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范文

时间:2023-03-31 23:3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论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业论坛

篇1

本次论坛由团省委主办,《青年与社会》杂志承办,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独家冠名。团省委副书记任远征,省政协常委、《青年与社会》杂志社荣誉总编阎遥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副行长姚胜琦出席论坛,第七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以下简称“省长奖”)10名获奖者及20名提名奖获得者作为嘉宾参与论坛,来自全省各界青年代表、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参加活动。

任远征代表团省委向各位创业青年和各界代表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勉励大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保持创业激情,处理好做强和做大、专业化和多元化之间的关系,点燃青想。他希望广大创业青年在创业历程中要有信仰、有信念、有信赖、有信任、有信心,把坚定、坚守、坚持、坚韧、坚强的优良品质融入创业决心,成就青春未来。他指出,在青年的创业中应当用好青年创业教育培训平台、青年创业赛事评比平台、青年创业要素对接平台三大平台,倡导企业肩负持续盈利、诚信纳税、提供优质产品、提供就业关爱员工和慈善公益五大社会责任,铸就青春舞台。

论坛分为“榜样的力量”、“创想说”、“时间漫游”等环节。“榜样的力量”由省长奖提名奖获得者、青年残疾人企业家,云南富源县恒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胥加宽发表获奖感言,他说:“中国梦也是残疾人的梦,残疾人也渴望投身到追梦大军中”,他表示将践行同心筑梦、残健同行的理念,全力打造“良心、诚心、爱心”三心企业。“创想说”环节中,10名省长奖获奖者上台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他们中有敢闯敢干的大学毕业生、科技创新的优秀青年、带领民众脱贫致富的民族青年,也有返乡创业的农村青年、下岗再创业的城市青年和以恒心成就创业的巾帼青年。尽管每人的创业经历不同,但获奖者们皆表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自己的创业经历能为广大青年带来激励,帮助大家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创业能力。“时间漫游”设置了“给未来的自己一封信”的环节,30名企业家将写给自己的信放入信封投进邮箱,并由主办方在10年之后将这份写满希望的信寄回大家手中。

中国工商银行为30家获奖企业授予金融服务意向书,分别向获奖企业家意向性提供人民币1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向提名企业家意向性提供人民币500万元的综合授信额度;30位获奖青年企业家还获得了工银万事达“world奋斗白金信用卡”。

篇2

自然人持股

自然人作为发起人没有任何法律障碍,但主要问题在于自然人作为发起人的人数不宜太多,无法在范围较大的层面建立激励机制。

期股

期股激励是指企业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经股东会批准购得、获奖所得适当比例的公司股份,并需任期届满后逐步兑现的激励方式。

期股激励的对象主要是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者各自承担的责任必须以契约形式明确规定,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主体是股东会或出资方。期股股份主要来源于企业改制过程中股权转让、增资扩股中形成的经营者股份。企业经营者期股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在一定期限内,经营者以约定价格购买的股份;经营者岗位股份 即干股 ;经营者获取特别奖励的股份。

企业经营者在该企业任期届满,其业绩指标经考核认定达到双方契约规定的水平,若不再续聘,可按契约规定,将其拥有的期股按当时的每股净资产值变现,也可保留适当比例的股份在企业,按年度正常分红。若公司已上市,上市公司经营者拥有的期股则可按当时的股票市场价格变现。

期权(认股权)

股票期权制度,是指企业经营者拥有按某一固定价格购买本公司普通股的权利,且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将所购入的股票在市场上出售获取收益,但期权本身不可转让。

股票期权是一种最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目前中国有关部门也极力推广这种方式,并正在制定相关规定。从实践来看,认股权方式可设定以下两种:

方案一:公司增发新股时,预留部分额度用于认股权计划,并由第三方“持有人”出资认购此部分股票,持有人在经营者通知行权时按认股期权计划确定的价格将股票转让给经营者或向经营者支付买卖股票的差价。

这种方案的难点在于“第三者”的选择,包括其出资;且第三者持有的股票在行权后变为经营者的股票,非交易过户有障碍。

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

在当前社会发展还不能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大环境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处于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健全和完善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成为民族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改革建设、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并切实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形成、发展及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高等教育制度促进的结果。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9年的20余年中,高校的招生和分配是以国家计划的方式靠行政手段去实现的,考上大学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进行了“保险箱”,上学不缴费毕业有工作,考大学成了年轻人“奔前程、谋发展”的主渠道。这期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1990年代初开始我国高校相继进行了教学、管理、人事、分配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国家在宏观调控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育教学质量等前提下,逐步扩大了高校办学自。毕业生就业工作由单一的国家分配逐步向国家分配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并举,实现毕业生自主择业目标过渡。

这一阶段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主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主流,国家包干分配的旧格局被打破,学生有了自主择业的主动权,也增加了毕业自己找工作的压力。1999年开始高校招生制度打破公费自费界限实施并轨招生,所有学生缴费上学,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与之相适应,从本世纪初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进入了完全自主择业的新阶段,大学毕业生作为普通劳动者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国家包干分配就业的时代宣告结束。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而逐步建立成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必然受到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发展大势的影响。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内涵、载体乃至效力均有差异。就民族院校而言,主要有以下特征:其一,学科设置重文史轻理工,社会学、民族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优势学科也是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长线学科,受专业口轻限制,毕业生就业路经少,社会需求量不大,呈现典型的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结构性矛盾;其二,民族院校的性质决定了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特殊性,一是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院校必须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承担少数民族享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指标性重要责任,特别是地方民族院校,2000年以前生源地域严格限制,生源构成以本行政区域考生为主,后虽有不同省区兄弟院校对等调剂计划招生的实践尝试,但扩大生源地依然困难重重,限制了民族院校改善生源结构的愿望。二是历史的客观的原因造成少数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差距,落实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相关政策必然导致少数民族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这种政策性差异的结果是民族院校生源构成的复杂性和学生基础的相对弱势,从而进一步影响学校教育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第三,中国各民族分布的格局告诉我们,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边疆、山区、牧区、农村,因此,贫困和落后的所有特征都会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得到体现,等等,这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弱势不可能经过大学学习而消除。从这些特征中不难看出,民族院校要把传统文化不同、风俗习惯各异、多元、家庭经济贫困、知识基础较弱的各民族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建设者,要比其他普通院校付出更多的努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相对弱势群体,他们求职就业的道路同样比同时代大学毕业生要艰辛得多,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适应民族大学生的特殊需要,民族院校在构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探索中也体现了自身特色,即:充满人文关怀的帮助和扶持贯穿就业指导工作始终,其工作任务、服务目标与其他类别院校基本相似,不同的是民族教育工作者对各民族学生的那份真情。到目前为止,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雏型已现,内涵尚待进一步充实。

