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武器范文

时间:2023-03-26 23:2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武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武器

篇1

化武核查机构

现今只有安哥拉、埃及、朝鲜、苏丹、索马里未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色列和缅甸签署公约但未由议会批准。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根据1997年生效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于1997年5月23日成立,目前有190个成员国。

至2012年12月,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进行了4 700余次视察。在过去15年里,他们让世界摆脱掉已知化武数量中的80%。

化学武器分类

失能性毒剂

中毒后出现瞳孔散大、头痛幻觉、思维减慢、反应呆痴等症状,主要代表是毕兹。

刺激性毒剂

作用迅速强烈,中毒后,出现眼痛流泪、咳嗽喷嚏等症状,通常不会致死。主要代表是亚当氏气。

糜烂性毒剂

破坏肌体组织细胞,造成呼吸道黏膜坏死性炎症、皮肤糜烂、眼睛刺痛畏光甚至失明等。主要代表是芥子气、氮芥。

窒息性毒剂

是指损害呼吸器官,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气而造成窒息的一类毒剂。主要代表有光气、氯气等。

神经性毒剂

中毒者出现瞳孔缩小、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等症状,重者可迅速致死。主要代表是塔崩、沙林。

全身中毒性毒剂

破坏人体组织细胞氧化功能,引起组织急性缺氧,致死性强。主要代表是氢氰酸、氯化氢等。

化武使用历史

一战:法国人在战争中率先使用催泪瓦斯。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化学武器造成至少8.5万人死亡。

:时期日军先后在中国14个省份使用化学武器1 731次,造成数十万人中毒伤亡。

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美军在侵朝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超过200次,造成中朝军队近2 000人中毒伤亡。

越南战争:美军使用了7 000吨西埃斯,12万吨植物杀伤剂,使130多万人中毒、3 000余人中毒死亡。

两伊战争:伊拉克对伊朗发动过200余次化武袭击,其中包括塔崩、沙林等毒气,造成约10万人中毒,1万人死亡。

恐怖活动: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三条线路的列车内散布沙林毒气,造成12人死亡,约6 000人受伤。

主要国家化武

美国 3 000吨

已销毁90%化学武器,现存化学武器及制剂3 000多吨,预计再用10年全部销毁。

俄罗斯 1.5万吨

1993年通报存有39 967吨化学武器,目前仍有超过1.5万吨化武没有销毁。

印度 1 000吨

1997年宣布拥有超过1 000吨化学武器。2009年3月,印度对库存化武完成销毁。

利比亚 23.6吨

宣布有23.6吨存量化武。目前,由于与美国未达成基金协议,至今仍未销毁。

叙利亚 1 000吨

据估计拥有1 000吨化学武器,联合国和禁止化武组织已进驻叙利亚销毁化武。

篇2

计划由来已久

据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伊拉克于1976年开始,在鲁巴特以东5公里的阿卡沙特设计、建造了秘密的地下化学毒剂工厂。另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透露,两伊战争时的伊拉克炼油厂能很快改装用于生产芥子气。因为伊拉克既有生产芥子气的化工基础,又有丰富的生产芥子气的原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中东遗留的化学武器有14~23公斤的芥子气炸弹2.4万枚、芥子气炮弹25万发、光气炮弹4000发和芥子气布洒器459具。据说,这些武器弹药从埃及运到了伊拉克。

伊朗对化学战准备不足

伊朗在伊拉克多次使用化学武器、遭到重大伤亡之后,才发展化学武器,寻求建立化学反击能力。伊朗向西方化学公司采购了前体化合物和设备,开始制造自己的化学武器。1988年4月,伊朗第一次有计划地对伊拉克进行了报复性的化学反击,使用了糜烂性毒剂芥子气。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

据伊朗宣称,在两伊战争的头六周内,伊拉克在苏桑吉尔德地区的塞兰木兹、梅何马克使用了化学武器,但缺乏可靠证据。1980年11月下旬,又有报道说,在伊朗南部的胡韦泽地区,伊拉克军队也使用了化学武器。此时,两伊战争已处于胶着状态,伊拉克军队每天都对伊朗军队实施炮击。

