渡户5588户﹔*年开工309万㎡,竣工153万㎡,安置4*6户,66万㎡,全过渡户9495户﹔*年开工3*万㎡,竣工211万㎡,安置*户,94万㎡,全过渡户16224户(以上全过渡户不包括国土拆迁)。由以上数据看出近几年来,安置房开、竣工数逐年快速上升,过渡户也不断快速增长。至*年底通过市级安置审批5697户,9651套,1*万㎡,办理房产证1279户,土地证729户。总的安置审批通过率不高(*年安置审批达50万㎡,占历年一半),办证率就更低了,只有四个街道办好了很少一批产权证。

二、全区安置房建设及安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安置房建设及安置各个环节存有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

1、拆迁安置不能平衡,过渡户数不断增加

⑴拆建速度不相匹配是根本原因。近年来拆迁总量和速度明显快于建设总量和速度,一方面对开拆项目准备和认识不足,缺少超前谋划和提前建设的意识,突然间落实下来的拆迁项目又是限时要求完成拆迁,常常是先拆后建,甚至是先拆迁后腾地再建设,导致安置房建设大大落后于拆迁,常常是一年落后,三年被动。另一方面,一个项目从开拆到拆平一般只需二个月,而用来安置的安置房建设从办理前期手续到建成安置少则一年有余多则二年半,如不超前建设,必定产生过渡。

⑵建设前期准备不足是重要障碍。安置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工前必须办理建设计划审批、立项、定点、设计、审图、招投标等一系列手续,期间还须办理规划、环保、国土、消防专项审批,大都还要进行腾地拆迁,由于不能统筹规划建设时须,时常导致卡在某个节点,迟迟开不了工,例如建设计划没办理、设计方案没审批、腾地不及时等,其实有些工作大可提前落实,以备随时开工。

⑶建设资金十分紧张是主要瓶颈。安置房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由于对上资金落实不能及时到位,按市拆迁补偿费用结算协议所定标准(多层1400元/㎡,小高层1650元/㎡,高层1980元/㎡)与实际拆迁建设成本差距很大,一般要逆差500-800元/㎡,有的开发区还要自筹资金用于拆迁安置,通常拆一户(按200㎡算)拆安资金为45~55万,几年积累下来使基层政府资金严重不足,进而影响安置房建设进度。

⑷施工队伍良莠不齐是制约因素。由于城市建设的急剧扩张,到处是一个个大工地,建设需求量十分巨大,一些实力差、水平低的施工单位也千方百计抢得了一些安置房建设任务,但由于垫资压力大,管理水平低,使其不堪重负,时常是做做停停,既影响进度又影响质量。

2、建设成本日益增大,资金平衡难度增加。

⑴专业管理水平不够。安置房建设工程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少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普遍专业水平不高,专注程度不强,思考谋划不深,成本控制不专,造成建设成本相应增加。

⑵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由于国家建设规范要求越来越高,建设标准也不断提高,使安置房建设成本水涨船高。例如混凝土板厚最小从10厘米提高到12厘米,外墙采用保温墙面,外窗采用保温窗,墙体禁止使用粘土砖,12层以下采用太阳能等,以及安置区景观要求、造型要求、智能化要求等也相应提高,都使建设成本增加不少。

⑶建材价格快速上涨。由于钢材、砼等建材近些年总体上涨速度较快,室外工程的水、电、气相应规费和建设费也不断提高,导致安置房建设成本刚性增加较大。

⑷其它相关影响因素。由于现在安置小区一般都要求建相应量的人防、车库、学校等配套项目,这些项目收益很小,投入很大,导致建设成本相应增加。目前安置房建设大都采用建筑商垫资代建,无形中增加了建设方的财务成本。由于工地太多民工紧缺,同时物价指数上涨,使人工费也在不断上涨。

3、审核办证相对滞后,潜在矛盾日益凸现。

被拆迁户所拆房屋大都有证,而安置房办证率低,日积月累造成群众意见较大。究其原因,安置审核中基础资料不齐是造成安置审核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住宅拆迁中,未能统筹考虑后期安置工作并及时收齐安置审批所需原始资料,导致安置审核无法正常进行;部分街道把关不严,拆迁中实际安置面积超过政策允许,安置面积过多,造成审核通不过;另外各种产权变更、分割中未按要求签字或办理公证导致无法审核。

房产证办证中主要问题是基本建设法定手续不全,造成项目无法竣工备案;大修理基金及电梯维护费没有计入结算成本中,拆迁户和基层政府都不愿缴纳,影响办证;产权人变更需交费公证,群众不愿接受;被拆迁户产证和建房手续不齐等。

三、应对目前问题的相关对策和思考。

1、规划建设适度超前,全力压降过渡户数

安置房规划建设中要有超前意识,一方面要从造型、户型、景观、配套等多个方面超前规划,提升建设档次。拆是为了建,但建不是为了拆,把安置房当作自己的房子来建设。另一方面面对拆建时间差的现象,要从早建多建快建出发,提前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围绕拆安匹配的原则先建后拆,至少也要边建边拆,再也不能先拆后建,逐步减少过渡户。

2、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尽力控制建设成本

⑴多方建立融资平台,确保建设资金到位,也可采取bt制等代建方式,减轻眼前支付压力,使安置房得以顺利建设,减少过渡费的支付。

⑵从强化管理入手,做到优化设计、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建设配套面积,切实执行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跟踪审计等程序,规范合同签订、工程签证,用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来降低不必要的支出。

