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范文

时间:2023-03-30 20:2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业技能

篇1

从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来看,机电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技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具备较强的机械制图及机械工程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电工应用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维护维修技能;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基本技能等。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本专业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机电专业学生技能养成的教学体系,我们将其定名为“专业技能养成系统”,具体方案介绍如下:

1专业技能养成系统的组成

专业技能养成系统主要由课堂教学、专业实习、第二课堂、技能测评四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为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专业实习为钳工、金工、数控等各工种实习;第二课堂为兴趣小组、技能比赛等;技能测评为职业资格考证或其他考证及企业级试题的测评等。具体组成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1.1课堂教学安排了为本专业技能培养所必备、必须的课程。基础理论课以“适度,够用”为度,要强调教学以技能实践和实用训练为主,理论知识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如本专业中对机械制图、识图能力(技能)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所以针对制图、识图能力的要求开设《机械制图》、《公差与测量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加上必要的实验使学生的相关能力、技能得到了初步训练,形成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

1.2专业实习,即工种实习。以06级机电专业培养计划来看,工种实习的安排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中分别安排如下:

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实践教学的好坏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实训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非常重要教学形式,可以说,高职教育搞得好不好,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关键要看实训教学搞得好不好。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实训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以上的工种实习,可对学生的机械制图及机械工程基本能力、机械加工设备操作、维护维修能力、机械加工制造能力、生产管理基本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养成。

1.3第二课堂主要以兴趣小组和技能比赛的形式进行。其中兴趣小组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学习兴趣小组,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尖子生和技能骨干为主,安排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创新性,可安排在校内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工或副教授、教授进行指导,也可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如本专业和宁波东睦公司合作的安排学生双休日实习,就是在各班中挑选学习、工作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组成校外实习兴趣小组,学习该公司一些先进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另一类兴趣小组则以学习互助的形式进行,针对一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一般安排任课教师进行指导。“第二课堂”作为高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对改善学风,培养尖子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技能比赛包含三种情况,一种是专业内部的技能比赛,一种是院级技能比赛,如学院技能节时安排的相关技能比赛,还有一种是参加市级以上的技能比赛。通过技能比赛,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进一步促使专业技能的养成。

1.4技能测评主要有考证和企业级试题测评为主。考证是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职业资格证的报考工作,通过考证促使学生在相关技能上的突破和养成。如本专业中安排的数控操作工中级考证、CAD中级、Pro/E高级考证等。企业级试题测评是指用企业所提供的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核,可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模拟面试的形式进行,也可对收集的企业级试题通过整理后在校内进行。由于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所以企业所提供的考核内容应该作为整个专业技能培养的指导意见。

2技能养成系统的实施

有了以上对系统组成的认识后,可以对具体的技能养成进行针对性的实施,现结合06级培养计划,介绍部分技能养成的实施方案。

2.1机械制图、识图能力的养成,安排如下的实施方案:

2.2机械制造能力的养成,安排如下的实施方案

2.3电工应用基本能力的养成,安排如下的实施方案

3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3.1师资保障在整个系统的实施中,教师是关键,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教学业务能力和工作热情。为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必须进一步加大实践指导教师的理论进修和专业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应积极实施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中引进教师的方针,并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委派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实现所有专业课教师全部具有相应职业资格或考评员资格的目标,使理论教师和实践课教师都熟悉职业技能考证内容和训练要求,围绕职业技能鉴定这一中心任务,完成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3.2经费保障一切活动都需要经费的保障,专业应对系统的实施,拟定一个经费预算表,并报学院教务处批准,确保经费的合理、正常使用。

篇2

高俊坤是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07级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现在的他是一个IT行业的老板,经营着一家网络技术公司。我没法把现在文质彬彬的他与三年前刚入学时候的他联系起来。刚入学时,他是一个从外地转过来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性格暴躁,有许多不良习惯,面临被学校处分即将退学的境地。一次偶然的机会,丁利刚老师发现了他对动画制作的兴趣,推荐他参加了FLASH动画兴趣小组。由于高俊坤对动画制作的爱好,以及丁老师的耐心教导,他一改往日学习中懒散的习惯,在专业技能方面勤学苦练,很快他就被推选为学校集训队的一员。自从进入了集训队,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学习上,专业技术能力突飞猛进,再也没有出现过违纪现象。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高俊坤参加了2008年度的各级技能大赛。2008年12月,他获得了常熟市职业技能大赛动画制作组第一名;2009年3月,他又获得了苏州“宝时得”杯职业技能大赛动画制作组第一名。

2009年7月,高俊坤开始了校外实习。期间他在多个电脑公司、广告公司打过工。他工作努力认真,熟练掌握各方面的技能,了解公司的运作,不断积累经验。半年之后,在父母的支持下,高俊坤于2010年3月在常熟市招商南路258号创立了常熟市百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产品摄影、网店装修、营销推广等电子商务外包服务。由于公司业绩较好,规模扩大,他又于2011年10月在常熟天虹服装城成立了常熟市百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事模特经纪、广告文化传媒事业。在高俊坤与全体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事业一点一滴地不断成长壮大,服务的客户超过百家,冰飞、千仞岗、九鹿王、皮尔卡丹等常熟知名企业相继成为了公司的客户,并得到他们的好评!

