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10 23:5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琴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而目前口琴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没有对口琴教学进行仔细的研究,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演奏。针对口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提高口琴教学的效率,使口琴艺术在学生中得到普及。
1.激发学生学习口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口琴也是这样。在学生开始学习吹奏口琴前,我先将收集到的口琴演奏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很受鼓舞,他们想不到小小的口琴能发出这样美妙的音乐,学习热情高涨。然后教师要在示范演奏中,让学生明白口琴是用吹气和吸气两种方法来演奏发声的,在吹单孔单音时,含孔的嘴型就好像是用嘴吹蜡烛的形状吹或吸一个音孔并发音。这时学生就能对照口琴音位图吹出单音了。口琴教学中一般都是从单孔单音(旧式单音)开始,首先要认识乐器的构造、发音原理和方法,找出音与音之间吹吸的排列规律,然后记往这些音的位置,并通过小小的乐曲练习巩固,让学生达到吹吸自如的程度。最后在音乐知识的支持下,经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大都能不同程度地掌握方法。
教师总结吹的音 1 、3、5,吸的音2、4、6、7,并且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在黑板上,接着在中音区用 1 、2、3、4、5五个音编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曲练习,使学生在初学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加强学习口琴的自信心。
2.教给学生记住音的排列位置
口琴音位是按吹吸有规律地排列,这是为了在演奏过程中让呼吸流畅,而音阶的练习,不但能锻炼呼吸,还能通过练习让学生记住固定音高的位置。我将常用的音按高低排列起来,要求每次练习前先练习音阶(个别音位与音阶不符,是为练习方便),并变换不同的节奏进行练习,如下例:
3 6 5 7 1 2 3 4 5 6 1 7 3 2
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
学生通过上面的练习,掌握了口琴上常用音位置的排列。此时将学生熟悉的儿歌如《小星星》《粉刷匠》等的乐谱展示给学生,由于学生会唱,所以学习的欲望很强烈,也就很快学会了乐曲。
3.教给学生简谱知识和视唱能力
学生在学会几首乐曲之后,已经不满足教师给他们的乐谱,会试着吹自己喜欢的乐曲了。这时教给学生简谱知识,在每次练习之前先进行乐谱的视唱练习,让学生知道拿到一首乐谱应该怎样去练习吹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口琴学习的质量。
4.教学生解决乐曲吹奏中的呼吸问题
在乐曲练习中,往往有些乐曲吹音或吸音频繁出现,吹奏者呼吸不流畅,因而吹奏的乐曲不连贯、不完整。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乐谱中标出吹或吸的标记,引导学生在这个位置调整呼吸;或者将这个乐曲移调演奏,如乐谱吸音太多,用移调的办法可能改变了吹吸的关系,使吹奏流畅,也可能移调后乐曲色彩明亮,旋律清晰,更好听了。同时,移调丰富了口琴演奏的曲库。如:
《粉刷匠》1=F 2/4
55 5|55 5|35 653|23 5|
上例如果用C调口琴吹奏,那旋律比F调低了四度,且吹音多、吸音少,造成呼吸紧张,音乐效果低沉,没有生气。如果将乐曲移到C调,按下面的乐谱吹奏,就能吹吸自如,也在童声演唱的音域内,音乐效果将有明显的变化。如:
《粉刷匠》1=C 2/4
11 1|11 1|61 216|56 1|
5.纠正吹奏过程中出现的毛病
(1)要求找到口琴的高音与低音,将高音持在右手,24孔口琴从第9孔开始吹1音。
(2)含孔太大会造成吹奏出来的音色不清脆,有杂音,正确的含孔就像嘴吹蜡烛的形状,用口盖住琴格。
(3)吹奏时要养成用手移动口琴的习惯,口不要离开口琴,换气时也是这样,这样在气息的支持下,演奏的音乐连贯、流畅,很有感染力。
篇2
关键词:口风琴 乐器进课堂 音乐素养
乐器进课堂是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选择适宜的乐器,并把它用好、用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价值与意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教育部亦明文规定进课堂乐器有口琴、竖笛、口风琴。其中口风琴以其音色优美、简单易学、携带方便、经济耐用等优点率先进入音乐课堂。学生借助口风琴校正视唱音准,通过吹奏、给他人伴奏或与人合奏,增加了音乐活动的机会,更多地听、唱、奏使学生音准、视唱能力、音乐活动积极性和音乐素养有较大提高。
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有句名言:“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小学生好奇心强,喜好新生事物,口风琴的出现,犹如音乐课堂中的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使学生从“听”、“唱”延伸到奏和演,口风琴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节奏感、音高感,培养了学生视奏能力。在上口风琴的第一课时,我并未直接讲授口风琴的演奏方法,而是演奏了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曲目。如《可爱的家》、《同一首歌》、《童年的回忆》等。在演奏过程中,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和着音乐唱了起来。每演奏完一曲,教室里都响起阵阵掌声。学生完全被那优美的琴声所感染,眼中充满了兴奋和渴望,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我趁热打铁,接着讲述口风琴的结构、发音原理和演奏方法,同时对演奏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进行了规范性的操作演示,使学生能够通过看和听直观性地了解该乐器演奏的方法和要点,为以后口风琴教学打好了基础。
同时在歌唱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口风琴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视谱——认唱——弹奏——听辨等环节进行自主地学唱歌曲。还可以把口风琴演奏运用到欣赏教学中,在原来听、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弹一弹、听一听,使学生在愉悦的欣赏活动中,全身心地体验、感受和理解音乐。
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顾全整体的优良品质
一个班级50多个学生,其音乐基础有好有差,一部分学生由于参加了我校的管弦乐队训练,很快就掌握了口风琴的演奏方法。与没学过器乐的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差异很大,使我的教学有了一定的难度。而课堂器乐教学是通过课堂集体教学形式进行的,演奏的形式也是以齐奏、合奏为主。怎样才能缩小这种差异呢?教师个别辅导可以让一些学生迅速提高演奏水平,但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时我想到了合作学习,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我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采用集中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并注重充分发挥尖子生的作用,进行“一帮一”、“一带多”。尖子生能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而感到自豪并充分展示他们的特长。基础差的学生由于得到了老师的个别辅导,基础一般的学生由于得到了尖子生的个别帮助,演奏水平迅速提高,促进了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三、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成功,在成功中学习
自信心是成功的种子。一个自信心强的人,总能征服聆听者。在视唱歌谱中更是如此。有些孩子特别是变声期孩子由于生理原因怕唱不准就没信心唱或不愿意开口视唱。口风琴演奏就能改变这些音乐教学中的尴尬状态。可通过口风琴来验证学生的视唱音准,通过检验的学生觉得自己唱得好得到大家的认可,越唱越有信心,越唱越好也越喜欢视唱;音准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借口风琴来校音从而达到唱准音;不愿意唱的学生还可借口风琴来代替嗓音,从而避免对音乐的回避。
篇3
器乐进课堂是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必由之路,它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良好情操。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器乐进入音乐课堂,就是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让学生亲自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美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口风琴作为一种键盘式乐器,它体积小,音准好,旋律性强,携带方便,将键盘与吹奏巧妙结合。由于它利用簧片发音的办法,发音准确,并且简单易学,从而逐步在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推广使用。
