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流程范文

时间:2023-03-14 15:2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核算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本核算流程

篇1

关键词:殡葬管理成本核算流程

我国殡葬管理从1997年起施行的《殡葬管理条例》以来,按照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单位进行管理,国家对有关“殡葬价格”并没有控制性的条文规定,殡葬作为公益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他一般用品则属于选择,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这样的价格机制为殡葬业价格水平维持在一定高位提供了条件,由于经营的垄断性和收费的随意性,殡葬业做为强势行业经营效益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其对成本管理相对放松,收入与成本配比不吻合,殡葬管理鲜于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与控制。2011年,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将要全面铺开,预计用5年时间将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殡葬管理将逐步走向市场化,成为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其从价格制约和竞争态势上都将要发生明显变化,强化其成本管理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从殡葬管理成本核算流程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一、殡葬管理建立成本核算的范围及要素

殡葬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具有一般事业单位的属性,又具有其特定行业的特殊性, 其管理要求是在保证地方殡葬事业发展的同时,用本身的收入抵补支出,自求收支平衡。由于殡葬业许多服务项目已经约定成俗,收费项目也是确保殡葬事业发展的必要保障,服务项目繁杂,导致成本核算极为复杂,操作性难度极大,所以其成本核算范围难以有效确定。一般来说,其成本核算包括了具有公益性质的遗体的接送、保存、火化等行为,也包括了殡仪服务等经营行为。从成本要素上来看,其不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而主要是从用途来划分,主要包括了殡葬业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用于火化和遗体的接的燃料费用,专门用于遗体化装、火化以及其他配套服务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用,各种殡葬专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成本核算的复杂性以及工作环节的多样性,有时难以区分费用和成本的具体金额。所以,这就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流程管理,合理界定成本范围和要素、准确进行成本会计核算,完整反映殡葬服务的成本信息,进而为合理收费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为成本审核控制和降低,殡仪服务项目的优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殡葬管理成本核算流程的建立

(一)确定成本对象和成本计算期

进行殡葬成本核算的前提是确定成本对象和成本计算期,殡葬服务有明确的成本核算对象―遗体,由于殡葬服多属于流水化作业,并不完全为单个遗体提供殡葬服务,而是按照流水线作业为多个遗体提供殡葬服务。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采用成本核算的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按月界定成本计算期,其品种单一,只为遗体进行相应的殡葬服务,封闭式经营。殡葬服务一般当天就能结束,月末一般没有在产品存在,即使有在产品,数量也及少,所以一般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这样确定成本对象和成本计算期其成本核算相对简单,也符合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较少,业务水平不高的特点,能较为准确的进行相应的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的信息质量水平。

(二)合理划分成本和费用的划分

要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的领发手续,重视原始单据登记、传递过程,做好原始记录的保管工作,属于遗体的接送、保存、火化以及相关配套方面的应该归属成本核算范畴,而其他的应该归属费用核算范畴。要合理进行岗位设置,按照所担负的职能要求划分为直接从事殡葬方面工作的人员,辅助岗位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于直接从事殡葬方面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性支出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对于辅助岗位人员的工资性支出按月进行归集,按月进行成本和费用的分配,对于各类管理人员直接计入相关费用。对于固定资产,需要进行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界定,笔者认为,固定资产折旧应按照小时消耗或个体消耗进行分配,例如火化炉的消耗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计算:

单位火化折旧费用=火化炉固定资产当期折旧/小时消耗(火化人数)

火化成本=单位火化折旧费用*火化小时数或=单位火化折旧费用*人数

(三)准确进行成本核算

通过上述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最后应将由本期殡葬成本对象负担的费用都归集到殡葬成本核算科目上,并进行汇总,汇总时要区分要素进行归类,以提供更为详实的成本信息,经过汇总可以得到了本期的总成本,由于殡葬业务的特殊性,一般遗体殡葬服务当日完成,特殊冷冻时间较长的可以通过其他业务收支进行反映,这样就不存在期末在产品分配的问题,本期计算的殡葬成本帐面上的发生额就是本期殡葬成本总额。将总成本除以本年度接受殡葬服务的遗体总数,就得出一个单位殡葬服务的平均成本。用公式表示:

殡葬服务总成本=直接材料+燃料+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

单位殡葬服务成本=殡葬服务总成本/人数

(四)编制殡葬管理成本报表

殡葬成本核算流程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根据殡葬成本计算单编制殡葬成本报表。通过成本资料可以了解殡葬服务成本开支的总水平,以便在宏观上控制殡葬服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微观上分析成本升降原因,找出差距,为挖掘成本降低潜力提供详实的依据,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殡葬业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2

1物流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问题

1.1物流费用实际应用的把握不当。企业的物流成本原本就是一项难以完全把握的成本项目,而在实际的核算操作中,企业的会计财务制度常常无法准确把握发生在外部流通环节的物流成本。企业把握物流费用失当的另一项重要原因是缺乏可操作的成本核算制度,由于物流成本实际包含了如仓储费用、办公费用、物资损耗等多项费用,因此必须要有合理的制度对核算工作进行规范,否则在进行成本分解时会遇到各类不确定问题。1.2物流成本信息预估不当。在企业对自己的物流成本进行预估时,常常采用其它企业的运营数据作为参考。然而不同的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企业对物流成本采用分散控制,实际物流成本难以评估;而有的企业则采用集中式核算。因此不同的企业间在进行数据参考时,就容易造成信息预估失误。实际上,物流成本的预估难度大,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在企业生产或进货时,常常会过量准备,由此会产生超前的物流费用和额外的仓储费用,这类费用实际上很难预先准确判断。1.3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落后。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主要是指部分企业没有把物流费用和营业费用的核算工作有效区分开。在传统的核算方法中,物流费用大都按照各类用途计入采购、生产、营业等环节产生的费用。即使部分企业有对物流费用进行专门的核算,由于核算方法较为落后,也不能完全体现出物流成本的占比。例如在企业的财务决算表中,物流费用通常只包含向物流供应商提供的运输费用,而对于企业内部因物流工作产生的人工、仓储费用等,则没有归于物流费用进行核算。这样就对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了困难。

