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范文

时间:2023-03-29 17:5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改革

篇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遵循着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即学科——课程——科目,中小学课程基本上是若干个学科的浓缩。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力求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注重的是所编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是否严密,某一个知识点在本学科中的位置怎样,是否为下一个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等等,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需的、恰当的,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怎样的意义等。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是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上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以及应当依据怎样的课程观和知识观构建学科教学内容,成为本次课程改革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宰命运。既然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曾有一位一线教师介绍了自己的“一节课只讲授22.5分钟以内”的观点,一位老教师在会上提出这样的质疑:“请问本书林老师,我每节课45分钟拚命地讲,都无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书,不知你是怎样用这么少的时间教完的?”这位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位老师所提的是如何‘教’完它,而我所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学’完它。”虽然这里的‘教’与‘学’仅一字之差,却能从中折射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1]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课程结构要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由于门类过多,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从而导致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加重丫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忽略了其他类型的课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忽略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课程缺乏弹性,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发展的需求。[2]针对这些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学科门类,对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持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索养和实用技能学科的地位,使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且将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分为三级,从而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并行的课程结构。通过结构的调整体现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掌握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过于强凋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3]另外,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本次课程改革要求,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由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4]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为此,教师在执行新课程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新课程对学校、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毋庸置疑,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处理的关系和要解决的矛盾或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课程改革与创新中要处理各级行政指令与教育发展规律的关系、课程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课程的多样化与统一性的关系以及课程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关系等等。此外,还应正确处理课程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课程管理中国家、地方和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课程结构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关系,课程的阶段性发展与长期发展的关系,等等。

参考文献

[1] 彭智勇 《关于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3.4

[2]田野 《关于课程改革的个人话语》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4

篇2

关键词:EDA技术,项目化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EDA技术是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性、工程性的专业课程。将数字电路设计从简单元器件单元电路设计,EWB软件仿真提到了更高一级的可编程操作平台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两门课程分开,先上数字电路,后上EDA技术,分两学期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减弱了课程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学生对数字电路理论的认识程度。通过对EDA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实训的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EDA技术基础及其实验系统,从数字系统的单元电路,如译码器、计数器等入手,加深对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的认识,逐渐完成数字系统设计。

1. EDA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1 EDA技术

EDA技术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Automation)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及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毕业论文格式,是一种能够设计和仿真电子电路或系统的软件工具。采用”自顶向下”的层次化设计,对整个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和功能划分,系统的关键电路用一片或几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然后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系统行为级设计,最后通过综合器和适配器生成最终的目标器件。图1为一个典型的EDA设计流程。

图1 EDA设计流程图

1.2 EDA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EDA技术利用计算机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配有输入输出器件(开关、按键、数码管、发光二极管等)、标准并口、RS232串口、DAC和ADC电路、多功能扩展接口的基于SRAM的FPGA器件EDA硬件开发平台,使得在电子设计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可以进行模拟验证,保证设计过程的正确性。从而使数字系统设计起来更加容易,让学生从传统的电路离散元件的安装、焊接、调试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在电路的设计上。同时,采用EDA技术实现数字电路设计,不但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也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方便学生对电路进行修改、升级,让实验不在单调的局限于几个固定的内容,使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学生的开发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2.课程教学改革实施

2.1课程改革思路

课程改革本着体现巩固数字电路基础,掌握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原则来处理和安排EDA技术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从EDA技术概述、VHDL语言特点、VHDL语句等入手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以设计应用为基本要求,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将EDA技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可编程逻辑器件、硬件描述语言、软件开发工具、实验开发系统,其中,可编程逻辑器件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载体,硬件描述语言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主要表达手段,软件开发工具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智能化的自动设计工具,实验开发系统则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下载工具及硬件验证工具。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以实训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2.2课程改革措施