因此把口风琴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当一件乐器作为一种教学用具出现在学生眼前时,肯定会很感兴趣,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当他们拿到口风琴后的第一件事情都是不约而同的用手去按键,还都不知道口风琴演奏的原理,当我弹奏一首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乐曲之后,学生都被这优美动听的琴声所吸引。在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中,都是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这样让学生觉得很枯燥,不能调动学生上音乐课的积极性,也不能达到施行素质教育的目。如果用口风琴学唱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到优美的旋律,提高的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很好的学习歌曲,解决唱歌教学中音准问题等难点,丰富了课堂内容。如在学校条件可以允许的情况下,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学习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旋律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乐理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课,爱上音乐课,从而达到音乐“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歌唱教学为主,所以“口”和“耳”占着主角的位子,随着口风琴的加入,由原来的“口”和“耳”逐渐发展成现在的“眼、耳、口、手”多种器官协调发展的音乐课堂。如果要很好的演奏一首歌曲,就必须先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如:节奏、音符、节拍,以及认识键盘和简单的手指触键方法。
学生在学习口风琴的同时,这些基本的音乐素质潜移默化的被学生给很好的吸收了,在口风琴教学中强调结合键盘乐和吹奏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培养了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为人人参与的直观化教学中解决了音准、节奏、吐音、气息等难题,磨练他们对学习,工作一丝不苟的意志。
三、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生活中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团队精神。一个懂得合作的孩子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易于取得成绩。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和工作中将遇到许多的麻烦。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都爱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表现出自我意识,没有一种集体感,通过口风琴的教学,不仅能够改变这样的自我意识,还能够锻炼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四、培养学生动手和创作能力
篇4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交际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
首先,要让所有学生确定交际的主体地位。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让学生学会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同时,还要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各学科以及学生课余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动态的、生活化的、实用化的氛围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使他们形成积极、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
其次,要让每个学生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是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殿堂,他们总是在侃侃而谈,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的过程中。
二、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口语交际兴趣
可以说,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兴趣。而要激起学生交际的兴趣,教师必须积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引爆点”,激发其交际的欲望。另外,教育心理学指出: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当学生感到口语交际是一种需要时,这种内在的潜力就会把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所以,教师要多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口语交际真正是自己的一种需要。同时,还要多鼓励、引导学生克服思想、心理上的障碍,不讽刺挖苦,允许说错,允许补充,允许修正,允许质疑、申辩、反驳,允许保留,努力消除说话怯场、跑题、罗嗦、片面、伤人等毛病。
三、构建互动平台,提高交际能力
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只重视读写,而轻视听说。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口语交际平台。
一要有意识地设计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如,口语交际《当小记者》的教学设计,应当注意两点:一要做到师生互动。教师扮演记者,全体学生为被采访对象,记者进行现场示范采访。二要做到生生互动。学生既充当记者,又扮演被采访对象,在全班范围内开展生生交流活动。在教师有意识的师生、生生互动设计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充分锻炼。
二要有意识地组织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过生日要不要请同学吃饭》时,我首先出示讨论要求:“要还是不要?”,并让学生自由结合,针对要求小组自由讨论,小组内形成一致意见。其次,选派一名主持人,倾听各小组的主要意见(小组代表也可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教师协助主持人筹备全班交流会。第三,主持人主持全班交流会,各小组阐述交流意见(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可作补充),教师要适时对各小组的发言以充分肯定。在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学生自然会得到充分的听、说的训练。这样,整节课学生都会在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
四、多样训练,因材施教
1.让学生参与讨论
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好形式。只有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的讨论,学生的说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特别在生与生、师与生互说互评的开放性讨论中,不仅能提高学生说的胆量,说的欲望,说的能力,说准确、说流利、说生动,而且能提高学生说的思维品质,使思维变得灵活、敏捷、流畅与独特。可以说,能使学生享受无尽的快乐。
2.让学生创说
所谓创说,就是指导学生以教材为凭借,抓词抓句,抓段抓篇,并充分利用课文空白、课文特点等,创造性地练说。
(1)抓重点词语说
在教学中,灵活地、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当时的情境,用教材中的重点词语说一句、几句或一段,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累词语,提高口语能力,而且对准确理解词语,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也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抓文中空白处想象说
课文中有不少空白处,教师可据此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插说或续说。通过插说、续说,不仅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抓住内容变式说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好范例。除此之外,课文还应成为学生说话的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的好“教材”。
五、积极评价,增强信心
篇5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构建主义;寝室
