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材范文
时间:2023-03-14 15:2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物理教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下面就编者对新大纲的理解谈谈教材编写中的一些考虑和做法。
一、教材的弹性和因材施教
新大纲根据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高中物理课程设置的经验教训,将高中物理分为两类课程,并提供了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了便于实施,在高中一年级,两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相同。学生进入高中二年级后,分别学习上述两类物理课。我国幅员广大,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即使一地之内,客观上也存在差异很大的几类学校。高中一年级两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都一致,虽然便于实施,但仍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要。教材要面对差异很大的各类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必须具有弹性,以便于教学中因材施教。
按照新大纲的规定,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和选学两部分。必学内容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体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应引导学生首先扎扎实实将它们学好。选学内容不作考查,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为了保证选修内容的落实,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必须选讲一定课时的选学内容。选修内容可以扩展知识面,补充知识面偏窄的不足,同时给程度较好的学生留有进一步钻研的余地,又不会给大多数学生增加负担,有利于因材施教。除了新大纲中规定的选学的知识点,教材中还补充了少量的选学内容。教材中的选学内容用*号标出。在课文、习题、学生实验中都编有选学内容。教材中设有“专题”,对某些问题作比较深入一些的探讨,留给程度较好的学生进一步钻研。“专题”全部都是选学。“阅读材料”多是扩展知识面的内容,也具有选学的性质。
新大纲对知识点划分为A、B两个层次。这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要求。教学要求分层次,有利于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教学上的过高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虽然教材是按照新大纲的层次要求编写的,但是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上不封顶”,应该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课外自己钻研。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同样要注意循序渐进。教学中“上不封顶”,主要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外主动地钻研,而不应一味地追求“讲深讲透”,任意提高程度。
与现行大纲相比,新大纲中“划线”较少,这是一个进步。所谓“划线”,是指对教学中一些问题的限制,如“不得如何”、“只能如何”等。现行大纲中作这些限制,有当时的背景,有些限制也是必要的。但是限制过多过细,会对教学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新大纲减少了一些限制,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加以引导,而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按照新大纲的精神,教材编写中已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如现行大纲中关于图线的要求限制过死,新大纲不加限制。教材编写中适当地加强了图线,而又不作过高要求,以求学生能够逐步熟悉和运用图线。
总之,新教材力求掌握好教学要求和程度,增加弹性。建议在试教中能够因材施教,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循序渐进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提高能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拔苗助长”,不但长不起来,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欲速则不达。新大纲明确指出:“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述方式的选择,都充分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力和对物体受力的分析,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基本的内容,在教材的编排上,我们特别注意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物体的受力分析没有单独列节,而是分步地提高要求。在第一、第三、第四章都有受力分析的内容。在第一章只分析简单的受力问题,主要结合力的性质来分析。第三章则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问题。第四章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总结物体的受力问题。
对弹力的分析,一般只限于绳的弹力和平面的支持力。对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的分析,是教学的难点。讲述摩擦力时,对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一开始只限于物体相对于静止物体(相对地面)的情形,而对比较复杂的情况不作分析。至于摩擦力作为动力的问题,则准备放在高中三年级的专题中逐步解决。
力的合成和分解,不要求用公式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要求用力的分解来解静力学的问题。静力学的问题放在第四章,用平衡条件解决。力的正交分解在第三章采取渗透的办法学习。大力和小力的问题需要深入理解,教材设有“大力和小力”专题,供程度较好的学生钻研。
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课本在开始讲述瞬时速度时,只给出最浅显的说法,即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继而以小字(选学)用极限的思想说明了怎样理解瞬时速度,供学习较好的学生课外钻研。对加速度概念,在第二章只要求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了澄清概念,在节后用花边框的形式将加速度与速度加以对比,以求学生确切地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到第二册讲到曲线运动和向心加速度时,对加速度的认识还要加以扩展。
第三章讲牛顿运动定律,只限于它的简单的应用。例如,关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对全体学生来说不应作为重点,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多讲一些。有关连接体的问题,在高中一年级一般不涉及,待高中三年级在专题中讲述。对全体学生来说,应当强调在高中一年级要着重打好基础,而不应要求“一次到位”。“一次到位”实际上做不到,因为它违反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逐步加深,逐步提高,对程度较好或较差的学生都是必要的。
三、讲清思路,渗透方法
教材的叙述对于学生确切地、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它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强调能力的培养,要求教材的叙述和对知识的讲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的叙述注意讲清思路,力求简洁、顺畅。新大纲指出:“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重在理解。”切实提高理解能力是培养思维能力中基础的一环。教材的叙述,特别是在引入概念、得出规律、分析例题等方面,注意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力求思路简洁、顺畅,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一个新概念,怎样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某种物理模型;使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首先要弄清物理情景,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知道推理的过程;等等。培养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思路清晰,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希望教材的叙述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教材注意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方法,不仅对物理学的研究,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较大影响。能力的高低,一定意义上表现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运用方法的灵活、熟练程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领会和掌握一些科学方法。领会方法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而不可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注意了逐步“渗透”方法。如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思想、等效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都在书中适当位置如“正文叙述”、“旁批”、“思考与讨论”、“小结”等以不同形式加以渗透或指点,建议教学中对此给予注意。
四、鼓励独立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从大处说,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谈不到创造。就学习过程而言,只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在教材中应该有所体现,同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知识既要讲清,又不能什么都讲清,要给学生留有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余地。主干知识要讲好,派生性的知识不一定全由教师讲述。不分巨细,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提出的似乎“出圈”的,但有利于拓宽思路的问题,简单地以“不考”为由而不去涉及,容易挫伤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避免。这次新编教材,我们初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课本中设有“思考与讨论”栏目,其中提出的问题多是基本的问题,供学生钻研或讨论。弄清这些基本问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明确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希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他们提出恰当要求,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钻研,并给以指导。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
