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04-07 22:1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经济政策

篇1

加入WTO以后,俄罗斯的行业竞争加剧。较强的科研水平和较为雄厚的生产基础,以创新科技占领全球市场;鼓励对创新领域进行投资,一方面特别要扶持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俄政府拟借助税收、关税等政策杠杆,引导私营企业进行投资创新;俄罗斯应具有完整的研发产业链,需要不断发展创新产业链;俄应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财政扶持力度。普京指出,俄罗斯必须在2020年前拥有数所世界级水平的高校;2018年前俄政府用于科技创新的投资将增加数倍;到2020年,高新技术行业在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比目前提高50%。

二、“新经济政策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资源型经济转型艰难。俄罗斯这十几年的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大量出口,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基金、外汇储备以及大量进口先进设备及居民高档消费品提供了保障,对于俄罗斯经济的迅速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经济增长基本进入稳定阶段之后,俄罗斯应适时的将发展重点转入创新型经济领域,选择好创新经济的发展路径,使创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资源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等问题,是对俄罗斯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二)创新型经济发展条件不成熟。对现有的创新经济发展思路,俄罗斯国内外观望和质疑者较多,其原因在于:该计划政府主导色彩过于浓厚,市场机制不足,转型缺乏原动力;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人才流失严重,国家创新体系受到削弱;产业结构升级缺乏梯次渐进性,没有现代制造业做支撑,高端技术难形成集聚效应;俄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开放意识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极易虎头蛇尾;实施现代化的资金由精英集团掌控,投资机制不透明,对私人投资的优惠政策不明确。按最乐观的估计,俄要实现向创新经济的转型需要10~15年时间,其对经济发展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

三、结语

篇2

因为一方面据有关''''九五''''科技攻关资料来看:中央财政投入53亿元,引导地方和单位自筹资金达176亿元,获国内外专利1300多项,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950亿元,出口创汇23亿美元。照此来看,中央财政增加科技研究发展投入,比起基础建设来不但经济效益更好,而且更能带动民间资金跟上,因此的确值得大力增加,尤为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根据熊彼得的经济周期“技术创新决定论”认为,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浪潮是吸引企业投资,推动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决定性因素。而同时我国在现实上也确有政府大幅增加研发投入的必要性:有关研究表明:由于我国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薄弱,造成工业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衔接甚至某些方面严重脱节,一方面许多产品供过于求,众多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的一些产品,我国产业又不具生产能力,只能靠进口。比如每年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额都占到工业制成品总额的一半左右,而我国的机械及设备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普遍低于70%.因此政府除了增加国债技改贴息支出外,还应考虑大幅增加创新技术研究发展投入。其中除了组织国有科研单位针对企业的技术需要研究后再转让给企业外,还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方法鼓励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研发,以便最终促进企业的技术,技改投资,增加有效而促进经济回升。

而另外加强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义务教育等的财政支持,降低学生学费负担,不但可使居民将原用于交纳学费的部份收入用于即期消费,而且还能改善其对以后教育方面的支出预期而有助于促进当前消费。而同时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则不但能提高我国职工素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也有助于促进再就业,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二从以基础工程设施建设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转向以制度性建设来带动经济增长。

1,进一步加快社保体系制度的完善建立。因为其意义不但在于社会稳定,改善居民的预期,促进当前消费而带动经济回升。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依赖。因为据说经济增长速度要保证一定速度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及促进就业,而促进就业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稳定。而加快建立起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则本身就直接有助于社会稳定,那么增长速度,就业水平低一些也就可能没多大关系了。而且以保经济增长速度来保就业,或许最终会像以前以保国企来保就业,保稳定那样被证明是缺乏效率,难以为继,最终不得不改的……因此还不如现在就及早调整政策,直接用部份国债资金用于扩大,加强社会保障(如扩大之民工),不要再浪费宝贵的资金去用于效益不佳的基础设施来保经济增长,就业了。而且这样做的成本更低:据最近的有关数据表明,3年5100亿的国债资金创造的就业岗位为500万人,每人每年的就业成本约为3万元左右,而现在下岗,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不过5000元左右,只有前者的6分之一。这样就意味着与基建相比,同样的国债资金除了能直接保障同样水平的人员的生活安定外,还能省下另一部份钱用于效益更好,作用更长远的教育,(尤为职业教育,再就业培训等),科技发展等等方面。而且这样更有助于解决城市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因此现在确应考虑及早调整未来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暂停效益不佳的基建项目的扫尾投入,以腾出资金来加强上述等方面,那么这种转型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应是很有利的。当然同时也应注重改革传统社会保制度,以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我在“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一文中的相关论述那样。

2,大力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建立起合理的新农村税费制度。以便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消费。虽然为了此需要消耗大量中央财政资金,但考虑到这一来有助提高政府威信,恢复民心,在政治上有好处,二来农村税费改革可减轻农民负担,加上其他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效应的配合,而有望启动农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话,则中央财政也是能从工业品销售增加等等中增加税收收入,而得到弥补的。因此是值得大幅增加此方面支出的。但当然在我看来现行的农民税费改革方案确应作出修改,以免增加中央财政不必要的负担,而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这个农村税费改革中最大的阻力问题,我觉得就不必完全取消教育附加费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这样就因中央财政没钱“买单”而使改革难以推进,农民负担反而难以迅速下降(这也是当前的情形),因此还不如大家合理分担,即不是取消教育附加费,而是降低一半,另一半再由中央财政负担,这样农民负担可快点减轻一点,中央负担又增加不太大,财政能承受得起,加上上述措施及其他措施的配合,则农村税费改革就可能取得突破,可以全面推进了。

