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1:4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教育发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教育发展论文

篇1

1.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自愿学习美术,就必须提高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体验,如进行多媒体课件展示,现场绘画教学并让学生练习等室内教学方式,还可以将课堂搬到室外进行写生练习或是田野调查等。这样不仅能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应用,还能使学生通过的亲眼观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得到更多的教学成果。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是被动地学习美术知识,而是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丰富教育资源

首先,应加强师资培养。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石,教师的教法不能一成不变。拥有丰富教师资源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学培训,教师之间相互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聘请有经验的教育专家进行教师培训,或是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的教育经验等。对于缺乏美术教师的偏远地区学校,教育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前去支教的美术教师一定的补助,为他们提供教学资源,并且鼓励美术教师前去支教,帮助偏远地区的学生。其次,应丰富教学设施和教学类别。中学的美术课堂大多只是教师口授、展示图画的教学形式,枯燥的美术课堂难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师可以更多地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学校应购进美术器材,甚至是开设单独的美术画室,学生可以在里面听课、练习绘画;补充图书阅览室的美术书籍,供学生借阅学习。美术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它不单包含绘画这一类别,开设类别丰富的美术教育课堂可以让学生多方面了解美术,从更多的角度感受美术课的魅力,如陶艺课程、手工创意课、剪纸课程等都对丰富美术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

3.转变教育观念

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以分数高低、就读的学校是否是重点学校来评价学生,而是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学校少关注一点升学率与排名,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学生能发展得更好。

篇2

1.开设的美术教育类课程偏少,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1.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众所周知,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础知识结构应包涵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两大体系。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院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第一次美术教育实习、第二次美术教育实习等课程,使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占有相当比重,突显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这些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及其教学技能,尤其是学院将美术教育实习由原来实习一次调整为实习两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实习时间为三周,均有带队指导教师带领,这样能随时给予学生指导。第二次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联系实习学校或组成一到二个实习小组,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前后两次教育实习给学生教学反思和回炉的过程,第一次教育实习返校后,教师针对学生们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深入的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认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认识,以便指导其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有了第一次教育实习的基础,学生在第二次教育实习中更显从容和自信,教学更规范化,并在教学中有目标性地观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两次实习中感受深刻,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认同感。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一方面确保学生每一学期至少有一门以上的美术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将各课程相互串联,形成体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比如美术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等核心课程被有意识地安排在教育实践课程之前,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等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形成研究教学的思考。同时还可结合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使教学更有成效。

2.科学整合美术专业课程内容,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学院在对中小学一线教学调研中发现,因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等原因,那些偏难和较复杂的美术学科内容在学校难以展开,如油画人体、石版画等,因此,结合基础学校实际需要,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以“双基+创造力培养”来整合美术学科课程的思路是基于中小学“双基”教学的特点提出的,即在大学低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学科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学习,在大学高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表现及创作学习,并采用选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美术学科发展方向,在侧重研究某门美术学科的同时,又在相互交流中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专多能”的美术能力。此外,在原本单纯的美术专业课程中整合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更能明确美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如《艺术考察》通常是带学生们深入乡村写生及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课程。经过整合,可将这门课程改革为《艺术考察与中小学教学调研》,教师带学生下乡写生、收集素材等活动之余,带领他们深入到乡村学校进行教学考察,了解地方办学条件和状况,并让学生提交中小学教学调研报告,思考开发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等课题,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活动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思考美术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观基层乡村学校,增进其对美术教育的责任感。再如,《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于学校美术教学的思考,如将该课程改革为《民族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更能明确其课程本质。

3.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结构,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目前,美术教育专业中有许多重要课程与美术专业课程极为相似,特别是“毕业创作”课程多以学生美术作品展示为主,不能全面体现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只有合理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的组织结构,才能进一步明确这类课程的实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课程改革为“毕业综合展示”。“毕业综合展示”主要侧重于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和美术学科技能展示两个方面,旨在全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展示方面,包括有教学活动展板、教学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实录等形式。教学活动展板是在150cm×90cm的展板上呈现学生的教学实践成果,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整理、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充实教育实习中的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教学录像、教学现场照片等资料,并有序地将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这也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考验。教学实物展示包括学生教育实习的教案、示范图等,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执教录像、教学课件等内容。人们在参观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内容时,都投以极大兴趣和充分肯定,并感受到学生们扎实的教学能力。在美术学科技能展示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的美术技术门类较多,学生们的兴趣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选择进行新作品创作,可选择整理完善自己认为平时画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还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类美术内容进行表现;多元选择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有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素描外,还有手工、剪纸、摄影、电脑绘画、设计等内容,这些作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创作能力,切实展现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每次的“毕业综合展示”都收到极好的效果,有观众戏称:看美术专业“毕业创作”就像逛“艺术精品店”,看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综合展示”就像逛“艺术精品超市”。“毕业论文”也是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过去,教师们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往往照搬照套,缺乏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真情实感,而他们对亲身经历的教育实习却有着许多体会和想法。学院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实习综述”,让学生从深有感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性梳理和分析,从中感悟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性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原来在教室进行论文答辩的场所改在“毕业综合展示”展厅进行,将“毕业实习综述”答辩与“毕业综合展示”密切联系,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由感而发,教师们也能从学生的答辩及其美术教学展示、美术创作中对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

三、结语

篇3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篇4

论文摘要:当前社会上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越来越多。这些机构凭借自身优势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肯定。但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当今社会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很多家长都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去学习美术。那么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中,如何发挥校外培训机构的优势,弥补学校美术教育的不足,提高广大儿童的绘画能力,已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学校儿童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教育共存之现状

美术课程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都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学校美术教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首先学校美术教育对于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欠缺相关的机制;其次学校儿童美术教育固定的教学内容往往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而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却能弥补以上缺陷。因此,民办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已如雨后春笋大面积存在。形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国家对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非常重视,在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扶持与奖励》第四十八条有明文规定:政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贷款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含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由此可见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正是因为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加之和学校美术教育比较起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才逐渐壮大起来的。

二、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有一定优势,并受到国家、社会以及家长的肯定,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校外美术培训教育的方式和现行美术新课标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以启发为主。而当前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的教育方式和新课标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持,仍然还是实施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且教学内容共性化的知识过多,缺乏对学生美术个性的培养;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追求在短时间内“出成果”,对学生的辅导方法缺乏新颖性,压抑了学生的绘画天性。当前这些美术机构都是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去辅导,而这些“师父”们对学生的绘画都做出了统一、严格的要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能随便改变,这种方式钳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品牌意识,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以上三条都是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和现行美术课标相冲突之处,有待改善。

