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范文
时间:2023-03-26 01: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金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文名称: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1029
国内刊号:11-1132/F
邮发代号:82-961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2
1-5ADBAA
6-10BBACC
11-15ACBBC
16-20AADAA
21AD
22ABC
23ADE
24ABC
25ADE
32、(1)双方签订合同后,无需立即支付外汇或本国货币,而是延至将来某个时间;(2)买卖规模较大;(3)买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值,避免外汇汇率涨跌的风险;(4)外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合同须经外汇经纪人担保。此外,客户还应缴存一定数量的押金或抵押品。当汇率变化不大时,银行可把押金或抵押品抵补应负担的损失。当汇率变化使客户的损失超过押金或抵押品时,银行就应通知客户加存押金或抵押品,否则,合同就无效。客户所存的押金,银行视其为存款予以计息。
33、
1、充当干预资产。这是指一国货币*用来干预外汇市场已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外汇资产,它是支持与加强本国货币信誉的物质基础。
2、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一国发生短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可运用本国的国际储备来平衡,这样,国际储备便发挥了调节国际收支“缓冲器”的作用。
3、作为偿还外债的保证。国际储备可充当偿还外债的保证,它的多寡,成为衡量一国对外资信的一个重要指标。
37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会首先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下浮,如果逆差严重,会使本币汇率急剧下跌。该国货币*如果要维护本币的地位,就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抛售外汇和买进本国货币。这不仅会消耗外汇储备,甚至还会造成外汇储备枯竭,从而严重削弱其对外支付能力;另外也会形成国内的货币紧缩形势,促使利率水平上升,影响本国经济的增长,从而导致失业的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率的相对与绝对下降。
38
.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代表一国的经济是增长或是衰退。当经济正在增长时汇率会上升。其中数值是由政府的支出、出口与入口的净值、消费、私人投资所组成。
2.通胀率通胀是指国内全部物品价格水平处于上涨,并且连续录得升幅,严重的通胀,会影响经济增长,为社会带来不安定。而国内物价水平处于倒退为通缩,原因是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下跌。货币紧缩情况愈持久,愈会影响投资及生产意欲,引致失业率飙升,最终令经济衰退。反映通胀的数据有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等。如果物价上升触及通胀,将能以加息阻止。
3.利率当经济过热引起物价上升并触发通胀,应采取收紧信贷政策,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胀,但也要视乎通胀的水平是处于温和、严重或是恶劣的程度,因为不同程度的通胀汇兑经济造成不同的影响。高利率的国家货币会吸引资金流入,增加该国货币的需求,汇率随之上升;相反,利率低的货币会诱使资金流出,减少该国货币的需求,使汇率下跌。而货币供应量和央行议息会议对利率的走势有所提示。
篇3
为了确保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需要遵循一定原则,这些原则的遵守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队伍构建工作的创新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需要遵循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在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国际金融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需要与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并通过使用有效的激励策略来鼓励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的教师进入国际金融教学团队,在对其科研优势做出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推动国际金融专业教学的发展,并通过发挥这些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来推动国际金融教师队伍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一原则的遵循对于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队伍的建设都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需要实现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以及学科建设的结合,并在推动课程、专业、学科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构建具有特色的国际金融专业以及国际金融精品课程,并在优化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提升教学队伍教学能力;三是遵循强调教学队伍创新能力的原则。在此方面,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应当以学生需求、专业发展需求以及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来对教学作出创新与改革,从而推动教学队伍科研水平、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学团队有必要在开展国际金融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树立学习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教学质量思想,强调学生国际金融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以及素质的发展,重视学生团队意识、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自学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四是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中的教师需要遵循平等原则。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一般都是由具有较高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高学历教师构成,但是这些教师在资历以及支撑方面存在的差异可能会对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资历与职称较低的教师针对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优化以及团队建设所发表的建议和意见往往容易忽略,从而制约教师团队的学习与沟通,并制约教师团队专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所以在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中,有必要遵循平等原则,消除资历、职称等因素对教师交流与沟通的影响,通过创造良好的平等氛围来使教师能够对自身观点做出勇敢表达,从而使教师队伍成员在相互学习与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推动教学团队凝聚力以及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制度
在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工作中,团队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高职院校能够从制度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从而为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能够获得需要的各类资源,并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高职院校需要将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当作国际金融专业教学改革规划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并在构建合理科学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基础上来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当做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规划中重要的内容。另外,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国际金融专业教师队伍制定长期且规范的培训计划,不仅要重视给予教师更多在校内开展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同时有必要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制定激励政策,通过在物质待遇或者职称评聘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来让国际金融专业教师团队具有更加积极地自我提升心态与需求;二是高职院校在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中要重视条例教学团队专业化发展与教育环境所具有的关系。在此方面,需要承认的是,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往往都是由优秀的教师队伍组成的,无论是国际金融核心课程的教学还是科研方面,这些教师都具有着一定特长与优势。而通过促进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与其他专业教学团队之间的沟通以及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与高职院校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让教学团队的发展与教学环境实现结合,并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取长补短来推动自身发展,从而有效构建可以推动国际金融学科与教育发展的师资力量。
(二)加大对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资源投入
篇4
王曼怡,经济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学科带头人,从事科研教学二十八年,并兼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北京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农商银行监事,北京财贸学院校友促进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现工作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曾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金融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金融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政办公室主任、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曾先后赴德国萨尔州立大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讲学访问,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
二、主要学术观点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主张建立国际统一货币,以此为基础,试图创立一种准确度量财富的货币工具,从而创立国际货币新体系,解决现行货币体系带来的种种困扰。
关于国际金融实务。有效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对外依赖程度和与对外金融资产积累效率的关系,创新性地提出了度量和评价一国对外金融资产积累能力的指标体系,指出一国对外金融资产的积累效率可通过外资收益率、汇率水平、利率等传导机制影响一国实体经济的增长。
