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范文

时间:2023-03-19 22:0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艺术

篇1

在许多现代派艺术的作品中,传统意义上的、大众的、广意的“美”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抽象的、概念的、极其自我的表现形式与理念。现代派艺术家们喜欢将更多的内涵与外延赋予他们的作品之中,这使得以往的传统艺术载体已力不从心。譬如,美术界简约画派的主要代表之一阿德·莱茵哈特曾提出:“不要有结构,不要有笔法,不要有构图或轮廓线,不要有明暗层次,不要表现空间、时间,不要有活动态势以及主题和材料。”那么,画出的画是怎样的呢?于是我们看到了他的作品——在画布上涂满了黑色。音乐界偶然派大师凯奇,在他的钢琴独奏曲《四分三十三秒》中,钢琴家从头至尾没有弹奏一个音符。他的另一个作品《零分零秒》,则是将蔬菜切好,放进搅拌机中搅拌,再把汁喝掉,而这一切行为过程的声音,通过扬声器送到每一个听众耳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上例子似乎已经不再是绘画及音乐的艺术范畴了,这些艺术家们的创作思维已远离了传统,将传统的艺术法则完全丢弃,只保留了那些艺术的表现形式。然而,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与非传统创作思维、艺术理念的结合所得出的东西,似乎是另外的什么艺术。这也许启发了一些艺术思想活跃、艺术思维敏捷的人开始尝试行为艺术(最起码是原因之一)。

行为艺术作为现代派艺术的一种形式,其形成、发展的时间不过半个多世纪,蓬勃期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正是因为它比较年轻,所以深受其他现代派艺术的影响,并与它们有着共同的理念——反传统。行为艺术应该是各种形式的现代派艺术中最具争议的、最激进的、最反传统的一种。它不像传统艺术那样,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艺术实践,才能达到一定水准。它只需要有想法、有表演、有宣传、有关注。实际上行为艺术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理念最好的表达方式是著书立论,因为用短短的行为来表现深奥的理念过于困难,所以这种行为与理念的结合使大部分的表演部分显得那么苍白、直白而没有美感,有时甚至是滑稽和幼稚。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为艺术已不再是艺术,或是说徘徊于艺术与非艺术之间而更多地偏向于非艺术。过多的匪夷所思,实验性的、怪诞的、超常人的想法,使得它远离我们的生活,令人们费解。

摆脱了传统艺术的理论、理念、创作思维、创作手法、载体形式等的约束,行为艺术开始了在许多方面的实践与尝试。荷兰籍德裔行为艺术家悟来,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重要级人物。他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长城行》。他和另一位行为艺术家徒步沿长城遗址走完全程,他从嘉峪关走,另一位从山海关走,三个半月后他们在山西会合。该作品曾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展览过,影响颇大。此处说句题外话,展览中有一部幻灯片,其中音乐由本人创作,并因此获荷兰飞利浦公司奖学金赴荷留学。

行为艺术与其他实验性较强的艺术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疯狂探索与狂热追求之后,渐渐放慢了步伐。他们在反思着许多东西,如道德、法律、艺术美、可观性等一系列问题,而大众也已经习惯了这些疯狂艺术家们的想法与作品,见怪不怪了。

篇2

对艺术的判断需要时间来证明,但新艺术所体现的活力是不言而喻的。这一点特别体现在现当代艺术实践之中,如“先锋”、“前卫”、“实验”等我们所赋予当代艺术的诸多标签均证明了这一点。纵览1979年以来的中国新艺术的发展,“行为艺术”应该是最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没有任何一类艺术像“行为艺术”那样被争议、被排斥甚至妖魔化。“行为艺术”颠覆了对文化的保守态度,成为获得新的艺术身份的最佳方式。特别在中国主流社会笼罩着一派功利、犬儒气息的今天,“行为艺术”以其对生命和生活的巨大疑问体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思想独立性所在。

“行为艺术”在国内所引起的巨大争议性,一方面应合了中国社会近代以来历次文化创新所面临的社会震动,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代美术领域一贯的理论滞后。“行为艺术”自欧洲始,已经历百年历程。“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发生,也与当代艺术的发生同步。可是至今在许多官方的艺术机构,还充斥着对“行为艺术”的偏见,如限制“行为艺术”的活动、以批评的名义否认或歪曲“行为艺术”的历史等现象。这些艺术机构之所以能无视关于“行为艺术”的常识性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封闭性。那些否认“‘行为艺术’是艺术”的批评家,以古典美学法则和传统道德伦范来议论“行为艺术”,往往使人感到驴唇不对马嘴。中外历次“行为艺术”的发生,都在于突破旧有艺术观念和体制的藩篱,所以很自然地大行离经叛道之举。当代文化所形成的社会模式,是以法治为社会行为契约。只要不触犯法律,开明社会往往保护和提倡文化的自由创新。从社会规范与行政操作讲,中国当代文化的制度建设尚未完成。

“行为艺术”在中国大陆已经有20余年可考的历史。迄今知道最早在中国大陆实施“行为艺术”的艺术家,是香港艺术家郭孟浩(又称蛙王)。1979年4月,香港艺术家郭孟浩,曾在北京的长城、颐和园、故宫、天安门广场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用塑料袋实施了行为艺术和装置作品。80年代诞生了第一代中国大陆本土行为艺术家,有“厦门达达”小组、“南方艺术沙龙”、“观念21”小组、魏光庆、宋永平和宋永红、肖鲁和唐宋、张念、王德仁、吴山专、李山、W・R小组、耿建翌、张培力等。特别在1989年,“行为艺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上成为轰动性的事件。

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行为艺术”一直是中国大陆最具有探索性的艺术冒险方式,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除了“北京东村”艺术家,还包括朱发东、王晋、林一林等。终至90年代后期至今,大批国内年轻艺术家开始投身其中,并开始在国内开展国际性的“行为艺术”交流活动。原“北京东村”的艺术家马六明于1999年5月,在北京举办了“中日行为艺术交流活动”。原“北京东村”的另一位艺术家朱冥于2000年,与我和艺术家陈进在北京一起发起了“打开艺术节Open Art Festival”,这是国内第一个国际性的行为艺术节。“行为艺术”与现场表演性艺术的融合,促使我于2003年发起“大道现场艺术节”,以“现场艺术”来改变“行为艺术”境遇和创作的孤立状况,这也是亚洲首个国际性现场艺术节。2004年的“首届大山子艺术节”,包括了由艺术家黄锐发起的关于行为艺术的部分“越界语言”。2005年我和英国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伦敦“现场艺术发展机构”合作,策划了英国当年度最大规模的国际现场艺术活动“中国现场”。2006年我参与策划了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中国节”的“行为艺术”部分。“行为艺术”的国际交流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当代领域常规性的艺术活动。

