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方程式范文

时间:2023-03-20 06:1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热化学方程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热化学方程式

篇1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通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称为反应热。这种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在旧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是这样表示的:

C(固)+O2(气)=CO2(气)+393.5kJ

上式表示标准状态(即反应体系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25℃时的状态)下,1mol固态碳和1mol氧气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393.5kJ的热量。这种表示方法的优点是写法直观,容易为学生所理解。但由于物质的化学式具有表示物种及其质量之意义,化学方程式揭示的又是物质的转化关系,而热化学方程式的这种表示方法把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用加号连在一起是欠妥的。因此,“国标”规定,热量(Q)应当用适当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来表示,如用“T·ΔS”或“ΔH”表示(ΔS是熵的变化,ΔH是焓的变化)。

在中学化学中,一般仅研究在一定压强(即恒压条件)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因此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在过程中的热力学能(旧称内能)变化“ΔU”等于传给系统的热量“Q”与外界对系统所作功“W”之和,即:ΔU=Q+W。当系统处于恒压过程时,则有:

QP=ΔH

式中“QP”叫恒压热,是指封闭系统不做除体积功以外的其他功时,在恒压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上式表明,恒压热等于系统焓的变化。所以,在中学化学所研究的范围之内,Q=QP=ΔH,这就是新教材中引入ΔH的依据。

二、引入ΔH后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

新教材引入ΔH这个物理量后,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同旧教材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

1.根据《课程标准》,在热力学中将内能U改称为热力学能。其定义为:

ΔU=Q+W

对于热力学封闭系统,式中“Q”是传给系统的能量,“W”是对系统所做的功。Q、W都是以“系统”的能量增加为“+”来定义的。而旧教材中,Q是以“环境”的能量增加(或以“系统”的能量减少)为“+”来定义的,这样,旧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所表示的意义正好与《课程标准》的规定相反。因此,引入ΔH以后,当反应为放热反应时,ΔH为“-”或ΔH<0(表明系统能量减少);当反应为吸热反应时,ΔH为“+”或ΔH>0(表明系统能量增加)。

2.在旧教材里,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用中文表示,如固、液、气等。根据《课程标准》,应当用英文字母(取英文词头)表示,如“s”代表固体(solid)、“l”代表液体(liquid)、“g”代表气体(gas)、“aq”表示水溶液(Aqueous solution)等。

3.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单位不同。旧教材中反应热的单位是J或kJ,而ΔH的单位为J/mol或kJ/mol。

根据引入ΔH以后的这些变化,类似以下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已经废除:

C(固)+O2(气)=CO2(气)+393.5kJ

C(固)+H2O(气)=CO(气)+H2(气)-131.5kJ

正确的表示方法为:

在化学方程式中用规定的英文字母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然后写出该反应的摩尔焓[变]ΔrHm(下标“r”表示反应,“m”表示摩尔)。实际上通常给出的是反应体系处于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98.15K,压强为101kPa时的状态)时的摩尔焓[变],即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以“ΔrHm”表示(上标“”表示标准)。方程式与摩尔焓[变]间用“;”隔开。

三、ΔH的单位与反应进度

基于对中学化学知识的要求深度,新教材中没有引入“反应进度(ξ)”这个物理量。但应明确,ΔH的单位“kJ/mol”中的“mol”是指定反应体系的反应进度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单位,而不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下面将对反应进度做一简单解释: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我们可以表示为:

νDD+νEE+…νFF+νGG+…

式中νD、νE、νF、νG表示所给化学反应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是无量纲的,对反应物ν取负值,对生成物ν取正值,在如下反应中:

νDD + νEE = νFF + νGG

当t=0,ξ=0 nD′ nE′ nF′ nG′

当t=0,ξ=ξ nD nE nF nG

则反应进度定义为:

ξ=■-nB′(B代表任一组分)

由此可见:ξ=■

在此所定义的反应进度,显然只与指定反应系统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与选择系统中何种物质B无关。反应进度与物质的量具有相同的量纲,SI单位为mol。由于ξ的定义与νB有关,因此在使用ξ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物理量时必须指明化学方程式,否则是无意义的。反应进度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状态变化的最基础的物理量。由于化学中引入了此量,使涉及化学反应的量纲和单位的标准化大大前进了一步,也很好地解决了一系列物理量在量纲上出现的困难和矛盾。

篇2

1.焓变

(1)焓变的概念: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ΔH)决定.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焓变的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或kJ·mol-1.

(2)焓变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包括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下进行时,反应焓变是不同的.

注意:①对于一定量的纯净物质,在一定条件(如温度、压强)下,焓有确定的数值.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具有的能量不同,焓的数值也就不同.②对于同一种物质,其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强)不同,或者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焓的数值也不同.③焓的数值的大小与其物质的量有关,在相同条件下,当其物质的量增加一倍时,其焓的数值也增加一倍.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见表1)表1

注意:①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都是化学反应,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的三态变化等.②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煤的燃烧.③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能发生,如Ba(OH)2·8H2O(固)与NH4Cl(固)的反应.

