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范文
时间:2023-03-22 10:0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文名称:Storage;Transportation & Preservation of Commoditie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全国商品养护科技情报中心站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语
种:
开
本:
国际刊号:1674-4993
国内刊号:42-1791T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关键词:工程施工 物流 物资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450-01
1工程施工中物流及物资管理的重要性
据调查,工程施工中材料占的费用最高,是流动资金中最主要的部分。由此可见,物资管理是工程能正常进行下去,工程能如期完成的重要保证。物资是工程企业与生产单位之间联系的纽带,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现今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工程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必须面临着这残酷的现实社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物资的质量和数量。在保证了物资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后,还要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物资采购使用的资金,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在物资管理方面,加强物资采购的管理,物资价格的监督,在购买物资的过程中逐渐与供应商建立一条合理的合作链关系,加强合作,减少物资供应方面出现突况。物资的采购部门除了要与供应商打好关系外,还要及时的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市场动态,将信息反馈给上级管理部门,便于管理部门作出正确的决策,促进工程的发展。
2工程施工物流及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制度不完善
很多工程企业并不重视对物资的管理,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可循,在工程施工中,没有对物资管理从物流的角度来进行创新改革,物资管理不彻底。物资管理部门仅仅只是完成了工程施工中物资的需求,而没有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通过物资管理可以减少成本,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2.2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在工程施工中,物资管理部门在采购物资的时候,总是短暂性、间隔性的,这一次需要哪些材料,然后去采购,采购完之后,双方的合作关系也结束。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在遇到一些突况的时候要想拿到物资也就不那么容易了。
2.3物资管理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管理
工程施工中建立起物资信息网,可以有效的保证物资的使用、存储都在意料的情形下,并且能够保证一旦某种物资短缺时能够及时的收到信息,采购部门根据信息及时的补给物资。信息网中物资的使用状况和需求计划,可以让物资管理部门省不少劲儿,也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畅进行下去。
3基于精益物流的物资管理的新方法
精益物流要求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兼备,使用最少的钱,获得最高的质量的回报。在顾客提出要求时,要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准时准确的供应合适的数量、种类和质量的物品。将精益物流的思想运用于工程施工中的物资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物资的成本,从而降低工程的造价。
3.1建立物资采购制度
在工程施工中要有合理的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需求计划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物资的库存量增多,这样又会导致库存费用的提高。物资需求计划要有技术依据和经济依据,主要应该依据施工的工艺和施工图纸来编制。精确的预测物资的需求量,然后合理的进行物资的采购、使用、存储,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节省出好大的一笔费用来。根据物资计划,在采购时货比三家,同时还要考虑到路费,最好能够就近采购,这样可以节省好大的一笔运输费用。在存储的时候,要尽量的少存储实物,因为存储也是一大笔费用,能够节省就节省,只要能够保证物资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就可以。
3.2加强对物资的用料上的管理
俗话说:开源节流,在物资管理方面无法开源,那就要做到节流。在物资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节省的就节省,反对浪费。在物资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关的材料使用,避免出现一些大材小用、优材劣用的现象,避免浪费现象的产生。这就需要在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对每一个部分的施工的材料用量进行明确的规定,采取材料限量供应的方式,促使大家一起来节省材料。
3.3加强对物资的存储的管理
物资的存储费用也是物资耗费中很大的一笔,而合理的存储方法可以减少费用。首先,为了保证物资的有效合理的利用,物资需要分门别类的存储,避免出现一些因物资的胡乱堆放带来的材料浪费。而且分门别类的存储还可以使得物资的存储一目了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节约空间。其次,各种物资的存储要进行定期的适当的维护,保证物资的性能。如果物资一直存放着而不进行任何的维护,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环境的因素等外界因素带来物资性能的损害现象,这样就等于损失了一大笔费用,物资有可能只能当做劣质物资使用或者说是直接报废了,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还增加了一大笔成本,所以要做好物资性能的预防措施,保证物资的性能。最后,物资的存储还需要一定的监控制度,保证每一份物资都用到实处。
结束语
工程施工的物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耗费的资金数额大、人力多、物力多。物资的计划编制到采购到储存到使用,都非常的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从物流的角度来改革物资管理,可以让物资充分的发挥作用,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要实现物资管理的变革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艰苦卓绝的过程,企业要确立思想,要从每一个环节追求物资管理的精益化,反对浪费,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巧玉,郭姗姗.基于精益物流的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09,32(9).
[2]王旭霞.建立物流规范化管理模式,做好工程物资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
篇3
关键词:物流系统;系统工程;物流系统
Abstract: Nowadays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ystem engineering and logistics is also in constant progress. Research on logistics science by using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research. Therefore,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ill be more and more matur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some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system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logistics system and the commonly used technology of 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and the method.
