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课程范文

时间:2023-04-11 19:5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营销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营销课程

篇1

(一)教师队伍的双师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可以为教学改革的成功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课程的改革首先从教师队伍着手。目前,学院的教师虽然学历很高,理论知识很丰富,但实践营销经验匮乏,很多教师都没有企业任职的经历,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复合的双师型队伍结构。一方面,加强自身教师的实践能力,将教师送入医药企业的管理部门、营销部门锻炼,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和实战经验;另一方面,请营销专家对自身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了解医药企业的发展动向及运作方式。通过实践的学习,更新知识,使知识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丰富了教学素材,并为其提供了实践技能训练的平台。(二)教学内容的实用型医药营销策划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不能局限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等,要注重学生市场调研资料收集的能力、高效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地预测决策分析能力的培养。市场上的教材并不是很贴近我们学校的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要,我们逐步探索,采用自编教材的形式进行讲授,并在实训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实训操作模块。如医药市场调研模块、医药市场定位模块、医药市场推销模块、医药市场商务谈判模块等,以实训模块为中心,理论知识围绕实训模块有目的性地讲解,扩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水平。(三)教学方式的多元型改变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演练的重要阵地。1.互动式教学:课堂互动才能很好地相互沟通。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参与部分章节的讲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教案、制作ppt,进行课堂讲解,总结自己的体会,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课题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案例法教学,通过经典案例讲授、分析,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展开小组讨论并代表发言,最后任课老师评价总结。通过此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3.聘请式教学,聘请学校的合作企业及当地一些知名企业的销售经理和医药代表做兼职教师,亲临课堂、现身说法,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理解,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对接。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学以致用。在我们药品营销策划的实践教学中,以校内实践为例,运用校内的社会环境,模拟地将学生放置在真实的医药营销环境里,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药品营销策划的能力。(一)实践方案的流程设计将目标教学班86人,学生自愿组合分为8人左右一组确定小组组长、完成组内分工制定调研方案、设计问卷、实地调研确定小组实践营销药品定位寻找医药企业、洽谈医药营销项目合作制定药品营销策划方案、促销方案校内实践撰写实践总结、ppt汇报师生参与评价并建议。(二)实践过程的内容要点每组根据各自的营销策划方案,在校内某个点进行设摊销售。教师、企业的营销专家适时地进行现场指导,在校内实践活动中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全部工作由学生自己完成。在调研阶段,学生自己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整理问卷,整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与陌生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在药品定位阶段,学生主动是了解医药企业、医药产品,从理性的角度,增加对医药产品知识及市场竞争情况的认识,并有企业的参与,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教学的“对接”;在最后的汇报总结阶段,先由学生自评,然后教师及企业营销专家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这对以后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工作都有帮助。

三、总结

篇2

关键词 课程开发教学形式及方法职业素养

一、课程分析

(一)课程任务分析。

课程是指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它可以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科目课程,也可以是以培养技能为主要目的实验或实训课程,还可以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汽车营销礼仪》课程是汽车营销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实施环境分析。

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销售已成为汽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一环,汽车销售不仅是连接市场需求和企业效益的纽带,也是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改善经营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作为高职高专类学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他们具有较高素养及职业能力是学校的任务。分析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办学条件,通过走访汽车4S店,了解毕业学生及企业对课程的需要、对汽车销售人员职业素质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将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为了使课程内容与未来汽车销售岗位对应,《汽车营销礼仪》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并在教学中实施完善,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情境演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完善岗位必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从企业角度分析,他们清楚的意识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销售突破不仅是企业文化、品牌效应,还要有一批高素养的汽车销售队伍,所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除了重视应聘汽车销售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外,在关注他们的身高、体形、相貌等条件之余,更加重视个人的礼仪修养和职业素质。理由是第一,良好的礼仪修养,有助于赢得顾客的信任。汽车销售人员彬彬有礼,举止有度,谈吐不俗,端庄稳重,落落大方,自然真诚,从容不迫,挥洒自如,就会使对方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从而赢得尊重和欢迎,为彼此沟通创造良好的铺垫;第二,专业礼仪规范,更能体现企业、品牌形象。好的汽车品牌的形成是在汽车流通过程中靠汽车的质量和优质服务产生增值效应的,而增值效应是靠汽车销售人员在对客户的服务中去完成、实现的。所以,各汽车品牌都制定了汽车销售礼仪标准和服务规范,为提升企业与品牌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奠定基础。

这些都帮助我们找到课程开发的依据和条件,为完成课程开发设计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 。知识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企业的本质、企业文化及企业管理及汽车营销人员岗位的基本要求,了解汽车营销及服务流程;技能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汽车营销礼仪行为规范;态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提升自身修养,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原则,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课程观,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与职业专业技能教育的内在统一,在课程设中体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各个汽车品牌4S店展厅销售顾问岗位职责,结合展厅销售流程即:客户开发、展厅接待、需求分析、产品展示、试乘试驾、报价签约、新车递交和售后跟踪八个环节销售顾问所呈现的标准礼仪规范分析入手,根据汽车营销人员职业岗位礼仪能力需求和行动领域所需职业能力分析,架构了该课程体系,从职业分析入手,优化课程结构设计,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突显职业特征设计学习情境,在充分体现职业特征的同时,兼顾个性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课程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宗旨即使学生们掌握展厅销售流程各环节的礼仪规范,培养学生具备汽车销售过程中的销售礼仪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组织。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内容及组织设计主要指教学标准及学生学习要点等相关教学文件的设计,包括:每个模块的地位、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进度要求、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等,都在每个模块的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体现。

