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范文
时间:2023-04-06 07:2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间舞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
2.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
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简说
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何为社会转型?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1〕社会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有一个向度的问题。本篇论文无意去探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学术语,而是想通过吸收社会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传统的民间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变异原由,使我们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
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
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卡拉OK等娱乐方式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所青睐,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
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
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
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中突出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贵州雷山郎德村为例:这一带风俗约定,农历六七月间吃新节后才开始吹芦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据说是春天后吹芦笙惊动谷神会造成粮食歉收。过去对违者处罚很重,要本人宰牛扫寨发誓不再违犯。作为旅游点开发后,现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论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们照常吹芦笙跳《芦笙舞》迎接。过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节”(吃牯脏)才敲击的铜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响。〔2〕滇东南彝族地区也有此风俗,每年四月初八“跳宫节”后不能再敲击铜鼓,理由也是铜鼓声会惊动谷神而使庄稼歉收,如今也已改变。
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林周围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细人,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乐》,是他们的代表性舞种。改革开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传统习俗过火把节,没有表演成分,没有商业性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撒尼、阿细青年男女总要会聚一起,围着篝火跳乐(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近十多年来,节日活动产生了质的变化,节日期间国内外、省内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来,其人数无数倍于当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举火把游弋田间驱瘟逐疫的火崇拜仪式,变成了广场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围着篝火自娱自乐、谈情说爱的《跳乐》,变成商业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为节日的主体,变成数倍于本族人的外来者。
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
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动的一例。傣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德宏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和经贸的热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团和群艺馆的舞蹈家们,在原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中加以精选、提炼,整理改编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动律特点,又规范发展了动作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众的认可,特别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
全国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力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改编,使一些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础较好的民间舞更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龙鼓舞》是青海省黄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壮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经整理加工,将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更趋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无论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使这古老的舞种得以新生。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间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音乐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适应了当代审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间舞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了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的发展演变。
四、多元、多样、复杂性:90年代民间舞蹈的发展态势
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促进了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90年代这一发展呈多元、多样、复杂的发展态势,即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民舞生存时空的多样性,民舞群体观念的复杂性,以便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1.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首先表现在其内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浸染下,使其古今交错、新老混杂。青海玉树草原的赛马会是康巴藏区远近闻名的草原盛会,每年于七八月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时节,都要在玉树结古镇草滩上进行民族歌舞、格萨尔说唱、赛马、射箭等表演,以及贸易交流等。90年代初,玉树当地的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把法舞《羌姆》搬上民俗节日赛马会进行展演,这在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数百年来,《羌姆》作为藏传佛教法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始终恪守传内不传外的原则,即遵循在寺院内由喇嘛僧侣表演的规则。现在寺院的活佛和喇嘛自愿地把法舞和群众性民间歌舞联合演出,从而使《羌姆》冲出了寺院的禁锢,增强了表演性、娱乐性,淡化了佛法的神秘感、威慑感,把宗教和世俗的关系拉近了,这一作法在全民信教的藏区很有积极意义。可以说,这是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落实的结果。《羌姆》法舞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表演时空的移位和表演程序的简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人神同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
