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3:0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维修电工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装订顺序:
1、封面页:首页为封面,按照学校统一的封面样式打印(见附件1);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页(见附件2);
3、开题报告(见附件3);
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页:摘要字数在200至300字之间,关键词在3至5个之间;
5、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页:根据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翻译;
6、目录页:应有小节对应的页码;
7、正文页;(正文字数:本科不少于10000字,专科不少于6000字)
8、参考文献页;
9、谢辞
二、打印规范
1、论文以A4标准页面排版(21﹡29.7cm),1.5倍行距,字体、字号要求如下:
标题用粗黑体:一级标题三号,二级标题小三号,三级标题四号;正文用宋体小四号。
2、章节目序号(标题序号):
(1)按照正式出版物的惯例,标题编号顺序规定如下:1、1.1、1.1.1………
(2)论文标题一律从“1、”开始。
3、图表标号:
图1.1图1.2图2.1图2.2……
(与图名称一起标在图正下方,用5号宋体,如图1.1,GDP按年度增长率)
表1.1表1.2表2.1表2.2……
(与表名一起标在表正上方,如表1.1职工情况一览表)
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
关键词:;;
其中:摘要和关键词这两个词用宋体加粗,小四号,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内容用楷体小四号;
5、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参照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用TimesNewRoman体;
6、论文正文:空二行后书写正文,正文的第一段为“引言”,但不加小标题。
7、参考文献列示格式(5号宋体):
书籍格式:〔编号〕作者,作者.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格式:〔编号〕作者,作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年份(期数):起页码~止页码
报纸格式:〔编号〕作者,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年月日,第几版
注意:网络文献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
8、页眉必须打印“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或论文)”,居中(5号宋体;
9、正文必须打上页码,页码格式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5号宋体);论文前面的中英文摘要页、目录页用小写i、ii、iii、iv顺序编页。
10、所有论文请用WORD98以上版本打印。
三、交稿时间:
1、论文纸质稿(初稿)于2009年5月30日前交函授中心学籍科江文老师收,联系电话:0735-2898178手机:13787357225,过期不予受理。
2、经指导老师修改后,返回学员定稿,请各位学员及时关注。
3、各位学员务必保留电子稿,定稿后拷贝交函授中心,由中心统一刻制光盘上交南华大学。
四、答辩时间:
学籍科另行通知。
五、封面、表格下载地址及联系电话:
1、封面、表格下载网址:
附件1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学院名称
指导老师
职称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日
附件2
南华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站(点):
题目:
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站(点)负责人:
年月日
设计(论文)内容及要求: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附件3
南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设计(论文)题目来源
设计(论文)题目类型
起止时间
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设计(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技术方案、路线)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四、设计(论文)研究方法及步骤(进度安排):
五、进行设计(论文)所需条件: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年月日
范文赏析:
对高职中级维修电工实训中采用“互助式教学”的探讨
【摘要】现在的高职学生,理论知识较薄弱,中级维修电工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在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作者采用“互助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经过几年实践,教学效果较好,现写出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职电工实训互助式教学
引言:
所谓互助就是基于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小组内外的互动、合作、交往,由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在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采用互助式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现以Z3050摇臂钻床“圈故障范围”实训为例,阐述“互助式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步骤,供同行参考。
一、为什么要采取互助式教学
新时期高职教育除了教书以外,更看重育人,这是历史赋予高职院校的职责,更是高职院校的义务。中国要实现工业现代化,需要一大批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工人,而高职院校就是培养这种工人的摇篮。现在的高职学生,理论知识较薄弱,以往在中级维修电工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经过探索,作者在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采用“互助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经过几年实践,不但教学效果较好,而且還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
1)、提高了学生集体荣誉感
2)、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3)、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能动性
4)、加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如何实施互助式教学
1、分好分组
分好小组,是保证“互助式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由老师任命任组长,让组长选择组员,以确保他们有良好的“互助环境”。老师要注意好生及差生的搭配。组长人选由责任心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当,以保证小组互助学习的顺利进行。
2、严格考核
好的考核办法是保证互助式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
1)考核内容。每次学习、考核的内容宜少不宜多,这样易学习、易讨论、易考核。在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将每一个综合项目分成若干个小项目,并对每一个小项目明确提出学习内容、考核要求。由于项目小,考核要求明确,而且采用了互助式教学,同学们学起来困难较小,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以钻床排故为例,将整个项目分成若干个小项目,这些项目包括:能认识元器件、会操作、能观察并阐述每次操作后各个接触器和各台电动机得电情况、能正确阐述故障现象、能正确圈出故障范围并说明理由、能排除故障点并阐述排故思路等。
2)考核成绩。在互助式教学时,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考核成绩一样,这是确保互助式教学的关键。如果只是采用互助式教学,而考核时小组成员的成绩不一样,小组的互教、互学、互帮、互评的氛围就不够,同时还增加了考核的工作量。在实施互助式教学时,对每个小组实施统一考核,一个小组抽取1-2人来考试。考试时,一般先抽较差的学生回答,然后再抽取较好的同学来补充。这样就能促使小组的每位同学相互监督、相互教、相互学,激发学生学习,增加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主导作用。
3)考核方式。一般是单个项目练习时才采用对小组统一考核,综合练习时只对个人考核,这样,既能保证每位同学的成绩差异,也能保证每位同学的共同进步。
3、对个人成绩的综合评定
为了保证成绩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学生的综合成绩应包括:平时表现20%(包括考勤、学习态度)+实训报告10%+每次的作业10%+互助式教学考核成绩30%+个人综合考试成绩30%。
三、“互助式教学”实例
以钻床“圈故障范围”实训为例,阐述在中级维修电工实训中如何实施“互助式教学”
先分好小组,给每个小组下任务,如:今天该小组必须完成正确圈出10个故障的范围。任务下达后,由小组长去安排谁记录,谁操作,并组织该小组开展讨论。实训时,由小组内的一个学生设置故障(其他同学不能看),然后每个同学分别操作,并说出故障现象,圈出故障范围,经小组讨论后得出一个统一答案,记录在实训报告上。
对小组的讨论强调几个原则:每位同学必须参与讨论,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必须有自己的理由,每个问题只能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当意见不能统一时,再由老师进行解答。
考核时,老师从每个小组的实训报告上抽取2-4个问题,然后抽取该组1-2名学生进行考核。需要他们回答三个问题:对该故障你圈的是什么范围?小组最终圈的是什么范围?圈出该范围的理由是什么?根据他们的回答情况评定成绩,而且该成绩为该小组在该项目的统一成绩。
四、效果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采用以互助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让学生互助、互教、互学,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教学效果较好,值得同行们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蒋依文.中级维修电工实训的探索与研究[J].教师,2015(03).
[2]施剑凡.高职院校中高级维修电工考核实训教学的探索和研究[J].科技信息,011(03).