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课前教师将提前完成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开发教材,及教学课件制作和《实训任务单》等教学准备工作。教学中行动学习法贯穿教学始终,在知识的获取上,采用讲授、视频演示、图像对比分析说明相结合,促进学生多感官接受信息;在知识理解与应用上,采用案例分析将企业(汽车品牌4S店)典型应用案例引入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境,教师不断地转换角色,从教学主体,到教学辅助,教学过程中不断减少自身的教学活动量,增大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学生从被动接受新知识,到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多种行动学习方法,还能够引发学生工作行为的改变;在技能应用上,采用布置小组任务形式,学生以团队工作方式,通过团队合作、沟通、计划、问题解决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强化知识的应用,技能的反复强化。

每一模块若干情境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阶段结束后,教师将带领学生到汽车4S店现场进行观摩,观察汽车销售顾问的工作行为和岗位礼仪规范。学生观摩后要进行小组回顾,反思真实的汽车销售顾问所展现知识、技能与态度与课堂所学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差别,提出固化点和改善点及其措施。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进行认知的传导;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行为模拟、小组讨论及小组任务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培养学生反省能力,使好的做法固化,将不足的地方加以改善,使学生在过程学习中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四)课程资源。

汽车营销礼仪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围绕汽车4S店展厅销售工作流程为基础,即客户开发、客户接待、需求分析、产品说明、试乘试驾、报价签约、交车服务、售后跟踪等八个环节,结合汽车4S店展厅对销售人员的礼仪要求设计八个模块,形成以汽车销售礼仪实训大纲、计划、教师手册、学员手册和PPT课件比较规范、完整的材体系。

独具特色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则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及学生使用同一内容的教材,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教师使用教师手册侧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教师点评要点、评价指标;学生则使用学生手册更加侧重礼仪实训课程目的、礼仪课程内容、礼仪课程要求、模拟演练后小组自评和互评的标准等。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对汽车营销礼仪教学结果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课程开发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为了检验课程结果,《汽车营销礼仪》课程形成“评学评教”相结合教学评价体系,即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同时还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互相促进,共同完善教学。

1.对学生成绩考核办法。

2.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3.教学效果。

三、特色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一)遵循展厅销售流程的职业导入。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遵循展厅汽车销售流程各个环节销售礼仪规范,使八个教学模块稳步推进,通过实际案例教学的应用,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们良好的职业情感与职业素养,并完成了必要的职业角色的转换,从而成功地实现了职业导入的流程化运作。

(二)完善教学全过程控制。

在八个模块和实训任务单的设计上,按照案例分析、知识铺垫、技能训练、总结分享、课后展厅走访等活动,完成从任务的提出,过程的引导、结果的分享交流,再到最后的总结提升,形成了严谨的实践训练体系,确保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三)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化。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考核实施方案,以能力评价指标为导向,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参与评教,强化教师自我持续改善意识,逐步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综合职业素养培养的提升。

在《汽车营销礼仪》课程教学中,融入汽车品牌文化,使学生们通过了解汽车品牌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激发自我完善,提高修养,同时,创建模拟汽车4S展厅场景的技能训练,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成功的欲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在完成技能训练任务的过程中,职业基础能力在加强,职业素养在提升,职业情感在升华,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将能力、素养、情感培育融为一体。

四、结论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紧密结合未来岗位的需要,扩展本课程的内涵,既保留汽车销售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同时还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互衔接,在融入实践性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达到既有一定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性,在充分体现职业特征,兼顾个性发展中,使高职高专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1旅游市场营销理论教学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将旅游市场营销学的一般规律、原理与旅游企业营销现象结合起来,深入、系统地阐述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是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的,技能培养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学什么,这是问题的实质与关键;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旅游企业营销岗位的培训内容相结合,以便学生能够在就业前更容易掌握旅游企业的营销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2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创新

2.1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个具体项目为例,从项目的旅游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确认、市场定位、营销方案的确定到项目的预算与控制可以全程模拟,也可以局部模拟营销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教师在确定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内容并选编好案例材料后,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案例,可以提前几天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以充实论据。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独立发言、小组讨论、自由提问等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对大量的旅游营销案例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之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与沟通能力。

2.2激励教学

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都有极强的表达欲,只是有些学生敢于表现,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担心说不好被老师、同学笑话而采取沉默的方式,但如果点到他们的名字强迫其发言他们则讲得很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学生的状态、心理,控制课堂节奏,这对教者与学者同样重要。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就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接受你,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然后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优点,竖起你的大拇指,同时原谅他们的小错误并委婉地指出来。

