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范文

时间:2023-04-04 17:4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课程

篇1

记者从主管此项工作的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实施新课程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课程设置学校有了自主权

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实行一级管理,即由教育部颁布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课程计划,规定中小学课程的门类、开设的年级、每一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及周课时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齐课程和开足课时。因此,中小学的课程基本上均为国家课程,学校根据统一的课程计划即可编排课表,安排教育教学活动。

据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作慈介绍,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一级课程管理变为三级课程管理,也就是说,中小学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国家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在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各门类课程,但是教育部仅规定这些课程应在哪个年级开设和各门课程在九年总学时中的比例范围,而不再具体规定各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和周课时数。地方课程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供本地区学生选择学习;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供本校学生选择学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占总学时的10%左右。

综合课程品德科学是必修课

据钟作慈介绍,新课程计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传统的分科课程,如语文、外语、数学之外,增加了综合性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其中,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以及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都是将原思想品德、社会综合在一起;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是将历史、人文地理综合在一起并增加了有关社会知识;初中的科学课则是将原先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程综合在一起;而艺术课是将原音乐、美术综合在一起。综合实践活动则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这些课程都是以前中小学所没有的课程。

据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必修课。

小学英语暂停读写先练听说

新课程计划充分体现了北京特色,钟作慈介绍,新课程计划给予了“外语”特别的关注,教育部提出外语可以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也可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根据北京市两年的课程改革实验情况,特别是考虑到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新课程计划规定自今年秋季起全市均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外语课,外国语学校和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用地方课时安排,供学生选修。此外,北京市教委还在中小学进行多语种教学的实验,并在外教、教材、建立友谊学校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钟作慈告诉记者,从一年级起就开设外语课程,最担心的是如何处理外语与母语的关系,如同时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和英语字母极易使学生产生混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新课程计划规定在小学一二年级英语先不进行字母的读、写,而是进行听、说练习,使学生逐步建立英语的语感。

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两门课也受到重视,在新课程计划中,这门课被单独设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内,北京市教委鼓励具备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利用劳动教育基地和信息技术中心等机构和场所,集中使用课时,集中进行教学。

毛笔书法每周保证一课时

新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要把写好硬笔字作为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在小学三至六年级要利用地方课程课时安排毛笔字教学,每周一课时。而关于“预防艾滋专题教育”、“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安全和自救互救教育”等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

作为新生事物,如何设置和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成了许多学校首先面对的“难题”,对此,钟作慈告诉记者,新课程计划规定,学校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既可开设与国家课程相关的选修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也可开设时事政策教育、国防、环境、人口等专题人,开设有关本地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内容的专题研究,还可开展校、班、团等集体活动,开展校外社团、俱乐部和兴趣小组活动。钟作慈特别提醒,在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不要盲目跟从,看到其他区县和学校开发什么课程,自己也一定开发什么课程,既力不从心,又脱离学生实际。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变成全体学生必须同步学习的课程,而要在设置少量的全体学生必须统一修习的课程之外,更多地设置可选修的课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

教师培训照本宣科必须革除

作为教学的直接组织者,教师对课程计划的最终落实起着关键作用。钟作慈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分科课程教学相比,新课程计划对教师的数量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一些综合性课程以前没有教师教过,需要广大教师进行知识的大量更新;而随着外语等课时的增多,教师的数量将变得紧张;以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是两支教师队伍,现在都面临着转向承担“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教学的新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而“照本宣科”、“满堂灌”等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做法更是必须革除。今后的教学方式则更加多样,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法都鼓励去尝试。

篇2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指导意见》,制订本方案:

一、

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促进有效教学”课堂变革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其中学校课程主要以写字教学为主;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环保教育、课外阅读以及数学与科学的课外拓展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和读书节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时分配

每周按五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

一、二年级每周:语文(9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2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地方和校本课程(2课时),共26课时。

三、四年级每周: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和学校课程(4课时),共30课时。

五、六年级每周:语文(6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和学校课程(4课时),共30课时。

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这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篇3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估目的、内容

(一)评估目的

1.全面了解掌握全省中小学课程开设实际状况;

2.分析我省中小学课程实施的实际水平、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

3.研究提高我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的对策。

(二)评估内容

1.中小学课程的设置与管理;

2.学校的课时及作息(含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时间安排;

3.学校课程实施的效果;

4.学校的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

5.教材与教辅资料的使用情况;

6.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情况。

今年,是我省首次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评价方案》指标体系中标注“*”的指标暂不实行一票否决,评估结果不打分排队,不对外公布,只对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进行内部反馈。

二、评估方式、人员组成、工作要求

(一)评估方式

此项评估分省、市、县(市、区)三级进行,省直接评估普通高中,市评估初中,县(市、区)评估小学。省对市、县(市、区)的评估进行指导、抽查和监督;各级的评估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同级教研部门具体实施,三年评估一轮。

(二)人员组成

省、市、县(市、区)三级教研部门,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精干人员分别组成本级的评估组,承担本级的评估任务。

省级评估组成员从省督学、课程专家、省(市)教研人员、高中校长中遴选产生,评估组组长由教育厅从各有关处室、单位抽调副处级以上干部担任。原则上每市安排一个评估组,每个评估组由6人组成。

省级评估组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师德素养。

2.具有副处级及以上教育行政职务或副高级及以上教师职称,有五年及以上教育工作或教学经验,熟悉高中教学业务;