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创新的讨论分析

2.1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研究。宏观物流成本又称为社会物流成本,指的是全社会在确定时间范围内所产生的物流成本,通常由全社会在物流过程中产生的运输、仓储、管理等费用构成。对于宏观物流成本的研究通常在国家层面进行,其对于物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运行结构的优化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的宏观物流成本结构和相关核算研究工作,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差距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物流设施相对而言尚不完善,交通条件比起美国仍有一定差距;我国的物流企业通常只提供常规的仓储、运送和分拨等业务,相比起发达国家物流公司而言服务较为单一化;同时,我国物流信息化工作尚在发展阶段,不具有完备的竞争力。为了改进宏观物流成本,必须做好相关核算工作。为此可以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宏观物流成本核算方式,例如将物流成本划分为存货持有成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等三类,分别进行管理。存货持有成本,除了包含一般的仓储成本外,还应当计入物流仓储过程中的损耗、人力、税收保险等额外费用;运输成本则随着运输方式的不同而变化,美国对于运输成本的核算工作极为详尽,包含了公路运输、其它方式以及货主费用等,但其具体的核算方式尚待研究;管理成本一般是由存货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乘以一个系数值得到的,这个比例系数由社会当前的收入和管理水平决定。2.2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研究。微观物流成本,顾名思义就是指各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由于我国物流成本核算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尚不具有成熟的微观成本核算规范。为了提高企业确定物流成本的准确性,有效提高物流效益,针对企业的微观物流核算方法,国家曾出台过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规范(GB/T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就当前企业物流核算体系而言,存在着现有会计法和作业成本核算法两类。会计核算法提倡使用传统的财务报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但物流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隐性成本难以用此种方法量化和界定;相对而言作业成本法被认为更加具有研究前景和创新性。2.3作业成本核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是依据产品、作业、资源(即作业过程中消耗的材料、人工等)三者的关系而进行运作的。所谓作业成本,就是以作业为基础,对各项间接费用进行成本分配和核算方法。在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中,成本计算工作具有明确的流程:首先根据作业情况进行分类,确定作业的成本中心,并对各项间接费用进行归类;其次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方式,将资源进行分类,在这里,当资源与作业的关系能够直观判断时,即可直接计入该项作业分类,若资源与作业的关系不明确(处于混合耗费形态),则需要确定核算依据进行资源分解和分配工作,例如对于保险类开支(资源),就应当归类于职工人数所造成的消耗,对于设备的折旧损耗,则归类于设备价值所造成的消耗;接着根据产品消耗作业的方式对作业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值作业是决定最终服务效果不可或缺的因素,如产品的设计、加工,非增值因素则不影响产品的最终效果,如产品的存储、检测等,企业的成本优化,主要是针对非增值成本进行的;最后即可计算出产品的成本。2.4作业成本核算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创新应用。在作业成本核算法应用到物流成本核算时,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明确物流作业成本的基本组成,如物流资源、成本对象等,然后将资源进行汇总分类,如工资、电力、折旧、办公费用等;第二步需要建立物流作业的作业成本库,确定主要的作业内容,如包装、运输装卸、质检、管理等,每一项作业都要单独管理,便于归纳和分配其所消耗的资源;将作业成本进行分配后,就可以计算出产品实际消耗的资源价值,并核算出产品的物流总成本。相较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法可以更加合理地计算间接成本,使得核算工作更加完全。但在应该过程中,要注意确认作业的相关要点,对成本和作业的分配要足够准确。

总而言之,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企业能否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是完善物流管理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要想在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上有所突破,就要秉承创新思维,引进作业成本核算法等先进的核算方法,进一步探索物流作业成本规律。本文仅针对当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地具体问题以及作业成本核算法等创新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对于相关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庞 敏 田冬梅 赵海燕 单位: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参考文献

篇3

为了与竞品争覆盖,厂家用各种政策鼓励经销商往社区小店送货。王和魏都考虑到成本问题,但厂家帮助大致算了一下投入回报,他们觉得还是比较值。

果然,第一年在厂家的支持下,王和魏的业绩都不错,还各获厂家一辆二手小面包。他们也都发现,要和竞品斗,要在“窝里斗”,最好的方法就是勤往终端跑,多理货(提升销量),少压款(回款快厂家有奖励)。于是,王和魏又各自投资买了几辆送货车。

但几年后,两个对头却已分道扬镳――王怀成近两年已经连续亏损,而魏星的收益却节节升高。最终王决定退出该产品的市场了,但他不明白,为什么一样的基础,同样的销售经验,类似的销售队伍,甚至业绩每年也做得差不多,可自己就赚不了钱呢?

魏星的话或许可以做一个注脚:“现在市场不好做,好多行业的经销商都成了厂家的‘搬运工’了。但是就是搬运工也要分个三六九等。我的经验是练好内功,尤其在成本控制上多下工夫。”

但王怀成心想:魏星估计是从厂家那里得到什么特殊政策的,储存、运输成本我都是控制的,这上面他能比我好到哪里去?

只控制单点成本可能南辕北辙

其实,王怀成对物流成本的理解已经产生了偏差――物流成本控制的确是有不同境界的!

以前,制造商和分销商往往都在狭义物流成本上追求最优,狭义物流成本仅指:由于物品移动而产生的运输、包装、装卸等费用。

现在,管理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广义物流成本它包括了从采购开始,经过仓储、搬运、装卸、包装、运输以及在终端发生的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废品回收等发生的所有成本,而制造商还有内部物流成本。

为什么要这么分类?很简单:以前管理者们考虑的是在哪个点上降低多少费用,例如给仓储人员一个费用控制额度。这样的笼统做法,第一是不能对仓储费用进行精确管理,例如仓储部门还有人员、再包装、内部运输等费用;第二是仅控制这个部门的支出,却有可能伤害其他部门的业绩,例如少加夜班,导致零售客户早晨无法补货。

同样,其他部门的成本控制也不会照顾仓储人员的好恶,例如在进场合同中太迁就卖场,结果导致大量的夜班。大家都知道,夜班配送是成本极高的。整体算下来,你的成本可能很高。

也就是说:物流成本控制强调的是控制企业的系统成本――根本不在于你在仓储、运输哪个成本环节上比对手做得好,而在于整个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上比对手做得好。

物流成本发生在哪?

当你开始考察本企业的物流成本,范围不应过窄(局限于部门),也不应过宽过细,从而失去可控性。考察物流成本范围的几个要,点如下:

1.哪些环节要计算物流成本?广义物流的范围包括:采购物流(到生产商的制造物流),仓库及配送中心的物流,从配送中心到顾客的物流。

2.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等多种物流活动中,哪几种是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如果你只计算其中的运输、储存等部分活动,物流成本自然不高。

3.把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中?运费、保管费等企业向外支付的物流成本,或人工费、折旧费、修缮费、燃料费等企业内部的费用支出,究竟哪些列入,将直接影响物流成本控制的内容。

4.企业运行机制对成本的影响。实际上,不论是分销商还是制造商,物流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销售部门的制约,而物流结构又是决定物流成本的最大因素。因此销售体系一经决定,一大半物流成本就确定了。正如图1,在以销售部门为主体的物流成本形成机制中,销售政策一变,物流成本也随之而变。

核算的基本框架

知道了算什么,还要知道怎么算。如果分也分不出,算都算不清,是赚是赔都不知道,你怎么去控制成本?

