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裁范文
时间:2023-04-10 00:5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体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体裁 非文学文本 笔译能力
非文学文本是一种重要的体裁形式,在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分文学文本笔译能力的分析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文章针对其特点和组织构架对其进行了分析如下:
一、非文学文本和非文学笔译的特征
文学文本是以语言为载体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和反映社会现状的体裁,具有强烈的艺术情感。文学文本的主要体裁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的散文、诗歌以及小说等。文学文本通常虚构的成分较多,作者可以自由的在作品中表达个人情感。而所谓非文学文本,实际上就是除了文学文本以外的绝大部分文本,通常包括新闻,法律类论文,政治经济类论文以及金融与科技类论文。要了解非文本笔译的特点,就要先分析非文本的特点。非文本笔译的特点如下:首先要做到按照规范书写,用词避免嗦重复,并确定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其次写作目的要明确,具有固定的读者群;非文本体裁需要翻译的文章包含大量的信息并且时间较短,因此多采用明确的分工方式;非文学文本译员要善于利用有用资源,采用多种方式来完成翻译。
二、基于体裁的非文本笔译能力的基本构架
随着文化的发展,体裁被引进到语言学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非文学文本来说,其书面形式与口语形式都是在特定的交际目的下进行的,因此具有特殊的体裁特点。体裁作为一种能够辨别的交际事件,其结构固定且完整,专业性和科学性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与非文学文本的特点相吻合,因此我们采用体裁理论来建立和分析非文学笔译能力的结构框架,大致可以分为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两部分。
非文学笔译能力的语言层面是指翻译者对词汇、语法以及语篇的掌握能力。翻译者要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掌握两种语言的基本词汇以及结构差异。而基于体裁下的非文学笔译能力主要是指译者要确保原文的体裁完整;而非文学文本的社会层面是指译文不但要保持原文的结构,还要达到其用于交际的目的。这是因为非文学文本是为社会服务,只有在社会中才存在实际意义。因此非文学文本是否实现了交际目的是评价译者能力的重要标准。同时,非文学文本的社会层面还研究了翻译者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其自身品质问题。
三、基于体裁下的非文学笔译能力分析
(一)双语能力与语言翻译能力
双语能力是非文学笔译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只有掌握源语言的词汇用法,语法运用以及语篇构成的特点,才能完成基本的笔译。双语能力是笔译者实现交际的基础;译者的翻译能力包括其在技巧以及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即译者要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并通过自身的技能实现语言之间的互译。
(二)体裁分析和识别能力
体裁分析能力即在体裁上保持两种语言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专业的笔译人员必须具有体裁分析能力,了解每个过程的语言特性;而体裁的识别能力是指译者要具有识别社会职能、交际目的以及读者的范围的能力,即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工具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两种能力要求译者要具备利用外界条件的能力。其中工具英语能力即其对专业书籍,语言辞典以及多媒体资料的应用;而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其与周边人员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翻译任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个人综合能力
基于体裁下的非文本笔译要求译者具有很强的个人综合能力。其中包括自我评价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自我评价能力是指译者能够在完成翻译后对自己所翻译的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总结中不断的进步;组织能力即其对翻译过程的设计以及翻译能力的体现,组织能力是译者具备的核心能力,对其他能力具有调节作用,是保证翻译顺利进行的基础;而心理素质也是译者必备的重要能力,心理素质的优劣可以严重影响到译者的翻译水平,是有心理素质好的译者,其综合能力才能得以体现,才能更好的完成翻译。
(五)专业知识能力以及专业扩展能力
要更好的完成笔译,译者要掌握多个领域范围内的专业知识,翻译通过语言实现,而语言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如法律论文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应,商务论文需要译者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是完成翻译的第一步,除此之外,译者还应该善于扩展自身的能力,使掌握的知识充分的发挥。业务扩展是译者能力的体现,是其创新精神的体现,当然能力的拓展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只有这样,译者通过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拓展能力逐渐增强,才能确保翻译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关于非文学文本的笔译能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非文本文学具有专业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体裁形式。译者要具备一定的个人能力才能做好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才能使这种文本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与个人。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本文运用抽样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索了英语本民族与非本民族语言人所写的英文摘要在体裁结构上的不同。在理论上,分别采用引言-方法-结论-讨论的模式及Swale的语步-步骤模式分析了英文摘要的宏观与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英语非本民族语言人把引言语步当作英文摘要的必要部分,而英语本民族语言人把引言和结论语步当作必要部分。
关键词:体裁结构;语轮; 语步
1. 引言
人们通常将“体裁”这一概念与文学和修辞学联系起来。但随着篇章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等研究领域的扩大,“体裁”这一术语已进入语篇分析领域。“体裁”被认为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出现在特定的职业或学术社团范围的交际事件(Bhatia,1993:13-16)。因此,在建构语篇时,应充分了解其体裁特点并遵循这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以便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作为学术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应短小精悍,能够客观准确地描述科学研究,使科研人员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并向同行展示研究成果。但针对摘要语篇的分析却比较有限。鉴于学术论文中英文摘要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抽样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了英语本民族与非本民族语言人所写的英文摘要在体裁结构方面的不同,旨在使读者了解较为规范的英文摘要的特征并在今后的学术论文写作中加以运用。
2.研究方法
2.1 语料收集
考虑到学术论文语篇结构的一致程度受到学科领域的限制(Gnutzmann & Oldenburg,1991),本文并没有选择多种学科的英文摘要,而是从语言学领域选择了相关材料。因为先前的学者对语言学论文英文摘要的研究非常有限,使之成为被忽略的领域。此外,作者对语言学领域的内容较为熟悉,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其语篇结构,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
为进行此项研究,本文随机抽取了八十篇英文摘要,其中有 40篇由英语本民族语言人撰写的发表在一些知名国际期刊的英文摘要,另外40篇是由中国学者撰写的英文摘要来源于中文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教育》、《山东外语教学》、《外语界》、《外语研究》等等。
2.2 研究步骤