关于区域金融与金融集聚。倡导以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为典范,提出应选择政府主导型模式,兼顾实力政策型、地理区位型、优势生态型和核心服务型之长,降低显性和隐形机会成本;应立足于北京特大城市建设,从金融资源、金融地域运动的视角,有效分析区域金融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以及金融集聚的异质性和差异化发展的趋势,指出金融集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性地发展产业金融;应在掌握金融资源流动、时空分异和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形成差异化的金融集聚特色,并最终服务于实体经济;应建立不同层次的区域金融中心,开展同质和异质合作,形成我国的金融城市网络体系。
关于金融风险与金融创新。提出金融创新是金融增长持续动力的观点,并认为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往往又酝酿着巨大的风险,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并存的生命力在于二者之间的平衡。
三、主要研究成果及代表作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市教委、CBD管委会等项目10余项,主要有:《我国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2008)、《后金融危机下对外金融资产积累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2009)、《“十二五”期间金融业发展研究》(2010)、《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和对策研究》(2011)、《我国特大城市CBD金融集聚差异化发展研究》(2012)等。撰写并出版了《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学》、《抓住你的财富》、《国际金融新论》、《北京金融产业集聚效应研究》等五部著作。
在EI、CS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等30余篇。主要有:
1、《特大城市金融功能区竞争力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CSSCI),2011(12)。
2、《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人民论坛,2011(11)。
3、《基于钻石理论的金融功能区建设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11(6)。
4、《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与我国通货膨胀的关联性》,金融与经济,2011(4)。
5、《我国中央商务区金融集聚问题研究》,经济纵横,2010(10)。
6、《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战略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2010-07-25。
7、《我国房地产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9)。
8、《金融产业集聚与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论坛,2010(1)。
9、《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method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EI,2009(12)。
10、《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nd immune clone selection algorithm for predicting financial distress》,EI,2009(7)。
11、《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经济纵横,2009(2)。
1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7)。
13、《北京市金融发展战略研究——基于金融生态视角》,人民论坛,2009(8)。
14、《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性合作问题探析》,财贸经济,2003(6)。
15、《金融控股公司:中国银行业的现实选择》,国际经济合作,2002(1)。
篇5
关键词:国际金融;混业经营
Abstract: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rend to promote financial mixes industry th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not mixed operation there is no financial departments merger, not improve the financia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new opportunities, there would be no today so deep globalization. Can say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operation, mixes industry the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Keywords: international finance; Mixes industry th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业经营模式是指同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其它投资性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其核心是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融合。根据这种融合的范围以及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严格和宽松两个方面。宽松的混业经营模式是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其它投资性金融业务之间的完全融合。同一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而不受任何额外的约束和限制。现在以德国、瑞士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普遍采用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即通常所说的“全能银行制”。
一、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产生的原因
进入90年代以后,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已突破传统的分业界限,业务范围向投资、保险等领域扩展,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欧共体曾于1992年颁布第二号银行指令,决定在欧共体范围内全面推广全能银行和分行制。日本在1996年底推出了名为“大爆炸”的金融业改革计划,计划在2001年前全面实现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相互交叉经营彼此的业务。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一直实行混业制。为了缓解国际金融市场上来自欧洲和日本银行的竞争压力,美国也于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混业经营的地位。
1.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是混业经营的外部动力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大规模资产重组,它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出于业务便利财务经营保密等方面的考虑,一般都优先选择能够提供优质全能服务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主办银行。混业经营便成为适应它们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种主流趋势。
混业经营在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发展历史最为悠久。进入90年代以来,一向坚持分业经营的美国、日本等国家也纷纷解除禁令,鼓励其大中型银行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产重组的要求,促进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资本。
2.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混业经营的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已经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依存,彼此作用,资金可在全世界范围内筹集、分配、运用和流动。金融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和时代潮流。一方面,金融全球化可以为投融资提供便利,可以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有利于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同时,世界贸易组织的“金融服务协议”将金融领域的开放作为加入该组织的重要条件,也大大促进了金融业务和机构的跨国境发展。
3.金融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为银行业混业经营奠定了技术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银行业对电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的金融业呈现出网络化、电子化的趋势。银行业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大推动了银行业务处理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客户服务的全面化,同时也为金融业混业经营奠定了技术基础:(1)电子化的发展为金融创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一些业务交叉的新的金融工具可以产生并推广使用;(2)扩大了金融工具的交易范围并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改变了金融交易的时空概念,为各个分散的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3)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信息,了解市场动向和筹资企业的状况;(4)打破了传统的由银行业垄断金融信息的局面,使银行原先在信息收集、分析和管理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减弱;(5)使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交易速度加快,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多元化经营的管理成本。
二、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利弊
1.混业经营模式的优点
1.1能产生范围经济,增强盈利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现代经济理论中,一般来讲,在经营成本和投资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经济主体的业务量越大,其单位成本越小或效益越好时,就称其具有了规模经济。而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的扩大而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的,就称其具有范围经济。
金融部门虽然不生产类似工商企业的产品,但它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看作是金融产品。不同的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不同的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业务。当不同的业务由同一个金融机构来提供时,可以将很多经营管理方面的固定成本在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分摊,如果其成本比由不同的机构各自提供这些业务时的成本要低,就具有了范围经济。
1.2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由于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同时从事不同领域业务的经营,而这些业务本身变化的周期各不相同,当其中一个部门或机构的业务由于种种原因步人低谷时,由于有其它部门或机构的业务收益,尚不至于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产生重大或致命的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风险,也有利于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1.3能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优势互补
