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23:0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专业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深入刻画问题。
还有部分学生不会深入刻画,不知如何深入刻画,总觉得自己画好了,比如在画人物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考生费了很大的力气,画面仍然没有深入进去。
2.时间安排。
有的学生会出现来不及画完的情况,很多时候都浪费在起形阶段,总是形画不准,起形花费很长时间就导致后面草草了事,造成画面不完整。还有的学生会在深入刻画阶段抓住一个细节老不放,始终在画一个地方,力求局部完美不知道适可而止,最后没有调整时间而导致画面效果不理想。
二、素描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1.树立“观察分析”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拿到照片或者范画起笔就画,虽然按照教师教的绘画步骤作画,但往往会画到后面,人物形体上就越来越不准,学生便失去了往下画的信心。那么为什么形体会越来越不准呢?实际问题出现在一开始,当拿到照片或者范画的时候,没有耐心观察分析而是立刻动笔画,缺少仔细观察分析的过程,这样就造成了越来越画不下去的情况。素描讲究手、眼、脑的统一,这里的“手”是技法的表现“,眼”就是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脑”是对观察到的事物的归纳总结能力。素描临摹和写生训练就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动笔前,先要学会观察,研究、分析绘画对象的形体特征,从整体观察。比如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对象上、下、左、右构成的大致外形,通过目测找到大致的透视与比例,然后应用大概轮廓线在画中确定物象的准确位置,培养学生对画面整体观察、整体布局的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辅助线组织或检查画面,中轴线衡量纵向的左右比例关系,水平线推测画面横向的透视问题,垂直线或斜线连贯起来考虑画面形体轮廓整体的准确性,画面正形与负形的整体空间关系等,这样来提高学生的比较和辨析能力。
2.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绘画原则。
在观察分析后,动笔画时很多学生喜欢从局部入手,局部总是很吸引他们,而这是素描学习中的致命问题。这样画面会太花、太乱,只注重局部的黑、白、灰,没有全面观察到整张画面的整体效果。尤其是在学生铺调子的阶段,要把“三大面、五大调”明确分为背光部、受光部两大块,并且物象最暗的、最亮的地方只有一处或零星的两处。最深的是明暗交界线,最亮的的是高光,次暗再次暗,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比较,通过线条强弱、虚实、疏密或取舍处理,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这样学生既不会把画面画空,没法深入,也不会出现喧宾夺主的琐碎画面,有利地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画面的能力。在整体铺完大体明暗后,开始局部深入,从五官开始深入刻画,在此阶段,很多学生有深入能力,但问题依旧是只是一个劲地抠局部,没有注意到整体的变现效果,虽然深入阶段还是要注意到画面的整体效果,还有一些学生缺乏深入能力,往往深入不下去,越画越乱,这些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耐心,教会他们深入刻画的方法。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观念,始终贯穿在自己的绘画中。
3.坚持因材施教。
篇2
第一,思维活跃,但往往缺少大局意识。美术类大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不同于其他文理科学生,思维方式比较开阔,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具有不拘一格的性格特点。但美术类大学生中间也存在重视专业技能训练、轻视理论学习的现象,有些美术类大学生很少关心时事,对人生价值、生命存在意义等感悟不深,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和多种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二,崇尚个性,但往往团队意识较弱。美术类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强烈,非常重视自我意识的表达,在生活中不盲从,在专业方面不跟风,能够找到独特的表现自我、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有些美术类大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多从个人价值出发,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较弱,缺乏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不强,甚至对国家和集体利益缺乏责任感。
第三,竞争性强,但往往纪律意识涣散。美术类大学生大部分较早进行专业领域的自我训练教育,有可能误读个人努力的意义与作用。他们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尊重人格,向往所谓绝对自由,但往往缺乏遵守公共生活准则的习惯,个人行为往往带有自由性和随意性。部分美术类大学生存在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学习纪律性较为松散。
第四,有自信心,但往往抗挫能力较弱。美术的表达在于艺术地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的理念,美术类大学生往往体现出与其他学生不同的创造力。在美术学习的经历中,教师往往以鼓励和赞扬为主,肯定学生独特的表现力。加之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形成了较强的自信心。由于在专业学习和生活经历中缺少挫折经验,一些美术类学生承受失败和否定的能力较弱,在被批评的时候,往往不能够很好地理顺思想问题,出现消极情绪,甚至在生活和专业学习中陷入困境。