伊拉克军队从1983年开始进入有计划的频繁使用化学武器的阶段。1983年全年,伊拉克用毒共34次。促使伊拉克军队较大规模地频繁使用化学武器的主要原因是伊拉克在地面战场连续失利,失去了战争主动权,被迫退入本国作战。而且伊朗军队的攻势已经直接威胁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形势危急,关系国家安危。当然,最主要的是伊拉克对使用化学武器早有准备,已经贮备了足够的毒剂和化学弹药,具有相当规模的化学攻击能力,能够迅速投入战场使用。

篇3

那天,妈妈用十分佩服的眼神看着我,说:“贾戈啊,你竟然敢在家里私自制造‘化学武器’,成何体统?今天早上我就在你的‘化学武器’旁边发现了一个体型超大的死虫子,杀伤力还挺大啊!”原来,这个“化学武器”就是我的超级无敌臭袜子。

我万万没想到我的袜子居然可以轻易干掉一只虫子,杀伤力的确够大。虽然我的袜子臭,但是也是一位“灭害功臣”啊!只要靠近它的虫子,不被活生生地熏死才怪,这样我家就少了许多令人讨厌的虫子。

凡事有利也有弊,我的臭袜子的利就是消灭虫子,可弊端呢?它最大的弊端就是也伤害到了我老妈(老爸就不用说了,因为他也是超级大臭脚),为了老妈的生命安全,我决定天天把脚洗干净,让老妈好好呼吸上几天新鲜空气。

怎么样?我的这个消息可称得上是世界的九大奇迹了吧!

篇4

②事实也是如此,植物并不是毫无招架能力的受害者,它们已经进化出强有力的防御能力——生产特殊的防御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既可以充当“毒药”,也能警告同位危险即将到来。但是,所有这些防御措施都是有代价的,会消耗植物本来用于生长和修复的能量。为了保存体力,植物必须选择使用“化学武器”的方式和时机。

③为了避免浪费能量,植物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合成“化学武器”,而是当危险真正来临时才开始生产。一旦害虫咬噬植物的叶子,叶子便释放出化学挥发 物传递警报,告知植物的其他部位和相邻的植物开始防御。

④很多物种和土壤里的真菌共生,真菌穿透植物根系的表层摄取碳元素,同时帮助植物获得其赖以生存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真菌通过长丝线般的菌丝将周边区域边成一片,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网络。有些植物就会利用这个地下网络相互联系,对即 将到来的危险发出警告。

⑤有些植物能够精心布置陷阱来引诱敌人。十字花科植物的分子中储存着无害的化合物硫代葡萄糖甙,与其体内的芥子苷酶阻隔着一层薄薄的细胞壁。当害虫咬破这层阻隔时,这两种物质就会混合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将害虫围住。就是这种反应使得十字花科植物有特殊的苦味和抗氧化性。

⑥只有在这些陷阱起作用时,植物才会动用资源来推动这种防御。当毛虫这类咬噬类害虫激活陷阱时,产生的破坏性后果会激发植物加速生产硫代葡萄粮甙。但是,类似蚜虫的吸食害虫通过针状口器吸食植物汁液时,就不会触发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就不会动用自身资源来制造武器。

⑦有些植物已经知道人相互交流的“密码”,并可以善加利用,来发送虚假情报。比如,蚜虫在遭到攻击时会释放出信息素β-金合欢烯,警告附近的蚜虫危险来临,赶紧逃命。植物在遭到蚜虫攻击时也经常会释放出β-金合欢烯,企图模仿警报吓跑它们。不过,并不是所有的β-金合欢烯都会起作用。

⑧大多数情况下,植物会匀速释放信息素为化学武器,但蚜虫已经适应,并不受此影响。然而,野生土豆能够更改这种模式,使其更有效果;它把信息素储存在叶面细小绒毛的末端。当蚜虫落到叶子上时,它的脚就会被带黏性的叶面粘住;蚜虫奋力挣扎,叶面绒毛末端就会遭到破坏,开始大量释放信息素。这样就巧妙地模仿了蚜虫有节奏的警报。