⑶积极争取调整协议结算标准,要争取考虑人工费、材料费上涨后建设成本上涨因素,逐年按实提高与市级结算标准,增加大修理基金和电梯维修基金结算内容。

⑷严格公平执行拆迁政策,严控超面积购买,提高超买价格,严控拆迁认定面积,严控评估补偿标准,以此减少不合理支出。

3、主动衔接审核办证,协调解决历史难题

在审核办证过程中,各基层单位要搭建专业工作机构,梳理资料,排查难点,找出问题症结,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经办人员要积极对下沟通,对上衔接,分析整合解决问题的办法,区主管部门要全力协调,积极对上争取政策,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尊重事实、兼顾历史、简化程序、按实解决目前审核办证中的难题。

篇3

【关键词】安置房;项目管理;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 F40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293-02

1.引言

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其基础和前提就是城市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拆迁安置工作又是一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敏感环节。所以,为了被拆迁人民的切实利益不被侵犯,同时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进行,许多城市都开始实施安置房建设工程[1]。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家对拆迁安置房这一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但要求产品的质量满足需求,还要求生产进度符合工程要求。而因为拆迁安置房的特殊性,工程要求的建设周期较短,普通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市场和安置房的建设要求。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始对拆迁安置房实施工程项目管理[2]。

2.拆迁后安置房项目的定义

所谓安置是指对受项目影响的人员进行生产或者生活上的安排,并使其从项目中受益。拆迁安置房是配合城市改建项目、保障拆迁安置居民住房而定向开发的商品房。而拆迁安置房项目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费用和质量要求下,完成拆迁安置房建设并移交的一次性任务的集合。对于这些任务的管理,即是拆迁项目管理。

拆迁安置房项目既属于工程建设项目,又有别于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其具有以下不同特征:

① 安置房建设与拆迁工作具有极强并行工程的特点,这就要求对关键时间节点进行较严格的设计和控制;

② 拆迁安置项目的政策性极强,要从“形象工程”的高度做好对项目的定位工作,严格把好项目质量关;

③ 拆迁项目工作是系统工程,项目范围中不但要考虑拆迁和安置等子项目,也需要对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等内容进行认真策划;

④拆迁安置项目生命周期较长,具有从规划、设计、实施、交付到物管全部过程,因此,前期物业管理也需要纳入项目整体管理范畴。

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只有正确理解拆迁安置房的主要特征,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总目标。

3.安置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内容可由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描述,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根据项目管理的概念和涉及的管理范围,将项目管理归纳为九大知识体系: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

所谓拆迁后安置房项目管理,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经营战略和内外部条件,以完成项目合同和实现企业综合效益为目标,按照项目内在规律,对拆迁安置房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安置房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拆迁后安置房项目,包括工程投标、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施工准备、施工、交工验收、前期物业管理及保修等阶段。因为项目管理内容是一个长时间的有序过程,并且随时间推移,项目管理内容随之变化,并且不同的管理阶段之间管理的内容差异很大,所以,必须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态管理,以使资源最大优化组合,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效益。

4.安置房项目管理实施过程

4.1 项目策划管理文件的编制

项目实施前,进行项目管理文件的编制,并将其作为项目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的编制和校对审核一定要于项目实施之前完成。具体内容如下:

① 编制《项目管理实施方案》,是为了确保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指导性文件,其内容分别包括:项目管理概述、项目概况、项目管理全过程管理的范围以及工作内容、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极其职责、项目管理流程、十五项项目管理制度和项目实施工作重点等内容。

② 编制《委托项目管理合同》,其是建设方与项目管理方之间相互约束的文本依据,由一下内容组成:标准条件、建设工程委托项目管理合同、专用条件等。

③ 项目管理部和总包单位共同起草签订《施工现场管理协议书》,由以下内容组成:管理协议书、施工阶段奖罚措施、施工阶段考核细则等。

④ 编制部门工作细则,包括综合管理部工作细则、分计划合约部工作细则、技术管理部工作细则等内容,该细则是现场管理机构内部管理性文件,其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员工行为准则以及工作指南等内容。

⑤ 编制监理文件。该文件是作为确保监理工作目标实现和指导监理工作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监理规范》、《监理细则》、《旁站方案》、《现场监理管理制度》等。

4.2 项目施工前准备工作管理

在项目施工实施之前,根据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应首先启动综合管理部的工作程序。项目管理部门须派遣专人与相应的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如环保、规划、建设局、人防、消防、质监、建设管理等部门,并办理相关报批手续。在此同时,与电力、自来水、通信、勘察、设计、审图、检测、煤气灯单位沟通,并签订相关的合同。前期需办理的手续为: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施工图审核、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

4.3 勘察、设计阶段管理

技术管理部门根据设计院完成的设计草图,对建筑物内部布置的使用功能、构造效果、每一户的建筑面积、材料设备的选用、设计的性价比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经济论证,且要做出书面审核意见书,报之于设计院,来进行设计调整以形成正式施工图。并将施工图送至审图中心审核,重新报设计院进行调整。在施工开始前,组织设计交底工作。

4.4 招标管理工作

计划合约部根据规划出的平面布置图并结合现场厂貌,同时考虑到施工和管理方便,对整个施工建筑物进行标段划分,经充分论证合理后,由造价编审工作人员根据划分标段进行标底编制,相关招标文件则由公司招标中心进行统一编制。为确保招投标工作的公正、科学、规范,组织招标资格预审、召开标前会议、确定招标定标期限。招标工作结束后,经草拟、评审后,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经反复审查后,与施工单位鉴定《施工合同》。

4.5 造价工作管理

项目管理部从设计文件控制、工程招标、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竣工结算等方面着手,并制定严格的控制措施:① 分部工程累计低于5.0万元的不签证,施工措施费已编入招标文件的不签证,材料价格上涨幅度低于10%差的不调整。② 合理优化设计文件,在不影响使用功能与工程质量的情况下,选用部分低价材料、工艺到工程中,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③竣工结算时,以《施工合同》以及《招标文件》为依据,严格控制不合理造价。

