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13 19:0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算会计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ituation, China's current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also revealed many shortcomings. Accounting workers shoul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reform the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and promote to perfect the accounting syste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hortcoming of China's budget accounting as well as the trends and reas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 accounting re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o improve our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and the imagine of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ccounting system.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现收现付制;政府会计和报告体系;改革
Key words: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accrual basis;pay-as-you-go system;government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ystem;reform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42-02
1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1998年实施新的预算会计制度以来,我国以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预算会计制度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迫切需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完善。另外,由于我国预算会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与国际通行做法存在差异,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1.1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出现的新业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使财政资金由财政部门从单一账户或采购专户按规定程序直接拨入职工工资账户,这就需要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同样,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也要核算和反映这一资金流向的变化。
1.2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能为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零基预算”办法,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预算会计信息是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我国的预算编制正在以“零基法”取代“基数法”。编制“零基预算”,除了有核定编制、制定标准定额等相关配套制度外,充分了解各部门资源占用和使用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否则无法编制“零基预算”。
1.3 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的债务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了大量的国债。但是,在收付实现制下,政府的这些债务被“隐藏”了,造成虚假平衡现象,不利于政府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对财政的持续、健康运行带来隐患。
1.4 政府会计信息不完整、透明度不够,缺乏完整的反映政府财务状况的财务会计报告我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均规定了相应的一套会计报表,各套报表自成体系,分别编报,没有一套能够完整地反映各级政府的资源、负债和净资产全貌的合并会计报表。
2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引入权责发生制,已成为国际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场政府会计改革的浪潮在全世界迅速掀起,各国由现收现付制转向权责发生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专门成立国际公立单位委员会,研究制定公立单位会计准则。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开始提倡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会计转变。
3权责发生制的优势
基础分析各国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的动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1 各国政府在财务管理上面临日益突出的问题,促使政府改革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了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经济干预深入,政府支出增加。一些国家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财政状况恶化,财政赤字规模越来越大,这对权责发生制提出了要求。
3.2 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要求政府会计与之相适应,推动了政府会计改革政府行政管理改革,要求在政府会计中不仅反映政府拥有的经济资源和承担的债务,还核算和反映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情况,提供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采用权责发生制,改革政府会计的计量和确认标准,能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
3.3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政府会计的国际化,使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成为国际会计界的热点随着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市场的发展,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于政府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行为越来越多,而各国的政府会计在采用的核算基础和确认标准方面缺乏可比性,需要统一实行权责发生制。
4改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思考分析
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当前的财政预算管理和改革不相适应的内容,如实施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等改革措施后出现的新问题;二是涉及预算会计核算范围及政府会计报告主体的总体框架问题,如完整反映政府资源、政府债务等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应当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改革应分步推进。
4.1 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几个关系
4.1.1 预算与会计的关系预算政府会计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国外大多数实践是从政府会计改革入手,几年的运行后,实施预算管理改革。我国目前正在进行预算管理改革,预算会计改革也在逐步推进,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好预算改革和预算会计改革的关系,鉴于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相对于预算管理改革已经滞后,因此,改革预算会计已刻不容缓。
4.1.2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关系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都是会计的核算基础,已在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没有一个抛弃收付实现制的有关信息,均有一张重要的报表,即“现金流量表”。权责发生制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更好地帮助经济决策,而收付实现制则能反映现金的流入、流出以及存量,帮助政府作出合理的财政收入政策以及确定债务规模,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反映全貌。
4.1.3 坚持中国特色与借鉴国惯例的关系在制定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时,凡是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已经有规定的或已被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原则及核算方法,如果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不相矛盾,则尽可能借鉴吸收,尽量少走弯路。凡是我国实务有的业务、特有的政策规定,则应立足国情,有针对性研究制定相应的会计规范。
4.2 预算会计改革应分步推进由于我国的预算会计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对现行预算会计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具体推进预算会计改革时,应分两步走。
第一步,对与当前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不相适应的内容,应抓紧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规范,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对于实施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后出现的新业务,应分别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做出相应的补充规定,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同时,为了适应编制部门预算的需要,应将固定资产购建业务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采取折旧政策,真实反映各单位的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
篇2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 影响 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概述
