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时间:2023-04-05 01:3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省实施的“村村大学生计划”是一项利民利农的教育工程,也是快速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人才工程,旨在为农村培养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带动群众致富的“上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科层次乡土落地人才。本文对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畜牧兽医专业“村村大学生”培养中优化人培养模式问题进行交流,为高职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落地人才
针对村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作为“村村大学生”培养牵头学校之一,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村村大学生”培养期间,共招收四个专业350名来自省内各乡村的学生,按照为农村培养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带动群众致富的“上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科层次乡土落地人才,也就是要为农村培养一批懂技术 、会经营、善管理、通市场、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采取了诸多有力措施,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优化和强化。本文就我院“村村大学生”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的“15+5”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优化问题进行阐述。
一、工学结合“15+5”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背景
针对村村大学生的学制较短,生源基础总体偏低,文化水平良莠不齐,年龄相差较大,部分学生已成家立业等现实问题,我院知难而进,认真研究和探索,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村村大学生”培养能否立足龙江、面向乡村、服务“三农”,为农村畜牧生产一线培养适用、实用的落地人才,构建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1.培养目标准确定位,面向“三农”,培养落地人才
黑龙江是畜牧业大省,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已经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2003年,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主辅换位”,2010年以后,畜牧业产值要达到农业经济70%以上。要完成这一战略目标,人才支撑至关重要。据统计,全省1100个乡镇现有畜牧科技人员4384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仅占1.33%,平均每个乡镇不足0.5人。由此可见,我省乡镇畜牧行业生产第一线极其缺乏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确定“村村大学生”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既要立足本土,结合当前农村基层养殖业的现状,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使学生掌握常规技术外,熟悉规模化、现代化、工厂化、自动化畜牧业的生产技术。
2.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关键技术环节
畜牧兽医专业面向比较宽泛,涉及行业的养、繁、防、治、管、加、销等技术环节,涵概了畜牧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及服务体系,在有限的二年时间内,学生不可能每个技术都能做到精通,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把握好特殊与一般、基础与应用、宽泛与突显的关系,增加针对性,淡化或删除繁琐、无应用意义的理论知识,强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根据学生的意愿,提供若干个专业方向,在实践中加以强化。
3.体验基层生产环境,强化服务意识
村村大学生毕业后均回乡工作,在校期间必须让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达到统一和共识。通过加开必要的与农村工作相关的课程外,每学期安排5周的专业生产实践,使学生熟悉养殖一线工作场景,从事专门专业工作,练达专业技能。假期内安排2周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在任务中了解农村畜牧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及改进措施,对其学习、工作大有益处。
二、工学结合“15+5”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基于“村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行业现状和发展态势,从“村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出发,在总结和借鉴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工学结合的“15+5”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学习期间,在教学方案的指导下,按着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具体要求,学生学习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练达必备的专业技能,融“教、学、做”为一体,专业能力螺旋式递进,从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应用能力逐渐上升。
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期间,实行现场技术人员导师制,学生在生产岗位从事专门的技术工作。第一、二学期,学生在畜禽饲养管理、常见疾病防治、繁殖育种、饲料加工调制等岗位进行轮换实训;第三、四学期,根据学生的意愿,结合本乡工作特点进行定向培养和顶岗训练,达到胜任岗位工作之目的。
三、科学构建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村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围绕“养、繁、防、治、管、加、销”七大要素,打破原学科制教学体系框架,对课程进行解构与重构,专业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体现实用、适用、应用的理念,课程内容删繁就简,及时补充行业新知识和新技术。
1.增设部分课程 结合毕业生工作场景的需要,增设农村社会学、农村发展规划、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等课程。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使学生熟悉农村发展的现状,把握农村发展动态,具有适应乡村工作环境能力,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献身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心尽力。
2.整合部分课程,使之与生产环节相吻合将牛羊饲养管理技术、猪饲养管理技术、鸡饲养管理技术、动物内科疾病诊断及治疗技术、动物外产科疾病诊断及治疗技术、动物传染病防制技术、动物寄生虫病防制技术等7门课整合为牛羊生产、猪生产、禽生产三门课;将解剖生理、药理、病理、动物临床诊疗技术整合为兽医基础;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整合为应用化学。整合后的课程更具有岗位针对性,内容设置与生产一线关键技术和环节相融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
3.教学组织灵活多样根据畜禽生产周期,结合行业生产特点,依照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有些内容和课程可先讲后练,亦可先练后讲或边讲边练,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结合现场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突出重点,其它课程与之相匹配、有机穿插教学,达到时间、空间多维利用,信度、效度相统一。 "
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1.以岗位需要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构建由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三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堂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室与校内生产基地相结合、基地与行业企业相融合。
2.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教学始终。学生入校后即接触专业生产实际,营造专业学习氛围,达到早实践、多实践,整个学程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的目的。
3.遵循从简到繁、从专项到综合的原则,与畜禽生产周期和主要环节密切结合安排教学,通过紧密结合实际的螺旋式周期循环,使学生掌握综合专业技能。
4.加强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积极与省内、外行业生产企业合作,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5.实行双证制,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认定有机融合。在毕业前,按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每名同学毕业前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都能获得高级动物疾病防治员、高级家畜饲养工、高级家禽饲养工、高级畜禽繁殖工等2个以上畜牧兽医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
五、特色及效果
1.随着我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畜牧业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成为现在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新的经济生长点。借鉴以往的办学经验,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畜牧兽医岗位(群)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行“村村大学生”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体系的全新设计。
