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范文

时间:2023-03-21 12:0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自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自信

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自1997年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以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做为贯穿的主体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近几年,在思想意识领域和文化领域都掀起了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关注。

准确认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内涵,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最早由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开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要进行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目的是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形势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文化自觉要求我们首先充分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掌握中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核心精神等,二是要深刻认识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认识并掌握文化自身发展独特的规律和社会作用,对新形势下的中华民族来说尤为重要。

2、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我们才能在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保持镇定从容、不卑不亢,才能以包容的气度对待西方文化,理性批判并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才能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并将之传播开来。

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因素的一种自觉追求,它能够自信地吸纳各种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己所用,而不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另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且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了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1、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2、现代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成了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又必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3、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性

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发起的、、,分别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向西方学习,都以失败告终。这种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一直持续至今,造成了现代人传统文化根基浅薄、文化自卑、崇洋。在教育、传媒、消费和科技等方面,都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模仿和照搬照抄。

我国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严重缺失告诉我们,全球化背景下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当务之急。我们务必要提高文化自觉,充分了解中华文化,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把握文化规律,重视文化的作用;巩固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闪光灯,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待中西文化交流不卑不亢,对中华文化未来充满信心。

三、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基础

1、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

2、中国文化绵绵不绝的文化创新力。

当其他文明古国不断被社会发展所淘汰时,中国能够保持历史的连续性,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创新力来源于对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传承,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对未来文化的敏锐把握。文化创新正是古老的中国和年轻的中国实现融合的最佳途径。

四、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途径探析。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当前中国价值体系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落后与先进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强烈地冲击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因此,要从信仰、道德、群体、政治、自然、民族、国际等方面深化我们对中国核心价值的理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文化建设渠道。

最大范围的普及文化自觉意识,激发文化自信,需要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把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提升到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多方筹资,全民共建,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3、鼓励文化创新,追赶时代潮流。

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创意、创造、创新,是将中国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最佳方式。在进行文化创新中,要在传统文化资源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使文化产品能够与时俱进,让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能够激发创新意识、保护创新企业产业的政策措施,为各个领域的文化创新提供条件。

4、打造文化精品,丰富文化产业形式

篇2

[关键词]文化乱象;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P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79-02

一、文化乱象的根源的表现

我国的文化乱象已不是什么“隐约逼近的危机”,而是一个已到眼前的危机。随着多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巨大的信息量展现在我们面前,更多的文化问题也随之而来。近些年来,当人们感叹某些社会现象“物欲横流”、“道德滑坡”时,不可否认,那些“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乱象正在混淆着人们的视听,造成了文化审美与价值取向的混乱,为文化自信的缺失推波助澜。文化自信的缺失就是文化乱象的根源,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如今,连“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也不免“裸死”的命运,“情和色”似乎成了一些导演吸引观众的法宝,《人民日报》评论说:“以低俗的流行元素颠覆了原作的艺术精神,这是艺术俯就和谄媚收视率的典型体现。”①“如果靠成分来抓住观众的眼球,只能说明导演不理解艺术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真正奥秘。”②《红楼梦》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今也要通过林黛玉“裸死”来博眼球,究其根本还是对我国的文化缺乏自信。

其次,对我国的传统礼仪、节日等缺乏自信。在礼仪方面,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如今,成年礼、婚礼、丧礼、交往礼仪等日益西化,我国礼仪之邦名不副实;节日方面,中元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离我们远去,而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甚至万圣节都在年轻人中大行其道;在医术方面,中医的存废之争一直延续,有的对中医质疑甚至指责其不科学,同时也出现了中西医结合口号下的危机------不管是礼仪、节日还是医术都逐渐的在西化,而忽略了我国深厚的根基,究其根本还是对我国文化缺乏自信。

最后,对我国的文化创新能力缺乏自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被国外肯定,我们才自我肯定;被国外承认,才自我承认。一个文学家是否成功要看他是不是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个电影导演是否成功要看他是不是入围奥斯卡或四大电影节,一个科学家是否成功要看他是不是在国外期刊发表了论文等等,比如,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上台领奖时,穿的是燕尾服,而没有穿符合自己中国人身份的服装,只是为了得到国外的认可。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我们恐怕会丧失我们自己,这种文化的y象,究其根本还是对我国的文化缺乏自信。

二、文化自信何以缺失

自古以来,我国文化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从未缺乏文化自信,恰恰相反,我国多数情况下是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优势意识带来的傲慢。大炮只是打开了我们的大门,而自信是被我们自己摧毁的,文化自信的缺失是近一个半世纪的事。

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①从“三个自信”走向“四个自信”。另外,2014年12月20日在澳门大学讲话时说:“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新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②再次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乱象的根源是缺乏文化自信,要想有效的治理我国的文化乱象,就要究其根本,了解文化自信是如何丧失的。

是第一次冲击。“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旧文化”指“中学”,“新文化”是指“西学”,断然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批判我国的传统文化,西化色彩浓重。以“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为内容,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虽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副作用是打击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胡军曾经说过:“是一场关于文化改造或一场思想革命运动,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一场以西方思想文化来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运动。”③余英时也曾经说过:“自‘五四’以后,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使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④他们也表明,时期,虽然认识到了精神、道德、价值观等文化层面是我国救亡图存最关键、最内在的一面,但是却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全盘否定我国传统文化,盲目吸取西方文化,使我国特别是文化方面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是第二次打击。1966年至1976年的“”,从一开始就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传统文化。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习惯”的口号。⑤中国文化的灾难自此开始。这场以文化领域为开端的“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文化园地荒芜,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了“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进步。“”造成了空前的思想混乱,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个人崇拜等落后的思想行为开始泛滥,致使一些人对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严重削弱。

每经历一次冲击,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就愈不自信一次,就多一份自卑,或对自己的文化多一份否认。和的冲击,使我国的文化自信逐步丧失。

