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范文
时间:2023-04-06 02:4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营改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篇2
2011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 中指出:营改增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营改增”试点改革实施至今已两年多,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化服务业,以及完善税制的关键时刻,“营改增”改革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税制的公平性原则
在税收制度中,税收公平作为实践中一个主要原则,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充分保证税收负担的公平性,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作为我国国民收入支配的重要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税收负担看,由于行业差异性,成本结构和经营周期不同,以及前一环节货物或服务提供者选择的差异,通过改制,充分利用税收公平理论,这无疑是有好处的。
(二)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
从税收制度本身看,营业税是以交易额征税,增值税采用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的“抵扣法”,两者制度差异大。服务业外购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而调动服务业企业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业,促进企业向更高更快发展。
(三)有利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
实行营业税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履行了企业税收的基本职能,具有了较强的适应性,既可以保证国家财政的收入,而且在实现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有利于国民收入格局的合理分配与调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深化改革,充分保证了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与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有利完善中国流转税的税制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划分,本质上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相应的财力。分税制在接下来十几年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了一系列积极的作用,但也逐渐积累和显露了一些问题。“营改增”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导火索”,在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同时,也完善了我国的流转税制度。
二、营改增之现状
营改增是从2012年1月1日开始试点的,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试点,2012年8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等11个省市。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从2014年1月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目前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按照目前国家的计划,2015年以后将全面实行“营改增”。目前营改增正朝全行业方向迈进。
三、营改增之思考
(一)营改增对企业之影响
1、多数企业得到减负
企业或行业的实际税负降低了,提升了现代服务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导向,从而吸引更多资源包括民间资本向现代服务业集聚,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表面上看税率从5%增加到6%,实际上增值税价外换算后税率只有5.66%,加上抵扣进项税金,企业实际税负是下降的;同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接受税票的下游企业可以抵扣6%的进项税,税负会降低,也利于公司业务拓展。
2、个别企业税负增加
由于营改增使得企业所得税问题有所变化,加上政策与政策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对接,而且一些还需要进行重新申请,从而在无形当中,为企业增加了相应的负担。
(二)营改增”对地方政府之影响
按照目前国家的计划,2015年以后全面实行“营改增”,也就是说到2016年营业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营改增”在2015年后吞噬了营业税,届时地税局主体税种将消失。国家必须为地方政府以及地税部门找到一个替代税种,目前多数地方政府债台高筑。 如取消营业税后,国家应为地方政府考虑生存问题。
(三)营改增对征收体制之影响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并建立国、地税,国税负责中央税和共享税的征收,从而确保了中央税收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营业税是地税局主打税种,2016年取消营业税后,主体税种取消了地税局有无存在必要。另外,由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是伴随营业税同步征收的,地税局不征收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如何征收,归国税局征收?财税体制改革面临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值得重视。
(四)营改增对征收成本之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家审计署在2010年对全国240个基层税务机构进行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例为8%。但在多数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在1%之内,没有超过1.5%的。多数人认为,征税成本过高的原因之一在于国地税分设。通过对国外税务机构的研究发现,大多数采用国地税分设制的都是联邦制国家,单一制国家和地区国地税分设的仅为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就目前情况而言,取消营业税后,纳税人税收成本并未减少,反而增加。
四、营改增之思考相关建议
对于企业营改增的相关建议可以根据一些试点的精髓获取,从中总结经验,并结合具体情况应用到实践当中,具体如下。