以电子线路设计为基点,从实例的介绍中引出VHDL语句语法内容。在典型示例的说明中,自然地给出完整的VHDL描述,同时给出其综合后的表现该电路系统功能的时序波形图及硬件仿真效果。通过一些简单、直观、典型的实例毕业论文格式,将VHDL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解释清楚,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效地掌握VHDL的主干内容,并付诸设计实践。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VHDL语言教学模式和流程,将语言与EDA工程技术有机结合,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大大缩短了授课时数。表1为课程具体内容及实训学时分配。

 

能力

目标

学习情境

项目载体

课时

QuartusⅡ开发工具使用能力

QuartusⅡ开发环境、实验系统

二选一音频发生器设计

6

VHDL语言编程能力

VHDL语言基本结构

计数器电路设计

6

VHDL语言并行语句

8位加法器设计

8

VHDL语言顺序语句

7段数码显示译码器设计

8

VHDL语言综合运用

数控分频器的设计

8

层次化调用方法

4位加减法器的设计

4

综合开发调试能力

8位16进制频率计设计;

十字路通灯设计;

数字钟设计;

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等。

(任选一题)

20

总计

 

篇3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职业教育明确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这进一步明确了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就业教育。就业不仅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更是职业教育的使命。

一、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

1.市场化的专业设置

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必须依托市场,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并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要对就业市场做深入调研,全面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再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使中职学校的专业方向永远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2.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核心专业技能为主线,以特定的工作岗位为依托,以就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流程为基础,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岗位需求良好的衔接,为学生获得职业能力和顺利就业搭建桥梁。

3.能力化的课程标准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模式强调能力化的课程标准,也就是说在制定中职学校的课程标准时,不仅要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接轨,即瞄准学生未来就业的工作岗位,还要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对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实现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与工作岗位的职业标准无缝对接。

4.实践化的课程结构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模式要重新序化课程结构,有机融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强化突出实践课程。课程要从职业岗位出发,将变化的具体工作过程中不变的关键要素提取出来,并归纳形成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获得知识、锻炼技能。

二、就业导向的课程资源开发

1.项目化的课程内容

就业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内容开发,主要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标准,以实际工作过程或具体产品为载体,提取完成工作任务和解决实际工作所需的关键知识和主要技能,并将提取出来的关键知识点和主要技能具体化,然后与具体的专业课程相结合,最终形成相应的项目化的课程内容。项目化的课程内容能更好地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2.企业化的师资队伍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模式要求加强校企师资互动和交流学习。一方面,中职学校要加强教师到企业实践,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必须不断深入企业一线锻炼学习。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等要求,又可以及时学习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以使中职学校传授的知识、技能不落后于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还要经常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培训,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技能,引导职业生涯发展。

3.场景化的实训平台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模式要建设场景化的实训平台。中职学校在实验设备和实训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模拟学生未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设施,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模拟未来工作岗位操作,感受未来职业场景,以便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

4.立体化的课程教材

立体化的教材即多种教学材料的统称,包括课本和教学辅助材料(例如教学光盘和仿真软件)等服务于教学活动的材料。在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模式下,立体化的教材开发要打破以系统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教材样式,应以职业能力标准为基础,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实现形式,把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融合成相应的模块,并配以仿真模拟实训软件,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逼真性和实效性。

三、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就业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中加以实践锻炼、实践中加以理论引导,即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穿插相关的实践操作训练,在实践操作训练中传递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导训练,以理论知识学习为辅助提升,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2.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参与式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从而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体系。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依托,积极开展参与式教学,给学生更多动口、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一种或多种知识和操作技能。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模式强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高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按照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条件,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让每位学生都按照个性特点掌握知识、掌握技能。

四、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化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检查和促进课程教学的实施情况。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要打破以前教师一元评价模式,实现教师考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企业抽评等多元化评价。就业导向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即教师考评是主体,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是主旨,企业抽评是主导的多元综合评价方式。