预算会计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流程,是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单位围绕着预算管理而开展的会计工作。预算会计能够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期间内的预算工作开展情况,起到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管理能够维护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始于1950年左右,经历了两次改革。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要求逐渐提高,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截至1990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在实际应用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主要是政府行使职能的有关经济活动事项的核算和记录,一般不考虑经济利益的获得和价值的增加。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要设计很多财政专用款项的申请和使用,如果预算会计工作不够完善,则不能有效的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原有的预算会计制度在核算上存在一些款项性质划分上的模糊和混乱,款项分类较为笼统,所以改革是必然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收付实现制带来的弊端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规定其会计核算原则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这是因为行政事单位会计的业务类型相对稳定,应收应付款项较少,采用收付实现制更为简易。但收付实现制在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类型的核算需要,尤其是在资产负债的计量核算上存在较多局限。在发生许多款项的支付时,收付实现制没有把当期应记账的收入支出记录在账,而是在实际发生款项往来时记账。这样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记录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在成本利润核算上存在偏差,也不利于单位规避财务风险。
(二)预算制度不灵活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存在照搬原有制度的问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预算制度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体制内仍属于一种新兴词汇,没有得到广泛认可。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在建立时更侧重于理论性,没有做到与实际的结合。另外,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都由财务部门负责,而财务人员对单位的业务往来缺乏整体的认知。在年度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财务人员往往将以前年度的预算制度照搬,在将本年度的重大事件集中调整,不能完全反应出本年的新增业务,不能对行政事业单位年度工作的开展提供引导和参照。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信息沟通上的不畅也会造成预算的执行不力,使预算工作不能达到预计效果。
(三)信息公开差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主要是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审批,在对下级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公开披露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工作公布本单位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告知国家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但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成为了系统内部的事物,没有得到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编制混乱,不能完整的反映出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也为公众参与预算监督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作为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内容,被广大中国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相对于收付实现制在会计核算和计量上具有科学性和优越性。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逐步深化,其会计工作和制度也与企业会计制度有了更多的趋同性,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并且扩大权责发生制的适用范围。引入权责发生制能够更好的核算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做到账实一致,能够把财务控制工作前移,有效的控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但引入权责发生制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会计核算上的一次重大改变,需要重新调整核算方式和经济事项的流转程序。这会导致人员工作的转变和部门分工的调整,需要整个单位加以重视。
(二)部门预算改革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要求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要以每个部门为单位,不在由单位整体出预算报告。每个单位的业务部门要作为一个独立主体,根据业务实际编制本部门的预算方案。以部门为单位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细化,加强预算工作的纵向延伸,同时能够满足各部门的工作需要。单位整体的预算编制工作只需要将各部门的预算叠加,形成总的报告。以部门为单位也方便了单位在年度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完成绩效评价工作。但以部门为单位的预算编制方式也加大了部门的工作量,导致部门人员要学习预算编制有关业务知识和会计基础知识。同时,单位的财务人员也增加了与单位各部门人员沟通和协商的环节,增加了工作量。
(三)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影响
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个单位的资金往来全部由国库的统一账户进行支付了记录。这一改革转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流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和预算会计工作都将发生改变。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更为科学有效,资金流动程序更为严格,款项直接由国库账户拨付,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在日常工作中,国库账户可以实时为单个单位调取分级的会计报表,能够有效监督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效果。实行改革后,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要将单位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记录到财务报表中,能够强化事业单位的资金控制,改变以往预算制度与实际发展脱轨的局面。
(四)政府采购制度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事项较多,以往都是在单位发生大宗采购之前,上报主管的财政部门,得到财政部门的审批同意后方可采购,程序较为复杂。政府采购在需要大量预算资金的同时也需要其他资金支出,形成了资金从预算单位到财政部门的流动。建立了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后,单位的大宗设备采购不需要由财政部门的逐项审批,秩序在年度预算编制时集中反映,在实际发生采购时由国库单一账户把款项直接拨付给销货方。这种做法减少了资金往财政部门的流入,做到了管理和执行权利的分离,有效防止了财政资金使用上的腐败现象。利用国库单一账户的统计功能,能够反映出资金的来源去向,分析年度数据。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一)明确职责、强化监督
在进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事务都会有流程上的转变。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能够顺利开展各项业务。各级财政部门要明确责任,定期到所管辖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工作的审计,监督并考核其预算执行情况。督促各预算单位定期将预算工作向社会公众披露,提高预算信息的透明度。
(二)提高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是预算会计制度的主要执行者,为了顺利应对改革带来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要培养一批有素质的财务工作队伍。单位的会计岗位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经常组织本单位人员参与到预算培训中去,定期组织业务知识的考核,对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同时,要将培养的对象扩大到单位全体业务人员,保证全员了解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大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和扶持,鼓励其发挥特长,服务于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沈丽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年1月
[2]董相超.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6年第8期
篇3
自从开始实施预算会计制度以来,我国为了进一步促进财政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预算会计制也在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这种情况就迫使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去改善这些弊端,从而去进一步完善会计体制。其中预算会计制度的弊端如下:
(1)在我国完善了政府的购买制度以及国库里面的集中收付制度之后,现在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无法实际准确地进行核算和凸显一些新的业务。在我国运行了政府的购买制度以及国库里面的集中收付制度之后,就导致了一些财务上的资金从原来规定的要通过单个的账号或者是进行购买所得的专用账号变成了要通过合法的途径一次性的转入到员工的工资账号上面,这样的话就必须重新对相关的事业单位以及行政机构所遵循的核算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此同时,在进行相关的财政上的预算会计过程中,也必须要通过仔细的核算来显示其资金流动方向的转变。
(2)预算会计制度不能在政府债务中得到充分反映。我国在颁布了一系列惠民的财政制度后,发放了很多国有债券。然而,在具体的收付过程中,这些国有的债券就“消失了”,导致许多地方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这样发展下去会对政府的信誉度和转化财政危险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会对国家财务部门的正常运行构成极大地威胁。
(3)政府的与会计相关的信息有失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这就导致了我国政府的财会报表中有很多信息不能全部反映出来。虽然财政上的总预算会计以及在事业机构的会计制度和行政机构的会计制度都对各自的会计报表有着很多规定,但是它们独木成林,没有一份合格的报表能够详细说明各个单位的总资产、净资产和负债的相关情况。
2预算会计制度变迁的实际价值分析
现在运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虽然和改革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但是从其实际的运行情况来看,也同样会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整个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没有一定的章法
从总体来看,我国现在所运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就包含了国库里面的预算会计、财政上的预算会计、行政上的预算会计等,而每个分支又可以继续再分。虽然从理论上来看预算会计的体系非常丰富,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无法做到每个都兼顾到,从一般来讲只是分成了事业、财政以及行政上的预算会计,而其他的分支也就独木成林,就造成了我国现在的预算会计体系杂乱无章。因此,对现有这些乱套的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就很有必要。