Keywords: logistics system; system engineering; logistics system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众所周知物流系统工程是近年来形成的新学科。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统一开放的全球市场已经形成,物流系统工程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热点。因此,对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2、基本概念
我们先来介绍一些基本概念:系统工程、物流系统、物流系统工程
(1)系统是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之为系统,即内部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常称为子系统)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特点: 集合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的元素构成,单个元素不构成系统;
整体性:系统整体不等于各元素之和,即非加和原则;
相关性:组成系统的各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目的性:系统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
环境适应性: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任何系统都存在于环境之中;
动态性:系统的发展是一个有方向的动态过程(运动是永恒的)。
系统工程是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系统规划、研究、分析、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从而实现系统整体目标最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技术。它从系统整体出发,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综合运用有关科学理论与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包括系统建模、仿真、分析、优化、评价和决策,以求得最好的或满意的系统方案并付诸实施。
特点:普遍性:系统工程不限于某一特定的研究对象,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系统都可以做为它的研究对象
全局最优性:系统工程着眼于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而不拘泥于局部的、个别的部分,以系统整体的最佳为目标。
相关性:系统工程与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密切相关,离不开事物本来的性质与特征。
(2)物流是将物体从供应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活动,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与包装设备、搬运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特点: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物流是一个可分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3)物流系统工程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研究、分析、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从而实现物流系统整体目标最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技术。它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综合运用有关科学理论与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物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包括物流系统建模、仿真、分析、优化、评价和决策,以求得最好的或满意的系统方案并付诸实施。
物流系统工程的工作方法:依据一般系统工程的工作模型,即对于所处理的系统问题,从所需要专业知识、处理问题的思维步骤和处理问题的工作程序阶段,构成相应的“知识维”、“逻辑维”和“时间维”的三维结构。
物流系统工程的工作内容: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建模;物流系统评价;物流系统决策;物流系统预测;物流系统控制;物流系统优化;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仿真。
3、系统工程在物流系统中应用
系统工程在物流系统中有以下应用:
(1)大系统理论 物流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复杂大系统,它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环节与层次多、目标多样、影响因素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并带有随机性质。利用大系统优化的方法,我们将物流系统进行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协调子系统的相互关系,最终使物流系统处于最优状态。
(2)经济控制论 用于解决物流系统中的资源(包括设施、设备)的最优利用和控制、预测技术及物流系统合理化等问题。
(3)运筹学 为最求物流系统多(物流的数量要求)、快(物流的速度要求)、好(物流的质量要求)、省(物流的经济要求)的最优状态,必须要采用运筹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如:规划论、库存论、排队论、决策论等。
系统工程在物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系统工程的全面规划与整合,同时为物流系统提供全面的指导,相信未来的物流领域将会全面的改观,而且中国的物流整体大环境将会有所改变。中国的物流行业也将会变得更加成熟和科学化。
4、物流系统工程的常用技术及方法
常用技术:
(1)仿真技术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地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作为系统对象的数量特性,建立系统模型。系统模型就是由实体系统经过变换而得到的一个映象,是对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具有因果关系、特征、共性。系统模型可以用数学方程、图像以及物理的形式来表达。仿真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既能满足用户要求的服务质量,又能使物流费用最小的物流网络系统。
(2)系统最优化技术优化问题是在不可控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根据系统的目标,经常地、有效地确定可控参数的数值,使系统经常处于最优状态
(3)网络技术利用网络模型来“模拟”物流系统的全过程以实现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是最理想的
(4)分解协调技术采用“分解——协调”方法对系统的各方面进行协调与平衡,处理系统内外的各种矛盾和关系,使系统能在矛盾中不断调节,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所谓分解,就是先将复杂的大系统,分解为若干相对简单的子系统,以便运用通常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综合。其基本思路是先实现各子系统的局部优化,再根据总系统的总任务、总目标,使各子系统相互“协调”配合,实现总系统的全局优化。所谓协调,就是根据大系统的总任务、总目标的要求,使各分系统相互协调配合,在各子系统局部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协调控制,实现大系统的全局最优化。
常用方法:
(1)物流系统分析方法:从物流系统的概念出发,选择一个能使整个系统达到一定目标的行动方案。采用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所需的方案,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2)物流系统评价方法:借助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物流系统的目标、结构、环境、输入、输出、功能等要素,构建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经过计算分析,对物流系统的经济性、社会性、技术性、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物流系统预测方法:物流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规律,借助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物流管理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形成科学的假设和判断的一种科学理论。
物流系统优化:最优化观念贯穿于物流系统工程的始终,是物流系统的指导思想和力争的目标。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很多,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
5、结论
总之,物流系统工程产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动脉系统,其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我国有着庞大的物流市场,传统的物流企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物流企业也将通过兼并重组与合作联盟进一步发展壮大,物流市场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的竞争,而我国的物流系统工程产业也必将在全面开放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德群. 系统工程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
[2] 周溪召. 物流系统工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何明珂. 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篇4
物资采购合同可能由物资供应商与施工分包商签订,也可能是物资供应商与施工总包商签订,或者物资供应商与业主签订。即施工分包商是物料的最终使用者,但却不一定是物资的直接采购者。例如我国工程建设中采用较多的“业主招标施工方承包供材物流模式”,供应商与物料价格由业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物资采购与运输等活动则由施工方承担,在这种模式下,工程供应链中的原材料由业主监控,施工分包商采购。综上所述,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工程供应链物流管理具有相关利益主体众多、物资管理类型多样、物流运作场地较为分散、需要对物流需求进行快速响应以及物流运作管理的不连续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供应链物流管理提出了挑战。