⑨在与害虫的恶战中,植物必须扩理伤口。植物产 生的“绿叶挥发物”能起到抗生素的作用,保护植物受伤的组织不被细菌和真菌感染。这些挥发物就是刚修剪完草坪时我们闻到的“草香”。

⑩受伤的植物产生的创作性酸(也被称为“愈伤激素”)能够刺激细胞加速分裂以封闭作品,其作用相当于动物的血液在伤口凝结。这些反应都是在受到害虫攻击后几分钟内产生的,植物必须不断地分配自身资源来进行自我修复。

11植物和昆虫世世代代进行着斗争,双方不断改变策略力图压倒对方。例如,昆虫体内已经开始进化出应对植物“化学武器”的解毒剂,它们能中和毒素,甚至能利用这些毒素;植物自然不甘示弱小,也不断创造出新武器。植物和昆虫的战争是一场军备竞赛;双方竭尽全力,力图保住自己的地盘。

14. 植物为保护自己反击害虫的策略有哪些?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①生产化合物来发出警告;②设置陷阱引诱敌人;③通过信息素发出虚假情报;④护理伤口(自我修复)。

15. 文章第⑦自然段的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3分)

准确严密:“有些”限制范围(指一部分),(1分)说明只有一部分植物能够利用敌人的密码发出虚假情报,(1分)表达准确严密,符合客观事实。(1分)

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用“密码”“虚假情报”“逃命”等词语(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植物为保护自身采取的手段。(1分)

篇5

1.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含有大量Fe2+的溶液:ClO-、Na+、Cl-、SO42-

B. 能使氢氧化铝迅速溶解的溶液:Na+、Fe2+、NO3-、SO42-

C. pH=0的溶液:NH4+、Na+、SO42-、Fe3+

D. 水电离产生c(H+)=1×10-12 mol・L-1的溶液:HCO3-、NH4+、Cl-、Ca2+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OH-+H2O=AlO2-+H2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C. 食醋和小苏打溶液混合:CH3COOH+HCO3-=CH3COO-+H2O+CO2

D. 敞开体系,向FeCl2溶液滴加NaOH溶液: 4Fe2++8OH-+O2+2H2O=4Fe(OH)3

3. 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肯定有Al3+、Mg2+、NH4+、Cl-

B. 可能有K+、Cl-、MnO4-

C. 肯定有Al3+、Mg2+、SO42-

D. 肯定有K+、HCO3-、MnO4-

4. 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五种离子(水电离出的离子可忽略)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下列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A. Ca2+、K+、OH-、Cl-、NO3-

B. Fe2+、H+、Br-、NO3-、Cl-

C. Na+、K+、SO42-、NO3-、Cl-

D. Al3+、Na+、Cl-、SO42-、NO3-

5. W、X、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Z是非金属元素,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向一定量的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m[X(OH)3]] [n(XZ3)][O][a][b][c][d] 应的水化物溶液中逐滴加入XZ3溶液,生成的沉淀X(OH)3的质量随XZ3溶液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CO32-、I-

B. c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3-、Na+

C. b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42-、Cl-

D. a点对应的溶液中:Na+、K+、SO42-、HCO3-

6.某溶液中含有NH4+、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篇6

纳米技术最早是在电子行业获得应用,纺织业采用较迟,至今大量应用不多。Donaldson的纳米过滤器材和Nano-Tex防水溅织物是少量进入市场的产业化产品。据Donaldson人员称,其全部产品中约1/3含有某种纳米材料。至今全球约有100余家院校和工业研究单位正在从事有关纳米纤维、纺织品和聚合物的探索,一些国家的政府大量投入资金,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料,2005年在纳米技术方面投入资金超过40亿美元。美国、欧盟和日本在这方面走在前面,近年在纤维和纺织品纳米技术方面也有一些令人感兴趣的发展。

■纳米纤维■

实验室开发的纳米级纤维产品,具有比表面积大、柔性、透气性、微孔结构、重量轻、杨氏模量高以及功能性好等优点,目前已有少数成功地批量应用。如过滤器,防化学毒性织物的衬里层,组织支架(tissue scaffold)以及一些高端工程应用。一般把直径为100-500纳米的纤维视作纳米纤维。

