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组织形式范文
时间:2023-04-06 20:2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组织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受教育普及程度、学科性质、教学任务制约,其发展变化反映社会生产方式的要求。
2、按组织结构分,有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三种形式;按师生交往分,有师生直接交往和师生间接交往两种形式。古代各国普遍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间有初级的集体教学。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扩大教学对象,增设课程门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 自我反思 交互反思 合作反思 主题反思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主张教师要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传授者。许多专家将教学反思看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为了对实践行动或相关教学加以观察、记录和分析,进而达成理解和认识,开展教学反思还需要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因为反思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活动,还是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与同科的其他教师之间的探讨以及教师对在教学中遇到突出问题的研究等。这些组织形式可对应称之为:自我反思、交互反思、合作反思和主题反思。
一、自我反思
上课前教师都会备好课,把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预先设计好,然后才去上课,把预设的教学任务完成就算达到了教学目标。然而,自我反思要求教师课后再备课,认真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针对课堂中学生的异常表现、精彩的教学片段、促成或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进行提炼,写成反思日志进行反思。
笔者在一次给学生讲解完 “定语从句”之后,对当时的情况作了回顾:今天的语法教学课相当沉闷,英语科代表也无精打采,再加上课上三次批评那些打瞌睡的同学,整个教学过程变得七零八落。我没有把握好语法教学的模式,只顾自己一味讲解,没有让学生去发现、体验,更谈不上实践和运用,令学生失去了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动力而变得昏昏欲睡,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也只是皮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选用恰当的语法教学模式,如情景法、体验法等。另外,教学例句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还要适当照顾学困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思考目标知识和参与教学活动,在情景、体验中领会和掌握语法知识。
作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自我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和系统总结的过程,促使教师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交互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总会遇到一些偶发的事件或冲突。课后,教师应以写教育叙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对事件和冲突的观察、分析和化解的过程,即反思实践的真实过程。此时,教师要有敢于正视不足和勇于矫正问题的气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好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交互关系。笔者记录了这样一次经历:昨天上课时,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不愿意举手回答,神情还很紧张,被点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大多数以“Sorry, I don′t know.”来回答,这跟他们以往的表现截然不同。课后,我特意找来班长询问情况,起初他也不愿说,我再三追问,他才吞吞吐吐地说出实情,原来,我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因为几个学生违反纪律,我狠狠地发了一通脾气。这跟我以前和蔼可亲的形象有很大的反差。学生变得好像不认识我了,更不敢因为犯错再次惹我发脾气,所以……
写教育叙事是教师将教学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值得向别人讲述的事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是对教学事件的再现、思考和化解,如果再加以分析和反思,就能从中归纳出改善教学的规律来。这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而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学生的反思也有利于改进教学。笔者所任教班级的一位成绩较好的同学在他的周记中写道:之前,英语老师把一位英语成绩较差的同学分到我们学习小组,希望通过合作学习,他和我们能共同进步。可是,他除了浪费我们的时间外,对我们一点帮助也没有。所以,我们慢慢就没有热情参与这样的小组学习,共同进步无从谈起。但自从老师确定以小组作业质量、小组最低成绩、小组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每个小组学习效率的标准后,这激发了每个成员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我们都认真反思了以前合作效率低、没有参与热情等现象,改变了合作方式,齐心协力,终于取得了小小成效。虽然有些难,但让大家感到了合作学习的刺激和快乐。
三、合作反思
理论普遍认为,要成为反思型英语教师,在自我反思、交互反思的基础上,还需要一定的外力来推动。这种推力主要指同科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的良好反思氛围。因此,成立团队来开展合作反思是至关重要的。
1.加强理论学习,奠定思想基础。教师各自研读相关教学文献,如《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教学》等,然后交流读书体会,如对反思的新认识、教学法的新体会、学生的再思考等。这样的理论学习与交流使教师对反思的概念和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反思活动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2.反思不同课型,关注重点难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把英语课分为新课导入、阅读课、语法课、听说课、写作课和语言知识练习及试卷评析等课型,并针对这些课型开展相应的研讨活动,如新课导入时,教师应该如何阅读文本、梳理思路;阅读课应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微技能;语法课应如何把传统的演绎法和时下流行的情境法体验法有机结合;听说课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听的方法和技巧;写作课中,如何帮助学生从模仿写作到独立写作;语言知识练习及试卷评析课,如何注重语言知识的应用性和评析的针对性、指导性等。
3.反思教学研讨,改进日常教学。教师应参加各种层次的教学研讨会,带着任务听课,写好观察笔记,加强与不同学校的英语教师、英语专家的分享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审视他人的教学,思考他人的观点,并运用这些成果来改进自己的日常教学。
4.反思教学主体,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就一定要研究学生、教材和课程标准,在制定目标、设计活动、选用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
四、主题反思