本文旨在探索英语本民族与非本民族语言人所写摘要在体裁结构上的不同。因此,论文分析也紧紧围绕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这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运用广泛接受的引言-方法-结论-讨论的模式来确定所研究语料所使用的语轮种类及数量。其次,用Swale的语轮-语步模式来具体分析其微观结构。仔细核实所讨论的英文摘要采用语轮和语步的数目,以及各自所起的作用。最后,对于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体裁结构
3.1.1 宏观结构
根据研究结果,语料中英文摘要的宏观结构与广泛接受的引言-方法-结论-讨论模式有显著的偏差。研究表明,非英语本民族语言人只用一或两个语步,这两种情况各占一半;而英语本民族语言人会用两到四个语步,分别占到50%,40% 和 10%。为了对比不同作者在英文摘要中语步使用的差异,将语料中语步的使用进一步细化,字母I代表引言语步;M代表方法语步; R 代表结论语步;D代表讨论语步。那么IMR就代表了引言-方法-结论这一模式,以此类推。对英语本民族语言人来说,引言和结论语步是必不可少的。在语步顺序上,通常也遵照引言-方法-结论-讨论这一顺序,只有10%的情况将方法和结论语步顺序颠倒。然而,非英语本民族语言人倾向于使用更加简便单一的语步,且只有引言语步是不可或缺的。
造成上述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语言书面表达能力的差异。就篇幅长短来看,英语本民族语言人的摘要大概在100到200词之间;而中国学者的摘要只用50到150词。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同作者会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摘要中的内容,导致四个语步并没有完全出现。二是母语的影响。非英语本民族语言人倾向于直接把源语言(在本文中为汉语)翻译成目标语(在本文中为英语)。因不同的语言有各自的特点,这种直译必然导致体裁结构上的偏差。
3.1.2 微观结构
语步决定了语篇的宏观结构,而语步是由不同步骤构成的。不同语步的使用实现了不同的交际目的,也决定了语篇的微观结构。引言语步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具体的步骤主要包括概括主题、陈述目的、阐明中心议题、回顾相关概念、揭示研究本质以及解释研究重要性。英语非本民族语言人会用1或2个步骤,而英语本民族语言人会用最多3个步骤。概括主题和陈述目的是最常用的步骤内容,体现了摘要需要重点突出,能使读者快速了解作者文中所要探讨的问题,以判断是否阅读。与引言语步相比,方法语步的步骤构成非常简单,包括介绍分析方法、解释研究本质、描述研究设计以及描述语料。非英语本民族语言人仅用了介绍分析方法这一个步骤,且出现频率较低,只有10%。相形之下,英语本民族语言人更加重视方法语步,有70%的文章包含这个部分。并且在方法语步的实现上使用了更多的步骤,包括研究方法、研究本质及研究设计等等。结论语步则是拥有最为简单的结构,仅由说明主要研究成果这一个步骤构成。值得注意的是,英语本民族语言人将这一语步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出现频率为100%,而非本民族语言人却不太重视这一语步,使之出现频率较低,仅为40%。讨论语步在本研究英文摘要里出现频率很低,只有10%的英语本民族语言人运用了该语步,且只用了分析研究结果这一步骤进行实现。而英语非本民族语言人没有使用这一语步。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了英语本民族与非本民族语言人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在体裁结构上的不同,揭示了语轮使用的频率及其实现语步的特点。本研究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意图,接受研究成果,同时也会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Askehave,I. and Swales,J.M. Genre ide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ve Purpose:A Problem and A Possible Solution [J]. Applied Linguistics,2001 (22):195-212.
[2] Barton,E.,Dickson,B.,& Kinloch,V. Discourse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Contrastive Rhetoric and Genre Analysis [J]. Word,1999,50 (3):375-386.
篇3
关键词: 高校文学课堂 教材使用问题 教育改革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因而,对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作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已是时代的要求。高校专业必修课的教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我以高校中文系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几点浅见。
一
首先,教材是实施教学必不可少的资源。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过程,就是教师运用抽象思维对教材解剖、分析、加工的过程。因而教师的思维方式是否科学,对教材解读至关重要。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例,就授课讲述方式而言,不外乎按时段和按体裁两种。文学史本身非常驳杂,时间跨度巨大,为了讲述的方便,一般高校都将《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按照朝代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段,各时段的教学一般亦由不同的专业教师担任。以知人论世的思路,循着历史的时序讲述文学史,固然遵从了文学史发展的自然时间主线,但同时也带来不同时段的各体文学之间的联系被切断的弊端。而另一种讲授方式,是将文学史划分为诗、词、文、小说、戏曲等文体,揭示文体的体式结构和发生、发展、兴盛、衰变的详细过程及其规律。这种讲述方式依照追源溯流的思路,从文学传统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纵向勾勒文学史的轨迹。而从现实的角度看,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大致都是按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演绎,若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以自己设计的、按照文体流变的方式讲述,那么,教材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可见,分时段和分文体两种讲述方式,各有优劣,单独采取任何一种讲述方式,似乎都难以产生最佳效果。因此折中的方式是,先分时段,再分文体,即各时段的专业教师按照文体讲授。例如,明清文学史的讲授,可以先讲明清诗、明清词、明清文,再讲明清小说、明清戏曲。通过文体变化与作家创作相结合,以文体发展演变为经,以时代思潮和作家创作为纬,呈现中国各体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全貌。
其次,就文学史教材本身而言,虽然不同作家的主次关系已有区别,并给予不同的篇幅来阐述,但从整体上看,以朝代为纲的结构模式仍然是力求面面俱到,这当然可以说是文学史书写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得不对教学进度做适当、灵活的调整,从而对作家、作品有选择地讲解。这需要科学地论证与确定。就目前而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依据发给学生的教材而定。在讲析文学史时,分精讲与泛讲两种方式,精讲是“点”,泛讲是“面”,点面结合,精粗结合。对于文学史常识或文体综述部分讲解一般采用泛讲。而对最能显示本文体特色、最能反映当时文学思潮特点、最能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与审美认识方面得到最大收获的作品及最能说明文学发展的某种现象和规律,大多采取精讲的方式。例如,讲授唐代诗歌时,杜甫诗歌因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成为讲授的精讲部分。教师注重对其具体作品的解剖由语言至形象、意境,再由形象、意境及其组合进一步深入到文本的情感内蕴和文学意趣。而对于同一时代的“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等作家作品,则几句话匆匆带过。实际上,由于客观的文学史与以文献方式流传下来的文学史,其差距可能是非常大的,因此即使是文学史书写者的理解也是有限的。比如,东晋一代,从散文上看似乎是很枯萎的一个时代,保留下来的诗文似乎很少。但如果看《隋书・经籍志》,我们会发现当时文人创作的作品其实很多,问题在于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而后世的钟嵘、沈约等人,他们认为玄言诗不值得流传,所以像《昭明文选》这样的文献都不予编选。可见,在研究中古文学史时,特别受制于传世资料,受制于后代编辑者的眼光、他们的选择和审美取向。唐代以前主要靠抄写,无法大量保存。宋代以后印刷业发达,很多文人可以印刷自己的文集,不用完全依靠选本来保存自己的作品。一个人如果有资源,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印刷很多,总有机会流传到后代。但是,这不能说明北朝文学创作本来就很少、质量很差,而且都是诸如诏书、檄文等质木无文的公文,从而得出北朝人不怎么创作文学作品的结论来。