3,高度重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制度的建立。因为我国以前在市场建设中比较重视的是各种要素市场的建设,却忽视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没有同步建起强有力的信用保障体系,致使现在社会上失信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政府也已开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等行动,上海也开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等了,但这些也只是分兵作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信用保障的需要。而现在因项目缺乏,国债投资增长乏力,同时因目前因居民对未来收支预期不良,投资者对未来投资收益预期不良而致民间消费投资不振而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虽然政府也已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但并未能很好地重振居民消费投资的信心,致使经济难以走出通缩形势。也说明以加快社会信用保障制度等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了。因此我认为政府应转而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通过设立政府担保基金等来为居民提供消费投资担保,而直接给人以消费投资的信心,以促进民间消费投资而启动经济的意义。而且从财政角度看,以设立担保基金来促进消费投资,比起通过大搞基础建设来带动投资促进消费,效果可能更好负担更轻。因为一方面担保基金的资金担保带动系数大,同时又不必现在就支付,只要等其贷款到期再视需要尽担保责任支付就可了,而有助于减轻当前财政压力。而且比起经济效益差的基础建设,资金有去无回,容易产生''''豆腐渣''''工程等问题来,只要未来经济确实回升,就业增加,个人收入增加,投资收益好,受担保者能自行还债,则政府就不需真投入太多钱去尽担保责任,而能减减轻财政负担,反而会因消费投资增加,税收增加等而受益。因此这比起以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来启动经济,更值得我国政府好好重视研究,以便开创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政策来。因此我建议我国迅速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覆盖个人,企业等各种信用交易如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等等的综合性的信用保障制度体系。(具体参考我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一文)

4,加快研究建立新的国有企业经营激励约束监督制度。因为据徐平华的''''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尚需时间''''一文中写到:当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主要根源在于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陷入严重困境,……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体制因素,也即产权制度问题,但现在产权制度改革进展却比较困难。以往人们寄予厚望的承包制,股份制都没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对此我认为国家或可向一条新思路去深入研究一下,或可使产权改革取得突破,解决国企及集体企业的经营激励约束监督问题。具体可参考“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新思路”一文。

篇3

而本文重在探求新经济中货币政策是否还象过去几十年中经济学家解释的那么有效,进而探询如何运用货币政策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而不是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并从美国的经验中探寻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方向。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究竟什么是所谓的"新经济",新经济一词是从美国泊来的,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但又实实在在地在美国出现,而且迅速席卷世界。归纳起来,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以数字化信息技术和因特网为标志的技术变革在全球化拓展;

知识创新的商业模式——建立在个人信誉基础上的风险投资制度已经成熟,被投资者所认可;

互联网的普及速度超过了以往过去的任何发明,它以其开发性、可扩展性和互动性,迅速成为了客户需求的新平台,成为了一个新标准;

服务业替代制造业主宰产业发展;

全球化的各种规则开始建立,降低了要素流动的摩擦;

资本市场是这一创新时代的最重要的引擎,是结构调整最有效的工具,而工业社会中集中控制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方式已经过时;

在新经济中,公司正在走上收益递增的轨道。这些新经济的趋势性特征涉及到技术、商业模式、客户标准、产业、规则和金融工具,它们综合贡献给了经济增长,构成经济增长的新要素,这些新要素正在改变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从而构成了所谓的“新经济”。

而从传统经济学来看,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周期是主体随即错误的结果,所以政府在货币政策上不宜干预过多。而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经济周期是外部冲击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所以货币政策对于克服危机,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是大有裨益的。后凯恩斯主义认为周期的发展是政治压力的结果,所以在货币政策上趋向于比新凯恩斯主义更自由的方式。

那么,作为具体的运行,我觉得美国的货币政策是的趋向不是明显的偏向于一种派别的,而是一种综合各种观点杂糅的体系。在强有力的实现对经济的预期良性运行的控制的同时,尽量采取比较含蓄的,市场化方式。这种理念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就在最近(12月5日),格林斯潘正式表示,对经济部分失去发展表示忧虑。并认为美国经济发展步伐放缓是能源价格大幅上升,使企业能源成本上升近40%,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无法使企业的损失在市场中得到弥补。而应该警惕可能出现的由金融资产缩水导致的家庭和企业的支出疲软。广大投资者一直以来担心美国经济趋向硬着陆,格氏此番抚藉言语正中他们的下怀。美国经济减缓的速度出乎意料,去年的技术股泡沫显然已破灭。正如格林斯潘所指出的,对近期任何经济数据都不应该大惊小怪,异乎寻常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正是必要的。几年来,需求一直超过供应。美联储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形势,防止通胀上升,1999年中期来已将利率提至6.5%,累计加息幅度达1.75%。格林斯潘似乎认为随着股价下降,金融市场趋紧抑制了消费者支出,经济正走上软着陆的轨道。一段并不清晰的话语刚出,萎靡的纳指马上大涨274点,创下近三十年的单日最大涨幅。

而且我们也曾经看到,格林斯潘在过去的美国所谓的新经济的高速列车行进中不时的用针尖刺破将要被吹涨的气球——通货膨胀的虚假繁荣。而我觉得他的行为正好暗合了萨缪尔森的用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原理与加速度原理对经济周期的假设——萨氏以为在边际消费趋向和加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总是上下波动。那么,一旦边际消费发生改变,经济的良性轨迹就极可能被改变。所以格林斯潘一直采取防微杜渐的方式警告人们,什么时候有通胀的危险。而他又不肯明示,是担心"软着陆"变成"硬着陆"。我个人认为仅凭这一点格林斯潘便称得上是金融监管的超一流人才。何以见得?君不见八十年代的日本虽然经济正是如日中天,但是日本政府也意识到虚假繁荣背后的通货膨胀的威胁将在未来严重的侵害日本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是就在日本煞费苦心的挤干了泡沫以后,再施行零利率也无法拉升经济的起飞。而我们中国在经历了八十年代末期的高速增长中"通胀猛于虎"的通苦以后,在九十年代初,经济的过热中,施行了紧缩银根的政策,其后虽然成功的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是现今的通货紧缩中,货币政策实行却收效甚微。今天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但我觉得与那时的过紧是有联系的。