谈及当初自主创业的原因时,高俊坤说到:“通过技能大赛,培养了自身的技术能力,通过实习,了解了市场,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决定尝试一下自主创业。”谈到今后发展,高俊坤说:“基于自身的技术能力,自己有信心使公司稳步发展。公司地处常熟招商城,是中国最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公司在开展电子商务咨询服务和网店托管服务的基础上,成立类似阿里巴巴网、淘宝网的服装网上交易、展示平台。同时与知名服装品牌合作,为其搭建广告传媒,电子商务平台。”最后高俊坤总结道:“正是由于通过技能训练,才使自己态度转变,刻苦钻研,学有所长。同时通过技能大赛,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升华提高。因为自己对专业技能水平的自信,促使自己有创业的冲动和愿望,引导自己创业。虽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自己也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和曲折,也正是由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支撑,才能坚持不懈,以苦为乐,勇于接受挑战。”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美术;素描学习

素描学习是大学美术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少人认为它是一种简简单单的造型练习。忽略了素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一个独立的画种。其实,素描本身就是造型艺术,具备一切造型艺术的共同点,也能艺术地、能动的表现自然,揭示自然的本质。因此,素描历来是被作为“造型的精髓”、“绘画的根基”。在长期的素描专业训练中,搞好素描宜从以下几个面进行。

1.千方百计调动兴趣,找到学习素描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素描训练过程中,构图、形体、结构、明暗、质感、空间感等是这门课的主要训练内容。素描这门课课时较长,易枯燥,需要长期的反复训练。但素描需要自己的人真情实感的投入,只有真诚的热爱,才能触摸到艺术的灵魂进而迸发智慧的光芒。那么如何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欣赏优秀作品,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优秀素描作品的赏析。在欣赏的过程中,悟透艺术精髓-优秀的素描作品看起来简单,但是却作为经典流传的根本所在,从而加深自己对素描的认识:

艺术大家的素描往往是为创作服务的,在生活中有了认识,随之即兴一勾,看起来虽简单,实质是灵感火花的捕捉。拉裴尔见到一个认为很能代表圣母形象的青年妇女,恰巧手边又没有纸,就将其画在了一块薄煎饼上。他的圣母作品之所以传神,正是对生活的真正热爱与细心观察、勤奋实践的结果。素描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体现了画家不同的修养、气质。欣赏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的作品,没有千人一面的现象,好的素描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风格。达。芬奇的缜密细致,拉裴尔的优雅抒情,米开朗基罗的强悍以及强烈的生命张力,鲁本斯的性感,安格尔的含蓄、简洁及质感的表现,凡。高澎湃的激情,毕加索旺盛的创造性等等。这些个性鲜明画家的素描作品,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素描艺术所特有的魅力。通过欣赏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要跃欲试。其次,虚心向老师学习,看老师的作品,从而产生兴趣,与此同时,对自己要高要求,要对艺术具有忘我的热情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一点特别重要。心中要有一个至高的标准,这标准不是限制素描纸的大小、笔的种类,而是修养出的纯正素质。较好的水平和能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来,这更能激发自己的素描兴趣。

2.虚心求教,感悟精髓,加强训练

一张画是反映作者作画时思维活动的过程、心理活动的过程、道德认识的提高过程。紧扣这些过程的每个环节,是学好绘画的关键。在作画的训练中,经常不自觉地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法学习,错误、混乱地表现对象,并麻木地进行下去,这一恶性循环的症状在哪里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对象没有整体深入的认识、理解及全面的分析与把握。没有对感受到的第一印象进行追踪和提炼。而只凭臆造,概念、机械地表现对象。对此问题,要虚心向老师学习,纠正、修改画面的方法。由表及里地去正确把握自己的思维方法。比如:当发现形不准时,科研向老师求教,谈谈作画时怎么想、怎么看和怎么画,回顾作画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环节,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方法,以便老师给予相应的微观指导,从而学会运用正确的方式去学习,这样就会少犯或不犯类似的错误。

3.多种方法并举,加强科学性

素描因素分析法。在素描训练中遇到的各种因素形体、结构、透视、空间、色调、明暗等基本概念逐一要进行认真把握,进一步认识到各种因素间相互联系和所处的主次地位。如形体、结构等是物体内部最重要的方面,内在的结构形成了外在的形,形体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是学习造型的关键,而色调、明暗等因素在我们观察物体时是生动的、丰富的,都是人凭直观感觉它们在光的作用下,起到增强形体感、质感和空间感的作用。从而在思维上明确建立诸因素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具备思维上的概括能力。

移位、组合学习法。如改变光源的方向、物体的转向与移位、平面切割、触摸物体等,对物象作全方位的观察、剖析,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以开拓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对物象由表及里的全方位的观察和理解。物体移位、组合教学法是打破传统素描训练方法的新的手段。传统的方法是摆好实物的写生,有着或多或少的被动因素。教学中,我们采用随意布置的一组石膏几何模型静物,要求学生在想象中对它们进行重新移位组合,运用构图的形式规律,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情趣。在具体作画中,有时只能凭借眼前的实物获取一定的艺术信息,在沉思默想中形成有结构的意向,即创作构成有意识的主体空间。可以根据思维中形成的有结构的意象,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表现,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在这种具有艺术情趣的体验中,能更好地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

4.构建科学的评价方法检验自己的成果

篇4

摘要:2014年全国烹饪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各省职业教育的实力,有以下特点:参赛者其本功过硬;选手多,水平高,创历年之最;比赛公平、公正,金牌含量高,新增仲裁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赛总结、点评,让参赛选手和各所在单位受益匪浅。通过技能大赛平台,由此可预见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学校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2014年烹饪技能大赛;专业技能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姚庆功,男,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烹饪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37-03

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烹饪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等共同承办的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天煌杯”烹饪技能比赛,6月12~14日在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6支代表队的212名选手参加了中餐热菜、面点、冷拼、果蔬雕四个项目的比赛。而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对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深化“校企合作、工作结合、顶岗实习”改革,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新的人才评价与培养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烹饪技能大赛的特点

(一)参赛者基本功过硬

2014年烹饪技能大赛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在热菜的烹调和面点制作中考察厨师的基本功。在热菜烹调中新增内容:花刀(即兰花刀)。比赛中,现场提供每位参赛选手小黄瓜两根,每根长度约10厘米,切成蓑衣花刀(即兰花刀)。在面点方面,新设了水调面团、分剂子、擀皮。比赛中,现场提供500克干粉,选手完成和面、搓条、做20个剂子、并将其中10个剂子擀成圆形面皮(中间略厚于周边)四个步骤。从新设的比赛项目我们不难看出,此次比赛对于选手是否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一个明确量化的考察。

(二)选手多、水平高,创历年之最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技能大赛。36个代表队的212名选手圆满地完成大赛光荣任务,充分地展示了各省职业教育的实力,同时也展示了新时代烹饪专业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精良的教练员队伍风采。