作者简介:熊小刚(1970.10),男,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高级实验师,“高职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主持人。
篇2
关 键 词:考工软件;维修电工;技能考核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维修电工是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维修电工列为首批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之一[1]。几乎每个企事业单位都离不开维修电工,该工种的培训及考核也已经开展了多年,其考核的内容有设计安装与调试、故障检修、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等项目。目前,在故障检修这一项目的考核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故障的设置由于需要手动设置,其过程重复、繁琐;检查排故结果的过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且需要手工记录,不便于统计、评分等。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套半实物龙门刨床实训设备考工软件,以提高技能考核的效率。
二、维修电工技能考核故障检修项目的要求
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的《维修电工(初、中级)》一书中列出了初级和中级修电工考核的命题思路与鉴定考核要点。初级维修电工操作技能考核故障检修项目的鉴定点有7个,中级维修电工的鉴定点有8个,具体鉴定点见表1所示。“核心要素”是考核中最重要、出现频率最高的内容。“一般要素”是考核中出现频率一般的内容。从表中可以看出初、中级维修电工操作技能考核故障检修项目的鉴定点有70%以上涉及电机或机床相关的知识。在考核过程中通常由考评人员在实训设备上设置若干个故障点,由被考核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修,根据检修的结果进行评分。
三、考工软件在故障检修项目中的应用
根据上述鉴定点及考核要求,设计了一套半实物龙门刨床实训设备考工软件。软件的运行需要配合半实物龙门刨床实训设备,可在上位机上设置最多35个故障点,具体故障点见表2所示。
该软件可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可通过键盘或教师机进行故障设置,学生在实训装置的电路上进行故障检测,通过答题器将答案及相关信息传到教师机上,老师在教师机上根据学生上传的信息可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自动评分,并将其保存下来,供以后进行查询和打印;能对在线实训装置进行故障设备和排除,并统计每个故障点的误排次数;能对试卷自动保存,掉电不丢失,避免重复出题;对每个考生的学号、班级、答题结果、故障的误排次数、考试时间、报警记录自动保存,并在提交后发送给计算机进行评分。
使用软件首先需要用户进行登录,用户分为三类: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点击“注册”可进入注册界面,注册新用户。点击“忘记密码?”可进入获取密码界面,根据密码提示取回密码。
登录后即进入软件主界面,如图2所示。考核前需要首先选择设备类型,选取相应实验台号,再选取试卷。点击确定设置选中的实验台;点击清除可清除当前选定实验台。选择完毕后点击全部开考或右键选择可开始考始。主界面中试卷栏内右键或点击左边‘>’便可对试卷进行编辑。故障点显示当前试题故障信息。选择“重连”若考生正在答题,将重新答该题;没有答题,将复位该实验台;若连接出错则将重连该设备。
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在“教师信息”界面和“学生信息”界面中可以对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进行修改;以教师身份登录,则只能修改自己信息。学生信息中,登录号和密码是学生进行考核的前提。软件具有组卷功能,点击“试卷管理”进入试卷管理界面,进行试卷编辑。进入试卷管理后,首先选择设备类型,就可出现此设备类型相应试卷,点击各按钮或右键菜单可完成相应操作,试卷管理界面如图3所示。故障点的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考评人员或教师可通过软件设置最多35个故障点,用于实训教学或考核。
四、总结
论文设计了一套半实物龙门刨床实训设备考工软件,该软件可通过键盘或教师机对在线实训装置进行故障设置和排除、记录、自动保存每个考生的学号、班级、答题结果、故障的误排次数、考试时间、报警,并在提交后发送给计算机进行评分。同时可对试卷自动保存,做到掉电不丢失,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技能考核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庄建源.维修电工技能考核现状与国家题库建设刍议.职业[J].2010:12,30-31.
篇3
论文摘要:努力推进课程改革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模块”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在“模块”课程改革的探索与买践中,“模块”课程的设置重在“活”字上狠下功夫,学生按模块分流重在职业指导,课程内容改革重在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模块”课程改革重在加强管理,并突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加强人事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进人国际化(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也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只有深化内部改革,牢牢把握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努力提高质量,才能摆脱困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只有通过现代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优化的课程改革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才能完成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化成人力资源优势的重任。
在中职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学校应当如何适应学生现状,如何深化课程改革,组织有效的教学?这是中职学校带有全局性、普遍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我校近几年来努力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路子,结合本校实际,确立以“模块化”课程结构为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专业基础、专业课的课程改革方案。实践证明,这使学校全面地发展,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一、“模块”课程的设置重在“活”字狠下功夫
推进“模块”、课程教学,就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将某一专业划分为若干专业技术方向。例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从市场用人需求来看还可分成“电子产品组装”、“电子电器维修”、“电子产品销售”等专业方向,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可形成多个灵活编排与组合的知识模块。“模块”课程改革的核心就在“活”字上“活”必须体现:一要提高毕业生进人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应变能力,使学生获得在一类职业群中有广泛就业的可能性;二是使学生就业后能在这类职业群中转换职业,而不需要太多的再培训;三是学生能在毕业前得到针对性强的培训,就业时能顺利顶岗;四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摆脱过去“被动”学习的状况,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或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尽快成才,到社会上创业、立业;五是使学校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形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利于专业建设,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六是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高等职教的衔接,使中等职教与高职、成人教育等体系相沟通。为此,我们对所开设的两大专业进行了认真的职业分析,将每个专业再划分成若干技术方向。我们组织老师深人社会调查,了解各企事业单位、人才市场对同专业不同技术方向所能提供的工种情况、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岗位要求情况;而后,我们制定出每个“模快”课程的教学计划。每个专业除了开设有文化和专业基础课外,“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另设有“电子电器维修”、“电子产品组装与销售”、“无线电通信’。维修电工”、“制冷与空调”、“电气自动化”及“高职升学班“等几个专业方向。“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也另设有:“办公自动化”、“电脑组装与销售’,‘图形图像制作”、“网络技术与应用”及“高职升学班”等几个专业方向,对每个专业方向都制定了相应的模块化课程。新生人学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程,从第二学年开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块课程学习,这样就打破了过去同一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相同课程那种“一刀切”单一的课程模式。“模块”课程的开设,既适应社会的需求,又很受学生的青睐,增添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二、学生按模块分流重在职业指导
在职业学校中实施“模块”课程教学改革,其目的就是使职业学校的教学能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出更多的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在进行了职业分析、市场供求分析和生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各专业“模块”课程后,如何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块课程学习,真正做到:合理分流,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着重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我们在学生按模块分流前,先分别召开了学生、家长会议。向学生和家长介绍了学校推进“模块”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课程所学习的具体内容、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以及每个模块所对应的企业单位、岗位群和就业工种。然后邀请企业集团的领导、工程师、技术员来学校向学生介绍企业发展的前景、各岗位群和工种的特点及所需求人才的能力要求,让学生对企业有所了解。最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专长、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今后就业取向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课程。学校根据学生所报的模块进行重新编班。为了便于管理,我们不刻意去扩大或缩小原来班级建制的规模,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报名人数较多的模块学生按“模块”编班,报名人数较少的模块,几个模块合并为一个班。由于我们注重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因此,在学生选择模块课程后,按模块分流重新编班时,学生分流情况较合理,这就为我们在实施“模块”课程教学阶段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加强培养李生的实践技能,去发展学生的个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重在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模块”课程的目标定位于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并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改革教学内容、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在改革教学内容时,注意以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的选择与各种整合配置上,既保证学生能具备现代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又有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特色。