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入范文
时间:2023-03-18 17:0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金流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北上资金流入在股市里面往往被视为积极的信号,也就是买入的信号,所以北上资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利好。北上资金又称热钱、聪明资金,因为北上资金的信息渠道广,对市场的嗅觉灵敏度也相对更高,北上资金若是大量流入,往往代表其对大陆股市走势看好,因此北向资金流入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较大的信号。
2、虽说北上资金流入是利好,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不能认为北上资金流入就是牛市的到来,而且北上资金流入时,散户都是很难察觉的,因为在实际走势中,遇到北上资金出现疯狂扫货的时候,A股通常会出现震荡行情,并且当日的振幅也比较大,并且出现低开高走的走势,这通常是北上资金进行的抄底博反弹的机会。
3、若是发现进入A股中的北上资金当天有将近20亿元的流入,并且整体的体量还在不断的扩大,可以确实这是积极的信号,但是不代表随便买股票就能涨,毕竟股市里面好股坏股通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针对信贷资金流向股市的怀疑,为此,在1月份的金融数据公布之后,央行会同各地银监局对银行新增信贷流向展开了调查。不过,对于这次调查的结果,近日,一位央行官员公开表示,信贷资金流向股市一事“查无实据”,没有证据证明有信贷资金违规流向股市。但尽管如此,监管层对“是否有资金进入股市”的可能性判断,却是“有”大于“无”。也就是说,尽管“查无实据”,但仍然不能排除有信贷资金流向了股市。
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这无疑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就目前股市行情的发展来看,信贷资金流向股市短期内是有利于当前股市活跃的。不过,从股市的健康发展来看,信贷资金流向股市绝非股市之福,而是股市之祸。
首先,信贷资金进入股市,这是一种明显的违规行为。银监会方面明确规定:“严格禁止任何企业和个人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进入股市”。令必行,禁必止,既然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是违规的,那么这种行为就一定要予以禁止 此举不仅危及到银行资金的安全,而且同样也危及到股市的健康发展。虽然从目前来看,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有利于行情的发展,但由于银行方面对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查处是一贯性的,虽然今天对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一事“查无实据”,但不排除明天就会“证据确凿”。因此,一旦真的严查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一事时,又必然会给股市带来不必要的震荡,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不利。
篇3
跨境资本流动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流动主体可分为官方资本和私人资本;按流动周期可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国际上测度跨境资本流动状况,主要沿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不含储备资产变动)。
直接投资。直接投资通常是指以获取有效发言权为目的的投资,其显著特点是一经济体的居民对另一经济体的居民实施管理上的控制或重要影响。根据中国的法律,外资比例必须不小于25%才算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统计中,直接投资的门槛为10%或以上。直接投资方式包括股权、实物、无形资产、不动产等。
证券投资。证券投资是指以购买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等)的方式进行的跨境投资,这是机构投资者常用的投资方式。其跨境交易均未达到10%的表决权。例如,当股票投资从去年的9%增持到10%时,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减记证券投资9%,同时记直接投资10%。
其他投资。其他投资为资本和金融项下的剩余类别,是指没有列入上述渠道以及储备资产的跨境交易和头寸,包括长短期的贸易信贷及融资、国际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及其他类型的应收应付账款。其中,贸易信贷(或称“商业信贷”)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供给者与需求者间的信贷或是预先付款而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动;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进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国际贷款是指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进行的借贷。
需要说明的是,跨境资金流动具有严格的定义和规范的统计标准。投机性资本流动(即俗称的“热钱”)是指为追求最小风险下的最大收益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跨境资本,是跨境资金流动的一部分,有理论上的定义,但无严格意义的统计规范和标准,这种投机性的资本流动往往并不采取特定的流动形式和渠道,有时甚至混同在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中。
中国三套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数据
国际上,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主要靠采集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目前编制标准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拟于2015年过渡到第六版。国际收支平衡表按权责发生制记录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所有经贸往来,能够全面反映一国与世界经济交往的基本状况和基本趋势。2012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达到7.5万亿美元。
为了保证国际收支统计的准确性,中国实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主要通过1996年建立的国际交易报告系统采集对外资金收付数据。在此基础上,中国建立了跨境资金收付统计体系。跨境收付数据按照现金收付制反映企业、个人等主体在境内外之间的资金划转。与此同时,1994年汇改建立的结售汇制度催生了结售汇统计。2012年,企业、个人等主体通过银行办理的跨境收付交易达3500多万笔、金额5.1万亿美元;结汇和售汇总额2.8万亿美元。以上三套数据基本涵盖了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交易、收付和兑换全过程(见图1)。
相对于单一的国际收支统计来说,当前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所依赖的数据体系具有如下优势:首先,统计频率更高。跨境收付数据基本的统计和监测频率为月度,实际上可以按日采集逐笔数据。结售汇数据基本的统计和监测频率也为月度,可以按日监测总量数据(即不区分交易性质、交易主体等)。其次,口径更加广泛、维度更加多元。跨境收付和结售汇统计数据不但参考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交易项目进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等不同交易性质的统计分类,还可以区分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等不同的交易主体,以及国内的地区和银行分类,等等。此外,跨境收付统计还可以按照境外对手方国别、跨境收支交易币种等标准进一步分类。最后,更加全面地呈现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状况和外汇市场供求压力。国际收支、跨境收付、结售汇和补充统计分别反映境内主体涉外交易及资本流动的不同环节,各环节的数据比较还可以反映外汇存款、贷款、人民币结算等很多与外汇相关的问题。
从进出口、跨境收支和结售汇等流程图(见图2)看,各环节数据差异反映了企业在贸易中的财务运作行为。例如,企业出口后收款可能是外汇,也可能是人民币。企业收到货物贸易项下的外汇货款后,可能存入银行,或偿还银行外汇贷款,或卖给银行(即货物贸易结汇)。
海关进出口和货物贸易跨境收付不一致
出口与货物贸易跨境收入的差异可以反映企业出口收款周期,以及相关的贸易信贷等情况。从海关进出口和货物贸易跨境收支的对比看,2007年以来,中国企业的出口收入率和进口支出率总体上有所上升,说明中国企业的外贸货款结算速度有一定改善,这也反映了企业外贸订单短期化、规避外贸外汇风险倾向。
出口收入率和进口支出率的明显波动,还可以反映国内外宏观环境对企业收付款的影响(见图3)。例如,2008年底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境外交易对手资金紧张,对中国进口的付款要求提速。同时,由于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企业尽快支付进口更加合适,进口支出率大幅攀升。此外,当时中国企业出口收款难度有所加大,出口收入率下降。总的影响是,当时货物贸易跨境净收入的资金规模远小于进出口顺差。再如,2010年年初和2011年年初中国都出现了出口收入率上升、进口支出率下降的情况,导致货物贸易跨境净流入超过净出口,主要是因为当时外部流动性比较宽松,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为避免汇兑损失或者获取汇兑收益,企业出口后尽快收取货款的意愿较强,进口后推迟购买支付外汇的倾向增多。这又得益于银行提供远期信用证承兑贴现、进出口押汇、海外代付等跨境贸易融资。
货物贸易跨境收付和货物贸易结售汇数据不一致
从货物贸易跨境收支和货物贸易结售汇的对比情况看,企业货物贸易跨境收入结汇率的波动没有支出售汇率那么明显,说明企业主要通过支付进口货款时的财务运作,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人民币升值预期高涨,企业都不愿意通过从银行买外汇的方式(即售汇)支付进口,而是使用了很多外汇贷款支付进口,导致支出售汇率很低。在此情况下,企业结汇稳中有升,但购汇明显减少,最终增加了外汇储备。危机爆发期间,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银行外汇贷款资金紧张,企业更多从银行购汇支付进口,使得支出售汇率大幅增长,外汇储备积累放慢。危机以来的几次波动也都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对结售汇差额和外汇储备变动造成较大影响(见图4)。
根据图2,货物贸易结售汇和货物贸易收付汇之间的关系如下式:
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货物贸易收付汇差额+境内贸易融资净额+货物贸易人民币净支付+其他因素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分析出2013年前10个月货物贸易结售汇3349亿美元(见表1),除了货物跨境收付净额1263亿美元外,其他渠道还有境内贸易融资推迟购汇(占38%)和人民币净支付替代购汇(占31%)。
结论
中国跨境资金流动以稳定的实体经济资金为主。长期来看,进出口和直接投资是中国主要资金净流入渠道,占2008年至2013年上半年非银行部门结售汇顺差1.8万亿美元的77%。因此,需要继续贯彻“扩内需、减顺差、调结构、促平衡”的战略。