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如关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教材在正文中没有列出,要求学生自己推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要求学生这样做,预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些非主干知识,可以放在习题中解决,这样,不面面俱到,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独立钻研。如新大纲中没有列入“竖直上抛运动”这一知识点。但这一知识可以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独立习得。课本在“直线运动”一章的B类习题中安排一个有关的习题,可以让有余力的学生独立解决。
适时总结,可以使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化,而且总结本身也是一种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在一些重要之处,如物体受力分析、动力学问题的解法、静力学问题的解法等,都要求适时地进行总结。课本中有提示,鼓励学生自己总结。章后设有“本章小结”,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对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加以条理化,以便深入、概括地理解。
五、灵活渗透,扩展知识面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多次对中美学生的学习特点加以比较,指出中国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多,灵活渗透地学习少,应注意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这次课本编写中,我们注意到这一点,试着采取灵活渗透的方式扩展知识面,引导学生逐步习惯于灵活渗透地学习。
有些内容适合用渗透的方式学习,一开始不一定要求学生有深入的理解,经过一段熟悉、积累之后,逐步有所体会,再加以总结提高。对知识要么不讲,要么就讲深讲透,这是不符合认识规律的。其实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和运用都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本书对某些知识的讲法就采用了灵活渗透的讲法,对这些知识不专门设题,逐步渗透,逐步提高,逐步积累,适时总结,系统提高。如力的正交分解法,在解决力学问题时应用很广泛,用起来也很方便,但课本不单独设节讲述正交分解法,而在第三章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采取渗透的方法来学习,让学生在应用中逐步习得。又如熟悉“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对处理矢量的运算很重要。本书也没有单独设节,而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告诉学生需要先取一个正方向,以确定矢量的正负,然后进行运算。经过几次熟悉之后,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再加以提高。为此,书中设有一个专题,讲述“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讲述,或者让程度较好的学生自己钻研。
对有些在高中阶段无法讲清或不能证明,但实际中又需要明确的问题,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不但适用于恒力,而且适用于变力,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等,则直接告诉学生,并说明它可以证明,但在高中阶段无法证明。学生知道这一点和不知道这一点是不同的。知道这一点,一方面,学生运用这些规律时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给他们留下进一步钻研的念头。
采取灵活渗透的方式学习,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知识面越宽,越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相互借鉴地学习。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教学内容相比,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知识面是比较窄的。在不增加课时、不造成过重负担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弥补学生知识面过窄的不足。
课本中设有“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阅读材料中,有很多属于扩展知识面的内容。灵活渗透的学习方式跟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采取灵活渗透的方式学习,不必给出某些概念和术语的严格定义,让学生了解一个大意,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开扩了眼界,激发了兴趣,就达到了目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灵活渗透地吸取知识,并且跟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适当给予补充和指点,有条件的,还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其它课外科普读物。
本书的绪言改变了过去用长篇文字叙述的写法,用八个彩页以插图的形式对物理学的概貌、物理学的重要性作了说明,以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志趣;同时,也采取灵活渗透的方式,使学生知道一些知识,开扩学生的眼界。绪言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不可能逐一向学生讲解,这是灵活渗透学习的一个实例。
六、加强实验
实验对学习物理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课本在编写中从以下几方面注意加强实验。
为了加强演示实验,课本中编入的演示比新大纲中规定的有所增加,对演示实验的写法更加醒目,在课文中用【实验】标出,希望在教学中按照要求进行演示。为了鼓励学生多动手,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有的演示实验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的做法,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现象,提高实验能力,希望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将有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随堂实验。
新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个数比现行大纲略有增多,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实验的比重已有所增加。课本中编入的学生实验比新大纲规定的又增加了“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选做)”两个。实验要求注意分出层次:前几个实验分条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有的还给出填写数据的表格;以后的实验不再这样分条写明。这样做的目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在理解实验课文的基础上,自己独立地列出实验步骤等,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课本中设了“做一做”栏目,介绍简单易做的小实验。既可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希望帮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小实验。有条件的,在不过多增加负担的前提下,还可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自己设计一些实验,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七、安排好练习和习题
安排好节后的练习和章后的习题,是编好教材的重要一环。这次教材在习题的编排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改进。
教材中的练习题更注意了题目的针对性。每设一题必须明确目的,或辨析概念、澄清认识,或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或训练方法、提高能力。基本题覆盖面大,突出重点,力求每道题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练习题的数量较现行教材略有增加,一般来说,节后的练习为3~6个,章后A类题为8~10个。
教材更加注意了练习题的编排层次,以利于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节后的练习题多为理解和巩固知识、辨析概念而设,一般较简单,多为基本题,综合题少,目的是让学生扎扎实实把基本知识学好。
章后的习题分A、B两组,题目是对全章知识的深化和综合,还有与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A组为必做题,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B组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希望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掌握。
题目的内容更注意了联系实际,注意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生产实际和现代科学技术,注意有现代气息。联系实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联系实际是我国物理教学的一个好的传统,新编教材努力继承和发扬了这个传统。
八、注意形式活泼
一本好的教材,应做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完美的。本次课本编写中我们朝这方面做了努力,注意使形式新颖、活泼,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在版式上,采用16开本,并在每页的一侧留出一列空间,放置插图、旁批或留给学生利用。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给出了较为宽阔的空间。
在栏目的设置上,以有利教学为原则。为了突出重点,用不同的字体区分不同的内容;在演示实验、重要的公式和定律下,铺设彩色衬底,力求形式活泼、醒目又不“喧宾夺主”。
篇2
关键词:物理教材;插图;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3-0019-4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插图以其丰富多彩的表象形式为学生学习物理突破难点,跨越障碍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教材插图可以稀释物理概念、阐明原理、描述物理过程,也可以介绍物理与生活、科技前沿的紧密联系。此外,教材可以表达用文字难以言状的空间和具体细节。“插图是物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想如果没有插图或者较少插图的物理教科书怎么反映物理概念与规律,怎么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怎么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教材的插图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可以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阅读速度,促进整体记忆,提升学习效率。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纯文字的教科书。”[1]教材上的插图是教材编者精挑细选的,有很高的教学价值。研究、挖掘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可以更好地利用教材,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