许多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国艺术家移居海外后,以“行为艺术”的方式活跃在国际当代艺术领域,如蔡国强、古文达、蔡元+奚健钧、赵建海、吴山专、张洹、段英梅等。

中国的“行为艺术摄影”作品在90年代以来的独立策展的国内当代艺术活动中,其实屡见不鲜。就我本人而言, 1999年我在北京歌德学院策划的“北京当代文献Beijing Contemporary Art Festival”和2002年“第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nd Pingyao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的“中国新摄影China’s New Photography”展览中,“行为艺术摄影”都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有数十位国内艺术家的作品参加。近年美国华人艺术学者巫鸿策划的曾巡回美国、英国、德国等地的大型当代中国摄影展“在过去和未来之间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也包括了大量“行为艺术摄影”作品。中国艺术家的“行为艺术摄影”作品,近年更是得到国际收藏家、画廊、博物馆和大型拍卖会的追捧,单件作品已达到数万美元之巨。

我曾策划过“中国行为艺术摄影”,目的在于对“行为艺术”在国内的发展线索进行历史梳理,,显示“行为艺术”的重要价值之所在,使这类艺术获得其应有的位置,并提示“行为艺术摄影”这一艺术方式的独特学理和实践意义。

由于“行为艺术”长期在中国所遭受的偏见及其作为现场性艺术的特征,许多“行为艺术”作品都只能通过摄影图片、录像和文字传播。其中摄影图片的传播方式最为方便,国内有许多“行为艺术”作品最初都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发表在重要的艺术文献里,如80年代的《中国美术报》(已停刊)、90年代艾未未编的《黑皮书》、温普林编的《中国行动》。这些“行为艺术”的摄影图片,成为中国“行为艺术”发展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行为艺术”摄影作品的存在,很难想象“行为艺术”能够如此广泛、持久地传播开来。

“中国行为艺术摄影”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艺术家作为个人艺术作品传播的记录影像和后期发展起来的专门为摄影呈现进行的行为摆拍作品。除了艺术家的“行为艺术”作品以本人设计的摄影方式记录呈现以外,存在着大量纪实性的“行为艺术摄影”作品。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要属80年代摄影家王文澜、刘涛等拍摄的“观念21”小组和90年代中期艺术家荣荣、邢丹文、艾未未、摄影家曾璜对“北京东村”行为艺术表演的摄影记录。这些“行为艺术摄影”的纪实性作品,都包含了行为艺术家的独特作品创意在其中。前者与后者的不同,在于后者在记录“行为艺术”的同时还包含了摄影家个人对影像的处理,如取景、抓拍以及对镜头技术和语言的把握和创意。

由于“行为艺术”是表演性艺术中最不程式化、最没有固定表演技巧和固观演方式的艺术(相对于其他基于时间性的舞台化或剧场化的艺术而言,如戏剧、舞蹈、戏曲、歌剧等),因此相对于其他表演性艺术更适合以摄影的方式呈现。往往一个独幅的“行为艺术摄影”作品,会带给人们与“行为艺术”表演作品本身同样有力的冲击力。

篇3

1、侧面(像),侧影;

2、轮廓、外形;外观;形象;

3、纵断面(图),剖面(图)

4、数据图表,量变曲线

我以为就这4点已将AC Schnilzer推出的Z4 M Profile Concept这款概念跑车诠释得淋漓尽致。无论从侧面还是正面,乍看之下你很难招架住这白色与橙色的颜色搭配,就像我们编辑部中的评论一样:油画画家的行为艺术。虽然它另类的颜色让人实在是接受不了,但是“BMW”“Z4 M”的底蕴又让我馋涎欲滴,甚至有些悔撼人生。算了,还是实实在在的接受Z4 M Profile Concept的洗礼吧。

车身的侧面,AC Schnitzer对前翼子板增加了玛莎拉蒂风格的散热日。车身的外形和轮廓则全套换装车身组件,包括:新样式的保险杠,凸出的侧裙和集成了碳纤维导流器的后保险杠以及梯形排气管尾口。然而,最突出的部分要算是后风挡上造型奇特的车顶翼,它的重要性在于增加下压力,配合行李箱盖上的扰流器共同发挥作用。

当你听到带有梯形排气管的左/右跑车排气系统发出的洪亮男中音时,你可能会被欺骗而认为,驾驶者不是在换挡,而是在演奏某种乐器。z4 M Profile Coneept搭载了一台350hp的3.2L直列六缸发动机,为了使功率获得提升,AC Schnitzer对进气系统和发动机控制单元(ECU)进行了改善和升级同时带有AC SchnilzerShort Shift、极其平稳的变速装置可确保驾驶者进行干脆利落的换挡,并缩短了换挡

行程。AC Schnitzer还将最终传动比由原来的3.60:1提高调整为3.91:1以提升加速性,带来更加强烈的推背。

z4 M Profile Concept内部配备了ACSchnilzer设计的赛车版悬架,该悬架在纽伯格林赛道上经过测试,另外在适当位置配备了铝制支柱以减轻车身前部的扭转极限。新的锻造合金的Type v车轮是AC Schnfizer的一个艺术杰作。前后轮采用的都是具有稳健气质的金银细丝工艺设计,前后轮的尺寸分别为9.0J×20″和10.0J×20″。而前后轮胎的尺寸则分别为235/30 ZR 20和295/25 ZR 20,不但性能不俗,也成为完美的装饰。

篇4

【关键词】行为艺术;局限;当下维艰;原因

1985年劳森伯格在中国举行行为艺术展览,中国的艺术家大受启发,此后“85新潮”美术运动开启了中国艺术的当代之路。如今,行为艺术在中国发展几十年来,艺术作品众多创作题材涵盖个人体验、人性、政治、社会等诸多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行为艺术最亲近人的地方。为了表达思想,艺术家们采用血腥、怪异、甚至偏的一系列方式,来增加视觉冲击力,有些形式甚至让人瞠目结舌,甚至一些作品往往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中国的行为艺术如今仍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如果说行为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话,行为艺术确实使艺术摆脱了平面,加入了维度更大的行动,心理,过程,在形式上有强烈的优势存在,让人们对艺术有了新的视觉感受和思考。从这点上,行为艺术的出现是中国艺术在形式上的创新,但是中国的行为艺术至今还游走在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上。这种相对新颖的艺术方式在中国当下语境中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这其中的原因来自多方面,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艺术家和艺术形式本身,大众的接受程度,行为艺术的传播。