2.2对预算会计的细分不能与国际上的会计相吻合
对预算会计体系进行合理划分可以更好地分清核算会计的主要部分,然而,在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像社会的保障金和养老保险金这样的基金会不断增多,对其进行细分的准则是不同的。在这些制度逐渐改善的过程中,事业机构里面的市场化的运营得到广泛运用,如果继续对其运营的特征这样分析,就已经行不通了。况且这样对会计体系来进行划分和国际上的准则有很多出入,不能很好地和国际会计相符合。
2.3对机构的会计进行报表时其数据模糊不清
机构财务的报表可以帮助财政部门一目了然的去掌握整个机构的财务情况。可是实际的报表中出现了下面几个情况;报表里面没有本月的实际发生统计,反映的支出情况不够细致;报表里面对机构的预算外部的付出和用来进行财政补贴的资金有严格要求,这样的规定就和“收入和支出统一进行管理”相违背,不能很好反映真实情况。
3如何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合理变迁
3.1制定规范的预算会计制度的有关准则
现阶段,一些行政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和政府里面的预算管理工作都和预算会计的内容息息相关,它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完善预算会计制度,加大国家层面的正面控制,还对稳定经济体制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在财政上的预算会计和行政机构的会计管理中,制定具有严格规范性的预算会计制度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3.2健全政府中购买的相关制度
所谓的政府购买就是各个政府机构为了满足日常办公的需要,由相关的财政部门来监督,采用合法的形式来购买物资。对于购买活动的正常进行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条文加以约束。开始就要制定一个能够方便进行会计核算的统一标准,然后,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政府进行购买的实际情况,还要组建一个和预算会计相关信息网络。经过大量实际调查,经过由政府统一组织的购买之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的流出量。
3.3加大对基本建设资金的核算力度
当前我国的行政机构会计核算中不包括对基建资金进行核算,造成这一局面的影响因素开源于很多方面,这样一来,机构自行设立的基本建设资金会计将会以基本建设资金的存款账户为依据来对其源头、盈余以及利用实施核算,进而导致行政机构的会计核算和基本建设资金的核算没有多大的关系,造成在行政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和收支表上无法显示实际资金的增加或减少的转变记录。为了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把所有机构各种类型的收入和支出记录进行整合,然后将其一起进行预算处理,这样,行政机构的财务状况就能得到充分的显示。
3.4通过消除可以使用的周转资金的核算来降低预算外部的资金
财政上的可周转资金就是由相关的财政机关采用信誉的方式来对一些机构提供自由的资金。对财政的周转资金进行合理调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监督一些使用资金的机构正确有效的消费资金,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使用价值,然而由于现在的财政机制正在实现往公共财政的趋势去改变,因此,我国现有的财政机制的变迁已经不能允许利用和设置财政上的可周转资金,于是在彻底消除了财政上的可周转资金之后,相应的核算财政上的预算会计工作也就被取消了。在当前,我国所有的财政上的收入之中相关的收费仍然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从某种角度来讲也对划分国民的总收入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具体的变迁方法就是采取规定的税收来对可以表现出政府的能力而且金额较大的费用加以取代,这样将一些不合理的收费消除之后,相关机构的资金压力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还能降低预算外部的资金对总的财政上的总收入所占据的比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来健全对预算外部的资金加以科学管理以及进一步有效促进税收取代费用的实施,都能在无形之中减少行政机构预算会计的外部资金核算。
4结论
篇4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缺陷;改革措施
目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与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不断地显示出来,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是一个重中之重。为了使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能够更好地与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相适应需要对此进行改革。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支出和收入进行一定的预算和核算,对开支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在支出完成后进行审查工作的专业性人才,通过对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可以使事业单位的开支更加透明化,减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受贿赂、中饱私囊等情况的发生。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对财务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
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是目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直接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由于现存的监管体制不完善,对财务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造成预算不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开支的实时监督,实施责任制、充分发挥预算会计的职能是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重点。一些内部财务人员收受贿赂做假账、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转移、盗用单位资金等都给事业单位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甚至会造成事业单位不能正常运转。此外,由于内部预算会计与外界的接触不多,对外界的情况不够了解,未能及时有效地抓住机遇,错失了一些投资的机会,有时会进行盲目地跟风、不合理的投资,这些都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制约着事业单位发展的脚步。
(二)事业单位预算开支核算范围局限
一些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包括政府的拨款和事业单位的收入等多方面,而现行的事业单位预算开支核算的范围比较局限,对于一些国库集中收付和一些新的业务没法进行一个具体详细的运算,而这些都会导致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发生大幅度的变化,而我国对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已有的问题,与此同时,现行的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还不能对一些国债进行预算,这些都不利于事业单位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对现有核算范围的局限性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才能够保障事业单位能够不断地发展,使预算会计制度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三)事业单位预算没有相应的规划方案
许多事业单位在进行开支之前由于没有科学的指导、专业人员的缺少等原因在资金运转过程中缺乏详细的预算策划方案,使得在资金流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举足无措,没有对应的指导方案来解决问题,在进行预算审核时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防止因为需求的不统一而出现资金实际支出与预算额度不一致。对事业单位预算规划方案的制定,可以在出现一些突况时及时地进行资金调整,避免对事业单位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使资金的运转过程更加地灵活,使得事业单位的预算更加地合理。
二、对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开支的实时监督
财务内部人员的管理直接关系着事业单位财政的运行情况,是事业单位的核心。加强对财务内部人员的管理可以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更加地透明化,还能够及时的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可以避免一些额外的支出。在资金遇到问题时能够对此及时地进行调整,防止大量资金的流失。预算会计不只是进行简单的收入支出的计算,更多的是对企业目标的实施进行预算监督核算以实现事业单位最初的目标。对预算项目的具体花费进行实时监督,对每一笔花费的具体明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与预期的目标进行比对,不断地对原有计划进行改进。事业单位还应该从下到上层层监督,防止一些不透明账目、虚假账目的产生。
(二)扩大事业单位预算开支核算的范围
由于之前事业单位预算开支范围比较局限,造成一些资金的预算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的发生。而扩大事业单位预算开支的范围就可以使预算开支核算更加地准确,预算与实际情况更接近。使得资金的流动过程出现一些的问题可以得到改善。对于一些产生的新业务要进行补充说明,这样也可以使事业单位预算开支信息更加完善,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事业预算开支在资金的分配上更加地合理,增加了预算的科学性,消除因事业单位预算开支范围局限而产生的资金分配不清对事业单位发展的影响。
(三)对事业单位运算目标进行详细地规划
对事业单位运算目标进行详细地规划是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方法之一。对企业已有的资金进行了解,然后对事业单位现有的资金进行合理全面地规划,以充分地利用事业单位现有的流动资金。根据事业单位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目标,在资金的流动过程中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做出调整,从而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事业单位运算目标的规划有利于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同时可以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转更加透明,也可以制定一些小目标,然后循序渐进,最后完成整个事业单位的大目标。
三、结语
一个事业单位中预算会计人员起着核心的作用。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使得资金能够更加合理地运用,资金的流动也更加透明化,这些都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本文给出了目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预算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预算会计的作用。通过对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的完善来增加企业收入,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李英 单位: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敬枝.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5):23-24.