2.以适应农村发展需要及畜牧兽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与养成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3.调整课程设置,对原有学科体系课程进行科学的整合,删除陈旧的教学内容,及时补充行业新知识和新技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实践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即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片面加强单项实习向畜牧兽医生产综合应用转化,基层畜牧业生产定位由分散型、粗放型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化。
5.根据培养模式的要求,认真编写与教学计划相配套的教学大纲、“村村大学生”实用教材、教学讲义,形成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料。
6.注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每门主干专业课制作CAI课件,专业核心课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创建试题库、技能考核方案,教学资源库丰富完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合理选用专业教室、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及省内外生产企业等教学场景,融“教、学、做”为一体,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接轨。
参考文献 [2] 李庆章 于广建 梁云福 林洪金 新农村建设适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 2007.7
篇2
一、发展现状
(一)人才培养层次模糊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金融专业虽已形成了本、硕、博这样多层次的培养体系,但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却普遍存在衔接上不明显,目标上较宽泛的问题。据国内某项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受访者认为我国目前金融专业本科、硕士层次的课程设置简单重复,与博士课程设置脱节,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深浅程度方面与本科体现不出差异,容易导致硕士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也为进一步接受博士研究生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课程设置亟待升级
现阶段很多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内容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齐头并进,课程的设置明显落后于金融业的发展。首先是内容陈旧或更新不及时。其次是微观不足,大批毕业生在从业初期首先会接触到一线的金融工作,需要的是微观金融知识,而校内讲授过分偏重宏观金融理论的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要。再次是内容重复,由于课程和课程之间缺乏内在沟通和渗透,以及课程体系目标不明确等因素,致使很多开设课程内容上具有重复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教学资源浪费。
(三)教师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金融专业教师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虽然有很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教学过程极易出现照本宣科。同时他们也大多是在传统的金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知识结构与金融业发展趋势也会存在不适应性。
(四)产学结合运作欠佳
产学合作教育作为一项新型的教育模式,需要社会逐步认同。相当多的金融企业目前还没有意识到产学合作教育所带来的广阔前景,所以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时各项配套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金融业从业者、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投身产学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二、发展建议
(一)区分人才教育层次
金融人才的培养应根据各个教育阶段的特点,分别明确各自培养目标。本科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性的,强调的是基础理论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应以专业教育为主,以高级金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熟练掌握金融理论,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博士研究生教育应以理论和高级方法论为主,培养敏锐观察力、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对金融经济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二)注重教学课程设置
金融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包括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统计学等,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更倾向于会计财务知识、营销知识和法律知识等课程。故课程设置上应结合实际,既总揽全局又重点突出。
1、课程设置微观化
金融教育要重在务实,能否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适应性和就业能力,是衡量金融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课程设置上除保证知识面覆盖用到的如金融制度、金融体系等主干课程外,还应包括微观金融运行在内的知识与实践,以期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金融体系的完整框架。
2、教学内容综合化
金融是一门涵盖内容十分广泛的学科,应当重视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通才教育”,逐步实现从培养单一专门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促使从业者或学习者突破狭隘专业框架,开阔视野,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3、教材选用国际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金融机构承担的涉外业务也在不断增多,这就要求金融教育不仅要面向本国金融业,还要面向国际金融市场。所以教材的选用上,应积极吸纳现代金融理论成果,及时反映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的最新动态,确保教材内容的国际化水准。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金融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1、以内部培养为基础
高校内部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当实行“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重在培养”的方针,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鼓励教师进修、参加学术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以外部引进为拉动
国内外有很多金融业精英,他们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具有扎实的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熟悉现代资金运作规则,把他们作为学术骨干加盟进来,将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金融教育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改革创新。
篇3
关键词: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创新人才
当前毕业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古老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重点表现在对于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还远未达到一定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这一要求,尤见其重要。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根据各自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从其基本要素来看,培养目标是根本,依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任务和要求确定;培养规格(培养质量标准)是培养模式的主体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明确了培养对象应该具备何种知识、能力、素质及思维架构,是人才培养得以按照暨定目标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培养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环节等,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评价体系是对实施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考评,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笔者认为,大学的教育并非把学生训练成机械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更应该赋予每名学子一个成熟的人格、清醒的头脑和出众的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转向重视素质教育,强调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不断探索宽口径、高精尖的培养模式。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首先,教育观念上的单一、片面。当前的创新人才培养严格采用“唯分数论”、选拔采用标准化试题测试、考核采用标准化程式、培养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等等[1]。这种“标准化”流程,的确会给人才的培育、选拔、考核等带来一些公平、公正的因素,但此类“格式化”的趋向,导致学生是否能独立获取知识关注不够,绝大多数高校仍然存在“重教轻研”的思想,导致重视教育,而忽视科研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大师级的创新型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其次,管理模式上呆板、封闭。一是行政管理权力过大。多数高校的人事权、评估权和证书发放权都在行政部门手中,不仅过多的干预了日常事物,而且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政务方面而非教学服务,学科的设置、课程机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确立都由行政部门决定,背离了基本的办学精神和服务宗旨,师生成为弱势群体。二是管理结构组织复杂。多数的高校普遍存在着党政领导多、管理机构多、管理人员多的“奇观”,正是这种臃肿的管理体系、重叠的机构设置,导致了权责不分和效率低下[2]。三是制度落实缺乏公平。多数教授和教师既无行政权力,也无学术权力,资源配置被行政权力所架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何谈培育人才,更遑论创新人才。