与自我反思、交互反思、合作反思相比,主题反思是以团队成员为主体开展行动研究形式来分析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点。主题反思可以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赢。团队成员要从一定的理论和策略高度来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实践,以自己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日常教学问题为出发点,确定研究主题,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经常与团队成员交流体会,制定各自研究的具体方案和步骤,随后又定期交流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新问题,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使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困惑延伸到理论层面的探究,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更多的教师、学生获益。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理解、自我完善以及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还是培养教师反思习惯,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强有力的方法。但反思不是一个纯粹的认知过程,教师自身对反思的需求是组织和开展教学反思的原动力。因此,除需要具有高度的反思自觉性和反思主动性之外,作为反思实践的主体,教师还需要具有责任感、执著精神和不凡气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裴栓保,赵 群.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简介[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7).
[3] 刘小明.反思性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 2006(2).
篇3
1、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
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
3、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 组织形式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让学生“静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步调一致地听教师讲或自己作练习,这就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行为方式的变化,影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进行改革,逐步实现由单一接受式授课形式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才是适合于现代物理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会操作的课堂组织形式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我们过分地注重了教师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的话,学生将无法真正获得知识的体验,也就无法深入而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了。其次应该注重合作,学生未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我们人类的知识也正是由于人们懂得不懈努力追求和探索而不断挖掘出来的,而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化财富都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而学习也是一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类似于人类获得未知知识的途径一样,需要探索和合作。下面我将从以上两个方面作出细致的解释和论述: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是在于不仅注重探究的结果,同时也注重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当然,学生在刚刚学物理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控制好科学探究的操作难度和思维难度,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当中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因素。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师预先规定好的程序来进行操作,得出教师预计的实验结论。现在的实验探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来交流研讨探究的结果。
二、物理实验教学要强调合作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在普通高中的各门基础课程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而目前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习能力远远不能与重点高中相比,他们的接受能力往往更慢一些,采用合作学习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就显得更加重要。
那么如何实现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呢?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物理探究实验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篇5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组织形式 改变和应用
原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初中英语授课的基础,其存在很多劣势,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要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变,这样才跟上时代的脚步。于是,本文将阐述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不足之处,并对其改变方法进行探讨。
1.当下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里的不足之处
1.1学生对学习形式的选择权不足。
在正常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学都是在教室中进行的,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重要时刻主要为上课的45分钟,根据这些原因发现学生在上课时是不具有主动性的,对授课的形式和授课的知识都是没有选择权的,一切都只能按教师规定的进行。同一教室中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兴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当课堂中部分学生已学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教师还在讲解时,这部分学生就会对学习缺少兴趣。同理,另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听不懂、学不会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受到打击,从而不愿意学习,成绩也就无法保证了。
1.2学生因个体不同不能全部适应教师的统一授课方式。