2.3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用大量的图片、影音等图文声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强化同学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拍的图片以及平时录制的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电视节目等影音资料不断地、适当地做到课件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开课前给学生观看录制的一段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节目,节目内容是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遨游网销售经理,节目里谈到了销售经理的职业描述:负责旅游产品的推广、销售渠道的拓展等等,这些都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相关。在视图、视听的效果下,可以让学生在享受中愉快地学习。

3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

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体现在课堂实践教学创新和社会实践教学创新两个方面。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环境分析等。我们可采用理论讨论、实践报告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进行,以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讲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时可布置学生就旅行社拟推出的某条新旅游线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这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亲自上街对市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市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撰写报告书。这种课内实践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应该加强与旅游企业的联系,扩充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从而使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活动更贴近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实际,让学生有机会接近旅游企业真实营销现象,还可以检验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与企业营销实践脱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否与旅游企业营销实践的要求相符。

篇4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步骤

    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开发理念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项目为载体,学习任务为汽车销售企业整车销售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就是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同时,教学环境尽量贴近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销售环境,保证课程开发“三个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遵循企业汽车整车销售岗位销售流程所包含的8个环节(客户开发、展厅接待、需求分析、产品介绍、试乘试驾、报价成交、交车流程、售后跟踪)的次序,并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教师参与度由多到少进行学习任务学习内容的设计。在课程的教学实施上,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每次下发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通过获取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有效信息、制订完成学习任务的计划,并由学习团队进行合理分工、实施学习计划,学生全程参与学习任务完成的各个环节,由教学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咨询者和组织者。最后在学习效果的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并引入学生评价的指标。基于行动导向的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开发,可使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获取汽车营销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汽车营销能力和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根据以上的课程开发理念,该门课程的开发步骤如下:第一,确定行动领域:通过汽车销售企业调研,召开汽车销售企业营销专家工作过程分析会,进行汽车营销职业和岗位能力分析,共同确定整车销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二,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由本课程开发小组对整车销售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对每个汽车营销学习任务的实施进行学习方法和手段的设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第四,评价体系设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设计科学、合理、开放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案。

    (二)课程开发的过程

    1.教学内容的选择。基于行动导向的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开发,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法,以汽车营销能力为主线,将汽车营销所应具备的汽车营销市场分析、汽车营销活动策划、汽车整车销售、汽车电话营销、汽车网络营销能力,划分为等“汽车展厅销售”、“汽车售后服务”、“分析汽车营销市场”、“认识汽车分销渠道”、“汽车营销活动策划”、“汽车网络营销与电话营销”六个具体的项目,开发了15个学习任务,设计了31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并根据完成这6个综合项目所需具备的理论知识点,重新组织构建课程内容,将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保证了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同类型的课程相比,该课程的内容上,不仅加大了汽车整车销售的实践技能训练,还引入了汽车营销企业的标准流程,使课程内容贴近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此外,还增加当前迅速发展的电话营销和网络营销的相关内容,使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汽车营销行业用人需要。2.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行动领域转变为学习领域———将教学项目转化为对应的学习情境。从来自汽车销售企业与汽车营销工作过程相关的“汽车展厅销售”、“汽车售后跟踪服务”、“汽车营销活动策划”等6个典型工作项目进行分析,将行动领域转变为学习领域开发了“潜在客户开发与管理”、“展厅接待顾客”、“新车推介”、“新车交易”等15个学习任务,并设计了“开发潜在客户”、“管理潜在客户”等31个具体的学习情境。这31个学习情境由汽车营销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模仿企业汽车营销综合业务流程,引入企业汽车营销的业务标准,并尽量贴近汽车营销企业的工作环境,保证课程开发的实用性、适应性和职业性。同时根据每个项目能力培养的难度、技能形成所需时间,对每个学习项目、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给出了参考的课时,如表1所示。(2)学习情境设计———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一致。课程开发组从汽车营销岗位能力出发,以企业汽车营销涵盖的汽车销售实务、汽车营销市场分析、营销活动分析、汽车网络营销及电话营销等实际工作业务,为学习情境设计的主线,共设计了31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设计的过程中,内容上尽量模仿汽车营销工作实际,在学习环境上尽可能贴近汽车营销实际工作环境,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学生参与度由少到多,教师参与度由多到少。此外,还根据完成学习情境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重新构建课程内容,同时兼顾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对每个学习情境设计了后续拓展能力教学内容。(3)学习情境的实施过程———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行动引领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6个教学环节,完成来自汽车营销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的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取解决汽车营销实际工作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资助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职业能力和后续拓展能力。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实践性强、业务流程标准和学生专业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行动引领式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完成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来获取汽车营销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灵活运用现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寓教于乐,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乐于思考。4.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的学习效果评价不仅可使教师掌握教学的效果,指导教师调整教学的方法,同时对学生也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为了使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加合理、科学,该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实训考核与理论知识考核、专兼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并且更加注重实训的过程性考核,这与高职教育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的原则是相一致的。