一、行为艺术家和行为艺术形式自身的局限

2000年,朱昱做了一件名叫《食人》的行为作品。他用钱收买一名为自己生了一个六个月大的早产儿,并把这个早产儿烹饪吃掉,这一系列的动作构成了一件名为《食人》的行为艺术作品。在2002年,他又用人工受孕的方式,拿到了自己四个月大的孩子,并在其身上涂上卤水,去喂食一条狗(事先故意饿狗),这同样也是一个行为艺术作品,取名《献祭-用自己的孩子去喂狗》。这两件作品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一时间负面谴责铺天盖地而来。对于道德底线,艺术底线的讨论也推到了风尖浪口上。“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论已深入人心,艺术的界限分崩离析。有人说朱昱的作品不是艺术,他也不是艺术家,是杀手。但是在艺术家的圈子当中,没有人过多的思考这件事情是否属于行为艺术,就匆匆的贴上了艺术的标签。姑且是艺术作品,艺术家要表达什么呢?

我认为他想用极端的方式来引起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以换位思考的角度来批判人类对动物的残暴。另一方面,一个为金钱答应这样变态的要求,也让人触目惊心,这是人性,贪欲,社会现状的最好诠释。他的出发点很好,人类对自然动物的凶残和统治,对同类的不择手段,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可是通过这种方式能达到艺术家的目的吗?事实恰恰相反,艺术家和行为艺术成为众矢之的。我想在选择方式表达的时候,是要看清当下的道德环境和大众理解能力的,好的作品,并不一定采用极端的方式呈现才最吸引眼球。如果真的盲目、固执、不环保的使用艺术方式,是对行为艺术的抹杀。行为艺术举步维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一些艺术家拙劣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手段造成的。

行为艺术发展至今,其富有冲击力的表达形式,往往遮盖了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很多行为艺术作品限制一定的场地,甚至有些形式是摆拍和刻意营造的。艺术家盲目的营造作品,忽略对作品和思想的解释。行为艺术带有个人情节,并不一定人人都有相同的情感体验,形式大于内容的惯性,造成了艺术家的孤独和作品的空洞。

除此之外,在越来越商业化的艺术圈,一夜成名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向往,行为艺术可能是当下艺术家最容易利用的方式,行为艺术不类似架上绘画,要求艺术家有过硬的技法,而且行为艺术的题材和手法也非常广泛,至今没有一个边界来局限行为艺术,只要言之有理,就自然归为行为艺术,这成了艺术家出名的捷径。不可否认,当代艺术领域,投机取巧的艺术家确实存在,他们的艺术作品往往有失水准,这极大损害了行为艺术作品的价值,促成了艺术家的极度求名,也损害了行为艺术健康发展的氛围。

二、大众接受能力

行为艺术在中国发展几十年,但其影响力和感染力仍然不够。其中,即便知道行为艺术,也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误读中,人们对行为艺术的认识总是带有调侃的意味,很多非艺术专业的年轻人知道行为艺术,但仅表现在词汇的直面意思上,他们也惯用此词去定义,解释和掩饰行为的无聊、搞笑或者无厘头。大众对其表达和实质知之甚少,无疑造成了人们对行为艺术认识的误区。一部分观者以看热闹的心态对待作品,大都是雾里看花;也有很多观者进行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引起观者的思考纵然是行为艺术家的成功,可是思考的不定向往往引起观者对作品的误读;不仅如此,有些艺术家和艺术类的学生离开了引导的解读都不能把握作品,更何况是大众。

另外,中国的行为艺术开端其实是盲目的追随西方的当代艺术形式,并没有静心思考行为艺术本身,盲目的“拿来”,盲目的顺从,没有过多的考虑一门艺术与一个国家文化内涵的关系。大部分人对行为艺术要么盲目崇拜,要么过激打击。中国的大众和政府对行为艺术的接受仍然不宽容,他们无法消解心中既定的审美判断,对行为艺术的价值也是一知半解,中国行为艺术之路还是布满了荆棘。

三、行为艺术的传播

行为艺术作品一般是一次性作品,带有很强的非平面、现场性和过程性。只能靠图片和影像的传播来展示和保存作品。图片把三维空间硬缩成二维空间,信息量骤减。影像比图片更好的保留了作品的全貌,但是却不能保存作品带来的现场感受和氛围,如果一旦影片拍得乏味冗杂,更无人问津,不用说思考艺术价值了,更甚一步还会带来误读。一件行为艺术作品不能多次重复,更不能一次次给予观众重新思考、审视和感动的机会。

虽然行为艺术有其诸多弊端,但其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声音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1995年至1996年,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举办了名为“水的保护者”的行为艺术节,活动分为成都段和拉萨段两个部分,在拉萨段,宋冬呈现了名为《印水》的行为艺术作品。宋冬端坐在冷冽刺骨的拉萨河水中,双手紧握一块用金刚木刻的“水”字大印,一边以虔诚的手势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流动的水面上盖印。时间不断流逝,水面却依然如初。这幅作品很让我感动,艺术家固执卖力的一遍遍的印水,明知徒劳,却坚持为之,那么认真的诠释毅力。宽阔的河水和宁静旷远的雪山,任凭艺术家努力和迫害,仍然包容着他,并没有改变心境。人的虚无微弱,时间的静止流失都呈现了出来,整个画面给人禅境的体验和思考。

优秀的行为艺术作品有其深刻的艺术价值和存在性,笔者希望艺术家们能,正确的诠释自己优秀的作品,更希望一些观众能对行为艺术有较多的宽容和思考。虽然当下行为艺术发展举步维艰,但这并不代表行为艺术无路可走。随着艺术家创作的成熟,大众对行为艺术广泛的接触和理解的加深,行为艺术的发展是不可小觑的。在此,笔者希望会有更多更优秀的行为艺术作品问世,呈现艺术的价值和力度,引发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杨远峰.论中国行为艺术的发展历程[D].山东大学,2008.

[2]潘逸人.中国的行为艺术是否走向了穷途末路[J].东京文学,2012(3).