(三)比赛公平、公正,金牌含金量高,新增仲裁组

一年一届的全国烹饪大赛是全国烹饪专业人士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顶级赛事。企业与选手一次参赛,两级奖励。

此次的奖项设置为:竞赛项目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一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10%设置,二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2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3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30%设置,优秀奖若干名。

对于每位参赛选手成绩,本届大赛有着高水准的裁判组进行严格认真的评定。裁判员均由中国烹饪协会调用,20多个省、市国家级45位裁判员负责大赛评判。江苏省30多位裁判员参与赛事的辅导、协助工作。这样,大赛的权威性、公平性、公正性充分体现。

本次大赛新设仲裁组,其主要职能为释疑,检查、督促以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仲裁组成为联系选手和裁判委员会的纽带,解决了比赛中诸多实际问题。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赛新增理论考试科目,目的是培养选手对于烹饪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参加60分钟的烹饪基础理论测试。试题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餐烹饪中级工考核要求设定范围,适当增加营养学及营养配餐知识的考核。为了体现公正性,考试方式为机考,共计100道题目,全部是客观题。考生登陆后系统将随机生成试卷,考生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判卷并给出成绩。

新增的烹饪理论知识考试,有利于选手在烹调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正确处理,有利于强化选手正确的烹饪意识,有利于增强选手的烹饪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这样的比赛设置赋予纯操作性的烹饪技术以理论知识,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也提高了烹饪专业的文化品位。[1]

(五)比赛总结、点评,使参赛选手和各参赛单位受益匪浅

本届比赛总裁判长孙应武对本次大赛的4个项目进行了逐一的总结点评,200多名选手现场聆听,深受教益。

热菜成品总体不错,较去年水平有所提高,许多选手运用现场原料,在传统的制作方式上有所创新,展示了选手们高超的技能水平。赛场上涌现了不少精品,无论从色、香、味、形、器和口感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准。

冷拼作品注重了器皿选择、色彩搭配,营养合理,原料卫生保鲜,特别是食用价值上有了很大突破和进步。

雕刻作品选料多样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食雕技艺在饮食文化品位上的提升。作品惟妙惟肖,让人赏心悦目、联想丰富。

面点作品以传统的折酥方法在成型上大胆地设计制作,标新立异、逼真可爱,如“酒坛酥”、“伸面”、“丰收玉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赛促进了各类职业院校进一步“练内功、抓课改、创品牌、树形象”;在全行业形成了大学习、大交流、大练兵、大比武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业务素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提升了参赛院校的社会美誉度,同时,也为烹饪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资借鉴的参考。

二、烹饪技能大赛对专业技能教学的启示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调到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事烹饪专业教学30多年,笔者深有感触,要想让学生好专业首先有两个条件:(1)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不再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会立志当一名出色的厨师,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努力的学习;(2)适时开展各种技能比赛。如定期进行翻、刀工,热炒、面点制作、雕刻等大比武,让学生在比赛中比一比、学一学、练一练,互相找缺点、差距,激发学生学技能的欲望。技能大赛在此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技能大赛凸显了教育思想观念的7个转变,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师、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以往的“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2]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教师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向校外吸收众家之长、包容并蓄转变。这样才能实现烹饪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

(三)将基本功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推广和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技能特点和动手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建立校际信息和教学菜品研制网站,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教学品种,丰富教学内容;改善实习环境,增加新型设备,创建模拟场景;增加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程序,改变教学体系,如采用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双语教学法、任务单导学法等,如此才能有效推进教学改革。大赛对选手基本功的考察正体力教学改革的要求。

(四)有效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技能大赛上学生竞技才能,令人赞叹不已,这根植于他们平时得到的有效训练。

1.适度、适当进行理论教学。在对每个课题进行训练之前,教师首先必须讲解本课题需要的有关知识。学生懂的可以略讲,不懂的需花时间讲解,直到学生具备本课题的有关知识并了解训练原理,做到心中有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为止。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注重动作技能目标的设置。特别是动作技能目标需要通过足够数量的实际操作训练,才能达到熟练而准确的程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对一些抽象的、不易观察的标准件转化成形象化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加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程序化的意识。

2.重视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加深专业理论的理解,同时,获得职业技能、技巧,促进职业道德发展,提升职业从业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实习教学。

(五)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工学结合是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由学校与经济效益较好、管理规范、与学校专业相近的企业联合,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方式。[3]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工学结合实习,这样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和提高操作技能。学生要牢固树立起“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和正确运用“7S”企业管理方法训练自己,进一步强化自己职业素养的形成。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区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他们的操作技能就会臻于熟练。当然,还要摸清企业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以后工作之忧。

(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技能大赛上学子的高超技艺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独立思考是他们获得知识的“引擎”,教师的指导艺术就在于善于帮助学生开启这台“引擎”。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尤显重要,以下方式可尝试。

1.分组教学,发挥好尖子生作用。建组时,要针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才能,通过各种活动及额外的辅导使他们在动手技能方面脱颖而出,成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气氛。

2.采取圆桌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组间都进行知识点提问,互相出题、解决问题,既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充分发挥实习场地的优势,加强学生动手能力锻炼。这是提高烹饪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的实训基地必须全天候开放,让学生随学随练,同时,在实践中也可以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操作中碰到的困难,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一步加强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是培养提高学生技能的又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动手技能的提高,需要经常练习、操作、多看多想。学校在时间安排上尚不能满足提高学生技能的要求,所以应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寒假去实习单位锻炼,增强感性认识。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学习,就会掌握一定的技术,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落施技能教学的“六大结合”

行家指出,技能大赛要求做到“六大结合”:技能教学与学生的品德培养相结合;技能教学与标注化生产相结合;技能教学与现代化市场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岗位训练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工艺改革创新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杨建良.关于五年制高职办学原则的思考[J].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2008:21-23.

[2]庄永全,王振才.中式热菜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5.