二
由此可见,教材并非教学内容取舍的标准,它更取决于教师个性的发挥。面面俱到抑或突出重点,应该是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时所考虑的问题。教学策略因人而异。有的教师讲稿写得很详细,有的教师只写一个提纲,照样讲得很好。全面、有头有尾地讲授理所应当,但一门课,即使有头无尾,只要对学生有很大帮助,也不应受到指责。教材存在的好处,在于使学生了解某些重要的基本事实,而不应成为说教的依据。过于依赖“大而全”的文学史教材,照本宣科,学生获取的往往只是零碎的文学史细节和片段。以讲授中唐诗歌与白居易为例,文学史要照顾的话题太多,不得不随着这些话题的变换而经常变换文学史的自然时间主线。往往在讲到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情况时,诗人出场一次,讲到新乐府运动时,诗人又出场一次,顺序紊乱,不利于呈现诗人的创作历程。
此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今天这样一个讲究实用功利的时代,文学史教学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目前高校的文学课堂仍然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致使教师的发挥空间十分有限。就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而言,目前高校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考试的题型、题量大都依照院系所规定的模式设置。而尽管尚未踏入社会,大学生们也普遍感受到年轻人面对现实压力的焦虑感。为了避免离开象牙塔的庇护就遭遇生存与生活的窘境,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趋向现实与功利。文学史教材在很多学生眼中只不过是复习考试的载体,学生仅仅希望通过有本可依的学习方式来赢得较高的考试成绩。如果不是由于复习考试,并不会有学生会关心教材的存在与否。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挥之不去,使得原本意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教师,囿于教材的藩篱,索性一味灌输,开展“填鸭式”教学,而对某一研究领域学有专长,致力于将自己某方面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教师,不得不改为面面俱到的方式授课。
三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由教材使用问题折射出的高校文学课教学亟待改革的隐忧。高校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者、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不懈努力。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文学史编写者立场和思路的转变。就立场而言,我们必须明确,文学史的编写理应立足于文学本位来探讨“历史上的文学”。对于编写文学史的学者而言,反思以往文学史的成就与不足,突破口就在于把“历史上的文学”的“文学性”揭示出来。这样,“历史”退回作为背景的相对次要的地位,而突出文学之为文学的艺术特征,即着重对历史上的文学进行艺术式的研究而非历史式的研究。在这方面,有很多学者的成功尝试为文学史的编写工作提供了新思路。2001年,赵义山、李修生主编的《中国分体文学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由全国9省市13院校20位学者共同撰写的《中国分体文学史》堪称一部渗透“回归文学本位”理念的文学史。它由《诗歌卷》、《散文卷》、《小说卷》、《戏曲卷》四卷组成。在每卷之中,又按文体分为三编,如《诗歌卷》分为诗、词、曲三编;《散文卷》分为散体文、赋、骈体文三编;《小说卷》分文言小说、话本小说、章回小说三编;《戏曲卷》分杂剧、南戏与传奇、乱弹三编。该书打破了以往文学史在叙述作家、作品时从思想性、艺术性两方面着眼的传统模式,而是对某种文体的基本特征、美学意义,以及文体的起源、形成、演变、发展的全过程作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中国分体文学史》既弥补了高校现行通史类文学史的不足,又为文学课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目前在功利化办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固定模式影响下,高校教育目标日趋狭隘,教育评价标准日趋准日趋单一,教师的工作成绩、学生学业水平,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师职称、晋升时的重要砝码,教师不得不依照院系指定的教材授课,遵循传统教学目标设置课程目标、课程考试方式和题型。不但如此,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满足甚至迎合学生的听讲需要,难免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出现“教师厌教”的现象。权威的指挥棒扼杀了教师的创造力,难有个性空间。应试教育不但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的提升。就高校而言,为教师成长提供最佳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应该是其重要职能。因此,高校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为教师“减负”,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空间和个性自由,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潜能,奖励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更多个性化人才的出现,必将有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为高校和教师带来双赢的局面。
再次,在文学课教学中,教师的讲述应主要着眼于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美文的本质特征和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主要着眼于跟文学相关的其他社会文化现象,即使对某些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也要运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方法,但应当注意最终必须落脚到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样式,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为例,既可从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特征、语言的组织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意境构成、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的关系,又可以从语言变迁的角度,探讨语言于文学发展的影响等等。总之,只有真正关注作家的创作时的心灵历程、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关注作品的思想内容与社会影响,强调作家、作品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度,才能体现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美文的本质特征。
最后,将文学史知识送达学生并不是文学史教学的最终目标。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的重要意义就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梳理,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感受力,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和分析能力,提升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而以往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通过在课堂里对教材的学习,学生越来越依赖于文学史,最终难免变成视野狭小、思维萎缩、专啃死知识的“复印机”,似乎高适只写“慷慨悲凉”的边塞诗,白居易也只有《长恨歌》那样的讽喻诗,而唯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才能代表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曾尖锐地指出:“大多数学生及读者大众都受到简体字的局限,或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白话注解和翻译,这给学术界一种权力来塑造中国的过去,也控制了大众与这个过去的接触。在教室里,还有对于那些没有上过中文系,但是对古典文学感兴趣的读者,这个过去是被‘五四’一代的欣赏口味这一中介所极大地调剂的。”若大学生不能做到抛却浮躁的心态,有意识地加强对原典、旧注作家全集的阅读,全方位了解文学的面貌,将难以扎实打下中文专业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文本解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将成为空谈。
参考文献:
[1]戴燕.中国文学史:一个历史主义的神话.文学评论,1998,5.