1934年Anton Formhals发明的电子纺丝方法是今日非织造布纳米纤维电子纺丝的先驱。电子纺丝是采用高压电场的带电荷喷嘴,将聚合物溶液纺丝,溶剂蒸发干燥后形成纳米纤维网材。从严格意义上讲,纳米纤维是亚微米级纤维的非织造布网材。根据最终用途,各种聚合物,如天然,合成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都可以应用电子纺丝方便地制成纳米纤维网材。由于Akron大学Reneker教授的著作,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了一股纳米纤维纺丝的热潮, Doshi在田纳西州开创了纳米技术公司eSpin Technologies Inc.,用多种聚合物批量生产电子纺丝纳米纤维。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Rutledge集团进行了电子纺丝的基础研究,决定了某种聚合物可纺制相应纤维直径的终端喷嘴口径。

■应用于军工■

除了用于过滤器材,功能性纳米纤维由于其潜在的抗御化学和生物武器的能力,在军工研究和开发中受到重视。为了保护战士免受毒物伤害并提供必要的舒适性,纳米纤维大有用武之地。纳米纤维衬料防生化军装重量轻、透气、功能广、防化性能好、可以防御有毒液体、蒸气和烟雾。

美国Natick军人中心和政府、工业、院校协作,探索纳米纤维和纳米微粒材料在防护服中的实际应用。其中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课题,如热塑性弹力聚氨酯的电子纺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它弹性高,无需进一步加工或处理,强度就较高。目前的试验和开发集中在功能性熔喷和电子纺丝;混入纳米级铝、钛料制成网材,再配以其它方法,将反应性化合物加到织物中,获得自去污性能。

添加有其它材料的功能性纳米纤维网材可提高其应用价值。埋有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纤维可以催化有机磷化学武器药剂。最近,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成功地将氧化镁(MgO)埋于聚合物纤维中,仔细地控制该过程,可以把纳米颗粒沉积于纤维表面,使其具有最大的化学反应性,提供较好的防毒功能。电子纺丝技术可以有效地用来开发蜂窝式filter-in-filter聚氨酯纳米网材。这些过滤器材由于纳米级网眼更好地捕捉颗粒,可提供过滤能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Ramakrishna集团和国防科技局(DSTA)协作,开发了纳米纤维防生化面罩,可以用纳米纤维网材替代活性炭来捕截空气中的毒物,他们将纳米金属材料和环糊精埋入纳米纤维来分解化学毒物。用化学武器模仿剂(simulants)“对氧磷”作初步试验取得成功。最终目标是要开发可以洗涤和耐久性的纳米纤维军服。

同时,MIT的Rutledge教授及其助手开发超级疏水性电子纺丝纳米材料织物,它受纤维表面化学性和形态特性的影响,这些拒水性纳米网材在防护服和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具有宽广的最终用途。

田纳西州大学TANDEC等,在非织造布中加入纳米相Mn (VⅡ)氧化锰(M-7-0剂)作防御材料。M-7-0剂是环境友好材料,属于路易斯强酸氧化剂。据称这类非织造布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安全运输,可根据最终用途制成不同形状、灵活性好、去除化学武器药剂污物和工业毒性的材料。

■应用于生物医学■

康乃尔大学Freg教授及其助手们开发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高比表面积和亲水性材料,可用于药物输送和杀虫剂输送的生物感受器(biosensor)。Freg称,纳米纤维的高比面积,在小体积纤维中感受器活性部位较多。

Donaldson公司在纳米纤维网材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中走在前面,从事纳米纤维业务已有20余年。1981年,其Ultra Web纳米纤维过滤器材产业化生产,并已拓展到新的应用范围,如纳米纤维细胞培养材料和阻隔烟雾服装。2002年,Donaldson又建立了一个新的小组,重点研究纳米纤维新的应用领域,并激励合作研究伙伴,合资扩大批量应用;最近开发三维细胞培养介质,模拟体内细胞外基质(ECM)。生物可降解纳米网材,由于其和细胞外基质相似,可以作组织支架(tissue scaffold)。这类支架使细胞相互紧密靠近,而成长为三维组织机构。其关键因素是机械稳定性、生物配伍性、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基质互动性。这些决定着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中应用。