2.评价内容综合化

就业导向的课程评价是对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化考核。职业素养的考核是就业导向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首要考核的内容,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业表现、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职业道德意识、合作意识、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考核。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应该与用人企业的技能考核标准相对接,以考核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础技能为重点。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评价方式上,重视过程性评价,并结合结果性评价。应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表现。在评价方法上,采取项目化开放综合考核办法,把试卷开放综合项目化,把试题工作任务协同化,让学生们互相配合查阅资料,列出关键知识点,寻找解决方案,最终协同完成试卷项目的综合考核。在评价方式上,要体现多类型、多渠道、多样化。除了采用传统的书面考试和技能测试考核评价外,还可以采用面试、问题答辩、作业、笔记、课堂活动、实践作品、实验报告、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技能竞赛等多种考核形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雷正光,郭苏华.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5]石伟平,徐国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6]雷正光“.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发展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篇4

一、盲目效仿流行模式

时下,许多教师都已经了解和学习了先进的课堂改革模式,也有意识的把新课程引人课堂,这是好的观念,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课堂改革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轻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能合理有效,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比较差。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缺乏对需讨论问题的合理选择,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学生还没说上两三句就草草收场,或是问题还没得到解决,教师怕耽误时间而直接打断,甚至,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或是在说一些与课堂的学习任务无关的话题而教师却没有及时的督促或制止,使得讨论的意义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反而给使那些本来就不太积极学习的学生有机可乘,学习效果不佳。这就为我们的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讨论?讨论的时间要多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如何避免个别学生不学习的现象发生?

二、过于追求形式,忽视课堂效果

丰富的课堂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的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是学生容易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可以是学生更好的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是原来枯燥无味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有些教师却只师一味的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而忽视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生间的合作与探究,一节课下来只见老师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花样迭出,而学生却只是扮演了观众的角色,缺乏思考和创新,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选择有尺度,不能只是追求形式而忽视了课堂效果,否则,只会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教师在课堂上把握不好少讲和不讲的尺度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之改变,学生主体地位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指挥并且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去学习,教师只有少讲或不讲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这也是教师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主要表现。

现在的课堂,许多教师把少讲和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是想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但是,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该讲的不敢讲,原本老师一句话就能点明的问题,非要和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叫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把少讲和不讲绝对化,不能把握少讲和不讲的尺度,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该明确一节课中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不讲,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不是绝对的不讲,对于学生探讨不出来的疑问教师必须要讲解清楚,而学生通过自学或合作探究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做到坚决不讲,这样,才是合理的少讲或是不讲,才能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才能提高课堂效果。

四、在活跃课堂气氛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教师的课堂看起来乱哄哄的,仔细观察发现学生都在探讨、争论,一节课下来,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课堂效果很明显。而有些教师的课堂仅仅是表面上的活跃,甚至那些“捣乱分子”也在忙于乘机。这些教师就是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式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与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行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不叫乱。因此,活跃的课堂应该是活而不乱。而要让课堂活而不乱,教师不仅要设计出真正可以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教育教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要与学生讨论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轻松愉悦的学习到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教师不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强调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了,却往往成了摆设。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只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或是看看教案,或是四处张望,就是不肯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好像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彻底“解放”了 六 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

篇5

关键词:CAD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是利用计算机强有力的计算功能和高效率的图形处理能力,辅助知识劳动者进行工程和产品的设计与分析的一种技术。

一、CAD课程简介

CAD课程是综合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设计方法的最新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已经深入到机床、汽车、飞机、船舶、航天器、轻纺、家电、服装、医药、电子、动画等多个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现在工科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目前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设中,主要是CAXA、Autocad、UG、Solidworks、MasterCAM、Pre/E等软件。

二、CAD课程现状分析

1.学情分析

目前的职校生在专业学习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缺少对问题的思考力;缺乏对知识主动学习的热情;继续学习能力偏低。尤其在专业课上更是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多专业课程感觉枯燥乏味就一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上课顺其自然,能听懂就听,听不懂就放弃,没有很强的专注力,最后的结果就是对知识点的掌握似懂非懂,一知半解。

2.课程安排

计算机辅助课程的教学安排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开设这门课程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学过机械制图,有了一定的机械理论知识比较合适。所以一般在学过机械制图和机械零件再开设这门课程更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3.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课程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计算机房软件操作学习,按照教材的命令介绍学习,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