三、应对文化乱象的措施

文化乱象的根源是缺乏文化自信,对于如何应对文化乱象,究其根本就是如何树立文化自信。

(一)先生的“文化自觉”说

先生于1992年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他指出:“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自觉。

考虑到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心态的人今后必须和平共处,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不能不为已不能再关门自扫门前雪的人们,找出一条共同生活下去的出路。”⑥先生薄;二是,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也反思和理解别人的文化。

先生的“文化自觉”说,为我们如今的文化乱象指出了一条道路,要有自知之明,要不断进行反思。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对我国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才会自信,我们的文化才能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不止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经济、政治、科技等都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楼宇烈先生的“文化主体意识”说

从2004年开始,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就在各种场合强调“文化主体意识”的理念。他指出:“当今世界,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西方强势文化深刻影响甚至侵蚀着一些欠发达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成为这些国家和民族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对于中华文化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主体意识,就有可能被其他文化侵蚀甚至同化,沦为文化殖民地。”①

楼宇烈先生的“文化主体意识”是解决我国文化乱象、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的一员首先就应该具有主体意识。面对全球化,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反对它国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增强我国的主体意识,形成坚不可摧的思想屏障,净化我国的文化环境,增强文化自信。

(三)现实途径

应对文化乱象的现实途径,下面主要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说明。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要有顶层设计和长期的文化发展战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乱不得。文化乱象作为文化领域的一部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甚至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面对我国的文化乱象,必须要有顶层设计,协调整体与部分或者各个部分的关系,统筹全局,实现最优化。

同时,面对现在的文化乱象现象,长期的文化发展战略也必不可少。从古到今,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一直没有结束。并且,当今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的竞争日益激烈,谁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会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因此,我国的文化乱不得,必须要有长期的文化发展战略,才能更好的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其次,在社会层面上,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观念转变和价值认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我应取其精华、祛其糟粕,尊重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坚持中国文化本位立场,而不是一味的排斥、拒绝。

社会上的很多文化乱象都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误解,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比如),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和国情逐步发展而来的,它们弥足珍贵。虽然我们到了21世纪有了新生的文化,但新生的文化并不代表是新事物,以前的传统文化也不代表是旧事物,新生文化中比如文化乱象就属于旧事物,因为它是一种消极的、落后的文化。因此,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们以前的文化,而是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转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偏见,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我国的文化凝聚力。

最后,在个人层面上,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

如今的人们,为了适应现在的生活节奏,盲目的追求各种快速度,而忽略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文化环境,使文化乱象日益泛滥。

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作为一名中国人,应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坚决抵制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乱象,净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寻找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并以一种平等的豁达、自豪的心态积极参与其中,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因此,每一个国民,都应该自觉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中华民族美好未来作为发展文化的出发点。减少文化乱象,首先从自身做起。

谁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文化乱象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通过作用于社会意识,最终动摇一个国家,而文化乱象的根源就是缺乏文化自信。中国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成为政治大国,又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成为经济大国,中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成为文化大国,而要想成为一个文化大国,首先就是要摆脱文化乱象,树立文化自信。

(1)名著重拍热的冷思考[N].人民日报,2010-07-23.

(2)学会敬畏经典[N].人民日报,2010-07-20.

(3).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C/OL],2014-03-07.

(4).在澳门大学讲话.[C/OL],2014-12-20.

(5)胡军.的反思[J].民主,2009,05:35-38.

(6)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M].中信出版社,2011-05-01.

(7)横扫一切牛鬼蛇神.[N].人民日报,1996-06-01.

(8).全球化与文化自觉――晚年文选[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13-12.

(9)楼宇烈.唤醒“自然合理”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2008:3.

篇3

[关键词]星巴克;霍华德・舒尔茨;文化自信;管理文化;营销文化

当前,咖啡受众群体的年龄层范围正在拉大,这无疑给咖啡的消费市场带来无限的潜力,而星巴克便是整个咖啡行业中不得不提及的一个,其创造和树立了极高的品牌价值、品牌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它的企业文化,包括它的自身文化内涵、管理文化和营销文化,不仅仅是一杯咖啡的企业文化,而这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慢节奏生活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的一种消遣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1星巴克的蜕变到文化建立

星巴克的文化自信,首先表现在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第一,《大白鲸》中的Starbucks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大副,喜欢喝咖啡,这与星巴克所处的咖啡行业相关联;第二,星巴克的标志象征,是来源于一幅15世纪纳维亚的双尾美人鱼图案,代表对咖啡内涵的执着追求,该标志由最初的棕色变成了现今的绿色,更呈现出星巴克休闲、安静与放松的特质,同时也放弃了标志原有的文字,显得更加自由。

星巴克的文化自信,不仅仅表现在它本身所具有的内涵,还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品牌文化形象。1971年,第一家星巴克店坐落于西雅图市中心的鱼市派克市场,主要用于出售高质量的咖啡豆和咖啡器材,而在1987年霍华德・舒尔茨收购星巴克之前,星巴克在西雅图仅有的6家店铺也只卖咖啡豆,由此来看,霍华德・舒尔茨的到来,给这个原本经营形式单一的企业注入了新的创造力和管理模式,重新定位了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那就是企业文化品牌的树立。1994年,霍华德・舒尔茨聘请莱特・梅西对全球的连锁店进行重新设计,力图把星巴克做成美国版的意大利咖啡屋,致力于向顾客提供具有休闲性质文化的“星巴克体验”,它所标志和销售的已经不仅仅是一杯简单而又普通的咖啡,更是一种体验式的文化。对于文化的本身,星巴克依靠其独有的“咖啡宗教”特质,轻易突破了全球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界限。

2星巴克发展中的管理文化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说过: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们在群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目标。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管理体系,便是企业本身的一种管理文化,星巴克的管理文化中最突出的就是“人性管理”。对于舒尔茨来说,童年特殊经历培养出一种平和、从容、成熟的心态,使他在企业员工管理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把员工放在第一位,以员工为上。