民间舞蹈的内涵和功能是通过民俗事象的主旨予以体现的。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鼓社祭”(俗称“吃鼓脏”)是其最为隆重的神圣节日,它是一个由血缘家族、宗教为核心的“江略”(类似军事联盟的氏族组织)举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动,每隔12年举行一次,届时众人要跳《踩鼓舞》,踩鼓时要身背祖先“央公央婆”跳舞。央公央婆的象征物是用杉木雕刻成的男女半身像。在踩鼓时象征交媾的表演中,要绕寨一周,表示祖先看望子孙繁衍,人人都是央公的孙子。〔3〕80年代以后,苗区的生产单位“家庭化”,加速了家庭经济的私有化,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再一次呼唤人们的劳动互助,这种互助自然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发生。由此给人们提出了恢复“江略”团结的需求,通过鼓社祭,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同跳《踩鼓舞》,共饮“江略”酒,似乎又回到了同一血缘的圈子里,使人们获得“江略”认同感的满足。从苗族鼓社祭的活动中,我们看到这里既有祖先崇拜的信仰痕迹,又有加强群体之间的心灵交流增强认同感的心理需求,还有击鼓而舞的愉悦。多元多层文化内涵和功能的特点在当代民间舞蹈中具有共性。
2.民舞生存空间的多样性
民间舞蹈生存传衍的空间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随着当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空间呈现出多样、交叉的立体式形态。绝大部分的民间舞蹈仍然在原产地传承发展,它们较多地保留着民舞的原生形态,或原生和变异并存的状态,只要这个地区和民族继续保留着适合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与人民永存。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衍,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需要或结束而延续或消失。旅游文化、商贸集会或各种文化节,扩大了民间舞蹈传播的空间,经过加工整理的民间舞蹈,增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当其反馈回群众后起到升华提高的作用。当然,这种改编应该十分慎重,不负责任瞎改乱编只能糟蹋民间舞蹈的精华,尤其给青年人造成误导,成为披着民间舞外衣的假冒伪劣产品。
3.舞群观念的复杂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指民舞的载体——舞群的思想观念,即其、价值观念、婚姻观念、生死观念、审美取向等。舞群的思想观念受到社会主体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舞群的年龄、职业、接受教育的程度等对其思想观念也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一切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原生形态的祭祀舞蹈的核心是万物有灵观念,其中以祖先崇拜尤甚,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或早期封建社会,祖先崇拜是压倒一切崇拜的宗教活动”〔4〕人们以为只有隆重的祭祀,才能获得祖灵的庇护,避免灾难,因为祖灵是直接掌握人们命运的。祖先崇拜的意识根深蒂固,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通过传统的祭祀年节和民间舞蹈,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土家族《跳摆手》祭“八部大王”,瑶族、畲族《跳盘王》祭始祖盘王,苗族“吃牯脏”跳《木鼓舞》、《芦笙舞》祭祖神等,均系祭祖仪式和舞蹈。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把民间舞蹈视作民族历史的教科书,通过民间舞向族民传授民族历史知识,使子孙后代永不忘本。如今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成果。但是,人们仍然希望得到祖先神灵的庇护,使自己的生活幸福、事业发达,家族兴旺,寻根念祖、祈求祖神保佑的思想并未消除,通过参加祭祖民俗活动,同胞共跳摆手舞、芦笙舞,与祖神进行勾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寄托的观念依然在一部分人心中延续。当然,中国民众也在努力使民间信仰适应新生活方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中国文化模式转型中的几个问题[A].人类学与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正文.黔东南苗族社区的变迁态势[A].人类学与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杨@①国.苗族舞蹈与巫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4〕蔡家麒.论原始宗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创作;民族文化;深入生活
中图分类号:J7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43-01
目前,我国舞蹈界对“民族民间舞蹈”一词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一些人认为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民间舞蹈是指存在于民间的、与专业舞蹈相对的舞蹈形式,而民族舞蹈可以在同一个民族内部兼容专业舞蹈和民间舞蹈两种形式,即只强调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本文采用舞蹈界比较主流的意见,即所谓民族民间舞蹈,是指舞蹈艺术家们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取其特有的审美特质而重新进行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目前有56个兄弟民族,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资源。这些艺术资源与精神财富无不蕴涵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习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从而为我们进行当代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和舞台演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是近年来,随着西方现代舞创作观念和训练体系的引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界像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受到剧烈的冲击。“中国民族舞蹈失去了市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命力何在”的呼声越来越紧迫的压在民族舞蹈工作者的身上。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难以表现当代的都市生活。怎样把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发扬光大,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民族民间舞蹈工作者要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如何促进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做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两点建议。
一、必须深入挖掘各民族舞蹈文化的内涵
今天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辽阔土地上,一共生活着56个兄弟民族。他们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系统,以及既各具特色,又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作为民族文化外在表现形式之一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所呈现出的是各族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丰富情感,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绎、发展着的民族文化。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和姿态,都是受其民族文化的烘托,与该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相关联。例如,民族民间舞中经常出现动物形象,或者是该民族生活常见的动物,或者被赋予某种民族性格特征的动物形象。蒙族民间舞蹈以马、鹰等为代表,傣族民间舞蹈以鱼、孔雀等为代表,彝族民间舞蹈以虎、长虫等为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有数千种之多,风格各异。仅河南省各地就存在107个民间舞蹈类型,包括灯类、鼓类、伞类、扇类、船类、龙类舞蹈等等。
目前,一些所谓民族舞蹈作品,标榜着关注原生态,其舞蹈场景和动作猛一瞧似乎充满原始的味道,但仔细琢磨,我们却发现:舞蹈动作虽然充满野性,但是这些动作是无根的,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表达是那么苍白无力,与民族精神没有丝毫关联。这从反面说明:没有对民族文化的真心尊敬和理解,没有对民族民间舞蹈生存环境和现实状态的深入考察,就根本不可能真切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神髓,更不可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如果我们只编排原始民族民间舞的几个简单的风格化动作,不去了解这些动作自身的审美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基础,就只能是徒有其形,而无其神,只能是空洞乏味。