    二、课程的特色

    (一)能力为本,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以“以汽车营销能力”为主线,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所开发的6个学习项目、15个学习任务均来自汽车营销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通过营造学习环境贴近汽车营销真实工作环境,并引入企业汽车销售的标准业务流程,保证所学即为企业所用,体现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同时,强化实训环节,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汽车营销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汽车营销能力。

    (二)吸收前沿营销理论和营销方法,紧跟汽车营销行业发展

    该课程吸收了目前发展迅速的汽车电话营销和网络营销的相关内容,同时吸纳了企业常用的潜在顾客判别与评估的相关理论,以及4R和4C等营销理论,使得课程内容能够紧跟汽车营销行业的发展,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用人的需要。

篇5

【关键词】汽车营销;实务;共享资源;课程建设

本文将对汽车营销实务资源共享这一课程的建设实践进行简单的概述,同时将资源共享这一课程建设实践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介绍,同时提出自己的有效建议和恰当的方案。

一、简述《汽车营销实务》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实践的重要意义

《汽车营销实务》是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主要面向将来从事汽车营销行业的专业学生们,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不断提高,社会各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们专业基础知识过硬,还对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为了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教学教师也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研究出培养全能型人才更好的方法,经过实践,资源共享课程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不仅能够巩固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资源共享课程值得在教学活动中推广和实践。《汽车营销实务》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面向汽车销售、维修、售后服务等工作,实质作用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汽车行业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了解有关汽车各方面的工作,掌握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主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汽车营销实务》这个课程设计不仅创新增强了实践性的训练,而且传承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对基础知识的重视,既有特色,又有传承,符合国家号召的素质教育,培养可以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全方位人才,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教学的需求,而且实践课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能有效满足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初衷。

二、简述资源共享课程的可实践性

资源共享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分享,是众多的网络爱好者不求利益,把自己收集的一些资源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分享给大家。将资源共享应用到教学模式上,在资源共享这种大的环境中,学生们能够通过老师的教学更好的了解到整个汽车营销行业的变化,能够吸取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源和知识,掌握不同方向的技能和本领,老师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汽车营销行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要和能力侧重点,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来改变教学策略和模式,无疑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创新,更是一项改革。信息化社会就要将信息化融入到各个行业、社会的角角落落,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汽车营销这个行业。资源共享课程有别于传统课程,也区别于精品课程,不仅改变了传统课程的枯燥性和单一性,还具有很大强度的共享性,它不拘泥时间,你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分享和接收资源;它也不拘泥地点,学生们既可以在课堂上互相分享资源,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把自己更好的资源分享出去,然后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同行业者的经验;它还不限制共享的对象,不局限于师生之间,你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来自社会上的有经验的工作者进行交流和学习;而且资源共享的平台也不受限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映入眼帘,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且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像是百度云盘,360网盘等等,你可以随时随地在有网络的地方进行资源备份,这样即使手机不慎丢失也可以保留住手机里的资源,还可以节省手机内存。资源共享平台既可以网上浏览,也可以缓存,还可以网上交流讨论,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完全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简述资源共享课程的不足之处

每一项突破和创新都伴随着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资源共享课程因为刚刚开始实践,还需要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它现在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每一项智力成果和项目设计都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还包括商标、商号、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等等,在资源共享的平台上,大家对于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有很大的纠纷。在共享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成果被剽窃、版权纠纷等问题,这都是因为法律意识不强烈、授权机制相对缺乏造成的,使用者往往不会考虑资源的出处和所属者,更不会意识到自己无心的一个借鉴就有可能造成侵权。而且由于资源共享课程属于刚刚起步的状态,资源的可用度其实并不是很高,甚至还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导致资源共享课程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

四、如何提高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我看来,资源共享课程对教师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难免会打击到老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所以需要老师能够及时的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而且能够起到监督学生的作用,保障资源共享课程的有效进行。资源共享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首先学生要非常自觉,化被动为主动,增强法律意识,既是保护自己不侵权也是维护自己自身的利益,改变以往填鸭式学习方式的心理状态,实现资源共享与自我建设相统一的目的,积极地投入到全新的学习模式中去,积极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自我,改变自我。

五、总结

通过资源共享课程的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上的认识和感悟,在本文中我将《汽车营销实务》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和总结,而且将《汽车营销实务》中的理论应用到了资源共享课程中,真正的做到理论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本文还提出了资源共享课程现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本文对《汽车营销实务》有更深刻的见解和认识,并且能够通过本文更好的提升自己,了解自身所需要改变完善的地方,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的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价值,更好地从事于自己喜爱的职业,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李梦寅 单位: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探究——以高职“报关实务”课程开发实践为例[C].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2]黄爱华,知识经济运行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挑战及对策[C].首届泛珠三角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八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专辑,2004

篇6

一、课程设计的依据

(一)立足阳江优势产业

阳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是阳江优势产业之一。阳江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阳江市2012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08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4亿元,分别增长20.7%和30.2%。阳江市旅游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市场营销人才。

(二)依据学校办学定位

我校作为地方院校,坚持“立足地方”、“为区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办学定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本地多家旅游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本课程设计人多年来从事旅游研究,熟悉旅游市场营销运作。