同时教学内容的改革也与劳动人事部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学生学完“模块”课程后,可以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学校可通过职业资格达标率来评估“模块”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维修电工模块”,我们对原先安排的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了大胆的改革,通过对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技能课的整合,将120多学时的内容压缩为现在的80学时完成。我们根据中级维修电工考核的技能要求,删掉原来教材中部分过于冗长繁琐的理论论述,补充了10个实用性强的电器控制线路,让学生进行安装调试训练,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两年来选学“维修电工模块”课程的学生,参加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通过率都达到了95%以上。此外,我们对计算机、电子、制冷等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做了相应的改革,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放在降低理论难度、突出学习的内容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适应,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学生通过“模块”课程学习后参加各种职业技能鉴定,一次性通过率都在95%以上。不少学生真正掌握有一技之长和一专多能,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实施“模块”课程改革重在加强管理
推行“模块”课程教学改革,改变了职教传统课程刚性划一的模式,课程的安排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实施“模块”课程教学阶段,同一个班级可能出现选学不同模块课程的学生。这样,原来按班级授课制度和传统的排课程表方法将被打乱。因此,如何做到“活而不乱”、“杂而有序”,加强教学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要精心设计课程表。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不同模块的相同课程组合在一起上课;(2)不同模块的公共课程按教学班上课;(3)不同模块、不同课程分小班上课。由于考虑周密,措施得力,课程表编排科学合理,因此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也减轻了师资安排的压力。其次是要加强学生的出勤管理。因为在实施“模块”课程教学阶段,有的学科的教学打破了原来班级授课制,而是按模块分流小班上课,这样学生的流动性就大。为了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出勤情况,教务处建立了各模块课程学生花名册,给科任老师人手一份,要求老师上课前要做好点名工作,每周点名册报教务处备案,以便教务处及时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学生随意溜课、串课。三是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学生进人“模块”课程学习阶段时,所学科目的内容都与社会的需求、与学生今后就业的方向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求科任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模块”课程的特点,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担任“模块’,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还应负责指导学生参加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并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通过率作为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项指标。
五、实施“模块”课程改革要突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加强人事制度改革
(1)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中等职业教师的一大特色,中等职业教师除了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实践背景。因此我们根据专业特点,将现有的教师送到生产第一线学习,对他们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鼓励教师面向作为实训基地的对口企业,面向生产第一线,直接参与技术开发。(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人为本”实现中等职业师资来源的多样化。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对口、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以充实师资队伍。
六、实施“模块”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篇4
关键词: 电工技师论文 工艺性 标准化
一、专业项目论文的工作观
技师技能考核或鉴定首先应注重的是工作者专业素质――岗位工作能力水平的评价。写作和提交论文是申报鉴定者应对技能考核鉴定的准备过程,同时是个人技能水平的展示过程。
技术工人的专业工作目的一般要求是: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物质消耗――有效益价值核算或向好性预期。凭借论文关于专业工作项目立论确定、技术路线解析、工艺方法选择、调试过程记录等的描述,充分显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专业规范把握、主流技术运用、工艺方法适当、工序工步明晰。
技师论文应该强调较高级工艺性内容,应该是工作技艺和业绩展示、以专业文献范式表述的文章,并不一定要用某效益指标来显示工作价值。如工艺改进型课题论文,突出的是专业技巧水平;又如新技术应用型课题论文,突出的是对工程新技术或复杂工艺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1.强调论文项目的工艺性价值。技能,应理解为专业工作的技能工艺能力。也许是简称,总易误认为技能偏指技术能力,而忽视工艺能力。技术一般是指工业过程的方法论,即一般是可行性确定后在标准化设计前提下选材、加工手段、加工流程以尽可能的高效率获得目标产品的方法。而工艺,可以理解为加工的“艺术”,强调工作过程中获得目标产品的技巧性、保障性和完美性。技术工艺能力,可以理解为技术与工艺互渗而形成的知识型、技巧型、成熟型的生产力。
较高级的专业技能型人员的工作,应能体现技术工艺引人入胜的技巧性,工作项目论文也理所当然要求显示出工艺性价值――论文应显示出写作者关于工作项目的基本技术理解能力和工艺质量层次。基本技术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的引用或引证,工艺质量则涵括改进能力、工作技巧、专业理论与实际的连接和补足能力、安全防护构思能力、提高工作对象商品化的能力。工艺质量直接决定了目标产品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市场性。
2.注重专业性表述的标准化概念。技师的基本技术理论理解力是其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但其工作的方式、目标往往约束了专业理论的扩充速度和应用空间。许多长期在特殊电气工程岗位工作、工艺经验丰富的技艺型人员理论水平并不高,但他们的本职工作很出色,工作质量的工艺价值突现。一般认为长期的专职工作经验中积累着较高的专业工艺悟性。应该看到,高专业工艺性主要表现为相对行业标准、生产规范有很强的理解力,对生产流程有很强的连接、补足、改进的能力。正是高的专业悟性使得技艺型人员与技术设计人员的工作配合相得益彰。
3.把握过程分析的理论深度。一些技师工作项目论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理论的依据――数理公式推导过程或教科书式论说,然后绘出基本原理图,最后给出相当肯定的可行性结论。必须注意,这种论文往往是有缺陷的――项目的实施有效性没有表达―作者的操作工艺技能水平得不到显示。缺少相关工程经验公式或者经验系数(理论公式受客观实际过程条件的约束),易使得项目实施性这一关键工艺环节受到鉴定评价者质疑。这类论文的缺陷在论文大辩的有限时间里难以弥补。
4.妥当运用“技术进步手段”、“技术创新理念”、“精湛工艺过程”。机电工程岗位特征――专业智能成分较多,技巧思维保持,非连续性非周期性的操作。视下述工作能力为工艺能力;把握专业标准和规范的运用方法、流畅的专业语言(术语,编程,工程图,解析图表等)表述、撰适用的工程文档、规划工作技巧和效率。
技术进步:在产业规范约束下,采用现代的、主流的专业技术成果。
技术工艺创新:在产业规范约束下的工作能够在去除隐患、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形式优化、节能提效、减污去噪、降低维护成本、智能化诊断运行等某些方面有显明的特色成果。
基本完备和适配的资料:是指可以作为施工提纲或设备的档案基本资料。
二、电学原理在工程运用中的本征性理解
机电技术中的电工技术是关于电能量分配和智能控制的技术,应用电工技术的基础原理是欧姆定律和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
1.本征性理解。客观导电材料上的电量分析应划分为以电压(电动势能信息)为主量的“信息变换及传递系统”和以电流为主量的“能量传输电路”。控制信息传递系统的第一要素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控制系统传递信息不一定依赖固形材料(例如可通过空间电磁场感应传递)。
使用电动机为电能耗用终端的设备继电器线路形式控制电路主要形成运动控制“逻辑、时间、顺序”机制,自保、互锁、延时、中继等都是形成控制信息的电路。
采用集成运放器为核心的信号电压调节器主要解决比例(信号放大)、微分(信号即时变化率)、积分(信号的时间积累效应),而整流、检波、限幅、隔离、跟随、调零、保护等都是附加电路。
电能量传输的第一要素是电路成为回路,依赖有形的导电材料,再者就是能量规模(大小)和传输时间可控。因此,控制电路的关键功能是信息“变换(如电压放大器)”和“调节”。
主电路的关键功能是能量的“被控”和“驱动”,而反馈电路则是对于完成基本运转功能的、由基本控制器和驱动器(主电路)组成的开环系统输出量检测并形成修正信号的“智能化”部件。
现时的机电“主流技术”指由集成PID运算器件、逻辑运算器件(CPU)及大容量数据存储器件为核心的控制器运用技术、由可高频全控大功率无触点开关元件为核心的驱动器运用技术及由新型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信号接收变换电路技术。
2.机电能量转换技术离不开磁材料技术,也离不开磁路分析技术;传统的磁路材料由于磁传导敏感于温度和介质成分,其电气特性检定比较困难。但是近些年来,新型合成磁性材料技术迅猛发展,其运用空间(特别是在机电技术领域)急速扩展。
再者,材料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工业技术发展的双引擎,感知设备运动状态和形成系统信息的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系统的前端。
从对于控制方式本质的理解判断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一个四端电路(网络)为例,若以改变激励能够实现相应响应,则控制方式可分为:a.电流控制电流(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电流放大系数),b.电压控制电流(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转移电导(跨导)),c.电压控制电压(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电压放大倍数),d.电流控制电压(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转移电阻(跨阻)),实现电能利用的机电设备的电路多以电流为被控量,所以上述a,b两种控制方式是驱动器电路,c是信息处理电路,d不是机电设备电路优选形式(能量控制信号)。
上述a、b方式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的电能传输电路(主电路、驱动器)形式。
a方式中,电流控制电流的中心技术是:实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一路电流控制多路电流。代表器件有三极管和继电器。
三极管,响应速度高,无动作触点,但控制电路与被控电路有公共支路,控制量与被控量的高次谐波相互影响或制约,而且可承受功率在瓦特级,一般不符合机电设备功率规模要求。
继电器(接触器),以电-磁-力形式驱动开关触点动作,实现电流的小控大和一控多。但触点动作时间不准、电弧现象、线圈断电反电动势高并形成高频干扰源、体积大等固有弱点,长期以来被视为“非理想器件”。
