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范文
时间:2023-04-05 03:0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整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听到“课程整合”这个词已经有些年头了,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和实施方法,也都在网上看了不少,真正接触它还是在这次培训的时候培训后的感受真是颇多,列举一二感受最深刻的。课程整合不是多媒体代替粉笔,也不是播放几张书上已有的图片和文字就算的,而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写不出来也画不出来的东西,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播放后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知识点,插入形象的声音是为了营造一个氛围。
除了这些,观念是关键,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教材,可以使学习动态化、自主化,可以是小组学习,达到合作与协作,做到优势互补。教师不要认为自己才是知识的传播者,网络、学生也都可能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很多老师都采用过让学生教学生的办法来学习知识,而且这个办法非常有效,这就说明,学生也是知识的传播者。经常会有学生给我讲一些从网上看到的有趣的故事和新闻,还有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甚至我在课堂上做的一些试验他们都能准确地解释出原因,这就充分说明了学生已经会从网上学知识了,他们对获取知识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互联网上,如果老师们们不去转变思维,恐怕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成为老师的老师了。
我们当前着手要做的就是认真分析教材,不能局限于本学科,在学校课程整合培训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们在讨论时总是围绕着自己的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着思考和争辩,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要知道原本课程整合就不只是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整合,也应包括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我们要善于从别的学科借鉴知识,不能让学生觉得学科间是脱节的,让知识能够迁移并融合;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拓展学习渠道,不能认为掌握了课本知识应付了考试就可以了,卷面的100分不代表学习能力的100分;教师要通过互联网和外校的同学科老师多交流,多听听意见和建议,多学习别人的经验,可以扬长避短。
最后,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感受:教知识是教师的职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又一份重要的职责。
篇2
“向心力”这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整合,将传统的实验教学和数字化实验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将研究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很好地融合到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高,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了解向心力概念,体验向心力的存在;
2.学生探究影响向心力的因素;
3.学生能从牛顿第二定律的角度理解向心力的表达式;
4.学生初步了解“用向心力演示仪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原理;
5.学生会记录、分析实验数据,获得实验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阐述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启示我们要创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实验桌上的小车来做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小车都可以做什么样的运动,并分析原因。
教师留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实验,学生再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得出结论:手指穿到绳套上固定不动时,小车做匀速圆周运动,松开手后小车就沿一直线运动下去。说明小车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需要一个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
师:这个指向圆心的力是由谁来提供的呢?。
生:小车所受力的合力。
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
(二)亲身体验,大胆猜想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实验器材:系有细绳的小沙袋、小布袋、笔杆、钩码。
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体验一下向心力。要求保证在笔杆竖直,沙袋不接触笔杆的的情况下,将钩码悬挂起来,并思考沙袋可以提起钩码的原因。
生:讨论探究提起钩码的方法。
师:哪位同学可以解释一下沙袋提起钩码的原因。
生:沙袋做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这个向心力由绳子的拉力来提供,当绳子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时,就可以把钩码提起了。
师:通过刚才的体验,我们可不可以猜想一下向心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可能和沙袋的转动的角速度有关系,可能和沙袋的转动半径有关系,还可能和沙袋的质量有关系。
师:同学们的猜想可谓百花齐放,那么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实验中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一个量和多个量的关系呢?