(一)思想认识方面

在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关乎学校生存发展大局的今天,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师生广泛共识。思想观念上也确立了公平竞争自主择业的意识,就业指导工作也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上至学校党政领导,下至各民族师生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其中。但从就业观念的视角看,接近六成的毕业生仍以传统的观念来左右就业意向,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仍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取向,从一个方面证实了不少毕业生“有业不就”的重要主观原因。

(二)就业意向方面

学生就业意向和期望值日趋理性。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2009届毕业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9%的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工作,58%的毕业生表示愿意考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岗和村官岗位,80%学生选择及时就业,客观反映了民族院校学生主要来自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及内地高寒山区的结构、就业去向及就业态势。也就是说,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愿意回家乡就业,而且对具体工作岗位也无过分的要求和挑剔,他们迫切希望及时就业、自力更生。验证了民族院校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建设者、接班人的客观事实。

(三)信息平台构建方面

学校建立了以网络、报刊、广播、电视为载体的信息收集平台,并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信息制度。从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2009届毕业生抽样调查结果看,63%毕业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16%的学生主要依靠报刊等媒体广告,13%的人通过朋友介绍,还有8%的同学完全依赖学院就业信息宣传栏来获取信息。说明网络和媒体是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建设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和动员报刊媒体资源为学生服务,既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毕业生谋职求岗的最基本的技术需求。在获取信息过程中,约有65%的学生是积极主动、广开门路寻找就业信息的,而另外35%的学生则处于等待学校提供帮助而不能主动收集就业信息的被动状态,反映出学校教育及就业指导的不足。

(四)组织保障方面

一是民族院校均已建立就业指导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工作经费基本能够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二是搭建了政府主导、用人单位和学生为主体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供需洽谈平台;三是疏通毕业生考公务员、考村官、考企事单位工作人员扶持服务渠道,为学生考试提供相应服务;四是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载体,辅之于学涯设计、心理健康咨询、创业计划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五是出台导向性激励规章,引导毕业生向基层、艰苦行业就业等等。应该说,在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的环境和政策中,各高校各尽其能做了大量创造性工作,为促进民族大学生就业构筑的基础性保障。

(五)长效机制形成方面

首从先教育教学改革人手,着眼于毕业生能力素质拓展和提升,对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改革和创新,从源头上把住人才培养的质量关;其次,及时跟踪毕业生就业去向,客观分析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社会需求结构性矛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几十年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为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显露出其局限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打铁要靠本身硬”,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帮助学生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才能指导学生客观准确地把握就业创业的基本形势与政策,才能构建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

二、完善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是前提,实践是关键,科学发展是主题。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不仅受学习的态度、深度的制约和影响,更取决于科学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换言之,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分析、解决现实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教书育人事业的进步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要真正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就必须遵循规律、实事求是。面对日趋激烈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局势,面对毕业生择业、创业过程中强烈的知识和技能渴求,面对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为学生应对社会竞争提供有力的知识和能力保障体系

在影响大学生求职或创业成败的因素中,虽有学校知名度、专业需求度以及学生的社会关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但决定性因素还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公务员、事业单位、金融保险系统、电信通信、电力、烟草、生物化工等高薪行业岗位,等等,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好单位”都是凡进必考,不仅有学历门槛、专业方向等限制,对求职者的性别乃至五官形象也有要求。但竞争的激烈程度依然残酷,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甚至是几千分之一的录取率只能由超级雄厚的知识积累和鹤立鸡群的超强实力来支撑。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来说,知识和能力是其闯荡社会、应对市场竞争的硬功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取向就应该为学生提供知识和能力硬功夫。因此,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育人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提升师德师风、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都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民族院校科学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形成并完善学生能力培养训练体系

纵观当代大学生求职、创业的表现,适应力、竞争力、创造力不强是普遍的共性特征,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实践教育、能力培养的严重缺失。因此,学校在确定教育思想、定位培养目标时,必须把学生能力培养和实践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走出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与时代要求合拍的新观念,筑牢社会主义劳动者意识,把“象牙塔”中的“天之娇子”引导到现实社会的人力资源大军中,成为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并实施实践教育计划和方案,加大实践教育投入,让学生多有机会走出校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风雨中成长,切实解决大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问题,努力避免“大学毕业生到技校回炉学技术”的尴尬局面;再一方面,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规划学业生涯、规划未来人生,引导每个学生都明明白自学习、踏踏实实锤炼、健健康康成长、勤勤恳恳立业。

篇4

【关键词】职业指导;教学理论;教学现状;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10-02

职业指导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作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的过程。对职业指导及其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而在我国,职业指导及其教育还是一个令人陌生的新问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实现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力措施,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有效途径。同时明确职业指导课是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一、职业指导课程的意义及其构建

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掌握面试技巧、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日益重要而深远的作用。目前,职业指导课的重要作用已被政府教育、就业主管部门和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所认识。随着中职学校的普遍扩招,学生就业压力也将日趋增大,职业指导课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增加学生就业技巧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引起更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职业指导纳入学安排。

(一)职业指导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分析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校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2、以调查、测试及在生活中发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其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今后升学和就业的大方向,主动发展自己。

3、对学生进行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方法和途径,在步入社会后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业绩的一代新人。

4、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5、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并向社会推荐学生就业。同时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情况和职业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6、在职业指导课程构建过程中,需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落实和实现以上目标与任务。

我校每年都要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安排一次就业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确实掌握学生的就业意向、需求和定位,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到相对适合的企业顶岗实习、就业,效果较好,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都有所提高。

(二)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主要是指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等。做到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课程体系要避免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也要避免只注重某几个问题,或某一阶段的指导内容。要注意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

2、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它是专指职校学生这一层,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阶段性原则。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层次性,是逐步完成职业指导目标与任务的客观要求。这主要是指课程如何设置,具体指在每个年级实施的主要内容、完成的主要任务、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不能笼统集中在某一阶段完成指导内容。