篇5

作为行为艺术家,大多坚信个体的艺术创造自由,创作体验只能通过开放性的、即兴的、无情节而与生活融为一体的艺术创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和实现。因此,行为艺术首先具有开放的情感表演性特征,在开放的时空环境里(街头、广场等场所),将自己即时奔放的情感予以当众释放宣泄,并注重和强调展示行为的过程。其次,行为艺术还具有艺术泛化性特征。行为艺术家以自己特有的过程展示,把传统艺术从高不可攀、精英文化高度的神圣殿堂,摆到了普通观众心目中“不过如此”的“平淡”状态。在有的作品中,还请普通观众参与,这就更消解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观者对艺术创造行为的认同感。最后,行为艺术具有平凡中的艺术深刻性特征。

偶发艺术是行为艺术中的主要部分,它从表面上看,是类似戏剧的一种表演艺术。但它与戏剧又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无前后衔接的观念,没有传统的脚本,表现手段主要是表演者的姿势、动态。偶发艺术代表了现代主义艺术与日常生活彻底混合的到来。在这里,艺术不再需要凭借一个物质的实物成为艺术,而是人们的“行为”、“行动”本身就是艺术。偶发艺术不在戏院演出,而是在画廊、阁楼、篮球场等地方进行,参加表演的有美术家,也有观众。艺术家为了避免事过境迁后了无痕迹,因此以摄影记录他们所从事的这一活动。

偶发艺术最著名的实践者是美国的阿伦・卡普洛(AllanKaprow,1927~),他原是一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受波洛克的影响很深,后他将波洛克的绘画行为,扩大到实际物体及环境上去,于是诞生了偶发艺术。偶发艺术的第一个展览是卡普洛所做的《6个部分中的18个偶发事件》。1959年,卡普洛等6人在纽约参加表演,此外,乔治・西格尔、萨姆・弗朗西斯等8位艺术家也来助兴。在给观众的邀请信中,艺术家说道:请不要期望有绘画、雕塑、舞蹈、音乐之类的“作品”,我们不打算提供任何此类的东西,我们只想提供某种身临其境的场合。果然,观众在画廊里看到的是用木条和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分割成的三个小房间和一条走廊,在每个房间中都有颜色各异,明暗不等的照明光源和各类招贴,还有椅子供观众休息。因为每个房间被分为两部分,而每个部分又安排了三次活动,所以加起来称作“6个部分中的18个偶发事件”。卡普洛把每次将要发生的事情写在卡片上,分发给观众,指导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依次参与不同房间的不同活动。这些活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和联系,就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碰到的事情,比如说话、朗诵、演奏乐器、行走、画画、挤橘子汁等。虽然这次展览事先曾有过计划和演习,但是随机和偶然是其主要特征。

从第一个偶发艺术的演出来看,卡普洛把行为、影像、声光、文字、实物等材料和效果拼合在一起,以创造一种奇特的、冲击力极强的效果。这完全不同于以前“安静的”、固定的、“死的”艺术,它是一种偶然的、“活”的艺术,强调观众的参与和创造。

法国前卫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1960年在巴黎当代艺术国际画廊创作了“印迹画”。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地上铺着一块巨大的画布,一些模特全身被颜料涂成蓝色,扑向铺在地上的画布,在上面自由滚动,留下她们身体的痕迹。同时,一个20人的乐队现场演奏克莱因自己创作的《单调交响乐》。这首交响乐只有一个单独的音符,持续演奏10分钟,间以10分钟的沉默,如此交替构成。模特留下的痕迹象是蓝色颜料画在画布上的抽象画,有一种不经意的、自然的意味在里面,如同“艺术家”的自动绘画一样。模特的无意识翻滚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创作”的可能性。

此外,克莱因1958年在巴黎组织了一次空虚展览,内容是全部涂成白色的画廊里的东西被搬得精光,门口还有警卫站岗。成千上万的参观者来看预展,几乎引起骚乱。艺术家巧妙地展出了“空虚”和“乌有”,对观众惯常的观看习惯和思维定式以及当时的博物馆制度提出了质疑。阿尔伯特・卡姆斯在留言本上写道:“唯其空空,最富力量”。克莱因的另一个想法是出售“非物质的形象感受区”,买的人要付金箔,而艺术家马上把金箔扔到塞纳河里,同时,购买者也把发票烧毁。

其他行为艺术家也有诸多创作,如洛杉矶的克里斯・伯登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表达了他对暴力的看法,警醒人们思考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暴力和杀戮。在威尼斯,他让自己被实弹击中,从而将这样一个问题抛到大家面前:面对电视中永无休止的杀戮镜头和血腥暴力,我们的免疫力是多么微弱,而我们自己,又是多么脆弱!另一位艺术家乌尔斯・卢斯创作了一系列涉及性和性别的表演,路易吉・翁塔尼则将自己打扮成世界名画中各种各样的形象。

“身体艺术”也是行为艺术的一种。身体艺术的表演都以人的行为和行动为特征,有的把自己装扮成活的雕塑,有的表演“生活剧”,更有甚者,对身体进行自残。比如有人在自己的皮肉上切、刺,有的把自己的头发烧掉,还有人把一句成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变为现实,用混凝土块砸自己的脚!勒瓦的成名是以艺术的名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猛撞坚石之墙,直至筋疲力尽;布登的成名是由于他以艺术的名义反复把自己的头浸入水盆,以致呛水呛得死去活来;姬娜・芳恩小姐把一排七八个钉子嵌入她的手臂;英国的同性恋艺术家吉尔伯特和乔治则把自己推上展台,公开展示“活人雕塑”。

篇6

关键词:服装设计;行为艺术

服装和艺术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追求,在审美观多元化的今天,行为艺术正在与服装艺术逐渐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混合艺术,并对当今服装设计和行为艺术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如今,很多站在潮流浪尖上的服装设计师已经将行为艺术引入服装设计过程,不断突破传统服装设计的模式和框架,将对服装的改造过程中的艺术体验与审美通过行为艺术展现给观众,产生了独特的创作方式。为了使人们更多的了解服装设计与行为艺术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服装艺术与行为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寻绎当前服装审美中新的设计思潮。