2工程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2.1物资管理类型多样导致物流合同关系复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业主和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达成多种物资采购与供应模式。目前,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有甲供、乙供、甲控乙供等多种物资设备管理类型,不同物资设备管理类型下的原材料采购、交付、进场流程均有较大差异,因而相应采购模式下的物流合同关系与库第4期李真,等:工程供应链中物流管理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033.存管理也有所不同。工程实践中的物资采购与物流合同关系复杂多样,即使是“甲控乙供”这一种采购类型,在不同的工程实践中其物流合同关系也是不同的。如图2所示,工程物流可以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承担,也可以由供应商承担,也可以由施工单位承担。不仅如此,“甲供”、“甲控乙供”、“乙供”三种物资供应类型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大型工程中,比如水泥、钢筋、大型钢材、粉煤灰、沥青等对工程质量、安全、造价有直接影响的大宗通用物资等,往往采用“甲控乙供”的物资设备管理模式;而部分通讯设备、信号设备、信息管理软件等物资则往往采用“甲供”的管理模式。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物流合同关系的复杂性将直接导致工程管理的复杂性。一方面物流合同数量较多,难以实现物流供应系统的统一规划,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合同关系发生风险,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系统绩效。
2.2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沟通困难
导致物流供应柔性降低在工程物流管理过程中,业主、施工承包商、物资供应商、第三方物流都可能成为工程物流的主要管理者。由于工程中存在不只一条供应链,每条供应链中关于物流管理的合同条款不同,处于核心地位的主体也相应不同。例如,某工程项目中某些供材与物流管理由业主全权负责,业主成为工程物流的主要管理者,业主通过计划、采购、检验、仓储、配送和运输过程的监控等方式将工程建设物资供应给施工承包商。业主同时提供了物流相关的设施,如仓库、运输车辆、加工设备等,并成立相应的物资供应管理部门作为物流运作的实施机构等。而某些材料与机械却需要由施工承包商负主要责任,甚至承担主要的物流工作,此时施工承包商根据业主确定的供应厂家和价格组织进货并承担物流作业,施工方是材料消耗量与物流费用的风险承担者。此外,工程物流的承担者还可能是原材料供应商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等。当工程进度、施工工艺与流程进行调整时,工程物流的配送也往往需要调整,但由于工程物流服务的核心单位复杂多样,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在物流管理者之间协调一致,以致货物积压导致库存成本增长,不能及时供货导致工程进度拖后等。
2.3施工场地分散导致物流运作统一协调
困难大型复杂工程的施工场地往往较为分散,例如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被分为4个建设部分,各部分施工场地间距离较远;此外如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同样被分为多个施工场地并行施工。由于施工场地的分散性,不同施工场地的物流服务商可能不同,因而导致物流运作的分散性。JtL~'t-,当工程建设被分为多个并行施工的标段时,建设过程中必然存在多个施工分包商同时作业、多个物料供应商同时供应的情况,物流服务可能由多个不同类型的主体提供,同样导致物流服务与运作过程的分散性。例如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拌合站建设与混凝土配送过程,由于施工标段的划分,不同施工标段承包商往往建立自己的混凝土拌合站,不与其他施工标段共享拌合站的运输与建设资源,导致施工成本增加、运输能力浪费等。
2.4物料交付计划运作弹性小导致物流快速响应能力差
订单的响应速度是判断物流运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于工程供应链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工程物料需求计划的定制特性以及施工场地的存储区域和存储能力极其有限,施工现场对物料的快速响应需求增加了工程供应链物流的复杂性和物流管理的难度。工程建设的施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物资需求的确定性,而原材料供应商则往往采用以周为单位的交付计划,这种物料交付计划的运作弹性小,严重影响了工程供应链物流的快速响应能力,使得物料供应商或物流运营商的物流运作能力直接影响施工方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例如在工程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能力方面,当施工工序中存在对工期、质量而言较为重要的关键资源或稀缺资源时,有可能需要采用运输成本较高的汽车运输和空运的方式,还可能发生部分资源到货后长期不能领用,传统的物料管理方式容易造成物流的运输、管理费用等资源浪费。如何保证工程供应链物流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降低物流的运作成本是工程供应链物流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和内容之一。
2.5工程短期性与独特性导致物流运作管理不连续
工程物流活动的展开伴随着工程的实施过程,工程完成后工程物流也随之结束,具有短期性特征。此外,工程的独特性也影响到工程物流的独特性,任何工程建设的目标、条件、环境、组织关系与管理过程等诸多方面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工程物流方案的制定也是独一无二的,例如工程物流的合同关系、物流的起止时间和地点、物流的运输路线、运输工具等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在一次性与独特性工程实践基础上,物流运作的规划与管理难以形成连续性,原材料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制造商之间难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3工程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对策
工程供应链与制造业供应链相似,均是通过成员间协同合作达到价值增值的价值链。在工程物流运作过程中,应遵循工程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协调优化思想,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3.1构建集成、协调与共享的物流运作机制
在工程供应链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横向与纵向的集成、协调与共享,横向层面主要是指施工单位之间、物流服务商之间、物资供应商之间、原材料供应商之间,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以由横向主体所构成的联合体的总成本、订单响应时间等为优化目标,统一规划物资的采购、运输与再加工等物流运作过程。纵向层面主要是指业主、施工承包商、物流供应商、物资供应商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形成较为有效的供应链联盟,及时共享物资需求信息与施工进度计划等,一方面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物流运作达到快速响应,另一方面使物流服务商、物资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的运输与仓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和优化,实现工程供应链物流管理相关主体的“多赢”。
3.2统一规划物流运作系统,构建可靠的物流运作网络
我国工程物流管理过程中的运输、仓储系统极其分散、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工程组织架构中没有独立的物流运作单位,多个物流单位以及多个工程组织单位间各自为政,导致项目成本增加、信息传递滞缓、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不能发挥工程物资采购的整体规模效应。此外,大部分工程物流任务承担主体多,没有形成第三方物流运营体系,因而物流活动的管理环节协调成本较高,不利于物流成本、运输配送效率、信息传递速度等多方面的改善。而且对于整个工程系统而言,缺少对物流管理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和物流风险应急体系等。因此,构建可靠的物流运作网络,对工程施工成本、工期控制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统一规划物流运作系统,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纳入统一的物流运作部门,将工程物流上升到工程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层高度。(2)推广“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物流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工程建设水平,同时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工程物流真正成为“第三方利润的源泉”。(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物流管理的电子化,全面、准确、动态地把握物流运作的整个过程,为JIT物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3与供应商构建战略伙伴关系,整合物流运营商的运输能力
