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核算范文

时间:2023-03-18 01:5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成本核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产成本核算

篇1

我国蔬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蔬菜市场,虽然我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整体在不断增强,但我国蔬菜产业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还无法提供成本核算的具体资料。对蔬菜的生产成本研究较少,与实际结合的蔬菜的成本核算的具体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对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的操作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范,因此本文运用制造成本法对蔬菜生产成本核算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

蔬菜;生产成本;核算

一、蔬菜生产成本核算概述

1.农产品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按照其构成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完全成本和制造成本两种。因此核算生产成本的方法也有完全生产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成本是企业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仅仅扣除销售费用而计算来的一种产品生产成本。而在制造成本法下,成本是企业以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全部间接费用为基础,根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而计算出来的一种产品生产成本。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之内。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现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同时都规定了成本核算必须使用制造成本法,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农业企业一律采用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因此无论是农业企业还是种植大户以及家庭农场和农户都可以参照制造成本法进行生产成本的核算,统一口径以便进行生产成本的比较分析。

2.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举办奥运会是赔钱的工程,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花掉90亿美元之巨,致使1984申请举办奥运会时,只有美国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美国洛杉矶举办这次奥运会给了成本管理一个展示的机会,成本管理给了世界一个警醒,将奥运会由一个赔钱的工程演变成盈利的工程。洛杉矶实施成本管理并没有运用很复杂的方法,一个是招募志愿者从而降低人工成本,二是拍卖用品使用权降低相关物品成本。结果,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不仅没有亏空,然而节余两亿多美元。从这届奥运会之后的各界奥运会都实现了盈利。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收入达到了205亿,支出为193.43亿,盈利超过十亿。成本管理确实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我们可以通过正确核算农产品生产成本,从而能更好的对蔬菜成本进行控制从而降低总成本及单位生产成本。

二、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现状

目前,蔬菜生产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由于蔬菜品种众多及生产周期不一致等特点,导致蔬菜成本核算对象及计算期混乱。其次是,在实务中,很多农业企业及农户都忽略了人工费用的核算,实际上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人工费用占很大的比例,家庭用工也应该按照市场用工折价。再次是,对于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单一。最后,多数农业企业成本核算时不能提供具体的成本核算资料,以至于不能准确的计算出各种蔬菜的生产成本。

三、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的完善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计算期

蔬菜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强、生长周期长、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特点,因此蔬菜的成本计算期应与生产周期一致,在产品产出的月份计算其成本。蔬菜的种类非常多,为了正确核算蔬菜成本,应根据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的重点对象,采用品种法和分批法相结合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于主要种植作物按照品种法和分批法相结合进行核算,对于一些次要的种植作物可以合并计算其成本,从而简化会计核算手续。农业企业的生产往往是不断进行的,对于不同的蔬菜品种应确定不同的成本计算期。一般情况,一年一次生或几次生的蔬菜,在收货该蔬菜的月份计算该种蔬菜的生产成本。

2.完善蔬菜生产成本核算项目

蔬菜的生产成本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直接材料指蔬菜生产中耗用的农用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其他直接费用,指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能对象化的费用,包括机械作业费和灌溉费。机械作业费可以根据作业时间作为分配比例分配到每种蔬菜的成本中。间接费用指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除期间费用以外不能对象化的费用。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一般的肥料、农药费、灌溉肥、供热费、保险费,以及不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工费用等。期间费用也不能对象化,但是制造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不记入到产品成本,而抵减本年利润的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完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费用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没有其具体的指向,而成本则是对费用的归类,有其具体的指向,所以,可以说,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实际上就是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在进行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时,进行共同费用的分配时都按照各种品种的种植面积进行分配,然而从会计角度,有些共同费用按照种植面积作为分配比例不合理,例如租赁作业费可能作业时间相差较大,那么就应该按照作业时间来进行分配,有的可以按照产品的产量等方法分配。其次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在进行调查时全都按照10%的折旧率计算,但是农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有具体的规定,那么就应该按照规定的折旧年限进行核算,而不是采用统一的折旧率。2013年,我国颁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其中对农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有相关规定,指出农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对于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具体办法,在制度的第四十条指出:“农业企业应当比照制造企业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可见,对于农业企业核算农产品具体方法,我国还未有具体规定,介于农产品种类繁多、生命特性等原因,导致农产品成本核算较为复杂,在这种前提下,应完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农业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和结转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对农业企业做一个指导及规范的作用,以更好的按照规范对农产品进行核算,控制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建立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反映企业生产管理和经济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它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理,开展经济核算和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完整的原始记录,准确及时地记录和整理原始材料是开展产品成本核算的前提,在做好生产经营档案的基础上,在日常的生产中,随时记录发生的费用,为了搞好成本核算打下良好基础。

四、讨论

由于蔬菜核算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操作规范,种植业成本核算领域的研究随着农产品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外界环境不断变化,该篇文章的研究仅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会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乔宏 虞丹婷 袁亚杰 崔若天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课题名称:

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课题号:154576480。

参考文献:

[1]吴江虹.对农产品成本核算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2,(12):398-400.

篇2

摘 要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变化,煤矿销售状况比之前几年有所下降,库存不断增加,给煤矿企业带来了许多压力。作为财务人员,首先想到的是降低煤炭销售价格,那么,要是煤价下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控制和降低成本。本人从事煤矿财务工作十几年,现就针对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及核算中的一项给予一些浅析和探讨。

关键词 煤矿企业 生产成本 核算动因 分析

我国在以资源带动经济的过程中,投入了诸多的资源,这其中免不了的是煤矿资源。目前的煤矿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降低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煤矿企业成本的经济实质

成本,在市场经济中是作为一个客观事实而存在的,它是作为一个经济价值的范畴存在的。降低成本、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无论是从提高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益方面来讲还是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想要真正做好成本管理的工作,就要对经济实质充分的了解。

成本经济的实质就是: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表现以及在这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这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资金的总额。

因此,它的存在在经济管理中具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成本是企业用来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提供有用的材料等成本的核算等,它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2)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无论任何方面的业绩都可以从成本上反应出来;(3)它是划分企业纯收入和生产经营的重要依据,并且在一定的收入中,成本越低的企业纯收入也就越多;(4)成本,是制定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煤矿企业的成本经济实质决定了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从经济补偿的角度看,它反应了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支出,并且提供可靠的实际的成本核算的资料。