第五,重专业学习,但往往忽视文化基础的学习。由于在录取时美术类大学生文化成绩的不同要求,一部分学生入校后学习习惯较差,往往更重视专业课而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加之学习文化课时偏科,出现了英语等课程学习困难的现象,这影响了他们遵守学习纪律的自觉性;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甚至一些学生出现荣誉感缺失的现象。
第六,形象鲜明,但往往价值取向模糊。一些美术类大学生在行为方式上努力追随和表现自己心目中的“艺术家风度”,盲目追寻诸如浪漫放达、风流倜傥、傲骨脱俗、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外在形象,追随强烈、张扬的外在特征,但由于学养不足,往往肤浅地理解某些艺术家的张狂、怪癖,影响了自己价值观的判断。第七,学生人数少,往往榜样作用较弱。美术类院系规模一般比较小,学生数量少,虽然专业教学效率高,专业教学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学生之间距离感的缺少使其很难树立榜样。在日常的管理中,学生之间由于关系密切,很难做到学生自我管理。
二、美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策略
由于美术类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一味采取简单的“重病下猛药”管理方式容易形成学生对管理者的叛逆心理。由于美术类大学生比较重视专业学习,管理者可以采取“专业渗透法”进行教育,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就业教育、党建工作等环节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视,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育人优势。
策略一:融入专业教学,隐性实现思想教育。将学生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环节,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
首先,在专业教育中贯穿的思想教育是隐性的,它平和又亲切,却又无时不在。专业学习是学生愿意接受和贴近的,它通常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学生观念和品质。教育者可以用历届毕业生成功的经历感染学生,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和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困惑,甚至在专业探讨的过程中,插入针对学生日常管理和生活习惯的问题,通过这种不经意的提醒和点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教育者通过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批评教育与批评之后的问候和关怀,可以使学生奋发向上。
其次,专业教学可以常态化地进行榜样目标的教育。学生往往向往和崇敬成功的典范,而优秀毕业生是学生身边成功的榜样,具有现实的示范效应和可实现的成果。教育者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和梦想的距离并不遥远,通过身边的成功者告诉他们,他们也可以做到。教师在常态化的专业教学中谈论到历届优秀毕业生的同时,可以选择性地介绍成功者曾经的奋斗或执着,让在校学生切实体会到成功不是等待得到的,成功与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完善自我。
再次,专业教师完成的思想教育,往往能够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美术类大学生虽然个人意识较强,但往往情感较为脆弱,自尊心强。专业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体会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同的专业学习经历也是增进教师和学生相互理解的基础。专业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批评和意见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优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因此,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互相理解和尊重,便于日常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最后,学生喜欢陶醉在专业学习的浓郁艺术氛围中,在教育者的带领下,他们美术专业学习中的成功感被唤醒并不断被强化。在这种兴趣的驱动下,孜孜不倦的学习被理解为可以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毕业也就能获得理想的单位。美术类专业教学以艺术或者设计实践为主,在参加各类比赛中不断有学生获得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赛事奖项,良好的氛围会战胜不良的影响,学生在实践中会不断成长。
策略二:专业教师导师化,辅导员职责服务化。
美术类学生中存在散漫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简单的严格管理容易导致学生与管理者的对立。将学生管理融入专业教育,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特殊作用,是美术类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
首先,将班主任机制改革为以专业教学团队为主的“导师制”,可以成功践行“寓育于教”。针对美术类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教育者应该利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利用学生对专业教师的尊敬,结合专业教育、就业教育等环节,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实施并完善导师制,能有效地育人。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专业教师,特别是运用模拟企业的运作机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常规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已经成为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将学生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与学生管理协同。“导师制”实现了专业教师与班主任身份的合一,实现了机制创新。导师为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在教学的同时必然加强学习纪律和学习习惯的管理,自觉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使学生管理平和亲切,却又无时不在。这样改变了以往学生管理队伍和教学队伍各司其职的现象,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学生的观念和品质。
