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鉴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9:0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画鉴赏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商业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营销文化 形象文化
所谓商业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商业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经过商业部门主动倡导和精心培育并为全体商业员工所认同和遵守,具有商业行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商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统习俗,以及蕴含于商业形象、商业制度、商业环境之中的某些文化现象的总和。面对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和激烈的商场竞争,中国商业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借鉴西方商业文化模式并结合我国商业实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为此,必须把握以下基本架构和操作要义:
一、构筑商业文化的灵魂――精神文化
商业精神文化是在商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商业哲学、商业价值观、商业精神和商业伦理等内容,是商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其中,商业哲学是商业经营成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商业全部行为的指导思想,其根本问题涉及商业中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商业价值观是商业成员所拥有的共同信念与判断是非标准,以及调节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导向系统;商业精神是在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通过商业全体员工积极倡导和自觉实践而形成的理想信念与目标追求的一种团体精神;商业伦理则是商业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商业伦理原则、商业道德规范和商业活动的总和。商业精神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内核和灵魂,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基石。
培育商业精神文化,构筑商业文化的灵魂。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商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商业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商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来塑造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因而,商业精神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树立忠于职守、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团结协作、讲求商业道德、为消费者服务等商业理念和商业道德。其次,要积极培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备的新观念,即公平的竞争观、优化的经营观、全心的服务观、拓展的市场观、开发的人才观、严明的法纪观、创新的管理观等。再次,要以商业发展目标和商业经营根本点为契机,不断提炼商业经营宗旨、经营战略、经营理念、经营信条、经营方针等商业精神文化。此外,通过内化商业价值观,提高商业员工的思想境界。当前要特别加强商业行业的思想工作,对全体员工进行商业文化教育,自觉地将个人的目标纳入商业目标的轨道,实现个体价值观向商业价值观的内化,引导员工调整视角,转换观念,振奋精神,迎接新挑战,开拓新局面。
二、强健商业文化的骨骼――制度文化
商业制度文化是在长期的商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种制度特征和文化现象,它既是为了保证实现商业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管理形式和方法的载体,又是在商业精神文化指导下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和规则。商业制度文化不同于一般商业制度,商业制度是一种为了维持商业秩序而人为强制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而商业制度文化则强调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应建立一种全体员工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机制。商业制度文化是商业精神文化与商业物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中主要包括商业财产制度文化、商业组织制度文化、商业人事制度文化、商业财会制度文化等,它是商业文化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秩序方面的具体体现。商业制度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骨骼与标志,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制度保证。
制定商业制度文化,强健商业文化的骨骼。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商业制度理念。树立科学的商业制度理念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充分贯彻商业精神文化价值,辩证处理商业制度文化建设中激励性因素与管束性因素的原则。其次,从全面修订现行的商业管理制度入手,采用民主程序来制定商业制度,制度要体现员工权利与义务、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并具有系统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再次,要注重制度执行中文化因素的引导与教育。制度一旦制定后,必须在商业精神文化价值观指导下进行自觉意识教育,注重奖惩过程中的文化引导和商业制度执行中的各种辅助因素的作用。此外,要认真进行商业制度的文化评价。一方面要分析商业制度是否保证了商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和商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商业制度产生的文化效果,即是否达到了商业精神文化价值的导向功能、对全体员工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以及对广大消费者的辐射作用。
三、充实商业文化的血肉――营销文化
商业营销文化是指在执行一系列商业营销活动及策略基础上而形成的具有商业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高起点、智力型的竞争手段,服务服从于商业文化的价值目标,并渗透于供、产、销整个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当前,CS(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战略作为全球工商界流行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营销文化,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CS战略,即“使顾客满意的战略”,是指商场为了使顾客能满意其产品或服务,综合、客观地测定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使商场系统、全面地改善商品、服务及商业文化的一种商业营销文化。商业营销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血肉与实体,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完善商业营销文化,充实商业文化的血肉。首先,要确立“使顾客满意”商业营销文化的指导理念。商业整个营销活动要以“使顾客满意”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建立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度,并将其视为商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以此来增强商业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其次,要将商业营销文化理念外化为商业营销行为。也就是说,“使顾客满意”的商业营销文化理念,只有外化为“使顾客满意”的商业营销行为时,其商业营销文化价值及其对商业成功的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此外,“使顾客满意”的商业营销行为还必须从个别倡导者的商业营销行为变为整个商业行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从一时一事的具体行为升华为一种持久、非情景的行为方式和整个商业行业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模式,这样才符合商业营销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在全球商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的21世纪,中国不少优秀商业企业家已经把目光投向CS这张现代商业营销文化战略的新王牌,可以预料,一场前所未有的CS管理革命将可能在中国爆发。
四、塑造商业文化的表层――形象文化
商业形象文化是指社会公众对商业的风貌、行为和各种活动文化所给予的整体评价与一般认定。商业形象文化主要包括商品形象、服务形象、员工形象、营销形象、公关形象、信誉形象等要素。塑造商业形象文化,就是运用各种有效方法将商业形象的要素传达给关系者,使其对商业主体产生认同与好感。当今世界,商场间的竞争已从局部的商品竞争、价格竞争、营销竞争等发展到整体性的商业形象的竞争。现代中国商业必须在商业标识、名称、品牌等方面,按照商业形象文化传播等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识别系统。这不仅符合国际市场发展的趋势,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为塑造现代商业形象最流行的技法―― CIS(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战略,它强调通过企业识别系统的运作,把商业各种信息传达给商业周围的关系者,从全方位来完善商业形象。商业形象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表层和风貌,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塑造商业形象文化,美化商业形象的表层。首先,整合商业理念识别系统。商业理念识别系统是指商业价值观、商业精神、商业使命、商业信条、商业品格、商业行为准则、座右铭、商业发展目标等精神方面的认知和识别。要通过确立商业品牌目标,设计商业共同愿景,开发商业价值理念,以整合商业理念识别系统。其次,完善商业行为识别系统。商业行为识别系统是指在商业理念识别系统指导下商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与状态表现,其中包括内部员工的行为活动和外部的行为活动。要通过规范商业制度行为的目标,制定商业行为规范的基本构件,遵循制度行为规范的基本原则,以完善商业行为识别系统。最后,运用视觉识别系统,创设商业形象文化。视觉识别系统是指为了实现商业形象视觉而设计的统一性和标准化的符号,它是商业形象的静态表现,也是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商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内容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即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商业企业名称、标准字、标准色和商业造型等;应用要素即将基本要素应用于商业日常用具之中。在商业视觉识别系统中,要根据人对客体直观形象符号的刺激感应规律,对商业自身形象进行个性化塑造,以突出自己的特色,从而展现世界一流商业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新媒体;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
1中国画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现状
1.1班级授课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画教学的需要
由于受到西方美术教育模式的影响,近现代学院的中国画教学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来代替传统的师徒传授制,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模式有效地弥补了长期以来传统的师徒传授制教学的不足,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接受到规范、系统、科学的中国画教育,使中国画教育教学能够更加普及。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美术专业的不断扩招,出现了本容量过大、师生比例失调、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偏弱、课堂理论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实践向示范和指导缺乏专业深度、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够等问题,束缚了高校中国画教学体系的发展。
