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研究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21:1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研究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篇2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传承与发展;艺术形式
一、当代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发展脉络与体系,工笔花鸟画题材广泛,主要包裹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蔬菜瓜果、室内盆栽、桌椅瓶花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在题材、内容、技法、材料、色彩和构图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继承传统工笔花鸟画风格的基础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清代画家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纵观中国绘画史,自唐代始工笔花鸟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五代时经由徐、黄两大流派逐步完善日渐成熟,两宋时期其艺术成就达到了鼎峰,元明清时期走向低谷,虽然在此领域也出现过有所建树的画家,但在整体表现上,题材内容上以及技法构图上都未有所突破和创新。在西方现代观念和时尚文化的冲击下,当代画家们在继承传统工笔花鸟画表现语言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在题材和内容的选取上更为宽泛,在表现形式和技法上吸取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语言,把油画、水彩及版画技法运用到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在用色上更为大胆,注重光与色调的表现和冷暖、明暗关系的对比,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此外在构图上,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们在借鉴传统“折枝”构图法的同时更是吸收了西方现代平面构成元素,在表现写实性的基础上多了几分抽象性和装饰性。
二、当代工笔花鸟画艺术形态的继承与发展
当代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和审美精神的同时,更是突破了传统绘画模式,开创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境界,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们在取材方面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现代文明的表现,此外通过对色彩、材料、构图等形式的表现来表达对客观物象的理解,充满了意境和感染力。
(一)题材和内容的转变
传统工笔花鸟画在题材表现上多以花鸟鱼虫、梅兰竹菊居多,其立意多局限在高洁、富贵、休闲等题材,多直接用来表现自然景物和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具有弄玉的世俗气息。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们为了抒写个人情感,迎合时代潮流,在充分表达个人创作理念的同时,其创作题材和内容更为宽广,他们把许多现代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借鉴油画、版画、水彩和西方现代绘画思想,摆脱对传统题材的束缚。当代工笔花鸟画家郑乃,是大胆革新创作题材内容的领军人物,他不仅擅画传统题材的花鸟鱼虫,梅兰竹菊,还将创作题材拓宽到瓜果、蔬菜、海鲜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这些简单常见的生活用品频频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增加了浓厚的生活情趣。郑乃珧先生在工笔花鸟画题材的突破,对推动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些画家借鉴西方绘画及设计构成元素,使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现代性。
(二)构图样式的转变
构图在中国画中又称为“经营位置”“章法”“布局”,主要用来表现画面中各客观个体间的主次、穿插、层次、对比、呼应、虚实等之间的关系。在工笔花鸟画中传统构图样式十分重视章法和布局,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构图样式以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由于受到西方现代绘画理念以及西方绘画中点、线、面等构成要素的影响,当代画家们不再拘泥于传统“折枝”构图法,构图形式多样,画家们通过对点、线、面等语言要素的巧妙运用与组合,借鉴西方绘画中的明暗、光影、透视、对比、均衡等法则,在遵循传统构图样式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现代绘画及平面设计构成元素,形成新的构图样式,典型的有全景式、化简为繁式及抽象化构图样式,画家们通过对绘画元素的组合、排列、分割等技法形成不同的空间,其画面内容丰富、场面宏大、空间感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三)材料及技法的转变
传统工笔花鸟画的主要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以及宣纸和绢,其工具和材料比较单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渗入,当代工笔花鸟画在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上有了重大变革,除宣纸和绢以外,当代画家不断尝试在水彩纸、卡纸、皮纸、棉布等材料上作画。在颜料的选取上更是尝试外来颜料在工笔花鸟画中的运用,如水彩、水粉、丙烯、岩彩等,新材料的使用为当代花鸟画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激发了艺术家们对新题材、新观念、新形式的表现。