b方式是经典控制技术体系中理想的控制方式――信息控制能量。
上世纪后半期,业界使用大功率半控型电子器件晶闸管加之PWM技术的移相触发器实现有缺陷的“信息控制能量”方式于机电设备能量控制――主要是直流电动机的荷载调速。
上世纪末期大功率全控型电子器件IGBT(一种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器件)的商品化普及,机电设备用全控型的信息控制能量方式成为现实,例如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交流电动机实现宽范围荷载的变频调速。
3.电气主流技术发展的瞻望。机电设备机械构件的技术进步程度受制于材料技术发展及其成果的商品化程度。通用机电电工技术范畴的技术开发重点有:
电力电子技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工业规模电能变换的技术,是建立在电子学、电工原理和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上的新兴学科成果。器件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根据器件的特点和电能转换的要求,开发电能转换电路,包括各种控制、触发、保护、显示、信息处理、继电接触等二次回路及电路。
电动机技术:强磁材料与低温环境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型传感系统分析与仪表。
机电液智能控制技术:机械、液压、电子融合控制技术使得机器的效率、性能、品质、可靠性等大大提升,如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深海或隧道的巨力液压控制系统。
微机电系统技术:常规电气系统元器件微型化组件化甚至实现“叠层组件―集成化”,即把微型化的敏感元器件、微处理器、执行器、各种机械构件、电动机、能源、光学系统等都集成于一个极小的几何空间内,并且能像集成电路一样大批量、廉价地生产。
电致流体相变技术: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液(ERF,electrorheological fluid)可在“固”―“液”两相之间转换,转换过程可控而且可逆,转换时间为ms级,利用其电控力学行为,可以预期得到较之传统力学元件更为理想的(机―电能量转换控制的)响应指标。
磁致流体相变技术:磁流变液是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体。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黏度的牛顿流体特性;而在强磁场作用下,则呈现出高黏度、低流动性。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的流变是瞬间的、可逆的,而且其流变后的剪切屈服强度与磁场强度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
硅胶导电与绝缘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作为可以在电磁场发挥“柔性”功能的新型器件必将影响机电设备电路构造技术。导电硅胶是具备导电性能的硅胶制品,用于一些电子硅胶产品上发挥开关接通的作用,现时应用于一些电子设备、家用设备、办公设备中,比如导电硅胶按键、电线连接管、影印机滚轴、电缆插头、连接器衬垫等。
三、要强调通用电学知识与电工新技术运用衔接的工艺能力
机电设备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文件、超级公司企业标准)的意志和执行能力。标准化是机电设备可靠性的保障。国家标准中对机床的控制方式、接地方式、抗干扰、容错、机械连锁、危险部件防护等,作了较完善规定,有效保障了机床的安全可靠运转。经验证明,符合标准的机床,故障率较低,反之故障率则高,可靠的保护措施是防止器件和装置损坏的重要方面。
当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体系强调了标准化水平是素质和技术能力的体现。如技术资料规范化编整能力、微机控制应用程序解析能力、逆向工程能力(逆向于在确定材料条件下设计制造的路径对产品拆解―解析技术工艺特征,提交改进或改性方案,以期获得结构或功能更优化的产品)、工程数学与物理运动现实的映射解释能力。
四、提高论文的精致程度和新技术含量的着眼点
维修电工岗位工作的技术工艺核心领域(空间范围,对象)。
篇5
关键词:课程设计;职业标准;实践技能;考核方式;职业素质
0引言
《电气控制与机床电路检修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中级维修电工、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岗位能力课程之一,重点培养学生对机电设备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的能力。以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从低压电器的认识到低压电器的使用;从复杂电路的故障分析到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的系统性和拓展性。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学中干,干中学”作为课程设计的理念,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以电气技术员、电气施工员、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及工作任务为依据,将职业教育的特征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其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业岗位要求,为企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
2.1采用“点、线、面”的逻辑思维设计教学内容
在工业生产中,电气控制技术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机械设备的控制方面使用更为普遍。因此,企业需要大批从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与管理的技术人员,如何培养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要求,正是课程设计思路的主线。(1)所谓“点”:是指以熟悉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作用、参数、使用、维修等作为从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与管理工作的“点”;图2(2)所谓“线”:是指掌握单向控制、可逆控制、异地控制、顺序控制、降压启动、制动控制等典型电路的原理、安装配线、线路检查等作为从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工作的“线”;(3)所谓“面”:是指掌握车床、磨床、钻床、铣床、镗床、桥式起重机等机床控制系统结构、原理、控制特点、故障分析、检修方法等作为系统维护、故障处理工作的“面”。从典型工作任务对照职业能力标准,强调教学内容是由不同的学习情境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景构建中包含不同的知识点[2]、技能点,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素质能力培养开拓新的有效途径。
2.2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方式开展教学
《电气控制与机床电路检修技术》是一门岗位能力课程,实践性很强,适合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电气技术实训基地来支撑。建有标准多媒体教室,在硬件方面为实现“教学做一体”方式的教学创造良好条件。选取真实工作任务做为实训教学项目,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工艺要求相一致[3],充分体现了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将“教、学、做”融为一体,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3采用“递进式”设置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必须是从职业需求入手。集中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培训特色[4]。《电气控制与机床电路检修技术》课程有五模块,分别是低压电器模块、单元电路模块机、机床线路模块、起重机控制模块、电路设计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不同的教学项目,内容的安排通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内到外的“递进式”内容设置,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案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建立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检修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电气维护与管理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5]。
2.4改变评价体系,采用过程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电气控制与机床电路检修技术》作为一门岗位能力课程,不仅要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传统的笔试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轻视学生的技能,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为提高教学效果,推行有效课堂,教学团队经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对《电气控制与机床电路检修技术》课程考试进行改革,考试不再局限于理论考核,更要注重能力和技能的考核;考试内容不再局限在教材上,而以灵活多样方式,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考试方式不再仅局限于闭卷一种方式,有机试、有开卷、有论文、有实际操作、有、作业、有产品等形式。实践表明,通过全面考核的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将实践环节提升到新的高度,注重技能与知识、结果与过程、学习成绩与能力评价的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积极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3结束语
为了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和建设优质共享课,探索制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技术与技能型人才[6],寻找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新思路、新方法,就必须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通过低压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低压电器安装与使用方法、各类典型机床控制系统原理与检修技术、大型起重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及综合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方法、安装与维护技术、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检查,典型机床控制线路的分析与故障检修,培养学生应用电气控制技术解决机电设备控制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赵志群.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C].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2010.
[3]胡爱娟.以工学结合为取向改革高职课程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4]周建松.努力建设与校企合作协调的高等职业院校运行新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
[5]程江平.高职学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
篇6
一鼓作气攻下硕士学位
说到金德华,周围的人都说,像他这样既有理论又懂技术,既是高级技师又是高级工程师的复合型人才,实在是太少见了。
1982年金德华从上海电机制造学校毕业后,就进了上海锅炉厂设备动力科技术维修组,刚干了两年,就在职考上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现代电气技术;1989年本科学业完成后,仍不间断地学习先进的电气技术;2000年,又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研究生,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
