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决策范文

时间:2023-03-25 14:5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控制与决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控制与决策

篇1

关键词:项目决策;投资控制;先导效益;招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201-02

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不因考研了企业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思考,带来了改善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机会。工程项目建设与投资控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确的决策可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地控制投资,还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好坏。有效地策划深入的工作是做好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下面仅就项目建设中的一些环节,谈其策划与投资控制。

一、项目决策要以市场为先导效益为中心

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香味方案的过长,由于面临经营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等多重风险,就需要对拟建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对不同的建设方案进行技术比较以及做出判断。正确的决策可以到达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地控制投资目的,使建设项目具有竞争力。投资决策包括投资要素分析、投资原则掌握和对投资全过程控制,其主要体现在:项目产品的市场定位、项目合理的建设规模、建设水平的确定、建设地区以及建设地点的选择、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等。建设项目的终极目的是提品或服务已获得盈利。产品或服务附着于市场,只有得到市场认可的产品才能实现项目盈利。

二、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关注项目全寿命期成本

建设工程的项目投资少运营成本低,是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具有竞争力的体现。项目的效益反映在投入产出比。由于绝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和销售价格在市场的表现是互随同向波动的,所以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建设投资和运营与维护成本。在一定的范围内,工程项目的建设费用和运营与维护费用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工艺方案流程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根据价值工程分析理论,对工艺装备配置要考虑必要的功能,减少设备配置上的冗余功能,对决定产品质量和影响产品稳定性的设备要确保其功能,而对产生中小概率事故率的设备可降低选配档次,或减少超配置部分;在设备布置上,路径按最精简设计,尽量减少各工序、单元之间的物流交叉,降低生产成本。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关注项目全寿命期成本,使得工艺技术装备的配置,不仅追求局部指标先进还要考虑整个系统的方案和投资优化。

三、强化经济指标对技术指标方案的指导

以往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程序是,主体工艺专业和相关专业提出技术方案后,开始进行工程投资估算,最后再进行工程投资估算。当内部收益率不理想时,常常是调整预测的原材料供应价格或是产品销售价格来改善收益率这项效益判断参数,这无疑是在玩数字游戏。这种做法在市场不利的情况下,我们要换个思路,从锁定预期收益率来倒算项目投资估算和推敲设计方案,即以项目预期效益为切入点,分析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并根据财务上的工序能耗数据计算项目在预期效益下总投资上限,以该投资额的上限作为优化项目工艺方案的前提条件,寻求适宜的设计标准,使得项目诞生便为项目在市场的竞争地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整个项目的优化过程中,技术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和变化值一直随着项目的方案变化而同步跟进,做到方案优化切实为项目增效服务。

四、加强政策、规范学习研究,也可有效控制和降低项目投资

筹资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融资成本直接影响项目的总投资。高资金利用率是企业获得高效的基础,项目融资被视为工程项目运作的“血液”,好的融资方案和建设规模可带来项目运作效率的改善。如学习和借鉴国家近年来对基础设施项目采用特许经营融资的经验,探讨在大型项目中对部分独立的生产单元植入BOT项目建设模式,可以缓解建设资金压力,并有利于转移和降低风险,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率。再如加强研究国家、行业等相关政策,可避免方向性错误带来的投资错误,同时可以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对成套引进设备减免税的有效策划、对部分项目中体现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独立单元项进行管理申报、对涉及增值税转型派生的动产类设备的合理划分等;又如,将设计的行业规范与项目属地建设条件结合研究,细化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都可起到降低投资的作用。

五、加强投资方的量化分析、对标与限额设计

投资方案的量化分析是运用工艺配置技术参数与经济造价指标双向结合,来分析、求证项目的最佳投资方案。如,先按工艺组成正向配置投资额度并验算各类投资方案的经济造价指标;同时反向分析引起各类投资变化的工艺因素,为项目在满足产品大纲前提下,提供系统工艺方案和局部方案的取舍意见。之后,通过技术参数和经济造价指标多角度因素与投资之间和间接关系,进行数值化分析工作;同时可进一步对标类似工程数据,提高分析的准确性。通过量化分析,从造价经济指标角度去优化或影响项目的正确决策,为项目前期立项阶段策划合理的、具有竞争力的项目投资方案奠定基础。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限途径和主要方法。它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度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规范设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概预算指标等方面的控制。

六、注重加大自主设计集成范围是降低投资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市场的国际化和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使得项目业主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单体设备和配套件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要大幅度降低投资,扩大项目的自主集成范围、由自己承担主要系统的工艺即设备总集成是最重要的途径;例如,某大型钢厂,在消化吸收一期全部引进装备的基础上,在二期工程建设中采取关键设备“点菜式”引进和国内合作制造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国产化比例,将工程设备分成全引进设备(A类),由处方设计、质量总负责和由国内合作制造设备(B类),到目前的三期工程建设所有机组设计全部采用自主集成,仅关键机电一体品设备直接向外商采购。因为采用了自主集成设计,不但节省了外商集成所需的大笔费用,而且实现了机组设备的模块化设计,统一了机组的电气控制、简化了设备制造工艺、减少了备品备件的种类、方便了设备维护和管理、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

七、重视招标策划是为项目建设提升增值服务

招投标是工程建设项目间色和直面竞争市场,寻求合作伙伴之策,好的招标策划对工程项目建设是一种增效。工程项目建设通过设备、施工采购的招投标,引进竞争机制,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建设投资、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项目前期有效的对招标方案进行策划,不因保证了项目顺利开展,同时也对今后项目的运营成本降低起到保障。在项目前期就要做好的招标策划工作,如对潜在的供应商能力的排摸、根据工程各项采购的标的内容设置合适的准入门槛(如要求有何种业绩、规定近几年内要有几项业绩等)、确定相应的采购方式(集中采购、打包采购等),以获得主动,从而保证了供应资源,又获得了最低限度的价格优惠。在设备采购上,还要考虑战略合作伙伴的培植,为以后的生产备件稳定供应商和生产运营保障服务,体现合作与共赢关系。在施工招标方面,合理组织施工标段,既考虑了供应商、承包商的专业优势,交货周期的力量分配,又充分形成各标段的竞争态势。

八、加强项目实施阶段投资的动态控制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是招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实施的具体化。在项目实施阶段适时的与目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对已发生的投资进行超支分析,对即将发生的投资根据项目执行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并适时的总结前一阶段投资控制经验、教训,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控制各类影响投资的发现因素,同时重视收集、整理有关的施工和监理资料,为处理费用索赔提供依据。

九、重视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为以后的项目建设提供经验数据

竣工验收是建设项目建设工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投资成果转入转入生产或使用的标志,为此要做好工程造价结算编制和审核工作。后评价阶段是在竣工结算审核的基础上,将项目的有关造价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考核项目最终建设造价和投资效益,经整理的建设资料也为以后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数值。

篇2

关键词: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资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9)06-0018-06

Cash Flow Rights, Controlling Righ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Policies:

Evidence from Chinese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SU Kun1, YANG Shu-e1,2

(1.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 China; 2.Finance School,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cash flow rights, controlling rights and the separation degree of them in Chinese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We di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 of the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mpact on corporate financing polic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cash flow rights, controlling rights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capital structure. If the control rights separated from the cash flow rights, the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tends to increase the size of debt financing to expand its control of the resources which facilitate the expropriation. And this motiv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separation degree of the two rights. Overall, there is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separation ratio of controlling rights and cash flow rights.

Key words: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cash flow rights; controlling rights; capital structure

1 引言

最近的研究表明除美、英等少数国家外,所有权高度分散的假设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而股权集中或相对集中在大多数国家则是一个普遍现象,更重要的是大股东的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偏离在世界范围内也普遍存在[1~4]。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管理者与股东间的问题,而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问题[1,5]。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分歧同样是我国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并且在民营或家族公司中更为严重。问题与融资具有紧密的联系,大股东会对公司资本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本研究关注的主题。

2 文献述评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6]提出了财务学上著名的MM理论,开创了资本结构研究的先河。后来的学者逐渐放松了MM理论的各项假设,对资本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了权衡理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及控制权理论等。上世纪70年代诞生了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对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从公司治理方面研究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文献越来越多。Friend和Lang[7]检验了管理者自利行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发现负债水平随着管理者持股比例增加而减少。肖作平[8]研究发现管理者持股与债务比率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债务比率正相关。冯根福、马亚军[9]发现公司高管人员出于自利具有调节负债水平的动机。胜、宋晓宁[10]发现第一大股东比例、有无股权制衡以及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华金秋、曾铮[11]发现资本结构与经营者持股比例和任期显著负相关,与经营者年薪显著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不存在显著关系。

以往学者较多关注管理者与股东间问题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而对所有权与资本结构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直接控股股东的角度进行的,且很少区分控制权与所有权,没有逐层追溯到终极控制人,由此也导致了研究结论的较大差异。按照终极控制权的传导机制,终极控制人才是实际掌握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主体[12],它们会如何通过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这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Black和Scholes[13]认为破产风险的有限责任是股东采取风险型负债融资的根源。终极控制股东通过金字塔结构、交叉持股以及双重股票等方式增强自己的控制权[1,2],从被控制公司转移资源、进行掏空行为,享受风险型融资的大部分收益;但由于只拥有相对较小的现金流权,公司一旦破产,终极控制股东只需承担破产风险的相当于现金流权部分的较小损失。同时,由于金字塔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所造成的终极控制股东实体的隐蔽性,终极控制股东的声誉不会因公司破产而受太大影响,破产风险的大部分损失将由债权人和中小股东来承担[14]。这种收益与损失的不对称性会导致终极控制股东很少或不考虑财务危机成本,而选择风险型融资行为。同时,负债融资具有控制权非稀释效应,它不会像发行权益那样会造成控制权的稀释[15]。债权人由于不享有投票权,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并没有被稀释。终极控制股东通过债务融资增加了可控制的资源,从而便利了其攫取行为[16]。终极控制股东在保持控制权的情况下,现金流权越小,所承担的采取风险型负债融资所带来的财务危机损失就越小,却可以享受风险型融资的大部分收益,因此就越倾向于负债融资。当现金流权较高时,对终极控制股东的激励效应增强,终极控制股东的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趋于一致,而负债资金的“滥用”会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 进而损害其个人财富。此时,终极控制股东会倾向于降低公司负债水平。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负债水平负相关。

