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21 11:3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务英语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务英语课程

篇1

关键词:商务英语;ESP;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03-02

0 前言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SP),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英语。商务英语涉及的领域较广泛,文体较多,主要是进出口贸易事务所涉及的各种英语文书,包括商业书信、合同、文件、产品说明书和各种单据等。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国际经济社会之中时,国内人才市场由于大批外资公司的登陆,对商务英语的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商务英语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对学员的英文水平、能力的提高,它更多地是向学员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

虽然世界商务英语教学发展迅速,作为中国大学经济类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课程,商务英语教学却是相对落后的。通过对重庆地区高校主要大学商务英语课的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弊端。商务英语教学也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一种,同样具备需求分析、大纲设计、课程设计、教材选择等专门用途英语共有的方面。所以在ESP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详尽地探讨了商务英语教学大纲的设计、课程材料选择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多方面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1 需求分析

ESP教学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原因。学习者需求分析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分析学习者的语言需求,如: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时间长度及学习的环境等相关因素。因此只有在完全的目标情景下,才能够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法。需求分析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有助于大纲的合理制定和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对于商务英语而言,它的教学对象一般分为:一类是经济管理类在校大学生或者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商务英语作为选修或者必修课的方式。另一类是与商务相关的人员,为了提高英语能力。所以首先就是要明白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语言水平。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和需要怎样哪方面的内容进行语言交流。一些需求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例如一个外销员,他应该能读懂商业信函,能够在商品交流会上与客户交谈,能够介绍自己的产品。对于学生进行分析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设置问卷、小组讨论、访谈等。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面临一些困难,确认帮助学生的方法有效措施。例如在商务英语的课上,学生需要学到一些实际地交流技巧,而不是仅仅只是教材内容,所以在商务英语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仅只从教材出发,把商务英语课变成英语阅读课,然而阅读内容仅仅为商务知识而已。总的说来,需求分析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学习的目标、动机和使用情况,即在将来的语言使用过程必然遇到的交际情况,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以及特定环境对学习者的工作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二是学习需求,即分析学习者为了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有效地交际必须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包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先后、掌握的方法等等。(Swales,J,1989)

2 明确课程的目的

从培养目标上看,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外贸函电写作和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处理国际商务中的实际问题。商务英语既然是ESP的一种,它就从属于英语。从本质上讲它既是一种语言教学,更应该是一种技能教学。由于商务英语学习者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更倾向于语言功能和语言活动,强调语言的输出,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与其社会目的相关的终端行为能力。

以营销英语为例,不同于用英语讲授国际营销专业课,两者性质截然不同。前者重点是学习、分析和掌握国际营销行业英语特点、句法规律和术语表达法,作为语言课,它以传授与营销专业有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后者属于营销专业课的范围,讲授的是该专业严密、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以传播专业知识为目的,英语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已。

因此ESP课程的学习目的应当是,在语言基本技能过关的情况下,掌握ESP课程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对ESP课程专业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一套好的课程设置必须强调知识作为思维体系的导入,而并非只是传授信息和技能。商务英不光只是增加单词量,懂得商务术语,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国外风俗文化地了解,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这才是所谓的商务思维。同时课程也取决于学习者需求和其他限制因素。例如学生也是带着他们个人学习目标,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期待。他们在自己脑海中已经形成了课程设置某些方面的相关概念。因此老师在课堂上,需要考虑学生所期待的上课方式,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而且由于学生水平不是相同的,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课程。其中初层次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要达到的;中层次目标应视为教学基本定位,要求多数学生达到该目标;高层次目标是对那些较优秀的学生设定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由低到高按序排列,且高一级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层次的要求。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是高校英语专业或经贸专业学生经过商务英语课程学习应达到的标准。

3 “真实性”课程材料的选择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已发展成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中,专业不同或相同的学生都在使用相同的教材,而专门用途英语就是服务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而商务英语教学与EGP教学的一个重要差异就表现在教材的选择及发展上。一般说,真实语料的使用是ESP课程教材的共同点。真实语料应选自真实场合并确定所选内容与将来学生使用的目标语场合直接相关,以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但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大多是面向大众,而不是为特定的学习群体度身订做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专业需求选编教材。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背景不同、毕业求职方向不同,其需求也必然不同,课程的内容也应有所区别。如果是外经贸专业的学生,教学语料的基本来源应是外经贸公司主要业务活动,包括公司介绍、产品演示、撰写报告、市场调研、商务会议及询价、报价、运输、保险、支付等商务洽谈环节。在开展这些包含目标语境所要求的交际任务的模拟活动时,教师须提供相关的教学语料,同时还可调动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本身就在学习真实语料,同时也是能力的培养。这种目标明确的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商务英语教材大多是知识介绍型的,重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内容颇少。练习一般从语法、词汇和翻译出发,停留在强化语言点的组织安排上,而没有体现ESP的特殊性和应用性。学生学过了如信用证、提单、保险等国际贸易基本常识,却不知道如何制单,如何申请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许多教材只是“纸上谈兵”,与实际商务工作脱节,缺乏可操作性,而国际商务中这些实务性的操作却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最缺乏的和最需要的也正是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应紧扣商务活动。基于模拟商务交际情景,课堂活动应围绕商务实践中将要面对并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的顺序展开,力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寻求解决办法,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仿真操作,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就目前来讲,我国还没有完全适合的现成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寻找或自己编写必要的教学资料,而不是仅仅依赖教材内容。

4 实践性课堂教学活动

商务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输出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输入一定相关的新的语言和专业知识之外,注重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创造师生互动的仿真情境,在交际、合作、协商的关系中,师生共处于语言交际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完成或解决各种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目前国内外普遍运用的任务教学法,就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吸收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社会活动和合作学习模式。Numan(1991)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给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把学习者的个人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与课堂学习和课外语言活动连接起来,从而达到通过目标语学会运用语言的目的。

以下我们介绍几种课堂活动:

(1)角色扮演。例如:在模拟的商务谈判中,老师先给定题目,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比如“外方代表”、“中方代表”、“法律顾问”。角色扮演事先要制定好详细的方案。老师也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避免设计太难的商务情景。②设计的内容需要大家一起讨论。③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的考察。这种情景式的活动,它有主要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而且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2)案例教学。这种方法是商务英语长久以来实用的方法。比如,给定一个现实中的案例,让学生复述所发生的事件的经过,结果。讨论最后的决策,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训练了学生的理解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文案的写作。国际贸易中有大量的工作会接触到文案的写作。例如:商务业务文案、商务策划文案、商务广告文案、商务契约文案、企业CIS文案、商务电子文案、商务论文的写作理论和相关文种案例。

(4)项目开发。这是一个展示综合能力的过程。例如:老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就像一个公司那样。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公司员工的不同角色,共同开发一项产品或服务,流程如下:产品设计,市场调研,SWOT分析,产品广告,财务分析,到最后的PPT展示等。通过这样的教学,生动有趣。

多方面的开展课程才能更加吸引学生,提高学生专业信息交流能力、研究能力及个人修养等多方面。

参考文献

[1] Strevens P. ESP after twebty years:are-appraisal [M]. 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Centre, 1988:1-13.