其次,可以实现学生“技”与“德”同步成长。“导师制”的教学团队为了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必然增强育人责任心,必然会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改变了以前教师上完课就走的现象,实现了学生“技”与“德”共同提高。导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特殊角色和教育方式,改变了过去学生管理“说教化”的现象,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管与被管”的角色关系,实现了高校育人品质的提高。学生不但专业技能和技术有了本质性提高,而且,由于“导师制”全面延伸至学生事务管理中,专业教师不仅完成了常规学生事务管理,还可以承担学生党团建设、班级建设、奖助贷学、义工服务、学生心理健康、评优评先等工作,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也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等职业品质,使学生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使辅导员工作形成“服务化”机制。辅导员转为服务者的身份后,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转型为专业型的沟通,能够达成良好的相互理解,也易于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情感纽带,从而有效发挥专业导师在学生管理中的特殊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十分有效。如,组织学生开展企业项目教学,模拟企业员工工作,模拟企业岗位的训练,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校就体验岗位角色,实现“入校即入职”的管理理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校企“零距离”对接。辅导员组织学生形成孵化小组,一边完成项目工作,一边学习岗位合作,以模拟企业角色的方式进行教学和管理,辅导员与学生、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管理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岗位管理关系,有利于学生接受管理,有效地软化了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学生管理关系。
策略三:建立就业危机教育,完成自律性提高。
篇3
本着一颗热情与充满自信的心,我来到艺术小学。从任教的那一天起,我就以“天道酬勤”自励,立足扎实的基础,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和自我完善。由于学校的需要,除了教美术,我还兼任数学教学工作,这对于美术专业的我,在数学教学中自然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我没有气馁,而是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相关知识及新课程培训,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和信息,努力提高从师任教素质,掌握教育教学的必备基本技能,并使自己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教师这一神圣职责所肩负的使命。
在美术教学中,我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结为“伙伴”,用我扎实的专业基础,一点小笔墨与孩子们在方寸中畅游,不断启迪他们的爱心,好奇心和幽默感,使他们通过绘画,能自然的把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培养他们富于感情表现的完整人格。以生为本,不断创新,让学生进行大胆尝试。20**年撰写的《我看创作画》收入校汇编。任职期间指导学生参加小学生周报社举办的优秀作品选登,市级,区级,及社区等各种展览、比赛,均取得可喜成绩。
对于数学教学,要胜任它,我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备课各个环节入手,熟悉教材,仔细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可能会有疑问的方面,并一一解决。在课堂上,我也竭尽所能,尽量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也会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片新的领域里,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年教学经验论文《巧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刊登在《鲤城教育》。几年的数学教学,虽尝尽了酸、甜、苦、辣,却也体会到初为人师的艰辛,体会到为人师的乐趣。
篇4
[关键词]教育科研,网络建设,有效教学,艺术沙龙,教材体系,校企合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决定及文件精神,更好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中等职业美术学校在美术教育科研工作中要更新教育科研新理念,努力探索教育科研新路子,应做有效大胆的创新尝试。
一、加大教育科研步伐,创新教育科研做法