4.教材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材品种繁多,良莠不齐,还掺杂着一些快餐型的课改教材。其实,教材作为一门课程的方向标很重要,传统版的教材都是长篇大论地介绍命令的使用,对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较少。而有些课改型教材又简化得非常多,导致CAD课程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疏漏,所以挑选一本优秀的教材对一门专业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CAD课程改革思路

CAD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绘图和工程设计的专业课程,在工科专业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时展的需求,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在制图方面的最新要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融入国家制图员考证标准,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实训条件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可以在教学初期给学生展示三维动画视频,让学生在多彩多维的视觉中领略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3D打印的艺术品,告诉他们想做这些,必须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精选课程教材

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所以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一门课程来讲非常重要。任务驱动型理实一体化教材比较适合现在的职校生,能让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完成实物图形的绘制,能让学生在感观认知上接受常见的机械零件,同时有助于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解。

3.调整教学内容

以CAD软件为依托,结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对相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调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弱化理论知识的灌输。主要讲述二维图样的计算机绘制方法和三维实体造型技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AD基础绘图环境设置、平面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典型零件的绘制与编辑、三维图形的绘图基础与编辑、图形输出。

4.优化教学组织

对CAD课程的定位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将CAD命令融入工程设计,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要领,注重学生机械制图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本课程的部颁教学大纲,采用“理论+强化实操”的授课模式,前60课时采用机房理论授课,再加2周课题设计训练,完成一个典型零件的二维和三维的绘制,最后完成绘图员的技能鉴定。

5.提升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凭借网络教学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地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法。一张图纸巧妙地融入几个命令,在完成图纸绘制的同时,学会了这几个命令的操作。图1重点就是圆命令、修剪命令、偏移命令的训练,难点是圆命令中的相切、相切、半径简称TTR方式画圆。

(2)故意犯错法。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给学生演示操作时故意先画错,让学生看到错误的结果后再来反思问题是怎么出现的,是哪个操作步骤不对。

(3)课堂竞赛法。结合竞赛的模式,把班级分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同的绘图任务,同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在紧张而又有趣的气氛中巩固知识点。

(4)W生演示法。可以挑选绘图速度比较快的同学给学生演示,绘图的学生会比较紧张和认真,观看的同学也会集中注意力,给绘图同学纠错。

(5)目标教学法。将学生考取中、高级绘图员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课程的学习目标之一,使学生在开始就给自己定好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6.改善实训条件

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不仅需要优秀的师资,同时还需要较好的硬件设施。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笔者学校拥有多个多媒体教室,每个机房都配备了专业的教学软件,并且具备完善的网络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免费的教学资源,满足了计算机辅助课程的教学需求。

7.特色评价方式

篇6

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的学习方式转变将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会因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这将使得他们不仅成为今天学习的主人。还将成为明日生活的主人,成为一个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培养高中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就是为他们的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和社会性都比初中生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明显增强。而且业已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他们日趋加强的自尊心、自主需要和自律能力绝对不容小觑。这些心理特点都决定了他们更适合一种特殊的学习——自主学习。

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教育技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和技术的而发展。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有着必然的联系。显然,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教育技术也有联系。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由“刺激——反应型”向“双向互动型”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要求教师真正地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归纳、实验等过程。那么如何做到将课堂动起来,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要运用多媒体去探索一些教学新,让学生的思维的空间扩大、变活。使学生成为课本的真正主人,成为教师的真正朋友。这里面说运用多媒体去探索教学新方法就符合了前面教育技术的两层含义: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媒体的技术;二、析和解决教与学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其次,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这一上来看,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水平的高低的原由中就包括:“教师需要理解和专门掌握教育技术,并能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善于在汹涌而来的信息面前指导学生学会处理信息。”只有教师完全的掌握并熟练运用教育技术才能达到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并特别强调使学生达到若干目标之一“具有终身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篇7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改文化;素质教育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