1.2课程安排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美术学专业的课程安排来看,大一、大二都是基础课程和普修课程,课程涵盖面广,但是缺少针对性,到大三才开始分为国画和油画两个方向,而大四的教育实习又要占去一个学期,剩下的一个学期既要找工作又要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中国画方向的专业课程会集中安排在大三这一学年,课程的内容又涉及到花鸟、山水、人物,短短的一学年能够学到的中国画专业知识是极为有限的。这使学生对于中国画的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无论是鉴赏能力还是绘画技巧都远远不够,很难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创新。
1.3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不够
关于中国画的学习和研究,重点是体会作品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中国画的艺术表现语言绝非表面上的技术技巧。然而,近些年很多高校的中国画教学仅仅是以绘画技法的教授为主,并不重视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欠缺,这充分反映出高校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中国画教学的影响
2.1新媒体技术对传统中国画教学的有利补充
第一,将新媒体以及新媒体技术引入中国画教学体系中,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中信息资源匮乏的问题,消除了一些地方院校发展相对滞后、信息闭塞的问题,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新媒体能够真正实现信息的全面化、传播的大众化以及资源的共享化,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高校的中国画教学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用好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利用新媒体媒介高效率地把有效知识教授给该专业的学生,全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信息储备,实现中国画教学的目标。第二,新媒体所具有的共享性使高校中国画教学的授课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与技法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老师示范讲授、阅读报刊和书籍,这种获取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然而,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和其共享性大大改善了这一弊端,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一些枯燥乏味的绘画理论知识可以通过一些网络上的音频、视频资料来进行学习,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一些实践性的技法可以通过观看“网络公开课”等视频资料来进行反复学习;还可以通过百度文库、网络学术报告、微博、微信等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信息,提供全新的鉴赏环境。第三,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和互交性大大拓宽了中国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传统的中国画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主要是单纯的垂直关系,学生通过老师授课和自学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导。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传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老师已不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转变为引导学生,学生也变成了自主、主动地获取知识。在中国画的教学与学习中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如一些互动聊天、博客、论坛等,使传统的中国画教学变得丰富多样,为师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交流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2新媒体技术给中国画教学带来的弊端
首先,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给中国画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学生的学习无形中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过度地依赖网络信息和新媒体,从原来的“毛笔不离手”演变成了“手机不离手”,对于传统笔墨的积累实践严重缺失。新媒体网络中的信息,如果不加以筛选,极易影响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更容易使学生变得浮躁。其次,教师在授课中过度运用新媒体技术,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会严重影响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把握中国画的艺术真谛和精髓。教学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每种教学方式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中国画有其专业特殊性,要想学成并非一朝一夕纸上谈兵的事情,传统的师徒制教学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和示范,发展到目前的班级授课制,也照样需要老师的示范讲解和平时的言传身教。
3构建新媒体中国画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新媒体技术在中国画教学体系中的应用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新媒体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中国画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要使新媒体技术更好地与中国画传统教学体系相结合,提升中国画教学的质量,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设备优势
新媒体在设备的配置上和我们传统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设备创建更为立体、直观、丰富的教学场景,大大提高课堂的感染力,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一方面,课堂中可以有效利用音频、视频、图像等新媒体资源,营造出丰富多彩、直观生动的中国画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愉悦轻松;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示范中国画的技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直观地看到教师的示范,有效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弊端,明显提高了中国画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课堂感染力。
3.2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资源优势
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经过大数据的测算,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地将音频、视频和图片整合到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并掌握中国画的知识和技法,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丰富教学资源。新媒体资源的共享性可以完全实现对优质中国画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解决地方性的信息资源闭塞落后的问题,实现跨时空的信息资源共享。
篇3
【关键词】山水画;色彩;水墨
在中国画艺术长河里,色与墨始终是中国山水画的两大绘画元素。特别是色与墨的关系研究。但是长期以来,在学术范围内人们很少系统地研究过色与墨的关系。大约在上个世纪之初,人们对山水画中的墨色关系刚刚开始重视,人们发现墨色对于山水画的表现非常真实,特别是在山水画中加入墨与色的混合,使山水画在纸上的呈现更加形象、逼真。在宗炳的《画山水序》和谢赫的《随类赋彩》以及恽寿平《欧香馆画跋》中可以非常客观地证明以上的论证。前辈们用经验向我们讲述了如何用笔、墨和设色,对色墨的关系进行研究。当我们真正投入热情去专注于墨与色的关系时,我们会惊讶山水画中色与墨的关系是多么的复杂和广阔,它们当中的很多关系都会激发起人们的兴趣,进而进行不断的思索和创作,甚至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不断会有惊喜出现。作为后代,我们应该在掌握好基础的时候,不断地进行探索,不断地挖掘内在的表现力,善于发现一切可以运用到其中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画艺术。
一、墨与色的协调统一性
在中国画的表现中,出现了鲜艳的色彩就会使整个画风看起来不沉稳,色彩运用过度会使画面显得浮躁,凌乱的色彩应用会使画作看起来比较浮夸。在中国画创作中,人们对于色彩的运用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当人们需要在画作上添加色彩的时候,他们通常采用以墨带色的方式。例如粉花黄蕊,花蕊就要有力地突出,要是花蕊不突出就会使整个画显得死板不立体,这时就可以运用墨色对花蕊进行重点勾勒,加强明暗对比,这样的话花就会立马精神起来。同样,在对绿叶进行创作的时候,要用墨色对绿叶进行描边,这样就会突出绿叶的位置,使整个创作变得有神。第二,当整幅画的色彩风格偏暗的时候,可以用色彩与墨色相互调和的方式,对画作的色彩进行调和,使作品的色彩看起来更加柔和稳重。
二、写意山水画中墨与色的虚实
“计白当黑”“虚实结合”,在画中,黑色与白色、虚景与实景是两对对立色。特别是黑色与白色在色彩学的角度来讲,他们是色彩中的两个极点,二者的色彩差异非常强烈。在中国传统的画作中,一般画家会将画的大部分面积留为白色,不运用任何的颜色,以白色作为底,使画面清晰明了。画的地方为实,空白处设置为虚处,这样会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实的地方更立体、突出,使虚的地方更加有想象的空间。这种处理方式,巧妙地增强了作品的对比度,使作品更加有意境。在为山水画进行构图的时候,画家往往留出大面积的空白,这是为了给画作更大的表现余地,空白处并不是意味着什么都没有,只是为欣赏者预留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达到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这样就会使白色的地方比墨色的地方更加有想象空间。中国的画家认为白色会给人留有想象的空白,使观赏者进行二度创作,空白在观赏者心里可以被想象成任何事物,可以是观赏者根据个人喜好加上去的,也可以是观赏者觉得合适的任何物体,这样的画作可以为创作者和观赏者留下相互沟通的空间。
三、写意山水画中色与墨相邻、覆盖
相邻一般指得是色彩与色彩之间,色彩与墨色之间的临近。色彩与色彩的临近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当色彩与墨临近的时候,墨会作为分割点出现,也可以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是整体的色彩趋于平和的作用。色与墨的关系一般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色与墨相邻的关系。比如,在浅色为基调的画作中,水墨的勾勒就要相对来说淡一些,色彩以淡雅为主,这是以淡色调为主的绘画方式,对于这种以淡色调为主的画作,一般用作山水画当中,这种淡色调的呈现方式是最适合山水画的,可以展现出山水风景的朦胧质感。相对来说,明清时代的画作很排斥色彩,在他们的作品中很少能看见色彩的运用,如果运用色彩也使用一些比较淡雅的色彩,这样可以达到一种色与墨相映衬的效果,色彩的覆盖非常自然,不会显得生硬或像是强加上去的。它既保持了墨色的效果,又发挥了色彩的作用。浅绛山水在色墨的处理上就是着重于此。青绿山水中的墨线与色彩从平面的位置看似相邻的,黑色的勾线与青绿色块形成对比、呼应等。
四、写意山水画中墨与色互补
当墨与色彩相互融合的时候,有时会给人一种墨中带色的感觉。这是因为墨与色彩融合使色彩的明度减弱,同时使墨色更加丰富。在画作中用色彩来滋润墨色的方式有多种,多罩色是其中一种。可以在画作的背面进行染色,既可以使色彩渗透到画里,还可以不伤及到墨色的存在。还有一种是“墨分五色”。墨色五色再融合墨的干湿程度,在宣纸上多遍的皴擦点染,丰富墨色层次。让墨和色达到丰富变化。还有干染湿染多种方式去体现色彩和墨色的融合互补。
【参考文献】
[1]罗颖.意象与色彩――山水画设色问题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年版.