为更好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要端正,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学定位要准确,发展思路要清晰,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切实做好教育科研的工作,要敢于创新,走出特色,打造品牌。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专家讲座、参观、学习对广大教师就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目标、问题开展针对性、启发性的学习教育。做法有三:一是每学期学校应根据教学需要积极组织美术大师名家及名设计师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让教师学习和理解、掌握与素质教育教学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和研究内容,从而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专任教师到相关院校进行教研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这让广大一线美术专业教师在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和开展学科理论研究上有较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及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三是积极创造条件,组织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各级培训,同时要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相关专业的业务培训,这让一线教师能紧跟形势及时了解更新知识,提升教育科研的能力。
二、重视教研网络建设,创建高效教研队伍
为切实有效的开展教研工作学校应重视教研网络的建设,建立并有效的运作教研网络,建立以教务、实训、教研室为主体的教研团队。并以此为载体,树立以“教师关心教研,教研服务教师”工作宗旨,为教师教研提供优质服务,这样学校教研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高效有序的开展。另外要努力使学校与省、市、各兄弟学校、各级教研机构形成有序的衔接,积极发挥各级教研网络作用。
三、坚持开展教研课改、推行有效教学活动
为促进中职学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学校应立足教研课改,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系列活动。
1.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以“有效教学”为核心丰富教研活动内容。大力推行特色教研课堂教学的展示、互动、反思,是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保证及有效教研、高效教研的关键。学校教学应进行一系列“有效教学”现场课例的研讨活动,努力探索教研形式新特色。
(1)重视课堂教学实效,拓展教学常规工作
中职美术学校有其自身的专业特色,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及教学质量,就必需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常规研讨例会,定期召开学生教学反馈座谈会,拓展教学常规管理,如教学巡查、教学检查、督导、教学资料的整理、管理等。同时要做好管理的拓展工作,如:精心组织师生作品系列展课堂作业观摩等,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特色,从而营造教育科研艺术氛围;精心组织一系列专题知识讲座,丰富和拓展学生知识面;精心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使其成为第一课堂有效的延续,成为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2)重视课堂教学实效,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以“有效教学”基本理念为实施核心,开展以“有效课堂”、“教学交流”、“校企衔接”、“有效教学反思交流”主题活动和异地教学课例等研讨活动。主要做法:①加强对常规教学有效性的指导,学校以传、帮、带、师带徒的形式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带新教师,提高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及教育科研能力;②组织开展如“模块教学法”、“校企合作”等的美术有效教学专题研究;③创设“教学与论谈”教研模式进行交流研讨。每学年组织由学校骨干专任教师及邀请企业行业各设计师、老板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讨,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调整。同时组织参加全国、省、市级研讨会的教师介绍特色亮点与自己的学习思考,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用论文的形式以多视角的观点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讨论,并做好汇编及出版教师教学论文工作;④组织教学案例评选,推广教师成功经验。为推广我校一线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我们组织进行了教学案例征集的评选活动,在老师授课的教案、讲义中开展评优活动,评选出来的优秀案例;⑤利用校园网、上级教育信息网络将教师教研的思考、体会在网上发表,促进交流、促进教研;⑥邀请校企专任教师就实习实训课程教学进行研讨交流或组织到企业进行教学,从而有效的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2.重视推广模块教学的研讨工作,模块教学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此要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题性、针对性的模块教学研讨系列活动,可采取长短线结合的办法,以平时教研例会为短线,以学期或学年为一期为长线,对所设专业的基础模块、专业专门化模块、拓展模块进行研讨、完善。系列模块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教研工作。
四、组织社团艺术沙龙,构建科研有效元素