因此,今天我们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新作品创作时,一定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内涵,并进行文化背景的拓展,从而使舞蹈达到身心合一,内外交融的效果。例如,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苏自红院长在谈到她创编彝族舞蹈《春雨》中的一些体会时写道:“在舞蹈的开局,几声雷鸣后,演员排成几块不规则的棱形图形,上身以彝族罗作舞中变了形的单臂‘盖掌手’姿态,抖动着银铃,昂头迈轻盈的碎步,快速无声地、一片接一片地飘流而过。随着音乐的弱起推进,一个大三角形逐个横向交错流动,绷满了整个舞台……由满台散点猛收至台角的小凹弧形又呈放射性涌向舞台周边铺成大凸弧形;紧接大弧形转向台中快速奔跑成螺旋型“卷白菜心”;螺旋型又反转散开“满天星”;再错位形成大棱形等等,这一系列图形的变化好似奇特的‘万花筒’,然而却是人体动作在流动中一气呵成,感觉极为流畅漂亮。”舞台画面层次的不断变幻,使得简单的几何图形被赋予了灵性,令人仿佛置身于春雨滋润的彝家山寨之中,灵动和朦胧的美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精神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总之,我们在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一定要体现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和感悟,把各民族兄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本质的追问融入到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去。
二、必须深入生活、热爱生活
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编的动作、组合与素材,其主要来源就是各民族兄弟的日常生活。创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动作,并加以夸张和美化,并以该民族舞蹈特色为基础,进行有机地揉合,从而创造出动人的舞蹈语言。即使是创编神话传说等虚构成份比较多的舞蹈作品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活来源和依据。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决定了编创者必须深入生活,热爱生活。只有细致的观察和体会人民的日常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艺术表现形式,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可能具有独特的个性,并避免与他人作品雷同。编创者如果只满足于抄袭已有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或者仅仅考虑用现代舞和芭蕾舞语汇去装饰民族舞,都是没有前途的。
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表演教研室主任靳苗苗编导的民族舞蹈《老伴》荣获第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民间舞编导金奖、表演金奖,以及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比赛优秀表演奖。《老伴》的创作表现了最平实的民间生活,舞蹈的主角是上了年纪的老俩口。为了从外形上相似,年轻的演员不惜破坏形象,在脸上画上皱纹。男舞者戴上黑框眼镜,装上白胡须,女舞者把牙齿涂黑,甚至弄出一颗豁牙。他们没有穿上绚丽夺目的民族服饰,舞蹈动作也不见潇洒敏捷的技巧。舞蹈表现的内容完全、彻底地表现最平凡的日常生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也像是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作品。然而,就是这个作品,不仅在剧院演出时赢得观众的满堂彩和热烈欢迎,而在电视媒体上亮相,并夺得多个大奖。
编导靳苗苗毫不避讳自己对“俗”的追求,她指出:舞蹈作品的“生活化当中又带有一种调侃的夸张,使舞蹈突破了‘年老’的限制更有活力与张力。而这种处理所形成的幽默感实际上也是相当生活化的,不需要言语,每个人都可以心领神会地发出笑声。”
“俗”,并非庸俗,而是生活化,是向生活乐趣的接近。为了接近生活,靳苗苗甚至打习见的民族舞蹈规范风格,在变形和夸张的动作语汇中,我们只能隐约看到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的痕迹,以及汉族木偶戏中的一些动作特点。《老伴》不一定具有传统经典的民族民间舞蹈语汇,却一定具有在当代延伸的民间精神,第一次让当代的大众审美趣味揉合进入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当中,并得到主流舞蹈界的接受与认可。如实表现生活乐趣,也许正是民间舞蹈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当然,从我国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看,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族原有的文化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或即将消失,一些民族民间舞蹈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群众自发翩翩起舞的情景了,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舞蹈传人已不多见。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对本地的民族民间舞蹈越来越重视。我国政府已经举办了三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拥有较高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含量的新编舞蹈节目不断涌现,一些舞蹈已具备了突出的艺术个性和较成熟的艺术表达方式。
总而言之,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精品是来自生活的,是需要用民族历史文化去哺育和浇灌的。为了得奖,为了应付晚会,为了经济利益去进行创作,是不可能编创出真正的好作品来。我们只有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深入生活、热爱生活,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周大明.由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引发的思考[J].大舞台.2006(01).
[2]陈碧娇.19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风格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邢果.试谈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创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04).
篇3
江西民间舞蹈文化受商周文化的影响较深,东周时期江西地理位置极为复杂,处于吴、越、楚三国争雄之地,因此形成了商周、吴、越、楚文化并存,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多源头文化形态的江西文化历史背景。楚文化对江西民间舞蹈影响深远,楚乐舞巫风盛行,商周遗传巫风至楚更胜,江西傩舞就是巫风文化影响的一种舞种,它取材于民间祭祀并流传至今,其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宗教巫术祭祀是属于民俗活动范畴,人们有着浓重的崇神意识,我国现存的江西龙舞有十余种,再有旱情时会用来雩祭,可见江西民间舞蹈传承受到了巫风、楚风、宗教民俗等因素的深远影响。西周以后江西民间舞蹈受到吴、越文化的影响。汉代是我国古代乐舞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乐舞特点是长袖细腰,富丽华贵,汉代宫廷事傩舞场面更加宏大。
现今保留的作品《攀杠》、《小鬼爬杆》便是汉代百戏之遗存。宋代时期江西远离战乱之苦,经济复苏超越了当时的中原,此时的江西民间舞蹈受到古乐舞的影响,舞姿变得优美恬静,潇洒飘逸。明清时期戏曲得到飞速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对江西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有所影响。江西民间赣南采茶舞就极具代表性,它根植于民间土壤,汲取民俗民风的养料,同时心里崇尚水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舞蹈体系。1921年工农武装建立,开辟了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民间苏区歌舞也在此时诞生,文化受到马列主义教育的影响,更多的汲取民间艺术元素,创作出大量革命题材的歌舞。