4.6 进度管理工作

进度管理工作是项目管理工作的主线,首先,在工程招标工作时,将工期目标和违期处罚措施纳入招标文件中;其次,制定诸如基础、综合管线、景观绿化的阶段控制目标,并实现过程跟踪监督;再次,采用经济的手段来调动施工企业的积极性,若提前完成阶段计划,则工程支付款可超过施工合同一成支付;最后,综合管线提前介入,即改变了以往施工队伍撤退后再投入管线、道路施工的施工方法,在外墙脚手架拆除后,小区道路即迅速展开施工,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益。

4.7 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检测质量控制成败的最好评价是住户入住后的投诉情况。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项:① 强化监理责任,监督规范验收。在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技术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一起参加验收工作,帮助检查出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②在主要的工序进行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先进行样板施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大规模施工,以此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③推行分户验收工作,在住户入住前将质量通病全面解决,减少住户入住后的投诉以及维修工作。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拆迁安置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做法的阐述,使人们能够切实理解、接受工程项目管理,并希望本文能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城市现代化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市级片区;安置房;建设

随着2005年以来厦门市实施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着力提升厦门市在湖里区启动湖边水库片区和五缘湾片区(下简称:“两大片区”)开发建设,市级财政负责建设资金筹措、保障,市土地开发总公司(下简称:“市土总”)作为业主单位,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和市路桥集团公司分别作为代建单位,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片区开发建设成效斐然。

与此同时,结合两大片区旧村改造工作时序及片区内市政道路等公建配套,按照安置房“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厦门市安置房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下简称“暂行规定”)的总体要求,机制上由湖里区建设局作为业主单位,组织国有企业代建,由市住宅办公室(现更名为:“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收购后整体销售给市土总。这种模式在安置房开发建设过程中,前期规划用地手续办理、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等事宜均由代建单位承担,项目总投资概算一经市发改、财政部门确定后一般不予变更,工程进度款根据市财政过程审核数据报销,相当于EPC承包模式(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项目总承包模式。

一、两大片区开发建设目标及在建安置房建设形象进度概述

(一)湖边水库片区

湖边水库片区位于厦门岛东北部分区的中心地带。北侧与五缘湾片区接壤,东侧与软件园二期、虎仔山相临,同时与观音山营运中心相近,南侧为忠仑公园用地,西侧紧临金尚小区。项目用地面积约398.69公顷, 片区总体目标是水库综合整治,为厦门提供储备水源,建设一个厦门本岛东北部的滨水高尚生态社区。根据规划要求,片区内安排前后坑、下湖、上湖洪塘、蔡塘四个安置房项目,总占地面积15.56公顷,设计总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计划根据旧村改造时序,拆迁安置后坑社区、金林社区、蔡塘社区下辖后坑村、下湖村、上湖村、蔡塘村等自然村。

(二)五缘湾片区

五缘湾片区位于厦门本岛东北部,云顶北路以东,仙岳路以北,环岛路五通至墩上段的西南,规划总用地10.76平方公里,其中内湾水面积约2.76平方公里。片区总体目标是打造厦门的“新客厅”,形成集商业服务、养生理疗、旅游休闲、文化娱乐、高新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区。根据规划要求,片区内安排五缘湾金林湾花园A区、B区及美仑花园,总占地面积17.53公顷,设计总建筑面积 68.5万平方米,计划根据旧村改造时序,拆迁安置高林社区、金林社区下辖西潘、穆厝、洪水头、田里、前头等自然村,五通社区下辖浦东、坂美、田头、泥金、风头等自然村。

(三)三个在建安置房市财政建设资金拨付及建设形象进度

截至2013年年底,前述三个在建安置房(上湖洪塘、蔡塘和金林湾花园A区)市财政投融资安置房项目已累计拨付资金8.63亿元,拨付比例达到总投资概算的54.4%(总建安成本概算为15.84亿元)。其中,上湖安置房整体竣工验收;蔡塘安置房一期已经完成单体建设,因二期用地拆迁受阻,水、电无法接入,项目竣工验收手续无法办理;金林湾花园A1区建筑单体封顶,A2区仍在开挖地下室。

二、安置房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两大片区结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安置房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安置房建设适度超前,片区旧村改造“就地、就近安置”成为可能

在两个片区开发建设总指挥部的统筹领导下,区级政府对征地拆迁工作任务实施“大包干”,市直各职能部门在规划选址、用地保障、建设方案审批、资金保障上全力支持,片区安置房项目得以顺利开工,今后旧村改造启动,即可实现就近、就地安置。

(二)安置房建设标准堪比商品房,绿化景观、公建配套更趋完善

安置房户内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同时组团小区公建配套设施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康体设施、物业(社区)管理用房、生鲜超市、绿化、地上(下)停车场地、无障碍设施等一应俱全。随着厦门市始于2014年全面推动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实施方案》行动计划,湖里区利用本级财政资金,对安置房绿化景观标准、组团小区配套道路等级、社区服务中心配套智能化设施进行提升,日后回迁居(村)民生活舒适度将不亚于商品房小区。建设周期内,业主单位湖里区建设局全程引入社区居民监督小组,着重对隐蔽工程、主材及电梯、配电开关柜等大型机电设备进场监督把关,避免日后村民因建设质量低劣而拒绝搬迁入住等问题。

(三)市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加大,较好地保证安置房建设进度

安置房开建几年来,无论是在厦门市经历“欧债危机”或是“限购令”初期影响导致土地市场萧条时期,市级财政部门积极对接片区建设业主单位,通过年度、半年度、月资金计划,积极筹集建设资金,特别在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农民工返乡前特事特办,做到进度款当日核拨,从不因建设资金问题拖延安置房建设进度。

三、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厦门市前几年启动几个大片区建设、农村城市化程度明显加快,各区安置房建设“大干快上”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一些不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问题。下面所说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以下就湖里辖区三个建设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一)共性问题