篇5
摘 要 十以来,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针对内部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逐步由适应原来计划经济转变成适应目前发展的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促进作用。此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职能,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方式、方法上都有所改变,这就给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本文分析了额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并对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预算会计制度 改革
伴随着我国财经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事业单位无论是在预算编制上,还是在预算执行上都发生了改变,同时预算会计所运行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也在发生着改变。特别是提出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各项节约措施以来,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针对内部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套事业单位预算制度体系。但存在于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事业单位面临深入改革的问题其实是顺应时事的发展现状,以便于全方位的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对预算会计制度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首先,要建立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事业单位会计逐步转为非营利组织会计,主要包括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社会提供公益活动或服务的部门会计。如:学校、医院、社会团体会计等。其次,需要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建立与国际相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 根据我国政府所处的会计环境和两种会计核算基础的特点,在推进我国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时,引入权责发生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政府公共开支界限不明朗,在事业会计制度中应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再次,需要扩大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为了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活动和考核政府活动的费用与效率,政府会计应增加对国有股权、固定资产等的核算,合理确定政府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建立适当的政府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并根据绩效预算管理的要求,采用相关的固定资产费用配比方法。
(二)部门预算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首先,部门预算要求反映部门所有的收人和支出,包括了预算资金的全部。因此,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预算会计,也应以预算资金为核算对象。比如,基建资金现在是独立的会计核算,改革后也应和其他资金一样一起编入部门预算。即部门预算应当包括基建预算收支在内的所有收支的综合预算。然而,由于基建会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应增加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细化预算编制到项目,也就是收支要重新适当分类。因此,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应重新设计,明细核算应作相应调整。其次,零基预算即预算一切从零开始,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因此,采用“零基预算”方法,对预算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算会计不仅要提供收支方面的全部信息,还要提供资产时点方面的信息,从而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政府采购制度的展开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许多采购项目,既有财政预算资金,又有其他资金,这些采购资金,应集中到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统一支付。产生了资金从预算单位向财政部门流动的现象,造成预算单位收支过程中资金流动及实物流动的相互脱节。在政府采购制度下,凡是列入政府集中采购计划的商品和劳务一律由政府采购部门集中组织对外采购,财政部门通过国库直接支付款项。随着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的逐步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对大部分财政资金支出数的列报口径将以财政直接向供货商或劳务提供者的拨款数为依据,并且在总预算会计支出类内相应增设核算财政直接拨款的科目。
二、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内控制度约束力不足
内部财务预算控制制度不健全是阻碍事业单位发展的绊脚石,例如,部分事业单位内存在公款转私、公款炒股、挪用公款等问题,尽管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控制制度已经逐步完善,但当发现问题时,已经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想要挽回损失望尘莫及。除此之外,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财务投资机制,由于严重缺乏对外界环境与相对较复杂的经济业务等内容的预见性,并未真正意识到其对事业单位所造成的风险性,从而导致盲目、错误等投资现象出现,给事业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或者预算管理停滞不前甚至滞后等。
(二)预算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主要是预算管理。由于事业单位经费预算时所应用的预算编制缺乏全面性,加上支出的范围相对比较小以及参考数据缺乏准备性等。严重致使单位在进行财务资金使用问题上缺乏统筹安排,内部支出表现出严重的盲目性,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好刀未能用在刀刃上”。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将财务预算作为可任意调整的一个对象,一定程度上,对事业单位内进行财务预算的严肃性与稳定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除此之外,就是未考核其执行的主要结果,造成预算缺乏约束性。
(三)会计信息体系有待完善
会计体系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信息,财务报告作为机构利益相关者了解机构运行情况的重要依据,其真实性与准确性必须要得到有效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同样也是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而存在的,所以,它的设计必须要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为目的。但是,目前事业单位所提供预算会计报告,还存在着不够全面、不够透明、不够准确的现象,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必须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四)单位预算缺乏规划性
由于受经济发展与财政赤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在内部财务专项资金分配方面,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操作尺度,同时预算编制基数加增长的办法病危的到消除,或者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预算进行“切块”式的专项资金分配,造成其预算编制主观性过强,尽管其具有相应的分配基础,但其与实际的需求仍存在差距等,使得事业单位财务资金出现供需不平衡现象等。
三、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思考改革的建议
(一)积极引入权责制发生制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财经体制的改革呈现出了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征,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现行的会计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首先,引入权责发生制,这一制度能够全面、准确的反映出事业单位财务方面的运作情况,能够保证会计信息体系的全面性与完整性,进而能够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其次,权责发生制能够反映出事业单位外部与内部资金的流向,令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更加清晰、透明,从而减少会计违规行为。 最后,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而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单位每项经济事项的完成状况。
(二)完善会计信息体系
要在对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报告项目、指标进行改进的基础,增添事业单位整体合并会计报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等, 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体系必须要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提供反映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的准确信息;二是能够把会计系统与预算、规划、债务管理以及内部审计系统结合;三是能够进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并且编制相应的审计报告; 四是能够报告出有关政府产出以及政府方针政策推出之后后果的相关信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活动的监督
由于事业单位监管不力所造成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失真的问题十分普遍。因此,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的监督力度十分必要。必须加强对预算活动的监督力度,并控制预算计划编制以及预算的使用的具体情况。另外,事业单位的预算体系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内全部费用的收入与支出,这样做能够有效地避免预算以外的资金变动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确保单位资金管理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加强政府对事业单位预算情况的监督。对于其资金的收入与支出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四)认真规划事业单位预算目标
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规划,对其内部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比如,在定期时间段内必须完成此目标,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此外,根据单位资金运行实际情况给予科学化核算或者审批等,以确保单位经济业务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财政制度;总预算会计;改革
1现阶段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未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作