一、 当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口语作为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之一,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搞好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英语专业教学目的的关键,所以英语口语实践教学改革是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问题。而传统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学生为客体,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又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具体的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哑巴英语”,或者说话不得体,不得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构建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运用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英语口语教学延伸到大学寝室,改革英语口语教学的传统模式,将成为一条可行之路。
二、构建主义及其教学理论
构建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既是真实的,也是可以被“科学”认识的,只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事物的本质不存在于单个事物本身,而是存在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事物之间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的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那种关系”构建主义特别关注对于结构的感知和描绘,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关于客体事物的结构模式来达到对客体的认识。正如英国学者特伦斯·霍克斯指出的,“结构主义基本上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由此基本思想衍化出来了构建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论,构建主义对学习也赋予了新的意义“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D.J.Cunnighan,1991)。即:第一,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构建过程;第二,建构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学习者与外界和他人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合作的过程第;第三,学生掌握构建主义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也就掌握了主动认识、表征客观事物的能力,也就达到了“学而能用”的教学目的。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努力使学生建立对学习所涉及客体世界的结构模式,同化,学生根据自身原有知识解释、接受学习对象;顺化,学生无法按原有知识接受的事物后进行的自我修正、自我调整;平衡,学习者通过自我修正实现自我认知结构的再次实现、提升。构建主义强调学生不是习得关于客体事物的固定知识,而应得到的是平衡认知的能力,在平衡——失衡——再次平衡中不断主动去构建掌握客体世界的结构模式,应对新的环境刺激。这一过程仅仅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内是无法实现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实现需要延伸到课堂以外,不断的进行新的环境刺激,以不断的实现新的顺化和平衡,把课堂、寝室、公共场所等不同环境在教与学的界限打开,真正实现开放式教学,从而引导学生以自主自动的姿态介入对客体世界结构模式的掌握,进而达到学——用,自学——自用的教学目的,实现学生外语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教学水平的跨越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英语口语教学方法论
英语口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走出课堂、教材等既定的交际情境,并且可以“张开嘴、说的出”,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构建主义教学理论采取了开放式教学法、整体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新的口语教学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改变“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的构建口语交际、应用等方面的动态平衡能力,达到口语教学的目的。
1、开放式教学法。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开放式方法则要求在口语教学中重视并解决实际交际情境中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具体而言,教、学双方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多次进行,每次都改变情境,改变目的,改变侧重点,每个知识内容的教、学都要充分涵盖不同的情境,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尽量还原交接实际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并在每次情境实践口语教学中都涉及多个其他概念。这种开放式教育理论,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对知识内容的立体的、多角度的理解,形成全景式的交际经验。
这样就要求要充分调动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建立“无处不在”的口语交际氛围。在课堂上,要综合运用电影、音乐等现代多媒体等直观道具,采取主题讨论、小组情境模拟交际、即兴表演、剧情化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情境当中,课堂外围绕同一知识内容,交际情境拓展到网络、医院、商场、寝室等实际环境进行实际交际应用。这样,同一教学主题的多次同化、顺化、平衡,学生就已经拥有大量的简单的结构化的模式,而且在其间已建立的丰富的联系,因而能够向大量的其他交际情境扩展,灵活的对交际障碍进行表征,这样,也就达到了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 。
2、整体教学法。构建主义教学理论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建构欲望,为完成整体任务需要,学生同时完成并掌握基本的及各层级的知识。按此教学法要求,在口语教学中,首先选择相对简单的交际情境,同时提供原则性的建议,让学生探索,发现进行交际的基本要素、上一层级知识,直至顺利实现简单口语交际,然后逐步将交际情境复杂化,引导学生自主的、深入的构建关于交际情境的结构模式。
篇6
【关键词】 格列吡嗪片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0引言
格列吡嗪是一种亲脂性弱酸,为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 口服吸收快速完全,且无首过效应,其体内作用机理是直接刺激胰岛素β细胞的分泌功能,促使内源性胰岛素的释放增加而降低血糖. 临床疗效确切,常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1-2]. 如今该药生产厂家众多,药品质量问题较为普遍,如辅料及生产工艺等因素的不同可直接造成格列吡嗪片在人体内药物释放特征的改变[3]. 释药过快会导致患者血糖过低,而释药过慢则降血糖效果不佳. 为确保我院临床用药的质量,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2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国产和进口格列吡嗪片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4-5].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仪器LC10AVP高效液相色谱系统,7725型进样阀(配100 μL定量环),SPDM10AVP二极管阵列紫外可见检测器,CTO10AVP柱箱,Classvp5.032色谱工作站;Hypersil C18不锈钢分析色谱柱(150 mm×4.6 mm, 5 μm).
1.1.2药品和试剂受试制剂:格列吡嗪片(西安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制药厂研制,批号:031010,5 mg/片);参比制剂:格列吡嗪片(意大利Farmitalia Carlo Erba公司,批号:040521,5 mg/片);格列吡嗪标准品(西安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制药厂提供,含量为98.91%). 甲醇和乙腈为色谱级,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过程中均使用去离子注射用水.
1.2方法
1.2.1色谱条件按文献[6-7]法加以改进,流动相为乙腈(含1 g/L三乙胺和15 g/L冰醋酸)-水=40∶60. 固定相为Hyper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0 μL;检测波长225 nm(在本条件下,经UV扫描,该波长为最大吸收处).
1.2.2专属性在本色谱条件下,格列吡嗪的保留时间为5.88 min(图1),血浆中干扰物质与格列吡嗪可达基线完全分离,确保分析的专一性.