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技法是勾勒、填色和反复晕染,注重对笔墨的运用,强调笔墨情趣。当今在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也受到了冲击,新观念、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变革,推动了画家们对新技法进行探索和创新。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们在继承传统“三矾九染”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绘画等表现形式,形成了拓印法、揉纸法、洗擦法、打磨法、做旧法、喷绘法、拼贴法、点彩法、撞水撞色法等特殊技法,在色彩表现上尤其注重对肌理效果的处理,在增加色彩厚重感的同时又颇具现代感。
(四)色彩观念的转变
色彩在工笔花鸟画中的运用尤为重要,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用色讲究“随类赋彩”“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用色理念,注重墨与色的结合运用,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创作经验和程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发展。在当代,由于受到各种文化以及各种绘画形式的影响,工笔花鸟画在色彩的运用上突破了传统设色规律,画家们通过对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以及光与色的关系来表现画面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并注重对色调的把握来表达画面意境和个人情感,创造出符合时代语言,满足当代人审美需求的色彩表现手法。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们一方面在继承传统用色的同时,更是借鉴了民间平涂以及粉彩晕染技法,大胆的用色以及物体平面化效果的处理,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另一方面当代的工笔花鸟画家们在当前新工具、新材料、新技法等多元化发展状态下,把西方现代色彩构成元素融入到绘画创作中,通过对光学原理的学习和研究,注重色彩冷暖、明暗、调和、对比等之间关系,强调色彩的节奏感与均衡感,以此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和个人情感,使画面效果和谐统一。
结语:当代工笔花鸟画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所取得的成果,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寻找与表现当代工笔花鸟画时代美感的同时,不仅要贴近大众生活反映都市文明,更要注重对传统绘画语言的继承和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表现,既要与时俱M又不失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贾广健《现代工笔画名家特殊表现》[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
[2]陈诛雅《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工笔花鸟画创作之我见》[D]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2年9月
[3]吕龙《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实之风的继承与发展》[D]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年3月
[4]刘佳《试论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发展氛围》[J]大众文艺2011(7)45――46
[5]贾晓雯《论当代工笔花鸟风格多样式的发展》[J]读与写(上、下旬)2014(13)247
篇3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摘要】 各种动物形象是童装设计中十分重要的题材和元素,这些动物形象经过艺术化的设计应用,不仅丰富了服装本身的视觉审美效果,还能丰富儿童消费者的穿着情绪体验,同时有利于儿童早期认知活动发展。童装中的这些动物造型类别丰富,新设备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更新以及动漫产品的繁荣不断推动其设计形式和工艺手法的多样化,是童装产品服用功能和文化传达功能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现代童装;设计;动物;造型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3.016
中图分类号: TS94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5)03-0043-03
收稿日期:2015-03-18
作者简介:季凤芹(1977.2- ),女,江苏常州纺织服装学院服装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服装服饰设计、传统服饰文化与工艺。
童装中的动物造型,无论从种类上或是应用形式上都已经极其丰富,尤其是现代影视和动漫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孩子们创造了形色各异的动物角色,它们或机智,或憨厚,或勇猛,或恬静,大多是创造者根据自然界中的某种动物原型,简化和夸大其某些特征,再加入虚构的故事情节,使其具备类似人类的情感和生活经历。这些动物形象往往具备许多被夸大的高尚品质,同时又留有一些可以令人谅解的的小毛病,因此显得更加真实和丰满,很容易得到孩子的接受和青睐并建立感情。
1 动物造型类别
1.1 大自然中的动物
现代童装设计采用大自然中的动物造型,种类越来越丰富,是否具有吉祥寓意已经不那么重要,而能否引起儿童的视觉兴趣,是否有利于儿童认知世界成为目前选择动物种类的新标准。城市生活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孩子无法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就算最常见的鸡鸭鹅也难得见其真容,各种儿童用品和童装中的动物形象成为孩子对动物的最初认识,这些动物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动物,如猫、狗、鸡、鸭、鹅、兔、羊、牛、鼠、驴、猴、猪、青蛙、燕子、鸽子等;
第二类,个性鲜明的野生动物,如象、虎、狮、熊、长颈鹿、河马、大熊猫、袋鼠、孔雀、鳄鱼、刺猬、斑马、天鹅、梅花鹿、骆驼等;
第三类,形态优美、特征鲜明的昆虫类动物,如蝴蝶、瓢虫、蜻蜓、蜜蜂、蚂蚁、蜘蛛等;
第四类,绚丽多彩的海洋动物,如各种鱼类、各种贝类、海豚、海星等;
第五类,已消失的动物,如恐龙、猛犸象等。
