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课程范文

时间:2023-04-07 21:1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瑜伽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瑜伽课程

篇1

一、明确瑜伽课程开展的目的

要想使高校的瑜伽课程得以顺利开展,教师就要对瑜伽课程的开展目的做出一个明确的了解,也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瑜伽课程开展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实际调查与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开展瑜伽课程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因为瑜伽姿势中所具有的伸、压、扭、拉、弯等动作,可以增强人体的肌肉力量,发展体能,增进骨骼强度,提高人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度。与此同时,通过长期的瑜伽练习,还能帮助人类受损的神经系统恢复正常的功能。其次,开展瑜伽课程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这是因为在大学时代,学生普遍精力旺盛且情感丰富,在受到外界压力困扰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如果不能及时将情绪加以释放,会对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结果。轻则产生紧张、焦虑等不安情绪,重则会出现幻听、精神分裂、思想涣散、轻生等严重的心理疾病。而瑜伽这门课程的学习,会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在放松心情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安宁。最后,开展瑜伽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这是因为在瑜伽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将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状态。因此,开展瑜伽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明确教师的教学职能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发现,要想做好高校瑜伽课程的开展,还必须要明晰瑜伽教师的教学职责,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构建完善的瑜伽教学体系,使瑜伽训练做到井然有序。第一,教师应该在课前先向学生阐明瑜伽这门课程的具体脉络,也就是教学体系的梳理。学习瑜伽这门课程不仅仅是获取学分、成绩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要通过瑜伽课程的深入学习,真正地使学生从中受益。瑜伽是一门能使学生身心愉悦、放松,并且锻炼体能、完成形体塑造的一门课程,学生应该要抱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它。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瑜伽锻炼的过程中,对瑜伽的教学体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在今后的练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多鼓励男学生参与到瑜伽训练之中。正是因为瑜伽能对学生身心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瑜伽训练不应该是女生的专属,而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高校瑜伽教师应该针对现如今女生多、男生少的瑜伽课程局面,多鼓励男学生参与到瑜伽训练之中,耐心地向男学生讲述瑜伽的好处,从而让他们对瑜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参与到瑜伽训练之中。

三、合理安排瑜伽课程的教学结构

科学合理地安排瑜伽课程教学结构,也是顺利开展瑜伽课程的关键所在。我们以一堂课90分钟为例,对瑜伽课程教学结构进行分析。在9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瑜伽教师可以安排10分钟时间让学生聆听瑜伽音乐,拿出5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各种瑜伽姿势,并在练习结束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放松,最后用20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冥想状态。同时,每学期所学习的瑜伽姿势也不宜太多,有的放矢,有张有弛,可以把瑜伽姿势这种基本功的训练放在前一半课时当中,而后一半课时则应该注重对这些姿势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训练,从而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真正地掌握一种或者几种瑜伽姿势,将知识不光学到手,还要保证学得精。

四、结语

结合个人实践教学经验与相关文献,笔者从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瑜伽教师应该做到的基本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希望通过笔者的粗浅阐述,能够为广大同行在今后瑜伽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路与有益的借鉴,从而更好地将瑜伽课程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之中,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能够得到心理状态、生理技能、素质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从而成长为社会上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肖剑平 单位:辽宁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中 瑜伽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81-02

目前研究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文章较多,但对于高中的瑜伽课程开设的可行性探讨不多,也有较多文章研究如何增加高中女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

高中是一个人心理转变的巨大时期,大多数人在高中三年会有较大的身心上的转变。很多学生会从懵懂走向成熟,从高一到高三他们的心理生理上会有改变,但到了高三心理上会有巨大的改变。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阶段较为重要时期,是树立个性、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较为关键时期,也是终身体育培养的一个重要时期,目前高中生由于课业负担,脑力劳动使体力透支,睡眠不足,运动不足,势必造成身体素质下降。事实上,有好多健康问题都与压力有关,比如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问题、肥胖、免疫力降低、消化不良等。

据统计,目前,美国就医的人群中,75%~90%都患有与压力相关的健康问题。压力的危害不仅限于身体的健康方面。有证据显示,长期的压力是临床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问题的潜在致因。压力、睡眠不足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让激素失去平衡,进而导致情绪失衡、疲劳、消化问题和代谢减缓等问题,学业压力等因素往往造成学生心理负担很重,严重的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

此外,高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末期,他们身体的各器官及其机能正逐步达到成熟的水平,是身体发展的定型期。瑜伽作为一门哲学,具有缓解心理压力、舒缓紧张和压抑的情绪、平衡内分泌系统,使荷尔蒙恢复到健康水平的作用,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瑜伽深受女大学生欢迎,目前,瑜伽在高中开设地并不多,瑜伽要求的场地、设置条件并不高。因此,笔者通过对高中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的探讨,为高中开设瑜伽课程提供依据,瑜伽课程的开设对于塑造高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健康、丰富高中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1、关于“瑜伽”

“瑜伽”一词,来自于印度古代梵文,是梵文“yoga”的音译。一般来说,瑜伽这个字被翻译为:“结合”,即身与心的结合借由控制心灵的变化而得到的特殊经验,被称为瑜伽。

《瑜伽经》指出约束心灵的变化为瑜伽。

瑜伽的种类:印度教从宗教修行的角度,把瑜伽分为许多种,其中主要有四种:智瑜伽、业瑜伽、信瑜伽、王瑜伽,以上四种瑜伽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达到“梵我化一”或“人神合一”的理想境界。

瑜伽是印度五大哲学之一,它是一门科学,到至今已流传了5000年,《瑜伽经》提出了八种功法,又称为“八支行法”: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禅定、三昧。

(1)瑜伽是一门哲学,它对于人们树立自信、乐观和平和的生活态度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八支行法”中的禁制是指不杀生、诚实、不盗、不、不贪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比如瑜伽中的“不执着”,对于帮助学生乐观面对生活,不要太计较得失的良好心态有很大作用。再如瑜伽饮食提倡的素食,以及对于素食和环保等关系也很值得学生有所借签和学习。

总之,瑜伽哲学主张善良、诚实、知足等都是符合当今和谐社会对人所要求的。

(2)冥想有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的作用。有规律地冥想,可调节脑神经,让处于压力下的大脑得到放松。因此,冥想者较一般人更容易达到平静而快乐的状态。冥想的静定状态最终达致梵我合一,达到终极的解脱。舒缓了紧张、减轻了压抑、消除了心理障碍、恢复内心的平和安宁,使人的心态健康良好,净化心灵。提高对自我的认知,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集中精神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舒缓紧张的神经系统,提高集中注意的能力,能以更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