1 利用插图开发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是物理的魅力,更是物理教学的基石。没有实验的物理教学将会枯燥、乏味。“通过实验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的热情。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除了要利用实验室现成的器材为学生演示实验,更要重视自己开发实验器材并运用到教学中。”[2]教材的插图有些原本就是作为探究活动的补充说明,若这些插图所述的实验在教学中得到落实,定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插图虽然不是实验,但是依然可以依据插图的情景开发成演示实验,甚至分组实验。把教材插图开发成实验,实验室没有成套的装备器材,但是取材容易,很多器材在学生身边都可以找到,把这些插图开发成小实验,在课堂上落实,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力的合成与分解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该内容不过关,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寸步难行。但是,在学习中很多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掌握得并不是很好。当教学中遇到难点不好突破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实验。为此,可以借助鲁科版必修1第84页的图5-16(本文图1)和第87页的图5-25[3](本文图2)两幅插图,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器材:铅笔、细线、带把手的水杯、橡皮筋。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分发钩码,根据课堂设计需要,在课堂的适当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如图1所示,将细线一端拴在中指上,另外一端跨过铅笔未削的一端,悬挂钩码,铅笔已经削出的铅芯尖端置于掌心。注意细线的上段保持水平,下段保持竖直向下。通过本实验可以达到如下目的:第一,调动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活力与兴趣;第二,让学生感受到力作用的效果,力的分解很多时候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的;第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2:如图2所示,将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加上半杯水,将橡皮筋穿过把手,两手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直到把杯子拉动。增大橡皮筋之间的夹角,同样要拉动杯子。让学生感觉两手的拉力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通过本实验可以让学生明显感受到合力不变的情况下,两分力大小与夹角的关系――夹角越大,分力越大。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直接体验,积累感性经验,为后续学习物理知识要进行的理性思考奠定基础,使学生乐学、会学。
2 利用插图改编物理试题,用活教材
做题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做题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活化知识,最终达到活学活用的目标。所以,教学中教师都特别重视让学生练习典型物理习题,以期望达到精练精讲,提升教学效率。以教材上的插图为背景可以编创出一些典型的物理试题。有不少高考题就来源于教材的插图。例如,2014高考福建卷理综物理第30题的第(1)小题,就来源于粤教版选修3-5第四章第二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中的图4-2-2[4](本文图3)以及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一节《原子核的组成》中的图19.1-2[5](本文图4)。
原题如下:如图5,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
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
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
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
A.FA一定小于G
B.FA与FB大小相等
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
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
问题3:增加水杯中水的重量,两橡皮筋夹角不变,猜想两手拉橡皮筋的力是变大还是变小?分析其中的道理。
在把插图改成习题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呈现教师改编的习题,也可以呈现与教材插图情景相似的习题,更可以让学生根据插图,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尝试设计习题。通过插图改编习题,还可以让学生重视教材,认真阅读教材,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用活教材。
3 给插图挑错,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现在社会提倡创新,创新能力是人最宝贵的能力,然而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只有具有质疑能力的人才可能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高中物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可见新课标也要求物理课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虽然教材的插图是编者精挑细选的,但是百密一疏,难免有错漏之处。教学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插图的科学性,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判断能力。
例如,本文中的图3和图4都存在问题,两幅图中α射线、β射线分别在电场中和磁场中发生偏转,两种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的侧位移和在磁场中偏转的半径比例都不对。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推理计算中发现问题。
α、β粒子在同一匀强电场中的偏转:
在同一匀强磁场中α粒子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是β粒子的约371倍,所以,图4的半径比例存在问题。
通过这样的推理、验证,给权威的教材“找茬”,鼓励学生有理有据地质疑权威,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
4 利用插图构建物理模型,有效突破难点
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才能够有效突破物理学习中的难点,也才能够顺利解决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要明确物理过程,在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就是要正确地还原和构建物理模型。根据物理问题的情景构建出物理模型是最关键的、也是较困难的环节。在物理模型构建过程中可以借用插图形象、直观的特点,化解模型建立的难度。
例如,学生在学习力与运动的知识后经常会遇到“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这一模型。很多学生对这一运动模型的构建存在难度,很难理解。教学中不妨通过讨论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中的图2.2-5[6](本文图8)来帮助学生构建这一模型。
首先,给学生呈现图8,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1)物体的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少?(2)随着时间的推移图像上各点切线的斜率是变大还是变小?(3)切线的斜率表示什么物理意义?(4)你能否得出物体加速度的变化情况?(5)综上,你认为该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
第二,让学生尝试列举一些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的例子。
第三,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的变化是类似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变化率减小,数量却在增加,如小孩身高的变化,增长越来越缓慢但一直在增高,再如银行存款的利息不断调低,但是存款的本息总和在增加,只是增加得越来越缓慢)。
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出加速度增加的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增加的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通过对插图的讨论和延伸思考,学生对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有了深刻的印象,对加速度增加的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增加的减速直线运动也会有深刻的认识,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顺利建立多个物理模型,更有效突破难点。为后续学习中探讨弹簧类问题、两类机车启动问题等奠定了基础。
5 利用插图构建物理情景,辅助解决物理问题
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根据所给信息在头脑中建立物理情景,就不能把文字转化为物理语言,也不能把物理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物理情景的构建有困难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顺利构建物理情景。自然,教材的插图也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题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 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4个铁球( )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给学生解释如下:不计空气阻力时,从飞机上每隔1 s释放下来的铁球的运动都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由于铁球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的速度跟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v)相等,因此4个铁球在空中的位置,总是处在飞机的正下方,分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4个铁球先后落地的时间间隔(Δt=1 s)相等,落地点间的间距(Δx=vΔt)也相等。选项C正确。解释之后还是有很多学生不明白。
但如果给学生呈现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中的图1.1-4[6](本文图9)之后再解释,就会有更多的学生跨过障碍。该图虽然是出现在参考系部分,但是把它借用在平抛运动的具体问题中,帮助更多的学生构建物理情景可起到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学生顺利解决物理问题。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学生画出4个小球在落地前的轨迹,如图10所示。
参考文献:
[1]祁映宏.中美物理教材插图的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145―146.
[2]黄晶.利用教材习题开发物理实验,提升教学效率[J].物理教师,2015,36(1):18.