由于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可以同时经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其他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业务,可以使不同种类的金融业务相互促进,实现优势互补,并在机构网络、客户群体和专业人员等方面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比如:投资银行开展业务需要巨额资金,它就可以利用混业性的金融机构开办商业银行以外而获得的大量存款资金优势,为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提供资金来源。
1.4能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
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客户能够很方便的选择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贷款、存款、理财、投资等各方面的产品以及灵活便捷的交易方式。而不必往返于多家金融机构之间,节省了大量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极大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市场占有率。同时,混业经营也为金融新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创新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增强了金融机构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使其能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混业经营体制的主要缺点
2.1管理难度大。混业性金融机构往往从事多种业务,而试图巩固在每一领域内的地位需要大量的资源,而且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另外,在一个机构框架内同时管理、协调多类业务也极为不易,没有充分的资源、适当的规划和高效能的管理水平是难以如愿的。
2.2道德风险。当混业性金融机构中出现了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道德风险随之而生。这是混业经营最令人担心的问题,也是反对混业经营的最强烈呼声。当年美国通过《格拉斯一一斯蒂格尔法》也有出自于这方面的考虑。如果缺乏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作保证,混业经营体制难以阻止道德风险问题的滋生。
篇6
中资机构国际金融投资失利的主要原因中国企业进行国际金融投资时出现的“贵买贱卖”现象,教训深刻,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中国企业刚开始涉足国际金融市场,把握国际金融市场走势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国内也缺乏相关的国际投资顾问服务。总的来说,主要原因如下:国外投行垄断金融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国外投行在购买我国的金融股权之前,大肆唱空中资银行和中国股市。2002年12月,高盛研究报告,认为中国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率接近40%,为亚洲最差。
2003年上半年,英国《金融时报》、高盛、穆迪和里昂证券纷纷对中国银行系统进行警告,认为其中最大风险是不良贷款,处理不好会毁坏经济改革成果,众口一词在国际国内造势贬低中国银行业。随后,国外金融机构抓住中资银行急于改革脱困心理,压价收购。高盛在2003年5月的《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与出路》报告中,认为中国国有银行的唯一出路是国家进行财政注资,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海外上市。这为国际投行攫取中国银行海外上市的巨额承销费和低廉股权打下基础,高盛甚至亲自组织银团收购工行的股权。可见,外资机构能够以较低的代价、较佳的时机获得中资银行的股权,相当程度上归功于其入股前贬低的舆论准备和随后上市承销的定价垄断。
国外评级公司滥用评级2003年底,正值我国银行谋求重组上市之际,标准普尔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宣布维持其10年来对中国信用评级的BBB级,即“可投资级”中的最低档,还将中国13家中资银行的信用级别评为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垃圾等级”。这使得外资银行在与中资银行进行股权交易谈判时易于压低价格。近年来,这些评级公司纷纷遭到有识之士的批评,认为它们在危机前缺乏预警能力,危机来临时落井下石,对金融危机负有推波助澜责任。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这些评级公司将部分集合债务凭证(CDO)赋予最高信用等级AAA,却不评估其流动性风险和波动性风险,是包括中资银行在内的投资者遭受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资机构国际金融市场分析能力和经验不足在进行套期保值管理时,中资企业对标的资产价格走势判断不够准确。中信泰富在其可累积澳元期权亏损交易中,除了套期保值超过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外,根本原因是对澳元汇率走势分析不准确,在澳元屡创新高的高位水平继续进行做多交易。国航和东航的航油套保亏损也与其对油价高位回调风险估计不足,在油价历史高位情况下继续进行做多交易有关。在进行股权投资时,中资企业和机构对国际经济周期和股市走势认识有误差。中资企业和机构进行大笔股权投资多发生于2007年和2008年,时值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开始下滑,国际股市正在多年来高位待调整,欧元和英镑兑美元汇率也处于多年来的高位待调整水平。
在出售股权时,中资银行对股权的估值定价不太合理。例如,在国有银行重组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过程中,中资银行对相关股份的溢价因素考虑不够。首先,中资银行属于高增长股,而非发达国家的低增长股,应享有较高的估值。其次,中资银行持有的资产绝大比例是人民币资产,而人民币在2005年前后存在较强的升值预期,中资银行股价应该享有升值溢价。最后,对期权的时间价值和波动价值认识不足,给予了国外战略投资者较多的增持期权。世界银行在2007年5月份的《中国经济季报》中就明确指出,中国银行股被“贱卖”问题并不在上市环节,而是在此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出售定价上。另外,中资企业还缺乏国际金融投资分析经验和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和定价能力。在进行国际投资时,中资企业过度依赖评级公司的信用评级和国外投行的研究报告;在进行套期保值时,中资企业在套期保值衍生工具定价时就已经亏损了。
国内缺乏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服务的投资顾问油价等标的资产价格走势不仅受供求因素影响,还受外汇、全球经济、市场流动性和投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中资企业国际投资管理力量还比较弱,难以对此全面把握。在中国企业和机构内部尚未培养起来足够的国际金融市场人才的情况下,外部存在能为其提供咨询服务的投资顾问便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国内尚缺乏这样专业的机构或公司。
篇7
(一)项目筛选为了在筛选项目中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和误判,可在借鉴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筛选评价方法与决策模型基础上,充分参考和满足项目管理实际需求和省级主管部门决策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和动态自动化项目评价筛选系统,其分析报告可作为衡量一个备选项目是否能够入选的重要参考依据。为避免个别项目因不可预见因素在谈判阶段前退出,入选的所有子项目总贷款额要高于国家规划中拟定的总贷款额的20%~30%为宜。
(二)项目鉴定和立项在完成项目筛选后,将有关备选项目的完整资料报送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团队,请其提出初步意见和需要解答的问题。在贷款项目通过国际金融组织鉴定之后的任何阶段,如果项目主动退出,为维护政府信誉,保持国家贷款工作严肃性,必须对相关项目单位有一定力度的限制和处罚。同时,省级主管部门必须立即从其他备选项目中补入合适的贷款项目替换退出的项目,以维持总贷款额不降低。在设计单位的选择聘用问题上,应采取统一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设计单位。综合来看,可采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来确定设计单位,以较好地解决设计费用、服务质量等问题。
二、项目准备阶段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多侧
重于微利甚至不盈利的公益、民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前期经费经常性不足甚至赤字,只能延误支付有关设计、咨询和报告编制费用,项目进度被迫拖延,进而无法保证所购买的项目服务质量。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密切配合,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引资引智”的协同效应,对项目单位的每一类项目准备活动应进行定期专业培训。同时,省项目执行机构可设计一张符合实际需要的《项目动态进展表》,定期监测贷款项目各项准备工作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汇报给省级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根据掌握的最新项目准备情况,对项目准备工作予以指导,重点是对“拖后腿”的项目启动政府问责,并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2.建立项目团队。应在省级主管部门的督促下,在省项目执行机构的具体指导下,推动项目单位逐步建立起稳定可靠责任心强的各司其职的项目团队。可联合有关国际金融组织,参考国际上比较著名的管理认证体系,建立我国的鼓励性甚至强制性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管理认证体系,对项目团队和个人开展资质认证工作,促进贷款项目的管理人才培养。落实到地方,可由省项目执行机构负责认证工作的培训和实施。
3.对外联络一致性。为提高工作效率,应明确要求项目单位从项目准备阶段起,所有需报送给国际金融组织的报告文件,都必须先报省项目执行机构进行审查,在省项目执行机构确认无误并根据需要征得省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方能由省项目执行机构报给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团队。同时,国际金融组织的有关项目文件和工作沟通邮件,也必须先传达给省级主管部门和省项目执行机构,不得直接发给项目单位。
4.前期经费。作为用我国政府信用逐级担保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在国内程序上,等同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方式,在确保项目前期经费方面,解决的办法只有4种最为实际有效,都是引入外部资金,即使不能全额支付,也应该考虑差额支付:一是项目单位通过所在市财政局和市政府,出具《前期经费承诺函》,将前期经费列入地区财政预算。二是省级财政部门给与专项财政补贴。三是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赠款。四是由国家拨出专款。
三、项目评估及相应的工作
篇8
【关键词】 国际金融 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专业
《国际金融》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理论学科。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国际金融课程提供了认识和理解当今世界货币金融现象的一种重要工具,其研究的内容随着国际金融实践广度和深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该课程的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而不断改革,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本文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
中国入世已进入了“后过渡期”,所面临的对外贸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融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与创业素质训练于一体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而且要把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于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中。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使学生系统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和政策动态、国际金融理论前沿以及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进程,从而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释、论证那些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甚至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国际金融事件;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安排一定的国际金融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金融经济意识和操作能力,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规则、政策。为此,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要随着经济形势和培养目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1、夯实理论基础