当下,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几乎都是统一的授课方式,这样即使可以让教学有一定的效果,某些学生也因为个体的不同而无法全部都学习到知识并全部提高成绩。例如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就能够学习并记住30个单词,但另一部分学生可能连10个单词的学习都很勉强;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很有见地,但另一部分学生却无法听懂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更无法掌握。因此,统一的课堂授课方式,使得部分学生跟上进度,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进度,成绩不如其他学生。
1.3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欠佳。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欠佳,这是现在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不足之处。所有的语言学习都要有好的语言环境来帮助,但是我国现在的初中英语授课形式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不仅授课方式没有这样好的语境,而且学生学习英语一般只是为了通过各种考试,并不是以喜爱的感情为出发点。除此之外,学生面对不同的教师,学习的成绩也是不同的。学生会根据教师传授知识的风格和气氛而改变,如果在一个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主动自觉地努力学习英语,则没有跟上大部队的学生也会被学习氛围感染而开始学习英语。
2.重视初中英语授课的改变和实用性
2.1激发学生英语兴趣,自觉学习英语。
初中英语老师可以考虑在授课时激发学生英语兴趣,让其自觉学习英语,并开展各式各样的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中感受英语的好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成绩。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活动、演绎英语小短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思维和理解来演绎,最后给予努力的学生奖励和鼓励,而且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围绕英语的比赛,让学生积极加入,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好感,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和自觉性,让学生乐意学英语,提高成绩。
2.2建立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好的英语环境和班级学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英语教师在课上课下和学生交流时,要重视学习环境和班级学风的造就,让学生感受到好的学习环境和语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成绩。教师要尽量开展更多形式的活动营造学习气氛,比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知识直观地表现出来,还可以关注生活中的英语,将平时听的好听的英文歌曲或英文电影展现出来,让学生来听来看,还可以让学生学着阅读英文的美丽诗句和文章,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奥妙和内涵。
2.3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授课。
不同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不同,所喜欢的风格和形式也是不同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使用不同的方式授课,并将学生的特点融入其中。教师要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尽力维护师生和谐的关系,弄清楚学生的各项特点,将学生的性格、心理活动和学习状态等融入到交流中,制订针对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经过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和实用,帮助学生进入新的英语学习领域,摒弃一部分原先的教学方式,将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活动都融入其中,让学生不仅学到英语知识,还感受到快乐和愉悦,消除对于英语的恐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霞.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研究[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11).
篇6
【关键词】数码钢琴 集体课 组织形式 内容设计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的课堂组织形式
1.独奏形式
利用音频控制系统中“个人示范与点评”的功能,一个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其它学生倾听,在点评时,主要针对该生对作品的技术处理和音乐表现进行讨论,指出优劣,达到取长补短的功效,避免自己弹奏时再出现同样的错误,这种回课形式所产生的一个积极因素就是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课下努力练琴,完成作业,而共同评析则使学生由被动地位变主导地位,增进交流,活跃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齐奏形式
随机选择几位学生,教师根据作品的性质以及弹奏者的技术水平规定适当的速度,进行齐奏式回课。完毕后,针对弹奏,引发讨论,讨论内容应以作品的结构,整体表现风格为主,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接纳学生反映的同时,启发思维,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量,从而更好的指导弹奏。齐奏回课较独奏回课有更大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对节奏、速度的严格把握方面,总会出现或快或慢的情况,这也就为学生在齐奏过程中的适应能力提出了要求,当自己的弹奏在与群体出现偏差时,应及时改正、积极调整,能迅速融合到集体的感觉中去。初训练时,老师和学生都会有不适应的感觉,时间长了,随着次数的增加,就会觉得乐趣无穷。同时,这种形式也考验了教师的“火眼金睛”,教师在倾听时,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防止有“滥竽充数”的现象。
3.轮奏形式
钢琴弹奏的“接力棒”,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游戏。一首作品,按照乐句、乐段或小节线的划分,分配给每位学生,当前一位演奏者结束自己的任务时,后一位要按时进入,完成规定的长度后,接下去的同学又要挺身而出,好比运动会上的田径接力赛,接力棒不能中途掉下,直到最后胜利而归。经过实践,此种形式深得学生的喜爱,紧凑、严密的衔接,锻炼了弹奏者的应变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4.重奏形式
无论对于弹奏者还是欣赏者,四手联弹,双钢琴的演奏形式显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多声部的层次进行,和声色彩的丰富对比,合作双方的默挈配合,都是激发学生兴趣、情绪的因素所在,合作性演奏要求弹奏者在完成自己所担当的音乐角色的同时,要密切注意同伴的演奏,这一自身形式所赋予的内涵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效的节省了时间,增加学生的上琴率,避免课堂上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
5.复式形式
当然不同于传统的高级程度的个人课,而是在其它同学练琴时间之余进行单独辅导。教师在上课开始的前二十分钟集中讲授新课的学习提示,包括创作背景、技术难点,训练目的,并作精细示范,而后,学生带耳机独自视奏,在练习的过程中,鼓励质疑,发现问题,教师当堂解答,并可利用此时间段,逐个进行旧作业的回课,因人制宜,解决弹奏中的各种问题,既提高了练琴效率,训练学生快速准确的识谱,又可细致针对个人,一举两得。
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内容设计
1.同曲不同段
