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时间:2023-04-10 08:0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新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新课程标准

篇1

一、反思

1、传统语文教学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成了“语言文字”而 非“语言文学”或“语言文化”,语言本身所承载的传承人文精神淡化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我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几乎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精神上无依赖的人,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极易发生动摇。文化素质无法对等于道德信仰。语文新课程标准把人文性提到了和工具性同等的位置。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寻归精神家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力求通过教学活动,树立起学生的人文信仰。

2、传统语文教学 同一化的要求和标准答案,迫使教师和学生不得不“练兵”,以求接近“真理的边缘”,教师渐渐丧失自己的个性,学生渐渐丧失自己的语言,成为说别人话的“奴隶”。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中,特别提到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将会越来越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开放式的教学将不会是遥远的梦想。

二、课型设计:

(一)教师思维引领课堂教学

1、问答法

教师依据课文体裁及内容特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一环一环进入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和口答,侧重进行思维训练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适用于逻辑性较强的篇目或情节环环相扣的小说如《驿路梨花》的教学。

2、读写结合

侧重迁移训练,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如诗歌的改写;进行相关内容的联想,如《〈桃花源记〉续写》。侧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写作能力。

3、互动式教学

(1)师生互动。即分组教学。主要用于阅读教学。教师在授课的基础上,提出可供思考讨论的问题,学生在个体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个别辅导。侧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适用了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2)学生群体互动。分组教学中采用竞争式。在教学中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和评价,分组讨论后学习知识的速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引领学生思考--交流--合作--竞争。侧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团队精神。适用于学生自学的内容。

4、讲授式

学生比较陌生的知识或理解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通过讲解,构建一个平台,教师画龙,让学生自我感悟,自已点睛。 转贴于

5、情境式教学

学生受自身阅历、知识水平局限不能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通过音乐、图像等形式,营造出相应的情景氛围,让学生自己感悟,鼓励学生谈自己感受。侧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一定的鉴赏能力。散文和古代诗歌教学,适于采用这种方式。

6、情境表演式教学

教材内容定的情境,让学生即兴表演。既可激活课堂,也可考查学生对内容的领悟能力。如《斑羚飞渡》中学生即兴给文中斑羚配音,揣摩斑羚们的思想活动,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斑羚“咩”了什么。《摆渡》中让学生上台表演摆渡人怎么扶有钱人上船,想象表演两人动作。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技能。

(二)学生思维引领课堂活动

1、互动式学习

学生个体对学生群体的互动。教师在课前给单个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参考意见。学生自己组织整个课堂,大家分组讨论学习,教师做最后的点评。这种方式可用于一些知识点不多,内容浅显的作品,如《秃鹰之死》一课比较简单,在教学设计上,笔者便让两个学生担纲,分别从讲解和组织讨论两个方面组织全体学生完成该课学习。侧重培养个体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交流式学习

教师不预先设定该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提问,自由讨论。采用生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等形式。这种课型通常放在一个单元中,课文知识重点为重复前面内容的课上。同时也需要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如《蜘蛛》这一课,笔者作了这种尝试,在课前,必须对生物学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的把学生散乱的思维串起来。

3、探究式学习。

篇2

关键词 语文新课标;读书;兴趣培养

一、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六年制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所以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阅读的“量”忽视了“质”的重要性。片面的理解了“多读课外书的好处”认为这样就会扩大了学生阅读面。殊不知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课外阅读是一种负担,从而收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应创设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这样学生阅读的“质”也就得到提高了。我从以下两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课前交流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的课前都安排几分钟给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可以讲当前的时事新闻,当地的风俗人情;背诵一首古诗;谈电视节目的观后感;讲故事……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可以按座号轮流进行,其它同学和老师当评委,根据学生的表情、语音、语调及所讲内容对他们量化计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为自己讲得好,讲得流利,讲得精彩而去搜集素材,加工整理,课前试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拓展了读书的范围,丰富了知识。使读书成了学生的需要。