(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有很多学生在阳江旅游企业参加实习实训,他们希望学校开设相关专业课,帮助他们了解阳江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市场营销能力。

二、课程设计方案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从实际出发,为阳江培养旅游营销人才,开设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该课程作为选修课,共36课时,安排在学生实习前一学期。(一)教学目标:培养能满足阳江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二)教学内容:分为十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包括理论和实训两部分,理论部分内容和其他学校同名课程相似,因此本文不做赘述,只列举实训任务。

1.项目一:旅游资源与企业调查

实训任务:(1)按照每个班的人数,从阳江丰富的旅游资源中,选择相应数目的景点,让学生抽签选择其中一个,收集文字图片资料,向全班同学介绍。(2)要求学生分组,在阳江市区内十个旅行社(华龙、开心、龙之旅、天天、新里程、华泰、海之旅、青年、黄金假期、江之旅)中选其中一个,调查其旅游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实施、控制及其成效。

2.项目二:旅游市场调研与预测

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在阳江十个著名景区(大角湾、十里银滩、南海一号、阳西咸水矿温泉、春湾温泉、春湾、石林凌霄岩、崆峒岩、龙宫岩、玉溪三洞)中选其中一个,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开展旅游市场调查,完成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

3.项目三: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在上次实训的基础上,分析景点的市场环境。要求学生从宏观(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口地理、文化、技术)、微观(购买者、中间商、竞争者、公众)、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角度,分析上述因素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4.项目四:旅游消费者分析

实训任务:选择上述某景点或某旅行企业,观察消费者行为,从购买习惯、客源地、决策过程等的角度,对消费者的进行分类,通过面谈、电话、问卷等方式,了解消费者旅游后的满意程度,了解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要懂得在旅游消费者分析中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5.项目五: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

实训任务:选择上述某景点,根据某些变量(地区、城乡、城市规模、年龄、性别、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出游率、忠诚度),对旅游消费者进行细分,分析细分市场的前景、竞争的程度、旅游企业自身的条件,为旅游企业的产品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策略。

6.项目六:旅游产品策划

实训任务:(1)以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海陵岛为例,从吃住行游购娱等角度,分析其旅游产品组合策略,尝试为其设计产品的最优组合。(2)以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的凌霄岩为例,分析旅游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影响其生命周期的因素,设计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及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3)以阳江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例,分析旅游新产品的种类和开发策略,设计旅游产品的升级策略。(4)从阳江丰富的海山林洞泉湖等旅游资源中,选择某一知名旅游产品,分析其品牌价值,为其设计品牌营销和品牌延伸策略。

7.项目七:旅游产品定价

实训任务:让学生抽签分组,调查阳江某个温泉(春湾、儒洞、新洲、平冈、合山、岗美、八甲等)产品的定价,了解影响温泉旅游定价的因素,为温泉企业设计适当的定价策略。

8.项目八:旅游产品分销

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调查阳江某个温泉产品的销售渠道,分析影响温泉企业营销渠道决策的因素;分析温泉产品中间商的类型和作用、选择中间商的原则;分析渠道冲突的类型、原因、解决方案。

9.项目九:旅游产品促销

实训任务:(1)分组调查某旅行社的广告预算、媒体、内容和效果。(2)分组调查某旅行社的阳江一天游、两天游、三天游、四天游的旅游项目,分析其促销组合策略。(3)为某种旅游产品或者旅游线路设计营业推广方式、公关活动。(4)尝试做旅游推销业务员,熟悉业务流程、推销的方法和技巧。

10.项目十:旅游策划方案

篇7

本文主要基于4R理论的内涵探讨了其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高职《市场营销》教师拓宽视野,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4R;高职教改;市场营销

一、4R理论的内涵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对课程发展的理解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后最早提出了4R理论,主要描述了以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l)及严密性(rigorous)为基础的课程体验过程,更进步地接近了撬动消费者的支点,是对4P和4C理论进步的发展与补充。

二、将4R理论引入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换汤不换药”。

虽然大家一直强调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教学一定要进行改革,但进行《市场营销》授课的时候,很多教师即使确实根据知识点对教学方法做了调整,但依旧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要么单一使用“讲授法”,仍由教师独占课堂,由“全盘灌”变为“满堂问”;要么一直采用分组讨论,完全由学生占据课堂,过分追求活跃课堂氛围。虽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做到了改进,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并没有让学生改变应试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仍是换汤不换药,起不到教学改革的初衷。

2、教学切实的实践环节较少。

实践教学是为了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而采用的最有效的途径,但在目前高职的授课课堂上,《市场营销》的教学实践环节也基本上停留在教室小范围内分组进行营销模拟和情景演练,而且缺少相应的设备和教具,不能突出该门课程实践性和社会性较强的特点,往往是仿真的营销环节代替了切实的实践,仍然将实践教学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3、考核体系不完善。