篇2

关键词: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142-02

随着中国入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商务交往活动日益频繁。“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少,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人才作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不断增加。

一、对商务英语的界定

商务英语是在ESP理论背景下提出的,ESP通常是某个特别工作或行业相关的特定内容与一般有效沟通能力相关的内容的结合,它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目的,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二是有特殊的内容,即与该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化内容。商务英语具有ESP各个领域重要的共性,如需求分析、大纲制定、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社会语言学家Strevens认为ESP的教育目标是由学习者对英语的功能和实际应用的需求决定的,因此,ESP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从ESP理论视角看,商务英语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英语教学方式。Kennedy和Bolitho曾从ESP的分类上界定商务英语,把ESP分为职业用途英语(EOP)和学术用途英语(EAP)。EOP指从事某一行业工作所使用的英语,实用性、专业性较强。EAP指用以完成学业或进行学术研究交流所使用的英语,学术性强。商务英语归为EOP。

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不足

作为我国高校的新兴专业,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设置的课程与学生的需要和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存在差距。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用英语进行外贸商务活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对行业、社会需求的调查和综合分析而设置的课程和选编的教材会与学生的需要和未来的实际工作要求存在差距。

2. 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大部分课程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理论课时大大超过实践课时。课程设置中仍偏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关于商务英语知识的教学内容较少,涉及商务英语的实践课程就更少。另外,我国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师大多数是知识结构单一的语言型人才,缺乏系统的商务专业知识和从事商务活动的实践经验。加上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理论与实践常常脱节,因此,尽管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不少经济和外贸知识,但是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和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较低。

3. 设置模式单一,未体现“复合性”

目前,大多数院校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仅是在原有的英语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几门经济类课程。这种设置缺乏英语与商务的整合,不能体现商务英语跨专业学科的特点。纯语言性的课程缺乏商务背景,不利于学生将语言与商务知识和技能融合并形成综合能力;纯粹的商务理论知识,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特殊用途英语的水平。

三、需求分析理论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的一个分支,其研究者们认为需求分析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指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和教师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对学生的主观与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需求分析是ESP课程设置的基础阶段,也是大纲设计、教材编写的基础。

1987年,Hutchinson and Waters提出了目标需求(target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两个概念,构成了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教育者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并在设置课程时尽可能满足这两种需求。

1. 目标需求

目标需求是指未来工作情景要求学习者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目标需求又可细分为必学知识(necessities)、欠缺知识(lacks)和想学知识(wants)。所谓必学知识,即是学习者将来为顺利完成他的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欠缺的知识即为目前知识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想学的知识即为学习者面对特定情景而感到想要学习的部分。

2. 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需要做的一切。需要了解的信息有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学习动机等。Waters&Vilches认为学习者有打基础(foun,dafion building)和开发潜能(potentiai―realizing)这两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在进行学习者需求分析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运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即从满足学习者打基础方面的需求逐渐过渡到开发潜能的需求。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基础阶段,最终目的是获取有效数据,并据此确定教学目标、采取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效能。

四、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设置一门课程从根本上来说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便为以后的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评估提供一个理论基础”。Dubin和Olshtain则指出设置课程的第一步应该是调查摸底阶段。

需求分析法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框架。首先,从课程规划者的视角宏观分析社会或某些行业对商务英语教学的需求;其次,分析了解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态度、经历和要求,同时还要分析了解学生目前的语言水平、学习障碍和差距,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课程;再次,还要考虑高校的自身条件。

1. 目标需求分析

高校和课程设计者在课程设置前要思考: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Tyler,1949)。按照Tryler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课程设置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教育目标。

商务英语的教育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在商务环境中熟练地使用英语,对基本商务知识有所了解,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商务人员相互交流、参与各种商务活动以及了解其他国

家商业文化的能力。

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合格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因此,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反映课程设置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前,应以就业为导向,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情况,这就需要调查分析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和期待,征求并听取学生未来的目标工作机构如外向型企业、外经贸管理机构等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当今社会更侧重对商务英语毕业生商务知识、英语运用能力和听说能力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英语语言技能在商务环境中的运用能力,尽可能地扩充商务知识,熟悉掌握商务规则和实务。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经济贸易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适应当代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工作。

2. 学习需求分析

学习需求分析包括客观需求分析与主观需求分析。课程设置者需要对学习者的主观需求进行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案例调查等形式来了解学生对商务英语课程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习、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会自身的不足并明白未来努力的方向。需求分析的关键就是要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水平与他们所期望的能力与水平之间的距离,从而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此外,我们要分别在课程前、课程中与课程后对学习者的需求作一个动态的分析,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各高校还应从自身条件出发,把商务英语专业与其特色专业相结合,培养出既懂商务英语又熟悉某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学校可以通过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增加专业方向选修课的课时,也可以通过辅修第二专业等实现这一目标。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因此,商务英语课程应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设置适合发展要求的商务英语课程,以最终实现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阮绩智,ESP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3).

[2]周敏芬,詹元灵,需求分析理论下的特色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黑龙江教育,2010,(9).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部提出“以能力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作为高职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综合英语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完成。因此,如何通过综合英语课程培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成为语言及商务技能均过硬的复合型外语应用人才,是高职院校外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从业人员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综合能力,包括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培养的特色和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衡量高职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不但有利于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能力的要求[1]。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要求以培养学生具备商务类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对商务核心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查发现,各个核心岗位群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首先是语言技能,即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不仅仅是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还包括较强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第二,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即业务能力。包括熟悉国际贸易和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际贸易流程以及贸易活动中的国际经济政策、法规,具备相关商务专业知识,如物流、跟单、采购、销售、报关等,熟悉业务的基本流程,具备在实际商务活动中运用商务知识进行业务操作、市场营销、函电处理、商务谈判等方面的能力。第三,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这种思维能够保证交际者进行有效的交流,这也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主要包括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如自然地理、社会风俗、人文风情等,能感受文化差异、接受文化差异,并能处理好文化差异。第四,团队协作能力。主要指以某种团队目标或某个团队任务为基础,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相互合作,互助互补,通过沟通、配合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第五,自主学习能力。为了适应生产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因此要时刻关注、搜集、整理并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客户情况,加强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

二、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渗透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综合英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通过对语言基础知识和语篇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英语表达常识及不同文体写作技巧,熟悉英语跨文化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具备较好的跨文化意识和较强的跨文化容忍度,能用规范、得体的英语进行职场日常业务口头交际和书面交流,并具备运用英语语言拓展不同职业领域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它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在推进,但因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综合英语课程中渗透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不强

在目前的综合英语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过程仍拘泥于3P模式,即讲授—练习—输出。3P教学模式过分强调词语、语法以及语言结构和功能,知识的呈现及语言点的练习巩固都是控制型的,语言操练较为机械化。此外,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仍以教师为主,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这种过分强调篇章字、词、句用法的传统模式,忽略了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缺乏职场商务环境,学生职业能力不强

高职教育强调基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因此,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突出职业性、实用性。而在目前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中,强调的仍然是语言基础,缺乏职场商务英语情境,与学生职业能力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十分缺乏。综合英语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学分高于其他课程,课时也多于其他课程,但该课程教学中没有与商务英语专业职业岗位相关的教学内容,语言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缺乏有效衔接,无法体现高职教学的实用性、职业性和针对性,必将影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文化输入较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学习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对目标语言所蕴含的文化习俗以及对中外文化差异的了解。脱离了文化渗透,语言表达就显得苍白无力。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文化输入十分匮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过于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缺乏在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介绍西方文化的意识。第二,教材中涉及西方文化的篇章较少,并没有突出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师也没有为学生提供有关西方文化的阅读或视听材料。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文化输入的匮乏,使得学生的文化意识较为淡薄。未来的职场岗位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这一能力的欠缺必然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