篇5

关键词:技能兴趣小组;专业技能培养;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155-02

技能兴趣小组的成立过程

为了认真领会和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从2004年开始,各个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旨在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应我国国情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瑞典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法国的技术员文凭式教育模式、美国的副学士学位式教育,到德国的基于工学结合的“双元制”教育,经过一系列探索,我国的高职院校较多地选择了德国的教学模式。

不可否认,“双元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在我国推广以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我国高职教育虽是以技能培养见长,培养的却不仅仅是技能,还包括创新能力,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是高素质人才。笔者理解的“高素质”是指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科研素质、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素质。而所谓的“技能型人才”是指符合区域功能性要求,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较深的研究,掌握了先进的行业技术,同时又对相关领域先进技术有深刻敏感性的一类人才。可见,要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仅靠落实“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不够的,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同时,要根据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修正。

我院以“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校训为教育基础,以“六步教学、项目驱动”为教学模式,大胆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学思想的革新。我们结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思想与心理活动”这一课题,对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出了“以兴趣技能小组引领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培养”的新教学方法。自该教学方法实施以来,学生对于技能的兴趣明显增强。在学生浓厚的兴趣氛围下,我们进行了自学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开发,职业道德素质体系的建立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学院实现了创收,学生体现了自我价值,同时,进行了企业需求调研和人才培养标准的不断修正。近三年来,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参加技能小组的学生,明显要比其他学生业务上手快,更了解企业文化,更善于研发,适应能力更强。

技能兴趣小组是对

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我们成立学生兴趣小组的最初目的是以兴趣为依托,推动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素质和技能的发展,以此引领全体学生在学好所有课程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的相关领域迈进。通过对近三届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兴趣小组的确能起到带头作用,学生对所学知识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学习能动性大大增强,探索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同时,在学生随机访谈和职业规划调查中发现,参加了技能兴趣小组的学生,对职业道德、职业习惯,以及个人价值体现、个人价值观、人生观都有了更深和更务实的认识,特别是对未来的发展道路和职业规划也有了清晰的概念。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以省级精品专业——机电一体化为基地,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以工科各专业的特点为背景,分别成立了以数控专业领域为中心的数控技能兴趣小组,以模具专业领域为中心的UG技能兴趣小组,以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为中心的电子制作技能兴趣小组,以电气自动化领域为中心的电气控制与PLC技能兴趣小组,以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为依托的机电产品创新兴趣小组。

各个小组均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电气控制与PLC技能兴趣小组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和编程能力,提高学生硬件布线和软件应用水平。在2011年第五届全国水利高等职业院校“钱江杯”技能竞赛中,该小组成员参加了“PLC电机控制技术”技能竞赛项目,最终取得了总分第五、个人分别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UG技能兴趣小组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由小组骨干成员组成的“水韵梦之队”一举夺得2009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电子制作技能兴趣小组成员参加了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获得了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机电产品创新兴趣小组参加了山东省第八届机电产品创新大赛,在其中的两个项目上获得了一等奖,在四个项目上获得了二等奖,另有三个项目获得了三等奖。数控技能兴趣小组通过数控机床典型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强化训练,小组成员增强了车削工艺编制的合理性,加深了对编程指令的理解,熟练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提高了技能,小组成员基本都达到了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的高级工水平。

同时,以兴趣小组为中心建立了辐射带。比如,以机电产品创新兴趣小组为中心,设立了家政服务队、焊接服务队、维修服务队等,以此广泛吸收学生,引领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技能兴趣小组更注重

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技能兴趣小组成立的宗旨除了引领学生探索更深的专业知识领域,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技能外,更多的是对学生心理、人文、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在计划成立技能兴趣小组的初期,要结合相关专业领域的特点,深入企业调研,掌握企业的第一手资料,来制定兴趣小组人文素质等方面的一系列培养措施。同时,要对本专业领域的学生进行心理调研,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职业规划以及人生规划,对兴趣小组制定具体的技能培养措施提供参考。当然,这一切必须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这个范畴内进行。同时,还要制定一套严格的考核规程,只有考核通过的学生,才能参加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任何学生,一旦违反考核规程都予以剔除,以此来保证兴趣小组的学生保持较高的素质,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选择焊接技能方向的初期,我们拟定了这样一个宗旨:组员必须是对焊接感兴趣的、家庭经济困难的、能通过考核的学生。必须感兴趣和能通过考核就不用说了。必须是家庭困难的,这一条宗旨是针对困难学生的,因为焊接技能小组能够创收,比如,到工厂接一些活儿,学生从中受益。现在如果以计件来算,一个学生每天能拿到60~110元的收入,能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体现学院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学生还体验了工作、了解了社会,培养了必备的职业习惯,而且思想更务实。

通过在技能兴趣小组的培养与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所提高,科研能力有了一定提升,自学能力大大加强。

参考文献:

[1]王玄培.国外职业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

[2]王纪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

[3]曹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启示研究[J].继续教育,2010(4).

[4]马文玉.在合作中成长——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篇6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

2010年8月2日,中国丹霞・~山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湖南省新宁县积极推进创建“中国旅游强县”“5A景区”和融入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工作,旅游事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3年全县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同比增长42.97%。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随即出现,严重制约新宁县旅游品牌的提升。新宁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旅游专业,并挂牌为“~山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为~山旅游行业输送了数十名毕业生,但是毕业生市场青睐度不高。如何提高毕业生质量,达到真正服务~山旅游的目的,是目前学校面对的新课题。笔者就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引发几点思考。

一、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新宁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办旅游专业5年来,每年组织学生到~山景区、县内三星级酒店见习1次。学校设置了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各一间,能对酒店服务进行一些简单的技能操作培训。每年“黄金周”或旅游高峰时期,县内部分旅行社来到学校调选优秀学生带团或跟团实习。顶岗实习地点多在宾馆和酒店,只有极少数同学进入旅行社实习。进入实习阶段,学生缺乏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几乎终止培养。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校内实训不足

新宁县职业技术学校受办学场地和资金等制约,旅游专业仅配备了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各一间,仅能对酒店服务进行一些简单的技能操作实训,而导游方面的实训几乎为零,只能在教室里模拟开展,远达不到实训的效果。