长期来看波动性跨境资金流动净额占比较低。稳定的资金流动除了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外,还有境外投资收益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上述四项总额2001~2012年合计32730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增量(32611亿美元)与其差额(119亿美元),可称为波动性跨境资金流动净额,也可视为热钱的一种算法。总体看,热钱的比例较低。当然这也不绝对是热钱。2012年流出较大是由于企业持汇意愿上升实现了“藏汇于民”,而不是卖汇给央行(见图5)。
企业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的短期波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复苏进程、债务危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对国际金融市场时有冲击,导致人民币双向波动加大。同时,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境内机构和个人对汇率、利率等价格信号日益敏感,更加善于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财务运作,如通过外汇贷款、贸易信贷管理进出口收付款周期、资金配置等,规避汇率风险或者套取收益(见图6)。2008年以来,货物贸易进出口和直接投资顺差相对稳定,其他跨境资金流动多体现企业的这种财务运作,是结售汇差额波动的主要影响渠道。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操作主体在境内而非境外。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主要是外贸企业在境内银行帮助下的财务运作。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在明而非在暗,主要是通过银行跨境融资和外汇信贷套取利差和汇差。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长期动因是实体经济而非单纯市场套利,外贸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境外上市筹资和境外投资收益占绝大多数。
篇4
[关键词]外盘;内盘;资金净流入;股价变动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05-02
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根据目前中国沪深交易所提供的成交数据,将主动性买盘视为资金流入,在任何一个股票软件的分笔成交数据中,用红色来表示。主动性买盘代表有场外资金愿意以比当时成交价更高的价格来买入股票,即外盘,用B表示,反映的是买方的意愿。将主动性卖盘视为资金流出,用绿色来表示。主动性卖盘代表有场内资金愿意以比当时成交价更低的价格来卖出股票,即内盘,用S表示,反映的是买方的意愿。
资金流向是指股市中的资金主动选择的方向。从量的角度去分析资金的流向,即观察成交量和成交金额,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在实际操作中是有方向性的,买入或卖出。资金流向的判断是分析股市大盘走势及个股操作的关键,但资金流向的判断过程非常复杂,我们一般通过计算资金流入流出指标来判断资金流向的方向性,并据此进一步预判股票价格走势。
资金流入流出指标的计算主要是根据该股票内盘、外盘计算。公式如下:资金净流量=(外盘成交手数-内盘成交手数)×成交均价。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当外盘手数大于内盘手数时,为资金净流入,反之就是资金净流出。一般认为主动性的抛盘为内盘,其越大,说明大多投资者不看好后市,股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大量抛售手中的股票,收回投资;主动性的买盘为外盘,外盘的积累数越大,说明主动性买盘越多,大多投资者看好后市,股票继续上升的可能性越大,大量买入该股票,以获取丰厚的风险收益。通过内盘,外盘,我们可以判断买方、卖方力量的强弱。若外盘成交数量大于内盘,则表现买方力量较强,股票被投资者普遍看好;若内盘成交数量大于外盘则,则说明卖方力量较强,股票不被投资者看好。资金净流入代表着该股票买方力量较强,股票有上升的动力。资金净流出代表股票的卖方力量较强,股票有下降的趋势。
针对股票交易市场资金净流入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做出以下四个假设:
假设一: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二:大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三:小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四:散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上证A股中按照市值排名前15位的全流通股股票和深证A股中按照市值排名前15的全流通股股票,选取数据样本时间是从2012年5月23日至2013年5月20日,共240个交易日的单个股票收益率、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小单资金净流入量和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共6941个样本。所有数据均取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中证网、新浪财经等开放式网站。
2.2 变量定义与指标选取
(1)被解释变量。
股票的单日涨跌幅:股票的当前价格与昨日收盘价格之差与昨日收盘价格之比,用Y表示。
(2)解释变量:单日的资金净流入量。
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在100万元以上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1表示;
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在20万~100万元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2表示;
小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在5万~20万元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3表示;
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小于5万元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4表示。
2.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对实证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由表中的基本统计数据可知,股票单日涨幅的最大值为0.100400,均值为0.000140,最小值为-0.100140;超大单资金单日的净流入量最大值为83398.22,均值为23.47682,最小值为-85431.63;大单资金单日的净流入量的最大值为15560.49,均值为-18.68910,最小值为-13925.35;小单资金单日的净流入量的最大值为7249.160,均值为29.84256,最小值为-11125.47;散单资金单日净流入量的最大值为3297.360,均值为32.79930,最小值为-3670.780。
3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资金净流入量对股票单日涨跌幅的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假设一、二、三、四,本文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来考察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走势的影响:
Y=a+bX1+cX2+dX3+eX4+f
其中,Y是股价走势的指标, 用单日股票涨跌幅衡量;a 是待估截距项;b、c、d、e是待估回归系数, 代表了其对应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边际贡献;f是随机项。
同时,R-squared为0.362628;Adjusted R-squared为0.36226;F-statistic为986.5447;Prob(F-statistic)为0.00000;Durbin-Watson stat为2.014295。
回归方程为:Y=0.000453+2.40E-06×X1+4.65E-06×X2-1.68E-06×X3-7.10E-06×X4
回归结果表明,截距项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X1,X2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而且系数为正,说明超大单、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走势有正相关性,接受假设一、二。
X3, X4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但是系数为负,说明小单、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有负的相关性,拒绝假设三、四。
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和股价变动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当单日有超大单,大单资金净流入量时,这只股票看涨,股票价格有上涨的趋势,再结合其他指标,如K线走势,5日均线,20日均线,投资者可以考虑买进该股票;小单资金净流入量,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和股价变动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即当有小单,散单资金净流入量时,股票价格有可能下跌的趋势。
4 政策建议
投资者股票研判的过程中采用资金流入、流出指标时,并据此做出股票投资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不能仅仅关注股价的变动,资金流入,资金流出,应该综合考虑资金流入,流出,即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尤其是超大单,大单的资金净流入量,二者对股价变动的影响显著,通过对这两个指标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股票未来价格走势做出一定的预判;我们在投资时,可以不去关注小单,散单资金净流入量,这两个指标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很小,可以不去考虑,把注意力集中在超大单,大单的资金净流入量,并据此做出判断。
(2)注意结合股价在低位、中位和高位情况下该股的成交量。成交量变化是股价变动的基础,市场交易越活跃,成交量也就越大;进行成交量变化与股价变动相互关系的分析时,一定要把握大势,结合K线图及其技术指标进行综合研究判断。
(3)综合考虑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其他相关因素,比如股票市场内部因素,公司内部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作出最终的股票投资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李向科.证券投资技术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美]戈登.投资学基础[M].赵锡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王岩.股票市场资金流入流出指标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4).