篇4
启发性 层次性 延伸性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80-02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立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主张“通过问题来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结构和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问题的启发性
良好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避免“无问而问”的做法。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经常提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全体回答。这样表面看来似乎是学生全体参与,但实际上学生中有不少是滥竽充数的,是被动思维的,这样的提问收益不大。如“水可以喝吗?”“食盐有咸味,对吗?”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无疑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提问,首先要有启发性,即课堂所提的问题应该能引起学生思考,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踏上获取知识、提高认识的路途。例如,上《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时,由于时间少内容多,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启发学生归纳水的知识:“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水能发生变化吗?”“水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贡献?”“假如我们变得很小很小,在水中穿行时,你会看到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启发,学生不仅复习了水的性质、变化、用途、构成和水净化、水污染等知识,还复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分子、原子、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分子不断运动等知识。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积极思维,把知识由点到面进行全面的归纳整理,教学容量大大提升。这对于复习课来说,无疑是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会影响课堂效果,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解决问题,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活化。
二、问题的层次性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问题跨度太大,思维的层次性不明显,容易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困境,学生无从回答问题,造成教学时间浪费,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跨度要适中,要有合理的递进性和逻辑性,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能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网,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一些跨度大的问题可将它细化成几个有逻辑关系的小问题,使问题的层次性突现出来。
例如,上《溶解度》一课,学生刚刚学完饱和溶液的概念,接着就向他们提问:什么是溶解度?学生照着课本读了几次溶解度的定义,但其实没有几个人是真正能理解的。这是因为教师提的问题太突然了,学生根本不明白为什么“溶解度”这个概念中要有“温度、100克水、饱和溶液”这些因素,只是机械地去记忆溶解度的定义,思维难度太大,不利于学生掌握其中的要点。后来教师改变了策略,把原来的问题细化成以下几个问题:你们觉得食盐和硝酸钾两种物质,在水中哪种溶解得多呢?如果水温不同或者水量不同还是这样吗?如果不饱和又会怎样呢?这又说明二者的溶解程度与什么有关?这样通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就能顺利地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教学效果很好。
三、问题的延伸性
课堂中,许多教师都会适时提些问题给学生课后思考,这些问题是否提得合适要看问题是否具有能动效应,即能否激发学生延续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延伸性,即在问题的情境中既有当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又有与之相关的,值得学生去回味、思考的内容,能营造出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心理境界,使学生的学习得以延伸到课外。
例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后,提出思考问题:除了课本上的实验外,你还能设计哪些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呢?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设计。在第二天的化学课中,他们提出了各种实验方案,有“瓶吞鸡蛋”“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用红墨水柱观察气压变化”等,反映了他们的思维很有创造性。可见,延伸性的问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问题情境的设置
提出问题的背景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因为它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力。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化学教学中常在实验情境中设置问题。
生动、鲜明的实验情境可以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使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变得容易。例如,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学生常常会有“酸碱反应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酚酞?红色突然褪去说明了什么?”等疑问。为了消除这些疑惑,可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先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无色NaOH溶液,然后滴加稀盐酸,在滴的过程中一直没有现象出现,这时问学生:NaOH与HCl到底有没有反应?学生各抒己见。紧接着提出新问题:如何才能证明NaOH与HCl起反应了呢?这时再做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不仅证明了“NaOH和HCl能发生反应”,而且使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用指示剂”,获得了“反应不一定有现象”的认识。此时,接着再问:其他的酸碱反应都没有现象吗?红色褪去后的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呢?……这些问题层层深入、难度增大。这时顺应学生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进行探究实验,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后续探究的兴趣。
篇5
一是教材文本的“时代指数”得到提升。新教材全面体现了21世纪初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化、全球化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重视通过母语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先进文化,反映时代进步和时代精神;同时,注重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新教材大大改变了以往教材的文化构成。注重教材的人文内涵,改变了以往教材过于重视知识体系的倾向。重视具有时代特点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培养,特别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是教材编排的“守律指数”得到提升。新教材遵循汉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认知的规律,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教材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的生活经验,努力贴近儿童生活。重视积累、诵读、语感,重视熏陶感染,重视扩大阅读的面、增加阅读的量。尝试创新单元设计。好多教材都改变以知识点组织单元的方式,探索以生活主题等方式组织单元。尝试创新练习设计。好多教材都努力探索创新练习设计,使练习不仅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同时还努力改变简单的、枯燥无味的练习形式,着力设计儿童化、活动化和互动性的练习。