4、系统性原则。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指职业指导课程的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它不仅要求每个年级的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自成一体,而且要求各年级指导内容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二、职业指导课的现状

根据调查,很多学校开设的一些职业指导课或讲座,不少学生并不“领情”,觉得职业指导“不够实用”。他们认为职业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针对性不强。部分指导老师并不完全了解就业市场,指导不符合实际。甚至有的认为上课的内容太理论化,内容空洞,不符合实际。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不少学生却在下面玩手机,吃东西,甚至昏昏欲睡,职业指导课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分析,本人认为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专业能力不强。

目前,学校的职业指导课教师主要由学校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人员担任,兼职多、专职少,素质参差不齐,师资队伍的水平还满足不了职业指导的需要。有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实践经验,职业指导偏重于空洞理论;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求职过程有较深的体会和感受,了解就业市场信息,但教学经验不足,职业指导局限于传授求职技巧;其他兼职教师、班主任等虽有教学和实战经验,但是缺乏使命感。他们除了进行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外,还忙于各自本职工作,对职业指导课没有归宿感,难以深入研究。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职业指导课教师的培养,打造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指导团队。

(二)教学模式单一,缺少个性化指导。

职业指导课的效果不理想,与职业指导苍白的说教有关。一部分职业指导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单纯课堂授课形式上,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空泛。缺乏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抑制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学生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而非集体号脉。长久以来由于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和职业心理辅导的严重缺位,导致很多学生在人生选择的最重要阶段走错路、入错行,留下一生的遗憾。

(三)缺乏合适的职业指导课程教材。

职业指导课程与传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不同,它更侧重于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针对民办高校生源的特点,职业指导课更应侧重案例分析、事实引导、寓教于乐,而不能是成篇累牍的理论说教。按照全程化职业指导的精神,职业指导教材应区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使用不同的职业指导教材。

(四)课时量明显不足。

从学生入学就开始给学生上职业指导课,但一个班一个学期最多也就40次课,而且有时还是几个班合在一起的大班授课,年下来总课时量不超过80课时,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也没给予足够的重视,总感觉是考察课程,不考试,上不上对自己影响并不大,而且课都是安排在下午,遇到开会或文体活动举行,就会取消或延后,总给人感觉是可有可无的。

(五)教育形式与教育目的分离。

为了提高就业率“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成为中职学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并且形成当下一种教育形式。中职学生就业动机简单、盲目,对待职业不加选择。择业目的不明确,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准备不足,工作极不稳定,造成中职学生工作稍不称心就频繁跳槽。这与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初衷有所分离。

三、职业指导课的教学探索

(一)加强校企沟通,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

根据调查,许多求职的毕业生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一点了解都没有,甚至对公司都不了解,就开始提自己的要求,对所从事的行业职位甚至公司完全不了解也去就业。不少企业人事主管认为,学校应在学生一进校门就开始引导他们接触企业,思考就业问题,而不是到毕业了才开始“临阵磨枪”,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从人学就开始接触劳动力市场,了解企业的运行机制,才不至于到了毕业才发现自己都没准备好。

(二)应用互动式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习的目的关键在于运用,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更多的互动活动,让同学们在游戏或其他活动中体味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走出教师的“自我中心“,关注学生对职业指导的迫切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投入,应用角色扮演、身体接触、人际沟通、无领导小组讨论等达到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敬业精神、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创新意识、抗挫折能力、职业礼仪等。比如采用角色扮演法,可以在实例纠错和榜样效仿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他们自觉主动地去掌握教学内容,想方设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及才艺表现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人长期担任我校《职业指导》课程老师,深深感觉到课程重要、责任重大。由于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授课时能结合实际,实例给学生讲解,能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就业的各种表现和工作情况以及企业反馈的情况逐一给学生进行剖析。能将学生带出课堂到企业让工人师傅给学生讲劳动纪律的遵守、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较浓,效果较好。我校09级光学技术专业是我校近几年在该专业对口就业率最高的班级。

(三)加强课程建设.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保证课时量。

职业指导课程建设要把握全面、全程的原则,要结合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进校开始到毕业求职期间全程分阶段实施。全面指的是以择业为显性特质的职业指导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全方位的生涯教育,而择业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全程既是指课程覆盖学校各个年级;还指职业指导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养成,对自己整个生涯的可持续职业发展力的自觉规划。职业指导课程应贯穿整个学习期间,内容在各年级应有所侧重。以中职学校校为例,学制为三年的前两年内容侧重应该如下:

一年级职业指导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通过职业测评系统的应用与分析,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人格、兴趣和能力;了解就业制度;了解就业形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社会的就业压力转变为学习的动力。以树立健康的“职业观”为核心。按照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教育,学习社会职业和学生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掌握选择职业的能力;进行创业教育,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这是时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所必须要走的路。

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以掌握“求职技巧”为重点。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就业法律知识”指导,让学生了解或掌握国家有关劳动与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能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树立诚信意识,在就业过程和今后的工作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品质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创业能力的形成。“学生就业政策”指导,使学生掌握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了解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规定,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就业信息”指导,学校通过各种市场活动和就业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真实可靠的信息与资料。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引进专业指导人员,培育兼职指导人员。引进经过职业指导级别认证的专业指导人员,选拔有丰富毕业生指导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吸收与职业指导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基础的专业课教师组成专业指导的核心力量,同时加强对辅导员关于职业指导方面的培训,使其成为辅助力量,从而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职业指导队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其成为校内就业指导队伍的辅助力量。邀请企事业单位中有长期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士、知名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集中授课,开办讲座,实践演练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塑造、培养,帮助其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人生规划等。

(五)创新“多样化”的职业指导方式。

将职业指导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尤其在与就业相关的课程科目中渗透职业指导内容,使学生更清楚所学课程与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同时开展相关的职业测评工作。职业测评、心理测评等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能力、爱好和人生目标,更清楚自己的特质和专长,优势与缺陷,利于对大学生因势利导,加强针对性培训,使其在实践和择业中更好的扬长避短,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职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当拓展思路,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努力提高职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觉得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职业指导课,从而自觉和乐于接受职业指导甚至主动要求职业指导。