1.2.3给药方案l2例男性健康受试者,年龄(23.7±3.0)岁,体质量(60.9±7.9)kg,身长(170.6±3.7) cm;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无药物过敏史. 以标准二阶段交叉设计(twoperiod crossover design)自身对照试验法,将1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第一阶段第一组口服国产的格列吡嗪片10 mg,第二组口服进口格列吡嗪片10 mg. 经2 wk清洗期后,两组交换服药品种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受试者试验前禁食12 h,于次日07:00空腹用200 mL温开水按规定的剂量及方法给药,服药后4 h 和10 h进食统一餐,服药前及服药后0.5,1,l.5,2,3,4,6,8,10,12,17 h分别抽取空白血样5 mL,置肝素抗凝管中,离心分离出血浆后密封置-20℃冰箱中保存,待测.
1.2.4血浆样品预处理精取血浆样品1.0 mL于试管中,加人适量格列吡嗪标准液,每支试管均加人0.5 mol/L盐酸200 μL,漩涡混合1 min,再加入5.0 mL氯仿,漩涡混合萃取3 min,离心(15 000 r/min,-15℃) 10 min. 精取氯仿层4.0 mL于尖底试管中.在40℃水浴中以氮气流挥干,残渣加130 μL甲醇漩涡混合溶解(冰浴中),100 μL进样分析.
2结果
2.1标准曲线的制备取混合人空白血浆1.0 mL共8份.分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格列吡嗪标准液,配制成浓度分别为l0.3l7,25.055,50.109,103.166,206.332,397.926,604.258,810.590 ng/mL的血浆样品. 按1.2.4项下的处理方法操作,记录各色谱峰的峰面积. 以配制的格列吡嗪浓度(C)为横坐标,以相应的色谱峰面积(A)为纵坐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运算,求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1.9628×l0-3A+1.6693 (r=0.999,n=6),最低检测浓度为8 ng/mL(按S/N=3计).
2.2回收率的测定取1.0 mL混合空白人血浆,分别配成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血浆样品(618.996,265.284和32.424 ng/mL). 每种浓度配6份,按样品预处理方法操作后进行分析,将所得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求出测得量与已知加入量相比得方法回收率;将所得峰面积与同量的格列吡嗪标准溶液直接挥干进样所得峰面积相比得提取回收率. 结果方法和提取回收率相近(表1).表1格列吡嗪的方法和提取回收率(略)
2.3精密度的测定取空白人血浆加入适量格列吡嗪标准液,配制成低、中、高浓度的血浆样品,浓度分别为29.476,221.07和707.424 ng/mL,在1 d和8 d内照样品测定法重复测定6次,求得格列吡嗪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表2).表2格列吡嗪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略)
2.4稳定性本试验考察格列吡嗪血浆样品冰冻前及-20℃冰冻两周后的稳定性. 取1.0 mL空白人血浆18份加入适量格列吡嗪标准液,分别配成高、中、低三种浓度血浆样品(707.424,221.070和29.476 ng/mL),按1.2.4项下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处理后,计算冰冻2 wk及冻融对样品稳定性影响,求得冰冻前后浓度变化比率分别为(100.35±5.19)%,(99.32±3.42)%,(100.13±2.18)%.
2.5药动学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中国数学药理学会开发的3P97药动学统计软件处理,Tmax和Cmax为实测值,以CT曲线末端直线部分血药浓度的对数与对应时间点进行线性回归,求得消除速率常数Ke;以T1/2Ke=0.693/Ke,得到格列吡嗪片剂的体内消除半衰期. 用梯形法求算两种格列吡嗪片的AUC(0-17h)和 AUC(0-∞),(AUC0-∞=AUC0-t+Ct/Ke). 结果表明,格列吡嗪片剂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处置符合一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表3),两种制剂交叉给12名健康受试者,平均药时曲线相近(图2).表3健康志愿者口服10 mg格列吡嗪片后的药动学参数(略)
3讨论
本试验采用精确度和准确度均高且易普及的HPLC法测定血浆中格列吡嗪的浓度. 在确定色谱分离条件时,经系统性比较,采用改性乙腈(即在乙腈中加入1 g/L三乙胺和15 g/L冰醋酸)与水做流动相效果最佳,与报道的甲醇磷酸缓冲液相比[6],不但柱压明显降低.而且分离度及灵敏度显著提高,格列吡嗪的保留时间从10.3 min缩短到5.8 min,从而大大缩短了样品分析的时间. 结果表明在本色谱条件下,提取回收率达78%左右,日内、日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可确保分析方法的专一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
从两种格列吡嗪制剂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可见,格列吡嗪片在人体内的处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本文评价分析了国产及进口两种格列吡嗪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国产格列吡嗪片各时间点的Tmax、Cmax及AUC均较进口的格列吡嗪片略高,但各参数间无统计学差异,与文献报道的格列吡嗪片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基本一致[6-8]. 此试验结果对该药在临床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在整个试验过程所有受试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Basu A, Jensen MD, McCann F, et al. Effects of pioglitazone versus glipizide on body fat distribution, body water content, and hemodynamics in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 Care, 2006, 29:510-514.
[2]Srinivasan K, Viswanad B,Asrat L, et al. Combination of highfat dietfed and lowdose streptozotocintreated rat: a model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pharmacological screening [J].Pharmacol Res, 2005,52(4):313-320.
[3]Verma RK, Garg S.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osmotically controlled oral drug delivery system of glipizide[J]. Eur J Pharm Biopharm, 2004, 57:513-525.
[4]王萌,东,赵磊,等.盐酸曲马多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20):1902-1904.
[5]张琰,杨蕾,刘梅,等.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172-175.
[6]田鑫,贾琳静,张莉蓉,等. 格列吡嗪片健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 16(3):223-224.