2.1全员医疗计划

在霍华德・舒尔茨关于童年的记忆中,是一名卡车司机的父亲,由于一时疏忽,在工作中摔伤了自己的脚踝,而且在当时根本就不存在工伤赔偿这一医疗保障制度,让原本经济条件就不好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窘境。正是这一特殊的童年经历,让舒尔茨在管理星巴克的员工时为他们提供了医疗福利保障,除此之外,他还建议将医疗保险覆盖给那些24小时工作的兼职员工。自1988年以来,星巴克已经实施对所有的兼职人员支付医疗保险费用。

从长远上看,星巴克的全员医疗计划对于企业本身来说算得上是一项“投资”,毫无疑问地,对于员工来说更是一项巨大的福利。全员医疗计划是企业关于员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优惠政策,其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对于它的热爱,最终的结果使得星巴克员工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员工的潜意识里形成了属于星巴克的管理文化形象。

2.2“豆股票”计划

由于父亲的贪婪酗酒,原本对他没有多大好感的霍华德・舒尔茨,在1953年父亲的离世之后,开始对他的看法有所改变,逐渐明白是当时的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促使父亲走向衰颓,这也给他在管理星巴克员工过程中带来了启发: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绝大多数取决于员工本身,而员工的积极性来自于企业带给他们的激励机制和福利分红。

2.3独特的人员管理方式

企业的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就是人员管理,人员管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星巴克对于人员管理也是十分注重的。相较于一些人员管理机制还不是特别成熟的企业,星巴克的人员管理模式便从中脱颖而出,并成为咖啡行业乃至世界所有企业的代表。在当时,身为星巴克CEO的舒尔茨,不惜花费大价钱去培训新来的员工,比起其他公司只是表面上的形式流程,星巴克对于员工的培训工作落实到每个细节,可以说得上是一丝不苟。到目前,星巴克的分店已经遍布全球,员工数量也随之不断大幅度增加,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管理效果,针对这现状,星巴克公司的内部设有独立的星巴克监察委员会,用来确保各个分店管理人员将公司秉持的爱护员工、尊重员工的理念贯彻落实。

3星巴克崛起中的营销文化

营销,是指企业通过销售手段把产品提供给具有需求欲的消费者,并从中获取自己应得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星巴克而言,把香醇的咖啡出售给消费者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提供,更多的是要做到带给顾客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这才是它创办的理念所在。舒尔茨的“将心注入”说的就是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需求,尽可能给他们创造一种美的享受,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后能有放松的场所,而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星巴克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品牌文化逐渐深入消费群众的心里。

3.1“第三空间”的定位文化

星巴克的人性关怀,是对企业员工的关怀,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关怀,俘获了消费者的内心是成功的关键之处,它将消费者脑中的情感区域牢牢抓住,对准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致力于为他们提供第三个生活的场所,放松和闲谈的场所,这就是“第三空间”,一个感性的空间,吸引顾客长久光顾的真正所在之处。

3.2营销中的广告创意

文化和精神上的体验已经成为星巴克咖啡品牌直抵消费者内心的关键要素。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星巴克并没有花大价钱请明星来为自己的品牌代言,而是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由其发展成为自己的广告特色之一,来吸引大众的眼光。其中,不得不提及的一个广告要素就是由星巴克公司自己开发、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音乐传播模式。音乐是作为一种最没有沟通障碍的世界文化,星巴克通过它来传递一种轻松、舒适的经营理念,触碰了消费者的内心需求,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共鸣更是吸引了大量的顾客。由此可见,星巴克在营销过程中的音乐广告创意是一种成本低但效益高的方式,也是它在营销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

参考文献:

[1]任健.“全方位植入”:星巴克文化营销的内在逻辑[J].现代企业文化,2010(3):48-49.

篇4

关键词:高校后勤 文化建O 育人 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59-01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提出的“三个自信”,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充分肯定了文化自信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反映高校的文化特质、文脉传承和校园精神;一方面也要体现后勤实体自身的战略愿景、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一个生机勃发的高校后勤文化,它首先是自信的文化,因为自信能够产生动力,形成合力。后勤文化自信应从思想、理念和形象自信入手,从容应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形,不断强化服务育人功能,努力提高后勤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

盐城师范学院后勤保障集团、基建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后勤改革和事业发展经验成果,大力推崇文化自信,夯实文化根基,创新文化品牌,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校园育人氛围。

1 加强思想自信,牢固树立服务育人意识

后勤职工整天和锅碗瓢盆、扫帚抹布、泥灰油烟打交道,看似低人一等,但其社会价值不容低估和忽视。事实证明,唯有住得舒适、吃得好,用水用电有保障,学生才能安心学习和生活,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后勤人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以阳光积极的心态和充满自信的精神努力工作,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校后勤注重对员工思想自信的培养,努力抓好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服务明星”评选、职工技能大赛、职工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岗敬业思想教育辅导;组织参加全国高校后勤协会、省高校后勤研究会及相关专业委员会的学习活动,及时把握高校后勤工作动态,了解相关政策;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实际开展“立足岗位讲奉献”、“学习王强精神”、“立家规、正家风”等系列研讨活动,支部组织开展“进军营、学模范”、“儿童福利院献爱心”等主题党日活动,使全体后勤员工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工作作风有效转变,服务效率和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 倡导理念自信,正确指引服务育人方向

理念是文化的灵魂,它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样,高校后勤文化理念贯穿文化建设的始终,它能够体现高校后勤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具有一定的品牌示范效应。

盐城师范学院后勤保障集团、基建处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文化建设上,秉承“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坚持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相结合,与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相结合,形成了以“保安全、稳增长、促改革、构和谐”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倾力保障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服务理念, “善于学习、敢于超越、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和“爱岗敬业、勤俭自强、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后勤精神。