我们首先看看物流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一种基本框架: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即借助物流活动和成本的两层分解,最终确立具体对象的成本,并衡量相应的绩效。

1.成本划分标准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物流成本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划分(见表1),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的问题,以及企业的物流组织程度。

2.选择角度

这么多角度,当然要根据分析的具体需要来选择。

在确定具体物流成本体系和框架时,企业必须从多角度、系统化出发。这样不仅能够全而反映企业物流费用的真实水准,而且还能利用物流成本核算出来的数据,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改进和调整。

一般管理中,可根据表1选择三个核算角度来确定物流费用:

口物流范围成本:以物流特性和经营运作的范围进行分类。例如将物流费用划分为采购供应物流费,企业内物流费、铺货物流费、退货物流费和废弃物流费等;也可以分为不同产品物流费、不同销售地域物流费、不同顾客群体物流费等等。

口支付形态成本:按财务会计中的费用分类方法进行计算。大体可分为支付运费、仓库保管费等向企业外部支付的费用和人工费,也包括材料费等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费用。

口物流功能成本:按照物流运作流程的活动计算物流费用。大体上分为信息流通费、包装费、物流管理费、配送费、装卸费等等。

以上三种划分各有所长,共同使用才构成了完整的成本管理的框架(见图2)。比如,人工费就在保管、运输各个功能环节出现。

3.确定核算和管理的基准

仅仅算出当下的物流成本是不够的,需要明确什么是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基准,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加以考核(见表2),这样每日、每周、每月现场管理人员就可以分析是多了,还是少了,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决定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

4.核算日常费用

在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性计算上,核算可以按5个大项划分,即人事费、配送费、保管费、信息处理费和其他费用。

这些费用可以根据实际的账务和单据计算,有些可以进行推算,原则上一个月计算一次,从而动态地把握企业物流波动情况。

核算时,先绘制企业的物流流程,了解企业的物流运行的基本情况,然后,再按照上述5个大项,分别核算物流成本,其核算的基本原则如表3所示――这避免牵扯太多部门对物流进行过于复杂的计算。

在计算出表3物流成本后,就可以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对照基准表进行物流绩效诊断(见表4),发现和追查产生低效率的物流作业,并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篇4

关键词:物流成本;制造企业;二级账户;物流成本分析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制造企业利润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得规模效益,或者采用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的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于是企业不得不通过缩短产品生产管理周期,降低业务流程运行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达到增长利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而控制是需要系统、详实的核算作为依据,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物流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构建物流成本的核算体系,达到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物流成本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概念

按照我国2006年9月的《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中的解释: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货物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存货风险和存货保险成本[1]。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包括指企业在进行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包装、保管、输送、回收方面的成本[2]。

(三)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常见的核算模式

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中并没有独立的“物流成本”账户,并没有形成规范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而是将发生的物流费用分别计入到“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账户中,当物流成本越来越被广大制造企业重视时,才将物流成本的核算纳入企业内部管理范畴,并且不同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核算模式。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不改变现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在相关成本费用账户中增加“物流成本”明细核算账户,并增加明细级辅助核算账户,从而达到既能不影响财务正常核算,还能同时增加“物流成本”辅助核算账簿,达到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记录的目的,以便于对物流成本进行相关管理。

二、SD公司物流成本核算现状

(一)SD公司简介

SD公司作为一家民营制造企业,成立于1997年8月,主要是面向各大钢铁厂生产镁碳质补炉料、转炉投补料等各种耐火材料及铝铁合金等合金系列。随着钢材市场的从兴旺到萎靡,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后,就面临订单不足的现象,继而使物流成本的控制进入到管理层视线。但是,SD公司并没有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对物流成本进行单独核算,在企业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成本被纳入到各项成本费用中进行核算。

(二)SD公司物流流程及物流成本的范围

公司生产的产品类型较多,但是业务流程相近,整个物流过程是:销售部拿到客户订单后,财务部进行订单审核,转交生产部,仓库发出原料购货请求,供应部选取供应商进行采购,到货后有质检部进行验货,原料直接进入生产车间进入生产环节,同时所需的辅料由仓库装卸搬运到生产车间进入生产,生产过程中质检部随时进行检验,产品在生产结束后打包后直接交合作的运输公司运送给客户,生产废渣运送到废料处理中心进行脱污处理后作为废品处理。在整个物流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订单处理、采购、质检、辅料存储和运输、包装、销售、废渣回收等具体环节里,均涉及到公司的物流成本。

(三)SD公司对物流成本核算的诉求

正如前文所述,SD公司是面对钢厂进行产品生产的制造企业,其客户单一,虽然产品的质量被客户所认可,但是目前市场环境的不景气,导致近两年公司的订单大大减少,由原来的大批量生产转为小批量生产。而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控制、生产技术已经很成熟,几乎没有提升空间,经过深入的财务分析,管理层将目光投向了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但目前,SD公司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仅能对销售环节的物流成本进行单独计量,并没有对其他环节的物流成本进行单独核算。由于缺乏完整的物流成本信息,管理层很难获得准确的物流信息,更谈不上控制物流成本,达到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流程的目的。因此,SD公司的管理层迫切需要建立合适的物流成本核算管理机制,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SD公司物流成本核算的设计

企业的物流成本中存货占用自有流动资金所发生的机会成本,这部分物流成本的核算,可以利用期末存货账面余额与当期行业基准收益率的乘积来计算得来,核算也相对简单,其大小也取决于期末存货的账面余额。而经过长期摸索SD公司已经在控制库存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因此这部分物流成本对于公司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控制空间,这里对SD公司物流成本核算的建议并不包括这部分物流成本。

(一)SD公司物流成本的分解

如前文所述,SD公司物流成本发生在订单处理、质检、辅料存储和运输、包装、销售、废渣回收等具体环节,在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详细询问和实地考察后,我们将其分以下几个部分:1.供应物流成本。由于公司在采购环节采用的到货价格,即采购环节发生的运输费用由供应商支付,并且直接运送到生产车间,因此这里的供应物流成本主要包括是材料在验收环节所发生的物流成本,主要指质检部相关人员职工薪酬、耗费化验用材料费、化验设备折旧费、维修费、水电费等。2.生产物流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辅料存储和运输过程、生产环节、质检环节中发生的物流成本,主要指的是为辅料存储所发生的保管人员的职工薪酬、专用仓库的折旧费、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人员的职工薪酬,动用公司自有的运输工具所发生的折旧、维修费和燃料费等,购进的主料在进行生产时所发生的将其运送到不同作业区的人工费用及相关运输工具所发生的折旧费等,生产结束后打包所发生的人工费用,质检部门进行检验时发生的相关人工费用、耗费化验用材料费、化验设备折旧费、维修费、水电费等。3.销售物流成本。包括公司在销售环节发生的物流成本,主要指公司将产成品运送给客户所需要的支付给合作运输单位的运输费、装卸费和其他保险手续费等。4.管理物流成本。包括在公司内部进行物流管理活动时发生的订单处理等物流成本,主要指公司在供应部和销售部共同指定的专人进行订单处理和原料协调时所发生的人工费用、相关设施的折旧费用、水电等。5.回收物流成本。包括公司在生产完工后产生的废渣处理过程产生的物流成本,主要指将废渣运送到指定废料处理中心所发生的运输人员的职工薪酬和动用公司自有的运输工具所发生的折旧、维修费和燃料费等以及支付给合作运输单位的运输费用。