终极控制股东要控制一个公司,一般要掌握一定的控制权。能够控制一个公司的最小控制权称为有效控制权。终极控制股东实际控制权超过有效控制权的比例称为“控制权真空”[17],终极控制权比例越大,“控制权真空”就会越大。“控制权真空”的存在使得股权融资的控制权稀释效应不会对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地位造成显著威胁,也不会阻碍终极控制股东对公司资源的使用。因此,“控制权真空”的存在会促使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股权融资方式。“控制权真空”越大,终极控制股东越倾向于股权融资,而“控制权真空”的大小是与终极控制权比例直接相联系的。同时,当终极控制权比例较低时,由于股权融资所造成的控制权稀释效应,终极控制股东就倾向于负债融资。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 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公司负债水平负相关。

终极控制股东通过金字塔结构、交叉持股以及双重股票等方式,造成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1,2]。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终极控制股东进行负债融资的收益与损失是很不对称的。尤其是当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所有权出现分离时,进一步降低了其所承担的破产风险成本,从而终极控制股东更倾向于采取负债融资。当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程度较大时,其进行负债融资的控制权“非稀释动机”就更强烈[15]。此种情况下,终极控制股东的利益将偏离中小股东的利益,它们将倾向于从公司攫取私利(堑壕效应)。近来的研究也表明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高,它们对公司的攫取行为就越严重[18]。终极控制股东通过债务融资扩大可控制的公司资源,再加上负债融资的控制权“非稀释效应”,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并没有被削弱,而更多的负债便利了终极控制股东的攫取行为[14,16]。因此,终极控制股东的攫取动机越大,其增加负债融资的动机也就越强烈。

然而,随着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的增加,其攫取行为越来越严重,但其增加负债融资的动机并不一定总能变为现实。Boubaker[14]认为,债权人能够意识到控制股东对公司的攫取行为,并且这种意识随着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因此,当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过高时,随着其攫取行为的增强,债权人出于债权资金安全性的考虑,会减少或不愿意对这类公司进行借贷,从而约束了公司的负债融资规模。因此,当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过高时,由于债权人的这种约束,公司的负债水而会降低。总体上,公司负债水平与两权分离程度会呈现一种先升后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采取较高的负债水平。

假设4 公司负债水平和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呈倒U型关系。

4 研究设计

4.1 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设计

采用账面资产负债率和市场资产负债率两个指标衡量资本结构。账面资产负债率用期末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市场资产负债率用市场总负债(等于账面总负债)与市场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由于我国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市场总资产包括市场总负债、流通股市值以及非流通股市场价值。流通股市场价值用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乘以流通股股数表示,而非流通股市场价值用其净资产来替代。

(2)解释变量设计

本文共涉及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是否分离及分离程度四个解释变量。用终极控制股东通过所有控制链累计持有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比例来表示现金流权,其中每条控制链顶端对终端公司的所有权比例等于该条控制链上各层股东持股比例的乘积。而控制权比例等于控制链上最弱的投票权之和。使用虚拟变量Dummy来表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是否分离,使用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之比来衡量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程度。

(3)控制变量选择

选取公司规模、资产可抵押价值、盈利能力、成长性和行业等作为控制变量。由于本文样本不含金融保险类公司,选取制造业为基准,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设置11个行业虚拟变量。由于选取2002~2006年5年的样本,以2002年为基准,设置四个年度虚拟变量。

将各变量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

变量类型变量名称变量标识定义及计算公式

被解释变量账面资产负债率BDR总负债/总资产

市场资产负债率MDR总负债/(总负债+流通股市值+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股数)

解释变量现金流权CR各条控制链各层股东持股比例乘积的加总

控制权VR各条控制链各层股东投票权最小值的加总

两权是否分离Dummy当控制权大于现金流权时,取1,否则取0

两权分离程度SRSR=VR/CR

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ln(总资产)资产抵押价值CVA(存货+固定资产)/总资产

盈利能力Prof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总资产

成长性Growth(总负债+流通股市值+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股数)/总资产

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j当公司属于行业j时,该虚拟变量取1,否则为0

年度虚拟变量Yeark当公司属于年度k时,该虚拟变量取1,否则为0

4.2 样本与数据来源

Du 和Dai[15]认为终极控制股东的有效控制权应在10%以上,大多数国家也将10%作为公司控制权强制披露的下限。因此,本文选取10%的有效控制权标准。以2002~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按下列条件筛选:(1)剔除控制权比例小于10%的公司。(2)剔除ST、PT公司。(3)剔除金融保险类公司。(4)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或小于0及盈利能力小于-50%的公司。(5)剔除资料不全公司。在此基础上共得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5年共1441个样本观察值,其中2002年190家、2003年247家、2004年311家、2005年315家、2006年378家公司。数据来自CCER和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等。

4.3 研究模型

本文采用如下四个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依次检验上述四个假设。

BDRi(MDRi)=a0+b1CRi+b2Sizei+b3CVAi+

b4Profiti+b5Growthi+∑11j=1b(5+j)Industryji+∑4k=1b(16+k)Yearki+ei(1)

BDRi(MDRi)=a0+b1VRi+b2Sizei+b3CVAi+

b4Profiti+b5Growthi+∑11j=1b(5+j)Industryji+

∑4k=1b(16+k)Yearki+ei(2)

BDRi(MDRi)=a0+b1Dummyi+b2Sizei+b3CVAi+

b4Profiti+b5Growthi+∑11j=1b(5+j)Industryji+

∑4k=1b(16+k)Yearki+ei(3)

BDRi(MDRi)=a0+b1SRi+b2(SRi)2+b3Sizei+b4CVAi+

b5Profiti+b6Growthi+∑11j=1b(6+j)Industryji+

∑4k=1b(17+k)Yearki+ei(4)

5 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均值差异检验

将全部样本按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是否分离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其均值差异显著性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公司账面资产负债率平均为52.18%、市场资产负债率为41.27%,均显著高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没有分离公司的账面资产负债率(46.50%)和市场资产负债率(36.23%)。说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公司,终极控制股东更倾向于增加公司负债水平,初步印证了假设3。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20.01%)远小于没有分离公司现金流权(34.87%),而两类公司控制权(分别为34.16%和34.55%)则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公司,其终极控制股东平均用20.01%的现金流权掌握了公司34.16%的控制权。两权分离的公司,平均分离系数达到2.48,远高于西欧和东亚国家公司的分离程度(根据Faccio and Lang和Claessens et al.可知西欧和东亚国家平均分离系数分别为1.15和1.34),这种现象加重了我国民营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的攫取行为。

5.2 相关性检验

各变量相关性系数如表2所示。现金流权、控制权与账面资产负债率、市场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是否分离的虚拟变量、分离程度与账面资产负债率、市场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前文理论分析一致。其它控制变量与资产负债率的关系也与预期一致。在上述模型所涉及自变量之间,相关性最大的是Size与Growth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435),表明其相关性一般。而其它自变量间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3,呈现弱相关。因此,上述模型各自变量基本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2 各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

BDRMDRCRVRDummySRSizeCVAProfitGrowth

BDR1.000

MDR0.894***1.000

CR-0.200***-0.165***1.000

VR-0.164***-0.115***0.749***1.000

Dummy0.121***0.117***-0.410***-0.0111.000

SR0.085***0.074***-0.478***-0.176***0.271***1.000

Size0.245***0.419***0.0180.099***0.075***0.0281.000

CVA0.141***0.192***0.008-0.021-0.0040.0130.231***1.000

Profit-0.329***-0.310***0.172***0.138***-0.106***-0.047*0.138***0.094***1.000

Growth-0.139***-0.481***-0.016

-0.049-0.006-0.007-0.435***-0.165***0.106***1.000

注:*,**,***分别表示双尾检验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

5.3 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远小于10,容忍度Tolerance远大于0.1,也说明各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各回归方程D.W值均在2附近,不存在自相关问题(限于篇幅,没有列示各变量VIF值和容忍度、D.W值)。

从两个表模型1可以看出,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账面资产负债率和市场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假设1得到验证。说明终极控制股东在保持控制权的情况下,现金流权越小,其进行风险型负债融资所承担的损失越小,进行负债融资的动机就越强。从两个表模型2可以看出,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账面资产负债率和市场资产负债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假设2得到验证。说明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越大,“控制权真空”就越大,进行股权融资的“控制权稀释效应”就越小;终极控制权越小,进行负债融资的“控制权非稀释动机”就越强。从两个表模型3可以看出,当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时,终极控制股东利用负债融资扩大其可控制资源的动机就更强烈,从而导致其负债水平的提高,假设3得到验证。由两个表模型4可以看出,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的1次项与账面资产负债率和市场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而分离程度2次方项与负债水平显著负相关。说明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其利用负债融资扩大可控制资源的动机就越强烈,但这种动机并不总能变为现实;随着两权分离程度的增大、终极控制股东攫取行为的增强,当分离程度过高时,债权人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对公司负债融资的约束作用就会越来越强。公司负债水平与两权分离程度总体上呈现一种倒U型关系,假设4得到验证。

公司规模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理论预期一致。资产抵押价值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说明有大量可抵押资产的公司,其借贷能力增强。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与优序融资理论相一致。成长性与账面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市场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是账面资产负债率和市场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所导致的。行业和年度虚拟变量对资产负债率也具有一定影响(限于篇幅,表中没有列示)。

表3 对账面资产负债率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

系数t值系数t值系数t值系数t值

常数项-0.897***-6.372-0.940***-6.668-0.920***-6.489-0.921***-6.513

CR-0.0017***-5.481

VR-0.0015***-4.735

Dummy0.0309***2.825

SR0.0125***3.156

SR2-0.0003*-1.774

Size0.065***10.1330.067***10.5210.063***9.7290.063***9.798

CVA0.110***4.0590.105***3.8520.108***3.9610.108***3.95

Profit-0.823***-14.613-0.843***

-15.047-0.857***-15.227-0.855***-15.232

Growth0.025**2.0680.026**2.1610.025**2.0540.024**2.001

调整的R20.2720.2680.2610.263

F值27.923***27.403***26.418***25.528***

注: *,**,***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

表4 对市场资产负债率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系数t值系数t值系数t值系数t值常数项-0.925***-8.284-0.962***-8.596-0.943***-8.383-0.946***-8.419

CR-0.0014***-5.898

VR-0.0013***-5.067

Dummy0.0297***3.424

SR0.0103***3.257

SR2-0.0003**-1.968

Size0.068***13.4260.070***13.8180.066***12.9140.067***13.035

CVA0.080***3.7050.075***3.4830.078***3.6030.078***3.59

Profit-0.644***-14.415-0.661***-14.872-0.671***-15.024-0.672***-15.069

Growth-0.099***-10.385-0.098***-10.248-0.099***-10.309-0.099***-10.346

调整的R20.4560.4520.4470.447

F值61.233***60.404***59.137***56.458***

注: *,**,***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

6研究结论

基于所有权集中或相对集中、存在终极控制股东的现实情况,以我国2002~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1441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了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以及两权是否分离和分离程度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丰富和完善了所有权结构与资本结构关系的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远高于西欧和东亚国家。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负债水平显著负相关,现金流权越小,终极控制股东越倾向于选择较高的负债水平。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公司负债水平显著负相关,终极控制权越大,“控制权真空”就越大,股权融资的“控制权稀释效应”越小,终极控制股东越倾向于股权融资;当终极控制权较小时,终极控制股东为了避免股权融资的“控制权稀释效应”,倾向于债务融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公司,终极控制股东会倾向于债务融资,扩大其可控制的资源,以便于其攫取行为,而负债融资便利了终极控制股东的攫取行为。两权分离程度越大,终极控制股东的这种动机就越强。但是,当两权分离程度过高时,随着终极控制股东攫取行为的增强,债权人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对公司负债融资的约束作用会越来越强。公司负债水平与两权分离程度总体上呈现一种倒U型关系。

参 考 文 献:

[1]La Port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 Journal of Finance, 1999, (54): 471-517.