【参考文献】

1、《职业指导》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第二版)2005.7

2、《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第二辑2010.11

篇5

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 金融体制 民营企业制度 信用环境制度 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突出,民营企业正逐步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然而与其迅猛发展的经济态势相比,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不畅,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体制中银行业的高度垄断、民营金融机构的缺乏、资本市场发育不良,缺乏多层次(或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不规范;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欠完善等多方面因素。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制度的综合性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制度创新

(一)深化银行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完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股权结构单一、资本金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而迫切需要从产权结构人手引进民间资本甚至外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良好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从根本上引导国有商业银行朝现代银行方向发展。股份制改造是根本途径。它可以进一步明晰国有银行的产权,理顺其与政府、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促使国有银行真正实现企业化经营,按资金使用效益而不是所有制形式来选择贷款对象。这样,民营企业才能与国有企业处于公平的资金竞争地位,才能获得广泛持久的银行金融支持。

2.银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信贷融资体制。

一是通过扩大中长期资金来源、改善存贷款期限结构、设置新的协议存款品种等措施来解决贷款结构性矛盾;要充分利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不断完善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提高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保证银行资金投向的科学决策。二是要大力完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风险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改进授权授信管理方式,引导基层银行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大力优化贷款结构。加强银企沟通,改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符合贷款条件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实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与自身效益提高的“双赢”;要研究设计适合民营企业特点和要求的金融产品、授信管理和绩效考核,培训专门的小型企业信贷管理人员。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及时得到支持。

3.设立股份制民营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发展中小型银行,特别是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要发起人的民营银行,可以通过民营金融资本与民营产业资本的融合,改善民营金融和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民营管理机制,规避民营融资的风险,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并且民营银行经营机制灵活、不良资产少、筹资能力强、盈利水平较高,能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空间较大。其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特点与民营中小企业短平快的投资融资特点正相适应,必然会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沟通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l消除民营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的歧视性待遇。要加大实施“核准制”的力度,让符合相关法规、政策的优质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仅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使资本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得到体现。

2.健康引导二板市场,优先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当前不仅需要积极健康引导中国的二板市场,而且更需要将场外交易市场作为二板市场的一个市场同时发展,要积极恢复与有序发展一个各种交易主体广泛参与、交易品种数量不断扩展的场外交易市场,以规避高昂交易费用与上市条件对民营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的制约。可以尝试在上海建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报价中心,成立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引导各省市建立与上海报价中心联网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并规定在场外交易市场中挂牌的中小企业,一旦其净资产、税后利润、市值或是股价等达到一定条件要求,就可以直接升入主板或是二板市场。

3.积极吸纳风险投资,积极发展民营中小企业票据、债券融资。在风险投资的主体中,除了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及创业中心的风险投资外,还应当鼓励民营科技型企业吸纳外资及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同时,依托场外交易市场使民营中小企业票据、债券融资持续发展,以降低其融资成本,改善资本结构。 

二、民营企业自身制度创新

(一)建立科学的内部治理体系,实行规范化管理,逐步有效地实现两权分离。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民营企业自身规模的日益扩大,民营企业初创时期的人治管理模式应该要革新。民营企业应该在领导制度、用人机制、生产经营制度等方面规范化,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减少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首先要对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进行调整,清晰产权,规范企业行为,正确引导继承者对财产的态度和产权意识;其次要解决企业控制权问题。目前真正做到以股份分享利益而不参与经营的股东很少,导致产权地位和管理地位的矛盾加剧。可以考虑引进职业经理人,构建新型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实现经营管理层外来化、年轻化和知识化,再逐步过渡到所有权和经营权两分离。

(二)加快民营企业产权多元化和资产证券化进程,通过资本市场谋求发展壮大。产权多元化是产权清晰的前提。实现产权多元化,首先要解决好产权“一股独大”的问题。大型民营企业的产权过于集中,通过股权分散化和社会化来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才能建立符合现代产权制度要求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在产权结构多元化改革中,应从制度上确保中小投资者利益,大股东相对控股代替绝对控股,产权清晰到每个法人和自然人,使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其次,要加快民营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可以通过上市增资扩股、资产转换、出让产权等资本运作方式引进新投资者,以促进产权结构多元化,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还可通过上市引入公众投资,通过资本市场来清晰产权和发展壮大。

(三)加大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倡导信用文化。民营企业要制订相关的内部信用管理规章制度,如《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合同评审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等,有条件的可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负责本企业内外信用管理;在企业内部实行以质量管理为根本的全程信用管理,从商品的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上把好关,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产品信用链条,不断改善企业与客户、消费者之间的信用关系;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不做假账、不逃废银行债务。

三、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环境制度创新

在提高民营企业主观诚实守信的同时,还需要改善民营企业的客观信用环境,以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社会信用,改变民营企业的弱势融资地位。

篇6

贷款难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因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据银监会在福建的调查,仅在福清,据不完全统计,民间借贷金额就在170亿元以上,通过民间融资满足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占该市中小企业数量的72%.

一、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制度成因

作为各国共同难题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般认为其成因主要在于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防范风险,银行对中小企业单位贷款的信息成本、监督成本通常比对大企业的要高,由于规模不经济,银行天然地对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贷款意愿不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规模不经济,本质上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本身所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然而在我国,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制度,即“制度失灵”。

(一)以国有经济和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银行融资制度

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和融资制度下,国有产权的国有属性“弱化”了国企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而非国有产权却加剧了非国有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从而使得国企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信用可得性普遍较高,而以非国有经济成分为主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则信用可得性十分低下。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银行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的信息不对称及规模不经济问题。现有的四大国有银行、十数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是“政府所有”就是具有“政府控制”性质,在把贷款提供给国有企业时,无须考虑国有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为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最终会由终极产权所有者亦即政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来化解。而在贷款给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时,由于产权归属的不同,银行不能将风险转嫁给政府(如中国现行法规规定,对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呆坏账不能核销),因此贷款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就增加,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交易成本,导致银行在贷款给非国企时持一种过分谨慎的态度。