3.“三热”(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比较(见表2)表2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与意义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而且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ΔH应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聚集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与化学方程式隔开一个字符,并注明ΔH的“+”与“-”.放热反应,ΔH用“-”表示;吸热反应,ΔH用“+”表示.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ΔH也不同.但中学所用Δ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25 ℃和101 kPa时的数据;所以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的条件.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ΔH也不同.常以g、s、l、aq分别表示气态、固态、液态及水溶液;若物质有同素异形体或几种晶型,也应注明是哪一种.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

(4)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物质的量.所以,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ΔH也不同;ΔH的大小与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5)同温同压下,互为逆反应(不一定是可逆反应)的两个反应,其Δ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如: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2H2O(l)=2H2(g)+O2(g) ΔH=+571.6 kJ/mol

(6)无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ΔH表示的是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如“2SO2(g)+O2(g)2SO3(g) ΔH=-197 kJ/mol”是指2 mol SO2(g)和1 mol O2(g)完全转化为2 mol SO3(g)时放出的热量.

注意:对ΔH的单位的理解——ΔH的单位“kJ/mol”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应时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多少千焦,而是指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量其物质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多少千焦.

3.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比较(见表3)

表3类别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意义化学方程式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而且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续表类别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既表示微粒个数,又表示物质的量;只能是整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物质的聚集状态不要求注明必须在化学式后注明ΔH的符号

与单位无在方程式后必须注明三、能源

1.能源的含义与分类

能源就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

注意: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们的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解决的办法是开源节流,即开发新的能源和节约现有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几种新能源的优点与缺点的比较(见表4)

表4新能源优点缺点太阳能能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清洁、无污染,不需要开采、运输①能量密度低,需要面积很大的收集和转换装置,造成成本偏高;②稳定性差,受季节、气候、纬度、海拔的影响氢能燃烧值高,资源丰富(它的主要来源是水,地球上水量丰富,且氢燃烧后又生成水,可以反复使用),无毒、无污染①储存、运输困难;②目前以水为原料获得廉价、丰富的氢能的技术还有待突破地热能世界上地热能蕴藏丰富,相当于煤储量的1.7倍.如果热量提取的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么地热能是可再生的受地区限制风能蕴量巨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没有污染①具有不稳定性;②密度低;③受地区、季节、气候影响大四、盖斯定律

1.盖斯定律的内容

图11840年,化学家盖斯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研究总结出一条规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是分几步进行的,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这就是盖斯定律.如图1所示.

2.盖斯定律的本质

盖斯定律反映了自然界中任何事物之间的转化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其能量变化只与始态、终态物质的总能量有关,与中间过程无关,即反应热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3.盖斯定律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1)应用:①利用已知的反应热计算未知的反应热.②利用已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2)注意事项:①将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ΔH也应乘以或除以某数.②将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加减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③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反写时,要注意反应热的数值虽然不变,但符号相反.

五、反应热ΔH的计算

1.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Δ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

2.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反应热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3.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利用盖斯定律,由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计算待求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的方法是:将已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的叠加处理(根据需要,可将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或除以某数,并进行加碱运算),即可得到所求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

注意:将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叠加处理时,应将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同样的叠加处理.

4.根据一定量的物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Q|计算反应热

由公式|Q|=n(反应物)×|ΔH |得,|ΔH |=|Q|÷n(反应物)

注意:放热反应,ΔH取“-”号;吸热反应,ΔH取“+”号.

六、典例解析

1.有关反应热的概念

例1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 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解析:因1 mol C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221 kJ/2=110.5 kJ,则1 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 kJ,由燃烧热的概念可知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由反应热的概念可知,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由中和热的概念可知,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因醋酸是弱酸,醋酸的电离要吸收热量,则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答案为(A).

2.能量变化图像的判断

例2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篇3

对于化学知识点的掌握我们应该首先掌握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知识点内容,高二化学反应原理是贯穿化学知识点的重要内容,因此同学们需要详细了解。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1反应热 焓变

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2、符号:H

3、单位:kJ·mol-1

4、规定:吸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燃料的燃烧 C+CO2 , H2+CuO

酸碱中和反应 C+H2O

金属与酸 Ba(OH)2.8H2O+NH4Cl

大多数化合反应 CaCO3高温分解

大多数分解反应

小结:

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

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为“-”或小于0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H为“+”或大于0

3、反应热

数值上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之差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2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3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总结规律: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则新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注意:

1、计量数的变化与反应热数值的变化要对应

2、反应方向发生改变反应热的符号也要改变

反应热计算的常见题型:

1、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与反应能量变化的定量计算。

2、理论推算反应热:

依据:物质变化决定能量变化

(1)盖斯定律 设计合理路径

路径1总能量变化等于路径2总能量变化 (2)通过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加,得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叠加,反应热的叠加

小结:

a: 若某化学反应从始态(S)到终态(L)其反应热为H,而从终态(L)到始态(S)的反应热为H ’,这两者和为0。

即H+ H ’ = 0

b:若某一化学反应可分为多步进行,则其总反应热为各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即H= H1+ H2+ H3+……