为什么这么注重学习?金德华说起一件小事。他刚工作没多久,厂里一台拉床坏了,一会儿能启动,一会就启动不了。这是一位老工程师自己设计的,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事情报到了维修部,金德华立马去修,他感觉可能设计方式有问题,大致的问题方向似乎也明白,但就是修不好。事情过后,他深思一番,发现知识远远不够,一定要继续学习。
对于技师来说,空有理论却也是无米之炊,金德华就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知识,也不断提高技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他先后参加西门子数控系统培训,德国、美国等国设备维修培训,香港地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市委党校高技能人才培训。期间两次参加上海技能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5年,金德华获得了高级技师资格证书。
金德华还将技术经验及时进行总结:目前已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10篇论文,其中3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电气传动》、《电气应用》和《电工技术》杂志上。
可以说,30年的职业生涯中,陪伴他的就是“学习-吸收-创新-创造”,他说:“学得越多越觉得欠缺,只有理论和技能的双重提升,才能让工作真正游刃有余。”
疑难杂症问题的解决专家
30年来,金德华还有一个让人称奇的地方,那就是在一个岗位上从来没有挪过。这个岗位,之前叫上海锅炉厂设备动力科,现在叫上海锅炉厂设备动力分厂,他现在是这里的副厂长。
厂里流行一句话:遇到疑难问题,找设备动力科。多年来,即便是已经成为技能大师的金德华,在遇到大家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总是随叫随到,哪怕半夜接到电话,也会立即起身来到厂里。为了维修故障,他依然会上到三四十米的高空行车,下到地下十几米的运行
设备。
2007年,上海电气金德华电工技术工作室成立以后,他常常带着自己的团队出现在各种疑难杂症的维修现场。
四米卷板机是意大利进口设备,可以将十几米的钢板卷成圆筒,在锅炉厂的运行中非常关键。然而,经过近十年的运行,原控制系统老化,故障频繁。常常将钢板的一头卷成圆筒,另一头却成了锥形,导致产品报废。问题出在了哪里?金德华花了大量的精力对该设备的工艺要求、功能要求和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发现是控制程序的问题!经过细致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他采用了现代控制技术重新建立了合理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控制系统,大大简化了系统构成;同时,他根据工艺要求,编制了相应的控制软件,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添了下辊平衡监视保护等功能,终于达到了均衡的效果,使设备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还有从美国进口的波形板生产线,由于控制系统老化,频频出现故障。可是,让美国人来修费用太高,又影响电厂发电,导致生产事故停工。该设备在控制上有两大技术难点:一是波形板打包参数控制极不方便,使得生产效率低下;二是相邻形板的波纹不重叠,控制十分复杂。金德华先通过维修让机器可以正常运转,还将机器万一出问题的“后事”安排好,以备不测。当然,最后还是要彻底解决,经过他和团队三周的奋力研究,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控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控制系统并编制了控制软件,从而使打包参数控制极为方便,波纹不重叠控制系统大大简化。
如今,经过改造,该设备的电气故障率大大降低,甚至几乎为零,而且由于轧辊速度提高以及控制方式的合理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创新的步伐永无止境
作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在电气维修方面的领军人物和上海电气前两届的电气首席技师,金德华在设备电气控制新技术、新系统应用方面始终走在前列,创造了多项“首次”。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金德华首先将PLC控制技术应用到工厂设备的控制中。现在,该技术已在工厂广泛应用。
首次将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探伤起重机驱动,探索了起重机上不调换电机、利用原绕线式电机采用变频调速的应用技术。
首先将数字式直流调速技术应用于工厂龙门刨床驱动,替代落后的发电机-电动机系统,使设备性能大大提高,降低了能耗和噪音。现在,该控制技术已在企业全部龙门刨床上得到应用,效果极佳。
首先将伺服定位技术应用于生长线立式料架的定层控制中,提高了定层精度和生产效率。
首先在设备控制上采用触摸屏人机交互技术,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通用性和人机友好性。
传道授业的工作从来没有停下
金德华着力将自己的技术专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的人。
他与年轻员工结成培养对子,通过近一年培养辅导,其中一名员工在上海市职工技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2006年“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五名。
他每年都要举办好几场讲座,如《变频器控制技术》、《起重机控制技术》。还为上海电气“3+3+3”技术工人培养大专班开设《工厂生产工艺研究》和《现代典型驱动系统》课程。
篇7
【关键词】煤矿机电 安全 管理 装备 培训
0前言
煤矿机电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我们做为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更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分析机电管理的薄弱环节。下面我就关于煤矿机电安全事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1煤矿机电安全现状思考:机电管理存在职能部门不能有效作为、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平衡、设备管理不到位、技术管理滞后、机电队伍素质低、机电培训走过场等问题。
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尽管各地方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2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另一是机电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有差距,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
管理不到位。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
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激增,未来仍将处在高位增长阶段,受利益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机电安全则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很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
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一些矿井尽管没有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但多为兼职,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
设备存在隐患较多。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
机电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一些地方煤矿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管理不能指导生产,以政带技的现象时有发生。
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一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文化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机电职工一般未接受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违章作业经常发生。
机电培训走过场,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尽管地方煤矿的机电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听不明白,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培训走过场。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
2煤矿机电安全个人建议。要做好机电管理,必须从搞好安全、服务生产、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定位,把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引导生产力发展,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投入和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升级。要结合个人感受,现提出如下机电建议。(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2)认真落实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责任。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设立专门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运输装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3)加强电气设备安全性能管理。煤矿机电、提升、运输系统使用的矿用产品,凡是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机电设备、电缆。(4)完善提升运输设施。煤矿企业要完善提升运输系统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传动设备必须有护罩、护栏。矿井主要提升装置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后备保护装置,运行时严禁甩掉保险装置。
切实提升煤矿供电安全保障水平。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装设灵敏可靠的过流、漏电、接地保护装置,而且每年必须对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进行一次核算、调校和整定,并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进行一次跳闸试验;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重合闸。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安全监察员,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为搞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采取自培、委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职工技能等级达标培训工程”,普及中级工等级培训,凡在岗的综采支架工、矿井维修电工、地面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养等形式,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要完善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首席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机电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提高机电安全监察员的整体素质。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要认真学习专业知,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集中优势的机电监察力量,对煤矿进行地毯式的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地全面监察,不折不扣地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监察,不留情面,该停的坚决依法停下来,决不手软。要用铁脸面、铁心肠、铁手腕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以身作则,摆正监察与被监察、监察与服务的关系。