二、煤矿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

(一)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材料成本

成本预测是科学合理的使用信息资料来探索企业的行动方向以及经营发展,并且对其作出评价,调节企业的行动方向,以此来达到预期的目的。煤矿企业的材料成本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变动成本(V)、固定成本(F),材料成本计算的公式如下:

煤矿企业和其他的工业企业不同,因为其材料成本不仅仅只受煤炭产量一方面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维修量、安撤工作面、掘进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在上面的公式当中,作业量不仅代表的只有这些,可以把公式写成:

(1)、(2)分别代表的是产量和掘进量。

编制材料成本预算的难点主要在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之间的区分,这主要来自实践经验和历史材料。因此,这就需要负责材料成本管理的人员对生产现场进行经常的深入了解,对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了解,尤其是要经常收集一些管理的资料。但是对于一些发生比较均衡的材料成本和项目以及变动成本不大的材料,也可以把它作为固定成本来处理。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简化了工作,正确划分出固定成本,并且计算出各个变动的单位成本以后,得出的公式为:

最后,可以根据各个部门的作业计划量来计算出材料预算的总成本。

在实际的生产中,生产成本很难获得,其核算的公式为:

其中,P是资源价格,MC是资源的边际成本, 代表的是资源的存量变化。

但是考虑到边际成本难以获得,所以对其公式进行简化。

(二)严格对材料的审批

煤矿企业的生产不同于其他企业,各个煤矿巷道条件也大不相同,这增加了审核材料和制作材料的难度。经营和管理部门要对各个生产单位上报的材料计划进行严格审核,而且要依据材料预算严格把关,预算内申请计划要及时上传,对于确定生产条件变化引起的预算投入,须经过批准以后才可以实施追加材料计划。在确保涉及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所需要的物料及时到货的前提下,对其他一些材料从严从紧的控制。

以上只是通过材料这一个项目做出的分析,其他如电力等也可以做类似的分析控制。

三、煤矿企业成本的核算的设想

因为煤矿企业对成本核算的不够科学,导致现有的煤矿成本不能够真正的反应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损耗,所以对成本核算提出如下设想:

(1)按吨煤预提煤矿企业的退出成本,方便支付企业关闭的项目和转产的安置;

(2)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在吨煤的成本中提取一次性伤残补助资金;

(3)增加煤矿企业的资源管理成本,用来对探矿权和采矿权以及资源税、煤炭资源取得费、煤田勘探有关的费用;

(4)计提煤矿企业的建设基金,因为矿井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国家政府又取消了这一项政策。因此,为了使矿井能够维持再生产和生产接替,除了从吨煤中提取一定相关费用而外,应该时刻关注国家有关方面的新的政策,做一些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成本预测;

(5)从管理上狠抓,做到不让材料堆积到生产单位,用多少领多少,不用及时红票退回。

(6)透析福利费用开支,适当增加社会福利的成本,用来帮助困难职工的住房问题和困难救助以及托儿所的经费等等。

参考文献:

[1]路聚堂,兰晓蓓.煤炭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国投煤炭郑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精细化管理实践.科技信息.2011(35):29-31.

篇3

关键词:辅助生产成本核算;代数分配法;矩阵;Excel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是成本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正确地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不仅对于产品成本信息的正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和考核特别是对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的管理和考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企业常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受益产品与单位。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其分配不考虑交互部门的交互分配,分配结果不准确,忽视了各辅助生产部门使用其他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所发生的成本,其结果将使各辅助生产部门缺乏降低交互劳务费用的积极性,不利于成本考核和成本控制。

顺序分配法首先将各辅助生产部门按受益大小顺序排列,受益小的部门先分配给各受益部门,一个部门费用分配完毕后,次后的部门不再向该部门分配费用,而将其费用分配给排列其后的部门,采用这种方法,优点是计算简便,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计算一次,但由于排列在先的辅助生产部门不负担排列在后辅助生产部门的费用,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交互分配法是先计算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在交互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计算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分配率分配给各基本受益单位,采用这种方法,虽然考虑了交互劳务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但由于交互分配的分配率是根据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计算的,不是各辅助生产部门的实际单位成本,因而分配结果不能反映客观实际。另外由于对辅助生产部门和基本生产部门分配的分配率不同,易产生辅助生产部门与基本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根据各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计划单位成本及各受益单位的实际劳务消耗量,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受益单位,然后再将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费用的差额一次性转入费用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对计划单位成本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且如果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过大,不利于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也使会计核算资料的合理性受到影响。

代数分配法是按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建立联立方程,同时求解各辅助生产部门的实际单位成本,并按该单位成本向各受益单位分配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同时考虑了相互提供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的费用流向。其分配结果公平合理,是国际上公认的分配交互劳务费用最为准确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在辅助生产部门实行独立的成本核算,进行成本控制,促使各辅助生产部门努力降低使用其他辅助生产部门劳务的成本,而且对所有受益单位分配的分配率是一样的,不会产生部门之间的矛盾,因此采用代数分配法,比任何一种分配方法更合理,结果更为准确。

下面举例详尽阐述用代数分配法如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并重点描述用矩阵计算求解联立方程的思路和用Excel如何建立模型求解联立方程的全过程。

设某企业有四个辅助生产部门:A1――供电车间、A2――供水车间、A3――煤气车间、A4――蒸汽车间,四个受益部门:B1――基本生产一车间、B2――基本生产二车间、B3――基本生产三车间、B4――管理部门。各辅助生产部门提供劳务总量(表中产量)、自用量(即表中交互使用量)和待分配费用见表1。

一、建立联立方程

理论依据:总费用=总费用,等式左边的“总费用”是指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总量(包括供基本生产部门和其他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量,即表中“产量”)乘以该劳务或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简称单位成本);等式右边的“总费用”是指该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成本费用(即表中“待分配费用”),加上该辅助生产车间接受其他辅助生产部门提供劳务或产品而转入的成本费用(简称“转入费用”,这是指交互使用的那部分劳务量乘以各自实际单位成本所得)。