一、服装艺术与行为艺术的融合

服装艺术是指设计师通过服装来改变人的身体结构,从而达到美的视觉感受。行为艺术是指艺术家将身体作为创作的基本媒材,其以特定的时间延续、语境控制和观念含义为依托,通过“有意味”的表演来传达某种特定的反思性体验,实现与外界的修辞或意识形态交流。服装艺术与行为艺术本来是两种并行的艺术,但是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将二者结合起来,开创了服装艺术与行为艺术融合的先河。2004 年春夏成衣会上,设计师 Alexander McQueen 采用了一种另类的展示形式。以醉酒的姑娘和水手为主题,用表演的方式来诠释设计师的创作理念,模特们在秀场上尽情舞蹈跳跃,这场令人难忘的会更像是一次行为艺术的展演。2008年马可在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秀场上安排了一场特殊的时装表演:在花园的空地上,模特们在演示一块布的生产过程,而观众则被安排可以在模特之间随意走动和观看。整场表演伴随着低沉的音乐,没有特殊的灯光效果,服装展示通过这种仪式化的表演变得异常神圣和肃穆。这场时装会既不同于传统的T台走秀,又不是单纯的行为艺术展示。但是这场演出却让观众同时感受到了服装之美和表演者所展示的肢体之美,再加上独特的音乐和场景,使人们感受到了服装艺术与行为艺术的融合所带来的崭新的视觉体验和新鲜的审美感受,也让人们看到了不同艺术门类互融衍生出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这些设计师的启示下,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开始打破各艺术之间的界限,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跨界和融合的趋势。这种界限的模糊建立了艺术交叉共生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带给了服装设计师更多的创作空间。

二、行为艺术成为服装艺术过程化的体现

随着行为艺术与服装艺术的融合,服装艺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向人们展示服装,而是把行为艺术融入服装创作的过程,成为服装创作过程的一部分。简单的说,就是以个人观念视觉化为诉求点,用服装创作的过程来表达艺术观念,即整个设计过程为设计师个人观念的依存体。这就意味通过服装创作过程所传递的某种观念,已经不是表象的探索过程,而是通过服装的媒介,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意味的话题,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设计师在设计和制作的手段上不受传统设计手法和要求的限制,可以利用表演方式,装置制作或改变事物的外部的客观形态来表达设计师对服装的独特见解。表演是服装设计师用行为艺术体现其观念的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以身体为媒介,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现场交流与观众一起互动游戏将设计师对服装独特的审美理念传递给观众。例如,瑞士艺术家奥拉夫参加纽约艺术展的作品“立体油画”,身穿简洁裙子的模特被艺术家用混有各种颜色的颜料从头浇下,颜料顺着模特的身体自然流淌,形成了独特具有艺术效果的图案,简单的服装瞬间变成了艺术品。整个创作过程,艺术家强调的是自然性、偶发性和随机性。观众体会到了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本真性和艺术性。同时,艺术家的观念也通过表演行为艺术展示给了观众。

三、行为艺术与服装艺术的融合诞生了非视觉审美

如果说传统服装艺术给人们带来视觉审美,那么当行为艺术融入服装设计后所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非视觉审美。非视觉审美也就是说,不完全重视视觉审美性,而在于其行为的意义。他们往往采用一些庸俗的,甚至有些极端的表现形式。观众从中欣赏不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感,而是透过怪异、暴力甚至丑陋的外在去反思生命、死亡等问题,目的是为了唤醒人们的良知。这种形式更强调的是一种表演者、音乐、环境相交融的整体意境的体现,而不是单独的去突出某种元素。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服装设计师也尝试在自己的作品融入黑暗元素,身体器官的变形扭曲,虐待题材的体现以及追寻演绎服装暴力美学等,这些融入了极端艺术形态的作品无疑挑战着观众们的审美极限,同时也产生了另类的艺术体验。在2009秋冬“丰饶角”系列中,McQueen将自己的作品融入了死亡的元素,黑色的鸭毛制成套裙将模特紧紧裹住,给人一种压抑窒息的感觉。设计师认为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伤心、忧郁,但依然是件浪漫的事。死是一个循环的终结,也给了新生事物新的空间。

四、结语

行为艺术与服装艺术的融合已经成为服装设计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将行为艺术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去。行为艺术与服装艺术的融合,不但使人们全面的认识服装设计师的创作过程,更重要的是行为艺术能够在服装设计过程中使人们更注重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篇7

关键词: 高等学校办公室 “行为艺术”

十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高等教育工作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而高校办公室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在服务师生和学校的行政管理中,为高等学校长效、稳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起到重要的辅助协调作用。高等学校办公室行政运转水平直接或间接会影响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服务社会的根本任务的完成。因此,如何提高高等学校办公室的服务水平、工作质量,确保高等学校根本任务的完成,注重办公室“行为艺术”,是十分重要也是亟须不断研究、更新的课题。

一、办公室“行为艺术“之一——重视空白点,保证工作有序推进。

高等学校办公室秘书工作的“单一性”明显。秘书间,职责明确,各司其职,而办公室任务繁杂,突发性、综合型事务也时有发生,秘书职责范围内没有涉及、多科室间相互交叉部分的工作任务,很容易造成工作中的空白点和处理事务过程中的死角,科室间的许多矛盾与困难就自然地存在于这些空白点和死角之中。这时,主动承担任务、解决问题、避免责任不明确所产生矛盾的职责义不容辞地落到办公室的肩上,需要办公室进行协调,主动承担任务,积极联系兄弟院系、学校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内部主动协调,相互配合,有序分工,保证各项工作按照领导要求,根据学校、学院的工作计划和要求进行督办落实,督促科室间有效配合,在满足时间节点要求的基础上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任务,使工作有序开展。

二、办公室“行为艺术”之二——收集信息,有效保障数据储备。

传统办公室在日常工作中勤于传达指令,事务性工作多,浮于表面,不重视结果反馈和经验总结,一事一结,再来再做,重复劳动,无用功消耗量大,一定程度地妨碍了机构的高效运转。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办公室工夫要下在平时,对于各科室产生的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数据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收集、汇总、备案,保证办公室所有资料、数据对内清晰明了,常存常新,对外口径一致,有据可查。有效规避一事多数据,相互矛盾的情况,提高办公信息、办公资料公信度,保证准确性。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积极主动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领导掌握全局、运筹帷幄提供信息保障。