在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下,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出现推动了会计改革,但因会计核算的范围比较狭窄,仅局限于当期的支出,无法适应核算的多样化发展要求。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下,政府投资的形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包括无偿拨款,还采取参股等多种形式,然而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财政总预算会计仍旧停留在最初的政府拨款环节。近几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得到深入发展,国库资金采取资本化运用,出现了证券买卖行为,这种模式下,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无法将政府资金运作情况加以反映。
1.2未形成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财政总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有着一定的区别,到目前为止,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缺乏统一的标准,且政府预算报告只有一种模式,即反映政府收支预算决算,这种模式下,无法准确反映政府的债务、债券以及资产情况,无法实现公众对政府财务的了解,从而未实现政务的公开化。与此同时,从财政内部管理角度探究,正因为缺少政府资产与负债的会计信息,所以对政府财务状况无法进行系统的分析,长此以往,会导致财政政策在选择与预算编制方面缺乏依据。还有一点,从财政外部管理角度分析,因为预算会计信息的形式比较简单,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不高,无法保证政府构建良好的威信,无法实现对政府资金的合理分配与监督。
1.3未完善收付实现总预算会计基础
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是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之上的,在实施的过程中,总预算会计需要对已经发生的实际收入情况加以记录。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现阶段要夯实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实施,尤其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对县乡两级财政会计人员的培养和预决算工作的落实到位。但即使现阶段制度设计的再好,到县乡基层仍无法完全落实,如此一来,这说明制度本身及相关的配套政策存有问题。目前,基层的实际情况是总预算制度的实施,有关部门设定的很多条条框框与《预算法》和总预算会计制度不合拍。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的一个弊端是,对于造成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非配比性,是无法将收支结余的真实情况所展现的,所以在财政发展体系中收支平衡是最为主要的目标,收付实现制模式下,无论是支出还是收入都无法真正反映出预算结余的实际情况,如此一来则会对预算信息的真实性造成影响。
2财务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
2.1积极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对象
众所周知,财政总预算是为政府部门所服务的,受托责任并非只是对政府部门实体投资的反映,同样也包括了对整个财政收支进行反映。这种发展模式下,要想真正发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作用与价值,其会计核算的对象不可过分局限于当期预算收支,需要从更广阔的范围对会计对象进行研究,保证更加系统、全面、完整的将预算资金运动的过程加以反映。其所包括的内容具有多样性,比如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对内外债券债务管理责任、预算外资金收支核算等。
2.2积极制定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从现实意义分析,只有保证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科学性与完善性,才能帮助财政报告信息使用者对财务状况加以了解与分析,并能对财务业绩有所认识,实现对政府绩效与持续经营能力的合理评价。笔者认为在新时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将当前总预算会计报表体系加以完善,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报表体系,所编制的报表体系能将政府的财政信息进行准确反映。除此之外,不仅要提供一般性预算执行信息,还需要将政府采购资金、各项专户管理资金等信息进行反映。第二,要实现预算内外资金的合账并表,要保证与改革相一致,实现统一管理,真正推动部门预算与综合预算的相互整合。第三,需要对相关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事项在财务报告中以附注的形式表明。
2.3积极实施财政总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变革
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允许财政补贴收入单位采取收付实现制。另外,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的背景下,扩大权责发生制的范围,并积极落实。从某一个角度分析可以清楚了解到,权责发生制不可能适用于每一项核算,所以需要对预算事项进行有选择且有目的的分析,使其采取有效的权责发生制加以核算。比如,对财政税收收入者国有资产收益收入方面的核算,需要采取收付实现制,但是对于按照资料进行核算收入与支出的权责发生制,则要具体事项具体对待。
3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转变下,以预算为主的会计制度得到了创新变革,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财政会计制度面临新的革新问题。笔者在文中着重分析了其存在的缺陷,并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还提出了对策,即,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对象、制定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实施财政总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变革。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明霞.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
[2]刘春萍.浅论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5(13).
篇7
关键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会计核算;
作者:赵青等
基金:2015年度邢台市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5ZC1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促进政府会计进一步改革,建立规范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财政部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7号)进行了修订,并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库(2015)192号),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会计制度修订涉及面广,在会计核算目标、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以及会计报表体系构成上都有很大变化,这对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以期能够对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人员的实务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重新定位会计核算目标
原《制度》下总会计的核算目标仅反映政府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对财务状况的信息反映相对不足。新《制度》明确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等会计信息,反映政府财政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目标定位进一步明晰,要求总预算会计核算要满足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在反映政府财政预算执行状况的同时,也要反映政府财政的资产负债状况。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主要通过收入支出表体现,财务状况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体现。此次修订加强了会计信息要全面反映政府财政财务状况的要求,能够将重大财政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反映出来,为将来分析和完善相关财政经济政策提供帮助。
二、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新《制度》参照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即对那些既影响预算收支,又影响资产负债情况的业务广泛采用“双分录”会计核算方法。“双分录”的运用实现了新制度的会计核算目标,我国以收付实现制做为预算编制基础,实际收支也只有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确认和报告才能与预算形成有效对比,真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如果不采用“双分录”的会计核算方法,则无法实现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目标,也不能使部门决算和财政决算保持口径一致,还会虚增结余。例如,政府财政进行股权投资时,只记“股权投资”,不计支出,就会造成政府财政已经支付,但仍反映在账面结余中,虚增结余。新《制度》在净资产类账户中相应增设了“资产基金”科目,核算政府财政的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有效解决了上述虚增结余的问题。新《制度》中规定某些负债科目,例如“应付政府短期债券”、“应付政府长期债券”、“借入款项”、“应付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等会计科目也采用“双分录”的核算方法,即在增加的同时,在净资产的“待偿债净资产”科目中确认发生负债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政府财政净资产的数额。
三、完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
(一)完善国库现金管理业务会计核算内容
自2001年我国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的库款余额与波动幅度都比较大。为了降低国库现金余额,使其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建立库底余额管理制度迫在眉睫。美国主要是通过在商业银行设立国库账户来进行国库现金管理,将大部分资金存放于商业银行能够有效降低央行国库账户余额的波动程度。新《制度》专门针对实行国库现金管理存放在商业银行的款项设置了“国库现金管理存款”科目。“国库存款”科目和“国库现金管理存款”科目分别反映了政府财政的日常国库存款额和国库现金管理存款额,更清晰地反映了财政存款的结构。
(二)完善对外借款业务会计核算内容
新《制度》增设了“借出款项”和“其他应收款”科目,代替了“暂付款”科目,“借出款项”科目核算政府财政对预算单位借出的临时急需的,并需按期收回的款项,而“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政府财政临时发生的其他应收、暂付、垫付款项。两个科目将财政对外借款业务和其他日常往来结算业务形成的债权分开核算,更清晰地反映了政府的债权信息。例如: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因开展专项活动需要,向市财政紧急借款50万元。原《制度》下会计分录为:“借:暂付款500000;贷:国库存款500000”。新《制度》下会计分录更改为:“借:借出款项500000;贷:国库存款500000”。
(三)增加省级政府发行债券业务会计核算内容
新《制度》针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转贷业务,专门增设“应付短期政府债券”和“应付长期政府债券”科目,用于核算政府财政部门发行的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例如:某省财政部门平价发行一年期国债券150000元,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4000元。会计分录如下:①实际收到短期政府债券发行收入时:“借:国库存款150000;贷:债务收入150000”。同时,“借:待偿债净资产———应付短期政府债券150000;贷:应付短期政府债券150000”。②期末计算短期政府债券应付利息时:“借:待偿债净资产———应付短期政府债券4000;贷:应付短期政府债券4000”。③实际支付短期政府债券利息时:“借: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4000;贷:国库存款4000”。同时“借:应付短期政府债券4000;贷:待偿债净资产———应付短期政府债券4000”。④偿还短期政府债券本金时:“借:债务还本支出150000;贷:国库存款150000”。同时,“借:应付短期政府债券150000;贷:待偿债净资产———应付短期政府债券150000”。核算政府发行债券业务时广泛采用了“双分录”的核算方法,在“应付短期政府债券”增加的同时,需在净资产的“待偿债净资产———应付短期政府债券”科目中确认发生的应付短期政府债券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真实反映了政府财政净资产的实有资金。这样既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又能够真实反映政府财政的财务状况。二是针对地方政府债券转贷业务,专门增设了“应收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和“应付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科目。新《制度》规定了省级财政部门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的会计核算方法,按照置换本级政府存量债务的金额借记“债务还本支出”科目,贷记“债务收入”科目,同时借记“待偿债净资产”科目,贷记“应付短期政府债券”或“应付长期政府债券”科目。
