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控制器范文
时间:2023-04-09 08:1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液位控制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单片机 液位控制器 设计
【中图分类号】 TM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86-02
引言
液位控制器的工作方式主要有电子式液位开关控制、浮球开关控制、液位继电器控制、接触式控制等,虽然液位控制器的所选取的控制方法根据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主要是过机械式或电子式的方法来对高低液位进行控制,以此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液位控制在高层小区水塔水位控制、污水处理设备、有毒或腐蚀性液体液位控制中应用较为普遍。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控制器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 液位控制器的工作方式
1.1 电子式液位开关控制
电子式液位开关控制要实现对液位的自动化控制需要与其说搭配的水位控制器工作作用。电子式液位控制器在进行工作时,先是由电子探头对液位进行检测,检测的信号由液位检测专用芯片进行处理,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液位到达动作点时,液位检测专用芯片会发出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之后水位控制器针对电平信号的不同对液位进行控制。电子式液位器主要体有使用寿命长、安全系数高、价格低廉等特点。
1.2 浮球开关控制
浮球开关控制有大金属球的浮球开关、带干簧管的微型浮球开关和电缆式浮球开三种。带有达金属球的浮球开关在工作时主要是通过液体浮力的变动实现对阀门的控制,当液体液位上升,则金属浮球上升,浮球上升带动阀门关闭,使进水停止;当液体液位下降,则金属浮球下降,浮球下降带动阀门打开,使进水开始,如此往复实现对液体液位的控制。带干簧管的微型浮球开关主要通过磁性小浮球使杆里面的干簧管闭合或打开实现对液体液位的控制。电缆式浮球开关,这种方式的液体液位高低主要取决于平衡锤或弹性电线的某一固定点到浮筒间的电线长度,虽然其造价低廉,但直接与220v电压相接,也使其安全隐患较大,一旦电缆线受损,则必须进行整个装置就要替换,否则易引起漏电电人的现象。
1.3 液位继电器控制
液位继电器控制在高层楼宇的上下集液池应用较多,它主要采用集成电路,根据上下集液池的液位分级提升而设计的。通过液位继电器控制能使上下集液池的液位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在集液池发生溢水或缺水时,可以实现排水和补水的作用。虽然这种液位控制在实现集液池排水和补水的过程中表现较好,而且价格也较为低廉,但是这种液位控制不耐污,受水垢影响较大,一旦水垢太多,就会使液位控制作用受到影响。
1.4 接触式控制
接触式控制主要通过探头超声波脉冲的反射来检测和计算液体液位,从而实现对液位的控制。接触式控制将高频超声波脉冲探头耦合在容器外壁,探头发出的高频超声波脉冲会在在容器壁和液体中传播,再被容器内表面发射回来,通过中方式计算出液位高度,判断液位与液位控制机器的位置,当液体液位处于上限或者下限时,控制器产生继电信号,从而实现对液体液位的控制。这种方式在对液体液位上限和下限进行检测时,不受介质密度、介电常数、导电性、反射系数、压力、温度、沉淀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这种方式在医药、石油、化工、电力、食品等行业的各类液体液位控制中应用最为普遍,尤其是储存的液体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时,该方式的功用则表现更为优越。虽然这种方式方便、准确,但是其造价较高。
2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控制器设计
2.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控制器工作原理
液位控制器的工作方式有多种,笔者利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设计一个对供水箱水位进行监控的系统。单片机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开断对液体液位进行调整。该设计的核心AT89C51 芯片,主要的组成部分有键盘、数码显示、A / D 转换、传感器、电源和控制部分等。基于单片机实现的液位控制器利用气压传感器和A / D 转换产生液位高度数据,通过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利用数码管显示液位高度数据,进而进行液位控制。当液体液位达到上限或者下限时,液体底部的软管管内空气气压发生变化,由气压传感器将软管内的空气气压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电压信号生成后进入A / D转换,A / D转换将电压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量,单片机对数字信号量进行采集并处理,最终在数码显示管内生成数码液位高度,之后通过键盘设置液位高、低和限定值以及强制报警值,从而实现对液位的自由控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控制器设计
2.2.1 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控制器设计的单片机是AT89C51 芯片,如图1。[ 1]该芯片由由Atmel 公司生产,呈双列,共40脚。A/ D 转换和显示连接口在P0,3x5的键盘连接口在P1,控制电磁阀和水泵动作的接口P2,上、下限指示灯连接口在P3。
2.2.2 传感器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控制器设计传感器使用的是SY-9411L-D 型变送器,如图2。[2]这种变送器有一个美国SM 公司生产的555-2 型OEM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和相应的放大电路组成。555-2 型OEM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外壳封装材料是用坚固的耐高温塑料特殊加工处理,所以其耐温性能较强。1脚和2脚都是信号输出(-),5 脚和6脚都为信号输出(+),中间3脚为激励电压、 4脚为地。在液体底部有一根软管用以输出空气气压信号,软管两端分别和液体底部和传感器,其直径为5 mm。在液体液位发生变化时,会引起软管内空气气压的变化,进而生产气压信号,气压信号在传感器的作用下生成电压信号,电压信号再输入A/ D 转换器中。
2.2.3液位显示电路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控制器设计的液位显示采用数码管动态显示。[ 3]其显示的范围在0至999之间,单位自定。该液位显示的数码管采用的LDS18B20型号的7段共阴极连接数码管。这种数码管在单片机中应用较为广泛,可以作为地址数据总线扩展的锁存器, 也可以作为普通的LED的驱动器件。
2.2.4 A/ D转换电路及控制输出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控制器设计的A/ D转换电路采用的是CMOS 工艺制造的逐步逼近式8位A/ D转换器芯ADC0809。编制A/ D转换程序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中断、查询0和延时。A/ D转换器,由液位高低变化引起液体底部的软管管内空气压变化,空气气压在传感器内经过运算放大器和分压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进而进入A/ D转换器,由单片机对A/ D转换器生成的数字信号量进行处理,在数码显示管内显示液位高低。设置液位高、低和限定值以及强制报警值的键盘采用P1口作为键盘接口, 连接一个4x4键盘。结构上采用行列方式,可定义键盘布局。
3 结束语
在电子工业的发展的浪潮中,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控制器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控制器设计日益完善,其模型的设计必会在具体的个案应用发挥其良好的延伸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昌,王万章.单片机在水位控制中的应用[J].信息科技,2006(24):89-90,94.