1. 建设资金拨付环节多,资金沉淀时间冗长

在类似EPC承包模式下,市财政作为投融资主体,按照目前的资金拨付体制,每笔安置房进度款拨款流程如下。

市财政金库市土总(业主单位)市住宅办区建设局代建单位施工单位

以每个环节五个工作日计算,每一笔资金从市财政贷款户头放款至施工单位收款,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由于拨款环节的增多,资金周转效率低下。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审批拖延,资金沉淀期限更趋冗长,市财政贷款资金得不到有效使用,间接影响工程阶段目标的如期实现。

2. 安置房建设成本不断攀升,日后项目总投资可能“超概”

前述几个安置房方案设计、主材选购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强调社区居(村)民个性化意见,同时,受近年钢材、水泥、人工成本上涨等客观因素,日后安置房建设成本超概将成为普遍现象。社区监督小组参与监工,有时“强制”要求建设单位变更为其选定主材品牌,一定程度上造成建材成本攀升。

事实上,在拆迁补偿安置过程中,安置房建设标准并不是最关键因素。社区居(村)民更看重的是补偿标准如何,安置房建设成本额外增加直接造成片区开发成本上升。

3. 项目拆迁与安置房建设工作相分离

目前,湖里区建设局下辖区征收办,负责全区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下辖区安置办,负责湖里辖区内安置房建设工作。拆迁具体实施阶段区里又授权下属街道实施,具体拆迁实施单位为了降低拆迁工作难度,满足“村民一村一安置地”的要求,大量将村民安置在尚未开工的安置房期房上,而期房用地征收拆迁任务又因各种原因滞后。

以金林湾花园B区(期房)项目为例,该项目至今无法全面交地建设,但湖里区实施拆迁“翔安隧道侧接线、五缘湾片区重要市政配套道路”等项目时约定被拆迁户回迁该期房项目,共涉及《拆迁安置协议》515户、应安置建筑面积85328平方米,每年需支付逾期过渡费3696万元,而这些费用均由政府支付;又如美仑花园(期房),《拆迁安置协议》215户,安置面积37454平方米,每年需支付逾期过渡费1800万元;上述逾期过渡费悉数由市财政部分转移支付。

同时,湖里区为建设安置房项目也沉淀了大量资金,“十五”期间,湖里区自筹资金,建成集鑫A、集鑫B、钟宅新家园A区、马山等若干安置房项目,目前,还剩下10万平方米(约1000套)安置现房,区级财政垫付3.8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当年崭新悦目的安置房都已变成了旧房,建筑质量、功能、停车场地及公建配套上较目前在建安置房还略逊一筹。综上,湖里区因各种原因未能消化安置现房存量,而安置期房尚未建成,造成市级财政背负支付源源不断逾期过渡费的的沉重负担。

4. 安置房选址用地违章(法)建筑遏制不力

违章抢建现象是目前困扰全国各地城市化的共性问题,呈愈演愈烈、积重难返之势。其缘由在于:二元结构体制对“违建”起诱导催化作用,集体土地“违建”是城市化的副产品。湖里区拟作为安置期房选址用地上的集体土地上被征收房屋很大一部分是违章(法)建筑,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经济发展转型矛盾突出,违章(法)建筑的出租收入已成为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违建成本低,基层部门管制不力、屡禁不止、违建抢建现象泛滥;另一方面,为加快征收进度,区级拆迁实施单位对2002年12月1日后新建的违章(法)建筑也按一定的标准给予奖励补助,甚至不断变相提高奖励补助标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边拆边建”、“法不责众”的违章(法)抢建局面越演越烈,个别安置房选址用地在卫星影像图上体现为已无空地可“种”违章(法)搭盖。

结合湖里区近两年处理的典型腐败案例分析,确实存在部分区(街)行政执法部门主要领导伙同部分村干部权利寻租,受贿导致行政执法“不作为”,纵容违建现象,甚至参股村民搭建违建共同骗取政府巨额补偿款的现象,导致违建现象蔚然成风,违章(法)建筑遏制不力造成安置期房用地拆迁成本跃升,今后用地拆迁工作更是雪上加霜。

(二)个性问题

《暂行规定》明确“市住宅办负责全市安置房建设与管理。区级建设局负责本区安置房的建设,并协助做好市住办安置房管理工作。”而蔡塘安置房项目因二期拆迁工作未启动,导致该项目一期安置房即使建成落架也无法投入使用,也就是说市级财政资金在蔡塘安置房建设项目上所投入的1.62亿元及其沉淀的利息一方面在未来的几年无任何绩效,另一方面,那些已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安置在“蔡塘安置房”的被拆迁户还将继续领取高于市场租金的逾期过渡费。由此可见,安置房业主单位、安置房主管部门等存在重安置房主体建设、轻项目前后衔接管理的现象。

在目前机制下,区建设局作为业主单位负责安置房建设,市住宅办作为安置房统筹建设管理部门收购已建成安置房,市土总作为安置房需求单位向市住宅办购买,再交付湖里区安置被拆迁户。客观上,市住办作为安置房收购方,统筹指导安置房业主单位做好安置房建设工作,确保安置房能够按期交房入住;市土总作为安置房购买方,保证款项及时足额到位;业主单位应督促、落实代建单位具体实施安置房建设。只有按照这种机制良性运作,安置房才能够及时交付购买方使用。

但是,蔡塘安置房一期无法接入水电等瓶颈问题,却没有及时引起项目责任单位的充分重视。蔡塘安置房用地征拆成本纳入湖边水库片区平衡(即由市财政承担),而拟拆迁地块又面临着违章建筑林立的具体问题,区政府因补偿标准问题迟迟未能下决心实施拆迁。这样一来,相关单位重点抓工程建设,忽视二期用地拆迁进度这一主要矛盾造成蔡塘安置房二期用地拆迁难以实施的局面。