(四)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较低,合作教学成效无法凸显

传统的综合英语课堂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活动多是围绕语言点展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被动地接受语言训练。此外,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没有设计贴近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语言情境,语言学习不够灵活,因此多数学生认为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较为枯燥,在课堂上缺乏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课后也很少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类资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交流,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少之又少,因此,综合英语教学缺乏多向互动。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来说,团队协作能力不可或缺。在课程教学中缺乏合作能力的培养必将影响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五)教材建设落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素材主要来源于教材。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虽然涉及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但阅读仍占较大比重,听说训练较少,各项能力的训练不均衡。此外,教材内容较为陈旧,教材建设仍落后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需要,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实用性和职业性的要求。教材枯燥且缺乏职业针对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发展,而这一能力在职场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是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三、基于职业能力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策略

第一,开展语言综合能力训练,提升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基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应摒弃传统的3P模式。学生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又要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从词汇、语法转移到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上,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首先,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增加听说能力培养的课时比重,明确各阶段学生在听说方面应达到的能力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授课计划。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开始前五到十分钟进行话题演讲、辩论等,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其次,在阅读教学上,改变以看懂篇章内容、熟悉词句为主的教学模式,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细节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写作教学上,除了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外,教师更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热点,激发其写作动机。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双语翻译能力也很重要。在翻译教学时,教师要系统地向学生讲解各种翻译技巧,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练习,其中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翻译技巧尤为重要。教师要均衡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第二,融入商务职场情境,营造商务英语语言氛围,提升学生商务能力。高职课程教学内容提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因此综合英语教学也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综合英语教师大多毕业于英语教育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较强,但商务能力欠缺。教师只有掌握了相关的商务专业知识,才能对学生的商务知识理论和实践学习提供指导。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适时融入商务职场情境,创设良好的商务英语情景,使语言基础课程与专业能力核心课程有效衔接,突出学生商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增加与商务英语专业职业岗位相关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职业性;还可以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虚拟商务场景,如商务谈判、远程会议等,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提升学生的商务能力。第三,加强文化知识教学,增强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软实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还要根据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适时并适当补充西方文化知识,把综合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使其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更好地适应商务职场环境。此外,商务意识也属于文化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商务意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国际商务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影响,如国际商务习惯、惯例等。第四,模拟职场商务活动,实施交互式、合作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英语教学既是语言输入的过程,又是语言输出和文化交际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必须加强语言的流动,即相互合作交流。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商务职场情境,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中用语言来解决未来生活、职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任务,提高交际能力。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普遍比较活跃,他们有较强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合作式教学能有效利用这些优势,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合作性的教学活动融入课堂,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对话表演等活动,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协同发展。第五,加强教材建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高职综合英语教材的内容多为学习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服务,不够贴近现实生活,无法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教材建设仍需加大力度。教师在使用既定的综合英语教材之外,可以补充一些有关商务职场情境的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景模拟[3],丰富教学内容。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衔接高职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增强综合英语课程的实用性。此外,通过补充教学资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师再现式教学转变为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学生探究式学习[4]。高职外语教学要突出应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在熟悉商务英语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开展综合能力训练,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革新教学内容,合理补充教学材料,探索合作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作者:吴艳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余洪英.高职商务英语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5):129.

[2]王星远.岗位需求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5):94.

篇4

本研究以郑州工商学院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找出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四学生进行了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从而反思出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调查结果,最后提出完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关键词: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2011年9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把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大批量外语人才。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必须担当起时代的责任,培养出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专门人才。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属性,其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照搬其母体高校。因此,有必要从独立学院的实际出发,探讨适合其发展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式。

一、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本研究以郑州工商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其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文本和对学生的调查,了解该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情况,找出其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郑州工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文本分析郑州工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如下:总学分为189,其中教学学分为119,学时为2244,占总学分比例为63.0%。实践学分为70,占总学分比例为37.0%。从课程类别来看,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分别是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集中性实践、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它们所占学分分别为16(8.5%)、14(7.4%)、60(31.7%)、28(14.8%)、53(28%)、17(9.0%)。从课程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71(90.5%)。选修课学分为18(9.5%)。从以上课程设置的分析中我们得知: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总学分偏高,与课程设置的课时量不成正比,尤其是必修课的比例偏高,应该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二)在校毕业生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

1.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刚参加过实习的大四学生对本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从而得出目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对策,从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专门的人才奠定基础。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郑州工商学院大四的58名学生,被调查对象中80%已经参加了校外实习,对学校课程设置情况比较熟悉,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的。此次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8份,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问卷,问卷回收率100%。数据采用EXECL软件进行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要求的相符性

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设置具有指导作用,具体的课程安排是一定的学校按照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因此,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在问及“本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时,56.3%的学生表示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43.7%的学生表示不太符合或不符合。这反映出该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未完全体现出培养目标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革和调整。

(2)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评价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只有7%的学生表示对课程设置“非常满意”,而表示对所设置的课程“不太满意”的人达到53%,还有8%的人表示“不满意”。同时,学生对该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也不是很满意,只有12%的学生表示该校所设置的专业对就业有帮助,分别有51%和18%的学生表示“优势不明显”和“没有帮助”,另外还有1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从以上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不是很满意,目前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在就业过程当中没有竞争力。

(3)对课程结构的满意度

课程结构是指按照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主要包括各类课程的比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配合和相互渗透,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等。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课程开设顺序、各类课程比例和课程衔接几个方面满意度比较高,满意度均超过75%,对学年课时安排和选课自由程度满意度很低,大多数学生表示课时安排过多,在选修课自由程度这个问题上,不满意率达到57%。这说明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学生可参加的选修课不多,课程种类也比较单一。

(4)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课程内容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当问及学生“对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满意度”时,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学生达到33%。这说明,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内容有待改善和提高。这一点从学生对所期望开设的课程这个问题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

(5)所期望开设的课程

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希望多开设一些商务类的课程,增加像外贸函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概论、国际商务沟通这些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这些专业也是学生们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他们所欠缺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相脱节。从总的期望课程来看,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还有待完善和改革。

二、完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从上述调查研究结果得知,目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亟待改革和加强,而要改变其现状,必须从课程设置理念的改变、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结构的调整着手。

(一)转变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理念

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与普通英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同,所以在设置商务英语课程时,应考虑到其任务和性质的独特性。改变过去以英语学科为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树立以商务英语知识为基础,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为核心、人文素养为纽带的价值取向,协调好知识、能力和情感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就业形势的理念,始终坚持独立学院的特性,保持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与其培养目标高度的一致性,注意课程设置的适用性和实践性。

(二)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否准确,关系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更关系到学院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设置课程之前明确培养目标至关重要。从上述调查结果可知,郑州工商学院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了解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和社会的需求、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紧密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和学生的水平,确定该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内容。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应该是为社会培养既懂商务英语知识,又具备商务交际能力的外贸人员。