(二)SD公司物流成本的核算

在对SD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分解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SD公司完全可以遵照一般企业做法,在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时在各成本费用的一级账户下设置“物流成本”的二级账户。其借方登记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贷方登记分配或转出的物流成本,期末一般无余额。根据SD公司的实际情况,在“物流成本”二级账户下按照业务流程设置“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五个三级账户,在三级账户下还可按照支付形态设置“材料费”“人工费”“运输费”“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费”“仓储费”“维修费”“外包费”等四级账户。这样“物流成本”作为二级账户,并不对原有的成本费用类一级账户核算产生影响,如“供应物流成本”应归集到“管理费用”或“原材料”账户;“生产物流成本”归集到“制造费用”账户中,采用对应的分配方法再归集到“生产成本”账户;“销售物流成本”归集到“销售费用”账户,“管理物流成本”和“回收物流成本”归集到“管理费用”账户,物流成本就随之对应的一级账户参与企业正常的核算。在实际操作中,账户设置是根据公司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就目前而言公司只需要对各业务流程中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以考核各相关部门的业绩,就设置三级账户即可,随着公司管理的不断深入,需要对各物流成本的支付形态进行分析,就设置更明细的会计账户进行核算。

(三)SD公司物流成本分析表的编制

根据SD公司正常的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单独设置“物流成本”辅助核算账簿,对“物流成本”进行归集与分配,在月末或者年末时编制“SD公司物流成本分析表”,对SD公司的供应、生产、销售、管理、回收等环节上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归集、分析,也可以对最终的支付形态进行归集分析,编制成相关的物流成本内部报表,为管理层提供科学客观的物流成本信息,从而为公司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可靠依据。在编制分析表过程中注意可比性和有效性,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进行编制,当确定出编制内容后,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保证前后期的一致性,形成相对稳定的分析报表,便于确定公司物流成本的评价标准,寻找公司合理控制物流成本的措施,便于以后各期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

总之,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围绕企业核算目标,制定相应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从而建立完善的物流成本控制措施,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涂传清.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的不足及改进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10,(10):29-32.

篇5

[关键词]材料流动成本会计;环境成本;物质;能源;废弃物

一、材料流动成本核算产生的背景

材料①流动成本会计(materialflowcostaccounting,MFCA)是对作为生产的原材料及其它物质、能源等进行数量控制和跟踪,了解这些生产资料在企业制造过程中是如何流动的一种核算和管理方法。它不仅对产生最终产品(良品)的物质、能源消耗给予重视,同时也对物质、能源损失予以关注,并对物质、能源损失发生的地点、投放的数量、名称进行记录。通过这种计量和评价,使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流动和价值流动实现可视化。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环境成本会计研究方兴未艾,并以不同的形式在企业实践中得到应用。另外,除了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外,其他的成本核算方法也大量涌现,如作业成本法、预算成本法、物流成本法等。但这些方法多是对原有成本核算方法的补充和改进,并不能从整体上完全替代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所以在企业的环境管理实践中,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成为批评者们大肆抨击的对象。

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将降低环境压力的战略与企业利益结合起来,才能使环境战略得到普遍的认可并产生持续影响。人们发现环境保护成本计算本身并不能为发现生态效率潜力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而要构建科学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还需与成本产生的动因联系起来。经过深入探讨,研究者们发现材料和能源流转形成了企业成本的最大部分,约占总成本的56%。同时,根据对企业内部流程的实际形态调查,发现废弃物的数量多得惊人。因此,材料和能源消耗、浪费是企业环境污染产生的直接动因,并导致了环境成本数额的大量增加。于是,得出了以下结论:如果能够削减废弃物的数量,就可以同时达到削减环境负荷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故而在企业材料和能源流转中寻找减轻环境压力和提高经济效率之间联系,构建以材料、能源流动为导向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便形成了一种新的环境成本核算思路一材料流动成本会计。

二、材料流动成本核算的理论依据

材料流动成本核算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环境资源流转平衡原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原理、扩大制造者责任原理等。以下对这三种理论作简单分析。

(一)环境资源流转平衡原理

环境资源流转平衡原理是按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行为,分析企业在使用环境资源的流程中所应承担的义务,从而构成环境成本形成的动因及核算的基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向环境系统排放两个界面层次上对环境构成影响,且这种影响形成了环境负荷,从而导致了环境成本的发生。根据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原理,生产过程的任一环节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是相等的,即物质的流转过程中,物质是不灭的。企业从环境系统获取大量的资源、能源,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加工利用,生产出产品进入消费领域,直至废弃,最终向环境排放。整个过程保持着物质流转的平衡规律,即生产经营中耗用的资源、能源越多,则生产的产品和产生的废弃物也越多。由此看待资源流转,可以说明下面一些道理:

第一,环境资源流转中的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与回收利用等的经济价值耗损,正是环境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并揭示企业对环境负责的一种价值投入。第二,环境资源流转中的资源与废物是一相对概念,除了资源消耗多会带来废物的增加以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可相互转化的关系;即通过企业的积极努力,在保证完成产品生产而消耗资源一定量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废物的多功能特性,将其进行再生化利用,进而节约资源消耗量和减少废物产生量以及大大降低环境负荷。这种有利的变化将改变环境成本核算的规模和结构,正是从事环境成本管理所应努力的方向。

第三,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向环境排放废物形成的环境负荷进行治理,是环境成本产生的直接动因。企业在未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排放的前提下,必然要求对现状进行分析,拟定自己的环境目标和方案对策,并在执行中投入经济资源,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和流程,从而发生环境成本。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原理

产品的生命周期原理指一种产品在市场上从开始出现到最终消失的过程,包括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落期四个时期。环境管理引入这一术语则指由原料采集和处理、加工、运输、分配、使用(复用)、维修、再循环、混合及最终处理等环节组成的生命链,具有一种产品从形成到消亡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与环境所发生的关联关系。可以说,它既是传统市场营销理论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环境管理中的一种创新性运用,又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一种新发展。

这里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又称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环境所造成的干预和影响,借助它可以阐明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对环境干预的性质和影响的大小,从中发现和确定影响环境的环境负荷规模和结构。之所以运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是由于它可使我们深入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内部阶段和环节中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扩大制造者责任原理

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建立在成本主体的假设基础之上,其核算范围主要限制在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产品成本。对于流通、消费及废弃物回收和污染治理方面的环境费用开支,被经济学称为“外部不经济费用”,则转嫁至社会承担。在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社会公众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环境外部费用内部化”已被国家有关法律所采用,强制性地要求企业承担因自身原因造成的外部费用。与过去相比,现在更强调了扩大制造者的责任。扩大制造者责任的思想,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企业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且它对环境成本的核算范围有了不同于传统的产品成本核算的新的扩展,即延伸到产品使用后的回收、清理及再资源化阶段,是对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一种成本计量与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具有新特点。