[2]Claessens S, Djankov S, Lang L H P.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8): 81-112.

[3]Faccio M, Lang L H P, Young L. Dividends and expropriation[J]. American Economy Review, 2001, (91): 54-78.

[4]Faccio M, Lang L H P. The ultimate ownership of Western European corporation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2, (65): 365-395.

[5]Claessens S, Djankov S, Fan J, et al..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J].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6): 2741-2771.

[6]Modigliani F, Miller M.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 48(3): 261-297.

[7]Friend I, Lang L H P.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impact of managerial self-interest on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47: 271-281.

[8]肖作平.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J].当代经济科学,2004,(1):1-7.

[9]冯根福,马亚军.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自利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6):16-22.

[10]胜,宋晓宁.股权结构影响下的上市公司融资倾向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2):81-87.

[11]华金秋,曾铮.基于三方理论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3):80-83.

[12]王化成,李春玲,卢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122-127.

[13]Black F, Scholes M.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81): 637-654.

[14]Boubaker 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control structure and debt financing: new evidence from France[J]. Economica, 2005, 9(3): 5-38.

[15] Du Julan, Dai Yi. Ultimate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apital structures: evidence from East Asian economies[J]. Corporate Governance, 2005, 13(1): 60-71.

[16]Bunkanwanicha P, Gupta J, Rokhim R. Debt and entrenchment: evidence from Thailand and Indonesia[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 (185): 1578-1595.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 决策机制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每当遇到较大的经济波动或者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中小企业总会受到较多冲击。除了宏观因素之外,审视并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中小企业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

一、当前中小企业决策机制的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企业的决策质量。从2008年至今,我国有较多的中小企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决策质量不高。我国中小企业决策机制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决策时忽略宏观环境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而这两点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大方向。比如一些钢铁企业盲目跟风,扩大产能,参与钢贸贸易,在市场饱和的时候形成巨大损失,导致企业退出市场。二是决策时较少考虑全面的信息基础,因此对市场行情和政策趋向的判断粗略而不客观;三是决策过程简单,往往由企业主个人独立判断与拍板,缺少具体的多方案选优环节,一旦方案实施运行出现问题的时候缺少应对措施与控制。四是对于与决策方案相配套的支持条件准备不足,尤其是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视不够,在市场销售受阻的时候很容易陷于资金链断裂从而终止经营。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是在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财务收益与预计效益发生偏离,企业蒙受损失,短期表现为企业财务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长期表现为企业总资产账面价值低于总负债的账面价值,造成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终止经营。直观的看,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退出市场都是基于这种状况,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缺失。

相比于大型国企来说,中小企业的特点是:筹资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因此资本规模先天不足,来源渠道单一且不能形成可靠保障,因而缺乏可持续性;投资决策随意化并由此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表现为盲目进入新领域或者扩大经营规模,市场不能及时回笼资金时很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经营过程中对于资金支配随意,盈利状况好的时候留存收益积累少,资金很容易流出企业,盈利不好的时候缺少资金,很容易陷于财务困难。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环节、筹资决策环节以及收益分配决策环节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引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关键原因。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与决策机制失衡的表现

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和决策机制存在以下关系:首先,决策机制健全并运行合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大型企业大的决策项目都有较多的决策支持系统,比如全面的市场数据的技术分析、多方案的论证模拟实验、多个职能部分的配合研究等。大的决策项目从开始到实施到后续的控制反馈都在企业的可控范围之内,由此保障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其次,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决策机制有效的保障。事关企业发展大计的投资决策一定会有完善的融资方案相配合,资金流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两者之间互为条件。

在失败的中小企业案例中,这两者处于失衡的状态,具体的表现有:一是投资项目决策错误,即使有资金支持,企业一样面临终止经营的结果,比如很多企业的环保达不到要求而无法持续经营;二是做对了决策,但是对于资金流的预测及控制失误,比如在项目建设阶段即遭遇资金瓶颈而中断,或者在项目投产以后市场销售受阻,资金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发生资金链断裂;三是现有投资项目在成熟期产生的大量资金流流出企业,进入衰退期以后需要上新的投资项目,但是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而逐渐推出市场;四是在企业的正常运转中遭遇宏观经济政策突变或者国际环境巨变,市场价格剧烈变动,存货成本远远高于售价而使企业形成巨亏,资金链断裂而推出市场。

四、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提升企业决策质量,保证企业发展方向正确健康

要提升中小企业决策质量,首先应该健全决策机制,遵循科学决策规律与程序;其次是在重大的投资决策时关注国家社会长远发展规划、关注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从而科学选择投资领域或者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领域,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三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有更多的认识与学习,关注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状况,适时扩大或者缩小经营规模;四是在确定投资决策方向时加加技术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培养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及政策支持不断改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更趋复杂。企业应该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做到事先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具体包括强化财务预算环节、严格财务计划执行过程、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等。在决策过程中,注重相适应的财务决策方案,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切忌主观臆断。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只有建立起过硬的内部管理机制,克服自身缺陷,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工程设施 质量控制 决策

1. 前言

1.1 背景

CPR/96/302(21世纪中国城市水管理)将协助建设部开展中国可持续城市水管理项目,以及提高主要机构实施该项目的能力。本项目总的目标是要制订有关机构改革和实施水需求管理策略的有效方法并进行示范实验,以便改进给排水方面的管理。为了协助策划该国家项目,本援助项目将支持河北省石家庄市各项试点活动,以确定最适合于中国市级城市实施组织机构改革的方法。制订和实施机构改革以及修正水价结构的行动计划,以便在石家庄成立财政上完全自主的供水和排水公司。最后,对培训和技术援助计划进行试验,其目的是推广试点活动的主要成果并在更多的城市开展此项目。

该项目的经费为US$122.50万, 由联合国开发署资助一部分,其余由AusAID和石家庄市分担。执行机构是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CICETE)。由建设部(MOC)主持项目的实施,石家庄市政府(MGS)负责试点工作的实施。

1.2 范围

CH2M HILL的高级副总裁,Dr. Glen T. Daigger,Ph.D.,P.E.,DEE被推选为该项目的工程和质量管理策略专家,他的职责为:(1) 介绍有关城市排水和供水的国际经验,以及管理、许可证、和合格证等方面的最佳实施和技术;(2) 为建立国家技术支持系统提供信息和咨询,该系统负责给排水工程项目的评估和管理;(3) 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质量管理和决策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在技术标准、工艺选择、以及投标和招标方面;(4) 编制有关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做法的综合性技术情报文件,主要目标是工艺和工程设施;(5) 制定私有部门或其他涉及排水和供水服务的部门的策略;(6) 出席1999年9月14~17日在北京召开的研讨会;(7) 在1999年8月25日以前提交关于上述内容的专题报告;(8) 准备研讨会的文件资料。

该报告由工程和质量管理专家(Dr. Glen T. Daigger,Ph.D.,P.E.,DEE)审定。这是遵照上述TOR中第7项要点提交的。其中论述了TOR1~5 要点。该报告共有6个部分,第1部分是前言,以下5个部分论述了TOR中前5项要点。

2. 有关城市排水和供水的管理,许可证和合格证

2.1 前言

这部分论述工程和质量管理策略专家TOR的第一个要点。介绍关于城市排水和供水的国际经验,有关管理、许可正、和合格证方面的最佳实施和技术状况。对城区排水和供水行业发放许可证和进行管理通常采用(1)最佳实用方法和(2)性能标准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而且适合于特定场合。现将这两种方法作如下阐述和比较。

2.2 最佳实用方法

2.2.1 对该方法的说明

人类为之奋斗的事业,包括给排水系统在内,是经常规范和执行最佳实用方法。对待要建设的设施、施工方法、运行和维护方法都作了详细规定。它告诉负责实施该系统的一方该做些什么。严格遵守规定的程序是带有强制性的,实施该系统的人员几乎不可能按自己的看法行事。其结果是与规定的标准相当一致。设计手册、规范、管理法规、以及标准规范中往往都规定有最佳实用方法。其中包括需要采用的各类技术、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和操作程序等项目。举例中包括有配水和污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规范,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标准、专业设计人员用的标准规范、以及修正在特定情况下必须设定的处理技术方式的法律。

最佳实践一般由专业组织和政府机构设定。一组资深专业人员对该实用方法作了十分详尽阐述使预期的成果可被重复利用。对需要专业判断或当地经验的领域也要加以说明。

2.2.2 对方法的评估

最佳实用方法所具有的利弊概括在表2-1中。其优点是一致性、便于实施、以及减少了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的依赖。缺点是成本增加了,抵制变化,难以适应新的情况,以及性能差。

表2.1 最佳实用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 一致性。每个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差不多都是相同的,因而达到同一水平的性能。

- 便于实施。因为系统的性质和实施系统所需的步骤都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实施的条件也为人们所熟知。

- 减少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的依赖。系统的许多细节都是规定了的,所以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来确定那些细节的必要性就大大减少了。从而可以由经验较少的专业人员来实施验收系统。

缺点

- 增加了成本。标准方法中必定会加进一点儿保守性以适应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的变化幅度。在很多情况 下,可以不需要那一点儿保守性,导致设施或解决方案比实际需要的还贵。