[3]廖伯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保宗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篇3
下面就编者对新大纲的理解谈谈教材编写中的一些考虑和做法。
一、教材的弹性和因材施教新大纲根据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高中物理课程设置的经验教训,将高中物理分为两类课程,并提供了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了便于实施,在高中一年级,两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相同。学生进入高中二年级后,分别学习上述两类物理课。我国幅员广大,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即使一地之内,客观上也存在差异很大的几类学校。高中一年级两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都一致,虽然便于实施,但仍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要。教材要面对差异很大的各类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必须具有弹性,以便于教学中因材施教。
按照新大纲的规定,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和选学两部分。必学内容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体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应引导学生首先扎扎实实将它们学好。选学内容不作考查,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为了保证选修内容的落实,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必须选讲一定课时的选学内容。选修内容可以扩展知识面,补充知识面偏窄的不足,同时给程度较好的学生留有进一步钻研的余地,又不会给大多数学生增加负担,有利于因材施教。除了新大纲中规定的选学的知识点,教材中还补充了少量的选学内容。教材中的选学内容用*号标出。在课文、习题、学生实验中都编有选学内容。教材中设有“专题”,对某些问题作比较深入一些的探讨,留给程度较好的学生进一步钻研。“专题”全部都是选学。“阅读材料”多是扩展知识面的内容,也具有选学的性质。
新大纲对知识点划分为A、B两个层次。这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要求。教学要求分层次,有利于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教学上的过高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虽然教材是按照新大纲的层次要求编写的,但是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上不封顶”,应该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课外自己钻研。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同样要注意循序渐进。教学中“上不封顶”,主要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外主动地钻研,而不应一味地追求“讲深讲透”,任意提高程度。
与现行大纲相比,新大纲中“划线”较少,这是一个进步。所谓“划线”,是指对教学中一些问题的限制,如“不得如何”、“只能如何”等。现行大纲中作这些限制,有当时的背景,有些限制也是必要的。但是限制过多过细,会对教学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新大纲减少了一些限制,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加以引导,而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按照新大纲的精神,教材编写中已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如现行大纲中关于图线的要求限制过死,新大纲不加限制。教材编写中适当地加强了图线,而又不作过高要求,以求学生能够逐步熟悉和运用图线。
总之,新教材力求掌握好教学要求和程度,增加弹性。建议在试教中能够因材施教,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提高能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拔苗助长”,不但长不起来,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欲速则不达。新大纲明确指出:“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述方式的选择,都充分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力和对物体受力的分析,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基本的内容,在教材的编排上,我们特别注意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物体的受力分析没有单独列节,而是分步地提高要求。在第一、第三、第四章都有受力分析的内容。在第一章只分析简单的受力问题,主要结合力的性质来分析。第三章则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问题。第四章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总结物体的受力问题。
对弹力的分析,一般只限于绳的弹力和平面的支持力。对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的分析,是教学的难点。讲述摩擦力时,对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一开始只限于物体相对于静止物体(相对地面)的情形,而对比较复杂的情况不作分析。至于摩擦力作为动力的问题,则准备放在高中三年级的专题中逐步解决。
力的合成和分解,不要求用公式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要求用力的分解来解静力学的问题。静力学的问题放在第四章,用平衡条件解决。力的正交分解在第三章采取渗透的办法学习。大力和小力的问题需要深入理解,教材设有“大力和小力”专题,供程度较好的学生钻研。
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课本在开始讲述瞬时速度时,只给出最浅显的说法,即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继而以小字(选学)用极限的思想说明了怎样理解瞬时速度,供学习较好的学生课外钻研。对加速度概念,在第二章只要求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了澄清概念,在节后用花边框的形式将加速度与速度加以对比,以求学生确切地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到第二册讲到曲线运动和向心加速度时,对加速度的认识还要加以扩展。
第三章讲牛顿运动定律,只限于它的简单的应用。例如,关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对全体学生来说不应作为重点,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多讲一些。有关连接体的问题,在高中一年级一般不涉及,待高中三年级在专题中讲述。对全体学生来说,应当强调在高中一年级要着重打好基础,而不应要求“一次到位”。“一次到位”实际上做不到,因为它违反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逐步加深,逐步提高,对程度较好或较差的学生都是必要的。
三、讲清思路,渗透方法教材的叙述对于学生确切地、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它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强调能力的培养,要求教材的叙述和对知识的讲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的叙述注意讲清思路,力求简洁、顺畅。新大纲指出:“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重在理解。”切实提高理解能力是培养思维能力中基础的一环。教材的叙述,特别是在引入概念、得出规律、分析例题等方面,注意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力求思路简洁、顺畅,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一个新概念,怎样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某种物理模型;使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首先要弄清物理情景,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知道推理的过程;等等。培养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思路清晰,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希望教材的叙述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教材注意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方法,不仅对物理学的研究,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较大影响。能力的高低,一定意义上表现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运用方法的灵活、熟练程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领会和掌握一些科学方法。领会方法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而不可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注意了逐步“渗透”方法。如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思想、等效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都在书中适当位置如“正文叙述”、“旁批”、“思考与讨论”、“小结”等以不同形式加以渗透或指点,建议教学中对此给予注意。
四、鼓励独立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从大处说,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谈不到创造。就学习过程而言,只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在教材中应该有所体现,同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知识既要讲清,又不能什么都讲清,要给学生留有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余地。主干知识要讲好,派生性的知识不一定全由教师讲述。不分巨细,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提出的似乎“出圈”的,但有利于拓宽思路的问题,简单地以“不考”为由而不去涉及,容易挫伤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避免。这次新编教材,我们初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课本中设有“思考与讨论”栏目,其中提出的问题多是基本的问题,供学生钻研或讨论。弄清这些基本问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明确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希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他们提出恰当要求,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钻研,并给以指导。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