■最新进展■

近来对纳米级纺熔纤维的兴趣巨大,Hills公司用海?岛方法已研究成功直径250纳米的匀质熔纺纤维。据其称,纤维强度可达到3克/旦,且可卷绕供下游工序进一步加工,Hills已开发出2-0.3微米级海?岛纤维的纺粘织物;亦成功地用岛?海方法制成300纳米直径的纳米管,壁厚50-100纳米,已申请专利。Hills的纳米管纤维可用于防御化学武器,药物释放,微米级过滤和微米级水力学器材(液压装置)。

日本电力公司(NEC)实验室Sumio Ijima(纯夫居岛)于1991年开发了多层碳纳米管,其特点是重量轻,强度高、电性能和耐热性好。美国Dallas得克萨斯大学(UTD)NanoTech研究所的科学家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协作,在纺制多层碳质纳米管纱线技术方面有很大突破,该产品强度高、韧性好、极其柔软、导电传热,可做成“智能化”服装,储电能、防弹、调温、多孔,穿着非常舒适。

■非织造布中应用前景巨大■

篇7

第一招:物理屏障

如何科学地和这些蚊子周旋到底?

首先提到的这件防御装备,亘古即有——蚊帐。在《诗经?小星》中,记载着“肃肃宵征,抱衾与裯”,“裯”即为蚊帐。对于古时穷人,即使是借钱也要弄一张床帐,以抵御夏季的汹涌蚊潮,“夏多蚊,贫无帱,佣债为作帱”,“帱”还是指蚊帐。

蚊帐虽有百般好,大多却也只能起物理隔离的效果,指不定哪就出漏子让蚊乘虚而入。不过,如果用某些化学药物浸泡处理,蚊帐则能主动驱虫杀虫,效果更佳。

第二招:化学武器登场

陆游在《熏蚊效宛陵先生体》中写到“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也有青年像他一样,寄希望于“化学武器”对付蚊子。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给大家推荐了四种驱蚊产品,包括DEET(又称避蚊胺)、伊默宁(驱蚊脂)、埃卡瑞丁(又称派卡瑞丁)和柠檬桉叶油(或其中的有效成分PMD)。

DEET和伊默宁是目前最常见的两种驱蚊成分。DEET由美国军方开发,于1957年用于民用。科学家曾以为DEET能麻痹蚊子的嗅觉系统,使其无法分辨人体散发的蘑菇醇(1-辛烯-3-醇)。但根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2008年的一项研究,蚊子只是不喜欢DEET而已。伊默宁的使用历史则较短。佛罗里达农工大学2004年的一项实验室试验显示,对于埃及伊蚊和致倦库蚊,10%和20%的伊默宁和同浓度DEET的驱蚊效果不相上下。由德国化工企业拜耳药厂于1998年研发出的埃卡瑞丁,对付蚊子也有不错的威力。在2007年巴西的一项实地测试中,含有伊默宁或埃卡瑞丁,浓度在10%~20%之间的七款商业剂型,对埃及伊蚊都有5到7小时的驱避效力。

在驱蚊这一点上,“天然”并不是有效的代名词。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只推荐了一种植物成分柠檬桉叶油。尽管不少植物油,如丁香、薄荷、天竺葵、猫薄荷、紫珠等,都具有驱蚊效果,但它们挥发性太高,需要反复涂抹才可能生效。2002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一项实验室研究显示,包含香茅油、薄荷油、天竺葵等天然植物提取物的七款产品,对抗埃及伊蚊的保护时间都小于20分钟。一款大豆油的产品能达到近一个半小时的保护时间,略高于低浓度(4.75%)的DEET。另两款使用柠檬桉树油的产品则能达到约两个小时。不过这个实验中,一款含有7.5%伊默宁的产品,平均趋避时间只有二十来分钟 。