(四)增加政府股权投资业务会计核算内容
新《制度》针对政府股权投资业务专门增设了“股权投资”和“应收股利”科目,并按每一个投资主体设置了“投资成本”、“收益转增投资”、“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等明细科目。新《制度》要求采用权益法核算此类股权投资的增减变动情况。如:2015年2月4日,政府财政购入甲公司股票580万股,占甲公司股本的25%。每股买入价8元。当日,甲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同)为18000万元。2015年度,甲公司净利润为3000万元。2016年2月17日,甲公司宣告分派2015年度现金股利,每股支付0.20元。会计分录如下:①政府对甲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时:“借: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46400000;贷:国库存款46400000”。同时,“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46400000;贷:资产基金———股权投资45000000,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400000”。②年末,根据政府财政在甲公司2015年度净利润中占有的份额,“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7500000;贷:资产基金———股权投资7500000”。③甲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借:应收股利1160000;贷:资产基金———应收股利1160000”。同时,“借:资产基金———股权投资1160000;贷: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160000”。
(五)增加调节预算收支平衡会计核算内容
为了全面推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政府应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需要,构建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为了调节预算收支平衡,新《制度》设置了“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科目和“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科目。例如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出现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需要用超支的收入来调节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会计分录为“借: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贷: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收入小于支出,则需要通过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整平衡,会计分录为“借: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贷: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或者短收时,会计分录同上。
四、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和报表格式
篇8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影响;改革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会计制度灵活性不够。由于目前我国使用的预算会计制度是在20个世纪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而制定的,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政府职能也得到了改变,所以也就会对公共财物制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面对如此之多的变化,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就会显得不够灵活,过于死板,无法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够充分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就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再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公共财产管理水平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预算会计制度。
(2)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结构不完善。目前,在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事业单位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以及行政单位,由于会计制度的设置是分领域及分行业而进行的,这样也会导致会计制度存在着分割性,从而使得会计信息不够系统与全面。于是,信息的使用者就无法准确、客观地对政府的管理责任做出评价。这与之前在会计企业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比较相似。然而,我国在2006年对企业会计制度做出了统一的行业规定,但是在预算会计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这样就无法充分满足当前的预算会计工作需求。
(3)会计信息缺乏透明性。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此时政府职能也发生着不断地改变。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建立高效、完善、透明的公共财产体财政体系。但是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并不完善,这就会造成核算的过程过于简单。而核算报表的内容也不够全面,根本就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当前的财政情况。对于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例如失业金与养老金的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安全情况等,是无法进行全面披露的。而且也不能够提供可以充分反映政府成本信息以及绩效的报告,因此就会严重影响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性。
(4)收付实现制度不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在其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显著。尽管现有的收付实现制度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以收抵支的核算目的,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无法有效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以及实质进行反映。不仅如此,还会担负着较高的财务风险,这样就使得政府的负债情况不能够得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来。除此以外,由于费用以及收入间存在着不对称性,这样就无法准确地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绩效以及所耗费成本间的关系。因此,就无法实现对费用以及成本的准确核算,进而从整体上影响到企业业绩考核以及财政管理等。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的影响
(1)部门预算改革带来的影响。首先,部门预算要充分反映出部门的支出与收入。然后再把核算对象设定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开展对全部资金收入的预算工作。因为我国基建会计具有其固有的特性,因此就应该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添加合理的会计科目,以此来完成对资金的准确核算;其次,作为一种比较关键的预算方法,零基预算也为预算会计信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地运用零基预算的方法,有效地整合资金的收支信息,从而有效地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进而为资金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2)预算会计制度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预算会计制度也会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新型政府会计制度。所谓的政府会计即为政府总预算会计以及财政总预算会计。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就要渐渐地向非营利组织会计进行转变,即为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专门为社会提供服务或者是开展公益性活动的部门会计,其中包括社会团体会计以及医院会计等;其次,要引入权责发生制。要积极地建立可以与国际同步的会计核算制度,然后再根据当前我国政府所处于的会计环境以及两种不同会计核算基础的基本特点,在积极开展预算会计制度以及预算管理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引入权责发生制。由于我国现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在专业能力与个人修养方面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政府公共开支的界限也模糊不清,所以就需要在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中渐渐引入权责发生制。例如,借助于国家的财政补贴,而且在可以获得一定业务收入的事业单位中逐渐的引用权责发生制;最后,要积极地扩大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为了可以更好地对政府的资金活动情况,对在政府活动过程中所耗费的费用以及效率进行准确反映,政府会计就需要增加一些相应的核算内容,例如固定资产等。制定并且充分贯彻落实政府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然后再采用比较科学合理的政府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同时还要充分遵守相应的绩效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采用合理的固定资产费用配比方法。
(3)政府采购制度对行政事业会单位会计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设置了很多的采购项目,其中不仅包括财政预算资金,而且还包括其他资金。对于这些采购资金而言,必须要将其集中到相关的财政部门进行统一地支付。于是,就出现了资金由预算单位直接流向财政部门的情况,从而使得预算单位在其收支的过程中发生的实物流动与资金流动无法相符,产生脱节的情况。但是,在政府采购制度中明确规定,所有的被列入到政府集中采购计划中的商品以及劳务都必须要由相关的政府采购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然后再进行对外采购,款项由财政部门国库进行直接支付。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采购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也会通过列表的方式对大部分的财政资金支出项目以及款项进行统计。之后再借助于财政向供应商提供的拨款数据,实现对财政预算的控制。
(4)实行国库单一账户产生的影响。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正式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各个单位的资金全部都由国库进行统一支付,这样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实现对国库资金实施有效的管理,而且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性,进而有效优化预算资金的流转程序。除此以外,国库的统一支付能够有效地减少现金的使用,而是从国库的单一账户直接划转至企业的账户,更加方便与快捷,可以有效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简化流程。而且在每一年的年底,国库单一账户也能够分级次地为各个单位提供会计报表,这样我国的政府部门就可以更全面、更加准确地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与考核。