老子的这句话是说天下有形的物质都起源于无形。生活中大量事实也证明:思想、信仰、文化氛围等无形的东西一旦与行动相结合,确实能使人们产生超乎寻常的力量。

目前,我国正进行素质教育课程大改革,其改革幅度之大、范围之广,对人们教育理念撼动之深前所未有。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大力推动素质教育在本地区的开展,各种报纸杂志也不遗余力地对新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究、教学方式的变革等进行宣传推广。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孕育这些东西的“土壤”——对“文化”的培育。试问全国数以百万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多少人是真正根据新课程改革来改变自己的教学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曾经私下走访了不少教育专家,也有全国课堂教学比赛的获奖者。他们直率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公开课是一回事,常规课是一回事,你们咋教,我们也是咋教……”我们不能渴求作为教育个体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行动不积极”“表象与实际两张皮”。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土壤”还不具备,是滞后的教育文化使然。

一、教学改革,文化先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易传》中就有这样的话:“观乎人文,大化成天下”,后人认为“人文化成”即为“文化”。在西方“文化”一词就有耕作、培养、发展、尊重之意。可见,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文化”,我国是有着悠久灿烂文化的国家。例如:我们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和酒文化。我国的高考为什么那么神圣,那么深入人心?是因为我们受几千年的科举制度文化的影响。

文化对社会结构、传统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海尔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了“首席文化官”的企业。它在短短的16年里把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厂,变成了一个年销售额406亿元的国际知名企业。成为亚太地区最具信誉企业。海尔公司在兼并了红星电器公司、莱阳海尔等企业后,最先派去的不是整理财务的官员,而是“首席文化官”。海尔精神在这些企业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使这些多年亏损企业在三个月之内扭亏为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用海尔人自己的话来说是他们的企业文化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一些慕名而去“取经”的企业把海尔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照搬回去,却仍然没有好的效果。原来海尔人把“用户永远是对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人人是人才”“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等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心灵深处,强调的是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外来企业复制的只是海尔的毛皮,却无法复制海尔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无形的,它一旦和生活相结合,就会产生强大的作用!

新加坡国民大部分是中国人的后裔,绝大多数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新加坡政府因势利导,吸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新儒学”。并在其社会中大力提倡。对其社会的治安、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导向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调整作用,对其经济的腾飞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课改文化”氛围不浓的根源

下面是摘录一位县级教育部门领导的讲话大纲:

题目:努力贯彻十精神促进教育发展

第一部分:改善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部分:强化教育衔接,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部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第四部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

这位领导的发言在当前极具代表性,文中谈了教育的资源配置,信息化建设,鼓励教育创新,加强教育各环节的衔接。都是教育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的教育行政部门把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师资结构放在首位,这都反映了政府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支持。可就是没有创建或哺育适合教育发展的“土壤”——教育文化。我们都把《揠苗助长》的故事当作一个笑话。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揠苗助长”呢!舍弃了促进课程改革的土壤,去追求高效率的、彻底的改革,急功近利无异于纸上谈兵,舍本逐末。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只重视“有形”成果,忽视“无形”成果才是导致“课改文化”氛围不浓的根源。

三、如何培育健康的教学改革文化

1.政府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有足够的思想认识

行政部门要扩大教学改革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一种理解、关心、支持、参与教育的公民素质,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努力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相互交融的教育网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三个方面的转轨

(1)实现教师文化的转轨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师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性人物。“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熟悉的教案周期性地讲授同样的内容。他们教学依靠经验积累,不求专业的提升,只求稳定,从心理深处抵制革新。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文化的更新,让教师从独立处理教学事务,缺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单边主义”转变思想走向开放与合作,从墨守成规到开拓创新。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文化,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文化。

(2)实现学生文化的转轨

本次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合作性、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是对应试教育下“精英主义”“竞争主义”教育文化意识的挑战,学校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淡化学习的紧张气氛,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懂得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实现向终身教育的转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进。因此,要坚决摒弃一切围绕考试的教学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各种生活能力。