三、材料流动成本核算的基本思想

篇6

【关键词】物流成本 核算 物流管理

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早,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组织管理条件支撑,其发展水平较高。我国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已有20余年,国家的物流政策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和细化,但目前还未出台任何针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规定或会计核算制度,关于如何核算物流企业成本以满足财务会计需要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十分缺乏,各个物流企业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解,运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企业成本,使企业所核算的物流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因此,分析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探索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很有必要。

1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困惑

目前,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在理论上尚没有统一的方法,在实务中也没有可参考的模式,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传统运输业转型的物流企业,其成本核算均沿用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如拥有公路运输资产的转型企业,其成本计算对象主要有三种类型:①以业务划分,如货运业务、装卸业务;②以营运工具划分,如货柜车、散货车、空调车、冷冻车;③以运输路线来划分,并把成本费用构成细分为:运输营运成本、仓储成本、管理费用。通常该类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是由运输营运成本与仓储成本的简单累加构成,其缺陷是没有从企业整体业务考虑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无法提供不同业务或者不同客户的成本,也无法计算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成本,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

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资产型、多功能、大规模的特点,通过提供物流服务实现资产的增值。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把物流服务看成是一种无形产品,把相关物流功能整合成的合同服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比照制造企业细分成本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而营业费用(包括销售人员的工资和佣金、广告费用、售后服务费)、管理费用(主要是与研究、开发和总体管理有关的费用,如新的物流服务开发,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的优化,仓库储存的优化,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增值服务等)作为期间费用。物流企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小,而间接费用比重却很大,因此间接费用能否合理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至关重要。可此类比照制造企业细分成本项目的方法,缺乏合理有效的间接费用分配,只是采用按月分摊间接费用,削弱了间接费用与各个合同服务之间的关联度,歪曲了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信息。

三是为生产企业从事物料配送、为大型连锁超市从事商品配送的配送中心,采用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总费用计算企业的成本费用。为了便于客户谈判,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上年的实际营运情况,制定一个参照基准费率(上年成本费用总额/上年配送总金额),再根据配送物品具体特征、客户重要性程度、客户的需要等具体情况在基准费率基础上制定。

四是浮动费率。业务部门与客户定价基础就是浮动费率加目标利润率。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只是按月归集实际费用,谈不上成本核算,因为没有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鉴于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困惑,应该完整理解物流成本的概念,分析物流成本的本质;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寻求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以下从这三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2.1完整理解物流成本的概念,分析物流成本的本质

目前,我国企业基本上是根据会计报表的分类方法,将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这是对物流成本理解的不完整。从物流实际运作的过程来看,由于所处的阶段不同物流有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物流成本。而销售物流只是物流的一个阶段,其物流成本充其量仅是整个物流成本的一个部分。因此,要以企业的客户服务目标为前提,将物流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全面考虑客户服务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定单处理/信息系统成本、批量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包装成本等,将覆盖物流全过程的费用全部计入物流成本。

2.2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

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所以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没有单独考虑到物流成本的问题,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帐户中,如物料回运成本常常包含在货物的购入成本或产品销售成本之中;厂内运输成本常常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订单处理成本可能包含在销售费用之中;部分存货持有成本又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之中等等,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无法直接得到各个物流成本项目的金额,物流管理无法获得准确的物流成本数据。

2.3采用模糊统计方法分析隐性物流成本

在物流活动中,隐性物流成本往往占有较大比重。上述“剥离”缺陷形成的隐性成本,导致了物流成本的模糊和低估,可用模糊聚类分析法,从相关成本、费用中将物流成本分离出来。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多元模糊统计方法。

3结语

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是有不少企业已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理论界也在积极探讨关于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的问题。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来改善物流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伊松,易华.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张梅林.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探讨[J].商业与经济管理,2002(12)

篇7

首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完善物流成本管理体制。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涉及的市场经济主体数量大、种类多,市场经济的各种原料成本和运输成本都逐年增加,引发企业物流成本日益上升,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尽管众多企业已经有了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意识,但是却没有有效的措施给予支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众多,难以切实有效解决,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企业必须进行自我反思。

其次,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寻求自我生存的支持资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行列当中,逐步引进国外先进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共同发展,由此造成我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残酷的竞争压力和竞争环境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实现自我突破和发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统一物流成本管理。

最后,基于会计核算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研究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核算问题,完善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效益增收,提高企业获利空间,增加企业收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使我国市场经济高效发展。

2基于会计核算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企业物流成本的认识不管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物流成本的鉴定都存在局限性,企业管理人员虽然了解企业物流成本,但是对于具体的成本管理就只是认识到会计核算这一环节,没有意识到过程控制以及核算预测和计划制定这些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而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物流成本缺乏最基本的认识。

2.2缺乏规范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制度、核算标准和核算方法首先,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环节和项目没有完全的认识,所以在制度制定方面缺乏全面的制度;其次,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只是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统一的参考样本,所以在选择核算标准和核算方法方面,就需要在实践中去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更改,造成整个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制度不全面,核算标准和核算方法不规范、不统一。另一方面,会计核算形式复杂多样,难以统一管理。会计核算的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予以表现,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步骤,才能够将原始的经营管理信息进行量化,最终形成会计信息,该过程中的一系列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的方式方法就被称为会计核算形式,会计核算形式多种多样,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特点。3.3缺乏合格的人才基于会计核算角度进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对于人才的要求具有专业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首先,管理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财务会计技能,能够清楚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组织形式,明确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过程,能够对会计核算进行熟练的操作和自我总结;其次,管理操作人员必须知晓物流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只有管理操作人员具备了这两方面的条件才能够促使企业进行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控制。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物流管理的会计核算认识不全面,自然在人员配备上面会有所欠缺,引发企业人才的缺乏。

2.4没有调动企业全员参与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会计核算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分,涉及到企业的每个人员,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促使成本核算的全面完成。但是,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物流成本的认识有限,只是将物流成本管理归于物流部门,而没有涉及到业务部等部门。

3改善基于会计核算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的措施

3.1加强学习,转变企业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认识,经常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班,参加物流成本管理的全面培训,与其它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探索,寻求自我突破和完善。只有管理人员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够进行自我完善和更新,从而做出长远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成本管理决策,做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

3.2完善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标准和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制度需要明确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范畴,了解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形式,确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会计核算的流程,从而确定岗位的设立和岗位职责,确定岗位考核统一标准,明确管理方法。在大型企业当中,企业要确定从上而下的管理制度,层层渗透,制定自下而上的负责制,选取内部管理控制的方法,让各岗位之间彼此依赖又彼此制约,从而达到内部制约平衡,实现会计核算的过程控制和监督。