[2]王志.从丹青到水墨.南京师范大学,2005 年.
[3]孙利波.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色墨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年 6 月.
[4]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年版.
篇4
【关键词】美术;作品鉴赏;美术教学
1.灵活多变的入
首先,导课是关键,好的导课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美术鉴赏模块内容打破了传统美术欣赏课程以美术类别或美术史为线索的编排方式,每一课都按照一个主题来进行概括,整合了更多的美术现象,更加贴近了生活,扩大了视野。作品类型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建筑、雕塑、工艺、民间美术、电脑美术等。教材内容的这种变化,使美术教学的课堂容量变的更加庞大,我们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中都对教材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一一罗列,这就要求我们对导入的点有所选择。正如德国教育家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所描述:在现代知识量无限膨胀的背景下,要提倡"角落教学",应该注意学生的心智特点,选择一种具有共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起到"以点带面"作用的一种个案作为范例,使学生从典型范例中发现所属知识的规律,获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导入哪一点?如何选择?我们认为:只要选择一个最具典型意义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并对此展开深入的挖掘和理解。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可以是一件美术作品,也可以是一位画家,可以是一句美术评论,可以是一种美术现象等等都可以作为导入的素材。当然,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的不仅是该"点"本身,更重要的是挖掘该"点"的背后隐藏着的规律与本质。而这个规律与本质恰是我们教学要达成的目标,要突破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所以,我们选择导入的不仅是切入点,也要是教学的重难点的外在形式,对这个"点"的挖掘能直指教学目标并是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的关键。
2.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是新课改所追求的课堂,是呈现教学艺术化的课堂,也是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的课堂。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修养、审美经验的不足,难以积极主动地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因此教师要深刻理解有效教学理念的内涵,避免偏面地追求形式的"高效"却无实质效果的教学行为,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更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
3.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有哪些
针对上面的状况,我们美术教师有必要让美术鉴赏方法进入美术课堂中,让美术教学顺利有序的进行。具体的方法有:
3.1比较欣赏法。这一鉴赏方法要求学生在美术课上从时空的维度去欣赏、比较美术作品,所谓"时空"指的是时间和空间,即古今和中外。此方法要求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通过相互间的对比,总结出不一样的特点和感受。它可以指导学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出发,分析作品的创作特点和风格,从而让学生之间交换彼此的意见和感受。同时,比较欣赏法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那就是分析与综合的思想。
3.2四阶段分析法。这一教学方法最先由美国的费德门提出,对中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四阶段分析法顾名思义,有四个鉴赏阶段,包括理解、分析、描述、评价四个环节。对于学生学习美术课而言,很容易把握其中的内容,对学习美术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理解,先让学生欣赏作品,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分析,是指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造型、制作工艺等特色,让学生善于发现美,对美提出自己的见解;描述,是指美术教师要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美术作品后的第一感受,从而深入到总体感受中去,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评价,指的是综合前三个阶段,进行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得出最终的结论。我认为,这一方法是比较全面系统的,也容易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进行。它比较注重基础,通过一点一滴,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情趣,教会他们基本的鉴赏方法。
3.3八字教学法。对于美术教师而言,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比如,上海市某学校的一位美术教师就根据他长时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条适合美术鉴赏教学的新出路-八字教学法。都有哪八个字呢?有讲述、理解、感悟和评价,并分别对应语文常用的四种文体--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及评论。这一方法使得美术课与其他科目的教学融合在一起,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同时,八字教学法有一个重要的实施手段,那就是"设问教学",给学生先提出问题,在思考过后,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做出答案,使美术鉴赏教学更有意义。
篇5
1911年约在此年,开始由父亲指导下,在描红纸上用毛笔写字。
1921年开始学画,擅长于人物画。
1924年由继母(东山陆巷叶景南次女)携入苏州“过云楼”,拜表舅顾麟士为师,研习书画。
1928年赴上海,就读于东吴大学法律系。其间,开始师从吴湖帆学习与鉴赏中国传统书画。
1929年与朱铸禹、潘博山、朱守一、邹澄湖等人一起在苏州创办民间书画团体“鸣社画会”。
1932年多次参与由苏州吴似兰创办的“娑罗画社”举行的书画活动。
1934年在苏州,加入由吴湖帆、张大千、叶恭绰、陈子清、潘博山、彭恭甫等人发起组织的“正社书画会”。
1935年经吴湖帆推荐,与吴湖帆、叶恭绰、张珩、蒋穀孙等人受邀成为故宫博物院及古物陈列所赴英国伦敦举办“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之选送书画作品的评审委员。
1939年3月,刘海粟、丁惠康筹划“中国历代书画展览会”,以响应上海医师公会募集医药救济资金而推举吴湖帆为常务主席,王季迁等人为常务委员,同时将自己的藏品参展。
1940年与德国孔达女士合作编撰的《明清画家印鉴》一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1943年3月,为贺吴湖帆50岁生日,携作品参加在上海宁波同乡会会馆举办的“梅景书屋同门书画展”。
1944年在上海,与徐邦达、应野平、江寒汀发起成立“绿漪社”,并由徐邦达主编《绿漪集画》。
1947年受刘海粟盛赞西方艺术思想之影响,与张碧寒、丁惠康二人先后赴日本、美国饱览公私藏中外名画。
1948年与妻子郑元素携二个女儿移居香港。
1949年与妻女定居美国纽约。
1950年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艺术学院学习西方绘画。在纽约华伦克斯画廊举行个人展览。
1956年受邀回香港与丁衍庸、曾克专等人创办香港新亚书院艺术专修科并教授中国书画。
1957年香港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艺术专修科更名为香港新亚书院艺术系,并出任系主任。
1962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主任并教授中国书画。
1965年与张大千游历瑞士等欧洲各国。
1966年参加纽约“美国艺术联盟”资助的“新山水画:当代中国六家巡回展”。
1967年在美国旧金山“狄昂纪念馆”举办个人作品展。与李霖灿合作撰写论文《王蒙的花溪渔隐图》发表于博物院《故宫季刊》第一卷第一期。撰写论文《倪云林研究》在博物院《故宫季刊》第一卷第二、三期连载发表。
1968年在加州旧金山狄昂纪念馆举办个人展览。
1969年获选为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终身会员。
1970年画册《胸中丘壑—王季迁山水画》由纽约JohnWeatherhil出版社出版。
1971年在美国洛杉矶市立艺术馆举办“王季迁作品回顾展”。参加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文艺复兴社”举办的“20世纪中期中国绘画展”。秋,将自己收藏的文嘉、陈淳、王原祁、朱耷等36件明清书画与其他文物送入纽约索斯比(即苏富比)拍卖行“派克贝内画廊”并举办“王季迁藏中国艺术品专场”。
1972年在纽约华美协进社、夏威夷火奴鲁鲁艺术学院、加州大学弗雷斯诺分校、印第安那波利市艺术馆巡回举办个人画展。