- 抵制变化。严格执行最佳实用方法会妨碍能产生低成本或高性能方案的创新。这是因为标准的存在使革新难以在真实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而且,有了标准会降低对革新进行实验的动力。

- 难以适应新形势。当熟练的专业人员几乎完全依赖标准解决方案时,他们就不掌握有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用以鉴别最佳实用方法已不再适用的新情况。这样。当异常或新的情况出现时,原先执行的解决方案很可能不再适用,并实际上不起作用了。

- 性能差。规定的是这方法的运作而不是结果。

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性能,这就限制了系统执行人员改变方法来获得较好效果的积极性。系统执行人员认为他们已做了所交办的一切,因而履行了他们的职责。

说明最佳实用方法的优缺点是为了使此方法能应用于特定情况。实际上,规定最佳实用方法是必要的,可以及时和有效实施城市给排水系统。要想开发能解决每个问题的方案是不可能的。在下列情况下采用最佳实用方法是合适的:

- 待要解决的问题是一目了然的,具有广泛经验来保证最佳实用方法的有效性和效果。

- 必须很快实施解决方案。没有时间来评估和选择大量备选方案。

- 为简化对一致性及系统运行和维护条件的监测所需要有连续性。

- 与采用一致和便于实施的方法所节约的成本相比,保守方法所增加的成本是少量的。

2.3 性能标准

2.3.1 对该方法的说明

最佳实用方法规定的是负责系统实施一方的操作要求,而性能标准规定的是必须达到的效果。实施一方可以从许多种选择方案中选择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案,只要他们符合规定的性能标准。采用这种方法的一个例证是规定污水和给水处理设施必须达到的出水水质。所选择的工艺过程必须与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定律给予的约束不相矛盾。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最终出水符合规定的标准,任何过程都可以被选用。

2.3.2 对该方法的评价

表2-2汇总了性能标准的各种优缺点。其优点是解决方案有效而又成本低;性能保证率高;鼓励创新;以及可适应变化中的形势。缺点是项目评估和验收进程较慢,缺乏一致性,增加了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表2-2 性能标准法的优缺点 优点

- 解决方案有效、成本的。因为对每种场合都可以按现场特定情况制订解决方案,故最终解决方案比设计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或“一般”的解决方案更有成本效益。这是由于当地情况有很大变化而造成的,使得现场特定的解决方案在许多场合都能以大大降低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性能。

- 性能保证率较高。因为实施方负责性能,而不仅仅是一组操作,所以最终系统不能按规定运行时,可以更直接采取强制行动。

- 鼓励创新。这种方法可鼓励创新,因为它可以使具有改进性能特性的备选方案(成本低,可行性高)得以较快实行。

- 可适应改变中的形势。因为规定的是性能而不是行动,所以形势改变时必须改变行动才能不断与性能要求取得一致。

缺点

- 项目评估和验收的进度较慢。通常每个项目在实施以前都需要经过认真的考核,以确保项目与现有的科学和工程原理的一致性。为达到此目的而对各个项目进行审查的水平比以前项目的审查水平要高,因为必须对每个项目进行详尽的审查。实际上如果城市给排水设施需要大量投资,则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的可获性可能会限制该方法的使用。

- 缺乏一致性。解决同一问题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方案,因此企图解决同一问题的类似系统之间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可能会增加远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 增加了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增加创新也会使个别项目失败的风险增加。

性能标准方法也可被用来解决城市给排水的问题。这个方法在下述情况下是适用的:

■ 降低系统成本的潜力很大。在很多情况下,对特定的问题作“标准”或“独特”的答复是很费钱的,现在有可以化很少的钱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然而,现场出现的问题可决定(dictate)替代解决方案的适用性。规定性能使之能全面调查研究各种替代解决方案,从中选择一个最有利于特定场合的解决方案。

■ 运行和维护要求很高。如果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案在机构上很庞大,则最佳实用方法就奏效了。在这种情况下,所要求解决的问题便就绪了,但是只需要有限的正在进行的运行和维护,以便使解决方案继续运作。然而规定和执行运行和维护程序是很困难的。在规定和判断性能时,运营机构必须提供必要的运行和维护,以确保系统继续运行。因此,提供必要的运行和维护手段以保证系统有效运作的潜力是很大的。

■ 由于需求和期望值的改变,“标准”解决方案不再适用了。

2.4 执行

一旦规定了系统的条件(无论是最佳实用方法或性能要求),就必须规定保证一致性的方法。这就要求进行监测。现有以下两种监测方法:

(1) 外部监测

(2) 自我监测

外部监测是由解决环境问题的执行机构以外的组织来进行。一般是政府部门的管理机构,但也可以是非政府机构,如发照部门。关于最佳实用的解决方案,执行机构要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已实行了最佳实用方法。关于根据性能的解决方案,执行机构应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与性能要求相符。

关于自我监测方法,负责解决环境问题的部门也应确定其性能,并向管理部门报告。此方法既可应用于最佳实用解决方案,也可应用于性能标准解决方案。如应用最佳实用解决方案,实施机构应对已经按规定实施最佳实用方法的系统进行比较,并证实其符合最佳实用方法的条件。如应用性能标准解决方案,实施机构应确定系统的性能并做出报告。

2.5 分析

大部分许可证、管理、和合格证系统都是既包括有最佳实用法也包括有性能标准法。性能标准法对常规场合并不实用。相反,待要建立的系统被规定在规范或规章中,而且仅仅是按规定建立。对每种场合开发独特的解决方案成本是不低的,因为开发这种解决方案需要时间和费用。因开发这独特的解决方案而增加的成本超过了该解决方案所节约的成本。凡是能在生产上应用最佳实用法的范例是建立配水系统和污水收集系统。

标准解决方案不适用或应用此方案会使成本过高时,该系统应灵活地开发独特的解决方案。例如,遇到不寻常的土壤情况时,按现场具体情况开发一种建立配水和污水收集系统的方法,基于其总成本的减少被认为是合理的。按现场具体情况开发性能标准解决给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基于其所能节约的成本也可被认为是合理的。

良好的许可证、管理和合格证系统规定有通用的最佳实用方法;预期得到的性能;以及开发另一种性能标准解决方案的程序。无论什么情况,该系统都具有灵活性,或实施通用的最佳实用方法,或开发另一种解决方案。如果通用的最佳实用方法似乎是合理的而且产生满意的成本,则可以实施该方法。反之,如果替代解决方案有明显的好处,则可以利用基于性能的规则条款进行调查研究并予以实施。事实上,可根据替代解决方案的经验开发新的最佳实用方法,并把它们纳入以后的规章中。

好的许可证、管理和合格证系统还综合有外部监测和自我监测两种规定。为了确保系统的完整性,一定数量的外部监测是需要的。然而,外部机构监测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所有方面是不可能的。系统的所有者必须对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负主要责任,并须报告运行和维护的结果。所有者可报告系统装置的很多要素,例如向外部政府机构证明该系统已经按照规定的最佳实用方法建立了。其实,让同一个机构全面负责规章和系统的安装、运行、和维护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这种情况全世界都存在,最终将导致系统不能充分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经验告诉我们自我监测运行和维护密集的系统,如给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是有效的。系统操作人员能够经常收集性能资料,以便准确地监测系统的性能。

外部机构不能够有效地进行此项工作。然而,提交假的和/或误导的信息必须按严重错误处理,迅速予以严惩。实际上,提交假的和/或误导的信息往往按不能遵照系统性能要求的更为严重的错误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自我监测是有效的而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3. 用于项目评估的国家援助系统

3.1 前言

本节论述的是工程和质量管理专家权限(TOR)中的第二个要点。本要点是为国家援助系统提供信息和咨询,该系统是为给排水工程项目和管理进行评估而建立的。此项要点直接关系到前面讨论的第一项要点。许可证、规章、和合格证系统的性质会影响国家援助系统的性质。为便于讨论,现假设如下:

- 存在有一个系统,它负责规定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性能要求,为完成该性能的最佳实用方法,以及提供研究和采纳替代方案的程序,在认为它们是有利的情况下。

- 存在有管理机构,它负责保证在实施城市给排水系统时所采用的系统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如已确定了的最佳实用方法。

- 它还负责保证性能要求得到满足。

- 管理机构采用自我监测和外部监测兼有的方法,以确保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

- 存在有系统所有者,他负责实施系统及其正在进行的运行和维护。

3.2 对系统的阐述

根据上述情况,国家对于给排水工程项目和管理进行评估的技术援助系统所具有的主要作用列于表3-1中。其作用共有两类:指令性作用和任选的作用。

指令性作用指的是支持上述整个系统所需的那些作用。它们包括:确定性能要求和达到性能要求的方法、监测程序、及项目评估程序。

指令性作用为有效实施城市排水和供水的基础设施提供了框架。任选的作用达到增值目的,使之更有效的执行城市给排水系统。尤其要把重点放在向当地实施机构以及为其服务的组织提供培训和技术转让。

表3-1国家对于评估给排水工程项目和管理的技术援助系统的作用 指令性作用:   - 确立性能要求、最佳实用方法、和其他可供城市给排水评估用的程序。

- 确立监测项目是否符合最佳实用方法和性能要求的程序。

- 确立评估备选项目的程序,以确定它们有无可能达到性能要求以及是否允许其实施。

任选的作用: - 提供最佳实用方法和性能要求方面的培训。

- 提供关于备选评估程序的培训。

- 就有利于并适用于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新技术提供技术转让。

- 提供有关项目开发和实施的教育。

不适用于该组织的作用是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当技术援助和管理机构都成为运营机构时,必然发生冲突。

国家对于评估给排水工程项目和管理的技术援助系统由四个主要功能要素组成的:

(1) 政策;

(2) 技术;

(3) 管理;

(4) 行政管理。

图3举例说明了国家技术援助系统的4个主要功能要素。

政策要素确定了系统的框架和范围,以及与系统执行人员和操作人员联系的方法。技术要素负责规定技术要求和提供技术培训。管理要素提供确保与性能要求相一致的方法。行政管理要素是使功能组织有效运作所需要的。 转贴于  4. 质量管理和决策的程序和策略

4.1 前言

本节论述工程和质量管理专家TOR中的第3个要点。本要点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质量管理和决策的程序和策略,特别是关于技术标准、工艺选择、以及招标和投标。将根据第3.1节中阐述的项目实施方法论述这部分要点。为此,本系统将提供下列机构:

· 国家技术和管理机构。负责规定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性能要求,以及可满足该性能要求的最佳实用方法。该机构还负责规定对备选方案能否达到性能标准的能力进行评估的方法。