3.掌握教育评估基本理论,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有参与市级以上教育评估或教学评价经历;

4.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公道正派;

5.身体健康,能适应评估工作要求。

(三)工作要求

1.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严密操作,规范行为;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团结协作;

3.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严以律己,不徇私情。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启动。10月14日上午,召开全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启动会议(10月13日报到)。参加会议人员为各市教育局分管局长、基教科(处)长,各市教研室(教科院、教研中心)主任(院长)。

(二)学校自查。全省普通中小学校于评估工作启动后,依据《评价方案》所定各级学校评价指标要求开始进行自查,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全课程,全面做好迎接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各级教育行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自查情况的监督、指导。10月底前完成自查。

(三)市、县(市、区)复查。市教育局要组织力量对高中自查的情况进行复查,县(市、区)教育局要组织对初中自查的情况进行复查。市、县(市、区)两级的复查需于11月上旬完成。

(四)评估培训。省、市、县(市、区)各级要组织对本级评估人员的培训,于评估开始前一天进行。主要是学习有关政策文件,了解评估标准,掌握评估程序,熟悉评估内容、明确工作纪律等。

(五)开展评估。本年度全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于启动会后全面展开,市、县(市、区)两级的评估需于11月中旬完成。省对普通高中的评估11月下旬进行。

(六)评估结果的产生与使用。省、市、县(市、区)三级的评估结果由各级教研部门分别进行汇总,并形成报告报上级教研部门,最终由省教研室形成总体评估报告。本年度省对普通高中的评估结果,于12月中旬由省教育厅向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进行反馈。

四、省对普通高中的评估程序

在自查的基础上,省评估组分赴各市开展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评估组赴各市,由教育局提供以下材料:该市各普通高中学校名册、学校分布情况、学校简介、自查报告等。

(二)评估组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区别市区、县区和农村学校,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确定要评估的学校,抽一所评一所,每市共评估3所学校。

(三)评估组赴学校评估前,依据评估内容做好评估人员分工。原则上按以下3个小组进行分工:

1.课程设置与管理调研组(2人):主要负责评估公告,听取相关情况汇报;核查课程开设与管理情况;核查学校课时与作息(含节假日)时间执行情况;检查教材与教辅资料的使用情况,检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情况;了解考察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

2.课程实施效果考核组(2人):随堂听课;核查学校组织进行的各项考试的情况,抽查学生各学科作业的情况;了解考核各类课程实施效果等。

3.信息资料组(2人):主要负责收集查阅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及其落实情况;召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代表(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人选)座谈会;进行教师、学生、家长(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人选)问卷;汇总相关信息资料,形成评估报告等。

明确分工后,评估组依次赴被评学校开展实地评估。每所学校评估工作时间为两天。

(四)评估组在学校评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1.听取学校课程实施情况简要汇报;

2.在所到学校评估公告,接受来访、信件及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3.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核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其落实情况,课程开设情况,作息时间安排,课程实施与评价有关文件,教材与教辅资料,学校相关会议与教研工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学生成长档案、作业、考(测)试试卷、成绩册等资料;

4.随机召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评估人员要依据座谈会提纲分别进行座谈;

5.随机进行教师、学生、家长问卷调查;

6.随堂听课并观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现场,观察学生的课余活动,了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体质健康状况等.

(五)在每一学校的评估工作完成后,评估组全体成员即进行对该学校的总结评定,形成评估报告。

(六)在每市的评估工作完成后,评估组即向该市教育局和相关学校进行反馈,并形成对该市的总体评估报告报省教研室。省教研室将各评估组提交的评估报告进行汇总,形成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水平年度评估报告,报省教育厅核准后向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学校进行书面反馈。

市、县(市、区)两级的评估可参照本评估工作程序进行操作。

五、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统一领导全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省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制订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承担省级评估工作培训和对普通高中的评估复查任务,形成总体评估报告,并对市、县(市、区)的评估工作进行指导、抽查和监督。

各市教育局统一领导本市的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市教研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制订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承担本级评估工作培训,对本市高中自查的情况进行复查,承担本市初中实施评估的任务,形成对本市普通高中自查情况的复查报告、对本市初中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估报告、对所属县(市、区)级评估工作的总结报告报省教研室,并对县(市、区)的评估工作进行指导、抽查和监督。

各县(市、区)教育局统一领导本县(市、区)的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县(市、区)教研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制订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承担本级评估工作培训,对本县(市、区)初中自查的情况进行复查,承担本县(市、区)小学实施评估的任务,形成对本县(市、区)初中自查情况的复查报告、对本县(市、区)小学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估报告报上级教研部门。

为加强对此项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教育厅成立*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也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以督导、基教、师范、体卫艺、教科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篇4

关键词:课程基地建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56-03

赣榆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现有实施小学教育学校101所,其中省级实验小学18所;实施初中教育学校30所,其中省级现代化示范初中7所;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学校9所,其中四星级普高4所;中等专业学校2所,均为四星级职高。2011年,该县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基本教育现代化县的验收评估。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加之有效的内涵发展策略,使教育成为赣榆县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