1973年在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纽约州立大学新帕尔兹分校、纽约罗素塞奇学院、纽约中国文化中心巡回举办个人画展。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中国书画鉴定”课程。将旧藏北宋屈鼎《夏山图卷》、米友仁《云山图卷》,南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卷》,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卷》、倪瓒《虞山林壑图轴》等25件宋元精品捐赠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方闻、王妙莲为此编著《宋元绘画》一书。
1974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授予终身会员荣誉称号。罗伯特·罗雷克斯据王季迁旧藏、捐赠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南宋佚名《胡茄十八拍图卷》而编著的《胡茄十八拍—大都会博物馆藏十四世纪画卷》由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出版。
1975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个人画展。
1976年编著《艺苑耆英—齐白石画集》由PineStudios出版。在东伊利诺州立大学与加州中国文化基金会举办个人画展。
1977年在纽约布鲁克林艺术馆,由赛克勒基金会举办“王季迁山水画作品回顾展”并编辑出版画册《王季迁山水画》。在北卡罗莱那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1978年在旧金山中国文化中心开设“中国山水画技法”与“欣赏中国画”课程。
1979年春,阔别30年,返回中国,在上海与老友谢稚柳等重逢。与独子王守昆分离30年后在香港相聚。
1980年9月,应中国文化部邀请,随美国艺术家代表团访问中国。受聘担任苏富比国际拍卖公司中国书画特别顾问。
1981年8月,在上海展览馆参加“吴湖帆梅景书屋师生书画展”。
1982年由香港摩斯画廊在伦敦举办“王季迁作品展”。
1983年由香港中文大学赞助,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班宗华编著《天人之际—王季迁宝武堂藏宋元绘画》由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出版。
1984年作品参加由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两位中国画家的杰作展”。
1985年受聘担任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艺苑掇英》杂志名誉顾问。
1986年在纽约出版画册《王季迁山水画集》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名誉画师。
1987年在阿拉巴马州伯明翰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应聘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10月,与子守琨、女娴歌及学生张洪游历中国黄山。
1988年在西雅图亨利艺廊、旧金山中国文化中心、堪萨斯州立大学、纽约华美协进社先后举办“王季迁意境山水巡回展”。安妮特·L.朱利安诺编著《王季迁溪岸草堂藏中国艺术品:青铜、陶瓷、石刻》,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11月,上海书画出版社《艺苑掇英》总第38期推出“怀云楼(王季迁)珍藏书画专辑”。
1989年作品参加在加州洛杉矶博物馆展出的“莫瑞·史密斯收藏—20世纪六位中国画家作品展”。
1990年11月,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举办“王季迁藏中国古董专场”。
1991年获纽约州长葛莫颁发的亚裔杰出贡献人士“风云人物奖”。在香港乐山堂举办个人画展。在香港四五六画廊首次举办个人书法展。9月,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王季迁、王方宇作品展”。
1992年在纽约文良画廊举办个人书法展。10月,撰写论文《漫谈四王》,参加由上海书画出版社主办的“四王绘画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3年出版画册《王季迁近作》。班宗华、韩文彬依据王季迁旧藏北宋李公麟《孝经图卷》而编著《李公麟〈孝经图〉》由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出版。获纽约市政府颁发的“杰出艺术成就功勋奖”。
1994年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王季迁创作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王季迁创作展”。书法作品参加由纽约朝鲜画廊举办的“书法艺术在美国”展览。在香港及新加坡万玉堂画廊举办个人书画展。
1996年7月,在旧金山亚洲艺术馆举办“当代大师系列—王季迁近作展”,并出版《王季迁画集》。
1997年纽约怀古堂举办“王季迁九十大寿作品展”。作品参加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校区联展“亚州之传统,现代之表现:1945—1970年的美国亚裔艺术家与抽象艺术”。秋,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举办“王季迁藏品专场”,推出南宋佚名《夜宴图卷》、元代吴镇《竹石图轴》、明代沈周《雪山图卷》、清代石涛《风溪忆昔图轴》等37件王氏旧藏。将旧藏五代董源《溪岸图轴》、佚名《唐宫七夕乞巧图轴》、元代王蒙《素庵图轴》、明代吕纪《崖下花鸟图轴》等12件历朝精品捐赠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998年3月,作品参加上海史丹妮艺术空间举办的“中国现代海外名家画展”。围绕王季迁旧藏五代董源《溪岸图轴》、由方闻主持的“‘中国画真实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行。作品参加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现代画展”。
1999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楼设“王季迁家族艺术馆”,同时举办“艺术家兼收藏家:王己千所藏中国绘画精品展”及“王季迁绘画作品展”。方闻、何慕文编著《溪岸漫步—王季迁家藏中国绘画》由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出版。在香港及新加坡万玉堂画廊举办“书法及书法之外:王季迁、王无邪作品双人展”。
2000年作品参加纽约《世界日报》艺术画廊举办的“蒋及其他杰出人士千禧年艺术联展”。
2001年作品参加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举办的“‘无际中华’联展”。
篇6
论文摘 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追求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在课堂教学中以把握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知点,摸清学生认知的差异点,挖掘学生表现潜力的激活点,发现学生情感体验的共鸣点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着力点,会让美术教育更精彩。
当前,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回锅课”“削减课”“作秀课”现象严重。有的教师一学期乃至一年都是上同一内容、同一目标的“回锅”课;有的教师任意“削减”教学内容;一些公开课的课堂教学,经过多次灌输与加工,教学“自然流畅”,效果貌似优良。其实这种汇报表演式的课堂教学不注重启发诱导,耗时多,效益低,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我们坚决摒弃的。反思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美术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把握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知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有种求知欲,教师可以把当前世界上发生的事件引用到美术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关注生活,创作出有情有感的作品来。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多姿多彩,激发新的课堂活力,生成智慧课堂。
例如,教学《卡通天地》时,先播放一段新闻录像,这新闻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新闻,如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让学生了解内容,观察人物的动作、性格。再定格人物画面,让学生观察人物的头部特征,讨论分析怎样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来表现奥巴马的特点。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把握住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知这一特点,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摸清学生认知的差异点
初中学生的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在诸多发面,如已有知识技能多少的差异,基础厚薄的差异,个人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差异等,这些差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和体验。