瑜伽宗师柏忠言和“中国瑜伽之母”张蕙兰老师教导我们:语音冥想能释放深层压力,消除负面情绪,是最直接、有效的放松。

(3)瑜伽中弯、转、扭的动作,有助于按摩和滋养胰脏、肝脏、结肠等器官,改善人体消化和新陈代谢的功能,促进各脏器内的血液流动,此外,瑜伽的呼吸与相结合能滋养身体,疏通筋络,均衡身体的肌肉线条,使体态轻安而挺拔,对于矫正由于劳累或不良的坐姿造成的脊柱变形,可以改善不良姿态,对于正在青春发育期的高中生塑造良好形体有很大作用。尤其是女生爱美的天性能使他们更喜欢瑜伽,自然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4)此外瑜伽的调息练习可以弥补生活当中只胸式呼吸的不足,促进呼吸系统机能,增加肺活量,提高氧气的利用率,清除体内毒素,使人精力充沛而有活力。

(5)瑜伽放松能吸收体式对身体的滋补作用,能安神、宁心、放松身心,缓解紧张与疲劳,这是当今社会,人们所需要的。

(6)瑜伽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与挑战精神:瑜伽姿势一般分为初、中、高级,能满足当代学生不断求新、求异的创新和开拓心理。这也是符合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瑜伽姿势往往需克服怕疼、怕累的心理,已达到在你能力范围内的最大伸展度,这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克服女生的娇气、怕苦、怕累心理。

2、瑜伽与其他运动项目的区别

即使你在疲劳状态下,练习瑜伽后会让你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更有活力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不会像其他运动项目,运动后感觉很疲惫,所以瑜伽可作为高中生身心紧张的一种调剂,能有更崭新的精神面貌面对学习生活。

3、建议

柏忠言宗师和张蕙兰老师教导我们:瑜珈教师应有专业知识,怀着关爱体贴学生,指导他们安全有效地练习,使学生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篇3

Abstract: Taking nine general universities that have opened Yoga course as survey objectiv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Yoga courses in these universities on implementation of Yoga teaching, the status of student learning Yoga, the status of Yoga teachers, the status of facilitie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oga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关键词: 瑜伽;学习;教学;对策

Key words: Yoga;learning;teaching;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237-02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陕西省普通高校瑜伽课程开设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遵循体育科研方法,设计了开设瑜伽课程学校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调查问卷两份。

1.2.3 访谈法对已开设瑜伽课程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工业大学等学校的瑜伽任课教师、选修瑜伽课的学生及各学校体育部主任、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主要了解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瑜伽课程开设基本情况、师资情况、场地设施。

1.2.4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使用SPSS10.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2.5 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找出研究对象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2结果与分析

经调查显示,陕西省普通高校瑜伽课程开设率并不高,对20所院校的体育部进行了走访发现,9所院校已经开设瑜伽课程,占45%,还有11所院校尚未开设,占55%。已开设瑜伽课的9所高校,多以选修课形式开展,而体育选修课归为非限制性选修课,所以开课的时间不统一,选修学生范围广,不受专业限制。目前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9所院校已经开设瑜伽课程,学校此项目开展很好,每个班限报30人,同时开设多个班。据调查目前仍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另外学校还设有业余俱乐部班,虽然收取一定费用,但也受到学生的欢迎,显示了很好的发展态势。大部分学校根据学校教务处关于选修课规定,一般每学期为24-32学时,每周两学时,选课年级为全校在籍学生,这9所学校当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见表1),在所调研的九所高校当中,陕西师范大学将瑜伽列为公共体育选项课,选项课总共开设3个学期,课时长达96学时,并且第一次课就安排了2个学时的理论课教学。据学生调查问卷得知:陕西师范大学瑜伽选修课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学习兴趣浓厚,说明学生学习瑜伽课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程开设时间的长短以及课程设置的方式。

针对已经练习1-2期的学生,采取了座谈和访谈的形式,从中了解到一些学生关于瑜伽课学习的反馈意见,首先,学生很喜欢瑜伽课程,喜欢瑜伽练习的意境。伴随着清新的音乐和均匀的呼吸,瑜伽姿势练习给予我们的是轻松的感觉和愉悦的心情。其次,有的瑜伽姿势看似简单,但练习起来并不容易,一定要配合上呼吸才能更好的完成动作,练习让他们体会到,瑜伽更能锻炼人的意志。学生希望多一些成套动作的练习,这样便于记忆。希望有瑜伽课程的教材,这样可以对瑜伽知识有更多地了解和系统的学习,学生对瑜伽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希望对瑜伽呼吸和冥想有更系统的了解和练习;希望对动作功效的讲解多一些,变换不同的音乐进行不同的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瑜伽练习的不同感受;希望学校能提供良好的场地设施。

通过走访调查只有部分学校开设了瑜伽课,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师资问题。瑜伽历史悠久,是印度数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但在中国还没得到有广泛传播,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在常人的眼中,覆盖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就造成了专业师资缺乏,因而也抑制了瑜伽在高校的开展。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场地设施问题。很多学校场馆设施不够完善,新兴项目较多,场馆没有合理化运用,导致瑜伽课成开设数量较少,因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根据调查显示:瑜伽项目前在陕西部分高校开设的很成功,瑜伽在陕西普通高校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空间。

3陕西省高校瑜伽课程发展对策

3.1 完善教学体系陕西省普通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教师的专业水平,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条件,增加课时数或增加瑜伽课的开课范围来满足学生对瑜伽学习的要求,确立瑜伽教学体系:即以呼吸练习作为瑜伽教学的中心环节,这是瑜伽教学的重点内容;瑜伽姿势练习、调息术、收束契合、瑜伽休息术和冥想作为瑜伽教学的基础,其中瑜伽姿势教学是教学的难点;再辅以一定的理论讲解,就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呼吸虽然是瑜伽教学的中心,但因为每个练习都包含呼吸练习,呼吸练习单独存在的时间并不要很长,所以呼吸练习的时间并不一定能完全体现出来。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目前所调查瑜伽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以传统教学为主,教法单一,以教授为主,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很好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各高校瑜伽教师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教学中应该多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中尽可能的运用多样化的的教学方法,并能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运用。

考核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的效果。建议采用形成性成绩和最后的测试综合评定。具体包括平时习练效果检测、小组演练成绩和期末考试结合,倡议课堂上和课余相结合,同学之间互相考核评定作为辅助手段,督促同学们为健身和健康而学习,抛弃为考试分数而学的错误思想。

3.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瑜伽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的知识结构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目前已开设院校瑜伽教师基本满足一家选修课的需要,但是从瑜伽的长远发展或学生需求来看,不利于瑜伽的发展。所以,加强瑜伽专业知识学习,也迫在眉睫。因此,学校应派送与瑜伽专业相关的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有机会多向国内外优秀的瑜伽教练学习,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而作为专业教师更应刻苦钻研教材,勤于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篇4

关键词:上海体育学院;瑜伽课程;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在不断加大。瑜伽是一项全身心的运动,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压力,在促进人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方面更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专业的体育院校,我院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专业体育人才的重任。加强对瑜伽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培养瑜伽专业人才以及促进瑜伽项目在我院的普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瑜伽课程设置,师资状况等方面对我院瑜伽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瑜伽课程在我院开展的优势因素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几点具体建议,希望能够对我院瑜伽课程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些帮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上海体育学院瑜伽课程开展现状。