三是教材呈现的“新颖指数”得到提升。体验性、探究性的综合性学习设计,成为这一时期教材的鲜明特色。各套教材积极探索创新,革新呈现方式,努力形成自身的特色。各套教材除了在单元设计、练习设计、综合性学习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之外,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等方面也有很多新的突破。很多教材都重视编排、装帧的设计,配有精美的插图,真正做到图文一体、图文并茂,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力求更加儿童化,更具有现代感。很多教材还努力开发电子版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学软件等电子光盘,建设教材专门网站,这也是以往的教材所没有的。
当然,新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实验教材,有成功的探索,也有不足的地方。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小学味”还不够浓。既然是小学语文教材,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童年养护等方面的因素。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小学语文”指数偏低。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游戏”指数过低,需要增强童心的力度,增添侦探故事的元素
小学教材在编辑的过程中,成人立场仍然占主流位置。我们的教材,无论是课文的编排,还是习题的呈现;无论是单元练习的编制,还是习作的设计;无论是知识的排布,还是能力的培养,都过于严肃、古板,缺少活泼的童趣。也就是说,现行的小语教材存在着与儿童文学化思维不合拍,与儿童的兴奋点不吻合的现象。能维持一个人对学习与研究持久兴趣的正是他的好奇心。再好的东西,只有为学生所喜爱才能使他们能接受。因此小语教材需要大幅度地提升“儿童游戏”指数。
(一) 语文教材要体现“故事教育学”原理,增添“侦探故事元素”
儿童喜欢听故事,如果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能充满故事的元素,教师借助于教材能够经常给儿童“喂故事”,这就会对儿童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可以说,一套好的小语教材,一定有好的故事。那么,我们的小语教材如何来增强故事性,激发儿童的故事感呢?不妨去看看美国高中教材《科学发现者》。它在美国的使用率达到30%至47%,为美国目前高中的主---流教材。原美国科学老师协会主席帕迪里亚认为:“从某种角度说,科学家就像侦探一样,把各种线索收集、拼凑起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科学发现者》的编写者正是按照这一思想来再现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介绍科学家研究问题、发现规律的思想与方法。这使得阅读科学知识犹如阅读侦探破案故事一样,由浅入深,引人入胜。
有鉴于此,对于低年级语文教材来说,也可以尝试着借用侦探故事的模式,甚至采用交互式写作的方式来结构各个主题单元。在单元和单元之间,在课文与课文之间,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发悬念与猜想的评书例话或文本勾连――来几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借助于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的魅力、侦探元素的引力,学生自然会学得趣味盎然。
(二) 语文教材要多开发匹配的“游戏化学习软件”
语言是具有游戏功能的。小学语文学习应当激荡着浓烈的游戏精神。如果我们能组织网络游戏专家、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形成一个语文游戏开发团队,分年级、分学期开发高质量、可选择、有交互的游戏型配套学习光盘,让匹配教材的语文游戏化学习真正地进入学生的视野,快速地进入实然的学生生活,一定会广受欢迎,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在这个方面,已有一些教育出版社作了很好的尝试,有的甚至为小学语文的各套教材开发了配套光盘。如已开发的学习光盘设有“读―读”“写―写”“做―做”“玩―玩”以及“生字卡”等项目。“做―做”采用“宝贝小汽车”“机器人大战”“女娲补天”“小猪过河”“参理工扬扬”“快乐小青蛙”“左右开弓”等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复习了语文知识,发展了语文能力。这些语文学习光盘,由于交互性和游戏性较强,使用起来简单方便,颇受学生欢迎。
(三) 语文教材要导人生态型的嬉游活动
儿童拥有玩的权利。如果把儿童的最大利益作为首要考虑,我们就应该真诚地规划好儿童的嬉游活动,把儿童的嬉游活动导入到教材中来。我们有必要成为一种积极游戏的推动者。我们要带领小学生重拾地域传统游戏,让儿童在10岁前完成应当做的嬉游乐事: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我们要让小学生充分地享受田园嬉游的快乐:放牧丛林,享受树趣;走进村野,享受农趣……我们还可以让儿童享受游戏化的课余生活:像俄罗斯那样让儿童接受“补充教育”,像德国那样让孩子爱上“儿童大学”,像美国那样让学生在“公民学校”里学技能。嬉游活动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合适的位置、合理的比例,发生教育误用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
二、小学语文教材“童诗化”比例偏低。需要增加童诗容量,加强第一学段童诗化改编力度
第一学段语文课程童诗化程度低的问题比较复杂。它是语文课程建设理念落后、课程实施定位不准、应试性评价以及教师文学素养低下等多种原因缠绕纠结的后果。通过统计,笔者发现在人教版和苏教版两个版本的课文中,童诗所占的平均比例仅为14.56%:两个版本的练习或语文园地中,童诗的平均出现率仅为15%。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童诗学段的非童诗化问题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行教材,经过选择,对其进行适度的童诗化改编。
(一) 关联式识字,串词拟境“网”童诗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归类识字占相当的比例。此类教材在编辑时,贯彻的是“字在词中,关联成串”的原则。因此,这些词一般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且多
有隐含的联系。由于编辑多选用奇趣自然类或儿童生活类的词语,儿童喜爱和亲近指数高,童诗的可生成性强。如果我们能够把词串中内隐的关系发掘出来,让关联性的词语织成一张“意义的网”,并发酵出比较浓郁的童趣,就能把归类识字改编成符合儿童场境的童诗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意义识记,而且可以强化童诗的教学,提升识字教学的童诗化程度。
(二) 整列式填空,分行延展“补”童诗
低年级语文教材里面,文后习题或者练习当中那种非常整齐的填空是比较常见的,排比的形式比较接近童诗的行款。如果单句比较长,我们可以重新排版,适当断句分行,从而在形式上进一步接近童诗,更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当然,在语言表达上需要体现一种儿童化倾向,引导学生回归儿童的想象世界,运用儿童的智慧从童话的角度来思考、来表达,恢复自然世界的童话色彩和情趣。如果能够适当补充拟人角色的鲜明特点,并对句式作些微调,使诗歌整齐而又灵动就更好了。
(三) 童话类课文,凸显主节“洗”童诗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类的文本占到一定的比例,其中,童话故事是“大户”。由于童话和童诗是亲密的邻居,在“富含童趣”“拟人角色”“美好导向”等方面有着兄弟般的相似性,因此可以说童话 蕴涵着转化为童诗的最大可能性。
三、小学语文教材“实时更新”速度偏慢,需要整合式“编辑”语文教材,提升教材的即时应对性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是适时的教育,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要展开这种适时教育,语文教材的编辑就必须有一种实时观照的意识。在编写的过程中必须有一种捕捉机遇的敏感,一种灵活处置的智慧。为适时重组教材、补充资料,调整教学预存资源。如此,语文教材才是流动的、鲜活的,才是真正触动学生生命的语文教育;学生的学习也才是真正有生命的学习。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今年,甬温7.23动车相撞事故……大量的相关信息冲击着学生的心扉,抗震救灾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学生们在这种时刻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特别想了解各种灾难,也在思索着人类该如何面对困境,走出困境。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预留了灾难类的文本,教师就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的编辑,生成“直面灾难”的主题教学。