篇2
关键词: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财务管理理念
一、现阶段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方法与企业发展的不适应
企业经营决策活动离不开企业的财务管理,通过财务控制,确保企业完成财务计划,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在当前日趋国际化市场竞争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更体现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相应的财务活动的控制。许多企业集团从组建开始就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但由于主要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财务知识陈旧,缺乏对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认识,依然采用旧的管理办法实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限制了企业经营活动,而且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的现象。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处理好企业财务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没有建立起集团内部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已经严重地制约了部分企业集团的发展。
(二)集团内部财务关系不合理
部分企业集团缺乏一体化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上过度分权,对子公司经营活动不能有效控制,使子公司经营权力过大。子公司为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致使集团无法从战略高度有效部署各项经营活动,出现了投资规模失控、产业结构失衡、整体收益下降的问题,无法实现集团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削弱了集团的整体竞争优势和综合能力的发挥,扩大了集团的财务风险。
相反,部分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又过度集权,限制了子公司经营活动的自主决定权,无法充分发挥子公司应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子公司成了集团纯粹的附属,造成子公司在面对行业领域内的竞争时,无法有效发挥自身与其它子公司间的经营合作,对外也无法灵活做出财务决策。子公司向上传递信息,往往需要等待集团审批,这很可能错过最佳的投资机会、经营时机,从而造成利益损失,也会影响集团财务一体化管理的效率、效果。
因此,企业集团在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必须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控制模式,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进行一体化、全方位的控制,在集团与子公司间实现资金的有效流动和资源的优化组合、配置,对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过程控制、点式控制,既要保持各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还要在完成集团整体战略部署中,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及内容
(一)财务控制模式分类
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必须围绕实现企业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财务控制模式、控制机构及组织分工等要素,而财务控制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对集权与分权的有效选择。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财务控制模式有三种: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
1.集权模式。财务管理决策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拥有对下属子公司人、财、物统一控制权,同时也赋予子公司少部分的财务决策权,以增加子公司适度的经营灵活性。子公司依据母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及各项经营管理指标来开展工作,且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受母公司的直接控制,子公司只有围绕母公司的财务决策实施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控制。集权模式的优点在于母公司能合理配置内部财务资源,全方位地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通过集团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2.分权模式。在分权模式下,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子公司相对独立,子公司可根据市场和公司实际情况做出财务决策和调整经营目标,子公司将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进行备案,以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间接管理。
3.集权—分权相结合模式。这是一种上述两种模式兼容的混合模式。母公司严格控制涉及整个企业集团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以及预算管理、人员控制、投融资管理、经营业绩考核等关键环节,按照内部规定实行逐级审批。母公司制定子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及考核指标,对子公司实行弹性预算与奖惩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控制办法,子公司在集团公司授权范围内享有充分的决策权。这种模式强调结果的重要性,不是过程控制,而是对可能出现的财务控制点实行控制。
企业集团应根据外部环境和竞争的需要,考虑集团公司、子公司的性质,结合集团规模、生产经营、组织机构、财务运行模式和环境的差异,创造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控制模式。
(二)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的内容
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企业联合体的组织形式,其财务控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集团公司对自身业务进行的管理,包括单位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如投资成本控制、资金审批控制、信用控制等;二是集团公司作为管理总部对其子公司及成员企业进行的管理,如生产成本控制、财务指标控制、重大经济项目支出控制等。实施全方位财务控制,必须贯穿于企业集团内资金运动全过程,实施对流动资金和非流动资金控制,对成本耗费水平的成本控制,对销售收入水平的销售控制,对利润水平和利润分配的利润控制。在全方位财务控制下,企业集团以财务计划目标为依据,约束和调节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保证财务活动依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实现企业集团一体化的财务控制。三、建立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
(一)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
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企业集团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内部的组织结构形式、成员企业具体情况以及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等因素。
1.在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方面:集团公司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具体战略,要求采取不同的财务控制模式,如在实施扩张战略阶段,应积极鼓励子公司开拓外部市场,形成集团内多个新的经济利润增长点,需要分权程度就应该大些。在稳定型战略下,投资融资权力要从严把握,而对资金营运方面的权力可适当分离,在紧缩战略下,必须强调高度集权。
2.在企业集团发展阶段方面:集团公司在发展初期应选择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逐渐成熟,由于总部管理层能力的限制,管理的分权制便成为需要,而对于已发展成熟的集团公司或规模较小的子公司应选择集权与分权结合式财务管理模式。
3.在成员企业对母公司财务战略影响的重要程度上:对于那些与集团核心产业联系密切,对集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子公司,母公司选择相对集权控制;对于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成员企业,集团总部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控制与管理;对于那些与集团发展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关系一般,影响不大的成员企业,即使是控股的子公司,从提高管理效率、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角度,采用分权型的管理体制较合适。
(二)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的步骤
全方位财务控制就是指依据财务预算和有关制度,对企业所有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进行调节,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企业集团在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管理体系前,首先需要确定财务管理控制的模式,在这个模式基础上,才能制定财务控制的相关政策、制度、程序,建立相应的组织。如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方法,完善授权审批制度,建立合理的内部财务关系,完善全面预算制度,设立内部财务结算中心,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内部财务审核等。其次,控制的目标要得到很好的执行与贯彻,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财务控制机制保障,这些机制包括人员机制、制度机制、机构机制等。最后,一个全方位的财务控制的过程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连贯的过程,是否采取财务关键点控制还是过程控制,往往由不同阶段的企业经营过程来决定。