调查对象:上海体育学院09,10,11三个年级参加过瑜伽选修课的63位本科生。

2.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课程设置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了解,我院瑜伽课程是以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展的。限制选修课限定专业,任意选修课没有专业限制,全院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进行选修。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中,限制选修课的学生人数占71﹪,参加过任意选修课的学生占29﹪。通过调查发现,瑜伽课程开展过程中,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课程开设课时数都为一学期。通过调查,有37﹪的学生认为瑜伽开设课时数能够满足学习需要,而63﹪的学生认为开设课时太短不能满足瑜伽课程学习的需求。瑜伽项目学习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开设课时太短,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学习,对培养专业化的瑜伽人才是很不利的。

3.2师资力量状况

在对我院瑜伽教师专业水平的满意度调查中,6﹪的学生对教师专业水平非常满意,35﹪的学生满意,43﹪的学生相对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学生分别占13﹪和3﹪。由这组数据可知,我院瑜伽教师专业水平总体上相对满意,但专业水平分布不均。通过访谈了解,我院瑜伽教师的原始专业,大多数是与瑜伽项目专项素质要求相似的专业如武术,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等。瑜伽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瑜伽课程培训,主要是通过自学的途径积累瑜伽教学经验。多数教师都没拿到瑜伽资格证书。尽管现阶段我院瑜伽教师专业水平能够满足学生的当前课时需求。但作为专业体育院校的教师,没有“精、博、新”的专业知识,很难吸引更多的学生长期地参与该项目的学习和锻炼,从瑜伽项目的长远发展来看也是不利的.这一点必须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3.3组织教学情况

由调查问卷得知,在瑜伽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我院绝大多数的教师以实践技术的教学为主,兼顾理论知识的学习。课时教学进行瑜伽的基本、呼吸、冥想和休息术等实践练习,相关理论在实践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容纳介绍。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相对全面,总体上是比较可取的。通过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瑜伽课程教学的建议可知,在教授瑜伽内容时,我院大多数教师是将理论知识教学置于课程中或课程末。参加瑜伽课程学习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瑜伽项目,直接进行实践技术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瑜伽教学的整体把握以及对教师教学思路的了解。此外,瑜伽教学过程还存在着教学内容中女性素质占优势的法过多;准备活动部分不够充分等问题。在对课堂学习内容丰富程度满意度的调查中,有37﹪的学生认为不够满意,需要进一步地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调查,有高达92﹪的学生对教师课堂组织形式持认可态度。同时,我院教师在课堂组织形式中也存在着不足的方面。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我院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独立跟随多媒体视频学习,但次数偏多,过程中忽视了及时的指导。这样对于学生纠错,改进技术方面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3.4教学设施状况

开展瑜伽课程,师资力量是主要因素,但教学设备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我院在开设瑜伽课程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场馆资源,把健美操馆、艺术体操馆、体操馆等利用上,场馆中配有镜子,音响,多媒体等设备,为瑜伽课程训练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条件。瑜伽运动除了练身,还需要练心,因此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通过调查了解到,我院瑜伽练习场地与健美操等节奏性较强的场馆相连,这样不能够为学生练习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同时,没有宽余的练习场馆,场地使用紧张,缺乏适宜的课下练习环境等因素限制了学生课下练习瑜伽的积极性。没有独立的专门的瑜伽练习场地这一客观现实相应成为瑜伽教学的限制因素。

3.5教材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得知,我院参加瑜伽课程学习的学生在教材使用方面,19﹪的学生无任何教材,69﹪的学生使用教师指定的教材,12﹪的学生选用图书馆借的瑜伽相关书籍,完全不存在教师自编教材。由此调查可知,我院在编著专业瑜伽教材方面还很欠缺,瑜伽项目教学在我院开展还不成熟,理论知识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4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我院在瑜伽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优势因素:教师课堂组织形式活泼,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对瑜伽项目的掌握情况较好。同时,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瑜伽课程开展课时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瑜伽项目学习的需求,课程开展不稳定;瑜伽教师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内容安排顺序欠佳;组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不足;瑜伽教学场馆使用紧张,教学环境和专业化瑜伽阶段相比还有差距;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材。(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如丽.谭明义.大学女生瑜伽课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12,20(4):106—108.

[2]杨辉玲.对我院瑜伽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8,7,:20—22.

(4):154—156.

[3]王方雨.虞勇.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19,22(5):102—104.

2007,6,22(2):82—84.

报,2009,6,34(3):228—230.

篇5

关键词:高等院校 开展 健身瑜伽课程 必要性

1前言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瑜伽平衡、协调、洁净,而且强化练习者的身体和思想。瑜伽的练习法能把人散乱的精神集中并使之平静下来。瑜伽练习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要求身心融合为一,长期练习瑜伽可使人身心达到平衡,使心灵和身体得到放松,从而消除疲劳、减轻压力。瑜伽练习舒缓、温和,不透支心肺功能和体力[1],从塑形、健身、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给练习者带来了很多益处,它是一项有着高效锻炼价值意义的运动项目,是所有健身项目中最适合终身运动的方式。随着“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已普遍展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健身瑜伽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健身功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它正逐步走入大学校园,成为一项深受女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健身瑜伽课程在高校体育课堂的开展与《纲要》的精神是一致的,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2004届、2005届、2006届女大学生共计150人。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及与此相关的书籍和学术论文。

2.2.2 访谈法对北京市15所高等院校进行走访调查,并与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面谈,就健身瑜伽课程的开展进行了咨询与调研。

2.2.3 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师范大学2004届、2005届和2006届女大学生共计150人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进行了“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调查,要求她们在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武术、游泳、健美操、形体练习、健身瑜伽等10个项目中选择3个自己喜欢的项目,并注明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对上述的兴趣选择进行累加统计,求出喜欢每项人次的百分数(见表格)。

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调查表N=150

3分析与讨论

3.1 高校传统体育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高校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变化,她们追求美,对新技能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而对传统的体育课兴趣不高,教学中总是有“怕吃苦”、“怕受伤”的现象,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从而出现了站课、混课、溜课的不良现象。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针对高校女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遵循“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与《纲要》的精神是一致的,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3.2 健身瑜伽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

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2004届、2005届和2006届女大学生共计150人进行的“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调查,从调查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女大学生运动项目兴趣的趋向为:健身瑜伽占29.4%、健美操占25.3%、形体练习占21.3%,很明显,能够塑造形体美、对抗性低的运动项目都很受女大学生的喜爱,而健身瑜伽名列第一,这就充分说明了健身瑜伽受到了越来越多女大学生的喜爱。另外在对北京市15所高等院校中已开展健身瑜伽课程的5所高校进行的调查中,通过亲身体验、观察以及课后与学生的交谈得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高,练习时很认真,都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我想学”,课后对健身瑜伽课程的评价也很好,都觉得练习后全身很舒服,心情很愉悦,紧张的大脑也随之得到了放松,这也充分说明了健身瑜伽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教学内容,已受到了越来越多女大学生的青睐,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是可行的。