另一方面,我国现行信贷管理体制的某些做法,则进一步弱化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意愿。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银行在开始重视风险与收益管理的同时,其信贷管理体制的某些规定却相对滞后,表现在:一是对贷款责任人的追究很重而激励不足,在实施“信贷终身责任制”的约束机制的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国有商行的信贷员产生“恐贷”心理,几乎丧失开展贷款业务的动力;二是对利率的限制以及对交易费用、监督费用的限制,意味着利率的非市场化,现行的利率浮动范围并不足以为贷款的风险提供足够的补偿,贷款预期收益低,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

(二)以国有大银行为主、地区商业银行为辅的高度集中的外生性金融体系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规模上以大中型企业为轴心、所有制上以国有企业为轴心的双轴心国有大银行金融垄断的金融体制。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天生就不适合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尽管经济格局现已发生巨变,国有经济仅占三分之一,但金融结构却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的演进,国有经济仍然占用了70%的信贷资产(从存量而非增量看)。

1994年开始,我国又建立了若干以地方政府出资为主、地方政府主导型的地区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地区性股份制银行大多是依托某种政府部门的背景自上而下组建起来的,其支配的资金自然也主要用于支持地方政府所偏好的企业与项目。

总的说来,我国始于1978年底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意味着我国非自然演进市场制度的制度环境的缺失(如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以及新产生的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而非私有制)的结合问题等,导致了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导致了转轨过程中的诸多制度缺陷,这便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金融支持体系明显不足的根本原因。

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制度选择

既然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在于制度,则中小企业贷款支持体系的构建在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的。近年我国政府和民间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体系,然而迄今为止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体系仍然存在着不少明显缺陷,具体为:

(一)诱致性制度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严格的金融管制对诱致性的制度变迁产生了一定的阻力,诱致性制度供给明显不足。例如,对有可能主要面向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民营中小银行的市场准入的限制至今未能放开,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银行体系;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这些本身应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却偏离了其宗旨,仍以国有、较大型企业为主要信贷对象。这种中小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制度变革路径相悖的直接结果是:一方面各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由于政府的强制性政策而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又导致内生于非国有经济内部的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如民间借贷的盛行,但是由于制度供给的明显滞后并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这些灰色金融处于不规范、交易成本过高、风险过大甚至可能扰乱正常金融秩序的状态,无法满足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强制性制度供给效果不理想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效果取决于一致性同意原则,当强制性制度与一些人(或部门)的利益不一致时,这些人(或部门)就可能不按这些制度去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类制度就很难有效率。

近年央行和银监会不断出台的放松利率浮动范围、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等政策之所以见效甚微,就是因为这些官方文件不能完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身利益相吻合。

上述所采取的解决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各种金融支持措施之所以在实践中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这些措施多是建立在原有的外生性制度安排(中央设计型或命令控制型)之上。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解决中小企业(民营为主)融资约束问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在逐渐淡化“政府经济”色彩、尊重市场作用的条件下,营造内生性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成长的环境,即主要通过民营或中小企业相互之间的资金流动与组合、激励与约束的矛盾运动,自发地去寻找解决其资金供求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具体是建立一种高效率的内生性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制度,并以此作为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支持的核心原则,结合各地区的实情,全方位着手,从根本上解除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而内生性民营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形成作为一种制度变迁,必须突破原有的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强调主要以诱致性制度变迁来推进我国内生性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制的构建。超级秘书网

三、中小企业贷款支持的制度创新

内生性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在于政府作用的系统发挥: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创建自由、宽松、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鼓励个人或团体不断创新、不断对新的制度安排“试错”,推进诱致性制度变迁;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方式,提供制度构成中关于制度环境、制度实施机制的制度供给。

(一)应放松市场准入,推进诱致性制度变迁

金融行政的职能是严格金融监管、严格市场清除,而金融市场本身的建设与发展则要求放松金融准入、放松资本管制。放松金融准入,是为了解决因政府长期垄断金融而导致的缺少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的基层金融服务(包括机构和市场)的“老大难”问题。

(二)创新信贷机构,容许并促进社区性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健全

一是合理定位,使城市商业银行成为名副其实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将基层信用合作社真正办成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二是应放开市场准入,适时发展各种由民营经济组织、集体或个人经营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中小企业租赁公司),培育良性互动的资金供求机制。

(三)创新融资机制,完善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的贷款如果要按照对公贷款的程序来操作,一般很难被审批通过,因为目前各银行对对公贷款项目控制比较严格。应如何创新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呢?不少银行已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例如,针对民营企业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应向民营企业主个人而不是企业发放贷款;针对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的现金流可能比较稳定这一特点,重点发展与其产品销售直接相关的融资业务,如保理业务及各类票据融资业务等等。

篇7

[论文摘要]中国企业要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费用,进行营销创新。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为此,中小企业必须真实可行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营销策略以赢得长期的发展和竞争优势。

1营销创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他是从理论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的角度考虑的。他的主要观点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它把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的生产体系。因此,经济发展也就是“执行新的组合”。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一个“新组合”不断代替“旧组合”的过程。从创新的经济学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意义的创新主要是指营销创新,即企业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新的营销观念、营销组织和技术的导入和应用。德鲁克为营销创新的研究开启了方向,他对营销创新作了进一步阐述,主张创新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定义。从供给的角度来说,创新是改变厂商资源的输出,而从需求的角度来说,创新则是改变资源所给予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可以看出,德鲁克将社会价值作为创新的重要特征。这种价值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就是创新应为企业与消费者双方带来利益。2营销创新的内涵及国内外营销创新综述营销创新中所提的“营销”仅指营销策略组合活动本身,即企业将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交易活动。经营者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把握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重新组织营销各个要素,建立起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市场营销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综合经营活动过程。

国外对营销创新纷纷提出不同的概念,形成不同的理论。西奥多•莱维特提出“全球营销”的思想,舒尔兹提出整合营销,芭芭拉•本德•杰克逊则强调关系营销的重要性,桑格菲特的研究进一步认为,营销创新作为战略创新的一部分,是一种企业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削弱竞争对手和为所有利益相关人创造新的财富。

我国对营销创新问题的研究,已从单纯的理论学习阶段步入全面创新和拓展时代。如李丹仪提出“建立市场营销创新体系”、刘永安“谈企业的营销创新”、常永胜、王国欣“略谈新经济时代营销创新与应用”、赵静杰、杨刚“论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的问题”,等等。然而,由于缺乏对西方营销理论应用于中国实践的有效的探索,缺乏中国营销理论创新的尝试,这些论文没有实现现代营销理论与中国国情的有效整合,找出我国企业营销创新的途径。