· 独立机构(如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负责按照国家机构确定的程序实施污水处理项目。

该机构还负责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下面论述的是有关项目实施的3个要点:

(1) 技术标准

(2) 工艺选择

(3) 招标和投标

4.2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在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行的质量管理和决策的程序和策略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技术标准是上述和前几节阐述的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和供水的管理、许可证、和合格证书系统规定了性能要求、达到该性能的最佳实用方法、以及评估和选择备选方案的程序。所规定的最佳实用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从城市污水项目评估、选择、和设计的大量资料中得出的。其中包括专业组织,如水环境协会(WEF)、国际水质协会(IAWQ)、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和其他水污染控制协会等;各种实施规范和建筑规范;联邦和省市水污染防治机构正式和非正式使用的技术标准;及从事城市污水系统实施的专业组织用的技术标准。这些标准阐述了合格系统的特性和如何实施这系统。总之,它们对前几节中所说的“最佳实用方法”下了定义。因此,为完成质量管理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技术标准有以下两个职能:

(1) 确定最佳实用方法的技术细节;

(2) 阐述最佳实用方法预期达到的性能。

选定准备实施的最佳实用方法后,技术标准为顺利实施提供大量技术资料。从而为项目实施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技术标准还明确了因实施最佳实用方法而有可能达到的性能,所以它们为评估其他解决方案打下了基础。这是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它们一般不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这是因为城市设施(settings)多种多样,以至可获得许多能有效实现的技术解决方案。选择用于特定场合的最佳方案留待当地执行机构去进行。如果不存在例外情况,和没有财政上的支持来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则选择最佳实用方案并付诸实施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如受当地条件的驱使和/或能够节约或有其他利益可图时,应能灵活选择和实施其他解决方案。

4.3 工艺选择

根据以上讨论,主要的一项决策是应否选择和实施“最佳实用”工艺,或是否应采用其他备选工艺。选用其他备选工艺应根据其有关的优点来进行。评价其优点为在最佳实用工艺和其他工艺之间作出抉择提供了依据。

“最佳实用”工艺可被用于各种不同场合将有利于决策的进行。它提供了对其他备选工艺进行比较的基线,便于清晰的鉴别其优点。通过备选工艺和最佳实用工艺的比较而确定备选工艺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来选择备选工艺。通过与最佳实用工艺相比较,评定备选工艺的过程中应予答复的问题汇总在表4-1 中。

表4-1 评定替代最佳实用工艺的备选工艺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与最佳实用工艺相比,备选工艺具有什么样的优点?

与最佳实用工艺相比,备选工艺具有什么样的缺点?

如何使备选工艺的好处可用数量表示以便于计量?

备选工艺的有什么样的风险,如何减轻这些风险?

备选工艺的好处是否超过风险?

如果备选工艺的好处超过其所带来的风险,则有选择的基础。如果备选工艺被选中,则应制订实施计划以增加其实施成功的机遇。实施计划应包括:

· 简单明了地确定工艺的性能要求,和用数量表示的方法。

· 分析实施备选工艺过程中的风险,和减轻风险的方法。

· 减轻备选工艺具有的风险的过程。

4.4 招标和投标

招标和投标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成功实施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关键。一般情况下,管理机构和负责监督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实施的机构应该保证所制定的质量保证/质量管理(QA/QC)计划适用于该项目。质量保证详细说明了用以保证完成项目质量的方法。许多专业组织都有QA计划,说明其项目所采用的典型方法。监督机构也希望制订标准的QA计划作为实施机构的起点。这种总体计划可以使项目具体化。

质量管理具体实施有关项目的QA 程序。QA计划将阐述项目准备使用的标准和方针,审查要采用的方法,以及如何把QC过程的结果编成文件。对项目的监督应包括对QA计划的审查,并确保QC 已经在进行了。

转贴于

5. 适用于中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做法

5.1 前言

本节将论述工程和质量管理专家TOR中的第4个要点。其目的是要拟订适用于中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做法的资料性的综合技术文件。主要目标是工艺和工程设施。准备论述的题目如下:

· 关于污水处理目标的综述

· 污水收集系统

· 液体处理技术

· 固体物处理技术

5.2 关于污水处理目标的综述

在评述适用于中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做法前,先明确一下此系统所期望的要求是有益的。以往,污水处理系统一直是通过去除病原菌和去除影响污水排放的污染物,以保护公共卫生。后面一类污染物包括需氧量(通常以BOD5表示)、可沉固体物、油类和脂类、及漂浮物。

但是渐渐地,要求污水处理系统去除其他污染物。这是因为污水排放导致了受水体水质的恶化。尤其是在中国等缺水国家,必须进行适当的污水处理才能保持水质,并确保可用水可多次应用于多种用途。在缺水地区也越来越多实行污水回用,使可供水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从而明确了对今后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

过去要求污水处理设施去除BOD5和TSS仍然有效。去除TSS可连带去除污水中其他污染物,如漂浮物、油、脂等。上述污染物必须去除,因为它们妨碍了正常用水。去除TSS(以及漂浮物、油、脂)不很费钱。这也是去除其他污染物必要的前提或一个部分。去除BOD5对大多数排放地点和/或出水利用来说也是必要的。但是,其他污水处理要求将更多地支配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因为决定处理工艺的是它们而不是BOD5。

为保护受水体水质,控制营养物的要求在日益增长。排入淡水的污水要求去除磷,以控制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过量生长。脱氮并非是保护淡水水质所需,但是需要进行硝化来减少需氧量。然而,为保护以后作为供水水源的地表水,还需要脱氮。如要求进行硝化,则一定程度的脱氮往往是成本有效的。应注意的是实行硝化将会促使BOD5的广泛去除。如排入地下水者,也需进行脱氮以保护其今后作为供水水源。在沿海地区要求除磷脱氮以保护(恢复)河口的水质。总之,应该问的是为保护水质要求脱氮达到什么程度,而不是是否需要脱氮的问题。

必须去除污水中的有毒化合物。最好是不要把有毒物排放在最初排放的地方。因为污水处理过程对去除微量污染物不很有效,尤其是处理系统充作污染物的屏障时。但是污水处理过程最大限度去除有毒物有利于今后对受水水域的利用。

最后的处理要求是消毒。消毒是过去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因为这是处理系统用以保护公共卫生的基础。过去把消毒重点放在细菌性病原菌的指示物,即大肠杆菌,和人体寄生虫上。而现在越来越关心的是病毒和原生动物等病原菌,如隐孢子虫属和贾第鞭虫属。污水处理系统往往专注于以往的消毒要求。而水再生和回用系统越来越关注正在出现的病原体,这也是现代水处理实施的重点。控制病原体的重点是控制颗粒物。有理由认为某些目前应用于饮用水系统的要求也将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这说明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颗粒物将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5.3 污水收集系统

以往,雨水的收集和运输同污水的收集一直是相互联系的。其实,雨水和污水收集系统就是同一个系统。过去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不太严格,相当数量的雨水(地下水)与污水一起处理被认为是合理的途径。由于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要求更为严格,处理大量稀释的污水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并影响所采用的工艺技术。

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技术,使污水和外来的净水完全分开。现正在开发这种技术并已用之于生产上。特别是用PVC制造的直径小、浅式的污水收集系统使之能有效收集污水,同时又能把净水排除在外。这种系统,也就是共管污水系统,已经成功地在若干地方应用。1996年Mara就此系统作了全面的阐述。经验表明外来水流入截污总管的做法是可以改正的。但是,私人接管中的外来水流是很难排除在常规的系统之外的。共管系统使私人住宅更难把他们的排水系统接到污水收集系统上。因此,可以更有效的隔绝外来水流。PVC 管也可使该系统更加“不透水”,从而隔绝外来水流。

雨(有时是地下水)污分流系统要求设置有效收集雨水的系统。没有这种系统,很可能要把地面排水连接到污水收集系统内以减少溢流。

把外来水流排除在污水收集系统外可以大大减少污水流量,从而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污水浓度会明显增加,使液体处理技术在技术上成为可行,将在下一节讨论这个问题。它还会使污水温度增加(雨水和地下水的温度比污水低),这将使新技术的应用更加可行。

5.4 液体处理技术

许多污水处理技术都适用于中国的情况,本节将对今后可能应用于中国的某些新开发的技术作一些评论。要论述的题目有:

· 生物塘处理系统

· 深度一级处理

· 生物去除营养物

· 消毒

· 厌氧处理

· 膜法处理

5.4.1 生物塘处理系统

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生物塘系统处理污水已有几个世纪(甚至一千年)了。已证明这系统对保护公共卫生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在设计得当的生物塘系统中病原菌被有效的分解。但是,这种系统需要大量土地,而且其出水水质尚不能达到保护受水体水质的水平。因此,它在发展中和发达国家里的使用率下降了。

有意义的是,在过去几年开发了新一代的生物塘污水处理技术。这是更有效的处理技术,而且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出水。特别有意义的新系统为:

· 双动力式多池(DPMC)曝气塘

· 先进的一体化生物塘系统

· 生物塘增强处理

现对上述系统分别阐述如下。

5.4.1.1 双动力式多池曝气塘

常规的生物塘污水处理系统中,由藻类提供生物降解进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另一种方法是用机械方法提供所需的氧。双动力式多池(DPMC)曝气塘中,由机械曝气器提供生物降解进水有机物所需的氧。此外,DPMC 曝气塘的目的是尽量减少藻类生长,因为藻类会进入出水,从而破坏出水水质。

DPMC曝气塘由两个连续的塘组成,每一个都有其特定的功能(Rich, 1999; Grady, Daigger, 和Lim, 1998; Rich, 1982a,b,c)。第一个是完全混合塘,其目的是生物降解进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并把它们转化成生物量。第二个塘用于沉淀和储存合成生物体。图5-1是该工艺的示意图,说明每个塘的功能。

第一个生物塘中的HRT(相当于完全混合塘中SRT)约为2天。这足以可生物降解进水有机物,并使出水可溶BOD5浓度低于10 mg/L。它还可以提供足够的混合能使生物固体物保持悬浮状态(一般约为10W/m3,即50 Hp/MG)。悬浮生物体产生的浊度可限制光透入塘中,以防止藻类生长。