而在今年,繁荣了十年的美国新经济也遇到了极大的危机。我们观察美国经济的视角一般有三个: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金融政策;二是明年的消费趋势;三是明年的投资趋势。而美联储在12月19日宣布维持现有利率不变。而很多经济学都认为利率下调是在所难免的,为什么联储没有行动呢?央行不愿意改变多年来谨慎的多看少动原则,他们要观察多年的高投入,生产率增长及股市走强是否发生了逆向转变并形成恶性循环。不过美联储也承认新经济的威胁已经由通胀变为疲软。而消费趋势离不开收入的预期,我们知道在宏观经济学中有带动消费的财富效应。从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每年因股票和房产升值而使家庭财富平均每年上升2.26万亿美圆。而储蓄率在99年降至可支配收入的2.2%,大大低于长期的7%左右的水平。而在2000年,美国国民的股票收入几乎为零或负增长,而今年初对于股市的高预期造成家庭贷款消费的上升,预期的不理性将使明年的消费减少。还有就是投资,自96年以来,信息技术与通信行业吸纳了大量的资金也使劳动生产率上升。新经济的低通胀高增长也要主要归功于资金支持——特别是在风险投资制度下的融资途径下的电信与高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从目前来看,这些行业投资已经近于饱和。

所以,新经济毕竟没有超越过去的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中所固有的经济周期的制约。高利率,利润下降,消费需求的收缩都是周期性的,少一点震荡,快一点复苏就是货币政策大有可为的地方了。经济减速的迹象撒下如此之多的阴影,这一事实仅仅提高了人们对通胀的预期。也已有人担心格林斯潘讲话可能导致以下一种循环:由于投资者认为明年初会减息,导致股价上扬。但必须指出的是,降息的前提是消费者支出的下降。问题在于,如果股市反弹过高,消费支出仍将强劲,如此,就不会降息,甚至可能得加息。这样今天的货币政策到明天就完全相反了。

尽管美联储可能调控美国经济,使之软着陆,投资者同时也明白美联储任务的难度之大。历史经验显示,事实上央行是鲜难做到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处于增长减缓中的经济比繁荣强劲的经济更不堪经受外部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济增长减速会使各种经济、金融失衡状况暴露无疑。随着增长减速,原先那种以为利润会永远增长、股价会一直上升,因此可以入不敷出的消费将显然是极不明智的。同时,悲观情绪也可能过度。今后的风险在于,美国的实际高投入、大幅提高生产率、企业利润增长、股市走强等一系列良性循环会变为恶性循环。出现这种情况,美联储就需要采取减息措施,但不是在此之前采取措施。

但是面对新经济的新,联邦储备委员会也没有什么可以认为是肯定行之有效的方式。连格林斯潘也在10月上旬美国银行家协会成立125周年的纪念大会发表的演讲中认为,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已经导致美国现有的许多银行监管条例显得十分陈旧和过时。

同时,他呼吁发达国家应该紧密合作,修订各国现存的银行监管条例以适应在新经济中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的各项金融交易活动。 但是,格林斯潘也没有提出如何修订银行法规的建议。他只是强调,目前的银行监管部门在实行监管行动时更多地依靠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自律性,运用条规开展监管活动效果大不如前。

尽管如此,格林斯潘仍指出,“从银行业发展的历史角度看,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应该始终作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这是银行发展历史过程中,我们获得的一条千真万确的关键的经验和教训。” 格林斯潘对去年出台的银行业监管改革法案大加赞美,并指出这是“通向未来变化道路上的一面开路旗帜而已”。他还认为,全球所有的银行监管部门都会发现现有规定条例的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格林斯潘的估计,将来监管部门会将注意力从考虑银行的债务比例转向发现银行是否有违规经营行为。格林斯潘认为,目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之中,要求监管部门能够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变化。同时,随着新经济浪潮的席卷全球,金融系统变化的日新月异,要求监管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当准确的反应和行动,否则经济形势将向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演变。正是这种情况,要求银行监管条例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进行必要的改革而不至于落伍。

篇4

2008年第4季度以来,国家在税收上作了很大调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明确从2008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11月14日,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称新增值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新修订的3个条例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3个条例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税赋。例如,新增值税条例主要做了以下修订:一是删除了有关不得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规定,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二是规定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以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三是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

上述税收政策调整,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信号,也是促进出口、扩大内需、吸引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会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这些税收杠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结构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改变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二、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增值税制约着经济结构的调整

1.从增值税征收范围看,新增值税条例依然限于工业、商业及服务业中的加工、修理修配业务。把性质上属于生产过程或生产过程延伸部分的农业和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外,产业之间税负不均依然存在,这必然会阻碍经济结构的调整。

2.增值税税收优惠对高科技产业存在税收激励失效。目前我国增值税税收政策对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的优惠。但是,另一方面,对特定产业实行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会导致下游企业能抵扣的税款减少而实际税负增加。所以,虽然新增值税条例在大方向上有利于高科技产业创新,但是高科技产业下游企业税负较重问题依然存在,高科技企业外购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进项税金不能够抵扣,这些反过来会影响高科技企业的创新。

3.增值税转型,在短期内加大资金需求和劳动就业压力。我国目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占多数,消费型增值税扩大了固定资产的需求,导致资金需求量增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资本的需求、就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较高,使一部分人就业机会可选择性减小,造成结构性失业。

4.增值税缺乏风险补偿的功能。在企业初创时期或项目投产初期,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和项目,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甚至亏损,经营风险较大。企业在还不具备盈利能力阶段就承担了增值税的较高税收负担,将会制约科技产业的发展。

(二)投资需求过热

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排列顺序:一是投资需求,二是出口需求,三是国内消费需求。我国投资总额占GDP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37%一直上升到2006年的45%,投资需求过热可见一斑。

(三)外贸依存度过高

我国是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1980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还只有12.16%,到2006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接近80%。而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的外贸依存度一般在14%~20%之间。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拉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经济的脆弱性和风险性。金融危机后,我国沿海城市成千上万的工厂倒闭,就是一个很惨痛的例子。同时,低成本低价格的商品出口,使国外消费者享受了我们低廉的人工成本和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致使国民福利流失。