二、当代文化融合背景中江西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江西民间舞蹈艺术一直处于活态传承中,在与当代文化融合的同时,江西省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加大了传承、保护、开发江西民间舞蹈的力度。江西民间舞蹈艺术历史悠久,它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民间艺术文化的宝贵资源。江西民间舞蹈艺术在进入21世纪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涌现出许多原创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富有江西文化特色。《瓷魂》这部舞剧的创作就具有江西特色的瓷文化,反应赣文化的舞蹈,它显示出江西瓷文化的博大精深,舞剧蕴含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弘扬了民族的创新精神。《井冈山》是一部当代优秀的大型情景剧,反应出江西红色文化根据地的历史文化记忆,整部作品在写实和浪漫的双重构建中,刻画出悲壮且唯美的井冈山,竭尽全力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树立江西的形象。《赣傩的表情》这部作品是传承赣傩文化的优秀歌舞作品。《水之韵》是反应江西悠久文化历史孕育下的鄱湖文化。以上举例的作品,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江西民间舞蹈艺术的文化特质,表现出独有的美学追求,这些作品更像是一个万花筒,折射出江西地方文化的价值取向。
三、结语
篇4
一、民族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概述
民族院校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从本质上便区别于综合类院校与艺术类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民间院校是我国为培养民族性人才的专业平台,同时也是我国为加强民族文化的特殊窗口。在各大院校的强势冲击下,民族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其一,现今民族院校缺乏民族风格特点无论在情绪、状态上并无明显区分,教学处于“大一统”状态;其二,民族院校中的舞蹈教学承担着我们民族文化的肢体延伸,正因如此民族院校的舞蹈教学也就成为了“行走的民俗文化”,教师对于舞蹈风格性的把握、对于专业文化的探究、对于教学效率的掌控将直接影响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间接影响我国民族人才的发展趋势;其三,民族院校不同于综合类院校,近几年大刮“创新”之风,动作变得越来越花哨但是忽略了技能与内在的培养,对于民族院校而言真正的“创新”应是着眼于当下,回归至“文化”,找到一切的“始”才可发现“终”。针对于民族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而言,上述三点冲击大的程度阻碍了课程教学的进展,也抹杀了民族院校的大量风格特点,笔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国民族院校中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的改革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如若再不行动将会造成难以预先的结果。
二、立足于根性文化的民舞教学改革构想
(一)从文化视角窥探民族院校的民舞教学
文化提取于劳动,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日升日落的轮回中在沧桑日月的演变后,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民族民间舞蹈是人类历史文明演进的一种特性映射,同时民族民间舞也成为了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社会现实存在物。民族院校在民舞教学这一领域应形成自身特有的风格程式,将这样一种形态语言逐步走向山村、寨落,感受舞蹈艺术中的“非艺术”部分。这边是民族院校应落到实处的舞蹈文化“扬弃”,在本次“雷山锦鸡舞”的舞台呈现过程中笔者切实地感受到地区差异所带来的风格差距,这是无需介入其他任何因素渗透,但是能做到寻根源之深,观体肤之貌的,在纷繁多变的民舞之林中,牢牢抓紧民族舞蹈的文化特征是民族院校在民舞教学改革的重大且唯一的立足突破口。
(二)民族院校应承担“继承”与“传播”的责任
在前文中笔者强调民族院校的设立目的与其特有功能,细化至民族民间舞后“传承”就成为了其不可回避的责任。文化的根源、文化的继承、文化的发展三者和谐统一,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整体局面,文化的根源为继承提供原动力,继承为发展站住脚跟,而发展又为前两者不断地开拓出新局面。民族院校的民舞教学正是通过这样的传播整合,继承沉淀,增值变迁来体现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特点,作为一所民族院校应在舞蹈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民俗风土、历史背景、该民族所处社会形态、当地资源建设、意识行为、社会科学等文化行为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针对性教学。对于民族民间舞的“继承”似乎不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是“传播”却是我们一直忽略的。民间艺人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难道我们只是依靠继承?只是让民间的东西收归到学院当中?笔者粗略的认为我们应该广而告之地传播民族民间舞蹈,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民间舞、喜爱民族民间舞、剖析民族民间舞,从而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变,从而去体验民族文化发展脉络。
(三)更新民族院校教师的舞蹈教学观念
篇5
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怀。民间舞蹈与物质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
2.民间舞蹈的空间性
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间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间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即其历史层面。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
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更迭
1.“社会更迭”
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更迭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当我们说社会更迭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更迭。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更迭”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
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
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项;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
在社会更迭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
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
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世纪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
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日常中突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
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
篇6
“美对我们来说,不仅是直观的,而且是经过有意识的开掘和咀嚼;不仅是印象试的,而且能够彻里彻外展示它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这时,我们能欣赏和享受的美,将会在数量上无限增加,并在质量有所提高和升华”。因此今天我们站在当代美学的基点上,把广场民间舞蹈艺术和现代中国社会的审美心理结合起来,作一番研究和探讨,对其美学特色的再认识,无疑有着一定的学术价值。
广场民间舞蹈在演员与观众之间没有鸿沟,没有墙,创造者就是欣赏者,欣赏者也是创造者,这是我国古老的广场艺术的美学原则。“民间舞蹈,当它存居在村舍广场上时,表演者是那种艺术形式的主宰,主人借助它表现主人自己的情感,而旁观者也以主人的情感和眼光去欣赏它,情不自尽时,更要投入进去”。人民群众对广场艺术的需求与感知过程,表现为自我参加演出、自我欣赏,即可亲自体验和感知,又使观赏者受到舞蹈陶冶和感染,所以审美的各体也群众。如在大连举办的2008中国大连烟花爆竹迎春会广场民间舞蹈表演会就是一次广场民族艺术精品的大荟萃。来自区【市】十几个代表队的精彩表演,在滨城掀起了歌舞德尔狂涛。无论是中山区的《花环舞》、旅顺口龙王塘村《花板舞》……都以其绚丽多姿、光彩照人的魅力,赢得了来自国内外来宾及我市观众的格外赏识,留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美的享受。甘井子代表队表演的《霸王鞭》的最后一部分,演员们举起霸王鞭,扭转快速花鞭,脚步踏着现代节奏,演员们忘我那激情的表现力,把全场推向。在观看表演的观众被演员所感染、情不由己也跟着跳起来,使场内外达到最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场民间舞蹈审美活动的主题和审美活动的客体都是群众,创造者、欣赏者融为一体。
广场民间舞蹈大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性。许多民间舞蹈的伴奏,都离不开鼔和其他打击乐的伴奏,在这种强烈节奏伴奏下的舞蹈,有很强的感召力,能使舞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尽情舞蹈:如旅顺口区龙王塘村表的《花板舞》,舞者在短促激昂的板声中跳入广场的空隙之间,随着花板的一张一合,一高一低,一快一慢,跳跃腾空,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加之伴舞者“嘿,坷嘿的呼喊助威,整个舞蹈充满着热烈活泼的气氛,广场观众的心情都被那清脆的拍击声激动,怡悦之情更悠然而生。又如花板舞伴奏击鼔舞者,两组男子舞者的表演虽然手中道具不同,而舞者为边敲边舞,伴之以呐喊。这种呐喊声形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气势,令每一个参与者沉侵在广场民间舞蹈的欢乐的海洋之中。