篇4

任何物质都有各自的能量状态,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的能量又有不同,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即,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其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如CaCO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H2和I2、S、P等不活泼的非金属化合,CO2和C的反应。

放热反应:燃烧、中和、金属和酸的反应、铝热反应等。

说明: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多数需要加热,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而且要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为不同的条件下,物质会具有不同的能量。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焓变(H)。焓变要标在热化学方程式后面,单位通常是KJ/mol。

规定:当H0时,为吸热反应。

另要注意,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整数或简单分数表示,且在同一化学反应中,H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角度二:实验测量的角度

以苏教版活动与探究所设计的实验为蓝本,来测量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先理解公式:Q=CMT和H=-cmT/n。再依据公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来设计它们的取值范围。首先,比热容c,由于溶液的浓度很稀,故c的取值就近似为水的比热容。

其次m,由于反应液的浓度很稀,溶质量很少,故m就近似为水溶液的质量。

再者T,要考虑到刚开始时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温度T1T2分别不同,还要准确测定出反应后体系的最高温度T3,可以得出T=T3-(T1+T2)/2。

理解测量原理,再需要讨论的就是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或已存在的问题。

例如:1.为什么要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

2.盖板问什么要及时盖上,怎样改进有更小的误差?

3.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要不断搅拌,为什么不可以换成金属材质的?

4.简易装置隔热材料的选取如何做到更好?

解决了这些问题,再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让学生假设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验过程中无热量无缘无故损失,则把氢氧化钠溶液一次倒入盐酸中和把氢氧化钠分多次倒入盐酸溶液中的结果有什么影响。

从而推导盖斯定律,让枯燥的理论记忆,变为有趣的推理,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及时推广盖斯定律的运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

角度三:从化学键的角度

首先,要明白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且旧键的断裂为吸热过程,新键的形成为放热过程,让学生理解要从物质的稳定性角度加以解释:形成化学键前为不稳定的原子,形成化学键后为稳定的物质状态。从不稳定到稳定是一个放热过程。

再者,我们要了解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即H=吸收的能量之和-放出的能量之和。当H0时,为吸热反应。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再辅以一些简单练习及时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但是,在此角度中会存在一些结构复杂的问题。如N2+3H2=2NH3,假设NN键能为aKJ/mol;H-H键能为bKJ/mol;N-H键能为cKJ/mol。则本方程中H=a+3b-6c,特别是6c要注意说明每个NH3中有3个N-H健,2个2NH3就有6个N-H,此为6c的原因。还有更为复杂的情况,如,例题:

篇5

关键词: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 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

化学用语是国际化学界统一的化学文字,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许多考试题目中的设问点和赋分点。学生在化学用语这个知识点上失分现象很严重,甚至会造成一个主观大题完全丢分。

比如有这样一道试题:

【题目】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图2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B的电子式为______,C的结构式为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已知1mol的C在B中完全燃烧放出Q KJ的热量,则反应②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其实这道题目难度并不大,由B是黄绿色气体、C是无色气体,很容易就推断出B是氯气、C是氢气,进而推出A是铁,整个题目一目了然。学生分析时的思路也很清晰,可是阅卷后很多学生得分率却很低。究其原因,就是许多学生对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缺少足够的重视,对化学用语的掌握不够准确,书写不规范,对一些相似或相近的化学用语区分认识不足,造成相互之间混淆,在许多情况下,电子式写成了化学式,结构简式写成了结构式,离子方程式写成了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不是缺少了反应条件就是丢了“”和“”符号,热化学方程式缺少了物质的状态等等。

一、提高重视程度,明确化学用语的地位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构成了化学用语的三大支架。三者本身也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元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掌握了元素符号才能根据化合价写出正确的化学式或分子式,而化学方程式要通过化学式来表示,离子方程式要通过离子符号来表示。如果不能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不懂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了。所以说,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工具,也是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重要知识点。

二、统筹安排,分散难点,阶段落实,强化训练

有关化学用语的训练应该穿插在平时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中。通过合理安排,分散难点,把化学用语中的各个知识点分散落实,从掌握情况来说也会更简单些,不用在考前急急忙忙地去记忆。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放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进行讲解;化学式与分子式的区别书写可与晶体的类型同时学习;还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除了在学习元素化学时分段掌握外,我觉得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进行讲解比较好。

整个高中阶段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初中时的好几倍,所以学生不可能像初中时那样去死记硬背,记不住就罚抄十遍二十遍的。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准确判断出产物,然后配平检查,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中每年的必考内容,学生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发生反应后的产物,如KMnO4的还原产物是MnO2、Cl2的还原产物是Cl-、SO2的氧化产物是SO42-等等。在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后,先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化合价升降法配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前的系数,然后运用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其它物质和它们的系数,再仔细检查,从而写出一个正确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这样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难点进行分散掌握,逐步理解,能正确快速地书写化学方程式,甚至一些未曾谋面的化学方程式也能正确快速地书写。