[7]胡玉钦,薛洪源,侯艳宁,等. 格列吡嗪分散片的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8):463-465.
篇7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家长往往将自身对艺术文化的需求和渴望寄希望于他们的孩子,希望通过器乐学习,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与个人素养,让艺术充实孩子未来的美好人生。于是,浩浩荡荡的学琴大军在幼儿园阶段即初具规模,一路奋战到初高中阶段,“童子军”俨然已成了行家里手。这样的现象在很多学校,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学校已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在我校更为突出,因为我校是交响乐特色学校,每个年级各有一个交响乐特色班,班中大部分学生都具备—定的器乐演奏水平,真可谓“欲问仙乐何处有,特色班中走一走”。但是,在普通的教学班中,除了有部分器乐专长的学生,大部分是普通文化生。因此,按以往的器乐教学方法授课就显得不够顺畅:对于特长学生而言,学习口琴、口风琴等乐器过于简单了一些,而对于没有器乐特长的学生,在有限的器乐教学时间内也无法解决深入学习和扩展曲目的问题。于是,学生之间演奏程度的差距日益明显,造成了课堂器乐教学的停滞不前或流于形式。
面对这种现象,如何使具有不同器乐演奏水平,使用不同乐器的学生都能通过器乐课堂来提升演奏水平,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呢?笔者立足学生的发展实际,融入课堂器乐教学的核心理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别,进行分层器乐教学的尝试,经过多年实践略显成效。以下是一些具体做法:
一、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
教师在接手每一个新的教学班级时,不要着急上课,应先给让每位学生制作一份个人艺术特长档案。首先,以调查问卷等形式,调查学生的艺术特长,尤其要突出“器乐教学”板块,有重点地在问卷中调查学生器乐演奏水平。之后,再以“才艺展示”为平台,提供器乐特长学生演奏展示的机会。这样一来,不仅使教师掌握了器乐特长生的大致情况,也熟悉了没有任何器乐演奏基础的学生和其他艺术特长生的情况,便于今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器乐教学。
二、分层教学。协调各水平关系
笔者所尝试的器乐教学学具为口琴。在了解学生的口琴吹奏基础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吹奏小组,每个班大致2__3组,分别是A:基础组;B:提高组;C:演奏组。各组座位相对集中,各设组长一名,在日常的训练中起组织指挥的作用。依照—定的演奏任务,三组同时进行练习,其中,A组同学主要练习单音、音程及简单的旋律演奏,尤其注重掌握口琴的基本演奏姿势,找准各音的准确位置及正确的呼、吸等;B组的同学大部分具有—定的口琴吹奏基础,但欠缺—定的吹奏技巧,他们练习略微复杂的乐句及曲目或重点练跳音程;C组由个别口琴演奏基础较好的同学组成,他们要对乐曲进行更好的表现和处理,要在演奏中加入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能用更丰富的口琴演奏技巧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但是,在此类分组方法训练的过程中产生了_一个重要问题:有一些器乐特长生虽擅长其他乐器,但是口琴的吹奏基础并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按常规的分组法他们有可能被分在A组或B组,这在—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和优越感。他们往往表现得比较消极,对口琴学习不屑一顾,有的甚至放弃了对口琴的学习。
那么,这些器乐特长生有没有必要再学习口琴等课堂乐器呢?他们普遍反应:“课堂上学习这些小乐器的目的无非是以乐器为途径,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而我们通过自己学习的小提琴、长笛等乐器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其他同学学吹口琴,是因为他们不会其他的乐器,所以学好口琴对他们很重要,对于我们而言意义不大……”
这些学生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器乐进课堂,并非为了学习乐器而学习乐器,而是以器乐为途径让学生来感受音乐、参与音乐,更好地理解音乐。为什么不能寻求一种发挥器乐特长生积极性,将特色乐器与口琴结合起来丰富音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途径呢?在这种思路的推动下,笔者征求各班中器乐特长生的意见,将一些更愿意演奏自己专长乐器的同学另列为D组(特色乐器组)。在分组排练时,根据作品的要求,选择一至两类乐器与口琴分别担任领奏或独奏,D组内其余学生则自行选择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为作品伴奏。
三、各取所长,共同演绎音乐作品
要在短暂的课堂器乐教学时间内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还需要对上述4个器乐演奏小组进行有效管理,采用流动机制,对于能晋级的学生实施奖励机制(即能从A组晋级到B组或C组),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不定时地对组内学生的演奏水平进行抽查,并落实好组长的工作任务,采用组内互助、跨组协助等方式(如邀请C组同学深入到A组指导相关的演奏等),切实掌握各组的动态并提升各组的演奏水平。同时,教师在作品改编处理上要尽可能地服务于学生的演奏基础,既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尽快上手演奏,又要具有—定的挑战难度,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水平学生的演奏积极性,为他们“量身定做”属于他们的音乐材料。首先是要对每个音乐作品有明确的划允让不同技术难度的乐句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演奏,如某些乐句设计成领奏的形式,由特色乐器组同学或是口琴C组来担当;某些难度不大的乐句则用口琴齐奏等方式;而对于程度较浅的学生,教师则为作品写上简单的口琴伴奏(这些伴奏旋律简单,节奏鲜明,易于演奏)……总之,教师要做好扎实详细的案头工作,立足学生的演奏实际,为他们配置不同的演绎方式,尤其是对于器乐特长生较多的班级,要尽量让所有特长生都能用他们的特色乐器参与到领奏或齐奏中,激发他们演奏的热情,甚至可以动员他们主动参与到对作品的改编中来,从而更好地带动整个班级的器乐演奏氛围。
在一些优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笔者改编并排练了一些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爱的器乐作品,包括《虹彩妹妹》、《采茶灯》、《丰收锣鼓》、《晚会》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演奏水平,主动地参与到作品的演奏中来,在演奏中体验、在演奏中成长。