(三)调整课程结构

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和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努力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具体举措如下:适当加大商务英语课程学时的安排,多开设诸如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商务口译等课程。另外,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强选修课的自由度。王金洛(2005)从21世纪的视角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认为35%-45%范围的选修课程比重比较恰当,否则选修课比例偏低不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我们应该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增加选修课的学时和学分,从而为个性化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结语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就目前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课程结构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不实用等。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独立学院必须摆脱母体的课程设置方案,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和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制定出可行的课程设置方案。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5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诞生就是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类院校的办学定位在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当中的特色就是重视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根据院校具体情况合理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的重大课题。那么新晋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更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以完成从专科英语专业到本科英语专业的蜕变,并建立起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英语专业。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外语类毕业生仅仅掌握一门语言工具是没有竞争力的,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培养模式”[1],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该院校正围绕无锡市正努力打造的“城市品牌”①,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现代产业系统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专业体系。该校已有的商务英语(简称商英)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体现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色(见表1),当前的不足之处在于语言基础课的课程稍显单薄,专业技能课的课时安排过于紧密,并且素能拓展课的种类也略嫌单调,无法全面地迎合无锡的五大“城市品牌”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根据无锡市政府规划,该院校正在向着积极筹建和办成一所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无锡城市学院”努力,因此,成功地完成英语专业从专科向本科的过渡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根据学院自身的定位来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构建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2.1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课程定位

有学者认为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相关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跨学科专业知识、对语言文学或文化问题研究能力、较高的人文素质[2]。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比高职专科更高级别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需要使毕业生具备较高职学生更加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职业素养,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又要使其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从自身实际出发,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3]。

2.2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为了解最新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苏、锡两市招聘2014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在苏州和无锡人才市场上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调查结果见表2、表3。由表2、表3可以看出,业务员的需求量最大,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具备较全面的处理业务的能力,其中又最看重听说表达和外贸函电处理能力,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些都需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2.3构建地方特色的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由专科到本科英语专业的升华,不仅体现在办学理念上,更要体现在整个课程体系上,在高职高专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升格的过程中,英语专业技能课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重设。商务英语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吸收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叉学科[4],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具有较专科更加充裕的专业课时,那么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地方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可以把课程系统地分为三大模块:“英语语言基础(基础知识模块)、商英专业技能(专业技术模块)、职场知识拓展(素能拓展模块)”。其中英语语言基础模块的课程重点分布在大学一、二年级,目的在于承接高中英语,并为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表3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的英语听说和外贸函电写作能力还是用人单位考察的最重要的两方面素质,因此《商务英语视听说》、《外贸英语函电》等相关专业课程可在大二、大三适量增加课时。而其中的素能拓展模块可以充分与无锡市五大“城市品牌”相契合,在大三至大四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从而迎合本地就业市场的需要,例如商务类的《商务谈判技巧》、《进出口业务与单证》,服务类的《旅游英语口语》、《酒店英语》,文化类的《感悟中国:中国文化英语阅读教程》等,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工商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常识并具备相关的基本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处理涉外业务。四个学年中的学时分配建议如表4所示。由表4和表1的对比可以看出,高职的商务英语课程大多重视专业技术模块,从而忽视了前期语言基础的培养与巩固,后期的素能拓展模块也相对单一;而应用型本科的商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更加全面,有助于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拓展课程也更加多样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目的,以期实现学生职场能力的全面提高。

3研究方法与结果

3.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笔者抽取了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2个入学平均成绩近似的商务英语班,每班34人,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参照班,在三年过程当中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差别教学。参照班按原课表进行常规教学,而由于该院校目前尚未正式升本,实验班无法完全安排表4的课程,但在教学中参照表4合理地增加了听说课时、调整了专业技术模块的课程设置,并添加了素能拓展模块。经过三学年的教学与实验,两个班级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实验班学生的四级通过率比参照班高16.67%,并且在大三学年末的专业技能考查和英语面试模拟中实验班都表现得更加出色和自信。为了更好地检验新的课程设置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在毕业前夕接受了关于面试成功率的问卷调查,并在他们参加工作三个月后接受了跟踪回访。

3.2研究结果

从问卷数据的总体上看,两个班的学生参加面试总次数没有明显差异,但参照班的平均成功率为63.80%,而实验班平均成功率高达72.64%。在学生正式参加工作三个月后的回访调查中,对于题项“能否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职场需求”,实验班有88.24%的学生选择“在学校中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已经足够应付职场需求”,而参照班则有58.82%的学生选择“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才能独自应对各种工作”,同时,用人单位对实验班毕业生的满意度也比参照班高出7.92%。以上结果说明,试用新的课程设置的实验班学生更加适应职场需求。

4结论

篇6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商务英语 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已几十余载,从课程建设到人才培养再到如今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养成。高职教师也从课程教学的改革开始关注更隐形的教育,即在课程中如何实现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SanFrancisc曾定义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①,体现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职业素养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包括劳动者的道德品质素养与科学文化素养,还包括劳动者的专业技术素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②。随着人才培养和毕业调查的推进和积累,高职教师发现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技能和知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素。学生能否顺利地完成人生的重大转变取得较大的成就,能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否实现人生价值,与他们的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关系。有些学者把这些素养描述为隐性的,也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近年来,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描述越来越清晰,教师开始尝试将这些隐性的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素养的内容

1.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针对毕业生岗位群的调查分析结果,在课程开发专家指导下,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和资深教师共同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商务助理、商务翻译、外贸类岗位群。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能胜任涉外行业一线工作岗位,会商务翻译、国际贸易,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下表所示为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能力要求:

由上表可见,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最终还是要与相关课程相结合,主要还是落实到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多的课程学习中。

2.商务英语专业职业素养的内容

鉴于以上就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和素质要求分析,商务英语专业职业素养构成体系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职业知识(包括英语知识、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

职业意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和积极主动学习意识等);

职业行为习惯(文明整洁、守规守时和务实高效);

职业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网络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

由此可见,职业素养重在“养成”。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就要将职业素养养成与专业能力培养统一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学生在校的三年中,时间大多用于对课程的学习,所以职业素养的养成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是可行之道。

二、职业素养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1.商务英语课程目标

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明确了职业素养的内容,专业各课程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可以结合的职业素养表述到课程培养目标中。根据以上所述之职业素养,商务英语的课程目标中有明确的表述,培养“熟悉并掌握当代商务理念和国际商务惯例,提高商务工作的基本素质,为以后从事商务工作打下基础”。“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学习历程的学习成果评价,注重学生过程性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国际化的视野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

2.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本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教学过程中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尝试在教学评价中实施。本课程对终结性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实施学习历程成果为本的形成性评价方式,以实现更好的职业素养的养成。该形成性考核过程贯穿学习的始终,包括学习成果预设、学习成果实施和学习成果评价三个阶段。对应的专业职业素养的养成过程将伴随教学评价的整个过程,即对应为职业素养的提出、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评估。

首先,预设学习成果。这个阶段是教师在学习成果预设时明确提出哪些职业素养是学生应该养成的,即给定目标,有的放矢。

根据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师将教学内容任务化,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在整个学习阶段需要实现能完成哪些任务的学习目标。在教学开始前对这些任务成果进行设计,提炼出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技能和对应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在学习成果设计过程中,学习成果的内容体现了商务知识和语言在任务中的应用能力,例如:学习任务“公司年会的活动安排”,教师可以预设成果是学生以小团体为单位完成一次真实接待客户经理的年会安排的策划和汇报。这个预设的学习成果就是学生在学习完这个部分的学习任务后要完成的“记分作业”。要完成这个学习成果任务,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团队合作,讨论做出决策,再用英语在课堂上PPT汇报。这些内容教师都将写进任务单,在教学初发放下去,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学习目标和哪些职业素养能够在这个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养成。下面所示是任务单对于任务目标的详细表述:

知识目标:酒店设施词汇;活动安排的要素;商务文化差异;休闲场所的词汇;基本菜式。

能力目标:能用流利的英语、得体地礼仪和正确的商务态度完成酒店介绍;能向外商介绍商务活动安排;能写邀请函;能介绍基本菜式;能在休闲场所与外商交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体会到合作的快乐;通过接待工作的完成体会与人交流的成就感。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职业素养:培养能自主完成任务且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