篇6

一、溶液的酸碱性制约着元素存在方式

反应物和产物是化学反应的始和终,每一元素通过化学反应都要找到自己的合理归宿。我们知道,呈现酸性和碱性的物质不能共存,它们相互作用会向中性变化。溶液的酸碱性直接影响着元素存在的方式,如+4价的碳在酸性条件下变为CO2,在碱性条件下以CO2-3形式存在;KMnO4在酸性介质中被还原为Mn2+,碱性介质中被还原为K2MnO4,中性介质中被还原为MnO2;反应物微粒若需要氧离子,在酸性介质中,溶液中的H2O提供氧离子,生成H+,碱性介质中,OH-提供氧离子而生成H2O;反应物微粒若舍弃氧离子时,在酸性介质中,氧离子与H+结合成H2O,在碱性介质中,氧离子与H2O结合成OH-。因此,化学反应中的产物形式要兼顾溶液的酸碱性。

二、微粒作用是化学反应的主要形式

物质间的反应,归根结底是微粒间作用,这就要求弄清哪些微粒间有反应,哪些微粒间无作用,要把握微粒间作用的原因。如:阴阳离子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水解反应中,阳离子结合OH-,阴离子结合H+,故阴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阳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在电解反应中,阴离子在阳极放电,阳离子在阴极放电,这就导致了还原性很强的Fe2+在阳极难以放电,而氧化性很强的MnO-4在阴极也难以放电。OH-与HCO-3的反应,也应从HCO-3发生电离生成H+,H+再与OH-反应,不应是OH-与HCO-3的直接结合,这是同性相斥的缘故。

在溶液中,离子反应的趋势是向微粒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生成弱电解质、沉淀、气体等,同时还存在微粒反应的先后顺序和结合能力。如Ca(OH)2与NH4HCO3反应,可看作先是OH-与HCO-3结合生成CO2-3,然后CO2-3再与Ca2+生成沉淀CaCO3,上述反应完成后,OH-再与NH+4生成弱电解质NH3・H2O。在化学反应中,不管微粒间如何结合,溶液都要维持电中性,离子方程式要遵循电荷守恒。

在拥有强氧化性微粒的溶液中,还原性强的微粒不能存在,应被氧化,在拥有强还原性微粒溶液中,氧化性强的微粒不能存在,应被还原。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若有升高则一定有降低,这样可由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来判断未知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进一步确定物质的归宿。

在化学方程式中,有的能表示微粒间的真实作用,有的只表示物质的始与终,并不能体现微粒间的作用方式,如催化反应,只有确定反应机理后才能说明微粒的具体作用。热化学方程式更是关注热效应的多少,并随着始终的存在方式而发生变化,这与反应能否发生或如何发生无关。

三、平衡原理常用于释疑“另类”反应

化学平衡原理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大部分化学反应可看作可逆反应,故常用平衡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发生的原因。如:强酸可制弱酸,非挥发性酸可制挥发性酸,其本质仍遵循平衡移动原理。因此,虽然酸性强弱为H2CO3>HClO>HCO-3,但因生成沉淀,CO2+Ca(ClO)2+H2OCaCO3+2HClO仍可反应,同理H2S+CuSO4CuS+H2SO4也就不用怀疑了。又因有气体生成,反应能进行的如:Na+KClNaCl+K,2C+SiO2Si+2CO,SiO2+Na2CO3Na2SiO3+CO2,又如因浓度影响3Fe+4H2O(g)高温Fe3O4+4H2可看作可逆反应。

四、物质的稳定性是化学反应的另一趋势

篇7

纵观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II化学试题,其显著特点较注重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从基础知识中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1化学基础知识在试卷中的体现

今年全国高考理综II化学试题,面向全体学生,对将来的教学也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其具体体现为:

重点知识和热点内容不回避,但不面面俱到。如涉及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试题有:物质结构中的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晶体、分子与原子的结构的内容(题8、题11、题27等)、氧化还原反应(题12)、电化学中的电解知识(题10)、化学平衡知识(题13)、反应热(题26)、电解质溶液(题9)等;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试题有: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离子检验,如试题28中关于NO3-、CO32-、SO32-、SO42-、Cl-、Br-、I-等离子的鉴别问题;有机化学试题中(题29、题6),也是中学化学中经典、常见、基础的有机反应基本类型的考查、常见的不同类型的物质间的转化、同分异构体知识点的考查等。

2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借助化学试题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其具体表现如下:

(1)试题中的基础知识能够联系社会生活热点,使学生懂得化学知识学有所用,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如题6中让考生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是丙烷,并进一步考查丙烷的相关性质。

(2)试题中的基础知识能够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许多试题看似特别基础,但是它真正考查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对诸多基础知识能否融会贯通,能否灵活运用如试题6。

(3)试题中的基础知识能够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试卷中许多试题的设计从基础入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从另一面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试题26从较基础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开始,步步深入,考查了可逆反应、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物质的水解等知识,另外还通过已知图表,考查了考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品质。