四、完善、创新机制政策,扎实推动安置房建设

安置房建设、管理、分配问题与村(居)民切身利益密切关联,关系到重点项目建设是否顺利投建、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牵涉部门单位较多,社会影响面较广,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绩效好坏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不可小觑。针对上文列举的种种问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总结三个在建项目的经验教训,完善、创新机制政策。

(一)重新检视《暂行规定》,妥善处理好片区开发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暂行规定》明确市住宅办具体实施全市安置房建设与管理,各区建设局负责本区安置房建设等职能。考虑区建设局事务繁忙,人员编制较紧,应着重宏观指导、制定安置房总体建设规模,把控好各安置房建设进度。新建安置房项目建议尝试工程管理模式(即PE模式)结合大片区建设,由片区大业主单位(如市土总)直接核算用地征拆成本及安置房建安成本,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确定市属房地产国有/国有控股开发企业具体承担建设任务,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拨付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树立全市安置房资产上下一盘棋的观念,盘活安置房资产

不论是市级投资还是区级投资,应着手对已经建成安置房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市、区两级安置房管理部门积极对接,探讨房源相互调剂、置换可行性,如近期厦门市实施的轨道交通一号线湖里段(塘边站)土地房屋征收项目,经市土地房屋征收事务管理中心积极引导,湖里区调剂部分集鑫家园B地块存量安置房源供被拆迁人差异化选择。同时,应在湖里区内树立全区安置房源统一调配,不提倡一个项目一块安置地的做法;市、区两级摸索存量老旧安置房“变身”新模式,如变身为租赁型人才房、保障房等等,甚至补交土地出让金作为商品房直接拍卖,所得款项回笼财政部门。

(三)着手运用政策杠杆,合理引导使用安置现房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被拆迁人一直以安置房质量、配套停车位数量问题等为由向拆迁人索要逾期过渡费,提出各种诉求,并以上访、诉讼等手段拖延返迁工作,问题的实质是逾期过渡费标准远远高于安置房现时出租收益。被拆迁人尝到了“甜头”,欲罢不休。从某方面说,区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更要杜绝本位主义,积极做好被拆迁人工作,合理调配使用安置现房,而不是以“市级资金承担,问题高高挂起”为由被动应对;同时,市级财政、国土房产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安置房逾期过渡费出台封顶政策,杜绝此风蔓延。

(四)率先在建市级投融资安置房项目试行绩效评价,树立安全高效节约使用财政资金观念

安置房作为民生项目,市财政应该倾斜支持,毋庸置疑。但是钱是否花在刀刃上,“节约财力办大事”,安置房建设主管部门、责任单位是否能履行职责,绩效目标是否达到,需纳入绩效评价,如未达到预期目标,市财政应实施绩效问责。

(五)改善安置房建设资金仅靠财政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安置房投入对市区两级财政的资金压力

过去几年,公共财政在厦门市基础设施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公共财政投资热情过度,不仅导致政府性债务猛增,全市债务余额约为600亿元,还本付息的压力与日俱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形成可持续的市场化投融资体制。安置房建设项目看似零散,汇总起来金额巨大,应尽快启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投融资体制改革,降低公共财政的投资力度,广泛吸引国企、民间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值经济实体参与建设,适当尝试“BT”等融资模式,以减轻安置房建设对市区两级财政造成的与日俱增的资金压力。

(六)探索实施安置房回购制度,打破村民就地安置、群体而居的现象

据了解,前述两大片区涉及被拆迁自然村里村与村之间矛盾剧烈,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现象,究其原因,封建小农意识尚存。笔者认为随着房产税、遗产税等新税种的渐渐出台,租赁环节税收征管机制的不断完善,未来拆迁补偿趋势应向货币补偿为主、产权调换为辅方向发展变化。近期可参照海沧区从被拆迁户手中回购安置房做法,打散被拆迁户仍划地而居现象。远期可尝试部分存量置换集体土地招拍挂所得扣除政府配套税费后,直接以货币形式补偿被拆迁人,减缓安置房建设压力。

参考文献:

[1]吴次芳,王权典.广东省“三旧”改造的原则及调控原则[J].城市问题,2013(03).

[2]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安置房健身与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S].厦府办2007[266].

篇5

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安置房建设奠基仪式。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安置房的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奠基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认真谋划,确立了“五大板块”、“七大产业”的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各大板块齐头并进,已全面铺开。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按照“诚信之源、蒜都水乡”的城市定位,坚持“规划设计一体化、经营开发一体化、建设服务一体化”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实施了道路、绿化、公交、环卫等一批基础设施、公益设施,推开了学府名门、杭州湾公寓、时代花园(二期)、九星花园(二期)等房地产开发工程,为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就坚持“精心组织筹备、严格标准程序、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的原则,启动了区集中开发,涉及搬迁的7个行政村、3000多户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克服暂时的困难,追求美好的生活,主动搬迁、支持城市开发,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房屋丈量、评估和拆迁,为全面铺开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区的道路、水系、管网和绿化亮化工程正在快速推进,育才中学、公检法业务综合楼、国际大酒店、水厂、洗车城等重点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新一中、医院、人防指挥中心、电力大厦、农信大厦、缗国城等即将动工建设。在加快区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老城区升级改造,积极对接区和经济开发区、商贸物流区的功能转换升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服务业,丰富城市内涵,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新老城区有机融合、一体发展、共同繁荣。

今天开工奠基的春秋、莎岭、高尚、孙庄等社区,总建筑面积70万㎡,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既是我县第一大城中村改造工程,也是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全县城市建设工作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必将对加快全县城市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县城乡建设指挥部要把回迁安置房建设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好安置房的建设和项目施工单位的监管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提速推进工程建设。县直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一流环境。项目施工单位要按照质量一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群众满意的要求,高标准抓好工程建设,全力加快施工进度,确保群众早日搬入安全和谐、环境优美、服务齐全的新社区。