物资供应往往面临多渠道选择的问题,物资供应渠道选择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供应渠道选择的目标是使物资从采购、租赁到材料入库的总成本达到最小,质量、交货期、服务水平达到顶期水平,尤其是物资供应商、租赁公司的选择。对于工程建设的大宗物资采购、大型设备采购而言,供应渠道的选择尤为重要,这也是工程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工程施工承包商是工程供应链的运作核心,可以在长期、多项目、连续施工与物流供应商、物资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有效合作,同他们形成信息共享、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战略联盟,提高工程供应链运营团队在工程招投标中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而且战略联盟有利于统一目标,有利于合作团队之间的沟通协调,可以有效降低工程物流的运作成本,同时降低物资供应商、物资中转站、施工现场的库存成本。此外,由于工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工程物流运输设备的购买、租赁成本较高,加之工程物资需求的变化和波动较大,在物流运营商之间的运输能力不能进行整合时,运输车辆和运输能力难以实现有效优化。如在业主招标施工方承包供材物流模式下,多个施工承包商所对应的物流运营商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容易造成运输设备的闲置、运输能力的浪费。因此,当工程中存在多个物流运营商时,统筹安排物料需求与供应计划,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整合多家物流运营商的运输能力,减少二次运输,保证及时供应的同时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3.4构建承包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共享不论对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还是工程供应链管理都至关重要,是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的有利条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物料供应商接收施工承包商的物料需求计划,根据物料需求计划为施丁承包商供应资源。由于施工承包商在施工场地的库存只能充当一个材料存储的临时缓冲器,在施工承包商与供应商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施工承包商为了避免物料短缺常常采用安全库存的仓储策略,这大大增加了现场库存的管理成本。施工方库存成本的增加可能会使其他施工环节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施工承包商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共享物料信息,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场地库存,降低施工现场物料管理的难度。对于原材料供应商而言,他们所面临的工程物资需求往往波动幅度较大,对于某种特殊的材料,常常集中在特定的时间内需求量大增。此外,当工程复杂性较高时,常常出现具有创新特色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材料。这些情况加剧了工程物资供应商的库存管理难度,在相关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往往难以优化库存。因此,针对施工承包商的需求计划和市场原材料供应状况,物料供应商如想在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发生缺货风险的同时保持最优库存,需要施工承包商共享其资源需求信息。
4结语
篇5
作者介绍了对外承包工程的设备物资转运出口的特点、物流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对外承包工程;设备物资;物流管理
在葛洲坝集团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凭借着集团卓越的水电站建设经验,承接了许多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遍及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巴基斯坦N-J工程就是其中一个较大的国际工程项目。在N-J工程实施过程之中,需要把大批的设备和物资及时安全的从国内或者第三国运往巴基斯坦工地,国际物流成了整个工程承包项目的一个工作环节,物流管理也成为了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很关键、很重要的因素之一。N-J工程自开工到现在有7年多了,下面就物流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
1国际水电工程承包项目物流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1)国际水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物流是指电站工程施工设备及物资配件以及电站永久设备等从国内供应到国外工地的物流活动,范围包括工程设备物资选型选厂时考虑到的运输计划、备货,货物包装、货物运输、集港、仓储装卸、报关、保险、单据、清关、巴国陆运等。
(2)主要特点①物流环境存在差异。这是国际物流非常重要的特点。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不同的国家风俗人文环境使得物流受到很大的局限,增加了物流的难度和复杂性。在中国比较长的假期如国庆、春节,巴基斯坦的重要节日习俗也很多。在假日期间,物流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②运输方式到多样化。有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以及由这些运输手段组合成的国际综合运输方式。我们曾经实施过从新疆喀什红旗拉普口岸出关走陆路进入巴基斯坦境内的方式,由于每年1~5月下雪,红旗拉普口岸会封关,且平时经常出现的道路塌方、雪崩,严重影响了物流进度。目前主要采取上海至卡拉奇海运方式,体积小、重量轻的急件则采取北京到伊斯兰堡空运方式。③风险性较高。国际水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工期不等,N-J工程长达8年,工程的复杂性增加了物流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是指所经过的国家的政治动荡,经济风险主要指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自然风险则是指自然因素,如塌方、暴雨、台风、海啸等引起的货物延误、包装破损的风险。比如我国沿海发生台风,经常造成海运船舶到港延误,不能按正常时间装船起航;又如2010年年初中巴公路塌方,使我们的一批设备物资在路上滞留了很长时间;巴基斯坦的政治动荡、游行等都会影响到清关、巴国陆路运输。
2国际水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设备物资的特点及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2.1物资设备特点
近些年来,随着一些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加大,在巴基斯坦,电力缺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是他们迫切优先解决的问题。在这些国家,工程物资设备资源相对贫乏。而我们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承包工程,比如以对外工程承包名义出口的设备,在工程完工后可以回国,也可以到第三国继续参加工程项目施工。而以外贸名义出口的设备是不享受这项政策规定的。我们的设备物资其特性主要表现在:①设备物资种类、名称繁多。如土方设备有自卸车、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混凝土设备有拌和楼、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机、水泥罐等,施工设备有塔机、门机、各种吊车、混凝土衬砌钢模台车,砂石系统设备也很纷杂,电站永久设备有主机、生压站、辅机、闸门等等,物资类有钢轨、钢板、减水剂、微硅粉、锚杆以及大量的机械设备配件等。②工程物资设备数量多。NJ工程每年的物资设备量都在7000m3以上,3000t以上。
2.2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随着集团对外承包国际工程项目的增多,已经由最初的市场开发为主要目的转变为以项目最终盈利进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的。那么整个项目的采购成本(包括原材料费用及整个采办过程的管理费用)将约占到项目总投资额的40%以上,从中可以看出,采购费用的降低将会对整个项目的盈利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而物流成本将占到10%,物流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物资设备运输的速度。对于大宗设备物资订合同时,提前与供货商协商包装方案,在确保设备物资质量的情况下,优化包装方案,可以降低采购成本。
3N-J工程物流管理模式及流程
(1)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形成了这样的物流模式:①在国内,以后方保障部为中心,第三方国际物流公司、集团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为合作方。通过后方保障部与供货商联系,做好货物包装、中英文装箱单、填写申报要素、开据增值税发票等工作;与货代联系集港情况、预定船期以及核订集装箱数量;与外贸公司联系做好出口单据资料、办理产地证、商检证、做好退税款的核实工作、做好国内供货商货款支付工作。②在巴基斯坦,以项目部清关人员为中心,委托清关公司、国外陆运公司将设备物资运输转运到项目部施工现场。
(2)工作流程图督促供货商发货→货物集港→统计发货量并预定船期及舱位→按设备物资缓急程度安排装箱→报关→装船→制作单据→清关→巴国内陆运输。
4控制物流成本
国际水电站工程物流管理要做到精细化地管理物流的全过程,在准确、及时、高效完成工程物流任务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占用和降低管理成本。对于工程物流的精细化操作而言主要体现在合理化配载和物资包装的规范化,合理化配载体现在依据单批次内各种物资的尺寸、重量等特征,合理配载,最大限度利用承运工具的承载能力。
(1)合理包装节约运输成本:货物包装的规范化则重点体现在物资外形尺寸准确、适运包装、集装箱的运用三个方面,货物外形尺寸准确和适运包装主要防止国际物流过程中运输工具不适运及可能出现的破损损失,集装箱的运用则主要体现在集装箱最为标准化的运输工具能够节约运输费用。最大限度的缩小单件包装外形尺寸,方便运输,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尤其是设备运输,对于超宽超长超高物件,无论是陆运还是采取集装箱形式快船运输,运输费用都会较普通货物大大增加。所以提前与供货商充分沟通,合理制定包装、运输方案,就能节省运输成本。比如登船前,把自卸车的倒车镜拆卸掉,能减少货物方量,降低海运费。
(2)对货运采取比价方式,既要看国际货运报价的优势,又要考察其综合实力,实力强的货运公司其通关能力强,能较大程度的提高合同的执行力以及降低物流风险,能保证物流进度,满足项目部工程进度需要。合理的海空运价格,良好的配载质量,快捷高效的通关和物流速度就能为项目部节省成本,创造效益。
(3)部分设备物资采取工厂装箱的方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N-J国内采购合同的交货地一般在上海港。对于卷板机、活动板房、花岗岩等物资设备,经过与货运、供货商协商,采取集装箱到厂家装货的方,运输费还是厂家承担。这样做的好处;①确保装箱质量,能保证满载,杜绝货损现象。②我们可以省掉了港口集装箱装箱费用。并且供货商也很乐意这样做。
5合理报关、充分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为项目部增收
设备物资出口申报时,选取适合的HS出口编码,能最大限度的争取到国家的出口退税。国际工程物资设备采购成本占了工程的40%以上,相应出口退税的金额也很大。我们国家对于不同的物资设备出口都有不同的退税率的规定,一般设备的退税率大于配件,比如钢模台车、皮带机、棒磨机等按设备报关比按金属结构或配件报关多了8%的退税,提前收集这类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采购合同、箱单等资料,报关遇到查验时可备用。筑路机和平地机都有两个退税率报关13%、17%,选择多的退税就能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加了项目部的利润。