2.两报交流

“班级小报”和“黑板报”。在班级中我布置了“班级小报”展示台,学生热情高涨,兴趣很浓。他们大量地收集材料,为了能找到耳目一新的材料,他们阅读大量的书籍、画报,精心地设计。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油然而生,读书欲望熊熊燃烧,他们从阅读中获得了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知识,对读书的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又整合美术课程的运用能力;“黑板报”我采取按小组轮流出,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们绞尽脑汁,群策群力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在取材上各出其招,有的翻阅“十万个为什么”寻求科普知识,有的查看各类报纸寻找时事新闻,有的细读《智力万花筒》选择疑难。他们在“取材”中走近了科学,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无形中阅读的兴趣得到的培养。

二、课堂内外阅读的结合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来我们在阅读上却是重课内而轻课外,致使学生知识面不广,语文能力低下,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需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由课内向课外扩展延伸,才能使课堂内外和语文学习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现行的教材在课后作业的编排上特别强调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增设了“收集有关资料”的课后作业,其目的就是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长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教师可提出这样的疑问:这棵榕树的特点就是大,那它到底有多大?鸟儿多,到底有多少?鸟儿为什么能在这里幸福地生活?布置学生课后注意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学生在课外通过看书,上网查阅,向人咨询,了解到很多内容:“这棵树生长在广东新会县,有500多年的树龄,它的树冠遮盖的面积相当于200多间教室那么大,真是一棵罕见的而又奇特的榕树啊!”;“这里的鸟的确很多,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这棵榕树上大约生活着10万只鸟,其中就鹤就达到了七八万只。”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信息量比教师的还要大。

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安徒生童话作品选》;《桂林山水》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的《桂林,山水为什么那样秀丽》。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的知识就会由量的增加产生质的变化,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三、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学生的阅读的水平怎样,代表其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学习阅读的有关理论知识,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会利用阅读工具,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

1.学会有选择的阅读

让学生了解图书的分类知识及检查图书报刊和基本方法,这样便于他们借阅。

2.学会有速度的阅读

逐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本领。培养学生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阅读尽可能多的资料,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

3.学会有笔记的阅读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学语文;课程内容;变革

新语文课程标准反映出课程在内容上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一改革内容既是对我国传统课程内容总结、反思的结果,也是当前语文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一、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特点

1.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强调学科知识,难、繁、偏、旧

难,语文课程内容忽略了学生智力接收水平的实际需要,缺

乏科学的依据,没有经过系统地调研与跟踪调查,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使得课程内容不能适应学生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繁,语文课程内容对语文知识点进行过度肢解,使简单的知识变得烦琐、庞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调重复知识要点、缺乏系统学习的科学性,失去了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偏,传统语文知识虽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选择的内容强调丰富性,但这些知识是为学科专家准备的,对于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来说,语文知识偏离了学习的正常轨道,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旧,语文教材中编写的知识过于陈旧,几十年不变,特别是一些文坛大家的作品反复在课文中出现,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丰富性的提高,也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难以适应,脱离现实社会生活。

2.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传统的语文课程内容片面地以教学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被压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被教师忽视。我们知道儿童生活的世界应该是充满阳光、丰富多彩的,儿童的知识学习应该在有滋有味的现实生活当中获得。如果语文课程内容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虚幻的理论世界中去寻找知识、去获得灵感,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程内容特点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打破了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僵化、单调、缺乏科学性的特点,力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现状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的总结与反省,也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强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语文新课程内容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基础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综合性、人文性等特点。

1.语文新课程内容以突出基础性为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要求中小学生必须不断加强对新课程内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学习任务不是培养某门学科的专家,而是为基础服务的,应当给学生最基础、最通用的知识,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最强的稳定性、最广的适应性、最长的实效性、最快的迁移性,这些知识应该是终身受益的。”所以,“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就是我国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在总结了我国以往课程的经验教训之后,应对新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

2001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突破学科中心,强调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根据教育实际需要,确定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需要学生把握与理解。同时,对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重新界定。

总之,语文新课标对学习内容进行严格要求与总量控制,删减了传统语文教科书中过时的、陈旧的、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运用的知识点以及一些伦理性过强、对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以利于促进新教材向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语文新课程内容以突出时代性与实用性为特点

一定时期的教科书内容与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一定时期的教材内容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不仅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而且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共同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代性的需求,让新课程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时代性较强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内容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基于此,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抽象问题,并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3.语文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点