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理论学科,内容上既有宏观理论,又有微观实务。理论的讲授和介绍是每一门学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国际金融学也不例外。应当主要围绕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资金流动问题,重点研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储备管理理论、汇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金融危机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从而揭示一国经济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活动的规律。在对国际金融理论分析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金融制度和政策,使得国际金融理论能更好地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以利于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2、加大外汇交易实务和外汇风险管理的比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需要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技术,能熟练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今后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必须理论与技能并重,使学生在掌握国际金融基本理论框架的同时,加强对其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学生在企业涉外经营中国际金融实务和技巧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在国际结算、国际融资、国际资本运营、外汇风险管理等方面强化指导,使国际金融的教学更好地与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为学生将来从事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业务、外贸企业的风险防范及投融资安排等提供业务上的指导。
3、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补充新知识
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科书的更新速度已很难跟上这些前沿问题演进的速度。需要我们专业教师密切关注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新的理论和知识,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美国次贷危机已对货币金融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国际金融教学内容形成冲击。危机后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修正,新的案例要添加至教学内容之中。而且这场危机使得世界上大部分经济体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教学中要吸取此次经济危机的教训,强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紧密性,客观地分析评价那些远远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衍生工具。
二、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国际金融》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兴趣不浓厚,知识掌握不牢固。教学手段是推动教学方法改进的有效途径,应重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如:课程讲义全部制作成powerpoint幻灯片,进行多媒体教学;将教案、习题、案例资料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录学习;鼓励学生登录国内外商业银行网站或财经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四位一体”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四位一体”的理论教学法
所谓“四位一体”方法主要是针对国际金融理论的教学规范,通过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教学具体阐述“四位一体”法的四个方面。一是讲清楚理论的各种假定条件或约束条件,向学生阐明一价定律和两国之间没有贸易障碍是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因此该理论与现实的经济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理论的逻辑推导或数学推导,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根据一价定律推导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表达式。三是分析理论所隐含的政策含义和启示,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向学生说明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大小与该国通货膨胀率和物价的变动有关,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购买力平价的汇率确定了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现行的市场实际汇率乃是以此均衡汇率为中心而上下波动的,因此,以购买力平价汇率为尺度去与现行实际汇率进行比较,便可发现后者偏离正常均衡汇率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四是运用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对案例“巨无霸”指数的分析,进一步说明各国货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汇率偏离的原因,增强学生对该理论的认识,使学生能融会贯通,运用该理论分析现实的汇率问题。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学习,教师充当导演角色,通过有效控制讨论过程,提示思考线索,提供分析方法;学生充当思考者、决策者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身临其位、身临其境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将国际金融的原理与当前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能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加深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解“外汇和汇率”一章时,可加入2006―2007年美元贬值的原因分析;在讲解“衍生金融工具”一章时,可加入中海油博弈海外市场和巴林银行事件的案例;而在讲解“外汇风险”时,可加入汉莎航空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的实例;在讲解“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时,可加入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案例。好的国际金融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等特征,案例内容应包括题目、背景材料、具体内容、适当的提示分析、相关的思考题等方面。
3、课堂讨论法
除了案例分析外,师生互动的课堂讨论也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当的讨论选题成为课堂讨论的关键。首先,选题应能充分运用《国际金融》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即应涉及国际收支、国际储备、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等基本理论内容。其次,讨论的选题要紧扣现实,将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趋势有机引入课堂,保持教学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学以致用。例如,在学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及国际储备后,就可以讨论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及特点及可供选择的调节手段,并就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管理及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最后,选题要面广、点多,能分割为多个部分,以便于学生划分相应的专门学习小组,集中针对所分配的选题进行准备达到全面参与讨论的良好效果。
4、模拟和实践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开设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及国际结算模拟等金融交易,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让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国际金融业务的实战氛围,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快适应环境,有效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应多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其形式可多元化,与银行、证券公司、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及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主管担任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研,了解当今金融环境和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三、优化考核方式
对于突出实践性的企业管理的教育而言,哈佛商学院无疑是全世界的典范,国际金融课程的考核也应借鉴哈佛商学院的成功经验,优化考核方式,使学生通过考试能在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首先,在学业考核上应改变过去书面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不仅依据试卷和论文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通过课堂参与度来直接评价学生的学业,促使学生非常重视上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发言,以保证学生能力培养过程的扎实性,严防学习上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将学生的出勤情况与所得成绩直接挂钩,以充分体现出按时上课对于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同时也是对学生时间观念和综合素质的锻炼。再次,对学业成绩实行强行分级的制度,按一定比例将学生成绩划为优良中差,一方面给学生以压力,激励学生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间接地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成绩考核,能够拿出有说服力的评价标准,将教学工作搞得更加细化。这样,避免一次考核定论的作法,既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体现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自我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由于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金融教学改革必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特点,把具有新意的教学思想应用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金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6).