6充分利用工程所在地国家与我国贸易协定,可以减少缴纳进口关税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物流成本;成本管控
一、引言
物流是指按照用户的要求,将物的实体(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包装、配送等许多相关活动。物流成本是指物料、产品、商品等的空间位移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物品流动发生的费用总和,它具体包括了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中的半成品、产成品的仓储、搬运、装卸、包装、运输以及在消费领域发生的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废品回收等发生的所有成本。施工企业的物流成本是由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物流过程决定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流供应成本:原材料的采购,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即将施工材料从供应地运送到施工现场或施工仓库的费用。二是,生产物流成本:场内运输加工,材料从施工仓库到施工现场的二次搬运等费用。三是,回收物流成本[1]。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合理、工期最优、造价最省的建筑产品。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工程项目的物流成本管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成本管控)是一项涉及到施工生产各个方面并贯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工作,它是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他费用开支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通过对工程实施中己发生或将发生的费用支出进行检查、复核、纠偏,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的各项费用消耗,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得以实现,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的综合性工作[2]。
二、工程项目物流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企业大部分项目物流成本管理都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管理效果比较差,成本控制并不理想,企业施工项目成本偏高普遍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工程项目物流成本中物料成本高
施工所用的物料费用占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70%。多数企业在施工准备阶段的用料计划计算的不准确,进料时把关不严,质量和数量的误差较大;物料采购价格不透明,物料采购成本损失严重;有的物料运输距离长,使物料运输成本增加;在施工现场堆放料物的地方,经常发生施工车辆碾压物料入土造成浪费;有的工程竣工后,现场物料剩余现象严重,最终导致物料成本过高[3]。
2、工程项目物流成本中库存成本高
材料储存费用主要包括建设期的仓储设施费用、装卸搬运设备等的维修和折旧费用及管理费等。为保证供给,施工企业采用的安全库存大,冗余库存一般达到5% ~10%以上,库存资金浪费严重,库存周转慢。而且某些施工项目结束后剩下的冗余库存无法被后续施工利用,堆在仓库的材料长年占用资金,使库存成本增加。另外,施工项目的材料种类繁杂,数量多,库存管理难度大,一些企业库存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混乱,丢失现象时有发生,使项目物流成本增加。
3、工程项目物流成本中设备成本高
目前机械设备使用费约占到项目成本总数的10--20%左右。普遍存在机械设备管理不善,机械设备故障不断,状况较差,平时维护保养不足,导致施工设备利用率不高;临时工未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就上岗造成机械非正常损坏,影响施工进度;一些项目部为保证施工不间断,没有计算好设备租赁与设备购置的成本比较,盲目购置而造成设备闲置;在高额的设备购置费用折算到设备成本时,由于预算定额设定的机械设备原值和折旧率过低,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费用实际支出一般都要超过预算定额的给定水平,造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亏损。
4、工程项目物流成本中管理成本高
许多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不规范,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有些工程项目缺乏必要的管理成本控制环节,不进行管理成本的预测和计划,管理和管理费的开支由领导说了算,存在随意性;有些项目的管理成本计划和实施出现“两张皮”[4],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管理成本控制,使管理成本过高。
三、工程项目物流成本管控的措施
1、物料成本管控措施
物料费用占工程成本的比例很大,因此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降低物料费用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物料采购的计划,包括品种、数量和采购时间,减少仓储,避免出现“工完料不尽,垃圾堆里有黄金”的现象;增加采购透明度,节约采购费用;改进物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合理堆放现场物料,避免和减少一次搬运和摊基损耗;严格物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控制制度,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配给施工作业队,节约时给予奖励,不合理利用扣减工程款,这样促进施工作业队合理使用物料,减少物料成本损失。
2、库存成本管控措施
提高仓库信息化水平,建立物流管理新模式,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符合施工项目自身实际的经济定货模型,实行库存材料限额管理,降低材料储存成本和应急成本,提高仓储服务质量。满足现场施工的同时,减少仓储数量,缩短仓储时间,杜绝库存物资在总公司内部大仓库小仓库转移的现象,减少二次搬运,最终实现施工物资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直接供应,减少中间商和各仓库之间的流转过渡,加快库存资金的周转,降低仓储和保管费用。
3、设备成本管控措施
在控制机械费用方面,主要的是要自己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力度,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尽量做到一机多用,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设备的综合使用费;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面,要尽量做到人机固定,落实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实行操作员、驾驶员经培训持证上岗,保证机械设备被合理规范的使用并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4、管理成本管控措施
费用的控制主要应通过精简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业务管理部门的费用实行节约承包来落实,同时对涉及管理部门的多个项目实行清晰分账,落实“谁受益,谁负担,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不受益,不负担”的原则;项目的财务人员要按月做好管理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月度工程管理成本,同时要按照责任预算考核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要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 并及时反馈到工程管理部门,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纠正偏差,防止管理成本过高造成损失。
四、结束语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物流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引入物流管理思想,把施工企业现有的材料管理体系按照物流管理的原则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并建立符合物流管理要求的业务流程,不断地探索降低物流成本的方式和措施,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能力,立足于竞争更加激烈的建筑市场。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晓云,王瑛.施工项目物流成本控制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5(4):117-118.
[2] 杨有亲.浅议施工项目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2005(2):148-149.
篇7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也是建筑材料的消耗过程和有关设备的安装过程。工程项目建设所消耗的建筑材料数量多、价值大,构成工程项目实体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价值一般占工程项目造价的70%左右。因此,工程项目物流对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设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或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流动过程,具体包括运输、储存、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保管、物流信息处理等各项活动。按照现代物流的观点,物流是若干领域经济活动系统的、集成的、一体化的现代概念。因此,工程项目物流不仅仅是工程项目物资流通,也不仅仅是工程项目物资的储运,工程项目物流是工程项目各物流功能诸要素包括包装、搬运、储存、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的有机整合。
二、工程项目物流的特点和要求