3.鼓励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建立校园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于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文化氛围也各不相同。所以,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十分必要。目前,只重视升学率,忽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所谓“主科”忽略“副科”是当前诸多学校所犯的通病。须知“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一个学校积极开展适合各类学生的活动课,举办各种比赛,开设校本文化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开辟出一片绿地,让学生亲自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必将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为学习注入强大的动力。

总之,在原有的课程框架内修修补补,或者改变一种教法、改变一种学法、更换一种教材,都不能把教学改革带入纵深地带。所谓“大音稀声”“大道无形”,课程改革需要文化的哺育,更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培育健康的教育文化,教师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台前”退隐到“幕后”成为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问题,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力。

其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听说读写,教师还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给学生提供了体验、创造、发挥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除此之外,学生的质疑问难,课外资料的引用,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都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一、静态,使课堂活跃起来。

尽管课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可喜的收获,但是也出现了许多课堂教学的问题和怪现象,我们会发现,有许多课堂教学只追求表面的形式化,出现了许多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离”的现象。

有的语文课上,太多资料的补充,太多媒体的演示,太多小组的讨论,太多追求形式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学中出现的轻视语言的工具性,一味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文本没有完全读懂,便天马行空地倾谈、发散、拓展,以异彩纷呈的课件代替学生潜心读书的现象。

新课程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生用多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过程,于是五花八门的表演充斥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有学者曾感慨于这种现象说:“手段多了,对语文学习来说未必是好事。”课堂上滑稽的表演,无休止的倾谈,却不写字、不读书,不见听说读写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吗?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一堂好的语文课至少要抓住三个环节:

第一,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课不能离开学语习文,要有语文味。要动情朗读,静心默读,要圈点批注,品味词句,要动笔书写,积累感悟。

我读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全国大赛中曾这样导读:“你能把丹顶鹤的嘴巴读得再长一些吗?”引来全场听众为之哗然,另有一位教师指导学生读“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煸诼桃兜紫隆…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其中“极”字读得特别长,像花腔女高音的拖腔,结果教师“极”未止,学生就大笑起来,对语言的感受也在滑稽的效仿中荡然无存,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刻意强调某些词语,在重音落脚点下功夫吗?显然不是。道理很简单,有时我们走在大街上,会听到树荫下几个老太太低声聊天,“昨儿晚上,那雨溜儿溜儿下了一夜,那个大哟……”没有大声,没有强调,却让你身临其境。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朗读”不应成为教师浮于表面的技巧指导,而应成为感悟语言的一种方法。它是读者与作品情感产生共鸣之后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有自由的朗读空间,在读中积淀语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师的指导应在体悟情感而不是运用技巧上下功夫。

第二,语文课应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让学生学有所获,习得方法,或触动情感,提升人格。

让我们来感悟于永正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这是第一课时,于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书的‘小手如林’,一个腼腆的女孩引起了于老师的关注)。

师:(手拿话筒,兴致勃勃地)你想读吗?

生:(摇摇头,小声说道)我不想读。

师:(于老师微微一愣,弯下腰,微笑着)没把握?

生:不敢站。

师:(直起身子,微微吁了一口气)哦!那你就坐着读,于老师为你撑腰!

(全班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让我们的掌声再热烈些!

(在大家的掌声中,小女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读完了这一段课文)

师:不简单,如果再流畅些就好了。还想读好吗?

(小女孩自信地点点头,第二次读得比第一次流畅多了,只可惜读错一个字,师生给予热烈的鼓掌。于老师纠错后又让她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流利又有感情。)

师:(微笑着)现在,你敢不敢读书了?

生;(自信地)敢!