四、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的两个要点
(一)财务控制要与战略控制相结合
财务控制完成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操作层面的任务,还应与企业集团战略性控制相结合。企业集团的总体设计和规划构成集团的发展战略,按照企业集团发展的战略控制,企业集团始终不偏离发展的大方向。而财务控制为企业集团控制提供了基本的信息资料,它以利润为目标,关心成本收益等短期可度量的财务信息,按照固定的程序相对稳定地进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企业集团将会采取不同的经营战略和相应的财务战略,但有时可能会因过于注重财务结果而鼓励短期行为,这时要结合企业集团的长期生存发展目标,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兼容长短期目标,将全局观念、长远观念、整体观念等深入贯彻到财务控制中,以加强组织和业务的灵活性,保持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
(二)财务控制要与会计控制相结合
财务控制与会计控制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财务控制在完善和健全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控制标准、分析差异以及执行结果考核评价时,无疑要利用会计控制手段,两者在诸多时候是交叉的。财务控制的职责主要是筹划资金、制定信用政策、办理货币资金收支款项等,侧重于业务活动量的方面,关注现金收支流量活动,编制预算是其重要方法。会计控制是对经济业务是否安全与合法进行的控制,其职责是负责记录经营收支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编制报告、对内外提供会计信息等,侧重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如会计控制关注对现金收支等活动是否合法。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与会计控制相结合,才能实现全方位财务控制管理的长效性。
全方位财务控制不仅对企业集团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而且能对经营成果作合理的评价,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是企业集团发展的“软基础”。企业集团要确保财务控制系统能良好地运转,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需要将企业集团的整体规划及战略目标分解、贯彻到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改善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强化预算管理,重视评价、执行、纠正情况,从而提高企业集团的科学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集团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世定.企业内部制度控制设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2002.
[2]岳守艳.对企业内部控控制框架的设想[J].财会月刊,2004,(11).
[3]陈琨,张正国.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2004,(8).
篇3
跟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白天有阳光,光照时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水势降低,周围的水分流向保卫细胞,气孔就开。夜间无光保卫细胞水势升高,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就关闭。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的过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 企业管理 财务行为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企业应于建立、健全和实施内部控制。何谓内部控制,是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全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对于大型或特大型企业而言,做好内部控制其效率与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各级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高度重视。
成都铁路局成立于1952年7月1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铁路改革力度的日益加大,原有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已不能满足新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暴露出基础工作薄弱,内控制度不完善,造成资金安全不稳,财务风险日益加大。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成都铁路局自身经营特点,逐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了一个良性内部控制体系的内部循环,使成都铁路局财务会计工作得到提高,实现了成都铁路局资产经营责任制的预期目标。
一、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基本措施
(一)强化内部环境建设
企业总是在某个环境中运行。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而外部环境更多体现在对企业的约束和规范,内部控制的原动力来源于企业自身。成都铁路局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规范内部治理结构,达到法人治理结构相互独立,权责分明,体现了相互制衡。成都铁路局高度重视内部环境建设,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向全局职工传递着有关诚信、道德行为和胜任能力的期望水平方面的信息。干部任前要进行考评并学习《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手册。通过路局的有线电视台宣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凝聚职工归属感,倡导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和团队精神。通过上述种种手段,将创建企业文化与营造内部控制环境较好地结合起来。
(二)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1、提高风险意识
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确定性意味着机会和风险并存,如果机会代表盈利,则风险就意味着亏损。做好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风险意识。针对成铁局这一特大型会计主体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资金管理、资金结算、资产管理、工程结算等为风险关注点,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制度流程等方面对各类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予以高度重视。
2、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首先完善组织架构建设。对附属机构财务及会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增加会计管理集中度的措施。路局严格执行各岗位会计人员的任职条件和任用程序,完成了路局机务、工务、车辆系统的站段总会计师配置工作,并实行财务负责人定期轮岗制度。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立了局资金结算所,在资金量周转大的地区设立结算室,通过资金结算所和各结算室对各站段资金进行监管,将资金支付风险前移使风险更可控。
其次,确定若干风险点并采取措施。企业的风险点主要有大额资金支付、对外投资、担保等。路局制定了大额资金支付、资金调剂等相关规定,将资金风险限定在可控范围,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根据铁道部关于对外投资、担保、借贷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单位的债权、债务管理,严格审批手续,作到权责分明。通过科学化的管理体制,避免发生经济纠纷,也避免资金调度的重大决策失误,内部管理失控。保证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三)规范控制活动
结合上述风险点,并考虑到铁路局工作重点与工程实际情况,对于一些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活动进行了强化。具体情况如下:
在银行账户管理方面,印发了成铁财【2006】150号《成都铁路局银行账户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成铁财【2006】699号《成都铁路局单位账户管理补充办法》及成铁财【2007】57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单位账户管理的通知》,规范单位账户管理,对账户的设置和使用、账户审批及开立程序、账户的变更和撤消、账户监管及罚则等做出具体规定。
在资金支付方面,做好银行集中支付和直接支付,减少现金支付,严格规定各种内部银行账户支付范围。规定支付个人款项必须通过银行支付,为此2006年印发了成铁财【2006】46号《成都铁路局个人款项支付细则》及财函【2010】号《关于重申进一步加强备用金管理的通知》,强化了备用金管理制度,防止“小金库”与其他不规范的资金行为。
在资金结算管理方面,根据铁道部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了结算中心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同时对于结算中心稽核工作也制定了相关办法与细则,从工作职责、稽核方式、现场稽核、非现场稽核、业务稽核规范、稽核档案管理、稽核人员管理等方面将稽核工作制度化、精细化,将风险控制由事后逐步转向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