(一)要突出以企为本的理念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正处于转型时期,为此,需要根据当前的税收刚性制度,合理设置税收部门,比如当前国内外的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国内地的落户,可以适当地改善其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灵活性选择,增强企业独立创新能力,也可以设置独立法人,一方面,既可以为企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篇3
【关键词】营改增 增值税 措施
从国家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印发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以来,全国十多个省进行了“营改增”试点。
“营改增”的试点把原来征收营业税的大部分企业改征增值税,解决了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使社会化分工协作不再受税制的影响;完善和延伸了增值税在二三产业的抵扣链条,加快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和完善了货物和提货劳务的增值税出口退税制度,改善我国的出口税收环境。
从2013年8月1日起,青岛市正式进入“营改增”试点,青岛“营改增”涉及交通运输业、研发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共8个行业。
“营改增”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许多变化,不但增加了国家的税收,也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营改增”税率比较
“营改增”在原来增值税征收的基础上,新增加了11%和6%两档低税率。“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营改增”后部分税率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营改增”后税率变化比较大的是运输服务业和有形资产租赁业。一般纳税人提供运输业务税负上升8%,但是企业购进的运输设备、油料支出可以按17%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接受服务的企业可抵扣11%的增值税,“营改增”前能抵扣7%,多抵4%。“营改增”后,运输服务业比征收营业税时分类更加科学明细,对一些特殊业务进行了特别规定,改变了原来的单一扣税问题,例如:打捞、港口码头服务业的归类和税率都进行了调整。
二、“营改增”后增值税计算
此次“营改增”,针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算方法,提出“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两个新名词。在这里主要分析“一般计税方法”下的混合纳税计算。
对于原来的增值税纳税企业来说,在计算纳税时没有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混合纳税的计算。在混合经营情况下,如果企业不能分清明细核算,则要求企业按照税率从高的方式缴纳,这要求企业在四类纳税情况分清的情况下,再进行纳税明细核算。
混合经营企业应纳税分配计算公式:
一般货物劳务应纳税额=全部应纳税额×一般货物劳务销项税额÷全部销项税额
应税服务应纳税额=全部应纳税额×应税服务销项税额÷全部销项税额
例如:兼有货物劳务及应税服务的企业,2013年8月份销售货物500万元(不含税),提供应税劳务(检验检测)收入100万元(不含税),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企业可抵扣进项税75万元。
应纳增值税=500×17%+100×6%-75=16(万元)
应税服务销项税额比例=6/(85+6)=6.59%
应税服务应缴增值税=16×6.59%=1.05(万元)
货物销售应纳增值税=16-1.05=14.95(万元)
合理分配应缴纳增值税额才能正确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使企业真正享受到“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便捷和优惠。
三、“营改增”后账务处理
“营改增”随着税种的改变,账务处理也发生了变化。“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和“增值税检查调整”五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财会[2012]13号文件新增加),核算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截止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实施当月,不得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税货物及劳务的上期留抵税额。
“营改增”后,原营业税的会计分录和会计科目都发生了变化。在“营改增”前,营业税的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而“营改增”后,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货:银行存款等
借:银行存款等
货: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营改增”前,营业税是在所有收入结算完后进行计算并计提,而“营改增”后是分项进行核算,最后汇总核算应缴增值税。
四、“营改增”后企业应对措施
“营改增”后,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降低了应纳税额,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控制合理的税费缴纳。
(一)争取获得政策补贴
“营改增”后,在新老税制转换期间因实际税负增加的,可以向财税部门申请财政扶持资金,以减轻企业税付负担。
(二)经营策划企业纳税方案
“营改增”的企业,会计计算和账务处理发生较大变化,财务人员应合理进行企业预算和经营规划,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税负、增加资金流量。企业在进行纳税选择时,应聘请专业人员,对企业进行经营结构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各种合理、合法手段,为企业降低税付。
篇4
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程中因新老税制转换实际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实施过渡期财政扶持政策。部分试点企业在新老税制转换期内产生税负有所增加的情况,为有效平衡这部分试点企业的税负,顺利推进试点改革,有必要实施过渡性财政政策给予扶持。
这次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目的,是为了打通了上下游的税收抵扣链,消除重复征税,解决制度中的不合理问题。如果“营改增”真的让企业减税了,那么地方政府的收入肯定是减少的,这将意味着地方政府财政将更加拮据。今年以来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巨大,土地财政吃紧,地方政府对营业税存在高度依赖,因此“营改增”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无疑会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各地财政补贴标准主要依据当地财政的承担能力而定,全国无统一的政策标准。各地依据“重要性原则”,只有当营改增影响的税负确实增加,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时进行财政扶持,这也是政府实现改革目标的一个对策。