2.校外美术培训机构现有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不少家长的关注,但其现有教育资源却非常有限,既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具体有如下表现:一方面培训机构的美术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虽然绘画水平较高,但教学创新能力难以满足学生需要。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培训机构缺乏稳定的师资,流动性比较大,对学生的教学有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因为美术培训机构大都是民办的,部分民办培训学校为了追求高利润,不注重学校建设的投入,在设备上能简化的就尽量简化。很多培训机构尚未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没有电化教学,有的甚至连电视机、照相机、录音机都没有。教学设施可谓简陋至极,严重偏离了社会发展对美术教育的要求。

三、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应和学校美术教育有机整合

从国家当前的政策来看,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对培养特殊型的艺术人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以及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要想全面提高广大儿童在美术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实施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还要把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没有固定教材,教学灵活机动,但缺乏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灵活性不够。因此作为校外的美术培训机构就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的经验,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系统化的教材,并制定教学大纲,让教师根据大纲和学生的情况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师的教学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教育教学灵活之模式,允许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传授教学大纲之外的美术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美术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2.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较为简陋。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美术教育,进而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校外培训机构主要是由于资金缺乏,加之又是私人性质,以经济效益为主,所以教学设备不能随时更新。而学校美术教育是国家投资,资金雄厚,在教学设施上相对校外培训机构有较大优势。因此,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办学校和民办儿童美术机构联合办学,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校外美术培训机构服务,从而弥补其设施简陋、师资不够稳定的缺陷,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充实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另外,民办美术机构为稳定师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3.如能把校外美术机构培养尖子生的特长和学校美术教育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素质的优势融为一体,无论是对校外少儿美术教育还是学校美术教育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同时,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孩子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经验,让孩子们既能提高绘画水平,又能提升在美术方面的艺术修养,成为全面的美术人才。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机构培养美术尖子生的模式,加强对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实现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双向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为艺术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形势下,如果国家能够根据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再针对学校美术教育的优势,实施有效措施从以上角度入手,则可有效促使校外美术培训机构和学校美术教育优势的融合,最终让二者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红专.校外少儿美术教育的喜与忧[J].中国美术教育,1994,(5).

篇5

我们于2008年开始从事《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研究,其间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历时近3年时间,已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结题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方式的实施,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并要求“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鼓励教师积极、大胆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美术知识,开展美术活动。本课题的研究适应了这一需要。

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国统编教材内容涵括美术概念的各个方面,各地方又应实际情况补充了乡土教材。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所同化。补充乡土美术文化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3、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许多古建筑正在加速消亡。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弘扬民间文化刻不容缓。《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走进中国民间美术文化,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民间美术特色文化。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将分二条线六个类别按中学组、小学组共十二个点进行(含人员分工)。

第一条线:从兴化的人文自然景观中窥探乡土美术文化,以人文景观为线索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负责人:陈丽萍李霞

1.第一类是以古建筑为主体的传统人文景观。负责人:顾建英冯云仇越

2.第二类是以现代建设为主体的新人文景观。负责人:杨东玲谭森翟建云

3.第三类是在具有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负责人:平勤香刘涛 朱健凤

第二条线:从兴化的历史文化名人中寻绎书画名家,在相关课题研究中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负责人:杨平兴蔡峥周宇

4.自南宋至清末,从这里走出了262个举人、93名进士、1名状元。仅明代,就出了高谷、李春芳、吴甡三任宰相……其中,兴化书画界名家济济,代不乏人。据相关史籍记载,自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大约产生各类书画家600余名。负责人:徐爱明 曹霞 戴云娟

5.明代有高谷、李春芳、宗臣、陆西星等书法家,被载入及明代学者笔记、《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负责人:凌军冯云朱俊

6.乾隆年间,书画家李鱓(复堂)、郑燮(板桥)更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负责人:施双红倪恒祥张海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网络搜索、专家走访、座谈、讲座、实地考察、史料研究、实验课、研究课等。

四、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1、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2、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教案设计

3、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课件设计

4、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优质课

5、专著:《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教学案例集)初稿

6、论文专集初稿

五、课题最终研究成果:

1、课题终期研究报告

2、课题理论研究专辑

3、课题实践过程材料

4、课题影像资料

5、兴化历史文化名人书画艺术赏析图库

6、专著:《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教学案例集)

7、《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论文集》

8、成立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会

9、 以“我知道的兴化市历史文化名人”为主题的硬笔书法大赛及作品集。

10、举办兴化市水乡风光为主题的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

六、最终成果转化:

1、通过展示课向推广、展示研究成果。

2、通过研究课寻求新的突破。

3、通过乡土教材传承地方文化。

4、通过专集宣传兴化市美术教师群体及其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

篇6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术教师要体现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从艺术创作和科研论文撰写上体现,也可以是艺术实践,或体现在所教学生的艺术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端正科研态度,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7

马菁汝的论文,系统深入地对影响我国及许多国家当代美术教育的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理论,进行了冷静的论述,对其理论偏颇之处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填补了我国在研究国外美术教育方面的空白。一、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是具有理论意义的,选题性明确,立论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充分,结合美术教育的实践,理论依据充分可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二、论文作者是在大量阅读中外资料基础上,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的著述及相关文章,对其理论及实践带来的弊端,给以条理分明的归纳,论述是具有说服力的,对中国美术教育实践的探索有指导意义,引发实践者的理论思考。三、对于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理论的研究,本着辩证求实的态度,对于他们的理论观点从形成源起到课程内容的论述,作者在国内资料缺乏的条件下从国外文章中获取信息,因此论文在国内艺术教育领域中具有领先水平。四,论文对两位有世界影响力的美国美术教育家的理论,不盲从,不迷信,虚心对待,理性分析,论文以理服人的论述显示出独立的学术品格和创新精神。总的来看,马菁汝的论文结构合理,逻辑性强,对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的理论归纳条理清楚,观点分明;对其贡献和弊端作了客观评述,对我国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常锐伦