篇6

关于加快推进全区安置房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

区委: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保障省、市、区各类重大项目建设,我区开展了大量征地拆迁工作,累计征收土地3万余亩,拆迁城乡房屋逾万户。为保障广大征地拆迁户切身利益,我区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一批安置房项目,但建设进度滞后,无法满足群众搬入新居的热切期盼,为确保我区安置房建设工作有力有序快速推进,切实解决拆迁群众住有所居的现实困难,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我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化评价水平,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区安置房建设、需求等情况进行了摸排,并提出了下一步建设计划,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区级项目拆迁安置总体情况

截止2021年7月,全区未交付安置房的区级拆迁项目80余个,共需安置房6884套58.75万平方米,全区已建成或在建安置房项目7个,房源共计3818套33.12万平方米。安置后,安置房缺口共计3233套27.21万平方米。

(二)安置房项目建设及缺口情况

已完工安置房项目2个:东城雅居和团结高坎村安置房,修建安置房共304套,已签订的动迁安置协议共需安置房168套,安置后以上两个项目结余安置房136套。

在建安置房项目5个:大山铺青龙村安置房、东城雅苑、光明雅庭、东城雅筑、东城雅郡安置房,修建安置房共3514套,已签订的动迁安置协议确定的5个安置点共需安置房5822套,安置后,大安铺青龙村安置房结余31套,其余4个安置点共缺口安置房2339套。

拟建未开工安置房项目3个:牛佛安置房、一碗水安置房、吉成井安置房,按照签订的动迁安置协议,3个安置点共需建设安置房894套。

二、后续建设计划

鉴于动迁安置协议已明确安置点位,剩余未安置户若调整安置点位将面临巨大的群众工作压力或纠纷,因此,建议按照各安置点情况并结合城市规划就近选址新建安置房(附安置房后续建设选址分布图),加之安置房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复杂、工期长、资金量大,计划通过4年时间,将以上新建安置房全部建成。具体建设计划安排如下:

1、东城雅苑二期:建议选址一期旁D-68-02地块,面积约27亩。经测算,拟新建安置房462套,40800平方米。其中:60㎡户型128套,90㎡户型232套,120㎡户型102套。项目建设总投资约9786万元,其中土地成本810万元,建安成本8976万元。计划开工时间2022年6月,竣工时间2023年12月。

2、光明雅庭二期:建议选址一期旁,地块面积约38亩。经测算,共修建安置房493套,42840平方米。其中:60㎡户型153套,90㎡户型238套,120㎡户型102套。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0565万元,其中土地成本1140万元,建安成本9425万元。计划开工时间2022年6月,竣工时间2023年12月。

3、东城雅筑二期:建议选址一期旁B-17-02地块,面积约100亩。经测算,共修建安置房1175套,98250平方米。其中60㎡户型350套,90㎡户型725套,120㎡户型100套,项目建设总投资约24615万元,其中土地成本3000万元,建安成本21615万元。计划开工时间2022年9月,竣工时间2024年9月。

4、东城雅郡二期:选址一期旁C-12-02地块,面积约50亩,经测算,共修建安置房781套,68610平方米。其中:60㎡户型224套,90㎡户型389套,120㎡户型168套。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6594万元,其中土地成本1500万元,建安成本15094万元。计划开工时间2022年9月,竣工时间2024年9月。

篇7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破坏发展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尽心竭力保障市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等中心工作。加强防范和打击工作,在大队深入开展无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职工普法宣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确保大队2013年全体干部职工无违法犯罪、单位无治安案件、无发生。

二、工作措施

1、健全组织。成立由大队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商务执法大队法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大队综治工作联合办公,负责大队法治日常工作。

2、健全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法治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法治宣传、职工不稳定排查、重点人员管理、机关庭院管理、生产安全隐患、综治考核等工作制度。

3、深入开展法治宣传。领导小组要根据市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充分利用机关板报、会议、文件等多种形式开展平安法治建设工作宣传,让全体干部深入了解决开展法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建立人民调解机制。领导小组要建立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和突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小组每月分析一次纠纷排查情况,对突发矛盾纠纷,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及时化解,防止把职工纠纷矛盾演变成重大社会问题。

5、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及时调整大队看楼护院队伍,投入必要资金安装报警防盗装置,力争实现与市公安局“平安e家”报警系统联网联防,形成人防、物防、技防整体全力。

篇8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州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职工住房建设的批复》(川府函〔〕231号),为深化我州住房制度改革,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促使职工安心高原,搞好建设,经州委年7月13日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结合“三个转变”和经营城市工作,实施州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职工住房建设工程(简称“安心工程”)。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我州职工住房建设工作进展较快,人均居住面积达12.8平方米/人,住房成套率40%。但就全州情况看,职工住房建设和房改工作很不平衡,参加房改购房的职工仅占全州职工总数的25%,尚有25000多户财政供养的职工未享受房改购房,占财政供养职工户数的77%,职工住房欠帐多,矛盾突出。因此,实施“安心工程”,不仅迫切需要,而且任务艰巨;不仅事关职工切身利益,而且事关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二、范围、原则和标准

(一)范围

1、全州党政机关和全额、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

2、愿在州内参加“安心工程”购房的离、退休职工享受补助,不愿参加的不得享受补助。

3、已参加房改且购房面积达到标准的职工(含离、退休职工)不纳入实施范围。

中央、省属驻州单位、国有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二)遵循的原则

1、个人为主,适当补助的原则

根据我州实际,按照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原则,对参加“安心工程”的职工按照房改集资建房的方式给予适当补助,其中:财政补助20%、单位补助20%、其余60%由个人承担。财政、单位补助额=〔面积标准×单位面积控制价格〕×40%。