生:物理学里研究一个量和多个量的关系就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三)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师: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设计合理的实验探究方案,来探究向心力和哪些因素有关。
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甲组:让细绳露出笔杆的长度始终是沙袋到第一个节点的距离,使沙袋转动越来越快。当只改变转速时,转速越大则向心力越大。
乙组:保持沙袋的转动快慢基本不变,让细绳露出笔杆的长度变化。当只改变半径时,半径越大则向心力越大。
丙组:保持转动快慢基本不变,保持绳露出笔杆的长度基本不变,把小沙袋换成小布袋。当只改变质量时,质量越大则向心力越大。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还非常善于总结规律,我们通过实验定性的探究,知道向心力和三个因素有关系。
(四)逻辑推理,探究规律
师: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这几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推导呢。
生:推导并讲解:
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n== 2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得向心力:F=m=m 2r
(五)归纳小结,巩固提高
让学生自己归纳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1.知识总结:
2.方法总结
(1)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亲身体验――科学猜想――实验探究――理论推导――实验验证――科学实践
(2)实验(探究)方法
(3)数学(推理)方法
教学反思
(1)对教材的整合创新尝试:本节课大胆地对教材的实验进行了舍弃和整合,由于人教版教材中提供的“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误差太大,所以本节教学未采用课本提供的验证方法,而是利用沙袋提钩码的传统实验和数字实验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学生在传统的实验中体验到了探究所带来的快乐,又利用向心力演示仪科学地进行了验证,充分地体验了科学的严谨性。
(2)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实验探究学习的特色: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分析得到结论。
篇3
深入生活,调查研究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并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中国的水资源》中,鲁祖军老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状况,分配学习小组及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们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周边河流受污染的情况、学校不文明的用水现象,开展家庭用水调查以及利用网络了解我国水资源概况及时空分布特点等,使地理学习真正做到了深入到家庭和社会,并指导学生根据所选的题目制订调查计划、实地考察、查找资料,并用Word或PowerPoint整理出自己的探究报告,使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较好地联系起来。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新型教学所应该具备的显著特点。传统的地理教学突出了“教师中心”和“知识本位”的观念,教学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情形,形成“灌输――接受”基本课堂模式,学生缺乏思考、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帮助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鼓励、信任、关爱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师生在互动中学习,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鲁老师的教学设计较好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例如,在讲述南水北调工程时,先播放一段录像《南水北调》,指导学生观察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关内容,教师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情况略作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原因、好处等,并由学生讨论、分析、比较、自主探究而得出结论。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方法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第二条明确指出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为此,《中国的水资源》在整个教学中尽力做到了: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讨论、研究、观察、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组织形式,创建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做调查问卷,形成最终的汇报等,实现了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的积极主动学习。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用水情况进行调查来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增强了学习兴趣,了解到了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强调体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怎样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最后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是教学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尽管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等,但是那种贴标签、机械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情况比较普遍。分析起来,主要是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交流不多,缺乏体验性的课堂活动,学生很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将这些思想观点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在《中国的水资源》中,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周边河流受污染的情况、学校不文明的用水现象,开展家庭用水调查以及利用网络了解我国水资源概况及时空分布特点,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种调水方案等,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相关情况,自然地体验到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树立了节约价值观。
教学流程设计的可视化