第一步:设各辅助生产部门A1、A2、A3、A4提供劳务的单位成本分别为x、y、z、h,根据代数分配法理论建立联立方程如下:

二、利用Excel表计算x、y、z、h

第一步:新建一个Excel文件,第一个工作表取名为S1,将表2中交互使用量输入到S1中A1:D4。

第二步:插入工作表,取名为S2,圈黑A1:D4,点fx,输入转置矩阵函数Transpose(S1!A1:D4),按shift+ctrl+enter,得出S1表2中矩阵的转置矩阵。

第三步:插入工作表,取名S3,圈黑A1:D4,点fx,输入=-S1!A1:D4,按Shift+Ctrl+Enter,得出S2表2中矩阵的负矩阵。

第四步:插入工作表,取名S4,复制S3中矩阵到S4的A1:D4,将表1中辅助生产A1、A2、A3、A4产量依次代入矩阵中的A1、B2、C3、D4得到新的矩阵如表2。

第五步:插入工作表,取名S5,圈黑A1:D4,点fx,输入求逆矩阵函数MinVerse(S3!A1:D4),按Shift+Ctrl+Enter,得出S4中矩阵的逆矩阵。

第六步:将表1中待分配费用放入S5中F1:F4。

第七步:在S5中圈黑A6:A9,点fx,输入求两矩阵乘积函数Mmult(A1:D4,F1:F4),按Shift+Ctrl+Enter,得出联立方程组的解。

A6:A9即为x,y,z,h。得出:

三、根据⑤式中x、y、z、h的值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3)

四、账务处理

(一)分配A1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A2213676.94

辅助生产成本-A3 310257.7

辅助生产成本-A4420515.41

制造费用-B1 117096.17

制造费用-B2 220515.41

制造费用-B3310257.7

管理费用-B4 413676.94

贷:辅助生产成本-A1 1105996.27

(二)分配A2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A1 15734.14

辅助生产成本-A3311468.29

辅助生产成本-A4417202.43

制造费用-B1 134404.86

制造费用-B2 228670.71

制造费用-B3 317202.43

管理费用-B4 411468.29

贷:辅助生产成本-A2 2126151.15

(三)分配A3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A1193136.41

辅助生产成本-A2210348.49

辅助生产成本-A4425871.22

制造费用-B1 151742.45

制造费用-B22124181.89

制造费用-B335174.24

管理费用-B4 415522.73

贷:辅助生产成本-A3 3325977.43

(四)分配A4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A1 12125.72

辅助生产成本-A2 22125.72

辅助生产成本-A3 34251.44

制造费用-B11106285.91

制造费用-B2 285028.73

制造费用-B3 342514.36

管理费用-B4 421257.18

贷:辅助生产成本-A4 4263589.06

计算分配后各辅助生产部门的费用余额:

A1:待分配费用5000+转入5734.14+转入93136.41+转入2125.72-转出105996.27=0

A2:待分配费用100000+转入13676.94+转入10348.49+转入2125.72-转出126151.15=0

A3:待分配费用300000+转入10257.7+转入11468.29+转入4251.44-转出325977.43=0

A4:待分配费用200000+转入20515.41+转入17202.43+转入25871.22-转出263589.06=0

至此辅助生产成本完全分配完毕。

参考文献:

1、郁玉环.辅助生产费用代数分配法实际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6(5).

2、夏惠.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的新选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

3、周东黎.谈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比较和学习[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3(4).

篇4

根据笔者之前所在中成药厂情况,逐项分析成本核算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每种药品的生产都是规定了一系列的生产流程

原料药出库必须按照药品生产配方进行配药,而且逐批进行生产,一批一批的配原料药,由于采购回来的原料在批量配药中会产生某种原料不匹配,所以不匹配部分先不出库处理,等到下一批匹配后再做处理。在相应的成本核算过程中,经常使用分批法进行核算,将对应的出库成本罗列入本批产品的成本中去。所以,在采购成本控制环节企业就应根据生产工艺配方,合理采购比例原料药材,同时在储运环节控制原料药温度湿度,减少变质及水份对有效成份的影响。此外,如果企业有多个药品生产批文,经营多种药品生产,先是区分好生产的品种,然后才是生产的批号,先品种的成本的区分后再生产批次成本的区分,不同的品种、批次不可叠加,即品种法与分批法的组合。

(二)在经过一系列的清洗、切片等简加工过程后

将原材料蒸煮、萃取、浓缩等过程等深加工,加工工艺是固定的包括时间在内,对于蒸汽作为动力加工的,要按规定的压力作业,一是保证加热容器质量安全,避免发生沸液飚出,严重容器破裂,二是保证加工流程按照GMP要求进行,保证药品生产质量达到性能要求。所以,在加温加压过程中使用的原煤也是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燃烧提供热气,超过部分停止供给或排空,燃料动力部分可根据时间进行分配成本,单位:元/小时,在设备长时间运行平稳,性能良好时,可按照定额法核算,发生“本批原料动力成本=本批耗用定额时间*动力定额单价”计算,对于企业连续作业,设备不停机,从简化核算流程考虑,可以考虑进行定额计算动力成本,月末根据实际数与定额数的差额,进行差异分摊,简化了工作流程。

(三)加工过程中

发生的费用根据实际归属到生产中是直接还是间接发生的,分别罗列入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里,制造费用在月末,根据收益产品对象进行分配,而生产成本直接进该批产品成本。月末核算产成品与半成品时,要确认月末盘点时点。时点确认很重要,一要考虑生产工艺流程,药品生产为保证质量,大多数生产工艺流程是按照分批进行加工,所以月末时可能产品某批次还在加工过程,二是要考虑设备检测时间,设备连续作业后需要进行检修、清理,特别是高温高压设备保养,企业不应长期赶工不停车检测,不符合设备养护GMP流程,在安全生产前提下才能考虑成本控制。盘点时点可以控制在月末提前几天,既方便生产,又方便财务核算。为配合企业成本核算,企业配置生产车间统计人员,平时对生产车间每批次投料、加工、完工转到下一流程做好详尽登记,归集相应成本,月末能快速的对完工产品与再产品清点,根据相应的分配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减少设备停工损失。