尝试分层次器乐教学实践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器乐演奏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他们共同合作、分享音乐,在音乐中感悟与成长的过程。尤其针对我校器乐特长生众多的现状,通过分层器乐教学,他们以特色乐器的方式参与到课堂器乐演奏中,大大丰富了课堂器乐演奏的氛围,使单调的口琴教学变成了器乐交响,丰富了色彩,增强了表现力,学生的参与热情更浓了。
篇8
口琴合奏、重奏的演奏形式已有百年的历史,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的学校、音乐会上以及娱乐场所经常可以欣赏到口琴合奏、重奏的表演。由于各国演奏家、音乐家的不断努力、创新,这种艺术形式无论从演奏以及编曲、配器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些年来,口琴做为“乐器进课堂”的首选乐器,在中小学普及开来,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口琴课并组建了口琴乐团,下面就口琴教学以及口琴乐团的建设谈一些个人的建议。
一、口琴的选用
我们常见的二十四孔上下双排音孔的口琴叫做复音口琴(Tremlo Harmonica),双簧片发音,可以演奏三个八度的自然音级,主要演奏歌曲和小型乐曲,流行于东南亚地区。日本的著名演奏家佐藤秀郎是复音口琴演奏的代表人物。他率先使用“分解和弦奏法”、“提琴奏法”、“曼陀林奏法”等演奏技法,使复音口琴的表现力得到很大提高;他还发明了小调口琴,解决了口琴上的一些和声问题。复音口琴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到我国,五六十年代口琴音乐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过石人望、王庆隆、陈剑晨等老一辈演奏家。复音口琴现在我国非常普及,很多音乐爱好者都会吹奏它,在中小学的音乐课上它更是非常有优势的乐器。
做为口琴的入门学习,复音口琴是很好的选择,但如果演奏稍微复杂的音乐,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演奏半音以及转调不方便,音阶排列不够科学,声音不集中等等。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具有国际演奏标准的专业口琴――半音阶口琴(Chromatic Harmonica)。它解决了复音口琴的演奏问题,通过一个按键的装置,可演奏出所有的半音及各种调式的音乐,转调方便;音阶排列简单,高音、中音、低音各音区音的排列顺序是相同的,学起来很容易;通过气流和口腔的变化可以吹奏出多变的音色,滑音、振音等常规演奏技巧表现充分。所以,半音阶口琴能够演奏那些较为复杂的旋律和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比如演奏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等传统音乐,以及流行音乐和爵士音乐等。很多作曲家都曾为它创作过独奏曲和协奏曲,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一些音乐学院都设有口琴演奏专业。历史上曾出现过拉瑞・阿德勒(Larry Adler)、汤米・瑞利(Tommy ReilIv)、图斯・塞里曼(Toots Thielemans)、黄青白(Cham-Ber Huang)等享誉世界的口琴演奏大师,他们对口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口琴演奏者逐渐从传统的复音口琴开始转向学习这种具有国际演奏标准的半音阶口琴,很多大、中城市的口琴组织、协会以及中小学口琴乐团都使用半音阶口琴。我先后辅导过的北京大学、武圣庙小学、红英小学、太平路中学、人大附小、北京四中等名校的口琴乐团,在国内外的口琴比赛中获得了很多优异成绩,他们也都是采用了半音阶口琴。
二、重视演奏基础
口琴吹奏应该从中音区开始学习,不管是复音口琴还是半音阶口琴,它们中音区的各音都是按照音阶排列的,因此,中音区是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演奏的音区。吹奏方法有两种:单孔的吹奏方法、含多孔的吹奏方法。
单孔的吹奏方法是:将嘴唇缩小对准一个音孔吹奏。
用这种方法吹奏出的音厚而结实,音色纯净,力量集中,音量也稍微大些。这种吹奏方法简单易学,建议学生首先练习。
含多孔的吹奏方法是:将嘴微微张开,把琴含在嘴边,将舌头轻轻贴在琴格上,堵住左边大多数音孔,右边留下一个音孔吹奏。
音阶的练习非常重要,每日反复地练习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音孔之间的距离。可让学生从小型乐曲人手,比如《玛丽有只小羊羔》、《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苏珊娜》、《闪烁的小星》等,这些乐曲的跳动都很小,容易演奏准确,同时,教师可以用钢琴伴奏来加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不要过早地要求学生提高演奏速度,因为口琴的结构原因,如果不能熟练地把握音孔之间的准确距离,音符容易吹不清楚,因此开始练习时要强调准确、清晰地演奏,要把音吹干净,也就是不能有双音等杂音,要放慢练习,自然、放松的声音是最重要的。
口琴是通过呼吸进行演奏的乐器,要强调自然、平和的气息,呼吸的准确位置应该在腹部和腰的位置,就像平静的深呼吸,单纯的胸部呼吸会使声音缺乏控制,很难演奏出连贯的音乐,也会给演奏者带来不适。
三、口琴乐团的雏形
当学生练习口琴一段时间后,随着演奏曲目的增加、技巧学习的不断深入,演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时就可以选择稍长一点的乐曲进行齐奏的练习,即所有学生演奏相同的旋律,教师可以用钢琴进行伴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乐感,也可以使他们把握准确的节奏。然后可以进行合奏练习,要求学生在清晰地演奏自己声部的同时,还要注意到乐曲的整体效果,要用心倾听其他的声部。这时音乐将变得丰富多彩而具有立体感,美妙的和音不但使学生的演奏兴趣大大增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了加强音乐的表情,学生需要掌握一个简单易学的振音技巧(Vibrato)――手振音。手振音是口琴演奏的一种常规技巧,通过使用手振音,可以使音乐更加生动、细致、富有感彩。手振音的演奏方法是:双手握住琴的底端,合拢,手掌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一只手均匀扇动(通常用左手),以使吹奏时产生波纹状的声音。手部动作的快慢及幅度根据音乐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是一定要有控制,要均匀,手臂、手腕要放松。手振音是通过手一开一闭的连续动作,依靠琴边的“空气振动”形成的,所以没有音高的变化,这是口琴区别于其他乐器所特有的一种振音方法,常用于柔缓、抒情的旋律,尤其是能够对长音的演奏起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
四、和弦口琴、低音口琴的使用
口琴乐团中还有两种非常重要的口琴――和弦口琴(Chord Harmonica)和低音口琴(Bass Harmonica)。
和弦口琴是唯一可以演奏大量和弦的口琴,常用的是双排、四十八组和弦的和弦口琴,主要负责乐团的和声,可以轻松演奏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大小七和弦以及常见的增减和弦等,同时也可以演奏出各种节奏型。它的加入使口琴乐团的音色更加融合,整体音响的厚度和宽度得到很大的加强。和弦口琴不必像普通口琴那样缩小嘴唇吹奏,因为和弦口琴的每个音孔较长,相当于普通口琴的四个音孔大小,演奏者只需将嘴唇微微张开就可以吹奏了。随着口腔的不断变化,和弦口琴可以演奏出或松散、朦胧或铿锵有力的