州级财政负责筹措州本级“安心工程”的财政补助资金;各县财政负责筹措本县“安心工程”的财政补助资金。州财政对财政特别困难的县,给予适当扶持。

各部门要把公有住房出售的收入、单位自筹资金、争取上级部门解决的自身建设资金集中用于“安心工程”的补助。

2、集中建设,自主选择

参照经济适用住房的相关政策,条件较差的县可在州内相对较好的县、镇建(购)职工住房,职工可自主选择居住地。选择了异地购房的职工,在本县的住房只能作为工作期间租用的周转住房或按市场价购买。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各县要将“安心工程”建设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根据财力和单位筹资情况以及职工的购买能力,实事求是,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力争在年前基本解决职工住房问题。

4、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各县要加强领导,对“安心工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控制房价、定向销售;同时,采取市场运作方式,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单位自建或单位与单位合建房为辅。

5、小区开发,社区管理的原则

按照《物业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79号令)的规定,逐步推行物业管理,实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社区管理体制,培育规范的物业管理市场。

(三)标准

1、全州职工参加“安心工程”购房补助的控制价为1200元/平方米,统一按此标准实施。

2、补助面积

一般干部、技术员等职称及中级工以下的普通工人按建筑面积85平方米(含85平方米)计价补助。

科级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和助理工程师、助理经济师等职称及高级工的技术工人按建筑面积95平方米(含95平方米)计价补助。

县级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和工程师、经济师等职称及工人技师按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含105平方米)计价补助。

州级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和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教授、副教授等职称的高级知识分子按建筑面积125平方米(含125平方米)计价补助。

超出面积标准部份按市场价格计价,由职工个人承担。

三、相关政策措施

1、加快原有公房出售工作。单位原公有配套住房应按房改集资建房政策尽快出售给职工。

2、职工按“安心工程”政策购买住房付清购房款后,对该住房享有全部产权,公共部份面积(楼梯间、通道等)分摊到户计入产权面积,其费用由单位负责筹集支付。

3、已参加州内外房改购房但面积尚未达到住房标准的,可按职级面积标准所差部份购买新房,但不得退旧购新,对所差面积部份给予40%的补助,超过部份按市场价购房。面积不足又不愿新购房的,按职级面积和补助标准,一次性对面积不足部分给予现金补助。

4、获得该住房的全部产权后,由该住房所在地的州、县房地产管理部门颁发《房屋所有权证》、国土管理部门颁发该住房所分摊土地面积的《土地使用权证》。获得全部产权的住房,报所属房改办审核后,可按规定上市交易。

5、住房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按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建住房〔1998〕213号)规定,建立住房维修基金。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大修、更新、改造。

6、在县内实施“安心工程”的建设用地原则上实行划拨方式供应,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在州内县外异地组织实施“安心工程”的,按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进行市场运作,实施地的县政府应在供地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住宅小区外基础设施建设由各县政府负责。

7、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2503号),计划、建设、国土、物价和房改等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和优惠政策,测算和制定有效的限价措施,切实降低“安心工程”的住房价格。

8、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50号令)的有关规定,积极开展住房公积金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工作。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应优先向已归集了住房公积金并参加“安心工程”购房的职工发放。

9、金融部门应积极配合,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信贷政策,加大住房金融信贷业务,有效支持“安心工程”建设。

四、严肃纪律,规范程序

(一)从本方案下发之日起,各县、各单位均不得在州外为干部职工建(购)房改房。

(二)各县、各单位在组织实施时,应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与招投标选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合同并抄送所属房改、财政、税务、国土、建设等部门备案。

(三)严禁将“天保、社保、低保、救灾、支农、扶贫和教育”等国债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用于“安心工程”的补助。

(四)严禁以“安心工程”的名义取得土地后改变土地用途,变相搞“安心工程”建设以外的商品房开发。

(五)严格执行夫妻双方只能购买一套房改住房的政策。夫妻双方其中一方凡是在州内外已参加房改和集资建房的,一律不得再参加州内“安心工程”购房,不得以旧换新,不得退旧参新。

(六)严禁一哄而起,盲目建设。实施“安心工程”必须考虑财政和单位承受能力。如单位筹资困难,确需借贷的,必须有明确的还贷资金来源和还贷能力,严禁将债务转嫁给财政和职工个人。

(七)加强领导。各县应加强领导,成立本县实施“安心程”领导小组,做好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要立即清理、核实职工房改的情况,建立新改和旧改户的档案并进行公示。对虚报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法律的,依法处理。

篇9

一、工作目标

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职责与职能设置

(一)省卫生厅全面负责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统筹协调全省医疗质量控制活动;*省医院协会受省卫生厅委托,承担日常管理工作。

省卫生厅负责质控中心的规划、协调和管理,组织质控中心拟订专业性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和质量信息体系,统筹协调质控中心的质控活动。

省卫生厅加强对全省三级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是省、部属医院;各市按照全省医疗质量要求,参照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实施本辖区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省医院协会受省卫生厅委托,受理申报材料,收集、汇总质控信息,分析全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根据医疗质量管理的需要,按不同专业分科或专业技术设置专科质控中心,省卫生厅根据我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公布计划建设的专科或专业质控中心名称。

(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条件:

1.质控中心原则上挂靠在省属、部属三级医疗机构,受省卫生厅委托,负责本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并设立由全省若干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质控工作实施专业技术指导;

2.质控中心所挂靠的医疗机构,其相关专业水平应处于全国或全省领先地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3.挂靠的医疗机构应为质控中心提供开展工作所需的办公场所、设备及必要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等支持;

(四)专业质控中心在省卫生厅的组织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1.根据全省本专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和质控要求拟订本专业质控规划,并根据规划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性业务指导;

2.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颁发的医疗管理规范和医疗质量标准,制订本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技术规范;