3.3 瑜伽的健身功效有助于女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瑜伽练习时通过瑜伽呼吸法、法、冥想和松弛功的练习,可达到舒展筋骨、轻松身心、健美形体、通畅经络的效果,从而使练习者在健身的同时消除疲劳、缓解压力[2]。在健身瑜伽课上,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着柔和的音乐和教师轻柔的语音来进行瑜伽姿势和瑜伽冥想练习,慢慢集中注意力,调整呼吸,使呼吸变得均匀缓慢,排除杂念,敞开心扉,释放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从而养成一种积极乐观、良好健康的生活态度,最终达到身体和精神两方面都健康,这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瑜伽最大的功效在于调心,练习瑜伽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自然自主神经所引发的不就会消失无踪,而且原先焦躁的性格也会有所改善,从而促进身心平衡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强,科学文化高速发展,当今的高校大学生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越来越大,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追求健康的学习生活,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校出现心理问题的女生人数高于男生,而患精神疾病的各院系女生又远远高出体育院系和艺术院系。有相关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由于在大学里缺乏经验,加之高校课程设置的局限,以及心理问题的封闭性,所引发的各种困惑和烦恼不能及时排解,从而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健身瑜伽针对女性身体柔软的生理特征,通过练习可分解压力,使身心平衡发展,教学内容和理念迎合了女大学生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是必要的。

3.4 健身瑜伽有助于女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瑜伽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项目,它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养生、治病、消除疲劳及紧张情绪等,它简单易学,练习时不受场地、时间和人数的限制,既适宜于集体练习,也适宜于个体的自我练习;既适宜于在课堂上练习,也适宜于在宿舍、家中、办公室、以及室外练习等,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练习内容、练习方式和练习难度。瑜伽从塑形、健身、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给练习者带来了很多益处,它是一项有着高效锻炼价值意义的运动项目,是所有健身项目中最适合终身锻炼的运动方式,这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结论与建议

健身瑜伽课程深受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的喜爱,它适宜于在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有助于女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奠定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柏忠言,张惠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8.

[2]李晓钟.瑜伽练习:从初学到精进[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1-52.

篇6

【关键词】瑜珈;大学体育课

前 言

现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按照“健康第一、终身受益”的原则,开设了篮球、足球、网球、武术、太极拳、交谊舞、健美操等课程。然而瑜珈却迟迟没有被高校体育课程吸纳,为了培养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审美情趣,获得优美矫健的体态和规范的行为,本文对瑜珈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在大学的公共体育课程中是否应该开设瑜珈课程进行了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我院2012级健美操选修课女生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为实验班,以瑜珈中的法和呼吸法进行教学,每周集体练习3次,每次1小时,试训一年,一年之后做自身数字测试变化结果的比较。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对学生是否愿意参加体育运动,喜欢开设哪些运动项目,对运动的意识及对美的认识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1.2.2文献资料法:查阅、参考有关体育教材和教学形式改革等方面的资料,为选项和实验提供依据。

2、研究的理论和基础

2.1瑜伽的形成与发展。瑜珈起源于古印度,是梵文YUGA一词的音译,意为结合、相应、心的统一等。在古圣贤帕坦珈利所著的《瑜珈经》中,准确的定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从广义上讲,瑜珈是哲学,从狭义上讲,瑜珈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结合的运动。现在一般讲瑜珈,是指练功方法,用来增进身体、心智和精神的健康。

2.2瑜珈与健身瑜珈。瑜珈正作为一种既传统又时尚的健身方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健身人士。根据其锻炼的理念而发展、创新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瑜珈,如形体瑜珈、力量瑜珈、高温瑜珈等,更大程度上适应了不同健身人士的需要。健身瑜珈既融入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也加入了时尚健身的新内涵,它是时尚健身、传统医学和古老瑜珈的巧妙结合,对瑜珈有了更新的诠释.

3、瑜珈练习的健身功能

3.1瑜伽能改善身体机能。通过缓慢协调的大幅度伸展与收缩, 配合呼吸, 给予头脑、筋肉、内脏、神经、荷尔蒙腺体适度的刺激, 使各个腺体的分泌作用趋于平衡, 从而促进消化与排泄, 促进淋巴腺体的排毒作用, 特别是瑜珈法能使身体所有部位得到锻炼其中, 伸展脊椎的动作, 能改善脊柱变形, 纠正轻微的椎间盘错位(如驼背、探颈等不良体态)另外, 脊柱的充分伸展还能使人的骨骼支撑强度增大, 肌肉耐力增强, 关节灵活, 身体形态、柔韧性都得到较好的改善, 提高身体的平衡感瑜珈的特殊呼吸有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增加血红蛋白的生成, 瑜珈还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调整身体的平衡能力。

3.2瑜珈是展示形体美的一种方式。陶冶情操,塑造美的体型,促进脂肪的分解,排除毒素,进而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瑜珈很多姿势是模仿动物的动作,那些独特的动作经常练习能使人体肌肉的弹性、关节的灵活性得以提高,使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得以改善,保持形体上的匀称,用优美的动作创造出优美的形体。

3.3瑜珈练习的健心功能。瑜珈是一种藉由意识调整呼吸、法(姿态功)、及意识冥想的引导来达到身心整合、心理纯净的最高境界。它在宁静的心境下,能有效消除紧张、缓解压力,瑜珈呼吸控制法能调整自律神经, 控制心跳的速率, 缓和紧张情绪,改善睡眠,松弛紧张的身心,提高工作效率的功能。

4、在大学体育课开展健身瑜珈

为了让喜欢健身瑜珈的大学生了解瑜珈,首先要让她们了解健身瑜珈属于体育教育,但区别于健美操和其他的舞蹈练习,它吸取了舞蹈身体的正确姿态,再与瑜珈术中的呼吸法和法相结合起来,在悠扬的音乐中,激发女生爱美的天性,充分展示舒展柔软的肢体语言,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

4.1吸引并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是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健美的身材、均匀的体形,是瑜珈带给学生们的美的享受。瑜珈的神秘和独特的功效吸引着广大健身爱好者,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编动作,综合不同的动作发挥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提高思维能力,培养自我锻炼、自我创新的意识。同时,健身瑜珈可与其他运动项目融会贯通,如在练习中穿插体操的拉伸、平衡,舞蹈的柔美动作,趣味游戏等,更好地发挥教学内容。

4.2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瑜珈能把健身和健心有效地融合为一体,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使学生掌握一种有用的体育锻炼方法提供了新的选择。健身瑜珈具有“健身、美体、调节身心”的特点,非常符合现代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形体美、姿态优雅是他们的追求,心理的变化,审美意识的提高,使他们更注重优美的形体,矫健的身姿。健身瑜珈能够起到调节生理和心理的作用,是真正吸引人之处。