不同音色效果,表现力非常丰富。和弦口琴在欧美以及东南亚非常流行,在大合奏、小合奏以及重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享誉世界的Jerry Murads Harmonicats、The Adler Trio等著名口琴乐团都使用和弦口琴。
低音口琴负责乐团的低音演奏,通常为双排、三十九音的低音口琴,可以演奏出较为全面的低音,每个音孔都是双簧片发音,为八度和音,更增强了低音的厚重感。由于低音口琴的音高和结构等特点,所有的音都是吹气的音。低音声部是乐团的基础,其重要性仅次于演奏旋律的第一高音口琴。低音口琴除了演奏基本低音以外,在掌握吹奏技巧后,也可以演奏音型化及旋律化的低音。低音口琴吹孔较大,簧片长而厚且振动缓慢,要使簧片充分振动起来,就要缓吹,多给气,缓用力,这样才能产生浓重、浑厚的低音效果。另外,演奏者要熟练掌握各音孔之间的距离,每个音一定要吹到音孔的正中间,这样才能保证音质。总之,吹奏出稳定到位、流畅而富有弹性的低音是对演奏者的基本要求。
和弦口琴和低音口琴主要负责乐团的和声和低音,它们的配合可以演奏出丰富的和声色彩和多种多样的节奏型。
五、口琴乐团中加入其他乐器
为了使口琴乐团的演奏更加丰富、充实,可以适当加入打击乐器,比如:大鼓、小军鼓、镲以及一些小型打击乐器,有条件的乐团还可以使用爵士鼓、定音鼓。大鼓通常与低音口琴保持同步,小军鼓可参照和弦口琴的节奏型,大镲在乐团强奏时发挥很大作用,可以使音响达到强而不噪而且很融合的效果。在这几件打击乐器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加入三角铁、铃鼓以及我们常见的民族打击乐器,对音乐进行更加细致的表现。
口琴乐团中可以适当加入钢琴、吉他等乐器以增强音乐表现力。根据以往国内外口琴乐团的经验,应尽量减少或不加入电子琴、手风琴以及口风琴等乐器,因为这些乐器中有些虽然是簧片发音的乐器,但与口琴在发音上的感觉是非常不同的,对于乐团演奏的音色以及整体效果都会有一些影响。
六、口琴乐团的演奏形式
口琴乐团的演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国际演奏的标准可分为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小合奏、大合奏等。
独奏要求演奏者具备―定的演奏技巧,良好的音乐修养,以及对乐曲深入的理解,可以使用钢琴伴奏,也可以使用吉他等乐器或者乐队伴奏。
二重奏通常由两只高音口琴演奏,大多为复调音乐。比如演奏巴赫等作曲家的古典音乐作品。
三重奏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演奏形式,通常为一只高音口琴再加上和弦口琴和低音口琴。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口琴乐团、组合都采取这种演奏形式。高音口琴基本上需要具备独奏的水平,和弦口琴与低音口琴紧密配合演奏出丰富的和声、多变的节奏型,同时每种口琴都有相对自由、独立的发挥空间。涉及的人员较少,演出机动、灵活,是三重奏这种演奏形式的优势所在。
小合奏指四个人到十几个人的演奏形式,其中包括四重奏和五重奏。四重奏是在三重奏的基础上再加入一只高音口琴;五重奏是在三重奏的基础上再加入两只高音口琴(可以有一只中音口琴或十六孔的半音阶口琴)。这两种组合在三重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高音部的和声以及副旋律,使音乐更加丰富并具有立体感,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演奏形式。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学生组建的“炎黄口琴室内乐团”就是这种形式的口琴乐团。他们的演奏涉及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风格,曾经在国内外口琴大赛中获得很多优异的成绩。
大合奏通常要求在二十人以上,大多为五六十人的口琴乐团。由于乐团成员的演奏程度不同,分声部的时候要考虑到成员间演奏水平的差异。独奏表演比较强调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以及丰富的演奏技巧,大合奏则更应该注意乐团的整体效果、整体的表现力,编曲时要尽量回避那些属于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使每个声部的演奏都能做到游刃有余,每个声部的演奏者都能投入到音乐中。大合奏人员较多,加上不同表演场地的影响,很难做到像独奏、重奏那样机动、灵活,乐团成员要养成看指挥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乐团整齐划一。大合奏通常可以加入钢琴、吉他等乐器以及各种打击乐器。
篇9
1 从困惑和迷茫中,敏于思考、敢于创新实践
每当看到城里的孩子在舞台上轻松愉快地表演节目,我都禁不住思考:城里的孩子可以有条件去上各种舞蹈班、音乐班,而农村的孩子因为家长忙、路程远、收入低等一些原因,无法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什么时候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我该怎样做才能使每一个孩子人生都有一次完美的发展;让他们拥有一种终生受用的能力呢?为此我开始潜心研究开发艺术教育。我想把自己会的东西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孩子们,这种想法和当时的应试教育相冲突,同时也遭到一些家长的不理解和反对。面对重重压力和阻力,08年春季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开拓性的实验,我在两个一年级中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班,先从舞蹈开始教起,要想学好舞蹈,必须学习形体基本功:抬腿、下腰、下叉……跌打滚爬,从此我和孩子们融在了一起……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通过一年的艺术教育实践,证明了艺术教育不但不影响学习,而且还能促进学习。因为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中练习舞蹈形体基本功,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们各方面的修养都得到了提高。练舞蹈的孩子们的气质和修养就是和一般孩子不一样,而且她们的文化课学的也很好。我的工作逐渐得到家长和同行的认可。我的干劲更足了!随后我又在我们学校开设了竖笛班、葫芦丝班和口琴班。我指导的葫芦丝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在东光县2010年第23届艺术节上荣获一等奖。一门艺术从诞生、发展到最终取得成果,一定会留下一条令人深刻思索的发展轨迹。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循序渐进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关键是老师能否领进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二年级学生刚开设口琴课的时候,让学生入门真是难比登天!