《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是在特殊时期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维持我国出口需求、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策略。

(四)内需增长缓慢

多年来,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步下滑,这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极不相称。1993年至2003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9.15%,2004年为52.11%,2006年下降到51%左右。而同期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左右,高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是80.13%,美国最终消费率更是高达85.15%。

综上所述,税负不均,消费率长期过低,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后三者是经济结构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第4季度税收政策上的调整是应对金融危机、化解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权宜之计,税收杠杆效应会逐渐显现,但从长期看消费需求这驾马车的动力依然不足,会继续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调整经济增长结构的对策

税收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国家只有提高社会福利,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实现乘数效应。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除了利用税收杠杆,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挤压现有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从根本上调整经济结构。

(一)继续调整相关税收政策

2008年,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在前3个季度中,有8个月的出口增速是低于上年同期的。出口企业利润大幅减少,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吸纳劳动力多、就业面广,但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同时,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滑,进口需求回落,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此时,政府不仅应该配合国家产业政策,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出口退税比例,还应该根据经济状况,运用税收政策相机抉择地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适当降低税率,来避免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避免衰退的扩大。

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对一般意义上购置的固定资产支出进行抵扣,还应充分考虑高新技术研究投入巨大的行业特点,同时允许抵扣外购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进项税金,以促进企业加大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

尽快拓展增值税的覆盖范围,把现在实行征收营业税的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讯等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完善增值税链条,尤其是抵扣链条完整统一,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新增值税条例规定的增值税范围依然较窄,带来的许多矛盾无法解决。如不具备增值税资格纳税人不能给增值税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影响正常交易和抵扣。

取消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界限,因为这一界限的存在,在客观上阻碍正常的经济交易。

(二)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在GDP中的比重较低,大多数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多数人倾向于尽力把收入储蓄起来,这就导致了我国在世界上少有的高储蓄率。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固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则是居民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

当前我国居民高储蓄主要是出于谨慎动机,稳定居民消费预期需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同时加快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增加社会公共性开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保体制,稳定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否则,国内的消费需求很难大幅度提升。

(三)挤压房地产泡沫

篇5

本文主要介绍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提升其素质的方法,最终的目的是提高编辑能力,呈现给观众更多优秀的新闻报道。

关键词:

经济日益完善,传媒飞速发展,电视媒体也将面临机遇和挑战,所以编辑的能力对电视新闻策划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一)素质对新闻编辑的重要性由于新闻报道内容要求客观真实,并需要结合编辑的主观进行描述,所以新闻编辑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编辑工作要和新闻报道协调配合。因而编辑人员在新闻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才能让信息传播更为有效。

(二)提升编辑人员的个人素养新闻编辑顾名思义编辑的对象是新闻,与其他编辑相较,新闻编辑必须具有客观性和实效性。那么电视台新闻编辑更应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为提升编辑中的政治性,新闻编辑在不断深化自身政治基础的前提下,将政治理念融入编辑中。另外,电视台的编辑需要编辑素养和编辑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如果缺乏编辑的实务能力,将不能承担编辑工作,新闻报道的获得很零散,所以要编辑将其整合和分类,这也是体现编辑能力的核心工作。优秀的新闻,不但要真实,更要具有实际含义,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首先整体定位素材方向,其次分类整理新闻素材内容,找到素材中需要报道的重点方向和关键内容,通过报道突出新闻主体。编辑人员在整理新闻素材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过程,这体现出编辑人员的能力;编排好整理的新闻素材,体现编辑人员的思绪,因而合格的编辑人员不但要感性地认识新闻,更要具有丰富的新闻理论知识,两者结合运用,让新闻报道更具水准。新闻工作中,要求以理论指导实践,遵循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主客观之间的相互联系,对社会的实际状况做出真实的报道,这些目标的实现,要求新闻编辑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新闻编辑不仅要整理新闻素材,更要结合文字、图像和声音,给观众多层次的感官刺激,结合内容剪辑视频和画面。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敏感的逻辑思维,根据事件的发展情况,以及进展顺序逐步剪辑。科技的发展,电视技术和编辑系统也逐步升级,新闻编辑要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提高系统操作能力。

二、提高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密切关注社会动态,提取焦点信息提高编辑工作素养的关键是优化新闻结构,丰富新闻内容,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这样播放出的新闻才能真正对群众负责。因而编辑的新闻内容需要满足受众需求,编辑要经常关注当前热点的时事政治,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树立积极正确的新闻理念。新闻编辑要遵循以下几点:第一,符合国家的政治导向,紧跟国家的政策方针,报道的内容可以涉及国家的先进文化、思想以及政治理念。第二,新闻的选择要以社会大环境为背景,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了解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需求。第三,培养创新发展意识,善于发现身边的事件,让新闻题材更加丰富,深入群众生活中。第四,与社会生活的发展相适应,电视新闻需要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创新策划方案“文化的创造是创新、是求异文化的积累也是积累新文化,异于已有的文化创造。从这点来说,以求异作为编辑选择的灵魂亦不为过。”具有了求异意识的编辑,才有创新的意识和动力,才具有相应的应变意识和能力。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充满了变数,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和应变意识,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只有在求异与创新中,才能发现一些未填补的空白,才能找到当下的热点与盲点,才能引领更新的理念,才能够使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和发展。电视台编辑策划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求异与创新中,办出特色,办出个性。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媒体竞争出现白热化局面,因而电视新闻媒体需要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需要在新闻播出之前精心地进行策划,各类媒体和新的新闻形式的出现,为了赢得更多的关注,就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由于新闻事件多以突发事件为主,很多突发事件可以引发社会媒体的关注热潮,并且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新闻编辑可以抓住相关机会,深入地讨论该事件,并且做好后期的跟踪以及持续报道工作,让整个事件得到持续关注。相同的新闻事件,由于策划手段的不同,产生的反响也不尽相同,能否让一个新闻事件得到群众的高度关注,与新闻个性化报道关系密切,所以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为实现电视台新闻编制的创新策划能力,首先需要电视台的编辑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呈现原始新闻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让整个事件更具有吸引力。因而丰富的经验对于电视编辑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情况,并且可以快速选取重要的新闻事件,挖掘内在含义,并且阐述的新闻观点要适应群众的发展需求,更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1]