篇5
一、外资流入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不断开放,外资流入的规模和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日见加深,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面临的金融风险陡然加大。从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证券投资两个方面看,外资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金融风险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创汇能力下降,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引发的外汇流出不断增加,从而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压力;二是外资金融机构的涌入,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成长带来严峻挑战,并可能引发金融动荡。
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均衡的影响。首先,加入WTO使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外商对服务业投资增长迅速。2002年,外商在金融、保险业的投资比上年增长了206%,在科学和综合艺术服务业的投资亦比上年增长65%。这些行业的创汇能力差,随着我国市场准入的不断扩大,我国贸易收支平衡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表1显示出目前我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已不容乐观。其次,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不断增加,今后外商的分红、利润汇出等资金的流出额将迅速增长,因而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均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收益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1995年,外商直接投资收益为170亿美元,1998年以后每年均在200亿美元以上,最高时当年收益达到280亿美元。从1995年到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收益总量为1825亿美元。然而,实际上外商并没有把这些收益全部汇出,而是把投资收益的80%转化为利润再投资,仅把投资收益中的20%左右汇回。这部分资金大多投资于厂房、设备等,它的流动性很有限,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仍应是未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最重要的形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收益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一直高达40%以上(表2),1999年这一比重甚至达到70%。这一方面说明外商利润再投资在我国外资来源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利用外资的大好形势在某种程度上被高估了。很显然,一旦外商增加利润汇出比例,甚至把全部投资收益汇回母国,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便有可能面临外资流入减少、流出增加的双重影响。尽管这种情况尚未发生,甚至有国内学者研究指出,今后5―10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将继续增长,并有望保持年均5%―10%的增长速度,但必须注意到,随着外资存量的增加,外商投资收益亦不断增加。而且,今后外商投资在服务业的比重将迅速加大,这一趋势在2002年外商投资的行业结构变化中已充分显现。这些行业的收益高,投资回报期较短。可以预计,未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利润汇出将快速增加。1999年和2001年外商投资收益都曾高达300亿美元,因此,未来外商每年投资收益有可能达到400亿美元,汇出利润200―300亿美元,这就必然加大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力度。
2、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二是外资金融机构相关业务的开展对我国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方面的影响。第二方面的内容将在文章第二部分讨论。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主要包括:(1)银行业。目前跨国银行进入我国竞争所面对的是比较稳定的金融市场,市场拓展空间有限,因此,其市场定位必然与国内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高度重合,结果必然是同国内银行争夺客户、争夺业务和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从目前来看,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就优质客户、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专业人才、传统存贷款业务、新兴零售业务和城市金融业务展开激烈的角逐。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于自主性强、全能银行、资产质量优良、金融工具先进、经营管理经验丰富、在不少领域享受超国民待遇(如外资银行可以只服务于沿海发达城市,而国内银行却是普遍服务)。而我国银行业尚存在很多体制或管制,如非市场机制运作、透明度差、呆坏账比例高、分业经营等。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将导致国内银行收入减少、优质客户流失,迫使国内银行转向高风险客户,从而造成不良贷款率和较低的利润率,并可能造成一部分金融机构的破产。对于一向适应金融稳定的国内客户来说,有可能引发金融恐慌,遂使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2)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实行的是较高的市场准入、经营区域限制、严格的行为监督和国有公司占主导的制度。随着外资保险机构的进入,我国保险业的垄断状态开始被打破,多年来因体制性因素、自身管理机制不完善、保险监管缺乏有效性而积累起的金融风险逐步显现,这些因素使中资保险公司在与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我国保险业亟需加速市场化改革步伐,否则,在外资的冲击下,中国保险机构可能出现经营危机,并引发金融动荡。(3)证券业。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会有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这些金融机构大多具有良好的国际信誉,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外资金融机构这种整体上的竞争优势,将在短期内对国内证券业的业务经营活动形成较大的冲击,打破我国金融体系原有的均衡,使中资机构的经营环境恶化,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随着部分高收益业务和优质客户的丧失,市场份额的下降,那些目前经营状况已经不佳的国内证券经营机构可能出现动荡和危机,以至于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
(二)外商的证券市场投资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开放,外商证券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将成为我国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
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始于1992年。2002年底,中国证监会颁布并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的正式启动,截止2003年9月,已有7家外资机构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获证监会批准,这些投资者的投资额度从5000万美元到3亿美元不等。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必然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深远影响。从好的方面看,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深化,提高资金配置资源的效率,改变股市投资理念,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从其带来的风险看,首先,国外投资基金的进入,在目前国内股市资金推动型特征还较明显的情况下将推动股价的非理性上升,同时我国股市与国外股市的关联度将加大,从而加大了我国股市的不稳定性。其次,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引入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有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恶性撤资问题,这是我国金融稳定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避免大规模集中撤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封闭式基金规定了汇入本金满3年后(其他合格投资者汇入本金满1年后),才可以申请分期、分批购汇汇出本金。所有机构每次汇出本金的金额不得超过本金总额的20%,相邻两次汇出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其他机构投资者不得少于3个月)。但是,从台湾、韩国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的经验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内证券市场都将处于国外资金净流入状态。如果按照平均每年增加50―100亿美元计算,5年后国内证券市场流通的国外总资金本金将会达250―500亿美元。即使按照每次汇出20%的规定,其影响也是不小的。
二、外资对我国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及资本管制的影响
目前来看,外资对我国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及资本管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二是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严峻挑战;三是使我国国际收支压力加大,降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从而迫使我国资本市场加快开放步伐。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
由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还不完善,外汇市场长期以来形成对央行干预的依赖。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被动地买入外汇,使外汇占款成为影响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主导因素,这使中央银行通过操纵基础货币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受到很大限制。与此同时,基础货币的大量被动投放,又会增加潜在的通货膨胀。此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进行。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对我国利率的敏感度将加大,并将促使我国利率与世界利率的同步变化。在我国银行体系比较脆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未打通的情况下,大量外资的进入,尤其是大量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严重干扰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将使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调控信贷市场的努力落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外资净流入持续增长的局面仍将继续,在现行汇率制度下,外资流量增加得越多,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就越小。在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的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宏观经济的稳定必须具有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
(二)我国金融监管受到挑战