[2] 王爱俭: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3] 王伟: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12).
篇9
【关键词】国际经贸人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30-02
国际经贸专业是一个涵盖经济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专业,对实践性要求较强。为了培养既懂国际惯例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就必须跟上我国逐步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改革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体现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之上。
一、实践教学对于国际经贸人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1.培养新型应用人才和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的需要
以往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国际经贸专业的教学将重点放在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授上,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对实际经贸业务束手无策。如今的外贸公司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来则能干”,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素质与外贸岗位的这一要求相差甚远,尤其是外贸单证、国际结算业务操作更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经贸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业务性比较强的环节尤须重视。
2.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培育民族创新精神的需要
实践教学利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奠定基础。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化学习和培养学生创造力,这一特殊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它在国际经贸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实践教学改革
《国际金融学》与《国际结算》都是国际经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两门课程不仅涵盖了大量的国际金融理论知识,而且也包含了大量实际操作业务内容。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国际金融学》还是《国际结算》,这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都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国际金融业务,如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还没有在我国国际金融市场上开展,加之实验室条件受限,比如外汇业务的操作就会因为无法接受实时更新的市场信息而失去开课意义。
但是,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经过几年的努力,针对《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等相关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1.突出国际金融类实践课程体系开发的重要性
(1)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逐步加大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
(2)凡是两门课程中实践教学时数比例较高、实验项目较多的已经独立设置实践课程,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2.加强师资力量的配备
国际金融教研室更加注重《国际金融学》与《国际结算》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即强调每一位授课教师,至少应具备一项金融业务的实践。要求授课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3.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仅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而且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生参加金融业务的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书本上的疑惑,激发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简言之,通过教学改革发现: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学生的社会实践,也是加强国际金融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环节和途径。
三、《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实践教学方法
1.国际金融模拟实验室建设
(1)国际金融模拟实验室的框架与功能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国际金融模拟实验室系统采用的是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后台为Unix、Lunix、Windows XP、OracleWorkgroup Server 7.3.2;前台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主要设备有数字卫星接收机、服务器Pentium Xeon2.4Hz/1G内存/120G硬盘、可堆叠交换机、工作站终端P4/128M/30G、LED电子显示屏、投影机、实物展台、DVD机、中控系统、电动幕、音箱、功放器等。
(2)实验室实践教学的作用
如前所述,开展国际金融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解决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因此,实验室则注重以国际金融领域的实际业务流程为背景,给学生提供全真模拟实验场所,做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就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而言,校内的国际金融实验室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促进教学与科研发展为目标,充分满足了国际经贸专业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和国际金融相关业务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给学生实际操作,掌握国际金融实际业务的基本技能创造了条件。
2.《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要保障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就不能忽视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中,我们已经按国际金融相关课程比如《国际金融学》和《国际结算》的考核内容分成理论与实务两部分,取笔试与实验室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主要是基础理论考核,目的是主要考查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实验室考试主要针对《国际金融学》和《国际结算》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利用实验室上机操作,考核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对于国际金融相关课程的实践考核方式改革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时成绩。授课教师给每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记录每次训练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实际操作、观察记录、实践训练报告等,为计算实际操作能力总成绩提供数据。
(2)笔试成绩。主要以书面简答的形式考察国际金融类课程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情况等。
(3)实际操作考核。根据这些课程实际操作的特点,主要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求学生在局域网上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根据内容展开充分讨论。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提问和解答,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尝试到探究和创新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同时也是一种教学考核的方法之一。
3.积极开展课外辅助活动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工作作风的一个有效途径。
(1)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建立实训基地。
社会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是不仅要使学生认识世界,还要让他们能改造世界,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2)开展国际金融相关课程的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知识的兴趣。
国际金融教研室曾组织商学部开有《国际结算》课程的班级进行知识竞赛,比赛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各种结算单据的制作及审单。这样的竞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竞赛过程中加深了对国际结算单证制作的印象。
总之,国际经贸人才国际金融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要为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要为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服务,要为培养学生具有创造能力服务。因此,在高校不能把实践教学仅仅理解为是开一两门模拟试验课或外出实习之类的孤立教学活动,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是学生走上岗位前工作能力的检验,即单纯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应把它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校内与校外、课堂内与课堂外。
参考文献
1 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高教探索,2003(4)
2 杨 林、颜金林.金融实验教学的定位模式与改革路径.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
3 吴时舫.培养外经贸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黑龙江教育,2006(5)
篇10
关键字:金融服务,金融中心,产业集群
1.引言
金融服务产业总是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概念(Panditetal,2001)。Patterson(1913)将纽约作为金融中心,研究纽约金融中心在美国和世界的影响和重要位置。随后Smith(1929)阐述伦敦股票交易所的历史和地位,Reed(1980,1981)根据亚洲各个金融发达城市历年来的金融数据,运用层次聚类分析(HCA)以及逐步多元判别分析(SMDA)方法,动态比较和分析亚洲金融格局,从而明确了东京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重要金融中心,中国上海在1947年以前就是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表1通过金融中心的外汇交易和金融部门的数目,表明各个金融中心的集群发展过程。至今,纽约、伦敦和东京依然处在世界重要金融中心位置,BenEdwards(1998)在经济学家杂志上首次将三个城市称之为”资本之都”(CapitalsofCapital)。
根据Kingderberg(1974)关于金融中心的定义,金融中心不仅仅可以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转向投资者,而且也影响支付和地区之间存款转移。银行与金融服务中心充当了空间价值转移和交易的媒介与桥梁。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专业化的国际借贷和国家之间支付服务。Kingderberg认为银行和高度专业化的金融中介的集聚,形成了今天的金融服务中心。