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加入国家、省、市或校级有关协会、团体组织,通过组织让有相同专业喜好的协会、团体组织教师群体开展艺术采风及专业创作活动,举办特色专业团队教师美术作品展览及艺术沙龙活动,进一步激发教师开展专业创作实践的热情,从而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并以此为基础,专业社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拓展了美术与校园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互动的发展空间,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富有生命力的有效元素。
五、重视校本教材科研,构建教材特色体系
美术学校所运用的统编教材其实用性、实效性,针对性都不是很强,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需做好校本教材的组织编写工作。结合美术学科最新规划立项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研课题,学校应开展一项关于职业教育“地方特色美术专业校本课程”的项目研究,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专题的理论撰写、编辑。争取撰写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校本教材,适应学校教学的需要。
六、探索校企办学模式,拓展教育科研内涵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在办学模式方面学校应大力的进行有关校企合作办学的教研工作。积极从自身专业特色出发,努力同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沟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一批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及写生采风的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坚实的保障,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大美术教育科研的内涵。
篇5
任职期间指导学生参加小学生周报社举办的优秀作品选登,市级,区级,及社区等各种展览、比赛,均取得可喜成绩。对于数学教学,要胜任它,我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备课各个环节入手,熟悉教材,仔细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可能会有疑问的方面,并一一解决。在课堂上,我也竭尽所能,尽量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也会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片新的领域里,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教学经验论文《巧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刊登在《鲤城教育》。几年的数学教学,虽尝尽了酸、甜、苦、辣,却也体会到初为人师的艰辛,体会到为人师的乐趣。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我能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并认真完成学校、美术教研组布置的各项任务,组织学生出好黑板报。同时,注重自己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各方面的业务学,于年月修完大专的全部课程;并于今年月份通过成人高考,继续学习本科的学业。虽然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虽然我的实践经验还不够,但我有一颗上进的心,我不会因为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气馁。
在一学年里,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上半年担任了班主任,和低、高年组的美术教学工作。在下半年担任了低、高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一学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班主任工作在担任班班主任工作中,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该班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并在体操比赛中荣获级组第一名。
二、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以"如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教学实验专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艺术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审美个性的独特性,越有个性的艺术就越美,越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所以,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充分得以自由地运用。
篇6
关键词:中职美术;创意色彩;色彩心理
自10年伊始,江苏省“单招”高考美术专业色彩科目的改革已届五个年头,实现了从传统写实色彩向创意色彩的转变,着意为学生进入高校后的设计专业的学习做好基础工作。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各个学校纷纷对色彩教学进行了各种尝试,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论文相继发表。如罗杏美《浅淡对口单招色彩教学改革》,马博《浅谈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美术应试辅导》,王玉银《从传统写实走向现代创意――中职色彩教学改革实践思考》,王志达《对口单招美术色彩教学》等。他们阐述了各自对于色彩考试改革的理解与思考,从教学思路的转变及作画技法手段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笔者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与总结,结合所知有限的理论,敷衍成文,就正于方家。