第三,教材选用上混乱、滞后。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专业设置的进一步调整,各大高校自编专业教材的数量亦迅速增加,为了应付评比和评定,片面追求本校教材的自编率和数量,而忽视了严谨性和质量性,助长了剽窃、抄袭的不良之风,精品教材匮乏、生命力短暂[3]。同时,多数高校缺乏科学的教材选用论证体系,部分任课教师也是凭着自身的“经验”和“喜好”去选定版本,更有甚者一个版本的图文课件居然能够“循环使用”,学生得不到时代前沿的理论知识,何谈发散思维去创新。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首先,应转变固有思维观念。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质量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逐步积累和熏陶过程,如果我们的人才选拔仍然跳不出“唯分数论”的窠臼,跳不出被动应试的沉重桎梏,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就会面临不小的挑战。应将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来,将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其次,改进教育管理机制。应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建立能够实现教学要求并具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多一些自主发挥,少一些行政干预,通过面试选拔人才,从而把一些怪才、偏才从分数的“樊篱”中解放出来,是一种破解人才培养“格式化”的积极探索,代表了未来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在日常管理中打破专业、年级界限,允许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对于考察课、选修课广泛采取小组研究、课题论文、口试答辩等考试形式,并适时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的评估内容、方式、方法和标准等。
第三,完善教材配套体系。从制度上明确各级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拓宽渠道。院校要组织专门力量赴社会各界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老师共同对教材进行评估,并邀请专家审查和把关,确保教材内容的全面规范、准确实用。各级职能部门还要强化精品意识,完善奖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特色鲜明、创新性强的任职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
最后,科学设置课程类目。笔者建议应将通识教育课程继续作为基础,适当增加其分数,提高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同时着重强化实践课程,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逐渐培育3-4门比较成熟的实践类课程,综合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及时、直观、全面的学习信息反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达到“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随着高校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的调整,各大高校应当充分认清形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策略:第一,应尽快从全局高度统筹创新人才培养的地位,进一步廓清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意义;第二,大力推进管理模式的基础研究和能力培养的创新;第三,切实建设好人才交流和信息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5
篇4
1独立学院现人才模式的不足
1.1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缺乏地域人才培养目标
现今,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基本是局部革新母校或同类院校的培养方案,缺乏市场调查,没有行业特色,没有学校特色,盲目降低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致使人才的质量和规格都有所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功能定位、区域定位和专业定位三个方面,一旦学校定位出现偏差或错误,将失去独立学院的优势,从而陷入与同等院校的激烈竞争中。
1.2专业没能与母体错位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
独立学院是从母体学校孵化出来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等都与母体很相似,甚至一致;但要招生与就业方面又不可避免与母体相冲,形成竞争对手。独立学院有着很灵活的办学机制,有着地域发展的优势,如何服务当地经济是其发展应考虑的问题。如果独立学院原有的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行业结构匹配度不高,受到原有师资、办学基本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要实现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转变,需要的周期较长,改造困难较大;同时,现有专业设置缺少灵活性,没有体现不同教育类型的特点,专业设置缺乏自,致使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脱节。
1.3人才培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独立学院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岗位需求人才。然而,部分院校没有很好理解建立在独立学院特性上的“因材施教”,降低学校教学要求,致使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上出现偏差,脱离本科教学规律。独立学院学生来源基本趋势:大部分家庭富裕、社会地位较高或有着家族企业背景,一部分家庭条件一般,也有少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只有认清了独立学院学生与母体学校学生的整体差异,并注重学院内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把因材施教落实到每一层次、每一个体学生的身上。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群体。
1.4重视理论教育,实践教学地位不突出
独立学院还停留在老式“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文凭而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操能力不能提升到一个高度。新形式下,独立学院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特长技能培养、融入职业教育中优势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和实践学习内容,加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产学研用的结合,注重学生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实习实训为切入点,将各个行业、企业和单位的技术要求、标准、文化和项目等相关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加强教师转型发展,积极培养理论和实验(实训)操作一体化教师;加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努力形成一批校政企合作、特色鲜明的实践操作平台。
2转型发展背景下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向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应积极发展与中职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层次交融,创办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是为适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转型发展中的高校,需要培养具备现代科学知识、应用新技术、熟悉最新装备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同时兼有创业能力、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管理型人才;需要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1明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
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和企业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开阔视野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准确定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搭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科学平台,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学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努力提高家庭、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2.2加强地方和学校特色的专业群建设