孩子们刚开始拿起口琴,我告诉他们中音区、低音区和高音区,然后让学生在口琴上对着音孔找单音,孩子们感到非常的新鲜、好奇,学得非常主动、积极,课堂效果很好。接下来进行音阶练习,当孩子们能吹奏出123这组音节时,孩子很有成就感,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在接下来的每节课都是进行123456这组音阶的练习,练了一段时间后进入曲子的练习。练习吹奏的第一首曲名是:《闪烁的小星》,可孩子们吹奏曲子就是不能连贯,在这里走不动了……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提高孩子们练习各种音节组合的兴趣,各种音阶组合已练得很熟了,突然有一天练习曲子时,有个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会吹这首曲子了。”我马上鼓励这名同学上讲台演奏,听完他的演奏,同学们顿时激情高涨!拿起口琴吹奏了起来……紧接着又有三五个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会吹这首曲子了。”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了,真实地体会到了“柳暗花明”的意境,慢慢的全班同学几乎都会吹这首曲子了。我为学生搭建了台阶,让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我又把第二首曲子《大雨和小雨》的简谱写在了黑板上,鼓励学生,让学生自己在口琴上找音,练习吹奏,一会就有几个同学把这首曲子完整的演奏了出来,当时我欣喜地意识到:学生已入门了……入门很难,可入门以后就很容易了。学生们从此深深地爱上了音乐课,并享受着其中的快乐,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3 从学校的特长班培训发展到校本课程,开拓出一条艺术教育的成功之路
从08年开始,我校的特长班培训的内容定为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并亲手编辑整理了一套校本教材――《多姿多彩的校园艺术》,包括《舞蹈艺术》、《竖笛教学》、《葫芦丝教学》和《口琴教学》。开拓出了一条艺术教育的成功之路。
篇10
一、音乐教学的评价重在感受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音乐教学的评价也往往以学生在相应技能方面达到了什么程度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如歌唱曲目的难易程度,音色如何音域如何等等,器乐演奏水平达到了什么级别,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很大失误。因为艺术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育教学特点极为突出,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身往往比教学结果更为愉快和轻松。从某种角度来看,音乐比语文的朗读更具难度,因为语文的朗读虽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但对单词的发音高低、长短没有量化标准,而音乐课却不然,高低有一定频率的标准,长短有一定的节奏限制,而且每周的课时少,所以对学生在识谱、发声及演奏的技巧等不必苛求,淡化学生对技术的要求,而重在创造音乐课的课堂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并强调音乐课本身的文化意蕴。
笔者在备课中,不停留或满足于教会学生唱几首歌曲,而是在努力挖掘教材的深度,尽量用音乐作品有关的情感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画面,让学生在画面的感染下想象出作品的意境,找到音乐感觉。在学习节奏的时候,用身体协调动作,直观地影响感染学生,指导学生正确地掌握每一个节奏音型,在这种先有感受,再有理论的教法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高,教学效果明显,掌握起来自然、流畅。在感受音乐妙趣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争先恐后地要表现自己,课上非常活跃,不但使师生共同感受到了艺术作品的美感,还使学生获得了美好的、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进行音乐课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要将音乐课作为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就要面向广大学生,创造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型,也就是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说来容易,但事实上社会上不能正确对待音乐课的大有人在,当然这是受到考试科目的冲击,另一方面不能否认音乐教师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要想办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单调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手段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对初中三个年级的音乐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改革尝试。
初一,以指挥课为主线,科学地穿插及体现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样处理结果使乐曲及知识体现在指挥上,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既消除了单纯知识的枯燥感,又消除了指挥的神秘感和遥远感。同时还告诉学生,做为一名指挥,知识应该是渊博的,对乐曲的理解、分析要高人一筹,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目标,使学生感到了自身的不足,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使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节奏的协调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初二,大纲要求器乐进课堂,并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练习曲和乐曲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大纲规定器乐教学课时比例只有20%,即每学期四课时,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会任何一种乐器都有很大的困难,如不精心安排,很难实现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选择了口琴这种乐器,通过口琴的学习,使学生一是掌握口琴的基本演奏技巧,二是提高音准概念,三是锻炼学生的表现才能,四是为初三的乐曲创作打好基础。
三、音乐教学中和谐的气氛及情感的介入,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