(三)反复和重点宣传相结合电视台的报道主要的特点是实时性和真实性,与其他传统媒介相比较,电视新闻更具有便捷性和丰富性。但是新闻播放过程中体现出不容易存储的特性,很多好的电视节目在播放一次后就忘记,不能对新闻事件留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所以,要重新审视新闻策划,根据具体的传播特点,反复地重点宣传。这类宣传方式主要是针对同一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报道新闻情况,运用不同的报道方式,给观众多元化的展现方式。重点宣传是在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深入某一点重点了解,深入挖掘。两种不同的报道方式,其效果也将不同,但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不是简单的重复,是需要新闻编辑掌握一定的技巧,新闻报道中合适的方法运用,有助于提升新闻宣传力度,密切群众和新闻之间的关系。

三、结语

电视新闻编辑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群众的地位,以服务人民为己任,运用合适的方法提高新闻编辑的竞争能力,这将有助于提升新闻质量,要求编辑的新闻更能反映社会现实,提高百姓的新闻关注度,所以电视新闻编辑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编辑策划能力,更要将其融入实际工作中,丰富自身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2012年不断升级恶化的危机通过资本流动和贸易渠道对新兴市场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一方面,新兴市场资本大量外流,本币迅速贬值,外汇储备缩水,外债负担有所加重;另一方面,受美、欧、日经济衰退影响,新兴市场出口大幅萎缩,投资和消费需求受到拖累,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金砖四国”概莫能外。IMF于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2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可能由2011年的6.2%放缓至5.3%。此外,由于近年来新兴市场之间的经贸和金融合作日益增强,加之其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和普遍较高的金融自由化程度,欧债危机的影响也会在新兴市场内部进行传导,致使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出现“协同减速”效应。

2013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欧洲经济衰退将对以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形成冲击,中国及拉美国家经济增长受到影响较大;二是油价高位大幅波动将对原油进口依存度较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构成打击,印度、中国受到的影响较大;三是虽然QE3推出后国际资本撤离新兴市场的步伐有所放缓,甚至部分经济体出现了资本大幅回流,但不排除欧债危机可能恶化所引发的资本再次撤出,这将可能对资本项目开放程度高的拉美国家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形成更大冲击。预计2013年新兴市场经济形势仍较为严峻,经济增速虽较2012年有所提高,但增幅较为有限。IMF预测,2013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将由2012年的5.3%小幅提升至5.6%,低于2011年的6.2%。

新兴市场资本流动日益频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

2012年以来,虽然年初欧央行第二轮再融资操作的实施和希腊达成第二轮救助计划曾推动欧元汇率上升,但之后法国、希腊国内选举结果使市场对欧债危机前景产生恐慌情绪,西班牙银行业危机大幅恶化也加剧了欧债危机的恶化,导致美元再度成为国际资金的避风港,美元指数重拾升势。在此背景下,新兴市场货币由于欧债危机动荡引发全球风险偏好骤降,国际资本纷纷从新兴市场撤出,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货币大幅贬值。尽管货币贬值有利于促进出口,但部分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已经出现失控趋势。欧债危机的持续演化使巴西雷亚尔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新兴市场货币,2012年5月21日已较去年6月末大幅贬值23.4%,印度卢比和阿根廷比索的同期贬值幅度也分别达到9.2%和8.0%。为了抑制本币继续贬值,巴西、印度、韩国纷纷对汇市进行干预,但效果并不明显。

下半年,受美联储QE3政策推动美元贬值影响,新兴市场货币汇率一改第二季度大幅贬值的颓势,在8月和9月呈现不同程度的被动升值趋势,除巴西雷亚尔在政府进行外汇市场干预后保持震荡以外,其他金砖国家货币均较美元出现不同程度走强。截至2012年10月15日,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和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分别较6月底升值7.1%、4.2%和1.9%。

2013年发达经济体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可能进一步加剧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和资本流动的混乱局面:一方面,QE3可能再次引发新兴市场之间的“货币战”。QE3出台使得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出现连续贬值,新兴市场为了争夺本来已经大幅缩水的出口市场,难免会加大对本币的干预力度,迫使本币贬值。一旦新兴经济体货币步入“竞争性贬值”,不仅将导致全球贸易出现大幅波动,复苏将更加艰难;而且可能加剧自身资本的大幅外流,爆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将会大增。另一方面,以QE3为代表的量化宽松政策降低了全球资金的避险情绪,推高了全球流动性水平,可能致使跨境资本大幅回流新兴市场,加剧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震荡幅度,增大新兴市场的货币风险和金融风险。预计欧洲央行、美联储以及日本央行推出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导致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势头有所缓解,甚至中国香港重现了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新兴市场货币将在2013年初期出现持续反弹趋势,但受欧债危机仍存在进一步深化的风险、美国经济相对其他发达经济体表现优异制约,预计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将在2013年下半年保持低位反复震荡局势。

新兴市场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普遍放缓以及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下降,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纷纷逆转2011年以来的货币收紧政策,在2012年上半年进一步加快货币宽松步伐。其中,巴西降息幅度最大,中国、印度、韩国和印尼也分别采取降息举措。但随着全球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加之9月欧央行、美联储以及日本央行推出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新兴市场通胀率在2012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高位反弹。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政策选择;信息供给成本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在会计准则或相关经济法规的可选择域内,根据会计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从经济动机角度分析,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经营者激励机制、会计披露制度等。但会计信息系统是基于一定的数据处理技术手段运行的,必然要受到信息处理技术的影响,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所导致的信息供给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政策选择。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政策选择应当以提升信息质量为目标,遵循可靠性、相关性和完整性原则。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回顾