省市部署实施课程基地建设以来,赣榆县中小学及时抓住契机,因校制宜,早上快上,继海头高中“海洋文化”成为江苏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之后,又有赣榆高中的语文、赣榆一中的通用技术、赣马高中的文峰文化、城南高中的艺术特色、外国语初中和黑林中学的语文、柘汪二中的仁爱教育、实验小学的语文、青口小学的英语、海头小学的“雅”文化和数学、柘汪二小的科学探索、沙河二小的农家文化、实验幼儿园的幼儿礼仪教育等纷纷跻身于省市级课程基地行列。笔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引发了深深的思考。

优势项目形成引力

现象:精选项目,让优势更优

省市关于课程基地建设的文件下发后,该县各校认真吃透文件精神,立足学校实际,认清自身优势,研究课程基地建设方案,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实施。海头高中早在2006年就围绕“海”字做文章,精心打造“海洋文化”特色。适逢省普高课程基地建设良机,该校进一步充实“海洋文化”内涵,建设“海洋文化”课程基地因此而水到渠成,搭上了全省的“头班车”。赣榆高中师资力量雄厚,语文学科组尤为突出,在该学科组走出来的特级教师就达8人之多,形成了罕见的“赣中语文组现象”。赣榆高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建成了省级高中语文课程基地。柘汪二中教师义务护送学生放学回家的“爱心车队”,13年来,车轮滚滚,延绵不绝。这为该校放大“爱心车队”教育效应、建设仁爱教育课程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海头小学教学楼群与广场、长廊、牌楼、亭台等意趣呼应,浑然一体,渲染出了既庄重典雅又童真烂漫的浓厚氛围,加之学科教学的有机渗透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雅”文化课程基地也就呼之即出了。

思考:去标签化,求实质性

王安石曾说过:“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无疑,课程基地需要有一个名称,需要贴一个标签,但是,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标签上。不少学校挖空心思地致力于标签“建设”上,导致的结果往往有两个,一个是有名无实,一个是名不副实。试想,一个人炫耀他的“牡丹”,但他的炫耀之物没有牡丹的富丽、娇艳和芬芳,谁会相信那就是牡丹呢?请记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仅仅贴一个标签,不能成为课程基地;课程基地必须有实质。海头高中等学校正是抓住了自身的优势项目,赋予了课程基地建设的“培优”功能,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牵引力,拉动课程基地建设这条大船起航,使得课程基地有名有实。

有效载体展示实力

现象:加大投入,使硬件过硬

赣榆县各学校努力开源节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课程基地建设的这个“刀刃”上,较好地实现了课程基地的“物化”。据不完全统计,该县被省市立项的16个课程基地,目前专项投资规模已超过2000万元。赣榆一中适应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需要,建成了矿产资源与石文化探究室、植物标本制作及体验室、无土栽培育苗温室、无土栽培实践室、船模与航模制作室、模型展示室、机器人操控探究室、家电原理与维修实训室、服装设计与加工坊、观赏鱼养殖基地、通用技术图书资料室,以及专家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山水智慧”科技节主题活动展室等。赣马高中建成的颇具文物价值的碑廊,展示了“文峰文化”的独特魅力。黑林中学以建设“班级阅览室”“开放式书吧”“留守儿童书吧”“班级爱心书架”等项目,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语文教育环境;以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语文主题学习馆”“语文实验室”“金银花文化展室”“学生社团中心建设工程”等场馆,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外国语初中改建或新建了“两馆一苑”,即和悦馆、和贤馆、和慧苑,为语文课程基地提供硬件支撑。柘汪二小着眼于小学生科学探究,精心打造“一苑三基地”,分别是行知苑,绣针河校外研究基地、百果园研究基地和气象观测研究基地。沙河二小重新装修升级了农家故院并新添置了织布机、纺线机等农家用具,同时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先后建设了蔬菜种植、家畜养殖、作物耕作等主题基地。

思考:去形式化,求实用性

课程基地是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体,其丰富的内在品质需要优越的外在条件来承载,需要具体的形式来呈现。但是,热衷于搞形式,弄得花里胡哨、热热闹闹,一深究才知道是花拳绣腿,疲软无力。这样的“课程基地”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课程基地与课程的关系恰如这水与舟一样。实现课程基地建设的初衷,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合理统筹课程资源,形成不为形式而形式的实力强劲的载体。赣榆一中等学校的实践表明,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课程实施条件,实现课程基地的“物化”而非形式化,这是课程基地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深厚内涵孕育魅力

现象:丰富内涵,把课程激活

海头高中彰显“颠倒认知过程的存在空间”这一课程基地建设核心理念,密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教室内,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巩固与提升,实现知识内化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而新知识的获取让学生在课外通过阅读、网上学习、调查访问等方式获得,即课外自主学习完成。这颠倒了传统认知过程的存在空间,彻底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了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现象。城南高中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将课程内容特别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通过物质建构等方式,以直观体验、动态生成的形态呈现,增强学生对抽象教学内容的形象理解和现实感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能。实验小学注重构建“表现本位”的教学思想、探索关注言语生命的教学范式、开发促进言语表现的校本教材、建设研究性学习网络支持平台、丰富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为小学语文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青口小学的英语课堂以愉快教学为主,实现教学过程情境化;采用角色扮演法和全身动作反应法,实现教学过程游戏化;静态媒体和动态媒体合理运用,实现教学过程媒体化。实验幼儿园社会教学从以往主要以图片、说教为主,变成了利用声音、图像、动画、视屏、网络等等多元化的资源,幼儿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观察、思考、实践,在自主操作中学习礼仪、在轻松玩耍中践行礼仪、在愉快的表演中宣传礼仪,礼仪教育变成了师幼双赢、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其他课程基地项目学校也不断丰富课程内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自主认知、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方式,将课程实施转化为育人成果。