3 结束语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因为它涉及到煤矿生产中的很多方面,与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相联系。因此,应该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佚名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论文》
[2]芦玉林.浅析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要点[J].今日科苑,2010,18.
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专业及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习与就业;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30-02
校企合作,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各高职院校都在做,但是如何把校企合作做到实处,如何真正实现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做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这是各院校都在研究的问题。
一、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促进机电类专业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出一条适合我院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将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有机整合,深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及课程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实践技能;有利于提高教师动手能力,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有利于提高学院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社会知名度;探索一套适合企业、学生、学校三赢的多元化合作模式,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技术人才。
二、对接滨海新区,根据机电类专业特点,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实践
根据不同企业采用不同合作模式,多元化校企合作能发挥出各种模式优点,针对企业、学校不同需求,使用不同合作模式能达到不同合作效果。对接滨海新区,针对我院机电类专业特点,根据企业需求及学生培养目标,通过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及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实习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及企业的优势。
1.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如“双元制、工学交替”等,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们总结出了适合我系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订单”培养协议、校园宣讲、企业参观、学生自愿报名、公开选拔学生、组建订单班、校内学习、企业实习、安排就业等环节,我们成功组建了“船厂班”、“康师傅班”、“鸿富锦储备干部班”等多个订单班。订单班冠以企业名称即为冠名班。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与方案,根据岗位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双方有效资源,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非常受企业欢迎,实践证明这些学生很快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2.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二:师资培养。(1)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实训课程指导、讲授课程,企业课程实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讲座、顶岗实习指导,辅导毕业论文等环节。(2)建立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的长效机制,分批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顶岗实践,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掌握产品生产流程、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关键技术,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3)承担周边地区企业职工培训工作。随着滨海新区的迅速发展,企业中越来越多的职工对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文化层次的愿望不断提高。由于学校在本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有多家企业正在对职工培训与系部进行洽谈交流。近一年我们承担了对天津哈娜好医材公司60名员工的办公软件使用技巧培训,对天津丰爱汽车座椅部件公司100名员工进行了机械制图专业培训。另外我们教师针对企业开发岗位技能培训包,对天津裕川干粉公司38名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得到企业领导的好评。通过开发岗位技能包,教师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4)校企共同完成横向课题。学校教师具有理论扎实、研究能力强的特点,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校企联合完成横向课题,既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又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我系教师到天津裕川干粉公司生产现场进行大量调研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技术,校企联合设计、研发了一套“自动称重分料系统”,不仅解决了裕川干粉公司生产成本问题,还可复制到该行业其他公司。
3.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三:专业及课程建设。(1)校企教师合作完成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修订、课程的开发。每年我们都召开由企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审议专业标准,根据企业人员意见不断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对应的课程标准。通过企业教师来学院任教,把他们在生产一线掌握的新技术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使课堂贴近社会和行业。学院教师把这些实际企业项目加工整合解构重构,完成学校课程的开发,几年来校企共同建设了PLC应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编程等多门优质核心课程。(2)灵活组织校内教学实训工作,探索实施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我系将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认识实习及机电专业的部分课程实习都安排在企业进行。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3)将企业的产品引入到学生课程实训中。将企业的真实产品引入教学课堂,由企业提供实习原材料,并派企业工程师来校指导,为企业加工实际产品。学生在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材料的准备,加工、调试装配等工序。通过实习,学生掌握了技能,学校节省了实训经费,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4.校企合作的模式之四:社会服务。利用学院人才和实训基地设备的优势,向滨海新区中小型机电企业提品开发、技术改造、来料加工、产品装配、设备故障维护等科技服务。有效利用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优势,向社会开展数控、钳工、维修电工、电焊工等认证培训。(1)承担企业技能竞赛培训与考核工作。机械加工与自动化实训基地是我院自主筹建的,该实训基地在满足我院机电类专业所有实训任务的基础上,同时还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大赛任务。2013年我们和中海油服钻井事业部联合,针对公司一线的技术工人,在实训基地举行了一场维修工职业技能大赛。按照组委会的安排,对参赛队员的技术辅导工作由我院教师承担,让参赛队员不但要提升实操技能,更要细化理论知识。大赛理论考核、油泵装配、钳工技能等三项考核的评委及裁判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比赛获奖的选手不但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职称晋升及人事关系变动,将以此为依据。(2)积极为社会人员开展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依托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展学生与社会人员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我院与市级技能鉴定中心、滨海技能鉴定中心经过多次沟通联系,在学院建立了考试站,与鉴定中心合作进行技能证的培训及鉴定工作。鉴定中心设备不齐全,但有培训的生源及资质,我们提供设备和场地及部分师资,我们的实训基地能承担数控、钳工、维修电工、电焊工等培训,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方的合作,双方共赢。经过几年的合作,我们已经为几千名学生及社会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3)积极联系企业承担非标零件的加工。学校周边企业大多是一些从事非标产品的研发民营企业,因此需要许多非标零件,这些零件是在商场买不到的,需要手工加工。因为零件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许多加工企业不愿意承担此项业务,我们联系了这些企业,为他们加工一些小批量非标零件,既锻炼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校的对外服务能力。(4)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共同研发产品。教师们通过假期的顶岗实践及业余时间和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产品。联维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我系的校外实训基地,长期保持非常紧密的关系,该公司把企业的部分产品拉进学院实训基地,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教师利用假期时间承担了产品非标零件加工、产品装配调试。通过装配调试,发现了企业产品零件设计缺陷,给企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几年来,教师共同参与了超音波焊接机的附机――自动卷带机、精确定位传送带、礼帽自动卷边机等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篇9
【关键词】加热反应炉;PLC;编程设计;运行功能
Based on Mitsubishi PLC Technology of heating reactor automatic control
Luo Ji-hong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of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department,Changsha 410205,China)
Abstract:To achieve typical heating reactors feed,heating and vent material actual control requirements using Mitsubishi PLC technology experience design methods at I/O allocation basis conduct PLC Ladder design,and feed,heating and vent feed three scripts program runs functional be analysis shows After PLC on machine simulation debugging actual control requirements identical.