Watts and Zimmerman(1986) 根据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总结出著名的三大假设: (1) 分红计划假设。若其他条件不变, 有补偿计划的公司经理为扩大个人效用,更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程序, 通过将会计报告利润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以提高经理人员报酬的现值。(2) 债务契约假设。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公司的负债权益率越高, 公司经理越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程序,通过将会计报告利润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以避免债务契约的违约成本。(3) 政治成本假设。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公司规模越大,越可能选择将现在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的会计程序,通过将本期会计报告利润递延到下期确认,以避免因高额利润而受到政府的管制。Watts and Zimmerman的三大假设提出以后,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检验。如Hagerman and Zmijewssi(1979)对存货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 验证了政治成本假设。Dyckman and Smith(1979) 对石油天然气公司进行了研究, 结果证实了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Dhaliwal and Smith(1982)对折旧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 结果与三大假设相一致。Daley and Smith( 1983) 对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政策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分红计划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

而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不少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进行了一定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且可以接受的结论。(1)三大假设在中国不完全成立。如王跃堂(2000)研究证明会计政策的选择是由一些经济因素决定的,这些决定因素不是西方所谓的“三大假设”;龚凤乾(2004)研究证明上市公司采用什么折旧方法报告收益与其总资产规模、负债权益比及股权集中度均无关系。(2)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盈余操纵。如蒋义宏(1999)研究证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证监会规定的配股标准,公司经理采取了明显的“盈余操纵”措施;徐宗宇(2000)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表明上市公司在一级市场招股上市时, 公司经理存在操纵盈余预测行为。(3)公司治理影响会计政策选择。如唐松华(2000)认为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雇员都与管理当局订有某种合约,与这些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合约就是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李姝(2003)认为上市公司与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顾客及员工等相关利益主体构成博弈的一方和多方,出于利益和需求的动机, 各方均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策略并付诸实施。

综合国内研究结论,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经营者激励机制、会计披露制度等,但这些都是从经济动机角度进行的检验和论证。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应用所导致的会计信息供给成本角度,分析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分析

IAS(1975)第8号《本期净损益、基本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等”。CAS(2006)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因此,本文数据统计中的会计政策仅指会计处理方法,不包含会计原则和基础;同样,会计政策变更仅指会计处理方法变更,不包含会计原则和基础的变更;在会计政策变更中仅指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不包括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

根据国泰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库,笔者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844家上市公司所披露的2001度财务报告附注中的会计政策选择信息进行了数据统计,其中剔除了A(农、林、牧、渔业)、I(银行业)、L(传播与文化产业)3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在每家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政策中,选取了核算工作量差异明显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统计,主要包括坏账准备计提、存货发出计价、低值易耗品成本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债券溢折价摊销和所得费用核算等6个方面的会计政策。同时,对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6个方面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进行了追踪统计。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上述上市公司6个方面会计政策选择现状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中,期末余额百分比法(19.91%)的核算工作量最小,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最低;账龄分析法(79.74%)核算工作量最大,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最高。但由于财政部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财会字[1999]35号文),选择账龄分析法的比例较高,属于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在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中,先进先出法(7.82%)的核算工作量较大,加权平均法(78.55%)核算工作量较小。在低值易耗品成本摊销方法中,一次摊销法(70.62%)的核算工作量较小,五五摊销法(27.25%)核算工作量较大。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分类折旧率)(99.53%)的核算工作量较小,加速折旧法(0.47%)的核算工作量较大。在债券溢折价摊销方法中,直线法(99.76%)核算工作量较小,实际利率法(0.24%)核算工作量较大。在所得税费用核算方法中,纳税影响会计法(1.90%)的核算工作量要高于应付税款法(98.10%)。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均选择了会计核算工作量较小的会计处理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企业会计信息化普及率还不到15%(中国信息产业分析报告,2002),会计信息的加工还主要依赖于手工技术处理,而采用手工技术处理,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必然要考虑到会计核算工作量。假设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化普及率达到100%,但1998年6月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明确规定:“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信息化系统下的会计政策选择仍然受制于原有手工系统下的会计政策。通过对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6个方面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的追踪统计,可以看出,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上市公司非常少,不影响依据2001年数据分析的结论。因此,笔者认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处理技术所导致的信息供给成本的影响。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原则

尽管CAS(2006)第28号规定:“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同时也指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IAS(1975)第1号《会计政策的揭示》指出:“审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应该决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 陈立军(2001)认为企业择定会计政策时,应遵循公认性、适用性、谨慎性和重要性原则;张鸣(2001)认为会计政策变更要符合决策有用、综合收益和成本效益要求。笔者认为在信息化环境下,尤其是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忽略会计核算工作量,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依据“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这一条件,整体评价和重新变更现有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会计政策。

(一)可靠性原则

会计政策选择应当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标准。同一交易或事项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其产生的信息尽管都是真实的,但其可靠程度是不同的。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若选择年限平均法(综合折旧率),计算非常简单,但其计算的折旧费用信息非常笼统,可靠程度低;若选择年限平均法(个别折旧率),针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分别计提折旧,其计算的折旧费用信息非常详尽,可靠程度高;若选择加速折旧法能够更可靠地体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但应考虑到税收政策的限制。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应当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程度出发,选择能够提供更加详尽可靠信息的会计政策,如坏账准备计提选择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存货发出计价选择先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固定资产折旧选择年限平均法(个别折旧率)、债券溢折价摊销选择实际利率法、所得税费用核算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等等。