以奏鸣曲为例,“奏鸣曲”是18世纪古典乐派常用的一种音乐体裁,由不同数目的乐章组成,乐章之间在调性、速度、情绪上形成对比,几个乐章作为一个整体,彼此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于某些程度较深的学生可选择速度快,演奏技法较复杂的快板乐章,而程度较浅的学生则先学习速度慢,旋律优美,技巧性相对不太强的慢板乐章。当学生作品完成后,可以一起用轮奏的形式将几个乐章完整的弹奏,感受音乐的完整性和音乐形象的变化。
2.同时期不同作品
教师在教学时可讲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总特征,再分述单个作曲家的创作特点。按作品性质、难易程度,有选择的布置给学生,这样虽然学生练习的作品不同,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还是统一的,让学生在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统一性的同时,又能掌握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风格,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不同作品的共性与差异。
3.同作曲家不同作品
如巴赫的作品,巴赫一生写了大量键盘音乐作品。虽然不同曲集有不同的创作背景,音乐性质,但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统一性特征:复调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差异,布置相应的作品,利用数码钢琴特殊的“配组”功能,按复调作品的几个声部将学生分组,一人控制一个声部,一起合作完成全曲。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4.同种技术不同作品
钢琴教学中的技术训练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音阶、琶音、双音、和弦等。而每首钢琴作品都有它训练的技术课题。针对程度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深度的曲目,来强化这一技术的练习,这样既照顾了程度差异又统一了教学目的。
5.同一教学目的不同教学形式
钢琴学习不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它更有音乐文化,音乐修养方面的要求。这样就要调整“钢琴课只弹奏作品”的观念,音乐欣赏与钢琴理论同样可以作为上课的内容。
教师可根据课堂学习内容选择MIDI曲库中相应作品给学生进行欣赏,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可以对整个乐曲的性质和特点有一个视听直觉的印象,并用以引导自己的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情趣,更快更好的正确把握作品风格。而那些较深程度的作品,虽然不能让学生演奏,也可以欣赏的形式进行学习。通过欣赏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和深程度的作品,再加上教师对欣赏的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分析,就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和学生的作品储备量。
另外,对于钢琴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学好钢琴的有效途径。科学性、艺术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钢琴教学首先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教师可以采用讨论的启发式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展开讨论、回答问题,巩固复习旧内容,从而获得新知识。
参考文献:
[1]陈朗秋.钢琴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9.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高晓光.钢琴艺术百科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组织形式;优化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育改革进程的实施与深入,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探讨新的有效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已经迫在眉睫,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优化教学重视起来,希望能探讨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科学教学组织形式,以下即是我对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形式的几点建议。
一、游戏竞赛教学,学习融入趣味性
小学数学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门较抽象的课程,要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和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和组织,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小学生通常争强好胜、好奇心较强,这时如果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可以引起学生注意的有趣教学情景进行游戏竞赛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学习数学。
现在电视节目中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综艺节目,不少小学生观看并很喜爱这些节目,其中很多综艺节目就是通过闯关、游戏、竞赛来进行比赛的,由此可见模拟游戏竞赛的教学组织是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的。例如,在进行加减法的学习中,我组织了学生一次“摘星星”数学竞赛,谁最后获得的星星越多谁就赢得比赛。比赛分你写我算、比比谁更快等环节,在“你写我算”的环节中,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十位数以内的数字随意加减,题目20道,在5分钟内完成,谁正确的题目越多,可以拿到的星星越多;在“比比谁更快”的环节中,我通过口述加减题的题目,最先算出来的人可以抢答,抢答并答对的题越多,就可以拿到越多的星星。通过这个游戏竞赛学生在课堂上更活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对数学进行认识理解。
二、启发式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小学教师只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人,真正的学习过程还需要小学生对课本知识和课堂讲解进行消化吸收和理解应用,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目的和应有的态度。小学数学教师能否掌握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组织模式的关键。
例如,在对小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启发时,我举例了数学国家研发科技、计算机运行和建设祖国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同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常见事物进行联系,并提出具有开阔思路的启发问题,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观察,这样他们可以有意识的将教材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发挥知识的智慧力量。例如,在学习简单几何图形时,首先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七巧板的拼接来启发学生对图形之间联系的理解,在亲自动手将七个大小形状不一的图案拼接时,逐步发现几何图形之间蕴含的数学逻辑关系,为将来的立体几何等学习建立学习基础。
三、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