3.负责制定全省本专业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案,组织对各级医疗机构的专业质量控制督查和质量评价;负责相关专业特殊医疗技术准入评估工作;

4.对全省本专业医疗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定期向省卫生厅报告,提出改进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5.组织对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6.建立相关专业的信息资料数据库,加强有关专业的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

7.充分发挥本专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作用;

8.承担省卫生厅委托的其他医疗质量管理任务。

(五)质控中心设主任1人,副主任2-3人,秘书1-2人;质控中心设专家组,成员7-10人,专职、兼职均可,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包括医院管理和临床医学专家,原则上由相关专业的国家、省级学会(分会/组)的委员组成。

(六)质控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组织架构由省卫生厅确认。

三、质控中心申请与确认

根据全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规划与年度公布专项建设计划,符合条件单位可向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申请单位必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申请表》(附件1);

(二)可行性报告,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专业优势、工作设想;

(三)相关技术资料,科技项目、成果、专利及重要论文,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在学术团体任职聘书等复印件;

申请单位将上述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三份按要求报省卫生厅。

四、组织管理

(一)省卫生厅委托省医院协会负责质控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专业质控中心的设置,采取自主申报的形式,省卫生厅公布拟设置的专业质控中心,由符合条件的单位自主申报,经专家论证,择优确认。特殊情况可由省卫生厅直接指定。

(三)质控中心制订、修订的有关质量控制标准、质量考核方案和培训计划等,经省卫生厅批准下发实施。

(四)质控中心的日常费用由挂靠单位或所在单位负责,省卫生厅给予适当启动经费补助

(五)质控中心定期收集各三级医院的质量信息,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每年向省医院协会上报上年度工作总结及当年度工作重点。省医院协会将各质控中心的分析、评价等情况汇总后上报省卫生厅,省卫生厅将视情况对外。

(六)质控中心的设置实行动态管理,以3年为一周期,经评估确不能胜任的将撤消其资格。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质控中心要本着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态度,认真履行质控中心的各项职责,为提高我省医疗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做贡献。

(二)客观公正,依法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据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建质控中心。各质控中心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各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质控活动。

篇10

为保证城市建设需要,促进旧城改造,合理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房屋拆迁安置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一、凡在城市内建设各类工程需要房屋拆迁安置的建设单位,均须持上级批准的建设计划,报请各该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建设地点,划定拆迁范围,方可进行拆迁。拆迁范围确定后,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通知公安部门停办户口迁入和分户手续。

二、被拆迁户或单位的房屋,由建设单位根据需要和可能,就地或易地安置。一次性安置有困难的,也可暂作临时安置。被拆迁户或单位愿意自己解决临时用房的应予鼓励,并由建设单位付给合理的临时安置补助费。

三、被拆迁户住房原则上按原居住面积安置。对于住房拥挤户,可按本城市近期规划的平均居住水平安置。拆除租、典、借房屋,只安置现住户。

被拆迁户的原居住面积,以合法建筑的居住面积为准;家庭人口以正式户口为准,但应包括直系亲属中参军的战士。对领取独生子女证者,按两个孩子计算家庭人口。

被拆迁户安置在新建住宅楼中的住房,应按单元立体切块安置,根据其原住房情况和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合理安排楼层,并发给住房证。

被拆迁户须凭证迁入新居。有关部门对户口迁移、粮食供应、子女转学、就学等手续,要及时办理。

四、拆迁房屋按下列办法给予补偿:

1.拆除私房及其附属物,由市房产管理部门按照拆迁估价标准合理估价,由建设单位给予补偿(拆迁估价标准由各市房屋部门制定,报省主管部门备案),存有产权、债务纠纷的私房,由房主自行解决。

被拆迁的私房户要求住房产权者,可从房管部门的商品房中就近给予相应的安置。安置的商品房与征用的旧房两相作价找差,私房主需要找补差价时,须付清差价款后,房屋产权方可归其所有,并由房管部门发给产权证明。私房户应服从城市建设需要,不得以保留产权为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影响及时迁建。

2.拆除生产队和农业户的房屋,由建设单位按原房屋面积和结构状况,给予新建;愿意自建的,由建设单位按原面积和结构补助工费和材料。所需宅基地,由所在生产队统一安排,建设单位按有关土地征用补偿规定付给土地补偿费。

3.拆除房管部门的房屋,建设单位可用新安置被拆迁单位和住户的房屋作为抵偿。

4.拆除各单位自管的住房,可用安置被拆迁户的住房作为抵偿。拆除各单位自管的公用房,由建设单位按原建筑面积在规划指定地点给予新建;亦可将投资,材料交被拆迁单位自建。被拆迁单位要求增加建筑面积者,其增加部分所需的投资、材料,由被拆迁单位负责。

5.拆迁公共设施,各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拆迁所需人工、材料费,由建设单位负责。

6.拆除违章建筑和限期拆除的临时建筑,以及由于污染环境、造成公害,当地政府限期迁建的单位公用房,不予补偿和安置。逾期不拆者,由负责动迁的部门拆除,以料抵工。

五、拆迁房屋中有关拆迁补偿、安置等工作,均由本城市房管部门负责组织,具体动迁工作,由房管部门统一办理,并向建设单位合理收取动迁费。

建设单位和被拆迁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及被拆迁户的所在工作单位,均须积极协助做好拆迁工作。

六、凡有拆迁任务的建设单位,都要按照本办法规定,对被拆迁户或单位妥善安置和补偿。拆迁范围内的被拆迁户与单位,要及时搬迁或腾地。任何一方坚持无理要求、拒不签订拆迁协议者,由房管部门裁处。不执行拆迁协议或裁处、致使对方遭受经济损失的,由房管部门责令赔偿,并限期执行。当事者不服,可以在限期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裁处的,由房管部门提请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乘机煽动闹事、蓄意阻挠建设的,给以治安管理处罚或经济制裁、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