思考:去封闭化,求实效性

课程基地建设不是游离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孤立封闭的项目,而是处于课程整体建设中的有着引领作用的最活跃的要素之一。那种为着课程基地而课程基地的企图,是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基地的。要赋予课程基地的融入功能,使之既独具特色又与整个课程体系浑然一体。要赋予课程基地的示范功能,以其“教学做合一”的新境界独树一帜。要赋予课程基地的辐射功能,为学校课程改革发挥理念上引领、实践上影响的拉动作用。这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生力军,课程基地才会大见实效。海头高中等学校由于抓住了丰富内涵、融会贯通这个课程基地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务课程之本,行创新之实,才使得课程基地项目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异彩纷呈的魅力。

两年多以来,赣榆县课程基地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校课程基地建设相关成果获市以上表彰达30余项,师生取得的相关成果获市以上表彰280多人次。其中,赣榆高中有3名学生分获省第十二届高中生作文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和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第一名;海头高中的综合实践课程与地方海洋文化相结合被省教科院拟定为经典案例,该校还被命名为市建构式生态课堂领航学校;赣榆一中通过了省科技示范校评审,成功承办了全省通用技术教学赛课活动;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CCTV-11《快乐戏园》栏目组录制并播放了该校的京剧节目;海头小学被评为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江苏省诗教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国际数棋技能展示活动特色学校;沙河二小获得省第四届“快乐科学”校园电视竞技活动团体亚军。

Observation of and Reflection o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um Base Construction in Ganyu County

LI Jia-jun

(Ganyu Bureau of Education, Ganyu 222100, China)

篇5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调整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35-02

我国古代的教育工作在世界上曾经领先了几千年,让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但是,在世界进入工业革命后我国无论是在教育内容上还是在教育管理模式上都逐渐落后,在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以后,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培养人才的结构与社会的需要不相搭配。一方面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另一方面有大批的人才过剩。学生在学校里学的好多东西到了社会上根本用不上或用上的很少。回头想想,还是小学里学的东西用得最多。

一、简析中小学课程调整的必要性

学生在读初中和高中时大量拼时间、拼精力以取得高分,取得高分就可以上一所好学校,要拿高分就得认真学好每门学科,如果有一门“瘸腿学科”就会把分数一下子拉下来。全面发展是对的,但是,真的是全面发展了吗?不考试的学科早早的扔在脑后,比如音、体、美等学科。对考试而言,是全面发展了,但是这些考试的学科知识将来到社会上是不是人人都能发挥作用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爱好也是不同的,应该让学生全面科学的发展,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只注重要考试的科目。

有一位网友在网络上写过一段话:“我真的很同情咱们中国的孩子,一路可悲。从小学为了成绩分数,一直学啊学,还报班补课,到初中愈加劳累,自由空间少的可怜。现在我弟弟初三了,那更是天暗出门,夜深回家,一回来背着那重重的书包,一脸沧桑。我弟弟国庆就放3天假,还有作业,我觉得放3天假也就是个摆设,还不如去上学。我看了,他那作业真多的可怕。为考试而学习,为分数而学习,为上好学校而学习。虽然很重要,可听起来还是那么可笑。青春都这么浪费了,没有爱好特长,学习也成了应付。他们的学习也只是义务和责任,找不到快乐。我看着,默默哀叹……”

再看看,学生拼时间、拼精力不顾一切地学习,他们学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学的。中国教育部曾经有位官员说,中国的教育就是“吃鱼式教育”,即去头去尾只吃鱼的中段,学生学习不讲成因、应用,只讲背公式,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是普遍缺乏创新和应变能力的人。以上讲的是统考学科,再看看不统考学科的变化吧:我上世纪80年代在农村上初中的时候,还经常上体育课,专门的体育老师带着我们跑步、打篮球、跳高、跳远等,可是现在很多农村中学上体育课都不敢让学生跑啊跳啊的,万一出了安全事故,学校还得负责。一些农村学校任意减少体育课时,甚至没有专任的体育教师。当然,为了争取考分,学校也会压缩音乐、美术的课时,到了毕业班就干脆砍掉。可是,学生其实是喜欢上这所谓的“小三门”课的。这些所谓的统考学科真得就比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课,陶冶学生情操的音乐、美术课更重要吗?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小小的年纪就背着大书包,戴着近视眼镜,跑个几十米就气喘嘘嘘,这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该反思,教育迫切的需要改革,加强中小学课程管理和调整已是势在必行。再看看国外的情况,美国的中学大多与企业有联系,让学生到企业里参加实践和劳动是必修科目,所以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学会了修理汽车,学会了用机床制造零件,学会了制做机器人等;德国更加侧重实用技术培训,很多学生不是去读普通大学,而是上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需要的人才,这是德国能在二战失败的废墟上迅速站立起来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国的中小学课程需要调整,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吸取国外好的经验,做好加减法。