一提到考核,很多高职的教师通常会认为他们现在已经进行了不少的改革,比如说:为了改变“一卷定终身”的情况,《市场营销》课程的考核,出了期末笔试成绩论外,采用平时成绩、作业、考勤、期末考试分别占总成绩比例的计算方式进行成绩评定,但这样仍然带有“以考试为目的”的烙印,最终目的基本上也只是为了能让学生们提高这门课程的成绩而已,对学生拓展思维和创新的空间意义不大,对今后用人单位强调的动手能力较强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

(二)4R理论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价值分析

1、丰富性的价值分析。

丰富性指的就是某门课程在意识或是在解释上的多重性。围绕着这一特性,教师不再是只在讲台上“曲高和寡”的单一授课者,而是在展示教学内容丰富的同时,要与学生通过共同的努力完成对课程的理解与反思。

2、回归性的价值分析。

回归性具有反思和总结或者是重构的特点,根据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点更新快、信息量较其它课程大的特殊性,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回归与反思,在高职《市场营销》课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与价值,教师也可以在不断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创新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3、关联性的价值分析。

高职《市场营销》课的授课教师通过建构和加强与其它课程的关联来实现关联性,经过教师专业角度的讲解,可以使各个知识点变得有“生命力”,不仅仅局限在一门课程中,可以在很多相关知识中得以引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4、严密性的价值分析。

严密性是“4R”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这里不只是指在学术、科学观察上的精确,而是指教学概念的重新界定。如果说丰富性、关联性为教师和学生地位的转换、课程的重新设计与安排奠定了基础,严密性就体现为课堂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严密的课堂组织纪律、严谨的教学态度、准确的考核方法是完成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三、4R理论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根据《市场营销》的特点,任课教师授课时必须以学生未来服务岗位为授课目标、以职业标准为授课依据,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项目化、任务驱动为手段,运用4R理论设计合理的学习项目,并且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丰富性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使用。

《市场营销》在进行课程改革时,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根据学生今后就业时必须的职业资格要求,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的讲解。

(二)回归性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构建中的体现。

回归性的标准要求在教师和学生课堂中要加强沟通,并根据对知识点的构建和对反思的讨论,共同完成教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任课教师就要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堂授课或学生完全自主学习讨论的模式,授课时要分析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每个项目的学习目标、要达到的学习效果,而教师要随时在旁进行指导和讲解,与学生一起成为学习的“合伙人”。

(三)关联性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与其它课程联系的作用。

在高职《市场营销》授课中,如果只局限在《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上,不联系、不引申,学生能学到的只能是照本宣科的“小”知识,但如果明确了关联性的价值分析,能建立课程直接的“联系树”,就能一举多得,也可以让教师建立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观以完成教学改革和课程重塑。

(四)严密性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中的表现。

篇8

关键词:学赛结合;网络营销;课程设计

《网络营销》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旨在训练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和策划的能力,是一门实践性要求极强的课程。笔者在实施课程教学时,以网络营销能力大赛为引导,通过实施“学赛结合”的教学模式,搭建便于学生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的《网络营销》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本文总结笔者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设计思路以及在线开放教学平台的架构方法。

一、基本设计思路

1.教学模式设计

“学赛结合”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以竞赛形式完成实践任务。我们选择了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网络营销能力秀大赛贯穿课程教学过程,在“学赛结合”的基础上,针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学情特点,将教学过程细化为“导、学、做、结、战”五个环节。其中,“导”是建立知识导图,使学生了解知识框架、明确学习重点;“学”为学习课堂,主要通过微课的形式讲述基本营销方法;“做”就是操作课堂,采用微课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就是项目小结,首先设计一个项目小测,对前面的学习进行验收,然后总结,再次提炼知识点;“战”是网络实战,在实战环节中,我们编辑了详尽的实战指导手册,同时以网络营销能力大赛为主要实战平台,以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如淘宝网等为辅助平台,指导学生通过参加竞赛、运营店铺等实战形式完成实践教学。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的设计,教师有效实现“学赛结合”。

2.教学项目及进度设计

根据《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四个主要的课程项目,并精心设计了项目实施的进度。由下图可见,项目2、3、4是并行项目,可同时展开,尤其是项目3-2和项目4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学生边学边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不能只局限在课堂教学时间中,学生要时刻关注平台的变化,在课外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

3.教学考核设计

根据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内容,课程考核侧重实践过程的考核。主要考核内容为两大部分:高职院校《网络营销》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张涛摘要:《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中一门实践性要求较强的课程,“学赛结合”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以竞赛形式完成实践任务。本文基于“学赛结合”模式从教学思路、教学项目及进度、教学章节等方面阐述高职院校《网络营销》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关键词:学赛结合网络营销课程设计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7-04-0270第一部分是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的学习情况考核。在线开放平台上的学习内容以任务点展示,这些任务点包括微课视频的观看、案例分析、测验、作业、参与讨论情况等。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点,系统会根据完成情况评出相应的分数,最后得出在线学习的分数。第二部分是学生参与网络实战的考核。实践过程的考核分为两个项目的考核。第一个项目的考核是参加竞赛的考核,学生参加网络营销能力竞赛,得到一个竞赛等级值——AR值,这个AR值代表学生的竞赛努力程度和达到的营销等级。这个指标成为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另一个项目的考核是关于营销实战,如开设网店或者微店等情况的考核,学生在网上开设店铺会获得相应的店铺等级,这是实践考核的一部分。在设计这两个项目的考核方式时,我们采用等级折合分数的方式,按照学生的竞赛等级和店铺等级折合相应分数,然后与在线学习分数进行汇总,最后得出学生的考核情况。