在工程管理方面,工程财务管理是铁路局近期工作的重点与热点。由于近年来铁路建设项目多、资金来源复杂、资金流量大,参建单位多等特点,决定了铁路局必须对工程项目的财务事项进行严格管理。路局先后于2008、2009、2010年下发了项目资金预算管理、资金实时监控、资金全面管理等相关规定(通知),从资金管理、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等环节做出具体规定,规范资金支付前各环节手续,做到支付依据充分、手续完备、依法合规,形成按预算申请、筹集、使用建设资金的管理机制,解决了竣工项目财务决算滞后的问题,在建工程、应收、应付长期挂帐问题,工务系统,特别是工务机械段对外工程、劳务分包问题,供电段施工配合费收取问题以及土地房屋资产出租出借问题。确保资金支付与工程建设进度相适应,以违规拨付建设资金“反面典型”处理为突破口,防止发生超概算、超计划、超资金预算、超合同、超验工计价拨付建设资金等问题。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中介机构对达成、襄渝二线、黔桂线竣工开通项目的审价工作,核定竣工开通项目验工计价、建设成本的真实性,规范了工程价款结算和费用支出。加强建设、施工、协作银行的三方监管,制定了三方《监管协议》,通过资金结算所对施工单位资金流向进行日常动态监控和定期检查,实现建设资金的全过程监管控制。建立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从源头上杜绝资金安全隐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四)完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企业之间及企业以外的有效沟通
通过成都铁路局财务会计协会和西南铁道报等内部刊物,建立沟通平台,宣传路局的企业文化精神,提高全局职工自身修养和素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加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建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增加职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职工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对企业的融合度,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五)加强内部监督,促进实施内部控制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内部监督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稽核与考评工作。一是路局审计处通过日常监督,发现、提出、纠正并及时上报管理层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会计行为的错误及舞弊行为,通过专项监督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二是严格落实绩效考评制度,通过绩效考评,从上至下让每一位职工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明白工作做得好的,应继续巩固,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得不好的,通过分析查找出原因,及时进行修正,以期达到预定目标,推动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三是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制定了《成都铁路局经济活动分析制度》,通过每月的经济活动分析,与预算标准、历史成本进行比对,加强了成本的控制,解决了劳动效率的问题。四是建立了预算执行通报制度,对预算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追究责任。
二、结束语
内部控制规范化的过程,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过程,是企业会计职能从核算向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努力并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它不仅涵盖了财务知识,还是投资、金融、市场、法律、营销、信息等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随着市场经济的多样化和铁路改革的不断创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执行力,围绕上级主管部门与企业中心工作不断总结与改进,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加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裁员;风险;风险控制
一、金融危机下企业裁员的现状
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继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经济增长的萎缩,各行各业的企业管理者纷纷考虑如何削减不断攀升的企业成本。裁员,一如既往地成为经济危机中企业明哲保身的主要措施。
选择裁员,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痛苦的抉择,面对经营上的困境,企业不得不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更加严密的思量,伴随着裁员所带来的各种风险也成为企业必须衡量的因素。在中国,裁员向来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由于我国的企业大多缺少经济性裁员的经验,因此在处理大规模裁员问题中显得尤为稚嫩。因此,裁员的风险也尤为凸显。
二、企业裁员的风险分析
(一)财务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裁员的成本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在有形成本中,企业支付给被裁员工的经济补偿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无形成本,包括企业关键人才的流失、知识产权和技术的流失、客户及供应商的流失、留职人员工作效率的降低等。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无形成本的控制成为了企业裁员成败的关键因素。在金融危机下,企业选择裁员,多是从消减企业成本角度出发。从表面上看,裁员能给企业带来的一定的收益,裁减人员对于减少人工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一项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裁减10%的员工仅会使成本下降1.5%,仅有一半的裁员企业的利润率有所上升,裁员对生产力的提高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法律风险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企业才能裁减人员。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需裁减人员。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在我国,很多企业裁员存在严重的违法行为,负责人既大权独揽,又缺乏责任心,在裁员中凭意志行事,裁员方案没有向工会报告或者向全体职工报告。
(三)道德风险
裁员发生时,最容易带来的负面结果就是由此而来的道德风险,这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忠”、“义”。员工以对企业的忠诚作为基本的职业操守,因此往往对企业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追求安定的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大刀阔斧的裁员对于被裁员工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心理打击,并不是所有人在失去饭碗后都能以平常心态看待。
(四)心理风险
裁员给企业带来的心理风险裁员的心理风险同样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对于被裁员工,由于对突然发生的变革很难立即接受,容易发生心理扭曲,走上极端。对于企业而言,更大的心理风险在于裁员之后对于“裁员幸存者”们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即便是留下来的职工仍然会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感到忧虑,他们往往会不安于现状,积极寻找新的工作,从而造成人员流动。
三、裁员风险控制策略
(一)安全裁员
所谓安全裁员,主要指两个方面:
1、给被裁员工留有过渡期,提前告诉员工公司的人动,给他们留有时间提前联系新公司。在此之前,公司保留一到两个月的职务和薪金,尽量帮助员工实现软过渡。这样的措施对于控制裁员带来的道德风险和心理风险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起草并保留于公司裁员相关的文字材料作为凭据,如公司目前经营现状的凭据,也就是要有材料明确证明公司目前在经营方面的确陷入困境。同时,还得起草并保留关于员工的工作能力、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之类的证明材料,防止有些员工在离开公司后,掉过头做出对公司不利的事情。
(二)人性化裁员
大多数中国企业缺乏大规模裁员的经验,裁员方式往往简单粗暴,而伴随着这种裁员方式而来的是企业与员工之间摩擦的增加,使得裁员的各种风险接踵而至。进行人性化裁员对于管理者的素质和裁员人员的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在做出裁员决策之前,企业必须有严密、具体的裁员整体方案,在裁员过程中坚持标准统一、公开透明。对于被裁人员的选择,在根据企业裁员标准严格筛选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该员工的家庭环境、身体、心理特质等因素,及时为被裁员工提供再就业培训、物质援助等一系列后续措施。从而降低企业的道德风险、心理风险和运营风险。
(三)员工协助计划缓和裁员压力
员工协助计划是企业组织为员工提供的系统的、长期的援助与福利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以及员工进行诊断和建议,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绩效及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在裁员之前,企业必须对整个裁员方案做出严密的设计和控制,尤其是对于裁员执行人员的培训,在整个裁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裁员当日,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员工通告信息成为裁员成败的关键。裁员之后的疏导、善后仍然体现了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对于员工的关心和道义。
(四)良好的外部关系是裁员成功的关键
虽然裁员只是企业的内部行为,但从外界舆论来看,裁员特别是知名企业的裁员,可能涉及到对员工利益、行业变化甚至是社会稳定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公共效应,所以倍加关注。因此,企业在进行裁员时必须对各界媒体进行密切的关注,及时与相关媒体做好沟通,对于舆论所关注的话题提前准备好应对策略和发言稿,这样的过程应该贯穿裁员前、裁员中、裁员后整个过程。
良好地处理企业外部关系能够将裁员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企业手中,尽量避免裁员所带来的道德、运营等风险。
参考文献:
[1]陆其伟.加强对金融危机下企业裁员的管理[J].交通企业管理,2009,4
篇6