2.校外实践欠缺

新宁县职业技术学校虽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局”)、新宁县旅游局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与~山旅行社、青年旅行社等5家旅行社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没有真正实现深度融合与合作。

~管局、新宁县旅游局仅在专业建设上进行宏观的指导,学生到~山景区实习的时间也很少,一是考虑学生到~山实习的安全问题,二是考虑学生实习的车旅费、门票费等开支相当大等问题。

校企合作企业的旅行社需要长期聘用的导游数量有限,同时他们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在校学生或是应届毕业生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因为质量不高,旅行社很少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

3.师资力量薄弱

新宁县职业技术学校现有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师7人(含向社会聘用2人),在编在岗旅游或酒店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仅有2人,通过培训转型的有3人。而通过培训转型的专业教师,毕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有限,对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经验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现有师资勉强能完成校内的专业理论和实训教学,无法再胜任学生校外实践、实习指导工作。

4.评价标准缺乏

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的考核主要以书面考试成绩来评价,而实践教学必须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考评。新宁县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考核,缺少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学生对实践学习到底要达到什么要求不明确,导致学生对实践学习缺乏目标性。

三、解决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探析

1.规范实践课程体系

旅游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由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专业技能考核等组成。学校应成立由专人负责的实践课程管理机构,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就业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经过科学分析后正确地、动态地调整好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确定好实践教学方式,安排好实践教学时间,制订好考核评价标准,并出台相关制度以保证实践教学按计划进行。

2.夯实校内实训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岗位技能实训室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心,要求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学校应当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加强校内各种相关设施的建设,建好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总台等现代化实验室,配备好相关的实训设备,确保校内实训课程的顺利实施。旅游专业还应建设好形体房,加强学生形体练习,提高学生外在形象气质,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

3.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在企业的实践教学是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企业实践教学,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上都得到提高和加强,从而初步认识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涵盖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旅游产业的校外实习基地,要切实与各合作企业加强合作。在旅游专业导游方向的实践教学方面,~山应成为学生的“天然课堂”,学校要与~管局、新宁县旅游局协调,为学生进入景区见习、实地教学和实习等提供便利;旅游专业酒店服务与管理方向的实践教学,应至少选择县内一家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强教之本,学校要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市场对旅游实用人才的需求培养。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增强教师队伍力量。所谓“走出去”,就是鼓励老师脱产进修或参加相关培训,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老师到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锻炼,鼓励教师在取得教学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一系列的中级或高级技术职称,或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引进来”就是聘请企业领导或是具有影响力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精英做学校兼职教师,重点做好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工作,保证业务中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能及时反映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5.积极开展技能比赛活动

学校要广泛组织开展各项技能比武、实习汇报表演等活动,技能比武可分模块进行,如导游基础模块、客房基础模块、餐厅整理模块、餐厅服务模块等,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后要举行一次技能比武活动,评选模块“学习之星”,可邀请专业教师、行业精英、优秀校友做评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学生参与或观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能够学习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实现共同进步。通过开展活动,教师能了解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加强顶岗实习的指导

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顶岗实习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服从、质量、管理等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并能胜任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不能终止培养,而应加强指导,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汽修专业;专业教师;企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一、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意义

1.培养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要建设一支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师所教的知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并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实现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促使我们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满足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2.让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学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

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只有脚踏实地地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学习,将传统的教学大纲、专业教师课程培训与企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培训相结合,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在师资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有很大突破。进入企业实践不仅可以提高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也可以让专业教师对以前所教学的理论课程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可以说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可促使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的理性认识提升到感性认识的新高度。

3.让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

通过进入汽修企业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可以让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切实了解企业对汽车维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通过了解企业对维修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专业知识要求和应用情况,全面提升汽修专业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以后教学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准备。

二、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体会

1.教学要贴近维修企业实际

大部分汽修专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讲了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根本就用不到,因此学校专业课程设置要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

如在南京交院进行一个月的集中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我接触了EP6CDTM发动机构造及发动机总成的拆装、汽车变速箱总成的拆装、车辆常见电控系统电路故障与排除、焊接技能、车身的测量与矫正、丰田4万公里保养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保养作业的内容、流程、规范等知识,经过培训学习,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比如缸内直喷、可变正时相位调节、电控变排量、电子车身稳定系统、自动驻车、抬头显示、倒车影像等新技术,这是在书本上没有介绍的。在汽车车身的焊接技术方面,还可以系统地了解到电阻电焊、铜焊、激光焊的原理,亲身体验实操前翼子板的拆装,超声波车身三维尺寸的测量,体会到要多思考、勤于练习、多问问题,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经过企业实践,使学生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汽修行业的发展和维修设备的更新换代。

2.课程设置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

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后,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跟企业人员准点上班下班,从事和企业员工相同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使教师们体验了员工工作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使教师感受到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之间的差距。经过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与管理制度,在教学理念上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如在江苏外事汽修实习期间,企业领导组织我们对实习单位进行参观,熟悉外事汽修企业的运行模式及维修的真实环境。在实践期间,我们根据自身所教科目需要,到相关车间去进行了的参观,获得了更加准确的生产实践知识,更清楚地掌握了工厂的运作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习要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需求完美结合,从而促使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与研究。我们可以虚心向师傅们学习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检查方法,对汽车底盘、悬架、轮胎等进行拆卸与更换,对汽车电器常见故障进行维护和更换,汽车空调制冷剂抽真空、加注,汽车空调故障诊断维修等方面的知识,这是课本上没有解释和表达清楚的地方。

在广汽本田雨田4S店实践时,我们了解了其“领先、便捷、可靠”的经营理念和“学习、创新、诚信”的企业精神,了解其生产管理及其决策程序。通过在维修车间实践锻炼,同师傅们一起参与汽车维修与保养工作,熟悉广本4S店定期保养项目及作业流程;学习使用变速箱清洗设备更换ATF油;知道在更换助力转向油时,要多次来回转动方向盘,以便排出转向器里的旧油;学习更换刹车油及排空气;熟悉刹车四件套养护要领;学习更换曲轴油封、VTC滤网,更换方向机、下臂组件、减振器、半轴防尘套等。在实践过程中,接触到档位挂不进、高速刹车抖、打方向有异响、轴承响、风扇不转、空调不制冷等实际故障。经过企业实践,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维修技能,并且检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这为接下来我们回到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所教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实操演示。