在文化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岗位职责和行为标准,促进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们推进内部管理改革,促进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我们建立内部竞争、约束机制,提高后勤整体运行效率;我们倾力打造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内绿地、花木、喷泉、雕塑构成天然和谐的优美画卷,学生公寓、道路、垃圾桶、图书馆景观带、王强展览馆无不流露后勤文化特色。

3 打造形象自信,努力优化服务育人氛围

后勤职工是“不站在讲台的老师”,他们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对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我校后勤在食堂、公寓、卫生所等服务环境中张贴文明用语,要求员工在服务中带头使用文明用语,水电维修工人在维修完毕后收拾并带走维修垃圾,办公区域实行首问负责制,“言事帮帮”平台接受学生投诉,帮助学生解疑答惑等等,都对学生产生教育于无形的作用。我们还主动联合学工部门、二级学院开展“校园美食文化节”、“文明宿舍评比”、“节水节电节粮”宣传、学生“美厨大赛”、急救知识演练、超市“爱心义卖”等活动,通过向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领导干部帮扶对口班级、师生联谊共建等方式,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后勤员工的关爱和奉献精神,并因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而充满爱心和乐于奉献。

去年12月,我们筹办“出彩后勤人”2016年迎新文艺晚会,晚会通过演绎后勤人真实的工作、生活故事来宣传典型、弘扬正气,折射后勤人“出彩”的一面,观点独到新颖且极具感染力,并一举荣获学校2015年党建工作创新奖二等奖。

今年9月,学校媒体浓墨重彩地报道了“甘于奉献为幕后,勤勉前行促发展”后勤暑期工作巡礼,从“一封满含深情的感谢信”到“一场无声的战斗”,从“一次日行千里的奔波”再到“一个没有休息的暑假”,通过一个个典型事例,把后勤人平凡、朴实,顾大局,能干事的本质和能战斗,能吃苦,讲奉献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校内引起巨大反响。

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后勤基建党总支引导全体党员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结合暑期工作深入开展“后勤党员亮身份,模范带头树形象”活动,通过宣传后勤党员事迹,展示党员风采,引导见贤思齐,凝聚强大力量,铸就坚强堡垒。

同志曾经写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高校后勤文化的核心不是创造最大经济效益,而是要建立文化自信,因为只有自信的文化,才充满活力,才能实现持续长远发展。后勤人要坚持文化自信引领,把自信融入到后勤服务领域、服务项目和具体工作中去,积极塑造后勤人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良好形象,讴歌后勤人爱岗敬业、竭诚奉献的高尚情怀,展示后勤改革、创新和发展成果,营造和谐稳定、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推动高校后勤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传统璀灿辉煌,传统节日异彩纷呈。传统节日、节气风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们通过构建校本课程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并体验传统节日、节气,进而在经典诵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培养身体健壮、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具有中华文明自信的学生的育人目标。

一、诗意耕种,亲近自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是流淌在历史岁月中的古老歌谣。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工业化、信息化主导的现代文明形态中,人们逐渐疏远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文明。很多人都不知道七夕、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不知道谷雨、芒种、寒露、霜降这些节气,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疏离。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们以普及耕种知识为起点,研究农耕活动内容,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的主题式耕种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身体、人格的健康健全发展。

(一)开展种植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美好

学校开展的种植活动注重将科学课与劳技课相统筹,学生吟诵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在学校的“开心农场”里种下果树苗、点下牵牛花种、撒下青菜种……学生可自由组合分小组承包。每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浇水、施肥、松土、间苗、灭虫等,这样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劳作技能、体验耕种的喜悦,给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的孩子多提供一些亲近自然与土地的机会。当孩子们看到播种的菜籽在自己的呵护下发芽出土,看到细如蚂蚁触角的小苗一天天长成绿油油的青菜时,他们会由衷地感叹生命的奇妙。更重要的是,种植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呵护生命、爱护花草的责任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大家在耕种过程中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共享自我成长的乐趣

白露过后,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梦田农场”,帮助农民收花生。当孩子们来到花生地,看到丰收的景象,充满好奇,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在收花生的过程中,学生们秩序井然,拔得起劲、摘得仔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在劳动中,孩子们却热得满脸是汗,有的还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来。孩子们在品尝劳动的快乐时,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寒露过后,学校又组织学生们一起去挖红薯。在主持人激情澎湃地布置任务后,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生龙活虎地奔向自己的责任区域。他们或用铲子挖掘,或互相协作拖拔红薯秧。他们在劳动中分享快乐、学会感恩、收获成长。

在丰富的农耕活动中,学生们发现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关于天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关于地利: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关于人事: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孩子们吟诵着、劳动着,心中油然升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建构课程,传承经典

学校开展了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为节点的主题式研究活动,课程分为《清明春雨》《夏至纵歌》《秋思绵绵》《冬日恋歌》4个单元,共24个篇目,对应24个节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不是来源于教材,而是自己围绕节日、节气进行构建与探索,挖掘民俗活动的丰富内涵。如在《清明春雨》一章中,一是要探究清明由来,认识晋国名臣介子推,了解介子推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高风亮节。二是制作家史。孩子们手工制作纸花,拟制挽联纪念祖先;制作“家族树”、续写家谱,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挖掘潜藏在自己家族血液中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由此学生初步形成尊亲敬祖、孝老敬贤的传统伦理观念。三是继承英烈遗志,践行家国梦想。“烈士陵园英雄小传”的写作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们追念先辈和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种子。比如,子剑同学的《清明》就记录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清 明

天阴浓雾醇,

回乡扫墓尘。

夜来思先辈,

哀思悼英魂。

学校开发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通过开展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挖掘民俗活动的文化渊源,寓德育于生活。

三、诗意经典,弘扬文化

为了深入开发“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学校派教师分赴焦作、石家庄、鄂尔多斯等地参加新教育年会,购买有关教育著作,开展校内论坛,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了“听风沐雨过清明”“中秋诗会”“我们的端午节”等经典诵读活动和“青青园中葵”等系列晨诵活动。