三、办公室“行为艺术“之三——借鉴“历史”,进入角色。

办公室每个成员都迫切希望尽早达到领导要求,缩短适应期,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平时要多看多听多练,积极借鉴“历史”。多听:要多听领导、前辈、同事间的经验总结;多听专家的经验介绍,多听群众、师生的真正需求;多听上级部门,兄弟院系的信息反馈。要主动听、善于听,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多看:要多看已有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多看理论分析、语言表达、工作技巧,抓住实质;多看前辈、周围同事的成长过程;仔细观察成败得失的原因,勤于总结,对比改进,多方面下工夫。运用历史经验、前辈的智慧加速自身成长,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多练:要多进行自我训练,多练写作技巧,掌握写作规律,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要多练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汇报精简、介绍清晰,布置准确,按文明礼仪的要求,规范接人待物行为,打造办公室新形象。

四、办公室“行为艺术“之四——转变观念、“反客为主”。

传统办公室习惯于“你问我答、不问不答”,“一交一办、不提不碰”的守株待兔形式的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办公室的灵活性、高效率的要求。新时期办公室应该转变观念,采取“反客为主”的态度,勤于思考、精于业务、超前行动、主动服务。要练好内功,变“有一办一”的服务为“未雨绸缪”式的服务,做到领导欲谋我先思,师生未提我先想的“百宝箱式”服务,打造办公室新形象。简单实效才会赢,如果工作中完成一件事情的方法过于繁琐,又不注重总结、不注重思考,不注重创新,必然经受不起时间的考验。就像汉字输入法由全拼、智能ABC的实行到现在搜狗等智能输入法的流行就是经过无数的思考、总结、改进的成果。同样办公室工作的“灵活性”就要求办公室“反客为主”,未雨绸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办公室“行为艺术”之五——木桶定律。

众人拾柴火焰高,任何一个组织要出成绩、有成就,都离不开组织内的每个成员的努力。根据美国理学家彼得的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说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短板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当然,对于木桶定律,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顾想办法提高短板,很有可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每个应该最大程度的发掘每一个成员的自身优势,然后再弥补成员间的短板,使得短板不短,长板不缺。这就要求在办公室中,要学会互敬互爱,发现成员间的闪光点,相互激励,努力提高自身。在不使自己被动形成办公室中的短板的同时注重维护良好的“办公室文化”,对内相互帮助、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对外注重礼仪,不揭人短,相互捧场,形成凝聚力强、感召力大的窗口型和谐部门。

六、办公室“行为艺术”之六——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也叫帕累托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却起到关键的作用。二八定律所具有的实用性已经被确认,而且已经不断被证明。办公室工作包罗万象、头绪繁多,不能不经分析,胡子眉毛一把抓。要高效、准确的达到目标任务,办公室要会抓住主要问题、发现主要矛盾,应该将80%的精力放在占据比重为20%的首要问题、本质根源上,达到80%的成效继而带动完成剩下80%的事务性工作。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同样忙碌的人,因为对事情处理的顺序不同,所达到的成就也大不一样,这就是事物的区别,二八定律的写照。办公室应该按照二八定律的分配原则,将最主要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禁止出现解决容易解决的事务,搁置难点、重点工作,磨洋工,忽略成效的现象。

七、办公室“行为艺术”之七——罗森塔尔效应。

没有人不希望得到赞美和激励,不管他是白领还是家庭主妇。罗森塔效应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实质上就是暗示力量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有人根据罗森塔效应做了一副对联,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扶)不行。这就是暗示的力量。如果所期待的结果经过掂量后可能性较大,而这一结果又是有意义的,就能产生一种积极状态,罗森塔效应产生的可能性就大。这一效应是按照“憧憬——期待——行为——感应——接受——外化”的机制产生的。在高效完成办公室工作的同时又注重“办公室文化”的塑造,就需要学会应用罗森塔效应,成员间互相激励、相互尊重的同时,具有一定威望的期待者对被期待者的鼓励与赞美,使得办公室工作在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开展。

八、办公室“行为艺术”之八——吸引力定律。

麦克莱兰说:“你所想到的,一定是你能够成为的,渴望会帮助你向前走,也会让你向后退,一无所得。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内心的欲望。”消极能量吸引消极能量,积极能量吸引积极能量。高等学校办公室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正能量的传递与积极向上工作氛围的营造。要求定位准确、明晰目标,热爱工作岗位。奇迹来源于热爱,热爱产生吸引。吸引力定律告诉我们,当高等学校办公室成员热爱岗位,热爱工作,并付诸积极的行动时,积极的结果就会发生,正能量将会不停地传递,良好的工作氛围将会持续保持。以进取的精神、高效的工作效率,突破传统办公室工作中的局限性,展示高等学校办公室新形象。

总之,高等学校办公室是一个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综合部门。办公室作为领导的助手和参谋,起着收集、传递、归总、辅助、参与、督办、落实等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办公室的要求和标准在不断更新和提高。在遵照工作职责办事的同时,认清当前环境变化,注重办公室“行为艺术”,适应形势发展,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工作内容,打造新窗口、塑造新形象,探索高等学校办公室运到新模式,提高高校办公室的办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施惠贤.增强创新意识充分发挥高校办公室的整体功能[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0(1)3:13-17.

篇8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外界一定事物的能力。注意,从始至终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过程。只有先注意到某事物,才会对它展开记忆、联想等思维活动。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注意力,是产品信息进入消费者心里的唯一通路。只有通过注意进入消费者的意识,才有可能引发消费者的好感和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实现销售。因此,不被注意,就等同于不存在。相对于无限的信息,有限的注意力具有稀缺性,因而又成为新世纪争相抢夺的经济资源。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消费者似乎患上了“注意力缺失症”,手拿遥控器,不停地搜寻着“下一个”。谁能吸引更多注意力,谁就能成为商战的赢家。有人曾开玩笑说:“我们每天饭前祈祷,睡前祈祷,遇到事情,还要呼喊‘上帝’。那么,上帝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到我们所有人的祈祷呢?”

看到互联网带来如此海量的信息,商家不禁也有些担忧:“顾客要有多少双眼睛才能注意到我们呢?”然而,顾客只有两只眼睛,只能关注有限的信息。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的信息优先进入消费者关注范围呢?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如果没有他的出谋划策,周朝的建立至少要推迟数年甚至更久。其实,姜太公更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营销大师。试想,如果他没能成功地向周文王姬昌营销自己,又何谈建功立业呢?