第二个塘中的HRT一般是3~4天。采用机械曝气,其功率密度不足以使悬浮固体物保持悬浮状态。这使得生物固体物在上游完全混合塘中进行合成,然后沉淀。存在于进水中或在上游完全混合塘中合成的悬浮固体物在污泥层中厌氧稳定。污泥层中的厌氧过程可以减少甲烷和硫化氢,以及减少扩散入上覆清水层的有机物。在这一层中的氧可用以氧化硫化氢和还原有机物,还可以控制塘内臭气的散发。通过上覆清水层的曝气为氧化上述还原化合物,以及进一步氧化第一个塘出水中含有的可溶有机物提供了所需的氧。通过曝气还可提供混合上覆清水层所需的能量。把清水区HRT控制在1~2天内,以控制藻类在第二个塘中生长。用膜帘把第二个塘分成两个串联的池或把它隔成两个单独的池便可达到上述目的。

DPMC曝气塘是简单而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较小的污水处理厂。最近Rich开发了改进该系统的方法,使其具有硝化和脱氮的功能。(Rich,1999)。

5.4.1.2 先进的一体化生物塘系统

先进的一体化生物塘系统(AIPS)是另一种生物塘系统,先是厌氧塘然后是兼氧或好氧塘,把两者联接起来。在厌氧塘内进行最佳的厌氧予处理,同时尽可能减少臭气的散发。处理厌氧塘出水的有高负荷氧化塘(HROP)和兼氧/好氧塘等等多种方法。

AIPS处理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一开始的厌氧塘,示于图5-2。该塘比较深,由下游的厌氧坑和上覆的好氧部分组成。进水流进入厌氧坑的底部,然后向上通过积聚的污泥层。进水中的悬浮固体物沉淀在厌氧坑中,在那里进行厌氧稳定。污泥层中的厌氧菌使进水中的胶状和溶解有机物代谢。其效果是可去除大量TSS和BOD5 。厌氧坑的出水进入上覆的好氧区,对厌氧污泥层中形成的还原化合物和厌氧坑中未能去除的一部分进水有机物进行好氧生物降解。靠藻类和下游好氧塘回流的充氧水向该区供氧。好氧层在厌氧坑的上面有助于控制臭气的散发。

厌氧塘出水进入下游生物塘系统,在那里HROP、兼氧塘、和好氧塘等多种处理方案可用。这些塘可以去除厌氧塘出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消毒、和去除一定数量的营养物。出水水质主要取决于对藻类生长的控制和这部分处理系统的分隔。这部分系统可以根据工艺目的予以调整。

把常规的生物塘转换成AIPS可明显影响系统的性能。厌氧塘可有效去除BOD5和TSS,不需要输入能量。也可以有效去除重金属和某些氯化有机物。在厌氧坑内硫酸盐被还原成硫化物。硫化物可沉析进水中的重金属。厌氧坑内的厌氧条件可脱去氯化有机物的氯,从而增强它们在下游好氧部分的生物降解作用。从进水中排出的的悬浮固体物经厌氧稳定后存储在厌氧坑内。稳定后的固体物在去除之前可储存若干年。

在厌氧塘内去除大量有机物后,可减少系统下游部分的负荷。因而大大提高了污水厂的处理能力。象常规生物塘一样,出水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水中藻类的浓度。

(3) PETRO

PETRO这个词指的是生物塘增强型处理和运行,是结合有滴滤池的生物塘污水处理系统。滴滤池用以去除兼氧塘出水中的藻类,从而提高出水水质。

PETRO过程中用的生物塘处理系统包括有结构类似于AIPS所用的厌氧塘,接着是一个兼氧塘。兼氧塘出水回流到厌氧塘,保持一上覆的充氧水层以控制臭气。该过程的能量效率很高。厌氧塘可有效去除悬浮固体物和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而无须输入能量。兼氧塘也可有效去除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并同时去除营养物和钝化病原体,无须输入能量。然而,出水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藻类。

在滴滤池中去除兼氧塘出水中的藻类。兼氧塘出水已经过滴滤池的处理。虽然可看到系统内明显的硝化反应,但也可看到藻类去除较差。PETRO过程发明者假设为这是因为没有易生物降解有机物促使异养菌生长造成的。为此,他们决定把兼氧塘周围的一部分厌氧塘出水直接导入滴滤池。正如所假设的那样,滴滤池内生长了异养生物体,可去除兼氧塘出水中大量藻类。从滴滤池脱落的异养生物和藻类很容易沉淀在下游的沉淀池内。滴滤池内也可看到硝化反应。图5-3是PETRO过程的示意图(Meiring,et al。,1990;Meiring和Hoffman,1994)。

PETRO过程可以大大改进原有兼氧塘过程的出水,同时又可大大减少过程的能量需求。由厌氧塘和兼氧塘组成的生物塘处理系统只需要极少的能量输入。唯一需要的能量输入是用泵把兼氧塘出水抽回到厌氧塘,以保持充氧水表层。滴滤池也是能量有效过程。其主要的能量需求是用泵把进水抽回到滴滤池。滴滤池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去除兼氧塘出水中藻类的机理,其结果是大大提高了出水水质。滴滤池内也发生硝化反应,因而降低了工艺出水中的氨氮浓度。厌氧塘内还有一些脱氮作用,因为至少被部分硝化的厌氧塘出水回流到厌氧塘。如同AIPS一样,厌氧塘内的厌氧坑会有效去除重金属和氯化有机物脱氯。这有利于下游兼氧塘和滴滤池的生物降解作用。

通过实施PETRO过程可大大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能力。在厌氧塘内去除大量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因而增加了在那里处理的流量。此外,不是所有的进水都通过兼氧塘。最后,不需要在兼氧塘进行完全处理,因为下游的滴滤池还会作进一步处理。

5.4.2 深度一级处理

深度一级处理就是用金属盐使污水中的胶状颗粒不稳定,以及用有机聚合物把不稳定的胶体积聚成大的可沉降的絮体,然后在常规一沉池内被去除(Daigger和Buttz,1998)。该工艺过程的结果是可去除原污水中大部分可沉的和胶状颗粒。完全溶解的有机物一般不能去除。至于生活污水,80~90%的进水TSS可以被去除,同时50~60%的进水BOD5也能被去除。由于使用了金属盐(铝和铁),也可有效去除磷。

深度一级处理有可能增强去除BOD5、TSS、和磷,但是不能去除氮或溶解BOD5。因此,它不能产生有效保护水质的出水。深度一级处理可以是总的污水处理过程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有深度一级处理系统下游的生物脱氮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深度一级处理可减小下游生物脱氮设施的容积。

深度一级处理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作为主要污水处理过程—出水通过深海排放口进行排海处置之前。因为深度一级处理出水不宜排入淡水或回用,必须予以处置。此外,因出水未能脱氮,故不能排入沿海浅水域,否则会导致上述水域的富营养化。需要足够长的排放口把深度一级处理后的出水运往沿海水域以外,进入深海水域。

最近中国有几个项目已经考虑把深度一级处理作为污水处理的选择方案。从以上可清楚看出仅有深度一级处理将会限制其应用 – 只可用于深海排放。然而,这是总的处理过程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有下游的生物脱氮。如果一开始没有足够资金建设整个污水处理厂,则深度一级处理可用于在特定地点的阶段实施污水处理。在建设一期处理厂时一沉池可按深度一级模式建设和运行。以后,可以在一级处理系统的下游加上生物处理设施。以后建设生物处理设施时,根据经济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或停止向一沉池投药。

篇5

    1.开发成本受经济形势的影响

    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动给房地产开发商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比如像:市场需求、购买力、汇率等等方面。从最初的可行性研究到最终的楼盘上市,中间间隔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市场需求会发生很大的变动,消费者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导致投资收益与预期计算偏离很远。

    2.开发成本受法律政策的影响

    对房地产开发商影响最为直接的是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法律政策风险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变动以及相应的法律政策调整,造成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货币正常的松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开发,从而影响到企业项目开发所需的成本费用。

    二、完善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经济分析的措施

    1.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规划评估指标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土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公共设施配套等等因素。在进行设计方案的评比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性价比、经济性以及环保、格调等等各个细节问题。在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财务评价和综合评价,每个评价指标所包含的因素都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适当的提高建筑平均层数和建筑密度,控制适当的建筑容积率,可以减少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单位造价,同时节约用地,从而能有效降低整个项目的建设资金。

    2.规划方案的优选

    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之后,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保证能满足使用功能与生产要求的双重前提下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有效整合,制定出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在进行比较方案的优选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各个方案之间的可比性,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经济评价指标作为比较选择过程的参考指标。

    3.尽可能地提高项目抵御风险的能力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资金的使用量非常大,市场的任何波动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都会直接给房地产项目的收益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开发商在投资决策阶段通过对影响项目投资效果的社会、经济、环境、正常和市场等因素的分析,了解各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帮助投资者根据房地产项目风险的大小和特点确定合理的投资收益水平,提出有效的控制风险的方案,有重点的加强对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4.采取多样化组合投资

    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将资金有选择的投资到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上,针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建造不同类型的住宅、写字楼或者娱乐场所等,以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在开发的过程中风险也是不同的,对应收益高低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一般情况分析,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对应风险也大。所以,如若将资金投入到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可以将整体的风险降低,最终获得的是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

    三、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有效成本控制的方式

    1.转嫁风险

    首先,可以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以缴纳保险费为前提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承担风险。但是,保险公司虽然是一种及时、有效且合理的实施经济补偿的方式,但是保险的使用方位是有限的,而且在最初交的保险费金额也是非常大的。所以,通过保险转嫁风险并不能解决一切风险。

    其次,以合同的形式将开发风险转嫁给其他的经济单位。比如在房地产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将部分危险性极高的工作转包给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这样也是变相地减少了自身的风险。

    2.透过目标成本控制方案进行投资决策

    开发企业在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前都要有可行性研究,如果盲目进行投资,不仅使企业的利润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而且极易导致企业的亏损,严重者会导致企业的倒闭。因此利用目标建筑成本控制方案来进行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立项以前,要经过反复测算,在确定建筑成本的总额比建筑成本控制数低之后,才能确认这个项目是可行的。如果高于建设成本控制数,则表示未达到利润的期望值,该项目不可行。通过系统全面的测算,能够确保企业开发项目的目的性,减少因盲目开发而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和不必要的开发成本。

    3.做好前期预防工作

篇6

关键词:模糊控制 电流决策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003-02

在EPS系统中助力电动机输出的助力电流值是根据助力的特性曲线来确定的,因此助力特性曲线决定了EPS系统的性能。常用的助力特性曲线有直线型,折线型和曲线型,在设计是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选用不同的助力特性曲线类型[1]。本文介绍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获得目标助力电流。