关键词: 工程造价 检维修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钢铁企业固定资产数额庞大,建构筑物与机器设备使用频繁,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检维修。在目前钢铁整个行业都很萧条的背景下,怎样控制好每个检维修项目的造价,对节约开支,降低维护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控制好钢铁企业检维修项目的造价,首先必须对钢铁企业检维修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和了解。
钢铁企业检维修项目特点分析:
钢铁企业检维修项目有设备大修、抢修、维修、房屋道路的维护等等,检维修工程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1、钢铁企业检维修工程涉及的内容广泛,使用的定额种类繁多。涵盖了机械设备、土建工程、金属结构、工业炉窑、工业管道、制氧机组与空压机组、自动化仪表及衡器、装饰工程等等。
2、工期短。受生产的限制,检维修工程一般都只能安排在生产的间隙,因而工期都比较短,甚至不能连续。
3、技术难度大,边界条件复杂。检维修工程一般都是对现有的建构筑物、机械设备进行修复,在施工时受周边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因而技术难度也比较大。
4、施工的项量有时不能确定。有些检维修工程只能一边施工一边发现问题,因而在项目开始时无法明确施工的内容和工程量。
5、大量的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应用到钢铁企业,对维修工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是新工艺或新设备致使有些分部分项工程无法从现行的定额中找到套用标准来确定费用。
鉴于上述钢铁企业检维修工程的特点,在控制其工程造价时,必须针对性的采用一些方式方法,才能达到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的目的。
二、钢铁企业检维修项目造价控制方法探讨:
1、严格执行检修定额,注重维护补充定额。
钢铁企业检维修工程涉及的内容广泛,使用的定额种类繁多。目前冶金部编制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检修定额,再配合地方定额,能够满足大部分检维修项目计费。国家和相关部门颁布的定额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在实际工作当中严格执行定额更公平、更有效。由于钢铁企业检维修项目不确定性多,施工环境复杂,在费用谈判是很容易造成甲乙双方各持己见,费用差距大,如果在国家和相关部门颁布的定额基础上就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同时确定的工程造价也比较合理和准确,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是有效控制的基础,所以说严格执行检修定额是控制检维修工程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检维修工程使用的定额种类繁多,在选用定额时要准确,避免高套造成造价的虚高。另外一方面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采用,有些子目不能找到对应的定额,因而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补充定额的编制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2、注重措施方案的优化,降低措施费用。
钢铁企业检维修工程的工期短、技术难度大、边界条件复杂。在施工中遇到高、大、险的建构筑物、设备、设施、有毒有害物质等都需要采用特殊措施来确保安全,措施费用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而注重措施方案的必选和优化,选择最优的措施方案能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3、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为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奠定基础。
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有其重要作用是:①控制合同费用不突破投资计划,②作为确定合同价款的基础或作为审查施工企业提出的预算的依据。 但钢铁企业的检维修项目一般都无具体的施工图纸,施工的内容和项量在施工前不易准确的确认。其预算的编制与一般的项目也就有了很大的区别,不能依据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再套用相应的定额来确定预算造价,只能结合施工现场和以往维修的内容来编制预算,同时对编制的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采用谨慎的原则确定当期项目的造价。待到项目竣工结算是,用实际的施工项量与预算编制的项量进行比较,为今后准确的确定同类性项目造价积累经验。
4、采用最高限价合同,预防结算费用超预算费用。
最高限价顾名思义就是该合同最高可以结算的费用,从最高限价实施的效果来看,既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又保护了甲方的利益,其积极意义无可厚非。对一般的检维修项目,其合同适宜采用最高限价合同,因为维修项目一般都无具体的施工图纸,其施工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随意改变和扩大,致使工程造价不断增多,为了控制好工程造价,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采用最高限价合同有助于甲乙双方在施工的严格管理,优化施工方案,从而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对于那些施工内容和项量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的项目,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采用补充协议的方式解决。
5、采用人工单价对常年维护项目进行结算。
我这里谈到的常年维护项目非一般意义上的维检修项目,它包含了某条个生产线的日常看守和维护,从时间上来讲有一个重复和持续的过程,从定额的执行上来看,并无准确的定额可以执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采用了人工单价的形式来确定费用的方法。在项目开工前,先和施工单位就每一个人工每月的费用进行谈判确定,在根据维护内容来确定需要投入的人数,从而确定整个项目的费用,同时在合同中明确考核的方式方法,为控制费用奠定基础。
6、引进专业的维护队伍,达到双赢的目的。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大量应用到钢铁企业,对维修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全部都由企业自己解决,可能又费时又费钱。在现实工作中可以将这部分工作外包给专业的施工单位,让他们来进行专业的维护,一来可以解决人力资源的问题,二来可以更专业的维护设备,设备得到了专业的维护,从长远来看有利用节约今后的维护成本。在引进专业维护队伍外包工程时,要特别注意责任的划分,因为钢铁企业检维修工程边界复杂,有时很难区分责任,因而在项目的划分上要有比较清晰的界限,要有利于责任的划分。
7、严格控制工程量的签证,确保结算实事求是。
篇7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低效率以及损失浪费现象以及弄虚作假、违规操作,有的企业甚至采取多账本策略、偷税漏税,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只有建立严密的会计内部控制,从根本上解决会计造假,企业经营者才能及时准确掌握实际情况,科学正确地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合理地对企业各个部门及人员进行分工协调和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高效运行。
二、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规范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一)建立合理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及岗位责任制
首先,各企业应根据会计业务的实际需要,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并配备符合条件的专职会计人员,对于符合设置总会计师条件的企业要设置总会计师。严禁需要相互监督制约的岗位由一个人操作全过程,尤其涉及款项的收付、结算、印鉴和档案,均应设置两名或两名以上会计人员,以达到相互核对、相互制约的目的。
其次,企业在合理设置组织结构及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将各部门工作划分为具体的业务活动主体,设置相应的岗位责任制,规范各项经济业务中经办人员、验收人员、审批人员、会计人员、出纳人员的职责权限,做到权责分明、程序规范。会计人员主要岗位要定期进行轮换。
再次,要明确企业管理者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对经济活动的领导职责。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前必须经过领导签字批准,重大经济事项要经集体决策。
(二)建立财务信息控制制度
1、建立原始记录制度。规范各项记录内容、格式和填制方法,以及对原始凭证记录的签字、验审、流转程序、汇集、反馈等均要做出详细要求,明确人员职责,从而保证原始凭证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2、建立账务处理程序规范制度。账簿的启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凭证的填制、记账、转账、更正错账、结账、项目管理、报表、补充说明、财务分析等都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操作、设置和控制。
3、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企业应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对账单等会计资料的归档、调阅、销毁等方面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
4、建立商品购进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有效的购进商品价格管理制度和商品质量管理制度,防止购进质次价高和不需要的商品,并防止购进中个人收受回扣现象的发生。
5、建立债权管理制度。企业应高度重视赊销商品的贷款安全管理,制定所售商品货款回笼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单位的信誉状况和经济实力制定不同的赊销时间和赊销金额,明确赊销批准权限和责任,注重应收账款清欠工作,以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6、建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筹集资金时,要合理确定筹资规模、筹资结构和筹资方式,以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使用资金时,要实行内部统一调配制度,并严加调控。
7、建立财产清查制度。会计人员应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实地盘点,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张证相符。规模庞大的企业可以引进ERP系统在产、供、销上直接对资金和物资进行控制,随时掌握库存情况,以此提高财产清查的工作效率。