(一) 重组文本,建构灾难与拯救的主题
当我们的语文课程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气候相吻合时,语文教育才是最有效、最人文、最本真的。这是保证语文学习是有生命的学习的重要前提。目前,和学生的身心最匹配的教材就是“直面灾难”这一主题的文本。地震来得突然,要全面新编这类教材不太现实。另外,突破课标的框架也有违规的嫌疑。立足现状,我们可以采取的较为稳妥的策略便是兼顾多种同层文本、同质媒体,迅捷地组合“直面灾难”的单元主题教学文本。
重组文本的第一种策略就是实现现行版本的内部重组,充分利用当地现行教材,从十二册教材中提取出和“直面灾难”有关的课文,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适时建构,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大单元。临时的主题单元形成之后,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适时地插入生命主题教学。打破以往的教学常式,着重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可偏离“生命的保全、关怀、尊严”这一主旋律。
重组文本的第二种策略就是实现多种版本的优化组合。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上海版、苏教版、浙教版等多种小语版本并行。有关“直面灾难”这一主题的课文,大多不重复。可以说,多个版本优势互补,更丰富地展示了灾难爆发的不同侧面,提供了更多维的生命视角。对于少数处于同一层面的课文,我们可择优选用。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适时建构,就可以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大单元。
教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稳定就必定会有一些滞后。要增加语文教材的鲜活度,让文本和现实贴得更近,更具现实的直播感,我们就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的“凝固文本”,因为更现实的文本就存在于即时的网络、报刊和广播电视中。我们的教材编写组可以从中精心选择反映实时生活的优质文本,编辑成电子版的活页文选,到公共的网络平台上,为教材注入新鲜的元素和强大的活力。另外,还可以在活页文选中安排一些自己创写的实时类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具有强烈的儿童幻想情趣,对儿童的吸引指数较高。
四、小学语文教材“大地阅读”含量较低,需要打开小学语文的生命气口,打开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
综观我们的小语教材,不难发现,大地阅读的文本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不足以抵制童年城市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没有大自然的经验、田野的经验,孩子就难以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作品。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地阅读和阅读大地对于童年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大地阅读”类文本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
(一) 大量导人绿色生态文本,让儿童懂得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阅读,就是以大地为主题的文本阅读。整本书形式的大地阅读,主要以生态化经典作品为主。包括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梭罗的《瓦尔登湖》,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篇章形式的大地阅读,主要精选那些描述自然,表现大自然的奇闻异趣、细节变化、生命启示的优秀文章。作为补充形式的,我们可以从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主流版本的小语教材中,也可以从港台或日、美、英、法、德等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教材中,挑选和大地主题相关的文章,加以重组,形成最优化的大地阅读单元系列。然后在四季的天空下,带领孩子去阅读这些大地系列的书籍与文章。由此引发儿童阅读大地的兴趣,像徐霞客那样用脚丈量大地、用眼拍摄大地、用心感悟大地。
(二) 按时序编排大地阅读文本,为“找课文、读大地”提供便利
(1)顺查无字词典(由“大地阅读”到“阅读大地”)。所谓由大地阅读到阅读大地,就是根据有“土质”的词句去找对应的“大地景物”。在理解和大地有关的词语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词语所反映的大地景物,并建立起一一对应的真实联系。这种找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大地阅读的同时去阅读大地。尽量找到所有有土质的词句段落的所指,还原“大地语言”的“大地信息”,从而将阅读课文转化为“阅读大地”。
篇6
关键词:数学魅力;掌握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乐趣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54-0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最好的教学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数学的学习就是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对于数学问题情境,首先是情境中要有“问题”,即数学问题,如果情境中没有数学问题,那这样的情境即使再有趣,再现实,也称不上是好的问题情境,这样的问题设置是无效的。其次,问题的情境要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要能够从问题中有效的引出数学知识,不要让人雾里看花般讨论了老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说这个呀!因此,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趣味性、现实性和数学性三方面的统一。
一、让学生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课堂教学从哪里出发?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将设计的问题利用情境自然串联,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环境中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比如,用数学的眼光审视我们的校园,一些数学问题一下子就“蹦”了出来:学校里教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平均每个教师要教多少个学生?校园面积、操场面积、教室面积各是多少?学校图书室共有多少本书?平均每个学生几本图书?学校的旗杆有多高?上操时每排多少人?排了多少排?……可以想象,这些现实的、近在咫尺的数学问题会引起学生怎样的学习兴趣啊!更主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自己认为挺重要的问题,这时他们就会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可以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
二、让学生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一)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整节课围绕“过生日”这一内容展开,创设了一个“过生日”的问题情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过生日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找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切入点。
(二)故事化的问题情境。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效调起学生学习的“胃口”,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出的问题编成简短有趣的小故事。如指导学生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巧妙的运用《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创设简单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的王国中学习掌握“9”的乘法口诀。这样的学习还有哪个孩子感到枯燥?还有哪个孩子不积极投入知识的学习中?