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改革中提倡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小学课堂中组织合作学习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一方面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具备更深刻的情感教育色彩,可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组织好有效的合作学习课堂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沟通。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也是小学生的学习伙伴,合作学习必须有规定的问题、时间和汇报,而不是简单的把桌椅拼在一起做一个教学形式,这需要教师认真重视合作学习课堂的策划和组织,避免学生出现迷茫和毫无头绪的现象。例如,在学习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我会首先将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概念向学生讲解,然后问我们学习过的对称图形有哪些?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的事物有哪些?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分组讨论,这时大家就会集思广益,有的学生可以不断补充学习过的对称图形,有的学生比较善于观察生活,很快举出了门窗、蝴蝶和飞机等对称的事物,这时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于是很快大家都理解了什么是对称图形。合作学习就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组织教学,教师应引导和鼓励每一位小学都参与到合作学习的环节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与人交流、学会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总体综合素质。
四、结语
今后的教育发展趋势即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能力、学会如何去学习,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形式和活动都应该是为了服务教学,而不是以片面的以组织教学去代替传授教学,这样为了形式而组织教学会使学生容易迷茫,如何切实实现优化组织教学需要把握适当的时机和场景,同时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并探索优化组织教学的各个途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组织形式
数学课堂活动不是简单的将知识通过教师的传授“复制”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测、比较、尝试、推理、抽象、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在自己的现实经验基础上,通过主体实践而不断地“数学化”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来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秧田式
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是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这种课堂组织形式是最为普遍的课堂组织形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对于那些班级人数较多,教室面积较小的学校来说,秧田式是他们的最佳选择。秧田式最大的缺点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学时要注意的事项:1.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2.教学时,应注重充分利用其他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从而弥补课堂师生交流不足,尤其是生生交流不足的缺陷。3.可结合其他组织形式开展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让课堂富有生机。4.巧妙使用空间距离也可使“秧田式”的课堂更显轻松、和谐。
例如:《方位》教学片段:在教学《东南西北》时,课堂俨然是方方正正的“秧田式”,教师可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活跃课堂氛围,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都学得比较累了,休息一下,好不好?学生:好。老师:下面请坐在东面的同学站起来,跺跺脚。(学生站起来跺跺脚。)老师:请西面的同学站起来,向东面的同学挥挥手。(东面的同学也有礼貌向西面的同学挥手。)老师:南面的同学站起来,笑一笑。北面的同学也回敬一个。老师:大家都坐不住了吧,一起站起来放松放松,扭扭屁股,弯腰……
二、双冀式
双冀式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将课桌椅排成两行,像一只鸟飞行的翅膀。
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段。(课前便让学生呈“双翼式”相对而坐,假设“两翼”的学生分别为学生A、学生B。)老师:今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猜一猜,什么数能被3整除?学生A:个位是3的数能被3整除。学生B(反驳):13、23都不能被3整除。学生A:个位是6、9的数能被3整除。学生B(反驳):16、19都不能被3整除。课堂一时陷入沉默,有的学生在埋头思考……学生B: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学生齐:是的,是的,规律找到了,只要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是3、6、9,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学生A:12能被3整除,可它的数位上没有3、6、9呀?这又怎么解释呢?……这样,“两翼”的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激烈的辩论中,规律越来越明,真理逐渐浮出水面。
三、小组合作式
小组合作式是学生以4-6人为单位围在课桌(几张拼在一起的课桌)周围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例如:《循环小数》教学片段。学习完循环小数的概念后,出示下列7个数;①5.2②3.444……③3.08181……④9.87676⑤9.7676……⑥9.4303208……⑦3.1415926……老师:仔细观察这7个数,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具有相同的特征吗?学生A:①和④的后面都没有省略号,而其他各数后面都有。名师:真好!就像这样,还能发现其他的特征吗?把具有相同特征的数写在一起。同时思考两个问题:(1)你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分别给它们取个名称吗?(2)你能用画图的形式,把这些数的关系表现出来吗?(学生开始独立地想、写和画。)老师:好,小组长组织一下,每位成员把自己的思考在小组中交流,集中成小组意见。等会我们看哪个小组取的名字和画的图最好?(小组开始讨论,确定最佳方案。)老师:哪一小组愿意交流下你们的名称和图案……小组A代表:我们认为…(讨论完分类和名称以后,讨论用图形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老师;用怎样的图形,可以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呢?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交流?小组代表发言。(用画韦思图的形式,表示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以及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之间的关系)老师:他们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这些数的关系。有道理吗?让我们请这一小组的同学来给我们解释一下,好吗?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来个小组比赛。等他们解释完以后,咱们针对这个图形来个现场提问,谁提出的问题,这一小组的同学都回答不出,提问题的小组就加一分。但提出的问题自己要能回答,否则倒扣一分。如果没有问倒这个小组,他们就加五分。同意吗?学生:同意2。老师:那就开始吧!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组织形式