2中国企业营销的主要困境

2.1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

由于营销理论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而且至今中国的大部分学者从事的仍是翻译和传播的工作,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只能简单地套用其他国家企业的营销策略,因此会出现文化上的不适应和不相容。如果只是简单套用其中的营销策略,那么必将导致营销发展的低水平同质化。

2.2营销策略单一

总体营销水平的同质化直接导致了中国一些企业营销策略的单一性。在中国,不仅是手机行业,还包括家电、汽车、乳制品等许多行业,价格是最为常见的竞争手段。仿佛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销售量,价格和促销就是国内企业的唯一策略。在价格战中,中国企业利润在流失,实力在削弱。

2.3对企业发展缺乏长期规划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营销管理都属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因为一个好的营销战略必须建立在企业的长期规划和目标之下。而现在,多数的中国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多数的经营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不明确,更有甚者只重视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发展的打算,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营销活动。

2.4缺乏创新精神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企业营销的失败是“创新”的失败。这里的“创新”是多方面的,不仅指产品,还包括营销策略、实践精神等诸多方面。在产品上,中国的企业不注重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在营销策略方面,中国企业只简单照搬书本或者别人现成的东西;在实践精神上,中国企业害怕失败,不敢冒险。时代在发展,所有的东西都在更新,消费者也在变,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3中国企业营销创新的途径

3.1研究竞争对手

仔细研究竞争对手是企业快速成长的要诀。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发明全新的产品,绝大多数的企业只是在研究竞争对手的基础上改进并延续他人的创意。苹果的Ipod并非第一款MP3播放机,它之所以在2007年下半年至今的一段时间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主要是苹果公司对其充分融入了新的特色,使其具有创新性。百事可乐公司对于可口可乐的研究也是如此,可口可乐是领跑者,百事可乐是跟随者。作为跟随者,百事可乐总要多付出一些,百事可乐深知可口可乐的深度分销的模式就是自己要沿袭和依照的模式。据此,百事可乐经常不惜双倍的价钱去争取一个零售终端,因为百事可乐知道,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落后。因此,仔细研究竞争对手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第一步。

3.2模仿但不窃取产权

模仿几乎是新兴市场不可避免的通病,尤其对中国市场来说,模仿几乎无处不在。如同盗版问题,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一种侵害。现在提到仿造其他品牌,更多的是指模仿该品牌的外观。另外,模仿也不完全等同于盗版,就如同合法仿造与非法仿冒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虽然他们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朗。但在这个灰色地带中,核心技术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在这个方面,奇瑞QQ的例子比较突出。奇瑞承认该轿车与通用汽车雪佛莱的外形相似,但却称自己从Matiz中合法获得了产权,更重要的是奇瑞使用的是自己的品牌和技术。模仿其实在任何国家的市场都会存在,关键是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掌握自己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要诀,并根据消费市场的特征,把他人的某些东西为我所用,这是模仿与仿造的根本区别。3.3购买技术和创意

公司可以从外部买入专门技术和创意来帮助其开发新产品,而不是单单依靠公司内部的人才。其实,这种例子也很多。例如,制药公司从生物技术初创公司购得新药的产权,大型软件公司则购并小的软件公司。这不仅为其提供了产品开发的创意,而且使其获得了专门技术。索尼公司生产第一款袖珍收音机的时候,就是从西电公司获得了助听器晶体管的使用许可证。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需要从零做起,更多的公司可以将现有的成果与自己的创意相结合,也许他们并不擅长做研发,但他们可以将已有的研发成果进行商业化利用,从而帮助自己生产出新产品。因此,从外部购买技术和创意也不失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时可以利用的方法。

3.4强化系统整合的营销思维,完善企业营销结构

所谓系统整合的营销观,就是指企业不能就营销论营销,要将营销放到企业整体的经营框架与营销环境中进行统一思考和把握。系统整合营销观的缺失,导致我国企业在营销竞争中出现了太多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如2003年手机行业中的新贵——迪比特,凭借一款性价比极高的产品5688在激烈竞争的手机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在2003年9、10月份的销量高峰期,销量达到每月70万台。当时迪比特采取了“区包”的渠道模式,给予经销商较大的利润空间,并且充分利用自身产品优越的性价比,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收益。但是在2004年,迪比特却出现了大额亏损,曾经所向披靡的“区包”模式风光不再,问题出在哪呢?如果我们对最近几年迪比特的“渠道模式”进行一下简要回顾的话,就会发现迪比特陷入了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营销陷阱,只在渠道本身做文章,却看不到渠道背后存在的根本问题。对于自身究竟适合何种渠道战略,迪比特缺乏深入、理性的市场思考。这是迪比特在手机市场上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深刻反映出企业系统整合营销观的缺乏。因此,营销的创新,要强化系统整合的营销观。持续而深入的营销思考,对于企业形成科学的营销思维、实施正确的营销行为至关重要,有助于企业对营销资源约束、营销目标、营销发展框架等问题做出基于市场的判断,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进而保证“营销列车”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高效行进。持续、深入的营销思考机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营销氛围,形成真正的营销创新;第二,企业要将营销思考引向深入,营造一种学习型的营销文化。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实效性;探析

一、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创业教育依然没有纳入必修课的教学范畴,以选修课、 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更没有安排到正常的教学计划中去。

(二)创业教育内容枯燥、方式单一

由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起步较晚,课程开设的时间不长,对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开发缺乏经验和力度,所以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各执己见,创业教育内容的设置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往往过于注重形式,而不注重教学效果。课程内容的总体安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创业教育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十分枯燥,授课方式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借用西方国家关于创业教育的一些基础理论,内容空洞而且没有针对性。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比如在激发学生创业意识的教学中,动不动就拿史玉柱、牛根生、马云、比尔盖茨等人物作为教学案例,这些案例虽然有它的代表意义,但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距离遥远说服力不强,脱离高职学生的创业实际,教学效果不言而喻。而创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是通过创业计划书的展示,通过创业设计比赛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活动往往会流于形式,达不到创业教育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紧缺