闻名遐迩的美术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艾斯纳(Elliot Eisner),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早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设计学院,后获得教育理论的博士学位。其著作有《儿童的视觉与知觉的发展》,《艺术的想象力》、《艺术与创造性思维》等。艾斯纳所倡导以学科为基础的DBAE(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美术教育思想,融合了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个领域知识,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连贯的课程体系。这种美术教育思想得到了美国部分美术教育中心和学院的推广尤其是得到了盖蒂美术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

美国的学校美术教育自20年代以来有很大的变化,先是罗恩菲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进步主义美术教育思想,然后是以巴肯为代表的科目中心论,最后是艾斯纳在巴肯的基础上提出了DBAE美术教育思想。由于DBAE课程观的出现,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也随之转变。也就是说,美国的美术教育领域由原来罗恩菲德模式一枝独秀,转变为百花齐放的局面。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地区继续推行艾斯纳所倡导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模式。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这种转变对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对整个艺术和美术教育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如果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模式代表20世纪上半叶的美术教育,那么DBAE则可以代表当今美国美术教育界的一种比较有影响的美术教育派别,所以我们应该仔细地研究艾斯纳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其成果将对中国当代教育产生实际的意义。由于盖蒂艺术中心的大力支持,多次举办DBAE国际性培训班,我国也曾派人参加学习,因此它具有国际性影响。特别是盖蒂艺术中心组成美国教育代表团参加在我国举办的两次国际美术教育研讨会,向我国介绍DBAE的情况并带来相关资料,使我国美术教育界对此有所了解。虽然90年代末我国陆续出版了部分探讨和介绍DBAE的有关书籍,还有人翻译了有关教学录像,但是,并未引起我国官方的重视,也没有将我国实际教育情况与美国DBAE教育理论相联系的系统研究。因此,鉴于艾斯纳对当代美术教育有很大的贡献,本章论文先从产生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的背景入手,展开对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的研究。笔者相信,透彻地研究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更详尽地掌握美术教育课程理论的各种观点,对我国建立完善的,严谨的美术课程体系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

一、理论基础

提及艾斯纳美术教育理论,我们必然要涉及到两个人――布鲁纳和巴肯・布鲁纳(Jerome Bruner)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刺激了美国朝野,由此掀起美国的教育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布鲁纳认为美国教育内容必须现代化,并在1959年召开的伍兹霍尔会议上,作为大会主席的他发表了题为《教育的过程》的报告。从此,美国进入结构主义课程的。

布鲁纳认为,人的知识“是在不断同化外部世界过程中,在内部的经验世界中结构起来的,”知识具有内部结构体系,其中包括客观事物的知识,也包括超越实际知识的知识结构和操作这种知识的方法。所以课程不仅提高知识还必须提供构筑知识的理论和操作知识的方法”。按照结构主义课程观,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并提高能力。为此,结构主义将教育体系予以简化和结构化。在著述《教育的过程》中,他首先提出“科目结构”这一术语,并在书中阐述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连贯性问题。他认为,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学科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为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每一段的教学都是下阶段教学的准备。“学生掌握的基本或基础的理性概念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对新问题的适应性也就越强。”

布鲁纳阐释了科目的深层本质,并认为社会科学也存在类似于在物理科学中存在的知识结构,因此,任何领域都能从科目结构中获益。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也开始向科目中心转化。1962年,在康涅狄克州西部美术教育协会举办的双年会议上,巴肯表示赞同布鲁纳的观点。“布鲁纳并没有否定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都可以获得发展的意义。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在强调教育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我们适合教授的任何一门科目的基本结构……(而且)当他的理论被应用于艺术教学时,这就意味着创造了个关于艺术学科的教学科目,而且这一科目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1962年)

1 965年,巴肯在宾州大学“美术教育和课程发展”的研讨会上,讨论了视觉艺术中也存在着类似物理科学的科目结构这一问题。他认为,物理学科的教学和检测得益于物理学科中存在的某种相关定律和规则,而美术学科也存在一种类似的秩序结构。接着,巴肯在寻找美术课程发展要素与科学知识相同的结构形式的实践中,试图在美术家与科学家之间建立平衡。于是,巴肯将美术课程分为创作、批评和文化三个方面。这也是艾斯纳所提出的四种美术领域知识均衡论的理论基础,在巴肯的基础上,艾斯纳把美术知识分为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

布鲁纳和巴肯两人的理论都对艾斯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科目中心的基础上,艾斯纳提出了本质主义美术教育观,对当代美国美术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质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教育获得真理和知识,更强调教师的主动性指导性和管理素质。艾斯纳所倡导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思想 (DBAE)来源于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理论,他把布鲁纳的教育智能发展理论,巴肯的科目中心论和本质主义教育观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课程教育观――以学科为基础的DBAE美术教育。虽然是教育学家格利尔在1 984年正式提出DBAE这个概念的,而且在他之前也有很多教育家对DBAE美术教育理论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诸如,巴肯、史密斯,阿恩海姆等教育家,但是由于艾斯纳是DSAE美术教育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因此,本论文的视点在于从DBAE的主要先驱――艾斯纳的角度去探讨的DBAE美术教育观念。

可以说,艾斯纳所倡导的以学科为基础的DBAE美术教育观念主张发展学生的智能以及概念和知觉的认知,重视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种美术领域知识的均衡,更重要的是,他强调美术学科本体学习的逻辑性课程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以及严谨的科目结构。

二、理论契机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F,使美国教育家们进入了自我反省阶段,并导致推崇科学的课程改革运动。自然,美术教育也进入反思阶段。教育家们开始审视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最后,发现进步主义教育的艺术教学过分强调自我表现和创造性,导致艺术在课程中居于附属地位:过分强调避免教师的干涉,造成教学的无限制放任,由于忽视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美术学习因缺乏目的性与程序性,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结果。根据进步主义教育观的负面影响的弊端的分析,美术教育领域得出结论进步主义美术教育观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桎梏。

随着对进步主义美术教育的抛弃美术教育也进入到结构主义的改革运动中。为了使艺术受到重视并成为必要的学科,60年代的巴肯、雷尼尔和艾克等人倡导“教育中的美术”运动。此运动有几个主要特点:第一,使人们对美术有普遍认识。巴肯使“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术语深入人心,还提出一个科目中心的美术研究和课程发展计划。第二,将“美术”与“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教育中的美术”运动将课程专家和职业美术家都融入美术课程体系中,使美术课程较从前更加严谨。第三,将美术批评和博物馆等学术资源融入学校的美术教育活动中。第四,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第五,注重美术教育教学的隐形效果。它包括:改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学校风气,并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加强艺术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推进科目问的教学,将社会纳入学校中,满足天才儿童和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甚至以艺术作改变学校的一种策略。