一、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教育特点是平等、民主,活跃和朝气蓬勃的。“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才可以去自主选择合适的、有效的课堂模式。
二、教师渊博且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支柱
在以前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种说法在社会发展速度较慢的年代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当展极为迅速的社会,一桶长期不更新、不流动的水,会变成死水,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长流不息且清澈的一眼泉水。
从教师传承文明、教书育人的使命和承担的社会角色来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教师应该是人类终身学习的楷模和示范,教师的终身学习尤为重要。高频率、快节奏的时代脚步,带来的是教育内容面临的问题,很多新鲜的事物会栉次鳞比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课堂里和讲台上。新知识、新理论、新现象、新问题使我们应接不暇。一朝受教,终身受益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学习就和吃饭一样重要,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这个变化频繁的时代。
三、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备课时要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师永远不要喧宾夺主,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学习和吃饭、走路一样,必须亲力亲为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教师要相信学生是很有能力的,他们的潜能蓄势待发,却又深藏不露,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它就会喷薄而出。
下面本人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几种化学课型的特点阐述一下如何有效的组织高中的化学课堂。
1.新授课的有效组织
新授课的教学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中重教师 “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案”是“以学定教”教学形式最重要的操作材料,学生就是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预习的成果和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去听课;教师则根据学生在学案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解决疑问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三维的教学目标。
“导学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做到按学科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学生的共同特点、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分层次确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要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困生的成功体验,也要激发优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演讲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而这一切都是人才必备的要素。
2.实验课的有效组织
实验是化学的学科基础,作为教师不仅要会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实验,更要会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实验。
例如,在学习氨气的喷泉实验后,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喷泉实验的原理自行设计合理的喷泉实验装置并通过亲自实验进行验证。这样操作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它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习的信息。
3.复习课的有效组织
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每一个知识点,并且为每一个知识点配针对性练习,然后评选出最优秀的导学案进行展出。这样操作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并增强了成就感,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人生价值。
4.讲评课的有效组织
可以采用难题展示点评,中等难度的题目讨论的模式。经过几年的认真实践和不断的修改完善,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无定法,但每一位学子对知识的渴望之情是相同的;教无定法,但每一个教师盼望学生的成才之心是相通的。让我们教师联起手来,共同探讨研究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提高我们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也为我们自己打造出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物理新课程 科学探究 经历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是实现学习方式多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理《物态变化》一节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的知识为核心的。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做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再讲解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过程特征。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以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熔化和凝固概念的规律本身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凝固和熔化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上。首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水结成冰、冰熔化成水”这样的典型事例引出熔化和凝固这种现象;然后结合事例引导学生猜想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猜想不是瞎想,应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或者对一些可能性做出假设。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记录,以便在验证之后和开始时猜想情况进行对比,这也是一种学习。有了猜想之后就要进行验证,看猜想是否正确。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物理,教师应根据探究的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1.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水中,通过烧杯对水进行加热?2.烧杯中要放多少水才合适呢?3.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什么位置才比较合适?4.怎样才能把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合适的位置?5.实验当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记录?6.