(三)多变的问题情境
教材中有时提供的情境图包含的信息比较丰富,要充分加以利用,在同一个情境中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如教学“和是10的加法”时,我创设了一个黄队、绿队比赛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多个问题:黄队人数+绿队人数,戴帽子的人数+不戴帽子的人数,左边的人数+右边的人数,防守的人数+进攻的人数等等,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回味性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一般出现在一节课的结束部分。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得到一个满意的学习结果,高高兴兴的走出教室,更要让学生留有余味,为以后的课埋下伏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素材。
三、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快乐中体验数学乐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解决问题只是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而提出问题是在不断思考,寻找新的知识。
(一)爱提问。要使学生爱提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机会。如每节课的最后5分钟定为“提问时间”,无论问题好与坏,无论问题有多高的质量,提出来就要表扬。时间长了,提问题的习惯养成了,自然而然,提问也就成了一种乐趣,一种爱好。
也许在开始时,教师要软硬兼施,既要鼓励、表扬,又要强迫,比如每天不提问的学生要扣“学分”,提问多的学生(特别是提出好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等。习惯有时就是一个时间和引导的有机结合体。
(二)会提问。在初步养成提问的习惯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要让学生知道提出的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提出一些有质量、有价值的问题,要提出自己不懂或疑惑的问题,要让自己的问题难住老师和同学。
由于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学生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平时的引导。如在教学“平年闰年”后,我引导:这样做是不是有些麻烦?此后我就看着同学们。这时,有一个同学就提出:我们可不可以只用公历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来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如果这个方法可以的话,那判断时就不用再列竖式了。问题一出,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经过讨论和举证,最后形成了意见:除了整百年,其它的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篇7
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有这样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提问是调动幼儿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随着“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有效提问”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提问质量的目标。围绕这一主题,通过观摩大班语言活动“住在‘鸟窝’里的小鱼”,对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记录、分析,具体得出以下报告。
第一次尝试:关注教师提问的类型和幼儿回答的类型
活动前,为了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观察问题的全面性,做了明确的分工,并对每一种该提问类型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界定。活动中,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对教师的提问进行了观察与统计。并通过小组评议,提出改进建议。
一是从教师提问的类型上看,过易的问题所占比重偏大。课堂提问应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幼儿通过对有一定难度问题的思考,转变成“想说、敢说、乐于说”,从而促进其思维和语言的有效发展,达到“最近发展区”。
二是从幼儿回答的类型上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提问事实性问题,幼儿的认知记忆性回答用得比较多,这样的提问比较封闭、单向,幼儿的回答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应尽可能使所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第二次尝试:关注各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引导和理答方式
在第一次研讨的基础上,第二次研讨的主题我们定位于“各教学环节中教师的理答方式”。同样,对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一个教学环节课堂提问的跟踪记录,两位教师关注教师各教学环节的引导,一位教师负责关注教师的理答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多媒体画面)它是谁?猜猜它会住在哪里呢?
二、分段讲述故事,帮助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1)小鱼儿原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
(2)怎么会变成孤孤单单一个人的?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1)小鱼儿失去亲人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谁能用故事里的词说说?(理解词语“悲伤”)
(2)谁发现了小鱼儿?它会对小鱼儿说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讲述,继续讲述故事,学习故事中小鱼儿与小鸟之间的对话)
(3)小鸟发现了小鱼,怎么说的?小鱼儿是怎样做的?小鸟又怎么做的?小鱼儿又是怎么说的?小鸟又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用故事里的话说)
(4)看见悲伤的小鱼儿,小鸟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
3.讲述故事至结尾。
(1)小鸟为小鱼儿做了些什么?
(2)小鱼怎么会住在鸟窝里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听了这个故事,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感动?
2.如是你是小鸟,遇见了悲伤的小鱼,你会怎么做?
3.小鱼儿得到小鸟和我们小朋友的帮助后,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四、经验迁移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别人或者被别人帮助过呢?那时的心情怎样?
经过小组评议,提出改进建议。从教师的理答方式上看,教师使用的理答语言比较贫乏,虽然教师能对部分幼儿的回答给予回应,但大多时候都在复述幼儿的回答,缺少更细致与贴切的评价,不能更深入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一步探讨与交流,直接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效益。因此,应注意慎重“理答”。
第三次尝试: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潜在教育价值的挖掘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潜在教育价值的挖掘,关系到课堂效果的有效性;课堂效果显著,幼儿才能得以发展。因此这次我们决定从“教育价值的挖掘”、“幼儿的发展”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对小组成员也进行了分工。
一、教学目标呈现
1.理解故事中小鸟和小鱼儿之间的友情,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
2.初步了解故事的内涵,感受故事中浓浓的温情。
3.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二、小组评议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有这样一个问题:“猜猜它会住在哪里呢?”有一位幼儿是这样回答的:“我猜它是住在很深很深的大海里的。”教师及时给予了积极地回应,接下来几位幼儿的回答:“我猜它是住在清澈的小河里的。”“我猜它是住在湛蓝湛蓝的大海里的。”……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并且在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能要求孩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体现了大班孩子的语言教学特点。
完整欣赏故事时,教师的语言优美、柔和,有助于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此外,背景音乐的播放,在感受小鸟和小鱼之间的友情时起到了升华作用,给孩子以美的情感体验。
在最后的环节——经验迁移中,提问孩子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经历时,教师能及时给予引导,适时给予评价,使得故事中的情感得以升华。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其教育价值不能仅仅流于故事表面,而应深层次地挖掘其隐含的教育价值。所以在把握孩子的前期经验时,注意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特别要在把握孩子的经验基础上,将其经验上升为知识。
三、研后的体会
篇8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篇9
关键词:科学选材 成材率 竞技体育
一、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现状
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起步晚,底子薄,辐射面窄“, 含金量”不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严重阻碍科学选材研究的发展;部分省市体育局的科研所以及运动队的科学选材研究工作与体育院校的科研合作严重脱节;各级主管部门对科学选材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科学选材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这些因素制约着我国科学选材研究发展的进程。
二、新世纪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趋势