对于美术课而言,美术作品最能直接体现教学效果。学生的绘画水平起点不一,有的从小接受专业训练,基础扎实;有的天生具备绘画天赋,善于表现;有的自感兴趣,学有所法;有的则不善于观察,认识肤浅,机械模仿,缺乏理解、表现、创新能力……如果作业统一要求,就会导致善画的同学让人羡慕,受人追捧;不善画的同学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要摸清学生认知的差异点,进行分层次教学,变因材施教为因材施“作”,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来完成作品,从中获取成就感。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来进行不同的分层学习和作业,这应该是我们美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完美境界。
例如,教学《鸟语花香》,此课学习领域为“造型·表现”,本课的教学要求是用毛笔、墨或中国颜料在宣纸上作画。教材内容枯燥,学生难以表现。学生作业要么不讲技法乱画一通,要么就是表现不出墨趣色韵,教学效果难趋佳境。教学时,教师可将学习要求分为ABC三个坡度,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层次的要求如下:
要求A:临摹或变式临摹,以着重掌握基本的技能技法为主。
要求B:运用基本的技能技法,完成简单的创意训练。
要求C:熟练运用技能技法,完成高思维含量的创意作业。
对部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A,我们要予以高度关爱,可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大师作品中水与墨交融的墨色变化,教师还要当堂示范引导他们学会用干湿浓淡画法来画樱桃或葡萄等造型简单的水果,使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对有一定的造型表现基础的学生B,可引导他们学习以墨撞水、以水撞墨、以色冲墨、以墨冲色、泼墨等技法,不要求具体绘画内容,只是随意画,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中学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等学生对用笔、用墨、用色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再画简单的藤蔓植物,如,葡萄、黄瓜、丝瓜等。因为藤蔓植物的叶子、藤都有相似之处,只在果实上改动一下即可,有利于学生掌握。对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C,要求画面融诗、书、画、印为一体来画花鸟作品。这样分层次的教学满足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难,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转贴于 三、挖掘学生表现潜力的激活点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是美术教学的基本。为此,教师要着力挖掘学生表现潜力的激活点,从而提升学生感悟“美”的艺术素养。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引导并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学会鉴赏民族艺术,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例如,教学《诗情画意山水画》时,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可将2008奥运会开幕式中,几位身穿黑衣的舞者画国画的录像播放给学生看,每一位学生都十分感兴趣,认识到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学生看后会觉得中国画的内容并不枯燥,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写实和写意的表现手法。
美育专家说:“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因此,教师应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师作品,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让学生一开始就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地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充满信心。在后面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尽其所能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允许他们自由地去表达。运用中国水墨画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并相互欣赏,取长补短。接着在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象征性描绘,有诗意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来。在色彩处理上,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干涩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以充分体现中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最后把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教师注重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就紧紧抓住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点,让学生领略到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促进了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
四、发现学生情感体验的共鸣点
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的情境切入点。作为教者,要善于寻找教材内容的共鸣点对学生加以启发、诱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其学习情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去,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让世界更美好》,这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内容,教材要求学生设计一张公益海报。上这课时正是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三天,我就用多媒体给学生看灾难发生后的汶川图片,课堂气氛从没这么安静过,学生的内心被画面触动了,从心底深处迸发出“抗震救灾”的激情,思想上产生了共鸣。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以“抗震救灾”为题,进行公益海报创作。同学们有的画废墟中的抢救内容,有的画献血捐物场景。同学们之所以能完成很多感动人的作品,是因为他们已有了真挚的情感、活跃的思想和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位艺术家说:“只有感动自己的作品,才会感动别人。”
总之,美术教学不仅是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同时更需要引导学生在“美”的体验过程中逐步积累而形成艺术素养,因而,我们教师应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实、实践、探索、创新等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关键词:心灵,启迪,美育
“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与学生发展》)。素质教育理论认为,美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为了提高作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的审美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两个重要和主要因素存在其中,而提高这两项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依靠美术课堂教学,这就对我们中小学的美术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有效地贯穿美育,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体验简单谈谈我的心得。