实验操作的程序是什么样的?7.怎样才能保证实验的过程安全操作?”学生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实验方案也就已经确定了。方案确定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并收集证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操作过程当中的所有问题,包括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安全隐患等等。在学生完成实验探究以后,学生通过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十分理想,如熔化的温度偏差较大,所画的图像并不能明显地看出来熔化过程等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观念来看实验都是失败的。现在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已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实验的结果是否理想,更要关注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参与程度。不管实验的结果如何,在得出实验结论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让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1.你的猜想和实验结论是不是一致哪?2.你的结果和其他同学相比有没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有较大的差异原因是什么哪?3.在探究过程你是否发现了新问题?4.你对这个装置是否有新的改进?5.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哪?”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如果学生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但他能找到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收获。通过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是在于不仅注重探究的结果,同时也注重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当然,学生在刚刚学物理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控制好科学探究的操作难度和思维难度,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当中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因素。比如在声现象的教学当中,由于对于声现象学生并不很陌生,所涉及到的实验器材又比较简单、操作也很方便。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参与引导学生经历研究声音产生的过程,交流所发现的实验现象。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认知过程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性方法。再比如《大气压强》的教学,以往都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进而再由教师来讲解大气压强的数值以及测定方法。而现在的教学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通过对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这样来设计大气压强的教学,通过学生在课下的观察现象和搜集资料、动手做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存在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法。通过课上学生对课前准备的展示与交流,从知识与技能上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也感受到了向四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强的事实。从过程与方法上来看,学生在准备工作中经历了猜想、假设、实验验证、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来看,通过参与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以及交流合作等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这样的新课的引入,从课程目标三个方面上来看,都是符合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的。另外关于大气压强的测定的实验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多是通过看挂图或录象来直接给出托里拆利实验的结论。而现在我们考虑到应该在知识的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引导学生来进行科学探究,所以关于大气压强的教学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通过压强的定义式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大气压强的数据。首先让学生来设计方案,使学生经历设计方案的过程,并且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际的验证。在验证当中发现问题时再不断地修正方案,这样经历一个设计新方案——进行实际验证——完善方案的科学探究过程,最后再给出托里拆利实验的结论。这样的处理会充分地利用教学当中科学探究的素材,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另外,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学生探究活动与传统的学生实验是不同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师预先规定好的程序来进行操作,得出教师预计的实验结论。现在的实验探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来交流研讨探究的结果。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课程教材注重到了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比如在《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之初,我们就应该避开那些比较抽象的、一般化的物态变化和那些非常严密的物理概念,而应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比如晒衣服的问题)出发,认识到一种具体物质——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从衣服上跑掉了!”从这样一个学生很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来认识汽化现象。再比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的教学,这个知识点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一个分化点。但是在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应该进行改革。尽管在探究活动之后需要一些定量的计算,但是应该尽量避开那些意义并不很大的一些模型化的繁杂的计算,应该像教材当中的例题和作业那样设计一些有实际背景、有实际意义的习题。再比如《光的反射》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落实上,只关注如何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而应该从实际的问题出发,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物理知识在实际当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出发来引入所要研究的内容并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来解决这些相应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