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如关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教材在正文中没有列出,要求学生自己推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要求学生这样做,预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些非主干知识,可以放在习题中解决,这样,不面面俱到,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独立钻研。如新大纲中没有列入“竖直上抛运动”这一知识点。但这一知识可以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独立习得。课本在“直线运动”一章的B类习题中安排一个有关的习题,可以让有余力的学生独立解决。
适时总结,可以使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化,而且总结本身也是一种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在一些重要之处,如物体受力分析、动力学问题的解法、静力学问题的解法等,都要求适时地进行总结。课本中有提示,鼓励学生自己总结。章后设有“本章小结”,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对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加以条理化,以便深入、概括地理解。
五、灵活渗透,扩展知识面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多次对中美学生的学习特点加以比较,指出中国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多,灵活渗透地学习少,应注意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这次课本编写中,我们注意到这一点,试着采取灵活渗透的方式扩展知识面,引导学生逐步习惯于灵活渗透地学习。
有些内容适合用渗透的方式学习,一开始不一定要求学生有深入的理解,经过一段熟悉、积累之后,逐步有所体会,再加以总结提高。对知识要么不讲,要么就讲深讲透,这是不符合认识规律的。其实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和运用都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本书对某些知识的讲法就采用了灵活渗透的讲法,对这些知识不专门设题,逐步渗透,逐步提高,逐步积累,适时总结,系统提高。如力的正交分解法,在解决力学问题时应用很广泛,用起来也很方便,但课本不单独设节讲述正交分解法,而在第三章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采取渗透的方法来学习,让学生在应用中逐步习得。又如熟悉“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对处理矢量的运算很重要。本书也没有单独设节,而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告诉学生需要先取一个正方向,以确定矢量的正负,然后进行运算。经过几次熟悉之后,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再加以提高。为此,书中设有一个专题,讲述“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讲述,或者让程度较好的学生自己钻研。
对有些在高中阶段无法讲清或不能证明,但实际中又需要明确的问题,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不但适用于恒力,而且适用于变力,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等,则直接告诉学生,并说明它可以证明,但在高中阶段无法证明。学生知道这一点和不知道这一点是不同的。知道这一点,一方面,学生运用这些规律时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给他们留下进一步钻研的念头。
采取灵活渗透的方式学习,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知识面越宽,越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相互借鉴地学习。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教学内容相比,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知识面是比较窄的。在不增加课时、不造成过重负担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弥补学生知识面过窄的不足。
篇4
1 高中物理教师教材重构能力
在传统的课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构的能力,就是怎样通过对教材进行改造实现有效地把握教材内容完全不变地教给学生的能力,它解决“怎样教好”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变成了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和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教师的任务是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构的能力就是怎样通过对教材改造实现学生主动认识、主动建构、获得充分发展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教师不仅要解决“怎样教好”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教更好”的问题。所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对教材进行改造的能力不同于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构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师有课程意识后的一种新的能力。
2 高中物理教师教材重构能力的结构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材内容重构活动主要涉及新课程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特征分析、实验分析、现代教育手段分析和学习评价分析六个方面。按照心理学提出的“能力与活动相适应”的观点,高中物理教师教材重构能力由教材重构的能力、研读文本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教学评价的能力等组成。
3 提高高中物理教师教材重构能力的途径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表明,提高高中物理教师教材重构能力主要有干预性指导、教学反思、行动研究和校本教研四条途径。
3.1 干预性指导
干预性指导分两类,一类是由特级教师或名师以报告、讲座和公开示范课的形式开展的集体性活动;另一类是师徒结队指导。因第二类实践性更强,下面就以教材内容增减为例对师徒结队指导法作一说明。
研读教材,搜索素材熟悉教科书本质上是对物理学知识的再认识过程,徒弟在师傅指导下研读教材,主要收集教材中的素材,如物理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物理解题技巧、例题、物理规律、物理学研究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学史、科学家故事。收集的途径可以是网络、教辅、教参、报刊杂志、同事交流、课外书、图书馆资料、其他版本教材。这过程要求独立完成,可以通过网络、书本但不求助其它物理教师
咨询教师,完善素材。掌握大量的生活素质和社会资源,是物理教师教材重构的基础。年长的物理教师都掌握相当多的生活素材和社会资源,它们都是经过物理教师的筛选和检验,既符合当地学生实际又行之有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徒弟向年长物理教师征集素材时,还要咨询这素材的优点及在教材重构时的用法。
专心听课,学用素材徒弟听师傅的课,学习师傅如何改变教材中章节的编排顺序,改变某一节教材内容的顺序的技巧,感受师傅怎样补充延伸教材中的某一物理知识、增加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改变教材中的例题、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对教材中实验器材进行变动、对教材中实验的方法进行变换、改变某一节教材内容的顺序、改变教材中章节的编排顺序、减少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然后思考可以借鉴哪些素材,删除哪些素材,怎样进行教材重构。
试教上课,应用素材(这过程一般在公开教学时比较多)。师傅对徒弟应用素材进行教材重构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徒弟重新思考教材重构,再次进行教材重构。
正式上课,活用素材。徒弟带着新的教材重构内容进行上课,灵活应用教学素材。然后通过课堂学生的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评估素材的优劣。
反思上课,积累素材。通过对课堂教学、学生反映和学生作业情况的反思,总结素材选择和应用的得失,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又适合自己教的素材,建立教材重构资源库。
3.2 教学反思
课前重构反思。物理教师在完成备课后,对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流程重新审视。它包括课题引入的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提问的奇思妙想,开展科学探究的做法,实验操作的措施,数据处理的路径,探究结论的描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点睛之笔,物理方法的展示和科学思想的迁移。通过回顾、梳理、剖析、反思,这些内容都可成为今后成功的经验。
课内重构反思。在物理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实验不成功;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常会冒出一些独特的问题,如加速度测量仪器是什么?在批改作业时,也常看到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思路,甚至物理教师应急之中产生的瞬间灵感。这些都可以作为以后丰富的教学材料。
终结性反思。教材重构通过课堂的检验,物理教师对教材重构的得失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和认识。在此基础上物理教师对教材重构重新进行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重构”,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另外不同的教师对教材重构的反思的内容要有所不同:新手型教师反思的内容是教材重构的技能,适应型教师反思的内容是教材重构的策略,成熟型教师反思的内容是教材重构的理论。
3.3 行动研究
教师自构,发现问题。高中物理第一模块就有静摩擦力、加速度、瞬时速度这类难点概念,有牛顿三大运动定律这样的难点规律。物理教师对这些内容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这些内容的课程目标、敦材文本也是非常清楚,可是每次物理教师都觉得这些内容难上,对自己的教材重构不满意,尽管在教材重构时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验的改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种教材重构过程产生的困惑就是行动研究的问题,也是行动研究的课题来源。
展示自我,重构问题。像“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就有多种实验探究方法,如用滑板、夹子和小车做实验,方法简易但不够精确;如用气垫导轨,小车做实验,精确但实验规模大;如用滑板、打点计时器、小车做实验,可行但麻烦;如用传感器做实验,定量、精确、快捷但学生感觉不到探究的物理过程。根据学校的物理实验器材的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层次,当物理教师无法确定选用哪种方法最适合时,可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提出,展示自我重构的问题。