(三)建立内部审计稽核制度
篇8
一、财务控制阐述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控制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财务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与会计控制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财务控制与内部控制、会计控制具有一定的联系,其主要是对现代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财务工作加以控制,如此一来,就需要建立相对应的财务控制制度,以保障财务控制工作的正常开展。现阶段的企业财务控制,一般情况下,其控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控制对象以及控制手段。对于财务控制对象主要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资金生产经营运转情况、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财务信息分析等。对于财务控制手段详细点说就是现代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实现企业的财务控制目的。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能够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够避免企业资金的损失,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从控制范围的角度来看,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企业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财务控制。会计控制是财务控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从而能够保障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对于财务控制而言,其主要是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现代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剧烈,为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有必要加强现代企业财务控制。但是现代企业财务控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财务控制的认知不全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环境变得复杂,同时企业为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企业内部环境同样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新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及机遇,为此,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如何有效降低风险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企业加强企业财务控制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阶段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控制观念影响,出现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认识不全面问题,从而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对财务控制的重视度不够,如此一来,就无法充分发挥企业财务控制作用。此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存在一部分人认为财务控制与会计控制本质一样,在控制内容以及范围方面也是相同的,就出现了将财务控制纳入到可会计控制工作中。但是实际上的财务控制并不等同于会计控制,其主要是对企业所有有关财务活动加以控制,同时还需要对企业隐藏的风险加以控制。
(二)企业治理结构未完善
为使企业财务控制得到有效的实施,从而充分发挥其控制作用,就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机构,其原因在于,只有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财务控制治理机构才能有效开展财务控制工作,使得财务控制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应是将企业财务控制加以落实,从而有效发挥企业财务控制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大部分企业未能完善财务控制机构,还存在一部分企业虽然有完善的财务控制治理机构,但是由于管理制度的缺乏,并不能有效开展工作,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控制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此外,大部分企业在财务控制治理机构的人员安排较为混乱,主要是将会计部门人员同财务控制部门人员的职责混为一谈,严重影响了财务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企业对财务认识不全面,并没有对财务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控制水平的提升。
(三)缺乏完整的财务控制评价程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为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企业逐渐对财务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完善了相对应的企业财务控制制度,同时建立了健全的财务控制体系。但是企业对财务控制评价程序的科学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的财务控制组织并不具有科学性,大部分的财务控制组织建立主要考虑的是部门的经济利益,对企业整体的经济利益没有加以考虑,同时在进行企业财务控制时,过分重视实施效果,对企业财务控制过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在进行企业财务控制时,企业并没有完善相对应的激励机制,使得企业财务控制的执行并没有落实,如此一来,企业财务控制作用就无法充分的发挥;(3)对财务控制功能的认识还不够完全,目前企业只是对财务控制反馈的数据较为重视,对财务控制的预算功能以及风险预防功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此一来,自然不能充分发挥财务控制的所有作用。
三、现代企业财务宏观与微观控制的优化措施
在上述分析中,从中可以了解到现代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了企业财务控制。但是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深入探究现代企业财务宏观与微观控制的优化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提高企业对财务控制的认识
在上述分析中,企业在进行财务控制时,其认识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未知风险并没有加以预防,促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就需要加强企业财务控制,有效预防企业未知的风险,从而使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对于企业财务控制认识的提高主要作出以下几点的努力,其一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需要对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二是组织企业全体人员进行财务控制相关方面内容的培训,使的全体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到财务控制是预防经营风险,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企业的预算控制
在企业财务控制内容中,企业财务预算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为此,完善企业的预算控制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企业财务预算的完善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其一是有效落实财务预算责任,一旦企业将财务预算责任落实到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就能够使得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得到有效的增强,从而使得企业财务控制的执行具有良好的基础;其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方案,合理的财务预算方案能够使得企业治理机构运行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在预算方案中,具有预防风险措施,如此一来,可以有效避免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其三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实现全面的控制,保障企业资金不会出现较大的损失。
(三)完善企业的治理机构
能否有效进行财务控制,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治理机构的完善程度,对于现阶段企业未完善的治理机构,并不能保障财务控制的顺利进行,为此,就需要企业对治理机构进行完善。对于机构的完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对现行的企业的产权制度加以完善,才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各部门产权不明、职权分配不清问题。2.将企业部门股东机构加以分散,不断推进多元化结构,3.优化企业的股权机构,有利于构造全新的关系,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此外,在企业治理机构中,需要对高层管理人员的主导地位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结语
财务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效的财务控制能够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现代企业财务宏观与微观控制,使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作者:杜永梅 单位:乐陵市房产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王静.大中型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J].北方经贸,2011,06:71-72.