以培养特色人才为主线,构建具有区域、行业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高校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急需人才,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要融入职教教学方法,并与当地的经济命脉发展紧密结合,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专业群既要突出人才培养方向,也要针对技术密集型领域。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与区域经济结构高度匹配的应用技术型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若干现代社会需求专业群,促使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齐头并进,提升专业集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学科专业竞争力。
2.3加强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教师需要同时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采用“引进来,走出去,双轨并行”、“培养为主,引入为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学校培养和企业引进两个渠道同时进行,侧重于把学校自有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主推“认能力,不认证”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在教师绩效、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激励教师主动转型。
2.4加强岗位实践教学的硬环境建设
(1)构建有实效性的现代实践教育模式。以丰富实践教育理论内涵、构建专业或专业集群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为改革为目标,以期为学校各专业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现代实践教育模式的构建。(2)优化实践教育的实施机制。以理顺实践教育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机构为改革目标,促进实践教育从零散、无序、多变的状态向常规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发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理顺学校各单位在实践教育协同合作上的职责分工。(3)完善实践教育的过程监管和评价机制。以规范实践教育的过程管理、完善实践教育质量标准和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为改革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实践教育实施过程的制度建设。
3结束语
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 人才 模式 改革
职业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深化教学改革是突出中职教育的关键,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国家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思路,增强专业对口度。中职模具专业改革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平台、多证书、强技能”教学机制,按照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及职业规范设计实训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拓展实践教学渠道。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番探讨。
一、模具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专业,已成为快速制造优质模具的有力保证。中国模具行业在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已经走在其他行业的前面。在设计软件方面如UG、Pro/E、Moldflow、AutoCAD等,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许多企业还应用了CAD/CAE/CAM一体化、三维设计、高速加工、快速成型、逆向工程、热流道、敏捷制造、仿真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高新技术的应用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特别是既有实践经验又掌握现代技术的模具专业人才更是非常紧缺。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模具企业的管理者们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单靠高薪挖人不能解决人才匮乏的根本问题,因此除了花大气力到人才市场去招聘,还主动与学校联系要求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高素质的技术团队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模具专业人才校企培养模式的思考
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模具专业的人才需求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国内的模具产业集群地对模具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是不相同的。模具专业主要依靠设计软件和先进加工技术,各模具产业集群地使用的设计软件和加工系统也有明显的不同。比如,江浙一带“长三角”地区各模具制造业几乎全部使用UG三维造型软件设计模具,很少使用PRO/E等其他设计软件,广东的模具企业主要使用PRO/E三维软件,而东北地区的企业大部分使用AUTOCAD及国产CAXA软件。在模具制造种类上,不同的省份也不一样,如“长三角”地区主要以塑料模具为主等等。 总之,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技能体系及课程结构多年来基本上都是同一模式,没有随着模具工业的发展而发展,也没有与区域模具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已经落后于模具专业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掌握模具先进技术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构建一套符合中国模具产业技术发展并具有区域特色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在开展人才市场调查和职业岗位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以“一专兼能、实践为重”的理念为指导,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重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应采用“2+0.5+0.5”的教学模式:即第1阶段学生以两年的时间学习必修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等课程,获得职业基本素质;第2阶段以学校为主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获取职业技能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3阶段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段时间以企业为主进行顶岗实训,完成理论到实践、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2.校企培养模式的思考。要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与企业的需求接轨,必须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的平台。校企合作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改变了以往“闭门造车”“理论脱离实际”的办学模式和理念,按照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实训条件生产化,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培训课程和教材,既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对现有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方式起到冲击和促进作用。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既能顶岗进行熟练操作又能爱岗敬业的技术工人,以生产创设教学情境,以模具产品为载体,实施项目式教学,所培养的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培养和造就一批实际动手能力强和综合职业素质高的模具人才,是实现社会、企业、学校三方满意的结果。学校今后还应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模具人才。
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建设
根据能力目标,形成四个课程模块:文化素质模块、岗位基本能力训练模块、岗位综合能力训练模块、拓展能力模块。文化素质模块通过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与系列化素质拓展活动完成;岗位基本能力训练模块、岗位综合能力训练模块,根据模具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按照“项目教学、情境训练”的教学方式,学生取得各种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融合。
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
整合、改造现有课程内容,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教、学、做”一体化为主流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性质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项目贯穿、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模拟教学(虚拟教学)、仿真教学、案例教学、实操教学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
现存的国内高等教育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统一的办学要求,统一的管理方式,统一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统一的学校评价标准等因素形成的单一性,使僵化的高等教育失去了健康运行所必需的自动调节、变革机制和发展活力,难以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管得过多、统得过紧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在逐步发生变革,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然而,如果把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放在当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来看,我们就必须建立和强化一个关于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新的认识:多样化是我们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急迫任务。