三、反思

1.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突破

我们到企业实践,可以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掌握相关生产工艺和新的技术信息,同时对企业运作模式、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有了充分的认识,可大大提高实践能力,也对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切身体会。

2.提高认识

通过企业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根据企业对员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沟通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的要求,修订教学计划时加大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培训课程比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

在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外事汽修的曹师傅这样说:“不管什么学校毕业的学生,只要肯吃苦,在一线学三年,肯定比在学校学三年管用。不过也有遗憾,十个学徒,三年后剩下的顶多一两个,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因此,在职业学校汽修教学中我们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知识和技能教学中。

3.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参与企业实践学习,可以增强我们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充分了解企业各部门的运行模式。短暂的实践时间固然不能进行熟练的实践操作,但是可以为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很实用的参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可以大大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总之,企业实践为我们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与一线维修师傅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也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收获不少宝贵的实战经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学校与社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相结合,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专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2-0050-05

一、关于专业技能

技能一词,古人即有运用。如《管子・形势解》:“明主犹造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唐朝韩愈《送高闲上人序》:“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明朝李贽《李生十交文》:“技能可人,则有若琴师、射士、棋局、画工其人焉。”清朝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文儒近臣不当崇尚技能,师法夷裔。”可见,在古人看来,技能即是技艺才能。

从心理学意义而言,技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自动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1]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可分为一般心智技能和专门心智技能。前者如观察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等;后者如阅读、运算技能等。[2]

无论是古人所述技能,还是心理学范畴的技能,均可以用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来反映,且与知识和能力直接关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时,当技能和一定的专业领域相联系,则它一定被赋予该专业领域工作的特性,具有其专业烙印。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专业技能是从事某个专业领域的工作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二、关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

(一)概念界定及已有研究综述

传统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等同于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主要包括弹、唱、跳、画、讲等。随着对儿童研究的深入以及幼儿教育视域的拓展,人们更为全面地理解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理解的视角更多地倾向于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多年来,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的研究较多集中在:

1.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的界定和划分。如,步社民提出了三层次划分方案,第一层分为基本技能和复合技能,第二层:基本技能包括教育信息输入技能(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等)和教育信息输出技能(口头语和书面语表达技能等),复合技能包括教育工作技能(教育计划、设计技能等)和教育工作支持技能(创设教育环境的技能等)。[3]刘揖建认为,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根据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特点,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分为本体性技能与条件性技能。本体性技能是指要传授给幼儿的技能,如舞蹈、美术、音乐、体育、讲故事等方面的技能。条件性技能是指将本体性技能传授给幼儿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4]

2.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的拓展性理解。岳亚平、金向民等认为观察技能更加重要,认为幼儿园教师应掌握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新知技能、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多元反思的技能、教育教学综合技能,应转变幼儿教师技能评价观等等。[5]

(二)现状调研及分析

笔者先后随机选取三类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文本分析和整理,并进行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高度相关的关键文字频次统计。

1.选取“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方案”样本30个,其中15个样本来源于高等师范院校(含高职师范专业),15个样本来源于县市级教育局(含幼儿园)。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方案中出现的,反映专业技能的关键文字进行频次统计,结果显示,方案中涉及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累计18项,其中,出现频次较多的前7项技能依次为:美工绘画、弹唱、舞蹈、讲故事、手工制作、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含说课)、操与口令。其他技能依次为:幼儿教师口语技能、钢笔字和粉笔字、多媒体课件制作、保育技能、幼儿心理与教育技能、观察与调研技能、撰写专业论文、艺术技能、剪纸、班队活动、应用文写作。而活动评价、观察记录、交流沟通等3项技能均未提及,其原因可能是考核起来有难度。(见表1)

由调研统计可知,现有“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方案”更多地指向专业的操作技能考核,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理解较为片面。考核本身是具有导向性的,而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的片面认识,有可能导致师范生较多地关注操作性技能的训练,忽略以观察了解儿童、教育设计与组织技能等为核心的专业心智技能的获得。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将偏离幼儿园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需求。将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再次分析和思考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能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对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诸多的“考核方案”导致对专业技能的片面认识,学生因此更多地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与发展,而作为幼儿教师特别需要的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教学技能则十分缺乏。由此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弹、唱、跳、画技能技巧尚可,而幼儿园日常工作实践中所需的专业技能严重缺失。[6]他们可能具备较好的操作技能,却不会通过借助唱歌、跳舞、绘画等形式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幼儿教师职后场域中,专业技能同样大多以艺术技能为主,从传统来说,幼儿教师要掌握弹、唱、跳、画、写的基本功,评定教师的水平,也往往通过教师展现这些技能的比赛来进行。[7]

2.选取“幼儿一日活动计划”(详案)10个文本和“某市幼儿一日活动实施细则”1个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分别进行关键文字分析、提取和整理,获得相关技能的单个文本频次和多个文本累计频次。(见表2)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幼儿园教师工作分析,进一步厘清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

表二结果显示,“幼儿一日活动计划”(详案)中,无论同一文本统计,还是10个文本累计,按照频次由多到少的顺序相同,各项专业技能依次为:观察记录、活动评价、日常活动组织、教学(活动)设计、交流沟通、教育活动组织、操与口令、绘画、弹唱、幼儿故事讲述、手工制作、舞蹈。随机选取的“某市幼儿一日活动实施细则”文本中,其关键文字描述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观察记录,接着依次为日常活动组织、教育活动组织、交流沟通、活动评价、教学(活动)设计、操与口令。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可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其实际工作中更多地需要观察记录、一日活动组织、交流沟通、一日活动设计、活动评价等心智技能,而绘画、弹唱、幼儿故事、舞蹈等操作技能,相比较而言,实现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幼儿园教师工作分析

幼儿园教师是对3~6岁儿童进行教育的专业人员。其工作的专业性很强,是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而且,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很低,幼儿园教师需要同时照顾数十个幼儿的生活,满足他们不同的情感需求,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专业性工作。[8]