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后,按照新税制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照老税制规定计算的营业税确实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享受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仅有这些还不够,“营改增”别让财政专项资金补贴打折,应将财政补贴及时、足额发放,达到结构性减税之目的。
第二批“营改增”地区财政扶持政策差异大,无论是企业税负累计超过3万元,还是是月平均税负增加1万元以上的,或是实际税负月增加额在5000元以上的,才可申请财政扶持资金,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是不公平的。那就意味着税负累计低于3万元的企业,或是月平均税负增加低于1万元以上的,或是实际税负月增加额低于在5000元以上的纳税人,也就失去了享受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机会,结构性减税的改革成本让广大中小企业买单也是不够公允的。对于“营改增”税负增加的中小企业而言,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补贴或许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因税负增加或财政补贴政策虚设导致企业垮掉,绝不是“营改增”试点的初衷!因此,“营改增”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需“足补”,千万不要打折。应当向广州市那样,实事求是,足额予以补贴。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经济实力强,政策出台早,游戏规则全的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尚且如此,其他试点省市可想而知。尽管财政补贴只是一个过渡政策,并非长久之计。但是,如果财政补贴不到位或不足额的话,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一些中小企业主对未来补贴政策是否能保证公平表示担忧,从上海的经验来看,财政补贴更多向大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可能会“靠边站”。
篇5
我建议企业分3个阶段来完成这一转型:第一阶段要进行影响分析及其规划,即根据现有的法规进行差异分析,确定公司需要变革的关键领域,并制定实施方案;第二阶段要实施变革以应对转型,即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及系统实施改造;第三阶段为后续跟踪检查,即审核实施后的效果,检查增值税申报和会计处理,及时发现并规避重大风险。
具体而言,有3点要特别注意。
开票方需注意基本联次
抵扣联的运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启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公告》(简称“74号公告”)第二条规定了发票的基本联次和用途,对于开票方而言,需要注意基本联次抵扣联的运用。
根据货运的特点,《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分为三联票和六联票,第一联到第三联与现行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致,第四联至第六联由发票使用单位自行安排使用。抵扣联是受票方的扣税凭证,开具方一定及时交与受票方,以免影响受票方进行认证抵扣。对于受票方来说,抵扣时限的政策按《关于调整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17号)的规定,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简称“77号公告”)第三条第二款规定:货运专用发票中“承运人及纳税人识别号”栏内容为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开具货运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信息;“实际受票方及纳税人识别号”栏内容为实际负担运输费用、抵扣进项税额的一般纳税人信息;“费用项目及金额”栏内容为应税货物运输服务明细项目不含增值税额的销售额;“合计金额”栏内容为应税货物运输服务项目不含增值税额的销售额合计;“税率”栏内容为增值税税率;“税额”栏为按照应税货物运输服务项目不含增值税额的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价税合计”栏内容为不含增值税额的销售额和增值税额的合计;“机器编号”栏内容为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税控盘编号。
77号公告第一条第五款规定:试点地区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的一般纳税人,应使用六联增值税专用发票或五联增值税普通发票,其中第四联用作购付汇联;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的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第四联用作购付汇联。
在上述规定下,发票的开具方应遵循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红字普通发票对应部分需做
进项税转出
77号公告第一条第四款规定,试点纳税人2011年12月31日前提供改征增值税的营业税应税服务并开具发票后,如发生服务中止、折让、开票有误等,且不符合发票作废条件的,应开具红字普通发票,不得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对于需重新开具发票的,应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包括货运专用发票)。
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票的开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第十四条至第十九条作了明确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营改增试点地区纳税人2011年12月31日前开具的货运票不属于增值税专用发票,不需要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系统中稽核比对。因此,税务机关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通知单,纳税人在增值税发票开具系统中也无法开具红字发票。
对此,77号公告规定,试点纳税人2011年12月31日前开具的货运票如发生服务中止、折让、开票有误等,且不符合发票作废条件的,应开具红字普通发票,税务部门对涉及红字普通发票有专项评估措施,受票方应注意对其已抵扣部分的应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货运发票抵扣政策的相关规定