4.3健身瑜珈是对现行教材内容的丰富和补充。传统体育课程始终以竞技运动为主导.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能较好地掌握一、两项体育健身项目,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健身瑜珈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建立。健身瑜珈是与健身、舞蹈、形体等运动相结合的项目,它有效地避免了内容呆板、枯燥、乏味等传统体育的缺点,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且成为了社会时尚健身的主流,也为学生走向社会之后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5、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5.1.1健身瑜珈的健身特点和锻炼价值符合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在实践中也体现了在高校增设健身瑜珈课程的可行性,它不仅能起到对现行教材的完善和补充,更适合现代教学的特点,对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很有意义。

5.1.2在高校开展瑜珈课程, 可以更好地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实施素质教育。

5.1.3把瑜珈的内涵传授给学生,把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观念。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

5.2建议

5.2.1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瑜珈动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选择不同的教学过程,需组织专人编写相应的教材。

5.2.2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在高校推广瑜珈不仅可以推动和普及新型体育项目, 还可以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勃.把健身瑜珈课程引入高校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 (2):10-11.

[2]赵栩博,刘荣.瑜伽对大学生的身心作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0.

篇7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评语 评价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较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评价是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评价改革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现行的学生评价主要强调的是评价的选拔功能,却忽视了评价具有的诊断和激励功能。新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在发展性评价中有一个小环节,它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那就是评语评价。

评语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好的评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广泛、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强调尊重学生个性的今天,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用来评价学生的评语大多千人一面,没有生机,大大削弱了评语应取得的效果。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评语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我把评语评价分成如下两类。

一、口语评价

口语评价可分为:非课堂口语评价和课堂口语评价。口语评价一般应用在课下交流和教学过程中。

非课堂口语评价主要指教师在课下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时给学生的评语。课下与学生的交流必须以诚相待,让学生信赖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走入学生的内心,评语才会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激起涟漪,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我们会从日常生活谈起,让学生感到亲切、舒服,从而使学生敞开心扉,教师这时热情的鼓励、真诚的提示和善意的建议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随时随机地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教师在课下的评价中,要注意综合学生的整体情况,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亲和力,神情专注,语调轻柔,让学生有“与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另外,评语还要进行分类。例如,学生失意和挫折后要进行温暖的抚慰;学生有了出色的表现,教师要给予由衷的赞美;当学生退步时,教师切忌大发雷霆,兴师问罪,对学生进行鼓励,保护他们的心灵,更要表现出对学生的期盼。非课堂评语评价看似平常,也很简单,但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创造力,形成学生力争上游的意志品质,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课堂口语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的评语评价。新课程下的理想课堂是师生共享生命的殿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师由原来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变为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成为学生探求知识、形成能力道路上的朋友、支持者和引路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探索成功与否,都有成就感。况且,课堂评语是当众评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因此,课堂中评价应该是激励式的。老师在课上对学生采用随机评价语言,不是简单地对知识进行“对”和“错”的判断,而要挖掘问题背后的教育资源,使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发展。尽量给予学生鼓励,保护好他们后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在进行评语评价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育机智,还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尽量从欣赏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表现,如,朗读的声音、语调,作文的立意、结构、语言,回答问题时的积极主动,小组学习时的合作意识等,鼓励他们与众不同。教师要相信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各有特点,教师要从各方面肯定他们,使他们增强自信,提高兴趣,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二、书面评价

书面评价主要有归纳性的评语评价及多元主体的评语评价。书面评价多以评价卡的形式完成。新课程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我尝试了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学生自评等方式。

1.教师评价。发展性与多维性是教师评价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我尝试了以阶段性总结评价为主的方法,把它分为单元性的阶段评价和期中、期末的阶段性评价。每次单元评价后,我会将一些评语写在教师寄语后面,在评价中从学生课上表现、课下完成作业等细微之处入手,深入到学生内心,关注并鼓励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给学生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期中测试后,把评语写在卡上,与学生交流。期末测试后,学生交给我一封短信,写下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我适当予以点评。评语不一定写在评价册上,可以写在作业本上。这种评价要富于亲切感,使学生看了之后,感到老师在与自己进行心灵对话,感到老师始终在关注自己,产生不辜负老师希望的感动。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作用。在阶段性评价中,每次作文评价中,我都注意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注意不足,在作文评价中还会拿出一些与学生的悄悄对话,谈谈短期表现,给予学生一些鼓励或提出一些建议。归纳性评语除了对学生进行鼓励外,还要包括对学生的期望,把不足转化成对孩子的期望,前提是师生互相信赖,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学生能逐渐习惯对自己一阶段的行为进行反思,同时有信心做得更好。

2.学生互评。引导学生之间开展相互评价,运用描述性、富有感情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积极性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卡先由教师设计,学生在本班内自由选择评价对象,评价内容由老师确定,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赞赏,记录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出色表现和点滴进步。如“朗读你最棒”、“作文你最佳”、“毅力你最强”、“你进步最大”等。另一方面是激励,如果自己认为评价对象在某些方面有不好的表现,则要委婉地指出不足,然后说说激励的话,如“我相信你会成功”、“你能行”、“成功向你招手”等。

3.家长评价。我利用每学期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的机会,发给家长一份评价表,表中内容有“夸夸你的孩子”和“你对他的希望”。家长填写后,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交流,畅谈想法。

4.学生自评。根据教师、同学、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再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自己作出评价,制定下一阶段学习目标。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一起放在学生成长档案中,把评语评价变成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常言道:“良言一句暖三冬。”教师在开掘多种评价方式中,一定不要忽视看似微不足道的评语评价,它将随机评价、特别评价及有意评价综合到一起,于细微处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超越个人已有基础的新飞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评语评价将发挥不可估量的、微妙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课程评价策略

一、关于语文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在语文课程发展中的地位

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评价能对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在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评价而教,为评价而学”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评价什么以及怎样评价,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评价内容的变革,对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目前我国语文课程评价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问题已成为阻碍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瓶颈。

第一,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评价具体的课程方案优劣的惟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

第二,过多地强调量化的评价手段,而忽视对定性评价的研究。

第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

(三)对语文课程评价的多层面解读

基于以上认识,对语文课程评价可作多层面解读: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关于日常活动的评价;关于学生作业的评价;关于终结性评价。

1.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利于学生整体人格的形成。现在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励主体意识和培养创新精神。

2.关于日常活动的评价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来自多方面的,日常活动对学生学习语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学生日常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是必要的,这也是改变过去以作业和考试作为评价标准的做法。

3.关于学生作业的评价

作业是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基本方式。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考核知识和能力作为重点,刻意地加重学生负担,教材有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作业,忽视了创造性的作业,忽视了语文资源的开发,忽视了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情感的培养。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客观地分析现实,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敢于破旧立新,探索作业改革的新内容、新方法、新形式。