教师互评,分析问题。像“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不同的物理教师有不同的重构方式。有的基本照教材的内容,只简单增加些应用例子;有的使用多媒体,增加了第三定律视频实验;有的进行大规模重构,他首先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磁场作用力、电场作用力的相互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进行验证,其次验证固体间、液体间、气体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再次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作分析,然后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作定量测定,最后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进行探讨。这些物理教师由于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工作阅历、教学的实践不同,他们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教材重构有自己的思考和方法,主讲人的抛砖引玉,会引起其它物理教师的热烈讨论,最终形成共识。
教师实践,检验问题。静摩擦力大小突破相对容易,但方向突破就比较难。有物理教师在教材重构时设计制作一个静摩擦方向检测仪,设法在课堂上对不同情况静摩擦力的方向进行演示,化无形为有形。这样的教材重构能否成功,还要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验证,把检验问题效果如学生反映、教师感觉、课堂气氛和目标达成记录下来。
教师再评,再构教材。不同的教材重构就有不同实践,会有不同的效果,物理教师把各自的实践汇总到备课组或教研组,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对每一种方案进行评价,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最优秀的教材重构方案,存放在课题库中,供下一届使用。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都盛行一节一备制,即教材的每一节内容都有一位教师进行主备课,备课内容包括教案编写,课件制作、教材主讲,因此教师间都会有互动式行动研究经历。
3.4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的内容分给教材内容“穿靴、戴帽”,新仪器的应用,常规实验的制作和现代情景收集四个方面。
给教材内容“穿靴、戴帽”教材通常从知识导入,离学生生活较远,而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生活实际,给教材补上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开头与结尾,即所谓的给教材“穿靴、戴帽”。教师专门寻找每一章节最适合学生物理情景作为新课引入,成为探究教学问题引入,课题结束时对引人物理情景中的问题加以解释,并引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种首尾呼应,螺旋式呈现物理情景的方式,从课的结构角度说比较完整;从探究教学角度说实现了探究的目标;从内容角度说,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理解教材更容易了。每一章节的“穿靴、戴帽”,汇总成册即成探究教材启蒙篇。
新仪器的应用。计算机与传感器的联用,给探究教学提供了定量探究物理量的新手段。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经验,对各章节的内容用传感器进行试探性应用,精选出适用的章节,描绘出组织形式,评估出教学效果,写出操作程序。对效果显著,操作方便的实验,还要作好实验视频。把传感器应用的物理专题研究汇总成册就成了传感器实验篇。
常规实验的开发。教材中只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其实还有很多有特色常规实验尤其是学生小实验在教学中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一方面对每章节各种版本涉及的实验进行汇总,对国外教材中的实验加以借鉴,对杂志中介绍的实验加以筛选,另一方面对生活中新涌现出来产品加以借用,用新的创意进行再制作,或用新材料进行再开发。常规实验器材构成新的物理仪器,常规实验汇总成册为常规实验开发篇。
现代情景收集。物理教学要反应科技成果,要贴近现代化,就得不断更新现代物理情景,不断展示科技成果。教师通过电视、网络寻找科技新应用、新发现和新成果的信息,以图片、课件、视频的形式汇总构成物理电子信息库,成册即为现代情景篇。
篇5
关键词:教材;γ袁变;光电效应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2)4(S)-0032-2
我校从2009年秋季开始使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教材,到本学期结束已完整使用了一轮。教师普遍反映教材总的来说是好的,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且在很多方面跟其他教材相比也有其特色之处。但金无足赤,笔者认为教科版高中物理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尚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由于笔者的知识及可查阅的工具书有限,切盼专家同仁予以指教。
1 关于γ衰变的表述:
教材3-5的41页关于放射性衰变的定义:放射性元素是不稳定的,它们会自发地蜕变为另一种元素,同时放出射线,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放射性衰变。笔者认为从定义的内容来看,衰变后要有新元素的生成,而γ射线是在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核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释放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原子核在释放γ光子后,并没有新元素的产生。和笔者分析的情况一样,在本教材42页就出现了这样一句话:γ射线不带电;它从原子核射出后。原子核的电荷数不变,我们把物质放出y射线的过程叫γ衰变。这让笔者在教学中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原子核的电荷数不变,那就是没有新元素的产生,放出γ射线的过程就不应该叫γ衰变。后来笔者查阅大量的资料,发现在杨福家所著《原子物理学》中有这样的描述: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要向低激发态跃迁,同时往往放出γ光子,这现象称为γ跃迁,或y衰变。这样来说,课本中γ衰变的说法是有理论支撑的。但作为中学教材还是应该严谨些,像衰变这种前后概念自相矛盾的情况不应出现。
反观另一版本教材在对这个问题的表述上,就有意做了回避。如71页中:当放射性物质连续衰变时,原子核中有的发生α衰变,有的发生β衰变,同时伴随γ辐射。请注意,这里用的是γ辐射,理解起来就不会有问题。
2 光电效应:
2.1 遏止电压概念的缺失
教材中没有出现遏制电压的概念。笔者以为既然用到了最大初动能的概念,也应该介绍遏止电压。
2.2 光强越大,光电流越大吗?
教材3-5中71页有这样一句话: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截止频率、光电流出现时,光电流的大小由光强决定,光强越大,光电流越大。笔者认为这句话值得商榷。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光强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内通过该面积的光子的能量总和。由此可知,单色光的光强公式为:I=Nhv。也就是说光强由两个因素决定:Ⅳ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光传播的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总数,υ为光的频率。如果光强仅是频率增加引起的,此时的光电流是不会增加的。
教材中的表述若改为“入射光频率一定时,饱和光电流强度Is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理解起来应该更准确。
3 教材与教参的匹配问题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了解编者意图的最好的途径就是阅读教参。教参的必修部分做的很好,不但在教学的内容方面给予教师高屋建瓴的指导.而且在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上向教师展示了新课程的教学组织模式,使教师感到新课程教学模式不是那么陌生。但选修部分,尚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笔者在使用本套教材过程中产生了以上不同的见解,但只是个人的理解,观点未尽成熟,在此期望与编者、专家及广大同仁共同商榷。
篇6
2两种教材例题的共同点
2.1紧扣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
两种教材例题均针对本章节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P问题,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提供了帮助,同时为解题规范提供了范例,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如坐标系的建立,对矢量方向性(正负)的论述和交待,对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境的关联理解,以及对物体运动及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待等等,所有这些,均既有利于学生自学,也为教师的教学规范提供了范例.
2.2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图文并O,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种教材例题均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如人教版教材中的打垒球、列车编组站、火箭炸裂等,美国教材中的汽车制动、汽车碰撞、太空行走等,例题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人教版的“一毛”,在例题和习题中都有出现.
2.3体现学科素养和解题素养,注重物理学科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
两种教材例题均对动量、动量变化量和冲量的矢量性进行了重点分析,着重体现了物体的运动观和相互作用观,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例题解答注重审题分析、隐含条件的转换、物理模型的建立、对结果的讨论,对提高学生解题素养有较好帮助.
2.4注重对解题过程的说明,以文本框形式呈现,有利于学习理解相关过程
两种教材例题均注重对解题过程的说明,如中国教材的“解题时涉及的速度,都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美国教材的“喷火枪点火前,系统的所有部分都是静止的,因此系统的初动量为零.”这样的说明,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解题过程.
3两种教材例题的不同点
3.1解题步骤层次上有明显差异
【中】中国教材的解题步骤分为分析、解和最后结果的分析.这三大步骤在《动量守恒定律》这一章遵循较好,但在有的章节遵循不好,如必修1第二章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例题将分析与解合在一起,对结果没有分析.
【美】美国教材的解题步骤分明,每个题目分三大步,分别是分析概括问题、求解未知量和验证答案.这三大步骤中的每一步又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细分,如分析概括问题分为确定系统、建立坐标系、画出示意图、作出动量的矢量图和写出已知量与未知量.求解未知量与中国教材“解”这一步差不多,但是注重了数据的代入过程.验证答案这一步统一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单位是否正确?”、“符号是否有意义?”和“数据是否合理?”.
3.2解题过程对数学知识运用重视程度不同
【中】中国教材例题的解题过程对数学知识的运用重视程度不高,只是注重了建立坐标系和相关方程及运算,有时甚至在解题后的结果分析中交待建立坐标系,如例题4.
【美】美国教材例题的解题过程对数学知识的运用重视程度较高,不仅注重了建立坐标系和相关方程及运算,还注重具体的代入数据及计算,在代入数据过程别注重了单位,在计算时还在旁边提示相关计算过程的依据,如“将m=2200 kg”代入.这样做可能是考虑美国学生计算能力相对较差的缘故吧.
3.3解题过程中情境图示重视程度不同
【中】中国教材例题虽然对情境也有分析,但是,除实物情境图外,其他基本上是文字分析,不够简洁明了.这样分析作为学生自觉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学生图示相关情境能力的培养不够.目前教学中,学生不善于画图,或者是根本不习贯画图分析问题.