二、关于中小学课程调整的一些想法

高考就是一个指挥棒,决定了中小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内容。我想,可以这样安排高考:不再分文理两科,让学生进入高中后就选取自己最喜爱的2~3门学科,其余学科为选学内容,高考时所选学科分值占70%,体育为必考学科占一定比重,音乐、美术再自选一门作为考试学科也占一定比重,学生毕业报考时报对口的相应大学和专业。大学要增加自主招生的权限,教育管理部门加强监管。这样,学生便可以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做一些创新实践活动,发展一些个人爱好和兴趣,对形成健全的人格起到一定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提高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个很重的环节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与智能的培养,继而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精神,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进行感受以及了解,要对学生心目中的疑问进行及时的解答,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对周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创造精神进行培养。

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人的发展能力与就业的机会,甚至还会关系到一个人在未来的生活,只有一个人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才会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的精神与进步之中,所以说,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当从小学阶段就应当加以重视。

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合作氛围

1.营造一个宽松的合作氛围

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以平和的心态与孩子交往,消除学生害怕、恐惧的心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来展开合作学习。多创造条件为学生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合作氛围,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气氛,以影响合作的效率。如探讨水蒸气的形成等。

2.营造一个友好的合作氛围

一个合作小组里,小组成员难免会在意见分歧上发生矛盾,也难免会因个别同学的没有完成任务而埋怨他,正确处理小组各成员的关系,同样关系到合作的成败。作为科学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主要是让学生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很关注合作小组内学生的表现,出现问题及时点拨引导,提高学生认识。

三、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连贯性

以往我国小学课程与中学的科学课程,比如说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等都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太多的交集和连贯性,这样就会使得我国小学课程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形成一种断层,很难做到有效的衔接,当前的课程改革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规划,继而形成一种物质世界、生命世界以及空间科学为核心的三个主要板块的课程体系,这样的划分与规划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设计上还存有诸多的问题。

(1)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的课程在设置上没有连贯性,缺少一定的衔接度,就当前所公布的内容标准来说,依旧有存有诸多问题,比如说在小学课程的课程学习要求与初中的有所重合或者是已经超出了初中学科课程学习的要求,“生命科学”这一领域中的“进化现象”中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够对自然选择以及适者生存的含义进行了解和解释,能够将某一种生物作为例子来对生物进化的过程加以阐释等等,对于初中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按照标准应当能够对生物进化的现象进行举例说明,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的历程能够有所了解,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我国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与初中生物的课程要求是十分相似或者是接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小学生自身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认知水平。

(2)我国小学学习阶段低年级、中年级以及高年级的科学课程在内容上存有比较大的衔接问题,以往我国小学阶段的低年级以及中年级的科学课程一般是处于一种空白的状态,在1986年的时候才真正形成相关连贯的小学自然课程,但是此次的教育课程改革却要将小学一年级以及二年级的科学课程取消,这样就会使得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容易出现断层的状况,从而对小学生的科学认知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科学教育来说,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观念以及认知进行转变,相关的研究表明,对学生的认知以及观念加以转变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因此应当对学生自身所形成的另有观念加以重视,对相关的科学课程加以有效规划,才会真正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良好的科学认识。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以及技能的学习和情感的表达上会有相对比较明显的层次性,其中对过程技能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只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比较简单的探索以及分类,对于中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进行相对比较公平的比较和细微的观察,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进行相对有规律的探索以及公平的测试,所以说,只有保证科学课程自身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渐进性以及自身科学素养加以重视,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篇7

一、“无根”现象

我们知道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嫁接点。是学校的“最近发展区”,它的开发能促使学校凸显特色,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兴趣要求,这是校本课程的根。有些学校由于认识存在偏差,使以校为“本”的校本课成了“无根”校本课。所谓“无根”,就是学校在开发课程过程中,论证不够充分,缺少必要的评估手段,凭少数人的主观意愿去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以部分领导和教师的意愿取代学生兴趣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校本课,虽内容不缺项,由于多靠行政支持,经费资助为手段来完成,开发过程缺少内在的动因,使校本课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使其失去应有价值。

二、“粘贴”现象

由于校本课程是一项开发难度较大的工程,作为新一轮课改的有机组成部分,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纳入了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评估体系,致使一些学校领导教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想法,要使校本课程开发在短期内奏效,把学校承担的实验课题进行改良接种,粘贴上校本课的标签,赋予了实验内容的多功能的特征,课题实验虽代表研究领域的前沿性、方向性,通过实验可以形成学校的优势,在发展优势和形成学校特色的基础上来确定校本课程内容,但这是符合校本课开发程序的,也体现了校本课开发的“课题实验策略”。并不是所有的实验课题,都能为校本课的目标和内容,课题研究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前提下,还要看成果是不是目前学校需求的,学生需要的。构成学校传统优势的,凸显学校特色的,可在实验研究延伸的基础上,生发出校本课内容,否则粘贴上校本课的标签也不能被视其为校本课。不管其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是否具有课程意义,为了开发而开发,就粘贴上校本课程的标签,这样的校本课难于同国家的课程或地方课程形成互补。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与自身的传统优势不能有效整合。游离了“在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这一特征。

三、“移植”现象

所谓的“移植”现象就是把学校课程中同步开设的选修课、劳技课、二课堂活动、绿证、办学模式改革方面的选修课或活动课不加筛选地移植过来,造成内容混淆或不必要的交叉,主要原因是没能有效地区分校本课与活动课和选修课的关系,不加任何改动就移植到校本开发的范畴内,我们都知道校本课程作为课程的一种特殊形态,有其自身的特征。它的存在应有它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说以前没有,从现在开始生成和存在,那么把以前就存在的课程内容移植过来能说是校本课?这种“移植”现象势必造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不必要的浪费,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内容。不是所有选修课都是校本课,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