4.关于终结性评价

课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之一。不要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不要做“严肃”的统一的命题,不要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关注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生命意义。考试的目的不是“甄别”,而是促进自我激励。

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评价建议”的评析

第一,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在课程评价的取向上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全貌。从近年来课程评价方法的发展来看,大多是针对以往的评价方法过分重视“科学”的定量分析,从而使评价的范围狭窄,造成一种片面的评价而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坚持全面评价的取向,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第三,在课程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评价建议”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其中,“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被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而这些评价中的诸如“成长记录的方式”、“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等评价手段,正是以往的传统评价中所没有的。

第四,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就改变了以往的评价只有教师参与的倾向,确立了学生也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地位。这种评价的实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三、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策略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建议,我们总结出,语文课程评价新的策略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的目的: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在评价目的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在评价的标准上,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软化“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对学习水平高一点的学生,让他们永不满足;对学习水平低一点的学生可以松一点,让他们不感到自卑。这种因人而异的评价,具有个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能促使学生在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中增强自信,发挥创造潜能。

(二)评价的重心:从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走向注重关注学习的过程

由于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甄别和选拔,因而导致了语文课程评价的重心只能侧重于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的评价。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三)评价的内容:从狭窄和片面走向全面和综合

语文课程评价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往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弊端: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针对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对评价的内容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的内容上,必须从狭窄和片面走向全面和综合。

(四)评价的主体:从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

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教师是单一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错”“挑毛病”,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学生是接受评价的被判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课程评价有多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对评价也有不同的要求。要努力探寻适合于不同目的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提高评价效率。

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全面提高。作为现代教育管理与指导的主要手段,它的应用与研究直接关系着教育的发展。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动态,认真思考如何进行积极的教育评价,推动我们的教育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篇9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这是各学科课程设置的共同追求。语文课程跟其他学科比较,体现在“育人”上的独特价值是什么呢?

我以为:相对系统的、规范的母语书面语的掌握和运用,并从中获得精神的营养与哺育;认同、尊重母语,进而认同、尊重与继承民族文化,应该是语文课程价值的集中体现。这是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也是母语“自然习得”难以实现的。

认识语文课程的价值,首先需要区分清楚三个问题。

其一,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诸多课程中的一门课程,什么是这门课程应独立承担的责任,哪些是所有课程共同承担的责任?弄不清楚这一点,就会将语文这一门课程看成育人济世的唯一课程,附加给它无限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似乎学校、乃至全社会“育人”之大任全在语文一科,而视其他课程于乌有。这是语文课程功能不断膨胀的根源之一。

其二,自然习得与学得。母语是可以自然习得的,尤其是口语。而书面语的掌握,要借助相对系统的、规范的“学得”来实现。语文课程的学得,从识字开始(就多数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地区学生来说如此),进而能够进行阅读和书面语写作。掌握了书面语就为学生打开了很多扇大门,使他们从不同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我,促进精神成长;为他们提供新的生存工具和方式,准确地表达自己,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三,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这四种能力并非一直是并列的。由于自然习得的原因,小学生入学时,其听说能力基本能够满足日常交流的需要,远远超过书面语的读写能力。书面语对他们不仅是新鲜的、更是重要的学习内容。随着书面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听力水平的提升,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听说不重要,四种能力相比,从语文课程内容来说,书面语学习要花费更多时间)。抓住书面语学习这个主要矛盾方面,会使教学注意力更加集中,对语文素养形成脉络把握得更确切。

一、相对系统的、规范的书面语的掌握与运用——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

阅渎和写作是“学得”的主要内容,是语文课程价值的重要体现。

先说阅渎教学。识字和积累语言是阅读教学的首要内容。2000年以前,我国有大量的青壮年文盲(不识字),经过政府组织的扫盲学习,他们认识了1500个以上的汉字,能够阅读浅易的读物了,于是脱掉了文盲的帽子而成为有文化的人。可见,汉字的学习是阅读的基础,也是文化人形成的基础。

汉字,多是一个字即是一个词,是现代汉语的合成词构成的要素。掌握足够常用的汉字是理解现代词汇的基础,也是满足阅渎和写作的基础。由于我国的语文教材基本是文选式、综合性的,因此识字的基本途径或方式主要来自于阅读。学生借助一定的识字量进行阅读,又通过阅读不断积累着读写所需要的词汇量。

除了识字,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名篇名段也应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认识的字多,词汇丰富,更容易完成阅读理解,准确掌握大量词汇,就有能力说出别人说不出来的话,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就能掌握很多的主动权。那种以为内容“分析”体现水平、过分看重“分析”而将语言揣摩积累“走过场”的阅读教学课,可能满足教师一时的“快意”(因为语言不是轻易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教会学生学好语言似乎比“分析”更难),但从长远计,不一定是好的阅读课,因其失去了“基础”的本意。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丰富阅读经验,是阅读教学的要义,也是规范、系统的学校语文教育的价值体现。人们常引叶圣陶先生语录“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理解这句话里说了两层意思。其一,以教材为例,有计划性地指导学生学习有效的阅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形成习惯。例如教习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圈点勾画,而且凡当阅读时都会“自动”为之,倘如此,学生受益一生。其二,仅读这些篇教材是不够的,还要去大量阅读、实践课堂所学的方法,并从中获取更多的营养。由此可见,语文阅读课不能满足于只阅读课文,还要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量变引发质变的哲理告诉我们,足够的阅读量才会促使学生阅读经验的形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文学作品的阅读只有借助书面语才能够进行。学生不仅从中积累阅读经验,也得到精神的营养与哺育,获得文学审美的陶冶。书面语的阅读也是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知识、建立科学精神的重要渠道。这无需赘言。

再说写作教学。学习运用书面语(文字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主要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来实现的。借助于文字符号的记录,写作者对自己的思想感情、要表达的意思可以审视、矫正和深化。这是口语表达做不到的。学生的写作练习,就是利用书面符号这种记录功能,锤炼思想认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这种表达能力将为他们未来的生存需要提供一种本领。在现代社会里,使用语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潜力。

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书面语写作需要阅读所得到的知识、见识和思考来充实,也需要阅读所学的文章作法为范例,于是写作也可以引发阅读选择和阅读积累的需求。还要看到,写作本身也是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的——可以把过去的事情、思考变成凝固的历史和曾经的印记。有人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文字即是人的思想,是生活本身。这有一定道理。如此,谁能否认书面写作的教育价值呢?