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教育、心理知识,能了解并根据儿童的需求为其提供材料、创设环境,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助和引导;幼儿园教师还应具有相关的保育、教育知识,以承担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双重工作任务。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保教工作容不得丝毫差错,否则可能危及幼儿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因而更加需要教师具有细心、耐心、爱心兼备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怀。可见,幼儿园教师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心智技能,诸如观察了解儿童的技能、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等等。

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进一步分析其专业技能,我们可以更为具体直观地理解其内涵要素及其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幼儿园教师曾经感言:大学四年,因为底子差,重点学习的是声乐、钢琴、舞蹈、美术这些技能、技巧。实习中,发现自己不会设计和组织一日活动,特别是环节的设计和组织,因而感到活动的设计、组织能力十分重要。因为幼儿园每天都要实施教育活动。现在,当自己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时,越来越觉得,观察记录和实践反思能力最重要。为了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教师首先要观察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的反应,了解幼儿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灵活组织活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实际上是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二者的“合金”,而且心智技能所占的比重更大。[9]有时,我们又很难将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完全分开,比如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运用熟练的绘画、弹唱、幼儿故事讲述、舞蹈等专业技能,将这些技能灵活、有效地纳入一日活动的设计方案中,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在实际的专业工作中,我们也很难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完全割裂。如步社民认为,教师专业技能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10]刘启艳认为,幼儿教师“做”的能力就是幼儿教师应具有的专业技能。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其专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衡量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专业素养高低的关键之所在。[11]

三、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思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基本维度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准入、专业规范、专业发展做出了清晰、具体的规定和指引。其中,专业能力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七个方面的能力。

继续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专业能力进行分析,根据每个方面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分析幼儿园教师完成每一项基本内容和要求所需要的基本专业技能。如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主要是观察技能、交流沟通技能、教育资源的组织与环境设计技能、绘画及手工制作技能等。以此类推,对七个方面的能力逐一分析并整理出各项技能,并进行统计,得出各项专业技能的累计频次。(见表3)

统计结果显示,累计频次最多的专业技能是观察记录、交流沟通,接着依次为活动评价、幼儿故事与教师口语、教育活动(游戏)设计、教育活动(游戏)组织、日常生活组织、绘画、手工制作、舞蹈、弹唱、操与口令。

《专业标准》中“专业能力”维度从七个领域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注重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第二,以一日生活的组织能力为基础;第三,以游戏活动为主导;第四,以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为主责;第五,提升激励与评价能力;第六,强调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第七,重视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可见,《专业标准》十分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基本保教能力,非常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高度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反思与自主专业发展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和提升有赖于专业知识的储备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且更多地有赖于教师的观察记录、交流沟通、一日生活的组织、教育活动(游戏)设计、教育活动(游戏)组织等心智技能。而这些专业技能实际上与《专业标准》中的专业能力是相融相通的。

可见,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是幼儿园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之必要条件,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状态决定了其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常常互通互融,而专业能力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及其所处的水平和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专业标准》的视角提升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的认识,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上升至专业能力的维度,重新思考其构成和内容。同时,进一步明确,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若以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加以划分,那么幼儿园教师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中,更为需要的,应该是心智技能,诸如观察了解儿童的技能、交流与沟通技能、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等等。而绘画、弹唱、幼儿故事、舞蹈等操作技能,相比较而言,实现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而现行高师院校(包括高职师范专业)及教育部门所实施的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考核与训练等方案值得反思,《专业标准》体系的推进涉及教师资格及其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机构认证与评估、教师教育体系与课程各个方面。因而,大力推进以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师院校应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导向,构建教育思想先进、教育内容兼容开放、具有国际视野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方案,有力确保新入职的幼儿教师适应教育实践与改革的需要,具备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冯俊杰.以心智技能为重点 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J].辽宁高职学报,2013(4).

[2]刘电芝.智力技能的新认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

[3][9][10]步社民.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5(5).

[4]刘揖建.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体系的设计与探索[J].高教论坛,2014(6).

[5]岳亚平,金向民,等.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众人谈[J].早期教育,2004(11).

[6]彭兵.对幼儿教师专业教育技能提高的思考――兼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11(4).

[7]彭丽娟.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众人谈[J].早期教育,2004(11).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的背景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自从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第一次将高职组的会计技能竞赛纳入其中以后,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江苏省教育厅也在2013年正式发文决定举办“2013年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将其纳入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在十七项技能大赛中,会计技能大赛首当其中。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是遵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专业技术标准,进行相关会计业务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几年的会计技能大赛大体都是在仿真财务、会计、税务、银行、供应商等职场氛围中进行的,由会计行业专家、企业财会人员和高职高专院校财会专业师生共同参与、观摩、体验的一项分岗位开放式会计技能竞赛。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缺乏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既是参赛选手之间的同台竞技,更是指导教师的相互较量。因为,任何一次技能竞赛都不是学生自学自练的结果,而是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共同努力的成果。因此,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能够很好地检验一个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的师资情况。由于会计技能大赛涉及内容非常全面,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有不少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虽然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其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在实践技能水平必然有所欠缺,达不到教学示范的要求。同时,我们虽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能手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鼓励他们走进课堂,给学生开讲座,有的还承担一至二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但这些行业、企业教师在教学时间上或教学水平上却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二)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投入不够

通过参加会计技能竞赛,可以看出会计实践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的重要作用。而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又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发展很不不均衡,在一些商贸类院校中由于会计是其品牌或特色专业,可以得到大量资金投入,会计专业实训室具有一定规模,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等;而其他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特别是工科类院校办学的会计专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实训室建设严重不足。从现有的实训情况来看,由于实训室紧张,部分实训软件缺少,使得一些实训项目不能很好的开出,不能很好地满足日常教学和各类技能竞赛的需要。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不断加大对校内会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投入,优化校内实训室的教学环境,还要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将学生培养成高技能型人才服务。