O’Brien(1992),Portus(1996),Gehrig(1998)等从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研究。O’Brien与Portus认为,地理和时区并不是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而Gehrig认为,国际金融中心(IFCs)的产生源于金融中心的重要角色与金融活动的性质。IFCs的金融活动包括(Kaufman,2000):(1)外汇交易(FOREX),如现金业务,掉期和交换业务等;(2)全球性的股票、债券、及其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如期权、期货交易活动;(3)货币管理、支付、清算、收购与兼并、保险理赔等。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中心的层次结构也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Johnson(1976)将纽约和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用以区别于其他的地区金融中心。他认为香港、新加坡、巴拿马等地区性金融中心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上靠近一些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服务的顾客,而且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相当稳定安全.这些外资银行往往来自于国际金融中心。Sassen(1999)则认为,国际金融中心处理来自于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和政府的复杂的资本流动和运作,以不断创新的方式为其他的城市提供金融服务和全球管理,而地区性金融服务中心仅仅是管理资本流动或发行债券的窗口,国内发行债券或上市,均有国际金融中心著名的金融机构(如JPMorgan,DeutcheBank等)参与发行和购买,因为地区性金融中心云集了国内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在地区性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有利于获取信息,减少交易成本.Poon(2003)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本市场进行研究,1980年的资本市场分为三个层次,1990年资本市场分为四分层次,而1998年的全球资本市场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纽约伦敦占据第一层的位置,东京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法兰克福同属于第二层,中国台北、香港位居第三、第四层。由于新兴国家的开放政策以及资本市场自由化,近年来涌现了一批新的金融中心城市。
Kingderberg(1974)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形成了金融市场的集聚力量。他认为,局部信息与时区不同都是金融市场集聚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金融中心在交易量和业务水平上更加集中于国际金融中心。至1997年末,25个城市占有了全球83%的金融资产。伦敦纽约东京三大金融中心持有全世界1/3的机构管理资产以及58%的全球外汇市场(Sassen,1999)。McGaheyetal(1990)认为国内外金融服务竞争主要源于金融服务机构和产品的集中,及其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一体化。集中与全球化决定了金融服务机构在其他的国家与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时,必须考虑地区成本与优势,优秀的金融人才,先进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以及政府监管和税收政策。但是基于集中与全球化的观点并不能对新兴金融中心的增多做出合理的解释。
Gehrig(1998)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对信息较为敏感的金融交易更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中心,而对信息不敏感却对监管成本差异更为敏感的金融交易,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与交易限制的放宽使得金融资产交易成本下降,偏好于城市的郊区。Pandit等(2001,2002)则采用了Swann(1998)提出的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对英国金融服务产业进行分析,认为集群效应影响公司的成长以及新进入者的数量,同一金融服务中心的不同的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本文下一节介绍金融中心和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第3节分析金融服务中心形成原因、进入机制等,第4节介绍Swann成长模型和新进入模型以及金融服务集群分析的研究启示。最后讨论金融中心的金融部门结构以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和近期发展战略。.理论研究
为研究和分析金融服务与金融中心的集群方式和特点,我们先介绍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这里首先介绍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时考虑的位置和城市选择方法,然后介绍产业集群的一般分析方法,最后介绍金融服务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特征。
2.1金融机构位置选择理论
Choietal(1986,1996,2002)通过对全世界14个金融中心的实证分析,研究了世界金融服务和金融中心的格局动态,以及金融中心集聚吸引力的原因.他们采用了14个金融中心城市中300多个跨国银行总部和分支机构的分布数据,构成14Χ14维关联矩阵,矩阵元素代表银行总部位于城市中,并在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总数。经过多年的数据可以统计分析国际金融服务网络的结构动态,使用作为金融中心城市的排名依据,以及该城市吸引跨国外资银行设立分子机构的潜力大小的衡量标准。研究表明城市吸引力主要由以下因素所决定:(1)城市地区经济规模与经济活动;(2)已有的银行总数;(3)股票市场规模大小和交易头寸;(4)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如国际资本流动、对外直接投资(FDI);(5)以及银行企业的机密保护程度。
Jegeretal(1992)研究发现,(1)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他金融城市流入该金融城市的贸易总额。因为,跨国银行为了提供给其他地区高水平的顾客服务,更愿意在顾客所属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节省服务费用和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2)由于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的存在,国际金融服务网络呈现非对称结构,而且由于新兴国家的积极开放政策和频繁的国际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以离岸金融中心的形式日趋分散。
Nigh(1986)通过分析美国银行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表明,跨国银行分支机构的位置选择依赖于地区性的金融活动机会。Yamori(1996)在Nigh(1986)的基础上研究日本金融机构在外设立分支机构的选择策略。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分析对一下参数进行估计,
(1)
其中代表本国金融机构在国家的活动数量,用金融机构输出的FDI来衡量;代表运营在国家的本国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可以采用这些企业引起的FDI流出或者进出易量来衡量;为地区性的金融活动机会,一般采用人均国民收入或者广义货币M2(M1与定期存款之和)。
Gehrig(1998)建立了以金融工具或金融活动的信息复杂度为标准的位置选择模型.例如证券投资收益的评估,投资者希望获得未来不确定状态的可能性,了解证券更加精确的信息。由于不同的金融工具对信息的富含程度和灵敏度具有很大差异,通常采用信息复杂度来衡量金融证券工具的未来收益的状态数。一般来说对信息敏感的证券交易活动更可能在信息密集的地区进行,而信息不敏感的证券活动则可能分布在郊区位置。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交易成本下降,金融中介的出现以及金融分支机构的设立,提高了金融信息交流和畅通,以及金融活动中的交易摩擦。Gehrig(1998)假定在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时,获取某一风险证券的信息受到城市以及观测误差的影响。那么,其中,作为风险证券的基本信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证券的收益,即,而且假定。根据是否在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
(2)
其中,表示为信息的复杂程度,值越大信息越不精确;表示设立分支机构所需要的沉默成本(固定成本);表示每次金融交易活动所需要的交易成本;代表金融活动的频繁程度或平均交易次数。通过比较可以知道,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表明如果要求的信息十分精确,金融活动的流动性强的条件下,那么为了更容易的获取地区信息,金融机构将考虑在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当>则,表明如果要求的信息粗略不敏感,那么为了更节省成本开支,金融机构将不会在城市设立分支机构。
2.2产业集群分析方法
正的外部性在我们产业集群的分析方法中是分析的关键。集聚或经济外部性使得产业集群内形成的供需条件优于分散的产业分布,促使企业的成长以及吸引新进入者。当集群达到一定规模时,企业的成长和新进入者会加强集群力度,从而加速产业内的集群优势。集群因素还包括产业内的高生产率与创新能力。然而,当集群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时,市场内拥挤和竞争会阻碍企业的成长和进入,影响产业内的集聚与集群,直到产业内达到一个动态的均衡,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趋于稳定。EconomidesandSiow(1988)假设市场处于瓦尔拉斯均衡(WalrasianEquilibrium)条件下,市场容量受到流动性强弱的影响。Swannetal(1998)也因此而提出了集群生命周期概念。同时,地区性气候,基础设施,文化环境也是影响产业动态集群的重要因素。图1表明,产业集群受到新进入者和企业成长的正效应影响,形成循环的集群动态。
表1概括了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所带来的好处以及集群的成本。从需求方面来看,集群内的企业接近于服务顾客,因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Hotelling,1929)。集群内的企业易于被顾客找到,从而降低顾客为购买到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搜寻成本。最后,集群内良好的声誉和成熟的供需关系,为新进入的企业带来正的信息外部性和规模经济。
AudreutschandFeldman(1996),Jaffeetal(1993)的研究表明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随空间距离的扩大而下降。因此,集群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内经验共享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供给方面的优势来看,集群企业面临大量的专业人才市场,利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集群所具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与航空,利于集群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另外,信息外部性的存在使得新进入企业可以了解和学习集群区域内企业的生产和市场管理等成功价值的经营活动。
当集群规模达到某一程度时,集群效益并不是一直处于增加状态,成本开始加速上升。集群内因为需求有限而导致市场拥挤,加深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销售广告费用和市场服务成本,从而影响公司业绩。库诺均衡模型表明,竞争者数目的增加,虽然会提高社会福利总量,但是会导致每个公司平均销售额、价格和利润的减少。同时,集群所带来的成本在供给方面表现为投入要素市场的拥挤和激烈竞争,比如写字楼租金或劳动工资的上升。
表1企业位于集群内的优势和成本
需求供给
优势接近服务顾客知识溢出
Hotelling顾客选择人力资本专业化
降低顾客搜寻成本基础设施优势
信息声誉的外部性信息外部性
成本市场的拥挤和竞争市场上拥挤和竞争(房地产,劳动力)
来源:来源:Swannetal(1998),Panditetal(2001)