参考文献
1.付辉耀.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职业时空,2013(12).
2.贾惠芝.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权责发生制研究.经营者,2015(09).
篇9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重要影响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将其有效地落实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促使财务资金的使用率有效提升,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经济体系中重要部门,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必须要更有效的落实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获得更好发展。
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重要影响分析
(一)对于部门预算改革产生的影响
会计预算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实现了由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财务管理模式,并完成了从收付实现制向责权发生制的改变。纵观各单位在执行本规则一段时期后,发现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那么对于产生的新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管理,比如可以引入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即互相衔接又适度分离的管理原则,也就是说将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功能进行适度分离,旨在对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进行反映,该模式既可以对编制责权财务报告的要求进行满足,同时也兼顾了现行决算报告的具体需求。
同时,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要以每一个部门为基础,而不是以往的由整个单位做出的预算报告。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每一个业务部门都应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根据业务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预算报告的编制工作。以每一个部门为基础做预算报告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更加详细,使预算工作涉及范围更广泛,并且还能够满足行政事业单位中每一个部门的实际工作需求。而在以往的以单位为整体的预算报告中只是将单位中各个部门的预算运用叠加的形式形成总体的报告。另外,在单位中以各个部门为个体的形式能够更加有效地针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使得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有效提升。
(二)对于政府采购制度产生的影响
针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来说,采购的事项非常多,那么以往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大规模的采购之前要将详细内容上报到财务部门中,然后得到财务部门的审批合格之后进行采购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工序较为复杂。而政府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预算资金,并且还需要其他支出资金,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资金在预算部门中流动到财务部门中。而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中构建了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在政府集中采购制度的背景下,当政府需要大规模采购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层层上报以及财务部门进行审批的环节,实际大规模采购是由国库的单一账户直接将需要货款打给销货方,这种情况下就使得资金向财务部门流入现象有效减少,实現了管理与执行权力分割,还能够有效地减少财务部门有关资金的腐败现象。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到的是国库的单一账户,而国库的单一账户中具有统计功能,能够直接地呈现出资金的来源以及去向,为总结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真实的数据。
(三)明确了未来预算会计制度发展趋势
要想真正地落实预算会计的改革制度,那么就必须要创新以往的政府预算会计制度体系,进而促使以往的行政单位会计转变为政府会计。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发生一定的改变,更加明显地体现出非盈利形式以及公共性质,为社会提供更加具体以及便利的公共服务。而为了能够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工作效益有效提升,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以及创新提供保障,使其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能够更好更加顺利的开展,那么就一定要与责权发生制结合,以此构建与国际社会预算会计制度相统一模式。换一个角度来说,责权发生制符合我国的实际发展需求,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公共资金监督效率以及管理效率,促使我国公共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利用效率有效提升,还能够使得公共财政更加具备透明化以及规范化特点,进而促使我国会预算会计制度更好地改革。此外,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加入了责权发生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在工作能力上还是在工作水平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别,也存在着经验不足以及能力不足的问题,很难为预算会计制度的发展提供保障。又因为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正处在发展阶段,不具备良好的透明化以及规范化,并且专业程度以及科学程度也较低,因此,这种情况下就更加需要责权发生制。
二、责权发生制带来的影响
从根本上来说,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预算会计的认知还不够充分,更多的认为预算会计是预算管理的组成部分,事实上,预算会计是一个单独并且完整的体系,在预算会计中需要进行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控制等最终总结出一份预算报表的整个过程。另外,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并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相关报表使用人员对于政府整体的财政情况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因此,单单仅是凭借着预算会计制度中的基础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满足政府对于资金预算的实际需求。而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之后,在原有的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增添了责权发生制,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却也有一定的区别,而在两种核算制度的基础上既要实现双功能以及双报告,又要实现要素、报表以及账目之间对接。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增添责权发生制不仅仅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经济业务的发展,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加以完善,还使得核算范围得以扩大,更加详细地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
三、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力度以及长期资产管理重要性
预算会计制度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进一步地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力度,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更加重视资产管理工作,采取有效合理的管理措施提升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十分重要。现如今在我国社会经济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中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差异形式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应紧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优化以及完善会计核算方式,使得会计核算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重视长期固定资产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并且在固定资产的折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法规法律的相关政策制度,对于触犯法律法规的要进行严厉惩罚,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虚报的现象发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得到保障。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重视定期针对财务信息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大程度减少会计信息的纰漏,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证,并且更加完整、更加可靠,能够使得编制报表质量有效提升。
(二)开展会计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工作能力
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的落实以及会计工作质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注重在落实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的同时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质。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培训以及考核进行,这是提升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主要以及重要途径。首先,加强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培训教育,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培训,更要重视培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提升工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建设培训班以及开展培训讲座的形式对会计工作人员开展培训,这样能使得会计工作人员获得最新的知识,有助于会计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会计工作方式。而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重视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培训教育,并且还要建立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上,这样能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对于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理解更加深刻,提高适应能力。其次,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同时也要结合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与会计工作人员的绩效奖金紧密相连,这样能促使会计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落实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能够全面地提升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并且还能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对于落实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更加重视。