(三)培训方式单一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会计职业技能时,培训过程往往采取整周集中训练的方式,让学生连续几周呆在实训室进行集中训练,刚开始学生还比较感兴趣,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会出现厌烦情绪,训练效果明显下降。有时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还会将少数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特训,这种训练过程往往强调技能速成,只练习与比赛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与比赛无关的内容一概不练,学习缺乏系统性。通过集中训练的方式,短时间内学生临时达到较高的技能水平,但时间一长就生疏了,难以适应就业后的岗位工作。

(四)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欠缺

目前,会计专业技能竞赛还主要是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赛,与企业关系不大,企业的参与者较少。在会计技能比赛中,只是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环节使用了由网中网公司提供的网中网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平台,在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竞赛环节使用由用友新道提供的用友U8.10.1软件,进行单人单机竞赛,没有能够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行业、企业参与较少或者根本不参与,想让企业赞助或者当评委的可能性都比较小,没有体现进行技能竞赛的本质特征,不能有效地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技能大赛要与企业紧密相连,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用企业标准引领技能竞赛标准,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

三、改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的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中,指导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参赛学生的竞技水平。各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会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应加大会计专业师资培养力度,多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到企业参观学习,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鼓励教师参与行业职业技能比武或者在校内开展一些教师技能竞赛,促进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只有教师自己精通了会计技能大赛的内容、操作方法和要求,才能使指导效果最佳。同时,由于每一名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完成竞赛指导的任务,还必须组建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教师既要有来自本学校的教师,也要有来自校外的教师和会计行业的专家,大家一起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业务水平,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快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各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快对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建设专门的会计实训室,并在实训室内部配备各种需要的财务类专业软件操作平台,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形成良好的校内外实训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提供很好的培训保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应根据会计专业发展状况,加大投资力度,建造能够满足教学和竞赛所需的“会计手工账实训室”和“会计信息化实训室”并配备大赛指定使用的软件,提高会计专业实训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很好的开展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此外,还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学校积极主动和一些知名的财务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业等签订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保障,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三)改变传统的训练方式及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会计职业技能时,应改变传统的集中训练方式,将集中训练方式与分时段训练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既有集中训练时的紧迫感,又有分时段训练的放松感。尽量避免突击训练,多督促学生平时坚持分时段训练,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在评价标准方面,高职院校应结合职业技能竞赛标准,以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为目的的新的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除了教师评价外,可以引入企业评价,还可以采用技能考证的方式代替。比如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中纳入职业技能比赛,实行“以赛代考”。在评价时,可以根据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级别的不同(是校级、市级、省级还是国家级)、获奖层次的不同(是一等奖、二等奖还是三等奖等),以免考、加分等方式,计入评价体系,在各类推优评奖中优先考虑等方式。这样,既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认真准备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自身技能水平,又能促使学生取得相关证书,增加未来求职的砝码,还能让学生不至于由于参加比赛,使得相关评价偏低。

(四)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校企合作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可以将行业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学校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兼职教师走进学校课堂,校企联合实施对学生学业进行考核等多方面开展合作。特别是在技能大赛方面,双方可以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量,促进校企合作。通过举办技能大赛,不仅有利于校企合作,还能够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推进。如在技能大赛中,企业人员可以作为评委参与评判,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实习指导的针对性,企业还可以给学校选手提供比赛服装和器材,这样既经济又实惠,还解决了学校的资金难题。技能大赛以后,企业和高职院校双方都进一步总结出新方法、新思路,还可以让获奖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进而在企业实践中得到验证,实现校企双赢。在校企互帮互助的进程中,有效推进双方的合作深度。

参考文献:

[1]常化滨.高职会计专业校内技能大赛的实践探索[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2]黎美珊.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5(6).

[3]张海芹.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研究[J].市场周刊,2015(3).

篇10

近?啄昀锤咧霸盒7⒄寡该停?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都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了更好的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精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必要进行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实训的开发与研究。

1 存在问题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但通过调研结果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行业需求仍存在偏差。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确、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等问题。专业技能实训方面,存在着实训内容单一、与岗位需求脱节,专业实训条件不能满足专业技能实训需求,达不到综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课堂、校内实训、校外基地三点一线,将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素质的培养三者不能有机结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人才到岗后适应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计,以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实训的目标,如何完善和规范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对岗位的适应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实训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学结合,瞄准市场和岗位群需求,加强实训内容的研究,是职业教育的需要,是专业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高职特色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实践证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同时职业教育也应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保证毕业生既能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又能不断适应行业的技术和知识更新。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有必要开展专业实训技能研究。

2 专业实训内容构建

2.1 根据岗位对技能的需求,制定专业实训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定位于特定的职业或职业群,是为了适应特定区域、特定职业的需要而开发和实施的。因此,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明确行业、企业的具体岗位对专业学生有哪些方面的技能、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有的放矢的安排专业技能实训项目,确定专业技能实训目标。

2.2 根据专业技能实训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技能实训标准

根据专业技能实训培养目标,调整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模式,以创新特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适应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结合专业特点,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突出岗位需求,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制定专业技能实训建设标准。

2.3 根据专业技能实训标准,科学合理的确定实训项目

专业技能实训内容合理与否是决定实训培养目标乃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否实现的首要因素。专业技能实训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课程,实训项目要服从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缩短与企业的距离,达到零距离接轨。必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调研,确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职业岗位群,分析职业岗位群对技能的需求,研发综合专业实训技能项目。结合职业岗位对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构建专业技能实训内容,且考虑学生毕业后的技能可持续提高,具体的思路见图1。基于图1所示的岗位职业能力,开发实训专业实训项目。

2.4 根据确定专业实训项目需求,开发专业实训环境

研究开发实施专业技能实训的校内校外条件、要求及建设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发校企合作单位,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典型的生产企业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研发校内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为专业实训项目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和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2.5 研究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实训评价体系

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考核体系,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考核结果应包含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两部分。过程性考核应突出学生学习态度、参与度、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重视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便实现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结果性考核为实训成果考评。不论过程性考核还是结果性考核,都包含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

考核结果(100分)=过程性考核(80%)+结果性考核(20%)=学习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50%+工学结合成果×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