(四)对统计人员的数据进行加工

对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核算是生产企业成本核算重点。首先,车间统计人员平时已经按照不同车间生产的不同品种进行成本的区分,同时也对同一产品不同批次进行统计区分,以此基础上对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分配。由于产品生产存在多环节多流程,所以就涉及分步骤核算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需要用到分步骤法进行计算。在此药品生产企业与工业企业却有很大区别,由于药品生产工艺复杂,但是在GMP严格要求下,基本按照分批进行,而且批次不允许混淆,除了批次未完工不核算外,上步骤不完成不允许下步骤进行,药品生产不完工时不允许调剂,不允许代工,也不允许销售;而工业企业不存在批次问题,工业产品只要有市场就可以销售。所以针对药品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可分为以下2种情况核算:第一种情况是在还在生产的中间环节,此时批结不存在完工成本问题,不需要考虑完成部分;第二种情况是盘点时产品在生产线最后环节进行加工,此时就需要进行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分配,分配方法多数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定额法,与加工工艺流程严格管理相吻合。大多数的末环节指完成工序环节,比如包装环节。对生产不同批次的药品,生产出完工成品产量基本持平,对未完工部分核算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当完工的部分占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未完工部分忽略不计,这样可以将该批次成本全部算入完工成本部分;第二种情况下,当未完工产品部分所占比例较大时,对未完工部分进行约当完工产品比例,可以使用定额比率约当,然后在约当后的总产品中进行单位完工产品单价计算,从而核算出完工部分成本。

(五)对于半成品

由于生产企业严格的GMP管理制度,医药生产企业代工情况较少,较少存在半成品可以销售,可以不考虑其成本部分,等日后完工再核算。

(六)完工入库后

基本核算清楚完工产品成本,在销售环节结转时候便可容易取数。以上整个生产企业的核算流程完毕。

二、总结

篇5

一、我国生产型企业成本细化核算和控制的意义

成本核算是企业运营管理和财务决策中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对一段时间内生产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其特性和发生的场所进行的归类、汇总和核算,其目的是计算出该时间段内生产运营费用的总额以及各类产品的实际成本与单位成本。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生产型企业要想在竞争渐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依据自身运营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进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加快资金的流通速度、精确全面地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一)有助于科学解析各工序的成本水准,订立内部转移价格

生产型企业在进行细化核算和控制时,应了解各工序的成本核算水准与成本费用水准,进而确定不同生产时期企业成本中心之间价值流转时的内部转移价格,这有助于企业对成本的考核。

(二)科学、合理地控制和考核企业成本

生产型企业通过核算、解析和比对不同生产阶段中各作业部门及其工序的成本费用率水准及差异,分析出产生差异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进而为企业成本的科学、合理控制和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三)有利于企业合理定价及明确利润水准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不单是商品和价格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生产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用低成本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商品。所以,企业应在成本精细化核算和控制工作中,衡量不同的单个零件的附加值、非批量化生产的成本,并依照它类企业的定价战略和水准等元素对产品进行科学定价,确保损益平衡点和利润水准。

二、加强生产型企业的成本细化核算和控制的策略

生产型企业在成本的细化核算和控制工作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以成本管控、细化核算各成本的组成项目、加强运营和管理工作等内容为出发点,进而加强企业的成本细化核算和控制,在提升经营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打造科学、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和管理系统

生产型企业应透过内部整合,建设包含组织领导系统、原料消耗与成本费用控制系统、生产成本预算管理系统、成本信息的搜集传送与回馈系统、成本指标的考评系统在内的高效的成本管理工作体系。此外,应处理好生产耗费以及费用控制等关键工作中的管理不当等问题,进而规范平日的成本管理工作。

(二)采取合适的成本核算办法

生产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运行特征和管理的需求建立并不断完善成本核算方法,引进ABC成本法,不断健全标准成本体制,通过精细化成本核算工作来完善对成本的控制和核算。此外,通过运用JDE、SA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对成本进行精细化核算和控制。

(三)细化核算和控制各成本组成项目

1.原料成本的细化核算和控制。第一,技术机构应提供包含每种产品的零件质地、大小、净重量、下料尺寸与重量等元素在内的技术定额明细表。同时应根据生产经验对边角余料进行摊销和汇集,由财会机构计算原料的消耗量,物料机构建立按月度更新信息的采购价格系统。第二,应对技术机构提供的产品明细账目进行划价并核算出原料的标准明细成本,定时收归各车间的实际原料领取单。进而根据产品的设计需求,对采购原料的规格和大小进行明确,提升产品的使用效率,并与生产机构、库房、技术机构进行频繁交流,将原料成本整合为实际的消耗成本。

2.人力成本的细化核算和控制。生产型企业应掌握不同产品对应的职位和人员的分工情况,对进行多产品加工的职员的薪酬应首先归入制造费用中,之后依照特定的标准进行费用的分摊。对于职员的出勤情况应进行严密监控,通过考核后的出勤工时计算薪酬并归入成本中。再者,生产型企业应确定科学的工时定额并采用特定的流程和科学的方法,合理地明确组织机构的设置并对各类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应依据经营效益明确合理的薪酬水平,规避物价指数上涨导致薪酬成本涨幅大于原料涨幅,而一旦发生上述情况,企业的税负也将上涨。此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强化对职员的培训力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按劳分配体制,从而提升全体员工的生产效率,合理减少单位成本中的薪酬与固定费用。

3.制造成本的精细化核算和控制。生产型企业应依据各类项目的实际用途和产生形式将制造费用分成固定部分和相应变化部分,依照业务属性由各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和分项控制。其中,对相对固定部分的制造费用应进行限额控制;相对变化部分的制造费用由于产生在生产工艺阶段,其消耗量通常会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应进行定额控制。此外,应严格依照应收应付制原则分配、核算制造成本,不能容许人为调控分配对象以及比率、核算区间的情况存在,以合理规避少摊、多摊、漏摊和不摊制造费用。各项目的制造费用管理机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财会部门提供有关数据。

4.产品库存储备与运送成本的细化核算和控制。生产型企业应依照商品的特征及气候的变化合理储备库存物资,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库存积压,以降低资金的占用成本和信用贷款成本;此外,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特征和营销地区的特征挑选合适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管理,有效减少成本,实现成本的综合控制。