1 采用模糊控制的可行性

车辆的速度直接影响了操纵转向盘上力的大小。根据经验显示,车速越快,操纵转向盘所需的转向力就越小。因此设计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就需要依照车速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助力系统的模式。但是想要为车速提供一个精确的助力模式却又是不现实的,因为通常的电动助力控制系统是采用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大量的数据处理显然是不合情理的[1]。此外,车速高低是由驾驶人员的经验和习惯来进行判断的,而驾驶人员也只是大概对车速的敏感度存在一个区间和范围。因此,对车辆速度精确的划分也是不必要的。

再者,因为EPS转向系统是随动系统[2],而其提供辅助力的大小是依据驾驶员对转向盘上操纵力矩的大小来确定的,但施加在转向盘上的操纵力矩也和驾驶员自身的经验是密不可分的,并且考虑到转向轴扭杆自身物理特性的影响,所以对转矩进行的精确定量处理就不必要了。

同时,应用模糊控制实现也比较容易,实时性也很好[4]。这样不仅能够使所设计的系统更能够清晰地体现出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形,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处理器的负荷。

2 助力电流模糊控制器的建立

我们确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分别为转向盘转矩传感器的信号Td和车速传感器的信号V,输出量是电动机的助力电流I。形成一个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

EPS系统助力电流模糊控制器的建立过程如以下几点。

2.1 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化

根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要求,本论文中的转向系统设定开始助力的方向盘输入力矩为1 Nm,即当方向盘的输入扭矩小于这个值时,EPS是不进行助力的。设定10 Nm作为助力电流上升的阀值,即方向盘输入力矩大于此阀值后电机电流保持最大值,且电动机在整个车速范围内提供助力。在助力电流决策的模糊控制系统中,输出变量为电动机的助力电流I。可设Td的论域为[1,10],单位Nm,V的论域为[0,120],单位km/h。设I的论域为[0,28],单位A。对各个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用自然语言进行模糊化,设定变量模糊语言值。

转矩Td的模糊语言论域为:{PB(很大),PM(大),PS(较大),ZE(适中),NS(较小),NM(小),NB(很小)};车速V的模糊语言论域为:{PB(很快),PM(快),PS(较快),ZE(适中),NS(较慢),NM(慢),NB(很慢)};电流I的模糊语言论域为:{PB(很大),PM(大),PS(较大),ZE(适中),NS(较小),NM(小),NB(很小)}。

2.2 输入、输出变量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隶属度函数应该是连续的对称的,常用的基本隶属度函数有:三角形、梯形、钟形、高斯型和Sigmoid型。隶属度函数的形状对整个控制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较小,为了达到设计简便及实时计算的要求,转矩Td和车速V各语言值的隶属度函数均采用梯形隶属函数。如图1~3所示。

2.3 模糊规则及模糊推理的制定

模糊规则的制定是模糊控制器的核心,是模糊推理的依据。本系统中,根据EPS系统对助力特性曲线的要求以及驾驶员的经验,得出49条控制规则,采用以下表述形式:

If Td =PB and V =ZE then I =PB

上述规则的意义是:如果转向盘输入力矩Td很大但此时车速V很小,则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助力电流I应取一个很大的值。将得到的类似形式全部49条控制规则制成一个表,反映转向盘输入转矩Td、车速V及助力电流I三者关系的模糊规则表,如表1所示。本研究中采用Mandani直接推理法。

2.4 反模糊化

反模糊化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最大隶属度函数法、取中位数法及加权平均法(或重心法)。本系统反模糊化采用加权平均法(重心法)。这样,整个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就完成了。如图4所示。

3 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对助力电流的模糊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如调整隶属度函数或改变模糊规则等,可以得到EPS系统助力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三维助力特性曲线能够直观地反映任意车速与任意转向盘力矩输入下的助力目标电流的值。

通过分析EPS助力特性曲线三维图,可得根据不同的车速以及不同的转向盘输入力矩获得相对应的EPS系统助力电流关系,如图5、6所示。

综合分析图5和图6,研究不同转向盘输入力矩和不同车速与助力目标电流的对应关系。

(1)从图5我们可以看出:任意车速下,目标助力电流会随着转向盘输入扭矩的提高而增大,直到达到目标电流的阀值,使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转向助力,提高了转向轻便性和驾驶舒适性;车速越高,电机开始提高助力所需要的转向盘输入力矩就越大,即使车速为零,同样需要转向盘输入力矩达到一定值,才产生助力电流,开始提供助力,这是为了防止助力过于灵敏,使驾驶员通过方向盘获得一定的路感,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2)从图6我们可以看出:在扭矩一定的情况下,目标助力电流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减小,既助力值随车速提高而减小,这是为了使驾驶员在车辆高速行驶时保持良好路感,防止误操作引发车辆侧倾的危险;车速越低,需要的目标助力电流值越大,使低速转向更加轻便。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表明,研究设计的助力电流模糊决策控制基本达到了EPS系统对助力特性曲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文章设计的助力电流模糊决策控制具有一定灵活性,通过对各个输入量、输出量相应论域、模糊推理规则及隶属度函数的修改,可以使控制器匹配不同的EPS系统。

参考文献

[1] 王雄波.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卢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6.

篇7

关键词:空间;决策;GIS;DSS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n Water Environment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ian Liqiu

(Computer College of Sheny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University,Shenyang110021,China)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the present DSS has not already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 which various industries solve the complicated problem.SDSS,the tendency of GIS and DSS integrity is now emphasized more and more worldly.Benxi LiaoNing is as the experimental unit,builds the main function interface of making-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 and realizes the management in water circumstance.

KeyWords:Spatial;Decision;GIS;DSS

一、系统总体结构

面向问题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通常以提供及时的辅助决策方案为各层次决策服务为宗旨。本溪水环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以本溪水环境为研究对象,服务于两坝区间的水环境保护,辅助决策者解决水污染控制进而实现水环境保护的决策问题。

二、系统功能

本系统主要用来进行重大水环境政策实施和调整的决策。为区域水环境保护、水资源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定量的数据。提供实施某一政策的结果对比,可清楚地看出实施政策的影响。为完成以上任务,系统提供了预测、模拟、优化、分析和管理等五大功能。

(一)预测功能:执行模型库系统模拟模型可预测出本溪区域未来不同年份以及各年份丰、平、枯三期的水环境状况;

(二)模拟功能:执行模型库系统模拟模型可模拟计算出本溪区域不同水平年水量水质状况;

(三)优化功能:执行水污染优化分析模型可得出本溪水功能分区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参数组合条件下的水污染优化控制方案;

(四)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执行优化分析模型,结果可用GIS的空间分析与统计工具如电子图形、动态地图、三维地图、表格和计算工具等来进行结果分析比较,辅助方案选择。

(五)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提供了空间数据输入、结果查询、检索、输出、更新、报表、图形显示等功能。

三、可视化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人机交互系统是SDSS与水环境决策者之的交互界面,决策者通过人机交互系统的人机界面,采用窗口技术、光标定位技术、菜单驱动技术、鼠标驱动技术等输入必要的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系统的运行)和数据信息(用于模型计算),同时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以可视化方式(如电子地图、动态地图等)向用户显示运行情况以及最后结果。

在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水环境决策管理人员多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特点,因此,系统要做到不仅提示详尽、对话内容全面、含义清晰、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情况,而且均以信息条、图形等可视化的方式提供给操作者。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决策问题的求解,并以美观清晰的图形、报表或文字形式把结果反馈给决策者。

模型库系统由模型库管理系统和模型库两部分组成,模型库系统的结构设计

见图1。

四、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

SDSS系统的核心空间数据包括1:10000本溪地形图产品、环境专题图以及矿区施工图。SDSS系统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包括外部的由Access RDBMS生成和管理的公共数据库,和内部的由MapInfo生成和管理的专题属性库。

五、系统开发

(一)模型库开发。模型库由模型字典库和对应的模型文件库所组成。

(二)空间数据库系统开发。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图(含行政境界、水系、道路等要素)和污染源、环境质量监测点、水环境功能区、保护区等环境专题图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和专题图。

(三)可视化人机界面开发。在人机界面开发时充分考虑界面的整体效果,对屏幕布局、显示内容、符号选用、颜色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细心的选择。

以上系统地介绍了水环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框架、基本功能、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比较合理,决策者可以通过图形、下拉式菜单等对数据、模型及模型参数等进行调用、设置和修改。

参考文献:

[1]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6,1

[2]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1

篇8

【关键词】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消耗的认知度的提高,根据舒适度和节能的要求,人们会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使进入采暖(空调)房间的热(冷)水的流量得到控制,这就是控制,如果采用的措施是智能型的,那这就自动控制。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置是以满足工艺要求或舒适性要求为主要目的的,由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比例相当大,在当今能源形势紧迫、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暖通空调系统也应当承当相应的责任。暖通空调系统形式的多样化,能源形式的多样化、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为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提供了平台。但是,仅仅有这些基础的硬件平台还是远远不够的,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需要自动控制系统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全面

(1).目前从事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电气或自动化专业的,他们对暖通空调专业各种要求的理解有限,有些甚至完全没有暖通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

(2).很多暖通空调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暖通空调系统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的设计思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达不到标准的节能要求。一部分工程的暖通设计仅仅是基于冬、夏各自设计工况点来进行的,这种设计的方法实际上只是确保了暖通空调系统对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保障能力而没有注重到全年运行的调节问题.