(二)相关性原则

会计政策选择应当与信息使用者的预测和决策相关,相关性是衡量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的标准。在手工环境下,会计是基于货币计量假设,单一从价值角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GAAP)提供汇总数据,如按综合折旧率计提的折旧费用、按期末应收款余额百分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等。这些汇总数据一方面无法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另一方面,经过企业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筛选后的信息,对所有信息使用者并非都是相关的。在信息化环境下,基于George H. Sorter(1969)的事项法会计思想,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在于提供与各种可能决策模型相关的经济事项,由信息使用者自己根据模型需要选择适用的会计数据和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数据挖掘和析取,这样不仅能提供GAAP规定的标准财务会计报告,还能提供按用户需求定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因此,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应当留给信息使用者,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三)完整性原则

会计政策选择应当有助于提供交易或事项的完整信息,完整性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基础。在手工环境下,传统会计是基于Luca Pacioli(1494)的会计思想,以会计科目表作为会计数据分类标准,结合复式记账原理,通过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揭示企业会计信息的系统。传统会计采集和存储的数据是整个业务过程数据的一个子集,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是数据汇总的中转站,所提供的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以及高度概括的标准财务会计报告是价值有限的信息表,如信息使用者通过三栏式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除了知道客户、欠款余额外,很难知道是哪个销售业务员经办的,是销售什么产品形成的,销售数量和价格是多少,销售折扣是多少,准确的账龄结构如何,等等。自George H. Sorter(1969)提出事项法会计思想后,Bill Harper(1985)探讨了如何在会计领域运用事项管理的数据库技术,M. J. Mepham(1988)以事项管理思想构建了矩阵事件会计模型。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应当是提供交易或事项的整体信息,包括价值信息和业务信息。会计政策选择应当有助于提供交易或事项的整体信息,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能采用综合折旧率,简单地提供当期的折旧费用信息,而应当针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完整地揭示其规格、性能、原值、使用年限、预计残值率、折旧方法、当期折旧额、累计折旧额等多维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跃堂.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J]. 会计研究,2000,(12).

[2] 龚凤乾. 我国上市公司折旧会计政策选择实证研究[J]. 现代财经,2004,(8).

[3] 颜敏,王平心,杨定泉. 自发性会计程序变更的证券市场监管效应[J]. 现代会计与审计,2005,(3).

[4] 申香华.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与治理创新[J]. 经济体制改革,2005,(3).

[5] 唐松华.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 会计研究,2000,(3).

篇8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 学科; 建设

1 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1.1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边界扩大

为了与农业经济新的形势相适应,人们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规划,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将引人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主要包括:

1.1.1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农业领域也当然包括在内,因为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各国之间农业生产的差异,所以各个国家都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非常谨慎,而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理论和实践方面, 都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这样出现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化现象。

1.1.2 农业经济管理将延伸到食品科学及相关方面。过去的农业是“保障性发展”,如今它已经跨越为“促进性发展”,成功跨越的原因有2点:一是传统的农业部门呈现缩小的态势;二是农业中的一些问题正在改变,如农产品产前、产后的各个环节问题,尤其是在农业中出现结构性问题后, 农业的产后环节比原先更加重要, 诸如农产品加工、流通、标准化、质量与安全等问题将越来越重要。

1.1.3 环境保护将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它也是环境时代,由于农业自身是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体,与环境联系密切。事实上,农业在自然保护和生活舒适性保护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农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功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渗透到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不仅仅充实了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 也将改变传统农业经济的增长模式和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

2 农业经济政策研究仍占主导地位

在目前和以后可预料的时期里,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模式变化不大,然而农业经济的外部环境却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比如上述的市场供需变化、加入WTO、知识经济等, 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我国农业经济的特殊性, 在此基础上, 我国农业经济的应用和政策研究仍有巨大的潜力。

2.1 农业经营或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研究

立足于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国情,加上我国辽阔的地域和各地地理条件差异的实际情况,重视农业经济或者说土地经营制度,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仍将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主流, 这方面能否有较大突破,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和政策偏好。

2.2 “ 三农” 问题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

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城乡隔离政策的影响,使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背景与国外有所不同,比如说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增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工业化、农民的脱贫、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问题等, “ 三农”问题的应用与政策研究仍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

3 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建设的发展建议

3.1 突出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特色

当今的农业正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农业经济管理方面有着繁难的问题,三农问题互相交错并且非常复杂,除此之外,还需要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研究农业集约化、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认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 才能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 才能够正确地处理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才能够正确地建立农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模式, 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3.2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团队建设

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以及要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学科队伍水平,拥有一支强大而有质的学术团队和人才队伍。因为建设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需要学术团队的支撑。目前这样一个知识结构的学术团队首先有一个知识相互借鉴、中西融合、前后贯通的问题, 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对这个学术团队进行培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体系, 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向上发展。

3.3 培育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新增长点

学科融合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拾遗补缺和填平补齐,更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建立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对学科的升级和发展。学科交叉是当今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和整体化发展的产物, 它呈现出各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相互补充、学科边缘的拓展、产生横断学科态势的现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从其学科渊源而言, 本身就具有交叉融合的性质, 它是由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复合、交叉、融合而成的一个边缘性学科,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讲,它属于部门经济学和分支管理学。

篇9

一、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理念的束缚

现阶段,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时代的投资需求[1]。当前我国经济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现代化建设经济,在现代经济中,知识经济极其重要。因此,在企业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人才素质以及铲平创新等无形资产占据了极大的比重。但是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并没有重视这些无形资产,甚至视而不见。这导致在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由于低估无形资产的价值,降低了企业的利益。

(二)目标不明确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都将追求利益最大化最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我们不得不承认员工在企业的财富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再按照传统理念的目标定位去执行财务管理,就会忽视员工的利益,从而加剧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化解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冲突,就成为了当前我国财务管理创新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管理水平过低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总量日益增多,若仍被传统理念束缚,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对经营状况的把握难度会越来越大,因此,这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以及管理手段单一和管理方法落后[2],就导致无法满足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从而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的进行。