校本课。

四、“功利”现象

一些学校为了抢先上马,早出成果,在没有评估调研和论证的前提下,在所谓的“校本课开发领导小组”的幌子下,主观臆断,让学生来学习他们预设的课程内容,忽略社区参与和社会需求、社会支持。在这一类现象中,教师和领导虽然付出了一些劳动,但是淡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部支持系统和外部支持系统的功能,难于形成独特的个性,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在开发校本课过程中都不能如实地对中小学生进行必要兴趣的调查,这种舍本求末的实践行为,很难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和全面育人,更达不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五、“填空’现象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中,有人就提出了开发校本课程是费力又不讨好的事,说它是费力就是因为它起步晚,基础理论和实践基础薄弱,没有具体的开发模式,要经过论证和考据,在实践中内生出来。它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劳动,一经这种创造性劳动难于奏效时,即便有了新的思路,把目光从初始阶段移到了最后,聚焦在“结果”上,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果无非两大类,一类“课程开发方案及纲要”;一类是“校本教材”。这样就照搬诸如江苏锡山高中,上海七宝中学等一些外地或内地的经验成果形式以“拿来主义”进行改头换面,组织人在短时期内形成了所谓自己的方案、套用内容、改换标题编写了自己的教材,设定好程序,按时交付使用,学生也如期地被“请君入瓮”,走进了自己的“快乐”大本营,这种借鉴外地学校的开发方式本无可厚非,但这种“无序”操作,无创造性劳动的“下载”实在令人担扰,这种以猎取最终结果来填补“课程空白”的现象,能体现学生的个性需求吗?能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这一课改宗旨吗?

鉴于上述现象种种,我们不能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进行反思,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认识上不够清晰,其次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素质有待提高。要杜绝这种现象,就要对校本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透彻的了解,要知晓开发的积极意义所在,明确为什么要开发,开发校本课程所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选择内容应采取哪些策略,采取哪种科学的开发方式,从始至终都应科学地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内外支持系统,努力做好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避免走进开发误区,出现各种怪异现象。

篇8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评价体系 范围方法过程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75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DONG Shuhan

(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stitut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uppor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cess,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essential, accurate, objective, and effective course evaluation will be carried out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ole.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the scope and content including evaluation of teachers, stud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 includes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portfolio assessment and situational evalu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process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 and other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feedback.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range method procedure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学校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着手开展了诸多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2002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

课程是学校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依托课程获得进一步深入。就目前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持续不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课程运作由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组成,它不是一个单向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课程评价对于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质量保证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当的课程评价,只会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转变为简单的培养工具,最后只能是徒劳无功。因此,要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有效、持久、规范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外,就要把焦点集中在如何更好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具体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实施的、有效的课程评价将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预期成效。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需要我们通过相关可测量指标来体现,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测量具体的项目反映抽象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别于其他传统的文化课程,当然在课程评价具体指标的选择上也有所区别。对我国当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可以从主体取向的三个维度出发,即参与课程的教师、学生以及介于主客体之间教学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着眼于教师的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有正确的目的观和价值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做到适度的自我开放;其次要看教师对整个课程活动的设计、监控和评价是否到位,所设计的课程是否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最后要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否真诚,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是否愿意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是否愿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

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各项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学生。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也可以说是对学生展开的评价。具体而言,对学生的评价又可以分为对学生个体评价和对学生集体评价。对学生个体评价包括: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与生存;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品德;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是否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对学生心理问题起到一定的预防与矫治。对学生集体评价包括:是否提高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责任感、荣誉感;是否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班集体的自主、自立和自我教育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首先要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是否能够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空间;其次要看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活动设计是否有针对性、创新性,能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形成浓厚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态度;最后要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否高效,能否营造出宽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

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外,其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课程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课程的评价方法运用是否得当,都直接会影响到评价的效果与质量。常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包括情境式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心理测量评价法。

2.1 心理测量评价法

心理测量评价法是指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量表,在课程开展之前和之后分别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之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否产生了积极的、显著的变化,进而凭借前后数据变化,就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作出评定。心理测量评价法在实践中主要应用于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测量。这类方法依托专业的心理测验量表,通过测量学生的外显行为来揭示其内在的心理特征,具有较高的定量化程度,其结果较之以往使用的观察法、访谈法,更加准确、客观、详细。

2.2 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将一些与学生相关的、能给充分反映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的作品或材料,例如日记、作业、试卷、绘画作品等,将其收集起来后作为档案袋内容,运用一定方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据此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风格、价值观念、心理发展历程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评价。该方法属于典型质性评价方法,它通过描述和记录的方式,能够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但由于资料收集的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且所搜集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一致性,标准化程度较低,所以运用档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往往更适合作为参考。

2.3 情境式评价法

情境式评价法是指通过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真实活动场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并记录学生各项表现,进而对其心理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在这种评价方法之下,学生的表现是自然的、真实的,其结果也更加客观可信。运用情境式评价方法需要注意: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或者与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情境相似,这种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或唤起需要学生表现出的行为。情境式评价法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过程