另外一些化学武器,属于杀虫剂而非驱避剂,对蚊子就没有那么仁慈了。除虫菊中的除虫菊酯,能够毒杀蚊虫。把它的花朵碾碎,与木屑、香料等混在一起,点燃后,就是一款原始的“蚊香”。而现在普遍使用的“螺旋形蚊香”,由19世纪末日本人上山英一郎发明。这种形状能比细长条状的蚊香燃烧更久,推出后就大受欢迎。

第三招:主动出击,清理源头

以上这些方法只是被动应敌,似乎太窝囊了。蚊子的发育需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像白纹伊蚊这种生存能力极其彪悍,名列全球100个最具侵略性物种的奇葩,只需要不到一盎司(约三十毫升)的水就能够繁殖。蚊子的飞行距离一般不过数百米,所以控制源头,清理积水,就能把绝大多数烦恼扼杀在摇篮中。这些需要注意的地点,包括但不限于——废旧的轮胎、水桶、铁罐、水槽、水龙头、洗衣机、花瓶、花盆的底盘、饮水机的水盘、遮雨的塑胶布、鸟笼的饮水器皿、树洞树叶。

但有些地方,例如池塘,可能就没有办法清理。有人建议在水面上滴油。这层油膜一方面让水面上的孑孓无法呼吸到水面上方的空气,另一方面蚊子也会避免在这里产卵。也可动用生物的力量,比如如雷贯耳的苏云金芽胞杆菌以色列亚种就被广泛用于杀灭孑孓。一些鱼类,例如食蚊鱼,能够捕食孑孓,曾经颇受人们欢迎——但有地方盲目引入这种外来物种已经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篇8

勾心斗角

过去由于研究方法问题,研究人员无法观察到不同雄性动物的是如何竞争的。现在,利用新的研究手段,如基因工程,研究人员发现了之间竞争的一些秘密方式。这些方式竟然与人类的勾心斗角有着相似之处。一般有两种:一是徒手的暴力博斗,二是使用“化学武器”。

美国雪城大学的匹特尼克研究小组,利用遗传工程创造了一种黑腹果蝇,使它们产生能放射不同颜色莹光的。采用这一技术就能观察到,不同雄性昆虫的在雌性生殖道内推搡抢道占领有利地形的情况,实际上也能看到之间是如何竞争,从而与卵子结合的。

匹特尼克等人对果蝇进行转基因设计后,让的头部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让雄果蝇的头顶,发出绿色或红色的荧光。他们分别用能产生绿色和红色的雄果蝇与雌果蝇,当排入雌果蝇的生殖道后,研究人员就能在显微镜下实时观察雌性果蝇生殖道中的活动情况。他们还在雌雄果蝇后的不同时间冷冻雌性,通过解剖来观察雌性体内的命运。

研究人员发现,后与雌性的雄性,会采用人海战术,去冲洗前面几名与雌性后留在生殖道内的,还会用其殊的化学武器驱赶前面雄性留下的。但是,这一切都是在雌果蝇的帮助下完成的。

早不如巧

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都有一种不成文的运作伦理原则,即先来后到。而且,先来后到除了在社会意义上倾向于有序和讲道德外,在自然界则倾向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行者至少会抢占有利地形。对于雄性的来说也是如此。

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一般会有如下的结果:最早与雌果蝇的雄性,会更多地把留在雌性体内,以获得先行与卵子结合的机会。但是,对于果蝇来说,事实却并非如此。它们的繁衍政策讲究的是,“早不如巧”。

研究人员发现,雌果蝇可与几只雄性。但在最后一次与雄果蝇后,雌果蝇会产下大部分卵子,数量约为80%,而以前的雄性则大都会出局。这意味着,并非谁先与意中人,谁就可以把留在雌性的生殖道中,获得与卵子结合的机会。