从以上五个特点我们能看出“教育中的美术”运动使公众重新认识美术及其课程的重要性,改变了原来美术课程被忽视的状况,这也就是“教育中的美术”运动的价值所在。但是,从中我们也能发现这种学科本位的科目中心论又忽略了情感对学生美术学习的意义,造成美术教育在感性经验方面的缺失,导致美国美术教育从学生中心的极端走向另一个科目中心的极端。

可以说,当时的美术教育理论有待进步的发展和改善。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解决以上两种教育思想出现的问题,艾斯纳提出了趋于成熟的DBAE美术教育思想,以期在美国建立一个融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种领域知识的系统、严谨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鉴于以往美术教育理论强调儿童或社会的需求,忽略艺术的独特贡献以及由于教师和家长只强调实用性强的学科(如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习,导致美国美术教育中艺术地位低不受重视的现状,因此艾斯纳强调美术的独特价值和教育功能,以及对社会大环境的贡献。对于如何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和实用性,艾斯纳认为,美术教育的教育方法应发展学生的创作,批评和文化三方面的能力,并指出艺术学习要配合儿童知觉发展,把握艺术特性,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美术课程计划应围绕教育目标来设计,艺术活动也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这就是艾斯纳具有革新性的课程结构观念。

三、艾斯纳的三大贡献

对于美术教育领域来说,艾斯纳美术教育理论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归纳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强调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以及在结合了罗恩菲德和巴肯的美术教育思想精华之后,提出了融合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个领域知识的严谨的美术课程观念。艾斯纳重视美术教育的独特贡献,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改变罗恩菲德“儿童”中心教学,强调美术教育不仅要重视过程,而且要注重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通过美术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他虽然吸收了巴肯的美术教育思想精髓――将美术学习分为美术创作、批评和文化三个方面,但是却针对巴肯美术教育思想过于理性化的缺点,提出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美术教育“指导技巧”;而且就原有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行为目标的限制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这也是艾斯纳的理论著作《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迄今仍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之原因。

总的来说,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具有这样的特点:他剖析了以前美术教育理论的弊端,并分析了当时美国美术教育的问题;他结合时代特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客观地吸收了其他美术教育思想的优点:他把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实验数据说明教育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总之,艾斯纳在前人美术教育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提出一套完整的美术课程计划和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体系。

(一)艾斯纳的美术教育价值论

1 本质论美术教育价值论

在艾斯纳的著作《儿童的视觉与知觉的发展》的第一章“为什么要教美术”中,艾斯纳首先分析了工具论的美术教育价值论观点,认为工具论强调艺术的工具性价值,将学生和社会的特殊需要作为艺术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一主张一直被美国公立学校所青睐,以学生的特征和社会的需求为基点,并以儿童为中心重视艺术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由于美国学校反映其社会的价值与需要,因此工具论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主要考虑儿童,团体和整个社会的需要。

艾斯纳认为,工具论的艺术价值理论基础过于狭窄,儿童和社会需求的问题仅仅是价值观的一个方面,在同一社会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就儿童而言,由于各自的年龄,生活学习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创造能力鉴赏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以及对美术教育的需求等问题就与成人、青少年和其他群落的人有着质的区别。他强调美术教育对人类经验最主要而独特的贡献,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地方,以及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它成为进行艺术教学的主要理由。

2 艺术创作给予儿童的九项价值

艾斯纳认为通过美术,儿童认识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美学经验和表达方式的源泉。由于艺术思维的一些方面是与生俱来的,另一些方面则是由文化决定的,美术教育是一个能把文化同自 然结合起来的工具。通过这种结合,儿童们的认知发展将得到促进。

儿童从艺术创作活动中可以获得九项价值:

第一,儿童在参与艺术创造性活动过程中,获得一种内在的满足感。艾斯纳认为,绘画过程中手臂和手腕有节奏的运动以及绘画所带来的兴奋感觉给儿童一种满足感,它们是满足感的本质源泉。

第二,儿童能从创作中学会运用象征意义表达思想,儿童以创造的意象作为对世界的象征。在创作过程中,儿童们发现他们创造的图像一般都是代表着其他的事物,于是学会为创作的图像命名,后来则学会先有主题再进行创作。这就是朗格(Langer)所说的“概念的转变”。(1957)艾斯纳赞同朗格的“概念的最主要作用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的主张,并认为一件事物的抽象化和转化的过程,是人类的思维和意识的本能。通过美术的创作,儿童们用他们创作的图像把自己对世界的了解传达给别人。

第三,儿童能把象征手段作为游戏的工具:儿童将创造的意图与象征手段运用到幻想的世界中,在情景中扮演新的角色,这对儿童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儿童们发现他们自己创作的图像和符号可以把他们带到一个奇妙的幻想世界,通过他们自己的图像,他们可以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他们能够在另一个环境里面扮演其他角色。

第四,儿童们从图像设计中学会独立思考和提高判断能力。图像设计,尤其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锻炼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教育的一个长期目标是让儿童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以使他们不受别人的控制。艾斯纳用“灵活性目的”的判断过程来说明,艺术所带给儿童的益处是其他学科,诸如数学,语文、历史,地理等,所无法给予的。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儿童们学会去判断,学会灵活运用自己的能力。

第五,儿童从创造图像中学会把握全局的能力,即将 些图像可以跟另外一些图像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整体。皮亚杰(Piaget)认为,儿童们也会去“特别重视”他们所创造的图像。在创造二维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儿童在处理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时能逐渐学会从对局部的考虑过渡到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艾斯纳认为,美术创作活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忽视。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有其独特的价值。

第六,儿童绘画可以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英国哲学家克利伍德(R J collingwood)指出表达是一个形成和整理思维的过程。形成观点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维清晰的过程。艺术形式――水彩画,素描和雕塑都是能给儿童提供种反馈信息的社会工具反之绘画也能够反映儿童自己的观点。

第七,儿童通过创作的意象将理念和感情象征化。儿童通过美术的学习才能完成从具体图像的创造到抽象创作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美术的不断学习,儿童们才会发现,可以创造那种并不代表某种具体事物的图像和具有或支持某种理论化观点的象征化图像。