一、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对于教育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归于两大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教育目标;二是该怎么培养,这个问题其实是培养模式的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为后者指明了方向,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具体保障。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明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人才培养活动中涉及到的各要素,是学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F设施、环境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对它们进行管理以实现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套路,是以人才培养活动为依据的保障体系和与之配套的管理方式总体构建的动态系统。
人才培养模式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一个时代的培养目标就决定了一个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说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学科分支越来越多,新生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并且各学科出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些都需要人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系统的观点进行研究。受知识背景的影响,社会需求行业变动较快,一方面新兴产业层出不穷,接受四年大学教育就可以受益终生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高等教育只是终身学习链条上的一环,创新“自学”实践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职业变动较快,人的一生从事不同职业成为可能,许多职业都跨越两个不同学科甚至更多的学科。
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高等教育只有多样化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才是最好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应当是一个高等教育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自身结构、目标和价值尺度的过程,涉及的问题很多。
第一,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扩大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机会,提高学校和教师的职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等。
第二,21世纪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应该有使知识和能力得以发挥的素质,应该突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等方面的特点。与此同时,我们更应当注意到,发展市场经济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在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统一规格要求的基础上,容纳和鼓励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这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必需的。
第三,必须探索培养途径、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的多样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经过数十年高等教育总共培养了2458万人,其中的2100多万人是最近20年培养的。这个数字似乎不小,但是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不小的距离。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和迫切。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统一规划下,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保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建立起一个包括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和多种多样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历史转型时期,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招生数量日益增长。然而,高等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不仅包含数量增长,还有结构、质量、效益等多种因素,其中质量因素是核心。置身于大众化、国际化际遇中的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与高等学校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它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败以及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兴衰。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多样化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多层次和专业多样化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柔性的、多种培养规格的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的教育体系可以让不同潜质和不同志向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培养渠道,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建立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根据IS09004与IS09001的质量标准,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这些特性往往通过受教育者、教育者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目标、标准、成就水平等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复合的综合性指标,是一个随着时代更替、环境变化和认识加深而不断改进、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以及在以高校扩大招生拉动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已开始发生两个转变:首先,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服从于一种绝对的、以给定的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为内涵的绝对质量观,转变为着眼于每一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提高的相对质量观;其次,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固定的和绝对的标准来“裁剪”学生个性和差异的一元质量观转变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与差异的多元质量观。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活动所提供的“服务”还需要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成才需要。社会经济对人才规格、类型、层次需求的多样化,求学者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办学主体、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学生个性的多样化,这些都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但是,多样化并不是随意化和随机化,为了有利于培养各种规格的人才并保证毕业生达到一定的基本水准,就应该有基本的质量标准,即制定多样化和统一性相结合的质量标准。
为了使学校更有活力,在人财物管理上要给学校以更大的自;鼓励学校通过正常渠道,自筹资金,改善条件,扩大办学规模;要给学校以一定的教学计划和教材选择的自,给校本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更大的招生自,大幅度减少教育行政部门的统测统考,把毕业考试权和文凭发放权还给学校,让更多的具有个性特长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和多种多样的。只有按照统一性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在目前尤其是大力强化多样化,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的人才,多种模式培养人才,才能走出符合实际的中国国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培养出大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多种人才。
高等学校只有拥有充分的办学自才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显然自主办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就必须有对高等学校的多样化的评价标准。鼓励和发展高等教育多样化,就应当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来衡量其学术素质、经费资源、师资状况和社会声誉等。对同一类型的高等学校应有一定的质量标准,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高等学校,其质量标准则应该是多样的。
四、结语
总之,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多样化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必然的,也必然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对待这个问题,对于多样化人才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创新教育报告[N].长春: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