篇6

    1 农业环境成本的内容

    农业环境成本与企业环境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顾问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由此可见,企业环境成本是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一个方面,是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属于会计范畴;农业环境成本不仅包括预防性的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分析农业生产行为实际对环境造成损害,是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环境代价,属于公共环境经济问题。农业环境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农业生产本身所产生的环境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上游与下游产业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化肥、农药的生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因使用原料的特殊性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皮革加工、秸秆造纸等。根据不同的生产部门,农业环境成本还可以分为种植业环境成本、畜牧业环境成本、水产业环境成本等。本文所分析的农业环境成本是指种植业部门的直接环境成本,包括动植物资源成本、土壤资源成本、水资源成本、大气污染成本、生命健康成本等。

    2 农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核算环境成本的方法很多,如预防费用法、恢复费用法、生产率变动法、机会成本法、间接替代法、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等。不同的环境成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2. 1 动植物资源成本核算

    动植物资源的减少,其造成的损失是无价的,同样,各种动植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也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核算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可以采用恢复费用法和维护成本法。

    恢复成本取决于恢复的面积和单位面积恢复的费用,恢复费用的具体费用包括土地费用、劳动力费用、动植物资源引进培育费用和相关的技术费用等。其中动植物资源的引进培育费用是关键,对植物的稀有程度越高,费用就越大,一般常见的资源引进,费用很低,甚至不需要具体的费用。恢复成本既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是长期的,但保护成本是长期的,同样道理,动植物资源的稀有程度越高,保护的费用就越高,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只需保证其生产空间,一般不需要额外的保护费用。相反,如果需要对野生动植物生长进行控制,费用另当别论。

    2. 2 土壤资源成本核算

    土壤资源成本的核算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恢复费用法,即将土壤的自然生产能力恢复到一定水平的费用;二是生产率变动法,选择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核算由于土壤自然肥力不同或变动而引起生产率变动所产生的净收益差异(E)。

    式中,P为产品价格;Q为产量;C为单位成本;i为产品种类。

    使用恢复费用法计算土壤资源成本,关键在于选择恢复土壤自然生产能力的方法和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如果采用休耕的方法,其成本就是正常耕种的净收益,如果采用种植绿肥等方法,在以上基础上,其成本还应该包括种植绿肥或其他方法所产生的净费用。

    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干扰,采用生产率变动法很难直接测定由土壤肥力下降所引起的单位面积净收益的变化。土壤肥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单独测量化肥的超正常施用量,判定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首先是确定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位面积净产值最大时化肥的最小施用量,然后计算化肥实际施用量与最小施用量之间的差额和相应的价值,最后将差价扣除因减少化肥施用而采取的其他环保手段的费用,就是使用化肥而产生的土壤资源成本。

    如果替代费用超过减少化肥施用节省的成本,就会出现替代不经济,所以替代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同等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核算农药投入对土壤所造成的环境成本。事实上,无论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如何减少,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损害,关键是把这种损害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一是可以由土壤自身进行修复,二是可以通过其他比较经济的技术手段实现修复。

    2. 3 水资源成本核算

    水资源环境成本有三项内容,核算也分三个方面。

    核算水资源的浪费成本,关键在于确定水资源的价格、节水灌溉的用水标准以及相应所增加的灌溉设备费用,如果价格较低,水资源的浪费就是经济的。提高水价,水资源的环境成本就会由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节水灌溉的经济性就会增强。

    2. 3. 2 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

    在我国北部平原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浅层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目前在山东、河南、河北等19个省区共形成了59个漏斗区。并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地陷、裂缝等,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一是通过调查统计计算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

    2. 3. 3 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

    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因此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与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类似。二者的差别在于水的流动性较强,水资源的污染会进一步对动植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和损害的核算,可以分别参考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和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2. 4 大气污染环境成本核算

    2. 4. 1 温室效应的成本核算

    农业生产的温室效应损失=温室效应造成的净损失×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农业生产N[,2]O排放量占N[,2]O总排放量的比例×N[,2]O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2. 4. 2 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核算

    首先确定秸秆燃烧所造成的损失项目,如交通事故、高速公路关闭、飞机停飞、火灾等,其次统计和计算相关项目的实际经济损失,最后将这些损失合计就是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其中涉及生命与健康方面的损失,核算方法参见关于生命与健康成本的核算。

    2. 5 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在生产中与农药的接触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可以致病、致残甚至致亡,相应发生的医疗费、误工费,以及由于劳动能力的部分或全部损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属于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农业生产不相关的行为,如服药自杀所造成的损失不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精神损失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且难以衡量,也不在核算的范围。通常使用人力资本法核算生命与健康成本。

    人力资本法也叫工资损失法,它是通过市场价格和工资多少来确定个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并以此来估算生态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损益。

    进一步计算疾病成本和劳动能力丧失成本:

    式中,R[,j]为农药对伤残的负责系数;Y[,0]为期望寿命(参考“WHO推荐的标准期望寿命表”);Y[,j]为第j人的实际年龄;E[,j]为劳动能力损失系数(死亡者系数为1,伤残者根据伤残轻重确定,具体可参照GBD伤残等级分类);W[,y]为年人均收入;D[,j]为年陪护费用。

    3 农业环境成本的控制

    3. 1 维护土地的多样性

    目前,农村土地耕地化现象非常严重,不仅边边角角都被利用,就是原来的河道、林地、草滩甚至坟地也被开垦变成了耕地。土地的过度利用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一是使许多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农作物一统天下,不利于生物间的竞争与进化;二是土地耕地化使水土流失问题更趋严重,农作物的耕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春播与秋播期间,地面没有任何植被覆盖;三是提高了旱灾与涝灾的成灾率,因为大量的水塘、沟渠甚至河道都被平整开垦为耕地,排涝蓄水以及灌溉的能力大大减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农村土地的多样性,林地、草地甚至荒地也要得到一定的保护,对池塘、河道、沟渠进行全面规划,禁止耕地对其侵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主要依靠技术与资金投入,而不是耕地面积的无限制扩张。