为什么不按照先来后到的秩序,反而是后来者在繁衍后代中占有先机呢?通过观察,研究人员发现,真正操纵生殖主导权的还是雌性。

雄果蝇与雌果蝇每次后,可以排出约1400个。这些可以先进入雌性的生殖道,然后等待进入雌性的生殖贮存器官中。雌性的储存器官是从生殖道分支形成的有盲端的3个管子,也就是一个贮存袋。但是,雌性的3个生殖贮存器最多只能存储约500个。这就意味着雌性对是有选择贮存的。这种选择首先是不能全部接受一只雄性的,其次还要留下富余空间接纳其他雄性的。

雌性的选择是,在与第二只雄果蝇开始时,雌性就从储藏器释放一些第一个的雄性。雌果蝇的这一举动,既有可能是由第二只雄性的动作刺激所促发的,也有可能是第二只雄性中的化学物质所引起的。

雌果蝇的选择还没有完。在后几小时,雌性果蝇又会启动另一次竞争,把第二只雄性排进它的生殖道但还没有进入储藏器的排出来。因此,之间的竞争显然包括两方面。一是雌性生殖道中后到的与前面的进行博斗,就像两群鱼儿互相追逐和驱赶一样。二是雌性有选择地通过生殖道排出一些雄性的。

化学武器

篇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带皮吃才够营养”成了吃水果的指导原则。我每每在家人的威逼下,嚼着混有青涩果皮的苹果,感觉味蕾备受折磨。与此同时,家里的水果刀、削皮器都面临“下岗”的境遇。每到这时,我总禁不住想,被牺牲掉的口感能换回足够的营养吗?

除了像金橘这样以皮为卖点的水果,恐怕大多数果皮都不会让我们的舌头舒服。对于果实而言,这层细胞一来要防止水分流失,二来要防御动物、微生物的侵袭。所以,这里的细胞要紧紧相靠,同时还要在外部“抹”上延缓水分丧失的果蜡――“味同嚼蜡”的感觉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不仅如此,作为防御系统,自然少不了储备一些化学武器,来对抗那些在不适当时间偷嘴的动物。虽然,这些酸涩的化学武器会在果实成熟时被大量移除,但是其含量多少还是比内部的果肉要高。

查阅诸多文献之后,我也无从得知吃果皮这一提法从何而来。实际上,像苹果、梨这样的水果的“果皮”和“果肉”,在植物解剖学上,同属于果皮结构。更有意思的是,像橘子皮这样被丢弃的果皮,从结构上来说,等同于苹果的“果皮”加“果肉”。所谓的果皮有营养,更像是一个算命先生口中出来的圆滑真理。

当然,如果说果皮中的营养含量高一点也不过分,毕竟这部分细胞要排列得更紧密,水分也更少。但是不要忘了即使“含量”高出果肉数倍,考虑到二者的重量比,果皮在营养总量中的贡献也甚微。

果皮仅有一点值得炫耀的,那就是它们含的花青素等色素通常是果肉所缺乏的。不过,这些色素的作用多半是吸引动物来取食的。至于,要想让花青素等新兴的保健物质起作用,恐怕要大口大口地吃被削下来的果皮才行。

人们要注意一点,即使在正常使用杀虫剂的情况下,苹果皮上的农药残留量也要比果肉中高出20%。虽然,这些携带正常量的残留农药的苹果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可是谁能保证有些被逼着生产漂亮大苹果的果农不会用更多的农药来招呼大苹果呢?那些有机种植的大苹果是可以放心大嚼的(前提是真的是有机种植),不过,即使有机种植,果皮中的营养也不会增加,用大把的钞票去换取传说中的营养和劣质的口感,可不是什么高明的选择。

篇10

我在饱受了它五分钟的折磨后,忍无可忍,我拿出两盘蚊香点好,希望这东西不仅能熏蚊子,也能熏“哥哥”。过了两分钟,苍蝇毫发无伤,可惜了我的名牌蚊香。

我又想到化学武器--杀虫剂,我对准苍蝇刚要按开关,一想,不行,这里喷了杀虫剂,我睡哪儿?唉,这便科学的两面性。

我经过前两个回合的较量,决定这次用苍蝇拍,我拿着苍蝇拍,左跑、右跑、上爬、下爬,总也打不中小苍蝇。这种老办法也没有什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