3化学具体考题详解与点评

3.1选择题

试题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详解:根据甲烷正四面体的结构特点,丙烷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连接也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A正确;烷烃的特征反应为在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由石油的成分知D正确;由于丙烷比丁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小,所以丁烷比丙烷易液化。

点评:此题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能够选择现实生活、社会中的知识作题材,体现化学走进生活、走入社会的基本理念,考查的是基础知识。

试题7: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C、Si、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SiO2和CO2中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详解:对于第ⅣA族元素来说,SiO2和CO2中原子之间都是靠共价键结合,A正确:碳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2而不是8,B选项错误;SiO2和CO2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都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对第ⅣA族元素来说主要化合价是+4和+2,C、D均正确。

点评:该题重点考查晶体、分子与原子的结构知识,基础性较强,但思维不严密也易出现想当然错误。

试题8: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mol・L-1B.0.017mol・L-1

C.0.05mol・L-1 D.0.50mol・L-1

详解:设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反应式NaOH+HCl=NaCl+H2O

3c 2c

而pH=12, C(OH-)=10-2mol・L-1,说明NaOH过量,即3c-2c=10-2×5mol・L-1,解得c=0.05mol・L-1

点评:该题为化学计算的考查,涉及考点有pH的换算、反应方程式中过量物的判断,试题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试题9: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的HmX分子,在a g Hm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点评:该试题较基础的考查了原子结构的知识,属于过去高考的热点,热点试题不回避,但试题涉及了中学化学的计算能力,使试题难度略有增大。

试题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 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详解:根据题意,运用一边倒、极限法,确定H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CO2(g)+H2(g)=CO(g)+H2O(g)

甲:aa 00

乙: 2aa 00

丙:a a00

丁: 2a a00

这样不难确定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乙=丁>丙=甲。故选A。

点评:该试题考查化学平衡中的等效平衡思想,这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知识,也为历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3.2填空题

试题26.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 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0.60mol PCl5,其分解率α1等于____;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分解率α2,α2______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_______;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3=_______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4_____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5与足量水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详解:(1)(2)两试题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般考生易错点为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H数值、单位和符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由于PCl5分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PCl5分解率增大。

(4)盖斯定律指出,能量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故H4=H3。

(5)PCl5水解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反应式为 PCl5+4H2O=H3PO4+5HCl。

答案: (1)2P(s)+3Cl2(g)=2PCl3(g);(2)PCl5(g)=PCl3(g)+Cl2(g);25%;大于。(3)因为PCl5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太高,不利于PCl5的生成。(4)-399kJ/mol;等于。(5)PCl5+4H2O=H3PO4+5HCl。

点评:该题以红磷和氯气反应间的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关系为信息载体,借助图象,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计算及大小比较;同时也深层次的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反应热的综合应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此题侧重考查考生的识图观察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变通能力。

试题28.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2-、SO32-、SO42-、Cl-、Br-、I-为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测得混合液呈碱性;

②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③加CCl4后,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

④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⑤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步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

详解:依据中学化学常见的离子的性质,在读懂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表述时可得如下结论:

(1)①说明可能含有CO32-、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因为它们水解均显碱性。②说明不含有SO32-,因SO2有刺激性气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CO32-肯定存在。③说明不含有Br-、I-,因两者均能与氯水反应后生成溴和碘的单质溶解于CCl4均显一定的颜色。④说明含有SO42-,因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而BaSO4不溶于盐酸。⑤说明含有Cl-,因Ag+与Cl-反应生成的AgCl不溶于稀HNO3。(2)根据题意,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NO3-。

答案:见解析。

点评:该题为化学实验内容的考查,重点涉及离子的检验问题,要熟练解答该类试题,要抓住所学离子的性质,会根据实验现象考虑到一定有、一定没有(不共存性)、可能有的离子,从而推断出混合物里肯定存在、肯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平时学习要养成严谨、认真的态度,思考、分析问题要全面、细致!

试题29.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1)B和C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2)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写出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4)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④的反应类型________,⑦的反应类型________。

(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点评:有机框图题目是高考中的重点和热点,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要能抓住试题所提供的分子式,所加试剂、反应条件等信息,另外必须熟悉卤代烃、醇、醛、酸、酯等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该试题重点考查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有机物的结构的推断、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信息提取及应用的自学能力和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篇8

1.盖斯定律

例1(2011年新课程理综)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 ΔH分别为-285.8 kJ・mol-1、-283 kJ・mol-1和-726.5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太阳能分解10 mol水消耗的能量是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解答(1)分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l)H2(g)+12O2(g)

其逆反应可看作氢气的燃烧反应。由题中已知条件,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85.8 kJ・mol-1,则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其热效应ΔH=+285.8 kJ・mol-1。如果有10 mol 水分解,则需要的能量应为2858 kJ。

(2)本小题实际上是要求写出甲醇的不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出相应的反应热。根据题中已知条件:CO(g)+12O2(g)CO2(g)

ΔH1=-283.0kJ・mol-1()