Keywords:heating reactor;PLC;Programming;run function
引言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通用工业自动化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具有高可靠性、灵活通用、易于编程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近年来在工业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以及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誉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首[1]。本论文针对加热反应炉的实际控制要求,运用三菱PLC技术中的经验设计法,在I/O分配的基础上,将整个加热炉实际控制系统分解为进料、加热和泄料三个部分[2],进行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和程序功能分析。
1.工作示意图(见图1)
2.关于模拟量输入的说明
在加热炉控制系统中,对于温度点和压力点的检测,虽然可以如本论文使用带开关量输入的温度、压力传感器来完成,但如果检测点很多,或者是需要根据温度、压力的变化经常调整检测点,就要用很多开关量的温度、压力传感器,占有很多的输入点,安装布线都不方便。所以,就要将温度、压力传感器转换成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再采用PLC控制,控制性能就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1]。
温度控制原理如下:通过电压加热电热丝产生温度,温度再通过温度变送器变送为电压。加热电热丝时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产生不一样的热能,这就需用到脉冲。输入电压不同就能产生不一样的脉宽,输入电压越大,脉宽越宽,通电时间越长,热能越大,温度越高,输出电压就越高[2]。压力控制原理与此类似。
PID闭环控制:通过PLC+A/D+D/A实现PID闭环控制,控制示意图如以下2所示。比例,积分,微分系数取得合适系统就容易稳定,这些都可以通过PLC软件编程来实现[3]。
3.控制要求
3.1 进料控制
当下液面、炉温和炉内压力都小于给定值时,打开排气阀和进料阀;当液面上升到位时,关闭排气阀和进料阀;延时20s,打开氮气阀,使氮气进入炉内,增大炉内压力;当炉内压力上升到给定值时,关闭氮气阀,进料过程结束[4]。
3.2 加热反应控制
进料结束时,炉内温度肯定低于要求值,此时接通加热炉电源;当温度达到要求值后,切断加热电源;维持保温状态10分钟。
3.3 泄放控制
保温10分钟后,打开排气阀,使炉内压力逐渐降到起始值;维持打开排气阀,并打开泄料阀,当炉内液面下降到液面以下时,并闭泄料阀和排气阀,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重新进入下一个循环。
4.I/O分配(见表1)
5.程序梯形图(见图3)
6.程序功能分析
6.1 进料控制
检测下液面X1、炉温X2和炉内压力X4是否小于给定值(逻辑均为0),即输入点X1、X2和X4是否都处于断开状态,若是则维持打开排气阀Y1和进料阀Y2;当液面上升到位使X3常闭分断,关闭排气阀Y1和进料阀Y2,并开始延时,20s之后打开氮气阀Y3,使氮气进入炉内,增大炉内压力;当压力上升到给定值时(X4=1),X4常闭分断,关闭氮气阀Y3,进料过程结束。
6.2 加热反应控制
进料结束时,炉内温度肯定低于要求值(X2=0),X4常开闭合,接通加热炉电源Y5;当温度达到要求值(X2=1)后,X2常闭分断,切断加热电源Y5,但当温度下降后(X2=0)后,X2常闭又复位,又接通加热炉电源Y5,如此反复通断加热炉电源Y5,维持保温状态10分钟(即在此时间里,炉温实现通断控制,保持X2=1)。
6.3 泄放控制
保温10分钟后,辅助继电器M100线圈得电,M100常开闭合,打开排气阀Y1,使炉内压力逐渐降到起始值X4=0;维持打开排气阀,并打开泄料阀Y4,当炉内液面下降到液面以下时(X1=0),并闭泄料阀Y4和排气阀Y1,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重新进入下一个循环[5]。
结束语
以上加热反应炉PLC程序经过上机模拟调试,与实际控制要求完全一致,方便实用。在程序设计上,本系统还可采用PLC基本指令编程法或PLC步进指令编程法[6],但没有以上经验设计法精简。另外,由于论文篇幅原因,没有绘制本系统的外部接线图,读者可对照I/O分配表进行设计(输入接PLC内部工作电源,输出接外部负载工作电源)。
参考文献
[1]孙振强,王晖,孙玉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2]杨国太,陈玉.基于PLC的数控焊接机研制[J].新技术新工艺,2007(5):33-35.
[3]胡学林.可编程控制器教程(实训篇)[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68.
[4]代尚方,刘毅.基于PLC与mcgs的加热反应炉控制系统设计[C].中国矿业大学,2010(2).
[5]王少华,刘晓魃.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226.
[6]陈志勇,刘春生.远红外加热反应炉的设计[J].河南化工,1988(2).