中央银行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难度加大。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仍主要以市场准入、业务领域、分支机构的设立、资本充足性等合规性监管手段为主,过多地采用了行政性手段,而在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十分缺乏,更未建立起风险予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随着外资大量进入金融服务业,我国中央银行将面对一个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紧密、交易国际化、技术手段先进和金融创新能力强的新的监管对象,这对于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缺乏国际金融监管实践的中央银行来说,将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现行法规允许外资银行从事混业经营,而中资银行却是分业经营,这种不均衡的格局必然促使中资银行想方设法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或机构创新绕开分业经营的限制。因此,随着金融服务业的逐步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引发国内金融创新热潮,从而加大中央银行的监管难度,有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我国国际收支压力加大,资本管制的有效性降低,从而迫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加快
首先,我国国际收支的压力将促使资本账户加快开放。加入WTO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金融、保险和电信等服务行业的资金迅速增加。这些新流入的外资创汇能力低,但利润回报期短,对我国国际收支将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已有的外资存量的投资收益已达较大规模(参见表2),而我国贸易收支状况已不容乐观。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在经历了加入WTO初期所带来的短暂的资本项目改善后,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利润汇回等相关国外付款的增加,以及贸易收支的恶化,我国经常账户平衡将面临严峻挑战。当然,这种经常账户的赤字可以由外商直接投资的加速流入来弥补。但事实上,外商直接投资的加速流入很难持续。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我国政府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迅速提高本国出口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多创汇来平衡国际收支;二是开辟其他外部融资渠道,如通过开放证券市场或者允许国内机构包括银行自由地到国际市场借款,从而吸引其他形式的外资流入来弥补这个缺口。由于一国比较优势的提高,国内部门出口能力的增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第二种方案更为现实可行。其次,资本管制有效性的降低将加快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加入WTO后,根据WTO的规则要求,我国将继续扩大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消除那些阻碍与贸易相关的外汇资本流动和汇兑便利的非关税壁垒,从而使我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面临极大挑战:(1)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国际收支大部分交易同时具备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特性,遂使部分资本项目资金可以混入经常项目逃避管制,因此,随着我国关税降低,贸易限制的减少,为通过经常项目进行的资本逃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跨国公司内部所实现的资本逃避也将增加;(2)我国部分资本项目已经放开,由于资本本身具有可替代性,对一种工具进行控制而对另一种工具不进行控制就会导致资金流向未控制的工具,如外资可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内,然后流向证券市场。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将为资本逃避提供更多的实现渠道;(3)随着外资银行大量进入及其经营业务范围的不断放开,通过其内部体系逃避资本管制的行为将日益变得不可忽视。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伴随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开放,经济主体可以有多种途径绕开资本项目管制,致使现有的管制措施失效,从而使我国资本市场被迫加快开放步伐。
三、开放条件下防范外资金融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速,未来几年我国可能会面临一段外资集中流入的时期。尽管外资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不断加大,但决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不堪一击。第一,我国金融市场广阔,市场需求主体众多。面对一个新的市场,外资需要时间适应,而且外资也不可能占据市场的全部优势,中资金融机构,特别是我国民间资本的潜力远未发掘;第二,近年来,我国资本的流出与流入同国际市场利率、汇率等相关性越来越强,这表明部分管制措施事实上已经失效。可见,随着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金融体系对资本流动已有一定的承受力。第三,根据入世承诺,我国金融服务业尚有5年过渡期,因此,外资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尚存在很多变数。总的来看,未来几年是我国完善金融体制、提高金融竞争力的关键时期,能否处理好外资流入风险、外汇管理以及国内金融机构改革等问题决定了未来我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为了能够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我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
(一)利用外资依然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同时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验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绿地投资”的金融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我国利用外资应以努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在外商直接投资中,还应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主要是软环境)引导外资流向贸易部门,以提高创汇能力。与此同时,积极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从事资源开发、加工贸易等,以获取对外投资收益,从而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结构。
(二)充分利用过渡期,加快银行体制改革
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累积在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身上。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业,给我国银行带来强大的竞争压力,但我国银行也存在着在竞争中崛起的巨大机遇。其中,充分利用5年过渡期加速国内银行体制的改革至关重要。改革内容不仅包括改造现有银行机制,还包括培育新机构,建立退出机制,重塑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乃至重构信贷文化等。
(三)加强对短期资本和银行间信贷市场的监控,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金融危机表明,外资流入的数量与短期资本比例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监控是资本管制的核心内容。其中,加强对银行间信贷市场的控制至关重要。事实表明,放松对银行资本交易方面的限制是开放资本账户的实质性内容。因此,对于银行海外融资限制的接触应当重视。由于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和银行体系使国家几乎承担着所有的汇率风险和银行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允许国内银行对外自由举债,必然会导致“过度借贷综合症”,从而诱发金融危机。然而,对资本流动的管理,我国尚需探索多种方式,而不是局限于资本交易实现审批制度。应当借鉴他国经验,以间接调控为主、行政调控手段为辅,如资本交易税、无息存款准备金等,以便减轻外汇市场均衡过程中的扭曲。
(四)适度扩大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及时化解外部金融风险
外国资本进出我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和频率将与以往有很大的差别,因而汇率政策对实现内外经济平衡、调节国内外需求结构、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至关重要。
可以考虑设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但近期人民币汇率还应保持稳定。稳定的汇率有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周边国家和地区以至全球的经济稳定,也有利于缓解外部金融风险,降低国内金融改革的成本,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动性。目前应采取多项措施,努力舒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速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疏通各项金融政策的传导机制,增强国内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建立金融危机的快速应对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金融危机显示出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先天不足和极度脆弱,金融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程遭遇国际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不同国家因应对危机的举措不同,其经济所遭受危机的损害程度差异很大。因此,建立对金融危机的快速应对机制是极其必要的举措。金融危机的应对机制首先应包括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密切监控机制,以做好危机的事前预防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对50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1975―1997年间金融危机发生前一些宏观经济变量作出分析,揭示出金融危机发生前的宏观经济变量的一些规律性变化:在货币危机或银行危机前,经济是过热的,通货膨胀相对较高,实际汇率升值,经常账户逆差扩大,资产价格高涨,同时国内信贷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进程增长强劲,并伴随着高于正常情况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入,银行存在大量呆坏账、金融部门体制与监管框架薄弱等。这时,实际经济活动突然下滑,资本流入减缓,贸易条件恶化,资产价格急剧下跌,全球利率上升,或是与本国经济结构状况类似的国家发生危机等等任何一个冲击的出现,都会成为危机的导火索,使经济中的金融脆弱性转化为金融危机。因此,一国要密切关注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的走势和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使经济实现“软着陆”,避免金融危机发生带来的极大破坏力。其次,应制定应对危机的各种方案。这里有必要说及的是,我们防范的是外资带来的金融风险,而不是限制外资。外资在带来金融风险的同时,亦带来很多机遇,外资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尚存在很多变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我国相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实施都必须充分考虑国内、国外的因素,这将使我国的宏观决策体制加速市场化,提高宏观政策的有效性。而我国微观机制将在外资的强力冲击下加速结构调整、向国际规范迅速靠拢,并在生存与毁灭的严酷环境中提升竞争力。而只有通过宏观体制的调整和微观机制的健全,化解金融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才能真正达到我国利用外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史月英:《‘细解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整理》,《国际金融报》2003年5月29日。
②赵晋平:《注意外商投资新趋向》,中国思维网,2002年10月18日。
③参见米建国、李扬、黄金老:《入世中外资银行角逐六大热点》,南方网,产业聚焦,2002年4月3日。
篇6
与此同时,中国A股市场标杆指数沪综指周二已连续第六日收升,续创7个半月新高;周三早盘则现小幅调整,微收跌0.13%至2180.39点。
麦格理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认为,人民币汇率近期与股市的表现高度相关,进一步印证了资金重新流入中国市场。
资金如同洋流,影响着经济冷暖,未来有哪些顺流逆流?