CH3OH(l)+32O2(g)CO2(g)+2H2O(l)

ΔH2=-726.5kJ・mol-1()

运用盖斯定律,由()-()得:

CH3OH(l)+O2(g)CO(g)+2H2O(l)

ΔH=-443.5 kJ・mol-1

即1 mol甲醇经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可放出443.5 kJ的热量。

分析问题(1)考后统计数据不是非常理想,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学生没有领悟该问的考查意图和目标,没有意识到水的分解反应焓变可以用氢气燃烧的逆反应进行计算;问题(2)考查意图比较明显,学生能领悟出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解题的方法,所以难度比较适宜。

例2(2013年新课程理综)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i) CO(g)+2H2(g)CH3OH(g)

ΔH1=-90.1kJ・mol-1

(ii) CO2(g)+3H2(g)CH3OH(g)+H2O(g)

ΔH2=-49.0kJ・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

(iii) CO(g)+H2O(g)CO2(g)+H2(g)

ΔH3=-41.1kJ・mol-1

二甲醚合成反应:(iv)2CH3OH(g)CH3OCH3(g)+H2O(g)

ΔH4=-24.5kJ・mol-1

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解答根据本题条件可知,将化学方程式(i)、(ii)、(iii)、(iv)相加,得到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式,反应的热效应:

ΔH=ΔH1+ΔH2+ΔH3+ΔH4

=(-90.1 kJ・mol-1)+(-49.0kJ・mol-1)+(-41.1 kJ・mol-1)+(-24.5 kJ・mol-1)

=-204.7 kJ・mol-1。

即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4H2(g)CH3OCH3(g)+H2O(g),ΔH=-204.7 kJ・mol-1

或者将化学方程式(i)×2与(iv)相加也可得到相同的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考后该题统计难度0.39,区分度为0.51。本题仍是考查盖斯定律内容,由于其指向明确且数据计算不是特别复杂,试题难度不大且区分度优秀。

2.能量转化效率

例3(2013年新课程理综)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 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 V,能量密度E=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 kW・h=3.6×106J)。

解答从电池反应可见,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12个电子的电量。1 mol二甲醚完全氧化,可产生的电能为1.20 V×12×96500 C,则根据本题“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的定义,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为:

E=1.20 V×1000 g46 g・mol-1×12×96500 C・mol-11 kg÷(3.6×106J・kW-1・h-1)

=8.39 kW・h・kg-1

分析本题实测难度系数为0.03,难度很大,但是区分度很好0.54。此题有如下两个难点:一是能量的计算,要用到物理学上的电功(或电能)的涵义:电动(或电能)=电压×电量,其中还用到法拉第常数或者电子的电量,这些都是学生不熟悉的内容。二是单位的换算且数值较大,计算较为复杂,会占用学生较多的考试时间,导致大量学生直接放弃。

3.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1)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例4(2010年海南卷第5题)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K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gCl>AgI>Ag2CrO4

B.AgCl>Ag2CrO4>AgI

C.Ag2CrO4>AgCl>AgI

D. Ag2CrO4>AgI>AgCl

解答AgCl和AgI化学式类似,它们溶解度(与阳离子或阴离子的饱和浓度一致)的大小可直接比较溶度积大小。因为阳离子数和阴离子数之比为1∶1,在饱和溶液中,Ksp=c(Ag+)c(X-)(X代表Cl,I),c(Ag+)=Ksp。 而在Ag2CrO4中,Ksp=c(Ag+)2c(CrO2-4),c(Ag+)=32Ksp。Ag2CrO4、AgCl、AgI中c(Ag+)的浓度约为10-4、10-5、10-8,选项C正确。

分析本题是对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考查,要求学生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定量估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此题对总分超过50分的学生区分较好。总分低于50分的学生基本上都直接按照Ksp的大小比较Ag+的大小,错误地选择了B。

(2)弱酸弱碱电离平衡常数

例5(2013年新课程理综)室温时,M(OH)2(s)M2+(aq)+2OH-(aq),K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

A.12lg(ba)B. 12lg(ab)

C.14+12lg(ab)D. 14+12lg(ba)

解答M(OH)2(s)M2+(aq)+2OH-(aq)Ksp=a,此时溶液中的c(M2+)=b mol・L-1时,溶液中的OH-的浓度表示为:

c(OH-)=Ksp[M(OH2)]c(M2+)=ab

pOH=-lgc(OH-)=-12lg(ab)

pH=14-pOH=14+12lg(ab)

分析此题难度统计为0.533,区分度为0.431。对于低分数段的考生,选项B和D都具有很强的干扰性。对于高分段的考生,选项D具有很强的干扰性。考生回答错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厘清pH计算的涵义,在计算过程中将对数的计算转换成pH时正负关系颠倒。

(3)气相反应平衡常数

例6(2012年新课程理综)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ΔH=+108 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图1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图1①计算反应在第8 min时的平衡常数K=;

②比较第2 min反应温度T(2)与第8 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 T(8)(填“<”、“>”或“=”);