其次,学习成果的完成。这个过程即学生在完成预设任务的过程中养成一定的职业素养。

由于预设了任务单,明确了学习的各种目标,成果为本的评价和详细的评价标准就好像让学生“戴着脚镣跳舞”。学生要在课堂学习之余完成相对应的任务,这就让课程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养成延伸到了课外,让职业素养的养成通过学生的体验完成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学生利用教室、寝室、图书馆、教学楼等创设不同情境,学习英语,体验任务,解决问题。特别是团队合作的任务,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学生遇到的更多问题都是需要职业素质去解决的。在不断的任务体验过程中,职业素养的培养逐步深化最后达到效果。同时,学生通过任务单上的总结,可以不断自主总结学习情况并互相督促。这个过程是职业素养养成的关键。例如:上述的“年会的安排”的学习成果的完成过程中,非常多的学生都会总结出团队合作的难处,讨论决策过程的能力缺乏等问题。因为都参与了学习成果的体验学习,大家都会看到自己缺失的其实不是英语知识或是商务知识,因为这些知识的或是技能的东西是可以通过百度解决的。学生感觉最缺的是合作的能力或是决策的能力或是主动性等,而这些便是职业素养的体现。只有在完成了这个任务后,学生才能得到职业素养的提高,但是要真正完成培养或是养成,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完成若干个学习成果的过程后。

最后,学习成果的评估。这个过程即是检验学生职业素养是否养成的阶段。

学习历程成果为本的形成性考核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评估不是在学期末进行,避免了评估的时效性差的特点。因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在学习一个阶段后上交的,于是教学评估就分成了阶段性的。评估阶段根据评分标准,教师和学生将会共同承担评估者的角色。教师的评估往往是在学生在任务单上的自评和所上交的成果的基础上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进行评价。例如:上述的任务的PPT汇报,学生得到的不仅是个分数,还有语言模块的得分、商务技能模块的得分和职业素养达到与否的建议。下一步则是反馈,在及时反馈阶段,仍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呈现部分学生的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评价;学生也进行共同讨论。通过这种师生、生生的讨论总结,达到评估的基本目的。通过一个一个的阶段性的评估意见,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那些素养需要提高,及时修正;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高职学生才明确地知道要完成工作需要的不仅有知识和技能还有职业素养,要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则需要较全面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而评估的过程让教师也能转变观念,不仅传道授业还要“授之于渔”。

三、结语

“一带一路”给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职业发展的机遇,这些机遇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于核心职业素质的培养更重视。这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来全面提高学生就业所需的核心职业素养。商务英语课程通过改革课程评价方式达到了更好地贯彻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的目标,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这些探索能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其他课程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借鉴价值的参考。

注释:

①王志娟.寓高职商英专业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教育于精读课堂教学之中.

②杜芳林.浅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杜芳林.浅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学术研究,2016(12).

[2]冉晓莉.ESP需求分析视角下的高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成都示范学院学报,2013(5).

[3]王志娟.寓高职商英专业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教育于精读课堂教学之中[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

篇7

【论文摘要】任务教学是建立在语言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法。论文首先分析了商务英语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各种弊端,然后简要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与商务英语课程的联系。最后,论文讨论了任务驱动教学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问题。

商务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较好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往、商务交流、磋商、谈判等能力。商务英语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1.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显然,商务英语课程的实质是商务背景、专业知识和语言三方面的综合运用,具有专业化、口语化、较强的针对性等特点,因此实用性应该是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最大要求。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与目标相差甚远。

1.1 侧重于知识的传授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机械地、单方面地向学生讲解词汇和规则,语法翻译成了基本手段。讲解课文,解释词语,说明专业词汇是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而练习也缺乏真实场景,过于强调语法,学生凭记忆答题,不需要更多的思考。这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很容易造成英语强运用弱的教学效果。 首先是教学材料的真实性问题。不可否认,目前许多商务英语教学材料确实选自原版的报纸、杂志,但这还不够。一个普遍的问题是,选用的材料过于专业化和理论化,或者仅仅是专业词汇的列举。这必将导致教学材料过于重视语言、语法规则或功能的学习,而不能解决实际的商务问题。因此,教师应注重选择来自真实商务领域的素材,要把握选材的现时性、题材的多元化、体裁的多样性和材料来源的广泛性,例如:报刊及广告中的内容,或者旅馆住宿、时刻表和饭店菜单,或者公司年度报告、合同、信函、产品报告册,或者外贸业务活动中的询盘、报价、订购与确认等等。

其次教学任务缺乏真实性。课堂教学的任务应该注重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与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商务场景相吻合。只有符合语言使用的真实条件,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显然,教师和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语言本身,而是为了表达实际商务活动的意义,这才是真实的教学任务。

1.3 强英语淡商务

目前,很多商务英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将商务英语当成一般的英语语言看来上。教师往往比较注重解释相关词汇,疏通语法,将课文翻译一下就完事了,至于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表达技能,如何同外商进行交流,妥善解决和处理商务上的实际问题则淡化处理。这难以达到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商务英语中,英语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其最核心的要求是精通商务活动。因此,需要注重对教师商务知识的培训,也就是强调“英语强、业务强”的“双师型”。

2.任务驱动式教学

2.1 任务教学法含义

任务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界提倡和推崇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在教学原则上提倡“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医学院、工学院、法学院等注重能力培养的学科有40%的课程采用这种方法或类似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教学法以解决某一与现实世界有联系的问题为出发点。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首先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然后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执行各项任务,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进行交叉分析和评价。

2.2 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而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法以书本为中心,而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因此,以任务为本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了解自己的认知能力,并发展这种认知能力。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任务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响。当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具体任务后,学生往往会有较大的成功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而传统的教学法往往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2.3 商务英语与任务教学法

如前文所述,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特定的商务活动,在实际商务活动中,英语主要应用于电话、会议、社交、谈判和报告中。实用性是商务英语课程最大的特点。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对外交往的能力,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尽早适应环境,为开展对外交往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公共教学中的基础英语教学不同,商务英语教学不再侧重于对语句、生词和语法的讲解,而侧重于使学生运用已经具备的英语技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商业管理各领域的专业词汇,熟练地运用专业语言,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参与商业谈判。商务英语课程的这种特性决定了该课程必将蕴含实践性极强的丰富的任务。因此,完成与现实环境较为吻合的任务比掌握语句、生词和语法更为重要。由此看来,商务英语课程比较适合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

3.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

3.1 构建任务目标体系

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构建任务目标体系。如何构建一个既有难度,又有可行性的任务是每个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要充分重视任务的设计。任务设计必须具有意义性、可操作性、真实性、差距性和拓展性等。任务有二种:封闭型任务、开放性任务。封闭性任务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自主完成的任务。例如在学习英语自我介绍时,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让每个学生先写制作一个英语简历,然后到网上申请一个电子邮箱,并通过这个邮箱向教师发送。显然,发送一封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是一个封闭性任务。而开放型任务是一个任务框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和设计任务类型和任务主题。例如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商务英语问卷样本,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基于商务英语谈判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形式和类型由学生自主确定。

在构建构成中,师生应当明确各自在不同阶段的任务与要求,并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任务的意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要特别注意的是,设计任务时要注重如前文所说的真实性。