就人民币而言,目前国际化不断深化,长远而言,中国很可能迎来经常账和资本账“双顺差”,美元和人民币成为全球外汇储备两大货币是大势所趋,如果基本面同时向好,汇率可能一起走强。
上半年已经表现出中国货币当局短期贬值的意向,而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表示,人民币汇率被“温和低估”,称人民币汇价仍然被低估5%-10%。料人民币如果重新开启单边升值,中国央行一定不会坐视。
而目前,叙利亚、加沙和伊拉克的冲突不断升级、中国在追求领土主张上对日本变得更加强硬、泰国恢复军事统治、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而亲俄分裂分子击落了一架民航客机。
目前地缘政治风险正被低估,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向好经济数据,以及目前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美国复苏扩张,中国经济企稳,日本强劲复苏,投资者认为这比地缘政治更重要。
所谓不与央行为敌,央行充足的流动性支撑了市场,没有人会与央行意志的强大火力对着干,这让波动性受到抑制,但后续,外界预期9月美联储QE可能即将结束,伴随升息周期的可能加大,地缘政治的风险也可能进一步显露。市场的风险情绪可能会爆发。
在美国银行本月的调查中,28%的受访者认为地缘政治是目前最大的风险,这一比例高于6月份的14%。IMF经济顾问Olivier Blanchard上周表示,地缘政治风险已经出现,尽管他们还没有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根据资产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对利率和股市表现的关系统计,就美国而言,同期10年期债券收益率平均为5.11%,标准的市盈率平均为15,而CPI超过4%。这些时期,标普的平均涨幅为21%。
而在利率上升、股市下跌的情况下,标普平均下跌了近16%。同时,10年期债券收益率平均超过6%,股市的市盈率平均为12.57,通胀率较高,平均达到6.8%。高利率、高通胀和廉价的股票通常意味着经济衰退。
该分析认为,在通胀较高,而利率从高位继续上升时,加息将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当通胀较低,而利率从较低水平开始上升时,加息对股市的影响是积极的。
投资者们对于美国二季度GDP预期的乐观情绪高涨。中国内地股市周三虽然没有延续强势,收跌0.1%,但外界对股市的悲观预期正扭转为普遍乐观。
篇7
关键词:物流企业 预算管理 问题 措施
近几年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的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日益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保证资金合理科学周转,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资金预算管理方法,以此来减少物流成本,保证资金合理运作.但是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资金运作。本文主要具体分析了资金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相对应的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不断的完善物流企业资金预算管理。
一、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物流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等复合型的服务行业,内部资金运作比较复杂,因此更需要相对完善的预算体系来保证资金科学性合理性的运作,预算管理部门在企业内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制定可行的经济发展目标
物流企业内部财务部门根据市场发展动向,结合社会的需求来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各部门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来进行资金预算,并且与市场发展需求结合。企业内部实行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能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及时根据市场动态调整目标,改变经济发展目标。因此,资金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拓宽市场,实现经济目标。
(二)能协调组织活动,利于企业考虑整体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
企业内部实行资金预算管理,经营者可以结合企业各个部门实际经济发展能力以及实现经济效益来考虑相应的预算目标,能够易于从企业整体经济发展效益考虑,充分协调物流企业内部经济发展,通过资金预算管理,能够弥补效益较差的部门,减少企业内部经济损失,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三)有利于避免盲目的经济行为
预算管理其目的就是更好地保证企业内部资金合理运作,减少市场经济风险。物流企业是特殊的服务行业,范围比较广泛,实行资金预算能够使企业内部经济发展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并且可以根据市场发展动态进行灵活的调整,这样减少了经营者擅自盲目进行资金投资,避免了较大的金融风险,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发展。
二、物流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预算管理有利于促进物流企业内部经济发展,增强其竞争力。但是,由于物流企业兴起时间不是很长,在资金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人员不重视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内部资金预算的执行,阻碍了企业经济发展。下边具体介绍了物流企业在内部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的经营者只是客观的重视企业经济效益,忽略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并且没有相对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许多的物流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资金预算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预算小组或者部门来负责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大部分归属于财务人员管理,并且没有制度预算管理的规则流程,有些企业只是走走形式,不重视预算管理。资金预算在企业内部不重视,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这使得预算的制度以及执行过程不科学,不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二)预算目标与企业内部发展战略联系不紧密,各部门之间预算缺乏协调
资金预算包括企业内部全面预算以及各部门之间预算,但是由于企业内部预算机制不规范,使得预算只是一种形式。财务部门并没有根据市场发展动态来制定预算方案,许多的预算方案根本不能适应市场,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背道而行。因此,大部分的部门在发展中,不会依照预算方案,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自顾发展,各部门之间缺乏经济目标以及预算目标的沟通,只是认为从属于经营者,这样不利于企业内部整体资金链运作,不利于企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不重视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
大部分的经营者和员工重视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的考核多数是绩效考核,根据员工的经济效益来进行考核,这就使得企业内部忽视预算,看不到资金预算的重要性。物流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预算考核机制,对于资金预算员工实行不实行一样,只是重视经济效益;同时对于预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相关部门以及经营者并没有严格执行,只是一张纸,没有任何经济意义,并不执行预算方案,甚至经常出现经营者频繁更改预算方案,使得预算管理缺乏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员工对资金预算认识不充分
企业内部员工不能正确认识资金预算的重要性,有些甚至不清楚预算的操作执行过程,认为预算管理只是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所以经常出现财务人员制定预算目标交到相关负责人手中。大部分的员工没有对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各部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算,员工思想认识不够,不参与,这样严重影响了预算方案制定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不利于内部资金预算管理。