1.货运发票税控系统开具的规定。《关于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增值税抵扣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06]2号)明确,自2007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销售货物,取得的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货运发票,必须是通过货运发票税控系统开具的新版货运发票。纳税人取得的2007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旧版货运发票,不再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
2.货物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认证比对的规定。《关于认证稽核系统涉嫌违规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发票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722号)明确,自2007年1月1日起,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属于“认证不符”中“纳税人识别号认证不符(发票所列受票方纳税人识别号与申报认证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不符)”、“发票代码号码认证不符(机打代码或号码与发票代码或号码不符)”的货运发票,不得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3.货物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税控码的规定。《关于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应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315号)明确,《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的税控码为144位,票面打印4行每行36位符号,《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代开)》的税控码为180位,票面打印为5行每行36位符号。发票开票单位应正确地设置打印机和页边距,确保税控码打印完整。
篇6
自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在上海推出以来,步伐不断加快。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改增”的试点范围。据悉,试点扩大将从地区和行业两方面展开。
“营改增”结束地区性试点
“营改增”是指营业税改增值税。从1994年开始,我国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随着经济的发展,两税并行征收的弊端日益显露。如对营业税来说其流转环节越多,重复征税现象越严重。而且,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征收对象不同,使增值税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不配比,也容易导致重复征税。
去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在上海推出,并逐步推广至全国12个省市。从今年8月1日起,“营改增”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一方面,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如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将纳入试点。另外一方面,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将意味着“营改增”的地区性试点全部结束,改革将从地区性试点向行业推进。
已试点企业整体税负降低
“营改增”的试点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和签证咨询服务,行业的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因此,整体上说,“营改增”的推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业内企业的税务负担。
以首个试点的上海市为例,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上海市有15.9万户企业经确认后纳入试点范围。试点纳税人全年减负面超过90%,税收增加户数呈逐月下降态势。全年整体减少税收200亿元左右。据税务部门统计,其中:一般纳税人5.6万户,占35.2%;小规模纳税人10.3万户,占64.8%。2012年共新增试点纳税人4.1万户,其中,咨询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占比最高,分别为28.4%、27.6%和17.9%。
此外,税务总局相关人士表示,在“营改增”改革中,核定征收的个体户税收一律不变,而且如果今年内生产经营规模没有明显增加,纳税定额也一律不调整。
部分企业将面临增负
不过,在实际试点的过程中,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实际税负反而出现了增加。主要原因在于,通过“营改增”达到减税效果的前提在于企业将销售税额与进项税额进行抵减。然而对于很多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来说,难以获得进项税票;一些中小企业的上游供应商规模较小,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在“营改增”之后,这样的企业由于税基未变,但适用税率调高,企业税负则会不降反增。
篇7
第一,税率变化导致税负变化。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高校,原来是按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现在改征增值税,税率为3%,从税率来看,税负下降幅度达到40%。高校科研经费的税负压力会明显降低,对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高校,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税率由5%改为6%,单从税率上看,税负有所增加,但实际情况又有两种。一是部分高校税负能降低。因为一部分高校可以通过进项税额抵扣来降低实际税负,“营改增”之前,高校交纳营业税,在采购阶段所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计入了成本;而“营改增”之后,高校交纳增值税,采购材料、购进设备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实际交纳的税金会减少,因此税负会有所降低。另外部分高校税负略有增加。一些高校由于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再加上高校的人工成本、交通费等不能抵扣的项目所占份额较高,所以税负会有所增加。