传统语文课程等多强调学科至上,学科中心本位思想,片面地割裂各种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不仅阻碍了学生学习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同时也妨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必然会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隔阂,同时也会增加学习科目,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传统语文教材往往注重于为学生提供语文学科的系统知识,体系是完备丰富的,但仅仅只是局限在语文学科范围之内。针对上述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传统课程标准的片面性做出了修改,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将语文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融合,跨越语文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鸿沟,真正实现知识的整体融合。

4.语文新课程内容的人文性特点

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加重了对语文三维目标知识结构的理解,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加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培养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的优秀人才。

三、语文新课程内容给语文教师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语文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由教师掌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与操控者,培养学生“了解、理解、应用”语文知识;语文新课程标准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经历什么”“体会什么”“感受什么”重点挖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形成正确的结果性目标外,还增加了学生体验性目标的形成。注重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使用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新课程内容的提出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具体而言包括:

第一,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具有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性价值,语文教学不是单一、独立的,应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达到整体性效果。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要学会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

第二,新时期语文教师应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不断进行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强化了语文教师对于知识结构教学的最优化过程,同时也迫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加强学习过程中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养成身学习的意识,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

篇4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但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一、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工具性来决定的,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工具,更是人类存储、传递信息的工具。只有很好地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我们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二、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三、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切忌本末倒置。有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把课件做得非常花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动画一应俱全,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技术细节和美化上,播放起来,教室里显得非常热闹,认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在课堂上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启发学生思维,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却不太重视,过于追求表面的浮华,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

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要认清其功能。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粉笔加黑板是一样的,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要认清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而我们有些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多采用教师主讲,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课件的教学方式。由于课件是老师事先设计好的,不能在课堂上随意改动,这样就不便于老师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更改教学设计,不能随机应变,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随时变化和调整,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师生双向互动不畅,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多媒体,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也要看到,使用多媒体,为达到光影的最佳效果,需要营造灰暗、柔和的教室环境,课件一放,教师就得时刻注意点击鼠标,仔细搜索,这必然减少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互活动;教师借助电子平台教,学生通过电子平台学习,往往忽视了师生间直接的知识研究探讨和情感交流融会的活动。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一堂好课不是单纯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信息技术绝不是解决教育症结、攻破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整合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认真剖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整合的实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在价值。

2.恰当设计教学过程,找准整合的最佳结合点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

3.重视师生交流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自由参与性、平等交互性、虚拟探究性以及客观公正性来打破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绝对权威,通过师生的交流活动来相互促进和启发,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五、初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作用

1.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难学习的科目,但是语文的实践性、与生活实际联系性是极易激发学生兴趣的。语文课堂教学与实际联系,在抓基本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把语文教学中的优秀词句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增强现代意识,提高学生素质。

2.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现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加显示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理解新知识上,能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

多媒体技术走入课堂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语文规律的基本素质。

4.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模式富含教学信息,传播知识量大,有利于良好学习情境的创设。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媒体运用能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信息传输渠道口径狭窄、教学信息缺乏的状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多种感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有待我们去探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顺应当代教育发展的形势,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来优化语文学科教学将大有作为,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5

一.把握语文教学的“尺度”

尺度,即标高,目标。语文课程的标高是由一个个课时目标汇聚而成的,语文教学的“尺度”主要是指“三维目标”。许多老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在落实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1.正确理解“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知识,主要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能力,指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既是传授教学的合理内核,又是获得另外两个目标的载体。好的教师是化繁为简。②过程与方法。过程,指主动学习和师生互动的过程;方法,指学生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倘若一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构、节奏、容量以及遣词造句的整个过程都能一气呵成,学生听课就会有荡气回肠的感觉。一堂好课,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境界、修养与教材融合起来,把自己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育人的崇高职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先是自己的感情发生“井喷”,产生能量,才能激发学生的注意与激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学生的注意引向对学科的好奇与兴趣上,实现德育的目标。