第八,儿童在创作视觉图像时,能获得视觉形式所表现出的独特理念,它让我们认识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美术的本质特征。通过艺术创作,儿童和青少年能认识到视觉图像与音乐和诗歌的区别。美术就让儿童认识到美术经验的特征,美术为人类理解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因此儿童得到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九,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儿童们通过绘画创作了解到世界是美感经验和表现形式的源泉。美术学习的这个方面与世界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也培养学生的一种美学态度。创造一个富有美学涵义的图像,人们必须注意到 件事物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要注意到它们之间传递的情感。像阿恩海姆(Arnheim)指出的一样,“表达方式是图像的首要内容。”由于文化的渗透,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用推论性语言代替他们的探索。

以上九项美术创作活动的价值,阐述了学生从绘画或创作活动中能获得的能力,这些能力就是艺术的独特贡献,也是教育上不可忽视的重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艾斯纳主张通过美术的学习,发展儿童的图像创作能力,艺术敏感性,以及形成概念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他还提出,教师教导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这种观点与罗恩菲德主张的“反对成人的干涉”形成极大的反差。“一个没有帮助的重复练习的课程是不会发展儿童们所具有的潜力的”。这种帮助就是我们所称的教导。美术课程像其他学科一样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文化符号系统,使儿童们可以从经历中创造种独特的含义。在发展运用这套符号系统能力的过程中,儿童学到更多的知识。

3 视觉艺术在知觉发展中的作用

在艾斯纳的近作《艺术与创造的心智》(2002年)一书中,他对美术和美术教育的价值论进行再次探讨,在第一章“视觉艺术在知觉发展中的作用”中,艾斯纳强调了教育在影响人的知觉发展的三大因素――人的本能,环境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并认为美术从以下儿童认知的几个阶段中发挥其作用:

(1)人类从一出生就面对一种固定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对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人的知觉是人生存的最重要的因素。

(3)当儿童成熟的时候,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就会随经验的增长而变化。

(4)儿童辨别能力促进某种概念的形成,而概念则是儿童发展想象力的源泉。

(5)对概念的认知使儿童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意图。

(6)儿童的辨别能力,概念的认知和象征性表达都促进心智的发展。

(7)环境条件,主观意志和客观经验都影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文化的渗透将有助于儿童的智能发展。

(8)对象征方式的选择不仅发展儿童的能力,而且增加儿童的经验。

(9)艺术使儿童发现环境的特征和发挥想象力的素材,并且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10)艺术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发展儿童的智能,增加美感经验以及提高表达能力。

从以上10点说明人的认知发展的规律,最后,艾斯纳归纳了美术在知觉发展中的作用美术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并认识到经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美术能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美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通过艺术思维的锻炼,儿童能学会掌握问题的关键性,美术活动使人类的经历更加完整,并扩展了象征性表达的途径。

(二)艾斯纳美术教育理论的课程论

1 艾斯纳美术课程观

艾斯纳把美国历史上的课程观归纳为三种倾向:儿童中心、科目中心和社会中心,并认为三种课程主要差异在于:社会中心课程观选用有利于社会发展、以社会为中心的艺术内容,教师发挥其协调作用为增进社会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社会中心理论把课程看做是反映社会需求的标尺。1843年―1870年,经济不景气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教育界主要提倡艺术的社会功能、发挥艺 术的实用价值。

儿童中心课程观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教育环境,教师扮演着促进学生发展自我的角色。儿童中心论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教育内容也倾向于实现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发展学生的兴趣,以及保护学生心智的成长,此理论流行于美国二三十年代。

科目中心课程则根据美术课程的需要选取艺术教育内容,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概念――知觉的教学环境。科目中心的教师负责策划教学大纲并严格执行既定的美术课程计划,以增进学生知觉和概念的认知。科目中心理论重视课程目标、内容与教法的研究,强调美术教育的完整性和内在价值,而且注重艺术本身的学习。虽然以上所述三种课程观念都在运用教育的元素――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创造美术的教育环境,但三者的倾向性大相径庭。

艾斯纳在科目中心课程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术课程应体现艺术的内在价值与本质特征。他重视艺术本身的学习且认为艺术活动有助于品质的培养,主张艺术的学习在发展艺术的创作能力,美感知觉能力和从文化角度了解艺术的能力。艾斯纳接受了巴肯将艺术课程分为创作批评和文化三个方面的理论,并延伸此理论为美术课程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美术批评一一培养学生的美学接受和感受的能力;文化――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理解文化背景下的美术。

(1)美术创作取向的课程是美术教育课程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学生通过想象和借用美术媒介来创作富有表现力的视觉艺术作品。通过这种美术创作取向的课程,我们可以从视觉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儿童的内心感受与观念。

(2)美术批评取向的课程通过让儿童了解艺术作品中的造型结构艺术家赋予作品的象征意义,扩大儿童的经验范围,并使儿童理解材料与内容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与传统风格之间的关系。

(3)文化取向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理解美术作品的人文知识背景,了解艺术对社会的贡献艺术家对世界的看法和社会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课程目标

艾斯纳强调课程目标的重要性,认为课程目标是“通过教育的过程学生所达到的教育结果。它也被称之为预期结果。”从20世纪20年代的富兰克林・伯比特就认为,我们应该不断地发展这个概念,在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应达到成百上千的教育目标。五六十年代的梅格则强调应当检验教育目标,以此来确定教育的成绩。艾斯纳认为,教育家们应当使美术课程目标更加合理而更符合要求。

在80年代,艾斯纳曾创造性地提出了指导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两个概念,指导性目标是在发展学生运用艺术手法表达思想和情感所必需的某种技能j而表现性目标则是鼓励学生运用通过指导性目标所获得的技能拓展或探究自己的观点意象和情感。艾斯纳认为,两种目标各有所长,在课程设计中应灵活地交替置人美术课程,使美术教学既有理性方面又不失情感因素。

最近几年,随着教育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研究的进步,艾斯纳又在原来的“指导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应相互结合”的理论基础上,提出“问题式美术课程目标”,他认为此种目标更具合理性。问题式目标是一种针对具体美术教育实践的细节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的目标。这种问题式目标是以前两种目标的一种特殊化形式,但它并不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艾斯纳认为,问题式目标更能使教育目标与学生的美术学习联系得更紧密。