二、在线开放教学平台架构

1.教学章节框架设计

框架是一门课程的主旨,清晰的框架能使学生快速形成对课程知识的梳理,从而明确学习目标。《网络营销》在线开放教学平台的教学章节按照项目驱动的方法进行设计,有效地将“导、学、做、结、战”五个教学环节融入每个项目的设计中。每一个项目下包含任务,每一个任务下的内容均包含八个环节,分别为:“了解我,丰富你——知识导图——学习课堂——操作课堂——项目小结——网络实战——PK大擂台——了解你,完善我”。可以看出,除了包含教学模式中“导、学、做、结、战”五个环节外,增加的其他三个环节不仅使课程内容前后呼应,有问有答,同时还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反馈环节设计

教与学是一个相长的过程。为了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需求,我们在每一个教学章节的最后都设计了“了解你、完善我”的互动环节,这个环节以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教师一是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二是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是对这些内容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是我们完善教学内容的依据。

3.创新性“PK大擂台”的设计

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而要让学生扮演学习的角色,发出代表不同观点的声音,让这些不同观点进行PK,在PK中使学生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最终形成一致的认识。下面以“传统商务PK电子商务”为例,说明“PK大擂台”环节的在线平台设计思路。具体内容见下表

。4.教学资源建设

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建设了丰富的案例库和题库。案例既包括文字案例,也包括视频案例。案例的设计融入“学习课堂”的内容中,就是案例是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针对每一案例,我们设计了一些思考题或是投票活动,引导学生观看与思考,学生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题库中编辑了1000多道试题,涵盖各种题型和《网络营销》的所有知识点,可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专接本考试的复习资料。

三、在线开放课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适应移动学习模式

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移动学习成为未来重要的学习模式。因此在构建在线开放教学平台时,教师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编辑与建设应适应移动客户端的浏览格式,如文字编辑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视频格式最好以MP4或AVI为主等,这样才能保障资源在移动客户端正常运行。

2.注重互动环节设计

互动和交流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中,交流讨论模块的设计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其讨论,采用合适的交互策略,调动学生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只有形成学习者之间全方位的自主交互模式,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才能发挥实效。

作者:张涛 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市场营销;应用型;课内实训

2015年11月,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提出至2017年辽宁省除部属院校外,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占比将达到70%左右。沈阳大学遵循辽宁省政府的指导意见,积极向“应用型”发展。目前实践化教学已经延伸到了企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也会参与教材的制订和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产学研育人基地数十个、冠名班级12个。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课内实训课时,内容更注重实际应用。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类组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对接相关产业,这是“应用型”大学的根本所在,具体体现在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其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良好适应性。

二、市场营销课程“应用型”的着眼点

市场营销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综合学科。它是在把握经济活动和市场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服务。市场营销课堂实训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特色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转型发展。本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共4学分,64学时,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第五、六学期的专业课学习和专业实习作好铺垫。学生深入领会和掌握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和技能,这对其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市场营销课程课内实训的设计

市场营销课内实训的重点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多样化的课堂“实训任务”。课堂“实训任务”由授课教师预先设定,一般以当堂课中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为主,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协作达成“实训任务”。可采用多元化方式来实现实训任务,如小组讨论、辩论、案例分析、模拟体验、借助营销之道、策略销售软件分组进行营销竞赛等。如讲解营销环境内容时,可利用营销实训软件举行营销方案策划比赛,增强学生运用SWOT方法进行环境分析的能力。“实训任务”完成的过程能使学生充分吸收、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同时,课堂“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也能够有效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学习能力,并可作为课堂考核内容的依据。在完成课堂“实训任务”之后,进行总结,要求学习小组就任务目标达成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沟通和反馈,分享小组的结论供他人观摩,互相学习经验,总结自己的不足。

市场营销课程通过课内实训开拓学生的视野,实现思维火花的碰撞,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实现教学良性循环奠定基础,也是学生营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以致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四、市场营销课内实训的考核方式

市场营销课程将建立“课内实训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通过学生实际参与到营销问卷的设计、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促销推广、营销活动组织与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撰写营销策划方案等环节的多种课内实训方式,将学生课内实训成绩纳入考核,综合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对市场营销课程的课内实训设计的探索,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对教学效果进行动态分析、跟踪和评估,不断开展相关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营销类课程 教学改革

市场营销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并且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以市场营销结合专业特点的课程,如汽车市场营销、药品营销等,这些课程都以营销为核心,教学上都具有很多共同特性,我们可以统称为营销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市场营销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然而在目前的高职院校营销类课程的教学中,仍在沿用传统的较为陈旧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这已经明显地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学生毕业后只掌握部分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工作技能,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对营销类人才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营销类课程教学的基本状况