方法为课程评价搭建了桥梁,但关键还在于如何操作与实施。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其课程本身所产生的效果具有内隐性、长期性、个人化等特点,它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有一套硬性的、统一的考核评估标准,这也就为该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简单来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反馈阶段。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评价结果的质量好坏,更关系到评价活动能否取得预期评价目的。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之前,首先要成立专门的评价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并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提供指导,确定参与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人员确定之后,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步骤和评价结果的应用,确保评价方案细致周密、具有可行性。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预评价和正式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正式评价之前,首先要根据提前制定好的评价方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试评,并在试评结果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调整。在正式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全面地获取信息,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与处理,根据提前确定好的评价标准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反馈阶段: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的开展说到底都是为了最后的结果反馈。反馈阶段的工作首先是形成评价报告,报告以书面形式为主,要求能够准确、客观、详细地反映评价结果;其次是将评价结果予以公布,其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书面汇报、座谈会、个别交谈等等;最后是对课程评价的再评价,课程评价本身也是整个课程运作的环节之一,评价活动本身也应成为评价对象,我们应站在更高层次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进行再评价,从而更好地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达到预期评价目的。

总而言之,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根本上就区别于其他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课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自然也不同于其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采取的是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其课程评价方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其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过程,课程评价既要涉及到教学过程,也要涉及课程的参与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力争多角度、多层面地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各种信息,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并将结果进行及时反馈,进一步推动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何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篇9

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是基于以下理论基础的:(1)先进的科技已为学生开拓了无限的空间,并给予他们浩瀚的选择机会。因此,在面对决策和道德两难的困境时,道德认知与创意思维显得更重要。(2)全球化的冲击给作为公民的个体对国家的效忠与承诺带来永恒的挑战。因此,让学生从小培养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与归属感,更显得无比迫切。(3)采用指导原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确保适当的有关独立情境成为各主题及其学习成果的基础。根据上述理论,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宗旨与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个人,使他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对社会作贡献。为此,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从知识、技能及态度三方面着手,在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做出正确决定前要注意的道德准则;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面临困难时应付、处理问题的技能;在态度方面,通过灌输各种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此,新加坡中小学对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进行了改革。

(一)《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改革

新世纪伊始,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小学将原来的《好公民》课改为《公民与道德教育》课,课程内容发生根本变化;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名称不变,但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并规定小学各年级《公民与道德教育》课逐年推行(详见表一)。

改革后新加坡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涵盖了五大主题:

1.个性塑造;

2.与家庭的联系;

3.对学校的归属感;

4.作为社会一分子;

5.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

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

《公民与道德教育》具体包括了十个方面28个德目,它们是:

1.了解自我:(1)自尊;(2)自我肯定。

2.廉洁正直:(3)诚实;(4)勇气;(5)信用;(6)公正。

3.自律:(7)毅力;(8)耐性;(9)礼貌。

4.责任感:(10)对己;(11)对他人;(12)对学校和社会;(13)对国家。

5.爱家:(14)孝顺;(15)家庭凝聚力;(16)尊敬长辈;(17)维护家庭声誉。

6.爱校:(18)以学校为荣;(19)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

7.团队精神:(20)合作。

8.社区生活:(21)种族和谐;(22)互敬互重;(23)关怀和体谅。

9.爱国:(24)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25)对国家有信心;(26)应变能力。

10.认识与了解邻国:(27)相互依存;(28)和平及稳定。

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每个年级包括6个范畴,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列明的各个主题;每一个范畴又划分为若干单元。表二是新加坡中学三年级公民与道德课教学内容。

此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新加坡教育部鼓励学校提供“5E”,即榜样(Example)、阐释(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经验(Experience)等辅助活动。

(1)榜样:以能够把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所教导的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校内成年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2)阐释:教师对各种行为都能以适当的理由给予解释,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准则。学生对各行为的理由有所理解,就能把内在化的价值观应用到新的情况中去。

(3)规劝: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实践所学到的价值观,将有助于学生改变他们的行为。

(4)环境:学校的环境、活动的展开以及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都能增强在课室内所教导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

(5)经验:学校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和从错误中学习的场所。

因此,应该制造机会,让他们去关心别人、负起责任和做出决定。

(二)《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改革

为了达到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各个德目的要求,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采用综合设计的方式,即将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视为一个整体。并且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用看图讲故事等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新加坡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的设计,采用了麦卡锡博士的四段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为了配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利用自身的特长,发挥个人的潜能。教材由四部分组成。(1)激发学习动机——联系经验。这部分教学活动是提供条件让学生了解某个问题的深层原因,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形成概念——仔细思考。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教师和同学中获得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加以归纳和总结,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资讯。(3)练习与应用——付诸行动。即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学习。(4)进一步去发现——经验内化。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学习,并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领域。

目前,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已形成一套综合的多媒体教材,包括教师手册、学生作业和视听教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灵活应用教育部国民教育处、教育部其他署、电视机构和新加坡报业控股所制作的有关教材。改革后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旧貌换新装”,“装”进了一片片薄薄的惟读光碟里,换上了用崭新的资讯科技配制的“新瓶”。

(三)《公民与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鼓励教师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表达个人经验、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小组讨论和个人反省等活动,达到以实际韵行动改变行为的效果。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新加坡教育部积极探讨,引进西方各种有益的理论,予以创新,建构新的德育方法,以适应当代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有:

1.文化传递法(CulturalTransmissionApproach)。

文化传递法是直接灌输道德或价值观的教学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把过去累积下来的知识、规则或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讨论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通过故事、朗诵、直接问答、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所呈现的生活情景、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故事、寓言等的道德情景中,让他们辨别正误,知道是非,以便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2.设身处地考虑法(ConsiderationApproach)。