由于建筑业生产露天生产和项目的一次性特征,决定了工程项目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1.工程项目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建造的,它受到建筑性质、功能技术要求、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原料、材料、燃料等资源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条件下展开,其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等的需求在项目之间一般不同,所以工程项目物流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2.一般物流不改变物的尺寸、形状和性质,但工程项目物流中可能要改变物的性质,如混凝土搅拌车运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能维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
3.工程项目物流以施工现场为集中地,分包商、供应商所负责的工程项目所需的各种物料及劳务向施工现场流动。首先,由于现代工程项目尤其是处于城市内的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狭小;其次,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工程项目建设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再次,由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业主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要求较高,工程项目物流成为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而对物流的管理不仅涉及物资部门,还涉及进度、概预算、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等部门;最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物流一般是根据进度计划的要求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保障进度目标的实现。所以对工程项目物流的管理要求较高。
4.工程项目的信息流运作活动开始受业主的需求拉动,从前向后传递,所做的施工设计、工程概预算、进度计划、采购计划等等都是业主需求信息拉动结果下产生的。所以,工程项目物流是客户驱动型物流。
5.工程项目的生产要求物流具有准时制供应。工程项目物流如果过早供应到达施工现场,则由于场地狭小,需要花费额外的场地和保管费用,如果供应落后则会影响工程进展,同样影响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三、工程项目物流各方的关系
业主方是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业主方可以承担物资采购任务,也可以将物资采购任务委托给承包商,也可以通过签订工程合同确定由双方共同承担物资采购任务。
工程实践证明,承包商可能为了赢得工程承包合同而在报价中压低价格。在工程施工后中标的承包商会因为额外的工作和某些变更而提出额外的价格要求,如果不能从质量方面降低成本的话,则只有从材料中寻找机会才能收回项目的真实成本并且获得利润。这显然对业主的投资控制不利。因此,业主和承包商的关系常常是对抗性的。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关系也类似于上述关系。
由于工程项目的一次性,承包商与供应商之间大多也是不稳定的,其合作大多属于临时性或短期性的,往往竞争多于合作。在承包商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其选择过程往往类似于业主选择承包商。承包商为了能够从众多的供应商中选择最佳的供应商,往往在订约前虚夸自己的供货能力和货物性能,这增加了承包商的甄别成本,而在履约过程中,承包商对于供应则往往能够采取事后把关的办法,承包商难以参与供应商的生产组织过程和有关质量控制活动,相互的工作是不透明的,主要依靠各种标准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等进行检查、验收,增加了承包商采购部门对物资质量控制的难度。
传统物资采购与供应模式还存在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迟钝的弱点,工程需求发生变化时,难以对已用的供求状况进行调整,缺乏应变能力。由于承包商(或工程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未建立合作伙伴机制,容易出现企业的短期行为,不能提供或获得高水平的服务,削弱了各方的企业竞争力。建立工程项目物流的合作关系可以改善或解决上述问题。
四、工程项目物流合作关系的经济性分析
令:Te为需求方平均总费用,为供应商平均总费用,K为每次订货变动成本,K’为每次生产准备费用支出,KC为需求方单位产品存储成本,为供应商单位存储成本,D为项目建设期内所需产品总量,Q为一个周期内的经济订购批量或经济生产批量。则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需求方平均总费用为:
Tc=DK/Q+QKC/2
其经济订货批量为:
需求方平均总费用为:
此时,DK/Q=QKC/2
在不考虑供应商效益的情况下,令供需双方总费用为Tn,则有:
如果供需双方综合考虑,则此时最优数量Q*为:
令此种情况下,供需双方总费用为Ty,则:
可见,Tn≥Ty。由此,供需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降低费用,提高物流供应的经济效益。
五、工程项目物流合作关系的实施
1.工程项目物流合作关系的可行性。如前所述,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供需双方的合作很可能也是一次性的,所以会有签约前后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如果从承包商的角度看,由于工程承包企业属于项目型企业,其基本业务是工程项目,所以从企业角度看,其项目业务则又是连续的,所以可以确保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所以物流需求方必须是企业而不是项目经理,是企业内的所有项目而不是单个的项目。
2.工程项目物流合作关系的实施。
⑴签订长期协定。供需双方为了取得最大的资源效益,在相互信任、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达成长期的相互协定。这种协定突破了传统的组织界限,在充分考虑双方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共同的目标,建立工作小组,及时地沟通以避免争议和诉讼的发生,培育相互合作的良好工作关系,共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分担风险,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保证双方的目标和利益的实现。
⑵建立评价系统。双方共同组建评价小组,由该小组负责建立评价系统。该系统用于追踪项目进展,评价项目的绩效,并将评价结果报告给双方。
篇8
8月13日,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要求多措并举推动现代物流发展。
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目前16.6%的基础上再下降1个百分点,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的约60%提高到70%左右。
通知提出,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重大工程建设的实施安排,主要包括建设联通国际国内的物流大通道、打通长江经济带地区多式联运通道等六大任务。
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和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主要任务,通知明确了重点引领企业开展包括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资源型产品物流、城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平台和应急物流等在内的10个领域项目建设。
篇9
[关键词]招投标;最低价中标;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100-02
1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是改革建设管理体制,促进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惯例。实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形成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既为建筑企业平等竞争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建设单位择优选择承包商,提高其投资效益,节约社会成本,保证物流工程质量创造了条件。
2进一步规范物流工程招投标的意义
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措施。是保证物流工程质量、降低物流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内在要求。有利于鼓励竞争,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保护,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部门、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和组合,为招投标人选择符合要求的供货商、承包商和服务商提供机会。
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促进企业增强市场意识,改善经营管理,这对于保障国有资金有效使用、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现行物流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3.1实现“最低价中标”
实现“最低价中标”需要完善的市场环境,配套的制度措施,规范的操作程序,科学的评判手段,因现在我国的物流工程市场还不规范,还难以实现。
3.2投标活动透明度不高
依法招投标是保证招投标公平、公正、公开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目前招投标过程的违法、违纪现象,查处力度不够,这对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不利。按现行的职责分工,对于招投标过程中出现违法活动的监督执法,分别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受理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投诉,这样行业主管部门同下属企业、有形市场和具体的招标管理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于实施有效监督。
3.3部门和地方保护
不少招投标活动中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难以公平竞标。一些地区或部门抬高进入门槛,采取歧视性资质审查、限制信息地点和范围、制定不公平的评标标准和方法等措施,排斥外地或外系统的投标人。而改制又需要一个过程。这些行业主管部门的原下属施工企业,也不愿失去原来的“保护”,在这样的保护下很难实现最低价中标。