(三)创新会计方法,促使会计方法多元性
在以往的行政单位会计工作中通常情况下都是运用单一的会计工作方法,而单一的会计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落实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单一的会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与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更好适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更好地开展会计工作,那么就必须要在以往会计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建立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上,这样创新后的会计方法能更加具备灵活性,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会计方法的实际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现代化信息建设来创新会计方法,现代化信息建设能够使得会计工作效率有效提升,并且在现如今时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将现代化信息建设融入会计工作中是必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重视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使得现代化信息设备真正的发挥作用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以及奖罚机制,充分地调动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落实提供保障。
篇10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是属于公共性质的,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其可以不用参与市场的竞争,并且我国纳税人资金的使用情况是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日常性工作来完成,这就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情况,因此对其会计核算的要求就会更高。然而,我国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还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所以对会计制度的改革正是行政事业单位迫在眉睫的工作。我国的市场经济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摸索时期,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弊端也随之逐步显现,就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转变需求下,其会计制度也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还不够精确,其没有像企业在对资金管理方面精准的核算制度,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的要求相对宽松,因此造成其会计核算还不够精确。
(二)会计制度改革观念相对落后
我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呈现不少的弊端,所以针对其进行改革就是个势在必行的工作。可是在会计制度改革的整个过程中,虽然改革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但通常很难看见成效,所以,改革后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还是无法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改革上的观念相对落后,并且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缺乏责任感,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又参差不齐,在管理中就缺乏创新精神,从而使已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很难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三)财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重视提高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以人为本基本思想的充分体现,而财会队伍中的主要问题就是队伍结构和队伍素质这两方面问题,某些单位的财务管理层早已经出现了老龄化,虽然年长的会计人员具有更为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可其也同时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会忽略对会计人员进行的培训工作,使得队伍素质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这样就会导致结算不准、财政疏漏的现象发生,同时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不小的损失。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影响
(一)对预算会计制度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方面,应该建立起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而政府会计,主要是指政府总预算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两者类似于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要逐渐转为非营利性组织的会计,就包括那些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并且专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活动或者服务的部门会计。例如:医院会计、学校会计、或者社会团体的会计等等。另一方面,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需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应该逐步的引入权责发生制,建立起像企业那样与国际上接轨的会计核算制度,依照政府现在所处的财务环境以及两种会计基础的各自特点,就在我国大力推进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同时,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基础已经是趋势所向。另外,面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政府公共开支的界限并不够明朗等现象,更应该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例如:有一定业务收入并且也依靠国家财政补助的行政事业单位,应逐步采取权责发生制;那些可以收支相抵并且经济自主的行政事业单位,应逐步采取权责发生制。而其余的事项则可以仍然采取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会计制度
我国的国库集中支付预算改革是早在2006年开始推行的。此改革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来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直接改变了我国传统行政事业单位的支付方式,在改革以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销工作是直接到财务部门以现金方式进行结算。可是在改革以后,各类预算报销必须要经过财政部门的审批环节,才可以最终实现资金的支付和结算。因此,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会计制度,使财政部门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使资金安全问题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与此同时,也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更加透明化,从而削弱其对资金的调度权和控制权。
(三)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后,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管理方面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就是预算会计制度下,必须要尽快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就需要更加重视引入财务专业素质过硬的财务人员,这样才能够使预算会计制度的有效实行得到保障。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职责,加强监督
众所周知,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实施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提出不少的挑战,各级财政部门都开始日益重视预算管理的工作。因此,各财政部门都应该依据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积极依法行使财务的预算管理职能,要明确其会计管理的职能,能够认真的监督和管理财务预算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的信息质量,确保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
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引入权责发生制。因为权责发生制符合我国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其能够更好提高对公共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并且有利于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于充分的发挥财政资金作用,以及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情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权责发生制,其主要内容就是针对财务核算提出了相关要求。一方面,凡是那些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以及已经发生或者应该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实现收付,都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与费用进行确认;另一方面,凡是那些不属于当期的收入与费用,即便款项已经在当期实现了收付,也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与费用进行确认。因此,通过采取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基础,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出预算会计信息,从而增强政府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也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各级政府在提供公共性活动和服务时的绩效情况。在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方面均采取权责发生制,该方面的改革应该从下到上,由基层单位的收入核算开始进行,然后逐步向上进行扩展,在财政资金的支出核算上采取权责发生制,而经费的支出继续采取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进行核算。财政部门也要积极实行国库集中的收付制度,进一步强化财务会计的预算监管职能,与此同时,更不要忽视预算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顺利运作的重大意义。所以,财政部门就应该加强对预算会计管理的重视,做好夯实的财务基础工作,增强自身的监管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监管效率。
(三)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