舞蹈艺术的美学特色,越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越有被观众选中的可能性。广场民间舞蹈所以千百年来盛景不衰,其本身所体现的斑澜多彩的复合美,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缘由之一。人的精神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态结构。在审美意识上,既有生理层次的需求,两者的频繁调整和变异,均衡着每个人的审美心态。广场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就其本质来讲,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审美属性。因此,研究当代民间舞蹈的审美个性,在寻找艺术生命的自我存在中求得自身的更大的发展,就成了当代舞蹈家——特别是群众舞蹈者极为关注的问题。追求鲜明独特的个性,已成为当代人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对艺术的审美趣味方面,那就是对不同艺术门类、艺术体裁及至艺术作品的个性美的追求。由此可见,广场民间舞蹈之所以能够生存与发展,正因为它具备鲜明的艺术个性。通过广场民间舞蹈,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国几十个民族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使其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我国各族的广场民间舞蹈所体现的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生活侧面。然而复杂斑澜,是矛盾对立的表现,它还应当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一个手机”。广场民间舞蹈艺术闪射的复合之美,犹如天上的彩虹,将种种艳丽聚为一体。
篇7
关键词:幼师 舞蹈教育 民间舞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如今,幼师舞蹈教育中已经涉及到了民间舞蹈教学。民间舞蹈极具观赏的美感,也能够表现出中国各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蹈教学能够增强幼师的信心,培养幼师良好的情操和思维能力。如何让幼师喜爱民间舞蹈,学会民间舞蹈,这需要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引导。
1民族民间舞的特点和优势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民族民间舞多是以载歌载舞为主的集体舞,由于民族文化的融合,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和舞蹈动作。民族民间舞蹈的舞蹈特色,因为地域差异而表现出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例如蒙古族舞蹈的豪放、傣族舞蹈的婉转。民族民间舞蹈内也含有现代生活中的舞蹈活动,渗透了各地区的民俗和礼仪活动因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形式有着多样的形式、悠久的历史、广泛的题材,而且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数量。民族民间舞蹈可分为传统民间舞蹈和现代民间舞蹈。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通过民族民间舞蹈,既可以了解先辈们的古老娱乐形式,领略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内涵,而且在练习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协调,充满艺术效果和美感。
2民间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2.1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
舞蹈需要音乐加以伴奏才能发挥出更大的艺术效果和美感。民间舞蹈的音乐有着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曲调活泼等特点。民间舞蹈的情绪色彩、节奏旋律都会让学生们产生共鸣,感染学生们的心境和情绪。在下课之后,学生们会随意的晃动着身体,打着拍子。在学生们课间休息时段,播放一些民族舞曲的音乐,顺便加以教导音乐内容和其中富有的感情,学生们会非常有兴趣的参与其中。
民间音乐《红绸舞》,学生们听着曲子,就会联想到东北的秧歌,并且能够从心底感受到乐曲的内在含义。学生们兴趣高涨的时候,教师上台持着红绸,配着秧歌十字步上台,表现几个秧歌舞的动作,并对学生们解释道:“这是东北秧歌,这也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个代表性舞蹈。人们劳动之余,以及遇到节日、粮食丰收时期,常跳这样喜庆的舞蹈。
除了我国的民间舞蹈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外国的舞蹈音乐,例如西班牙的《斗牛舞》、俄罗斯的《头巾舞》、日本的《插秧舞》、爱尔兰的《踢踏舞》等。
2.2提高学生的舞蹈肢体美感
学生们有了学习舞蹈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常识课上加强学生们对各名族、各地区文化风俗的认识。有了这些基础,学生们学习民间舞蹈就变得简单多了。学生的民间舞蹈教育的选材,要注意把握,要选择有着浓郁风格,并且有着青少年特色的舞蹈。学习民间舞蹈,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肢体美感和协调性。例如学习蒙古族舞蹈,先学会《奔驰》、《挤奶》的动作律动,注意手腕和“跑跳步”的动作练习;学习藏族舞蹈,要先学习“手臂动作”、“脚的抬踏”动作律动等等。懂得了这些舞蹈的基本舞姿,才能为以后学习幼儿舞奠定基础。
学习蒙古族的舞蹈,源于蒙古族人们在大草原上过着放牧、挤奶的生活,因此在舞蹈中有着蒙古人放牧的豪放动作。蒙古族民间舞常表现出矫健的大雁、多样的马步。而且,蒙古族民间舞的音乐节奏欢快、热情奔放,富有草原的生活气息。表现雁为主题的舞曲多为民歌,所以常用散板自由节奏来表现辽阔草原。蒙古族的舞蹈有很多复杂的舞姿,比如立姿、坐姿、跳姿、转姿。学生在学习蒙古族舞蹈时,需要练习身上的每一个细节。而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整体协调性。会更容易学习后期幼儿舞。蒙古族舞蹈节奏的变化,学生也要随之身体发生变化。学生还要准备的了解蒙古族舞蹈中步伐。而步伐的练习,对学生以后学习任何形式的舞蹈都有帮助。像其他的民族民间舞蹈,例如傣族、藏族、维吾尔族,它们舞蹈的基本形式,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肢体美感。
2.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了培养兴趣、感受律动以及应用舞蹈,学生的民间舞蹈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而民间舞蹈水平的再次提高和巩固,最好的办法就是欣赏一些优秀的民间舞蹈视频,让学生们感觉民间舞蹈的民族性和动作素材究竟表现方面。优秀的幼师舞蹈作品既立足于幼师生活中,也有韵律的表现出幼师的动作语言和意趣,更能够起到育人的作用。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独特的舞蹈文化和风格,欣赏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视频,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习舞蹈的兴趣。
例如《花满小城》舞蹈视频,该舞蹈具有热烈的情绪、爽朗的节奏。当舞台上出现怒放的手绢花时,学生们很快就注意到了这是东北秧歌内独有的手绢花动作。舞蹈中出现的中胯部扭动,也让学生感觉到了中西方舞蹈文化融合形成的美感。而《友谊、和平》等舞蹈,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激发了学生们的民间舞蹈意识。大型的民族舞蹈《丝路花雨》,能够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所带来的震撼力。
2.4奠定学生学习舞蹈的基础
民间舞蹈婉转优美,多注重细节上的把握。由于掌握的技巧比较多,而且舞蹈的强度不大,因此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舞蹈的基础舞蹈。例如云南哈尼族的帽子舞,舞蹈以女性为主,她们拿着别致的帽子,在头上盘旋,灵活的跳动着。而男子在一边击乐伴奏,配合女子变换队形。帽子舞轻巧活泼,讲究的是自由舞动。学生掌握好哈尼族的舞蹈细节,便可以学习好帽子舞。而通过学习和掌握多民族、各地区的舞蹈,学生便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础。以后学习幼儿舞蹈将会更进一层。幼儿舞蹈要注重审美和情感的表达,这样更能让儿童理解和接受。
3结束语
幼师的民间舞蹈教学,能够全面的发展幼师素质,并能够将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发扬光大,培养一批爱好舞蹈的学生。对幼师开展民间舞蹈教学,意义重大,但实属不易。由于学生学习民间舞蹈的知识素养还不够完善。作为教师,需要用一些科学合理方法去激发学生们学习舞蹈,让学生们主动的去学习舞蹈。教师既要教会学生们民间舞蹈的动作,也要告诉他们民间舞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领悟民间舞蹈的真正含义,更能学会民间舞蹈的精华。而学生在学习了民间舞蹈之后,更有利于学习后期的幼儿舞蹈。
参考文献
[1]张琳.“元素教学法”在民间舞蹈教学与创作中的得与失[J].大舞台,2009,(4).