概念图是一种直观易用的教学工具,通过形象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教学流程,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概念图有很多教学功能:可以作为教学设计工具,对教学设计的流程进行设计;可以作为教学任务支架,促进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可以作为教学反思工具,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有助于教师认清教学不足,提升自我;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工具,学生利用概念图辅助开展学习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概念间的关联等。
在《中国的水资源》中,使用概念图工具来设计教学流程图,撰写教案,用形象直观的图式来表达设计流程,从而很好地建构了教学过程,便于理解和操作,增强了教学流程的可操作性。
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105-02
所谓“工作过程”教学,是指以一个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通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工作过程由描述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和描述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所构成,同时包含相应的学习时间。通过一个工作过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工作过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行业及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是由《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两门高职工科类课程组成,内容广泛,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学生学习难度大。近年来,学校虽然也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但在这种课程模式下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与实践独立分开,两者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结合;(2)教学只关注到知识点,从不考虑生产实际中的工作任务及其过程;(3)学校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到了企业却被反映基础不扎实、所学知识不适用、不实用;(4)学生学得困、教师教得累。
基于以上情况,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课题组教师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收集到机电一体化相关行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数据,并对该行业领域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了观察分析,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现状,从而确定本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式。按照基础理论教学“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技能教学地位的原则,对这两门课程进行整合,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
课程内容整合与学习单元划分
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相关岗位活动,对机械、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特性、材料选择以及装配维护等方面应用较多的情况,在课程上作了相应的调整,突出重点。而工作对象方面,以减速箱、主轴箱、物流传送带、机械手、机床设备等为主要内容,并以之为载体展开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见表1)。根据对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调研,联系学校的教学实际,依据典型性、完整性、可迁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整合后的课程包括7个单元,分别是:内燃机机构分析;物流传送带拆装与调试;简易螺旋千斤顶拆装与分析;机床床头箱的拆装与分析;联轴器的安装与分析;焊条电弧焊应用技术;机器人夹持器组合机构分析。
从构成本课程的7个学习单元教学设计来看,其排序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综合应用的学习过程。其中采用的载体也是我们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时的各种典型机构:曲柄摇杆、凸轮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轮系、带传动、联轴器等。这些载体在我们所使用的教学模型和实物中都有,便于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学习,也便于工作任务的逐项开展。
本课程学习单元的设计与排列是依据课程标准,从学习单元1的内燃机到学习单元7的机器手,都是从通用机构到专用结构的递进,虽然打乱了原来学科体系中的学习顺序,但通过针对性的学习,知识点并没有减少。相反,知识的应用更加具体,明确。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教学环节:明确任务——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控制反馈——成果评价(见表2)。
课程实施研讨会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支持,课程的实施也需要实践专家的参与。实践专家从企业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出发,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可以为教学提供很多很好的建议。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就业服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定期开展课程实施研讨会,邀请本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专家参加,对课程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完善课程方案;对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专家的研讨意见(见表3)。
总之,与传统的学科教学相比,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以适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组织、引导来实施教学进程。这种模式在《机械制造与设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也能突出工作岗位能力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大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职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叶小明.在工学结合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朱晓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5]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9(10).
[6]宋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整合课程改革——《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改革[J].职业,2010(3).
[7]吕健伟,韩宝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特征与实践建构[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Z1).