3.3明确并坚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首先,坚持合法原则。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要遵循会计核算所必须遵循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等相关法律准则,遵循这些法律规则是每个企业所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更是对社会尽职尽责的重要表现。其次,坚持持续经营原则。持续经营是企业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必须要坚持持续经营的原则,从长远利益出发,做好全面真实的会计核算预测和控制,切忌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自毁前程。最后,坚持真实可信的原则。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一系列的数据记录必须真实、客观和可靠,对于一系列的会计凭证必须要进行真实的核对和数据记录,在进行会计核算报表的制定和公开时,必须保证报表数据的精确性。

3.4储备人才首先,企业可以进行自我人才培训,例如培训员工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处理技巧方法。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对外引进相关人才。最后,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进行合作,培养所需人才。

篇8

一、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范围和对象

1、会计核算范围。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范围包括企业发生的,与其服务产品直接关联的支出。主要成本来源有:系统研发、运输及仓储、库存持有及包装、订单处理及加工等。而与其物流业务运作没有关联的,比如滞纳金、违约金和非常损失等不能算作物流成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2、会计核算对象。现代物流企业生产的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所以其会计核算是以客户订单或物流服务合同为对象的。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是通过和客户签订物流服务合同的方式实现。因为每个产品购买者提出的服务内容都有所不同,所有企业和客户签订的每份服务合同基本也都是不一样的,即每份合同都具有唯一性。因此,物流企业接受的每一份物流业务都可以作为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细分成本核算对象时可采用订单法,具体做法可比照分批法。当然,为达到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会有不同的会计核算对象分类方法,因此物流企业中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区域甚至企业物流活动总和都可能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隐性物流成本的定义和核算

1、隐性物流成本的定义。物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物流业务方面消耗的显性和隐性物流成本之和。这当中,隐性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所以实际中并不一定发生。根据规定,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实际发生且能用货币计量的所有耗费。所以,是否实际发生是确认成本费用的基本前提之一。并且我国现有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成本核算所利用的两个主要财务报表企业一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分别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收入及费用成本。这两个报表反映的是实际发生过的成本费用,机会成本因为不一定实际发生而得不到确认。综上,隐性物流成本是指那些不一定实际发生且两大会计报表中无法反映的,但在企业进行物流管理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机会成本。

2、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隐性物流成本具有机会成本特性,并且其分离核算方法十分复杂。所以核算隐性物流成本可以采用调查和估算结合的方法。

(1) 库存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库存隐性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库存资金占用成本、货币贬值成本、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和库存积压降价处理成本。这其中,库存积压降价处理成本和货币贬值成本只存在于当年市场有通货膨胀和库存积压降价处理的情况下,并不一定发生。核算库存呆滞产品成本,一般用单位产品的储存成本和呆滞时间的乘积计算核算货币贬值成本,只需将库存占用资金乘以通货膨胀率(发生通货膨胀那年的通胀率)即可。而库存占用资金成本包括购买原材料所用的流动资金的本金和利息,其利息计算可直接用存货占用资金数额乘以一定时期内的商业贷款利率。由于物流企业没有存货购销业务,其在受托物流业务中垫付的押金和备用金即可作为库存占用资金。

(2) 缺货损失成本的核算。缺货损失成本指失去销售而造成的损失或由于内外部供应短缺从而最终导致的延期付货。缺货对企业影响甚大,可能导致企业失去重要销售机会和客户,或者不得不采取延期发货、紧急送货、异地调货等方法。缺货损失成本的主要来源包括紧急送货成本、异地调货成本、商誉和销售利润损失成本。由于这些缺货损失成本的特殊性,无法采用有效方法对其单独进行核算、计量。所以,对于缺货损失成本目前仍没有明确的会计核算公式。

(3) 启返程空载成本和退货损失成本的核算。在隐性成本中,启返程空载成本和退货损失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实际运输组织中经常有对空车的调运需要。从而使因为货源计划不周详或调运不当形成的“空驶”这种隐性成本产生。物流企业核算每次启返程的空载隐性成本时可以根据运输的距离、环节、工具、费用和时间来确定。退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这些原因:偷盗、运输短少、重复运输、缺少产品部件、定单输入出错、产品质量未达标和产品过期等。而退货损失成本通常包括产品正常销售利润损失、运输成本和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损坏等。

(4) 物流成本的核算。一些物流费用,如企业办公费、人工费等不能直接作为物流成本计算。这些费用大多情况下是用于物流活动,因无法直接计入物流成本而成为类隐性物流成本的一种。核算这类隐性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作业成本法。因为这些费用相对物流活动属于间接费用,而作业成本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成本动因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所以作业成本法非常适用于间接物流成本的核算。但要注意,在分配过程中首要必须考虑各个成本动因的关联程度,再选择最合适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标准。

三、物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模式设置

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模式时,企业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还要注意企业已有会计核算模式和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电算化程度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模式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本文主张采用单轨制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模式。

1、科目设置。进行物流企业成本会计科目设置前要先明确其物流成本项目。按照属性划分,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可分成物流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两类。将作为物流业务成本的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后就是物流成本项目。具体来说,根据物流企业经营特点,再结合其产生的费用的用途。物流成本可分类为客户服务费、运输费、装卸费、仓储费和订单处理费等成本项目。根据生产服务产品涉及的业务种类特点,物流企业可以调整相应成本项目的设置。

篇9

关键词:物流 核算系统 建立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对于物流成本缺乏较为科学的核算体系,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较为随意,在相关账户的设置、账务处理以及财务分析等方面都存在这诸多缺陷,不利于物流活动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核算对象的确认

中小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对象为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系列与物流运输相关的活动,例如采购、销售环节产生的物流活动、生产加工环节产生的物流活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产生的物流活动、销售环节产生的物流活动等。因此中小企业的物流成本大致可以分为采购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这些物流成本在财务核算中,通过成本的消耗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原料,此处的原料消耗指的是企业经营运转过程中发生的与物流活动相关的物料消耗,包括打包的材料、汽油、柴油等燃料、水费、电费、各种工具等;

2、职工薪酬,指企业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工作人员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

3、运杂费,货物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的运费以及其他杂费,例如采购过程支付的运杂费、货物因企业内搬运而产生的运杂费、销售环节产生的运杂费等;

4、行政管理费,指专门负责管理物流运输的行政人员的日常办公支出;

5、保养费,指物流设施设备的维护费、修理费;

6、其他,如物流设施折旧、利息、税金支出。

二、核算模式的选择

我国会计核算体系中并没有对中小企业的物流成本财务处理模式进行统一规定,企业在在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时可以根据自身状况进行处理,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处理大概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轨制

单轨制的核算方法是在现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新设一个会计账户——“物流成本”来专门核算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当产生物流成本时,借记“物流成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每个月末,财务将“物流成本”账户中归集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成本费用科目中,或者直接将“物流成本”转入“本年利润”中。单轨制的财务处理方法较好的集中记录了与物流有关的成本费用项目,而那些与物流无关的费用则计入其他的相关账户中,这样可以较好地归集物流成本。