书面语的学习根据年段不同,也应有所侧重。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注意听说读写能力之间的“互动”,虽有侧重,但教学还要将其看成一体,有意识地相互渗透,促进彼此的积极影响。

二、认同、尊重母语,进而认同、尊重与继承民族文化——语文课程的灵魂

语文的学习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丢掉了灵魂。

首先是语言。中外语言的差异很大。汉语很少有形态变化,阅读典籍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语义方面,即字义上。而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则因希腊语和罗马语的曲折变化,使得阅读典籍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语法的形态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读音变化上。这种语言特征的差异,构成了各自的文化特征。因此,汉语的学习,认识和掌握字义便成为语文学习的基础。汉字不仅是一种表意符号,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准确理解汉字,进而理解词义,才可能有阅读和写作的质量。“独(獨)”字为什么从犬?“群(羣)”字为什么从羊?《说文解字》讲,过去的狗有三种作用:守家,放牧,打猎。放牧的狗一定是一只狗带着一群羊,所以说“群”字从羊,“独”字从犬。沉默的“默”为什么从犬?因为这里的犬指的是猎狗,猎狗是不叫的,形容它悄无声息地追逐。为什么突然的“突”字从犬?这里的犬也是猎狗,因为狩猎的时候,猎狗会先在一个地方藏着,看见猎物的时候,会突然跳出。这就是字源字理中的文化。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国文化。这是语文学习必须要建立的观念。亲近汉字,写好汉字是一个中国人文化素养的标志。语文课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就是在传承文化。

再有民族精神和性格。五千年华夏民族的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汉语书面语,因此语文课程应有独特的担当。语文教材里面所承载的内容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精神,也呈现着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例如做人讲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品格和担当,做事讲究知书达理和诚信守约的修养与德行,与人交往讲究温良恭俭让的风度与器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语文课程就是要传承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的基因,使之进学生的灵魂,人他们的血液,影响其民族思维和性格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教学中只重视作品的气质和精神“分析”,而忽视对书面语言准确深入的理解,常常会隔靴搔痒,失之于概念化。相反,如果只重视语言的“揣摩”,而缺少更加广博和深入的读解,也是难以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语文课程要注意将语言理解与内容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感受、了解、认同、敬畏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写作指导上,要引导学生在内容里有意识融人民族思想精华;语言运用上,学习表情达意蕴藉含蓄、崇文弃野的民族风格和特征。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并不排斥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学习,尊重不同文化的存在,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广阔胸怀。但是,不知本民族何以知世界?我以为,理解汉语文课程价值,这是思考与认知的基点。

我们要认识到:教习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之从中获得精神品格的滋养,获得运用语文能力学习其他学科乃至以后生活、工作的本领,是语文课程价值的本质。而德育,以及探究、审美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等,语文课程不仅要与其他课程共同承担,而且必须立足于本课程的价值追求进行。

篇10

关键词:要素主义;课程价值;课程代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19-04

一、概念分析与建构

价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必将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我们在这里不做探讨。在此我们直接引用袁贵仁的定义,价值“表示客体对于主体所具有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意义”。同时袁贵仁还对之进行了解释和分类,他认为,“人们一般把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叫正价值,简称价值,而把消极的意义叫负价值”。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正价值可以简称价值。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将概念重新进行分析与建构。首先,由于正价值可以简称为价值,因此,我们所用的“价值”仅指正价值。其次,负价值是一种消极的影响,也就是菜一客体、观点或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为了取得进步而承担的损失、浪费和牺牲”,在这里我们将其称之为代价。我们用“代价”代表价值概念的消极影响,即负价值,并将价值与代价引入课程研究的领域。

要素主义课程观在世界教育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英国课程论专家B・霍尔姆斯和M・麦克莱尔誉为“四种主要的课程理论”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研究的目的是对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进行价值分析,分析其作为一种主流课程形态在课程理论基础、基本主张、实施过程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即分析要素主义课程观的正价值和负价值。在这里我们分别用“课程价值”和“课程代价”两个概念来表示和说明。

二、要素主义课程观价值分析

1 理论价值

(1)传递文化要素

要素主义课程观强调课程应该传递文化基本“要素”。课程应该是经过精心选择、并由按照学科逻辑顺序依次呈现的学科所组成。知识具有永恒的价值,课程内容必然是“文化上各式各样的最好的东西,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宣传要素主义者大都主张将具有永恒价值的种族经验加以选择并系统组织为课程,将人类文化中的精华传递下去,以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著名的要素主义教育家贝斯特、史密斯等人倡议的“基础教育协会”就积极宣扬“学校的存在就是为了提供语言、教学和有条理的思考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同时以合理的方式传递文明人的智慧、道德和艺术遗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程是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是文化的“保存和传递、传播和交流、选择和整理、创造和更新的过程”。课程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向学习者传递人类文明的文化遗产,达到传递人类共同文化要素的目的。可以说,正是由于课程的这一功能,人类社会文明最有价值的各种成果即“文化要素”才能得以传承,人类社会的进化才有了内在的承续性,人类社会的文明才得以连续地演进而不至中断,且不必重复和循环,并可以使每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建立在前人和他人营造的基础之上,而无须从头开始。同时。由于课程对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可以使得某一社会阶段个人的知识和思想突破个人生活经验的狭隘范畴,“在时间上,超越个体生命的周期;在空间上,超越个体生活的地理限制”。要素主义课程观突出了学校教育传递社会文化知识的特点,提倡要选择和传递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这是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也是学科课程至今仍在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

(2)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

课程有两种基本的组织形式――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要素主义课程观主张按各门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亦即学科固有的逻辑来组织课程。著名的要素主义课程代表人物之一巴格莱在“教材过时了吗”的文章中强调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强调以此来组织课程,“要求(课程)为学生提供分化了的、有组织的学习内容”,他强调要在各个教育阶段学科课程中考虑不同等级的要素。

众所周知。知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规律,如果课程内容能够考虑到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能够体现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内在联系,则可以使学生更容易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课程是传递社会文化遗产的最系统的和最经济的有效形式。况且每门学科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某一部分内容总是既以另一部分为基础,同时又作为其他部分内容之基础,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一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逻辑联系的“概念体系”。正是由于学科课程尊重了知识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并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系统组织,所以它能快捷高效地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促进新生一代掌握文化,适应社会的进程,“这是学科课程的合理性所在”。

学者张华在分析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和要素主义课程范式的时候说,“如果说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系统确立起了经验课程的理论形态的话,那么要素主义课程范式则是在总结长期课程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起了学科课程的理论形态。这恐怕是要素主义课程对课程发展的最大贡献”。目前,学科课程在世界范围内仍占主流地位,这不能不归结为要素主义课程观的功劳。

(3)重视教师作用

要素主义课程观非常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认为教师是知识和真理的占有者。“教育的过程即教师通过知识与真理的传递而使学习者的心智能力发展到成人社会所需要的水平的过程”。要素主义课程观还对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巴格莱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教导、传授和训练是“人性”所固有的需要,教师作为成熟了的、理智的、社会价值标准的模范来教导儿童,比儿童自己指导自己要“有资格得多”。