2.“三维目标”贯彻落实的不足之处

“三维目标”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①重知识,轻能力。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知识的阐述是“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是,语文课堂教学那种刻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②重讲授,轻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从“逻辑教学”到“发展智力”,再到“发展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两次飞跃。新课程标准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课程理念,正式将其列入课程目标,标志着语文课程“发展思维”正走向一个认识自觉的新阶段。而实际情况是不少教师还是喜欢满堂灌,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思维发展。③重考试,轻情感。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是一条红线,贯串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之中。对于教师来说,把握这一目标,可能是最难的。这是因为很难有一个统一、具体的评价指标来考量,还在于教师没有发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存在的差距。

二.重视语文教学的“梯度”

梯度,即程序化,有序化,规律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教材、学生两大因素中各自的不同梯度,确立切实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是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1.注意教材的梯度

高中语文教材的梯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本身的梯度,即各册各单元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的不同地位、作用以及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教材地位和作用客观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教学力度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须做到轻重有别,具体是指教学的重点和非重点必须与教材本身的梯度相对应。二是《大纲》要求的梯度。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或《新课标》对高中学生各类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认知程度要求是有明显梯度的,它一般分为了解、识记、熟悉、理解、掌握、运用六个层级和“基本”、“熟练”两个层次。据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须做到轻重有别。其基本操作原则可为“抓大放小”。所谓“抓大”,就是把教学的着重点和着力点放在“理解、运用、掌握”和“熟练”层级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指导学生攻坚克难,以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形成高层次能力之目的。所谓“放小”,不是放弃低层级教学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了解、识记、熟悉”这些力所能及的学习内容,教师则及时予以检查和点拨。教学实践中切忌不分层级一味偏难或一味宽泛浅化。

2.注意学生的梯度

学生的梯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级梯度。目前普通高中分为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市级示范校和县级普通校四个层级。由于校级差异,各校学生总的水平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制订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要求,切忌不顾校级梯度实际搞一刀切而使处于劣势的学校跟不上,使处于优势的学校跑不动。二是学力的梯度。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思维品质客观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须有一定的梯度。据此要做到三点:①面向全体,即把全体学生作为教学对象,不应把目标锁定在升名牌大学有望的少数尖子生而放弃中下水平的学生;②着力中等,即把教学的基准点确立在班级学生学力中等这个点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的区间;③注重两级,即在聚焦中等的基本前提下再适度将教学标高向上向下浮动以使尖子生和中下水平学生获得补益(尖子生的拔高和潜能生的补足),切忌不顾学生学力差异抬高或降低教学基点而搞一视同仁。

高中语文教学相关因素的梯度是客观存在的,梯度间却又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我们定位准确、重点突出、结合巧妙,循序渐进,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度”

效度,即有效性,其表现一是有效果,即有学业成绩和认知提高;二是有效率,即减负增效、获得身心健康和幸福指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度”见仁见智,笔者强调两点:

1.转变教学理念

“应用、审美、探究”是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关键词,它概括了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集中体现了语文学习新理念。应用,就要加强语文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应用过程中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学应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不同,它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求师生一起共同营造研习氛围,在探讨中扩大学习领域,构建新知,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这要求语文教师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学习探究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2.建立高效课堂

学生普遍重理轻文,靠占用课外时间提高语文成绩是不现实的,语文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高效课堂应关注三点:①指向问题。问题是启动课堂活动的“发动机”,一个好的问题应在被抛出之后发挥启思、促动、达智的效应。“启思”,指学生的思考应既不先期达到,又不滞后乏力,而是一个即刻的吸引、关注和惊叹,“这个问题我以前怎么没想过?”或产生一种“做一做,会有什么新发现”的冲动和渴求。“促动”,指学生应有寻求合作者的需求和动一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愿望,而不是仅仅源于教师的硬性要求或指派。“达智”,指学生应能通过问题带来的活动,把感知或发现到的东西,主动融入自己大脑的思考。②面对学生。学生是课堂活动的实施者,他们对问题的感受和体验将直接影响课堂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活动应“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比如兴趣的激发,活动层次的安排(动手的、记录的、汇总的、交流的)等,都应作为课堂活动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不宜笼统地给出一项活动要求,致使个别学生占主导地位,而降低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和效率。③利于评价。课堂活动本质上是一个课堂互动的过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在课堂活动情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课堂活动不能仅仅指向学生的“动”,亦应指向教师的“动”。教师之“动”除不断调节课堂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调控之外,更重要的一条就是如何评价学生活动的实效性和达成度,以便指导和矫正课堂活动的内容和方向,凸现课堂活动的特定价值。课堂活动是否利于评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信心和学生接受并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细加考量和斟酌,不可敷衍。