(四)财务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和财务人员的素质低下严重阻碍着信息化和知识化理财。由于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落后,对理财知识缺乏专业的技能以及习惯性地听从领导的命令,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低下,更由于财务人员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以及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得财务人员没有能力为领导提供好的建议和对策,这些原因都给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五)企业财务风险日益增大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经营出现了高风险性和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不仅知识产品价格中物质材料的比重较小,而且研究开发的成本却一直上升,是经营风险更为严重。同时,金融市场和内部财务结构的变化导致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化和多样化。除此之外,随着知识资本的不确定性水平提高,更扩大了投资风险。

二、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存在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改进财务管理理论

在当前的经济运营模式下,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投资对象之一。因此,企业必须要改进财务管理理论,挣脱传统理念的束缚,接受新时念的洗礼。不仅如此,还要调整财务管理中忽视无形资产投资的现象[3],建立起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的制度。企业应将无形资产作为投资决策的重点,并作为企业积累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效益评价的标准之一。

(二)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就导致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着经济形态的转化而不断地改变,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员工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财务,在为企业创造财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将解决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矛盾作为综合管理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员工对企业的抵触,防止企业不顾员工利益而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效果,还能达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目的。从而为企业创造财富,实现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双赢场面。

(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如果想在新的市场经济中提高自己效率,必须要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首先最重要的是拓展财务管理内容。除了传统的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外,还要进行金融风险管理、保险管理以及知识资本管理等方面的拓展。不仅如此,还要改进财务管理方法。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现代量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应该得到更多的应用,比如定量预测、风险决策以及不确定性决策等。除此之外,还要改良财务管理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也在逐渐进步,企业可以运用网络财务管理系统,以此实现财务信息快速的传递和处理。这些新的管理手段不仅具有方便、准确和节约资源等优势,还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企业可以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可以使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更加直接和及时,还可以使财务管理机构更加富有弹性以及高效快速。但是推行这种财务管理,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变得更高,这就需要财务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技能[4]。因此,企业可以适当深化高等教育,对财务人员实施创新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让财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为领导提出有效的决策,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五)加强企业财务控制

在现阶段,企业应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监测制度,以此避免不必要的财务风险。不仅要提高,将强化资金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还要使企业经营者转变观念,在各个环节层层落实,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为使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得到有效的配合,企业应该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是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比例相当。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并以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方式。

三、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 政府决策 信息技术 决策方式 变革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政府决策的现状

(一)政府决策过程中透明度不高。

我国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属于科层制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的政府决策属于封闭型,透明度很低,只有处于决策层的高级官员才能参与决策的制定,公民对于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政府决策知之甚少。这种政府决策的不透明性、不公开性,很容易导致一些政府官员的暗箱操作、导致政企之间的寻租行为的发生,不但降低了政府在我们公民心目中的形象,更是极大地损害了我们公民的利益。

(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欠佳,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突发性事件、危机和意外事件不断增加,不断的考验着政府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促使政府决策由程序性决策转向非程序性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决策者需要利用科学化的政府决策方法来提高政府决策质量和政府决策的效率。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下,政府决策者过多的依赖经验决策方法,忽略了对于先进政府决策技术和理论的学习,获取信息能力不足,信息的传递速度过慢,决策方法落后,决策手段单一,非但不利于政府决策者的理性决策,还导致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难以发挥。

(三)政府决策组织完备性和变通性较差。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现代政府决策要求政府决策组织中的中枢机构、参谋咨询机构、信息和监督机构功能健全,并且要结构合理,信息传达顺畅,互相配合使得组织能够在整体上协调运作。但是,传统的政府决策组织完备性较差,政府过度注重决策的中枢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建设,造成了政府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决策执行环节众多,组织机构臃肿,决策信息不畅通,下级政府对政府决策的信息不了解,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政府决策组织灵活性以及变通性较差,无法应对日渐复杂的外部环境对政府决策的挑战,引起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出现各种弊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政府的决策模式需要改善,我们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变革政府决策方式,使得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政府决策方式的变革

(一)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公众的参与性。

在传统管理体制中,“官本位”思想仍然盛行,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往往把自己当作权力的所有者和社会的主人,而把真正的主人――公民当作公共管理的对象,强调公民对公共管理服从的义务,而忽视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权利――参与。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公众的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要自觉地认识到,保证公众都有权平等参与公共对话,提供了一个抒发自己意见进行生动的社会对话的平台是政府的责任。

政府通过推行政务公开,利用信息的共享性,使得公众及时的了解政府决策,并且通过公众的广泛讨论与参与,形成政府决策的反馈机制,有利于政府决策的修订和完善。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府要求政府创新其服务的方式,使政府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更为快捷、更为方便、更为畅通、更为直接、更为公平、更具有高的附加值,最大程度、最大幅度地满足最多公众的需要。

(二)改进政府决策方法,提高政府决策能力。

科技水平的提高总会带来信息技术的优化更新,改变信息管理内容的布置,相关配套信息技术设备的选用,信息管理模式及流程的设计。 随着政府决策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客观上要求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要改革政府的决策方法,在决策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加强定量化的研究,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同时政府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减少了部门之间沟通的障碍,增强部门之间的协作,进而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

(三)变革政府决策组织结构,使其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政府决策组织机构臃肿,决策信息流通不顺畅,决策的应变能力差,信息技术促进了政府决策组织机构的变革,决策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接与执行层沟通,中间层的功能慢慢的弱化,增加了管理的幅度,减少了管理层级,使得组织机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这样既可以增加信息的传递速度,又能防止信息的过度失真,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

信息和通信时代的到来,要求我国政府决策更加的科学和高效,但是由于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中的各种弊端,很容易导致政府决策失效,为了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提高自身决策的应变能力,政府机构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变革政府决策方式。

(作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政府决策和行政管理心理方面的研究)

注释:

刘邦凡,侯秀芳.论实现新公共管理的公民参与[J].学习论坛,2007,(5).

樊清.公共能量场对公共政策的推动及影响[J].环境经济,2010,(11).

刘邦凡.无缝隙政府理论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J].中国信息界,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