目前高职院校积极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的不是教学主管部门,而是学生工作部门,没有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而且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师不是专职教师,而是由从事其他教学工作的教师兼任。教学形式单一、知识面狭窄、教学内容局限于理论讲授,缺少学生参与和体验环节,与创业实践活动联系不够。这种师资队伍,既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由于开设的课时较少,内容不一,往往缺乏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尤其是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态度和创业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缺乏必要和有效的考核评价。

二、高职生自主创业的优势与劣势

(一)高职生自主创业的优势

与普通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自主创业方面具有明显的确优势。一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其课程安排具有针对性,能够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二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办学目的非常明确,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比较现实,高职学生更容易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三是高职学生在校时有较长的实习时间,能够提前接触社会和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创业信息和市场机会,并能在顶岗实习过程积累能力、经验和得失。

(二)高职生自主创业的劣势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好的创业项目,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长,没有接受过学士、硕士等高层次教育,从而缺少高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与其他重点大学拥有众多的科研成果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可选择的创业项目极为有限,学生只能把创业目标定位在门槛较低的消费与服务行业;二是缺少创业启动资金,创业启动资金一直是困扰大学生创业的又一难题。尽管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对真正想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还远远不够。

三、增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创业教育

在许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以创业竞赛、创业报告代替创业教育,重创业理论轻创业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应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就要求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革,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协调统一。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就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在校期间就能系统地接受到完善的创业教育。

为了体现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与必要的支持和资助。如在校内设立创业奖学金,设立创业基金、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创业文化,创建创业学生档案,编制创业校友集锦,对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丰富完善创业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丰富和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原则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目前出现的问题是任课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看法和角度去授课,可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因此要搞好创业教育,首先要摸清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让学生通过创业教育的学习能够切实提高自己的创造品质,激发创业意识,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这里的实际不应单单指成功的创业案例,应该有更多的创业失败案例供学生参考并汲取经验。应该有更多的身边创业案例让学生觉得触手可及,增强可操作性。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内容应放眼低处,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多尝试生存性的创业,这样既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还可以增加参与创业的学生人数。

内容上应从两个层次设置:一是面向全体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既有激发创业意识、提升创业素质的内容,又有增强创业技能、培养创业精神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即使将来不自主创业,也会对他们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上,他们会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得与失。因此,接受过创业教育的高职学生,走入职场之后便能迅速地融入其中,开始新的职场生活;二是针对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三学生,引入创业实务操作类的课程内容, 如 syb(创办你的企业)、kab(了解企业)创业培训课程,通过模拟企业经营流程,使学生在创业游戏中体验经营过程,感悟创业真谛,从而达到激发创业意识、体验创业过程、提升创业能力的目的。

(三)改进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

单一的理论授课方式是制约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改革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如头脑风暴、企业经营模拟、课堂辩论、商业游戏、小组讨论、网上创业经营等。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应该兼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其核心的内容是实践教学活动,其目的应该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和感受,让学生身临其境,从创业实践活动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素质过强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力保障。创业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阅历、学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教育实施的成败。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一方面可以参加各种创业师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深入企业一线,或是邀请企业成功人士,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来提升教师的创业实践指导水平。积极从社会上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等作为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建设一支高标准、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

篇9

【论文摘要】本文综述了至杜能农业区位论以来到20世纪末国外关于经济发展与地域空间关系研究上产生过的有重大影响的理论。由于各理论间在不同的时期其研究方法和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将这些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古典区位理论时期、产业联合时期和社会整合时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区域创新

1古典区位理论阶段

在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学者们所关注的事单个企业选址和产业的地理布局问题。这一时期大致开始于19世纪2O年代到20世纪中期结束。古典区位论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工厂定位与原料地、市场区位以及运输方式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发展起了一套定量的工厂区位分析方法,奠定了经济地理学中产业空间分析的数量化基础。

1.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Thunen.J.H.von)是农业区位论的奠基者,他在1826你年出版的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一次从区位学角度来研究农业生产布局问题。他以农民经营农场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引入地租和运费变量,并假设地租与耕地到中心城区的距离成反比、运输费用与这一距离成正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生产运输方式特征,得出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优解。并在此基础上,画出了不同农作物种植布局的模型图为一个围绕中心城区形成一个个同心圈层,即“杜能圈”。他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由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使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出现分异。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1.2伟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佛来德.伟伯(Weber.A)是研究工业区位论的先驱,他在1909年的《工业区位论》中构建了一个以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为核心的工业区位选择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指标和原则,并第一次将集聚理论系统化。韦伯从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集聚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决定企业区位移动的影响,提出了运费指向因子、劳动费指向因子和集聚指向因子。在这些因子中韦伯极为重视集聚因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他认为集聚是一种优势或者说是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到一个地点所产生的市场化,并将这种集聚优势归结为技术设备发展、劳动组织发展和整体经济良好运用性等几个方面。他进一步界定了集聚的含义,指出:集聚理论研究工业的集中化,这种集中化存在于工业生产综合体中.以单位产品的生产而变得更加经济而存在。韦伯还对产业集聚做了定量研究,按照迁移增加的费用至少小于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原则,以等差费用曲线为分析工具来确定产业集聚程度.指出实际支付运费最小的地点将会成为工业集聚的地点。

2产业联合阶段

在古典区位论时期.产业区位论的微观研究大多是将企业的运输成本最低、工资成本最低等单项成本因素作为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关要素。到20世纪50年代后,多种成本因素的综合分析代替了单一成本分析。同时,分析的内容也由单个企业的选址问题转向了多个企业间的协同关系上来。更加注重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和产业间的前后关联.强调要素在空间上的极化、辐射、回程和累积效应。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主要理论有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和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是由法国学者佩鲁(Francoisperroux)于1955年首次提出,后来经过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ohn.frishman)、瑞典学者缪尔达尔(gunnarmyrda1)和美国学者赫希曼(A.O.hischman)等人在不同程度上的丰富和发展了.使这一理论趋于完善。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经济增长是不平衡地发展的,它以不同强度程点状分布,一个地区当嵌入一个推动性工业单元以后就可以产生集聚经济.形成增长中心,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佩鲁将增长极可以定义为:围绕主导部门而组织有活力而且有高度关联的一组工业,它不仅本身迅速增长.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增长。增长极一旦出现后对周围地区发展将产生两方面效益: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指周围的生产要素不断向中心集中,使发达的中心区越发达.落后的地区越落后:扩散效应指增长极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等形式向周围地区扩散,而带动周围地区发展。增长极理论强调区域问不均衡发展,因此将会导致地区间贫富发展的两极分化,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的“飞地”现象。而这种“飞地”型“增长极”是不能很好地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此到了70年代后,增长极理论开始受到批判。