篇6

[关键词]多模式 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小学语文是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阜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呈现出多模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都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断,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多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创新能力,从被动学向主动学习转变。

一、情境式的语文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通过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到认知活动中,从不愿学到主动学,以期激发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能成功,是真正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只有在教学中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会给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都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内部内素,这样教师就会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平易地、诚心地与他们交朋友,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高超的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塑造创新品质。从而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因为学生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转化为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

(二)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发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从而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以质疑提问的语文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课堂中首先要发现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运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就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课堂中鼓励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在创新教育的语文教学课堂中,疑问是课堂中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在课堂中,只要对知识有疑问都可以提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有的教材中,往往一个学生对其中的一点提出疑问,还有更多的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在根据不同的问题来分析,找出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三、活动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语文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创新教育的语文课堂中,把语文知识紧紧的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因为有生活,才有享受;有实践,才有体验。教师应根据语文活动内容,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并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体验。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讨论、交流、欣赏、参观访问、操作实践、调查研究等活动及喜闻乐见的游戏来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 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索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注重对活动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使活动过程不断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因素,都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作用。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所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地方引进课堂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综合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把音乐带入语文课堂: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语文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如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画句读,如痴如醉的音乐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诗中的精神,画展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感情,不仅使学生感情上产生共鸣,并且提高了审美情趣。

(二)把美的感受带入语文课堂: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两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尽符而已。在语文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散文等),优美的语言与画展结合,积极调动学生思维,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联想,再遐想,由此培养想象能力、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课后,我让学生把刚才课文中学习到的海底美景、在融入自己的想象,把它画下来,学生通过绘画,既对学习的课文知识进行了巩固,又发展了自己的创作意思,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实践当中。

多模式的语文教学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展示平台,通过多模式的语文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探究力,从而达到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有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3]《语文教学与研究》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日积月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51-0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积累,是学不好语文的。以前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秀才要参加科举考试了,却在唉声叹气。妻子问其故,他说,女人生孩子,肚子有“货”,可自己腹中空空,怎么写得出文章来呢。是啊,一个读书人,如果不注意平时的积累,没有 “读万卷书”之功,怎么有“行万里路”的机会?没有“破万卷”之日,怎有“下笔如有神”之时呢?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读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积土才能成山,积水才能成渊。对于初中生的学习,《义务教育语文新程课标准》(2011版)从字词,到阅读,到名著的鉴赏,到作文的写作都对学生各方面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那么学生为什么还老是达不到其要求呢?网络信息时代,学生所能接触的媒介太多了,作为教育者,如果不动点脑筋,那么,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都只能是空谈,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只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积累什么

《义务教育语文新程课标准》(2011版)对初中生(7~9年级)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对学生的积累更是具体。(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4)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5)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事实上,新课标规定的当然不止这一些,这只摘录了其中最为基本的几条。学生语文能力提高,也不只是这几条所能够涵盖的,从简单的“听说读写”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体验”三维目标的实现,到学生语文素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无不渗透着积累的影子。只有从细微入手,不厌其烦,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学生跟着教师步伐向前迈进。没有积累,就没有知识的累积和沉淀,也就不会有进步与发展,理解与提高。小到字词拼音,美言美句,名人名言,俗语民谚,经典范文,名著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所要积累的。但是,我们也知道,语文教育是不可能“毕其功一役”,也正因为如此,更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二、如何积累