3 课程内容

艾斯纳在巴肯将美术课程的内容分为创作,批评和文化三方面基础上,提出美术课程的内容应平衡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个领域的知识。也就是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也称为DBAE。DBAE是一种全面综合的美术教学和学习方法,它有助于学生的美术创作,有助于了解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历史背景,以及了解美术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

四个领域的美术知识为人们观赏、理解和评价美术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是美术知识和美术体验的源泉。DBAE不仅包括美术的知识,还融入人类学、考古学、传播学、文化学、教育评估学、语言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的内容。具体来说

(1)创作美术作品,即借助美术的媒介工具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美术批评,即通过描述,解释、评论美术作品,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从多个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明确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与角色;

(3)美术史,即对美术作品的时间,地点、风格等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美术作品及其他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背景;

(4)美学,即通过探讨有关美术的本质、含义及美术的价值等问题,使学生明确美术与其他非美术现象的区别,以及因差异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形成批判美术作品的标准。

DBAE倡导平衡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个领域知识的美术教育形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创作美术作品,评论作品,研究与作品有关的历史背景以及探讨美术的本质问题。DBAE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四个领域知识的内容为基础,鼓励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学习美术。

(2)具有书面形式的美术课程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各年级学生的叙述学习过程是连贯和系统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充分考虑到儿童学习的发展阶段和年龄的差异性。

(3)以均衡四个领域知识的美术学习为中心,而且围绕这个中心开展一系列的美术活动。

(4)美术教师要经过专业培训,而且还要不断地学习教学技巧,以全面深刻的理解DBAE教学理念。

(5)教师要对学生的美术学习给予阶段性的评估,要向学生本人,家长以及教育机构管理者汇报评估的结果。

(6)通过四个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美术综合课程,将美术融入其他学科,使美术课程与其他普通课程融为一体。

(7)美术教育的对象是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具有美术天赋的学生。DBAE给予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平等机会。

4 课程结构

由于受巴肯科目中心论的影响,艾斯纳在课程设计上不仅重视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对美术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尽量保证美术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谨性。因此,艾斯纳提出连续性和顺序性两个概念。他认为,任何一堂课都不能涉及一个领域的所有复杂技巧,学习要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美术课程同写字,行走、驾驶一样需要持续的学习,因此美术课程也应该有连续性和顺序性。

美术课程的连续性是指美术活动应该使每个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能熟练地运用前面所掌握的技能。

美术课程的顺序性是指美术课程展现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组织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虽然课程的核心材料和新的变化能诱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简单的经验还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材料。因此,美术课程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将会促进儿童学会运用材料表现自我。为了提醒教育者们注意这两个概念,艾斯纳还提出两个原则

第一,不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看做是简单的独立事件的集合。

第二,美术活动的间隔时间不易过长,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兴趣的消退。

而顺序性概念则应在充分认识美术学科知识性质和学生的身心状态的基础上加以设计。只有将连续性和顺序性概念、表现性目标和指导性目标以及问题式目标有机地统一在美术课程的设计中,美术教育才能最大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和教师在复杂的美术教学和学习中游刃有余。

5 美术学习活动

艾斯纳认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学习活动则是课程的中心。学习活动在帮助学生学习中具有教育价值,因此他提出6种规则

(1)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经验。

(2)学习活动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情况连接在起,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

(3)学习活动应根据学生学习技巧的复杂程度来设计。

(4)学习活动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兴趣。

(5)选择学习活动应考虑课堂以外的效果。

(6)应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已获得技巧的机会。

从中可以看出,艾斯纳既吸收了罗恩菲德注重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为美术课程增加了新鲜的血液――有目的,系统地组织美术活动,为美术教师提供了详尽的建设性意见,对于美术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之后,随着DBAE美术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艾斯纳进一步发展了“美术活动是美术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这个观点。对于中国美术教育来说,这6个选择学习活动的标准也有实际意义,如果在教学上注意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活动,那么我们的美术教学就会更加完整。

(三) 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教学论

1 影响美术学习的三大根源

进步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不应当把期望与要求强加给学生,而赞成自由式与放任式教学。然而,艾斯纳反对此观点,认为应当反省进步主义美术教育观对教师的要求。他认为,教师应当为学生说明如何使用艺术媒介并提供相应的指导,还应当对艺术计划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必要的说明。总之,美术教师应必须给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明确美术学习的方向。

艾斯纳根据艺术学习的3个领域――创作、批评和文化,阐释教师所起的作用在创作领域,教师起着示范艺术创作实践的作用,在批评领域,教师通过评论艺术作品给学生提供教育性的指导,在文化领域,教师用作品与文化的联系诱发学生探究深层的艺术文化。

此外,他还认为影响教学或学习结果主要有3个根源,即内容特性,学生特性和教师特性。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导致了他对教学评价问题的讨论:

(1)内容特性领域:是指学科科目,大多数学校评价重点就在这一领域。艾斯纳认为,当时美国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只关心学生是否符合标准或目标,而忽略内容特性以外的教学结果。

(2)学生特性领域:由于每一个学生各有其独特背景与能力,在课堂中不仅学习足够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学习个人特有的理念、技法和态度。因此,在教学中应评价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共性或个性获得的“共同的或”“独特的”结果。

(3)教师特性领域:由于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包括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行为规范,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从教育结果来看,特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师的行为态度、人格类型都是我们评价的范围。任何优秀的教学都应将3个特性完整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美术教育这个中心服务。

2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篇8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思想教育 特征 关系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下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美术教育向多元化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大众化的需求。著名的美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就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完整人格的教育,然则所谓的人格,应该是人所具有的一切潜质都能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美术教育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思想、意志、兴趣、爱好、乃至是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等诸多方面。同时,初中美术课程能够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想象与协调学生在手脑之间的协调认知能力,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方面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美术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现就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1研究的方法

1.1文献分析法

本研究首先查阅大量有关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作与论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深刻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正确地了解和掌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材料和理论准备。

1.2实际调查法

通过访谈、座谈、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美术类学生的个性思想特点,面对面的与他们进行交流,亲身体会他们与其他普通大学生的不同之处,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和真实想法,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方法。