(一)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相对落后

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促进了高职的快速发展,然而,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却相对落后。很多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仍然沿袭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将高职教育简单地等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沿袭本科的教学理念,很多高职院校过分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不太重视实践方面的教学。

目前的高职营销类课程教学活动中,一般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学生缺乏正常认识过程。一般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主,有很多教材滞后了5到10年,与现时的社会情况及实际应用相对脱节。这些情况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导致学生毕业后综合能力不适应社会需求。

(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营销类课程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粉笔+黑板”的时代,通过手写、讲授、板书的模式,把营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灌输给学生。一些高职院校也尝试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但由于受到教学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局限,上述教学方式尚不成型。

营销类课程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校外实训教学本应成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但一些高职院校只有理论教学没有实训教学,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支持营销课程校外实训教学,但其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问题。

(三)缺乏专业师资

市场营销二十世纪末才传入我国,相对发展较晚,而高职院校中专业师资缺乏,尤其是比较缺乏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多教师的经历就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当老师,具备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更有一些教师是从高职院校“非主流”专业,比如党建、思政、心理等专业充实到营销类课程教学中,不但缺乏实践经验,而且理论基础不扎实。对于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师往往起不到解惑授业的作用。

(四)实训管理不规范

在学校方面,高职院校营销类课程实训教学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管理部门就实训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学校一般都是自己制订实训方案和编写相应指导用书,而这样的制订过程由于缺乏权威部门鉴定考评往往有失规范。在实训教师管理方面,各校自行制订的实训方案对指导教师规定甚少,大多数实训指导教师往往是例行公事地到实训单位察看几次,整个实训结束的时候,往往是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给一个实训的分数,教师这样的实训指导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在实训学生管理方面,很多的学校对学生的校外实训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案,学生的实训报告评价往往依据实训企业的考核评价,而企业往往重视自身的生产销售等,而对学生实训根本不太重视,实际考评往往是走过场,评价趋同,可信度低,这样也造成了学生对整个实训过程敷衍了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营销类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类型。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应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毕业生具有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等特点。在教育观念上,要完成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突出对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主体、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的教学观念。

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让教师从主宰者变成引导者,确立学生以主体地位,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体验实践技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教师多引导,多启发,多答疑。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学习过程由以听讲为主变为以行动为主,在行动中产生的问题或疑惑,可通过提问、辩论、答疑等形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解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在理论教学中多用案例教学

中外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案例教学是营销类课程较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它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并可以实时双向互动,这种教学方式能很好地与营销类课程特点相适应。各高职院校应在理论教学中多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研究经典案例,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充当不同角色,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管理情境,识别机会与威胁,作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选择。同时应借助多种手段如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等展开引导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氛围,体验情境。

2.在实践教学中强调项目导向

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在参与具体企业运作实践活动中摸索掌握营销的技巧,进而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强调项目导向,由指导教师和实践企业相关人员引导学生,选择企业某一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可就企业具体的营销环境、消费者行为、目标市场战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等方面入手进行具体项目研究。让学生结合具体项目,深入到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展开调查研究,分析企业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整个过程以项目为导向,避免无的放矢,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在具体的项目管理时加强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和实践企业相关人员要全程跟踪,对完成项目的各个阶段性小项目进行总结评估指导,以便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思路水平,并切实做到对学生认真负责。

3.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大多数学校营销类课程考核方法是平时成绩加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实践教学的成绩计入总成绩的比重相对偏低,有的学校甚至不计入总成绩,这种考核方法过于侧重书本知识,不利于课程教学整体发展。

改革营销类课程考试方式,将实践教学的成绩计入总成绩,并且应占足够的比重,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综合考评。具体的可由原来的以闭卷考试为主,变为卷考、平时作业、实践项目研究报告、项目阶段性小结等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把大量考核放在实践环节,放在平时。

(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营销类课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双师型”人才。可将现有的营销类课程教师送到企业一线进行培训实习,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给予外出培训教师一定的生活补贴。同时鼓励就近企业拥有一线经验的管理人员及技术能手到学校兼职,通过交流学习,提升师资专业水平,学校应给予兼职教师相应的待遇。

(四)规范实训管理

高职院校应组织学校和企业及社会相关人士,共同制定科学系统的实训指导用书。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实训方案。同时,从专业性和责任心角度严格选拔驻企业实训指导老师,并对其实训过程进行严格考核,可以采取学生调查问卷反馈评价,可以组织学校实践教学督查组,对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还有,学校应规范学生营销类课程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加强对实训指导老师管理及和实训企业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实训实际表现,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实训情况给予真实客观的评价,并将实训考核结果科学地计入学生的总成绩。

参考文献:

[1]杜智,刘国防.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问题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7,(4).

[2]陈莉.论市场营销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9,(2).

[3]王妙.市场营销学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袁振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J].文汇报,2004,(6).

[5]程礼芬.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教学方法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9).

[6]颜帮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6,10,(1).

[7]俞以平,陶勇,王晓飞.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合作双赢”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