单轨制的账务处理模式,可以对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进行详细全面的反映,同时它把物流成本的核算并入现有账套,可以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但是,这种模式需要对现有的成本计算体系进行比较大的调整,这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而且这种账务处理模式需要对账户、报表做出相应调整,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需要财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2、双轨制

双轨制的核算方法是对与物流有关的成本费用单独核算,对于这部分成本费用建立独立的账套,包括独立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其他费用完全分开核算。企业采用双轨制的核算方法,当发生物流相关成本时,核算人员需要制作两份记账凭证,其中一份交给财务进行登记入账,另外一份交给专门核算物流成本的工作人员登记入账。

双轨制的账务处理模式,企业可以向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但是这种核算模式需要建立独立的账簿、报表等,构建成本高,需要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核算且工作量较大。

3、设置明细账户核算

设置明细账户核算,即在不改变原有核算体制的前提下,对涉及物流成本的成本费用类账户设置“物流成本”明细科目,例如产品成本中若包括物流成本,则设置“生产成本—A产品—物流成本”;销售费用中若包括物流成本,则设置“销售费用—物流成本”。在“物流成本”明细账户下,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按照物流成本的具体功能设置专栏,例如包装费、运输费等。企业的物流成本可以通过汇总明细账户求得。

采用设置明细账户的方式核算物流成本,不需要对现行的账簿进行调整,相比前两种方式,工作量和成本都比较小,也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物流成本数据,核算方式更简单。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核算物流成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控制企业的物流费用,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数据,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没有必要新设账簿、报表,浪费人力、物力。所以笔者建议中小企业在核算物流成本时采用设置明细账户的方式,这样既不改变企业原有的账簿设置,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人员来进行核算,节约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设置明细账户核算模式的构建

1、账户设置

设置明细账户核算模式下,物流成本作为各相关成本的明细账户,例如“生产成本-A产品-物流成本”、“管理费用-物流成本”、“销售费用-物流成本”、“材料采购-物流成本”。借方登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转入或直接转入相关账户的物流成本,期末无余额。

2、账务处理

(1)采购过程发生物流消耗:

借:材料采购—物流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生产过程发生物流消耗:

借:生产成本—物流成本

制造费用—物流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原材料等

(3)销售过程发生物流消耗:

借:销售费用—物流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4)物流管理人员差旅费等管理费时:

借:管理费用—物流成本

篇10

文章研究目的在于为物流包装回收企业提供成本核算的依据,为决策者在对包装回收的决策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物流在人们生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的竞争从最初的市场地位、規模的竞争逐渐演变成利润的竞争,但是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从利润的最大化转变为对企业生产经营环保化、绿色化。而物流行业带来了GDP的增长但同时物流包装物的增加导致了环境污染。为了响应全球绿色发展的要求,本文总结了有关物流成本的研究文献,从物流包装回收的角度来研究物流包装回收成本问题,具有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再利用,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成本的计算可为政府补贴,降低企业的物流包装成本、提高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数据支持等,为物流企业在包装回收中评判回收成本做参考依据。

2. 研究意义。建立物流包装回收体系,对物流包装回收各阶段进行成本核算研究,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对社会和环境都有重大意义。对企业自身来说:物流包装的回收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成本的降低,企业从经营利润的增加来获取竞争优势。对于社会来讲:适应了时代的绿色发展要求,节省了社会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前进和人类的发展,对环境来讲:下降了包装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总之本文对物流包装回收成本的研究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建立。

二、 我国物流包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的快递量已经增长到400亿件,并且以每年100亿件的速度持续增长,快递量的增加无疑加大环境的污染程度。据数据表现我国的快递包装收受接管率不到20%,纸盒的收受接管率不敷50%,大量的快递包装垃圾得不到收受接管,这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快递产品形状不规则,造成了快递的过度包装,资源的浪费,同时我国的快递包装还存在着货物损坏、信息泄露、资源回收难等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一下我国物流包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点:

1. 信息泄露严重。从顾客角度来看,我国物流包装存在严重的信息泄露情况。寄件和收件人信息特别主要,主要为名称、单位、地点、电话号码等。由有关规定可以看出商品在流通的过程中物流的信息随着站点处理不断更新位置,客户可以根据运单号查询物品位置,虽然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实时检测物品的位置,但是同时也容易在网络中泄露个人信息.

2. 过度包装。过度包装是指包装物超过货物体积过多,远远超过货物的实际需求,加重了货物运输重量,从而导致了成本过高。我国快递过度包装情况也日趋严重。调查发现,快递行业对商品采取过度包装的有以下几点原因:①商家为了避免遭到顾客因包装损坏而给予的店铺差评而应消费者需求,对已经包装过的产品进行多层包装,防止产品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坏。②消费者对包装的寻求也加倍刻薄,产物的包装要知足消费者的审美观,表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还要增添地点阶级的归属感。③我国有关法令还没有健全,执行力度不敷。过度包装的风险:①造成资源的浪费。我国快递包装的材料主要分为塑料、纸质、金属、木材、玻璃和纤维织物等。据有关数据显示,每生产一吨纸要消耗1.2吨的标准煤和17棵树和600千瓦时的电,每生产一吨塑料大概消耗10吨原油。煤和石油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过度的包装造成我国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②污染环境。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8亿件,67%以上使用了电子面单,共消耗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37亿个包装箱和3.3亿卷胶带。胶带仍是快递包装中最常见的耗材。不过和之前相比,单个快件使用封装胶带量同比减少25%,2016 年全年节约封装胶带64亿米,塑料袋总使用量也同比减少17.76%。国家对快递包装行业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大,使得电子单的使用极大降低了消费者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但是大量的胶带和塑料袋的使用仍加重了环境的负担。采用传统的焚烧、填埋等不科学的处理方法并不能起到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3. 回收率低。快递包装的肆意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过度包装也加剧了物流成本。因此,有必要对物流包装品进行回收利用,但是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的快递包装回收率较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我国的快递包装回收率不到20%,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纸板类包装物的回收率在45%左右,塑料类包装物回收率则在 25%左右。2016年6月13日,菜鸟网络宣布联合32家中国及全球合作伙伴启动菜鸟绿色联盟——“绿色计划”,承诺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填充物为100%可降解绿色包材。

三、 建立物流包装回收成本核算体系、模型

物流包装回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物流包装材料回收后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等处理后资源化,用于其他用途。第二种是对物流包装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过程,重复使用包装,直至包装使用寿命终止。本文所研究的是物流包装回收后的重复使用情况。