【美】美国教材例题对情境分析完全是图示呈现,不仅有实物情境图,而且有矢量图,图中矢量是按照矢量的规范写法进行,即印刷黑加粗斜体.这种写法,对对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但对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思维和分析方法有好处.
3.4解题过程书写的繁简程度不同
【中】中国教材解题过程简洁,方程简洁不重复,有利于学生简化学生思维过程.
【美】美国教材解题过程繁琐,可能是严格遵循矢量图列式的原因,方程重复较多.如例2中“pi=pf”、“pCi+pDi=pCf+pDf”和“mCvCi+mDvDi=mCvCf+mDvDf”,这三式均表示同一个物理过程的遵守的同一规律,即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
3.5解题过程中,对有关定律、原理的运用表述不同
【中】中国教材解题过程中,对有关定律运用的表述通常为“由动量守恒定律p′=p可得”,这样的表述有引导学生死套公式、定律的问题.
【美】美国教材解题过程中,对有关的定律运用的表述相对灵活,如“利用动量定理,求出汽车停下所需要的力.”、“由于冰作用于两车上的净力接近于零,所以动量守恒.”、“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出pf.” 这样的表述,体现的是对定律、原理的运用思想.
3.6解题后对结果的验证或分析不同
【中】中国教材注重对解题结果的分析,如负号的物理意义、结论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解题结果的理解.
【美】美国教材没有解题结果的分析,但是有对答案单位、符号和数值的验证分析,这样解题显得完整,对结果的解题理解也有帮助.
4对我国物理教材例题编制的启示
(1)进一步重视物理学科素养,注重例题解答过程中的物理意义
动量部分对矢量要求非常高,可借鉴矢量图等方式,突出矢量地位,强化学生对矢量的重视和理解.矢量图仅在必修1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中出现了两次,教师和学生基本没有关注.为了不增加教学负担,在动量部分增加矢量图,引导学生增强对矢量的认识和理解是必要的.
(2)重视解题前对题目的分析和概括,培养学习良好的审题习题
解答前,以明晰的步骤要求画出相关情境图或示意图,标示已知与未知,对培养学习良好的审题习题,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有较好帮助,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素养.
篇7
关键词:v-t图像;耕读;斜率;正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18-2
经过近几年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的教学,可以看出编者还是煞费苦心的,他们利用教材的正文、小资料、插图、交流讨论、发展空间等板块将较难的知识点分条块、分层次展现出来,教材编排中做到了适时、适度、适变,尊重了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遵循了“耕”的规律,从而形成具有“耕”的特色的教材编排风格。接下来,笔者结合耕读理念谈谈高一物理教材(教科版必修1)如何编排加速度方向的判断:
1 从加速度的定义出发,判断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Acceleration)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单位是m/s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物w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由此可知,只要学会确定物体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就能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在教材安排上,教科版必修1第16页图1-4-5介绍了Δv,第17页由 知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相同,从而归纳得出:在直线运动中,沿物体运动方向建立一个坐标系,若Δv>0,则a>0,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若Δv
【耕读理念】此处引出加速度的方向体现了“适时”的理念:教师与学生以“耕”的精神从事教学实践与学习过程,追求质朴的、自然的、勤劳的、和谐的教学生活。学生通过学习了坐标系和Δv的知识,引入加速度方向的判断很自然、适时。
2 从运动的类型出发,判断加速度的方向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类型不是加速就是减速。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在教材安排上,教科版必修1第20页图1-5-3就介绍了匀加速和匀减速两种不同的运动类型并结合vt是t的一次函数,对应的v-t图像是一条斜线,其中斜率 表示了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通过v-t图像的学习,从而归纳得出:若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a与v0同向,速度随时间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若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a与v0反向,速度随时间减小,物体做减速运动。
【耕读理念】此处引出加速度的方向体现了“适度”的理念:“耕读”既包含边实践边学习,实践求知,知行合一的自我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也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尊重个性,从而实现以少胜多、以慢胜快的教学境界。学生通过学习加速度的定义知道了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相同,此处进行运动类型结合数学函数的讲解,对加速度的方向判断进行了适度的加深,构建了遵循教与学的客观规律,用最小的教学行为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的教学生态文化。
3 从实验的纸带出发,判断加速度的方向
经过前面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推论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加速度的概念了如指掌。在教材安排上,教科版必修1第36页,课本安排了“实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将加速度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台阶。实验中,不仅回忆了前面所学的关于加速度的知识,还推导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差为一定值:即Δx=aT2,从而可以通过测量位移的大小就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并可以判断出加速度的方向。并通过讲解和练习教会学生作v-t图像,学生能够通过比较自主总结出如何快捷、准确地判断加速度方向的规律:v-t图像向上倾斜,加速度为正;v-t图像向下倾斜,加速度为负。
【耕读理念】此处引出加速度的方向体现了“适变”的理念:“耕读”理念要求教师教学既要挖掘人的学习潜能,实现人的学习本性,又要满足人的学习需要,从而去传播知识、优化生命、美化生活。让实践、读书、反思的有机统一成为学校的本真状态,让“实践求知,读书益智,知行合一,怡情淳品”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学生学习、实践、成才提供土壤,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提供养料,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夯实幸福人生的基础。教材在此处引入实验,将前面学习的从加速度定义、运动的类型判断加速度方向进行了适当的改变,一是通过纸带计算出计数点的速度进而判断Δv>0还是Δv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必须掌握各种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一种职业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实施教学活动的行为方式。物理教材分析能力就是各种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只有通过泛读、通读、细读、精读才能真正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才能设计适当的教学方式或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俞晓明,韩爱明,何捷.例谈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J].物理教学探讨,2014,32(5):11―13.