2.2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由前苏联学者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克洛索夫斯基是这一理论学派的代表,他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就称为生产综合体”。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区域生产专业化与区域综合发展相结合,综合体内的核心产业主要由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决定,而与之项配合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则主要依靠有计划的分配方式来实现。地域生产综合体在前苏联时期产生过很大影响.对苏联各同盟国的经济发展也取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苏联政局的解体和各主要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到8O年代中后期也逐渐不被理论界所采纳。

2.3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费农(Venron)等人首创的工业生命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他们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区域经济科学家将这一思想引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并形成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经济技术的发展在不同区域内是非均衡的,客观上已经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生产力的空间转移是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转移的,由创新活动而产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区.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向低梯度区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从核心向广大落后区转移的特征,而且存在着回程效应使得这种转移过程不仅难以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使低梯度区陷入“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中,造成地区间贫富差距扩大。因此这一理论同增长极理论一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

3社会整合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产业集聚研究不仅是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热点,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集聚理论,由于这些理论关注的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选址和生产问题,也不是产业间关联和互动问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影响整个区域环境的文化、制度、政府、诚信和创新等社会性资源上,因此将这一时期称为社会整合阶段时期。

3.1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1.E.Porter)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将产业集群定义为:那些既竞争又合作的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在特定领域内的地理集中。波特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中.用“钻石模型”来解释一国产业集群形成的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的构成要素包括需求条件、要素条件、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强度、相关支持产业、政府和机遇。这些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作用的.任何一种要素的薄弱都会限制产业升级和创新的潜力。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促进四种因素相互作用,使“钻石模型”模型系统产生活力。波特非常强调政府在集群中的作用,他认为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制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而不应该直接参与到集群中。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学者们认为该理论主要集中在宏观的国家层面上外部环境分析.对企业的微观层面的运作论述较少。集群产生的背景也主要都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经济主体,而对于尚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的指导和解释力是有限的。

3.2新产业区理论

在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1)提出产业区概念,在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对这种生产上的地域集中做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产业区的形成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共享、中间产品的投入和技术溢出所形成的外部经济,使集聚到产业区内的企业可以获得比其他地区企业节省更多的成本,从而获得经济利润。关于新产业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意大利的社会学家伯卡蒂尼(Becattini)在系统考察了意大利中部的Tuscany地区后,把“第三意大利”称作“马歇尔式的产业区”.认为这些产业区的发展,得益于本地劳动分工基础上实现的经济外部性以及当地社会文化背景支持下企业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并将这些产业区定义为“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与社会意义的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

新产业区理论是近些年来研究区域经济和区域产业集聚现象的主要理论,由于资本、劳动和信息移动变得更加容易,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似乎在减弱,有学者就提出“光滑”的生产空间概念。在这种“滑溜溜”的生产空间中,学者们发现具有一定“粘结”行的区域,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场所。而新产业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种能够吸引资本和劳动的区域。

篇10

据调查,目前有多数煤炭企业基层工区还缺乏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管理创新还未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没有发挥管理创新的主导作用,关键原因在于市场尚不健全、政策环境尚不完善,管理创新还没有完全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基层工区的管理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从企业实践来看,到目前为止.最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大都来自工区本身。但是工区管理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工区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煤炭企业基层工区管理创新水平与优秀企业班组管理水平差距较大。如目前,煤炭企业基层工区的高学历、高素质管理人员不足,管理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偏低,管理单纯依靠老区经验者居多;此外,工区管理创新没有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可有可无,概念模糊。当前迫切需着大力提高基层工区管理创新能力,激励基层工区把创新作为一种常规行为,充分发挥基层工区在管理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完善以基层工区为主体的管理创新体系显得极其重要。

二、解决的对策

根据上述情况的分析,要在全行业着力营造“基层工区是管理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是基层工区的市场选择”的氛围,建立基层工区管理创新的内生机制。在这当中,尤其要发挥好企业引导基层工区的作用,使基层工区管理创新行为成为一项“创效工程”,进而,以基层工区为试点,进而推动整个煤炭企业的管理创新。

1.创造有利于优秀管理人员成长的的企业环境,实行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

因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是推动基层工区管理创新的主要动力。基层工区的领导既是富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员,又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在需求结构、管理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他们需要勇于创新,把管理创新看做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大胆向新管理领域挑战,并亲自参加管理创新活动,既是管理创新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管理创新的参与者。

2.不断建立并完善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机制,逼基层工区管理创新。

只有着力营造“不创新就落伍”的政策环境.基层工区才会把管理创新作为提高内部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才会迸发管理创新的持久动力。比如,多劳多得、“干一分活挣一分钱”的政策有效落实,营造一个真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再比如,制定严格管理标准、严格考核落实等,把基层工区逼上管理创新的道路。

3.加强对工区分管领导的考核管理,明确分工责任,主管领导发挥好主体领导作用,把握好大的发展方向,力争做到“无为而治”。

各分管领导必须各司其职,切实抓好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严格落实好上级领导交付任务的同时,积极实行创新改革,做大限度地提效降耗。

4.加强基层工区分管班组的考核管理。

班组长作为兵之头将之尾,对整个基层工区的管理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班组长既是工区政策的执行者、拥护者,又是下面班组的指挥官,好政策的落实必须一丝不苟地贯彻执行到底,分配工作必须要统筹大局,做到事无巨细,既要事必躬亲又不必事事亲力亲为。班组长下面根据片区的划分,明确好包机责任者、片长,并对其进行严格考核管理。

5.制定一些资金层面的市场激励政策,发挥好舆论宣传作用。

大家知道,我国现行煤炭企业员工素质偏低,文化程度不高,理解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我们管理人员去宣传引导,力争在他们心中筑起一道坚固夯实的信心之墙,使他们不仅能够阻挡住社会中的一些个流言蜚语,动摇努力工作的信心,让他们时刻以所在工区为自豪,使他们的付出有些实在的收获,让他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成功付出在我们这儿是有回报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