3.2 构建学习小组

分组教学可以将学生任意分组,但应该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以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学习互动。一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质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二是各组人数适宜。每组以4-5人为宜,太多不利于交流,太少又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和交流。三是内部应有一定的分工,力求使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弥补学生的不同差异,可以定期进行角色变换。让每个成员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商务英语洽谈时,可以根据实习角色让学生分别充当生产商、经销商、供应商等角色,在各角色都掌握了自己的角色职责以后,再实行角色转换,充当另一个角色。这样一轮下来,学生对各角色的洽谈技巧都能深入理解和掌握了。

学习小组构建后,教师应检查每一任务组的想法,询问其所选择任务的原因并确定是否可行,确定每一任务组的最终任务。教师还应要求各任务小组在课后进一步分解和设计任务,即将任务具体到每一个小组成员。

3.3 任务的交叉评价

各个任务小组在指定期间完成任务后,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交叉评述。首先由各小组选出陈述手进行陈述,教师则可以向学生强调口头陈述所需要的技巧,例如眼睛的交流,手势的使用,以及音量的把握。其他小组则对其进行评价,教师则这个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任务的特点,介绍评价时的注意事项。

交叉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则是核心,是使车轮转动起来的发动机,把学生的潜质发挥出来。当学生的话题和问题被小组认为是有效并被采纳的时候,很多学生感到加强了合作意识。在活动进行中,学生可以与老师探讨如何更深层次地解决任务中的问题,例如自我介绍任务使得他们感受到对表达练习的欠缺以及进一步提高能力的迫切。很多同学担心自己的表达不确切,或担心要陈述的问题由于表达不准确而影响了小组的发挥。这样一来,学生无形中促进了对于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有效地锻炼了商务英语的交际能力。

篇8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贸专业;商务英语;口头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新型外贸交易模式层出不穷,进军跨境电商已成为越来越多外贸企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一般认为,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传统的国际贸易如有涉及使用电子商务工具或应用的,都可视作跨境电商活动。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随着我国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占中国电商的比重以及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提升,2014年跨境电商占电商的比重达3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约15%。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急需大量复合型跨境电商外贸人才,从市场需求情况看,懂国际贸易、商务英语以及平台操作等专业知识的新型外贸人才缺口巨大。目前,在跨境电商领域,毕业生主要来自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以及国际商务专业。

一、 商务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是外贸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技能,可大幅提升国贸专业人才在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力。邢丽荣(2014)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青岛和威海57家外贸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外贸类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量较大,主要是业务员、跟单员和单证员三个岗位;但是对能够与外商进行无障碍业务交流的技能性人才需求尤为迫切。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英语沟通能力的需求,发现外贸企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在很多岗位上,如果毕业生英语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情愿调整需求的专业,转为招聘外语类毕业生,对他们进行国贸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使之能适应岗位需求。而极少的外贸企业愿意对国贸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英语培训,原因在于从事外贸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如接单、跟单、市场开发和市场调研方面的技能,业务流程与操作相对固定,可通过反复操作迅速掌握,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耗时长,成本高;另外,如果在校学了十多年英语并未学好,企业并不认为国贸专业的毕业生能在短时间提高英语水平,达到企业的要求。

此外,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虽然跨境电商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特点,但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结合出现了新特征,所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70%的现有企业在招聘跨境电商人才时仍倾向选择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选择上,跨境电商企业更倾向于前者。跨境电商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指精通外语、熟知各大平台操作运营规则,掌握对外贸易政策动态、了解知识产权与区域风俗习惯等知识的这类人才,绝大多数企业更青睐于具备综合能力、有一定技巧和实战训练、能够解决问题的业务岗位人才,并非高级管理人才和纯技术性人才。具体来说,跨境电商人才的核心能力可分为电子商务技能、国际贸易技能、国际物流技能、国际商务谈判技能、国际网络营销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王锦,2015)。

综上所述,从外贸领域,尤其是跨境电商领域,外贸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以看出,国贸专业毕业生仍然处于有利地位。与外语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相比,国贸专业毕业生的优势在于熟悉国际规则和贸易流程,对商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要成为复合型人才,关键在于利用原有优势,进一步提高商务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语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在面对来自外语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时,难以脱颖而出。

因此,跨境电商背景下,如何利用相关课程的教学提高国贸专业人才的商务沟通能力,让他们掌握与外商进行高效、无障碍交流的技能,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 英语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的比较

商务沟通能力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沟通。书面的商务沟通包括信函和报告的写作;口头国际商务沟通包括电话、社交、演说、开会、谈判等多种技能,书面和口头的沟通能力覆盖了商务场所大多数常规的、传统的商务沟通。在商务沟通能力中,外贸企业对英语沟通交际能力、英语听说能力和英语商务谈判能力等口头沟通能力显示出较强的偏好,而对书面交际和笔译等并不作要求(邢丽荣,2014)。原因在于多数外贸企业都有一个认识:口头英语沟通与交际能力良好,书面交际时借助查阅资料也不会差;反之则不成立。因此,外贸企业更看重的是口头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因此在招聘面试中,会采用英语交流、即时翻译商务文件等方式,判断应聘者的口头商务沟通能力是否达到企业的要求,对应聘者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较高。调研发现,外贸企业普遍认为国贸专业学生英语能力最薄弱的环节在于听说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其口头沟通技能,包括扩大国际商务知识和提高商务英语谈判能力。

在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国际商务沟通能力中,笔者所在单位的国贸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大一和大二开设两学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奠定和巩固一般英语基础,大三开设一个学年的商务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国际商务沟通技能,也就是能在适当的商务场合熟练应用如电话、会议、演说、社交和谈判等技能,并利用所积累的商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

三、 跨境电商背景下英语口头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改革与创新

商务英语课程侧重培养学生在真实商务场景下的商务英语口头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商务领域知识的批判分析和协作探究等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语言知识、商务文化和交际能力。三个方面贯穿于不同主题的教学中,同步并行,螺旋提升,以实现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在商务背景下为完成特定任务而有效交流为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以商务活动为主题,侧重累积商务知识,更注重语言技能输出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在口语方面,通过各种口语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输出能力,使他们能够对听觉信息做出恰当的反应,并运用正确、得体的英语讨论各种商务和日常生活的话题,进行电话交谈、客户接待、商业谈判,作简单的会议发言、商务报告、产品演示和介绍。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使用专业词汇,表达连贯、内容充实、语篇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和重点突出。同时,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等。

(二)教学环节设计创新

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学环节设计中,笔者始终贯彻以下两个理念:

1. 营造逼真商务场景,按商务模块教学,提高商务交际能力

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以选用的教材《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上下册为例,商务英语一学年课程的口头商务沟通模块可以分为四大模块:面谈交流、商务谈判、演讲与演示以及商务礼仪。大模块里面又包涵多个子模块,具体如表1。

这四大模块既覆盖工作场所传统和常规的商务沟通,也涉及国际贸易、国际合作等较高层次的沟通。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常规交流、商务谈判以及演讲与演示都需要遵循商务礼仪,演讲与演示又可服务于常规交流和商务谈判。