篇5
的确,在创建更多个性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需要时,也应当看到教师的负担。只有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所长,根据学生学情,有效地整合各种课程,走出一条个性化的课程实施道路,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课程的作用,同时给自己有效减负。
比如:我校一年级教师在实施语文校本课程《我与大家》时发现,春天对彼得兔生活的场所意义非凡,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课文都和春天有关,音乐校本教材中也有诸多赞美春天的歌曲,美术校本课程中也藏有春天的足迹。于是,一个大胆的整合计划在他们脑海中诞生。
根据学生的天性,首先是音乐老师走进课堂带学生歌唱春天,然后语文老师适时介入,带领学生学习描写春天的词语。当描写春之美妙的词汇融进改编的歌词中时,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所学竟然可以创作出新的歌谣。而当句式简单的吟唱不足以表现他们对春天的感情时,阅读文章、学习表达就成为了一种真实的需要。唱过、读过,自然就想到真实的春天里去走走,用上信息老师教给的拍摄方法,“一、二、三!”把自己眼中的“春天的梅花山”带回来在分享活动中向同学们介绍,再跟随美术老师,把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用喜欢的色彩描绘出来,同时邀请爸爸妈妈来看小画展,进行评点……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不再固守学科的壁垒,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整合课程内容,营造了一个主题明确的学习共同体。整合所带来的收益不仅仅是原本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有此过程学生身心获得的愉悦,以及不经意间创生的一个关于“春天”的主题的跨学科小课程。
当然,上例中的整合需要教师拥有更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在自己的班级进行着本学科内部的整合与创新。
我在三年级实施《我与大家》校本课程时,就努力尝试校本课程与作文起步的整合。为了实施校本课程,我首先想在班级内建立一个图书角,要求每个学生带一本书到学校,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请家长在学生选书时提醒他这本书的特殊意义。在第二天的交流中,我们听到很多很有意思的观点。书带来了,要给图书进行编号,学生们对如何给书籍分类编号纷纷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接下来的图书推荐活动中,由于被借阅最多的书的主人,将会有特别奖励,于是为了更好地推荐,学生自会仔细阅读,搜寻兴趣点。每天,我都将对学生的演讲评点放在班级QQ群中,家长们欣赏的同时,也对自己孩子的演讲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学习推荐的技巧,有的学生利用周末去超市观看并记录推销员们如何推销自己的产品,有的学生会仔细品读作品中如何介绍书籍……当学习的需要被激活之后,我们可以微笑着欣赏学生的生长,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围绕着图书角建设的习作小课程也一步步得到丰实。
篇6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编写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等。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实现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二、教学任务选择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展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很显然一个合理、有针对性的任务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在任务的选择上教师要尽量扩大覆盖面,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总之,只要教师用心准备教学任务,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
篇7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组制订计划,通过实地调查和上网搜集信息的方式调查社会上存在的浪费现象,并形成报告。
(2)全班交流调查结果,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全面感受社会上的浪费现象,并能反省自身,认识自己的浪费行为。
(3)通过数据的计算了解积少成多的道理,从我国和世界各种资源匮乏的严峻现实中明白节约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自觉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3)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制订探究计划。通过实地调查、网上探究等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师:(出示非洲挨饿儿童和浪费粮食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几幅图片,你有什么感触?请同学们谈一谈。(点名让学生谈感受)
生1:触目惊心……
生2:世界上还有好多人吃不饱,而有的却铺张浪费,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师:(出示课题“关注身边的浪费现象”)前段时间,同学们分组分别到餐厅、饭馆进行了调查并采访了餐厅工作人员,发现也存在浪费现象。(出示调查图片和调查的数据及分析结果)
学生观看图片数据及分析结果。
师:从学校餐厅调查、新闻报道来看,确实存在严重的粮食浪费现象。那么其他资源是否也存在浪费现象呢?就让我们继续调查。不过今天我们采用的调查方式比较特殊,在网上进行调查、分析、探究。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网上搜集资料。
师:为了便于网上调查、探究活动的开展,我们一起回顾网上搜集资料的方法。
由学生演示网上下载图片、文字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开展探究活动,把学生分成5组。
第一组:继续对粮食浪费情况进行调查。
第二组:水资源浪费调查组。
第三组:电浪费调查组。
第四组:文具、办公用品调查组。
第五周:森林资源浪费调查组。
师:调查要求,小组长要组织本组成员交流、商讨制订调查方案并分工协作展开调查。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调查、探究。
(1)搜集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的资料,图片、文字等。
(2)有的同学说我国地大物博,不需要这么节省。事实真是这样吗?我国人口众多,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多还是少?能否用数据比较?
(3)搜集关于节约小点子、小妙招。
小组代表结合制作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汇报研究成果。
师:参与小组交流,点评汇报内容。
3.制作电子刊物,呼吁他人杜绝浪费、厉行节约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浪费的危害和节约的必要性。当今社会上的浪费现象如此普遍,我们在自己厉行节约的同时,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让他人也和我们一样节约呢?今天,同学们就可以利用我们的所学,制作电子刊物向人们宣传节约理念,呼吁他们杜绝浪费、厉行节约。你们说好不好?
学生继续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发出倡议,让更多的人懂得节约的重要性,并且为节约资源行动起来!
4.各组展示制作的电子刊物
小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师点评:同学们的作品确实起到了警示众人的作用,俗话说“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提醒自己不要浪费,那能剩下多少资源啊!