一、重视美术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著名艺术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都必须经过教育(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鉴赏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认为美术欣赏课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作为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达到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境界。例如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时,通过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行色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特定氛围。打幻灯:第一幅波提切利的《春》,画面上到处洋溢着春天的诗情画意。芳香袅袅的风吹拂着结满金色果实的橙子林和树木间的羊齿叶,它们不断的颤动闪烁出光影;郁金香、银蕾花、水仙等鲜花,犹如织在地上的刺绣,遍地盛开。第二幅,柯罗的《阵》,透明、银灰色的画面,在学生的眼里呈现出迷茫的状态,似乎使他们听到阵风呼呼作响,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生命,活跃的脉搏,在心灵上唤起健康与美的情绪。第三幅《梅杜萨之筏》强烈的明暗对比,强烈的运动感和悲剧气氛,令人触目惊心.画面以昂扬的激情赞颂了人与命运抗争的救生意志,揭示了波旁王朝的腐败和黑暗,唤起学生对封建统治的憎恶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而当《蒙娜丽莎》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仿佛沉浸在恍惚之中,她那恬静的双眸以及脸上呈现出的谜一般的微笑,分明感觉到画中的某种生命复活起来:她那高贵、纤细、美丽无比的手,象牙雕刻般的手指中流动着红色的血液以及衣下流动着的曲线美,充满了惊人的力量,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感觉到了令入神往的韵律。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线条、音响、光等信号,产生立体感觉,唤起丰富的表象,从而让学生在美的领域里,能鉴别出什么是自然美,什么是社会美、什么艺术美,开阔了视野,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审美素质。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是中学美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例如: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画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堪称中国的国粹。这本应该继承并应发扬光大的好的画种,却由于和现代生活缺乏联系,教师教法陈旧、刻板、程式化,学生对此缺少兴趣。为了让学生体会笔墨带来的趣味变化,感受笔墨的神奇,我把水墨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在宣纸上用毛笔拉一跟线去散步,在散步过程中假设遇到一些情景,比如经过一片草地来到一条小河旁边,走过小木桥,看到清澈的河水里有鱼在游动,有小鸭子在水云间嬉戏,远处飘来一片白云,走着下雨了,花草在雨中窃窃私语,秋风吹起,叶落了,树变秃了,天空落下晶莹的雪花、、、、、、然后学生自编情景,产生了更为希奇古怪的散步,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了笔的性能,墨色的变化及笔触的表现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想像力,增强了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又例如《大提琴》一课中,针对抽象作品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事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各种各样的线,如软的毛线,硬的铁丝,光滑的电线,粗糙的麻线,直的线,弯曲的线等等,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形状给他们带来的直观感受,然后每个人设计一个主题,尝试着去表现,表现形式可以是立体的,平面的,具象的,抽象的等等。学生亲自体验后,比较书中大师的作品。这时学生就会对大师的抽象作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体验中不仅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自己动手,也锻炼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三、注重美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美的素质
篇8
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高中语文开设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唐诗宋词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版)教材按年代编排,便于学生掌握唐诗宋词发展的脉络,我们还期望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我们将文本资源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学习。共整合成七个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
两个唐诗流派:“清新的田园风”“壮美的关山月”
两位著名诗人:“‘飞扬跋扈’叹李白”“悲天悯人话杜甫”
三位著名词人:“在烟雨中放歌――苏轼”“黄花零落人憔悴――李清照”“把阑干拍遍――辛弃疾”。
学情分析:
课程面对的是高二的学生,他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在必修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词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而且部分学生对古典诗词有浓厚的兴趣,为这个模块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下面以“李清照专题”为例,详细说明。
教学目标:
1. 感受李清照诗词的魅力。
2. 通过感受李清照词作的意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 形成问题意识,初步学会围绕专题展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路径。
教学原则:
1. 选择性原则: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发展层次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点阅读鉴赏对象;
2. 形成性原则:一是学生通过整个学习过程,由碎片化的感受形成对词作的整体把握,以及对词人的总体认识;二是通过整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果,实现对专题内容的整体教学。
3. 发展性原则:一是循序渐进,遵照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使学生对本专题的学习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二是在学生已有学习基础上,使学生的学习经验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4. 探究性原则:一是突出教学设问的探究性,二是突出教学内容的拓展性。
教学时间:
两周,其中上课4课时,辅以一定的课外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感受理解
1. 请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李清照诗词,以及预习时查询到的李清照资料,谈一谈对李清照及其词作的初步认识。
教师设问:在你的印象中,李清照是一位怎样的女子?
2. 引导学生熟读教材中所选李清照词《声声慢》《永遇乐》《渔家傲》《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如梦令》。
教师设问:这七首词虽然创作于不同时期,但是在字里行间萦绕着的情愫有无相通之处?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愫?
学生交流感受,教师相机引导。(教师预设:愁)
3.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进一步品味涵咏每首词中“愁绪”的具体内涵。
教师设问:结合第二环节阅读的感受,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涵泳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中的“愁”是一份怎样的愁?
学生根据各自选择,对词作进行深入体会。
学生课堂交流对词作中愁绪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整合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使班级学生之间的学习成果沟通互补,从而达成对七首词的完整学习。对于感受不对的地方适时纠正,对于感受肤浅处,相机引导。
教师预设:《声声慢》《永遇乐》《渔家傲》《武陵春》:亡国、孀居、流离的悲苦愁恨;《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闺怨离愁。
4. 布置作业:背诵《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
第二、三课时:鉴赏品味
整合文本资源:把《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作为第二课时赏析对象,把《声声慢》《永遇乐》《渔家傲》《武陵春》作为第三课时赏析对象,利用两课时进行深入研读。
1. 感受意象:
教师设问:在这三首词中,你是从哪些意象中感受到了作者那份挥之不去的愁绪的?
学生研读文本,圈画主要意象。
教师相机引导提炼。
2. 整合意象,感受意境
教师设问:选择一首词作,深入体会主要意象的丰富内涵,并发挥想象,把这些意象整合在一起,写一段描写性的文段。
学生研读品味。
学生根据词作意象,发挥想象,写作描写性文段。
3. 交流鉴赏写作成果
学生展示交流鉴赏和写作的成果。
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的方式,巩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激发学习热情,深化审美体验。
4. 布置作业:背诵《声声慢》《永遇乐》《渔家傲》《武陵春》。