在课程的设计中,以商务模块为背景,以商务情景下的各种交际活动为主线,将语言知识的习得和商务交际能力的提升放到各种仿真的工作场景中。在实践中,通过目的明确、系统完成的内容教学,使学生完成指定的学习、练习任务,同时,掌握主要商务模块的专业表达、商务背景知识和多种沟通技巧,如电话、会议、正式发言、谈判和社交技能。以“工作面试”模块为例,语言知识是与工作面试相关的基本表达,包括面试开始、进行过程及结束,提问与个人、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与职位相关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回答;商务文化是熟悉工作面试的准备、流程、以及回答问题的技巧;交际训练任务包括:(1)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展示一次工作面试的全过程;(2)以编对话的形式,完成有关通知面试、接待面试者等情景对话。在经过模块训练,掌握传统、常规性的国际商务沟通技能的基础之上,再应用这些技能到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不同环节中,完成无障碍交流。比如国际贸易中一笔交易可能涉及如交易会、询盘、工厂参观、谈判等环节才能最终达成交易。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应用到一种或多种国际商务沟通技能。如交易会,作为卖方需要在展位前欢迎、接待客商,并向客商介绍自己的公司和产品,还需要回答客商的询盘。这就要求熟练掌握社交、正式发言和谈判等模块。

2. 坚持教、学、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商务运作+国际文化理解”的三维能力,教学过程坚持教、学、练相结合。让学生先熟悉模块的基本作用和功能,然后通过直观生动的音频和视频演播进行学习和模仿,为之后完成特定的任务奠定坚实基础。除常规课堂教学之外,每个模块结束以后,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完成一定量的对话练习、小组讨论、上台表演等。学生演练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如此不断反复演练以提高商务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并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将作为形成性评估的指标,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做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达到专业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突出知识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在模拟商务场景中操练商务交际技能,了解相关知识。具体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法

针对商务英语课程的理论性强的特点,商务英语视听说教程必须在其理论知识扎实学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得以进行。因此,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尤其重要。理论课的教学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学生课堂互动以及课后复习为辅。

2.案例分析法

在每个商务模块理论课时结束后,根据不同的主题,组织课堂进行相应的案例讨论,以掌握与该单元有关的关键词、关键词组、句型,提高专业表达能力。另外,经过深入分析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达到共同目的而相互配合的过程。通过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从而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商务英语课程提供很多机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各种课堂内外的任务,如角色扮演、小组互助学习、新闻播报等。角色扮演指的是,在每一个商务沟通模块学习结束后,均提供相应的商务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组互助学习是指导学生互练,在课堂内外,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相互之间开展互相指导,互相启发,互相练习听说能力,提高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新闻播报任务是在第二个学期分派给不同小组的课堂任务,先推荐引导学生利用地道权威的英文网站,示范如何进行新闻播报,再让学生小组在每次课堂轮流进行新闻分享,旨在培养学生定期阅读英语新闻的习惯,了解最新资讯,跟踪时事热点,扩大国际视野。通过实践发现,小组合作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能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帮助,共享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自主性、独立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考试形式改革与创新

考核是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考试改革方面,笔者一直都在进行探索和创新。考虑到语言技能的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口头的国际商务沟通能力需要从多方面来考察,摒弃了传统的闭卷笔试,采用了考核的形式,以便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沟通水平。

考核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的具体形式包括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即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如发言、口头报告、角色扮演、作业等做出评议,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还包括平时测验,就某个章节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堂测验,并分析测验结果,提出下一步的学习教学改革方案。终结性评估包括期末测试,重点考核语言和商务知识基础以及商务综合应用能力。形成性评估占最终成绩的30%,终结性评估占70%。而期末测试主要是口头表达为主,第一学期末采用口语考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包括个人一分钟自我介绍和小组的商务场景活动。第二学期末依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为主线,将所学的多种商务沟通技能与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相结合,设计场景,编写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完成从交易会、询盘、工厂参观、谈判到履行合同等一系列商务活动,制作成视频的形式上交。

跨境电商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具备良好商务沟通能力,尤其是良好口头商务沟通能力的外贸人才备受青睐,国贸专业学生已具备扎实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如能进一步提升其口头商务沟通能力,定能大幅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刑丽荣,崔春晓. 外贸企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基于商务英语沟通能力[J]. 时代教育,2014(3).

[2] 董亮,隋智勇,刘贤锋.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5(7).

篇9

关键词:认知;商务英语;课程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商务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学习者的数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院校进行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为了能充分有效实现商务英语课程的教育,让从事商务英语教育及学习者双方的最大受益,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商务英语的认知从根本上进行讨论。

一、国内外专家对商务英语的认识

在中西方不同的研究背景下,对于商务英语的界定,国内外专家众说纷纭。国内外专家对商务英语的定义或阐述总的来说分为三个角度:

1.从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属于一个教学概念,于是将商务英语视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商务英语应该在专门用途英语的背景上来认识。这是因为商务英语具有专门用途英语各个领域重要的共同特征:需求分析、大纲设计、课程设计、材料选择和开发。和专门用途英语的其他种类一样,商务英语暗示对特定范围语言的界定,强调在特定情景下专门的交际活动。[9] (p.3)

(2)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可以称之为商务英语[8](p.7)

(3)根据学习者的不同专业,专门用途英语可以分为三类:科技英语(est)、商务经济英语(ebe)及社会科学英语(ess)。这种分类将商务用途英语(ebp)纳入到职业用途英语(eop)的范畴之中。商务用途同样属于职业用途,因此可以将商务用途英语视为eop的组成部分。

(4)商务英语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它有许多独特的语言现象,包括词汇用语、结构、文体风格等,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

(5)商务英语实际上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

2.从英语的功能变体角度来看,商务英语体现了英语在商务活动中的使用特点,于是从语言特征的角度把商务英语视为英语的一个功能变体,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内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

(2)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它并不是一种特别的语言,而只是英语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它是一种工作语言,一种交际能力的体现形式。

(3)它既有个别商务活动的专业性,又与社会大众所使用的普通英语息息相关。

(4)所谓“商务英语”就其语言本质而言就是在商务经贸领域内经常使用的反映这一领域专业活动的英语词汇、句型、文体等有机的总和。

(5)商务英语是商务话语诸因素互动过程的产物。商务英语所承载的是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等方面的信息,没有承载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等方面的信息的英语不能称为商务英语。

3.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是商务背景、专业知识及语言运用三方面的综合运用,是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服务的,于是将商务英语视为一个学科专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从学科定位来看,国际商务英语属于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下属分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国际商务英语,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或学科,在中国高校已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存在。

(3)把国际商务英语看做是文学和经济学、管理学交叉的学科应当比较合适。目前对商务英语的研究多从英语教学和国际商务两个领域来研究,这充分显示了其跨学科性。

商务英语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国际商务人才而进行学科建设的,从事国际商务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需要通过专业训练才能培养出来。在国外,多数学者将商务英语归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体系之下,将其看做一个语言本体和语言教学方法来研究,是为其他专业服务的英语教学体系。

二、专门用途视角下的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我们可以从专门用途英语的定义及分类上对商务英语有更深入的认识。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二分法,另外一种是三分法。robinson[11] (p.3-4)从时间的角度,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经历将esp做了细分,是为二分法;在这种分类方法中,esp被分为学术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和职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eop)。该分类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对esp课程的专业性程度的影响。对于职业人士而言,英语是他们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一种媒介语言。课程的差异取决于学习者在其工作培训的不同阶段:就业前(pre-experience)就业期间(simultaneous/in-service)及就业后(post-experience),是否学习过相关的英语。因此,课程设置应该满足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需求。

hutchinson和waters采取了三分法,将esp分为三个分支: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商务经济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es,ebe)和社会科学英语(english for social sciences,ess)。