第二,发票使用的变化。“营改增”后,税收征管机关由地方税收征管机关变更为国家税收征管机关,发票的管理更为严格。“营改增”后,原来开具营业税制下服务业发票的高校研发活动和技术服务,现在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如果高校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那么他们既可以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又可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但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需要符合税务机关的相关规定;如果高校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就只能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不能使用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如果对方单位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就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由主管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第三,税务申报的变化。“营改增”后纳税申报的主体机关由地方税务局改为国家税务局,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更为复杂,纳税申报的程序也增多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申报程序比较简单,与申报营业税的程序差不多,而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申报流程就比较繁琐,其申报流程主要有两步。一是抄税,纳税人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同时要对当月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信息进行抄税,主管税务机关将会比对IC卡的抄报数据和销项税额的申报数据。二是认证,对于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纳税人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才能抵扣,未通过认证的或者超过规定期限未进行认证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主管税务机关也将比对纳税人申报的进项税额数据和认证数据,如果不一致,进项税额也不能抵扣。
第四,会计核算的变化。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与营业税有本质区别,营业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核算增值税时,要将货物销售价格和增值税额分开核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收入,如果是含税收入,核算时应将含税收入按照适用的税率换算成不含税的收入,计算出相应的销项税额。如果外购货物和接受劳务,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则要将取得的外购货物等按照不含税的价值入账,并单独确认增值税进项税额。
基于以上问题,高校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一要加强增值税的纳税筹划。虽然“营改增”的根本目的是降低行业整体税负,但是在税改过程中部分纳税人税负增加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实际税负的高低,受到单位自身内部因素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单位要降低税负,既要做好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又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进行纳税筹划。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高校要想避免税负增加,应该适当提高可抵扣进项税额在科研收入中的比例,减少不可抵扣的现象;尽量取得合法抵扣凭证,即使是属于可以抵扣进项税的支出,也要取得合法的抵扣凭证;尽量少选择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以减少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
二要规范发票管理。相比营业税服务业地税发票,税务部门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和稽查更加严格。高校要制定出相应的发票管理制度,对增值税发票的开具、使用和核销进行严格管理,保证高校日常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增值税存在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减少应纳税额的问题,税务部门对于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审查很严格,对发票抵扣联的管理也很规范,因此高校必须对取得的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严格审查,认真核对相关发票信息,以便及时更正发现的错误信息,保证取得的专用发票都能抵扣。
篇8
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社会各行业都产生了较大的动荡,同样地对于工程造价领域而言,积极寻求应对营改增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从营改增后对工程造价几个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挖掘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同时全面探究如何在新经济形式下推动工程造价的平稳过度发展,实现工程造价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营改增;工程造价;影响;对策
营改增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从2012年营改增试点实践证明,在工程造价领域营改增项目的预算造价会较之前产生一点的影响,但在实际各个地区的工程造价项目中预算的变化是不可控制的,其二营改增对于建筑施工项目中的材料、机械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其占工程造价的权重发生巨大的变化,影响工程造价的体系;其三营改增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倚重越重;最后是要求在实践中实现创新,构建适合营改增政策的工程经验。
1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差异
根据理论知识可知,营业税和增值税在本质上都属于流转税,主要是指纳税人商品在进行社会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按照流通速度、数量和所产生的营业额为对象所产生的一系列税收。但同时营业税和增值税其税收征收的方式不同,征收的数额不同,因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1.1营业税