三、物流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措施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中,资金预算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影响了企业内部经济合理科学化运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不断的完善内部资金预算管理,使其能够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这样利于物流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一)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其管理的规范化,企业内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建立责任到人机制。企业内部可以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负责人,使预算与财务部门相分开,明确规定预算管理部门的规则制度以及职责,预算的制度要经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上报的经济发展状况,根据财务部门的经济效益数据,根据市场发展动态等来制定,在制定好预算方案之后,要经过内部经营者以及各部门负责人之间协调之后才能最终执行。企业内部规范预算管理,使其管理以及运作科学化、合理化,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更好的降低企业内部物流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二)科学编制预算
物流企业涉及范围比较广,下设诸多分支公司,因此增加了资金预算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性。物流企业内部要制定科学的资金预算准则和编制,比如可以按照上下结合、分机编织、逐渐汇总的方法来进行预算编制。下设的分支企业要定期向企业上报经济效益,企业内部根据不同地区分公司的发展效益以及市场、经济政策等因素,来制定预算目标建议,分公司根据其科学性的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其预算目标,最后报企业审批。针对资金预算管理,总公司要坚持统一预算标准原则,并且坚持统一预算方法,这样减少了错误性和复杂性,易于总公司管理,减少分支机构经济风险,能够促进物流企业整体经济水平。
(三)严格执行预算,设立相应的预算监督部门
企业内部必须严格执行预算方案,经营者不能够擅自更改,这样可能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危机,不利于资金链的整体周转。为了更好的执行预算方案,企业内部可以设立相应的监督部门,监督部门定期进行审查,并且对于经济数据备份,保留原始数据,监督部门针对资金预算的执行以及各部门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于偏离预算目标的执行部门,及时进行上报,易于经营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经济发展策略,易于预算目标的实现。
(四)进行预算分析和评估
企业内部要重视资金预算管理,内部实行经营分析制度,各部门之间根据市场调查、经济效益等来分析经济运作情况,并且要坚持定期分析,预算部门根据汇总的经济信息和分析,结合其他因素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目标,这样利于企业经济发展。同时,把预算目标实现情况各部门、员工个人挂钩,列入考核项目,定期进行预算评估,对于执行中出现问题偏离预算目标的部门、员工追究其责任,同时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普及,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资金预算的重要性,尽可能保证预算目标实现。这样能够改善企业内部员工工作怠慢、不重视的现象,有利于资金预算的执行效率,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物流企业是特殊的服务行业,数量不断的增加,规律不断扩大,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但是,许多的物流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资金预算管理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内部资金运作,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资金预算管理改革,不断完善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其经济地位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才能更好的增加企业经济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来自外资物流企业的压力
早在两年前,外资物流企业就已经陆续进入中国,到现在,各地分支机构纷纷建立,她们投入的资金雄厚,物流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人员培训到位且素质很高,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对中国的物流产业形成巨大冲击。
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以后,都有比较快的发展,许多企业在2004年得到高增长、高回报。美国联合包裹运送公司中国出口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04年增幅高达125%;中外运敦豪的56家分公司,已覆盖全中国300多个城市,在中国的业务保持了50%的增长率;敦豪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在保税物流园区内兴建150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而此前DHL已在外高桥自由贸易区内拥有110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DHL的母公司德国邮政董事会已决定,在近5年内将再向中国投资2.15亿欧元,扩大和完善在中国的4个口岸作业中心,增设14家分公司,建设3个快递物流中心和16个战略备件中心。联邦快递宣布在上海成立中国业务分区总部,目前每周拥有11个航班通过北京、上海、深圳3个口岸服务内地将近220个城市,并于下半年新增7个分公司,设在汕头、潮州、东莞和中山等地。2004年10月,美国交通部已批准授予联邦快递新增12条来往于中美间的航班;荷兰天地的中国区总部也正式从北京迁到上海,并计划在未来3到5年内对华增加2.5亿欧元的投资,用于增加物流设施和员工培训,以使中国成为其欧洲之外的最大市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专业服务商把目光转向中国国际物流市场。美国总统轮船物流服务公司在深圳盐田港附近设立物流中心,为客户提供包括货源地(出口)管理、国际货运管理、目的地(进口)管理、国内货运管理和配送中心管理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以响应客户对控制、灵活性和单点接触的需求。随着香港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许多货运和物流提供商也向北跟进;CEPA实施以来,香港投资者在广州注册申请的10个独资服务型企业中,有9个是物流公司,其中有3个已经开始运作。上海市外经贸委已将60家香资物流企业申请入沪的项目上报商务部,并有28家企业获得批准。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使中国内资物流面临空前的压力。
二、内资企业的应对策略
“狼来了”并不可怕。面对外资物流企业的迅猛扩张,内资企业不能坐以待毙,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去主动迎战,巩固已有成果,并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惟有如此,才能在国际物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应对策略之一:国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国家应在政策上对民族产业进行大力扶持,给予政策上的诸多优惠。其一,积极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入物流企业,壮大内资物流企业的力量,简化手续,降低门槛;其二,实行税收优惠;其三,增强市场活力,减少行政干预。物流行业涉及的管理部门太多,运行效率极其低下,政府应尽快想办法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发挥作用。其四,建立绿色通道,提高物流速度。
应对策略之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创造良好的物流外部环境
基础设施一直是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十五”期间,货物运输弹性系数有所缓解(2001年,弹性系数为0.42,2002年为0.73,2003年为0.42,2004年为0.90,2005年为0.78),但是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十五”期间铁路、公路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副总裁董建军说,2006-2010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将比肩世界第二大物流市场的日本,“5年后今日世界物流三甲”,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做后盾,进入三甲不切实际。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的首要任务,同样是加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抢占市场。我们应利用本土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才有机会与外资物流企业一拼高下。
应对策略之三:加快企业重组和物流资源整合
面对外资的并购战略和独资趋势,内资企业应加快重组和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外资企业比较,我们尚具备本土服务网络优势和稳定的客户资源,但在规模、功能与服务上尚不具备明显优势。因此,加快企业重组和物流资源的整合就显得非常必要。
应对策略之四: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建设