5.总结升华
通过同学们的调查、研究、分析,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浪费的危害和节约的必要性。节约不仅仅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一种操守、品行和文化。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这些行为细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就会为社会、国家,为他人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四、教学反思
在这个日益浮华的时代,给学生谈节约意识,他们可能不以为然。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网上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亲自观察、记录、感受浪费,从数据的对比,一边是巨大的浪费,一边是资源的严重不足中体会节约的重要性。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47-01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整合的不合理性
不合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没有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有些课件仅代替板书的作用,只是将黑板换个样,由原来的“人灌”变成“机灌”;滥用信息技术手段或缺少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1.2 整合后教学目的不明确性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思路理解不透彻,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偏离,造成教学设计散乱,教学思路不清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时甚至被整合课中的技术手段吸引,导致课程与信息技术主次不分,重视了花色与图片的演示,忽视了对学科知识的接收和学习,影响教学效果;给人的感觉是不重实效,哗众取宠。
1.3 整合缺乏合作性
在整合的过程中,有些人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对什么是课程整合理解还很片面,不能全面的看问题,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是信息技术老师应该负责的事情,但是,殊不知:“众人划浆,开大船”的道理。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要所有教职员工共同合作、共同努力,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对这方面掌握的知识全面,因此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服务,所有教师相互配合,才能将整合课上得有声有色。
1.4 整合成了教师宣读的工具
有很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充实了大量内容,上课时照屏宣科,只注重放没注重收,像放电影似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还不如没有信息技术介入,反而更实在一些,教学在于效果,而不是表演。
1.5 整合教师负担加重
教师在收集整理和课件制作上,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查和工作负担,教师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力,不能够保证充沛的精力优化实施课堂教学。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实现学生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2 整合的内容
2.1 技术层面的整合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数字化通讯逐渐成为主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受到更多的通讯媒体的支持:(1)智能化使每个人的个性学习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在智能化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能让以及学习进度等等;(2)网络化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使得合作交流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2.2 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课程层面的整合。整合后的课程主要表现网络课程、知识形式多样化、学习动态化、资源共享、学习自主化(更多是以小组学习为主,合作与协作将做到优势互补的学习,独立学习将得到加强)。
明确技术和课程关系,将信息技术真正的应用到各个学科课程中,技术是载体,课程是实体,当然有时两者的角色可以交换,技术本身也是一门课程,需要自身的整合,还要和其他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媒体工具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完美地融合,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于“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多方位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空间。三应该重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各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多科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3 环境的整合
学习环境:含信息学习环境和现实学习环境的建立,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网上与网下的交流与合作。
2.4 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网上所有人都将成为学习者和教育者,知识是在活动和互动中获得,师生角色可以交换;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教师的联合体,网络教师的联合体,以及教师联合体的运作机制的建立;教材内容可以由教师,课程企业开发者、技术人员、课程销售队伍提供。
2.5 经验的整合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在于整合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经验,使具体的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使学习者能够理解并将各自分立的学科知识进行连结,进而能够有效地感知生活世界里的复杂性。卢梭认为:“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构成要素
教师应具有现代信息化教育观念: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信息化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信心技术 整个 学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有目共睹,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课堂信息量大、手段的直观形象、查资料方便与快捷能等,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并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理性的反思,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是我的一些认识,以供与同行共同商榷。
关键在“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而不是信息技术和课程的简单相加。比如小学语文教学是主体,是教学的目的;信息技术是手段、是载体,所以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紧紧围绕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和改善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把信息技术巧妙地应用和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将传统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如果让信息技术唱了主角,把课程目标冷落一旁,就是本末倒置,与整合的初衷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了。
有一节语文课,小学语文第十册《鸟的天堂》,这是巴金的文章。本文主要通过语言的美来体会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让学生感悟文章动态、静态的美。在这堂课上,老师运用了丰富的图片、动画、声音,展示了大榕树的美,学生在网上查询了相关知识,老师还设计了画榕树的环节,忙了半节课却忘记了这是一节语文课,黑板上连课题也没写,板书也是课件展示,范读课文也用课件代替,这样忽视了身边资源(黑板、老师)的利用。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是很重要的,如果老师能亲自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效果肯定会好一些,显然这节课少了语文课本身具有的特点。