(一)经典诵读

学生诵读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经典古诗文。立春,学生读“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雨水,学生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惊蛰,学生读“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春分,学生读“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学生用节气诗闪亮每一个日子,诗意地行走于四季的轮回与更替之中。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亲近母语,亲近文学经典,不断升华爱国情感。

(二)闯关激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让孩子们爱读、乐背,老们想了很多办法。闫老师的晋级闯关就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晋级闯关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摘选有关某一节日节气的诗歌。然后,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积累活动――“节日节气经典古诗文积累大闯关”,以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为三关,每关设固定字数的经典诗文积累为过级挑战,逐级晋升。闯关游戏吸引着孩子们热情主动地参与经典诗文的积累与感悟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仿写创编

开展“我是小诗人”活动,结合节日节气及物候特征仿写自创诗歌,逐步回望汉语魅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现撷取几颗稚嫩的“果实”,以飨读者。

小暑・农家乐

温风汩汩挟热浪,

荷塘漾漾采藕忙。

农家声声碾稻谷,

消夏口口新米香。

处暑・观小儿吃西瓜

处暑正午流火天,

空调屋内也流汗。

最妙小儿吃西瓜,

飞涎三尺湿肚圆。

篇6

本文作者:赵帅工作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新时代文化的转向。当代文化在不断变化。体现于艺术之中,“就有的等级和分类正在断裂;新技术提供了诸多方式来定义、生产和展示视觉艺术;既定艺术形式被重新审视并加以修饰;日常文化不但为艺术带来灵感,也催生了颇具竞争潜力的视觉刺激”。新的形势、新的背景带来了新的问题和语境,一直以来,单线式的“西方文化”接受模式,使得当今社会本身呈现出了基本的转向:第一,话语权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从文化发展的脉络分析,新时期的文化发展受到了起源于古希腊哲学体系的西方“科学理性”主义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发展中,由到运动,以儒道开化,老庄思想与孔子开端的中华文化所形成的内在修身,外在入世的基本文人思想,在当代文化体系中的影响渐渐没落。进入当代,信息时代来临,世界范围进一步缩小,文化思想的传播使得公众成为了文化被动的“接受者”。对于文化现代性的解构与批判,后现代主义开始走向公众视野,关注问题、弱化观念与意义。关注个人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成为主题,多元化的思想进驻到艺术领域的各个角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成为左右文化发展的新标尺。大众传媒的新兴,使得多元化的思想以“物化”的形式进入公众视线领域。第二,话语权由东方向西方的转变。自清朝末年形成的,带来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使得传统观念所形成的“新”与“旧”发生基本的转向。凡是新的就是好的,这种思想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建筑的发展顺应市场与功能的需求,自建国之始,就出现了以俄罗斯建筑为参照的“新式建筑”,这种发展持续至今。尤以北京、上海的“国际化”建筑形式为走向,带动了全国建筑的发展。简言之,是对于“西式”建筑的崇拜与认同。由传统的建筑形式的“横向”发展向西式建筑的“纵向”发展转向,不少以本土特色为旗号的建筑设计最后均以与市场相互妥协,成品为洋内中外的奇怪建筑。少有具有东方建筑精神的真正佳品。自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无时无刻不在与中国本土化进行着融合与博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状态。进入新世纪之后,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大众传媒成为了后殖民文化的“阵地”。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俨然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侵蚀,话语权开始由东方转向西方。以油画为特征,“西洋油画传入中国的四百多年也就是作为西方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的油画逐渐本土化,并最终融入中国文化的过成”。在“西画中用”、“文化认同”与“挖掘传统”中,本土化关注的是对于传统精髓的挖掘、民族性、独立性与传统美学的呼唤;殖民文化中,反映的是文化霸权、社会对立与传统文化的糟粕。第三,话语权由私有向公有的转变。“艺术”自古作为审美活动一直为上层阶层所拥有,或作为美的欣赏或作为政治统治工具,或作为宗教仪式与追求。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随着个人价值与多种思想潮的出现,现代艺术将自古形成的精英意识开始削弱,观念意识出现在创作过程之中并不断被强化。艺术的创作媒介与过程更加自由,公共艺术的出现,使得大众可以与作品发生互动,成为参与主体。不可否认的是,艺术的地位被拉低的同时出现了大众化的审美倾向,庸俗化与媚俗化的创作作品开始初露端倪。自上世纪初,我国的艺术家与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发展同步。改革开放之后,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渐渐进入,艺术的大众化成为当下时代的发展特征之一,艺术的发展成为了个体情感的“发泄”手段,集体“无意识”情绪开始蔓延。以关注民生、历史题材的油画已随着市场经济的涌入渐渐淡出公众视野。艺术的发展由五四时期的“救亡”渐渐转变,实现了政治角度的切换,个人的意识开始由公向私转变,艺术的边缘开始模糊。