    3. 2 科学施肥,减少无机肥施用量

    全面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化肥的盲目使用。发展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压缩无机肥的施用量。生物有机肥技术是以畜禽粪便为原料,以秸秆、豆粕等有机废弃物为辅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种剂,通过连续池式好氧发酵,使之在5~7天内除臭、腐熟、脱水,最终成为高效活性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内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能不断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多种植物生长刺激素。肥中除含有氮、磷、钾三大元素外,还附有含钙、镁、硫、硅、锰、锌、硼等中量和微量元素。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保温能力,减少病虫害,改善作物品质。施用有机肥料的土地比施用传统化肥的土地一般增产10%以上。现在,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市场供不应求,发展生物有机肥,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篇7

关键词:生产型企业;成本;细化核算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成本核算是企业运营管理和财务决策中的重要工作。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资金能否有效应用、能否有效周转关乎企业生产运营活动能否持续进行。而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为生产型企业提供重要依据,以便企业根据成本运用情况,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合理运用资金,推动生产运营活动良好进行,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因此,生产型企业切实有效的进行成本的详细核算与控制是非常必要。

一、我国生产型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情况分析

从目前我国生产型企业成本核算的实际情况来看,成本核算大体体现为:

(一)材料、燃料和动力成本方面的核算不够全面、准确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各种材料消耗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使得这方面成本核算内容较多。而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方面各种材料成本核算又比较复杂,需要在领料的核查、单据汇总、凭证核算、报表制定、结账等工作时严格按照相相关要求进行,这使得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方面材料成本核算繁琐、紧张,进而容易造成材料成本核算不准确、不全面等情况发生,那么所得到的原材料成本核算报表必然存在缺陷,对于生产型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有一定影响[1]。

(二)人工成本的核算不够标准

生产型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人力,由此产生的人工成本费也较多,财务部门应当对人工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但一些生产型企业人工成本核算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人工成本核算不够标准,具体表现为:

其一,企业在计算人工工资时并没有严格依照工时、考勤、工龄等方面,合理的计算人工工资,这其中必然会造成部分人工费用的浪费,也影响人工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其二,在人工工资出现涨幅情况,并且涨幅程度超出正常材料成本增幅,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增值税,如此也提高了企业的人工成本[2]。

(三)制造费用的核算容易混淆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对于此种方面费用需要依照分配标准分摊到产品成本中。但在实际情况则不然。一些生产型企业在实际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中,时常将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混淆,这必然会给制造费用的核算带来诸多困难,容易将期间费用核算到制造费用中或遗漏一些制造费用的核算。

二、生产型企业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措施

面对当前生产型企业成本核算存在诸多不足的情况,生产型企业应当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详细核算和控制成本,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和管理系统

因为生产型企业成本核算内容较多,需要对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期间费用、制造费用等进行准确的核算,这期间很容易出现核算差错等问题。为了避免此种情况,达到详细核算与控制成本的目的,生产型企业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与管理系统,也就是透过内部整合,建立包含组织领导及各方面成本在内的管理系统,同时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及成本核算的目的,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说明成本核算的要求、流程等方面,以便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实施在企业领导的监督下,严格按照成本核算体系有序落实[3]。

(二)采用最为适合的成本核算办法

在对企业成本进行详细核算的过程中,如若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缺陷,也会导致成本核算中存在诸多纰漏,这必然也会降低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所以,要想保证成本核算详细、成本控制得当,还需要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那么如何选择成本核算方法呢?生产型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运行特点和管理需求,建立并不断完善成本核算方法,如引进ABC成本法、减值标准的成本体制等,确保成本核算方法的使用于企业中,能够对企业成本进行精细化的核算,以便生产型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消耗情况,有目的的控制成本的运用。

(三)加强经营与管理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

经营与管理成本是生产型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但其容易受多种因素所影响。因此,生产型企业还需要做好经营与管理方面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当然,要想做好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成本核算与控制,需要生产型企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监督、控制,如此可以保证经营与管理方面所消耗的费用清晰、合理,再加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必然保证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成本核算详细、成本控制得当[4]。

三、结束语

面对当前我国生产型企业成本核算存在诸多不足的情况,笔者建议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和管理系统、采用最为适合的成本核算办法、加强经营与管理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促使企业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可以发挥作用,为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做铺垫。

参考文献:

[1]柳阳.试论生产型企业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J].时代金融(中旬),2014,(8):152-152,154.

[2]秦德华.试论生产型企业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8):209-209,211.

[3] 廖向红.浅议生产型企业成本细化核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2,(3):46-47.

篇8

目前的林业企业营林成本费用核算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连个方面,一是林业企业以及会计行业对营林生产的性质认识不够,在对林业企业营林成本核算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营林在社会公益、环境绿化等方面的成本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过于专注对经济效益的核算,这使得营林成本费用核算结果不能真实、直观的反应出营林生产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是林业企业和会计部门对营林成本核算的方法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最初的营林产品等被分离出来进行成本核算,计算盈亏,还是林木生产全过程成本核算,都存在不足,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中寻求更加针对性、成熟、完善的营林成本费用核算方法。

二、营林生产成本费用核算流程

相比于其他市场性商品,营林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其生长周期相比于其他商品的产品生产周期更长,多数林木资产需要3~5年的生长才能达到生产经营目的,甚至有些林木资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郁闭成林。因此,在林木资产的整个生产周期中,无论是育苗、生长、加工等任何环节,整个周期所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均应按照营林生产成本设置专门的成本费用科目。针对营林生产的特点,通常将其分为三个周期阶段,即苗木生产、造林抚育、采割收获,因此营林生产成本的核算流程可表述为:苗木生产成本核算造林抚育成本核算林木资产林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林产品加工成本核算。

三、营林生产成本费用具体核算

(一)苗木生产成本核算

苗木生产成本的核算起于林业企业整地作床,止于苗木起苗出圃,在这个阶段内所产生的所有费用计入苗木生产成本费用科目。在这个科目下,树种、育苗方式、播种年份分别归集费用,针对不同苗种、不同用途等分别核算生产成本。在苗木生产的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有些费用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摊,比如管护费用等。这部分成本在会计期末时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者比例进行分摊,将苗木生产相关的费用计入苗木生产成本科目。在苗木出苗圃时,涉及到的苗木生产行为产生的费用进行分类,比如选苗、临时假植、打捆、查数等人工费用,以及临时假植所产生的材料费用等直接计入苗木生产陈本。捆包、运输等所产生的人工费用与运输费用则按照协议核算费用计入情况。此外,在苗木出售时,根据苗木的性质在营林生产成本下分别设置相关科目进行成本核算。