应该说,要素主义课程观重视教师的作用,也符合了教育的规律。教师是培育社会新生一代、提高民族素质的专门人员,“是实现教育社会职能的中坚力量,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职业。教师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经过整理传授给下一代,对社会的延续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更加依赖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是全面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人所无可替代的。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也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是学生道德的榜样和楷模,无论社会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永远不会有“替代品”。

2 实践价值

要素主义课程观有很强的现实感,在很多方面都能立足于社会现实和教育实际。要素主义的这种实践性是与其他课程流派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正是植根于实践,它才具有了其他很多课程观无法比拟的价值。

要素主义课程观从正式形成之初就是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运动,它针对现代美国教育所存在的弊病,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20世纪30年代末,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遭到了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美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有人认为。“进步教育”是造成美国教育质量下降、引发社会危机的罪魁祸首。美国教育界的很多“保守”人士呼吁重视传统教育。强调要通过传统教育培养有现代文化修养的公民,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震惊了美国社会,人们把导致美国在空间技术方面落后的责任直接归咎于学校教育。“进步教育”因无法改变它在公众面前软弱无力的形象而逐渐走向衰落,要素主义课程思想则因其主张迎合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的利益和美国社会的现实需要而逐步得势,成为当时主流课程的形态。

我们发现从要素主义课程观在30年代的正式形成和在50年代成为主流的过程中,它就直接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教育实际,它试图通过教育上的改革摆脱政治和经济上的困境。面对当时教育软弱无力的实际状况,它积极强调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强调在课程实践中传递人类文化中基本“要素”;强调要发现、加强和训练人的智慧因素,重视天才教育;强调教学的社会效率,提出重视教师的权威与教材的价值;这些都对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要素主义课程观提出的教育策略和教育主张受到政府的重视,“其中有一些甚至被采纳为国家的教育政策”。

要素主义课程观立足教育实践,对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在实践中对课程理论做出思考、选择、检验及修正,使其朝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魅力,也只有如此,“教育理论才能具有真正的现实力量”。

三、要素主义课程观代价分析

1 理论代价

(1)以学科课程为中心,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素主义强调学科课程,把知识的逻辑规律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倡导教师和教材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把学生的个性需要、心理规律置于边缘。正如布拉梅尔德在谈到要素主义时所言,学生的心灵不过“是一种容器,学校尽量多地往那里灌注传统和客观世界组织起来的内容”。

这种“先天缺陷”极易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服从于文化传递或成为文化传递的附属品,最终可能导致教育片面追求文化的传递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压抑乃至控制,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自己鲜活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需求。在课程实践中,学生的个性是决不能被忽视的。忽视了学生的价值需求和主观能动性,课程目标,尤其是非预设性的目标就很难达到,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

应该说,课程在传递文化的同时,也应具有发展文化和创新文化的职能,在对年青一代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负有使他们的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等得到发展的职能,在促进学生全体获得一般发展的同时,也要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即在适合了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要适合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而这些矛盾,似乎始终困扰着要素主义课程倡导者,这或许是要素主义学科中心课程观最难解决的问题了。

(2)以控制为逻辑,强调心智训练和道德驯化

著名要素主义思想家贝斯特强调指出,“一切学术的、理论的和科学的学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们之所以受到尊重是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因此,真正的教育就是通过基础学科的学术训练去培养智慧”。要素主义认为,教师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教学过程是学生接受教师灌输“文化遗产(要素)”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学生服从于教师的权威控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从哲学的角度讲,要素主义课程观所体现的是一种控制逻辑,强调对学生的心智训练和道德驯化,目的是对学生的文化控制。它的观念论或实在论哲学内化了西方文化中自古以来经久不衰的理性主义精神,由此而衍生出的“符合论”的真理观和知识观必然要求通过课程与教学把个体精神纳入种族的理性精神之中,所以,它特别强调的是人的工具理性的形成。在要素主义课程哲学的视野中,“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得到良好训练的心智和驯化了的道德品质。理解了要素主义课程哲学的控制逻辑就不难理解它作为一种‘官方哲学’的根源”。

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要素主义课程观以片面地控制为目的,单纯强调心智训练和道德驯化,忽视了学习主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存在。正像有人批评的那样,要素主义课程观片面强调教育以智力训练为基础,“强调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没有考虑或较少考虑到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因而不可能为适应各种学生能力水平的公共教育制度服务”。

2 实践代价

要素主义课程观强调的这种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对学生的严格锻炼,必然带来实践上的代价。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始终贯穿着“天才教育”的思想,过高的标准和要求,使课程只能适应少数优秀学生,即“天才”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则难以接受和掌握。然而要素主义者在提出天才教育的同时,对普通学生却提出了另外一种培养目标,即使其成为熟练工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遗传的重要性,忽视了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人为地给学生划分了“等级”,扩大了教育的不平等,这种不科学的“政治倾向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要素主义“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便偃旗息鼓了”,直到80年代以后,要素主义课程观积极吸取进步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并对自己的课程观进行调整和修改,才以新的面孔重新受到重视。

四、思考与启示

1 课程价值与课程代价是课程选择和设置的双向量度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它包括对课程的概念、编制、实施和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认识。任何一种课程观都是某些持有相同或相似课程思想的个人或团体在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对教育价值追求的体现,反映了在一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通过对要素主义课程价值的分析,我们发现要素主义课程价值具有双重性。即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课程价值和课程代价。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课程观只存在正价值而没有负价值,否则课程改革也就失去了必要,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将变得简单,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选择课程价值的时候,往往只考虑课程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而忽视其另一面。理论上,有些课程代价是由于人们对课程功能、本质和规律的片面认识和课程设置、实施和开发不当而引起的消极影响;有些课程代价则是某一课程观所固有的和不可避免的。课程代价的存在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权衡的量度,就是当人们认为某一课程观适合当时社会发展和教育实际的需要时,即价值大于代价的时候,就会选择并重视它,反之亦然。要素主义课程观在美国的兴起和衰落以及以更合理的方式重新受到重视,正说明了这一点。

辨证地分析课程的价值与代价,可以为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提供一种权衡的量度,可“使课程改革能够在一个理性的尺度中健康地进行,以避免课程改革中的浮躁倾向”。

2 课程价值与课程代价的相对性和相互转化性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要素主义课程价值与课程代价并不是绝对的,它们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如,要素主义课程在正式形成之初宣扬要严格按各门学科故有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对学生提出很高的学术标准,这在当时由于进步教育思想盛行所引起教育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要素主义课程观并没有始终以这种姿态占据指导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主流,到20世纪60年代受到了普遍批评,并走向衰落。20世纪70年代后,要素主义课程思想改变了传统的“偏执”做法,积极吸取其他课程思想的合理因素,强调开展“回到基础学科”运动,课程又重新受到重视。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安排课程与以较高的学术标准要求学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及60年代初期表现为一种“合理”的价值追求,迎合了当时美国国防和科技竞争需求的社会现状以及统治阶级的利益,这时表现为明显的课程价值;而后,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变又逐渐成为一种消极影响,转变成课程代价,使之失去了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