[2]李云萍.将幼师引进民间舞蹈的百花园[J].大众文艺,2010,(15).
篇8
中国的民间舞蹈艺术是经过几千年来的积淀而形成的,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五十六个民族在一起共同生活,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艺术。各个民族所拥有的不同民族舞蹈都是代表着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当今社会中,各个不同的民间舞蹈都在蓬勃发展,只有将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的教学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并且学习到民族舞蹈中的真正内涵。本文开始就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分类,使大家对其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结合舞蹈文化对民间舞蹈教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只有将舞蹈文化更加自然的融入民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促进民间舞蹈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舞蹈文化;民间舞蹈;舞蹈教学;研究
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精彩纷呈的文化,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且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所处的地域环境各不相同,造就了我国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民族歌舞艺术文化。
一、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分类
从我国的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原始社会由于农耕文明的发展以及对古代鬼神的祭祀,产生了原始民族民间舞蹈;随着时间的发展,古代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文明发展,伴随着国家与城市的建立,民族民间舞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古典舞蹈在此时建立并进一步发展;到了现代社会,大工业文明和现代都市的建立和发展,当代舞蹈顺势而生,得到长足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涵盖着十分广大的内容,是指包括各个国家中的自然发展的,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与民风民俗紧密相关的各种舞蹈。由于各地的民风民俗不同,所以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其相对稳定的地区得以传播和保存。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经过了长期发展创造,经历了传承和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文化内涵。结合文化层来分析,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分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这两种。原生形态指的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各民族不同的审美心理等共同作用而成的。相对原生形态舞蹈文化来说,变异形态舞蹈文化就比较复杂了,主要指的是积累与融合,变异形态舞蹈文化可以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新出现的、不同的舞蹈文化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内涵。
二、舞蹈文化对民间舞蹈教学的影响
1、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现状
目前,有关舞蹈教育的课程中,有很多课程就是有关于民间舞蹈教学的,但是,单纯的在课堂上聊一聊有关民间舞蹈的内容和知识,在实践课程中练习民间舞蹈这种做法是远远不够的,看似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上已经结合了民族舞当地文化,但是相对来说这种做法比较牵强,并没有做到有机融合,这样反而会变得“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没有领会不同民族舞蹈的特点和精华,反而变得混淆。除此之外,在理论课上没有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践课上就做的更不好了。舞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遍遍示范,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遍遍单纯的模仿,最后只会教出一群“匠人”,而不会出现大师。虽然在民族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动作的规范性是非常的重要,但是,民族舞蹈的特点是它的每一个动作都体现的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表达着当地的审美情趣。在学习过程中,督促学生要开放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历史文化和舞蹈真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民间舞蹈的积极性,舞蹈教师也应该用优美的动作和高难度的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学习,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结合舞蹈文化,加强民间舞蹈的教育
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舞蹈文化,教学老师应积极督促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民族历史、文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督促学生自主收集民族民间舞蹈的资料与大师的舞蹈视频,通过小组分析各个民族舞蹈的特点以及应该对其学习的地方,并将自己的所想所得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除此之外,简单的举个例子,在老师要教授傣族舞蹈之前,应对其进行分析,傣族人非常善良,当地舞蹈具有亚热带特有的风情,信仰佛教,“孔雀舞”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等等,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力。通过文化的角度分析民族舞蹈的动作和特点,比如说蒙古族的舞蹈经常性出现后点步位,手摆在身体两侧的斜前方位,这正是和蒙古族的生活与文化相关的。因为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蒙古族人非常崇尚鹰,所以在动作上有模仿鹰展翅翱翔的动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模仿马的动作。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文化特征,才能准确的把握蒙古舞蹈的体态特征,才能真正展现蒙古舞蹈的精神和内涵。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与人文教育积极结合。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身体和思想最完美、最理想的能力。”在现在的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是当中重要的一环,舞蹈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功、技巧,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舞蹈文化素养和舞蹈品味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尝试对简单的舞蹈动作的领悟,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民间舞蹈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赞美和鼓励,通过学习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来感染学生的内心,陶冶学生的情操。一种良好的舞蹈文化会使舞蹈的表演者得到内心的升华。
三、总结
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将舞蹈文化充分融入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不同的民族舞蹈的风格,然后通过进一步学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学会真正的将精神和文化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促进当地的文化传播。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不仅是全面塑造人格的艺术教育,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促进了我国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作者:王鹏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参考文献
[1]李霞《舞蹈文化对民间舞蹈教学影响的研究》2010(33)华章.