这种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恐惧和不信任感,并鼓励学生在评论之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不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轻易下判断。在教学上,通过家庭、邻居、学校、朋友等的生活环境来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从了解别人的动机、立场开始,培养每个人关怀他人的良好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3.价值澄清法(ModifiedValuesClarificationApproach)。

价值澄清法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而得出来的,分为五个步骤:(1)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2)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3)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4)珍惜并愿意公开所做的选择。(5)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在教学上,为了避免学生以自己的好恶去做选择,因而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指导,指出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或价值观,以“澄清”学生的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4.道德认知发展法(CognitiveDevelopmentApproach)。

主要是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德育认知发展,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层次。在教学上,采用道德两难困境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考虑,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说明原因,并聆听及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较,而后做出选择。其特点是通过教学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以上四种教学方法不是僵化的模式,教师在教学时是灵活使用的,如何取舍,需视哪一种教学法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及视学生的认知阶段而定。此外,教师可采用讲述、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参观、游戏、实践等方式及充分利用视听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

(四)《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评估

为了使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卓有成效,新加坡教育部还改革了评估方法与标准。由原来教育部统一考试和评估改为教师可自行拟订评估模式,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鉴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1)行为/品行检核表;<2)公民与道德教育作业;<3)简单的专题作业(反映学生对道观念、价值观或原则的了解和领悟,并可以从中观察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合作程度及其行为举止),如在评估小学学。生第二学期《公民与道德教育》科的等级,教师应该把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计划的情况考虑在内(见表三)。

评估标准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十分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充分的知识和技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有时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没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二、启示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要根据时展不断改革学校德育课程

学校德育内容不是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只有紧紧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良好德性的公民。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形势,针对国家与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进行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结构的分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必然造成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倾向。在这一新的形势条件下,如何解决学校德育统一的主流文化价值与现实生活中家庭、社会产生的非主流文化价值的冲突问题,使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校德育教材要多样化和科技化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包括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新加坡的中小学教材还广泛地运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将《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中小学德育教材也要改变过去单调的教科书的面貌,使学校德育教材多样化,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将枯燥的教材变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

(三)要注重东西方德育方法的融合

新加坡在社会日益开放、文化价值呈现多元化的时代,不断改进传统的德育方法,把东方注重系统道德规范教学和西方注重培养道德思维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新加坡教育部借鉴和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德育方法,如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和道德认知法。这些方法都贯穿着“学生主体”这一主线,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在讲故事、问答、讨论和角色扮演中获得道德知识和践履道德行为。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学校德育要从东西方互鉴融合的角度对学校德育方法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大胆借鉴和汲取国外德育研究成果,并予以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时展的德育方法。

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为指导,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和意义,并且对农村中小学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快速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了解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的凸显,为实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一味的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必须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教育技术手段比较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传授对人类和环境的连贯一致的看法。[1]说白了就是一点,教会学生使用现代工具去获取信息,并能分析、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近今年由于国家对教育事业关注,特别是对教师能够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做了很大的实践和投入,在城市地区的教育中运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就个人认为问题归纳起来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学校

近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对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是学校不知什么原因对硬件设备投入力度还是不行,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数量太少,辅助型设备基本不能保障,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心。其次,管理机制也出现了问题,就是采用了集中管理,导致了学生上机很少,教师使用机子也不多,造成计算机利用率较低。最后,对教师的授课情况没有建立任何评价管理的机制。

(二)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

农村地区教师运用课程整合这种教学模式还存在的许多问题,大部分教师并不清楚整合的目的,盲目的运用,结果弄巧成拙,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还有就是教师的观念太过陈旧,教师年龄偏大,运用新方法的积极性不够高。更为严重的是一部分老教师认为自己用不了几年就退休了,精力也不足了,学了也没什么大用了,这些工作让年轻人去做。由于思想认识的滞后,导致行为迟缓,学习效果较差。[2]其次,青年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导致了他们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感到非常繁琐,所以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最后,运用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必须需要一定的课件或资料给学生们展示,但绝大部分教师就没有能力做去制作,导致正常的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延误教学进度。  (三)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学生

首先应明确这种教学模式是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而是体现学生课堂中的自主性,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是自己为中心,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没有充分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农村地区落后的状况导致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都太少,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解决建议

由于农村地区环境、经济的影响,导致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面临很多困难,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和有效地方法,来弥补这些不足,争取让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广大农村地区更合理运用起来。

(一)当地教育部门应加强督促当地学校对新型教育模式的运用,加强对乡镇小学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特别是要求学校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紧跟社会的步伐。其次,当地政府应积极配合邀请那些在假期义务实践的大学生到当地进行科学文化的传播,尤其是一些教育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利用社会实践时间对乡镇及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也是推动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及其教学改革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加强对教师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毕竟教师是主导者,所以学校领导要改变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需要。还应加强思想教育,争取培养教师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形成运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

(三)学生多接受对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这种兴趣,让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教师。学会善于自己思考问问题,对于不懂东西,尽量采用运用网络自己查阅资料将它解决,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学生还应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毕竟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教学理念,留给学生足够宽裕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后,校方领导能够改变计算机的管理方式,尽量让学生多接触计算机、使用计算机,以便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能力。

四、结束语

实现全国普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不断创新,又要善于总结经验,一步步的前进摸索,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伟大改革而奋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