师:(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充满激情对大家说)敢,就能把事情做好。相信你在大家的掌声中胆子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书会读得越来越好。

这些教学环节,于老师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开始时的温情关怀,交谈中的宽厚包容,朗读后的激情赏识,无不给学生以启迪、唤醒和鼓舞,正是这种真诚的爱,唤起了孩子的勇气,激发了孩子的上进心,于老师的教学细节向我们注释了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三,语文教师应有较强的资源意识,能够抓住教育的资源,因势利导,创造充满智慧与创新的有活力的课堂。

请看这样一个案例:一次公开课上,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老牛》一课,开课伊始。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为什么“我”对老牛一直不能忘怀?请大家读课文,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头牛?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这是一头瘦骨嶙峋的牛。

生:这是一头老了,衰弱的牛。

生:这是一头工作了一辈子,但没有怨言,性情很安详的牛。

生:这是一头病得很重,要死掉的牛。

生:这是一头可怜的牛。

生:这是一头幸福的牛……

(师有感情地板书了“瘦、老、病、死”四个字,并结束了交流)

师:同学们的感受是对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这一片断,学生通过读课文,对“这是怎样的一头牛”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但他们的感悟明显地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有的粗浅,有的深刻,如此矛盾对立的看法是多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抓住这一矛盾让学生去读书、去体会、去讨论,然后达成统一的共识,这一头牛老了、病了是可怜,但它劳动了一辈子,人们善待它、尊敬它、爱它。老牛也依恋着人和土地,最后死在田边。

篇9

关键词:中学音乐 课程改革 专业素质 要求 建议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以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体系逐渐建立。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大背景,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陋习,中学生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以此为契机,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接受艺术熏陶为目标的音乐课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中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得到扩充,教学设施得到更新。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对中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中学音乐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和基础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关键性的地位。因此在音乐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们除了要更新音乐设施等硬件之外,更需要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中学音乐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中学音乐教师作为帮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在音乐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其既是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们,也是课程改革的受众者。其素质的高低对中学音乐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深入展开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提高其素质。作为一名开展课程改革的音乐教师,其应该具备焕然一新的教学观念、专业素质艺术修养等。

(一)先进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同样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也应该具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很容易混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堂音乐课往往是教师教唱歌,学生学唱歌作为主要活动。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先进的教学观念,即从先前的注重教师传授向关注学生素质提高发展,由注重教学结果向注重教学过程转变,由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互动向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转变。音乐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审美、创造、交流和传承”,这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来新的要求,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将音乐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则主动退居二线,承担起学生音乐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使其对音乐课程产生兴趣。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总结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时,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学教育质量提高与否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这些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存在巨大的联系。因此要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中学音乐教师亦是如此。音乐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来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首先必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深刻理解音乐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能够对传统音乐课程进行科学总结与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能够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音乐教育动态;此外,音乐教师还必须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如教师应当具有较好的音乐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声乐、器乐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等,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真正体会到音乐之美。

(三)丰富的文化修养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人文特点,在中学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师应该具有丰富丰富的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得到启迪,树立崇高理想,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用人文精神关爱学生,使学生在有声的音乐熏陶中得到无声的人生启迪,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其今后的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改革下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素质的建议

(一)在教学过程中建立音乐教师素质考核机制

在中学音乐教师课程改革中,应当从教学过程中来对教师进行考核,而不应该以教师的文凭达标作为基本的考核因素。一个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的人。因此要加强音乐教师素养,必须改进当前的考核机制,站在专业的角度,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重教学过程,重视音乐教师的继续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支持音乐教师的工作

在应试教育的传统下,当前中学对音乐、美术等所谓的“副科”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无论在教学时间还是经济支持方面,很多中学做的远远不够。因此校方或主管部门应该按照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支持中学音乐教师的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师足够的时间支持与经济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培训,支持其提高专业素养。

(三)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

尽管当前素质教育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中学音乐课程改革也在深入展开,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学音乐教师竞争机制的陈旧有关。当前很多音乐教师抱守残缺,死守着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只注重课堂中“你听我讲”的教学方法,无法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同时很多教师不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以旧知识、旧方法来讲解音乐。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现象,在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学校应该引入高校的竞争机制,把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纳入竞争之中,督促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使其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深入开展中学音乐课程改革,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中学音乐教师作为音乐美的传播者,作为学生音乐知识的启蒙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主管部门应该从客观条件方面帮助音乐教师提高专业素养,而教师也应该积极努力,从自身做起,发掘自身潜力,学习音乐课程改革的要求,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和生力军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之一。高职教育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措施。通过改革,建立一种全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文章就有关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我国的高职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大部分没有摆脱“本科压缩型”和“中专放大型”的束缚,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课程改革。高职的课程改革是指通过改革,建立一种全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不但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而且要包括素质教育体系,使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三者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1.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弊端