(1)关于字词。字词是语文学习最为根本的材料,没有字词的积累,其他都是空中楼阁,这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像盖楼不打好地基,播种不保护好种子一样,只能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汉语字词的书写比英语来得难些,可是要理解起来常常却比英语好区分得多。字词的掌握是习惯性的,它需要在不断反复和重现中才能巩固并被充分掌握。因此,在整个学习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字词教学上,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汉字的结构的特殊性,其音、形、义一直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师在上课前,要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词教学设计好,最大限度地开掘好音、形、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课堂上,要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心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探究语言规律和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这样的教学往往会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也会学得轻松自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有些方法确实很有必要,有些方法还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让学生掌握和积累字词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让学生多读,多抄写,多听写,多改正,这当然没有错。不过,教师一定不要忘了让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有了工具书这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查工具书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懂就查查,不懂就翻翻,日积夜累,积少成多,又不增加负担,还没有压力,这是很好的事,值得提倡和发扬。此外,针对汉字构造的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联想想象,还可以运用拆字的方法进行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如朗读、听写比赛、成语接龙、成语典故及故事演讲比赛等等。还有一种学习方法一举多得、屡试不爽,那就是连词组段,它不仅帮助学生记住了字词,又让学生学会了运用。

(2)关于美文美言。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兴趣,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极力倡导的。也是教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增加积累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积累优美词句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手整理,亲眼目睹,亲自朗读,用心体会,灵活运用。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不要包办代替,不要扼杀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要多让学生自主尝试,使其在活动中取得与别人不同的感受,以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每日至少记一句名言,每月围绕一个专题来整理,并熟读成诵。充分动用仿写、抽查背诵、评比竞赛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要求学生每人都有一本读书笔记。每周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班上每名学生至少捐书一本,建立班级图书角,集全中考必读名著。也可以鼓励学生向图书馆借书,让学生边看边做好读书笔记并进行交流。聚少成多,这样无论是语言的积累也好,名著阅读也好,都有很大促进,一举多得,岂不快哉?

(3)关于写作。有了上面基础性的积累,就会让学生的作文水平依势而上,水涨船高了。为了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可让学生(就像魏书生老师说的)每天坚持写日记,风雨无阻,真心流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老师在平时上课,也可坚持每周写作文及指导,适当进行或参与作文竞赛及征文,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习作,编书名装订成册。老师挑出每次写得好的作文,结集印刷,让学生作为范文,互相参考,并激发其创作热情。与此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读范文名篇,多学习吸收别人的优点,多动笔,多动脑,只要坚持,滴水穿石,绳锯木断也。

三、怎么坚持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要有积累的意识。”这是很有道理的。学生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只要教师细心、耐心、加用心,多激发其兴趣,多给其动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人说“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全体师生应共同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相信学生一定能在知识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厚积”才能“薄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习惯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习惯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所谓习惯成自然,学生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养成的,得有一个不断强化,不断激励的过程。希望全体教师共同帮助学生,和学生共同阅读,享受积累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赵松君.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思路新探[J].成才之路,2015(10).

[2]李伟兵.新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J].语文学刊,2010(15),

篇8

一、情感

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无不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情感是审美感知的动力,只有当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怀着一种强烈的期待情感时,才会产生审美感知。

1、入情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气氛,使学习“变苦为乐”呢?我觉得必须让学生“入情”。如:教学《小镇的早晨》,我鼓励并带领学生到河边欣赏美丽的日出,再看看菜场热闹非凡的景象,然后到学校北边的建设路边观察上班的车流和人群。有了较丰厚的生活积淀,学生在学习课文是更好地把握文章思想情感,领略小镇早晨的无限美好的风光,激发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就把最感人的内容先介绍给学生,也可设计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深深的吸引过来并锁定。

2、动情

怎样才能使学生从“入情”到“动情”呢?儿童情感的产生、发展与他们的认识紧密相联。因此,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例如:《黄山奇石》,精读课文第三段时,从“抱着、蹲着、望着”和“一动不动”等词让儿童体会此时的猴子不同于往日的顽皮。接着出示“猴子观海”的教学挂图,引导想象:猴子在想什么?它怎么会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促使观察与想象相结合,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体会到黄山的奇石真是有趣极了。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个性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学《猴子种果树》一文时,当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请小朋友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同一学习组练习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争抢自己喜欢的角色,迟迟不能进入正题。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学生都希望能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准要扮演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学生个性化。