一、色彩概述
色彩是所有造型艺术不可或缺的基础及主要手段之一。无论绘画的发展如何,色彩作为首要造型要素都不会改变。色彩与生命等同,人类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
那么,色彩为何?一般来说,色彩是光通过物体对它的反射,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大脑的结果。在不同的艺术类型中,对于色彩表现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传统色彩,它侧重于对色彩基本规律的研究,着重表现色彩的不可重复性,强调感性处理,乃凭个人对于自然之感受觅得理想画面,是画者主观对于自然客观地再现,是一种纯感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注重表达自然的真实性以及色彩关系的准确性。
相形之下,创意色彩则与之有明显不同,“它以培养美术设计师为目的,要解决的是设计思维的方法问题。创意色彩研究的是色彩配置规律,训练的是理性思维”。很显然,创意色彩不再是简单的外形描绘,在传统绘画中“造型”意识之外,更需要体现作者对于作品的“设计”意识。需要创作者从对自然色彩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中跳出来,朝着对“物像色极的解析与重组训练过渡”,那么,这一训练既包括对色彩意向表达的训练,更强调创作者主观色彩的表达与运用。
在这一过程中,色彩心理学的运用可以使得色彩意向表达更具目标性,从而使我们对于物像色极的解析与重组更具理性。
二、色彩与人的心理
根据现有的研究,对于迷离恍惚且变幻莫测的色彩,大致有三种人对它最关心。物理学家关心它的来路及结构,生理学家则关注它的现实以及它与人眼的反应,而心理学家则对它的去处以及它对人心理的影响感兴趣。除此而外,还有化学者在研究色料的制造,诗人、美术家欣赏色的美感,政治家用色来标榜他们的主义,市政交通当局在用色以表明危险与安全,等等。
色彩感觉如何产生?大体包括三个要素:其一,自然界色彩产生的必要条件――可见光;其二,能够吸收并反射光的客体;其三,人类对色彩的感应系统――视觉器官、传输神经和视觉中枢。其中,第一、第二要素是物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第三要素则是生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色彩心理又以色彩感觉的生理机制为基础,因此,弄清色彩的生理机制是把握色彩产生原理的关键,如此方能更加深入、科学地了解并掌握色彩之本质,从而为色彩的设计(创意色彩)奠定生理学基础。
色彩心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色彩感知觉、色彩联想、色彩象征、色彩情感以及色彩偏好等。研究表明:色彩感觉形成的过程是眼睛摄取光源色或物体色,作为激起神经细胞兴奋的信息,经神经系统输入大脑视神经中枢,经过它的处理后,与大脑储存的大量色彩信号比较,判定新吸收的色彩性质,同时产生色彩的想象、思维与情感等心理过程。
那么,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以怎样的个别心理体验呢?在已有的研究中,常见的如:黄色代表高贵,在佛、道两教中地位最高,也是古代帝王的专用色;同时,黄色又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能够产生耀眼的光芒。蓝色则给人天空、大海的联想,从而使人心理上产生冷静、闲雅、深邃的情感反应,不同的场景下也会产生神秘、冷酷的感觉。绿色则是大自然中最具生机的色彩,给人以滋润、生命延续的活力,但它的另外一面也可能产生恐怖、邪恶等令人惊骇的感觉。这几种人们常见的颜色,随着环境的变化,便可能使人产生截然不同的反映。这正是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本能的认识以及对色彩生命内涵的认识,形成这一共性的规律。
三、创意色彩作品中心理因素的运用
西方印象派产生以来,尤其强调色彩与心理的结合。蒙克在创作《呐喊》这件作品时,自己曾描述和两个朋友散步,其时,太阳将要落山。看着突然变得血一样红的天空,一阵忧伤涌上心头。他只能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上方是血与火的空间。友人继续前进,而画家却独自站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占据人的整个意识,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从自然深处传来。作品中,夸张的色彩与有组织的曲线笔触相结合,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恐怖与战栗。而动荡与不安则充斥着整个画面。很显然,作品中的用色更多的是出于表达主观情感的需要,而非对现实场景的描摹。而从观者的角度来说,似火燃烧的血红色,象征死亡的黑色以及整个脱离现实甚远的色调,给人以置身于异度空间而惶恐不安的心理感受。
又如凡・高《麦田上的乌鸦》,通过运用黑色以及乌鸦的形象,画家表达了自己当时的绝望之情。通过上方大面积的黑色,与麦田低纯度黄的组合,结合扭曲的笔触,使得观者的情绪压抑到了极点。
创意色彩要求画者或设计师通过理性思维的解析,把想要表达的意向通过色彩的组合展现给观者,就像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一样。
这个过程中,色彩心理学的运用可以使得色彩意向表达更具目标性,从而使我们对于物像色极的解析与重组更具理性,以实现对作品预期效果的表现。在这样的作品中,色彩会因不同观者、不同条件而使人有不同的感受,会引起人们复杂的心理现象与心理活动。
以2013年江苏省对口单招美术设计专业色彩试题为例,题目《清凉一夏》,要求以冰激凌、牛奶、水果等为素材,完成一幅创意色彩作品。传统直观表现的方法中,画者可以直接感受物像的真实写照,产生一种现实自然的亲和力。而创意色彩的表现则是一种充满艺术魅力的、较为内在的表现手法。通过色彩创意的隐喻和暗示功能,来调动观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利用色彩的文化内涵、意象、心理感受、价值取向等信息使观者展开联想、想象和推测,在一定的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对主题“靠近”的主动和积极的心态。这种心理活动使画者通过准确的色彩定位与观者在思想和情感上进行交流与反应。
四、创意色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色彩心理因素进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