营业税主要缴纳的方式为,主要是营业额和税率的乘积,当前营业税税率大小为3%。营业税的征收对象主要是在国境内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纳税人。对于工程造价领域而言,营业税的统计和计算方式具有简洁性,同时不存在差异。
1.2增值税
增值税是由合同额同税率的乘积组成,但是增值税对于不同行业的税率大小的额度不同,对同一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所征收的增值税税率也不同。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增值税的征收对象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总之,营业税和增值税具有相同点也存在差异,随着2012年关于营改增改革的提出和试点的推行,当前,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的核心
随着营改增的改革进程的深入发展,部分城市部分行业实现了营改增,国家相关部门推进营改增相关验证方式,证明营改增适应新经济形式的发展。对于建筑行业中的工程造价领域而言,营改增的核心影响在于营改增本质上是要实现低链条打通,实现工程造价领域的环环相扣,税收的层层抵销,这是致使人力和机械在此环节的进项税不同,使工程预算有升有降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在工程造价领域中,营改增的计价规则同增值税计价方式大相径庭,主要是实现“价税分离”,因而新的计价体系的构建将会对工程造价的工程预算、成本控制造成较大的影响。因而工程造价同交通运输、服务业等领域性质的差距,致使营改增改革对其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只有掌握营改增改革在工程造价方面的核心影响和影响的基础所在,才能进一步探究营改增对工程造价具体的影响体现。
3营改增对工程造价影响的表现
3.1营改增对造价预算升降的影响
根据营业税和增值税的本质差异可知,营业税主要是对工程造价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税额征收,是价内税,进行全额征收;而增值税是价外税,进行差额征收,两种方式在理论上税额承担者不同,导致预算造价同传统方式产生一定的差距。因而对工程造价自身产生较大的影响,实际施工中的成本有升有降下,造价预算失去实际指导作用。
3.2营改增对建筑工程各因素造价权重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对人力、机械、环境等五大因素的造价权重不同,而增值税在计算费用时,一般根据交易方的纳税规格和纳税类型,对其产品进行含税价格的换算,而对于工程造价中机械和人力两大因素而言,其合作方的纳税规格不同,致使在计算过程中,各大因素的造价权重也难以估算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中,实际机械、人力的造价权重同造价预算相差较大。因而营改增情况下导致实际施工成本升降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力和机械在项目中的造价权重的变化差异较大。
3.3营改增对实际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影响
众所周知,建筑成本预测主要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因素都相链接,因而营改增后的工程造价所需考虑的因素较多,导致建筑工程成本预测难度较大。例如建筑行业作为一个上游的建筑供应商,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传统税收方式下所承担的税额为结算时产生的工程造价成本减去分包造价的百分之三,而增值税下的税额大小为不含税收入和进项税额之间的差同不喊税收入之间的比值,并且建筑工程的进项税率大于8%时,其工程造价成本会降低。而实际上,在营改增改革下,如何把握进项税额率大于8%成为难点所在,因而需要加强对建筑成本的控制,减少差异,提高工程造价的实际作用。
3.4营改增对工程造价传统体系的影响
营改增改革后,传统的工程造价体系土崩瓦解,急需建立新的经验方式。主要表现在建筑业的预决算模式是根据工程量计价清单来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个成本预算,建筑承包商通过分包的形式进行建筑施工和工程造价控制,并且人工费用的产生和设计、合同的签订等方面都会产生变化。例如,在营改增之后,大宗材料的供应问题上,建筑企业和承包商之间必须对进项税率这一块肥肉进行抢夺,而工程造价将被肢解得更为零散。另外在工程造价中,人工费是较大的预算领域,而营改增之后,人工费按照小规模纳税人进行抵扣,而实际上其占据造价中的销项税的大多数,因而导致企业的税负大大增加,传统的造价经验不再适应于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根据事实进行创新。
4营改增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相关对策
4.1立足实践,构建与时俱进的工程造价体系
针对营改增的制度,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时,要求能够充分利用各大营改增试点的优秀经验,不断优化自身的造价体制。一方面可以提高造价员对于营改增的理解,对新的税收核算方式进行了解和学习,同时重点掌握进项税率的核算方式,构建全新的造价经验。另一方面是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成本控制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契合性,并且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保证财务变化同施工变化步调一致。尽可能减少营改增对工程造价体系的消极影响。
4.2创新优化建筑企业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模式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营改增制度下,人工费、机械费等预算成为工程造价的一大难点。其成为影响工程造价预算成本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所以推动建筑企业的改革创新,降低建筑过程中劳动力成本对企业产生的大量的税负额,并且推动建筑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提高其对营改增的把握,寻求相关政策的协助,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税额。
5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后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几大变革是工程造价的机遇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只有充分把握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四大重要影响,才能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方针,稳定实际工程造价项目中的预算造价,重建工程造价体系,把握材料、机械、人力等因素在工程预算中的权重,同时越加重视成本控制在工程造价中的地位,建立新的经验。实现工程造价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锐娜 远 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钱承浩.建筑业“营改增”工程造价对策研究与影响分析[J].建筑经济,2013(07):18-21.