1.3综合研究法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一个很大的整体工程,只有发动各方面因素和联合各个环节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一定要具有综合性。本论文运用综合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实际调查相结合,运用比较和参考的方式,争取通过量的积累做到质的飞跃,让论文的研究更有深度。

2创新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3美术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3.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美术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

3.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美术老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优势条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教学的活动当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对每次的美术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和指导,并让学生通过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逐步形成对不同事物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需要学生主体具备对事物分析能力的多样性、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多种表现特征。

3.3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一项绘画技术的认识和掌握都需要一个时期和过程。在实际操作和动手训练中,学生都要积极主动、活跃地思维。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互助的思想品德。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篇9

论文关键词:应试教育 高校美术教育 现状 冲击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送进更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对应。应试教育主要出现在高考、中考的一般文化科目中,这种教育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标,以“硬件”学科重点教、要考的内容反复教为主要手段,从挤时间,扩大“运动量”上找出路;以反复灌输为方法,根据考试分数定质量,以“质量”高低论奖赏。根据这种管理方式和体系实施,尽管苦了学生,但可能升学率会暂时上升。这一教学上的短期行为反馈给社会、家长和学生,又使这套管理方式和教学体系得以强化。但在以落实素质教育为己任的艺术类教育中,似乎少见。 

时下,随着扩招以及经济发展下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老牌艺术院校竟相致力于自身原有学科的重新分化与整合,以求新的扩充与发展机遇。高师院校更是力求办学效益的提高,部分学校对美术专业特别青睐,以致大量的美术专业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少长期将美术视为“游艺”或“准学科”而对之不屑一顾的综合性大学,也将建构美术专业作为扩大规模、完善学科结构的新思路。美术考生成为当下高考大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全国几所美术院校“分割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众多考生同挤独桥的现象已成为历史。应试美术教育至此应运而生,并在美术考前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美术专业高考人数纪录不断被刷新的同时,少则几千,多则数十万考卷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和“看上去很美”的繁荣场景似乎总能让招生院校深感欣喜。在高考大军的不断冲刺下,虽近几年学龄青年总人数有下滑之势,高考大军在数量上已不及往年,但美术类考生却没有减少。从最初一个省就那么几千人报考美术到今天的几万、十数万之众,应该说挑选到的考生质量不会太差。然而事实却总是出人意料。学生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合理的升学诉求我们当能理解,画室投机的市场运作机制能在多年的美术高考博弈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我们也无可厚非,但学生质量下滑却成了美术专业招生单位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大学课程的一再调整,教学大纲的多次修订,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大学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地适应应试美术带来的巨大冲击。这种调整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传统发展型 

这种院校一般开设美术系科较早,在美术教育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特色,在同类专业中形成了较好的声誉及地位,在招生及学生培养中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可以轻易立于不败之地。这类院校一般招生人数不多,受扩招的影响也往往较小。对生源质量要求较高,高考应试题目难度较大,简单的应试教育培训办法不可能轻易取得成功。因为这类学校师资力量在全国艺术院校中名列前茅,师生比在一定程度上受扩招影响不大。这类院校的授课类型一般有两种:一为画室制。画室导师制对于落实教师责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系统性、群体性及主观能动性有良好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入校之初就能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目标,大学4年甚至研究生阶段都能朝着目标不断发展。二为两段式教学模式。这类院校在美术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除中国传统书画专业等几个少数专业大一学生不分专业方向外,其余专业全部送由基础部统一管理教学,一年、一年半或者两年不等。基础课程结束以后再由其原来所在的学院、工作室“领回”,继续该生在专业领域的深造。较之以前的学生进校就分专业不同,现在各大学、美术学院都加大了对基础部的投入,80%的美术院系都设立了基础部。很多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都投入到基础教学的一线,力求通过不断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修为,将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夯实,以便于后一阶段划分具体专业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操作应用型 

随着设计类专业的发展,社会对设计人才和操作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地位在现代美术教育中越发显现。所以,培养美术专业学子的设计能力和操作应用能力成了当代大学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院校一般为一些工科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它们受传统学院派美术教育影响较小,可以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创建其新的教学模式及价值体系,扩招和新的应试机制给这些院校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这些院校的美术课程设置早已走出了传统简单的制图模式,部分重点院校其专业性相比专业院校也毫不逊色,而工科院校在美术社会功能中实际应用的优势却是传统专业院校所不具备的。这类院校往往借助学校在工科上的优势,结合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以及素描色彩表现能力,通过美术欣赏、鉴赏以及电脑、机械制图甚至物理、数学等课程的辅助,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艺术认知水平,将教学与社会应用实际相结合,力求在应用技能的培养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结合美术教育社会化、功能化,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能动性调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三、内涵发展型 

业界当下对美术专业的基本功有一种新的看法。所谓基础,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文素养;二是造型能力;三是创造力。这种新的看法恰好给一些美术专业新招生院校带来了发展机遇。这类院校的美术专业起步稍晚于传统美术院校,虽然在操作应用上缺乏理工科院校的有利条件,但具备其他学校不具备的人文社会环境。可以利用文科院校在社会科学上的优点,充分发掘美术学科的发展潜能。其教学计划不会对学生有明显的专业划分,没有国画、油画、版画之说,轻技能而重理论修养,尽最大可能地在满足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的同时提高学生专业修养。走出了技术至上的误区,脱离了传统美术教育,更具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努力落实其具有审美文化教育特征的效能。这类院校认为,当下的美术教育已经出现了一种不好的教育趋势,即重视教育、轻视育人;重技术传授,轻理论研究和人文精神认知;重传授和接受知识,轻综合能力培养。所以,这些院校力求能开拓出一种新型的美术教育模式,以适应美术发展新的需要。开设课程一般分为:美术教育课程、教育哲学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教育社会学课程、教学研究课程、美术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美学理论、前沿知识课程等。这种教育模式和操作应用性有很大区别,更看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及专业理论修为,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法的同时往往更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近现代绘画艺术、设计理念及当下艺术思潮予以重点把握。在具体美术作品的创作与分析中,怎么画、绘画媒材的选择上已不再重要,而是将关注的焦点落实到画什么,和探求画面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之中。 

 