新时代文化的基本特点。90年代开始“技术变革持续产生社会效应,包括医学和科技新发现、手机短信和博客之类的即时通讯的新形式,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增长的能力和影响……艺术界自身也经历重大变化……变动的艺术界景观促使世界不同地区间进行富有意义的思想交流和融合”。使得社会体文化现出一系列新特征。第一,“快餐式”的文化生活。随着本雅明所述“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带来的是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社会、家庭的压力,莫名的忧虑与恐慌。工作与学习之中,需要我们更加快节奏、高敏感的处理人和事,接受各种新的讯息与知识;精神世界的我们变得敏感、焦虑与憔悴。快餐式的文化与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情感的调剂产品,更具有实效性与可读性,作为与生活相匹配的文化产品,他又何其符合现代生活的胃口?第二,精神消费的审美时代。波德里亚这样分析道:“我们已经进入了精神消费的审美时代,作为新的部落神话,消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风尚。”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无需反思,只需享受娱乐式的体验。格林伯格所谓的“庸俗文化”充斥着整个消费的时代。他是时代产物,很难说他会持续多久。如同面团,他在持续的发酵中。这种可怕的行为,使得受动者置身于一种盲目地相信前者清醒地加以信奉的东西。第三,“大众化”的传播倾向。当下,大众媒体被各种所谓的时尚与流行性所囊括。作为特殊的媒介,他将人与人扭曲的联结在了同一个维度之下,对于人的本身带来了多种变化。对于群体本能“窥探欲”的满足,将个体的私密性暴露于大众视野之中,以求得市场利益的最大化。个体与群体在这样的运作下,一同处在了弱势的地位里。物质消费让位于精神消费,欲望的膨胀带来的是市场方向的无止境坠落。消费的社会成为符号的消费。第四,“庸俗文化”的狂热发展。快节奏的社会在加快空间活动节奏的同时,将心理的活动空间的一同提速,理性的思考成为一种奢侈的文化产品。而对于时间的判定其价值与金钱、利益直接挂钩。思想的差距导致了人的第一次分化,市场的需求加大了对于简单肤浅的生活文化产品的诉求。思维的桎梏已经无法再对任何深入的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思索。“盲目性”会在这样一种环境氛围中滋生,失去了对于事物本身的判断,就失去了掌握问题的主动权。“庸俗文化”的本身就具有一种可操控性,作为暂时缓和矛盾的工具,文化的本质变得模糊起来。当下中国艺术的整体格局可描述为“主旋律艺术、经精英艺术、大众艺术构成的动态平衡关系……大众艺术往往凌驾于主旋律艺术和精英艺术之上,并有裹挟和同化后两者之势”。大众化、娱乐化、庸俗化与符号化的媒体他充斥着生活空间,作为人类的主题心灵空间被不断的压抑。理性的思考让位于肤浅的娱乐,心灵建构的主体家园正在坍塌,深度的思想被替换,没有引导的市场正在流向一个莫名的“歧途”。

文化精英的觉醒。2011年10月,中国美术学院引进包豪斯时代的设计作品,许江院长这样形容道其“引进的不仅是一批藏品,引进的是思想,是一条思想的河流”。20世纪初,工业时代到来,一批理性主义者在手工艺与工艺技艺更迭的时代,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的机器化发展方向。“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建立了新型的教育模式、适应于社会的新思想合适与推广的新设计。这样的一批人构成了社会的精英,精英意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思想启蒙的主体。第一,精英的特质。何谓精英?先进的人,拔尖的人,可以作为社会群体的优秀代表所存在。他们可以真正的对于自我价值再思考,社会生活状态理性的再深入,人性价值回归的再探索。他们需要这样的品质:对于当下社会的认知反思、本质论的探寻、现实的质疑批判、人性的倡扬、回归和升华、多元的思想、不断推进着社会发展的深度。自1900年以来大工业化生产的来临,手工艺与工业化的博弈中,在经历西方“三大设计革命”之后,手工艺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工业化浪潮带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时间的距离感被拉近,空间的距离被压缩,“全球化”使得社会的发展,其思想现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复杂;文化纷争,思想多元;信息庞杂,系统纠结。《耐心的终结》中讲到新技术“把更多的东西挤进了我们的生活,并让我们对过程丧失了耐心。我们拼命压缩时间,哪怕只等候一秒都让我们痛苦不堪”。面对庞杂的社会,社会主体“人”呈现出对于时间与空间出现了新的认知,“时间荒”即时间的提速,渴求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缩短,期盼社会发展的时间迅速;“地球村”使得人与人的距离感缩短。社会开始出现了时间维度与共时性中纵向与横向的共同压缩的特征。在这样的空间中,我们需要这样一批可以在现象的梳理中,以批判的眼光去质疑社会存在和构成,反思真正的主体需求。以更深层次的眼光去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融合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维角度探求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历程。第二,精英的回归。传统的华夏文化,深深影响了世界的发展潮流,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先进性传统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新的意义和启示。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道家思想、儒学思想与禅宗思想三者并行,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千年的文化发展。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唤醒了亿万同胞的爱国热情。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觉醒是文化的思想启蒙与艺术宣传的双重推动,是一批具有先进思想先哲的努力与奋斗下形成的爱国浪潮。精英主义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缺失的艺术形态,这种艺术形态往往以‘形而上的内容’深刻地体现人类的精神性和对社会成规的自觉反思、批判精神与超越性,从而折射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深度和文化品质”。精英意识的回归,可以形成对于社会反思所形成的思想交流与反馈,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如85美术思潮一般,在社会中形成广泛的交流与反思。诸子百家的产生,带来的是对整个民族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精英主义的到来,是对于传统的回溯、心灵家园的重构,和未来发展的肇始。

篇7

【关键词】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0、引言

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对于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以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能力。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存在缺陷、文化机构建设不足等。对此要积极加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并且要加快文化建设的突破,加强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同时要加强投入,如人员、资金、物资等,确保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员队伍力量可以得到满足、资金得到满足。

一、区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文化建设隶属于文化部门,文化宣传部门一般是属于全额拨款性质的事业单位,其所有员工都相当于是政府部门的员工,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费用,都有公共财政这一强力的后盾。这种环境下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区域文化建设工作即简单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或者组织群众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其实不然,文化建设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丰富精神文化活动,但是由于区域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对区域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比较浅显,因此导致文化建设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费有限

群众文化事业建设过程中,由于经费有限,因此导致一些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就目前形势而言,区域文化建设的经费来源还有些单一,基本只靠政府的投资,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其他资金的筹集还存在不足。由于经费不足,文化机构诸多活动都无法开展,因此导致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也不能正常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三)各种文化机构的发展存在问题