(二)造林抚育生产成本核算

苗木出圃移植后进入到下一个林木生产阶段,成本核算也应该由苗木生产成本科目转入造林抚育生产成本科目。在这个阶段,成本费用核算的起点是林地整理、苗木植入,然后以营林达到预期生产经营目的时为止,这个阶段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应被计入造林抚育生产成本科目。在这个阶段,无论是消耗性林木资产、公益林还是生产性林木资产,从会计要素性质看,所累计产生的成本费用是相同的,但生产性林木具有固定资产的性质,在进行会计科目设置时应参照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方法。而对于消耗性林木资产而言,因其性质与制造业的库存商品性质类似,可参照库存商品成本核算方法,专门设计消耗性林木资产成本核算科目。

(三)采割收获生产成本核算

由于林木资产的性质及最终使用目的不同,采割收获阶段的成本费用核算应以消耗性林木资产、生产性林木资产、公益林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对于消耗性林木资产而言,采伐收获阶段包括采伐、管护、销售原木、贮运等,属于林业企业的林产品生产经营阶段。在这个阶段,成本费用核算应包含采伐、管护、销售、贮运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此外,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还应考虑到原木存在的跌价,对应的设置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科目。对于生产性林木资产而言,当林木资产完成生产准备阶段后,进入周期循环式的重复生产阶段,直至自然死亡、毁损换转换为消耗性林木资产为止。此阶段的生产性林木的主要产品为种子、果实、乳胶等。因为这种生产是周期性、循环性的,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设计合理的会计成本核算周期,从初次挂果或者上一周期采割结束,到本季林产品采割收获离开母树位置,这个过程为一个会计成本核算周期。所涉及到的成本费用主要有成熟里面抚育费用、管护费用、计提折旧,以及种子、果实等林产品的进一步加工所产生的费用,应计入到产品制造加工成本费用科目。公益林采割阶段较为特殊,是指公益林在完成预期林业生产目标后,转换成为消耗性林木资产或者生产性林木资产之后所产生的费用,这时成本的核算应该按照其转换的不同性质来分类。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期末自定义结转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064-02

中小企业是指与所处行业中的大企业相比,生产经营规模以及人员规模都比较小的企业。在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巨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用财务软件已经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都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由于财力、物力以及规模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的模块及功能往往不像大企业的那么全面,使得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成本核算方面,基本上还是以手工核算为主,财务软件仅仅起到了记账的作用。笔者认为,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下,使用现有财务软件总账模块中的期末自定义转账功能来进行成本核算是个不错的选择。因笔者在学校里工作,现在大中专院校里用的基本上都是用友软件的教学版本,现以用友ERP-U872软件为基础,来探讨一下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下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1 使用期末自定义转账功能进行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 成本核算过程中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按料、工、费设置明细账,库存商品不必设置明细账。在使用期末转账功能进行成本核算时,要将生产成本其明细科目设为项目核算,将库存商品设为项目核算,然后进行项目目录的设置,通过此操作,可以防止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出现庞大的科目体系的情况。

2 使用期末自定义转账功能进行成本核算的具体操作过程 首先,将生产成本其明细科目以及库存商品科目设为项目核算,并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好项目大类。

产品的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构成的,对于产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在其产生后直接在总账系统的填制凭证功能模块中录入相关凭证即可;但是,制造费用最终是要分配计入相关产品成本的,这个制造费用的分配过程,就需要使用总账系统的期末自定义转账功能;同样,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要转入库存商品,也要用到自定义转账功能。

在使用期末自定义转账时,关键问题是自定义转账公式的设置,公式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我们以具体的实践案例来说明使用用友ERP-U872期末自定义转账功能进行成本核算的操作过程。

21 实践资料

鹏达公司是一家生产家具的企业,其产品主要有电脑桌、沙发和衣橱三种,2012年1月,生产电脑桌200台,工时60小时;沙发150个,工时80小时;衣橱300个,工时100小时。电脑桌、沙发、衣橱耗用的直接材料分别为90000元、600000元、1500000元;耗用的直接人工分别为10000元、150000元、200000元;三种产品共耗用制造费用900000元(间接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生产工时进行分配)。

22 业务处理过程

(1)设置项目目录

(2)生产领用原材料以及分配生产工人工资

生产领用材料时,直接由操作员在总账的填制凭证模块制单即可,分录如下(凭证略):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电脑桌)90000

-直接材料(沙 发)600000

-直接材料(衣 橱)1500000

贷:原材料 2190000

对于直接人工做同样的处理,分录如下(凭证略):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电脑桌)10000

-直接材料(沙 发)150000

-直接材料(衣 橱)2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60000

(3)制造费用的分配

成本核算过程中,制造费用的总额通过查看制造费用明细账即可得知,不必进行手工归集,关键在于制造费用的分配过程。我们通过期末自定义转账功能分配制造费用,过程如下:

首先执行“总账-期末-转账定义-自定义转账”功能,设置自定义结转制造费用的公式(见图1)。

其次通过执行“总账-期末-转账生成”功能,生成相应的凭证即可。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电脑桌)225000

-制造费用(沙 发)300000

-制造费用(衣 橱)375000

贷:制造费用 900000

这样,就把制造费用分配到相应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去了。

(4)将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假设本案例中产品全部完工入库

首先执行“总账-期末-转账定义-自定义转账”功能,设置自定义结转生产成本的公式(见图2)。

其次通过执行“总账-期末-转账生成”功能,生成相应的凭证即可。

由以上核算过程可以看出,本月完工的产品成本为:电脑桌325000元,沙发1050000元,衣橱2075000元。

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使用总账系统中的期末自定义转账功能来核算产品的成本,是一个非常简便快捷的办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率,节约企业的人力和物力等资源。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价值链管理