篇9
【关键词】 舞蹈文化;舞蹈教学;研究
一、舞蹈的文化结构内涵
舞蹈文化经过了长期发展创造,经过了传承和演变,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内涵。主要就是站在了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舞的角度上,对舞蹈文化的产生以及演化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之上。对于民族舞蹈在时间上表现出的主要就是指民舞文化的纵向面,主要就是在记录着民族舞蹈从产生,经过不断地发展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其为文化层,也就是我们说的历史层面。在时间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层来深入研究舞蹈文化的意识形态,可以讲舞蹈文化分为:首先是原生形态以及变异形态这两种形式。这两种形态的生成都是有着各自的条件和背景的,舞蹈文化主要就要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很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在舞蹈文化的这两种形态中,原生和变异的演变也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就是累积和融合,主要就是舞蹈文化展现原生形态舞蹈的包含着一些基本的节奏以及步伐和动律及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可以有意识的选择进行保存与新形态的重新整合。其次就是指在舞蹈文化基础上,民间舞蹈的空间性,也是在民舞文化的纵向性相对的横向性,主要就是用来展示民间舞蹈的相关结构以及表演环境和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舞蹈文化的空间上的文化层。在舞蹈文化的空间文化层的基础上来分析舞蹈文化,是可以将其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两种结构的。首先就是表层结构,主要就是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和动态性等。这些可见的物质性和动态性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象征物主要就是指意味和记忆等这样的功能。其次就是较为深层的结构主要就是舞蹈文化中的民族舞蹈是在一定的民族群体的,有着自己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这样的无形的意识形态。也很有可能就是指在民族群体意识中的宗教观念和价值观念等。
二、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影响
(一)让学生们能够很好的深入了解舞蹈文化可以提高学对舞蹈深入了解。比如可以及时的督促学生们深入的了解民族舞蹈发源地的民俗文化等,还可以更好的感受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学生去收集民族民间音乐及舞蹈录像资料,组织学生进行民族舞蹈的欣赏和讨论等,还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去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等,让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正的民族舞蹈的内在,感受其文化及舞蹈审美元素,就像我们在教授傣族舞蹈时,就非常有必要先介绍一些傣族的文化历史,傣族人民性情善良,民舞有着浓重的亚热带特有的风情。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宗教有关的活动很多,所以如“孔雀舞”都有着宗教色彩,其次还可以将一些例如傣族喜欢水,爱洁净这样的风俗活动。
(二)通过舞蹈文化,可以将舞蹈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首先就是在舞蹈文化的教育上,一方面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进行比较针对性的教育,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对于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的不同让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将舞蹈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其次就是改变以往的按照学科来为目标的分工方法,转变为发展多元智能的整体目标来实施教学内容的方法,著名教育家柏拉图就已经能够意识到全面教育的重要性了,舞蹈教育是为一作艺术形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校在进行舞蹈教学中,只是一味地教育舞蹈动作等,不能够真正的给予学生舞蹈文化内涵,所以形成了学生只是学习基本功死板的套路。造成了学生对舞蹈失去兴趣,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舞蹈动作缺乏创新,就算是以后走上舞蹈专业的道路,只能说是一个只会跳舞的机器人,对其他的内涵是一无所知的。这样的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当今这种智能型人才的社会的。所以传授学生舞蹈基本技能的教学时,必须要更加地重视学生的舞蹈文化品位的培养。
(三)舞蹈文化对民族舞蹈的影响还表现在,通过舞蹈文化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审美感知的能力,主要就是看可以以情带舞。所以目前在高效的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主要就是从审美感知这样的方向入手,让学生尝试学习简单的动作进行领悟,激发学生主动的投入到了舞蹈的训练中去,最好的就是能够充分的调动他们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舞蹈中去,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被需要的和信任肯定的感受。在进行舞蹈的同时能够感受生命的活力,在学生们显示的形体之美和气质美的同时,进入内外交融的境界。在赞美学生的形体和外部动作的同时,还可以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来感染学生的内心,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舞蹈文化来感染学生的品质陶冶学生情操,做出更好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 文化认同 教育价值
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成的,并在广大人群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族民间舞蹈有着区别于其他舞蹈形式的明显特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目前人们已尝试将民族民间舞蹈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但只有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价值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才能为此类尝试提供引导。
一、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与认同
人类学家指出:“一切艺术的发端归功于它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而非仅仅艺术家本身。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在于对社会和文化背景的敏感性和在于用令人满意的美学手段进行反映的能力。”[1]因此,艺术的创造并不是某些艺术家个人的成就,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一切艺术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艺术的根。舞蹈,作为特殊的人体文化艺术,其对情感的表达、动作的模拟,是易于被人们理解的。但一些特殊体态、社会思维、民族意识等标志则不易被本民族或本地区以外的人们所理解。而这些正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根本的文化特征。民间舞蹈的韵律、韵味、节奏、动作、技巧、姿态,以及衔接规律、方法有机的结合是研究这一民族文化的形象资料。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怀。不同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流传、风俗习惯、等不同,产生了不同风格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2]