③若12 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mol・L-1 。

解答①第8 min时反应为重新达到平衡,此时平衡常数:

K=c(Cl2)c(CO)c(COCl2)

=0.11 mol・L-1×0.09 mol・L-10.04 mol・L-1

=0.234 mol・L-1

②由图可知,在t为0~4 min中,反应达到平衡。从第4 min开始,反应物COCl2浓度逐渐降低而产物CO和Cl2浓度逐渐升高,表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为光气分解是吸热反应,表明从第4min开始,反应温度提高,即T(2)<T(8)。

③由题图可知,在第10 min时,反应产物之一的CO被部分移去,导致平衡再次向正反应方向的移动,产物Cl2浓度增高而反应物COCl2浓度降低。根据本题所给条件,第12 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此时平衡常数仍为0.234 mol・L-1。

由图可见,此时c(CO)=0.06 mol・L-1,c(Cl2)=0.12 mol・L-1,

故有:c(COCl2)=c(CO)・c(Cl2)K

=0.06 mol・L-1×0.12 mol・L-10.234 mol・L-1

=0.031 mol・L-1。

分析③问考后统计难度0.46,区分度0.53。此题考查目的明确,学生能领悟考查意图。解答的关键是分析从热化学方程式和图中找出关键的信息:反应为分子数增大、吸热反应、平衡时的浓度等。利用这些信息去分析判断每个过程发生浓度变化的外因(压力、温度、催化剂等)。

二、思考与启示

反应原理中的定量内容是新课程教学中的新增知识点,也是高考化学必考部分中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从上面的分析看,影响难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①考查意图间接;②数据比较复杂;③除了数据比较复杂之外,引入新的信息,需要进行量纲的转换。

不管试题难度是大还是小,考查定量方法的这些试题的区分效果都非常良好。

(1)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计算规范性和计算能力的训练。

篇9

一、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构筑化学知识网络

<--NEWSZW_HZH_BEGIN--><--ctw测试,勿撤--><--AdforwardBegin:--><--AdforwardEnd-->

<--NEWSZW_HZH_END-->

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各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彼此间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知识网络体系,明确各个概念和理论模块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及其作用,懂得它本身揭示了什么,它与其上、下位概念或理论之间是通过哪种“内核”联结的,是衡量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标志。

比如,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既决定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决定了它的成键特征和所形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进而预示了它们在化学变化中的可能表现。这种关联的“内核”就是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所以高度关注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新课程卷第15题和第31、32题(题略)均是针对这个基础模块命制的,它反映了综合卷突出学科内综合的命题思路,昭示了高考化学复习的方向。

要应对上述命题特点,建议复习过程中做到: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应对下列主干内容之间的关系达到理解或掌握水平: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联系,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原子内各微粒、序数等之间的关系,同一周期内、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如2001、2002、2003年高考试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关于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2001年)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

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02年)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003年)某温度下,在一定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减少1mol

所以,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重在自己总结归纳。

2.精心选做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规定的基础知识,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目前流通的复习资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充斥着大量超越新教材要求的内容和题目,考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慎重选择。历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是极好的复习资源,要按照新教材以及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难度,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自身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

二、认真落实基本技能,准确表述化学问题

化学用语等基本技能在教材和高考试题中都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例如热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在近几年理科综合新课程卷中屡屡出现:

(2000年)今有如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bkJ·mol-1

2H2(g)+O2g)==2H2O(l)ΔH=c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和c均为正值C.a=bD.2b=c(2003年)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1/2O2(g)ΔH=+242kJ·mol-1

B.2H2(g)+O2(g)==2H2O(l)ΔH=-484kJ·mol-1

C.H2(g)+1/2O2(g)==H2O(g)ΔH=+242kJ·mol-1

D.2H2(g)+O2(g)==2H2O(g)ΔH=+484kJ·mol-1

分析上述热化学方程式考题的演变,会使我们认识高考对化学用语以及其他基本技能的考查思路与基本方式,比如是否吃准每个符号及其组合后的含义,是否明确符号内有关数值间的对应关系,是否能把该符号或操作牵连的相关背景知识(像以上热化学方程式试题触及的化学计算基础)整合起来等。此外,化学用语作为学科工具语言,常常设定为综合类题目推断结果的显现方式,对考生提出明确的答题要求。考试中,过程分析正确,但由于表达失误,造成令人痛惜的结果的现象屡见不鲜<--NEWSZW_HZH_BEGIN--><--ctw测试,勿撤--><--AdforwardBegin:--><--AdforwardEnd-->

<--NEWSZW_HZH_END-->。

构成新课程化学教材知识体系的几条主线与对应的基本技能要求如下表所示。(见下图)

新教材的知识结构主线

对应的基本技能

(1)物质(原子、分子、晶体)结构与其化学变化中性质表现的关系元素符号、电子式、化学式

(2)元素周期律及其在认识、理解元素与化合物性质变化规律中的指导作用元素位置表示法、化学方程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电子转移表示法、电极反应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热化学方程式