[2]钟秉林,张健.积极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努力开创高校人才培养新局面[J].中国大学教学,2002.
[3]盛冰.推行弹性学习制度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J].外国教育研究,2002.
[4]章新胜.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高等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
篇7
关键词: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材料化学是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新开设的一个专业,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工程、信息、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和人口的增长,各种功能材料在农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应用,对加速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农业领域从事新材料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专门人才还相当匮乏,远不能满足农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设置材料化学专业对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确定合理的材料化学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结合材料科学发展的大方向和工科院校在材料领域的人才需要对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定位”的原则,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美体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化学及材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材料设计、开发、检验等基本技能,能在材料、化工及相关的领域从事新型材料研制、质量检验、产品开发、教学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在材料化学专业培养计划中,借鉴其他重点大学材料化学相关专业的成功经验,以材料化学技术为主线,以材料工程为背景,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探索适合材料化学专业产业创新人才计划的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根据材料化学专业的需要,优化重组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初步的管理能力;能在材料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材料研究、材料的成型和加工、新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专业特色。学校作为价值核心实现的支撑,从宏观上进行调控。
二、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2.1 完善课程体系
材料化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化学和材料科学,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根据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要求,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五个部分设置,为了淡化专业界限,全校统一设置通识课平台。在2009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课内总学时为2384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7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5l学分,基础教育课程40.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32.5学分,实验实践43学分,就业与创业教育6学分。其中,通识课和基础课与本系应用化学类其他专业一致;后三类课程体系与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突显出了材料的特色。
2.2 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课程体系设置充分考虑到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授课时间和内容的衔接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慎重优化课程设置,根据提出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进行相应补充和完善。一方面,通过科研同行、同学、校友等多渠道了解农业、化工、材料、能源等相关行业对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学科优势,结合系里的研究背景以及最新成果,有针对地设置适合时代
发展需求并具有华南农业特色特色的特色课程。例如:我们开设《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无机功能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在广泛征集老师授课意向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些特色选修课:《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还开设了《材料近代测试技术》、《化工制图》、《聚合物加工及应用》等实用性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对材料化学的学习兴趣,以讲座形式在大一、大二开设了《材料化学前沿》。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由于我院的材料化学专业刚刚成立,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正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目前仅十余人,随着学生招生人数的增加,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由于材料化学专业是一个新型的交叉专业,对于高学历的本专业的人才相对单独的材料和化学专业比较少,因此对于高学历的人才我们将遵循本科是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是材料类专业或者本科是材料类专业、研究生是化学类专业的人才进行引进的原则,并尽量挑选一些研究方向与我院的专业特色相吻合的人才,以保证专业课和实验环节的顺利开展。另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参与教研教改工作,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订。在加强学习的同时,通过教研教改活动,把握专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统一协调地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总之,材料化学专业作为一个新型的专业,它的发展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可以预见的是,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以及学院注重软、硬件建设的情况下,而且随着西部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材料化学专业将会培养出“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重应用、能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并为西部的高等教育质量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总而言之,每位教师都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参与教研教改工作,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订。在加强学习的同时,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材料化学与农学和生物学相结合为特色,以品牌专业建设为目标,使材料化学专业达到全省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材料类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CDIO的创新型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的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国际化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探讨 基于大学生创新实验的药物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协同创新: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应用型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王强. 在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J]. 辽宁教育研究,2004(8):69-71.
[3] 任改莲,张泽生,阮美娟,等. 实施“3+1”教学模式提高工科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J]. 中国轻工教育,2010(1):71-72.
[4] 张会清,王普,任明荣,等. 专业课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研究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2):109-111.
[5] 于佩学. 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 现代教育科学,2006(4):115-117.
[6] 周可. 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探讨[J]. 管理观察,2009(6):103-104.
[7] 董旖旎. 依托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3):7-10.
[8] 程武山.改革高校教学模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瑞典、英国科技考察感受[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3):62-65.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Innovation Software Talents
HAN Yongguo, LAN Jingy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WUST of Mianyang, Mianyang 621010, China)