[2]王良,吴伟平.“营改增”对工程造价控制和工程承包模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邮电设计技术,2015(02):88-92.
篇9
所谓“营改增”,意思是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就是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这样做会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简单说,一个产品100元,生产者销售时已经缴纳相应税金,购买者再次销售时卖出150元,那么他买来的时候100元相应的税金可以抵减,购买者只需要对增值的50元计算缴纳相应的税金。而“营改增”之前,卖出的150元,都要交营业税。
现行增值税税率为17%和13%,“营改增”在此基础之上,对于一般企业,新增11%和6%两档税率。其中,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国家为此设立全面“营改增”的时间表。
核实——国税局将逐户核实相关纳税人的经营范围,确定纳入试点的纳税人名单。培训——将对纳税人开展“营改增”相关培训。试点——核定试点纳税人发票种类和用量。协约——确定网上报税和网上认证纳税人名单并签署相关协议。执行——开始发票发售工作。8月1日起是正式运行及跟踪分析阶段,全面受理纳税人认证、申报、抄报税。
因此,较大范围内的“营改增”试点从8月1日起正式运行,首批包括运输行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6个行业的企业将进入试点阶段。
误伤
“营改增”最衷是减税,从各方调查来看,“营改增”确实让不少小规模纳税人资质的企业受惠。然而从部分部分现代服务业来说,原本营业率税率为5%,“营改增”之后变成了6%,字面上税负反倒增加了。这便是“营改增”首先遇到的困惑。
对于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一般纳税人,由于进项抵扣的不足,让“营改增”的美丽初衷大打折扣,多数企业的税负并没有明显变化,部分企业的税负甚至有所增加,而交通运输业则是税负增加的重灾区。
“营改增”误伤的交通行业,在航运发达的深圳、上海、广州均得以验证。上海航运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营改增”对航运企业的减税效果并不明显,约半数的航运企业税负反而增加,主要原因是企业可抵扣的项目偏少。首先,生产设备是航运企业最主要的成本,但企业2012年1月1日之前购置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可抵扣;其次,航运企业劳动资料成本占总成本的20%左右,而支付给自有职工的薪酬无法抵扣;再次,资金成本、路桥费、房屋租金、保险费等都不能进行抵扣。对航运企业而言,“营改增”后大部分成本构成中的主要事项都不能进行抵扣,而税率大幅提升,因此税负出现增加。据中国航运景气调查显示,船舶运输企业中,税负增加的企业占43.62%,税负明显减少的仅占12.77%;港口企业中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61.3%和9.68%;航运服务企业则分别是43.08%和7.69%。
马士基航运自2013年8月1日起,对在中国境内收取的所有费用相应征收6%增值税。在开具增值税发票后,需要向外贸企业在原有的运费总额上多征收6%的税费,而非针对超出部分征税,此举被指借“营改增”之机变相涨价。
疗伤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若干税收政策的补充通知》,对“营改增”的“误伤点“作了部分修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交通运输业的损失。
《补充通知》新增4项减税措施,其中第一、三、四项都与航运业相关,那些“躺着中枪”的航运企业遭遇到的损失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进一步彰显了“营改增”政策减税的初衷。《补充通知》第1条所涉及的减税力度可能是最大的:未与我国政府达成双边运输免税安排的国家和地区的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符合《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试点实施办法》)第6条规定的,试点期间扣缴义务人暂按3%的征收率代扣代缴增值税。这一条减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扰中国航运业多年的船舶互租税率不平等的问题。
航运企业租用国外船舶可以规避经营风险,提高远洋运输能力,为鼓励租船,大多数航运国家对远洋运输船舶、集装箱租入收入不征税。2008年之前,中国也实行这一政策,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后,这一政策不再实施。现中国已同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相关协议,在实际执行中,中国航运企业对外出租远洋运输船舶,租金收入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但国内航运企业租用境外远洋运输船舶或集装箱船舶时支付的租金,需要外方缴纳所得税和营业税。
声音
此次“营改增”实际上是继增值税改革逐步完善后,进入收尾阶段的重要改革。增值税改革的逐步完善,先是从生产型的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现在将征税范围扩大到营业税征税行业,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大,最终覆盖生产和服务的全部环节。
—— 财政部部长 楼继伟
总体看,试点运行平稳,好于预期,渐行渐好。截至今年2月底,试点企业已达112万户,平均每个试点省市每月大约增加5%的试点企业。说明改革的利好政策有吸引力,更多经营者愿参与到改革中来。
——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王军
篇10
随着“营改增”试点的逐步深入,与之相关的涉税难题开始显现。
多档税率过于复杂
为了“营改增”后纳税主体不会因为税率的改变而增加税负,在试点过程中,设定了较低的增值税率或给予纳税主体财政补贴,如按照原营业税税负平移的原则,当前的改革试点新增6%和11%两档税率,加上原13%和17%的税率,累计达到4档,将来如果把更多服务行业纳入试点,可能还有更多新的税率。
增值税率的简并、货物和劳务的税率逐渐一致,这是国际税收实践的大势所趋。4档税率违背了增值税中性的原则,会引发企业分项目寻租。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讲,税率设计要考虑不同的大行业和小行业,比如说交通运输企业,可以分陆运、航运、水运,陆运又分公路运输、出租车、公交、地铁,必须设置一个兼顾各方的中间值。