相传姜太公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但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所以姜太公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馆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太公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有一天能为国家施展才华。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一直怀才不遇。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侯姬昌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四边诸侯依附。一直在寻找发展机会的姜太公于是离开商朝,来到了姬昌的地盘。

当时他已年过六十,满头白发。如果直接上门自荐,以他的才华,谋个一官半职定然不成问题,但如果那样,充其量做个小吏,估计等到老死也见不到姬昌的面,白白浪费了满腹才华。要想建功立业,必须直接与最高执政者姬昌面谈。可是,那姬昌日理万机,纵使有一千只耳朵,也没空倾听一个老翁高谈阔论。

姜太公琢磨着,必须得先引起姬昌的注意才行。于是,他想到了搞个吸引人眼球的“行为艺术”,姑且称之为“垂钓行动”吧。

姜太公很快购置了渔具,在河边从容坐下,开始他的“垂钓行动”。一般人钓鱼都用弯钩,上面放有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使鱼儿上钩。但姜太公所用钓钩却是直的,上面也不挂饵,并且高出水面三尺。一边钓,姜太公还一边自言自语:“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个樵夫路过河边,见太公如此钓法,甚是奇怪,好心说道:“老先生,你这样钓鱼,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胸有成竹地说:“老夫钓的不是鱼,是王侯将相!”

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十分好奇,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且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于是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太公依然不买账,眼也不看这官员,嘴里却道:“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篇9

一、什么叫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顾名思义,是跟人的行为有关的艺术活动,国际上现在惯称为performance art。“行为艺术”,也称行动艺术、身体艺术、表演艺术等,国外目前通用的用法是performance art,它是在以艺术本文由收集整理家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行为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

二、行为艺术的起源

行为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它与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同步生成而早于录影艺术(video art)。行为艺术的鼻祖是一位叫科拉因的法国人。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开启了行为艺术的大门。

西方行为艺术的经典大多产生在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后的欧美国家。80年代,由于西方艺术界的新形象(new image)运动使然,逐渐偏离于主流地位,但它在90年代的亚洲却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先锋精神,担任着前卫先锋文化的任务。

三、行为艺术在中国的登陆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行为艺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朦胧诗”和“伤痕文学”在文化艺术生命中的延伸。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始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史的“85新潮美术运动”时期。1985年,正在执行全球巡回展计划地美国当代艺术大师劳申伯格将他的拼接和现成品作品带到中国美术馆展出。结果,劳式的展览给已经逐步发展起来的85新潮美术运动服了兴奋剂般。一夜间,大陆许多艺术家开始做现成品和装置,涌现出上百个前卫艺术团体和实验展览。

四、行为艺术80,90年代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发生在这段时期的行为艺术作品有:山西艺术家宋永平、宋永红兄弟“一个场景的体验”,上海艺术家丁乙、张国梁、秦一峰的“街头布雕”,广州王度等人的“南方艺术家沙龙·第一回实验展”,上海m艺术体的宋海冬、汤光明、杨旭、周铁海等人激进的表演艺术展示等。“乡村计划·1993”和“新历史·1993大消费”。

五、中国当代行为艺术发展的现状

在世纪之交,中国行为艺术已经发展到了以“活物”,诸如动物和人类试题为题材的地步,并且从未离开过死亡与鲜血的主题,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盲从与肤浅。

第一、中国当代行为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盲目照搬与一味模仿,其程度简直令人汗颜。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当代行为艺术正在上演一出荒唐的模仿与照搬的闹剧。当然,有些富有智趣地挪用、反讽戏仿则另当别论,不过在现在的中国,这样的行为艺术寥寥无几。

第二、正是由于盲目的照搬与模仿,中国当代行为艺术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深刻的内涵,相反,言之无物,良莠不齐,浅薄与浮躁成了它的代名词。艺术是人类精神娱乐的奢侈品,是应该给人精神层面的启示和美感的享受。这些所谓的艺术家们更注重的是如何用不寻常的手段引起观众的注意,根本就没重视过一件艺术品的深刻内涵,这是令人可悲的。

六、中国当代行为艺术未来之发展

篇10

10月29日采访雷闯,他的头发已经留了588天,走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里,惹人注目,实在不是人们想象的理工科研究生的模样。雷闯的蓄发始于去年3月22日,这天他以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份给国务院总理寄去一封信。

雷闯在信中说:“我有一个愿望,希望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这天,请您吃顿饭。第一是,感谢您日理万机,为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为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操劳。第二是,感谢您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群体的关注,促使国家出台众多法律法规来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平等入学、就业的权利。第三,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乙肝知识,让国家消除乙肝歧视的政策得到更好落实。”

此后,雷闯坚持以每天一封信的频率邀请总理吃饭,并请路人为他拍下照片,到微博上。“对我来说,请不请得到总理吃饭不是最重要的,我在意这个过程。因为你从传播的角度来讲,这个过程其实它也会影响人的,只是我现在没有刻意去推,现在还不是时候,我寄的信太少了。我觉得你要让人家支持你的话,就必须触动人内心里最软弱的那个地方,你能一下子触动他,他也可以支持你。所以到明年这个时候,差不多写了接近1000封信了,大家就会被你感动。”

从2007年开始关注乙肝歧视,雷闯从20岁到25岁,他已经深知如何让自己的行动引起媒体的关注,如何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妥协。2010年到2011年,雷闯特意休学一年,那时候他跟朋友有一个走遍全国请人吃饭的计划,不过雷闯的行囊里同时塞了两块板砖,“哪里有不平的事情,我也会带着它出现。”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单位,雷闯“拍砖”的形象频频出现在报刊、电视。2011年2月,雷闯认为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相关公司入职筛查乙肝不作为,送上一筐45元的鸭梨,“希望其帮我分担休学维权的压力。”对方也欣然接受了这筐鸭梨,表示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雷闯还在医院门口坐马桶,寓意“不要将禁查乙肝规定当手纸”。

“我是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去制造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你个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也可以做这些事情,并且能达到一定效果。因为我做这些事情的方式,大家都可以看到,或者说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请总理吃饭,其实你换另外一个人,换另外一个议题,用寄信的方式完全可以。我也是有意识地去尝试一些方法可不可以,如果其他的人有兴趣,他们也可以去做。比如说去送鸭梨,最开始的时候我去送鸭梨,送给政府部门的,希望他们能够分担一些压力,但到后来就有其他一些网友,在网上看到报道后,也去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政府部门不作为的时候,他们也去给政府送鸭梨。”