1. 物流包装回收流程建立。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建立了初步的快递包装回收流程体系。包装回收流程主要分为分类、检验、修复、库存四大阶段。在此流程中有快递企业,消费者,检验中心,修复中心四大主要实体。快递商品通过快递企业配送到达消费者手中,消费者选择是否将快递包装进行回收,选择回收快递包装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线下渠道将快递包装送回回收检验中心,检验中心对回收的快递包装进行检验分析,检验中心可以根据包装的破损情况来判定是否可重新回收利用。检验完毕的包装流向修复中心,修复中心在收到回收产品时,要对其进行是否需要再加工的判断,最后处理后的快递包装产品再次进入快递企业。

2. 建立物流包装回收成本核算模型。论文将物流包装回收成本核算分别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方面展开研究。物流包装回收的固定成本是指在包装回收的过程中不随包装回收业务量增加而变动的成本,按包装的回收过程可分为分类固定成本,检验固定成本,修复固定成本和库存固定成本。物流包装回收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是一个相对固定量,而非绝对固定量。变动成本是指快递包装回收的变动成本随着快递包装回收业务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按照包装回收过程可分为分类变动成本,检验变动成本,修复变动成本和库存变动成本四大类。

3. 物流包装回收成本核算假设。在此对物流包装回收中发生的支出作出以下假设:

(1)资金投入假设。将物流包装回收整个过程的固定成本视为总的固定成本,对该固定总成本的初始投资是指在回收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运行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包括分类固定成本,检验固定成本,修复固定成本和库存固定成本四项基本内容。

(2)回收包装种类假设。包装的诞生不仅使得产品更加美观、也给产品的流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物流包装的用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产品来说,包装的使用可以减少外界挤压、撞击等,对产品具有保护功能,减少产品的损伤。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对货物进行包装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方便产品的堆放和搬运。对于客户来说,产品的包装不仅能为客户提品的信息,还可以为客户提品的运输信息,使客户能够实时监控到自己的货物运输情况。而对于环境来说,包装的使用极大的加重了环境的负担,尤其是包装的随意丢弃,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物流包装产品大多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主,因此在对物流包装回收的模型中,假设物流包装回收品为纸箱。由于纸箱包装品的单件计算是以面积为依据,为了方便计算,假设本文研究回收的纸箱材质和规格统一,纸板类型为k333k,纸箱平均面积为0.5m2。

4. 物流包装回收固定成本核算范围的界定。物流包装收受接管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取决于两个身分,一是核算规模拔取的合理性,二是核算方式选择的科学性。由于物流包装回收的特殊性以及单位价值相对较低,参照典当行价格评定方法,使用市场定价法进行计算,因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核算范围是否科学,而核算范围的确定则依赖于计算者对物流包装回收流程的了解程度以及数据资料的收集、掌握情况确定固定成本的核算范围即是确定所需核算的物流包装回收中发生的投入成本的类型。目前学术界对物流包装回收成本核算范围尚未形成统一、具体的界定,研究者多是在实践案例的基础上进行的论述。

(1)分类成本。分类成本指的是在物流包装回收过程中对包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在对包装品分类前设定可回收产品的定性分类标准,即设定本文可回收的包装产品为纸箱,木箱,朔料箱,金属箱,麻袋,布袋,在本文中主要考虑回收的包装品为纸箱,因此可以将回收包装品按照包装的种类进行分类。在对回购的包装中难免会夹杂一些不可回收的产品,区分出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品也是物流包装分类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在包装分类过程当中发生的用度首要包罗分类牢固用度和变更用度。其中对分类场地的一次性投资属于分类过程中的分类固定费用,在分类中产生的人工成本费、回购包装品费、其他税费属于分类成本中的变动成本。人工成本费随着工人工作的时间的长短(或者工作量的多少)呈线性变化。回购包装品费用是指企业从回收中心、废弃站或者顾客手中直接回收的包装品所支付的费用,这类成本与包装品的多少呈线性变化关系。而税费的产生与分类中心产品的销售额呈线性变化的关系。因为回收中投入的各项物资、劳动力支出都属于实际发生的、与物流包装回收直接相关的成本,所以应列入物流包装回收分类成本的核算范围。

(2)检验成本。检验是对分类后的包装品进行检查,判定是否可回收再利用。在分类阶段已经区分了可回收再利用包装和不可回收再利用包装,在检验阶段主要针对的是分类出来的包装的破损情况,经过查阅有关文献,总结学者们的研究结果,规定本文中可回收的纸箱标准:①纸箱撕裂:指纸箱尚且具备完整性,但纸板出现断裂、断层。本文划定扯破线跨越5厘米以上视为不合格。②纸箱破坏:破坏的纸箱凡是也具有完整性,但纸板面呈现刮蹭、起皮等破坏。本文划定纸箱破坏面积在6平方厘米以上或纸箱破坏面积虽未跨越6平方厘米,但己能看到快递产物或能鉴定箱内产物受损的属于纸箱破坏。检验固定成本是指为了检验流程而投入生产线设备,以及厂房费用。检验变动成本是指和包装产品数量有关,员工工资有关的费用,包括质量损失费用、员工工资以及不可回收包装的废物处理费用。

(3)修复成本。修复是指在经由分类和查验阶段后,对查验出来的必要修复的包装品举行修复。修复的目的是对破损较小的产品进行以达到可以再次使用的目的。在此环节规定不可修复标准:纸箱变形,指纸箱铺开后出现明显压痕或皱褶;对纸箱类产品而言,需要人工将附着在箱体的胶带,标签等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切记对箱体造成二次弄脏和刮痕。在修复阶段,企业必要投入修复装备、园地、人工等。是以,修复牢固用度包罗修复装备用度,和装备的维修保养用度,修复的牢固用度包罗修复材料用度,员工工资和修复要耗损的能源用度。修复阶段相当于包装品的二次加工,在修复过程中避免产品的二次损害,同时要衡量修复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包装回收的过程中,除了降低企业成本,节约成本,还有最重要的是减少环境的污染。如果修复阶段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于回收产品时所减少的环境污染,那么修复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4)仓储成本。狭义的库存成本是指仓储中临时处于贮存状况的物质仓储所发生的一系列用度,在仓储中的产物处于静止状况。

广义的库存成本是指因为某个原因而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的产品,这类库存成本还包括生产准备成本等与产品有关的成本。本文中的库存指的是狭义的库存。存储回收包装产品的临界点是回收包装品数量大于快递企业需求量。在仓储业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包装产品所选择的仓储管理条件也有所不同。例如,纸箱类的包装产品,不仅要求仓库有良好的防雨设施,避免露天堆放,同时在堆放时要防止包装品的挤压等。对金属类产物要安排在干燥的情况中,制止产物的生锈问题。仓库的选择主要依托于产品的类型,因此在仓库选择时要结合产品的特性,否则会造成产品带来损坏。仓储成本主要包括两类,其中固定成本主要指存储设施的固定成本、保险费、盗窃损失费、折旧费,税金等。变动费用主要指仓库员工工资和保存单位产品的库存成本。单元产物的库存成本依照产物所占面积来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