3.4陪标、围圈投标、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由于现今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从“计划”为中心转移到以“项目”为中心,一些部门滥用权利,将建设工程内定给某些施工单位中标,其他单位只是陪衬或者是投标人之间进行串标,使招投标成为徒具形式的空壳,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3.5承包单位转包和直接发包
“转包”现象的存在是现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个根源。有的企业中标后,直接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以包代管,而对工程质量、安全不从事管理、不负责任。这种转包的现象,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3.6场外交易现象同时导致查处、收费无依据
目前应进场交易的工程项目未完全进入有形建筑市场。进场交易的多数是房屋建筑工程,而一些重点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及开发区管理区的工程,以种种理由不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既不利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建筑市场的统一监管,也不利于有形建筑市场充分发挥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重要作用。一些重点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不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招标发包,搞场外交易的行为缺乏相应的查处依据,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场外交易、“暗箱”操作行为的蔓延,导致招投标监管存在“盲区”。
3.7规避招标
在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规范建筑市场,必然会影响某些人的利益,减少这些人的收入,受到他们的抵制,因此,某些物流工程项目的业主和主管部门或者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采取多种方式逃避工程项目公开招标,常见的方式有:一是肢解工程,化整为零,将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化整为零或分阶段实施,使之达不到法定的招标工程规模标准;二是部分招标,只对项目的部分工程招标,附属工程则直接发包;三是一些业主单位为了私利,直接交给自己所属的单位内部瓜分,既不顾质量,也不讲效率、效益;四是排斥潜在招标人,将依法必须公开招投标的工程,想方设法找借口邀请招标,缩小招标范围以达到排斥潜在招标人;五是在信息上做文章,要么限制信息范围,要么不公开信息;六是利用外资,有些业主利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工程项目没有要求必须进入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的规定,以假合同、假合作、假合股等形式,由外资私营企业出面办理有规划、报建等手续,规避招投 标。
4物流工程招投标实施的管理措施
(1)改革现行工程计价体系,大力推行实物工程量招标投标,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定额标准体系。
(2)树立大市场观念,顺应建筑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步伐。加大对招投标活动的延伸开发力度,逐步将工程总包、专业分包、劳务承包、材料设备供应及施工机具租赁纳入有形建筑市场体系,使有形建筑市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于建筑业的改革开放。
(3)实行公告制度,提高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加快招投标信息公开的步伐,提高政府监督和公共服务能力。及时公告对违规招投标行为的处理结果、招投标活动当事人不良行为记录等相关信息,以利于社会监督。
(4)完善专家评审制度,提高评标活动的公正性:加强对评标专家和评标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客观公正性。
(5)建立和完善招投标行业自律机制,推动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招标投标协会。由协会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行业自律,维护招投标活动的秩序。
(6)依法实施管理,完善招投标行政监督机制。《招标投标法》中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护正当竞争,加强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7)加强立法,完善招投标法律体系。从制度约束层面来看,分为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但在非正式约束方面,如传统文化、价值观等,还很不到位,便利招标投标制度的效用大打折扣。正式约束的建立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和一些国际惯例。但非正式约束却难以从国外借鉴,需要一个建立过程,只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相容,制度才能发挥作用。
5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势头迅猛,这对建筑市场的规范与完善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作为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环节”历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招投标工作的工作人员应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认真做好物流工程招投标的管理工作。
篇10
Abstract: Aiming at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takes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Our program is positioned clearly to meet the logistics engineering talent demand after comparing with logistics engineering of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on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dvantages of disciplines of our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planning and positioning, curriculum systems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are built to embody school characteristics, to combine with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关键词: 物流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校特色
Key words: logistics engineering;undergraduate program;curriculum system;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61-03
――――――――――――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物流教指委项目(JZW2012083)和2012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项目(A-2600-12-0000-19)资助。
作者简介:李军涛(1974-),男,湖北荆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 “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备受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设置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仅仅有72所[1]。由于各高校依托的基础千差万别,对物流工程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并且当前教学计划的制订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的设置有很大的重复性和零散性,因此有必要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持续进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1 我国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未形成课程群,缺乏系统;课程与教材不匹配;实践环节独立零散,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1.1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12月,简称高校物流教指委)多次组织和指导有关专家学者对国内各高校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改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物流类专业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调研,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外在环境制定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性差。
1.2 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未形成课程群 物流工程高校教学计划大都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组成。物流工程类设置课程门类较多,系统性欠缺[2]。没有紧紧根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确定其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往往按照知识点知识单元课程课程群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的。这样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过分注意了专业的知识点,而缺乏系统的整合,导致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