现代物流企业的高度综合性决定了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化是物流管理必要的技术手段,标准化是物流管理规范化的保证。政府、物流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应尽快联合起来,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支持,建立供应链公共信息平台,广泛引进和使用最新技术,与国际接轨,建立我国规范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并尽快实施,达到提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加快物流事业发展的目的。2005年8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建立了通用基础类标准、物流技术类标准、物流信息类标准、物流管理类标准和物流服务类标准,这对于我国发挥物流产业的作用,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增强内资企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这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大量修正和完善。
篇9
[关键词] 子宫肌瘤;介入微创手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a)-0188-02
子宫肌瘤还被叫做子宫平滑肌瘤,它是良性肿瘤的一种,常出现在女性的生殖器官中,它的存在会导致妇科非急症,其恶变率一般在0.6%~1.2%之间[1]。药物治疗不仅能够缓解病症,还可使肌瘤逐渐变小,然而在停药后肌瘤又会再次出现,所以,手术治疗[2]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原始的手术治疗方法恢复速度慢,创面大,但手术完成后会出现粘连[3]。目前由于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宫腔镜微创和腹腔镜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成效突飞猛进,然而在一些并发症、手术方法、适应证等方面仍存在争议。该文主要研究的是介入微创手术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
1 放射介入治疗
UAE(子宫动脉栓塞术)属于是一种新兴的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微创技术,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对患者进行放射介入治疗由皮股动脉处穿刺,而动脉导管被直接插入到子宫动脉中,接着注入永久性的栓塞颗粒,这样子宫肌瘤就没有血液注入,肌瘤就会因此而渐渐缩小,最后全部消失,通过这样的方法最终使得病症得到治愈。这种手术是法国学者Ravina于1995年第1次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疗效突出,它的创面小,疼痛轻微,不仅保留了患者的子宫,还减少了住院的时间,被众多患者所青睐。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例如:发热、呕吐、恶心、痉挛性疼痛等,严重的还会增加白细胞的数量。这种手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如下患者是不可以选择此种手术的,具体包括:宫颈肌瘤、没有被确诊的附件囊肿、重症过敏、未治疗的感染、妊娠等患者[4]。就手术是否会对月经周期和生育能力产生制约的问题而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结论,它究竟会不会对卵巢的功能产生制约也没有确切的答案。相关报道称子宫栓塞会导致卵巢功能出现早衰的现象,所以,患者若想保证生育能力在选择UAE手术时应格外的注意[5],同时,在将子宫动脉栓塞后,要在血管两侧建立支循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子宫肌瘤治愈的难度。由于UAE的创面小,治疗快,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还能够立即控制出血,现已被众多专家学者所选用,疗效突出[6]。
就余莉萍[7]的观点认为,手术应该选于腹股沟一侧下方0.5厘米处,因为这个位置的股动脉搏是最容易被找到的,经Seldingers技术将5.0F Cobra的导管由腹主动脉、髂外动脉处放到入股动脉中,子宫动脉的切口大小由DSA造影后决定,FAS-TRACKER-32型微导超不可盲目的深至对侧的子宫动脉,要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到达后通过X线监视慢慢的将栓塞剂的混合物注入到栓塞子宫动脉内,而后再次进行DSA造影,确认栓塞的吻合程度。现在在临床中已经将PVA(聚乙烯醇)作为栓塞剂来使用,其颗粒为335~500 mm。 Sena-Martins等[8]指出,在57例选择UAE治疗的患者中,经过栓塞,12个星期后肌瘤体积降低到未治疗时的67%,子宫的体积和之前相比减少约52%,经过治疗69%患者的月经周期已趋于正常,然而87%的患者均出现经量减少的情况。周荣向等[9]表明,手术前经彩超检查,可更加全面的把握血管侧支循环的状态,这样对肌壁间的肌瘤进行介入治疗,效果就远远超过浆膜下肌瘤。
就现在的医疗水平而言,UAE常会出现如下术后并发症: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肢酸胀乏力、呕吐、恶心、发热、疼痛等,孙华[10]等在研究中发现,在进行UAE手术的时候尽量将插管插到靶血管中,这样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2 子宫肌瘤消融术
就子宫肌瘤消融术而言,它主要是将外界的能源如电热、冷冻、激光等加以利用,改变肌瘤蛋白质的性质,这样组织就会坏死凝固,血管闭塞狭窄,血栓形成,从而缩减了肌瘤的体积,最终全部消失。现在国外基本上都将MITT(肌瘤间质热疗法)作为治疗的基本方法,而我国使用的是自凝刀射频疗法,这两种方法均使用的是热毁损技术。刘付强等[11]在研究中发现,在彩超下进行自凝刀射频方法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非常有帮助。操作方法为:适度充盈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在彩超引导和监视下把自凝刀由宫颈、阴道处放到肌瘤处,对其予以射频治疗。肌瘤半径径若在3~10 cm之间均属于适应证,若超过10 cm,手术前要连续3月服用米非司酮,直到肌瘤减少后才能予以治疗。若肌瘤没有达到6 cm,那么可连续治疗2~3个。
这种手术的并发症主要是阴道分泌物多且连续少量出血,这样就会使盆腔受到感染,要对其进行止血、抗感染治疗。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手术花费少、疗效显著、能够重复治疗、创面小、操作简便,患者接受起来容易[12]。
3 腹腔镜手术
就腹腔镜手术而言,一方面延长了医生的手臂,另一方面也扩宽了他们的视野,在改变医生操作技巧和技术路线的同时,也转变了他们的思维理念,正渐渐发展为妇产科的一种新模式,它的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效果突出[13]。
3.1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LM(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基本上全部用于40岁以下的未婚或已婚不曾生育、保留子宫、想要生育的患者。这种手术时常会出现妊娠、分娩过程中子宫破裂等情况[14]。若子宫肌瘤属于多发性的,在治疗中没有清除干净,那么就容易再次发作。现在手术的途径基本包括:腹腔镜、宫腔镜、经阴道、经腹肌瘤剔除手术。姚书忠[15]等指出,LM指征应为:①尽可能选择半径8~20 cm的单发子宫肌瘤;②阔韧带内肌瘤;③若为多发子宫肌瘤,那么其数量不得超过4个,并全部在子宫。一些国外的报道指出,较大肌瘤进行腹腔镜切除的安全性较高,Sinba等[16]对47例半径是18~42 cm的子宫肌瘤病人实施LM,其成功率已超过95%。这种手术对医者的缝合技术的要求特别高,要以手术的情况为依据,适时选择间断的8字缝合、外打结、内打结、连续缝合。手术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在止血的同时还要不留死腔。缩宫素可根据情况应用于术中或术后。
3.2 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
美国医师Reich首次于1989年在腹腔镜下实施全子宫切除手术,它标志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步入了新时期,也代表了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它的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疼痛轻,术后康复快、组织损伤小。现在手术方式主要包括:①LTH(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②LAVH(腹腔镜协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不仅体现了开腹手术的特色,还规避了阴式手术的一些问题,其应用范围更加宽广[17];③LSH(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它不但具有次全子宫切除术的特点,还涵盖了全子宫切除术的优势,不仅能够保证韧带和阴道的完整,还能够保存了子宫颈外鞘的原状,同时还可避免出现子宫颈残端癌[18]。当下,应用范围最广的是LSH术和LAVH术。李光仪等[19]研究了1 163例患有子宫肌瘤的病人,对其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LSH不仅具有恢复快、出血少、创伤小的优势,还有效的融合了次全子宫切除术和LTH的特色,效果异常显著。LAVH主要是根据腹腔镜容易处理并存病变和松解盆腔粘连的原理,其阴道切除的范围有所增加。李光仪等[19]在研究中发现,患者在实施子宫切除的过程中,
4 微创方法的联合使用
目前,微创方法联合使用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已经小有成就[21]。如:①子宫动脉栓塞技术作为预先方法,达到缩小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体积的效果,使其界面清晰,质地松软,而后予以内镜手术,接着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或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②多发性的子宫肌瘤腹宫、腔镜综合治疗。有效的将肌壁间的和黏膜下的肌瘤同一时间全部切除干净;③宫腔镜手术和无创高能聚焦超声热疗综合使用,不仅将患者的适应证祛除,还可将其一些内在的非适应证彻底清除。
[参考文献]
[1] 杜鹃,左约明,陈晓明,等.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12.