篇9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机电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教育部继而在《进一步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应积极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实现管理和训练学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工学结合的人才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最佳选择。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各大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直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半工半读,并不同于实习,主要是将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工作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工作中,从而在职业岗位上直接获取的实际经验和能力,努力做到教学与生产、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的“三赢”局面,实现学生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要求教育单位以及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始终协调一致,将学习者“今天的学习”、“明天的职业生涯”、“后天的职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国家、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中职教育的机电类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自动化设备以及机电设备制造、产品销售、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等高素质劳动者以及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进而满足社会上生产、服务以及管理等一线岗位的需求。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机电专业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1 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强机电专业技术建设
中职学校应明确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学校可以建立校企结合的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应聘请机电企业或行业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职业教育专家等,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应与学校共同探讨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的制定以及具体实施的全过程,以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需求以及机电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及时的调整、改进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为此我校制定了工学结合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的就业为主导思想,充分利用并发挥企业资源的优势,企业为学校机电专业教学提供场所、教育资金、教学设备、师资等方面的支持,并且配合学校的教学课程安排组织相对应的实训活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应该指派专人进行教学监督,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2 突出“能力本位”,加强机电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机电专业课程设计应注重专业学科知识的适用性,适当的减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具体的课程设计时首先应综合评估社会及机电行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深入了解机电行业相关岗位的基本流程以及职责,剖析出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进而科学的安排学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以及具体教学形式,促进“双证书”制度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全面加强、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技能,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
1.3 坚持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加强机电专业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水平,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效果,学校应打造一支“能教”、“能产”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首先应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安排教师到合作的机电企业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锻炼自己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学习企业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同时应尽量拓宽师资渠道,多吸收一些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训教师,学校可以考虑聘请机电企业或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或者是社会上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任教,可以充分实现职业教育和行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2 实施机电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大要点
2.1 加强基础建设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必要条件,也是最主要的条件就是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校应根据机电行业岗位的相关要求,结合课程安排合理组织学生的实训时间以及实训地点。首先应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有利于开发、创新实训教材,调整课程体系,认真落实产教结合以及工学结合的教学制度。同时应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物资,认真遴选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进而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以及轮岗实训的目的。
2.2 采取“三年五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年五段”也就是指在三年时间内为学生安排五个学习阶段,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教学优势,分两个场地对学生进行模块化以及分段式的教学,经过五个阶段的强化学习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得到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熟练以及职业认同会得到慢慢成长,进而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的机电专业是一门集合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响应课程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应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本位,坚持教产结合”的主导思想,加强基础建设,积极推行“三年五段递进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为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资助项目(项目编号:LSJ201201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7日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立足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等。
(一)“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全过程、全方位合作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合作比较理想的模式,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应用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开发和研究实际问题,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以互惠互利和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同利用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要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为企业输送对口的专业人才,而且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水平。