文化机构是开展区域文化建设的关键,比如文化馆、博物馆等,都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在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文化机构的经费不足,因此导致很多活动都没法积极开展。文化机构的同类竞争单位比较少,因此这些机构的生存压力不大,在宽松的环境下,文化机构的员工就有可能出现懒散的现象,这对文化机构的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另外,文化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是区域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当前文化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比如举办一场大型晚会,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策划、准备、场景布置等,但是相关部门缺乏专业的人才,不能对群众文化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导致文化机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以文化自信自觉促进区域文化发展的策略

(一)以文化自信自觉为原则,加强对文化建设的认识

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任何生产力要素的累积都与人们的思维有关,文化建设是促进人们的思维模式得到拓展、提高人们的精神层次的重要步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这些文化内容进行利用,有助于提高群众的奋发图强、继往开来等方面的意识,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要保持一定的自信,对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和发扬,以此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其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责任意识的建立,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任何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应该要积极对我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宣扬,文化建设不仅是文化组织和文化部门的工作,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

文化传播的环境好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很大影响,为了不断促进文化传播工作的开展,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传播意识的建立,同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应该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在区域内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加强社区文化、公园街头文化等形式的开展,使得群众在生活过程中就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化内容,在文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确保环境的亲和性、活跃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促进文化的推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进行辐射拓展,将文化精髓和内涵传播到其他地区。

(三)激发文化建设员工的积极性

在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机构担负了重要的作用,区域文化建设人员是文化机构的主要力量,由于工作环境比较宽松,员工大多比较懒散,因此,激发他们的事业心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开展区域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比如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实行严格的纪律管理制度,对于勤劳者给予奖励,偷懒者予以惩罚,可以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员工的懒惰现象进行有效的解决。另外,还应该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其业绩能力,也包含其工作纪律及日常表现情况,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实行淘汰机制。以上方法可以对员工工作中出现的懒散现象进行有效的解决,也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加强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投入

区域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民的事业,不仅在城市中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在下辖的街道、乡镇等也应该要积极加强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加强文化机构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整合,不仅要加强国家财政对文化机构的资金投入,还应该要加强文化机构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对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比如加强文化机构与社会单位的合作,从而进行有效的融资,可以解决文化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循环态势。其次,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专业人才的缺乏,是阻碍文化机构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解决文化机构缺乏专业人才这一问题时,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文化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进行继续教育,比如远程培训、自主教育等,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充实自己。同时,文化机构在对工作人员进行选聘时,应该要使得选聘的过程更加规范,坚决抵制视感情选人、靠关系用人以及论资排辈等现象,面向全社会进行人才的选择,防止出现包庇现象。

(五)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内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品牌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的经济效益也逐渐显现出来,文化产业已成为加快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亮点,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成为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文化产业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当地的人文历史的优势发挥出来,在科技、旅游、金融等方面加强历史文化的融合,同时要对区域内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进行挖掘,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强文化品牌的建设,使得文化产业可以快速发展。

三、结语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各个地区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基础,以文化促进各个区域人民的精神素质以及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本文对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文化建设的策略,旨在提高当地的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晓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2(03).

篇8

记者: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了文化兴国的战略,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遵义在推动全市文化发展与繁荣方面的目标是什么?

廖少华:当前,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凸显,不管是从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还是从推动贵州科学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跨越来认识,我们都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实现文化的跨越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遵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基本建立文化产品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市场要素繁荣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到2015年达5%以上,到2020年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文化执法体系健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文化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创意理念不断涌现、科技手段广泛运用;文化人才体系基本建立,人才保障更加有力,遵义成为文化强市。

记者:文化将成为遵义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将成为遵义的支柱性产业。要实现上述目标,具体的举措有哪些?

廖少华: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认真落实好文化改革发展系列工程。这些工程有:文明素质工程,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干部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文艺精品工程,丰富群众文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工程,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遵义文化影响力;文化人才工程,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将文化产业培育成

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记者: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前提是必须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在这个方面,遵义有哪些构想?

廖少华:遵义是文化资源的富集地。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首先是要充分发挥好遵义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构建黔北经济文化圈。这个布局的特点是 “一心、两翼、多点”。一心,即由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和桐梓县、遵义县、绥阳县构成的“中心城区文化产业圈”,重点发展红色文化、现代传媒、演出演艺和创意文化产业。两翼即由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构成的“赤水河文化产业带”,依托国酒茅台、四渡赤水战斗遗址和丹霞自然遗产,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由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构成的“湄凤余文化产业带”,着力培育茶文化产业。多点:即在道真县、务川县、正安县、绥阳县发展仡佬民族文化体验区、黔北历史文化区和康体娱乐产业组团,构建与“一心、“两翼”相匹配的四个文化产业发展节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项目带动,着力推进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遵义文化博览园、遵义酒文化产业园、遵义会展基地等省列“六个一批”项目建设,加速发展创意设计、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工艺美术、咨询策划、现代印刷、营销中介、文化旅游等产业。着力培育遵义红色旅游集团、遵义日报传媒集团、遵义广电传媒集团、遵义文化演艺集团,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打造文化经济品牌,形成特色文化产业结构和新的竞争优势。

第三方面是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壮大国有骨干文化企业,积极扶持民营文化企业,鼓励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文化企业上市。加快形成一批经纪、、评估、鉴定、咨询、策划、研发、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流通组织,推进全市广电传输、图书报刊发行、电视购物等网络和电影院线、演艺院线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市场,形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群,提升产品价值,促进文化消费。

最后一点是强化政策保障,认真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市级每年安排一定量的土地指标,保障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需要。转制文化企业原划拨土地需转为经营性用地的,所上缴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作为扶持经费返还企业。国有文化企业土地置换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以先征后返的方式扶持文化企业。各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按照相关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信贷和价格等经济杠杆,积极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在资金投向、产业结构和布局、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发挥资金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多渠道投资文化产业的体制、有效的筹资机制和综合性、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

更好地满足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记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基本要求,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的,而这正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功能之所在。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遵义在这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廖少华:人是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当前,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重要而且紧迫。

我们的规划有: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体现城市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同时加快现有文化设施的改造和基层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加快建设现代传播体系,支持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新媒体,扩大覆盖面;实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强红色文化遗址、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重要工矿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

记者:当前,我省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对这些矛盾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其中就有文艺精品力作不多,文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在生产精品力作和培养人才方面,遵义将有哪些举措?