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人文性课程,不再是单纯的艺技,而是这个地区文化的积淀和人们想象力、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了不同时代的文明,集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们的智慧,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它可以通过感人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民族民间舞蹈也是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民族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课程的准入进入学生的素养体验和培育,可以增进一代新人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学生通过参与和观赏舞蹈,可以获取民俗知识,以便以后参与民俗活动;强化民俗传统记忆,自觉遵守民俗规范,保存和保护好民俗传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传统,实现了独特的课程价值。舞蹈是表情达意、交流交往、传承文化的一种形式。民间舞蹈的内容和形式都十分原始古朴,保留了更多的远古遗存的信息,是其族群历史文化的表征,透露出其族群及其文化的起源、发生、发展的历程。民族民间舞蹈表现了历史,传承了文化。学生通过表演和观赏舞蹈来了解历史、记忆历史、传承历史,传播历史信息,增加民族的历史感,以及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民族民间舞蹈率真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
民间舞蹈的魅力不仅因为舞蹈中所展现的那一幕幕的真实有趣的生活感召和那一个个生动翩翩的舞姿,而且因为其中那真朴强烈的感情的牵动和冲击,使人们直接感受那无距离或近距离的明朗体验。感情是艺术作品的血液,民间舞蹈之所以能为当代人所体验感悟,就在于它的内部有着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宏大的感情血液在潜流,在澎湃,在激荡。它所表达的是人之常情,是普通人都能理解,都能接受的感情,因而它能拨动普通人的心弦。它极少受上层正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不受模式化、凝固化的局限与束缚,无忧无虑,即兴发挥,显现出截然不同、毫不造作的潇洒风度。舞蹈的最原始的意义就在于自娱和宣泄感情。在民间舞蹈的艺术活动中,人们直接参与、渲泻情感,在精神上达到满足,通过自娱达到怡情悦性,从而实现对社会心理的调节、补充、沟通,使社会心态获得一种新的平衡。如赵县扇舞,迁喜庆丰收之时,农民们手持扇鼓,在场院里扭起舞步,敲打着轻快活泼的鼓点,哼唱民歌小调,表达欢悦的情绪。再如秧歌,徙步于地上表演,不受场地和道具的限制,易学易演,演出者步伐颠颤、肩腰并扭、双手摇摆,如风摆杨柳般陶醉其中,集自娱性与表演性于一体。
现如今的民族民间舞蹈可以说是处于自娱性和表演性舞蹈的中间地带,它所具有的娱人性与自娱性的特点对在学校中进行的普及具有很大的优势。民族民间舞蹈的美不是要表现一连串高难度的动作技巧,而是要透过动作外表,感受到深藏在动作之中的情感。它的美糅合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智慧凝结成了一种舞蹈思想――积极向上的整体健康观和对心灵的唤醒,这正是民间舞蹈美的内在本质。舞蹈表演不是舞姿、动作、技巧的堆砌,而是由角色的情感线、视象线穿织而成的艺术生命形象的整体。我们要用“心”跳舞,用情感带动舞蹈中的一切,感动自己。惟如此,方能吸引观众。民族民间舞蹈自一开始便大多数是自娱性的舞蹈,发展到今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有一些人在学习、钻研、表演、教学的过程中已经将舞蹈中“情感”这一部分慢慢的淡化了,只重视一个花哨、复杂多变的外表,一开始,这种形式确实可以让观众感觉到新鲜,却不能使人为之感动。“一个舞蹈倘若缺少表现情感的意念,不创造出有一定精神内涵的艺术形象,这就形同于体操、杂技,最多也只不过是为舞蹈而做的动作技巧展示”。“情”是民间舞的生命线,把握住这条“情”的线,就能从内心节奏入手,找到它的感觉,把握住它的气息,通过主观意识在表演中迸发出一个又一个的火花。很显然,表达情感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最终目的。
三、民族民间舞蹈是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的良好素材
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民族民间舞蹈的不同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但它的共同点就是节奏感强、运动频率快。舞蹈,是一种人的生理活动表现形式,它借助于人的手、脚、头等身体部位的运动、协调配合而形成一套连续不断的动作体系。因此,舞蹈首先可以看成是一种生理运动,舞蹈的动作形式多样,包含有跳、踢、蹦、蹬、转、扭、走等,在完成这些动作的过程中,人的身体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增强了人体的灵活性。舞蹈是一种由多种动作联合组成,各种动作相扣相连,只有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位,才能完整地表现舞蹈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舞者既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要点,又能够娴熟地将各种动作有机的串联起来。因此,它能够锻炼人的协调能力。舞蹈还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需要人的全身心投入,舞者必须将视、听、动全都集中于舞蹈上来,而舞蹈的节奏、音乐往往又是优美的,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琐碎的生活事务中解放出来。因此,舞蹈能够缓减人的精神压力,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民间舞蹈风格独特,有着较高的训练价值。如,既有随着骨盆臀肌间的左右连续运动,同时会牵动上肢和头的左右运动,使之体态呈现横二道弯的“横摆”动律,还有以腰椎发力,上身经收腹、含胸做前后波浪式的连续运动的“蛇腰”动律,以及用肩胸带动上身,双肩交替向前或向后做相反的方向转动“圆线式”动律,等等。民间舞蹈不仅身体动律独特,面部表情中眉、眼、嘴的运用表现也特别丰富,它同身体各部位配合构成了民间舞蹈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民间舞蹈以其活动丰富和特色鲜明,构成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优势,为民间舞蹈课程的开发和学校舞蹈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学校教育体系在吸纳民族民间舞蹈资源时,在学习如藏族、蒙古族、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及其他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之外,开设本土民间舞蹈课程,开展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和富有训练价值的本土民间舞蹈教学训练,无疑是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一种互补,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激发兴趣、丰富文化内涵、培养表演个性,进而提升综合艺术实践能力。
四、民族民间舞蹈的伦理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
民族民间舞蹈一旦被编为课程进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其教育性意义也就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了。这不仅仅是课程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于民族民间文化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为人处世的教育性本质,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音乐舞蹈在初创之时就带来了具有普世济民意义的伦理倾向。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的舞蹈有很强的形象性和鼓动性,能以直观形式给人以感染和教育。优秀的舞蹈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还有着行为的示范意义,能成为人们直接模仿的形象和学习的楷模。民间舞蹈多以除恶扬善、扶正压邪、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劳自强等为主题,它生动的舞蹈艺术形象和精彩的艺术表演,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舞蹈通常是全体性参与相互配合的的圆圈舞形式、增加了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将这种舞蹈用于学校,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无论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还是在传统民间舞的基础上改编或创作的新民间舞,在表现人们的生存、劳作,表达人们的欢乐、向往时,都没有那种矫揉的修饰和生涩的理性,而以简朴稚拙的美学形态为人们所感悟,以其真挚开朗的浓郁情感叩击人们的心扉。对于现如今的校园学生而言,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在本质对学生的心灵净化提供了有利的帮助,民族民间舞蹈的美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能够营造出人际交往中的和谐气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7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