雷闯相信“人生的蝴蝶效应”,“有时候你的人生就是因为那么一两件小事情改变的,如果说2007年的时候我没有关注乙肝的问题,我不是现在这样子。”那一年雷闯的哥哥毕业找工作,合同签好后因为体检出乙肝病毒被拒收,雷闯还在浙江大学读本科。“很多大学生从高中解放出来上大学之后,会突然的迷茫,他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我上大学之后也很迷茫,我大一的时候也留过长头发,留到大二。因为亲人找工作遇到的问题,我才意识到乙肝歧视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社会问题。我正好处于一种迷茫的阶段,或者说那个时候,正在思考自己想去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刚好碰上了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它就对接起来了。”

雷闯从食堂里捡来一块纸板,将打印好的纸糊在纸板上,固定在晒衣架上,上面写着“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和母婴传播,因此不会通过食物或水传播,也不会因为工作场合偶然传播;我也是一名乙肝患者,您还担心吗?”雷闯站上杭州的闹市街头。

“我倒没有受过歧视,因为我本身在学校里面,谈不上。最开始有这种心态,属于自我抗争的形式,所以虽然不是完全为我抗争,但是我知道这个和我有关系。只是后来——特别是休学那一年——我去各个地方,跟有一些朋友接触,包括跟NGO的一些接触,我的思路就更开阔了,最开始是自我抗争,到后来变成一种公民意识的心态之下去做这个事情。我去做这个事情是基于我有一种价值观,有一种理念,然后在这个理念之下我去做这个事情,乙肝歧视只是我最关注的一个议题,但是其他的事情我也会关注,比如我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去申请公开中央部门官员工资。”

今年4月13日,雷闯通过特快专递向国家烟草局、卫生部等53个中央部门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信,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申请公开53位部长(局长)在2011年的全年工资总额及工资的各项具体金额。53封特快专递,花去雷闯1219元。

“我跟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时候,争取让自己做到这一点,按照程序去做这事情。因为我不希望让一个事情变成一个特例,比如说因为自己的身份,或者突然找一个位置比较高的人,或者中间跳过了某一个阶段直接找到另一个部门,让他们去解决了。我希望能够推动用最普通的一种方式,人人可为的方式,把这个事情做成。包括写信请总理吃饭,前段时间还有一个朋友,他的老板对我说有办法把我的信转交上去。但是我拒绝了,我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人人可为的方式,而寄信就是人人可为的一个方式。”

来自个人的捐款是雷闯重要的活动经费来源,特别是休学的一年,他甚至写了一份详尽的总结,告诉网友这些钱花在了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通过网络,雷闯发现自己并不孤单,虽然他自己也承认,能够站出来的肯定是极少数人,“我个人并不鼓励乙肝病毒携带者去曝光自己的身份,因为它作为隐私是应该保护的,就像其他人的任何隐私一样。只是我自己的感觉,如果真的有更多像我这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够直面媒体、直面社会的话,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更快一点。我有时候想自己不能放弃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觉得这个群体,还是要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而不是要其他人去帮他们说话,其他人是不可能代表他们的,当然我也未必能够代表他们,但是至少某一个群体,应该需要有人站出来给他们发声音的,只是这样的人真的太少了。”

雷闯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被开发出来的,他的行动也正在影响自己身边的人。有同学因为母亲患尿毒症的原因决定去推动大病医保的落实。父母也越来越理解雷闯的选择,因为他们看到关于乙肝的规章制度正在完善,曾经他们对雷闯说过,你只是小鱼,翻不起大浪。

当然“小鱼”自己从来不认为这是条艰辛的道路,“如果你把这个事情当作兴趣爱好,就谈不上坚持,因为就是你喜欢的。比如说你喜欢打篮球,可能打一辈子篮球,你说这个可以用坚持来形容吗?往往在谈到坚持的时候,其实就是你快要放弃的时候。”

就像拍砖、送鸭梨、坐马桶一样,雷闯的“维权”另类而富有趣味,“我想传递一个信息,是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这种维权也好,还是做公民行动也好,做公民也好,它应该带给更多的人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正能量。”甚至拍摄给总理写信的照片,雷闯后来也特别“设计”了一个微笑,“用积极的心态去做这个事情,可能感染和影响的人更多,如果你每天哭丧着脸,每天大家看到你的表情,可能看出来你的内心是非常糟糕的、非常痛苦的,因为你写了这么多信还没有回复。每天保持微笑,是给更多人一种正面的影响。”

事实上,“维权”不可能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也不是都有雷闯期待的结果。“去年我在广州举报一家医院,它暗中检查乙肝项目,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我去公安局报案了,当时也有媒体在,公安局给我一个初步答复是,会对这个案件进行立案。我就马上送了一个锦旗,还有记者报道,但是后来迟迟不给我一个正式立案的回复。我也没办法,你说怎么办?过程可能比结果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很多想法雷闯也不是刻意为之,“我不会再专门花时间去想,我会在空闲时间想这些东西。”最近跑步的时候,雷闯又有了新的想法,“要公开官员的工资太难了,所以我的策略要调整,我明年要去申请公开北大、清华校长的工资,因为他们用的也是纳税人的钱,所以他们也应该公开。如果北大、清华校长的工资能公开的话,其他学校也就不难公开。”

因为休学一年,雷闯将在明年3月研究生毕业,他正在准备论文,一定要拿下这个学位,但他并不会从事相关的工作。“我为什么现在要拿到一个文凭?就是因为我明年要做一个行为艺术,暂时不能跟你讲,所以明年的时候你还可以再采访我。”雷闯要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我到30岁的时候,给自己预设的是,那个时候搞这些事情,能够保持一个基本的收入,如果自己的生活解决不了,OK,就不搞了。”

TIPS

乙肝:根据传播途径不同,病毒性肝炎分为两类,即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肝、戊肝和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乙肝、丙肝、丁肝。我国现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全世界有1/11的人是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传播途径: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未经安全防护的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从事食品行业,也说明乙肝不会通过共餐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生育和传染的关系:乙肝妈妈有可能传染给宝宝,但是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自2002年起,乙肝已纳入“国家免疫计划”,新生儿及未注射乙肝疫苗的儿童可免费注射乙肝疫苗。

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众多的成因:第一,之前的乙肝母婴阻断技术未发展应用,导致了乙肝的母婴传播。第二,之前卫生条件落后,特别是在农村,一次性注射器未广泛使用,而是共用玻璃针筒、针头等医疗器械,消毒又不严格,从而导致交叉传染。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工作和学习:卫生部《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要点》明确阐述: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可以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在肝功能正常时无须治疗,也并非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会变成乙肝病人,然后肝硬化,最后肝癌。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终身不发病,可正常生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