三、商务英语的分类

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同其他esp分支有较大的区别。它既包含有专门用途内容又具有普通用途内容。前者通常和专门的职业领域相关,而后者是指能在商务场合中进行有效沟通的普通商务英语能力。因此,dudley-evans和 st john将其进一步分为普通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 egbp)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s, esbp) esbp的授课对象主要是缺乏工作经验的学习者。他们在语言学校学习此类课程,这些群体往往是以语言学习为目的而形成的,而非工作性质。虽然egbp也是以商务为背景,但其课程设计与普通英语相似,多是在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加上一般的商务背景知识,其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一般商务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专业性不是很强。esbp通常是为有工作经验的学习者设计的课程,授课对象一般为从事某一商务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本专业的知识比较熟悉。这类课程针对性较强,时间相对集中,常常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英语水平进行小班授课。dudley-evans和 st john指出esbp课程往往关注一到两项语言技能以及特定的商务沟通活动。此类课程通常针对商务沟通活动中的某些特定技能进行培训。如holden等人总结出的七项主要的商务沟通活动:接听电话、社会交往、做汇报、参加会议、谈判协商、书写信函、写报告。前五项涉及商务英语的口语和听力技能,后两项涉及写作和阅读技能。在esbp课程中,课堂活动的设计应使学习者能将其商务知识运用到商务工作背景中。

四、结语

国外多数学者将商务英语归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体系之下,将其看做一个语言本体和语言教学方法来研究。与之不同的是,很多国内专家学者在认同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框架下的同时,将商务英语当做一个学科专业来研究。此种认识上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商务英语的概念源于国外,在国外,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为其他专业服务的英语教学体系。而我们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将其引进的,从事国际商务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需要通过专业训练才能培养出来,所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也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研究商务英语,将商务英语看做一个专业,并结合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这是提高我国商务英语总体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黄伟新.论商务英语的语言学地位[j].现代外语,2000(增刊).

[2]林添湖.对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三点思辨[j].国际商务研究,2004,(l).

[3]阮绩智, esp需求分析理论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明[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3).

[4]林添湖.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在中国[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5]王兴孙.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及要解决的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1998,(4).

[6]严明,冯莉.商务英语专业教育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dudley-evans,t& st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8]e1lis,m.& johnson,c.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9]hutchinson, t. &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篇10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 就业导向; 课程改革

随着国内海洋运输、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及金融、商务商贸、会展旅游等产业的迅猛发展,涉外商务活动极为活跃,社会及市场对既懂外语又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升温。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当遵守“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接轨”的“三接轨”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普通本科教育不同,后者以学科为本位,培养学术型人才,前者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应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基本商务技能,能在多种商务场合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进行活动,在外向型企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或我国海外企业等单位从事商务翻译、涉外行政管理、涉外服务贸易、涉外市场销售等相关的业务工作和涉外工作。然而,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教学体系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更好的从课程体系设置,商务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将“语言+技能”的培养理念贯彻始终,是一项重大课题。

1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

课程设置方面:

1.1 课程的局限性和不系统性。目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有的局限于基础英语的设置,认为学生英语基础不好,需要在基础英语方面补课,因而应该少设商务方面的课程,其结果是学生完成了英语专业课程,但商科专业知识笼统、零散、缺乏系统的体系,仅能了解某些概念和进行部分具体操作,从事商务工作的能力不足。即使是在基础英语课程之外设置一系列商务英语课程,如商务谈判英语、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单证实务英语等,虽然课程的系统性增强,然而此种课程让学生直接用英语来接受商务知识,听课过程中难度很大。有些院校采用“英语十汉语商科课程”模式,即在英语基础课程之外列出汉语商科课程,聘请商务专业的中文教师授课。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英语和商务知识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使得英语与商务实践脱节。

1.2 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有些职业院校没有一个准确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不统一。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选用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更多的是根据所选教材来决定教学内容。究竟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目标和学习需求,是否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有帮助,也都没有做更为深入的调查,仅是凭着感觉走,因此,设置的课程难免会与学生的需要和未来的实际工作要求存在差距。

1.3 实践实训缺乏条件和场地。实训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看到多数院校还是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旧模式。各个学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投入不足,使得专业实训在摸索中无所适从。

教材方面:

目前,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教材凤毛麟角,且商务英语教材内容编写者大多是一线教师,缺少商务实践,所以编写出的教材内容与现实脱轨,缺少更新。其次,商务英语教材缺少英语和商务的结合。高职高专英语版本的商务专业书籍,有些内容太难,太晦涩难懂,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面对长篇大论的专业术语根本无法读懂,更谈不上学会了。

师资团队方面: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既包括语言类基础课程,也包括商务类专业课程,而商务英语专业中纯语言类教师多。这些教师大部分是英语专业毕业后直接从事商务英语专业课的教学,缺乏商务实践经验甚至是必须的商务知识,对外贸函电,进出口业务,单证制作等非常陌生,甚至中英文专用术语都无法做出准确的讲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很匮乏。使商务英语课程讲解不容易讲清楚,老师教的糊涂,学生学的更糊涂。

2 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课程改革

通过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建立突出高校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2.1 处理好社会需求和课程体系完整衔接的关系:从企业对商务人才岗位能力要求调查显示,企业对就业人员学历要求并不高,一般大专,本科学历即可;对就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英语水平达到六级为最佳,其中听说能力最重要;关键能力要求:沟通交流,表达,适应能力;关键素质要求:负责,诚实守信,吃苦精神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时根据市场所需求的人才技能和素质确定公共课模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专业基础课模块培养学生掌握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一定英文商务文件的阅读能力,一定英文商务函电及报告的写作能力和一定商务翻译能力;专业技能课模块培养学生的商务知识,使学生具备国际贸易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专业选修课模块扩宽学生知识面,掌握一定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贸易国概况,具备与不同国家客户交流合作的能力;技能实训模块突出培养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完备的校内实训中心建设以及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可以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熟悉企业的制度和文化,在岗位实践中受到职业素质的训练,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种模块式的课程设置框架既突出了社会需求导向,又兼顾了对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根据我院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商务英语专业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就业前景广阔。据劳动人事部门统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我们商务英语本着课程体系与本地区外向型企业岗位群对接、核心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原则,大多数毕业生在滨海新区的大中型外贸进出口公司、有独立进出口权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从事业务主管或行政主管岗位,表现突出。在麦可思公司对我院2012届毕业生进行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商务英语专业是学生认可度最高的专业。

2.2 选取或编写合适的教材:高职商务英语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强调理论基本够用,重在技能培养,因此商务英语教材选编应该讲究实用型,配有大量实践训练,侧重在实际商务背景下的语言运用。要求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能够实现学生和企业零距离。

2.3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由于目前多数商务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出身且商务实践经验匮乏,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现以我院师资建设为例:我院积极建设 “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每年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要求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到与商务类大中型企业的一线岗位进行锻炼,同时还有多位教师长期在我区企事业单位任兼职翻译及外贸等业务工作,工作岗位经验丰富。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如天津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的经理为老师进行物流方面的专题知识讲座。而且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大赛和教学评优课比赛,此外专业教师还具有BEC高级证书、CATTI国家二级翻译证书、商务英语翻译师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教师在实践指导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有计划地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给学生更高质量的实践指导。

综上所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坚持“从社会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改革与更新,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及建设实践基地等措施,行之有效的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就业技能相结合,最终实现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邱晓红.高职“国际商务英语”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07

[2] 咸修斌,唐文龙.关于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

[3]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 阮绩智: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J].外语界,2005

[5] 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