随着设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高校数目的迅速增加,物流类教材建设步伐尤为加大,各出版社、各层次的学校、各层次的编著者、各相关专业均竞相制定不同名目的系列丛书,虽一时缓解了教学燃眉之急,繁荣了图书市场,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3]。
1.3 实践环节独立零散,不利于能力的综合提升 虽然多数高校院校对物流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室投入不足,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过去,在相关的物流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多把实验环节设置在具体的专业课内。例如,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等课程,每门课均设有6-8课时不等的实验课,实验教学显得很分散、不系统,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升[4][5]。
2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上海市教委对我校物流工程专业进行了检查,为了促进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加强本科生的培养,利于学生就业,我们根据物流行业人才需求要求,集中调研、明晰定位,对“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在修订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总结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结合其他院校成功的经验,本着体现本校特色的原则,通过多次开会讨论,听取专家意见,制定了新的 2012级物流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比较相关院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2010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现代物流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要推动制造业物流需求社会化,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可见,加强制造业领域中物流的研究与发展对降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根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的指导性文件中,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及基本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调研了物流工程专业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同济大学(定位:轨道交通物流)、上海海事大学(定位:港口物流)、西南交通大学(定位:铁路物流)、大连海事大学(定位:港口物流)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定位:制造业物流)。本着错位发展的原则,并结合学校定位和食品学科优势,明确了我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定位:培养面向制造业、食品行业所需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使之具备从事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以及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
2.2 课程体系中课程融会贯通,形成课程群 依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中有关课程的设置要求,以及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定位,在对有关高校调研的基础上,我校把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梳理分类整合为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培养的课程群。
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群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具体操作逆向进行。由此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完全可以消除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也必将是一种比较优化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整体的优化。
根据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及我校培养计划中三大能力培养的要求,按照三大能力培养模块分别进行了梳理和调整。
①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
调整后,新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物流机械制造技术”、“人因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物流装备”以及“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绘图”、“食品包装技术”。学分:28,学时:448。
②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
调整后的方案中,支撑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数据库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现代自动识别技术”、“控制理论基础”、“物流自动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冷链物流”。学分:2时:464。
③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
新的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的主干课程为:“管理学概论”、“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与运作管理”、“现代流通学”、“国际物流学”、“物流法律法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项目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运筹学与系统工程”、“运输经济学”、“食品仓储与配送”。学分:29,学时:464。
结合三个能力的培养,调整后的培养计划中,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情况与教指委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的对应情况,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也较好地满足了物流教指委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匹配度好。
在物流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基础上,本着“体现特色”并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错位培养”的原则,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原则,依托学校在“食品科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体现“食品冷链物流”学科发展特色,力求满足食品行业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直接体现专业特色的主干课为:“食品仓储与配送”、“食品包装技术”以及“食品物流管理”,“冷链物流”。学分:6学时:96。
2.3 综合实验的开展能力的提升 物流是实务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专业,因此学校的物流教育不仅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物流人才。物流实验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设定物流实验课程体系,并建设满足培养目标的物流实验室是其中的关键。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158学时的独立课程实验外,还有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物流工程认知实习”(1周)、“金工实习”(2周)、“物流机械与技术课程设计”(2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设计实践”(2周)、“物流系统仿真”(2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2周)以及“物流工程毕业实习”(3周),“毕业论文”(20周)等实践教学内容,满足了三大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满足了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物流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要求。
同时加强建立实习基地,直接和专业相关的4个企业签约学生实习基地,加强了教学与实践部门的联系,在学生实习环节的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将进一步提高,切实达到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
3 结语
目前,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受物流教指委2012年基金课题(JZW2012083)的资助,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对物流工程培养计划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鼓励,但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绝不是一劳永逸,应当根据时代市场的需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实践,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慧.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8):80-81.
[2]王忠伟,庞燕.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46-148.
[3]马建,李晓霞,胡大伟,王来军.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