1.2 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形象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各种神鸟异兽形象随着神话传说被祖祖辈辈口口相传,龙凤便是其中的代表,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螭吻、饕餮、麒麟、椒图、蚣蝮分别是龙的儿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灵兽,此外还有貔貅、大鹏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这些充满离奇情节的故事和神秘特征的动物与大众生活越来越远,大多只能在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和古董文物上欣赏它们或优美或雄壮的姿态。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丰富内涵的龙文化体系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和华人的代表,同时又是十二生肖之一,因此在童装中仍是常用元素,尤其到了龙年,市场上以龙为设计元素的婴儿物,品如肚兜、抱毯、鞋帽等十分丰富。
1.3 影视动漫形象
影视动漫作品的受众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儿童还不能自行阅读和操作计算机,其玩具和零食的包装以及服装服饰便是传达这些动漫形象的主要媒介。在儿童服饰中,使用最多的动漫形象大多数是一些经典的动物形象,如勇敢的狮子王,聪明的米老鼠,淘气的蓝猫,以及小狗史努比、小鸭崔迪、流氓兔等等。这些动漫形象大多是通过电视媒介被孩子们所熟知。活泼可爱的形象加上鲜艳的色彩和动听的音乐对于儿童来说简直无法拒绝,相对而言,故事的内容反而不那么重要。对于2~3周岁的幼儿来说,平板电脑和大屏幕手机完全可以独自操作,简单又有趣的游戏对孩子们来说吸引力十足,一些最新的动漫形象也随之得以在幼儿生活中传播,因此在童装中也有所采用。这些服装被一些接触并熟悉这些动物形象的幼儿和部分年轻的家长所青睐,如通过手机游戏走红的“汤姆猫”和“愤怒的小鸟”等等(如图1)。
2 动物造型的设计应用形式及工艺
2.1 平面造型
以平面造型方式采用动物造型对童装进行设计的现象十分常见,各式各样的平面图案配以不同的工艺手段,能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效果。图2中的幼儿T恤衫,采用的是发泡印花工艺,此种工艺将含有发泡剂的树脂涂料色浆印到织物上,再经过高温汽蒸,使所印的图案发起泡来,呈现浮雕效果,白色T恤上的长颈鹿的造型简洁可爱,印花处色彩饱满,边缘清晰,整件服装活泼可爱,凉爽清秀。图3中的春秋套头卫衣,是采用植绒工艺将一只彩头鹰的图案设计在衣身正前面,将动物毛茸茸的感觉传达得非常到位,加上炯炯有神的眼睛,彩色条纹的身体和尖尖的爪子,使整件服装顿显生气,精神百倍。图4中的套头毛衫是采用数码喷墨直印的工艺将小熊父子生活场景的图案制作在服装上,此种工艺善于表达色彩丰富、画面层次繁多的图案,制作过程中不用制版,可以直接将电脑中的图案印制到面料上,非常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要求。图5中的女童牛仔裤是采用了贴布绣的工艺,用4种不同的面料组合成小熊的造型,再用电脑绣花工艺沿着造型线采用4种不同颜色的绣线绣制边缘,这是比较传统的平面造型手法,在市场上十分普及,在儿童四季服装以及斗篷、抱毯、围涎等物品中都很常见,任何原料和任何厚度的服装都能采用,也是比较环保的装饰工艺之一。
除此以外,童装中也有采用烫金、胶印等工艺制作的平面动物造型,但因其舒适性能或环保要求较难达到童装的质量标准,所以采用较少。
2.2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方式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有的直接采用主面料对服装进行整体的立体造型设计,如图6中的婴儿连体衣,整体设计成小老虎的造型,虎耳、虎脸、虎纹、虎肚和虎掌一应俱全,巧妙使用了3种不同的色彩就把整个老虎服设计的完整生动,趣味盎然。
有的童装采用一些富有特殊厚度和质感的材料对服装局部进行立体造型设计,如图7中的女童连衣裙,用毛绒面料表现黑天鹅的颈部,用层叠的设计手法和轻薄的雪纺面料表现黑天鹅的身体,将黑天鹅的蓬松飘逸和高贵轻盈感营造得十分生动,相信一定能讨得爱美小女孩的喜爱。
还有些立体造型的动物形象在设计表达上十分概括但又不失生动,这类设计大多善于利用动物的局部特征做文章,如图8中的恐龙T恤,胸前的恐龙虽然在图案的设计上显得憨态可掬,动作和表情也十分传神,但毕竟只是平面印花的效果,稍嫌平淡些,而侧缝的锯齿状立体造型则是整件服装的“点睛”之笔,用料不多,面积也不大,却带来了冲击力十足的视觉效果,让人感觉别出心裁。这些形态各异的立体造型配以不同的工艺和丰富多变的色彩,使整件服装透出无比可爱喜人的效果,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乐于接受和使用。
3 动物造型在童装中的设计应用趋势
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力的竞争不再仅仅表现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传统领域,有关文化渗透力的竞争早已拉开序幕,并正在步入剧烈化状态。随着数码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动物为元素和题材的影视作品和游戏作品层出不穷,其中的优秀作品更能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全世界各个角落,而这些优秀作品除了表达着诸如善良无私、嫉恶如仇等普世价值观之外,还常常带有创作者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品质、价值观和审美习惯等意识形态范畴的内容。
目前市场上的童装中采用的动物造型,大多数都是国外作品,他们通过大量的动漫作品将生动有趣的故事献给了全世界的孩子,同时也将本国文化意识形态输出到世界各地,这对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一种不平等的信息交流。近年来,国产动漫产品产量已出现快速增长,我们期待着量的增长能带来的质的飞跃,届时,将有更多生动又亲切的、充满中华文化特征的动物造型出现在童装服饰语言中。
4 结 语
童装设计是跨越纺织服装、艺术设计和教育学领域的共同课题,人们的研究视角也逐渐由物质层面渗透到精神层面。随着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极大丰富,动物造型在童装中的应用形式和工艺手法也呈现多姿多彩的发展态势。采用动物造型作为服装的设计语言,巧妙利用动物的特征和情感可以对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使服装产品不仅能满足穿戴需求,还能成为早期教育的帮手。
参考文献
[1]周灵.图案在童装设计中的教育意义[J].纺织报告,2015,(2).
[2]邵琳.趣味性童装设计的构思研究[J].戏剧之家,2014,(4).
[3]管德明,崔荣荣.服装设计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4]严建云.我国童装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J].市场调研,2007,(11).
[5]邓美珍.论服饰图案对学前儿童心智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