四、投机取巧型 

美术考生的庞大数量,使一些院校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蜂拥而上的专业设置,必然带来招生规模急剧扩大,以至出现不少地方招生人数与报考人数持平的状况。择优选才的原则面对这种状况苍白无力。因而不仅多少年来美术专业的文化录取分数在低水平上徘徊,而且生源的专业素质也呈下降趋势。如某大学的独立二级学院,在生源好的前几年,美术专业一年招生人数就达1000人之多。而在最近生源因受艺术专业就业率以及生源人数减少等影响,招生人数急剧下滑。这种完全为经济效益而招生的行为,不但成为教育弊病发展的温床,也成了我们今天看待艺考冷热程度的晴雨表。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本身并不具备单独设立美术专业的实力,却因为特定的环境成为受益者,在不具备培养人才条件的情况下,唯有实行新的变革以适应社会、考生及家长的求学期盼,引进一些看似时髦、前卫的西方现代艺术理念并树立起自认为新的审美和评判标准,披上“85思潮”“新生代”的外衣,克隆着一个又一个美术“神话”。笔者认为,无论课程怎么调整,只要是利于学生成长,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操作技能的课程,一些创新和尝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反映了学校对美术教育的能动或被动作用,也为当下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努力。然而,在所谓新的、世界的、前卫的艺术理念指导下,这类院校在学生进校后,往往不按常规教育行事,其借鉴的是所谓的西方美术教育内容,认为基本功完全不重要——这是专业院校做的事,他们要做的是与国际接轨,而随改革开放涌入的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成为其专业设置和教学的“救世主”。教学中的“因人设课”“随机应变”更是屡见不鲜。至于作为学科教育中应有的合理的课程结构、完善的教学内容,就更是无暇顾及了。开设课程类别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且诞生众多的新名词,什么笔墨实验、综合媒介……不断变化的新颖名目成为其教学大纲最大的噱头,其实仔细研究后发现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学生在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情况下,往往会被这花样百出的新名称搞得迷失自我,成为这些“新模式”的失败试验品。当然,这类院校在美术不断发展中也必将慢慢淡出历史舞台,但其消极影响却不是短期能消解掉的。 

篇10

论文摘要:高师美术作为培养美术师资的母机,其教育教学却日益脱离师范轨道,对此需及时作出正确的认识并加以调整改革。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美术课程资源的拓展,高师美术教育的职责在不断扩大,小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大到整个素质教育的推进,它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师美术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其“师范性”是不言而喻的,有别于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美术教育。但重新审视高师美术发展现状,发现其已日渐脱离师范轨道,非师范性彰显,向专业美术教育靠拢的趋势并没有随着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有所减弱。 

 

一、高师美术教育的非师范误区及其弊端 

 

1.课程设置的非师范误区 

课程设置的非师范性直接导致所培养的人才素质和规格不符合社会需要,造成师范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我国现行四年制高师美术普遍前两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后两年以名为选修实为限制一门的技能为主,甚至某些师范类美术专业在招生时就打出划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吸引了那些一部分上不了美术院校却又想当画家的生源。当前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的非师范性主要体现在:(1)重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等理论课程仍未受到重视。(2)教育类课程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小,理论课空洞脱离实际,教育实践课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轻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数量和质量上都达不到要求。 

2.课程、学生评价的非师范误区 

正确的课程、学生评价体系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相反,错误的则会起到误导。仅以技能的优劣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而轻视其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甚至忽略不记,明显具有片面性、划一性和非师范性。在这种评价标准下,一方面学生偏离了专业方向,不安心于师范专业,找不到正确的专业定位;另外也导致了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没有抓住师范教育的特性,注重单纯的技能训练,偏重学术性。 

 

二、 高师美术教育突出师范性的应对策略 

 

高师美术偏向技能教育正是师范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而轻师范,不能正确处理 “学术性”和“师范性”关系的表现。随着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水平的提高,如何突出高师美术师范性,培养合格美术教师成了重要的现实问题,对此笔者作出探讨,并提出几点优化策略: 

1.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师范教育观和学生观 

不管是专业美术院校,还是高师美术都有其相对应的培养任务和社会价值,并无高低之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在软环境和硬件设施上和前者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一味盲目地追随专业院校,失去师范特色,会与基础教育脱钩,而重复建设,也只能培养出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造成教育资源浪费。高师美术要明确服务目标和实际的社会功利目标,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转变好大喜功、追求功利的思想。对于学生而言,要认清自身的价值,认识到成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同样能够有所作为,并且可大有所为,树立为美术教育事业奋斗的远大目标。 

2.重构教育类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同的学者对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构成有不同的见解,但在基本构成方面是有共识的,即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而后两项的知识和技能正是我们所忽视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师范类课程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他们规定摄影、版画、油画、雕塑等技能课都是选修课,而艺术史、博物馆教育、社会调查研究、中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批评理论、媒体课、写作课等则为必修课。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与研究”有更多的课时安排,毕业生展出自己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策划(展示)。 

正如《学记》中所说: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体现师范教育的特性,扭转重学术轻师范的局面,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素质,加强教师“职业性”教育,使其能够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一方面,需要增加教育类课程,改变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增加美术教育学、美术心理学以及现代教学技术等课程;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类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相结合,使理论成为实践中动态的理论,而实践成为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实践不要仅仅拘泥于中小学教育实习,在中小学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是有限的,要增加实践的机会必须要扩大实践层面,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宫都可以作为实践基地,在校内也可以举行模拟课堂,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基本的教学、教研能力。在200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出台的《本科学生课外12学分实施办法》规定学生除了修完校内规定的学分外,必须在校外获取12学分,旨在鼓励督促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3.调整教师结构,引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习老师 

高师美术教育师资多来自专业美术院校,知识结构偏重技能,而教育类知识欠缺,对前沿课程改革缺少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单是增删一些课程的问题,必然牵涉到教学改革、师资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不容回避的。所以在现有阶段和条件下,应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习老师;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小学的合作,从校外聘请艺术教育第一战线的、具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定期举办讲座,现身说法,聘请他们担任专业发展导师,与校内教学法教师、教研指导教师一起,形成教师专业发展队伍,共同带领学生开展专业发展活动,并定期举行任教素质技能比赛、教学讨论等活动。 

4.注重隐性课程,创设高师美术师范文化氛围 

突出高师美术的师范性,有效地利用隐性课程的积极因素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针对学生对于中外美术教育以及美术教育家了解甚少的现状,可以利用学习环境中的文化装饰,宣传介绍美术教育家、优秀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事迹,让这些装饰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 

参考文献: 

[1]刘捷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