1.1课程设置缺乏整体协调性

高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普遍表现出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公共课兴趣不高。课程设置的时候,为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牺牲了公共课的课时。高职院校为了便于日常管理,选修课的开设门数在总课程设置中的比例较低,学生在选择学习课程上没有了主动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多采用的是传统的“三段式”的课程模式,即先开设公共课(文化基础课),再开设专业基础课,最后开设专业课和实践课。这种模式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导致三个部分相互脱节。

1.2课程设置不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缺乏对社会需求、市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深人的调查和研究。我国的高职院校是通过“三改一补”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中专学校升级或合并而来,专业计划中的课程缺乏自身特色。现行的课程有的是对中专课程简单修改后的播用,有的是对本科课程的模仿和照搬。有的是把原来中专的课程简单地组合起来。例如高职机械类专业把原来中专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四门主要专业课简单合并为一门新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学生学习没有一个侧重点,在企业不能满足生产一线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出现学生刚进厂时把拉刀误认为是古代兵器“狼牙棒”的笑话。在专业计划中,具备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的课程相对甚少,与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脱节,难免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所需的技术型人才。

1.3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比较差

教师的能力评价对教师的业务发展具有导向性。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局限在情况和学年总课时量的完成上。教师的练功比武大赛也大多选择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比赛、粉笔字比赛、普通话比赛、教案和课件比赛。能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的比赛受到忽视。

高职院校只有一部分教师有过深人生产第一线的经历,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教授的内容与实际生产情况和工作过程脱节,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调查、体验,将企业运用的最新技术、工艺、方法和工作过程引用到教学中来。

1.4教材的内容陈旧、质量差

教材是传播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日常的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选定教材以后,教师的备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材的处理、加工和再创造。教材是否能及时更新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为了抓效益,没有认真把关,粗制滥造,新出教材错误百出,严重影响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2高职课程改革的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应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实现高职教育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为此,要切实抓好以下几点。

2.1共研“岗位课程”目标任务

融“教、学、做”为一体深化课程改革,首先应明确毕业生在企业专门岗位上做什么和怎么做,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学校组成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共研“岗位课程”目标任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应根据就业岗位来设计,即设计“岗位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学生专业所涉岗位,共同深入细致研讨该岗位的目标任务,进而形成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点,最终构建“岗位课程”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体系。

2.2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案

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而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化首先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对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高职高专毕业生课程岗位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为一体,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为课程的设计思路,在“教”中体现任务驱动,在“学”中体现项目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

2.3开发“双堂双标”教学标准

课程教学方案的执行需要课程教学标准。如果说制定课程标准是为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标准,明确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课程实施建议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学生学习评价建议)等,那么执行课程教学标准就是实施课程标准的手段。专业课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案,交融“课堂”与“店堂”、理论与实践,为实现课程目标就需要开发“双堂双纲”教学标准,包括在校教学和在企业教学标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教、学、做”一体化设计方案,专兼职教师共同努力、学校企业密切配合,开发“双堂双纲”教学标准。

2.4加强“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能规划改革方案、开发教学标准、实施课程教学的高素质、高技能、企业岗位一线的教学团队,是专业课程改革的第一要务。高职高专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校企合一、专兼结合、双职双师、结构合理”,核心是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专业职业资格和能力,兼职教师既是企业岗位实习教师,又是学校项目实训教师。

2.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课程改革方案,必须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在校内,要按企业环境和专业课程岗位的操作流程,建设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力求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实训过程的岗位针对性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在校外要按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和专业课程所涉及工作的内容成立实训基地。“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合作型”和“顶岗实习型”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