销售设备收入分解为技术咨询服务避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时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因而,只要是向客户销售设备时收取的咨询费,应全额按设备款17%税率计征增值税。一些设备制造商,作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在经营范围内特意添加“技术咨询”经营内容,方便17%和6%税率的选择,尤其当销售对象为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学校、医院、研究所等非生产性单位时,将原包含在设备款内的维护费用,分解为独立的技术服务费,按6%税率申报缴纳税款,达到少缴增值税的目的。一般来讲,设备制造商出售的设备价格已包括了“三包”费用,不存在售后单独收取技术咨询费的合理性,故也须合并计入设备价款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
会展服务优惠政策被衍伸滥用
按照税收政策要求,会展服务被纳入“营改增”范围,按照差额纳税的方法缴纳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税率为3%。但是,由于缺乏实质性政策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操作性办法,导致会展服务利好税政被相关行业衍伸滥用。目前部分酒店、农庄等仅提供会议场地服务,主营餐饮类型的单位也通过增添“会展服务”经营内容,实现税率由营业税5%到小规模纳税人3%的转变,且形成羊群效应。以上服务仅是场地租赁服务,不存在组织会展服务,因此不适用“营改增”政策。
此外,这类酒店、农庄等提供会议场地服务还按照差额纳税的方法,对其取得的收入,允许以“扣除实际代付的场租费、展台搭建费和参展客商差旅费”和“实际代付的参展展品运输费、参展展商展览内容宣传广告费及其广告印刷品印刷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申报缴纳营业税。
快递行业分类认定政策不一
现行“营改增”试点政策只确定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两类行业,并相应设置了11%和6%两档税率。而目前各地快递业营业税的征管政策并不统一,有些是纳入邮政通讯业管理,有些是按交通运输业管理,有些则适用其他服务业政策。在上海试点中,注册为运输企业的部分国内快递企业按照交通运输业11%税率进行试点,税改后的税负水平比之前有较大提高,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而且还形成了“同业不同税”的现象。分地区试点以及可能的政策不一,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快递服务多环节、多企业分工协作的一体化流程。
快递业如按交通运输业的11%税率进行“营改增”试点,其可进入增值税抵扣的经营成本将远低于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负也因此大大高于交通运输行业,从而造成行业之间的税负不公。因此,在快递业开展“营改增”试点,必须高度重视合理认定行业性质及适用税率的问题,使其税改后不至发生税负的重大改变,直接关系到快递业开展“营改增”试点的效果和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即征即退”政策造成税收流失
融资租赁业务,原征收营业税时,适用5%的税率,现在改征增值税后,政策保证其增加税负不会超过3%;同时,按照现行试点方案,融资租赁业务适用17%的税率,又能为其下游企业开具17%的增值税票。
洋山保税港区—上海试点方案规定,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国内货物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可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先交税,再退税,但是附加税是不退回的,也就是多交了附加税的部分;二是存在一个资金占用的问题,先交税,要等上45个工作日,才能将税收返还给企业;三是在洋山保税港区,还存在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套取政府退税的问题。企业可随意注册大量企业,这些相关企业互相之间开具增值税发票,一方面上游企业能获得政府退税,另一方面下游企业又能取得抵扣发票。因制度上的不完善,使得政府须补贴企业大量资金。
税收政策洼地形成“低征高扣”现象
由于分地区试点,有些地区改为增值税,有些地区仍是营业税,客观上存在“低征高扣”避税空间。“低征高扣”现象主要是由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本身造成的。一些精心研究现行税法的企业,在探寻到“低征高扣”的政策空间后,会利用税收政策差异、漏洞、缺陷、不足、真空等,来合法减轻自身税负。如开具运输发票“低征高扣”增值税进项税金。依据现行税法规定,企业发展运输业,可以提取7%的进项税金,来抵扣销项税金。也就是说,执行3%营业税税率的运输企业,开具一张100万元的运输发票,交纳3万元的营业税;费用支付方可以依据100万元的发票,提取7万元的进项税金,抵扣7万元的增值税。
融资租赁试点难以操作
融资租赁业“营改增”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营改增”后融资租赁公司自身税负不降反增。主要原因在于,“营改增”前,融资租赁业营业税按差额纳税,即有形动产价款和相应的银行利息扣减后再纳税,税率为5%。而“营改增”后,税基未变,税率则由5%提高到17%,直接提高了12个百分点,税负是营业税的3倍。
二是售后回租业务存在重复征收增值税的问题。“营改增”后,由于售后回租业务中,对作为承租方的企业在向租赁公司转让有形动产时,不征收增值税,所以企业不能给租赁公司开具有形动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租赁公司在计算售后回租业务销项税额时,如果在“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包含有形动产的价款,那么租赁公司因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则无法抵扣进项税。结果将导致企业购置有形动产时已缴纳过一次17%的增值税,在售后回租业务过程中,租赁公司对这一有形动产将再缴纳一次17%的增值税,造成重复征收增值税。
三是人为虚拟融资租赁业务降低税负。根据规定,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这项规定大大减轻了融资租赁企业税负,但按照税法规定是有前提条件的。而对经营租赁而言,由按5%税率缴纳营业税改为按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税负变化很大。因此,一些经营租赁企业采取人为调整经济业务性质和改变账务处理的方式,比照超税负返还进行虚拟的融资租赁业务,从而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部分试点范围和行业划分不明
从行业上看,一部分现代服务业很难确定其行业归属,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划分方式。
从区域上看,“营改增”税收政策出现差异,包括试点前期与现在时、上海试点和第二批试点扩围地区、中央与地方试点地区、试点地区之间的差异。一是工程监理服务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二是记账服务入围应税服务范围;三是地铁客运参与公共交通运输服务“营改增”;四是造型设计被纳入“营改增”文化创意税目。
从内容上看,试点范围划分不够明确,容易在企业和税收部门之间引起争议。比如文化创意产业一项涉及到“商标著作权转让”,到底是所有权的转让还是使用权的转让?交通运输业与物流辅助业如何划分?出口服务业适用零税率或免税具体如何操作等等,都有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税负增加企业财政补贴难以足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