第四课时:拓展探究
1. 问题聚焦:
教师设问:通过前三个课时的学习,你对李清照的词最感兴趣的关注点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相机引导提炼,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更趋明晰,阅读和进一步探究的聚焦点更加集中。
预设:学生的关注点可能是多角度、多层面的:
①有的学生可能关注李清照的内心世界的变迁;
②有的学生可能关注李清照词中的典型意象。如雁、西风等;
③有的学生可能关注李清照前期和后期词风的变化与词人人生经历的内在联系;
④有的学生可能关注李清照词中口语化的语言风格;
⑤有的学生可能关注李清照词中的白描手法的运用;
……
2.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拟写500字左右的研究设想,教师提供写作支架如下:
①我的关注点是×××。
②从文本(教材中的李清照词)中我读到了什么。
③我的关注点的语文价值是什么。
④我需要哪些方面的材料。
3. 教师适当提供一些参考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尽量能够涵盖学生的关注点,其作用有二,一是在学生的思维受阻的情况下,为学生打开思路;二是为学生的深入研讨提供范例;三是为学生的深入研讨提供资料。这些教学资源的引进,目的在于将学生的学习借助这些拓展性材料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向前推进。
如:
①关于词人:
梁衡著《乱世中的美神》,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康震著《康震评说李清照》,中华书局2007年版
霍洪声主编《尘烟如梦花事了――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
徐培均著《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许瑞容著《走进李清照》,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②关于意象和意境:
徐定辉著《李清照词意境美三题》,《名作欣赏(学术专刊)》2007年第7期
廖咏絮著《论李清照词中的“雨”意象》,《文学教育》2007年第7期
夏彩玲著《自是花中第一流――“花”意象与女词人李清照的写意人生》,《延河文学月刊》2007年第9期
③关于李清照的生平与其词风变化的关系:
赵梦桃著《李清照词中的淑女情怀》,《新科教》2008年第6期
陆占武著《柔肠一寸愁千缕――论李清照词的写愁艺术》,《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④……
4. 布置作业: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展开阅读,并把探究成果写成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学习过程延伸
1. 借助墙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展示拓展探究学习成果。
2. 展开班内互评,要求每人至少评阅3篇同伴作品,并写出评改意见。
3. 学生结合同伴意见,对成果进行最后修改。
4. 选择优秀作品汇集成册。
【修改说明】
这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0)――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北京大学语文班”语文三组的作业之一。语文三组成员还有: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韩向东老师、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朱昌元老师、广东省东莞市教研室马新民老师、江苏省南京市教研室徐志伟老师、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张小屹老师、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朱成广老师、浙江省宁波市象山中学周良华老师、江苏省江都中学孟华老师、天津市第四中学杜朝凤老师、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黄金鹏老师。
根据南京市教研室徐志伟老师的意见,明确了教学过程中教师设问的层次,第一课时主要呈现为理解性问题,第二、三课时主要呈现为鉴赏性问题,第四课时则主要呈现为研究性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根据北京大学温儒敏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翟小宁老师和高中四组老师的意见,对原教学设计进行了颠覆性修改,把原来的研究性学习方案改为选修课学习设计,加强了文本浸润涵泳的力度,突出诗词教学的审美价值。
根据高中四组山东省齐鲁师范学院李雁老师的意见,调整了“教材分析”中杜甫和李白、辛弃疾和李清照的顺序,并为教师所提供的阅读资料补充了作者和出处。
接受高中四组老师的建议,对课时进行明确分配。
篇9
【论文摘要】装饰绘画属于绘画门类的一种,拥有着任何绘画都有的共同画面语言元素——点、线、面。点、线、面是画面中造型的基本元素,具有符号和图形的特性,体现着各种视觉上的感观。同时点、线、面又展示着创作者的人文思想与思维方法,并在装饰画面中永恒存在着。
装饰绘画属于绘画门类的一种,与其它的绘画门类所要表现的意义有着一样的共同点。同时装饰绘画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通过画面本身表达作者内心的装饰情感及思想内涵,并通过多种材料的制作,运用装饰规律作用于装饰空间。因为同属于绘画艺术的范畴,所以其内容也是用来反映生活中的事物、人文思想、记录历史、装点空间的。本篇着重分析装饰绘画画面中的点、线、面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在画面中相对于色彩而言是永恒存在的,并能够表达画面主题的基本语言元素,分析它们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它们在表达画面主题时的各自差异,同时对于分析创作者的情绪语言也是很有帮助的。
1装饰绘画简介
装饰绘画以其特有的装饰韵味和独特的艺术语言陶冶着人们的心灵,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很早就成为了绘画门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门类。装饰绘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艺术,以及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秦汉时期的瓦当和画像纹样,汉唐时期丝绸制品上的图案纹样,宋明时的瓷器纹样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及富有极其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手工艺。以上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传统装饰艺术的强劲生命力和其特有的神韵。已故著名工艺美术家陈之佛先生在他关于装饰学的手稿中写到“装饰可以说是一种思想”,也可以说装饰绘画是画家对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与其他门类的绘画同样具有其时代的烙印,而点、线、面这三种造型基本元素在画面里所反映的视觉特征也明显的带有历史时代的气息,是研究某个历史时期绘画作品风格、特征的依据。通过对装饰画面中的语言表达因素的研究,对于研究装饰艺术的发展和造型规律、发掘和整理其规律,是很必要的一个课题。
2点、线、面的特性和功能
点、线、面这三种元素是人类在绘画发展历程中运用的永恒语言。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在论述点、线、面的特性和功能时说点、线、面是造型艺术表现的最为基础的语言和单位,它们具有符号和图形的特性,能表达不同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它们抽象的形态赋予了造型艺术的本质及超凡的精神。点、线、面在装饰绘画里,不论要表现的主题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或是意象的都是那么的重要,因为它们是视觉元素的一部分,永远的体现着各种视觉上的感观。创作者在视觉逻辑美的前提下,可以真实的在画面上向人们再现具象的画面,通过发挥联想和幻想将现实与梦幻,主观与客观,真实与虚幻融汇,从而表现抽象的主题。
3点、线、面的情绪特征
正是前面所述的这些,来分析思考这三种元素作为一种媒介传达的艺术家们的情绪世界及存在的必然。它们的形成是人类主观要对所处环境,加以主观记录或客观的再现而产生的,是人类生理视觉的需要,也是人类具有抽象思维的一种验证。
3.1点点,作为绘画艺术中的最小视觉元素和语言元素,它的产生是必然的。“点”在现代几何图形中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是画家在创作画面时,从具象到抽象,从复杂的
视觉世界中提取出来的最为简单的视觉语言元素。“点”在画面上的突出抹掉了空间在画面上的价值,使得空间变的更加意象了。我们欣赏北宋画家米芾的《萧湘奇观图》,这幅作品完全使用水墨并强化“米点”,不去沉溺于传统的山水画的那种用笔墨的勾皴来表现那些树林、山石,而画面效果也就有了那些“点”的组合出来的视觉信息,也成就了差异于在此之前的山水画的特殊的神韵。当我们欣赏米罗的那幅《米罗美术馆听觉室的共鸣板》的同时,发现了“点”的意义被米罗推到了一个及至,米罗要在画面里所要表现给人们的空间变的更加意象。画家米芾和米罗,将点、线、面抽象出来直接装饰他们的情绪世界,哪怕那是具象的感觉,但更多的蕴藏了画家个人的抽象情绪,而且在努力突出着“点”的韵律组合。他们力求从复杂的具象景物中提取更为简单抽象的图形语言因素,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他们对那些景物的感知,从而让他们内心的那种情绪感染每一个人的视线,对于画面来说那不单是一种单纯的表达景物,而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升华与满足,是一种心灵上的装饰。“点”在装饰画面里运用是广泛的,可以理解为是对画面的一种说明,“点”没有本身的长、宽、厚的限制,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的这种特征,使它对画面产生的视觉冲击,对活跃画面气氛,平衡画面组成显的那么不可或缺。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点”的各种形式的排列可以产生不同肌理效果的“面”,这时点作为装饰绘画里略显单一的表达语言开始活跃起来,这是“点”作为画面语言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是艺术家的一种思维组合形式的体现,作为装饰画面里最小的语言单位它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流露,同时“点”作为一种符号,也就传达给我们一种独特的视觉信息,就像一段悦耳乐曲的音符,传达着一种视觉的慰藉。