[2]王静.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北方经贸,2011,11:71-72.
[3]陈碧花.加强现代企业财务宏观与微观控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2:92-93.
篇9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建设
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管理的主要的弊端是在财务风险危机、财务内控没有决策这两个方面,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管理者应该依据企业发展的现实,确保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得到全面改善。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管理的现状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是指保证财产的安全,是财务收支没有漏洞,提升企业的总体的经济利益,而指定的财务制度,许多企业仍然使用以前的方法使内控制度出现很多问题。内控的执行主体是一线的会计人员,但是,因为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许多企业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的评价制度,对于内控制度的实施的效果没有很好的考核制度,这就使许多监督检查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1.财务风险的危机
市场经济不断进步,企业面对的社会经济环境越来越繁杂,而且不懂性越来越大,导致企业不能按时精确地得到他进行经营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企业的财务活动有着很多的变动性,财务活动的结果也有着许多的危险,使企业可能会遭到损失,或者倒闭,当前,我国的企业都没有设立财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对财务风险缺少预先警示的功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世界的企业都认识到了财务危机的危害,很多企业没有把财务风险管理放到日常的管理当中去。财务方面仍然存在着危险,没有获得卓有成效的管理,这样,企业会遭受越多的风险,阻碍企业的进步。
2.财务内控没有纳入实质性的管理决策
财务内控制度虽然在内部有所改善,各个环节也越来越完善,但是对于内控制度来说,不是简单的管理领域的掌控,而是长时间的真实的管理决策掌控。目前,我国的企业财会工作的关键还是处在计、算账等方面,为政府部门贡献的多,为本部门考虑的不多,财会工作的核心地位没有发挥出来,企业的财务工作以核算为主,不重视管理,这是市场经济状况下财务工作的地位有所降低的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因素是财务人员的管理观念不够好,能力不高,无法提出卓有成效的管理的策略。另一方面,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企业的进步需要借助企业财务内控的管理决策的能力。
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的内容
1.原则性的财务内控制度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基础依靠国家的财会制度,会计法是当前中国会计工作的顶级法律,企业在财务内控方面也要坚持自己的根本法,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立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制度的设立应该遵循民主的原则,从制度的建立到公布与执行都要有民主的意见参与,在现实的工作中要对制度的内容进行改善。
2.会计机构与人员管理制度
会计单位和人员管理制度的设立首先要考虑内部的有关利益主体之间各方面平衡的制度,处理好财务管理权限的科学配置问题,要制定好会计账目的记录内容,保证分工清晰,把资金管理和账目管理作出很好地划分,保证会计机构的部门齐全,尽量使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这种制度的设置,达到有关利益主体之间各方面的平衡,实现效率和利益的科学统一,对人员的管理制度来说应该奖罚分明,进行会计方面的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的素质。
3.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的设立应该和企业的组织机构相符合,也就是企业预算由不同的分组的小组预算构成,每个小预算表示一个分部、科室或其他机构的财务规划,和这个有关的成本掌控,也都是按照小单位进行。这些小单位是责任的核心,应该有非常清晰的尤其掌控的行动领域,对这些成本的控制行动的管理要借助多种财务管理方法,尽快得到精确的详细的信息,按时做出精确的预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遇到危险,防止因为信息原因产生的预测不够精准致使决策出现错误。对进入到企业的供应商应该设立档案进行管理的,按时把握各供应商的声誉、资信等状况,还要设立供应商准入的制度,材料物资的供应商应该在进行考核之后才可以进入,或是到它的生产地进行实地的考察。
4.财务风险内控制度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的财务结构不科学、融资不恰当使公司失去偿债能力,致使投资者预期收益降低的危险,财务风险是企业无法避免的危机,为了很好地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内控制度的管理结构包含3个方面:第一,企业的目标,整体的风险管理因素,企业的各个层级。总体的风险掌控要注意设立确定的发展目标,目标的设立要有财务核算和决策进行辅助。掌控的目标是通过掌控的活动要达到的效果以及成效。明确掌控目标的前提是合理地设立目标,依据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设立风险掌控目标,并细分到各个单位,明确各部门的子计划,各部门以此为依据设立更细致的目标。第二,对各种风险掌控要素进行综合研究,制定者要依据以前的经验和预测的因素思考留有一定的弹性。使指定的计划更具有可行性。第三,把风险掌控管理制度下放到企业的各个阶层,确保全面的管理掌控,设立风险预警制度,强化风险辨别以及避免的能力,依据自己的现实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在内部掌控的基础上建立有关的风险预警制度。员工的能力不高,使内控不好进行。有的企业没有专门的记账员工,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一个人负责多项职务的情况,有的企业没有对项目的决策的进行卓有成效地约束,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控执行力度缺乏。
5.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指对组织中的各种业务和控制进行单独评价,以保证是不是按照通常的方案和流程,是不是符合规定,是不是卓有成效以及省钱地使用了资源,是不是在实现组织的目标,内部审计与财务机构是彼此相互独立的,但冠以来看,审计是属于内控体系的,审计是内部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但也要结合多种力量,辅助这项工作,确保内部审计的公平进行。
6.资金控制
企业内部掌控管理要凸显对资金的管理,特别是当今金融危机,先进的主导作用在一步步体现,对企业的内部资金的管理是企业的经营能力、控制能力的重点之所在,资金掌控要在财务预算的编制以及操作中。第一,全面考虑企业筹资成本以及还债的能力,研究影响现金变动的原因,决定筹资的途径,编写先进的预算,实现资金的筹集以及使用的平衡,有效的处理了以前的财务计划不好执行、不好考核的问题。第二,要重视先进的收支的审批的问题,保证这个权力属于领导者,促进企业实现整体的收支的平衡,提升先进的流转速度,降低资金积淀,降低现金的外出,但是这种管理方式无法充分发挥开源节流的主动性,不利于各层系的经营的灵活性,易导致减少企业的经营活动的速度,为了进行各方面的平衡有设立有关的全面管理制度,经过制度来规范资金审批的制度,确保审批的标准性。另外,企业可以设立结算核心,对需要审批的项目资金进行独立结算,使经营可以灵活的进行。一套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对于企业的整体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财务管理执行的成败关系着企业财务管理是不是准确,更关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缺少经验,员工的能力不高,这都是面对的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管理的主要的弊端是在财务风险危机、财务内控没有决策这两个方面,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管理者应该依据企业发展的现实,确保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得到全面改善。总之,实现企业内控的改良,要设立原则性的内控制度,基础性的管理制度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成本费用的管理改善内部审计制度以及资金掌控管理的制度,以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的决策能力。建设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监督评价制度,设立彼此独立的内部审计单位,就可以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余海玲.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创新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3):199.
[2]吕燕.试论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J].企业研究,2013,(14):84.
篇10
论文摘要:企业单位管理内部控制是全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单位工作良好秩序的保证,首先介绍了企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及特征,在分析当前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加强企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的措施。