煤炭产品品质主要是由地质条件决定的,其产品具有很高的同质性,这就决定了煤炭企业只能实施低成本领先战略,那些地质条件比较差的煤炭企业更是如此。但是,煤炭企业采用工业企业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不相关,与管理脱节,不能支持成本管理,有必要采用作业成本法,增强相关性,为成本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煤炭企业生产特点

(一)作业环节多,成本结构复杂

我国煤炭生产是以井工开采为主、与其他以地面作业为主的加工工业相比,在生产方面具有以下特点:原煤作业环节多,成本构成较复杂。矿井的基本作业有掘进、回采、运输、提升及地面生产系统等:辅助生产作业有通风、排水、照明、动力及设备维修等。

(二)产品品种单一,成本核算简单

煤炭生产作业所消耗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在作业过程中起的是支持性作用,它们并不构成煤炭产品实体。因此,原煤开采作业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费用均属于间接性生产成本。尽管如此,由于同一煤井产出的原煤品种单一,一般不需要将当期的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只需要直接计入当期原煤生产成本即可。所以,煤矿生产企业选择了与工业企业类似的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

(三)投入与产出比不明确,成本定价功能弱

煤炭生产成本的高低虽然也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但是煤炭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从根本上讲,主要还是取决于火煤炭资源的自然秉赋。煤炭生产成本的这一自然属性,决定了煤炭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关系不明确,投入多并不意味着产品价值就大,销售价格就高。现实中,煤炭的市场价格是其自然秉赋决定的,煤炭的结算价格几乎都是采用按质论价的定价机制,与煤炭本身在开采和加工环节的耗费无任何线性关系。因此,煤炭成本与价格决策不存在相关性。这就决定了煤炭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是为产品定价提供成本信息,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成本管理。

二、煤炭行业成本核算现状和问题

(一)成本核算简单粗放,与成本管理脱节

成本核算应该与行业的生产特点相适应,应当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煤炭企业在成本核算上主要是借鉴制造企业所采用的品种法,其成本核算程序比较简单:以原(选)煤或者精煤为成本核算对象,根据原始凭证将各项费用要素直接归入原煤生产成本即可。由于成本核算简单,基于品种法的成本管理只能将成本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产品”这一层次上,不可能深入到每一个“作业”层次。因此,这一成本核算模式不可能实现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也不可能将成本核算与责任会计制度相结合,也就不可能调动广大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真正关心产品成本管理的只是与最终产品成本高低相关的少数高层管理人员。事实上,由于煤炭企业成本信息与定价决策无关,所以,以产品品种为核算对象,计算出来的产品生产成本,只是服从于财务报告的目的。从成本管理角度来讲,最终的产品成本信息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成本管理,所以,煤炭企业目前采用的以品种法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尚没有进入成本管理会计阶段,只是为了核算而核算,不能为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这种意义上讲,作业成本法比产品成本法更实用和更有效。

(二)成本核算范围过窄,成本信息失真

成本核算范围过窄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炭成本核算的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煤炭行业实行的是“资源低价,加工产品高价”政策,把效益尽量挤到下游产业,以便为我国工业化积累原始资本。与此政策相适应,政策上要求煤炭开采企业缩小成本核算口径,以压低生产成本。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项目不计入开采成本,如井巷资产可以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二是转移支出,国家把矿井建设的前期准备包揽下来,如煤田普查、地质详查、矿区精查等勘探费用,都由国家财政在事业费中列支。尽管目前煤炭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煤炭成本核算范围也几经调整,但始终商有大的突破,导致国有煤矿煤炭成本的构成不完整,核算范围不规范,不能真实反映基本生产单位的成本水平。

四、实施作业成本法的重要意义

作业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它是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有别于传统的基于产品的成本核算系统。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库伯和卡普兰提出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而提出来的,由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法有时不能反映出所从事的活动与成本之间的直接联系。而作业成本法主要关注生产运作过程,加强运作管理,关注具体活动及相应的成本,同时强化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

(一)以成本动因为费用分配依据,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的立理依据是:产品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的计算程序是:先把各项作业消耗的各种资源归集到成本池;然后再按照成本动因将成本池成本分配到各种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最后再根据各产品消耗的作业,将作业成本归集到各产品成本,从而计算出产品成本。可见,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作业,成本核算的关键是成本动因的选择。作业成本法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间成本核算对象――“作业”,通过对作业成本核算,细化了成本核算信息,并通过作业这一媒介,实现了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有机融合。

(二)深化了成本核算的层次,有利于实现成本与管理的结合

作业成本法将成本核算由产品层面深入到“作业”层面,以成本动因为各项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不仅保证了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性,还可以使成本管理在较低层面上获取成本信息,从而提高各层面成本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煤炭开采、洗选是由采、掘、运输、提升、通风、安全等作业构成,在回采工作面、运输平巷、上下山、采区车场、大巷、井底车场、地面运输、地面选矸、洗选等作业,构成了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这些价值增值活动同时也是企业资源消耗的过程,因此价值链管理活动同时是也成本管理活动。作业成本管理的作业链等同于价值分析的价值链。因此,可以将价值活动细分为一系列作业,结合作业成本管理,利用作业成本法准确计算出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和价值,从而为价值链管理提供支持。

(三)有助于开展成本动因分析,从作业层面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在作业成本法下,生产费用要素的核算和分配是以成本动因为依据的,因此,作业成本法的关键是成本动因。在分析各作业的成本动因时,可以发现未被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并提醒企业管理者和广大员工予以关注。所以,作业成本法的意义不仅仅是能够提供较准确的成本信息上,其更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以“作业”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作业管理。作业管理是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一种新的管理观念,其深远意义在于强调成本动因以及由此引起的作业链――价值链改善问题,即通过分析企业作业链,确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作业链――价值链的持续优化。

(四)借助于价值链分析,有助于发现降低成本的根本原因

价值链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 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作业和作业成本核算是实现成本核算到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借助于作业成本法才能够成本核算与价值链管理方法相结合,并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作业成本信息,识别“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从而对作业链进行重组和优化,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价值的目标。基于作业的价值链分析,能抓住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点环节,使管理者识别并消除那些不增值作业和浪费,抓住关键作业,选择成本最低的作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为提升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效率和提高内部市场化管理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