(3).暖通空调的设计人员通常都会把自动化系统看成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而忽略了自动化系统的参数设置等问题。因而放弃了对暖通空调系统本身的合理性追求。

2、系统运行的管理

当前很多工程中的管理人员的素质都达不到相应的专业水平,而且很多的管理人员还只是停留在原有的管理水平,对系统的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而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系统运行管理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工作,不仅要求管理人员掌控空调系统的相关知识,还要对自动系统控制以及计算机操作等拥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要拥有计算机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空调系统的运行和操作都要知晓,要做到对空调自动化系统的真正优化和管理。

3、工种间的沟通

从整体专业群体来说,本专业人员要想完全掌握非本专业技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存在多个专业之间的分工与配合要求。两个专业之间的沟通中,暖通专业必须做好以下三个内容:

(1)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逻辑关系要求。不同公共建筑中存在不同的建筑特点和空调系统形式,因而每栋建筑都必然存在独自的控制逻辑关系。控制逻辑的正确与错误直接影响到后期所设计的暖通空调自控系统性能的好与坏,因此,暖通专业人员首先应该根据建筑空调系统的使用特点和建筑基本信息,合理地提供给自控专业人员暖通系统控制的逻辑关系图;其次,对于其控制逻辑图不应出现含糊不清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2)监测设备与控制设备的设置位置和精度要求。暖通空调系统中的监测设备通常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传感器等,监测设备设置的位置不同,所获得获得的数据也就不同,正确的位置设置能使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处于节能运行状态。

(3)设备控制参数的要求。设备控制参数的要求是指暖通空调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设定值、参数调节范围、以及监测设备与控制设备的参数性能要求等。实际工程中,暖通专业人员在控制设计时往往只是概括性的描述了主要设备的控制要求,却没有提到具体控制参数的设定值和调节范围,这给自控专业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难题。自控专业人员通常是凭借自己的想法进行设备的控制参数设计,其设计的控制参数缺乏合理性。

二、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1、暖通空调设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明确认识到一点,自控系统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暖通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其在工程中出现问题再去解决,还不如在设计中尽可能的完善,将可能出现的问题风险尽可能的降到最低。空调设计质量的好坏决定于暖通空调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暖通空调自动化系统才能有更好的进步。空调的使用效果与空调的设计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对空调的设计的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要有一定的要求,空调设计人员要本着使用效果第一的基本理念来进行设计,要改变原有的设计理念,从而使空调自控系统的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2、加强运行管理和数据分析

自控系统除了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自控系统实现最优化的控制,从而使系统节能。所谓最优化,指的是在自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人为的干预的功能。因此,最优化运行控制需要运行管理人员来实现。

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系统运行管理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工作,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需要高素质的运行管理人员,不仅要求管理人员掌握空调系统的相关知识,并且需要对自动系统以及计算机操作等也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只有提高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使暖通空调系统能正常运行,并实现节能运行。

大量的系统运行数据的记录,也能使管理人员更好的运行系统和对未来系统运行优化策略的提出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1).运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尽可能多收集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积累,为以后的优化运行提出措施;(2).暖通空调设计人员主动参与运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对自己设计的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为提升设计水平建立良好的基础平台。

3、调整设计分工,加强专业沟通。

把自控系统完全交给系统承包商和集成商,看似符合专业化分工的原则,而实际大量工程的情况表明,这样做的风险远远大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优势。承包商技术的优劣,水平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商业利益的大小等一系列因素,对自控系统本身的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自控系统的设计应由设计院负责完成,承包商的主要工作是在设计院自控系统设计及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完成设备的接线图、施工及调试等。

结语: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是为实现建筑特定使用功能服务的,因此,系统最终的运行结果才是真正的检验标准。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各相关人员协调配合,尽职尽责,设计方面,需要暖通专业和自控专业之间的紧密配合,出具合理的设计成果;实施方面,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运行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管理人员运行管理,确保系统节能运行。

【参考文献】

[1] 潘云刚。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嘉莹.关于暖通空调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业教育资讯,2010(6)

篇9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特点,针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高校;内部控制;障碍;对策

一、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1.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高校内部控制的含义和本质

高校内部控制是高校为了有效进行各项活动,保护各项资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时发现并纠正财务活动中发生的欺诈行为,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和手段。总的来说,高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实现自我检查、自我调整、自我制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有助于保护高校各项资产安全、会计信息真实,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高校的各项行为能够在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下进行。

二、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障碍

1.高校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意识和观念淡薄高校对于内部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高校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在各项工作运行中有所顾忌,认为内部控制会影响自己的权威。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有时候会计人员身兼会计职务和稽核职务,无法实现财务内部牵制作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高校思想中缺乏内控观念,所以会在实施中难以让人满意。

2.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性与主动性

随着高校投资主体和筹资管道的多元化,创收收入日益增多,但高校内部控制只重视学费收入的管理,而忽视创收收入的管理,容易滋生“小金库”的现象,这就使得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整有效性,控制范围狭窄,有很强的随意性。同时,伴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盲目建立新小区,引进新的科研项目,兴建各种硬软件,资金不足就举债,又没有良好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机制,使得高校内部控制之中缺乏主动防范性,不能够避免债务危机发生的危险。这种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性,严重滞后于高校发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没有制定出合理标准,让高校在财务控制中显得落后,在风险来临时无法应对。

3.高校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关于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法律,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将过多的研究放在企业内部控制上,忽视了高校这一重要群体,一直以来高校涉及内部控制的法规是以部门规章为主。不仅使得高校管理者逃避内控法律责任,而且在涉及高校内控违法时由于违法成本低,达不到强化高校内部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有效发挥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如果没有专门对高校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内部控制的实施就会变得盲目和随意,也就难以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4.高校没有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通过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本单位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本单位的经济秩序,通过制止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和本单位的财产和各项利益。而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这一职能,首先他们的独立性就不够,它经常挂靠在高校的纪检部门不能行使自己的独立职能,同时又隶属于学校的财务处,自然不能有效发挥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功能。其次高校内部审计都是听从领导安排,忽视自身的自主权利一味听从指示,也不能及时发现内部财务风险。

三、解决高校内部控制障碍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和意识

高校应当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即预算控制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高校在其发展中也存在着教育培养成本提高或教育资源浪费等风险,特别是各高校加速扩大规模,扩建校区等带来的巨额贷款等风险。因此具有了风险意识才能在这方面防止风险的发生。领导层应当树立起“打铁先需自身硬”的观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负责高校财会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身职业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内部控制能够更好地、更全面的贯彻落实。

2.构建科学的内控管理和问责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高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在内部控制主要是财务控制中,应该将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科学划分,有序进行,保证内部控制的工作顺利进行,设立监督小组监督好每个环节,根据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奖优罚劣,设立绩效评价体系,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有的内控工作进行开和评估,构建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扬,对违法违规者加大处罚力度。高校在各项管理工作中都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应当建立一套适用于高校内部控制的法规,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作为高校辅助管理部门,一般都设立“审计处”,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应当从财务处中分离出来,内部审计应当对财务部门以及整个单位负责,对于一些弄虚作假的欺诈行为及时查找及时纠正,从源头上对高校的各项财务支出收入及各个会计报表进行审查。同时,内部审计应当自主发挥选择权,不受高校高层领导的安排,独立的进行审计,面对日益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日益复杂的审计对象,成立审计监督小组,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4.强化高校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高校进行管理的基础条件,高校要注重内部控制职业人才的培养,注重提升相关人员的技能,定期组织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培养其责任意识,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避免在工作中出现重大的错误,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树立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守法奉公的高尚品质。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内部控制环境,为高校内部控制中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高校内部控制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起到关键影响作用,完善高效的内控制度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虽然我国高校的发展已经在体制和管理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高校内部控制中目前还存在诸多障碍,应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更好发挥高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东亮.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11,04:119-122.

[2]吴雪娟. 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篇10

【关键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解决对策

近几年,我国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入规模逐年增长,获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数量庞大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随着政府参与审计以及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应当引起相关管理者的重视。为了保障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当中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以及资金运用过程当中的安全、有效和规范,管理者应当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中各个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一、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决策依据不充分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首要环节是针对当前项目情况,决定是否要进行投资。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些政府部门及投资咨询机构对于建设项目的前期调研论证工作并不重视,未对项目作深入的及实质性的研究和论证,导致项目决策依据出现漏洞。例如,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等工作缺乏实效性,社会发展、资金保障以及配套设施等具体的内容又可能存在数据虚假、名存实亡等问题,使得政府在决策阶段的投资预算估计不够准确,造成决策失误,在项目具体实施之后,方案可能出现较大改动,增加了投资金额,或是由于项目质量低而造成巨大损失。

(二)项目设计质量低

设计阶段对于工程造价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环节,是投资控制的龙头,这种意识一些部门尽管知道,但是当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设计概算的编制不够规范,使得工程预算或是结算编制等留下较多的空缺;设计方案较为粗糙,一些设计人员并未对施工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调查,对于施工场地以及项目要求等未充分考虑,最终的设计方案同现场施工情况不相符合,这样的设计并不适合投入到实际的施工中,一旦投入,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的漏项以及变更增多,增加后期的工程造价;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并未树立节约造价的意识,只注重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而忽略了设计方案的经济型,在设计过程中更多地对建设项目美观性等外部性能进行考虑,而忽略了成本节约的要求,没有对设计进行优化,导致项目投资控制失控。

(三)招投标及合同不规范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招投标过程当中依然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例如,招标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以及预算控制等不规范,另外,假招标、围标等违法行为也依然存在,上述问题都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造成不良影响。在合同签订方面,同样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合同签订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对于施工项目合同掌握的知识量也不充分,所签合同存在内容不完整甚至错误、措辞不够严谨等问题,造成施工单位在结算过程中钻空子,使得工程项目的结算价格大大增加。

(四)监管工作不够完善

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另一重要环节,如果不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有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导致造价增加。例如,管理人员能力不够,并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到位而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功能设施等,导致工程造价大幅增加。

二、解决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注重决策

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广泛收集资料,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组织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专家及部门对该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将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充分结合,进一步完善可行性研究,将其建立在优化评选的基础上,才能确保项目投资预算能够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二)提高设计工作质量

因为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主要阶段,因此必须对项目设计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首先,应当规范设计概算。其次,在设计单位选择时,应当全面考察是否具有设计资质和较高技术力量,最好同时具备造价资质。设计方案以及目标要经建设单位确认后再开始设计。设计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和施工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获取充分的数据,再将应当考虑的实际情况体现到设计当中,运用价值工程来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另外,推行限额设计的方式,以批准概算作为设计方案使用资金的限额,在整个实行过程中都加以控制,确保设计质量,避免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肆意扩大施工规模,提高标准。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当树立全新的设计理念,合理协调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及经济性。施工方案设计完成后,还应当对其进行严格审查。

(三)提升人员素质

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各部门人员素质,对于各个部门的人员应当合理安排培训,让管理、预算等人员充分学习专业相关知识,树立工程造价控制的意识。

(四)规范招投标及合同

招标文件编制应当尽量详实,工程量清单编制应当完整、详细、准确、规范,招标控制价应当合理、准确,投标环节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合法,严格招投标程序,坚决打击和防范围标、串标、借用企业资质投标等违法行为,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则应当注意合同条款及内容的完善,防止出现漏项等问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确保招投标工作顺利进行,选择技术好、信誉好的施工单位,才能有效保障施工质量,降低投资成本。

(五)加强监督管理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才能保障施工质量。强化施工阶段中关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及控制,规范设计变更以及签证管理体系,确保各签证项目都按照程序规范进行,建立严格的变更签证及审批制度。

三、结束语

总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提升人员质量、完善决策设计阶段工作的科学性并规范招投标以及合同签订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通过上述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工程造价控制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