产业集群内的需求优势体现于企业所属部门的集群区域,也体现在关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的集群区域。例如,部门J是部门I的主要产品购买商,那么部门I将享有其他部门(部门J)集群所带来的需求优势。而集群内的需求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同一部门,基本上与集群内的其他部门不存在相关性。集群内的供给优势则主要来自于相同部门的集群正效应。产业内人力资本和知识结构的专业化程度很高,部门之间差异较大。同样信息外部性也是针对不同部门具有不同影响。PatelandPavitt(1994)认为企业为了维持持续的竞争力,采用一系列宽范围技术体系,以抵御来自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压力。因此,技术溢出体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效应区别较大。转3.金融服务集群原因
关于金融服务集群的研究,胡坚(2003)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金融因素和政治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决定了投资消费,从而影响资本流动和金融活动。而金融因素则考虑金融制度完备、金融产品与金融创新、金融交易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先进程度。本文仅仅从金融市场的集聚和分散两个角度,对金融服务集群进行经济产业分析。
3.1金融市场集中
(1)支付机制中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作为主要的集群因素,在金融服务活动中体现在转移支付系统,及其交易清算业务。由电子网络支持的国际支付系统,如SWIFT,CHIPS,Fedwire处理100多个国家3000-4000家金融机构的转移支付和清算业务(Grabbe,1996)计算机网络Reuter,EBS,Telerate,Bloomberg使得投资者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通过互联网了解金融市场信息和进行金融交易操作。因此,作为全球金融市场伦敦纽约和东京三大金融中心,由于金融信息技术以及金融管理水平的提高日趋强大;而作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其他中小金融城市越来越分散。由于考虑到租金、劳动工资和监管税收,金融服务集群逐渐被功能强大的通讯网络所替代。
(2)信息溢出。Bossone等(2003)研究表明,金融中介(信息提供商)的参与,使得投资者与通过银行借贷而经营的企业家之间信息交流充分,从而提高了整个价值投资链的利润.金融中介在提供投资活动信息的同时,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定价分享一部分利润。对于支付手段复杂而且信息灵敏度高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工具来说,投资者和券商在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掌握更加丰富的金融信息.然而,信息溢出对于信息不敏感的金融工具,或者流动性强竞争自由度高的金融市场,影响不大。
(3)流动性与市场外部性。流动性具有正的外部性。在流动性好的金融市场,个别交易引起的价格波动较小,而流动性弱的金融市场,较小的交易量也可以引起价格的明显变动。因此,风险规避的投资者偏好于在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市场进行投资活动,流动性强的金融市场吸引了众多的金融交易活动。Pagano(1989)运用简单的两阶段动态投资组合模型,分析了市场波动、新投资者的进入可以提高原有的市场投资者的经济效用。
3.2金融市场分散
在金融服务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集群负效应,从而影响集群的规模。投资者在金融投资活动中,也会选择某一个或者几个金融中心作为其交易场所。以下主要从市场进入、政府干预和信息地区导向三方面解释金融服务市场中出现的分散现象。
(1)市场进入成本与协调。Pagano(1989)发现市场进入成本,不管是分散或者集中的交易,都会产生协调问题从而导致多重均衡(MultipleEquilibria).投资者需要权衡市场进入成本与市场参与期望效用,从而决定是否进入该市场。由于流动的外部性,投资者的希望效用还依赖于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数量。如果各金融市场的进入成本不一致,市场也可能存在分散均衡,大型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市场进入成本高的交易市场,而小型投资者选择底进入成本的交易市场。EconomidesandSiow(1988)分析了市场流动性与市场进入成本的替换关系。由于流动性存在,投资者一般喜欢在某一个交易场所进行金融交易,然而市场进入成本使得投资者考虑交通费用等。因此,如果投资者们远离流动性好的金融市场,那么他们将愿意停留在流动性相对较弱的金融市场。
(2)寻租行为与政府干预。由于金融中心的集聚优势,第三方往往受利益驱动参与分配收入和利润。例如财政局收取税收(如Tobin税),工会提出更高的工资要求。这样的寻租行为会降低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提高市场分散的可能性,降低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汇率风险。
(3)信息地区化。由于实际活动的地理分布,金融交易信息存在地区化。投资者往往偏好于国内金融交易市场,即HomeBias(HB),Gehrig(1993),KangandStulz(1995)认为HB现象的存在,是因为国内市场提供给国内投资者丰富的市场信息,即使资产价格反映的市场信息不够充分,那么行为理性的资本市场自然会出现HomeBias现象。当市场价格处于不完美均衡时,根据贝叶斯原理和概率估计方法,优先获得的重要信息影响投资决策。而对于外国投资者则考虑国际投资组合,试图将低由于HomeBias带来的信息差异和其他风险。但是由于通讯技术的进步导致信息差异程度和市场进入成本的降低,金融中心的分散现象逐渐下降,积聚集群的趋势不可逆转。4.金融服务产业集群演进研究
Panditetal(2001)在研究英国金融服务产业的集群动态一文中,采用了Swann(1998)提出的成长模型和新进入模型。Pandit首先按照金融部门的分类,将金融机构划分为银行、信托投资、人身寿险、非寿险、保险附属机构、其他非银行金融中介、金融中介附属机构、股票基金市场8个金融部门。1997年的数据表明,信托公司和寿险公司的数量占英国金融机构总数的66%,而银行的数目较少,但公司的平均规模较大。其次,按照不同的地区,统计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数据。
4.1成长模型
考虑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成长模型,可以用来论证集群内企业的成长要比非集群企业的成长速度快一些。企业生命周期成长模型可以采用公司员工数作为集群力度的衡量变量。
(3)
其中,
·公司属于部门,以及地区
·代表公司在年份的员工数
·代表公司在年份的年龄
·代表年份的年度里,该公司所属地区以及所属部门的总员工数
·代表年份的年度,该公司所属地区但不包括所属部门的总员工数
·随即干扰项
回归模型中参数代表企业的成长率,模型假设相同地区同部门的企业以相同的成长速度成长。参数用于衡量同一地区同金融部门的对该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其值为正表示集群加速了该企业成长,参数用于衡量同一地区其他金融部门的对该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下面根据、的取值进行分析。
(a)与符号为(+,+),表明集群内同部门或不同部门对企业的成长具有正的外部性,企业入驻集群带来的好处超过不足。
(b)与符号为(+,-),表明集群内相同部门对企业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不同部门则对该类企业的成长具有阻碍作用。因此,集群所带来的优势来源于自己部门,而不足则是因为位于集群区内的高成本和费用。
(c)与符号为(-,+),表明集群内相同部门对企业的成长具有阻碍作用,而不同部门则对该类企业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本部门的企业众多市场激烈竞争,从事影响了该部门企业的成长,而与其他部门企业的正相关性,在于集群带来的公共基础设施优势。
(d)与符号为(-,-),表明集群内同部门或不同部门对企业的成长具有负的外部性。
4.2进入模型
该模型可以表示为
(4)
其中
·表示部门总数
·代表第年度内,地区以及属于部门的新进入的企业数
·代表第年度内,所有地区属于部门的新进入的企业数,用于衡量该类部门经济周期对新企业进入的影响
·代表代表第年度内,地区并且属于部门的新进入的企业数
·代表代表第年度内,地区属于所有部门的新进入的企业数
进入模型常常用于解释在不同的集群规模下,集群内的企业对新进入者的影响程度。参数表示各个部门的企业对部门的新进入企业的吸引或者阻碍作用,其估计值的绝多大小代表这种作用的强弱程度。而参数代表该集群地区的金融机构或企业是否过多,或者说由于集群规模导致的拥挤成本上升超过了技术溢出和信息溢出,那么集群规模会出现下降趋势,金融服务产业达到饱和状态。
由于模型中采用了大量的离散变量,各年度的数据均可作为离散时间的排队服务随机过程进行分析,那么我们运用Poisson分布或者负二项分布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验证数据的合理性。
4.3结果分析
Panditetal(2001)运用成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的数据结果如表2。从该表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信托投资与非寿险两类金融部门的年成长率仅为0.1%和0.6%,远远低于其他部门的平均水平(大于2%)。成长率高的部门为银行、金融中介及其附属机构、寿险公司;(2)金融服务集群内银行、非寿险、非银行金融中介(信用评估、租赁、风险投资)等三个部门促进本部门金融机构的成长,对本部门具有较强集群正效应。然而这些部门对其他部门则产生较强的负外部性,从而阻碍其他部门金融机构的成长。
同样可以从进入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中得出如下结论:(1)金融中心内银行、信托投资、非寿险、保险附属机构的存在吸引其他金融部门的进入。而寿险和非银行金融中介阻碍其他金融部门的进入;(2)保险附属机构对其他进入部门进入具有较强的吸引和促进作用。其中对银行、股票市场、非寿险以及金融附属机构的作用非常明显;(3)信托公司主要吸引非银行金融中介、股票基金市场的进入;(4)股票基金市场和信托投资企业进入金融中心,受其他金融机构的正面影响较大,应该具有较好的发展。
S8=股票基金市场:金融市场交易所和管理机构、基金管理、证券业务5.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和发展战略
在Reed(1980)一文中,上海于1947年以前就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由于最近十年中国金融市场对内对外逐步开放、金融信息基础设施的创新发展以及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的培育,上海金融中心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至2003年末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到423家,在沪经营性外资及中外合资金融机构达到90,上海已经成为国内外资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方,成为国内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上海的金融人才和技术优势(包括信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金融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杨咸月,2001)。上海建立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以伦敦、纽约、东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作为目标模式,这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国内重要金融中心,对外强劲的辐射功能是以国内强大的资金集聚和扩散能力作为基础。因此,要使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使上海成为国内金融中心,成为具备强大的内部资金吞吐能力和内外辐射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金融服务业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2003年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分别达到17300亿元、13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和24.4%。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累计成交8280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7%;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6050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6%;外汇市场成交1511亿美元,日均成交量6.02亿美元,同比增长54.26%。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成交172000亿元,同比增长44.2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金额达245亿元。与此同时,全市保费收入289.9亿元,同比增长22.02%。以上数据表明,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金融中心,而且外币存贷款余额以及外汇市场的快速发展表明,上海正在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把上海建立名义隔离性国际金融中心,突出上海的国际资金交易功能,尽快缩小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之间差距,减轻中国对外开放冲击风险.