廖少华:创作生产精品力作,前提是激发创新活力。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人才的奖励力度。丰富群众文艺活动,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认真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文艺精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支撑,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将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加大文化领域与其他领域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力度,加强文化工作拔尖人才和高素质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工作者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

为推动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文化自觉,但不能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而文化建设的投入,往往不像经济建设投入那样,见效快、效果显。因此,有的地方对于文化建设,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在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财政投入方面,遵义有哪些考虑?

篇9

第一,中国教育自信建立在中国广博的文化根基之上。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当中,中国的历史文化久远、丰富,有它的立足之地。在古代,不仅拥有儒家教育思想,也包括诸子百家等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作为教育基础的文化。我个人曾经做过一些研究,出版过《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1949-2009)》等著作,还对陶行知等一些教育历史人物进行过研究。这些都是基于历史的角度,进行价值判断。我感到,只有对历史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以后,我们才会有这种文化的自信。

第二,中国教育自信不仅仅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而应该是建立在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全球文化基础上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事实上,近五百年来尤其是1840年以后,人类交往逐渐增多,客观上没有一个纯粹的中国的教育,没有一个纯粹的中国的文化。教育和文化,中西是交融的,我们所教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内容,主要是从其他国家,从其他的文化中学来的。即便是人文方面,哲学领域,在1914年以后,我们也大量地接受了欧洲的新教育以及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国家主义等教育思潮的影响。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因此,我们不可能回到那个孤立地讲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去,中国文化自信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完全剔除受其他文化影响的文化基础。

为此,我们真正要建立自信,就不能回到封闭的老路上去。要避免对立主义的立场,不能将其他国家的优秀的文化和教育排除在外,只讲本国的东西,认为只有本国的文化和教育才是值得自信的。封闭和孤立都不可能真正建立自信,孤立的自信,就是一种自负,就容易使得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失去平衡,难以持久,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开放,建立面向未来的更加开放的心态,着眼整个人类的文化,作为我们自信的基础,以完整全面的视野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

第三,中国教育自信是建立在专业和理性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专业性,自信实际上只是一种世俗的情感,而不是拥有坚实基础的自信。如果没有专业的基础,我们就缺少对文化的分析鉴别。不管是中国的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它本身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

只有我们有了清醒的理性,有了专业的判断,才有可能分析得清楚什么文化是有利的?文化的哪一面是有利,哪一面是有害的,哪一面是要清除的?我们中华文化的庞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不是每一种文化都需要自信。以“追求做人上人”为例,这也是中国文化,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它作为我们自信的基础。我们应该改变它,努力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要尊重人,建立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

教育的文化自信的建立实质上是一个对文化理性认同的过程。筛选文化、教育中与社会发展的曲线一致的认识,对它们进行分析、判断、鉴别,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自己的认同。实际上,文化发展的一个机制就是认同,主要是对过去历史文化积淀的认同。

现实确实存在一些人对中国的一些历史文化,缺少了解,所以缺少文化认同。一些学校可能表面上很时尚、很光鲜,但事实上它处在无根的状态;一些学校找一个历史名人来作为它的标志,但或许他们对历史名人并不理解,缺少对名人内涵的挖掘。这些现象都是缺乏自信的非理性、非专业的表现。

影响中国教育自信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我认为有两个。第一个关键因素是教育和文化的过度组织化。过度组织化所导致的就只能是指令和服从。只有指令和服从的时候,人就不能自主地思想和创造,文化就不可能正常地生长和发育,正常地传播。这也是几十年来,中国教育当中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文化认同的前提是人有自主性,能够自主判断,自主分析,否则,理性和专业都不可能生成。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过度的标准化。只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掩盖了文化本身的多样性。在文化当中没有一个简单的对和错的区分,但是过度标准化的教育必然地要区分出对和错。这种标准化就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自信的建立。在现有教育体制中,标准答案和考试分数支撑着整个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答案一致就给分数,和标准答案不一致,即便这可能就是创新的开始,也要扣分,让人无法通过考试进而上不了更好的学校。而非通过丰富想象发展人的创造力进而成为一个创新人才,通过实证发展人的审辨能力而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追求者和维护者。由于想象和实证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知性不够健全,进而转换为在德性上缺少正直和道德判断能力。这样我们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就慢慢消失掉了。

篇10

回家过十五,妈妈准备了很多自己爱吃的东西。弟弟也在家,送给了我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弟弟越来越懂事了,看到他成熟又努力的样子,我真的很高兴,感觉能有一个至亲的兄弟姐妹真好。记得刚来公司的时候,我们俩就被安排在了一起工作。在那个陌生的地方,我们慢慢地认识了对方、了解了彼此,彼此间相互的鼓励、加油。在我们眼里,我们视对方如亲姐妹。

一个非常坚韧的女子。她比我年龄稍大些,所以就习惯的把我当成了妹妹,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是站在我前面,为我承担她一切能承担的。

我们盖一床被子,睡一张床,用一条毛巾,这样的感情,不是用一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在外地,我们两个远离家乡的女生,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给自己争口气。

走了这么多店,我们如亲姐妹一般的生活着,遇到了问题总是互相协商着解决。我们都是要强的女子,在王丽身上,我学到了太多的坚强和稳重。是她教会了我凡事要不畏惧困难,无论遇到什么都要更好的生活。虽然我们不经常联系,但心中却始终装着彼此,不说话,却依然心灵相通。

记得我们分开那天,她哭了。拉着我的手说:“你走了,我晚上要怎么睡觉啊?”但我相信,她一定会很坚强的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