恰如其“分”。分就是度。计算机是魅力无穷的多媒体,集图、文、音、像等功能于一体,为当今改进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首选的“好帮手”,但效果好,并不等于应该“每课必有”,“多多益善”。每节课安排的内容不同,各自的重点、难点、疑点不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应不同。如果技术手段过于耀眼、过于炫目,必然会增加课程容量,冲淡中心内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不利于课程知识的吸收,所谓“过犹不及”,在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中要始终把握好度,即内容适当、恰如其分。信息要适度,内容要有代表性,资料与教材内容相统一,要有助于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并留足学生与教师充分交流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不要在不适合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中为使用而使用,也不能过度使用多媒体,造成杂乱无章,牵强附会,主次失当的现象。
重在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就是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设置问题,设置情景,并通过步步提示,让学生发现和掌握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真正的人机互动。因此教师要重视借助多媒体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课堂信息的每一种反应,并积极做出相应的回馈,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示,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索中求知,在欢乐中成长。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课程整合 涵义 误区 建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当今社会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这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探索的过程中,很多一线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整合”中“整”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什么是学科的整合呢?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要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科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
(二)目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还存在许多误区
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其固有的弱点而经常遭到批评。只要是有人听课、评课,或是优质课竞赛,授课教师必须费尽心血动用各方面资源,打上“整合”的旗子,不惜丢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不用多媒体,被认为教育手段落后;如果不用课件,被认为没有新的理念……总之得不到好评。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课堂教学仍然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新课程计划明确指出:“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地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必须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整合并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进和优化。
其次,很多教师认为整合的关键是资源的搜集与展示。众所周知,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授课教师在进行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必须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片面强调以“学生乐学”为中心,盲目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博得学生一笑,而原有的教学目标没能达到,这样的整合是没有意义的。我曾听过一节高中历史网络课,是在一个多媒体网络教室上的。课前授课教师搜集整理了大量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制成多媒体演示文稿,并拷贝到每台学生机里(称作“资料库”),教师本人也做了一个CAI课件保存在教师机中,运用了不少信息技术手段来准备这节课。然而,上课时却让我大失所望,因为40分钟时间大部分仍然是教师在控制,其教学过程大体上是:教师引入新课――演示CAI――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演示CAI──提出下一个问题──学生查阅资料“资料库”──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小结──练习巩固──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结束新课。虽然这节课有精心设计的CAI课件,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库”,也有轰轰烈烈的小组讨论,更有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这算不算整合呢?显然,这节课从始至终都被教师那枝无形的指挥棒操纵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自主探索或协作交流。学生的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仍然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因此,我们说这堂课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至多只能算是浅层次上的信息组合。
另外还有人认为整合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既然是一个教学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因为整合涉及的问题太多,如学科间的差别、资源的性质、设备的性能、教师的素质、学生的水平等等,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按照某一固定模式来进行整合。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很少,我曾经在机房讲过一节公开课,讲的是网页制作,有一位资历很深的物理教师也来听课,我请他给我评评课,结果他按物理课的上课模式指出了我的优缺点,比如说我新课讲的太少,就让学生操作,还说上机课上让学生通过上网来学习新课内容,没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导”的地位。有很多建议我是难以接受的。我觉得教学模式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针对性。如果生搬硬套,只会束缚授课教师的手脚,对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极为不利。所以,整合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有人把整合当作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缩写为CAI)+学生活动。目前很多学校把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是,他们又不同程度地受到以往CAI的影响,误认为整合就是“CAI+学生活动”,是CAI的新形式。其实不然,CAI仅仅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它基本上没有改变教学内容,更没有改变教学结构。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因此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当然,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CAI课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某种工具,所以整合也并不完全排斥CAI。不过,整合过程中运用CAI课件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CAI运用还是有所不同。
(三)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四点建议
第一,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在21世纪信息时代,我们的确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改革,进行学科整合,促进教学改革。但不可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要多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有些教学内容用别的方法,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那就不必用机器。教学内容、学校条件千差万别,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也会各有不同。用不用,用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
第二,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会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第三,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