3.2线“点”在空间里连续移动所产生的轨迹,使人类在视觉上抽象出“线”的存在。当我们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时,“线”把画面中停留的那种瞬间的情感连接成一片,使我们的情绪潜移默化的随之流动着,这种情绪的流动是发自我们内心深处的,相对于这种视觉语言来说,它让我们感受着画面里充满的种种矛盾、聚合与分割。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可以划出直线和曲线的痕迹。“线”作为几何学中的定性,比“点”的表达意象程度丰富的多。在二维的空间里,“线”只有长和宽,没有厚度的描述着绘画的主题。画家把对事物的观察,通过线条的组织表达画家的感觉,同时也为观赏者转述可视的形象。东方绘画艺术,尤其是中国画在线条的运用上,可谓匠心独具,传统的中国画线条很讲究线条的本身韵味,画家把本身的思想与情绪寄托于线条的长短,虚实,抒发着画家的感性认识。在中国书法和篆刻的艺术世界里,彰显着线条的恒久魅力,书法和篆刻可以说是把线的表现发挥到了极致,同时线条也把书法和篆刻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构成书法和篆刻的主要语言元素,艺术家赋予了线条灵性,意象的表达着艺术家的感情历程,篆刻中所传达的那种阴阳相生相克的视觉冲击,被线条分割、连接、融汇的那么自然与完美。对于装饰绘画里的线条而言,它是依附于形体之上的,同时线条也会独立于形体之外,而充分的表达着其自身的形式美。其一,现代装饰绘画的线条依靠形体的变形,变形而不破形,筐形而不媚形,变形使得线条显得不过于呆板而富于变化,同时也产生了线条的自身韵味和装饰性。例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婀娜多姿,线条圆润、流畅,四肢舒展,彩带似云飘拂。这时的线条在其造型上显示出了这一时期所独有的风格样式。其二,靠线条本身的组织、结构,线条的穿插关系以及虚实浓淡的变化,关键在于线条对于形体而言结合的和谐,且富于形式的美感。最重要的是变形后的形体能够很大程度地表现对象,更能抒发画家内心的那种装饰情绪,和追求那种独到的装饰性及风格。从古代的地中海地区、埃及、希腊、罗马等地区的装饰图案中可以领略线条在其装饰图案中的价值,其中的线条肩负记载历史、事件等画面的主题,同时也成为一种视觉符号。
3.3面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唯一存在于我们所处环境中的,真实存在的只有我们称之为“面”的视觉元素。与点、线等造型元素性质相比较,面的能量表现更占优势,任何点、线的扩展延伸都以面的形态出现,所以面在构成画面时以较大的形态出现,充分发挥其不同的量感,影响着整个空间的意味。去仔细揣摩克里姆特的作品《吻》,其中在人物服饰的创作上集合构成了大小不等微量元素但规律排列的面,使画面即充满节奏又不失图案的生动变化。面可以分很多种,其中包括虚面和实面,不同的面质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时在画面中创造着不同的空间感观,反映着创作者不同的情感思绪。在克里姆特的《人生的三个时期中》中,背景应用直线分割,把平板的空间分成上部分黑色平涂,形成实面,而下部分应用了不同肌理处理手法,形成虚面,这种虚实对比打破了背景空间的单调。在背景之间,主题人物之间,以及主题和背景之间应用了不同的实面和虚面构成了不同的亮度层次,形成了丰富的节奏感,同时不同的实面虚面表现的量感各有不同,充分传达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人物和思想。这些作品里所用的面已成为克里姆特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媒介,一种比文字更能透析自己心灵的语言,对于画家那是心灵的表述,对于画面那是一种装饰的表达。
4结论
装饰绘画作为绘画的一种,凭借着自身的独特性,美化环境装点空间。点、线、面作为装饰绘画的基本语言单位,充分发挥着自身的特性、构成的美感,传达着创作者的审美及情感,而其自身韵味和装饰性在装饰绘画中也充分的体现出来。作为装饰画面中基本单位元素——点、线、面将永恒存在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作品中发挥着他们的价值和意义。
5参考文献
1韦自力.设计一点通-面构成[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6
2赵殿泽.构成艺术[M]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6
3德比奇(法),徐庆平译.西方艺术史[M].海南出版社,2001:9
4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篇10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本细读;丁玲
捧读常彬的学术著作《中围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一l949》,为她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为她典丽舒缓的语言评述所深深敬佩。若不是在浩如烟海的作家作品中埋头细读,若不是在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巾思考求索,若不足洗尽铅华的精心奋笔疾书,学术界是不会有如此厚重殷实的著作问世的。
一、运用女性文学批评,还原历史真实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传入中国,肩负着中国文学学者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常彬的论题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以史为线,以论为主,融会中西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研究,从宏观把握和个案透析并重的角度探究20世纪前五十年中国女性话语的发生与发展、变化与特点、凸现与消隐的演变历程,挖掘隐含十现象之下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成因,审视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和地位。“女性土义文学批评并不仅仅是另一种批评方法而是再现所有的批评都未曾顾及的另一半的历史的真实’的尝试。”…使我们了解到现代文学历史真实的丰富与多样性:从“历史境遇巾的‘空白之页’”到“浮出地表的灿烂星群”。高尔基说:“文学家的评论,应该像火星一样放出光芒,燃起思想的熊熊炬火。”著者不止步于对文学发展状况的客观梳理,还运用社会学批评方法,从历史社会状况、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去探究这一文学现象的缘由。“文学的确不是衽会进程的一种简单的反映,而是全部历史的精华节略和概要。”我们从中清楚地看到文学史另一半真实面目及其发展的来龙去脉。
二、经典文本的细读富于创见性的评述
文学理论批评观点的创新离不开埘作品精细阅读。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使‘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常彬建立在文本鉴赏的基础上结合叙事学——文本细读,提出一些富于创新、独到精辟的见解。书中涉及到近四十位女作家如点缀夜空的璀璨繁星,丁玲是著者最关注着墨最多的一颗星。
解读丁玲作品,作者于细微处见精深,做出了较精辟的论述:“最能体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自觉和成熟,女性意识的凸显和嬗变,对男性中心的狙击和解构,女性话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反抗,以及在强权政治千预下的最终消沉和消隐。”
如学界代表性的点:“足以放弃女性为特点、为牺牲的。从一个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变成一个左翼的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者。”著者通过对丁玲《韦护》《一九零年春上海(之一)》《一九三零年春上海(之二)》的细读,指出:“这个见解只是表面看到丁玲创作对主流意识形态理性追求下的外在趋从,却没有深味其骨予里仍然没有蜕尽的莎菲之气的不自觉坚持。”泄漏了丁玲真实的情感倾向,个性化立场和真诚理性追求之间的裂隙和张力。著者把丁玲创作文本的丰富性称为“意图迷误”。玛丽形象的分析更有力论证了这一见解,提出耐人寻味的文本现象:离弃革命者而沉涮浮情的玛丽形象描绘为耀日娉婷典雅高贵而未加以丑化而打入另册,如剥竹笋般层层剥出,玛丽形象的意义是承继了“五四”以来叛逆女性追求思想解放、意志独立、不依附不盲从的个性特点,表现了丁玲的一贯女性意识立场。“《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在演绎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理论时,又难以释怀为革命做出‘身体奉献’的女性身体在传统道德面前无法得到革命庇护的现实问题,……并深表同情,深为忧虑,使这部小说呈现出女性文本的特性。”…“革命不能庇护为革命牺牲‘身体’和的贞贞,革命也不去庇护曾经与丈夫出生入死过的‘落后’妇女(《“三八节”有感》),革命也无法挽救革命干部何华明老婆因为年老色衰,随时可能被革命丈夫‘新桃换旧符’的命运(《夜》)。”对文本的精细阅读是进行文学研究的前途和基础,只有养成著者着眼于文本的细读的习惯才能在学术界收获到颗颗硕果。
三、生活的感悟与思想的睿智融于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