篇10
论文摘要:电路图是电气线路安装、调试与维修的理论依据。对任何复杂的电路图,若有了正确的识图思路是不难掌握其工作原理的。
电路图能充分表达电气设备的用途、作用和工作原理,是电气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依据。在生产实践中,安装电工与维修电工等人员都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路图。这些电路图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很复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识图经验。
先识机,后识电先识机,就是应该先了解生产机械的基本结构、运行情况、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以便对生产机械的结构及其运行情况有总体了解。后识电,就是在识机的基础上进而明确对电力拖动的控制要求,为分析电路做好前期准备。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识读国产CA6140型普通卧式车床电路图时,笔者先组织带领学生到工厂或实习车间参观各种型号的普通卧式车床,让学生了解车床是由床身、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丝杠、光杠、尾架等部分组成的。对车床的结构了解后,再让学生知道车床的运动形式,使学生明确主轴带动工件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车刀的直线运动是进给运动。机动进给运动也是由主轴电动机经过主轴箱传给进给箱,再通过光杠或丝杠将运动传入溜板箱,溜板箱带动刀架作纵横两个方向的进给运动。这时,教师可以将拖板用手移动到床身的最右边,并提出问题:这样操作效率是否太低了?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告知学生: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辅助时间,设置了刀架快速电动机。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刀架的快速移动是由快速电动机点动控制的,刀架运动的方向由操作手柄控制。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望。在车削加工时,由于刀具及工件温度过高,有时需要冷却,因而应该配有冷却泵电动机。教师应该在全面演示车床的操纵过程后,再指导部分学生进行车床操纵练习。学生对CA6140型车床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情况了解后,对电力拖动的控制要求就明确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答电力拖动的特点和控制要求,然后再给出答案。在讲解Z37型摇臂钻床、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及X62W型万能铣床等各种机床电路图时,应先组织带领学生到工厂和实习车间去参观、了解各种机床的结构组成,让学生知道各种机床的运动形式。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操纵练习。这样,学生就能够明确各种机床电力拖动的控制要求了。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各种机床电路的工作原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明确识图思路,很容易读懂电气控制电路图,从而提高识图能力。
先识主,后识辅先识主,就是从主回路开始识图。首先,要看清楚设备由几台电动机拖动,各台电动机的作用,结合加工工艺分析电动机的启动方法,有无正反转控制,采用何种制动方式。其次,要弄清楚用电设备是由什么电气元件控制的。有的用刀开关控制,有的用接触器或继电器控制。再次,了解主电路中其他元器件的作用,通常主电路中除了用电器和控制用的接触器与继电器外,还有电源开关、熔断器及保护电器。最后,看电源。看主电路电源是380V,还是220V。主电路电源是由母线汇流环供电或配电屏供电的。后识辅,就是识读辅助电路时应从主电路入手,根据每台电动机、电磁阀等执行电器的控制要求去分析它们的控制内容。控制内容包括启动、方向控制、调速控制和制动控制等。由于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机械设备,其电路图中的辅助电路也各不相同。辅助电路包含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和照明电路。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国产X62W型万能铣床电路图时,也是先组织学生到工厂或实习车间了解铣床的结构组成、运动形式,让学生明确了电力拖动控制要求。回到课堂后,再给学生讲解电路工作原理。教师应具备在黑板上绘图的能力。例如,根据铣床的控制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主电路的识读。主电路共有三台电动机:(1)M1是主轴电动机,拖动主轴带动铣刀进行铣削加工,由KM1接触器控制启动和停止,由倒顺开关SA3作为M1的换向开关。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的同时把控制主轴电动机的主电路画在黑板上。(2)M2是进给电动机,进给电动机用来拖动工作台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的进给运动和快速移动,其正反转由接触器KM3和KM4控制。同时将控制进给电路机的主回路在黑板上画出来。(3)M3是冷却泵电动机,用来供应冷却液,当M1启动后,M3才能启动,用手动开关SQ2来控制,将控制冷却泵电动机的主电路画出来。三台电动机共用熔断器FU1作短路保护,三台电动机分别用FR1、FR2、FR3作过载保护,将保护元件补画齐全。教师边讲解边画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识图,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在识读完主电路后,再引导学生识读控制电路。识读控制电路时应从主回路入手,因为主轴电动机M1采用两地控制方式,所以两地的启动按钮并接在一起,两地的停止按钮串接在一起。笔者从控制变压器二次侧开始画出主轴电动机的控制回路。边讲解边将进给电动机的控制回路依次画出,最后再把照明电路和信号显示电路画出来。笔者用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讲解识读各种机床电路,使学生读懂电路图。
化整为零,识读各局部电路任何复杂电路都是由一些基本环节电路组成的。因此,掌握基本环节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掌握机床电气运行、安装和检修的基础。分析控制电路可根据主电路中各电动机和执行电器的控制要求,逐一找出控制电路中的控制环节,将控制回路化整为零地进行分析。如果控制电路较复杂,则可先排除照明或显示等与控制关系不密切的电路,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分析。分析控制电路的过程是:首先,看控制电源是交流还是直流,从何处接入及其电压等级。控制电源一般是从主电路的两条相线接入,其电压为380V;也有从主回路的一条相线和零线上接入,其电压为220V;此外也有从专用隔离电源变压器接入,常用的电压有110V、36V、24V、12V和6V等。其次,看辅助电路是如何控制主电路的。在复杂的辅助电路图中,整个辅助电路构成一条大回路。在大回路中又分成几条独立的小回路,每条小回路控制一个用电器或一个动作。当某条小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有电流流过时,在回路中的接触器或继电器动作,把电动机接入电源或切除电源。再次,研究其他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如整流设备、照明灯等,要了解它们的线路走向和作用。 例如,笔者给学生讲解识读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电路时,首先,指导学生分析控制回路电源,使学生知道控制电源是由控制变压器TC将380V交流电压降为110V、24V和6V,110V电压供给控制回路,24V供给照明电路,6V作为信号电路的电源。其次,根据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的控制要求引导学生分析识读控制回路是如何控制主回路的。因为主回路中有五台电动机,所以整个控制回路中有五条独立的小回路。如果将整个控制回路分成五个局部控制电路来分析识读,那么就使识图简单化了。教师先指导学生分析识读每条小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时,各接触器或继电器是如何把电动机接入电源或从电源切除。教师应将每个局部控制电路都给学生讲解清楚。最后,再指导学生识读与控制电路关系不密切的磨床照明灯和指示灯电路。
集零为整,统观全局,总结特点经过化整为零初步分析了每个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之后,必须用“集零为整”的方法,检查整个控制电路,看是否有遗漏。特别要从整体角度进一步检查和理解各控制环节之间的联系,理解电路中每个电气元件的作用。在识图过程中还应统观全部电路,观察局部电路之间的关系,电路中设有哪些保护环节,以便对整个电路有清晰的了解。对电路中的每一个回路、电器中的每一个触点的作用都应了解清楚,为总结特点做准备。电路中一切电气元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在电路中有用电气元件A控制电气元件B,甚至有用电气元件B去控制电气元件C。这种互相制约的关系有时表现在同一个回路,有时表现在不同的几个回路中。例如,在指导学生分析识读CA6140型车床电路时,当控制主轴电动机的接触器KM1通电吸合后,KM1辅助触头闭合,这时控制冷却泵电动机的接触器KM2才能得电,实现由电气元件KM1控制电气元件KM2。又如,分析识读X62W型万能铣床电路时,当控制主轴电动机的接触器KM1得电吸合后,KM1常开触头闭合,控制工作台进给电动机的接触器KM3和KM4才能获得电源。上述两个实例就是顺序联锁控制的典型。还有X62W型万能铣床,进给电动机需要正反转控制。因此,控制进给电动机的两个接触器KM3和KM4的常闭触点要互串线圈电路相互制约,保证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工作。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控制头架电动机高低速的两个接触器和控制内、外圆砂轮电动机的两个接触器都需要相互制约,保证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工作。这种互相制约的控制关系就是电气互锁,又叫电气闭锁。在集零为整、统观全局识读完各种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图后,应该将电路中是否存在顺序联锁控制及电气互锁控制等给学生总结出来。
以上所介绍的电气控制电路图的识图思路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经常应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针对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识图、画图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