选材是训练成功的基础。掌握了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的方向,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历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世纪,运动技能也取得了空前的成绩,未来的运动员科学选材何去何从,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一)趋势之一 ――软硬件选材的结合
硬件是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等方面;软件指的是运动员本身的智力素质(包括文化修养等)、心理素质和精神道德素质(包括体育道德、奉献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
(二)趋势之二――计算机的决策作用
在运动员选材工作中,受试者数量大,测试指标多,大量的数据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处理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复杂的数理统计则是计算机的优势。
(三)趋势之三――基因
运动才能是可以遗传的已成为事实。世界运动技术水平及其发展趋势使国内外不少运动训练专家充分认识到:只有那些具有天赋运动才能的人,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构成世界冠军的种种性征的遗传基因,等待科研工作者去发现,把未来的运动员选材说是“遗传决定论”也许并不为过。
(四)趋势之四――从皮纹看天才
“指纹能显示体育天赋”。皮纹是运动员选材的一项新的遗传指标。
(五)趋势之五――血液流动的运动天赋
血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遗传指标。人的运动能力与遗传因素有相当大的关系。
三、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基本对策
1.加强科学选材工作的重视程度。
2.运动员的初级选材尤为关键,即选好材,就成功了一半。初级选材乃竞技体育的重中之重,我国的科学选材工作必须放眼未来,多关心这一薄弱基础环节。
3.体委有关部门在建立运动员的业余档案的基础上,加强参赛资格审查的力度,严禁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参赛,严格竞赛管理制度,定期通报业余体校训练情况和后备人才输送情况。
4.各地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走特色化的道路,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项目和后备人才基地,形成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5.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后备人才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建立全国统一的运动员交流操作机构,制定相应的体育人才交流的相关法规、政策,使交流成为真正意义的人才培养的补充,使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永葆活力。
6.注重人文素质因素的选材。
四、科学选材的意义
(一)充分地利用运动员的先天性竞技能力;
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是通过训练得到明显改变的,即是可训练的;而另一部分则主要是由遗传特征所缺定的,也就是所谓的先天性。
(二)保证多年系统训练过程的顺利完成
一个运动员要达到运动的高水平,不是一两年的训练就可以达到的,必须经过一段长期的系统训练才能达到的。这样,运动员要持续长期的艰苦系统训练,必须使运动员潜在的先天性竞技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在他所从事的这种特定的运动项目,并表现出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五、科学选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科学选材的任务就是选拔最有运动天赋条件的运动员,使其经过长期、系统训练后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科学选材,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本人能否达到自己所追求的预定的的目标;科学选材,直接关系到家庭给予的支持和牺牲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希望;科学选材,直接关系到教练员的辛劳是否能够如愿以尝;科学选材,直接关系到国家是否能够有效地建立起一支赶超世界先进运动水平、强大的后备力量。
我国现在已跃居世界竞技体育强国行列,未来也必将以强健的步伐再向新的台阶迈进。科学选材是我们成为竞技体育大国的基本保证,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花大气力去关注它的发展,从战略上认识它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不断完善科学选材这门年轻的学科。
参考文献:
[1]冯志刚.对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及其管理的几点思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2)
[2]姚绩伟,余 梅.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及其现状的思考,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
[3]张春甫.对新世纪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趋势的探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3)
篇10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爱情的朦胧期,男女同学间很可能会彼此产生对于对方的某种特别的情愫,这种情感是很正常也是很自然的,然而,传统教育中施教者通常会对这种情感进行压抑甚至扼杀,这是很不合理的。爱情是人生中非常自然的经历,对于爱情的探讨也是一个很健康的话题,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涉及爱情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当借助这些作品让学生对于爱情有正确的观念与领悟,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些作品中的艺术美。
《蝶恋花》(晏殊)就是一首非常美的情诗,作品中作者抒发了对于恋人的思念之情,无论是清晨栏杆外笼罩在一层愁雾下的,还是当空的那轮明月,它们都无法明白作者内心的愁苦,无法理解作者内心对于远在他方的恋人的思念。这首词作的语言非常美并且非常凝练,是宋词中很值得品读的好篇章。在给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除了要让他们感受到作者心中那种对于爱情的向往,更是要够透过文字让学生们领会到文学的艺术之美,这是很有价值的。《长亭送别》(王实甫)可以称得上是元曲中的代表之作,这其中也有非常美丽的爱情故事。作品中阐述了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教学过程中应当透过这个爱情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戏剧的精妙,体会到这个故事背后想要表达的内涵,从而对于爱情故事中的艺术美能够有更深刻的体会。
二、引导学生对于爱情有更深刻的认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内心对于爱情既向往又好奇,然而,这个时期的学生们对于爱情的认识并不一定正确或者深刻。语文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爱情观也是很有必要的。爱情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会影响很大,在今后的人生中学生们能否良好的处理各类爱情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阶段受到的关于爱情的启蒙教育。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这些优秀的文本素材让学生们对于爱情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这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将会非常受用。
《边城(节选)》(沈从文)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对于节选的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了翠翠的爱情心路历程。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无比孤独。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不能理解她“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没有人能体会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能哄劝她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对于一个花季少女,这样的话太不切实际了。天保和傩送为了她唱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的实现,现实好像和她毫无相干。节选的内容对于翠翠的心理描写用了很多笔墨,这部分内容也充分体现了两个争夺她的人之间为了她而发生的冲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于作品中的情节有正确的认识,跳出作品对于爱情的合理和不合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让学生开口谈爱情
一直以来,对于爱情这个话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会避而不谈,对于这个话题的刻意回避是很不明智的。爱情并不是一件不能谈论或者不该谈论的事情,正好相反,课堂上教师应当借助相关的教学素材更多的和学生间对于爱情展开探讨,这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学生心里有困惑或者有障碍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不仅是世界名著,这个爱情故事更是长久以来成为一段佳话,课堂上在基本学完了教学内容后我和学生间就爱情话题展开了探讨,让学生们能够开口谈爱情。我问学生对于这个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有怎样的感受,刚开始学生们还有点害羞,不知道从何说起,随着谈话的进行与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大家对于这个话题饶有兴致的说着自己的观点。交流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们并不是不愿意开口谈爱情,而是长久以来受到身边的环境的制约,教师应当让这个问题得以改善,应当为学生们营造更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的想法都能够得以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探讨中也能够让他们对于爱情有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