[2] 张巧玉,梁志清,秦荣,等.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中超声刀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677-678.
[3] 王晓雷,李丽宏,丛涛,等.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9):548-549.
[4] 边爱平,赵倩.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近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657-658.
[5] 郭天棋,聂继跃.超声刀在完全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301-302.
[6] 吕华,郎景.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1):33-36.
[7] 余莉萍,陈春林,吕军,等.介入治疗在子宫肌瘤合并继发性贫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9):551-552.
[8] Sena-Martins M,Roteli-Maitins CM.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myomas in Brazilianwomen[J].Sao PauloMed J,2003,121(5):185-190.
[9] 周荣向,戴凯明,孙成玲,等.介入治疗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致大量腹水1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3):160.
[10] 孙华,王鸿志,赵铀,等.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2):124.
[11] 刘付强,刘萍,邵丽琴,等.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204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3):176-177.
[12] 冯 虹.手术预处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7):423-424.
[13] 范颖,李斌,沙立春.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7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4):252-254.
[14] 包玲燕,徐海冰.子宫肌瘤治疗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8,14(8):1199-1201.
[15] 姚书忠.内镜子宫肌瘤剔除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653-655.
[16] Sinha R,Hegde A,Warty N,et al.Laparoscopic excision of very large myomas[J].J Am Assoc Gynecol Laparosc,2003,10(4):461-468.
[17] 施永鹏,谢日军,王敏芳,等.腹腔镜Semm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Semm 式子宫切除术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 ,18(2):95.
[18] 郭天棋,聂继跃.超声刀在完全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301-302.
[19] 李光仪,陈露诗,黄浩,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1163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84-186.
[20] 任小龙,周晓东,张军,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变化及其超声随访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9):714-716.
篇10
关键词非税收入;财政专户
一、非税收入与财政专户资金管理情况
(一)非税收入入库特点
清流县2003-2007年的非税收入入库数呈现两端波幅大,中间平稳的特点。其中:2003年、2007年非税收入明显下降,2004-2006年非税收入入库均衡,并在2004年达到收入最高峰。
清流县2003-2007年的非税收入入库增长率呈现两端波幅大,中间平稳的特点。其中:2003-2005年非税收入增长呈现巨幅波动,2005-2006年增长波幅平缓,2006-2007年增长小幅下降。
(二)非税收入入库具体情况
五年来,我县的非税收入主要由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七大类收入组成。其中以2003年非税收入入库最少,仅743万元,2004-2006年非税收入均保持在1360万元以上,变化不大,2007年有所下降,仅948万元。主要分布在基金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以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上。
引起非税收入入库的不均衡主要因素是罚没收入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中的计划亏损补贴的变动引起的。由于罚没收入的入库存在不可预见性,同时还受到年底未结案案件的影响,如2003年度公检法部门跨年度结案,导致2003年罚没收入大幅下降,2004年罚没收入大幅增长。2007年非税收入入库减少,主要受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中的计划亏损补贴的变动影响,全年非税收入入库较2006年减少434.81万元,而2007年由年初预算安排退给清流林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国有森林工业计划亏损补贴576万元和粮食购销企业的计划亏损补贴350万元,此两项合计达926万元比2006年增加576万元。
(三)财政专户情况
1.财政专户开立情况
2008年清流县共有财政专户29个,至2007年末财政专户共有资金余额6351.24万元,其中预算外资金专户5个,农村义务教育专户3个,社保资金专户2个,财政国司还款专户1个,农业综合开发专户1个,烟田改造资金专户1个,煤炭管理费专户1个,财政周转金专户1个,基建专户1个,售房资金专户1个,其他专户14个。
2.财政专户资金运行情况
财政专户资金中很大部分来源主要是国库拨付的各种专项资金。如:农村义务教育专户收入为国库拨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中央和省级负担的专项资金,包括免费教科书资金、免学杂费补助资金、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各中小学工资、学费、教学楼改扩建、校舍维修改造以及教学设备的添置等,支出主要是划拨各学校的补助;煤炭管理费收入为按煤产量的一定标准收取的管理费,支出为业务费;烟田改造收入为烟草转入的烟田改造资金,支出为各工程队的工程款;社保资金专户收入为社保、医保收入上缴,支出为社保工资、医保费等,预算外资金收入为房管所手续费、登记费等各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支出为划拨各单位的专户拨款;基建专户为上级财政拨入的基建资金,支出为划转各单位的基建资金;售房资金为原房改时收取的售房资金沉淀部分;其他还有林业的育林费、检疫费、治安协管员、文化协管员等六大员工资及农村低保资金等国库拨入财政专户的资金。目前我县涉及预算外资金收入单位有79个。有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单位实行了“票款分离”的管理方式管理预算外资金。对所有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实行统一调度,资金拨付原则上由财政每月拨款一次,
二、非税收入及财政专户资金运行存在问题
由于非税收入及财政专户资金运行项目多、数额较大、管理不规范和监督不力等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扩大了收费部门的收入差距,造成苦乐不均
一些职权部门权力大,收费项目多,收费也多,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攀比,千方百计地增加非税收入,也是乱收费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忽视了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发挥,使得政府行为扭曲。收费部门有了收入来源,花钱大手大脚,各项经费支出标准超出国家规定,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产生了部门之间权力、利益的矛盾冲突。
(二)财政分配脱离财政监管
收费单位将非税收入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资金很快又划拨回收费单位使用,财政部门对划拨的经费不能及时追踪支出,财政性资金长期在体外循环,不利于集中财力支持基础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削弱了财政分配的主导地位,影响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三)非税收入的回拨和财政专户资金的使用缺乏后续的跟踪监督管理
非税收入回拨后是否进行规范使用以及各种财政专户资金拨出后是否按原规定及时支付各项工程款、采购款、及时支付移民补助及农村六大员工资等都无从知晓。
三、规范非税收入及财政专户资金运行的对策措施
(一)将非税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加强支出安排的计划性与严肃性
在部门预算改革中,县财政将非税收入与预算内资金通盘考虑,合理确定部门、单位收支计划,即做到一个单位一本预算。综合反映本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既反映一般预算的收支,又反映非税收入的收支,既反映经费预算,又反映专项支出预算。
(二)将非税收入支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增强支出管理的透明度和支出效益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成熟,县财政将非税收入资金适时纳入到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系内,一方面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非税收入财政专户、财政零余额账户和单位零余额账户,包括非税收入在内的所有财政性资金都在新的账户体系内运作;另一方面规范财政性资金支付方式和支付程序。除单位小额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实行财政授权支付形式外,绝大部分非税收入资金不再层层拨付到预算单位,而是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要形式,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并实现了网络系统集中支付资金。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金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