虽然目前我国已积累了一些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但是由于每个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独特的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很难适应其他地区的需要。另外,在合作教育的内涵上还比较肤浅,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自身的惯性和惰性使其依然是一种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被视为一种辅助手段;另一方面企业对学校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还不高,校企双方对实践教育体系缺乏深层次的研究,而且产学研结合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学校和社会的层面,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方面做得还不够。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双方共同负责学生的招生和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彼此愿意合作,它能够调动企业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订单式”人才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有很重要的作用,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发展得还很不平衡,高职院校要增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工学交替模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交替进行的合作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期间,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学生课程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了实际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毕业即能上岗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四)“2+1”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其三年的教学时间内,学生两年在学校内学习,一年在企业里实践。在学校内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为辅;学生在企业的一年内主要是以顶岗实习为主,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知识,根据生产实际设计毕业题目。这是一种分段式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有集中的时间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其专业素质和提高理论素养。
(五)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双证书制,是指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取得毕业文凭的同时,必须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其首要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和行业的实际技能与知识,并能在生产实践中熟练运用和得到发展,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制”是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
虽然这几种模式提法各异,培养方案不同,但是它们都重视企业和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根据企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培养人才,使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尚未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这些问题既影响到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也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一)职业院校的教育思想观念偏离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职业教育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它的人才培养理念。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然没能摆脱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势和模式的影响,没能突破“学科中心”和“学术导向”的束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的人才,而不是理论基础扎实,但毕业之后仍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的人。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质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应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本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变革办学思想,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导向,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它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类型和发展方向,反映着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学校在自身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上,思想不坚定。在人才的培养上,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在很多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一致,不能针对企业的要求来培养人才,最终造成人才不能上岗,导致中职学生就业率下降。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前几年的人才培养方面就没有定位清楚,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问到学生,你能做什么,学生却无言以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知道学习成绩如何,只知道各科的学习分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呢?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的纽带,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本科压缩式的专业。由于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是在原来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大多数是仿照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按照学科体系的结构设置专业,强调各学科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失去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市场追求的盲目性。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社会的需要设置专业,但这应建立在经过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衡量自己的办学条件等各种因素后确定的,不是在看到某个专业热门后不顾自己的办学实际而一哄而上。目前,高职院校面对就业的压力,盲目追随一些热门专业,一旦毕业人数供过于求,学生就业就面临困难。同时,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和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热门专业很快就会变成“冷”门专业,这种对热门专业的盲目追求只能让高等职业教育陷入被动的地位。一味地迎合市场,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职业院校课程内容的不合理性。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材不能自成体系;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和针对性,这些教材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另外,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上课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理论知识学的多、学的深就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结果造成实践教学不足,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五)“双师型”教师紧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双师型教师是保证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一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诸方面尚有欠缺,教育观念陈旧,缺乏适应时展需求的教育策略和学习策略,缺乏特色鲜明的优秀“双师”素质教师。有资料表明:职业技术院校66.6%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有的学校甚至高达96%,大多数教师的实践工作年限偏低,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和必要的专业技能,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学带头人匮乏。
(六)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目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教学内容长久不变,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二是教师重理论轻实践。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局限在学校范围内,对企业的接触相对较少,对企业的新产品、新设备、新仪器了解更少,加上理论强而实践弱,基础好而新知识少,使学生的技能培养仅仅局限于旧知识、老技能,教授的内容与实际脱节,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很快的进入企业的生产中去。三是实习基地建设难以满足实践课教学需要。不少高等职业院校的实习基地建设水平较低,设备少而且老化现象严重,导致实践课教学课时量少,教学效果较差,学生的技能较低,自然满足不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当然,这与许多高职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佳,经费投入不足有直接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薛凤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覃学强.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