(4)分散系与溶液中的化学反应规律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

(5)可逆反应特点及反应方向调控规律可逆反应式

(6)官能团性质及有机合成反应规律有机物结构式和结构简式、有机反应方程式

(7)化学反应的实现途径—化学实验的设计原理与操作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装置组合

(8)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化学计量符号、化学反应的物料衡算

由上述联系可以看出,化学基本技能是化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的答题要求看,化学用语(化学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规范要求以及计算的精确性要求,都较以前有所加强。因此,在化学复习过程中应强化有关训练,避免或减少基础性失误。

1.在平时的练习中,要规范化学用语,训练科学表述,做到读得懂(试题题目)、写得准(化学用语)、说得明(对象或问题的“然”及其“所以然”)。

2.熟练、准确书写化学用语的前提是多动手、勤检查。平时练习中的“眼高手低”现象是造成考场书写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3.化学实验的仪器名称、操作术语,元素名称的书写,常常也是造成高考丢分的原因。如2003年考卷中由于不能正确书写铍的元素名称而造成了很多失分现象。

三、努力扩展思维视角,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根据高考“以能力立意命题,以考查学习能力为重”的命题指导思想,高考化学复习要高度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考试说明针对理科综合提出的五项能力要求,与化学教学大纲提出的化学学科培养的四种学习能力是一致的。能力与技能不同,各有其一般形成规律。它不能通过传授形成,而要在过程的体验、在反思与感悟中获得提升。

例如(2003年理科综合新课程卷33题):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用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

这是一个典型的综合能力考查题目,从本题的命题特点,可以获得许多复习启示:

1.立足教材基本实验内容,从Fe(OH)2的“个性特征”作为发散点,考查Fe2+的还原性、Fe2+的水解与抑制原理、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创新实验的观察与解读能力等,具有高度学科内综合的特点。

2.试题各问的梯度和考查指向明显,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对方法一做出圆满解答,具有较强的化学实验能力与观察思维能力才能对方法二做出合理判断。

3.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且能用简练的化学术语进行描述。

再如(2003年理科综合新课程卷14题):某温度下向100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沉淀物的质量为7.4g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g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g

这是一道融合化学反应、反应热、溶解度为一体的综合能力考查题目,它巧妙地利用了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过程中伴随的放热效应,对考生的综合思维水平进行了有效的检验。

要使自己在高考中能够从容应对此类综合性题目,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复习方法。为此,建议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复习过程中要做到定期回归教材,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达到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程度,对重要概念、原理及重要反应的特征达到娴熟的程度。坚决克服那种复习过程中“重题不重书”的舍“本”逐末现象。

2.要善于采用“以点带面”的复习方法,尽可能做到由此及彼、由少及多。如以典型化合物Na2CO3、NaHCO3为“点”进行发散,综合正盐、酸式盐以及其他相关物质的关系、水解原理应用、溶解度、计算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等;以乙醇或乙酸乙酯为例,对有机官能团的转化,烃及其衍生物、糖类间的联系,同分异构现象等进行综合分析,都有助于综合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3.精选类似题目进行专题练习,提高对主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如运用比较、甄别的方法明辨相关概念或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对目的、条件、途径及影响因素几个层面的递进分析,建立实验问题及推断类试题的解决模型,利用特征联想、性质沟通等方法实现知识模块的整合,针对实例进行共性与个性、规律与特例、结论与前提、定量与定<--NEWSZW_HZH_BEGIN--><--ctw测试,勿撤--><--AdforwardBegin:--><--AdforwardEnd-->

<--NEWSZW_HZH_END-->性等方面的辩证思维训练,都会使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四、研究把握审题要领,实现最佳应试心态

高考既是对考生基础和能力的挑战,也是对考生心理状态的检验,其中审题缺失和心理动荡常常是影响考场发挥的两大因素。因此,复习阶段有意识地训练以下几种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试题信息解读能力。试题信息解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表现。不会阅读,就不会审题。从历年化学综合试题的卷面反映看,读不准题目、审不清题意,即试题解读能力差是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如2003年理科综合新课程卷30题(有机推断题,题略),不少考生由于审题时把握不好“足量”条件的提示而造成失误。因此,应加强审题训练。建议以《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作为审题和解题思路练习模板,通过揣摩命题意图、确定或验证自己的解题策略,逐步熟悉或提高高考常见题型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2.做题心态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要出现对某种题型的畏惧;遇到熟悉题目不要产生兴奋现象;不要出现因急赶做题而发生慌乱的现象;不要产生遇到难题不能逾越的局面。

3.抗干扰能力。包括陌生题型的出现、个别难题的阻碍、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篇10

二字词语:热爱,热心,闷热,热气,热水,热闹,炎热,热衷,热血。

三字词语:热心肠,凑热闹,热辐射,热传导,热水器,电热杯,电热毯,白热化。

四字词语:热火朝天,水深火热,热闹非凡,热泪盈框,炙手可热,冷嘲热讽,一腔热血。

多字词语:热锅上的蚂蚁,五讲四爱三热爱,热化学方程式。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