篇8
一、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了具体的课题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多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而适于学生自主学习去做的实验是很有限的,新教材中的“参考案例”正好为学生自主学习限定了范围。这些案例实验,是专门为学生自主学习而设的,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适度性,如果没有实验范围学生不知道怎样去选题,也就更不可能去做课外实验了。另外这些实验又要难度适中,简单没有挑战性而使学生失去兴趣去做;难度太大,让学生无从下手而没有自信去做。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求实精神
虽然教材中的参考案例所设置的实验多为简单的实验,器材也可用日常生活用品所代替,但学生要真正做成功一个实验也是有一定的难度。实验要经过精心的准备,细心的测量实验数据,认真的讨论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以及实验过程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白看不如一做”。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中第14页的实验参考案例2,只有学生做过这个实验才知道用玻璃瓶和塑料瓶的区别及哪个效果更好,怎样做才能保证水流的速度是恒定的,怎样才能比较准确的描绘水的平抛轨迹。
三、促进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内所学知识
每个实验都包含着相关的物理知识,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现和再学习过程。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应先明确本实验的目的及原理,这就需要学生先理解与本实验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在处理数据时也要运用物理知识。
四、教材中的“参考案例”没有被教师所重用
教材中虽然设置了一定的参考案例实验,但是真正动手去做的学生却寥寥无几,使其成了教材中多余的摆设,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笔者曾经调查过几个班的学生,他们在没有老师强调的情况下,很少关注过这些参考案例实验,更不用说去做了。老师在教学中应适度引导学生动手去做这些课外实验,以此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自学钻研能力。
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索;教材;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使用高中物理教材,然后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于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开发。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下,首先产生对于教材内容的兴趣,进行初步的探索,然后在教师的教学暗示下,开启对教材的探索之路。然后再回归教材,针对教材所教的东西对所探索的内容进行梳理,逐步转化为科学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前进行知识的引入
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往往都是来自于教师的讲授,而很少通过自身的探索与生活实践等去收获知识,最终对于科学问题的感性认知就非常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探索在前,教材在后”这一教学时,首先应该结合学生的需求去设计一定的教学环节进行知识的引入,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对于所学的知识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他们才会产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去思考,进而提升自身的能力。
例如,在探究“弹性势能”时,因为这一部分探究的知识内容涉及前期所学的物理知识以及科学方法,这个时候进行教学引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所学的内容设计几道单的思考题,通过这些问题去引导学生温习知识,在设计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疑,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回忆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弹性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需要学生把“运用速度―时间图像,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关系公式”的方法迁移过来,引导学生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通过对于这两个问题相关性的回顾,就能让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关系进行深度思考,就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体系,从而掌握自己主动探究的方法。
二、课上良好的教学设计
在前期进行良好的教学引导以后,教师就要通过课上设计从而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运用适量的点拨以及导学案等形式,让学生在不阅读教材之前,就能进行自主的探究实践,进而建构自身的知识、逐渐锻炼自身的技能,体验学习的过程,最终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一系列的步骤能够让学生完成质的蜕变,掌握真正的高中物理知识。
例如,针对“电路”知识,在探究变压器两端的电压与线圈的匝数关系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设计,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在对于这一部分进行一定的课前引入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定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对于这一部分所学的知识进行自身探究实验的设计,而掌握所学的知识。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采用以下装置进行验证:
在讲课开始,笔者就告诉学生这就是变压器的简要工作图,并给学生简单讲授了其工作的原理以及各部分的名称,从而通过这一现实中存在的仪器给学生讲授知识就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会引出探究的题目,也就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教师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初步勾画出探索的基本流程:“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总结结论”,从而使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迹可循,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探索,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验设计去验证变压器两端的电压与线圈的匝数的关系,在学生获得初步探索结论以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去梳理所学的知识,总结在实验过程中的得失,学会物理探究的方式,最终就能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课后良好的评价体系
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评价标准。这样让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能够切实明白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通过教学评价进一步辅助学生学习与探索的方向,对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高中物理是一门探究性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妥善地应用“探索在前,教材在后”这一教学形式,首先应该做到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开始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满学习的动力,让其在实践过程中有着探索的愿望;在实际课堂展开的过程中,正确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良好的探索思路;在教学结束后设计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探索学习进行一定的总结,让其更好地查漏补缺,从而使学生整体的教学过程更加完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渗透;意识;环境保护;经济
面对全世界加重环境保护的新形势,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当担负起这个重任。为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树立环保观念,我们在渗透环境教育的时候要仔细钻研教材内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动态、环境的严重后果和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况,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认知度,真正意识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必然联系。我们的城市发展是迅速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随之增加,“保护环境、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仅是社会的热点话题,更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也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前,各种污染的气体逐年递增,产生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全国各地气候急剧恶劣。同时,由于化工企业的污水排放,人们的饮用水资源与土壤也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才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就需要通过书本内容联系当前现状,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利用环保知识,优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物理学科的学习,学生一直掉进大量的习题练习里,做不完的试卷、试题,让学生陷进周而复始的枯燥乏味中。教师这时候要将环保知识融入教学,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接受更多新事物的视野。环保话题的融入,让物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跟学生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教师要通过目前环境恶化的现象争议,激发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环境改变的一些独到见解。根据高中生的好动、爱问、活泼、积极、求新等心理特点,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将环保知识联系好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目前实际相提并论。如我会将不可再生的环保资源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让他们想办法研究可替代的资源,这样会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意识。在这方面我会利用电子邮件与有关环保专家进行交流心得体会,将我学习来的前沿的理论知识制作成经典的多媒体教学片;同时还可以参与网上的自愿者环保活动,我们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优化他们的环保意识,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这样,将环保意识植入学生的脑海,会使学生在打造再生环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用具有创新的思路激发学习物理课的兴趣,一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路刺激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思维,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变得更加容易。
二、运用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环保知识融入物理学习,需要方法得当,这个是环保辅助教学相互促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要融入现代环保理念,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如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人人网、微博、QQ群等,实现“互动交流”,这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现代化信息的传输速度特别快,丰富的环保教材为物理课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视频、图文、声音等创设模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提升物理学习,从而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个参与者,在良好的氛围中鼓励学生的热情,打造愉悦、和谐、快乐的氛围,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助学生探索物理现象。我的学生很喜欢物理课,原因在于我在授课的过程中用具有魅力的形象语言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当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能将环保知识很好地融合展现的时候,我会及时地给予肯定赞扬。高中生需要一种认同感,当教师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时,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感觉物理的学习其实并不难,在实践活动中就获得了物理知识,提高了物理成绩。
三、搭建环保平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体会到,让学生感知具体的物理现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接受和学习。当我们搭建一个环保与物理相结合的平台后,会使环保知识得到快速传播,让学生在对一些物理现象的理解能够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从而让学生在获知的过程中理解概念,达到合理运用概念快速解题的目的。如我在课堂上,遇到一些难以用语言、用文字等难以讲清的物理现象时,会鼓励学生通过环保知识的运用由静变动,将概念具体化、变成可操作化之后,学生就在瞬间加深了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物理的世界是难以让学生有完整的认知印象的,这就需要我们将很微观、抽象的物理现象进行缩放,通过一些实际的实例展示给学生,利用环保知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理解问题,熟记物理概念。学生的感情是丰富的,教师要发挥学生的特性,不能搞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要善于运用学生的情感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期望中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索的求知,才会更好地将教材的内容消化理解。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把“外在”的环保信息通过物理课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使学生增加环保的意识,树立环保观念,逐步形成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精神。同时,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发挥物理课的优势,使环保的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睿.物理教学注意环保意识的培养[J].技术物理教学,2002(3).
[2]李姗姗.物理教育学与资源环境[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2).
[3]王海民.物理素质教育中开展创造教育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