1、鼓励对文本理解的个性化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面对同样的语文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情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如教学《我爱你啊,中国》时,有的同学提出:“’浓妆淡抹‘通常用在女子身上的,可这里为什么说杭州西湖浓妆淡抹?”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审视、去发现,让问题把学生从课文带回个性化空间。

2、鼓励对作业选择的个性化

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满足个人的需求,从而促使个性化的发展。结合教学实际,我设计三种作业:(1)自主型作业,教师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2)实践型作业,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活动的机会。(3)鉴赏型作业,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鉴赏活动,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增加文化沉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自由完成作业。

三、合作

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创造力。”

1、师生合作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师生之间的友好合作。比如:在教者、学者、作者三情聚焦,产生共振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孩子语言单薄影响了共振的效果,这时,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文化语言提升孩子的语言。

2、生生合作

篇9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在语文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才能把学生引入知识学习的境地,使之具有学习的成就感和成功感呢?

首先,要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教师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心灵沟通,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田,努力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我觉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上课没有激情的教师,怎么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只有教师热情饱满、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才能使课堂教学中分分秒秒都能体现“激情燃烧的时光”。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播下进入课文佳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例如,在讲《陋室铭》一课时,首先要抓住一个“陋”字,要走进作者的写作意境,并用文学的随笔勾画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种“陋”之“不陋”的妙哉,这就是一种文学鉴赏的“情感”所在。

第二,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师是“一块黑板一支笔,对照书本讲道理”,学生只是可怜的聆听者,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被动中“接受式”的学习,就谈不上“思维活跃”和“课堂活跃”,这是传统教学的“短板”和“弊端”。实施新课改以来,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以及评价观,要求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等都得到拓展,努力实现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始终处于学生学习的点播者、指导者和领路人的地位,是领着学生学而不是教着学生学,这样就使“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师生“互动”是实现“对话”的最佳路径。

第三,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且富有创新活力的。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上,要引导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要引领学生学会自己去读书,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师只要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教师要领着学生在教材里走一个来回,既走进生活又走进社会。要给学生提供课堂上“展示”的机会,努力做到:尊重学生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权利,树立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意识,激发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情感,创造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氛围,提供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机会,培养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注重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开展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活动,展示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成果。这样,一个开放的课堂就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四,要给学生一个“整合”的课堂。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整合性”不仅是语文学科本身而且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所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是学科教学的“杂家”,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上好每一节语文课的关键所在。

要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和发展的空间,从而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增长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才干。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篇10

一、搜集资料型作业

让学生通过课外读物、网络等广泛寻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老师在课上与同学进行必要的交流和展示。这样,在潜移默化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为学生深入理解、领悟教学内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观察、体验型作业

观察、体验型作业是学生获取感性材料,形成表象,提升理性认识的基础。学习了《回忆我的母亲》,老师请学生开展一次活动,观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感受人间的真情。

三、手工、绘画型作业

手工、绘画型作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绘画能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培养。例如:学习了《春》后,让学生以春天为主题,依次进行手工、绘画作品展览,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学生眼中绚丽多彩的春天的景象了。

四、调查、访问型作业

在学习课文后布置一些调查、访问、参观等实践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如:“让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等。在这些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

五、汇报、表演型作业

汇报、表演型作业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如:《莲》一文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姿态。课后,我要求学生用舞蹈造型来表现这段文字。语文品赏课上,学生踊跃登台表演,或含羞埋头闭目,或舒臂展颜……荷花的各种姿态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学生对课文的再想象与再创造。

六、联想、想象型作业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走向浩瀚的书海,走一走书店、图书馆,抄一抄好词、佳句,写一写读书体会;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并把它摄下来、画出来、写下来。

1.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增强

课堂上,学生们有了活跃的思维、大胆地发言。这个结果,自然离不开课内的训练,但“开放性自主语文作业模式”的积极导向对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方面的作用不可忽略。另外,许多过去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的学生,现在不再惧怕作文了。

2.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增强

学生开始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不仅面扩大了,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深度。平时,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受到鼓励,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社会上的各种新闻、电视上焦点栏目等,常常很快就会引起学生的关注,而且还能时常看到学生们的评论。

3.良好的语文习惯正在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