一、前言
石化企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本单位为保护企业资产,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提高经营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促进单位经济健康成长而在单位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石化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活动中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一个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各石化企业单位的经费,在预算、分配、调剂和使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由于石化企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内控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如何通过建立符合企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单位管理的促进作用,达到防止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的目的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石化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1、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运用内部牵制、授权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轮换、回避等有效措施,强化制约和监督。
2、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企业改革形势的发展,原来与单一工厂制相适应的、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己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单纯依靠经营者个人素质为主的管理控制体系,也己无法适应庞大的集团管理要求。加强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三、石化企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加强企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部分企业单位走向市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各种社会问题的牵制,尽管在形式上已按照规则、准则、制度施行,但与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尚有较大的距离。
在目前的会计核算制度下,地方财政局部成立核算中心对地区企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原始凭证的报销口径、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等方面都已经做到了规范统一,会计核算职能已充分体现.目前企SIN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卞要问题如下:
1、记账凭证填制方面:一是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混编在一张记账凭证上;二是记账凭证中不注明所附原始凭证张数;三是稽核、制证、记账、出纳等项目有的一人担,有的根本就不填写。
2、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有的单位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因此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3、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少组织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有些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4、票据管理方面:票据管理比较混乱,票据主要来自财政部门的票据,也有单位自购或自印的票据,企业单位使用票据主要是用于非税收人的收取,也有用于往来方面的收款收据,在票据管理中存在普通性的混乱现象。主要表现在票据认购、票据领用、票据核销上存在监督的漏洞,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国家资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5、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在审计内容上对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评价涉及不多,无法起到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同时,企业单位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考核挂钩的监督机制,形成了重考核,轻内部会计控制的现象。
6、会计核算方面:在所调查的单位中普遍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甚至失真现象。如有些单位正常经费与专项拨款不分开进行明细核算,使得单位正常经费和专项拨款来源不清晰,去向不明白,给自己和他人用账带来不便;再如有些行匝受单位虚列专款严重,造成单位年终结余账户的虚增或虚减。
四、强化石化企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1、推广企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会计集中核算是将企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集中支付、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模式,是深化财政支出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加强预算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一项新举措.会计核算中心将企业单位的财务核算集中起来,使财政部门对单位的财务监督从事后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这有利于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对加强财政监督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财政部门应抓住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的有利时机。按照财税工作“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调整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方向,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改革上来,走出注重“分钱”的狭隘圈子,切实加大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完善制度,合规运作。对于少数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开支政策观念比较淡薄的乡镇和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新《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帮助和指导各预算单位建立并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建设,提高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以促进企业单位发展为前提,要从全局出发,根据财力可能,合理确定支出项目,切实压缩单位的经费开支规模,缓解地方财政平衡压力。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保障,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内部控制难以有效进行的根本原因。比如有的单位没有单独制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虽有内部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但很不完整,且流于形式。有的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布置到位落实不到位,具体工作时执行比较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家财产安全稳定”。同时我们认为,企业单位不能用一般财经法规替代内控制度。要找准失控环节,明确自控重点,建立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比如对于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与费用支出管理、报销审批程序以及对错误核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等经济活动等方面,确定单位自控的重点和目标,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关系,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责任到位,且责权对等,以增加组织的控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