建立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和金融服务活动,首先要加强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往来,吸引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外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与伦敦纽约东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的资金流动和支付转移结算业务,另外,上海应该积极培育发展多元化金融市场与主体,成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于一体成熟的金融服务体系,并加大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活动。
作为90年代兴起的上海金融中心,必须加快金融基础设施的的建设与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和办公条件、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国际化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及充分适应WTO框架体系的金融法律建设。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可以提高信息外部性和知识技术溢出,加强国际资本转移支付的规模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减少交易成本和波动时滞。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先将实现到2010年上海将基本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框架体系,而到2020年基本建成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并向世界级金融中心迈进。目前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时期,上海将进一步推进三大战略重点:一是加快金融资源集聚,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外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体系。二是完善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积极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统一互联,争取推出期货交易新品种,增设新的黄金交易和保险品种,确立国内体系完善、辐射力强的金融市场中心的功能,成为资本营运中心和资金调度中心。三是优化金融部门分布结构和金融政策,健全和完善有效的风险预警、处理和化解机制,确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金融发展环境,全面实现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和依法监管。参考文献
1.Audrestch,D.,andFeldman,M.P.(1996):R&DSpilloversandthegeographyofinnovationandproduction,AmericanEconomicReview,86(3),630-640.
2.BossoneB.,SandeepMahajanandFarahZahir(2003):FinancialInfrastructure,GroupInterestsandCapitalAccumulation.IMFWorkingPaper,January2003
3.Choi,S.R.,Tschoegl,A.E.andCh.-M.Yu(1986):BanksandtheWorld’sMajorFinancialCenters,1970-1980,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v,Bd.122.
4.Choi,S.R.,Park,D.andA.E.Tschoegl(1996):BanksandtheWorld´sMajorBankingCenters,1990,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v,Bd.132.
5.Choi,S.R.,Park,D.andA.E.Tschoegl(2002):BanksandtheWorld´sMajorBankingCenters,2000,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v,Bd.132.
6.Economides,N.andA.Siow(1988):TheDivisionofMarketsisLimitedbytheExtentofLiquidity(SpatialCompetitionwithExternalities),AmericanEconomicReview,108-121.
7.Gehrig,T.(1993):AnInformationBasedExplanationoftheDomesticBiasinInternationalEquityInvestment,TheScandinavianJournalofEconomics,97-109.
8.Gehrig,T.(1998):CitiesandtheGeographyofFinancialCenters.InJ.ThisseandJ-M.Huriot(eds.),TheEconomicsofCitie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
9.Grabbe,Orlin(1996):InternationalFinancialMarkets,EnglewoodCliffs.
10.Hotelling,H.(1929):TheStabilityofCompetition,EconomicJournal,1929,39,41-57.
11.Jeger,M.,Haegler,U.andR.Theiss(1992):OntheAttractivenessonFinancialCenters,in:Blattner,N.,Genberg,H.undA.Swoboda(eds.):CompetitivenessinBanking,1992.
12.Johnson,H.G.(1974):PanamaasaRegionalFinancialCenter,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261.
13.Kang,J.K.andR.Stulz(1995):Whyisthereahomebias?AnanalysisofforeignportfolioequityownershipinJapan,forthcoming: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
14.Kaufman,G.G.(2000):EmergingEconomiesand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ers,
15.Kindleberger,C.P.(1974):TheFormationofFinancialCenters:AStudyofComparativeEconomicHistory,Princeton.
16.McGaheyR.,MalloyM.,KazanasK.andJacobsM.P.(1990):FinancialServices,FinancialCenters:PublicPolicyandtheCompetitionforMarkets,Firms,andJobs,Boulder,Colorado:WestviewPress.
17.NighD.,ChoK.R.,KrishnanS.(1986):Theroleoflocation-relatedfactorsinUSBankingInvolvementAbroad:AnEmpiricalExamina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7,59-72.
18.O´Brien,R.(1992):GlobalFinancialIntegration:TheEndofGeography,RoyalInstituteofInternationalAffairs,ChathamHouse,London.
19.Pagano,M.(1989):TradingVolumeandAssetLiquidity,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55-274.
20.Pandilt,N.R.,GaryA.S.CookandG.M.PeterSwann,(2001):TheDynamicofIndustrialClusteringinBritishFinancialServices,TheServiceIndustrialJournal,Vol.21,No.4(October2001),pp.33-61
21.Pandilt,N.R.,GaryA.S.CookandG.M.PeterSwann,(2002):AComparisonofClusteringDynamicsintheBritishBroadcastingandFinancialServicesIndustr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EconomicsofBusiness,Vol.9,No.2,2002,pp.195-224.
22.Patel,P.andK.Pavitt(1994):ThchnologicalCompetenciesintheWorld’sLargestFirms:Characteristics,ConstraintsandScopeforManagerialChoice,SIEEPDiscussionPaper13,UniversityofSussex,SciencePolicyReseachUnit.
23.Patterson,E.M.(1913):CertainChangesinNewYork’sPositionasaFinancialCenter,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21,No.6(Jun.,1913),523-539.
24.Poon,J.P.H.(2003):HierarchicalTendenciesofCapitalMarketsAmong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ers,GrowthandChange,Vol.34,No.2(Spring2003),135-156.
25.Porteus,D.(1996):TheGeographyofFinance,Aldershot.
26.Reed,H.C.(1980):TheAscentofTokyoasan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er,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1:3.
27.Reed,H.C.(1981).ThePreeminenceof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ers(NewYork:PradegerPublishers).
28.SassenS.(1999):GlobalFinancialCenter,ForeignAffairs,Vol.78,No.1,75-87
29.Smith,C.F.(1929):TheEarlyHistoryoftheLondonStockExchange,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19,No.2(Jun.,1929),206-216
30.SwannG.M.P.,PrevezerM.andStout,D.(eds.)(1998).TheDynamicsofIndustrialClustering:InternationalComparisonsinComputingandBiotechnology,OxfordUniversityPress,Oxford.
31.Yamori,N.(1998):ANoteontheLocationofMultinationalBanks:TheCaseofJapaneseFinancialInstitutions,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2(1998),109-12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